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7

理论攻坚-判断推理 1

(讲义+笔记)

主讲教师:谢笑
授课时间:2021.11.25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第二篇  判断推理

第一章    图形推理

题目要求:
题干给出若干个图形,要求考生通过观察找出图形之间排列的规律,选出最符合
规律的一项
解题思维:
1. 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
2. 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
3. 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其次考虑数量规律

第一节  位置规律

一、平移

1. 方向:上下、左右、顺 / 逆时针
2. 常见步数:恒定、递增、递减

268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68 2021/11/2 16:40:07


第二篇  判断推理

【例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例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二、旋转与翻转

旋转:
1. 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2. 常见角度:45°、90°、135°、180°
翻转:
1. 左右翻转:翻转前后两图沿竖轴对称
2. 上下翻转:翻转前后两图沿横轴对称

269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69 2021/11/2 16:40:07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例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270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0 2021/11/2 16:40:07


第二篇  判断推理

第二节  样式规律

加减同异

1. 相加、相减
2. 求同
3. 求异

【例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271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1 2021/11/2 16:40:07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例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第三节  属性规律

一、对称性

1. 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折叠,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2. 中心对称(图形旋转 180°后和原图形完全重合)
3. 轴对称 + 中心对称

272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2 2021/11/2 16:40:08


第二篇  判断推理

【例 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①②⑤,③④⑥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③④,②⑤⑥

【例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
A B C D

273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3 2021/11/2 16:40:08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二、曲直性

【例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274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4 2021/11/2 16:40:09


第二篇  判断推理

第四节  数量规律

一、点数量

特征图:线条和线条交叉明显

【例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二、线数量

特征图:
1. 直线数:多边形、单一直线
2. 曲线数:曲线图形(单一曲线、图、弧)

275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5 2021/11/2 16:40:10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例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三、面数量

特征图: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生活化图形

276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6 2021/11/2 16:40:10


第二篇  判断推理

【例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例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277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7 2021/11/2 16:40:10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例 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四、素数量

1. 元素种类
2. 元素个数

【例 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278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8 2021/11/2 16:40:11


第二篇  判断推理

第五节  特殊规律

一、功能元素

常见功能元素——点
1. 标记作用
2. 两个点连线看整体 / 点与点之间的关系

【例 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⑤,②④⑥

C. ①③⑥,②④⑤ D. ①②⑤,③④⑥

【例 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①⑤⑥,②③④ D. ①④⑥,②③⑤

279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79 2021/11/2 16:40:11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二、图形间关系

图形特征:题干每幅图都出现两个或多个封闭图形连在一起
考点:
1. 相离:图形分开,没有公共部分
2. 相交:
(1)相交于点
(2)相交于线
(3)相交于面

【例 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①②⑤,③④⑥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①④⑤,②③⑥ D. ①④⑥,②③⑤

【例 4】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①②④,③⑤⑥ B. ①②⑤,③④⑥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⑤⑥,②③④

280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80 2021/11/2 16:40:11


第二篇  判断推理

【例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

规律性。( )

A B C D

281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81 2021/11/2 16:40:11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第二章    定义判断

题目要求: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
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解题思维:
1. 看清提问方式,为“属于 / 符合”“不属于 / 不符合”定义等
2. 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3. 逐一分析选项,当纠结时采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排除,最终选择更符合题干要求
的选项

一、主体、客体

【例 1】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由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单方做出的具

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A. 公安局做出对李某刑事拘留十五天的处罚决定

B. 市政府开会通过了购买办公设备的决定

C. 省政府出台关于保护本地生态环境的行政法规

D. 法院对王某的犯罪行为做出判决

282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82 2021/11/2 16:40:11


第二篇  判断推理

二、行为句式

1. 方 式:以(按照 / 通过 / 采用 / 利用)……的方式(形式 / 方法 / 办法 / 依据 /
手段)等
2. 目的:以……为目的(目标);达到(实现)……的目的(目标 / 结果 / 效果);
为了……形成(实现);想……等
3. 原因:因为 / 因 / 由于……等
4. 结果:所以 / 带来 / 引发 / 导致 / 使得 / 因而 / 从而……等
5. 条件:当……时

【例 2】歧视,指由于某些人属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类属的成员,对他们施以不公

平或不平等的待遇。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歧视范畴的是( )

A. 一些老师喜欢学习好的同学,对学习不好的同学关注不够

B. 许多单位拒绝招收应届女大学生

C. 王女士认为非洲人都比较黑

D. 因为行车违法被罚过款,李经理不接待任何警察到他的饭店就餐

【例 3】角色混同,是指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离角

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角色混同的是( )

A. 李主任对儿子寄予厚望,对自己单位的青年骨干小王也十分器重,常常将儿子

想象成小王,又常常将小王想象成自己的儿子

B. 小孙是个戏剧票友,戏剧中经常扮演王子,有时候甚至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

自己还是王子

C. 农村青年张某进城后学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春节回家过年,还是说起家乡话

D. 小强是某公司大楼保安,他严格执行“凭牌进入”制度,任何人没有公司发的

283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83 2021/11/2 16:40:11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工作牌不得进入大楼,有时休息日,同事去他家串门,小强开门后也常会不自

觉地问“有工作牌吗?”为此没少受到同事和妻子的嘲笑

【例 4】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

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

迁出的移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 贵州省某山区因土地出现石质化现象,该地区村民被迁往他乡

B. 几百年前,中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争,整体迁到南方,成为客家人

C. 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为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移居山外

D. 张三的父母家住三峡库区,由于修水库,其父亲将家产变卖,来到上海与张三

一起居住

【例 5】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这种运

动只有在真空条件下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时候,如果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小,可以

忽略不计,则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 树上的红枣因树枝被人摇晃从枝头落下

B. 吊铅坠的细绳被磨断,铅坠从屋顶掉下

C. 敌机被我导弹击中坠落

D. 传过来的毽子没被接住,掉在地上

284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系统讲义.indd 284 2021/11/2 16:40:11


