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EDGE培训教材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页,共16页


目 录
1EDGE的技术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EDGE的协议标准进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EDGE的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1EDGE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28PSK调制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3EDGE的发送功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3.4逻辑信道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5编码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3.6链路质量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4EDGE对现有GSM设备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1EGPRS对核心网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2EGPRS对ABIS接口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3EDGE对基站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4EDGE对手机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5自适应接收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5EDGE对无线网络规划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5.1覆盖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5.2频率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5.3容量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5.4信道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5.5链路质量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6EDGE对承载业务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6.1EGPRS和非实时业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6.2QOS增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7EDEG主要涉及的协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页,共16页


1 EDGE的技术背景

GSM作为第二代数字移动蜂窝通信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多样化,人们对数据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
足人们的需求,以支持话音业务为主的GSM系统在其PHASE2和PHASE2+规范中提出
了两种高速数据业务的模型,即基于高速数据比特率和电路交换的HSCSD(高速电路
交换数据)和基于分组交换路数据的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虽然HSCSD和GPRS采用了多时隙的操作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然而它们仍然是采用了G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的调制方式,与第三代移动通信
系统的384kbit/s数据速率的广域覆盖和大约2Mbit/s数据速率的局域覆盖还相去甚远,
因此有必要采用更为先进的通信和信号处理技术,以进一步扩大GSM系统的容量。
ETSI ( 欧 洲 电 信 标 准 协 会 ) 决 定 发 展 增 强 数 据 速 率 的 GSM 演 进 方 案 — — EDGE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作为GSM未来的演进方向。

2 EDGE的协议标准进展情况

EDGE第一阶段的标准,已经在3GPP R99版本完成,可以支持商用的要求。
EDGE第二阶段的标准仍在研究之中,这部分标准将做为GERAN的一部分,目前由
3GPP GERAN工作组负责,和WCDMA同步进行,目前完成了R4、R5版本,正开始
R6版本的制定。

3 EDGE的基本原理

3.1 EDGE体系
EDGE包括EGPRS和ECSD,在引入EDGE时充分考虑了和原GMS网络的兼容性和继承
性,因此ECSD和EGPRS对核心网影响很小。
EGPRS是对GPRS的增强,如下图所示,EGPRS对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
1、在RF层采用了8PSK调制方式,极大提高了单信道的速率。
2、对链路层RLC/MAC做了修改,并且定义了更完善和链路控制算法。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页,共16页


Application
IP / X.25 IP / X.25
Relay
SNDCP SNDCP GTP GTP

LLC LLC UDP / UDP /


Relay TCP TCP
RLC RLC BSSGP BSSGP
IP IP
MAC MAC Network Network L2 L2
Service Service
GSM RF GSM RF L1bis L1bis L1 L1
Um Gb Gn Gi
MS BSS SGSN GGSN
图1 EGPRS协议栈

在无线口,EDGE没有改变GSM的信道结构、复帧结构和编码结构,参见下表。
项目 参数

调制方式 GMSK 8-PSK

每个突发的 符号数 116 116

每个突发有效荷载 比特数 116 348

数据率(kbit/s) 每时隙 22.8(不含偷帧比特) 69.2 (不含偷帧比特)

每帧时隙数 8

符号速率(kbit/s) 270.833

帧长度(ms) 4.615

载波间隙(kHz) 200
表1 EDGE的无线接口参数

3.2 8PSK调制方式
GSM采用的是GMSK(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GMSK是通过信号
相位的变化来表示比特“0”或者是比特“1”,每次相位的变化对应一个符号
(symbol)。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页,共16页


图2 I/Q diagram showing EDGE modulation.

EDGE采用了8PSK(8-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EDGE是通过信号的绝对相位来表示


符号的,其符号的可能性有8种,每个符号映射成3个比特。因此EDGE理论上可以达
到GSM三倍的速率。
:

Modulating bits Symbol parameter l

d3i,, d3i+1, d3i+2

(1,1,1) 0

(0,1,1) 1

(0,1,0) 2

(0,0,0) 3

(0,0,1) 4

(1,0,1) 5

(1,0,0) 6

(1,1,0) 7

表2 Mapping between modulating bits and the 8PSK symbol parameter l.

