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前 沿 报 告 【建好“中央厨房”

[观 察]
要切实发挥出“中央厨房”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必须认真辨析“中央厨房”
的真正含义,破除一些错误认识。

“中央厨房”如何才能发挥龙头作用
● 窦锋昌

DOI:10.15997/j.cnki.qnjz.2017.07.003

年 1 月 5 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 以发现倡导者有之,中立者有之,反思

第三,现实与理想比较的思路
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 者亦有之。反思的声音中,大概有以下 与学者们比较起来,更多的新闻业
上指出,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 三种思路。 界人士认可“中央厨房”模式,只不过,
流程,是媒体深度融合最需要突破的难 第一,历史比较的思路 他们身在其中,感受更多的是一个理想
点,
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攻克的“腊 类似“中央厨房”的做法早就有了, 的“中央厨房”来之不易,一些媒体建
子口”
。他还说,
“中央厨房”就是融媒 2007 年广州日报成立滚动新闻部、2008 立起了“中央厨房”
,但是由于体制机
体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中央厨房” 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上马“全媒体数字 制等各种制约因素,尚没有充分发挥出
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 采编发布系统”
,之后,解放日报、浙 预期的功能。比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这个讲话把“中央厨房”拉回到了媒体 江日报、宁波日报、北京日报、南方日报、 副总编辑董林就认为,
“中央厨房”解
人的视野之中。 洛阳日报等都推出了类似系统,这种做 决了一些根本性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做
法的核心理念是“一鱼多吃”
,也就是“一 到核算体系的变革和经营上的融合,否
三次讨论与三种反思 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这与 则只是数学上的叠加,不会产生“化学
记忆中,这应该是“中央厨房”最 现在的“中央厨房”理念、
模式是类似的。 反应”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中央厨房”
近三年来第三次被集中讨论了。最早一 但这些模式基本上在 2010 年之后逐渐 负责人崔健认为,
“中央厨房”不只是
次是 2014 年底 2015 年初,那个时候广 淡出人们视野。 生产体系流程的改造,组织架构、人员
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了中 第二,横向比较的思路 调度、主题设置、管理考核等也要实行
央编辑部,笔者当时在广州日报工作, 建设“中央厨房”
,到底有没有必 一体化,
“中央厨房”建设倒逼了整个
亲自参与了这个编辑部的筹建和运营, 要?有学者认为,现在建设的“中央厨 集团进行深度转型。
近水楼台先得月,写了几篇文章来介绍 房”意义有限,因为“中央厨房”是一 在一些对“中央厨房”感觉迷茫甚
这个媒体融合的新举措。文章刊发后, 种规模化的资源配置中心,它体现的是 至怀疑的声音中,刘奇葆 1 月 5 日的讲
引来了一批报业同行到广州日报参观访 一种规模经济逻辑,只有拥有众多有共 话不啻有拨乱反正的味道,他明确提出
问,也引发了不少学者对中央编辑部的 性需求的使用者,才会产生显著作用。 “中央厨房”就是融媒体中心,推进媒
研究。第二次集中讨论“中央厨房”是 而这几年发展迅速的新媒体所造就的最 体深度融合,
“中央厨房”是标配、是
在去年 10 月,当时有研究者“听人民 大市场是满足分众化、个性化需求的市 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刘奇葆还
日报社的一位同志介绍说,人民日报社 场,
“中央厨房”的模式还停留在过去 要求媒体同行搞清楚三个问题,一要搞
的‘中央厨房’迄今仅运行了 17 次”
, 那种满足普遍需要的共性内容生产的层 清楚“中央厨房”是什么,
二要搞清楚“中
因此得出“
‘中央厨房’模式无法常态化” 面上。这是一种横向比较的思路,比较 央厨房”怎么建,
三要搞清楚“中央厨房”
的结论,借此由头,多位新闻业界以及 的对象是今日头条、微博、微信等移动 怎么用。
学界知名人士发表了看法,对“中央厨 互联网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闻生产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刘奇葆的讲
房”两年多的运营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 式。与这些主导个性化推送的生产方式 话以及各界之前对“中央厨房”的讨论,
的反思和“诊断”
。 相比,
“中央厨房”所体现的依旧是机 笔者认为,当下媒体特别是中央和省级
梳理之前关于中央厨房的讨论,可 构化媒体所擅长的大众传播思路。 媒体对“中央厨房”的态度已经不再是

