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 一节 概 述
新生儿(neonate, newborn)是指从跻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学(neonatology)是研究
新生儿生理、病理、疾病防治及保健等方面的学科。新生儿学原属儿科学范畴,近数十年来发展十分
迅速,现已形成独立的 学 科。 新 生 儿 是 胎 儿 的延续, 与产 科 密 切相 关,因 此,又属 围 生 医 学
(perinatology)的范畴。
围生医学是研究胎儿出生前后影响胎儿和新生儿健康的一门学科,涉及产科、新生儿科和相关的
遗传、生化、免疫、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是一门边缘学科, 并与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密切
相关。 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 目前国际上对于围生期的定
义有多种表述:O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7天;@自妊娠20周(此时胎儿体重约
500g)至生后28天;@妊娠28周至生后28天。WHO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定义为孕22周至生后7
天。 我国目前采用第一种定义。围生期的婴儿称围生儿。 由千经历了从宫内向宫外环境转换阶段,
因此,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人的一生之首,尤其是生后 24小时内。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有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以及出
生后周龄等分类方法。
1. 根据出生时胎龄分类 胎龄(gestational age, GA)是指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1夭起至分挽时
止,通常以周表示:分为足月儿(full term infant汃早产儿(pretenn infant)和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
心足月儿: 37周:;;;GA<42周(260-293天)的新生儿;©早产儿: GA<37周(<259天)的新生儿,其中
GA<28周者称为极早早产儿(extremely preterm)或超未成熟儿; 28 -32周者称非常早产儿(very pre­
term) ;32-34周者称中度早产儿(moderately preterm) ;34周:;;;GA<37周(239-259天)的早产儿称晚
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过期产儿: GA�42周(�294天)的新生儿。
2.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指出生后1小时内的体重, 分为正常出生体
重(normal birth weight, NBW)儿、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儿和巨大儿(macrosomia) : 心正常
出生体重儿:BW�2500g并:;;;4000g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BW<2500g的新生儿,其中BW<
1500g称为极低出生体重 (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 儿,BW�lOOOg称为超低 出生体重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ELBW)儿。LBW儿中大多是早产儿,也有足月或过期 小于胎龄儿。@巨大儿:BW>
4000g的新生儿。
3.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分为适于胎龄(�ppropriatefor gestational age,AGA)儿、小于
胎龄(small for gestati�nal age, SGA)儿和大于胎龄(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 GA)儿(图6-1) : 心适于胎
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小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
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大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90百分
位以上。 我国23省、市、自治区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值见表6-1。
4.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分为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和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 : (j)早期
新生儿: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
护和护理;@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2-4周末的新生儿。

86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87

5000
4750
4500
42501
4000 1�呻第90百分位
3750
3500
,,..._ 3250」 噪� � 第 50百分位
�3000

筒 2750 1
/叔V ---第 10百分位
2500
2250
壬2000
1750
1500
1250
1000
750
500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胎龄(周)
早产 足月产 过期产

图6-1 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

表6-1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参考值(g)

氏 .
-.- .七,�
,巴�."' . '. 比夕·.
-- - --, - ,�--p.!il
·l!,
.. '·
-- .f:>;
•··99 :i�

24 339 409 488 588 701 814 938


25
26

_ 冒-
T •
427
518
.•
' 513
620
611
735
_ 732
876
868
1033
1003
1187
1148
1352

27 .,.. , 俨昌, ,,一 610
' - - - 728 ., � 寸, 860

1020 1196 1368
眉I - -- -
1550
28 706 840 987 1165 1359 1546 1743
29 806 955 1118 1321 1522 1723 1933
1256 1467 1692 1906 2128
30
盲育 -�-,,..-� 914 ·n
1078
一上气盲,一 JI'

31 1037 1!217 1410 1637



1877 2103 2336
32 ,1179 1375 1584 1827 2082 2320 2565
33 1346 1557 1781 -- 2039 2308 2559
. 呻,,, - 2813
, 硬 已

34 1540 1765 2001 2272 2554 2814 3079


_ � �.
35 1762 1996 2241 2522 2812 3080 3352
36 2007 2245 2495 2780 3075 3347 3622
干, 血四 J

37 -
2256
_,. _,____.j,..__. 夕千
-嘈
2493 - .,一,. 2741 3025 3318 3589 3863
38 2461 2695 2939 3219 3506 3773 4041

