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2

李和春

  道名李合春,1978 年出生,祖籍陝西商南,中國人民大學愛
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結業。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至真觀住持,
重玄書院院長。曾擔任四川省旅遊文化形象大使,十三屆四川省
青聯民族宗教界別副主任,現爲四川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成都市
道協副會長(新聞發言人)、金牛區政協常委、
《老子學刊》
(CSSCI
來源期刊)理事會副主席、成都道教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傳承人。參與國家文化重大工程項目《中華續道藏》編纂監修工作,
數次受邀前往瑞士、德國、挪威、奧地利、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
港澳臺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多次在
國內外重要學術研討會上做交流發言。

  中文合著:《青羊宮二仙庵道教歷史沿革》《靈寶威儀》
     《青羊宮二仙庵志》等書
  英文合譯:《太上感應篇釋義》《中國道教讀本》等書
  德文版著:《五行養生功 神仙起居法》

  先後在《中國宗教》《中國道教》《三秦道教》《四川宗教》
《武當道教》《弘道》等期刊雜誌發表論文數十篇。
《成都重玄書院文叢》編委會

顧問委員會
 總 顧 問 陳耀庭
 顧 問 (排名不分先後)
      李光富 張高澄 胡誠林 陳鼓應
      熊鐵基 唐誠青 張明心

學術委員會
 主 任 詹石窗
 委 員 (排名不分先後)
      李遠國 蓋建民 張思齊 劉固盛 姜守誠
      蕭登福(臺灣)  鄭志明(臺灣)
      歐福克(德國)  李 福(美國) 
      何靜雯(德國)  英武德(德國)
      柏 夷(美國)  蘇海涵(美國)
      蜂屋邦夫(日本) 早島妙聽(日本)
      黎志添(香港) 苟 波 張澤洪 郭 武
      黃永鋒 劉 紅 陳 霞 張橋貴 張 欽  
       
編輯委員會
 主 編 李合春
 總 策 劃 施 維
 編 委 (排名不分先後)
      甘長春 張崇富 于國慶 朱展炎 蔣門馬
      胡瀚霆 汪志強 王天明 李 裴 何 欣
      曾 勇 張 雷 李 冀 陳 傑 李 凱
      景 秀(法國) 夏宏延(瑞士) 田麗斯(德國)
《雲巖初步》
《陰符經》《清靜經》講記
李合春 著

責任編輯:江 永 汪 泉
裝幀設計:萬 國 張 鴻
標準書號:978-988-12890-0-1
出版發行:世界道聯出版社
World of Taoism Friendship Association Press
印 刷:世界道家聯誼會印務室
地 址 : 香港新界粉領安居街 30 號新寧中心 416 室
RM 416 SUN LING PLAZA NO.30 ON KUI STREET
FANLING NT
電 話:00852 - 96091203
開 本:1/16 18.2 X 25.7 厘米
版 次:2021 年 12 月第 1 版
印 次:2021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印 張:18
印 數:1 - 3000
定 價:港 幣($)87 圓

版權所有 盜印必究
世界道聯出版社
摘 要

  《陰符經》《清靜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經典。《陰符經》
言涉修身齊家、治國理政,堪稱無上秘要;《清靜經》語括心性
修持、道常爲一,蘊含重玄妙義。二經其言簡賅,其意深邃,併
傳世流布,影響甚廣,爲處世智慧寶典。歷代以來,無數高道大
德、文人學士等,莫不對之青睞有加,屢屢注疏闡發,以明其理,
達其用。

  本書從哲學視野出發,以大量歷史文獻爲依據,在兼顧學術
研究、道門傳統和個人修悟的方法前提下,用喜聞樂見的“講記”
形式,對二經進行梳理溯源及系統解讀,管窺經典,力圖從中探
尋思想智慧,對當前人類普遍面臨的問題和困惑,提供可資借鑒
之處。
目 録

總序(詹石窗)..................................................................................................1
序一(詹石窗).................................................................................................4
序二(陳 霞)...............................................................................................10
序三(劉 紅)...............................................................................................16
夢回南山(代自序)......................................................................................20

《陰符經》講記 ..............................................................................................50
  一、《陰符經》探玄 .............................................................................51
  二、《陰符經》闡玄 ............................................................................64
  三、經名釋義 .........................................................................................78
  四、經文講解 .........................................................................................80
《清靜經》講記 ...........................................................................................127
  一、《清靜經》探幽 .........................................................................128
  二、經名釋義 .......................................................................................132
  三、經文講解 .......................................................................................136
結語:清靜爲天下正 ..................................................................................167

參考文獻 .........................................................................................................170

總 序
詹石窗

  黨的十九大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
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
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强調:“中華
文化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
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强對中華優秀
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
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
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
激活其內在的强大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
彩文化一道,爲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習總書記從歷史
與現實緊密關係的角度,精闢闡述了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與
當代價值,說明了傳承與創新的辯證關係。

  道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
分,而成都則是道家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學術重鎮,在歷史上

1
雲巖初步

留下了豐富的成果,尤其是以鳳凰山至真觀爲主要文化園地
的重玄學派更具有深遠影響,成爲獨樹一幟的學術流派,受
到海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重玄”本是道家學派非常重要的一個術語,最早出自
老子《道德真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因爲
此章言辭出現了兩個“玄”字,相疊爲“重”,所以稱作“重
玄”,表示通過“玄修”,破除執迷不悟,化解閉塞不通狀
態,實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

  歷史上,關於《道德真經》的注釋,形成了許多頗具特
色的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派別就是“重玄派”。該派肇
端於蜀郡道學巨擘嚴遵,奠基於嚴遵高徒揚雄。經過了數代
學者的耕耘,“重玄派”在三國時期由孫登初步樹立,但真
正立壇開講而頗具規模則以隋唐之際成都至真觀主黎元興爲
代表。據杜光庭撰《録異記》記載:成都的著名道家學者黎
元興於龍朔年間創造觀宇於學射山(即今鳳凰山);《道德
真經廣聖義》卷五稱,黎元興“明重玄之道”。黎元興之後,
又有王玄覽推動了“重玄派”的發展。王玄覽,俗名輝,法
名玄覽,至真觀道士,著有《玄珠録》《遁甲四合圖》《混
成奧藏圖》《九真任證頌》《道德諸行門》等書,爲道家“重
玄派”的理論建構做出傑出貢獻。從以上情况看,鳳凰山不
僅是道家“重玄派”的思想發源地,也是該派理論成熟的文
化標志。

  爲了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與黨中央提出的傳承與發揚中華

2

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偉大戰略,也爲了打造“文化成都”的
品牌,“重玄書院”在成都市黨政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各
有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於 2019 年 11 月獲準成立。這
是一個純粹的文化傳承機構,也是一個聯絡海內外學者共同
推進傳統文化傳播與現代性轉化的學術平臺。

  作爲書院,當然得有點書卷氣。所以,未來的重玄書院
除了恢復弘揚宋代“四道”,即書道、茶道、香道、花道,
推廣鈔經、繪畫、古琴、圍棋等傳統技藝之外,還計劃進行
以“生命道學”爲思想內涵的一系列文化傳承、學術研究與
創新,開展中醫、太極養生等道學文化的體驗、展示、交流、
傳承與實踐活動。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整理道
家重玄派經典文獻,撰寫符合當代生活需求的文化著作、人
文教育的普及讀本,將此類著述彙聚起來,就是“重玄書院
文叢”。

  鑒於當今高深的學術著作已經相當不少,“重玄書院文
叢”將以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爲導向,以中華文化的通俗化爲
特色,貫注“生命道學”的核心精神,力求通俗易懂、雅俗
共賞,殷切期盼得到廣大熱心人士的支持。

重玄書院名譽院長
詹石窗 教授
謹識於六石講堂
歲次辛丑,公元 2021 年 4 月 23 日

3
雲巖初步


詹石窗

  還在半年前,門生于國慶副研究員就告訴我:成都鳳凰
山至真觀住持李合春道長有關於《陰符經》與《清靜經》的
講經文稿,有英文與中文兩種版本。英文版已經在國外出版,
中文版在近期整理完成,請我寫一篇序。

  聽說是合春道長的講經記録,我內心上就有一種信任感。
因爲早在二十多年前,我與合春道長就認識了,那時候他在
廈門太清宮修行,而我在廈門大學哲學系任教。課餘之暇,
我常到太清宮,當時太清宮的住持林玄宏(雪英)道長告訴
我:有一位年輕的道士從北方來,熟悉道門經韻,每日率領
眾修行者念誦早晚功課,給太清宮帶來了清新的氣息。我問
林道長:這位年輕的道士叫什麼名字。林住持說:李合春。
這個名字,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父親曾經與我猜謎語時的一個
片刻:

  那是我剛入小學學習寫字的時候不久,有一天喫早飯,

4

父親突然來了興致,指著窗外朝霞照耀的龍眼樹問:“三十
個人抱一個‘日’是什麼字”?我一時沒有明白過來。父親
提示說:“怣狗(閩南人對兒子的昵稱,表示無心無肺,沒
有心計,如傻狗一般),你仔細看看,樹杈上下相交的地方
那個閃光的是什麼?”我抬頭一看,發現龍眼樹的枝丫縱橫
交錯,一輪紅日透過枝丫,顯得特別顯眼,於是用筷子在飯
桌上畫出了“杳”字。其實,當時我對這個字並不認識,而
衹是憑著直觀,看見太陽在枝丫下,依照象形而得到的初步
感受而已。父親看到我的筷子書寫,皺了一下眉頭:“你學
過這個字嗎?”我搖搖頭。父親又提示:“你再想一想已經
學過的哪一個字像眼前看見的?”頓時,我想起了課文裏念
的“春天來了”這句話,於是脫口而出:“老爸,是‘春’
字!”不過,當我說出口以後却又感覺不
太像,因爲“春”字明明是一“人”貫穿
於三橫之中,人字下面有一“日”,最多衹能是“三人抱一
日”,哪來的“三十個人”呢?我懷疑自己猜錯了,也學著
父親皺起眉頭。這時候父親亮出謎底,說:“怣狗,在書法
上,‘春’字可以寫成三個‘十’字重疊,一‘十’居頂,
兩‘十’疊下,‘人’字貫中,左撇青龍,右捺白虎,龍虎
護衛,旭日東昇。”父親所言什麼“青龍、白虎”之類,讓
我覺得一頭霧水,但關於“三十個人抱一日”的象形我終於
有所領悟:春天來了,太陽照亮大地,人們出門踏青,人山
人海,怪不得古時候書法家把“春”字寫成這個樣子。我的
父親在民國之初讀過五年私塾,對於“說文解字”之類雖然
還不算十分精通,但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父親是很有學問的,

5
雲巖初步

所以當他講“三十個人抱一日”爲“春”的時候,讓我覺得
特別新鮮,認定是最爲權威的解釋。

  不久之後,父親又講起“春”字。這一次,他不再採用“說
文解字”的路數了,而是結合民俗來講。記得是我讀小學三
年級時的一天早上,一家人喫早餐,父親指著盛粥用的大飯
缸問我:“怣狗,你看見什麼了?”我連忙站起來,瞧一瞧
飯缸,發現缸底還有剩餘,就回答:“粥‘春’了。”父親
點點頭,表示首肯。在我們閩南地區,“剩餘”的“剩”字,
就讀作“春”。每日喫飯有個習慣,不能把飯都喫光,哪怕
都沒有喫飽,也要留一點,表示日日有餘,歲歲有“春”。
父親的特別提示,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春”字還承
載著祖先一直以來惦記的“喫了上頓,要有下頓”的渴望和
細水長流的傳統。

  一晃過去幾十年,當我在廈門太清宮聽林主持介紹年輕
道長李合春率領眾修行者念誦早晚功課的時候,便喚醒了兒
時的記憶,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於是,我希望見見這位年
輕的道長。那時,林住持有個徒弟叫做陳金圓,做事很勤快,
他一聽說我想見見合春道長,就把正在讀書的合春道長引過
來。我一看,果然氣宇軒昂,一表人才,眉宇間流露出一股
清純之氣。那一天,我們幾個人在太清宮右側的靈嘯洞門前
圍著石桌,坐而論道,頗有情趣。

  日月如梭,光陰荏苒。2008 年初,我從廈門大學調任
四川大學,忝爲老子研究院院長之職。不久之後,聽說李合

6

春道長也來成都了,並且於 2011 年擔任成都市至真觀住持。


機緣成熟,我們終於能夠彙聚,敘說道情。2018 年,國家
文化重大工程項目《中華續道藏》的編纂工作正式啓動,需
要成立監修委員會。我當時想:這個委員會應該有比較廣泛
的代表性,既有學者參加,更應該有道長參加。於是提出了
一個包括各地道教協會文化水平較高的道長在內的名單,其
中就有李合春道長。由於工作關係,我們見面的機會就多了。

  2019 年 5 月 21 日,歲次己亥,小滿之節。合春道長親
自駕車前來川大,將我與幾位學生請到鳳凰山。我們一路觀
賞山中美景,一路聊天。當我們到達山巔,放眼四周,詩意
油然而生。乃口占《至真觀感懷》七言詩一首云:

蜀都北部一巒山,
四水環流隱鑰關。
扣論重玄遺韻在,
合春妙境是天寰。

  是的,鳳凰山的景色就像合春道長的名字一樣富有詩意,
一樣地耐人尋味。

  轉眼之間,又過去一年有餘。當門生于國慶博士把李合
春道長的《陰符經》《清靜經》講記文稿放在我的案桌時,
一股墨香撲鼻而來。合春道長特有的敘述方式,讓我如沐春
風,愛不釋手。儘管工作繁忙,我還是抓緊時間閱覽。本來,

7
雲巖初步

在辛丑年春節期間,就想寫序,但因爲諸事繁多,未能開筆。
直到清明節來臨,我趁著回老家祭奠先祖之際,還特別把合
春道長的文稿帶上飛機,目的是便於在途中閱讀,做些標記。
回到廈門,我有了比較完整的幾天時間,又反復開卷。一方
面,推敲了其中的一些表達方式,提出一些修改意見;另一
方面,也作了重點摘録。經過幾番閱讀、思考,我感覺合春
道長結合自身的修道經歷講述《陰符經》《清靜經》的思想
內涵,娓娓道來,深入淺出,有發前人所未發的見解。可以
看得出,他是在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並且在充分體悟經文
意蘊的狀態下撰寫書稿的。作爲多次講經的記録,合春道長
在每次講述之後都根據聽者的反饋再進行修訂。此部文稿,
不僅嵌印著合春道長的修道足迹,而且凝聚著道法傳承的智
慧,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季春的時節來了,合春的詩意又來了。當朝霞灑滿我的
寒舍窗前,山鵲不停叫喚,古老學射山(成都鳳凰山本稱學
射山)的意識流在我的腦海中涌動,我不由自主地寫下了一
首“夢仙郎”詞:

       行雲流水,笙歌寫翠。
       思學射,鳳凰來瑞。
       春旺蜀都輝,修道伴虹歸。
       清靜正天地,陰符合契。
       經韻遠,至真如炬。
       鯤躍坎交離,鵬舉化通衢。

8

  這首詞是我的讀後感,也是對修行者未來憧憬的一種描
述,如果能夠有助於讀者理解合春道長這部《講記》,那是
我最高興的事了。

  是爲序。

詹石窗
謹識於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
歲次辛丑季春三月十二日吉旦

作者簡介:

  詹石窗,1954 年生,哲學博士。現爲四川大學文科傑出教授,四川
大學老子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重大工程《中華續道藏》首席專家、國
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專家。

9
雲巖初步


陳 霞

  2020 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
截止 2020 年 10 月 15 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 3874 萬例,
累計死亡病例超過 109.6 萬例。在此非常之時,我想借合春
道長《陰符經講記》中文版出版之機,和廣大讀者談談人與
自然關係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在生態倫理學研究中存在著人類
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兩種觀點。人類中心主義認爲“道
德”僅屬人類,而非人類中心主義則認爲自然物不僅具有外
在價值,也具有內在價值,把一切生物都看作與人類有同樣
權利的道德主體,認爲生態問題是人類中心主義導致的。非
人類中心主義認爲,人類對自然沒有價值,甚至是對自然的
負價值。環境倫理學家羅爾斯頓提到自然界可以離開人,人
却不能離開自然界。他說:“就個體而言,人具有最大的內

10

在價值,但對生物共同體衹具有最小的工具價值。生存於技
術文化中的人類具有巨大的破壞性力量,但很少有、甚至根
本沒有哪一個生態系統的存在要依賴於處於生命金字塔頂層
的人類……人們對他們栖息於其中的生態系統幾乎沒有什麼
工具價值;相反,他們表現出來的是某種工具性的負價值:
打亂生態系統以便獲取自然價值並把它們變爲文化所用。”
按照這種思路,人不但對自然沒有什麼價值,反而是自然界
的一種累贅和麻煩製造者。要糾正人類中心主義帶來的生態
灾難,必須提倡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倫理觀。

  這兩種觀點,從道教的觀念來看都有些失之偏頗,因爲
人類中心主義忽略了自然,而非人類中心主義又降低了人,
都不利於人與自然良好關係的恢復。在道教的人與自然關係
中,人和自然都得到了肯定。《三天內解經》講人與天地萬
物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它說:“天地無人則不立,人無天地
則不生。”個人、社會、自然三者之間是一個相互作用的有
機整體。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自然界支撐著人類社會文化
價值的實現,自然界參與了人類社會歷史的創造。人需要自
然,自然也需要人。《陰符經》提醒道:“天地,萬物之盜;
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天
地、萬物、人是互相依賴的。人類儘管有著與動物的諸多區
別,有高度發達的大腦和智力,但和其他動物種群一樣,其
生存和發展能作用於並同時受制於環境。這種相互作用在採
獵文明、農業文明階段還不足以破壞人與自然之間的基本平

11
雲巖初步

衡。在工業文明階段,人類大規模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使人類幾百年生產的物質財富達到了過去幾千年物質財富的
總和。但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正在威脅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這個家園的氣候在短短幾
十年的時間裏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空氣、水、土壤被污染、
野地正在縮小、大氣中二氧化碳日益增多、臭氧層遭到破壞,
生物多樣性不斷減少、冰川消退、海平面上昇、土地荒漠化
加劇,這些都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造成
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呢?這裏面既有人爲的因素,也有自然
的原因。其實,自然本身的變遷也會引起環境的改變,有些
甚至是非常巨大的改變,如不可抗拒的地質變動和重大的自
然灾害。但是,我們今天著眼的是人類行爲對環境的影響,
如現在人類生產研製的核武器能毀滅地球好幾次,這就已經
大大超過了自然本身的改變。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
乎手,萬化生乎身”,“恩生於害,害生於恩”,《陰符經》
把天地、萬物、人之間的關係視作“三賊”恩仇相報,把五
行生剋關係比喻爲“五賊相奪”,即五行之間的生剋順逆是
自然的內在理性,其生自然而然,其剋亦不知不覺。“三才
相盜”“五賊相奪”“天發殺機”“地發殺機”“人發殺機”,
《陰符經》罕見地使用了“盜”“賊”“害”“殺”“奪”
等詞語來警醒人與自然之間還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對立和緊
張。如果人錯誤的使用自己的力量,將帶來毀滅。《陰符經》

12

展示的不是一幅片面强調和諧的風景畫,而是突出了緊張和
矛盾,這也是人與自然之間現實而真切的表現,對人類社會
具有鮮明的警示意義。人類對自然一味地爲所欲爲、無限占
有的人類中心主義,其結果則有目共睹:人類破壞環境,爲
物所累、被物所害。過分地掠奪自然,就會引發天發殺機、
地發殺機,報復人類。恩格斯在論述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的
過程中的作用時也曾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
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就我們目前的所知而言,人是生命進化的最高形式。人
類活動是影響環境的一個變量,所以《陰符經》提醒世人: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是
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人類必須尊重、敬
畏自然。人類從自然中進化而來,並成爲了大自然的最高傑
作。他不同於那些自身活動與生命活動直接同一的動物,動
物是特定化的,它靠著改變自身的身體結構來適應環境,它
的活動維持在天然自然之中。人在某種程度上是靠改變外在
環境來滿足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人活動在天然自然與人工自
然之間,他以文化的方式應對自然。所以,人類除了具備生
物的本能外,他還能主動去規定自己的目的。人的一個突出
特性是創造目的。在自然、社會、人這個統一的目的性系統
中,唯一能規定自己的目的、能對自然做出價值判斷的存在
者是人。非生物不存在創造目的的問題。在自然大系統中,
它們有其外在的目的,服從於自然的整體目的性。這些目的

13
雲巖初步

不是主動選擇和設定的結果。人在天地之間的特殊地位和特
殊能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讓萬物繁榮,也可以讓萬物毀
滅。如果他的自由創造能力發揮不當,就會影響萬物的興衰
和整個生態的平衡。人是“萬物之靈”,對人這麼高的定位
其實是在强調人的責任和義務。如果這也屬一種人類中心主
義,這種中心主義就是一種弱化的人類中心主義。因爲它不
主張人肆意控制、占有、揮霍自然,而是提醒世人肩負起責
任,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繁榮。它敦促人類行使愛護其
它物種的神聖使命,運用自己的理性和道德力量,拓寬道德
關懷的視野,約束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爲,與自然萬物和
諧共生。

  人類是應該成爲爲所欲爲的世界霸主,還是應該具有呵
護世界的擔當?《陰符經》早就給出了答案:“三盜既宜,
三才既安”——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以“適宜”爲準繩,
以“相安”爲目的;人類既要利用自然,更要保護自然,與
自然共存共榮!

