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53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西方社会思想史
作者=于海著
页数=441
SS号=12601339
出版日期=2010.03
封面
书名
版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为什么要研究社会思想史
1.2  社会思想史研究什么
1.3  怎样研究社会思想史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社会思想
2.1  智者学派:社会分析的最初尝试
2.2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2.3  柏拉图:理想国
2.4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
2.5  城邦制度的背景与城邦社会学的视野
2.6  斯多葛主义:大一统世界的社会思想
2.7  罗马斯多葛主义的社会思想
第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社会思想
3.1  奥古斯丁: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
3.2  托马斯・阿奎那:天恩与人性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思想
4.1  文艺复兴的社会历史背景
4.2  马基雅维里:政治与道德相脱离
4.3  莫尔:乌托邦
4.4  宗教改革
第五章  17世纪社会思想:近代自然法
5.1  近代自然法:历史遗产与时代特征
5.2  自然法学说的人性观
5.3  自然状态
5.4  社会契约论
第六章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社会思想
6.1  启蒙运动
6.2  孟德斯鸠:超越古典自然法
6.3  卢梭:自然与社会
6.4  法国唯物主义
第七章  18世纪苏格兰学派社会思想
7.1  苏格兰启蒙运动
7.2  休谟:人性的科学
7.3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7.4  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理论
第八章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社会思想
8.1  康德:自由与必然的辩证法
8.2  黑格尔:市民社会
第九章  19世纪初期社会思潮
9.1  保守主义
9.2  自由主义
9.3  空想社会主义
第十章  19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
10.1  实证主义及其来龙去脉
10.2  孔德:实证科学
10.3  斯图亚特・穆勒:实证主义唯名论
10.4  斯宾塞:进化论社会学
第十一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主义
11.1  社会学主义
11.2  涂尔干
11.3  社会学学派
第十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主义与人文主义社会学
12.1  世纪之交社会学的转折: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12.2  狄尔泰:“历史认识上的康德”
12.3  李凯尔特:历史科学的方法论与价值论
12.4  滕尼斯:Gemeinshaft und Gesellschaft
12.5  齐美尔:形式社会学
12.6  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
第十三章  20世纪美国互动理论
13.1  实用主义与互动理论
13.2  詹姆斯:多元的自我
13.3  杜威:调适与互动的社会心理学
13.4  库利:“镜中自我”
13.5  托马斯:“情境定义”
13.6  米德:自我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13.7  符号互动论
13.8  戈夫曼:拟剧论(Dramaturgical Theory)
第十四章  20世纪美国功能理论
14.1  功能方法的历史源流
14.2  功能方法的基本观念
14.3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
14.4  默顿: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
14.5  对功能主义的批评
第十五章  20世纪社会冲突理论
15.1  冲突思想的历史渊源
15.2  冲突理论的基本假设
15.3  米尔斯:权力精英与无人身操纵
15.4  科塞:冲突功能论
15.5  科林斯:冲突与互动仪式
15.6  达伦道夫:权威关系
第十六章  20世纪交换理论
16.1  交换学说的理论背景
16.2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
16.3  布劳:从交换论到结构论
16.4  科尔曼:理性选择:从微观行动到宏观结构
第十七章  20世纪现象学社会学
17.1  舒茨:日常生活的社会学
17.2  彼特・伯格和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
17.3  常人方法学
第十八章  批判的社会学
18.1  批判的社会学的宗旨和诉求
18.2  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兴衰与思想资源
18.3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18.4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与生活世界
第十九章  20世纪晚期的西方社会理论
19.1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19.2  福柯:知识与权力
19.3  布东:社会学中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传统
19.4  布迪厄:实践理论与反思社会学
后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