理论攻坚-判断推理 1(笔记)

说在课前
(1)答案不重要,关键听普适的解题思维和技巧
(2)课前预习、课上听课、课后补笔记
(3)某道题没跟上,下堂课提前 10 分钟进入课堂或听回放
(4)公屏友爱
(5)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注意】
1.军队文职的判断推理模块是技巧性比较强的模块,所以要掌握解题方法和
技巧。
2.课上无需纠结正确答案,而是要关注题目的普适性解题思维和做题的技巧、
方法。
3.课前要预习,做完讲义上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跟上节奏。
4.课后要补充笔记,确保有课程收获。
5.课上不懂的内容可以回放,梳理做题思维,或者下节课的课前提前 10 分
钟答疑。

军队文职判断推理题型题量分布

1
【注意】
1.军队文职的判断推理题量不大,基本是 10 道题,而且题目不难,备考比
较轻松,但是考查的范围很广泛,2019 年未考查类比和事件排序,其他年份都
考查图形、定义、类比、事件排序和逻辑判断,备考要注意全面性,考查的内容
都要掌握。
2.每节课是 2.5 小时,第一节课讲解图形和定义,第二节课讲解翻译、组合、
真假推理,第三节课讲解逻辑论证、类比推理、事件排序。
3.汉字推理属于图形推理模块,将汉字当成图形考查,所以没有单独的汉字
推理。

第一章 图形推理

2
图形推理的命题形式
一组图:

二组图:

九宫格:

分组分类:

【注意】图形推理的命题形式:给出图形,找规律,选答案。不同图形的
形式,规律和解题技巧不同。
1.一组图:给出几幅图,从前往后找规律。找恒定、递增、递减的规律,
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2.两组图:将一组图拆分为两组,左边 3 幅图一组,右边 3 幅图一组,重
点是第一组图找规律,第一组图是做题依据,先找到规律和特点,第二组图应
用规律。
3.九宫格:九幅图,图形比较多,考查比较难。按行观察考查较多,优先
看横行,第一行找规律,第二行验证规律,第三行应用规律。第一列找规律,
第二列验证规律,第三行应用规律,竖列观察考查较少。
4.分组分类:给出六幅图,要求分为两组,三幅图分为一组。一组图符合

3
规律 A,另一组图符合规律 B。

图形推理学习的重点:
一、图形推理的考点
1.位置规律
2.样式规律
3.属性规律
4.数量规律
5.特殊规律
二、如何快速定位到某一图形的考点
图形特征
【注意】
1.图形推理的五大规律:位置规律、样式规律、属性规律、数量规律、特殊
规律。虽然规律和考点较多,但是知识点不难。
2.图形推理的难点不是不知道知识点,例如位置规律、面数量等,而是无法
识别考点,找规律和考点比较难,所以要根据图形特征匹配考点,所以一定要记
住图形特征。

第一节 位置规律
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同

常见考点:平移、旋转、翻转
【注意】位置规律:
1.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如上图,都是矩形外框
和一个黑点,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
2.常见考点:平移、旋转、翻转。平移考查较多,优先考虑平移。

知识点 1:平移
4
1.平移的方向
上、下、左、右

图一
顺、逆时针

图二
2.平移的步数(走几步)
相同、不同(递增)
【注意】平移:
1.考点:方向、步数。类似于人散步,去哪里走是方向,走多远是步数。
2.平移的方向:
(1)上、下、左、右等直向移动。图一的三角形位置变化,依次向上移动
1 步。
(2)顺、逆时针。图二的黑点依次顺时针移动 1 步。
3.平移的步数(走几步):
(1)相同、恒定。例如每次都移动 1 步,则是相同、恒定的步数。
(2)不同(递增)。例如每次移动 1、2、3、4,则是步数递增。相同步数
考查较多,优先考虑。递减可能减到 0,所以一般不考查递减。

【例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5
【解析】1.一组图,从前往后观察。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有
九宫格、黑块、黑点,有不同的元素,优先分开找规律。
黑点:黑点顺时针移动,移动步数依次为 2、3、4,“?”处黑点应移动 5
步,到左下角位置,A 项当选。
黑点逆时针移动的步数很多,比较麻烦,所以不优先考虑黑点逆时针移动。
解题原则是就近移动,怎么简单怎么考虑,移动的步数越少越好。
给出两个元素,能用其中一个元素解题的直接选择,解题更快。
验证黑方块:顺时针移动,移动步数依次为 2、3、4,“?”处黑方块应移
动 5 步,到左上角位置,A 项当选。【选 A】

【注意】
1.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
2.不同元素分别看。能用一个元素解题的直接选择,解题更快。
3.移动原则:就近原则。优先考虑移动步数少的。

【例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6
【解析】2.一组图,从前往后观察。每幅图都是 6 个白块、2 个黑块、1 个
空白组成,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中间的黑块位置不变,考虑另一
个黑块的位置变化即可。
外圈黑块:黑块依次顺时针移动 2 格,“?”处外圈黑块应在左下角,排除
A、C 项。
比较 B、D 项的不同之处:空白位置不同。观察空白位置,空白依次逆时针
移动 1 格,“?”处空白应在右下角,B 项当选。【选 B】

【注意】
1.流行考法:“空白”的位置变化。
2.排除两个选项之后,对比剩下两个选项的不同之处,进而找到规律并解题。

知识点 2:旋转与翻转
1、旋转

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度数:45°、90°、180°

7
【注意】旋转与翻转:比平移简单,而且旋转与翻转常结合考查。
1.旋转:原地转动。
2.考点:
(1)方向:顺时针、逆时针。顺着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是顺时针,反着钟
表指针转动的方向是逆时针。
(2)度数:45°、90°、135°、180°。不可能考查 27°、36°等不易识
别的角度。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解析】3.九宫格,优先按行观察,每一行都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
置规律。第一行找规律:图形在原地转动,考虑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无需观察全
部图形,可以观察某一条边帮助找旋转规律。斜线方向为“左上-右下”、竖直、
“左下-右上”,依次顺时针旋转 45°。
第二行验证规律:最长的线依次为水平、“左上-右下”、竖直,依次顺时
针旋转 45°。
第三行应用规律:最长的线依次为“左上-右下”、竖直,依次顺时针旋转
45°。“?”处最长的线应为“左下-右上”,排除 A、C 项。
比较 B、D 项:小梯形位置不同,小梯形在右侧、右下边,依次顺时针旋转
45°,“?”处小梯形应在最下边,B 项当选。【选 B】

