You are on page 1of 44

曾仕强 著

道是三合一的,
可以说、很难说,不可说这三个层面,
原本就是互通的,随时都可以互相切换。
道太大了!如果不是这样,
又怎么能够四通八达、毫无障碍呢?
我们最好先明白道是什么?
再探究道从哪里来?
然而用心求道。
相信很快可以了生死,明白人生究竟了!

微信搜索道永在线
或添加 daoyongting
关注公众号
“道”是用来实践的,
叫做“行道”。在实践中学
习,称为“做中学”。

-2-
道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学问,说起来就只是一
个“道”字。可以称为“道学”,也可
以简称为“道”。那么,
“道”是什么呢?
“道”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说法,分
别为: 一、“可以说的”。二、“不
可说的”。以及三“很难说的”。
“可以说的”,一般人都明白。
“道”
就是我们所走的路,各不相同,却能够
互通。“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
木桥”,到最后,人人都走向死亡。过
程不一样,结局都相同。人生在世,各
有各的生存之道,看似分道扬镳,却又
殊途同归。这样一来,就进入了“很难

-3-
说的”层面。
为什么“很难说”呢?因为这里面
的变化十分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三言两
语,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我们只有一个
嘴巴,在一段时间内,大概只能说出片
面的道理,无法说得详尽、周全而又完
整。我们经常把“很难讲”当成口头禅,
成日挂在嘴边,便是居于这样的实际困
难,才逐渐养成习惯的。
真正的原因以及奇妙的变化,属于
“不可说”层面。由于迄今仍无法获得
科学的实证,不能提出大家一致公认的
说法,所以说了也是白说。“信者恒信,
不信者恒不信”,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说。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于是又进
入了另一个层面,“不可说的”。
听得懂的人,根本就用不着说;听
不懂的人,说了也没有用。“道”当然

-4-
道是什么

有其玄妙的部分,再怎么说,也说不清
楚。必须自己静下心来,细细玩味,用
心领悟,才能怡然自得。人世间最快乐
的“自作自受”,莫过于此,值得珍惜
与深思。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道”分成“常道”、“非常道”,
以及“介于‘常道’与‘非常道’之
间”这三大部分。
“可以说的”,不过是“非常道”,,
也就是偏道。人人各有处境、立场,以
及不得已的苦衷,很难保持客观,所以
也就免不了相当主观。
“很难说的”,介乎“常道”与“非
常道”之间,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
说婆有理”。因为变量很多,时时都在
变动,所以实在“很难说”。
“不可说的”,那就是“常道”。

-5-
如如不动,永恒不变。实际上不可能不
动,也不可能不变。面对错综复杂的情
境,又有累世所积下来的恩怨,加上意
想不到、难以预测又无法掌握的内外变
数 …… 想 要 理 都 理 不 清, 怎 么 可 以 说
呢?
“道”所呈现出来,最容易为世人
所理解的,便是世界万物万象。然而“世
界”至少也有三个:“有的世界”、“无
的世界”、以及“介乎有无之间的世
界”。
“有的世界”,一般人都明白,因
为那就是“物质世界”。由点构成线,
由线构成面,再由面构成体。在这种一
条线、一个平面、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
中,生活了一辈子的,就叫做“凡人”——
平凡得连点都看不见了。忘本的人,当
然不可能返本归元、返回先天,只能充

-6-
道是什么

分依赖“眼、耳、鼻、舌、身、意”这
些感知器官,做一个自以为是的科学人。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法
则,告诉我们:既然有一个“物质世界”,
必然就有另外一个以精神为主的“反物
质世界”。因为“物质世界”只有“长、
宽、厚”三维,称为“三度空间”。倘
若加上“时间”可能产生很大的变化。
由于“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
来谓之宙”,表示宇宙有空间也有时
间。宇宙也称为世界,同样的时空。
“三千
大千世界”,便是“空间”加上“时间”
以来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这种“反物质
世界”,我们原本是有能力完全感知的。
初生的婴儿,依然保有这种能力。
不幸我们的教育,可说是完全偏重于“物
质世界”的认知,以致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于“精神世界”反而愈来愈无法了解。