12 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上
Vanguard Report 前沿报告【建好“中央厨房”】

要不要建的问题,而是必须建而且必须 三个新闻发布端口“各自为政”
,至少
建好的问题。要切实发挥出“中央厨房”
有哪些层次的“中央厨房”
可说是“欠缺交流和沟通”
,基本上是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必须认 “各玩各的”
。中央编辑部成立后,三个 有论者认为“中央厨房”不能常态
真辨析“中央厨房”的真正含义,破除 编辑部“物理性地”合并在一起,部分 化,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盛极一时的“全
一些错误认识,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人员聚集在一个办公室上班(空间所限, 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后来也不再被
不能全部聚集在一起)
。把人员集中在 别人提起,笔者认为未能常态化运营有
“中央厨房”的“中央”有无 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这些“中央厨房”
一起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形成统一
权威性 都是整个报业集团的“中央厨房”
,不
的采编思想。人员安排上,夜编新闻中
笔者在 2015 年最早介绍广州日报 心的主任担任中央编辑部的执行总监, 是某一个具体媒体的“中央厨房”
,这
中央编辑部的文章中就提出,中央编辑 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以及大洋网总编辑 看似区别不大,但实际上关系到“中央
部的最大价值就是完成了报纸出口与各 都是副总监。 厨房”的不同定位。以集团的名义去设
个新媒体出口的整合和统一,以前各 可以说,广州日报为了发挥中央编 置一个“中央厨房”主要是用于重大战
个出口是“分立”的,有多个“中央”
, 辑部的功能,在制度安排上颇费了一番 役性报道,因此运营的次数是有限的,
中央编辑部成立以后,各个出口变成了 功夫,取得了业内公认的成绩,但客观 真正能够在日常新闻生产中发挥作用的
“浑然一体”的一个出口,全部整合到 而言,几年下来依然存在若干小问题。 是集团内各个媒体自己的“中央厨房”

一个统一的编辑部之下。这在理论上是 比如同一个中央编辑部内,由于所在端 这几年成立的“中央厨房”大部分
清晰的,但是在实践中不容易做到。已 口不一样,人员的身份不同,考核奖惩 是以集团名义成立的。广州日报 2014
经成立了“中央厨房”的各家媒体,真 办法就不同,特别是来自大洋网的采编 年成立的中央编辑部也叫“广州日报报
正做到了“统一指挥,统一把关,统一 人员和广州日报主报的采编人员多有 业集团中央编辑部”
,从全集团品牌营
理念,统一步调”了吗?如果没有做到 不同,进而造成采编理念和采编原则 销或者管理的角度来说当然没有问题,
这四个“统一”
,那么这个“中央厨房” 不同,稿件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但是从全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报纸搞
就不会真正发挥出龙头作用。 性。此外,中央编辑部成立后,广州日 融合发展,
一定是“一报一网一端两微”