8PSK在较差的无线环境下性能要比GMSK差,所以EDGE采用的编码方式中既有
8PSK,也有GMSK。
8PSK和GMSK不同,输出信号不是恒定包络的,这对设备实现和手机测量有一定影响。

错误概念:EDGE只使用了8PSK调制方式。

3.3 EDGE的发送功率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页,共16页
从网络运营角度来看, EDGE收发信机必须和普通收发信机有相同的频谱特性。
EDGE收发信机在发送8PSK的信号时,约比GMSK调制方式的平均功率低2-5dB的功率。
BCCH上采用8PSK时,协议的规定是,其发射功率最多低于GMSK时隙平均功率4db。

BCCH上采用8PSK时,手机的小区选择、重选和切换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最优的,
原因是手机的瞬间测量精度可能会受低功率8PSK信号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和8PSK信
号的功率、所占比例和手机测量行为有关系统。在小区覆盖重叠区不足的情况,可能
会导致掉话。通过合理的规划网络参数,或者限制EDGE在BCCH频率上的比例,可以
很大程度克服上述的问题。

3.4 逻辑信道类型
关于EGRPS协议对原GPRS使用的逻辑信道类型PDTCH的定义做了补充,说明还可以
采用MCS-1到MCS-9的编码方式。

3.5 编码方式
EGPRS可以采用的编码方式如下表: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页,共16页


Scheme Code rate Header Modulation RLC blocks Raw Data Family BCS Tail HCS Data rate
Code rate per Radio within one payload kb/s
Block Radio
(20ms) Block

MCS-9 1.0 0.36 2 2x592 A 2x12 2x6 59.2

MCS-8 0.92 0.36 2 2x544 A 54.4


8PSK
MCS-7 0.76 0.36 2 2x448 B 44.8

MCS-6 0.49 1/3 1 592 A 29.6


544+48 8 27.2

MCS-5 0.37 1/3 1 448 B 12 6 22.4

MCS-4 1.0 0.53 1 352 C 17.6

MCS-3 0.85 0.53 1 296 A 14.8


GMSK 272+24 13.6

MCS-2 0.66 0.53 1 224 B 11.2

MCS-1 0.53 0.53 1 176 C 8.8

NOTE: the italic captions indicate the padding.

表3 Coding parameters for the EGPRS coding schemes

其中MCS-1到MCS-4采用的是GMSK调制方式,但是和GPRS和CS-1到CS-4的速率不一
样,这是特意为EGPRS的链路适配控制算法而设计的。
EGPRS的编码方式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族:A、B、C。同族的编码方式有相同的承载基
本单元:37(和34)、28、22字节;同族的编码方式,在一个无线块中包含了不同数
量的承载基本单元。对于族A和B,1、2或4个承载单元被传输,族C,仅仅1或2个承载
单元被传输。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页,共16页


MCS-3

Family A 37 octets 37 octets 37 octets 37 octets

MCS-6

MCS-9

MCS-3

34+3 octets 34+3 octets


Family A
padding MCS-6

34 octets 34 octets 34 octets 34 octets

MCS-8

MCS-2

Family B 28 octets 28 octets 28 octets 28 octets

MCS-5

MCS-7

MCS-1

Family C 22 octets 22 octets

MCS-4

图2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for EGPRS

在GPRS中数据重传只能采用原来的编码方式,在无线传输环境突然恶化时,可能重传
永远都是失败的。EGPRS的编码方式设计,允许数据在采用较高速率的编码方式传输
失败时,分解成二个采用较低编码方式的数据重传,因此很好适应无线传输环境突然
恶化的情况。例如:一个采用MCS-9的RLC数据块,在重传时就可以分为两个采用
MCS-6的RLC数据块重传。
由于MCS-9在无线环境差时性能较差,所以设计了MCS-8,MCS-8有一定保护能力和
略少的有效数据。MSC-8和MCS-9同族,在变到MCS-3或MCS-6时,3个或6个填充字
节要被加到数据中。

3.6 链路质量控制
所谓链路质量控制,就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改变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动态地
适应无线传输环境,以达到提高链路质量的方法。EGPRS采用了一套精心设计的、高
效的链路质量控制算法,定义二种链路质量控制模式,链路适配LA(link adaption)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页,共16页


和增量冗余IR(Incremental Redundancy)。这二种模式最初提出时是比较简单的,但
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新思路地不断加入,最终形成协议的内容还是比较复杂的,下
文将递进的说明这二种模式。