-7-
先天本能丧失、后天知识增多,到了五、
六岁以后,先天认知精神世界的本能,
反而变成人体潜能,需要加以开发、领
悟,才能逐渐恢复。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指出
人生是一种“返本还元”过程,由逐
渐丧失先天的本能,到自我修炼以求恢
复本性,需要十分坚定的意志、无比的
毅力以及正确的方法。在这段漫长的过
程中,我们所接触的,应该是“有无界”,
也就是“若有若无、似真似假、空实不
明”的迷糊世界。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各有体悟、深浅不同。
我们常说的“很难讲”,时间既长,
而应用也十分广泛。在这一段犹豫、挣
扎、苦难的期间,往往会出现若干自命
不凡的“高人”,把自己加上某些响亮
的称号。这种人通常只能扬名一时,经

-8-
道是什么

不起时间的考验,徒然是空欢喜一场罢
了!
道家认为:只有减少后天的思想
意识,也就是“为道日损”,让“识
神”退位,到了“损之又损,以至无
为”的时候,自然“元神”用事,本
能意识恢复原位,也就无为了。
佛家主张“六根清净”:有眼不
看,有耳不听,有鼻不闻,有舌不尝,
有手不拿、有意根不用。
儒家倡导“修己安人”,不妄想、
不执着。
由此观之,道、佛、儒三家殊途同归,
都在教人“舍弃小聪明、挽回大智慧”。
然而这样一来,自我是提升了,内心是
清静了,但是对于人群社会、世界万物,
又能有什么贡献?活着又有什么价值?
上述问题,成为进入“无”的世界所产

-9-
生的新困惑!
这时候,《易经》的“贞下起元”,
便发挥了“回归原点”的作用。回过头来,
重新开始,把“有”和“无”通通破掉,
不执“有”也不执“无”。于是深深领
悟老子所说:“有无同,出而异名”,
因而发现“同谓之玄”,进入“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真的是妙不可言了!
从“道”所呈现的“象”来看,一
般人只看到“表象”,变化无穷,因此
热衷于求新求变。
稍为深入一些,可以看出“实象”。
亲眼看到的,还错得了?没错,但这不
过是实象,未必就是真的。一般人都相
信“眼见为实”,直到一天,才明白真
象并非如此,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所
以心里经常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当我们说“眼

-10-
道是什么

见为真”的时候,同时也含有“不知道
是不是真的,只好勉强当做真的看待。
至于各人的反应,还是看各人的福德”
这样微妙的感觉。真象大部分是“锁码”
的,并非一般人可以看见,否则又有什
么玄妙可言?
可见“道”是三合一的,“可以说”、
“很难说”、“不可说”原本是通的,
随时都在切换。“道”太大了!如果不
是这样,又怎么能够四通八达、毫无障
碍?
我们一生当中,先摒弃先天带来的
婴儿无邪,经由努力学习,才能长大成
人,明白何谓“人禽之辨”、培养“有
所为,有所不为”的判断力与实践力。
若能做到识神退位而元神复位,千万不
要得意忘形,否则反而害人害己。这时
候应该更加谦卑,尽量回归到婴儿的天

-11-
真无邪——什么都清楚,却好像什么都
不明白。那就是我们常说的:“马马虎
虎不马虎,糊里糊涂不糊涂,随随便便
不随便”,真的是三界合一,达到《易
经》所提示:“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孔子所说:“无可无不可”;老子所导:
“道可道非常道”的破道境界。
连“道”也要破?岂不是很奇怪?
一点也不。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终其
一生,都执著于“道”,却成了实实在
在“假道学”,令人心酸!
司马迁说:“数始于一,终于十,
而成于三”。“道”只有“一”个,
那就是宇宙大道,内涵十分丰富。“十”
代表全,所以说“十全”,但是大致可
分为三界、三类、三时或三层次,也就
是“成于三”。
大道是整全的,不可分割的、互

-12-
道是什么

通的。不论三界、三类、三时、三层次,
都是合一的。居于不同的时、空背景,
站在不一样的立场,当然要有不同的说
法。因此“名可名、非常名”,符合《易
经》所说:“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也就是孔门所秉持“无可,无不可”的
总原则。
我们为了方便起见,把“道”分成“变
易”的(可变的),以及“不易”的(不
可变的)两大部分。前者称为“权宜应
变”,后者则是“经常坚持”。
做人做事,依循“经常坚持”的“经”,
便是“持经”;然后衡量当时的各种变
数,包括“人、时、地、物、事”而“权
宜应变”,即为“达权”或“应变”——
合起来称为“持经达变”,或者“以不
变应万变”(以不变的经,因应不变的
情境),成为中华民族最高的处世智慧,

-13-
必须随时练习,务求得心应手,恰到好
处。
“道”是用来实践的,叫做“行
道”。在实践中学习,称为“做中学”。
光是用嘴巴说,只凭看、读、写、并不
能够真正的领悟。古往今来,有多少人
熟背经典,却依然食古不化,实在令人
惋惜。
但是,有一些基本认识,相当于打
地基,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我们接下
来要先探究一下:“道从哪里来?”