  合春道長既具有深厚的道家道教文化功底,又具有寬廣
的國際視野,一直在全世界範圍內不遺餘力地推廣道家道教
文化思想。他所著《陰符經講記》,曾在國外出版了英文版,
爲饗國內讀者,這次出版中文版。合春道長解讀《陰符經》
的講記,深入淺出,把宏大深奧的道理講解得通俗明白,無
異於撥開迷霧見乾坤,對於欲深入瞭解領會《陰符經》思想
內涵的國內讀者將大有裨益,也能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陰符

14

經》的精妙思想,有利於建設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自然
和諧的社會,讓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帶來的悲劇不再重演。

陳霞 2020 年深秋於北京朝陽

作者簡介:

  陳霞教授,哲學博士,曾爲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倫敦大學
亞非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布朗大學富布萊特訪問學者;現爲中國社會科
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
全國委員會委員,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

15
雲巖初步


劉 紅

  2013 年秋,受中國道教協會之邀,擔任“道行天下——
中國道教音樂歐洲巡演”藝術總監的我,與中道協同仁赴
歐 洲 幾國做巡迴演出前的聯絡、協調工作。一日,去到
日內瓦音樂學院商談演出場地時,遇到該院中提琴教師
LaurentRochat(道號:夏宏延),交流中,當得知我是李合
春的好朋友時,Laurent 一下子像見到親人一樣,連忙拉著
我的手說:“在日內瓦見到合春的好朋友我太高興了!我們
十分想念他。合春太了不起了!他教我們功夫,我們跟他學
道,跟他在一起我們有不可思議的收穫!”說著說著激動得
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那一瞬間,我深受感動,且帶有一些驚
訝,除了感動於合春與 Laurent 深厚的友誼之外,還驚喜於
合春深藏不露的含蓄和令我有些捉摸不透的玄妙。

  如果說合春是一位“文化道人”,我不滿足於這句俗套
話。但若真要說清楚合春到底是怎樣的一位道人,即便是我

16

這位與他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也說不太清楚。也正因爲說不
太清楚,便更覺得與他的交往有趣味,有神秘感,有吸引力。

  一個事實是清楚的,合春是一個能人。而他的才能總是
在讓你有些驚訝的情形下表現出來。

  2006 年,我由香港去成都參加首屆“中國(成都)道
教文化節”活動,其間,一次朋友聚會,合春和他幾位琴友
趁著雅興演奏了幾首蜀派琴曲,著實讓我喫驚不小,我是第
一次聽說,也是第一次看到我這位多年的好友彈得一手好琴,
此前我完全不知道。

  除了撫琴,合春的書畫也好生了得,筆上功夫非三五年
可以成就,並非他自我調侃、輕描淡寫一句“隨便畫畫”。

  2007 年,我開始《天府天籟——成都道教音樂研究》
一書的撰寫(與任宗權等合著,2009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查找相關文獻時,赫然見到李合春等編著的《青羊宮二仙
庵志》,欽佩中,一陣驚訝。

  才情如此,領導、管理能力也不一般。2012 年,我出
差成都,合春約我上市郊鳳凰山,看看已初具規模,正在陸
續建設中的至真觀遠景規劃。幾年過去,願望成真,今天的
鳳凰山至真觀,集道家風範與文化品質於一體,風景獨好。
可想而知,作爲當家住持的合春使出了怎樣的能量,花費了
多少心血。

  於無聲處,靜默悄然之中,合春的國際道教文化交流也

17
雲巖初步

做得有聲有色。這些年來,他時而東南亞,時而北美歐洲,
身體力行,推行著中國本土宗教的外功內法。於是,我已經
習慣了每年周期性地要麼來自泰國清邁,要麼瑞士蘇黎世,
要麼德國某一幽靜處合春傳來的消息,每及問他在做些什麼
時,他總是風輕雲淡地說與朋友們在一起聊天兒。久而久之,
我也大略瞭解或理解了他的“天”在哪裏,與朋友們怎樣“聊”
著……。

  眾多類似驚喜中,讓我有些激動的是合春這本付梓出版
的英文言論集。我不知道也不需要太具體地知道合春什麼時
候學習了英文,而且英文如此之好。我關注的是這一驚喜中
的不一般意義。

  回顧學術史不難發現,道教文化的對外宣傳和推廣,
由來已久,無論是國外學者還是國內專家在這方面都做出
了積極的貢獻。更有如施舟人(KristoferSchipper)、蘇海涵
(MichaelR.Saso)等學者以體認式(參與道教法事活動或修
煉道家功法等)的方法進行道教文化的研究。雖然如此,但
像李合春這樣出家悟道多年的道內人,以自己非凡脫俗的感
知和覺悟並配合功法修煉而言傳身教者,實在難得。由於語
言障礙,“言傳”具有一定困難,更何况本土宗教的奧妙非
一般文字語言可以表達,很大程度上是語言與感悟的結合,
通過他人傳譯,多少會因爲間接距離而有些言不達意;“身
教”以道功道法爲基礎,沒有心身合一的修身養性,太極八
卦、打坐養生,衹能是“紙談”。

18

  毫無疑問,很快將會有來自合春的新的驚喜,我所期待
和好奇的是,下一個驚喜會是什麼呢?

  祝賀合春!

作者簡介:

  劉紅,民族音樂學專業哲學博士(PHD),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民
族音樂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道教協會文化藝術總監,香港道樂
團團長、藝術總監。

19
雲巖初步

夢回南山
(代自序)

    大眾!誰曾不死?哪見長生?
    不死者,豈是凡身?
    長生者,非關穢質。
    彭祖至今何在?顏回萬劫還存。
    不死者,我之法身;
    長生者,吾之元氣。

          ——王常月老方丈《龍門心法》

  依世人所見,生也匆匆,命也匆匆,亘古難相逢;人生
百態,轉瞬即逝,都付笑談中。然道者有云,人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死生變化,無有恆常。因此王常月老方丈才會發
出“彭祖至今何在?顏回萬劫還存”的感慨。法身不死,故
非凡身;元氣長生,故非穢質。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云:
“夫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

20

爲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a 古人認爲時光短暫,
生活如漂浮不定的幻夢,所以於黑夜中秉持燭火探索生命之
真理。

  《道德真經》云 :“萬物負陰而抱陽 , 沖氣以爲和。” b


人秉陰陽二氣,聚則成形,散則爲氣。“不死者,我之法身;
長生者,吾之元氣。”唯有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
奪自然之造化,方能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故而老子又說: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c。修真之士,需常
養浩然之正氣,得性命之雙修,方能守精達變,道法同行。
此即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d。

  道之化機是孕育世間萬物的源泉,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
都是在冥冥之中由無數個機緣注定的,與之相遇的每一個瞬
間,都是天地自然之道的最佳顯現。唯有正確地認知天道與
人文的規律,從中領悟人生哲理,以坦然心態爲人,以寬容
胸懷處世,才能雲水風度,隨遇而安,洞徹人生機緣。

  法不孤起,借境化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自 2004 年起,


我時常應邀至歐洲諸國講學。在講授中華文化和道家修養的
過程中,西方人對我所講的《陰符經》和《清靜經》思想讚

a 唐李白:《李太白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第 1067 冊第 493 頁。
b 《道德真經》,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以下簡稱“《道藏》”,第 11 冊,第 478 頁。本文所引《道德真經》原文皆引
自該書,以下不再具體標註。
c 《道德真經》,《道藏》,第 11 冊,第 479 頁。
d 《道德真經》,《道藏》,第 11 冊,第 479 頁。

21
雲巖初步

歎有加。經功浩力不思議,時常誦讀,開智生慧,如隔微雲
仰朗月,夷途良轡,大海安波。有鑒於此,但搓數語以記之:

源 道
籍以無心相遇,
而成有心之計。
不知宿緣有在,
何以了此緣機?
世間流雲飛羽,
大夢浮生若寄。
人謂乾坤萬化,
皆在一念之誠。

  人生眾多的相遇,皆是無心的。無論是功名利禄,還是
喜怒哀樂,好壞對錯,美醜善惡,無不如是焉!人們總是在
相遇之後,去面對諸多幻境與虛妄,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爲
了虔誠的信念,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命運,牽動著漫漫人生,
却不知命運使然,乃承負羈絆,如古人在一副對聯中寫道:
“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即是家。”生活如浮雲一般,
轉瞬即逝,遊來飄去。此生客寄於世,如能逍遙無礙於天地
間,將可達觀妙處於人世。

  道通天地有形外,山在虛無飄渺間。從中國的終南山到
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一路走來,雖相隔萬水千山,然而道相
通,德相連。在歐洲諸國講學期間,我時常雲遊於山水之間。
其中,瑞士的風土人情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每當我搭

22

乘的航班降落在瑞士這片祥和而恬靜的國土時,第一時間會
讓我想起老子在《道德真經》裏所描繪的景象:“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
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
老死不相往來。”a 老子所生活的中國周朝,是一個智者輩
出的時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
居有常,飲食有節;空氣清新,百姓安定。來到瑞士,讓我
感到熟悉而溫馨,詩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人類共同的夢
想。

     真心清靜道爲宗,譬彼中天寶月同。
     淨掃迷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 b

  2007 年 8 月 12 日,第一縷曙光射穿了黎明前的黑暗,
由天外而來的琳琅振響,如天籟一般響徹我的心扉,透過靈
魂深處,激活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從
美夢中醒來,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通透。在瑞士蘇黎世
郊外 Guido.Steiger 家的一座古老的木屋裏,我躺在鬆軟舒適
的大牀上,依稀回味著昨夜那靈虛幽曠的感覺:在美麗的月
神守護下,被浩瀚無垠的星空緊緊包裹著,猶如天人合一。
此時我正沐浴在美麗祥和的陽光裏,享受著花園的恬靜和豐
碩的果實。秋季的阿爾卑斯山,到處是鮮花燦爛,香氣怡人。

a 《道德真經》,《道藏》,第 11 冊,第 481 頁。


b 《靈寶五經提綱》,《道藏》,第 9 冊,第 859 頁。

23
雲巖初步

我望著滿園的碩果,整個身心全然陶醉在這迷人的秋色裏,
恍惚之間,如有隔世之感,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古代中國
的周朝。那裏有我最爲崇拜的智者姜子牙,他在崐崘神山,
追隨元始天尊,修煉道法。後得恩師授意,赴終南山,號令
諸神,助周伐紂,輔佐周天子締造了時代的輝煌。

  古往今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莫過於追求快
活逍遙的神仙境界。探尋神仙之道的玄妙,成爲了我人生立
志的初心。我出生的那個被稱之爲南山(後來又稱終南山)
的地方,不僅是自周朝以來中國歷代帝王和神仙們朝拜的聖
地,而且還是天道在人間世界的最佳展現。因此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理念,構成了天道與人道的緊密聯繫。中國古代
天文學將天空劃分爲三個重要部分,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
市垣。紫微垣是天的中心,天帝在其中。世間帝王住在紫城
中,奉天承運,代天化民。世間的山水河流皆對應承接了源
自天庭的元始之“氣”。終南仙山順勢而起,絕塵離世,享
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上秉中天北斗紫微之氣,中承
萬山之祖崐崘神山,下續長江黃河之德,隱士樂土,神仙都
會,實屬聚風藏水寶地也!

  山爲龍,水爲脈,謂之來龍去脈。山爲脈之源,脈行山
之勢。正如龍騰有起伏,山脈有高低。龍騰雲霧中,見首不
見尾,山勢綿延,逶迤不斷。萬物皆爲氣所化,所以龍脈也
被稱爲氣脈。八百里秦川,萬里終南山,通天地造化,和陰
陽大德,潤澤蒼生。無論是金戈鐵馬的時代,還是醉生夢死

24

的紅塵歲月,高真大隱們總是修行於這些仙山勝境、洞天福
地之中。有人說“洞天”的“洞”就是“通”的意思,“洞天”
即與天地相通。在與上“天”氣息相通的福地修煉,自然更
容易修煉有成。福地洞天,玄靈造化;東方文明,與道合真。
道教所講的“氣”,作爲無形無象的存在,貫穿於萬事萬物
之中,滋養了中華文化的根脈。“氣”與“道”同在,琴、
棋、書、畫、詩、酒、劍、茶無不得氣而生,失氣而亡;萬
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天清地寧,萬物相生。充斥天
地之間的自然之氣,不僅造就了華夏仙山的眾多神仙事迹,
同時也化育了勤勞樸實的芸芸眾生。

  慈母秉承南山之氣,歷經世間甘苦,將我養育在這片青
山緑水間。商山以南的這片土地——商南,此處建縣於北魏
景明元年,迄今已有 1500 多年歷史。這裏有仰韶文化、龍
山文化積澱的厚重,兼具移民文化的豐富廣博。商山宗終南
山爲主脈,被道教列爲洞天福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
風冬有雪。可謂是地靈人傑,鍾靈毓秀,歷來堪稱智者隱士
們修真悟道的搖籃,秦朝末年著名的隱士商山四皓中甪里便
是此地人。商南是秦嶺山脈的源頭,而秦嶺山脈是中國地理
上的南北分界綫。我家背靠秦嶺支脈的西嶽華山,南鄰太和
武當山,東連古都洛陽。中華之“華”源於華山,因而華山
被世人譽爲“華夏之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眾所周知,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
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在民眾心理中,五嶽是中國傳統山嶽
崇拜中最爲推崇的五座神山,其中的西嶽華山更是被道教列

25
雲巖初步

爲第四洞天,歷來仙真雲集,高道輩出,宮觀林立。

  而在信仰者心目中,武當山更是一座常年仙氣充盈的神
山,昔年道教祖師真武大帝在此修行成仙。放眼武當山,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從太子坡“雲巖初步”
到紫霄宮“雲外清都”,皆置身世外,聖境如雲。明代帝王
發願大修武當山,並賜名“大嶽太和山”。從治世玄嶽到皇
室家廟,武當山作爲一座重要的道教名山影響著中國近世道
教的發展。

  翻過秦嶺即爲繁華喧囂的盛唐古城——長安(現稱西
安),其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的盛世。現在的商南文
化多元,既古且新,厚重而又充滿活力,是秦楚豫三省八縣
之樞紐。

  宇宙萬有,天道循環,最終都會因時間與空間而化爲烏
有。自母親以上三代,家族女性皆傳承醫道,踐行善道,濟
世行善,德澤鄕里。慈母懷胎十月,乳哺三年,歷經艱辛承
續李氏之宗祧。母恩難忘,身爲幼子的我,將用一世之修行
感恩家母之大愛。

  記得那是 1985 年的一個嚴寒的冬日,我清晨起來在父


親的牀邊,溫馨地和他聊著天,聊著聊著他睡著了。在喫完
了母親精心準備的早餐後,哥哥送我去上學,還沒到放學的
時間哥哥突然來到學校接我。我感覺十分詫異,哥哥顫聲說
道:“咱們回家吧!父親走了……”回到家裏,我看著安祥
睡著的父親,無論我如何聲嘶力竭地呼喚,他都再也沒醒過

26

來……從那時起,我對生活的記憶就越來越清晰了。父親的
過早離世,令哥嫂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老家有這樣一句
俗話:“當哥比父,當嫂比母。”在哥嫂的嚴厲訓導下,我
的童年時光沒有荒廢,而是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正常生活,
努力學習。

  熬過了嚴寒的冬天,萬物復蘇,迎來了滿懷生機的春日。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正午,我興高采烈地放學歸來。在飯桌上,
我突然發現一個不同尋常的客人。他瘦高的個頭,一襲天藍
色的長衫,挽著飽滿的髮髻;清瘦修長的臉上鑲嵌著一雙深
邃睿智的眼睛,似乎能洞察這世間的一切;雙眉如慧劍一般
鼎托著寬闊的額頭,好像其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那悠然自
得的鬍鬚將他襯托得如此瀟灑與飄逸,仿佛他是從另外一個
世界而來。對他的景仰之情,在我心底油然而生。從母親那
裏得知,他是一位在華山修道的出家之人,雲遊來此。

  在家人的引薦下,我正式拜他爲師。此後,每日白天我
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去學校上學。不同的是,早晚我還要
跟隨師父習武,並聽他講述許多離奇的故事,和他那傳奇的
人生經歷。那時的我對於武功和拳術全然不知,腦子裏根本
沒有概念,但是他那神奇的經歷和動聽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少
年的我。當時的中國,電視機不算普及,但一系列以武俠爲
題材的電視連續劇,例如《張三丰》《武當》等,却轟動了
整個中國。習武的熱潮和俠客的夢想,在剛剛開放的中國,
令無數年輕人癡迷神往。肉眼凡胎的我,也追波逐流,在大
俠的夢想中暢想未來。

27
雲巖初步

  不能繼承家學、傳承醫道的我,實在不忍看著終日被病
魔纏身的人却無所作爲。這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煩惱,始終
困擾著我。迫切希望成爲一代大俠,扶弱濟困,當時是我唯
一的奮鬥目標。師父心懷天下,慈悲濟世,雲遊四方。他每
年能來我家居住的時間非常寶貴,我十分珍惜,衹能加倍努
力,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母親的眼裏,我離“大俠”已
經不太遠了。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我開始進入
到了中學時代,就讀於文碧峰下的青山中學。據史料記載,
這裏是宋代道學大家邵雍所創辦的青山書院之舊址。邵雍
(1011 - 1077),字堯夫,謚號康節,是北宋時期的一代高道,
集思想家、數學家、文學家於一身,譽滿後世。在其所著《皇
極經世書》中,邵雍運用易理和易數推演宇宙起源與自然演
化的規律,探究古今歷史變遷的奧秘,取得了極大成就。邵
雍生於河南,毗鄰我的家鄕,因此地民風淳樸,山川靈秀,
故在此創辦青山書院傳道授業,著書立說,教化一方。

  青山中學秉承青山書院的教學理念,爲青年學子打下了
堅實的基礎。青山中學門口有一條涓涓小溪緊挨著操場,旁
邊有兩棵胸徑粗近八米、高近三十米的千年古樹,據說乃是
邵雍親手所植。每次路過,看到此樹在溪水的滋養下鬱鬱蔥
蔥,枝繁葉茂,我都爲其所展現出來的頑强不息的生命力而
唏噓不已。

  離開了家庭生活,我開始和同學們朝夕相處,喫住在學

28

校裏。衹能每周末回家一次,所以與家人和師父相聚的時間
越來越少,對於往事的思索和懷念却越來越多。師父那飄逸
瀟灑的形象,母親那善良慈祥的面孔,在我心中變得高大了
起來……

  一次偶然機遇,我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選擇。清晰地記得,
那是中學快要念完前的一個傍晚,我在校外的小鎮玩耍,偶
然間被一部電視連續劇《封神榜》吸引住了。電視劇講述了
古代中國眾多神仙和隱士們的修煉生活,以及他們是如何輔
佐周王朝戰勝邪惡、統理天下的故事。周王朝是中國歷史上
統治時期長達近八百年的一個朝代(公元前 1046——公元
前 256)。我爲這樣一個故事癡迷,並且沉醉其中難以自拔。

  從那以後,我就無心學習。儘管每天依舊按時去學校上
課,但是滿腦子都是神仙的世界。我開始思考我的師父:他
雖然從來沒有讀過大學,却擁有豐富的知識和了不起的智慧,
他還精通繪畫、書法、醫學和武功……師父每天懷著慈悲之
心,行醫治病,解救眾生。他親自去深山采藥,然後精心炮
製,製成各種湯膏和藥丸,藥到病除。不僅如此,他清靜的
心態和深邃的智慧,給無數人提供了一種精神指引。他成了
我的英雄和偶像。在我的內心深處,我是多麼想成爲他那樣
的人。

  每當想起師父,我就倍受鼓舞。可是,當我意識到想學
習的東西永遠也無法從學校裏學到時,我就萬分沮喪。學校
這種單調乏味的教育模式,不能讓我擁有師父那般的智慧。

29
雲巖初步

我不可能在學校實現自己的夢想——擁有像師父那樣無拘無
束、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段時間我非常困惑,每天都在思考
如何實現夢想。