8
【注意】特征:元素组成相同——位置。

2.翻转
(1)左右翻转:竖轴对称

图一
(2)上下翻转:横轴对称

图二 图三
【注意】翻转:
1.左右翻转:竖轴对称。图一,两幅图关于竖轴对称,左右翻转。
2.上下翻转:横轴对称。图二,两幅图关于横轴对称,上下翻转。图三是
左右摆放,还原上下位置即可方便观察。

【例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9
【解析】4.九宫格,优先横看,每一行都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
律。
第一行找规律:图 1 和图 2 关于横轴对称,则是上下翻转。图 2 和图 3 关于
竖轴对称,则是左右翻转。
第二行验证规律:图 1 和图 2 关于横轴对称,则是上下翻转。图 2 和图 3
关于竖轴对称,则是左右翻转。
第三行应用规律:图 1 和图 2 关于横轴对称,则是上下翻转。“?”处图形
与图 2 左右翻转,关于竖轴对称,D 项当选。【选 D】

【注意】
1.特征:元素组成相同——位置。
2.九宫格,横行考查较多,优先横看,有规律的直接选择,不优先看竖列。

10
【注意】位置规律:
1.平移是重点。
2.旋转和翻转考查相对较少,并且比较简单,了解知识点和判断方法。

第二节 样式规律
样式类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似
线条重复出现

【注意】样式规律:
1.样式类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似,相同线条重复出现,优先考虑样式规
律。第一行图 1 和图 2 有相同的斜线,第二行图 1 和图 2 也有相同斜线,但是
规律不完全一样,也有不同的线条,第一行图 1 内部无线条,图 2 有线条,第
二行图 1 有横线,图 2 没有横线,所以是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
2.考点:加减同异,尤其是线条运算。

知识点:加减同异

11
1.相加、相减

2.求异(保留不同)

3.求同(保留相同)

判定:相同线条重复出现
【注意】加减同异:相同线条重复出现,考虑线条运算。
1.相加、相减:
(1)相加:图 1+图 2=图 3,保留所有线条。保留图 1 和图 2 的所有线条得
到图 3。
(2)相减:图 3-图 2=图 1,去掉相同线条。在图 3 中去掉图 2 的线条,得
到图 1。
2.求异:保留不同。图 1 和图 2 相同线条是“十”,不同线条是圆和菱形,
图 3 保留圆和菱形,去掉相同的“十”。
3.求同:保留相同。图 1 和图 2 相同线条是“十”,图 3 保留“十”。去
掉不同的圆和菱形。
4.求同和求异考查较多,而且可能被绕进去,所以重点掌握求同和求异。

【例 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
一定的规律性。

12
【解析】1.九宫格,优先按行观察。相同线条重复出现,第一行的图 1 和图
2 都有竖线,第二行图 1 和图 3 下边都有斜线,相同线条重复出现,考虑加减同
异。线条比较多,挑 1-2 条线观察。
第一行找规律:图 1 和图 2 都有竖线,是相同线条,图 3 没有竖线,规律为
去同。图 1 有“左上-右下”斜线,图 2 没有“左上-右下”斜线,图 3 有“左上
-右下”斜线,规律为去同求异。
第二行验证规律:图 1 下边有 2 条斜线,图 2 下边没有斜线,图 3 下边有 2
条斜线,规律为去同求异。
第三行应用规律。比较选项的不同之处,提高解题速度。A、B 项右下角没
有尖角,C、D 项右下角有尖角。相同线条被去掉,“?”处右下角没有尖角,
排除 C、D 项。
A、B 项的不同之处在于 A 项右上角没有尖角,B 项右上角有尖角。第三行图
1 右上角没有线,图 2 右上角有一条斜线,求异之后要保留右上角的一条线,B
项当选。【选 B】

【注意】特征:相同线条重复出现——加减同异。

【例 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
一定的规律性。

13
【解析】2.两组图,第一组图找规律。图 1 和图 2 都有横线,相同线条重复
出现,考虑加减同异。图 1 和图 2 中间有横线,图 3 中间没有横线,规律为去同
存异。图 1 和图 2 直接求异,得到的图形中间是两条竖线,说明再旋转 90°得
到图 3,样式和位置复合考查。
第二组图应用规律:图 1 和图 2 只有右下角竖线相同,去同存异,得到的线
条是横放的“F”,第一组图顺/逆时针旋转 90°均可,第二组图横放的“F”旋
转 90°之后是竖放的“F”,对应 B 项。【选 B】

【注意】真题喜欢将样式和位置复合考查,一定要细心。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14
【解析】3.两组图,第一组图找规律,相同线条重复出现,考虑样式规律的
加减同异。每幅图都有线和黑点,两种不同的元素,考虑分开看。
第一组图:图 1 和图 2 都有竖线,图 3 保留竖线,规律为去异求同。图 1
和图 2 都有 1 个黑点,而且位置不同,图 3 有 2 个黑点,黑点求异或相加。
第二组图:线条求同,图 1 和图 2 线条完全不同,去异求同,“?”处图形
内部没有任何线条,C 项当选。
验证黑点:黑点求异或相加,图 1 下边有 2 个黑点,图 2 上边有 2 个黑点,
“?”处内部应有 4 个黑点,C 项当选。【选 C】