-14-
我们把一切事物的最初
起源,也就是最早的“因”,
称为“道”。

-16-
道从哪来

现代人眼见为实,总以为一切事物
都是人造出来的。现代人造的动、植物
日愈增多,几乎已经到了可以人造人的
地步,更加坚定了“科学万能”的信心。
人定胜天,简直是比神还要神。
然而,一直到今天,血、肉、筋、
骨、各种器官都造得出来,毛、发、精、
津更不用说,但就是活生生的人造不出
来。这是什么原因?科学家的说法,是
“order”造不出来。什么叫“order”?
意思是“秩序”、“次序”,其实便是
我们所说的“道”。

-1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把中间那些字删掉,只看
头尾四个字,便成为“道生万物”。
万物都是“道”所生,人也不例外。只
有“道”能生人,人怎么能够反过来生
道呢?
“道”真的能生人?那未免太累了
吧!通常一位母亲,生下三、五个孩子,
便活像脱掉三、五层皮,已经劳累不堪。
“道”怎么能够生出那么多人?肤色还
不一样?这就是“道”比“人”了不起
的地主方——“道”不生人,让人自己
去生人。爱生多少生多少,“道”一点
也不累。唯有如此,“道”才能生万物。
“道”生天地万物,可见“道”
是“先天地生”的。 在没有天地,也
就是天地混沌未开的时候,“道”就已
经存在了。那时候,既没有人类,也没

-18-
道从哪来

有语言、文字、所以未曾出现“道”的
称呼。在有了人类,产生语言、文字以后,
才有“道”的名字,实际上也是相当勉强,
为了方便起见,才这样称谓的。因为“道”
太大了,不容易说清楚,所以直到现代,
仍然没有一致性的定义和内涵。
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而“道”
又是谁生的呢?这个问题是不能问的。
因为它根本不存在。我们把一切事物的
最初起源,也就是最早的“因”,称为
“道”。表示“道”便是一切一切的最
初因,现代称为“本体”。天地万物都
是“所”生,只有“道”是“能”生。“所
生”可以不断地增加、推展;“能生”
推到最后,也可以说是最先的“道”,
那就不可以再推,必须到此为止。
“道”是宇宙万物、一切一切的
总根源,是所有现象背后的唯一主体,

-19-
成为天地万物的共同基因。所以万物
同源,能够融洽共存。
由于本体看不见,我们只能从现象
来加以认识。但是现象千变万化,并不
可靠,也未必真;反而本体恒久不变,
十分可靠,也一定是真的。可见我们常
常把真的看成假的,却将假的当做真的。
真真假假、忽真忽假、亦真亦假、这才
是“很难讲”的真实写照我们忽而清醒、
忽而迷糊。有时清醒反而迷糊,而迷糊
时才是真的清醒。这是人生最有趣也最
无奈的情境,应该是人人必经的过程,
只是有长有短、有难有易、有高有低、
各有不同的“度”而已。
原本“道”把我们生下来,便一辈
子不离开我们。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
感觉不到、觉察不出来呢?因为“道”
有一种特别伟大的宽容态度,让我们自

-20-
道从哪来

主,自行选择各自的生涯规划,并不主
宰我们的行为。人的尊严,即在拥有高
“道”给予人最高的尊严,
度的自主性。
同时赋予人最大的责任:必须对自己
的言行举止,负起全部责任,怨天没
有用,尤人也是徒然。
人有自主性,必然有其局限性,这
才合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则。可
惜人往往充分发挥了自主性,爱怎么样
就怎么样,称之为“自作主张”。并且“顺
我者昌,逆我者亡”,叫做“我说了算”。
所以人应该学习自律,才能兼顾自主性
与局性限,不致于害己又害人。
自律其实不难,只是“度”的掌握
非常不容易。过分约束自己,应该做的
做不好;稍微放纵自己,便是不守分,
狂妄自大。然而“过”或“不及”,并
不是固定的,却是因人、因事、因时、

