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家族史介紹 About Our Family

20718 張鈞渝

NG F
HA A
C
M
ILY THE

ILY THE
M

C
A HA
NG F
About Our Family
目錄 Contents

前言
1 Preface

家族地理位置
2

家族史介紹
Geographic Location of Our Hometown

張家三代家族樹
3 Family Tree of The Chang Family ( 3 Generations)

4 祖父母成長經歷與時代背景
My Grandparents' experiences & Background

父母成長經歷與時代背景
5 My Parents' experiences & Background

心得與感想
6 Feedback & Thoughts

家族合照
7 Some of Our Family's Portraits

參考資料來源
8 Reference

01
About Our Family
前言
Preface

家族史介紹
這次的家族史中,主要是介紹我們家祖孫三
代的歷史,因為許多家族資料的亡佚,讓我很遺
憾無法再探尋更加遠久的家族歷史,但還是希望
在這次的探查中,包括詢問祖父母、父母、上網
搜尋資料與找尋闔家照片,能讓我更加了解我的
家以及回憶起那些早已遺忘的往事。

於我而言,家族之事就等同於我的事,身為
張家的一份子,我有義務和權利去了解張家,這
不僅止於這份報告,在未來我也會為了自己的家
去找尋更多認識張家的渠道,讓我能更加認識這
個我從小生長到大的家庭。

02
About Our Family
家族地理位置
Geographic Location of
Our Hometown

家族史介紹
"   岡山區,原叫「竿蓁林」,後稱
「阿公店」,日治時期改稱「岡山」。
地理位置: 高雄縣市合併前為「岡山鎮」,合併後
高雄市岡山區 因變為直轄市所屬改稱岡山區。其位置

位於高雄市偏南端,北鄰路竹區、阿蓮
Location :
Gangshan Dist., 區;東鄰燕巢區、田寮區;西鄰永安
Kaohsiung City 區、彌陀區;南接橋頭區、梓官區,人
口約9.5萬人,地勢東高西低。

  當地最有名的岡山三寶:蜂蜜、豆
瓣醬及羊肉,是各地饕客來此必買的伴
手禮。因有便捷的交通系統如捷運、火
車、高速公路等經過,岡山被視為大高
雄的商業、企貿、外銷之轉運中心。除
此之外還設立了岡山本洲工業區,更帶
動工商業的繁榮,使其成為原高雄縣僅
次於鳳山的第二大商業服務中心。

01
張家三代家族樹
Family Tree of The Chang Family

張復興 黃金蓮

張玠駿 Maria 張玠鑌 林嘉慧 張馨方 劉志輝

張鈞涵 張鈞渝 張珈瑄 劉宇婕 劉楷琪


(Christine)
祖父母成長經歷與時代背景
My Grandparents'
Experiences & Background

成長經歷

1.祖父:

  祖父出生於民國38年10月15日,從小就在岡山生活。
當時因為家境貧困,舊家三合院的屋頂常常漏水,兒時的祖
父最喜歡在夜裡跟著水滴滴滴答答的聲響數數。

  祖父從小就聰慧過人,在當時升學率極低的年代,他還
是順利考上了中興大學的土木工程系,可惜因為經濟條件使
他無法就學,早早就成為油漆送貨員養家餬口。

  即使到了現在,祖父還是維持勤奮好學,在閒暇時他還
是會拿起單字書背單字,並記下滿滿的筆記,也會時常關注
時事,了解世界的走向與科技的進步。
祖父母成長經歷與時代背景
My Grandparents'
Experiences & Background

成長經歷

2.祖母:

  祖母出生於民國47年12月1日,也是從小就生活於岡山。
除此之外,祖母也十分熱愛學習,但由於母親 (我的曾祖母) 早
早就過世了,身為長女的她只好在國小畢業就姊代母職,擔起
了養家的重責大任。

  而在於祖父結婚後,祖母也開始了油漆送貨員的工作。每
天早起與祖父開著大卡車前往北部送貨並打理全家人的各種雜
事,且嚴格監督孩子們的學習。

  直到如今,祖母還是維持著舊有的習慣,時常關心我的課
業狀況,好學的她也與祖父一樣,閒暇時便會做筆記,並且為
了維持身體健康,她也會與祖父和好友們去爬山。
祖父母成長經歷與時代背景
My Grandparents'
Experiences & Background