【注意】军队文职特色:不同元素分开看,可能有不同的规律。

【注意】军队文职的考点和题目不难,因为之前接触很少,所以最初接触感
觉比较懵,建议课后多做题、多复习,将知识点和题目融合。

第三节 属性规律
识别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
优先属性

考点:
1.对称性
2.曲直性
【注意】属性规律:比较简单。
15
1.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元素组成不
相同,无法考虑位置规律。元素组成不相似,无法考虑样式规律,所以考虑属
性规律。
2.考点:对称性、曲直性。

考点一:对称性
1.轴对称

2.中心对称

3.轴对称+中心对称
(两条垂直的对称轴)

【注意】对称性:考查较多。
1.轴对称:图形关于一条线两边一样。
2.中心对称:图形旋转 180°,旋转之后的图形与原图完全一样。
3.轴对称+中心对称:两条垂直的对称轴。“H”有横竖两条垂直的对称轴,
则是轴对称+中心对称。有对称轴,而且旋转 180°之后与原图完全一样,则是
轴对称+中心对称。

1.轴对称(特征图:A、B、C、等腰三角形、箭头、五角星)

2.中心对称(特征图:S、Z、N、平行四边形、相同的图形反着放)
16
3.轴对称+中心对称(特征图:H、十字架)

【注意】对称性特征图:
1.轴对称特征图:A、B、C、等腰三角形、箭头、五角星等,大概率考查轴
对称。简单记忆是“等腰图形”,A、B、C、等腰三角形、箭头、五角星都是等
腰图形。
2.中心对称特征图:S、Z、N、平行四边形、相同的图形反着放。例如两个
“e”反着放,图形旋转 180°之后与原图完全相同,则是中心对称。
3.轴对称+中心对称特征图:H、“十”字架。

怎么考
1.区分

图1 图2 图3
【注意】对称性考法 1:区分不同的对称种类。图 1 是轴对称,图 2 是中心
对称,图 3 是轴对称+中心对称,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例 1】把下面的六个平面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
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⑥,②④⑤

17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解析】1.分组分类,将六幅图分为两组。图①是相同图形反着放,图②是
等腰元素,图③是“S”,图④是平行四边形。对称性依次为:中心对称、轴对
称、中心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轴对称。
图①③④一组,都是中心对称;图②⑤⑥一组,都是轴对称,D 项当选。
【选
D】

【注意】正看和倒看一样,则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只
是单纯的中心对称图形。菱形是轴对称+中心对称。

怎么考
2.轴对称(画出对称轴)
(1)方向(2)数量

图1 图2 图3 图4
【注意】对称性考法 2: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
1.方向:图 1 是竖轴对称,图 2 是横轴对称。由竖轴到横轴则是旋转 90°。
2.数量:图 1 和图 2 都有 1 条对称轴。图 3 是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喜欢考查对称轴的数量。图 4 是五角星,有 5 条对称轴,每个角都
有 1 条对称轴。
18
【例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

【解析】2.九宫格,优先按行看。元素组成不相同且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
规律。第一行图 1 和图 2 以及第二行图 1 都是等腰元素,考虑对称性。第一行图
形都是对称图形,对称轴依次为竖轴、横轴、横轴+竖轴,对称轴数量依次为 1、
1、2。
第二行验证规律,第二行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对称轴数量依次为横轴、竖轴、
横轴+竖轴,对称轴数量依次为 1、1、2。
第三行应用规律。对称轴依次为竖轴、横轴,对称轴数量依次为 1、1,
“?”
处应有横竖 2 条对称轴。
A 项:横向、竖向、斜向,共 4 条对称轴,排除。
B 项:有横竖 2 条对称轴,保留。
C 项:无数条对称轴,排除。
D 项:横向、竖向、斜向,共 4 条对称轴,排除。【选 B】

【注意】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属性。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

19
【解析】3.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考虑属性规律。等腰元素明显,考虑
对称性,画出对称轴。图 1 是横轴对称,图 2 有横竖 2 条对称轴,图 3 有 3 条对
称轴,图 4 有 4 条对称轴,对称轴数量递增,“?”处图形应有 5 条对称轴。
B 项:五角星有 5 条对称轴,当选。
A 项:只有 1 条,竖轴对称,排除。
C 项:正六边形有 6 条对称轴,排除。
D 项:有横竖 2 条对称轴,排除。【选 B】

知识点 2:曲直性
全曲/全直

图1 图2
内外曲直

20
图3 图4
上下曲直

图4 图5
【注意】曲直性:比较简单,很少涉及细化考点。
1.考查区分全曲、全直、曲+直。图 1 是全曲线图形,图 2 是全直线图形。
2.曲+直细化考法:
(1)内外曲直:图形明显分为内外,考虑内外分开看。图 3 是外直内曲,
图 4 是外曲内直。
(2)上下曲直:图 4 是上曲下直,图 5 是上直下曲。

【例 4】把下面的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4.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只有第二组图 3
对称,其他图形都不对称,对称性无规律。考虑曲直性,第二组图都是直线图形,
第一组图 1 和图 2 都是曲线图形,“?”处应为曲线图形,C 项当选。【选 C】

【注意】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属性。

21
【注意】属性规律:
1.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属性规律。
2.对称性考查较多,而且要掌握特征图。曲直性比较简单,了解即可。
3.军队文职的题目比公考、事考简单,未考过图形的笔画数,汉字笔画数是
单独的题型,以及空间类比较特殊,在后续的课程讲解。课上未讲解的内容基本
是不考查的,所以根据课程设置的内容备考即可。

第四节 数量规律
识别:元素组成不同(不相同、不相似)
属性无规律

考点:点、线、面、素
【注意】数量规律:
1.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同(不相同、不相似),无法考虑位置和样式规律,
且属性无规律,所以考虑数量规律。
2.数量规律考查较多,根据特征图也可以快速定位相关考点,一定要记住
图形特征。
22
3.考点:点、线、面、素。

知识点 1:点数量(线与线的交点)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注意:切点也属于交点
【注意】点数量:
1.点:线与线的交点。两条直线相交产生交点。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只
要是线条相交就是交点。图 5 没有交点,端点不是线条相交产生的,所以端点
不是交点。
2.切点也属于交点。曲线和直线相切,线条相交,产生交点。