1. GPRS的ARQ协议
GPRS模式下的RLC确认方式采用编号128、窗口64的选择滑窗协议(ARQ),在
GPRS中规定RLC数据块的重传只能采用原来的编码方式。

2. LA
EGPRS的LA方式是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基本原理是:在重传时采用可以较低的编码方
式,同时每次只传的原RLC数据块的1/2,这样在无线传输环境急剧恶化时,仍能够完
成数据块的传输。事实上,无线传输环境可能变坏也可能变好,所以在EGPRS也支持
在重传时采用较高的编码方式。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网络隐式地通过在上行资源指配类消息中,指示
RESEGMENT=1(允许分段),来通知手机采用LA方式;对于下行数据传输,网络不
需要事先通知手机,因为接收的一方是能够做到“盲检测”的。

LA方式重传采用的编码方式,应该参考网络侧对无线环境的测量结果:
1、无线环境不变,采用原编码方式。
2、无线环境恶化,采用较低的同族编码方式。
3、无线环境变好,采用较高的同族编码方式。
协议中对具体应该采用的编码方式有更详细的规定,网络侧对无线环境的判断是通过
控制消息中的编码命令告诉手机的,因此重传应该采用的编码方式如下表:
Scheme Scheme to use for retransmissions after switching to a different MCS
used for
initial
transmis
sion

MCS-9 MCS-8 MCS-7 MCS-6 MCS-6 MCS-5 MCS-5 MCS-4 MCS-3 MCS-2 MCS-1
Comm Comm Comm -9 Comm -7 Comm Comm Comm Comm Comm
anded anded anded Comm anded Comm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MCS-9 MCS-9 MCS-6 MCS-6 MCS-6 MCS-6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8 MCS-8 MCS-8 MCS-6 MCS-6 MCS-6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MCS-7 MCS-7 MCS-7 MCS-7 MCS-5 MCS-5 MCS-5 MCS-5 MCS-2 MCS-2 MCS-2 MCS-2

MCS-6 MCS-9 MCS-6 MCS-6 MCS-9 MCS-6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5 MCS-7 MCS-7 MCS-7 MCS-5 MCS-5 MCS-7 MCS-5 MCS-2 MCS-2 MCS-2 MCS-2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页,共16页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1 MCS-1 MCS-1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表4 MCS to use for retransmissions when re-segmentation (RESEGMENT bit set to '1') is carried out
(specified as a function of the scheme used for the initial transmission).
仅管上表针对的是上行数据传输,下行数据传输可以由网络侧自己决定,但上表结果
是诺基亚在对网上应用环境做了仿真分析后总结提出的,对网络下行方向重传编码方
式的控制应该也有参考价值。

3. IR
IR的基本原理是:
1、先不考虑无线传输环境,采用速率高、保护能力弱的编码方式进行初次数据传输;
2、如果数据没有被正确接收,再重传额外的编码信息,由接收方对新的信息和历史信
息进行组合,再次解码;
3、如此反复,直到解码成功。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网络隐式地通过在上行资源指配类消息中,指示
RESEGMENT=0(不允许分段),来通知手机采用IR方式;对于下行数据传输,网络
不需要通知手机。
IR要求接收方有足够的内存来保存历史信息。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当手机内存不足时,
可 以 通 过 下 行 应 答 消 息 ( DOWNLINK ACK/NACK ) 告 诉 网 络 侧 “ MS OUT OF
MEMORY”,接着网络侧就不应该在下行方向采用IR。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如果网络
内存不足,可能通过上行应答消息中RESEGMENT=1来通知手机。

协议对重传使用的额外编码信息做了如下定义:
1、1/3编码率(输出是否包括所有信息?)
2、采用不同“打孔”方式PS1、PS2、PS3(每种MCS的PS定义详见0503)。
3、重传采用可以使用不同的同族编码方式,原理类似LA,参见下表。
4、协议还对重传采用相同编码方式时和切换编码方式时,采用打孔方式的次序。做了
详细的规定(详见0460)
Scheme Scheme to use for retransmissions after switching to a different MCS
used for
Initial
transmis
sion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页,共16页


MCS-9 MCS-8 MCS-7 MCS-6 MCS-6 MCS-5 MCS-5 MCS-4 MCS-3 MCS-2 MCS-1
Comm Comm Comm -9 Comm -7 Comm Comm Comm Comm Comm
anded anded anded Comm anded Comm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anded

MCS-9 MCS-9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8 MCS-8 MCS-8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pad)

MCS-7 MCS-7 MCS-7 MCS-7 MCS-5 MCS-5 MCS-5 MCS-5 MCS-5 MCS-5 MCS-5 MCS-5

MCS-6 MCS-9 MCS-6 MCS-6 MCS-9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6

MCS-5 MCS-7 MCS-7 MCS-7 MCS-5 MCS-5 MCS-7 MCS-5 MCS-5 MCS-5 MCS-5 MCS-5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4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3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2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MCS-1

表5 Table MCS to use for retransmissions when re-segmentation is not (RESEGMENT bit set to '0')
allowed (specified as a function of the scheme used for the initial transmission).