以广州日报为例,
2014 年 12 月 1 日, 报全媒体新闻中心虽然在行政体制上属 而不能是全集团二十几张报纸共用一个
该报的中央编辑部开始正式运作,这个 于中央编辑部的一部分,但是其建制依 网站、一个 APP、一个微博账号、一个
编辑部由广州日报夜编新闻中心、全媒 然存在,依旧负责广州日报微博、微信 微信公众号。同理,一个报纸就要有一
体新闻中心、音视频部、数字新闻实验 和 APP 端口稿件的发布,大洋网编辑 个中央编辑部,不能二十几张报纸共用
室和大洋网等部门组成,把报纸端的新 部则照旧发布大洋网 PC 端和手机端上 一个中央编辑部。广州日报当时成立的
闻出版发布和各个新媒体端口的新闻发 的新闻,各板块的运作独立性仍然比较 这个中央编辑部实际上就是“广州日报
布统合在了一起。在此之前,广州日报 强。 中央编辑部”
,能把广州日报主报的全
所有的新闻发布端口分成了三个截然不 广 州 日 报 的 情 况 绝 非 个 例, 而 是 媒体转型完成好,就已经功莫大焉了,
同的编辑部。传统报纸新闻的发布权在 有着相当的普遍性。因为传统机构化媒 不能让它背负太沉重的包袱。
夜编新闻中心,微博、微信以及 APP 体的部门设置具有很大的历史惯性,物 广州日报成立中央编辑部的时候,
新闻的发布权在全媒体新闻中心,网站 理聚合起来的中央编辑部要发挥出“中 曾经想申办一个独立的“广州日报网”

新闻的发布权在大洋网。夜编新闻中心、 央”的合力并不容易。
“中央厨房”也好, 这个网站和作为全集团官网的大洋网不
全媒体新闻中心、大洋网这三个部门以 中央编辑部也好,要起到龙头作用,必 同,专门作为广州日报这张报纸的配套
前是并列关系。夜编新闻中心和全媒体 须有体制机制的全方位配套改革,确实 网站,但是后来因为新闻发布资质问题
新闻中心都是广州日报的中层正职单 树立起“中央”的权威,否则只能是形 而作罢,后来改造大洋网,把大洋网的
位。大洋网更加独特,1999 年成立之后 式上的“中央”
。相比之下,这几年出 编辑部纳入中央编辑部。
就一直是一个独立核算单位,不在报社 现的各类自媒体,从诞生之初开始,编 现在,
“一报一网一端两微”已经
本部办公,采编自成体系,经营上有独 辑部就是全媒体的编辑部,网站、微博、 成为很多纸媒的标准配置,规模小些的
立指标。2012 年上市公司粤传媒改组之 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就是由统一的 纸媒,也至少有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两个
后,大洋网划入上市公司,独立性进一 一个编辑部出品,这些编辑部一出生就 新媒体端口。为了出好所有端口的内容,
步得到强化。 是中央编辑部,不存在传统媒体的上述 纸媒的编辑部必然是一个中央编辑部。
中央编辑部成立以前,如果不能说 问题。 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来说,其旗下的信

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上
13
前 沿 报 告 【建好“中央厨房”

息时报要有一个自己的中央编辑部,南 的转型有关吗?能挣钱是好事,可以改 因此,


“中央厨房”本身并没有所
风窗杂志社要有自己的一个中央编辑 善集团的盈利能力,但这和报业集团办 谓的劣势或弊端,而是一些媒体并没有
部,足球报也要有一个自己的中央编辑 一个房地产公司或者办一张子报没什么 真正按照“中央厨房”的规律和要求办
部。在日常的新闻生产活动中,各家媒 两样,只不过大洋网恰好是一个网络公 事,没有真正发挥“中央厨房”的作用
体独立完成自己的采编发工作,它们是 司,在门类上属于新媒体而已。 和效能,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具体到中
用不到集团的中央编辑部的,除非有特 中央编辑部成立以后,上述发展思 国的国情来说,现阶段的“中央厨房”
别重大的新闻发生,需要集团的中央编 路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大洋网被拉回到 能否建好,一个关键因素是媒体集团的
辑部出面协调。 中央编辑部,和广州日报的 APP、微博、 “一把手”
。事实上,中国所有的实践和
因此,说“中央厨房”不能常态化 微信一样成为广州日报内容的一个出 改革能否推进成功,很大程度上都依赖
运营,指的是媒体集团的“中央厨房”
, 口。大洋网不再奔着单独赚钱而去,而 于“一把手”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
集团下属各家子报子刊的“中央厨房” 是和报纸浑然一体,共同服务好广州日 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天天都在用,怎么可能不常态化运营? 报的广告客户。这几年不少报纸的发行 一方面,搞“中央厨房”也好,推
量和广告量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 动媒体融合发展也好,首先要有对互联
“中央厨房”如何实现与经营 网和新媒体的认识和把握,需要学习和
报纸经营者来说,当下的中心任务不是
部门联动 掌握专业知识。就像有学者所说的那样,
开发广告新客户,而是稳住广告老客户,
此处所说的“中央厨房”与经营部 使广告下降不那么剧烈,谁下降的速度 如果媒体集团的领导是互联网时代的一
门的联动,不是说要打破采编与经营之 慢、幅度小,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名“难民”
,下属是互联网时代的“移民”