  期末考試的前兩周,我突然鼓起勇氣做出了重大決
定——離開學校。我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家人親人和老師
同學。除了那身夏天的衣服,衹帶了一把母親給我的雨傘。
儘管那時我孤身一人,但是內心充滿喜悅之情,雖然當時我
也不知該去向何方。這時,我遇到一位老人,他告訴我在某
座山上有一座寺廟,裏面住著一位老和尚。我就順著他的指
引去了那座廟。

  那時候交通不發達,也沒有直達山中寺廟的交通工具。
我衹能靠我的雙手雙脚,一路翻山越嶺。這真是一段艱辛的
旅程。儘管早已精疲力竭,但是虔誠的精神力量一直支持我
不斷前行,因爲我很高興自己終於走上實現夢想的道路。

  當我最終到達寺廟的時候,已是黃昏時分。群山環繞之
中,萬山來朝,一座已經荒廢的“地母廟”靜靜地聳立在這
山巔之上。漫天的星辰和彩雲,觸手可及。松柏翠竹相伴,
清風來徐,沙沙作響。儘管地母廟頹敗破舊,但在我看來,
她却是這壯觀景象中最耀眼的地方。

  當我正在欣賞這壯觀景象時,一位老僧走了出來。他獨
自一人住在這裏,不僅是這裏的住持,也是這裏唯一的僧侶。
這位大師和我的師父不一樣——他剃著光頭,沒有優雅的鬍
鬚,穿著灰色的袍子。他不像我的師父那樣優雅瀟灑,但是

30

他看起來依舊端莊乾淨,令人肅然起敬。他慈祥地看著我,
然後用和藹的語氣和我講話。我十分激動地訴說著自己的來
意,他很和善地答應了我的請求。

  伴隨著日出日落,我和法師一起練習武功,打坐冥想,
早晚學習經文。在變幻莫測的彩霞映照下,我們一起喝茶,
期間他教我一些心法。然而,地母廟的生活讓我想起了師父
和電視劇裏的姜子牙。我有時會思考:要怎樣才能過上他們
那種生活呢?我開始懷念師父,試圖去實現電視上看到的那
種生活。

  到達地母廟兩三個月後的一個午後,我跟地母廟的法師
閒談,告訴他自己的理想——成爲一名道士,修道成仙。後
來法師告訴我,在另一座山上有一座老君山道觀,那裏的道
長是他的老朋友。當聽見這個消息,我非常激動,想著也許
在那裏就會遇到我命中注定的真正的師父。我非常感激地母
廟的法師,並立刻去大殿裏焚香感謝地母,祈求她的保佑,
幫助我實現我的夢想。與法師告別後,我就離開了地母廟。

  經過漫長艱苦的跋涉,通往夢想之路似乎出現在了眼前。
在幾乎不間斷地行走了一天半以後,我終於到達山脚下。老
君山道觀位於商南縣城西党馬鄕,途經 312 國道,由捉馬溝
大橋向北行進溝,山路崎嶇,山石險峻,有點“山高石頭多,
出門就爬坡”的意思,山尖高聳入雲,極其陡峭。那天下了
很大的雨,還好是夏天,過一會太陽就出來了。儘管夢想就
在眼前,但依舊困難重重——這座山太陡峭了。這下真的是

31
雲巖初步

“爬山”——因爲衹能手脚並用去爬,有些地方就像是在攀
登陡立的墻壁或者攀登直立的梯子。

  事實上,很快我就迷路了。儘管迷路了,但我還是很高
興,因爲我在山裏——夏天的山裏,有各種各樣的成熟野果,
他們可以給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力量,幫助我登上頂峰。但
是當我最終到達山頂之時,我却發現,法師跟我講的那座道
觀,却聳立在另一座山峰之上。於是我衹能原路返回,然後
再重新攀登。

  最終到達那座道觀時,天已經黑了,我也已經累得精疲
力竭。然而,我喫驚地發現整座道觀一個人也沒有。真的,
一個人也沒有。不過我還是徑直走進道觀,然後倒頭就睡,
因爲確實累得不行了。我一覺睡到天亮。醒來才發現,道觀
正建造在懸崖絕壁之上。主峰天池峰,峰頂有一池號稱“天
池”,四季不涸,常年清澈,傳說是神仙沐浴的地方。左有
獅象峰,右爲蠟臺峰,環山依巖,坐北向南,自然天成。經
過昨天的大雨,遠遠望去一目千里。山上清晨的陽光是那麼
清純明亮,視野開闊。我起來洗漱完畢,就去大殿上香叩拜,
靜靜地等候這裏的道長回來。道長大約是在中午之前回來的,
我懇請他收留我,允許我出家成爲一名道士,在這兒和他一
起修道,修煉成仙。

  他靜靜地傾聽,微笑地看著眼前這個可愛而虔誠的小男
孩。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要接受出家相關的種種考驗。每
天打掃衛生,早晚功課。修道成仙的願望如此迫切,以至於

32

每天還要練習打坐冥想、誦讀經文。

  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我和師父的關係變得非常親
切,算是通過了初步考驗,他建議我回家一趟,把我出家的
打算告訴家人,並且讓他們知道我在哪裏,在做什麼。那時
候我突然想起了家人,尤其是我的母親。因此,我決定在正
式出家修道之前至少先回趟家。

  當我回家的時候,才發現他們都一直在找我,而且已經
找了很長一段時間。母親見到我喜極而泣,又是激動又是高
興。原來,自我逃學走後,學校便聯繫我的家人,詢問爲何
我很長時間都不去學校上學,他們這才意識到我失蹤了。從
那以後,家人們就一直盡力尋找我。但是在他們找我的時候,
我却把他們忘得一乾二淨。

  就在此時,我突然意識到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可複製的,
別人是無法替代你去生活,而我也衹能經歷屬我的生活。家
人的擔心和關懷,讓我感受到慈悲與愛的力量,更加堅定我
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我前往家族祠堂(也就是傳統中國北方人家裏的堂
屋),——這裏供奉著天地君親祖先牌位。我在香爐裏上了
炷香,告訴先輩們自己希望出家修道的打算,然後又告訴了
母親。我的母親是一位虔誠善良的宗教信徒,當她聽到我的
打算時,她非常高興我能做這樣的決定。但是我的哥哥,還
有家裏的其他親戚們却不理解我爲什麼會這樣做。

33
雲巖初步

  我又回到那個老君山道觀,把母親同意我出家修道的決
定告訴了師父。母親認爲我能夠造福更多的人,而選擇出家
修行這條路是整個家族莫大的榮耀。這時候,師父才正式收
我爲徒,並賜道號“合春”作爲我的道名。“合”是天人合
一、聚集聯合的意思,是道教全真龍門派第十六代玄裔弟子
的輩分。“春”是春天的意思,春天是萬物萌芽的季節,這
個字就像道生萬物一樣,充滿著生機,讓我甚是歡喜。

 
序號 輩分 內容

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
1 1-20 代
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
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
2 21-40 代
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
未修正仁義,超昇雲會登。
3 41-60 代
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
虛空乾坤秀,金木姓相逢。
4 61-80 代
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
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
5 81-100 代
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表一:全真道教龍門派百代譜系

  在師父身邊,我從道門日常課誦基礎開始,淨心神呪、
淨口神呪、淨身神呪、安土地神呪、淨天地神呪、金光神呪、
祝香呪、玄蘊呪等八大神呪學起,相繼背誦《太上老君說常
清靜妙經》《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呂祖百字銘》《龍門派
百字輩》《龍門心法》《三官經》《北斗經》等等經文典籍。
修行學習一段時間後,師父感知到我內心的想法,給了我外
出雲遊歷練的機會,參訪學習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拜訪洞

34

天福地和高真大德。

  一個風雪交加的清晨,師父送我到汽車站,並跟我說先
去華山和樓觀臺拜訪兩位高道。在分別的時候,他語重心長
地跟我說了兩句簡短的話——“慈心下氣,恭敬一切”,一
下子觸動了我內心深處。這八個字,來自於我每天都要念誦
的早晚功課經文,但是在此情此景中,這就是師父特意爲我
準備的參學處事心法。從那時起,這兩句經文便成爲了一座
燈塔,照亮了我的修行之路。

  按照師父的指引,我來到了華山。到達華山的時候,已
是傍晚時分。放眼望去,在皎潔的月光映照下,皚皚白雪覆
蓋的群山是多麼的雄偉壯麗。當晚,我住在山脚下的道觀玉
泉院裏。進入道觀的一刹那,蜿蜒矗立的殿臺樓閣召喚著我,
內心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天很早我便起牀,却發現其他人已經做完了功課,
每個人都悄無聲息地拿著掃帚,打掃著庭院的落葉,我也自
然而然地加入其中。院落很大,大家互不交接,各自掃著眼
下的落葉。好像每個人都在清掃著自己的心田一般,且在自
然而然的過程中受到教化,如《南華真經·知北遊》所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
說。”a 這一切是那樣的完美和諧,寧靜祥和。

a 《南華真經》,《道藏》第 11 冊,第 607 頁。下同。

35
雲巖初步

  玉泉院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1049-1051),是高道賈
得昇爲其師父“希夷先生”陳摶老祖修建的。據說陳摶老祖
在這裏的山蓀亭寫出了《釣潭集》《三峰寓言》等著作。院
內的無憂樹,據說爲陳摶老祖當年親手栽植。此外,玉泉院
還有石舫、無憂亭、通天亭、希夷洞等名勝古迹。華山自古
三宮九觀七十二庵一百零八洞,是久負盛名的福地洞天。

  在其他道長的指引之下,我去拜訪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
前輩,她住在華山極爲險要的地方——大上方。我內心有很
多問題需要請教,想從她那兒學到一些方法。在我和她相處
的期間,她並沒有傳授我具體的方法,後來回想起有關她的
點點滴滴,總覺得從中受益匪淺。我這才明白這就是所謂的
以身示法,行不言之教。

  離開華山,我去了終南山樓觀臺。樓觀臺是周朝函谷關
關令尹喜真人結草爲樓,觀星望氣之所,留下了“紫氣東來”
的千古佳話。一日尹喜真人觀天象,有紫氣從東方緩緩而來,
預示著將有智者聖賢路經此地。於是命人清掃道路,在此恭
候,不日老子離開京畿雲遊至此。在尹喜真人的再三請求下,
方才有了《道德真經》流傳後世,惠及蒼生。之後的樓觀臺
成爲了世人心中的聖地,道韻悠長。

  福地洞天歷來都是高道大德們切磋砥礪的雲集之地。師
父推薦我來此地參學定有深意,我每日掃灑應對,早晚功課,
沐浴在談玄論道的玄門正氣之中。在眾多前輩的熏陶之下,
我和其他道徒一樣,聆聽教誨,學習經典。雖然當時對眾多

36

經典領悟有限,然通讀並背誦的《黃帝陰符經》
《道德真經》
《黃
石公素書》《周易參同契》等經典至今記憶猶新。其中,刊
刻在樓觀臺《道德真經》碑石之側的十四字玄之又玄的秘訣,
經過任道長的解讀和傳授,讓我受益良多。這十四字如下 a:

      【軉】讀音:玉 yù

  字義:珍貴之意。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
氣、神。此字會意身內有寶,珍貴如玉。常人因凡俗縈擾,
恣情縱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真經》第七十五章中說“民
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寶,恬淡
世情,積精累氣,以求長生。

      【𨈝】讀音:爐 lú

  字義:冶煉的器具。此字指煉內丹而言,從字的構成應
理解爲:以人身固有的精、氣、神,經過陰陽交會煉就養生
的真丹。丹經《悟真篇》曰:“先把乾坤爲鼎器,次搏烏兔
藥來烹。”b 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煉丹的鼎器,也有煉丹
的元素。𨈝字反映了道家關於修養的基本方法。

      【㶮】讀音:燒 shāo

  字義:一者,坎也,爲水也;內者是身內有水、有火也。

a 參閱任法融著:《太上老君十四字養生訣》,北京:中國道教協會,1983 年。
b 北宋張伯端撰,王沐淺釋:《悟真篇淺釋》,北京:中華書局 1990 年版,
第 31 頁。

37
雲巖初步

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在天干爲壬癸,在地支爲亥子,在
卦爲坎,按老君太極圖意,陰極生陽,故曰“冬至一陽生”a。
水者萬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陰極生陽之理。火者在時令
爲夏,在四方爲正南,在卦爲離,在天干爲丙丁,在地支爲
己午,在三光爲日,在人身則爲心神。丹經提到:火逼金行
者,實即心火下降,腎水上騰,陰陽交會成爲燒煉之意。

      【𥒯】讀音:煉 liàn

  字義: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丹經中說:“木爲火
之元神,金爲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金、木、水、火,
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變化,衹有土屬中央,旺
於四季。金、木、水、火皆依於土。所以說“土能生萬物”b。
用人的心意來招攝人身內的水火,使之歸源,去其糟粕,取
其精華(元神、元精)。衹有經過這樣的提煉,真氣才能正
常運轉。

      【㥐】讀音:延 yán

  字義:延長壽命之意。道家認爲衹有性(心)命雙修才
能延年益壽。丹經中說:“衹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
病。”性命雙修是通過戒、定、慧,修煉精、氣、神,寧心
靜慮,精滿氣足,心曠神怡。故此字的意思是教人平日清靜
身心,固守精氣,這才是延長壽命的根本,亦即道家倡導的

a 北宋張伯端:《悟真篇註釋》,《道藏》,第 3 冊,第 28 頁。
b 《周易參同契注》,《道藏》,第 20 冊,第 182 頁。

38

養生之道。

      【𦼌】讀音:年 nián

  字義:依法修煉能夠達到長壽無極之意。據《南華真經·在
宥》記載,廣成子向軒轅黃帝傳授養生之道時說:“天地有
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千萬”意喻長久,
人如能依照老君養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養,就能身强體健,
延長壽命。

      【𤂼】讀音:藥 yào

  字義:指內丹的元素。《高上玉皇心印經》云:“上藥
三品,神與氣、精。”a 自、家、水者,即人體內之精液,
爲三品上藥之源泉,故丹經《悟真篇》中又說:“人人本有
長生藥,衹是愚迷枉自拋。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
交。”b 人不分賢愚,皆有丹藥,衹因常人縱欲過度,以致
藥源枯竭,多疾壽夭。因此,修道之人把清心寡欲、築基、
煉精,作爲養生最根本的功夫。

      【靕】讀音:正 zhèng

  字義:此字體現了修煉的不偏不邪、生機盎然之意。此
字指人外行純一,止於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爲修德

a 《高上玉皇心印經》,《道藏》第 1 冊,第 748 頁。


b  《高上玉皇心印經》,《道藏》第 1 冊,第 748 頁。

39
雲巖初步

之本。所以它有道與德、內與外對仗意義。青在五行爲木,
在四季爲春,在四方爲東,屬萬物生氣一方。又春爲一歲之
首,草木應春而生,枝葉青蔥,隱含人循道養生,就能生機
旺盛,如草木逢春。

      【𠐵】讀音:道 dào

  字義:“人”指人體,“道”指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
“寸”喻寸心,即個人的心。整個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教
人修煉時要順乎人身陰陽之道,使人常處於無邪思、無妄爲
的清靜狀態。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響,心神躁動,胡思妄
爲,氣血循環不軌,陰陽失去調和,心神偏離生理自然之道。
故此字教人要清靜心神,革除邪思妄爲,循道而行,返樸歸
真。

      【𠎢】讀音:行 xíng

  字義:“人”指人體,“法”指師法,“心”指人的心性。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云:“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
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a 人心本來是清靜的,
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牽繞,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寧
心澄慮,取法自然清靜之意。又《道德真經》第十九章云: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以上講的都是絕去私欲,養我常

a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道藏》,第 11 冊,第 344 頁。

40

靜常清之心。

      【臹】讀音:修 xiū

  字義:“至”即達到,“成”即成功,此字指堅持不懈
的決心。《高上玉皇心印經》說:“回風混合,百日功靈。”a
其意爲收視返聽,經百日即可見修煉之效。換言之,如能遵
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誠心修煉,就一定能夠成功。

      【㴁】讀音:益 yì

  字義:添也,滿也,是天井中有水也。所謂天、井、水
者,是指人用功到虛極靜篤時,陰陽交會,心平氣和,衹覺
口內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潤百骸。故
《道德真經》有“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之語,呂祖《百字
碑》亦說“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b,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𠋮】讀音:壽 shòu

  字義:“人”指道家所謂的“真身”,“內”指人體內精、
氣、神的凝聚物。故《周易參同契》說金丹長成以後的形態
是“類如雞子,黑白相扶,縱廣一寸,以爲始初,四肢五臟,
筋骨乃俱,彌曆十月,脫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鉛”c。
這時的丹在人身內,還沒有成熟,似婦妊娠,尚未分娩,所

a 《高上玉皇心印經》,《道藏》,第 1 冊,第 748 頁。


b 《呂祖志》,《道藏》,第 36 冊,第 482 頁。
c 《周易參同契》,《道藏》,第 20 冊,第 85 頁。

41
雲巖初步

以是“在”“人”“內”。如果人身內成就此丹,便可長壽
在望。

      【㐤】讀音:丹 dān

  字義:“九”比喻煉功長久,“真”是真實之意。修道
之人常說修煉功成時“九轉丹成”,三千功滿,八百行圓,
方能證得道果。所謂“三千”就是三千天,將近九年。這裏
的“九”即“久”的諧音,隱喻長久不斷修煉。比如煉金,
次數愈多,純度愈高。“煉丹”也必須是久修久煉,持之以
恆,真丹才能煉成。

  “玉爐燒煉延年藥”a,是指“延年藥”不須外求,自
身就有原材料和最好的冶煉爐,可以燒煉出來。“正道行修
益壽丹”b,指的是按正常方法,下苦功夫修煉,就能實現
延年益壽效果。其中,“燒煉”與“行修”是關鍵所在。道
理縱有千條萬條,修行全在自己。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在樓觀臺學修期間,我有時也會
和道友們騎自行車到大重陽萬壽宮朝拜,雖然衹有幾十分鐘
的行程,但却有著特別的感悟:從老子講經說法,到重陽祖
師創立全真道,先賢們的弘道立德事業已傳承一千多年了。
守望著綿延起伏的終南群山,我不禁聯想起自身的渺小。於

a 李玉明、王雅安 主編:《三晉石刻大全》,杜銀安 分冊主編:《臨汾市鄉


寧縣卷》,太原:三晉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463 頁。
b 同上,第 463 頁。

42

是,努力精進成爲我奮鬥的目標。矗立在崇山峻嶺那一邊的
武當山,成爲了我參學訪道的下一站。

  武當山修行人很多,道行高深的人看上去鶴髮童顏、步
履清虛,讓人想起唐人李翱的詩句:“練得身形似鶴形,千
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a 朝
拜完武當山眾道觀後,我決心在山下的玉虛宮住下,學習八
卦掌、太極拳和武當劍等。玉虛宮內有一位年過百歲的坤道
(道教將出家修煉的女性道姑稱之爲坤道),每日我在練功
之餘,時常聆聽她講述修道的經歷。雖然她的言語樸實無華,
然而却讓我感受到了大道至簡至朴,厚重而幽玄。儘管當時
的玉虛宮古老而凋敝,但却氣韻非凡。我在這裏每天練功習
武,有時也會打坐冥想。

  一日午後,我在背負石碑的巨大石龜上靜坐冥想時,開
始回想自己的過往。突然間,我想起了啓蒙恩師以及電視劇
中姜子牙的形象,開始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我意識到自
己的夢想已然不再是成爲一代大俠,而是通過智慧去幫助更
多的人。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我覺得真正的智慧,應
當是平凡中的偉大,像我的啓蒙恩師和這位年過百歲的坤道
前輩那樣,用抱樸守真的心態積功累德,以大道至簡的方式
傳道授業。將德行作爲感化世人的不二法寶。想著想著,電
視劇《封神榜》的主旋律歌曲在我腦海裏迴盪起來,歌詞充

a 清余嘉錫著: 《四庫提要辨證 • 李文公集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 2007 年版,


第 1291 頁。

43
雲巖初步

滿著力量,不斷地啓發著我對神仙世界的嚮往:

        願生命化做
        那朵蓮花
        功名利禄全拋下
        讓百世傳頌
        神的逍遙
        我輩衹需獨占
        世間瀟灑

  懷揣著前行的夢想,思考和疑問在我心中不斷增加。帶
著在武當山修行歷程中遇到的困惑,我又回到了終南山樓觀
臺。清晨起來,整理完自己紛亂的思緒,帶著心中的無數個
困惑,前去拜見德高望重的前輩任老爺子。