4. LA和IR对比表
项目 LA IR
selective type I ARQ selective type II ARQ
重传原始或者一分为二段的数据块 重传不同“打孔”编码后的数据块
在RLC层纠错 在突发解码过程中纠错
根据当前的数据块纠错,接收方不 联合历史信息纠错,接收方需要保
需要保存数据块的历史错误信息, 存数据块的历史错误信息,需要额
不需要耗额外的内存 外的内存
在手机内存不足时,在上行确认消
无相关操作 息中指示。
手机和网络都必须支持 手机必须支持,网络支持可选
网络决定上行采用LA:隐式地,通 网络决定上行采用IR: 隐式地,通
过在上行资源指配类消息中,指示 过在上行资源指配类消息中,指示
RESEGMENT=1(允许分段); RESEGMENT=0(不允许分段);
网络决定下行采用LA:不需要通知 网络决定下行采用LA:不需要通知
手机 手机
网络决定下行采用LA:不需要通知
手机 不需要通知手机
1、LA和IR都由网络主动控制,手机被动响应。
2、LA和IR在同一连接中是可能切换的,例如在手机内存不足时,下行数
据传输可能从IR切到LA。
3、重传数据块,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以采用较低的编码方式,
共同点 也可以采用较高的编码方式,只能采用同族的编码方式。
总之,从流程设计和基本等角度看LA和IR是非常相似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重传信息的
层面不同,而IR需要接收方记忆历史信息。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页,共16页


4 EDGE对现有GSM设备的影响

4.1 EGPRS对核心网的影响
在网络结构方面,虽然无线数据速率有很大的提高,但对核心网的SGSN/GGSN几乎没
有影响。因为SGSN和GGSN设备是独立于用户数据速率的.

4.2 EGPRS对ABIS接口的影响
对于GSM系统来说,提高数据速率主要瓶颈在于Abis接口。Abis接口每时隙的数据速
率为16kbit/s,引入EGPRS后数据速率会达到甚至超过64kbit/s。 在GPRS采用CS3 、
CS4编码方式时,实际上已经遇到这个问题。一般的方法是采用32K时隙或者64K时隙,
这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我司采用的是软件方法,即将Abis接口的多个时隙映射到一
个业务信道,在收发二端进行分解和合成。这样做在ABIS接口资源管理上更灵活,而
且对中间传输环节没有要求。

4.3 EDGE对基站的影响
EDGE的引入8PSK,对基站功放的线性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要求有精确的高
功率输出的设备。8PSK的调制方式不同于GMSK调制方式,采用的不是恒包络调制。
从网络运营角度来看,具备EDGE功能的收发信机必须和标准的收发信机适用相同的
标准,即发送频谱和热耗的要求。而且高功率的性能也应该满足发送频谱和热耗的要
求。受网络规划要求限制,高功率的EDGE收发信机在发送8PSK的信号时,大约比采
用GMSK调制方式下的平均功率低2-5dB。

4.4 EDGE对手机的影响

EDGE移动终端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标准:
(1)上行采用GMSK,下行采用8-PSK调制方式
这样上行数据比特率受限于GPRS,而下行方向可以提供EDGE数据比特率。因为在多
数情况下,下行的数据速率远大于上行数据速率,所以这是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复
杂程度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
(2)上下行全部采用8-PSK的调制方式
新型移动终端,是多种调制方式的组合,具备多时隙处力能力。

4.5 自适应接收机
8PSK调制传输速率提高至三倍,原GSM的均衡接收机结构要作相应改变。
自适应接收机包括解旋转、匹配滤波、信道估计、同步和均衡模块,都要作相应改变。
其关键模块为均衡模块,由于最佳(MLSE)均衡器结构复杂度太高,不适用,需研
究设计性能好的准最佳(降低复杂度MLSE)均衡器结构(略比GSM均衡器复杂)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页,共16页


