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Lloc 阅读文件

Lectura 1:
EL ENCAJE DE CHINA EN EL SISTEMA INTERNACIONAL:
EL MUNDO VISTO DESDE PEKÍN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从北京看世界

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所有国家都将逐步接受市场经济以及自由民主和捍卫人权的原则。总
而言之,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这种相似性将有可能克服国际关系中的巨大戏剧,即无
政府状态和永久冲突的局面——fin de historia

美国超强力量的削弱体现
1. 在物质力量要素上(国防,经济,技术开支)
2. 意识形态

北京认为自己有能力重新定义那些与中国世界观-人权和人道主义干预-相矛盾的概念,并
坚持他认为不可动摇的原则-主权原则。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否可能?

毛泽东
邓小平
-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的开始)(第二次中国革命)
农业、工业、国防、科学和技术

2020 年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 第二大进口国(美国排名第一)
 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国家(2020 年拥有的美元多于华盛顿)
 第五大黄金储备国家
 或第六大石油生产国

中国军事力量崛起
 十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军事力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是军费第二大国家
 Collar de perlas:中国到地中海的跨洋航线的战略,包括一系列军事基地,港口和不同
的海上飞地,以确保货物和能源产品的供应。

西方观点——中国崛起是否和平?
权力过渡-在国际关系史上,新兴国家侵蚀和挑战既有大国,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国际
秩序。(大量经济和军事力量积累---重新制定游戏规则---根据利益重新设计机构)

现实主义-悲观-国际关系-战争----中国的和平崛起不可能(权力过渡-战争)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贸易(在日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动态合作——
环境和卫生等领域的贸易与合作。)
自由主义者对中国和平崛起持乐观态度,建立在三个论点上
1. 自由民主扩张
2. 基于制度的治理的巩固
3. 创造一个日益商业化的世界

中国对其加入国际体系的叙述

和平崛起
建构主义关系
天下
全球和谐
道德现实主义

赵汀阳——天下理论 1.La teoría del Tianxia de Zhao Tingyang


Una comunidad de futuro compartido para la humanidad
A world truly shared by all
天下为公
--中国作为中心国家处于最高位置,其他国家围着它。
--秩序,合法性和最终和平是通过有利于所有国家的协议来维持的
--寻求的是其他国家接受其权利,而不需要使用武力,并确保其周围领土的政治自治
与“天下”概念相关的观点
-胡锦涛--和谐世界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

阎学通——道德现实主义
-权利伴随着“坚实的道德基础”
-人治模式
-该模式的基础是道德的合法性
-中国必须维持一个国家间的等级制度,尽管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但强国将按照其道德责任
的逻辑行事。
-la moralidad realista
Sistema internacional jerárquico.
Los estados más grandes tienen una responsabilidad mayor.
Estructura jerárquica de poder tiene que ir acompañada de un conjunto de normas, valores y
responsabilidades.
Es la alteración de esta jerarquía lo que lleva a los países al conflicto, no la existencia misma de la
jerarquía.

秦亚青——建构主义

-全球社会-社会成员的关系建立在合作、和谐、道德、信任和互惠的基础上
-契约
-权力平衡
La gobernanza relacional no se basa en el control, sino en la negociación entre sus miembros.
Toma de decisiones dinámica, es decir, no estática
Coordinación y armonización de las relaciones entre los actores del sistema
Junto con las normas y reglas, para conseguir una buena gobernanza es necesaria la
confianza
Busca un diálogo entre las teorías occidentales con elementos culturales chinos: del yin-yang
(taoísmo) o el guanxi
Las visiones y los valores tradicionales occidentales y chinos pueden constituir opuestos
armoniosos, a pesar de diferir de manera significativa.

La lógica de las normas: adaptando la

responsabilidad de proteger(调整保护责任)

Tema:保护人权
多元主义观点认为,保护人权是一个主权问题,保护人权是一个必须严格限制在国家范围
内的问题,不可能以人权的名义对国家进行干预。
联合国-不损害主权原则的情况下履行保护人权的责任

中国立场:主张主权和不干涉国家内政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政府如何调整和重新解释联合国的保护责任原则:
1. 针对北京的国际压力:达尔富尔案例

中国已经脱离了冷战的中立政策,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危机。中国当局对远离中国边境
的地区的冲突感兴趣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中国人对一个经历真正石油繁荣的国家感兴趣。为了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并遵
循中国在资源丰富的大陆改善贸易,投资和援助计划的努力,北京认为苏丹是他非洲新战
略的关键因素。
其次,这场冲突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参与一个受到欧盟国家-法国和英国-以及美
国影响的地区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国参与非洲是战略的一部分
最后,干预的必要性被解释为其战略优先事项的一部分,即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转变为
发展其重新定义标准能力的机制;特别是,正如我们将要解释的那样,中国政府有机会塑
造其保护责任的概念。换句话说,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声誉在该地区受到威胁。

2. 利比亚的中国教训
中国人在利比亚战争中被西方列强欺骗和背叛的感觉导致他的外交部承认这是他的国家外
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失败之一,因此,有必要“从利比亚吸取一些教训”
第一个教训是确认,除了言论之外,西方国家不仅出于人道主义原因进行干预,而且还出
于国家利益。
第二个教训是,由于没有公正的机制来“决定何时允许保护权”,西方国家滥用这一概念
的风险很高。
最后,在利比亚的标准挑战战略结果之后,中国政府在使用保护责任概念方面采取了更具
争议性的策略:它表示将在重新使用“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关于使用武力)之前对所有
案件进行深入评估。如果中国不确定这种干预会改善这种情况,中国就不会干预一个国家。