  當我第一眼見到他時,晨曦映照下的他一派怡然自得的
神仙氣象,手持羽扇向我微笑示意。他那溫和的笑容,如同
冬日裏的陽光一般,瞬間令我心中的困惑消融殆盡。在熹微
的晨光中,我們二人在觀內漫步,靜靜地感受這暖暖的朝陽。
雖然誰也沒有講話,但是我們却好像在無聲地交流。過了些
日子,我拜別了任老爺子,途經茅山、上海,來到了美麗的
西子湖畔——杭州。此地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是南宋的都
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抱樸道院位於杭州西湖邊上的葛嶺山,曾是祖師葛洪真
人煉丹修煉之所。我沿著曲徑通幽的山間小道,在烟雨朦朧
中拾階而上。走著走著,一座山門映入眼簾,山門兩側有兩

44

排大字:“神仙事業三生訣,襟帶江湖一望中”。隻身前行
其中,猶如漫步在清虛之境。宋人魏野有詩云:“尋真誤入
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采芝何處未歸來,遍地白雲無人
掃。”a 誠如是也。來到抱樸道院,滿眼的湖光山色,令我
心曠神怡。依山而建的抱樸道院,坐北朝南,可以將西湖風
景盡收眼底,果然不負“葛嶺仙境”的美譽。

  在這裏我和其他青年道友一起,每日研習齋醮科儀,早
晚練習八卦太極。因葛嶺有一名泉甘洌無比,故而常有文人
雅士來此品茗雅靜,撫琴對弈,談玄論道。在這些往來的文
人雅士中,有一位徐老先生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我被他深
厚的學養所折服。他時常帶領著我和其他幾位年輕的小道友
浸潤在文化藝術之中。春暖花開、天朗氣清之際,他也會率
眾泛舟雅集於西湖之上。在他老人家的啓發熏陶之下,我慢
慢開始對古琴等傳統音樂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在杭州的參學之旅,用一位老
道長對我的開示來總結,即爲:“一心求道,道無窮,窮中
有樂;萬事隨緣,緣有份,份外無求。”縱觀人的一生,是
求道、學道、悟道、證道、得道、行道、弘道的過程,是檢
驗和實踐真理、提昇生命境界的歷程。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
過程,但是要在持續精進中學會珍惜,享受快樂,樂天知命,
知足知止。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是無比幸福圓滿的。

a 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 1980 年版,第 268 頁。

45
雲巖初步

凡事隨方就圓,自然而然,方能水到渠成,渾然天成。諸事
有度,份外無求,坦然面對,方可了然於心。這雖說是一幅
老對聯,但蘊含的道理不老,指引著我此後的修行之旅。

  天道的運行,無私無偏,却與我們時刻同行同在。在道
的滋潤下,人生是快樂的、幸福的。人生最偉大的修行,莫
過於智慧地活著,在健康自然的狀態下,自由自在地快樂活
著。生命是場旅行,在旅途中覺醒是一次修行。修行永遠在
路上。

  離開了葛嶺抱樸道院,我回到了陝西西安,住在西安著
名的道教十方叢林萬壽八仙宮。八仙宮是漢鍾離(鍾離權)
祖師度化呂洞賓祖師得道之處,有黃粱夢覺之典故、警醒世
人早覺悟之記載。道教的大叢林,往往是道門中各方遊學參
訪的雲集之地,八仙宮亦不例外。我在此住下,潛心修學閔
爺所傳《全真正韻》(也稱《十方韻》)和道教儀軌。

  閔爺是近現代道教領袖,道德高深,智慧廣大。他爲培
育道教的後備力量,推動道教事業發展奉獻了終生。道門常
言,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體至道之隱奧,用至
道之不測,得至道之幽深,達至道之無礙,方可微妙玄通。
古往今來善爲士者,無不立身持正之間,正己感化,度人度
己;應事接物之際,以德踐行,度己度人。謹守尊道貴德之
念,不立一毫巧僞之心。能會於此,其不盈之深旨,不待言
而自明矣。如此超凡脫俗者,閔爺是矣。

46

  世間的人都在以各種方式,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裏遇見
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生命。可最有
價值的遇見,就是在某一個刹那的瞬間,重遇了自己。那一
刻你才會懂得,行於世間,也不過是爲了覓得一條回歸內心
之路。

  一個秋雨綿綿的午後,我正在院內回廊漫步,迎面走來
一位雲遊到此的道長。他赤裸雙足,看起來衣衫襤褸,然氣
度非凡。我們非常投緣,於是邀請他到我的丹房喝茶暢玄。
不久後他離開了八仙宮,行脚去喜馬拉雅山繼續修行。臨別
時,他贈予我八個字:“萬緣放下,忍辱精進。”字如珠璣,
令我細細品味其中涵意。道者,路也。有的路是用脚去走,
唯有登峰造極,才可平步青雲;有的路是要用心去走,走好
內心選擇的路,別選擇容易走的路,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的自己。

  雲中白鶴山中象,天外朝霞世外樓。在華山劉爺的指引
下,我來到華山的後山王刁嶺,閉關獨處。這裏曾是古代道
教前輩們閉關修煉的山洞,位於懸崖峭壁間,方圓數十里沒
有人烟。我在此與世隔絕,却與天地相通。山中無曆日,寒
盡不知年。我在山中的日子,正如陶弘景祖師詩中所言的那
樣: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衹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a
我每日打坐練功,誦經冥想,思考道士的真義。道士,乃有

a 唐吳筠:《宗玄先生玄綱論》,《道藏》,第 23 冊,第 643 頁。

47
雲巖初步

道之士,飄逸不羈,自適逍遙,出有入無。道士,乃有道之
士,道在天地,道在螻蟻,道法自然。道士,乃有道之士,
無爲而無所不爲;法自然乃自然而然。率性即爲天,天性合
乎道;道在渺渺處,道在冥冥中……

  結束了爲期半年的閉關修行,我繼續雲遊參訪。首先我
來到北京,朝拜祖庭白雲觀,後參訪東北道教叢林瀋陽太清
宮,福建武夷山,廈門太清宮。之後,我又來到天府之國——
成都,常住青羊宮。自古蜀地多神仙。從軒轅黃帝問道於青
城,到天師創教於西蜀,此地道教興盛不衰,洞天福地眾多,
道教宮殿星羅棋布。歷經燹火得以保存至今的道觀中,以青
羊宮最爲完整。青羊宮曾是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道德真經》
後,與尹喜真人再次相會的地方。李唐王朝兩代君主,幸蜀
時均曾居住於此。後幾經修葺,道脈綿延。我承蒙住持老道
長的垂青,在道教協會歷練深造,奉持道祖訓教。

  2011 年起我擔任成都市至真觀住持,負責至真觀的恢
復重建工作。至真觀位於成都鳳凰山,始建於隋開皇二年(公
元 582 年),曾是西蜀著名道觀,重玄學重鎮。歷經世代更
迭,百廢待興。得祖師感應,道眾齊心。經過數載耕耘,如
今的至真觀已得到整體規劃,並逐步實施,現已初具規模。
興辦的重玄書院,闡揚道法,丕振玄風。

  2020 庚子年,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原本的工作計
劃因此擱置,這讓我有了充足的時間,組織修繕道觀,整理
講記。追憶過往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如今已入不惑之年,

48

初心依然。承蒙十方相助,道氣長存。

  《陰符經》《清靜經》貫穿我整個出家、學道、雲遊、
修行的始終,本講記凝聚了我對這兩部經典的學修和參悟。
此次結集成冊,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願管窺經典的
感悟,能夠帶給大家智慧與力量。

  福生無量!

2020 庚子月圓夜
李合春記於至真觀

49
《陰符經》講記 

50
《陰符經》講記

《陰符經》
探玄

  在道教內部流傳著一個非常久遠的觀點,《黃帝陰符經》
是華夏人文始祖黃帝所傳。綜合多種歷史資料來看,大約距
今 4700 年以前,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
黃帝公孫軒轅氏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據《史記·五
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a
黃帝部落最早住在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遷居至冀中涿鹿
之野,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跟黃帝同時代的另一個部落
首領炎帝,最早住在西北方姜水附近,與黃帝部族是近親。
後來的中國人把黃帝和炎帝並稱爲中華民族的始祖,稱自己
都是“炎黃子孫”。

a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中華書局
編輯部點校:《史記》,卷一,北京:中華書局 1980 年版,第 1 頁。

51
雲巖初步

  在中華文脈的傳承中,流傳“甲子紀年創始於黃帝”這
樣一種說法。其意是說,黃帝即位的那一天,時逢日月合
璧、五星連珠、七曜齊元等瑞象一同出現,黃帝定那一刻爲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作爲六十甲子紀年的起始。大
撓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
以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
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以紀年。由於這種說法少
見於後世的正史記載,故已難以溯源細考,但在道教內部口
耳相傳,以及一些古天文學文獻和術數著述中還有點滴保存
著,並產生著持久影響力。

  黃帝除了製定中國最早的曆法以外,還發明了許多有用
的器物。此外,他還精通醫術,和神醫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
診治方法。他和岐伯關於醫學的對話,被後人編成中國最早
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該書中,黃帝和岐伯從醫學的
角度入手,通過剖析人體與宇宙的對應關係,探索生命科學
的奧秘。

  黃帝的妻子嫘祖最早教授人民養蠶,總結出喂蠶、繅絲、
織帛等技法。從此,人們既會製衣,又會作冕,還能製鞋,
徹底改變了原始社會的生活習俗,全面提昇了人民的生活品
質。

  古代大多數人受飲水條件的限製,需要逐水草而居。黃
帝發明了井,人們才有可能去遠離河流的地方生活。當時的
人還不會蓋房子,穴居野處,構木爲巢;黃帝教人們“伐木

52
《陰符經》講記

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a。黃帝召集了一
大批有才能的人,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比如,文字學
家倉頡,造出了象形文字,音樂家伶倫分出十二音階,配成
樂曲;精通數學的隸首,製定了各種度量衡等等。

  《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
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
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b 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
軒轅本來的意思是“車”。在這裏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
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
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
術稱燧人氏。黃帝的國號“有熊”,當時的“國”,實爲部
落。熊、羆、貔、貅、貙、虎爲六種獸名,是有熊部落中六
個氏族的名稱。相同的記載,還見於《沖虛至德真經 • 黃帝
篇》:“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
虎爲前驅,雕、鶡、鷹、鳶爲旗幟。”c

  黃帝軒轅氏歷經數次大戰,最終打敗了炎帝統一天下,
成爲了諸侯擁立的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孫和部下不服也不心,
尤其是蚩尤。《史記》中有“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d

a 徐仁甫著:《史記註解辨正》,北京:中華書局 2014 年版,第 155 頁。


b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中華書局
編輯部點校:《史記》,卷一,北京:中華書局 1980 年版,第 3 頁。
c 江遹:《沖虛至德真經集解》,《道藏》,第 11 冊,第 830 頁。下同,不
再逐一註明出處。
d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中華書局
編輯部點校:《史記》,卷一,北京:中華書局 1980 年版,第 3 頁。下同。

53
雲巖初步

根據《帝王世紀》所記載,“炎帝”之名號傳了有八世之餘,
到第八世,帝榆罔之時,蚩尤部落才開始有名望。由此可知,
蚩尤繼承了“炎帝”的名號,其部落是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
蚩尤部落是眾多農耕部落中實力最强的一個部落。其實力雄
厚的原因,一是得益於其居住地盛產食鹽;二是在煮鹽的生
產過程中,發明了冶煉金屬與製作兵器的技術。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
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爲暴,莫能伐。”又載:“蚩
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
之野,遂禽殺蚩尤。”黃帝戰蚩尤的典故,最早見於《山海
經》。《山海經·大荒北經》云:“有係昆之山者,有共工
之臺,射者不敢北鄕。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
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
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
殺蚩尤。”a

  記載黃帝事迹非常詳細的文獻,屬《軒轅黃帝傳》。據
《四庫全書未收書提要》考證,《軒轅黃帝傳》當爲南宋時
代的著作。書中對黃帝的生平傳記及其後世子孫的傳承譜系
有著較爲詳盡的記載。據《軒轅黃帝傳》載,在公孫軒轅即
帝位二十二年的時候,蚩尤率領著自己的族人公然抗命,反
對黃帝的統治。同時,書中也詳細記載了黃帝與蚩尤大戰的
前後經歷。約略如下:

a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30 頁。

54
《陰符經》講記

  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個個銅頭鐵臂非常凶猛,有著像
刀刃一般的毛髮。自從炎帝敗給黃帝之後,蚩尤每天都想著
報仇雪恨。有一回蚩尤路過葛廬之山脚下,發現那裏有很多
的礦石,就把礦石收集起來鑄造成刀、劍、矛、戟等兵器,
以及鎧甲等護具。同時,蚩尤還請來了風伯和雨師一起助陣,
頓時實力倍增,誓要打敗黃帝。蚩尤給黃帝下了戰書,準備
開戰。

  黃帝接了戰書,親自率領部下和大將們與蚩尤對陣。首
先黃帝派出大將應龍。應龍是條巨龍,衹見他“嗖”的一下
飛到天上,從口中噴出大量的水衝著蚩尤撲過去。蚩尤早有
準備,讓風伯和雨師迎戰。風伯施法刮起了漫天狂風,把水
刮回了黃帝一方,雨師此時將所有的洪水收集起來襲向黃帝
的大軍,瞬間狂風暴雨。應龍能噴水但是收不回來,黃帝這
一方就被水給淹了,大敗而歸之後,黃帝重整旗鼓與蚩尤再
戰。第二陣,黃帝一馬當先率隊衝入蚩尤陣中,蚩尤施展法
術吞烟吐霧讓黃帝的隊伍迷失方向。就在此時,黃帝猛然間
抬頭看到了天上的北斗七星,這北斗七星的斗柄轉動,但是
最前面不動,黃帝根據這個原理就發明了指南車。

  黃帝與蚩尤雙方,歷經三載苦戰未果。黃帝退兵修整,
盼望早日能有智者賢良輔佐,匡正天下,造福世間。一天晚
上,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的塵垢。接著又夢見一個人手執
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醒來後,黃帝暗自思量:風,號令而
爲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后的人嗎?千鈞
之弩,說明此人力大無窮;驅羊數萬群,應當指的是善於牧

55
雲巖初步

羊之人。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於是便命人到處訪尋這
兩個人。結果在海隅找到了風后,在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
以風后爲相,力牧爲將,重整旗鼓,肅正軍隊。

  在涿鹿之野,黃帝與蚩尤兩軍再次擺開陣勢,一決高下。
蚩尤布下百里大霧,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
此時,西王母派遣玄女前來助陣,教黃帝三宮秘略、五音權
謀之術。杜光庭祖師在《墉城集仙録》中記載:“帝用憂憒,
齋於泰山之下。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衣,以符授黃帝,曰:‘精
思告天,必有太上之應。’居數日,大霧冥冥,晝晦。玄女
降焉……即授六甲六壬兵信之符,靈寶五帝策使鬼神之書,
制妖通靈五明之印……遂滅蚩尤於絕轡之野、中冀之鄕,分
四冢以葬之。”a 此外,《黃帝玄女戰法》亦云:“黃帝與
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霧冥。有一婦人,
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
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遂得戰法焉。”b
《軒轅黃帝傳》整合了這兩種說法,進而詳細加以闡發:“帝
戰未勝,歸太山之阿,慘然而寐。夢見西王母遣道人,披玄
狐之衣,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後。得之者勝,
戰則剋矣。’帝覺而思之,未悉其意。即召風后,告之。風
后曰:‘此天應也,戰必剋矣。置壇祈之。’帝依之以設壇,
稽首再拜,果得符,廣三寸,長一尺,青色,以血爲紋,即

a 唐杜光庭撰:《墉城集仙錄》,《道藏》第 18 冊,第 195 頁。


b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1960 年版,第 78 頁。

56
《陰符經》講記

佩之,仰天嘆所未捷,以精思之感天,大霧冥冥三日三夜。
天降一婦人,人首鳥身。帝見,稽首,再拜而伏。婦人曰:
‘吾,玄女也。有疑問之。’帝曰:‘蚩尤,暴人殘物。小
子欲一戰則必勝也。’玄女教帝三宮秘略、五音權謀、陰陽
之術。玄女傳《陰符經》三百言。帝觀之十旬,討伏蚩尤。
又授帝《靈寶五符真文》及兵信行。帝服佩之,滅蚩尤。又
令風后演《河圖法》而爲式,用之,創百八局,名《遁甲》,
以推主客勝負之術。”a

  黃帝將所得兵法加以推演,風后又據之演化出遁甲之法。
蚩尤又向風神雨神求援,立刻刮起倒山拔樹的狂風,降下瀑
布般大雨,大地上波浪滔天,一片汪洋。黃帝也施展法力,
召喚女神旱魃助陣。旱魃的相貌猙獰可怕,據說是僵尸變成
的,全是一條一條的小蛇,身上長滿白毛,所到之處,連一
滴雨都不會有,往往一連大旱三年,赤地千里,所有生物,
全部乾渴而死。人們聽到她的名字都會發抖,但請她出面對
抗風神雨神,却最恰當。她一出現,風神雨神就狼狽逃走,
霎時間風停雨住,大水消失,泥濘乾涸。黃帝趁機反攻,九
黎部落大敗,蚩尤戰死,殘餘的民眾向南逃竄,定居在南方
的萬山之中,據說就是苗族的祖先。

  唐代王瓘撰寫的《廣黃帝本行記》中提到,黃帝“乃寫
九州山川百物之形,又作五嶽之圖,用傳於世。帝煉石於縉

a 南宋無名氏:《軒轅黃帝傳》,清阮元輯,《宛委別藏》,南京:江蘇古
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4-46 頁。

57
雲巖初步

雲之山,有縉雲之瑞,立縉雲之堂,丹丘存焉。帝藏兵法勝
負之圖、六甲陰陽之書於苗山。帝又合符瑞於釜山,奉事太
一元君,受易形變化,藏於崆峒之巖。帝考推步之術於太山,
稽力牧著體診之訣於岐伯雷公,講氣候於風后,窮律度於容
成,救殘傷、綴金冶之事”a。

  大意是說:有一天,黃帝正在洛水上,與大臣們觀賞風
景,忽然見到一隻大鳥銜著圖,放到他面前,黃帝連忙拜受
下來。再看那鳥,形狀似鶴,雞頭,燕嘴,龜頸,龍形,駢
翼,魚尾,五色俱備。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
黃帝從來不曾見過這鳥,便去問天老。天老告訴他說,這種
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
晚鳴叫是歸昌,夜裏鳴叫是保長。鳳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寧,
是大祥的徵兆。

  後來,黃帝又夢見有兩條龍持一幅白圖從黃河中出來,
獻給他。黃帝不解,又來詢問天老。天老回答說,這是河圖
洛書要出的前兆。於是黃帝便與天老等遊於河洛之間,沉璧
於河中,殺三牲齋戒。最初是一連三日大霧。之後,又是七
日七夜大雨。接著就有黃龍捧圖自河而出,黃帝跪接過來。
衹見圖上五色畢具,白圖藍葉朱文,正是河圖洛書。

  於是黃帝開始巡遊天下,封禪泰山。他聽說有個叫廣成
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請教。廣成子說 :“自你治

a 唐王瓘:《廣黃帝本行記》,《道藏》第 5 冊,第 34 頁。

58
《陰符經》講記

理天下後,雲氣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則凋,日月暗淡無光。
你的心性躁動不定,心神不寧,哪裏值得我和你談論至道呢 ?”
黃帝回來後,清靜無爲,垂拱而治。搭建了一個小屋,裏邊
置上一張席子,一個人在那裏齋戒反省了整整三月。而後他
又到廣成子那裏去問道。當時廣成子頭朝南躺著,黃帝跪著
膝行到他跟前,問他如何才得長生。廣成子蹶然而起說 :“此
問甚好 !”接著就告訴他至道之精要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
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方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
所聞,心無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長生。”a 說完,廣
成子傳授他一卷《自然經》。

  黃帝得到廣成子的點撥之後,開啓了遍訪天下名山高
隱之旅,尋求長生成仙之道。在王屋山獲得丹經,並向玄
女、素女請教修道養生之法。而後入蜀,在天社山留下了丹
井,在昌利山留下了轍迹,登雲臺入青城仙都,拜見了甯封
子先生,獲授《龍蹻經》。黃帝築壇於青城之巔,封甯先
生爲“五嶽丈人”。黃帝向甯先生請教“真一之道”, 甯
先生推薦他前往峨眉山請教天真皇人。黃帝來到峨眉山,
清齋三月之後拜見天真皇人。皇人曰:“西王母秘此書於
五城之內,其外衛備有仙樓十二,藏以紫玉之匱,刻以黃
金之札,封以丹芝光華,印以太上中章。其無仙籍者,不

a 江澂:《道德真經疏義》,《道藏》,第 12 冊,第 530 頁。

59
雲巖初步

得聞之也。”a 在黃帝的再三懇求下,皇人將“真一之道”
傳 予 黃 帝。 經 過 數 年 潛 心 修 煉, 精 研 大 道, 參 悟 玄 機。

  黃帝回到縉雲山,在縉雲之堂採石煉丹,留下丹丘。之
後,他採來首山銅,在鼎湖山下鑄造九鼎。鼎剛剛鑄成,就
有一條長須飄垂的黃龍,前來恭迎他進入仙境。黃帝當即乘
龍飛昇,回歸到仙班。