5 EDGE对无线网络规划的影响

5.1 覆盖规划
采用ARQ(自动请求重传)的分组数据传输的的一个特性是,较低的无线链路质量会
导致较低的比特率,但不会引起数据会话的丢失。
在GSM这个干扰受限系统中,一个EDGE收发信机同时支持了不同通信速率的用户业
务,一般在无线小区的中心区域,能够获得较高的数据速率,而在小区的边界,只能
达到GPRS数据速率。
总的来说,GSM网络覆盖能够满足EDGE的需要。运营商应该能接受,在小区边界支
持标准GPRS数据速率。透明数据业务需要固定的比特率,这可以通过分配多个时隙,
来满足系统要求的比特率和比特误码率。

5.2 频率规划
目前的GSM网络中大多采用了9和12的频率复用系数,并且在某些地方已经采用了更
高的频率复用系数,特别是跳频、多重频率复用(MRP)和不连续发送(DTX)等技
术的应用,使得网络的频率复用系数可以达到3。由于链路适配技术的运用,EDGE并
不和上述技术冲突,EDGE完全可以支持现有的频率规划方案。当然,在基站附近的
区域内,较高的C/I产生较高速率。

5.3 容量规划
EDGE系统的规划涉及分组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规划,同一系统中存在不同速率特
性的业务,因此容量规划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5.4 信道管理
在EDGE引入后,每个小区都包括了GSM和EDGE两种无线收发信机,因此每个小区中
的物理信道至少可分成以下4种类型:
1)承载GSM话音和GSM电路交换数据(CSD);
2)承载GPRS数据;
3)承载GSM电路交换数据(CSD)、增强型GSM电路交换数据(ECSD)和GSM话音;
4)承载EDGE的GPRS数据即EGPRS数据(可同时承载GPRS数据)。

现有的GSM收发信机可以支持第1、2种信道类型,EDGE收发信机则可以支持以上4种
信道类型。对于EDGE系统,要求能够实现对上述4种信道的自动管理,以避免无线资
源的浪费。

5.5 链路质量控制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页,共16页
协议规定了链路适配和增量冗余这二种算法,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这些算法进行配置,
如初始的编码方式、编码方式转换的门限、手机测量的控制参数等。

6 EDGE对承载业务的影响

EDGE的承载业务包括分组业务(非实时业务)和电路交换业务(实时业务),其承
载者分别是EGPRS和ECSD。

6.1 EGPRS和非实时业务
EGPRS网络是一个具有无线接入的Internet子网,采用Internet地址,可提供移动台到固
定IP网的IP连接。对每个IP连接承载者,都定义了一个QoS参数空间,如优先权、可靠
性、延时、最大和平均比特率等等。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定义了不同的承载者,可满
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EPGRS 较 高 的 速 率 增 强 了 其 对 业 务 的 支 撑 能 力 , 典 型 的 EGPRS 业 务 将 有 : 有 线
E-mail、Web浏览、增强的短消息业务、视频业务、文件和资源共享、监视业务、
Internet语音业务和广播业务。EDGE必须能够支持更多的QoS。

6.2 QOS增强
运营商非常关心EGRPS承载实时业务的可能性,这方面的分析和协议标准化有待跟踪。

7 EDEG主要涉及的协议

GSM05.02 —新的逻辑信道类型
GSM05.05—8PSK与GMSK调制的不同,需要定义新的针对8PSK的射频指标
GSM05.08—8PSK不是恒包络调制,平均功率比同一载频上的GMSK调制低4dB,因此
在BCCH测量、链路质量测量等方面需要增加新的内容
GSM02.60—需要在GPRS业务描述stage1中增加与EGPRS相关内容
GSM03.60—需要在GPRS业务描述stage2中增加与EGPRS相关内容
GSM03.64—需要增加新的调制编码方案(MCS1-9)以及增长冗余度”模式的链路质
量控制等内容
GSM04.60—RLC/MAC层需要增加对EGPRS的支持,如定义EGPRS的RLC/MAC帧结
构等
GSM02.34—需要在HSCSD业务描述stage1中增加与ECSD相关内容
GSM03.34—需要在HSCSD业务描述stage2中增加与ECSD相关内容
GSM04.21、GSM08.20—需要支持新的信道类型和非对称ECSD
GSM07.01/02/03—终端自适应功能(TAF)需要增加对ECSD的支持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页,共16页


GSM04.08、GSM08.58—由于原先预留了扩展空间,因此层三信令对EDGE的支持仅需
要改动很少的部分,如增加新的信道类型(Channel Mode)等

2003-05-1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页,共16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