39 2589 2821 3063 3340 3624 3887

4152
40 2666 2898 3139 3415 3698 3959 4222
41 "�
2722""' ,� 2954
,7
3195 3470 3752 .
4012 4274
42 2772 3004 3244 3518 3799 4058 4319
注:引自中华儿科杂志,2015,53(2) :97-103;P 代表百分位数

5.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 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常见于以


下情况:少母亲疾病史:孕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患、吸烟、吸毒或酗酒等史,母亲为Rh阴性血
型或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等;@母孕史:孕母年龄 >40 岁或<16 岁,母孕期有阴道流血、
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痛或子痛、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分挽史: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
延长、分挽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等;@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
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等。 'iOTl,ta
88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房分级】
1. 根据医护水平及设备条件将新生儿病房分为四级 心 I 级新生儿病房(level I nursery) :
即普通婴儿室,适于健康新生儿,主要任务是指导父母护理技能和方法以 及对常见遗传代谢疾病
进行筛查。母婴应同室,以利于母乳喂养及建立母婴相依感情,促进婴儿身心 健康。®II级新生
儿病房(level II nursery) : 即普通新生儿病房,适于胎龄 >32 周、出生体重 �1500g(发达国家为胎
龄 >30 周、出生体重 �1200g)的早产儿及有 疾病而又无需循环或呼吸支持、监护的婴儿。@顶级
新生儿病房(level 皿 nursery) : 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是集中
治疗I、II级新生儿病房转来的危重新生儿的病室,应具备高水平的新生儿急救医护人员及新
生儿转运系统,一般 应设立在医 学 院校的附属医院或 较 大 的 儿 童医院。@W级新生儿病房
(level N nursery) : 又称为三级 +(Level 皿 plus), 一般指有承担复杂先心病等外科治疗能力的教
学医院;各儿内科、儿外科、小儿麻醉科等亚专业齐全, 能承担新生儿转运及有继续教育辐射能
力的单位。
2. NICU 收治对象 心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 24 小时内的新生儿;@重度围生期窒息儿;@严
重心肺疾病、高胆红素血症、寒冷损伤或呼吸暂停儿;@外科大手术术后(尤其是 24 小时内);@出生
体重<1500g 的早产儿;@接受全胃肠外营养,或需换血术者;@顽固性惊厥者;@多器官功能 衰竭(如
休克、DIC、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者。
3.. NICU 配备完善的监护设备及报警系统,以进行各种生命体征的监测 心心电监护:主要监
测患儿的心 率、心律和心电波形变化。@ 呼吸监护:主要监测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变化及呼吸暂
停。@血压监护:有 直接测压法(创伤性)和间接测压法(无创性)两种。前者经 动脉(多 为跻动
脉)插入导管直接连续测量血压。其测量值准确,但操作复杂,并发症 多,临床仅在周围灌注不良
时应用;后者是 将袖带束千患儿上臂间接、间断测量,自动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其
测量值准确性不及直接测压法,但方法简便,无并发症,是目前国内 NICU 最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
@体温监测:置婴儿于热辐射式抢救台上或暖箱内,将体温监测仪传感器置于腹壁皮肤,其腹壁皮
肤温度连续显示。@血气监测:包括经皮氧分压(TcP02 汃二氧化碳分压(TcPC02 )及脉搏氧饱和
度监护仪(trans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 TcS02 ), 具有 无创、连续、自动、操作简便并能较好地反映
自身血气变化的趋势等优点,但测量值较动脉血气值有一定差距, 尤其在周围血液循环灌注不良
时,其准确性更差,因此,应定期检测动脉血气。由于 TcS02 相对较准确,是目前 NICU 中血氧动态
监测的常用手段。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1m infant)是指胎龄 �37 周并 <42 周,出生体重 �2500g 并 ::S4000g 、无畸形
或疾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据 WHO 资料,全球范
围早产儿发生率为 5% -18%, 即每年约 1500 万早产儿出生。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
升的趋势,根据我国卫计委资料,我国的早产儿发生率约为 7%, 即每年约有 120 万早产儿出生。早产
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 2010 年资料显示,出生体重 500 -750g 和
1250 -1500g 的婴儿存活率分别为 68%和 98%; 但出生体重在 1500g 以下者死亡人数占整个新生儿
死亡人数的 50%以上,占伤残婴儿的 50%, 是医学和伦理学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预防早