-21-
因地而有所不同,这才是“合理人人都
知道,实际上则大多不合理”的真正原
因。
我 们 常 说“ 我 知 道, 我 知 道, 只
是做不到”,意思是“道在自己身上,
怎么会不知道?可是每一次实际运用起
来,却经常不能得心应手”。这时候最
好明白:我们必须明道、行道,便是从
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心体悟“道”的
精要,玄妙和奥秘。只有从实践中学习,
才是安全、有效、方便的途径。
每一个人的局限性是不一样的,即
为“个别差异”。自主创造的成果,当
然也因人而异,不可能也不必求其一致。
因此,只能自己和自己比,不必老想和
别人比。这就是“各人吃饭自己饱,各
人作业自己担”的道理。所以“师父引
进门,修行在个人”。同门是同门,成

-22-
道从哪来

就必然各有不同。
我们把“明道”、“行道”合起
来说,就成为“求道”。“道”原本
是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以不能向外求,
反而要向内求,才是正确的方向。“反
求诸己”,反过来向自己内心求,才会
有效果。
可是,通常“向外求”比较容易,
因为我们的眼睛向外张望,应该是天生
的本能。“向内求”则相当困难,似乎
看不到任何东西。我们旁观者清,看别
人反而看得清楚;当局者迷,看自己经
常看不明白。因此需要“明师”指点。
“天
地君亲师”,是人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条
件。“天地”为大家所共有,“君亲师”
则各有不同。“师”是基础,缺乏明师
指点,我们对于“天地君亲”应该如何
看待?往往容易产生错误或偏差。

-23-
一个人幸福与否?有三个共同的必
备条件,那就是:好的父母、好的老师,
以及好的领导。但是什么才算是“好”
的?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这样
才算好,有人则那样才算好。各有巧妙
不同,果真十分玄妙!
无论如何,明师居于关键的位置,
可以点醒我们:如何转化自己与父母、
领导的关系,化阻力为助力,去邪扶正,
完成这一生的任务。实际上,这才是每
一个人投胎为人的最大责任。可惜大多
数人,都迷茫花花世界,困扰于人间的
艰难险阻,忘却了原本的使用。
我们常说的“天命”,其实便是
这种“先天带来的使命”。“天”指
“未生之前”的“先天”;“命”则是“我
们自己所预设的一生使命”。用现代话
来说,“天命”就是“先天带来的人生

-24-
道从哪来

规划”。表示我们是有备而来,并不打
算来世间混日子、空手走一趟而一无所
获。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愈长大愈迷糊,
反而愈认为自己有成就,全不明白“返”
的精神,不能体会老子“复归婴儿”的
警示,更不知道“复卦”的可贵,不能
够及早反复,却一味自以为是地向前迈
进。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最大无奈,成为
人类最可怕的盲点,非常不容易自觉。
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必须使人在
出生时,从呼吸开始,一切都经由学习,
才能适应当前的生存环境。所以原本有
备而来的先天人生规划,全部潜而不现。
必须经由启蒙、探索、尝试的过程,还
不一定能够恢复原有的天命,可见“复”
的重要,实在非同小可。“乾”、“坤”
是父母卦,“复”则是小父母卦,其用

-25-
意在提醒大家:偏离父母的教诲时,必
须尽速返回,复归父母的原先期望,如
此才是孝敬之道。
与人俱来的“道”,竟然忘得一干
二净,不知道要怎么办?稍为有一些认
识之后,又因为知认愈多,各种说法似
乎都言之成理,反而弄得自己往来徘徊,
不知孰是孰非?许多人游走各种宗教,
到头来,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
想,想不通;向人请教,也找不到真正
贤明之士。因为中人或中人以上,处处
皆是,而真正领 人心悦诚服的上人,
却十分难遇。“名师”一大堆,“明师”
太稀少。是不是“明师”一旦为名利所
诱惑,也变得不明了?老天是公正的,
而且非常严历。稍有欠缺,好不容易明
的,一下子就不明了。
明师难求,当然要更加用心寻求。

-26-
道从哪来

当年轩辕黄帝为了治理天下,遍求天下
明师,一直到第七十二位,才遇到了广
成子。他只给黄帝“道政合一”四个字,
便奠定了中华道统的良心基础。可见寻
求明师,再辛苦、再艰难、也十分值得。
我们把寻求明师指点,以期明道、
悟道、行道的过程,称为求道。看起
来各有不同,实际上殊途同归,最后的
结果是一样的。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便是孔子自述一生求道的历程。毕竟孔
子是世所罕有的思想家,具有集大成的
智慧,所以能够无师自通,成为天下后
世的典范
见贤思齐,我们若有仿效之心,不
妨用心探究一下:“怎样求道,对自己

-27-
最为合适而有效?”