  爲了教化世人,讓聖賢的道德智慧世代傳承,黃帝在飛
昇之前將其兵法、勝負之圖、六甲陰陽之書藏於苗山;將易
形變化之法藏於崆峒之巖;考推步之術於太山稽力牧;著體
診之訣於岐伯雷公;講氣候於風后,窮究律度於容成。黃帝
將自己的所創、所學,藏於名山大川,留給後世求仙問道之
輩。其中,最爲重要的便是將《陰符經》傳於後世。

  關於黃帝與《陰符經》的關係,唐代王瓘撰寫的《廣
黃帝本行記》中記載到,黃帝“畢該秘要,窮究道真,傳
《陰符》,則內合天機,外合人事,理天下。南洎交趾,
北 至 幽 陵, 西 極 流 沙, 東 界 蟠 桃”b。 唐 代 張 果 認 爲:
“《陰符》自黃帝有之,蓋聖人體天用道之機也。”c 明
代官方監修的《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收録了長生子
劉處玄 1191 年撰寫的《黃帝陰符經注》。在范德裕爲其撰
寫的序言中指出:“昔軒轅黃帝萬機之暇,淵默沖虛,獲

a 唐王瓘:《廣黃帝本行記》,《道藏》第 5 冊,第 33 頁。
b 唐王瓘:《廣黃帝本行記》,《道藏》第 5 冊,第 34 頁。
c 唐張果:《黃帝陰符經注》,《道藏》第 2 冊,第 755 頁。

60
《陰符經》講記

遇真經,就崆峒山而問天真皇人、廣成先生,得其真趣,
勤而行之,一旦鼎湖乘火龍而登天,斯文遂傳於世。”a

  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馬王堆漢代帛書《黃帝四經》,
據陳鼓應先生考證,該書成書於戰國早中期。書中多次出現
的“符”“機”“執”“觀”“神”“天下”“聖人”“生
殺”等用語,以及書中的執道以觀、天人互法、生殺相剋等
思想,都與《黃帝陰符經》彼此呼應,說明該經的思想在戰
國時期便已廣爲流傳。此後,《黃帝陰符經》一直都在道教
界世代相傳,後被寇謙之天師所得,再次被藏諸名山,等待
後世有緣的訪道之人。到了唐代,李姓皇族追溯老子李耳爲
其祖先,並追封李耳爲“混元上德皇帝”,將道教奉爲國教。
唐朝宰相,著名書法家褚遂良奉唐太宗和唐高宗之命,先後
兩次書寫《黃帝陰符經》達一百餘卷之多。唐初著名書法家
歐陽詢也曾書寫該經作爲禮品饋贈友人。唐代李筌在嵩山虎
口巖石壁中,得絹本《陰符經》。李筌注解該經並加以刊印,
遂廣傳於世。

  宋金時期的高道大德,在綜合了歷代關於《黃帝陰符經》
的傳承歷史之後,加以衍生與發揮。宋代黃居真祖師對《黃
帝陰符經》的名稱作了解釋:“此西王母所以闡揚道樞,丁
寧詳復,爲黃帝言之也。”b 他認爲《黃帝陰符經》是由西
王母傳授給黃帝的,因爲經中遍布隱語,暗合大道,經文大

a 宋劉處玄:《黃帝陰符經注》,《道藏》,第 2 冊,第 817 頁。


b 宋黃居真:《黃帝陰符經注》,《道藏》,第 2 冊,第 773 頁。

61
雲巖初步

義衹有西王母和黃帝才能領悟與傳達,故稱爲“陰符”。而
黃帝將經文記録下來,流傳後世,故稱爲“經”。懂得了《黃
帝陰符經》所說的道理,則對個人來說可以長生成仙,對統
治者來說可以富國安民,對軍隊來說可以戰無不勝。《陰符
經三皇玉訣序》中則以軒轅黃帝的口吻寫道:“朕聞崆峒山
有一高聖先生廣成子,妙道深玄。朕車駕親詣,自心屈弱,
膝行肘步,禮拜侍立,告求廣成子先生指教:‘臣自石室中
得《陰符經》一卷,不曉義理,在世盡不通曉此經。今遇先
生,感天不忘,要通此經之妙道。’廣成子先生言:‘此經
者,是上天所秘,在世洞天隱此經一卷,鎮天下妖魔龍神精
怪,當與世上有德行之人。遇此經者,修長生之路,復昇天
道,永世流傳天下信道有緣之人。此經要知義理,天下莫能
知。’……朕當時深曉陰陽造化成道之理。朕道成昇天之日,
恐後人信道修真者,憑何經文?朕乃留此經遍行於世,復隱
此經一卷於崆峒山。”a

  綜合歷代文獻所述推衍,《黃帝陰符經》是源自崐崘神
山西王母崇拜,和中華文明肇始崐崘、起自河源密切相連。
西王母傳《陰符經》予九天玄女,玄女授予軒轅黃帝,幫助
他懲惡揚善,匡正四海九州。黃帝得此經後參學諸真大隱,
遍訪天下福地洞天,在黃帝的修煉踐行中該經得到了有序傳
承,並發揚光大,故得名《黃帝陰符經》。正如經中所言:

a 《陰符經三皇玉訣》,《道藏》,第 2 冊,第 790 頁。

62
《陰符經》講記

“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a《黃帝內經》中
的養生與修煉思想,便是對“食其時,百骸理”的具體闡發;
黃帝所傳兵法陣圖,則是實現“動其機,萬化安”的有效途
徑。作爲定國安邦的無上秘籍和治世修身的一劑良方,《黃
帝陰符經》總會在動蕩不安時發揮著重大作用,在太平盛世
則秘藏於洞天福地之中。神無常依,惟德自輔。經之爲經,
是前聖之心宗。誦之誠者則經明,經明則道契於內。探玄尋
仙之路,是獲得經典智慧的真常妙道。 

a 《黃帝陰符經》,《道藏》,第 1 冊,第 821 頁。

63
雲巖初步

《陰符經》
闡玄

  《黃帝陰符經》又稱《陰符經》,是一部傳世久遠且重
要的經典,與老子的《道德真經》、莊子《南華真經》相提
並論,價值可見一斑。歷史上,文人學者對《陰符經》的研
究情况從作者、版本、著述年代等方面眾說紛紜,至今未能
達成共識。據不完全統計,從唐代至清末注解《陰符經》的
版本大約有一百七十種之多,大量注本被收録於《正統道藏》。

  《陰符經》這部高度精煉的真言,告誡了人們遵從天道
自然運行造化之機,效法陰陽消長之理,體應五行生剋制化
之法。在修身治國、統兵理政等諸多方面,無不密契天人合
一之理。

  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亦對該經青睞有加。李白、杜甫、
盧綸等都曾化《陰符經》的思想入詩,陸龜蒙、皮日休等更
是對該經心折首肯。今節録如下:

64
《陰符經》講記

門有車馬客行

唐 • 李白

門有車馬賓,金鞍曜朱輪。
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鄕親。
呼兒掃中堂,坐客論悲辛。
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巾。
嘆我萬里遊,飄飄三十春。
空談帝王略,紫綬不挂身。
雄劍藏玉匣,陰符生素塵。
廓落無所合,流離湘水濱。
借問宗黨間,多爲泉下人。
生苦百戰役,死託萬鬼鄰。
北風揚胡沙,埋翳周與秦。
大運且如此,蒼穹寧匪仁。
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鈞。

65
雲巖初步

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

唐 • 杜甫

故舊誰憐我,平生鄭與蘇。
存亡不重見,喪亂獨前途。
流慟嗟何及,銜冤有是夫。
道消詩發興,心息酒爲徒。
許與才雖薄,追隨迹未拘。
班揚名甚盛,嵇阮逸相須。
會取君臣合,寧詮品命殊。
賢良不必展,廊廟偶然趨。
勝決風塵際,功安造化爐。
從容詢舊學,慘淡閟陰符。
擺落嫌疑久,哀傷志力輸。
俗依綿谷異,客對雪山孤。
童稚思諸子,交朋列友於。
情乖清酒送,望絕撫墳呼。
瘧病餐巴水,瘡痍老蜀都。
飄零迷哭處,天地日榛蕪。

66
《陰符經》講記

代員將軍罷戰後歸舊裏贈朔北故人

唐 • 盧綸

結髮事疆場,全生俱到鄕。
連雲防鐵嶺,同日破漁陽。
牧馬胡天晚,移軍磧路長。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歸老勛仍在,酬恩虜未亡。
獨行過邑里,多病對農桑。
雄劍依塵橐,陰符寄藥囊。
空餘麾下將,猶逐羽林郎。

67
雲巖初步

奉和魯望讀陰符經見寄
唐 • 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義。
玄機一以發,五賊紛然起。結爲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不測似陰陽,難名若神鬼。得之昇高天,失之沈厚地。
具茨雲木老,大塊烟霞委。自顓頊以降,賊爲聖人軌。
堯乃一庶人,得之賊帝摯。摯見其德尊,脫身授其位。
舜唯一鰥民,冗冗作什器。得之賊帝堯,白丁作天子。
禹本刑人後,以功繼其嗣。得之賊帝舜,用以平洚水。
自禹及文武,天機嗒然弛。姬公樹其綱,賊之爲聖智。
聲詩川競大,禮樂山爭峙。爰從幽厲餘,宸極若孩稚。
九伯真犬彘,諸侯實虎兕。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闕里。
由是聖人生,於焉當亂紀。黃帝之五賊,拾之若青紫。
高揮春秋筆,不可刊一字。賊子虐甚斨,姦臣痛於棰。
至今千餘年,蚩蚩受其賜。時代更復改,刑政崩且陊 .
予將賊其道,所動多訾毀。叔孫與臧倉,賢聖多如此。
如何黃帝機,吾得多坎躓。縱失生前禄,亦多身後利。
我欲賊其名,垂之千萬祀。

68
《陰符經》講記

哭陷邊許兵馬使

唐 • 曹唐

北風裂地黯邊霜,戰敗桑幹日色黃。
故國暗回殘士卒,新墳空葬舊衣裳。
散牽細馬嘶青草,任去佳人弔白楊。
除却陰符與兵法,更無一物在儀牀。

69
雲巖初步

讀陰符經寄鹿門子

唐 • 陸龜蒙

清晨整冠坐,朗詠三百言。備識天地意,獻詞犯乾坤。
何事不隱德,降靈生軒轅。口銜造化斧,鑿破機關門。
五賊忽迸逸,萬物爭崩奔。虛施神仙要,莫救華池源。
但學戰勝術,相高甲兵屯。龍蛇競起陸,鬥血浮中原。
成湯與周武,反復更爲尊。下及秦漢得,黷弄兵亦煩。

姦强自林據,仁弱無枝蹲。狂喉恣吞噬,逆翼爭飛翻。
家家伺天發,不肯匡淫昏。生民墜塗炭,比屋爲冤魂。
衹爲讀此書,大樸難久存。微臣與軒轅,亦是萬世孫。
未能窮意義,豈敢求瑕痕。曾亦愛兩句,可與賢達論。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方寸了十字,萬化皆胚腪。
身外更何事,眼前徒自喧。黃河但東注,不見歸崐崘。
晝短苦夜永,勸君傾一尊。

70
《陰符經》講記

  宋代大儒朱熹曾注釋該經,並撰寫《陰符經考異》等文
章考辨該經文理。從古至今的書法家也以《陰符經》爲書寫
範本。據今人蕭登福考證,元人黃仲圭曾見過書聖王羲之石
刻本《陰符經》書法作品,可惜其作未能流傳至今。a 唐代
的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歐陽詢、柳公權等亦有《陰符經》的
書法作品,且有搨本流傳下來,現已成爲眾多書法愛好者研
習唐代書法的範本。

  據朱越利教授的研究得知 b,江蘇徐州館藏的一組《陰
符經》碑刻,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其一爲《歐陽詢書陰符
經》,楷書,六統碑刻,合計七十六行,共計四百四十六字,
分上中下三篇,屬分篇無篇題的四百餘字本。該碑款識曰:
“貞
觀五年孟春之月既望又六日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歐陽詢敕
書。”其二爲《< 歐陽詢書陰符經 > 序》,書風行草相間,
凡三十二行。序文前後鈐刻五枚印章,其中四枚連珠印同爲
“貞觀”字樣,一枚內容爲“晉府世子藏書”。朱教授指出,
“貞觀”印章和“御書”款識,表明唐太宗李世民是該序的
作者及書寫者。唐太宗在序中對於《陰符經》的來歷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依據此經的內容認定其毫無疑問出於上古時代:
“此經世傳爲黃帝書。是雖未必其果爲軒轅,諦玩詞義簡奧,
其出上古無疑。”其三爲《< 歐陽詢書陰符經 > 跋》,行書,
合計二十四行。跋文前部鈐刻一“集”印,後部鈐刻一“開

a 參見蕭登福:《黃帝陰符經今注今譯》,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6 年版。


b 參見朱越利:《道教考信集》,濟南:齊魯書社 2014 年版。

71
雲巖初步

元”印。“開元”印文和“行在”款識,表明唐玄宗李隆基
是該跋的作者及書寫者。跋文曰:“太宗文皇帝御製《陰符
經序》文,洞該微言,闡揚奧旨,實躋太古之域。……此經
用筆險勁,端整遒利,尤爲歐書之甲。”唐玄宗的跋文對唐
太宗的序文進行了肯定,並對歐陽詢鈔寫的經文予以了高度
評價。其四爲《< 歐陽詢書陰符經碑 > 序》,行書,十五行。
序文前部鈐刻一“御書”印,後鈐刻“高趣”“紹興”“高
丘宋榮書畫府印”等三印。“紹興”印文和“御題”款識,
表明宋高宗趙構爲該序作者及書寫者。序文曰:“歐陽信本
奉敕書《陰符經》六紙,紹興己未征西將軍岳飛獲於民間,
裝池以呈。上有太宗御製《序》、玄宗御《跋》。……遂敕
兵部侍郎米友仁補完、勒石,公諸天下同好,誠快事也。”
先後經文武兼備的岳飛、書畫精妙的米芾、收藏豐富的宋高
宗鑒定,則歐陽詢鈔寫的《陰符經》、唐太宗《序》文、唐
玄宗《跋》文的真實性,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

  因此,《褚登善書陰符經》中結合各代著名書法家所鈔
寫《陰符經》的流傳情况,進行了綜合論述:“褚河南先後
奉命書百七十卷。今石刻存者,貞觀六年,行草一卷,永徽
五年正書一卷。而歐陽渤海亦有,貞觀六年正書一卷。其大
小皆逾黍米,而絕妙,又《道藏》內《陰符》數十種注釋,
亦如之,獨趙文敏(案:即趙孟頫,號松雪道人)書最爲定本,
蓋據歐陽本也。”a 此後書寫《陰符經》的書法家代不乏人,

a 餘嘉錫著:《四庫提要辨證》,卷十九,北京:中華書局 2007 年版,第 183 頁。

72
《陰符經》講記

爲我們留下了諸多頂禮膜拜的書法佳作。

  《陰符經》的傳世版本,略有不同。之所以如此,蓋因
經文傳之久遠,在漫長的歷史時間裏,歷經朝代更迭,出現
了版本差異。這種情况對於一部古老的經典來說,在所難免。
現在一般通行的《陰符經》有兩個版本,一是褚遂良書寫的
四百餘字本 a。據記載,褚遂良當時接到詔書,奉皇帝之命
鈔經,故其本影響力相對大些。原文如下所示:

黃帝陰符經
神仙抱一演道章上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
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
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移宿。
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
變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
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剋。姦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
之,謂之聖人。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富國安民演法章中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
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

a 《黄帝阴符經》,《道藏》,第 1 冊,第 821 頁。

73
雲巖初步

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
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
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强兵戰勝演術章下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
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
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
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
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
我以不愚。聖人以期奇聖,我以不期奇聖。故以沉水入火,
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寖,故陰
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
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
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盡乎象矣。

  另一傳本是唐代李筌注本,該本字數相對較少,僅三百
餘字 a。原文如下所示:

黃帝陰符經
神仙抱一演道章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

a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道藏》,第 2 冊,第 737-745 頁。

74
《陰符經》講記

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天性,人也。
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龍蛇起陸。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機。性有巧拙,可
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
必剋。姦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富國安人演法章

  天地,萬物之理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也。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
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數,
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不能見,
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强兵戰勝演術章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
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大恩
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則廉。天之至私,
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
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字數的多寡不是該本最引人關注的地方,反而是李筌本
的出處值得探索。李筌說這本《陰符經》得自於“嵩山虎口
巖石壁中”,而且是北魏著名高道寇謙之“藏諸名山,用傳

75
雲巖初步

同好”a 的文本。道教對選擇傳承人,有嚴格的規定。所以,
道教的歷代仙師們,在沒有找到合適的傳承人時,便會將手
中經典藏在名山石室或山洞之中,等待後來有緣之人發掘學
習,這類現象在道教歷史上屢見不鮮。後人在名山石室中發
現道教經典,李筌此次也非孤例。如宋代高道王文卿得唐代
高道葉法善的道書就是在洞天福地之中。道教法脈除了師徒
口耳相傳之外,先賢埋藏於名山大川,後學發掘而學習之,
亦是道教經典與道法傳承的又一種方式。

  《黃帝陰符經》篇幅雖短,但却內含天機之奧,外契人
事之妙。全文通篇貫穿天道自然和諧。上、中、下三章行藏
道法術妙用,始終滲透著“陰符”的無爲與自然。天道的運行,
日月往來,陰陽昇降,消息盈虛,必然會形成寒暑交替、晝
夜晦明、春夏秋冬、風雲雷雨等現象,通過這些現象的昇遷
變化,就自然形成了品物萬類、胎卵濕化,飛潛動植之萬物。

  先賢們對《陰符經》的理解歸納起來,大致分爲這幾個
方面:有人認爲講解的是天道,有人認爲講解的是內丹,有
人認爲講解的是兵法。亦有注家認爲,《陰符經》分爲三部
分,每個部分各有主題。如李筌《黃帝陰符經疏·序》曰:
“《黃帝陰符》三百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術。
參演其三,混而爲一。聖賢智愚各量其分,得而學之矣。上
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人之法,下有强兵戰勝之術。”b

a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序》,《道藏》,第 2 冊,第 736 頁。


b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序》,《道藏》,第 2 冊,第 736 頁。

76
《陰符經》講記

《陰符經》作爲一部文字簡約而內涵廣博的經典,涉及了甚
爲豐富的人類認知領域,故而世人稱贊該經是“鑿天之奧,
泄神之謀”a。

  中國先秦的學問無不都是在研究“道”,諸子百家的學
說也多是圍繞道展開。其中《易經》與《道德真經》是研究
“道”的重要著作。如果說以上兩部著作是從探索道的玄幽
入手,認識並順應道的規律,那麼《陰符經》則是教導人們
在體悟“道”的前提下,制之而用,行爲舉止契合於道。故
陸西星《黃帝陰符經測疏·序》曰:“《陰符經》者,昔者
軒轅氏得道於廣成子,作《陰符》《虎符》二經,所謂性命
之宗,三元之道,則論之備矣。老氏祖之而言《道德》,伯
陽擬之而作《參同》,言言一旨,等趣不殊,誠入道之津梁,
登真之梯筏也。”b 作爲內丹修煉大家的陸西星,對《陰符經》
在修行方面的指導意義理解頗深。他認爲《陰符經》指明了
修行之大道,是修煉者學習與實踐的重要經典。在《陰符經》
的指導下,修煉者通過認識“道”之本質,並以清靜無爲之
心,踐行道的要求,自然就會融匯於大道。

a 宋高似孫:《子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 674 冊,第 495 頁。
b 王宗昱集校:《陰符經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019 年版,第 373 頁。

77
雲巖初步

經名釋義

  陰者,暗也。在這裏有“悄悄地、悄無聲息地、看不見
的、幽隱的”之意,指的是該經奧義幽隱,如春風化雨一般,
可以潤物且無聲。《道德真經》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
氣以爲和。”陽者,表也。暗契合於表,陰契合於陽,一陰
一陽之謂道也。