数点图形特征:
(1)线条交叉明显(大树杈)

(2)乱糟糟一团线交叉

(3)相切较多

【注意】数点图形特征:线条交叉才能产生交点,所以特征图是线条相交。
1.线条交叉明显(大树杈),优先数交点。
2.乱糟糟一团线交叉,交点较多,优先数交点。平滑过渡的曲线没有交点。
3.相切较多,切点也是交点。曲线与曲线相切、直线与直线相切均可。
23
【例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解析】1.线条交叉明显,优先考虑数交点。题干图形都有 2 个交点,端点
不是交点,“?”处图形应有 2 个交点。
A 项:2 个交点,保留。
A 项:5 个交点,排除。
C 项:3 个交点,排除。
D 项:1 个交点,排除。
本题线数量依次为 3、4、4、4、3,无规律。【选 A】

【注意】线条交叉明显——优先数点。

知识点 2:线数量(线条数)
直线数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

图一 图二
曲线数特征图: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圆、弧)、单一曲线

24
图三 图四 图五
【注意】线数量(线条数):
1.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通常直线和曲线分开数。
2.直线数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例如五角星、六边形、三角形、四
边形等多边形较多,考虑数直线。单独的线条是单一直线,考虑数直线。图二
有 2 条直线,只要线不拐弯就是 1 条。图二有水平线和斜线,共 2 条。“田”
共 6 条直线。
3.曲线数特征图: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圆、弧)、单一曲线。单独的曲线
是单一曲线。图五有明显的折点,则是 2 条曲线。光滑过渡的才是一条曲线。

【例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解析】2.一组图,从前往后找规律,图 4 有单一直线,考虑直线数量,依
次为 1、2、3、4,“?”处应有 5 条直线。
A 项:有 5 条直线,当选。【选 A】

【注意】出现单一直线、多边形——优先数直线。

【例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25
【解析】2.图 1 是单一曲线,考虑数曲线,依次为 1、2、3、4,“?”处
应有 5 条曲线。
B 项:圆是 1 条曲线,5 条曲线,当选。
A 项:1 条曲线,排除。
C 项:4 条曲线,排除。
D 项:2 条曲线,排除。【选 B】

【注意】出现单一曲线——优先数曲线。

知识点 3:面
1.什么是面?白色的封闭空间

图1 图2 图3
面是白的,黑的不是
【注意】面:
1.特征图:白色的封闭空间。图 1 是白色的封闭空间,是 1 个面;图 2 与
外界相连,没有白色的封闭空间,没有面;图 3 是黑色部分,没有面。
2.面是白的,黑的不是。黑块没有点、线、面,只是元素。

面的特征图:
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

26
【注意】面的特征图: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简单理解为有“窟窿”,
如上图有多个“窟窿”,考虑数面。

【例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解析】4.第一行图 3、第二行图 2 都是白色“窟窿”,图形分割明显,优


先考虑面数量。第一行面数量依次为 0、1、2,尤其是图 1 与外界连通,数量递
增;第二行面数量依次为 3、4、5,数量递增;第三行应用规律,面数量依次为
6、7,“?”处应有 8 个面,D 项当选。
D 项:外圈 7 个面,中间 1 个面,共 8 个面,当选。
A 项:12 个面,排除。
B 项:1 个面,排除。
C 项:2 个面,排除。【选 D】

2.面的细化考法:面的形状
(1)某种形状的面
(2)相同形状的面
27
图1 图2

图3 图4
【注意】面的细化考法:面的形状。
1.某种形状的面:
(1)所有面的形状:例如所有面都是三角形、都是四边形等。图 1 所有面
都是三角形,形状统一。图 2 所有面都是四边形,形状统一。
(2)部分面的形状。虽然整体面的形状不一致,但是有某种形状的面。例
如部分面是三角形、四边形。图 3 有 2 个四边形和 3 个三角形,可以分开找数
量规律,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2.相同形状的面:图 4 有相同形状的面,共 5 个相同的三角形。
3.面不重复数,只数空白的“窟窿”数量即可。

【例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解析】5.两组图,白色“窟窿”明显,面数量明显,考虑面数量,依次为
4、4、4,5,5,“?”处应有 5 个面。选项都是 5 个面,根据数量无法解题。
面的细化:所有面的形状是否统一。第一组图所有面都是三角形,第二组图

28
所有面都是四边形,“?”处图形的所有面都是四边形,D 项当选。
A、B、C 项:都有三角形面,排除。【选 D】

【例 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
定的规律性:

【解析】6.白色“窟窿”明显,封闭面明显,考虑面数量,面数量依次为 3、
4、5、6、8,单独数面无规律。
考虑面的细化,所有面的形状不统一,考虑部分面的形状。图形有相同面,
考虑相同面数量,依次为 2、3、4、5、6,“?”处图形应有 7 个相同面。
B 项:7 个相同面,当选。
A 项:6 个相同面,排除。
C、D 项:没有相同面,排除。【选 B】

【注意】特征:封闭面明显、图形被分割——数面。

知识点 4:素
识别:出现多个独立小图形
1、元素数量
2、元素种类

29
图一

图二
【注意】素:
1.识别:出现多个独立小图形,考虑元素。例如四角星、圆、月亮、爱心、
菱形、五角星等小图形,考虑元素。
2.考点:
(1)元素数量:个数。
(2)元素种类:几种。
3.图一元素数量依次为 2、3、4,元素种类依次为 1、2、3。
4.如图二,形状一样,颜色不一样的是不同种元素。

特征图:多个长得不一样的小元素

【注意】素的特征图:多个长得不一样的小元素,例如树、星星、三角形、
月亮等小图形,考查元素数量和种类。

【例 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选项,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30
【解析】7.一组图,从前往后找规律,每幅图都有五角星、圆点等小元素,
考虑元素数量和种类。题干和选项都有两种元素,考虑元素个数。
不同元素分开看。五角星数量依次为 5、4、3、2,圆点数量依次为 1、2、3、
4,“?”处五角星有 1 个且圆点有 5 个,C 项当选。【选 C】