间的界限,这个界限无论在何种媒体环 这就需要凭借“中央厨房”强大的 去争夺的对象却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
境下都是要坚守的,彼此之间须臾不能 资源配置能力把报纸的各个新媒体端口 民”
,成功的概率就会很低。
过界。但是,二者之间的联动是必需的, 办好,为客户提供能够覆盖报纸以及各 另一方面,媒体集团的领导还要触
无论是在前互联网时代还是在互联网时 个新媒体端口的广告套餐,比如一位房 动现在的利益格局、既有的分配方式和
代,内容生产始终都要变现,以前靠广 地产商花 20 万元在报纸上做了一个广 激励机制。现在建设“中央厨房”
、推
告变现,如今广告变现的能力在下降, 告,只要再多花 5 万元,就可以把微博、 动融合发展基本上还处在“烧钱”阶段,
需要开发更加多元化的变现方式,也更 微信、APP、网站等新媒体终端全部覆 盈利模式还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
加需要“中央厨房”和经营部门之间的 盖,避免广告客户再专门去找别的新媒 如果媒体集团的领导不将“中央厨房”
联动。甚至可以说,
“中央厨房”一定 体投放广告。机构化媒体只要把这部分 当作“一把手工程”
,这些新举措就很
程度上承担着机构化媒体盈利模式重塑 基数很大的广告客户稳住,不至于过分 难推行下去。
的重任,如果“中央厨房”不能在这个 流失和断崖式下滑,就事实上形成了一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
意义上有所贡献,那么其在媒体融合发 种新的盈利模式。 看,要做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建
展中的龙头作用就是有疑问的。 设好“中央厨房”
,让“中央厨房”发
要理解上面这个判断,就要知晓国
“中央厨房”能否成为“一把
挥龙头作用。
“中央厨房”要发挥出应
内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一开始,国内
手工程”
有的作用,就需要一整套配套机制,需
传统媒体进行新媒体转型的基本路数就 2014 年,中央深改组出台媒体融合 要处理好集团的“中央厨房”与各个子
是办一个网站,比如广州日报早在 1999 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各级各地媒体集 媒的“中央厨房”的关系,需要打通与
年就创办了大洋网,然后想尽各种办法 团推出的“中央厨房”总体上的成效是 经营部门的壁垒,最后还需要成为“一
让这个网站盈利,通过售卖报纸版权、 大的,这一点在刘奇葆同志的讲话中体 把手工程”

帮政府做宣传、为企业维护网站等方式 现得很明显。而且,
“中央厨房”成立后,
赚钱。只要网站赚钱了,报社的新媒体 强化了编辑和记者及时发稿、滚动报道、 【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转型好像就成功了,没有赚到钱,这个 融合采编的意识,强化了他们的互联网 系列课题“上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转型就失败了。但是,仔细想想,这个 意识。以前记者按报纸这种单一载体的 发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观点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大洋网的新 要求去写稿子,但是现在记者更多想到 2016XAH002】
闻采编和广州日报的内容生产脱节,那 的是要适应微博、微信、网站、报纸等
么不要说大洋网能不能挣到钱,就算一 多种形态的内容生产,编辑也会考虑如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年能挣几亿元,它和广州日报这张报纸 何对不同形式的内容进行全媒体分发。 高级记者)

14 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