  “陰”在這裏就是“暗”,“符”字則是“符合”的意
思。符作爲一種憑證,如果雙方所持的部分能夠吻合且絲毫
不差,便可讓陌生的雙方獲得彼此的信任。《陰符經》這部
經典,就是要告訴我們,人類的一切行動,分毫不差地暗合
於“道”!這樣才能使我們整個身心徜徉在道中,過上符合
道的生活,才能無病無灾,身心安泰。如若每個人都能快樂
健康的生活,整個社會也就能良好地運轉,和諧有序了。

  經者,典範也。是天人所傳,天經地緯,萬世之典範,

78
《陰符經》講記

明道德之真義。《黃帝陰符經》,是黃帝受之於天人,藏於
名山大川,是一切修行之準繩,修仙之路徑,入道之門墻。
經之爲經,是前聖之心宗。朝夕誦經,勤行功法,必獲昇仙
之慶,在世能出世,居塵自可離塵。迥出是非之門,直達無
爲之路。逍遙宇宙,出入虛無。自由自在,無滅無生。方寸
不立,一塵妙用。履長生之道路,脫苦海之迷津。非經教不
能弘揚大道,非經誦無以保養元和。教無學而不立,學無教
而不行。經明則道契於內,可以復元始之性,得自然之心。
無求而不應,有感皆通。

79
雲巖初步

經文講解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這句經文是對全經高屋建瓴的總結,以“一覽眾山小”
的視野,作爲全經的開場。首句經文通過凝練的語言,告訴
我們要去把握那個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道,衹要能夠把握住
“道”,一切就能順其自然。如何才能對道進行把握呢?《陰
符經》明確提出了具體方法,那就是“觀”。《易傳·繫辭下》
有云:“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
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a 通過“觀”,對於天之道的理解便悄無
聲息的展開了。先民們通過生命的實踐與探索,對天道法則
的觀察和對自然規律的分析,尋求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最佳途

a 劉大鈞:《易傳全譯》,成都:巴蜀書社,2005 年版,第 163 頁。

80
《陰符經》講記

徑。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論體系,以
陰陽五行八卦爲思想核心,從現象到概念來詮釋天道的衍化。
故《道德真經》第一章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這裏老子告訴我們,道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用看、
聽、觸等感知方法,也不能很好地把握道。所以第十四章接
著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
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這個不可言說的
道,衹能是可傳而不可受,言傳身教。

  道充盈於世間萬物之中,但却難以表述。《南華真經·知
北遊》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
有成理而不說。”要怎麼用文字書寫出來,並讓讀者能夠接
收到所要表達的“道”呢?老子也衹能採用比喻的語言來告
訴大家,“道”究竟是什麼樣子。因此,第八章用水做比喻
的方式,讓世人感受與體悟“道”的那些難能可貴的品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的智慧當若水,江海之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故能爲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强莫之能先,可謂
遇柔則柔也。上善的智慧當若水,柔中有剛,剛柔一體。水,
貌似柔,實則剛,雖柔然能剋剛。滴水經年則可石穿,流水
日久則可使棱棱頑石沖刷如卵。柔弱之水重壓之下,則巨巖
被碎,堅鋼鍛壓,可謂遇剛則剛也。

  上善的智慧當若水之應變。水,常爲液態,凝爲固態,
昇爲氣態,滯低空則爲霧,昇高空便成雲,凝結下落則爲雨、
爲雪、爲雹、爲霰……借光呈現霓虹華暈。水以不變應萬變,

81
雲巖初步

可謂大道若水也。水利萬象萬物,善心備焉。水以善屈而德
厚,滋潤萬物,水因善居於下而浮船,水因善流動而淨化萬
物。水之善心無有際也,無際之善不僅彰顯了水所代表的德
行,同時也是道在人事層面的具體呈現。

  將《道德真經》與《陰符經》關於“道”的描述對照起
來理解,《陰符經》第一句簡短的文字,其實包含了豐富的
內在信息。因爲無論我們用語言怎去描述“道”,都顯得語
言太過簡單,描寫太過蒼白,根本無法表達出道之全貌。《雲
笈七籤·思神訣》也試圖採用恰當的語言來爲世人展現無可
描述的“道”:“夫道者,有形之父母也。寂然不動,至虛
無也。感而遂通,至神明也。視之不見,無形容也。聽之不
聞,無音聲也。故無形無名,言象莫能得也;有情有信,變
化有以生也。”a

  通過以上舉出的關於道的描述,我們大概知道一些“道”
的蛛絲馬迹,爲什麼說是蛛絲馬迹呢?因爲老子等聖人都無
法用語言將其狀貌表現出來,我們讀了這些經書再用語言去
表達,所得不過一鱗半爪而已。拳打萬遍,心法自現。經典
誦讀,是通過人在日常的行持之中,不斷地誦讀,心心相應、
妙理自明。天道的自然運行法則,是指導人道,及人間社會
運行準則。澄懷觀道,以效法天理。敬天法祖,忠孝節義。
天地君親師位也!

a 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道藏》,第 22 冊,第 377 頁。

82
《陰符經》講記

  道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也是無法通過我們的視覺、
聽覺、觸覺去完整感知到的,《抱朴子·道意》用優美的文
字,描述了難以捉摸的“道”,其文曰:“道者涵乾括坤,
其本無名。論其無,則影響猶爲有焉;論其有,則萬物尚無
爲焉。隸首不能計其多少,離朱不能察其仿佛,吳札晉野竭
聰,不能尋其音聲乎窈冥之內。”a

  “道”無法用文字清晰而準確的描繪出來,優美的語言
也無法表達那個說不清道不明的道。《易傳·象傳》:“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b 天行健,
方可執天之行。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載物,可謂體道應物也。

  如此一來,那我們要學習道,要向道靠攏,應該采取什
麼方法呢?《道德真經》中告訴了我們一個方法,就是學習
水。大家看看,寰宇之初,天清地寧,萬物相生。陰陽交變,
摶和合之氣;凝氣以爲雨,降而爲水。水處天地間,或動或
靜;動則爲澗、爲溪、爲江河;靜則爲池、爲潭、爲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則顯各異風采;經沙土則滲流,碰巖石則濺
花;遭斷崖則垂爲瀑,遇高山則繞而行。水可由點滴雨雪,
匯成涓涓細流,繼成滔滔江河,又成茫茫海洋。水淵則藏,
含而不露,容其量深其度;水滌污垢,潔淨萬物,有純淨靈
動之性;動靜相宜,急緩相隨,剛柔並濟,進退自如,深淺
有度,善變而不失原則。

a 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道藏》,第 28 冊,第 202 頁。


b 劉大鈞:《易傳全譯》,成都:巴蜀書社 2005 年版,第 144 頁。

83
雲巖初步

  《南華真經》云:“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
水積不深則無力行大船,人的學問修養不深又怎能擔當重
任?從水之道,而不爲私焉。流水自有其道,順此道而行,
水中道意自現也。“流水不腐”是暗示人的身心健康要常運
動。“飲水思源”是告誡人們不要忘本。“順水推舟”是告
訴人們要善於審時度勢。“高山流水”是知音,“行雲流水”
爲妙境。“如魚得水”才能活的自在。讓我們徜徉於“山青
水秀”間,“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可謂水之妙境也。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天道,體察天心,然後
按照天所展現出來的“道”去生活。如果能夠體察到天的運
行之道,我們就能“居善地,心善淵,居善仁,言善信,政
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衹有對大道
了然於胸之後,我們才能遊刃有餘於無形的大道之中。

  如何能夠體察天道呢?衹有通過“觀”的方式去體悟大
道,這是《陰符經》提出的一種體悟天道的有效方法。《黃
帝陰符經心法》曰:“猛著精采,默默自觀。忽然觀見吾之
自觀者,即使前聖後聖,鉗口結舌,無言可道,《陰符》之
學畢矣。”a 心法强調了“觀”的重要性,認爲應當在緘默
之中反觀自身。對自我有了清醒而明確的體認,可稱之爲“自
觀”;在此基礎之上,對這種自觀狀態進行自覺地體認,則
可稱之爲“觀見吾之自觀”。

a 宋胥元一:《黃帝陰符經心法》,《道藏》,第 2 冊,第 799 頁。

84
《陰符經》講記

  故黃居真注曰:“天之行,健而不息,故四時萬物由焉。
至人於其運者觀之,則與之相爲周流;於其行者執之,則與
之相爲終始。”a 不僅要“觀”天道,而且還要求“觀”我
們的行爲舉止與天道運行是否相符合。衹有行爲契合於天道,
我們才能夠自强不息,與四時萬物共生共榮。

  “觀”字的另一層意思,則是內觀,觀我之內心念頭如
何生滅。當念頭清靜,內心澄明之際,自然就能與道相合。
具體方法在《太上老君內觀經》中有著相應的論述:“內觀
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
尋,表裏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
靜亂俱息。念念相係,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憂
患永消,是非莫識。”b 經中所言,乃內觀的具體方法,有
助於我們從內觀入手,澄明我心。而《黃帝陰符經講義》注,
則從理上梳理了“觀”的意義:“天道在吾身,我能盡其觀
之之妙,則目擊道存,至道不煩矣。”c

  道不分內外,無處不在,我之所觀也是這樣。我們通過
“觀”這個審視性的意識活動,讓我們的身心與無形之道混
而爲一。古人常在天地之間體悟道之恆常,在山水之間觀察
道之恆變無常,故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d。智者何以
樂水?因水之智慧也,能參悟水之智慧者,其可謂智者也:

a 宋黃居真:《黃帝陰符經注》,《道藏》,第 2 冊,第 773 頁。


b 《太上老君內觀經》,《道藏》,第 11 冊,第 397-398 頁。
c 宋夏元鼎:《黃帝陰符經講義》,《道藏》,第 2 冊,第 722 頁。
d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 1983 年版,第 40 頁。

85
雲巖初步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
乎手,萬物在乎身。】

  《黃帝陰符經》的文字使用與很多道家經典頗有不同,
該經在詞語的使用上,總是那麼地觸目驚心、發人深省。比
如這裏的這個“賊”字,就用得非同尋常。如果沒有解經人
的解釋,確實不太容易理解。“五賊”是什麼?現在注家大
致可以分爲兩類:一類如《天機經》:“五賊者,其一賊命,
其二賊物,其三賊時,其四賊功,其五賊神。皇帝王霸,權
變之道也。”a 此種注釋側重於權術,故有助於修行之處甚微。
另一類則認爲,“五賊”,就是五行。如沈亞夫注解《黃帝
陰符經》時便認爲:“天有五賊,五行也。日者,火也;火
生於木,木剋土。月者,水也;水生於金,金剋木。見五行
相賊相生,是爲寒暑。”b 此類解釋更有助於理解個人之修行,
且通過五行與自然環境融通,是我們全面理解人與自然的一
個重要途徑。

  五行即可相互生養,也可相互剋制,是貫穿人與自然的
內在結構,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津梁。天有五行,爲風、雲、
雷、雨、電;象有五星,爲木、火、土、金、水;人有五行,
爲五臟:肝、心、脾、肺、腎;地有五行,爲五方:東、南、
中、西、北;音有五行,爲五音:角、徵、宮、商、羽。在
物爲五色:青、赤、黃、白、黑;在食爲五味:酸、苦、甘、

a 《天機經》,《道藏》,第 28 冊,第 347 頁。


b 宋沈亞夫:《黃帝陰符經注》,《道藏》,第 2 冊,第 777 頁。

86
《陰符經》講記

辛、鹹;在山爲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
嶽衡山,北嶽恆山,等等,不一而足。

  通過五行的生剋之道,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宇宙,
形成天人合一之境,所以才會有“宇宙在乎手,萬物在乎身”。
道教將人身的個體生命,看作是一個小的宇宙,個體與個體
之間、個體與整體之間形成了同構互動的關係。五行之間相
生相剋,相刑相勝,又成爲萬事萬物相互制衡、和諧存在的
重要力量。五行猶如五賊之盜:有逆順之炁,有相返之炁。
如果修煉者向道之心堅定,則五行之炁便會返爲己用。因此
萬物的化育與刑殺,都是因爲對五行之炁的具體運用。

  五行之炁即爲陰陽之炁,陰陽之炁散逸則化爲五星,五
星之炁散逸則化爲五行,五行之炁散逸則化爲萬物,萬物之
炁聚合而成爲五味,五味之炁化爲真一,真一散逸而化育五
芽,五芽生而五行具,五行具而五臟全。如果人能夠明白五
行的這種關係,通過判斷天地間五氣之消長變化,就能夠體
察天地運化之消息。順著五行變化的氣息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那就是順之者昌。所以通過觀察天地五行,並順之而行,就
能夠身心安泰,事業興旺,國家繁榮。

  如果亂五行之氣而行事,則爲“賊”,五賊藏在人心。
沈亞夫指出:“心者,五賊之首。是以觀於五星,經緯萬象,
內外相成,執天之道行矣。”如果心能不被欲牽,保持真心,
就能體察到,天地萬物之五行,如若任由“五賊”不加限制
地發展,禍亂心靈,欲望滋生,則蒙蔽心靈,使人失去清靜

87
雲巖初步

之心,無法與世界、自然、宇宙形成有效溝通,故五行反過
來傷害其身,所以《黃帝陰符經》稱之爲“五賊”。五行生
於陰陽,掌握了五行運行之道,也就能通曉陰陽變化之理。
故《化書·動靜》曰:“小人由是知陰陽可以召,五行可以
役,天地可以別構,日月可以我作。”a 五行不僅聯通天地,
內藏於人身,外形於五嶽,化聲爲五音,在人之倫則爲五常。

  《化書·五行》曰:
“道德者,天地也。五常者,五行也。”b
仁,代表發生之意,因此比配於木。義,代表救難之意,因
此比配於金。禮,代表明白之意,因此比配於火。智,代表
變通之意,因此比配於水。信,代表慤然之意,因此比配於
土。仁不足則可以義進行補救,取金剋木之意也。義不足則
可以禮進行補救,取火剋金之意也。禮不足則可以智進行補
救,取水剋火之意也。智不足則可以信進行補救,取土剋水
之意也。世間萬物開始於五行相生,終結於五行相剋。因此
可以說,在五行生剋的過程中化育了世間萬物: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人心即是天心,率性即爲天,天性合乎道。這是中國古
代的普遍認知,故人之性,亦來自於天。盡乎人事,則可同
於天,同於天則可同於道。天之性,純一而不駁雜。人性樸
厚,復歸於人之本性,便是回歸到人性最樸厚的狀態。因此,

a 五代譚峭:《化書》,《道藏》,第 36 冊,第 302 頁。


b 五代譚峭:《化書》,《道藏》,第 36 冊,第 305 頁。

88
《陰符經》講記

天之性通於人,人之心則同於天。人心是人與天溝通的樞機。
同時,人心又是一身之主宰,是控制我們思想感情的中心,
是決定我們行善還是作惡的關鍵。因此,人要明天道,執天
之行,就必須認識自己的天心和真心。

  不僅道教這樣認爲,儒家也很重視心性。《中庸》有云: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大多數道教
內丹修行的著作,都將心性修行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爲什麼
要將心性修行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呢?因爲,爲善是這顆心,
爲惡亦是這顆心。善惡就在一念之間,故而才有“人心,機
也”的說法。這個“機”是機關的意思,把握好我們的心,
這樣我們就能以我心而映照天心,實現天人合一。三丰祖師
有詩唱道:“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心修而後
丹性至,性靜而後藥材生。”三丰祖師在此强調了心的重要
性,修行之路始於此,因此我們要守好這方寸之間,使其清
靜靈明,方能有所得。當我們的內心與天地相通之際,便是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之時。竊取天機而逆用於己身,進而更
加深刻地理解化育刑剋相生相殺的道理。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
發,萬變定機。】

  大道無法表述,所謂“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
亡”a。因此,《道德真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a 唐馬總編纂,王天海校釋,王韌校釋:《意林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014 年版,第 72 頁。

89
雲巖初步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不僅有和風細雨的春天,也有
蒼茫蕭瑟的秋天;不僅有生機盎然的夏天,也有寒風凜冽的
冬天。因此,當季節轉換時,地上的龍蛇亦會隨之順應天時。
這裏的“機”還是在說道發生變化的關鍵點和發生轉折的時
間點。

  道無形無象,無臭無味,無影無蹤,我們理解天道的方
法,是去觀察那些具有代表意義的轉折點。這些轉折點,有
顯有隱,有柔有剛,分存於天道、地道、人道之中。如以天
道觀之,春季陽炁復歸、萬物生長,秋季陰炁昇騰、萬物蕭
殺,彰顯天道肅殺之機。再如以地道觀之,道教向來注重“八
節”。所謂“八節”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
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日子是天道運行十分重要的時間
點,它們是天道運行中時節改變的關鍵點,也是太陽運行的
八個關鍵時間節點。由於太陽是地球最大的能量來源,它與
地球遠近關係的改變,對地球的天氣、自然環境等都有影響,
萬事萬物也會隨著這些關鍵節點的推進,發生有序的變化。
這些改變是自然循環周期的必經階段,沒有好壞之別,也不
會因爲個人的喜好而改變。人們要把握天道就必須順應“機”
的發力點,在天道轉變的瞬間,隨“機”而動。而體察“道”
的關鍵點就在心,故我們要澄其心,使我們的心如明鏡一般,
方能照見天道運行的軌迹。

  從天道運行的這個層面來說,這個“殺”字,是沒有涉
及個人情感和好壞判斷的。它就是一個吐故納新的過程,是
新陳代謝所必須經歷的階段。人沒有清明之心時,便與天地

90
《陰符經》講記

相隔,不能與道相通。所謂的人發殺機,夾雜著主觀判斷,
反而失去了純淨,失去了天道的真常之性,而沾染了太多的
個人好惡分別。

  不能恢復澄明之心,那麼我們所起的“殺機”,便破壞
了天地陰陽的自然真性。人心因種種無明之苦,沉溺於酒色
財氣、情愛名利之中。這些情欲都屬陰,沉溺於陰,便會導
致腎水下泄,魂魄迷散,六神無主。外陰旺盛,則會導致內
陽衰竭。衹有心清似天,才能領悟萬物之有,達到以陽殺陰
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人發殺機”。

  人發殺機方能清魂靜魄,天地反覆,造化生成。
《天機經》
總結“機”的意義爲:“夫殺機者,兩朝終始之萌,萬人生
死之兆,處雲雷未泰之日,玄黃流血之時。故天之爲變也,
則龍出於田,蛇遊乎路。此爲交戰之機,故曰‘龍蛇起陸’。
人之爲變也,則春行秋令,賞逆罰忠。此爲顛墮之機,故曰
‘天地反覆’。天人之機同時而發,雖千變萬化,成敗之機
定矣。”a 人心與天心高度和諧統一,人心就與天心相應了,
這時“殺”就是天道之殺,是無私之殺,便是天人相與。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上文所言皆天道,或者人與天道之間的關係。這一句主
要就是討論如何降伏人心的問題,人的心性本有巧拙,然而

a 《天機經》,《道藏》,第 28 冊,第 347 頁。

91
雲巖初步

巧拙的是否顯露,則待時機而定。不需要顯露時,就叫“伏
藏”。而需要顯露時,就可以稱之爲“發”。

  《道德真經》四十五章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辯若訥。”時機不到,就該將自己的巧拙,伏藏起來,以待
天時。如果妄作,不按天時,就像我們冬天種水稻,衹能是
白費勁,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甚至還可能招來危險。故《道
德真經》有云:“不知常,妄作凶。”蹇昌辰《黃帝陰符經
解》亦云:“巧拙之性在乎人,可以屈,可以伸。見機而作,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使人見其顯而不見其隱。蓋有自得之
場,而能全身遠害,以亡後悔者也。道德之人,又何加焉?
故曰:‘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則大巧若拙,不厭深藏;
返而用之,則爲貴矣。”a

  智慧的人能夠順應天時,該藏的時候會藏。仁者必有勇
氣,然而勇者却不一定有仁心;智者能夠使用笨辦法,然而
愚者却不懂得聰明的方法。因此聖賢往往根據時局來選擇應
對的態度,通達之時便建功立業,困頓之時則隱忍伏藏。由
此可知,有智慧者,並非是何事都在“發”,懂得伏藏者,
順應天時,見機行事,才是真智慧。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九竅”是指我們身體的九個關竅,這讓我想起了《南

a 宋蹇昌辰撰:《黃帝陰符經解》,《道藏》,第 2 冊,第 761 頁。

92
《陰符經》講記

華真經·應帝王》裏講的一個故事:南海與北海相去甚遠,
南海之帝儵與北海之帝忽就經常在中央之帝混沌的地盤上相
聚,混沌很友善地對兩位遠道而來的朋友。使得儵和忽很是
過意不去,想要報答混沌。混沌天生沒有七竅,因此儵與忽
就覺得要幫混沌鑿出七竅,讓他享受七竅帶來的人間快樂,
於是他們一日給混沌鑿一竅,鑿到第七天,混沌便死了。這
個故事提示我們,九竅聯通內外,把握不好,外邪侵入,就
會擾亂我們的心性,嚴重時甚至可能要了我們的性命。