微信搜索道永在线
或添加 daoyongting
关注公众号

-28-
与“时”配合,坚持“无
可无不可”的原则,寻求“当
时的合理方案”,因而“择
善固执”。

-30-
如何求道

儒家非常重视学习,而且学习的方
向、目标必须十分正确。《论语》开头
第一句话便是“学天 * 时习之”,告诉
我们应该向天学习,以大自然为师。
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活在大
自然的环境中,当然要遵守大自然的
规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得天独厚,深
知“天人合一”的奥秘,获得“天人感
应”的能力,蒙受“天人共治”的恩泽。
天人为什么能合一?因为“道”生天地
万物,天地和人都是“道”所生,彼此

* 一般书籍中是“而”字,曾仕强教授特别加以修正为“天”。

-31-
拥有共同的母亲,当然可以合一。既然
能够合一,就可以互相感应。
天不言语,只透过“天垂象”来启
示人类。圣人由天象推天理,教导大
家遵道贵德,凭良心做人做事,以求
合理。“天人感应”,形成“天人共
治”的互动。孔子看出“天”对“时”
特别重视,于是倡导“天时、地利、人
和”的行事法则,所以被孟子称誉为“圣
之时者”。
我们要学天,学什么呢?学天的四
时运行,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孔子说:
“时也,命也。”实际上便是修道过程
中的经验累积,所得到的人生法则。
不管什么“时”、不论什么“命”,
都应该尽心尽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
养。
孔子自幼便与众不同,看到人家祭

-32-
如何求道

祀,就会跟着陈设俎豆、磕头礼拜,众
人夸他知礼。十五岁时,便有志于学。
二十岁后逐渐知名,就有人跟随他读书
求学。他当过委吏,主管仓库出纳会计;
也担任过乘田,掌理六畜牧食,都很称
职。从基层工作中,获得不少社会经验
和知识,所以他自述:“吾少也贱,故
多能鄙事。”二十七岁时,向郯子学古
官制,又问礼于老子。凡人有一长,都
设法从而师之,因此获得“大哉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的美誉。
三十岁时,孔子在社会上已经很有
地位,声望很高,所以他自述“三古而
立”,已经确立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
作为今后奋斗的依据。
经过十年的历练与实践证明,孔子
才“四十而不惑”,对于自己在三十岁
时气 确立的原则,坚信不疑,决定毕生

-33-
不改初衷。
四十岁以前的孔子,深知修养的重
要,也获得十分良心的效果。但是由“修
养”进入“修行”,应该是在四十岁以
后。他专心修订《诗》、《书》、《礼》、
《乐》,聚徒讲学,过着纯教育家的生
活。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大多是在
这个时期育成。他的道德学问名传天下,
奠定了万世师表的基础。
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命”,便是悟
出“无可无不可”的“尽人事以听天命”
的道理。五十一岁时,接受鲁定公的任
命,出仕中都宰,开始他的从政从涯。
“中都”是现代山东汶上县,地方并不
大,孔子只用一年的时间,便把当地建
设成一个模范地区,使得各地都来观摩、
学习。第二年,孔子就晋升为司空,又
调任大司寇。三个月下来,便路不拾遗、

-34-
如何求道

夜不闭户,鲁国大治。邻近的齐国,深
恐鲁国强大将不利于齐国,于是采用美
人计,使季桓子和定公迷恋女色,竟然
三天不上朝。孔子看到鲁国朝政败坏,
毅然求去,开始过着周游列国的日子。
期间,卫国曾以同样的俸禄礼遇孔子,
却由于卫灵公的礼貌不周,以及后来卫
国的宗室之乱,使得孔子决心离去。
六十岁时,孔子由陈国到宋国,和
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宋司马桓 魋想谋
害孔子,于是派人砍倒那棵大树。弟子
催促孔子赶快离开,孔子则冷静地说:
上天既然赋予我这样的品德,桓 魋又能
把我怎么样呢?充分显示出对上天的信
心。他自述“六十而耳顺”,无论听到
什么样的话,都能够以敬天,事天,顺
天的心情来加以领悟,已经由“修养”
而“修行”,进入到“修道”的层次了。