产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的伤残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母孕期感染、吸烟、酗酒、吸毒、外伤、
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及多胎等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另外,种族和遗传因素与早产也有一定的
关系。
1.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 不 同胎龄的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表6-
2)'因此可根据初生婴儿的体格特征和神经发育成熟度来评定其胎龄。
94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等,将影响胎盘的转运功能。胎儿对千胎盘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吸收也受到其本身基因的调控。此外,
跻带异常也影响胎儿生长。
4. 内分泌因素 任何一种先天性缺陷激素均可致胎儿生长迟缓,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wth factor,IGF),尤其是 IGF-1 (主要调节孕后期胎儿及新生儿生后早期的生长)、IGF-2(主要调
节胚胎的生长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尤其是
IGFBP-3)以及葡萄糖-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代谢轴等,均是调节胎儿生长的中心环节。
【临床分型]区
根据重量指数(ponderal index)[出生体重(g)xlOO/顶臀长(cm)3]和身长头围之比,分为匀称型
和非匀称型。
1. 匀称型 患儿出生时头围、身长、体重成比例下降,体型匀称。其重量指数 >2.00( 胎龄 �37
周),或>2.20(胎龄>37 周);身长与头围比>1.36。常由于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先天性感染等因
素影响了细胞增殖,阻碍了胎儿生长所致,损伤发生在孕早期。
2. 非匀称型 其重量指数 <2.00( 胎龄 �37 周),或 <2.20( 胎龄>37 周);身长与头围比 <1.36。
常由孕母营养因素、血管性疾病所致,如先兆子病、慢性妊娠期高血压、子宫异常等,损伤发生在妊娠
晚期,胎儿迅速生长期,胎儿体重降低与身长、头围降低不成比例,即体重小于预期的胎龄,而身长及
头围与预期的胎龄相符,大脑发育常不受影响。
【并发症]
1. 围生期窒息 IUGR儿在宫内常处千慢性缺氧环境中,故常并发围生期窒息,且多留有不同程
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2. 先天性畸形 染色体畸变或慢性宫内感染可引起各种先天性畸形。
3. 低血糖 由于:心肝糖原贮存减少;@糖异生底物,如脂肪酸和蛋白质缺乏,糖异生酶活力低
下;@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而儿茶酚胺水平较低;@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酣氧化减少,使能源系统中
各种物质间转化受到限制;@出生时如有缺氧情况,使糖原贮存更趋于耗竭,极易发生低血糖。非匀
称型由于脑重与肝重之比由正常的 3:1 增至 7:1,而其脑中糖的利用大千肝的 2 倍,故低血糖发生率
更高。
4. 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征 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引起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加、红细胞增
多,当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HCT) ;;;:O.65(65%), 血黏度 >18cps,可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
合征。由于血黏稠度增高而影响组织正常灌注,导致全身各器官受损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呼吸窘迫、青紫、低血糖、心脏扩大、肝大、黄疽、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且进一步加重了低血糖和
脑损伤。
5. 胎粪吸入综合征 宫内缺氧、肠蠕动增加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胎便排入羊水。当胎儿在
产前或产程中吸入污染胎粪的羊水,则引起胎粪吸入综合征。
【治疗】
1. 有围生期窒息者出生后立即进行复苏。
2. 注意保暖。有条件者置入暖箱中,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减少能量消耗。
3. 尽早开奶,预防低血糖。注意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并给予治疗(详见本章第十五节)。
能量不足者可给予部分静脉营养。
4. 部分换血疗法 0周围静脉血 HCT>O.65(65 %)且有症状者,应部分换血;@周围静脉血 HCT
0.60(60%) ~O.70(70%)但无症状者,应每 4 ~6 小时监测 HCT, 同时输入液体或尽早喂奶;@周围静
脉血 HCT>O. 70(70%)但无症状者是否换血尚存争议。换血量计算方法如下:

换血量(ml)=[血容量x( 实际 HCT-预期 HCT)x体重(kg) ]/实际 HCT

新生儿血容量约为 lOOml/kg,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为 80 ~ 85 ml/kg,预期血细胞比容以 0.55 ~O. 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