  而在這九竅裏,耳、目、口三竅對於心性的修持,最爲
根本。胥元一《黃帝陰符經心法》注曰:“人之身,上下具
有九竅,以通神明之德,猶宅之戶牖也。其司治亂生死之要
者三,曰耳目口。耳則聞聲,目則見色,口則言辯。因以動
其心、萌其欲、徇其情、亡其性,九竅於是乎邪矣!”a 正
如《道德真經》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
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因此,控制
好這三竅的動靜開闔,就可以減少外界環境變化對心的干擾,
從而獲得內心的清靜,達到與天道相合的狀態。

  有的修煉者還將耳、目、口三者在擾亂人心方面做了細
分。眼睛是役神之舍,外面的美麗景色常牽動我們的心神,
而且看到美好的事物就難以割捨。見到美好的事物,就念念
不忘,捨不得離開。兩耳爲送神之位,眼睛所見不過百米以

a 宋胥元一:《黃帝陰符經心法》,《道藏》,第 2 冊,第 801 頁。

93
雲巖初步

內,耳朵能聽到的就遠了,隨時可能將心神牽動。口鼻爲勞
神之位,聞到香味則尋迹而去。如果我們任由三竅去追逐外
境而不加控制,那麼就會耗散心神,內心不得安寧。我們要
做到不被外界事物變化所紛擾,就應該“塞其兌,閉其門”,
神不露於外,而斂於內。方能氣歸元海,心神安寧。可見九
竅之於我們領悟無窮大道的重要性。

  那麼九竅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所謂九竅,指的是面部的
眼、耳、鼻、口等七孔,以及人體下部的二陰處。九竅之欲
最直接者,莫過於眼、耳、鼻之欲,即人對五色、五音、五
味的欲求。而這些欲求都是人可以由自身做主取捨的。

  【火生於木,禍發必剋。姦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
煉,謂之聖人。】

  火因木而燃,然而木也因爲火的燃燒,而燒盡了木材本
身。這裏的“火”和“木”並不是在講五行。眾所周知,在
五行中,乃金剋木,而非火剋木。經文這裏說的是,將木毀
於灰燼的火,是具有猛烈之性的火氣。如果國中有了姦臣,
最終會造成禍亂,毀掉國家。所以《陰符經》用“火”和“姦”
這兩個形象生動的事物,來比喻人性。如果對人性中各種機
巧之心不加以限制的話,生生之氣勢必被燃燒殆盡,不復存
在。聖人通過身心調伏,來避免各種損害心性的不利因素,
這個過程通常被稱之爲修煉。

  火可以焚燒樹木,故曰“火生於木”。姦邪之徒可以敗
國,故曰“姦生於國”。樹木燒爲灰燼之後,火也隨之而熄

94
《陰符經》講記

滅;國家毀滅之後,姦邪之徒也隨之流亡。如果樹木不被火
所焚燒,就能夠一直生長下去。國家治理亦是如此。國家之
中本就有忠良、有姦邪,這些姦邪之徒在國家衰敗時便會群
魔亂舞,進一步加速了國家的崩潰。因此說,相對於外患而
言,內憂更難以防範。修煉亦通此理,衹有防微杜漸,將各
種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將生活作爲修煉歷程的一個必要環
節,才能夠堅守修煉之道,以修煉的心態應對日常生活中的
各種問題,這才是一位修行者應當具有的人生態度。

  《南華真經·逍遙遊》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
人無名。”真正的高人不會以自我爲中心,而讓自己順應萬
物的發展規律,正如《道德真經》有言:“聖人常無心,以
百姓心爲心。”功勛卓著的人,不會居功自傲,這樣印證了
《道德真經》:“功成弗居”。得道之士不會鋒芒畢露,亦
契合《道德真經》中“道隱無名”之旨。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天道的生殺之機,是順應自然發展規律衍化的。《沖虛
至德真經·天瑞篇》曰:“道終乎?本無始。進乎?本不久。
有生則復於不生,有形則復於無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也;
無形者,非本無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終者也。終者不得不
終,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a 生生死死,一切順乎自然。
故天道無爲,有生有殺。春風吹拂大地,萬物在和煦的春風

a 高守元:《沖虛至德真經四解》,《道藏》,第 15 冊,第 15 頁。

95
雲巖初步

中被喚醒,煥發出燦爛的生機。夏日的陽光,爲萬物生長賦
予充足能量。秋風吹起,萬物在蕭瑟中枯萎凋零,豐碩的果
實爲秋冬的藏養蓄積能量,等待春天的到來,萬物再次復蘇。

  在這個生死循環的過程中,在一陰一陽之謂道的世界裏,
天道的生與殺、陰與陽互相依存,自然而然地發生發展。《道
德真經》第二章有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因此,我們應該
拋却“殺就是不好”慣性的思維方式。以天“其無私邪”的
精神,去理解天所運行的生殺之機,春天跟秋天都是同樣美
麗;生和殺均爲道運行之必然,沒有好壞之分。一切都是天
道之流行,我們就該遵循天道的法則,自然而然地生活。

  《黃帝陰符經本義》注曰:“二氣生殺之機,五行盛衰
之理,天地人物,其揆一也。如天有春木之發生,即有秋金
之肅殺;而有少壯之强盛,即有老死之衰殘。至於萬物,亦
復如是。”a 人在四季的生活應該呈現何種狀態才符合道呢?
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裏就寫得很清楚,
其言:“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
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
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b“夏三月,此謂蕃秀。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
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a 王宗昱集校:《陰符經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019 年版,第 586 頁。


b 唐王冰次注:《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道藏》,第 21 冊,第 8 頁。

96
《陰符經》講記

“秋三月,此謂榮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
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
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冬三月,
此爲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
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
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人衹有順著季節的
變化去變換自己的生活習性,才能與天道同頻,與萬物同體。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也。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盜”是《陰符經》很具有特色的思想概念,“天地,
萬物之盜”這一句則是從另一個維度上去描寫“道”的規定
性。或者我們也是可以用《道德真經》說的“反者道之動”
的邏輯路徑來理解《陰符經》所描述的“道”——如果說“天
生天殺”一句從正面描述了道的運行規則,那麼這句話則從
反面來描述道的運行法則。

  道本無形,如何彰顯道的存在呢?我們衹能通過萬物的
生死榮枯去瞭解道,也衹有通過黑天白夜的循環,去感受“道”
的存在。故而,從這個角度來說,道“盜”取了萬物,來展
現自己。沒有四季更替,沒有白天黑夜,沒有陰晴圓缺,沒
有秋收冬藏,道又在何處?

  道是存在於萬物的這些自然而然的瞬間,故叫“天地,

97
雲巖初步

萬物之盜”。《黃帝陰符經本義》曰:“盜者,竊也。”a
天地有發育萬物之德,而人與萬物則有互用之機。萬物竊取
天地之陰陽,以生成自身,此即所謂天地爲萬物所盜之理也。
“萬物,人之盜”,萬物從上文提到的“三竅”,耗散人太
多的精力。人如不能控制好“三竅”,就會被外界的聲色犬
馬,五光十色耗泄一空。人如果被世間萬物名繮利鎖,那麼
萬物也會盜取人的時間,耗盡人的精力。

  “人,萬物之盜也”,人靠萬物滋養而存在,沒有萬物
的滋養,人類就無法生存。這個“盜”字的使用方法,與《陰
符經》的“陰”字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包含了“潛爲也”
和“不知不覺”的意思。其實,大道潤物何嘗不是“不知不
覺”呢?或許《陰符經》用“盜”這個字就是要警醒世人,
多去體味大道慈悲的一面,不要因爲生活在其中而不知大道
慈悲。

  《陰符經》“盜”的字與《列子》中對“盜”的使用方
法相類似。《列子》中說,家住齊國的國氏頗爲富貴,家住
宋國的向氏生活頗爲窘迫。向氏特意從自宋國前往齊國,向
國氏請教致富的方法。國氏向他解釋道:“我善於竊取。自
我開始竊取之後,一年便可自給自足,二年便可豐衣足食,
三年則衣食無憂。自此之後,便有餘力施捨於鄕里。”向氏
大喜過望,聽取了國氏這番有關竊取的言論,然而却沒有理

a 王宗昱集校:《陰符經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019 年版,第 586 頁。

98
《陰符經》講記

解竊取之道。於是向氏翻墻鑿屋,將自己看得到、拿得著的
東西一掃而光。沒過多久,向氏便在銷贓的時候被抓,連帶
他之前的財產一並被沒收充公。向氏認爲國氏有意欺騙自己,
於是便再次前往齊國埋怨國氏。國氏問道:“你是怎麼盜取
的呢?”向氏便把自己偷盜東西然後被抓的事情詳細說了一
遍。國氏嘲笑道:“你怎麼能這樣理解盜之道呢?現在我來
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盜之道吧!我聽說天有時、地有利,因
此我盜取天地之時利,雲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借助它們
來使得我的莊稼生長,建築我的房屋院墻。我從大地上盜取
禽獸,從水塘中盜取魚鱉。禾稼、土木、禽獸、魚鱉,這些
都是天之所生,並不是我本人所擁有的,但是我盜取了它們
却不會遭殃。金玉珍寶、穀帛財貨,這些人們所聚集的財物,
難道都是直接來自於上天的嗎?你因爲盜竊而獲罪,又有何
值得埋怨的呢?”向氏大惑不解,以爲國氏又一次欺騙自己,
於是便跑去請教東郭先生。東郭先生聽完向氏的敘述後,回
答道:“國氏的盜竊行爲,是符合公道的,因此無殃。你的
盜竊行爲,出自於私心,因此會被判有罪。”國氏之盜,乃
是順天時,合陰陽,取自然之物爲用。而宋氏之盜,則是盜
取他人之物,其性質完全不同,而《陰符經》所言之“盜”,
與國氏之“盜”同理,都點明應該在至公的情况下去“盜”
天地陰陽。

  宇宙中的三才,通過這種潛在地能量交換,陰陽互補,
以到達三才安定的和諧局面。《道德真經》第二十五章曰: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99
雲巖初步

焉。”天、地、人合稱三才。三才稟氣而生,故《服氣精義
論》曰:“夫氣者,道之幾微也。幾而動之,微而用之,乃
生一焉。故混元全乎太易。夫一者,道之沖凝也。沖而化之,
凝而造之,乃生二焉。故天地分乎太極,是以形體立焉。萬
物與之同稟,精神著焉。萬象與之齊受。在物之形,唯人爲
貞;在象之精,唯人爲靈。幷乾坤居三才之位,合陰陽當五
行之秀。”a 此論不僅說明了三才及萬物皆稟氣而生,而且
還說明人乃萬物中的靈秀者。天地人三才相互盜機而生,這
體現了大道的至理。如果天地人三才互不相涉,那麼萬物的
化育便無法維繫。這種相互盜機而生的前提保障是適度,即:
不能過分,同時也不可不足。盜機而生並非是恣欲妄爲,恣
欲妄爲便是過度,需要通過“殺”來進行糾正,達到“三盜
既宜”的狀態。這種相生相殺的關係,看似相害實則相利。
天地人三才因此能夠在這種狀態之下維持和諧穩定的長期發
展。

  唐末五代譚峭的《化書》中,有另外一種關於“盜”的
說法,雖與《陰符經》所言頗有不同,但亦有助於理解“盜”
這一理論。《化書》通過以“盜”爲著眼點,去檢視修行之
法。人通過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的修煉方法,達
到與道合真的境界。

  《陰符經》中以陰陽五行、三盜五賊爲核心思想,全面

a 唐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道藏》,第 18 冊,第 447 頁。

100
《陰符經》講記

系統地闡發了人與自然、自然與人的密切關係。這種思想,
在道教中頗受重視。《太平經》言:“天地病之,故使人亦
病之,人無病,即天無病也;人半病之,即天半病之,人悉
大小有病,即天悉病之矣。”a 可見,天地的化育流行與人
類的活動具有相互影響的特性,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道教
把整個宇宙看作生生不息、恆常流動的大生命,而道教的一
切修煉都是以宇宙的和諧爲前提。其核心信仰在於堅信人類
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與修煉,憑藉特定的方法與途徑來消除
自然時空對生命的限定,使現實的個體生命長生不死、羽化
成仙。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實現生命在時空中的無限延續和
自由。

  【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如何看待生老病死,獲得長生久
視?這是修道的行者們對於人生終極關懷的根本探索。保養
好我們的身體是第一步,所以道教一直都在追尋如何保持自
我的身心健康。因此《黃帝陰符經》指出:“食其時,百骸
理。”這句話其實潛藏著這樣一個道理:衹有清楚地認識天
地人三才之間的盜取關係,才會對“道”有深刻的理解,才
能將這個認知和理解用於指導我們的生活行動、飲食起居,
工作學習。時者,令也。稱爲時令。時間即是命令,古人有
云:急急如律令!就是趕快遵從和效法天條律曆、道法自然

a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1960 年版,第 355 頁。

101
雲巖初步

的旨意。這樣,當我們行爲規範合乎於天時、法於自然時,
我們便可百骸順暢,百病不侵了。

  《陰符經》之所以單獨說到“食其時”,如此注重飲食,
那也是因爲,飲食對於人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南朝著名道士
陶弘景在其所著《養性延命録》中曾指出:“百病橫夭,多
由飲食。飲食之患,過於聲色。聲色可絕之逾年,飲食不可
廢之一日。爲益亦多,爲患亦切。”a 因此我們將《陰符經》
與《黃帝內經》中岐伯的回答對照來體味,就更能體會《陰
符經》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
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
與神俱,而盡終其年,度百歲乃去。”b 這是告訴我們順天時、
和陰陽的結果。

  “以酒爲漿,以妄爲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
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
無節,故半百而衰也。”不僅如此,在飲食上,我們也要能
夠像黃帝所說的那樣:
“人服飲食,必先五味五肉,五菜五果,
皆須調候得所,量體而進,熟則益人,生則傷臟。此食時之
義也。故使飲食不失其時,滋味不越其宜,適其中道,不令
乖分傷性,則四肢調暢,五臟安和,無諸疾病,長壽保終。”c
通過《黃帝內經》如此清楚的闡釋,我們得知了生活該遵循

a 陶弘景:《養性延命錄》,《道藏》,第 18 冊,第 477 頁。


b 唐王冰次注:《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道藏》,第 21 冊,第 4 頁。
c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道藏》,第 2 冊,第 741 頁。

102
《陰符經》講記

的規則。《陰符經》文中稱之爲“動其機”,就是我們的生
活必須順應天道之機,不能妄作。這裏以日常生活中最爲常
見的飲食作爲例子,强調了“時”的重要性。

  就飲食而言,“時”有幾層含義:適宜的時間,適宜的
量,適宜的食物。適宜的時間指的是每天都按時喫飯;適宜
的量指的是要喫七分飽,不可暴飲暴食;適宜的食物指的是
當季的、當時得令的、道地的食材。“道地”非常重要,這
不僅是地理環境篩選後的結果,同時也彙聚了歷代祖先的生
活智慧。在適宜的時間喫適宜的東西,便能夠達到康健延年
的目的。

  符合天道之機去生活,就能安順萬物。這就是所謂的“動
其機,萬化安”。《陰符經》就是試圖告訴我們,生活要過
得符合時節,過得順乎自然,如果一意放縱自己享樂,最後
將自食其果。人的飲食與健康,都與時機相關。在適宜的時
機飲食,便不容易罹患疾病,因而便能“萬化安”。宇宙自
然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都有其內在的“定理”,正如經
中所言:“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衹有明瞭事物的發展變
化的“定理”,方可懂得自然之“定數”,洞察自然萬物變
化之盜機,而加以合理改造運用。這和《道德真經》所言“天
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道理是相吻合的。

  《養性延命録》中對除飲食之外,還有需注意的養生事
項,有如是論:“道爲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風邪者,皆由

103
雲巖初步

恣意極情,不知自惜,故虛損生也。”a 回到當下,就該培
植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對身體有害的不良的行爲方式,回
到符合道的生活規律上來,才能却病延年。

  張伯端的《悟真篇》有詩云:“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
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爲。”b 張伯
端用詩的語言,把時、機、安之間的關係表達了出來。傳頌
千載的姜子牙的故事,便是正確處理時、機關係的典型範例。
滿腹經綸的姜子牙之所以在經商過程中屢屢碰壁,是因爲他
沒有“食其時”——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職業。後來他來到
西岐,在渭水畔遇到了西岐侯姬昌,這就是“動其機”。西
岐侯與姜子牙一見如故,恭聘其爲軍師,並親自用自己的輦
輿將他載入城中。經過了九年的運籌帷幄,姜子牙幫助姬發
討伐商紂,建立了長達近八百年的周王朝,這就是“萬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

  在講述天道關係方面,《陰符經》《道德真經》《易經》
關係緊密,在養生等方面則與《黃帝內經》文理相通。我們
衹有將這幾部經典對照起來讀,才能更爲深刻地理解《陰符
經》所表達的意思。《易經》說“陰陽不測之謂神”,因爲
陰陽是萬物之根本,就像《黃帝內經》所言:“故陰陽四時
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灾害生,從之則苛

a 陶弘景:《養性延命錄》,《道藏》,第 18 冊,第 477 頁。


b 張伯端:《修真十書悟真篇》,《道藏》,第 4 冊,第 736 頁。

104
《陰符經》講記

疾不起,是謂得道。”a 這句話引出了一個更高的存在“道”,
人們日常之中衹看到陰陽造化是如何影響世間萬物,故而將
陰陽稱之爲“神”,但却不知產生陰陽以及使陰陽不測者——
“道”。妙而無方者,神也;化生陰陽者,不神也。陰陽不
測,故能化育天地、長養萬物。

  《黃帝陰符經疏》如此注釋道:“人但見萬物從陰陽日
月而生,謂之曰神。殊不知陰陽日月從不神而生焉。不神者
何也?至道也。言至道虛靜寂然而不神。此不神之中,能生
日月陰陽三才萬物,種種滋榮而獲暢,皆從至道虛靜中來。
此乃不神之中而有神矣。”b 道生長出日月陰陽,產生出天
地人三才。正如《道德真經》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
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道德真
經》這一章說明了道爲陰陽之來源,先天地而生。如果能夠
站在“道”的高度來看待世界,會怎樣呢?《道德真經》第
六十章就解答了這個疑問:“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
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
不相傷,故德交歸焉。”人衹能看到陰陽寒暑給人帶來的生
生不息之生命之源,而沒有看到那個能夠使“神”之所以成
爲“神”的力量。我們沒法稱呼她,姑且稱之爲“道”,有
時候也稱之爲“大”。從修行的層面來說,我們不僅要認識

a 唐王冰次注:《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道藏》,第 21 冊,第 12 頁。
b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道藏》第二冊,第 741 頁。

105
雲巖初步

陰陽,還要感知陰陽之上的道。這樣,道常無爲而無不爲,
才能不神以爲神也。

  《黃帝陰符經本義》曰:“蓋神妙無方之道,唯天地行之,
聖人法之。彼常人者,雖習見而不識焉。如天地之昇降陰陽,
其生長斂藏,以成造化之功;日月之運行精氣,其晦朔弦望,
以成昏明之度。及五行之生成,三才之化育,此蓋不神之至
神也。”a 不神之至神者,常人習見而不識。如果舉例言之,
水便是這樣的一種存在。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即便是柔
滑的絲綢,遇水之後也顯得有剛性。柔軟飄飛的棉絮,濕水
之後也會墜落地面。水柔若無形。觸摸似摸得到,但却難言
其狀,甚至無以掬之在手。水之柔,柔到不禁風。微風吹過
去,便隨風化作霧……水雖柔,却柔而有剛。水之剛,足以
摧毀一切。青山擋不住,畢竟東流去。它不僅有百折不撓之
精神,更有勇往直前之氣魄!水之細,細到分子之後,水皆
能穿行其中,萬物無不與之結緣。何止潤物細無聲,一切生
命系統之中,有誰能夠找到沒有水的證據來呢?