-35-
六十一岁时,楚国大臣向孔子问政,
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叶公私
下向子路打听孔子为人的原则,子路不
知该怎么回答。孔子听到后,对子路说:
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这个人嘛,发愤起
来,连饭都忘了吃;快乐起来,一切忧
愁都忘掉了;好像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
道。
孔子说的,无一不是自我奋斗,并
不向祈求神力的协助。表示孔子和常人
一样,凭借的是自己的努力和修养,没
有神力的特别加持。既然孔子做得到,
每个人也都做得到,带给我们莫大的鼓
励。忘食忘忧,用来提升自己的品德,
自然合道。倘若是用来打球、下棋、玩
电动,那就不合正道了。
获得重用时,所得到的是劳心劳力;
没有人重用时,所得到的是自得其乐。

-36-
如何求道

这样的人生,孔子做到了!任职时不怨
劳苦,退隐时诲人不倦。这种随遇而安
的心态,实在可贵!
六十三岁时,吴王夫差出兵伐陈。
楚昭王听说孔子要来,特别派人前往迎
接。陈、蔡两国深怕楚国重要孔子,不
利于己,于是便派兵把孔子包围大旷野。
孔子与众弟子粮食短缺,七日得不到熟
食,孔子却照常弹琴吟诗。子路问孔子:
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
穷困时,能够因固守基本原则;小人穷
困时,就不守本分,随意乱来了!
“穷困”是老天爷给人的一道关卡,
考验人们因应的态度,促使人们了解“自
己是君子还是小人?”同样在绝粮的状
态下,为什么孔子的因应态度,和其他
人大不相同?因为子路还停留在“修养”
的阶段,谈不上“修行”,离“修道”

-37-
还很远。这一问一答,正好是孔子给子
路的一段随机教学,可惜子路依然不明
白。
修道人在现实社会中,有时反而
受到轻视和排斥。正是这样,才更显
得难能可贵。当今大多数人趋各功利,
难以接受穷困的挑战,我们更应该重视
这些洁身自爱的少数人,才不致同流合
污。
想得更加深远一些, 中华大道之
所以能够绵延不绝,便是由于有这些
可贵的少数人,能够坚持信念、择善
固执,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我们
除了敬重,更应该仿效,为民族命脉尽
一份心力。
“传承”的意思,是上一代传下来,
交给下一代;下一代承接上一代的宝贵
教诲,不但自己这一代要用心实践体悟,

-38-
如何求道

而且还要坚持完成传承给下一代的责
任。“传”不容易,“承”也难。两代
之间的密切配合。便是“孝”(上为老,
表示上一代;下为子,象征下一代)的
精神。孝道的主旨,即在传承中华大
道。所以说:
“中华文化源于易,成于孝”。
孔子六十八岁时,叶落归根,终于
返回离别了十四年的鲁国。鲁哀公和季
康子都曾经问政于孔子,但终不能用孔
子。他也不再出仕,以国老家居,删《诗》、
《书》、订《礼》、《乐》,赞《周易》,
作《春秋》,成六艺,备王道。他自述“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唯有秉持这样的
心态,处于当时的环境,才能放手写《春
秋》,促使乱臣贼子知所畏惧。写《春
秋》这类史书,原本是天子才能做的事。
孔子居于行道的立场,还是毫无畏难的
做了。所以说:“知我者,其唯《春秋》

-39-
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
孔子认为 历史是进化的,中华道
统也是继旧开新的,所以能够跟得上
时代的进化,永远不退时。与“时”
配合,坚持“无可无不可”的原则,寻
求“当时的合理方案”,因而“择善固执”,
便是孔子对“道”的最佳诠释,完全符
合《易经》“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的要旨。不但善变,而且还要变得恰到
好处!
这样的“求道”过程,如此神奇的
“行道”效果,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
够做到的。然而,取法乎上,才能得其
中。就算这一辈子成不了,也不必灰心。
下一辈子继续上进,相信总有一天,我
们自己也能够追随孔子的脚步,达到“从
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且让我们共
同努力,先明白“道是什么?”再探究“道

-40-
如何求道

从哪里来?”然后“用心求道”,相信很
快就可以“了生死”,明白人生的究竟了!
祝福大家!更期待大家早日能从实践
中“知道”、“明道”、“悟道”。

-41-
感谢您阅读结缘系列①《大道口》
敬请关注结缘系列②③
《了生死》《合天理》

微信搜索道永在线
或添加 daoyongting
关注公众号

-4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