【注意】不同元素分开看。

【注意】数量规律:
1.整体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同,属性无规律,考虑数量规律。
2.每一类考点有各自的图形特征,都要掌握清楚,做题时会反复使用。
3.点和线考频较低,所以细化考点较少。面的考频比较高,所以细化考点较
多。

31
如何识别:每幅图形均有相同小元素出现
黑点、白点、小图形

考查类型:标记作用
【注意】特殊规律:
1.特殊规律的题目不难,因为功能元素和图形间关系彼此没有共性,所以
归属于特殊规律。每幅图都有相同小元素,考虑功能元素。
2.如何识别:每幅图形均有相同小元素出现。例如每幅图都有黑点、白点、
小三角形等小图形,考虑功能元素。
3.考查类型:标记作用,距离哪里近就标记哪里。

功能点
观察点对其他图形的标记作用
点(交点)
线(长短;上下左右)
角(锐角、直角、钝角)
面(大小;单独/相交;内外;形状)

图1

32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注意】功能点:标记点、线、角、面。
1.点(交点):图 1 的红点和蓝点都标记交点。细化考点:红点标记曲直交
点,蓝点标记直直交点。
2.线(长短;上下左右):图 2 红点和蓝点都标记线。细化考点:红点标记
最长线,蓝点标记最短线。图 3 红点和蓝点都标记线。细化考点:红点标记曲
线,蓝点标记直线。
3.角(锐角、直角、钝角):图 4 红点和蓝点都标记角。细化考点:红点标
记直角,蓝点标记锐角。
4.面(大小;单独/相交;内外;形状):图 5 红点和蓝点都标记面。细化考点:
红点标记小面,蓝点标记大面。图 6 红点标记相交面,蓝点标记单独面。功能
元素分别在图形内部和外部,则是标记内外。图 7 红点标记外部,蓝点标记内
部。

第五节 特殊规律(功能元素)
功能点:
(1)观察点对其他图形的标记作用

33
点(交点)
线(长短;上下左右)
角(锐角、直角、钝角)
面(大小;单独/相交;内外;形状)
(2)特殊情况:每幅图都有两个点,可考虑点与点的关系/连线后与其他
图形的关系

【注意】特殊情况:每幅图都有两个点,可考虑点与点的关系(内外、相
交等),也可以考虑连线后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包括相交、不相交等。如上图,
两个黑点的连线是图形的对称轴。

【例 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
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②⑤,③④⑥
【解析】1.分组分类,每幅图都有小星星,则是功能元素,考查标记作用。
每幅图的小星星都标记面,考虑细化考点,图①小星星标记大面,图②小星星标
记小面。图①③⑤一组,小星星标记大面;图②④⑥一组,小星星标记小面,B
项当选。【选 B】

【注意】分组分类,必须两组有各自的规律,不能一组有规律、另一组无规
律。判断要讲究逻辑,“没有规律”不可行。

34
【例 2】把下列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
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⑤⑥,②③④ D.①④⑥,②③⑤
【解析】2.每幅图都有黑点,黑点数量不一样,但无法根据黑点数量分组,
考虑功能元素的标记作用。
图①⑤⑥一组,黑点标记曲直交点;图②③④一组,黑点标记直直交点,C
项当选。【选 C】

二、图形间关系:
1.题干特征
每幅图都出现两个或多个封闭图形

2.图形间关系分类
(1)相离

(2)相交
a.交于点

b.交于边

35
c.交于面

【注意】图形间关系:
1.图形特征:每幅图都出现两个或多个封闭图形。例如圆和梯形组合、三
角形和椭圆组合等,考虑图形间关系。
2.考点:
(1)相离:两个图形不挨着,可以外离,也可以内离/包含,只要不挨着
就是相离。
(2)相交:
①相交于点:有公共点。
②相交于边:有公共边。
③相交于面:有公共区域。

【例 3】把下列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
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④⑥,②③⑤
【解析】3.多个封闭图形组合,图①有公共边,考虑相交于边,如下图所示。
图②有公共点,考虑相交于点。图①③⑥一组,相交于边;图②④⑤一组,相交
于点,B 项当选。【选 B】

36
【注意】图形间关系都考查封闭图形(窟窿),优先考虑不重叠的情况,所
以不建议考虑嵌套。

3.相交于边的细化:
图形特征:所有图形均相交于边
考法:
(1)看数量:有几条

(2)看样式:长/短、整体/部分、曲/直

【注意】相交于边的细化:
1.所有图形都是相交于边,考虑相交边的细化。
2.考法:
(1)看数量:有几条。图①有 2 条,图②有 1 条。
(2)看样式:长/短、整体/部分、曲/直。
①长/短:图①是两个三角形相交于 1 条边,公共边是最短边。

37
②整体/部分:图②公共边是三角形的整条边,图②公共边是四边形的部
分边,图③的公共边是两个图形的部分边。
③曲/直:图④公共边是直线,图⑤公共边是曲线,图⑤有上下 2 条曲线,
公共边是上边的曲线。

【例 4】把下列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
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⑤⑥,②③④
【解析】4.每幅图都是两个图形相交于边,考虑公共边。图①公共边是最长
边,图②公共边是最短边。
图①③④一组,公共边是最长边;图②⑤⑥一组,公共边是最短边,C 项当
选。
图①④⑤面的形状一致,但不完全一致,且图②③⑥面的形状完全不一致,
无法分为两组。
【选 C】

4.相交于面的细化:
图形特征:所有图形均相交于面
考法:
(1)看形状:特定形状、与相交图形相似
(2)看面积

图1 图2 图3
【注意】相交于面的细化:
38
1.看形状:特定形状、与相交图形相似。特定形状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相交面与原图形状相似。图 1 相交面是四边形,图 2 相交面是等腰梯形,与原
图的形状相似。
2.看面积:图 1 和图 2 相交面的面积比较大(大于原图的二分之一),图 3
相交面的面积比较小(小于原图的二分之一)。