中国对保护责任(R2P)的重新诠释:负责任的保护
-尊重主权,尽量减少使用武力,始终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认可,并逐案审查危机

La lógica de las instituciones: cambiar las

instituciones desde dentro o combatirlas desde fuera

1. 经济方面,中国试图成为我们所定义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也就是说,除了作为联合
国,世界贸易组织或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全球机构的一部分之外,它还积极主动地,负责
任地并致力于这种自由秩序
2. 在亚太地区,在克服了两极的意识形态对抗之后,区域经济合作机构出现了真正的繁荣。

从内部或外部改变机构:
1.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发挥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
3. 丝绸之路和亚洲开发银行

Lectura 2

冷战结束的内生性原因
1. debilidad económica estructural
2. Sistema de planificación central inflexible
3. Modernización tecnológica débil
4. Ineficiecia en la producción industrial y agrícola
5. Crisis económicas de los años setenta y ochenta
6. Malas cosechas durante los años sesenta y ochenta

和平崛起意味着一个双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力量的崛起不会损害国际社会的规
则和结构。此外,根据自由主义者的说法,如果中国继续沿着这条进步,福祉和增长的道
路前进,它将不再是一个专制政权,因此在不久的将来,该国将接受自由民主。这种情况
最适合像美国或泰国这样的国家,也适合欧盟本身,他们希望民主的中国成为可靠和平的
伙伴。正如我们在模块开头所说的那样,这种信念是基于民主国家不会相互开战的观点,
世界历史证明这是事实。

Lectura 3
2003-2013
中欧关系经历了
蜜月期,调整期,恢复期和逐步发展期

2003-2004:中欧关系的“蜜月期”
全面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 “全面”指双方合作是全方位的、广泛的、多层次的
2. “战略”指双方合作是覆盖全局的、长期稳定的
3. “伙伴关系”指双方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

2005-2008:中欧关系的“调整期”
竞争者和伙伴关系
摩擦:
1. 中国呼吁给予市场经济地位和解除武器销售禁令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
2. 双方在一些多边问题上的分歧没有解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恶化
3. 人权问题

2009-2013:中欧关系回归正常轨道
温家宝总理于 2009 年初对欧洲国家进行了“信任之旅”,重建双方信任
2010 年后,中欧政治关系继续向奥德方向发展

中欧政治对话
-软机制
-软办法
Los dos 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甚至不采取法律认可的行使,但它确实具有稳定的结构和双
方认可的功能,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带来实际效果,甚至法律效果.
也是中欧政治对话的重要基础

中欧领导人的年度峰会
1. 中欧峰会确定了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并对其进行了规划和确认,见证了中欧关系的成
熟历程,成为双边关系制度化的标志
2. 中欧峰会不仅为中欧政治关系提供了指导,也为双方在各个领域开展更全面的交流与合
作提供了指导
3. 中欧峰会是改善中欧政治关系的有效平台
4. 中欧峰会是双方建立新的对话机制和达成新的双边协议的重要平台
5. 中欧峰会可以作为观察中欧关系状况的“晴雨表”,以参会人数,讨论议题,关注程度
为指标

中欧高层战略对话
-讨论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交换意见
-战略升级象征着中国对欧洲一体化成就的肯定

欧盟对中国的人权政策和中国-欧盟人权对话
2003-2005:中欧“建设性接触”和中欧人权对话
内容
1. 中欧政府官员讨论一般的人权问题和具体案例
2. 双方就有关人权的具体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也被称为中欧司法研讨会

2006-2008:中欧关系恶化时期的人权问题
-非洲问题-新的分歧点
-欧盟一些主要国家领导人变化

2009-2013:欧盟对中国人权政策和调整过程中的人权对话
-中欧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PCA)-鼓励中国在人权领域承担更大责任的重要机会
中欧政治关系的未来展望:
自 2003 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中欧政治关
系在总体上得到全面恢复和稳步发展。未来中欧政治关系的总体趋势将保持稳定。

中欧贸易盈余
中国仍然是欧盟对外贸易的最大逆差来源
导致中欧贸易急剧失衡的首要因素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新调整,主要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东亚经济体将其大规模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大陆
中国劳动成本优势+吸引外资能力
2. 欧美制造商从中国内地进口半制成品,在中国制造制成品
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有三分之二是半成品,这帮助欧洲企业削减生产成本,提高欧
盟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东亚经济在中国制造的投资由垂直投资主导,投资转移到贸易。欧洲企业在中国制造的
投资主要由水平投资代表,投资替代贸易。

中国-欧盟的贸易问题远远超出了双边范围。来自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欧洲面临的挑战,由于
经济全球化,贸易政策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因此值得来自中国的挑战。

贸易争端
-中欧贸易顺差急剧增加-摩擦-贸易保护措施-反倾销
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以下五个新特点
1. 重大案件变得突出
2. 案件从低端产品转向技术含高的产品
3. 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防御并不限于反倾销,相反,欧盟经常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4. 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主动发起调查
5. 强调对等开放,特别关注公共采购领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