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过客

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就是感觉不到不幸福。
如果偶尔,某地,突然地,心里有点甜,就更靠谱了。
----小六

李白说,天地好比一间迎来送往的旅馆,光阴百代也不过是人间过客。小
六深以为然。

既然已经定义了过客的身份,就可以大大方方心安理得去享受这番旅行。
单程票是父母帮忙买的,回程票目前还没订日期。放在眼前的就是要找一
间合适的旅店—寄宿之地,俗称“家”。

小六眼里的家,一定不可以太小。应该有一片绿,花也好,草也好,不用
名贵,但是需要茂盛。甚至不用太介意草籽的成分,哪怕是世人所说的杂
草,只要无害也无不当。定期做点修剪,不用精雕细琢地完美,不埋汰不
碍眼很足够。

最好还要有个院子,小小的一块平地,足够放下一张茶桌和五六套户外椅
子。剩余的空间够我早上起来推几下太极拳也就足以。 周末用来招待朋
友喝茶聊天,平日里允我躲清净,晒太阳,做白日梦。

暖房过冬,露台赏月。卧房不用太大,客厅不宜太小。

家具装饰不用多。如果能有幅或明或宋的水墨画,不消是大家真迹,就算
是同时代人的高仿精品,就是一件美事,简直“夫复何求”。
至于干净整洁,也不用太苛刻。差不多就行了,只要没有明显的污渍破损,
只要抬脚落地都还舒适,只要东西不凌乱困惑,就很可以了。对了,书在
家里的地位是不同的,哪怕凌乱点也是不碍的。慵懒了几日,或在茶几旁
堆了几层;收拾得勤了,也可以做到随手取阅。书这个东西,怎么样都是
好的,其地位完全应该是超然的。
还要有个正儿八经的书房—存书。书录而言,一定要杂,不能偏科。太专
一了,就仿佛不是个过客了。尽管科目多,却也要分出几个层次。有些每
年需得读几遍,如一些道经佛典。晦涩难懂应该算作对他们的误解,每次
必有所悟自有所得才是重点。次一类的名家大作—孔孟之理,中华通史,
百家之言。唯一算得上这一层的小说只有--红楼梦。这一类的书籍,需要
写注,留感。在这些大作面前留下自己的足迹,只为找到一份共鸣和通达。
共鸣这个东西,贵在真,有固然佳,无也不必愁。通达这个玩意,贵在实,
勉强不来,假装更无必要。

第三类书最多,可以是现代小说,人文科学,医理法律,宗教心理。当然
还可以有工作用的专科书籍,工具书本。还要留些地方给母语外的外语书
籍。这些书都可以送人,可以换阅,总之一句话就是—泛。量胜于质。

书房里还应该有一套“文房四宝”。完全不需要什么宋纸名墨。得空去古
玩市场,用不贵的价格淘一方投缘的砚台比什么都强。至于笔,现代化工
艺合格生产的就很不错。最后需要一台靠谱的电脑和舒适工作椅,爱玩的
时候打游戏,需要的时候做文章。

可以有专业的游戏机,但是不必须。然而一个比较独立的工具房就很需要
了。它还是要有相对比较清晰的区域规划,因为东西多且杂,都挤在一起
就很不方便不时之需。运动器材,篮球足球,拍子球杆是一处。户外徒步,
露营生活又是一处。渔具网罗还要占上一处。

差不多了吧?东西差不多这些就够了。或多点,或少点,都不打紧,毕竟
只是一场旅行,不用太纠结细枝末节。最后就是找个同伴驴友。也有些人
认为这个也不重要,而我觉得这种说法值得讨论。

有一个好游伴,不好吗?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选择—全都要。甚至假使一
定要排个优先级,我认为游伴比旅馆更重要些。旅馆可大可小,可贵可贱。
旅伴则似乎,宁缺毋滥更宜。否定我这种说法的,多半是在旅伴的选择问
题上或者受阻,或者受伤,总之失去了信心。其实,这个选择也没那么难。

我猜想,之所以有些人不同意或者得不到好的游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定
位问题。还是没理解自己过客的身份。总觉得,这个游伴需要怎么怎么样。
一句话,要求别人太多,没有看清自己。其实,她或他的重点,不是来顺
你的心如你的意的。结伴而行而已,多些尊重,少些自是,一起走一程并
不难。

就拿打理旅馆为例吧。也许经过她的打理,你的生活会更没头脑。旅馆里
的陈设改了,东西丢了,菜不好吃,很重要吗?有时候你想走,他想停,
那你就等等嘛,哪里不是风景?他觉得应该走,你需要停的时候,就撒个
娇,赖个皮嘛,谁还没有个“柔软”的时候?凡事都硬刚着,强顶着,要
么你误解了旅途的目的,要么你们有着不一样的终点。前者需要放下,后
者需要放弃。

一个游伴能在你无聊的时候,陪你笑。在你寂寞的时候,惹你笑。在你孤
独的时候,还能为你笑。还求什么呢?在你不无聊寂寞孤独时候,她或他
怎么做,做什么,还那么重要吗?幸福,不是感觉到了什么是幸福,而是
感觉不到不幸福。这就是一个过客的幸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