【例 5】把下列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
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

【解析】5.每幅图都有相交面,每幅图的相交面都是四边形,“?”处相交
面应为四边形。
A 项:相交面是四边形,当选。
B 项:相交面是三角形,排除。
C 项:相交面是五边形,排除。
D 项:相交面是五边形,排除。
本题的相交面比较小,但只能排除 C 项,无法选出唯一答案。【选 A】

图形小结
元素组成相同——位置(平移、旋转、翻转)
元素组成相似——样式(加减同异)
元素组成不同——先属性(对称、曲直、开闭)
——后数量(点、线、面、素)
功能元素的作用——标记位置
图形间关系——相离、相交(点、线、面)
39
【注意】图形推理知识点比较多,建议课后根据框架多梳理,形成完整的体
系。

定义判断
题目要求: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
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定义判断:
1.定义判断没有特殊知识点,了解解题思路即可。
2.每道题先给出定义和四个选项,要求选择最符合、最不符合的。
3.定义判断不能想当然,例如涉及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经济学等专业时,
不能根据专业知识解题,避免掉坑。因为出题人不专业,只是根据文段设置选
项,所以定义判断不考查专业能力,而是考查阅读文段的能力,所以要看题干,
根据题干选答案。

解题思维:
1.看提问:“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定义等
2.看题干: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3.看选项:当纠结时采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排除,最终选择更符合题干要求
的选项
学会接受不完美!!!
【注意】解题思维:
1.看提问:
“属于/符合”,
“不属于/不符合”定义等,确定选是题、选非题。
2.看题干: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非常重要,而不是细扣
每个词、每个字。
3.看选项:纠结选项时采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排除,学会接受不完美,对比
择优,最终选择更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对比思维,择优选择
男神:可望而不可及的男人的统称,一般指女生们心仪的对象或偶像。

40
下列最可能是男神的是:
A.高大威猛的帅哥——一定对
B.性格内敛的阿冰——可能对
C.长相可爱的萝莉——一定不对
没提到题干某一个关键词的,不一定错;与题干某一个关键词相违背的,
一定错。
【注意】对比思维,择优选择:
1.定义是“男神”,即“男人的统称”。
2.选项:
(1)A 项:符合定义。
(2)B 项:“阿冰”不确定男女,可能是何冰,可能是李冰冰,比较 A、B
项,明确选择 A 项。
(3)C 项:“阿冰”不确定男女,
“萝莉”一定不是男性。比较 B、C 项,C
项必然不符合定义,C 项一定不成立,对比择优,优选 B 项。
3.对比择优:针对可能对的选项,要与队友对比。如果队友是“大神”,
则选择队友。如果队友是“菜鸡”,则不选择队友。
4.没提到题干某一个关键词的,不一定错。与题干某一个关键词相违背的,
一定错。

第一节 快速识别有效信息

41
知识点 1:主体、客体
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
客体——行为、活动作用的对象
例如“我喜欢你”
1.不是每题一定都有主体和客体,但是出现了要重点看
2.主客体不符合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3.范围越小、越明确的主/客体,越容易成为考点
限定词“的”
题干:反向激励:指领导者对于工作表现欠佳的下属不仅不批评,反而适
度肯定,以期取得与正向激励效果相当的评价策略。
选项 A:小王心情低落,回家后妈妈安慰了她。
选项 B:小王很轻松的通过谈判拿到一大笔订单,领导频频夸他
【注意】主体、客体:
1.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
2.客体——行为、活动作用的对象。
3.例如“我喜欢你”。“我”发出动作,是主体。“你”接受动作,是客
体。主客体很重要,不是每道题一定都有主客体,但是只要出现主客体就可能
设置考点,所以要重点关注主客体。主客体不符合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4.例:定义的主体是“领导者”,客体是“下属”。
(1)A 项:“妈妈”和“小王”不是领导者和下属,主客体不符合定义的
直接排除。
(2)B 项:
“小王”和“领导”是领导者和下属,主客体符合定义。下属前
边有“的”限定词,即“工作表现欠佳的”,限定词是常考的考点。“小明拿
下一大笔订单”说明工作表现很好,不符合定义。

【例 1】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由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单方做出
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A.公安局做出对李某刑事拘留十五天的处罚决定

42
B.市政府开会通过了购买办公设备的决定
C.省政府出台关于保护本地生态环境的行政法规
D.法院对王某的犯罪行为做出判决
【解析】1.问“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选是题。关键词:
(1)主体:行政
主体;
(2)客体: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的”限定词是“不特定的”,不是具
体的、特定的人,不针对某个人。
A 项:“李某”是确定、具体的人,违背定义,排除。
D 项:“法院”是司法机构,不是行政主体,排除。
B 项:
“市政府”是行政主体,但其行为是“购买办公设备”,不涉及普遍约
束力,排除。
C 项:
“省政府”是行政主体,
“行政法规”针对百姓、人民群众,不是特定
的人,客体符合定义。“行政法规”具有普遍约束力,当选。【选 C】

【常考主客体】
1、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各级地方人大
2、行政机关: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国、省、市、县、乡)
3、审判机关:各级人民法院
4、检察机关:各级人民检察院
5、监察机关:各级监察委
6、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广播新闻出版单位
7、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政协、村委会、居委会
【注意】
1.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各级地方人大。
2.行政机关:各级政府、XXX 局。
3.审判机关:各级人民法院。
4.检察机关:各级人民检察院。
5.监察机关:各级监察委。
6.事业单位:科教文卫。科研所、学校、传媒新闻广播、医院。
7.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政协、消协、村委会、居委会,人民自治组织。