時代背景

3.時代背景:

  祖父母出生時還是臺灣的戒嚴時期,特別是祖父出生不久之
後便是人心惶惶的白色恐怖時期。當時政治動盪,老百姓們民不
聊生,聽祖父說在他讀中學時曾聽說前幾屆有學長參加讀書會後
被檢舉為共匪,之後便被抓進牢裡。

  而除了政治與治安問題外,當時台灣的經濟並不算好,多數
家庭都如祖父一家,需要養育的孩子們很多,但長輩們能賺得的
薪水卻少之又少,導致每個孩子能得到的資源少之又少,許多人
家甚至選擇將女兒早早嫁人或送進成衣(紡織)場工作。

  學習在當時對貧窮人家來說也是個奢求,不管多麼渴望讀
書,家庭沒辦法提供學費,那一切就只是空談。由我自己祖父母
的實例中,我發現大部分的銀髮族比現代青年更有熱忱在主動學
習上有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此。
父母成長經歷與時代背景
My Parents'
Experiences & Background

成長經歷

1.父親:

  父親出生於民國66年7月31號,從小成長於高雄岡山。 在
家中排行次子,並且在國中時因父母(我的祖父母)無暇照顧而
送進私校就讀,所以父親從小就很獨立自主。而父親說,從小到
大最會念書的一直是大伯,他較為擅長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與
人際關係的建立。在畢業之後,父親進入與母親同一家公司並與
之結識,並在我出生當年結婚。而在這三年內我們一直生活在高
雄岡山直到我滿三歲才搬至臺中生活。

2.母親:

  母親出生於民國68年7月1號,從小成長於臺南將軍。在家
中排行長女,由於家庭情況較為複雜,家中弟妹從小便由母親帶
大,伙食也是由母親打點。母親曾說,放學後餓了吃碗自己煮的
白飯淋上醬油便是他的點心。畢業之後,父親進入與母親同一家
公司並與之結識,並在我出生當年結婚。母親從小便善於讀書,
尤其是國文科,可惜最後因種種因素轉而就讀五專。
父母成長經歷與時代背景
My Parents'
Experiences & Background

時代背景

3.時代背景:

  父母親出生時雖然還未解嚴,但在當時受到十大建帶起的經
濟起飛所影響,社會已沒有了白色恐怖時期的緊張,人民也不在
像從前一般貧困。 年輕人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在出社會後
擁有的機會,只要敢闖就不怕不成功,這也是為何當時台灣經濟
起飛如此快速。

  相較於祖父母所處之時代缺乏許多大型建設,在6、70年代
臺灣提出了十大建設並竣工,使交通與工業系統更加完善、增加
產值。之後的新科技興起也帶起了另一波經濟成長,直到之後的
全球金融風暴都還是台灣的黃金成長期。
心得與感想
Feedback & Thoughts

  在探查結束之後,除了想起或聽到許多祖父母、父母的故
事之外,在調查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時,我也去深入了解到了
各個時代的繁華與悲哀,這些歷史不應該只停留在過去,生在
現代的我們也有必要去了解它們,特別是祖先們的故事,與我
們更為息息相關。

  過程中我認為很可惜的是我們家並沒有族譜,更不用論族
歌或族訊等等了,祖父母說這些資料似是被戰火波及,以至於
無法流傳於後世。雖然可惜了點,但透過家人們的口述,我還
是能了解到近代祖輩們的故事已是萬幸。

  在不久的將來,或十餘年,或百年,我們終將歸於塵土,
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希望到那時前,我能夠將現在所發生的所
有讓子子孫孫知曉,讓他們能清楚的了解整個家族。
家族合照
Some of Our Family's Portraits

Our

Family
家族合照
Some of Our Family's Portraits

Portraits
參考資料來源
Reference

祖父母口述故事
1.
父母口述故事
2.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hSbcEi6Po
4.https://ctee.com.tw/bookstore/selection/604525.htm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