43
8.军队不是机关。

方法二:关键词—行为句式
方式:以(按照/通过/采用/利用)……的方式(形式/方法/办法/依据/手
段)等
目的:以……为目的(目标);达到(实现)……的目的(目标/结果/效果);
为了……形成(实现);想……等原因:因为/由于……
原因:因为/因/由于……等
结果:所以/带来/引发/导致/使得/因而/从而……等
条件:当……时
【例】微博营销是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信息,树立企
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A.节假日期间,某电商企业通过电子邮件将优惠信息发送至老顾客
【注意】行为句式:方式、目的、原因、结果、条件等。
1.方式:以(按照/通过/采用/利用)……的方式(形式/方法/办法/依据/
手段)等。
2.目的:以……为目的;达到……的目的;为了……形成;想……等。
3.原因:因为/因/由于……等。
4.结果:所以/带来/引发/导致/使得/因而/从而……等。
5.条件:时间条件、情况条件。当……时、在……之前/之后表示之间,在……
情况下表示一般情况。
6.例:“利用”引导方式,即“更新微博”。A 项的“通过”引导方式,即
“电子邮件”,而不是“更新微博”,选项的方式错误。

【例 2】歧视,指由于某些人属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类属的成员,对他们施以
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歧视范畴的是:
A. 一些老师喜欢学习好的同学,对学习不好的同学关注不够
B. 许多单位拒绝招收应届女大学生

44
C. 王女士认为非洲人都比较黑
D. 因为行车违法被罚过款,李经理不接待任何警察到他的饭店就餐
【解析】2.问“不属于歧视范畴的”,选非题。
(1)“由于”引导原因:属
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类属;(2)做法、方式方法: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
A 项:“学习好的同学”属于某一群体;“对学习不好的同学关注不够”属
于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排除。
B 项:“应届女大学生”属于某一群体;“拒绝招收”属于施以不公平或不
平等的待遇,排除。
C 项:“非洲人都比较黑”是客观表述,只是想法,没有行动,不属于施以
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当选。
D 项:“警察”属于某一群体;“不接待就餐”属于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
待遇,排除。【选 C】

【例 3】角色混同,是指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
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角色混同的是( )。
A.李主任对儿子寄予厚望,对自己单位的青年骨干小王也十分器重,常常将
儿子想象成小王,又常常将小王想象成自己的儿子
B.小孙是个戏剧票友,戏剧中经常扮演王子,有时候甚至自己不知道自己究
竟是自己还是王子
C.农村青年张某进城后学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春节回家过年,还是说起家
乡话
D.小强是某公司大楼保安,他严格执行“凭牌进入”制度,任何人没有公司
发的工作牌不得进入大楼,有时休息日,同事去他家串门,小强开门后也常会不
自觉地问“有工作牌吗?”为此没少受到同事和妻子的嘲笑
【解析】3.问“属于角色混同的”,选是题。关键信息:
(1)原因:将自己
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
(2)“导致”引导结果: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
行为。
A 项:李主任混淆儿子和小王的角色,属于混淆别人的角色,不是混淆自己

45
的角色,排除。
B 项:“小孙”有两个角色,分别是自己的角色和戏剧中的角色,而且混淆
角色,原因符合定义,但是没有“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结果错误,
排除。
C 项:只是“口音”的变化,不是角色混同,排除。
D 项:“小强”有两个角色,分别是保安和一家之主,同事来串门做客,小
王问同事有无工作牌,是将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混淆,而且该行为受到妻子和同
事的嘲笑,符合背离角色期待,原因和结果都符合定义,当选。【选 D】

【例 4】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
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
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贵州省某山区因土地出现石质化现象,该地区村民被迁往他乡
B.几百年前,中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争,整体迁到南方,成为客家人
C.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为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移
居山外
D.张三的父母家住三峡库区,由于修水库,其父亲将家产变卖,来到上海与
张三一起居住
【解析】4.问“属于生态移民的”,选是题。“也”表示并列关系,前后都
有关键信息。关键词:(1)“为了”引导目的: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
个地区的生态;
(2)结果:移民;
(3)“因”引导原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
就地扶贫的条件。
A 项:“石质化”说明土地像石头一样硬,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无法
生产庄家;做法是“村民被迁往他乡”,原因和结果都符合定义,当选。
B 项:目的是“躲避战争”,不是自然环境恶劣和保护生态,排除。
C 项:“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而移民”不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和生态
修复,例如山里自然环境很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物产丰富,只是人为的交
通基础设施不到位,与定义的目的和原因无法对应,排除。

46
D 项:原因是“修水库”,不是自然环境恶劣,不是保护自然环境或修复生
态,不符合定义的原因和目的,排除。【选 A】

【例 5】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这
种运动只有在真空条件下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时候,如果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
小,可以忽略不计,则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树上的红枣因树枝被人摇晃从枝头落下
B.吊铅坠的细绳被磨断,铅坠从屋顶掉下
C.敌机被我导弹击中坠落
D.传过来的毽子没被接住,掉在地上
【解析】5.问“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关键信息:(1)“在……
下”引导条件,“只在”说明条件限制非常严格,即只在重力作用下;
(2)从静
止开始下落。
A 项:“被人摇晃”说明有摇晃力,不是“只在重力作用下”,排除。
B 项:“细绳被磨断”例如年久失修、风化,没有外力的作用,“铅坠从屋
顶掉下”是只在重力作用,而且从静止开始下落,当选。
C 项:“被导弹击中坠落”说明有导弹击打的作用力,排除。
D 项:“传过来的毽子”说明不是从静止开始下落,排除。【选 B】

做题技巧:重点看定义所在句

(1)看清提问——别做小迷糊
(2)抓准信息——少当回头族

47
(3)选项比较——接受不完美
【注意】定义判断的知识点很少,重点是关键词和对比择优的解题思维。
1.看清提问,别做小迷糊,一定要看清选是题、选非题。
2.抓准信息,少当回头族,越反复看就会越看不懂,做题越慢。
3.选项比较,接受不完美。

【答案汇总】位置规律 1-5:ABBD;样式规律 1-3:BBC;属性规律 1-4:DBBC;


数量规律 1-5:AABDD;6-7:BC;特殊规律 1-5:BCBCA;定义判断 1-5:CCDAB

48
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Be your better self

4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