  水之大,巍峨高山,蒼茫大地,白雲之下,環球之間,
有什麼不爲水所包呢?人們常說,水之靜,靜若處子。何止
靜如處子,我看是處子靜若水!水可以讓一切嘈雜與渾然歸
於靜,而且止於平。人心修煉到至高境界,也不過是心如止
水而已!水之動,有時是快樂的表達。君不見小溪中、山澗

a 王宗昱集校:《陰符經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019 年版,第 586 頁。

106
《陰符經》講記

裏,泉水一路歡歌。水之動,有時又是驚濤拍岸,激起千層
浪。那驚天動地、摧枯拉朽的,就是洪水猛獸!這就是水之
大智慧,集眾多矛盾於一身,但又是如此地和諧。既具原則
性,又有靈活性。這種超然的矛盾與和諧,就是所謂的“不
神之至神”。若沒有驚世的智慧,又豈能參悟得透?水無形
無態,却至柔至剛,深藏於萬物之內,又能包容萬物於其中,
如若參悟其道,必得大智慧,如此可爲將帥良相,可爲王者
聖賢。而達此者,必具豁然之品性,超然之才情。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人生宇宙之間,一切皆有數。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
365 天,一般情况我們衹看到了大的四季的變化,其實不然,
中國古代的“八節”是地球在公轉過程中的八個重要節點。
但實際地球的運轉是以十五天爲一個節點,這才有了我們熟
悉的二十四節氣。通過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節點,來安排我們
的日常工作。即便如此,也才僅僅照顧到了地球繞著太陽轉
這個方面,還有月亮的陰晴圓缺也不可忽視。日月交輝構成
了宇宙中距離人類最近的兩大天體的陰陽關係。所以中國古
代使用的農曆是陰陽合曆,不僅考慮到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
的運行情况,太陽對地球的“陽”的關係;也考慮到了月亮
在缺月和圓月之間,給地球帶來的“陰”的變化。

  陰陽的消長關係和自然之道,就在這種陰陽變化中表達
出來。而地球的自轉又構成了二十四小時的循環,在這個人
與地球、太陽、月亮的結構關係中,人在其中與天地構成一

107
雲巖初步

個統一和諧體。日月是陰陽二炁之精華,在六合內處於至尊
之位。人們又以日月的運行度量時間,日、月、年之間的積
累換算形成了曆法。不僅如此,人是天地間最有靈氣的生物,
能夠認識這些規律的人,我們稱之爲聖人;聖人教導我們順
應這些規律而生存,他們還將這些規律記録下來,代代相傳,
教導後人。聖人在教導我們理解了陰陽以及日月運行的規律,
認識那些產生陰陽天地的“神明”。古有詩云:“不測似陰
陽,難明若鬼神,得之昇高天,失之沉厚地。”a 我們若是
學習效法聖人的道德智慧,便能夠認識不測的陰陽,就能夠
“得之昇高天”了。

  對於修行之人來說,會在這些特別的日子修齋祈福,修
齋是學道之根本。《三天內解經》云:“夫爲學道,莫先乎齋。
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臟清虛。降真至神,與道合居。……
爲學不修齋直,冥冥如夜行不持火燭,此齋直應是學道之
首。”b 因此“八節”之日甚爲道教所看重,《三道奉道科》
云:“立春爲建善齋,春分爲延福齋,立夏爲長善齋,夏至
爲朱明齋,立秋爲遐齡齋,秋分爲謝罪齋,立冬爲遵善齋,
冬至爲廣慶齋。”c 此八節齋正是季節變化之關鍵點,修道
者在此時修齋,是順應天時、合乎自然的一種表現。修行人
通過修齋來齊整自心,約束行爲,所以道教之設齋醮科儀,

a 清聖祖玄燁:《御定全唐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第 1429 冊,第 169 頁。
b 《三天內解經》,《道藏》第 28 冊,第 416 頁。
c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道藏》,第 22 冊,第 26 頁。

108
《陰符經》講記

亦有指導修行的意義。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
人得之輕命。】

  “盜機”是理解《陰符經》的關鍵之所在。“機”隱匿
在無形無象之中,深藏在陰陽之間,埋藏在宇宙循環之內。
所以經文說“天下莫能見,莫能知”。“莫能見,莫能知”
也是一種“陰”,是一種隱秘的、不容易被發現的存在。然
而,《老子》《易經》《陰符經》則是將這種隱秘揭露出來,
讓大家知曉如何遵循著“道”之機,實現制機而用,最後達
到“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境界。若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
對天道的運行無比瞭解,能夠“盜機”。

  所謂“盜機”,指的是對大道有清楚認知的人,能從天
地運行的常規中體悟大道,過一種符合道的生活。而對大道
沒有清楚認知的人,追求世間繁華,沉溺名利聲譽,不能守
道抱一。如此逆道而行,雖身在道中却衹能離道而亡,甚爲
可惜!能夠“盜機”便可以知曉道的殺機,如此方可從中尋
找生機。人在把握天機、盜機的同時,要很好地掌握分寸和
尺度,才能在殺機中盜取生機,辨天人合變之機,演陰陽動
靜之妙。

  《黃帝內經》從合順陰陽、身心健康的角度闡釋了堅守
“道”的功用,以及“失道”之後造成健康受損的不良影響。
從中自可體會到認識“道”,並制之以爲用的重要性。《黃
帝內經》曰:“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

109
雲巖初步

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a
而《黃帝陰符經》不僅講個人之修煉,也在講“身國同治”
的道理,治國一如治身。《黃帝陰符經本義》曰:“夫三才
相盜之真機,日月運化之至理。此惟有道之上士,乃能知能
行,以治國治身;而天下之常人,其何能見識之也!”b 衹
有尊道貴德之士,才能依照《陰符經》中的道理修身養性,
對外可以治國理政,對內可以正己修身。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
夜,用師萬倍。】

  我們是通過視覺、聽覺去感知一切未知的無限世界。不
但聽到的和看到的東西是有限的,而且過度地消耗有形的感
官存在,去不斷探索未知的無限存在,必然會消耗元神和元
氣。正如那些失去視覺器官的人們,聽力則會更好,他們會
更加仔細地去聽,聽到很多不爲大家注意的細節。失去聽力
能力的人們,視力則會更佳,他們看得會更加用心,看到很
多人太不注意的細微之處。如果我們塞其兌,閉其門,看管
好我們的五官,那麼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我們便能用心去
體悟,當我們用心去細細體察周圍的一切時,我們就能感知
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道”,這個時候,就能夠“不出
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就是所謂的“絕利一源,
用師十倍” 。目盲之人因爲喪失了視力,所以在聽力方面

a 唐王冰次注:《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道藏》,第 21 冊,第 13 頁。
b 王宗昱集校:《陰符經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019 年版,第 589 頁。

110
《陰符經》講記

得到了極大的提昇。耳聾之人因爲喪失了聽力,所以在視力
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昇。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人的精神有限,
自然而然地就會在其他地方對損耗之處進行彌補。當我們把
耗散我們精氣神的三竅都杜絕之後,效果就不僅僅是“用師
十倍”了。“君子萬物皆備,不出戶庭以修其身,而世道之
變遷,人心之更易,與夫推亡固存,反亂爲治之機,無不洞
晰於方寸。此豈術數爲之哉?良以物我同源,窮一己之理,
即能盡天下之理,是以不出戶而知天下也。”a 當我們閉塞
自己的五官,防止精氣神的耗散,將其收斂內觀,通過內觀
去體悟大道,實現與道合真,這樣就能不出戶而知天下事。
此過程當然是不斷訓練的結果。《黃帝陰符經解》曰:“聾
瞽之輩,雖偏失耳目之不全,而至於無聽之以聲,非視之以目,
惟內聽之於心,神專一也,故云絕利一源而致十倍,若更三思,
可敵萬倍。”b 這不是簡單的數字相加,而是呈指數式地增長。

  “三反晝夜,用師萬倍”一句,與《孫子兵法》
“計利以聽,
乃爲之勢,以佐其外”c 的思想頗爲相近,亦與“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之外”d 的張良頗爲契合,故此又有人認爲《陰符經》
乃是一部兵書。當然我更願意將其理解爲“三反晝夜”。中
國古代用“三”來表示多,“三反晝夜”就是日復一日的訓
練。“用師萬倍”誠如上面所說,這不是一個一加一等於二

a 清黃元吉撰,蔣門馬校: 《道德經註釋》,北京:中華書局 2012 年版,第 198 頁。


b 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道藏》,第 2 冊,第 763 頁。
c 《孫子批註》,《道藏》,第 27 冊,第 442 頁。
d 明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第 442 冊,第 275 頁。

111
雲巖初步

的問題。這裏衹是借用一個兵書的術語,來表達一個不斷反
復,最終取得成功的事實。

  《黃帝陰符經解》又云:“師者,眾也。眾人雖備耳目,
而皆外失於視聽。彼之人不足於耳目,而聾瞽乎?彼人以內
得之於心,是忘耳目而視聽乎?故至人用心若鑒,瑩然而外
塵,不私容物,而無私也。”a 人們不僅應當閉塞接受傳遞
信息的耳、目、口等感官,其內心也該無思無慮。
《老子指歸·聖
人無心章》曰:“及其寐也,心意不用,聰明閉塞,不思不
慮,不飲不食,精神和順,血氣生息,心得所安,身無百疾,
遭離凶害,大瘡以瘳,斷骨以續,百節九竅,皆得所欲。”b
由此看來,衹有斷除影響我們的七情六欲,才能身心安泰,
體健康寧,以至不被異彩紛呈的外部世界“盜”伐一空。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心是一身之主,是我們精神魂魄的依靠。所以喜怒哀樂,
無不發自於心;愛恨情仇,無不源出方寸。自古以來修煉之
人,皆是從錘煉這顆心著手。當亂眼紛飛的物質世界,在我
們眼前如飛花般飄落,能夠守得住這一心清明是多麼重要。
爲什麼要守住這一心清明呢?因爲心是精神之主,內心清明
則萬神歸焉。如果心在蒙蔽之中,人便會妄行惡事,因此保
持心之清明尤其重要。

a 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道藏》,第 2 冊,第 763 頁。


b 漢嚴遵撰,樊波成校箋:
《老子指歸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77 頁。

112
《陰符經》講記

  若想保持心的清明,關鍵之處在於眼睛。人都“如惡惡
臭,如好好色”a。當有美麗的事物從我們的眼前飄過,我
們的眼睛就會被其牽動無法自拔,致使我們心神不能自守,
耗散心神而身體不得周全。此與《道德真經》所謂“不見可
欲使民心不亂”有異曲同工之妙。

  《黃帝陰符經本義》中詳細論述了“心”“物”之間的
關係:“今言‘心生於物’者,蓋緣外物之感觸,以內達於
身心,而智知者,心引而去矣。然外物誘神以出者,則氣亦
隨之而去。而神氣俱去,則心神竭矣,精氣敗矣,未能生者
也。故曰‘死於物’也。五官雖皆能誘掖心志,然逐物生情,
遇境留意者,而惟目爲最切,故曰‘機在目’也。”b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

  魚兒終其一生都生活在水裏,所以魚體會不到水的恩德。
人一生都活在道及由其演化出的萬事萬物之中,如同魚兒自
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一樣,也未能覺察到天地之大恩。誠如
《道德真經》第五十一章所云:“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爲
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句經文點明了道對於萬
事萬物的最大的恩,最深的德。當我們“日用而不知”地在
道中生活,應該深深地去感恩,看似“無恩”的大道,她所
給予萬物的無限恩德。《道德真經》第二章亦有類似的文字,

a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 1983 年版,第 3 頁。


b 王宗昱集校:《陰符經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019 年版,第 590-591 頁。

113
雲巖初步

闡釋了道之於人的恩德。“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
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夫唯弗居,是以
不去。”徜徉在道的海洋裏,沐浴在道的恩澤之下。人們當
懷感恩之心,常懷道之玄德和天地之大恩。

  《黃帝陰符經本義》曰:“蠢者,動也,作也。蓋天地
之於萬物,唯以二氣鼓動,任其自然之化育,各遂其性之所
宜,並無嬌揉之事,以助其生長。故視之若無恩,而不知大
恩乃生乎其中矣。”在大道恩德中生長化育的眾生,或許該
放慢脚步,用心去體味大道之於萬物的玄德。

  【迅雷烈風,莫不蠢焉。】

  人類認識世界,是從認識自然界開始的。人類最懼怕的
自然現象莫過於雷電,於是先民們將雷電崇奉爲神靈。神字,
最早的形態寫作“申”。甲骨文裏的“申”字寫得就像雷電
的形狀,衹是後來加上了“示”字旁。在漢字中凡是有“示”
字旁的文字,都與祭祀相關。這就說明神最初的觀念來自於
自然界,尤其是來自讓我們驚恐不安的雷電。

  古人認爲,雷電是陰陽激蕩最爲激烈的表現之一,當人
類感此陰陽激變之際,怎麼能不感懷蒼天給予人類的恩典?
萬物在陰陽交替之中,沐浴陽光雨露,春生秋實自由地生長。
人類觀察到自然界的陰陽變化,暴風驟雨,無不時刻警醒著
人們心存感恩修德,並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使之符合道的
運行規律。風雷震蕩,是天神之威的顯現。它能夠震懾伺機
妄動的宵小之輩,令他們不敢犯上作亂,不敢欺壓良善。心

114
《陰符經》講記

胸開闊、內心坦然的人,便無懼雷霆之聲、雷風之動,正己
化人、威懾四方。

  【至樂性餘,至靜則廉。】

  世人所理解的快樂,大多數是膚淺的自娛自樂,聲色遊
宴、自我麻痹之類的,是與物質相關的內心感受。不能說物
質以及人間交遊所帶來的就不是快樂,但是,這些快樂都是
短暫而易逝的,所以不能稱之爲至樂。至樂是什麼呢?很多
人都對至樂有過相關的解釋,
“至樂無聲,而天下之人安。”a
另一個說法更顯直白,“至樂者,非絲竹歡娛之樂也。”b
當我們心平氣正,心懷坦蕩,順應天時,不越規矩,心無所懼,
性情安逸,逍遙自在之際,或許就在至樂之中了。這是一種
與道相合之後的樂,至樂是有道之人才能體會的樂,當然有
道者並不吝嗇,故有“有道之君,以樂樂人”。c 當周圍的
人感到你處在這種至樂之中,周圍的人也會隨之感到快樂。

  “至靜則廉”之“靜”,在思想史中非常重要。中國古
代對“靜”的諸多玄妙有著深刻的解說。如《道德真經》第
十六章就有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
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簡單來講,這段經文

a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道藏》第 2 冊,第 743 頁。


b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道藏》第 2 冊,第 743 頁。
c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道藏》,第 2 冊,第 744 頁。

115
雲巖初步

告訴我們,靜能夠感受萬事萬物,能夠體悟到生命的真諦,
順之而行,便能長生久視。由此可見,“靜”之於道教修行
的意義非同一般。

  《亢倉子》的描述更爲直接,“貴則語通,富則身通,
窮則意通,靜則神通。”a 所以,修行之人都會將心保持在
靜的狀態之中,將身心與道合二爲一。道教對於性與命這兩
個概念,有著明確的區分。《太上老君內觀經》曰:“從道
受分謂之命,自一稟形謂之性。”b《性命圭旨》則明確指
出:“性之造化係乎心,命之造化係乎身。”c 性是心的主宰,
靜則是性的本根。衹有達到至靜,才能實現行無挂礙。人生
最好的狀態,便是爲人處世無所挂礙。不願以至靜的態度對
待事物,執著於事物的動靜變化,則會對自身的生存質量造
成損害。神清性靜便能臻達至樂的境界,因此說清靜是對天
下之正道的具體踐行。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這句話的文眼,就是這個“私”字。很多時候從我們的
習慣去理解,都會覺得“私”是不好的,所以在這裏看到這
個“私”字,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去理解。其實這
個“私”與經名《陰符經》中的“陰”字,在用法上有著相
似之處。我們在這裏將之解釋爲“幽隱”。天道是如此的幽

a 庚桑楚:《洞靈真經》,《道藏》第 11 冊,第 558 頁。


b 《太上老君內觀經》,《道藏》,第 11 冊,第 396 頁。
c 李道純:《中和集》,《道藏》,第 4 冊,第 503 頁。

116
《陰符經》講記

隱,人們難以一眼洞悉她的玄妙。

  “私”字這種用法,在《道德真經》中也有如是之用。
如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
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就是這樣“淵兮似萬物之宗”的玄
妙之道,用在大道之中,確是至公至正之“道”。天地化機
而生、曲成萬物,因此稱之爲“至私”;萬物各歸其類、各
得其位,因此稱之爲“至公”。無論是“至私”還是“至公”,
都是天地以公正的態度來對待萬事萬物。

  【禽之制在炁。】

  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於理解這個“禽”字。歷史上注
解《陰符經》的注家對“禽”的理解,大概分爲三種 :

  第一種認爲“禽”,指的是飛禽。認爲飛禽通過駕馭氣
而能夠自由飛翔在雲端。同時通過飛禽,又讓大家聯想到“羽
客”“羽人”等道教修行人。唐淳《黃帝陰符經注》曰:“聖
人將飛禽翱翔,喻如羽客者。飛禽乘一氣而上青霄,人不如
也。人爲萬物之靈,不能制伏道德之氣,固窮養命。如善用
道德之氣者,如龍換骨,如蛇蛻皮,如蟬脫殼,人則修煉換
形,飛入大羅、上登雲漢,不亦難乎?”a

  第二種解釋認爲“禽”說的是“心”。“禽”字的這種

a 唐淳:《黃帝陰符經注》,《道藏》第二冊,第 816 頁。

117
雲巖初步

使用方法,體現了中國語言文字的多彩之處,像是解謎題一
樣地繞了一大圈,最後才道出這個字的真實意義。中國古代
傳統有四方神獸的概念,這種觀念起源很早。東邊是青龍,
西邊是白虎,南邊是朱雀,北邊是玄武。四方神獸中,南邊
的朱雀屬禽鳥,而南方又屬火,在人的五臟來說,心屬火。
所以通過這一通的意義轉換之後,“禽”在這裏指心。《黃
帝陰符經夾注頌》曰:“禽即心也,神也,火也,南方朱雀
也。此警示學人大要,專心制氣。”a 另外還要注意的就是
這個道教專用字“炁”,“炁”所指乃先天一炁,是父母未
生前的那一點靈光。在這裏使用這個“炁”,再一次强調了
心的重要性。就像《道德真經》五十五章說的:“心使氣曰
强。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種認爲,“禽”通“擒”。無論“禽”字如何理解,
本句經文的重點,却是在“制炁”。當我們能夠以心制氣,
心息相依,便能保持心的清靜。如果欲念擾動心氣,則導致
心念紛亂,則離道日遠。著名內丹家施肩吾曰:“氣是添年
藥,心爲使氣神。能知行氣主,便是得仙人。”b 元氣充足
則不會貪戀美食,精氣充沛則不思淫欲,心神聚全則身心康
泰。能夠依此律己,便可如神仙般逍遙自在。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a 元王道淵:《黃帝陰符經夾註頌》,《道藏》,第 2 冊,第 842 頁。


b 王玠:《黃帝陰符經夾頌解注》,《道藏》,第 2 冊,第 842 頁。

118
《陰符經》講記

  世人皆愛生惡死。但是,人們對生死的理解往往不符合
道,而僅從個人情感的好惡出發,所以我們會好生惡死。過
分地看重生,就可能會“自厚養其身,恐致滅亡也”a。對此,
《南華真經》有言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
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若生死爲徒,
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其所美者爲神奇,其所惡者爲臭腐,
臭腐復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聖人故貴一。”

  莊子站在道的高度,認爲生死不過是氣聚氣散而已,有
聚就有散,皆在道中,不因我們的好惡而有所改變。從陰陽
的角度來說,陰陽互根,陰是陽之根,陽爲陰之根。就像陰
陽魚中,黑裏面的白點,白裏面的黑點一樣。孔子有句話說:
“未知生,焉知死?”b 這句話反過來說,或許更能體味道
的玄妙。未知死,焉知生?人生修行就是在生死相依之間,
去尋找內心中最爲清明的部分。而生死互根的這種關係,誠
如陰陽互動一般。生與死互爲根本,生死相依,是道的常態。
無生便無死,無死便無生。人們又爲何貪生而畏死呢?

  【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沿著生死互根的思路,經文又從恩害兩個方面來闡釋世
間萬物陰陽相依、互爲存在的道理。就像《道德真經》第二

a 李筌:《黃帝陰符經疏》,《道藏》,第 2 冊,第 744 頁。


b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 1983 年版,第 125 頁。

119
雲巖初步

章所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
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我們繼續探索這句經文更
爲內核的意義,那就是《道德真經》第四十章裏所表達的“反
者道之動”的思想。正是來自兩個相反的力量,推動著道的
前行。這點,頗有所謂互琢互磨的意味。

  這種恩害互生的轉化性又與“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乃爲同出一源的思想。經文的字面意義可以理解爲,當處於
灾難之中,却有幸得他人相助;但生於平常之日,却可能隱
藏灾禍。經文的內涵意義提醒我們,做事要慎終如始,謹小
慎微,如履薄冰,時刻對我們的言行進行約束,使我們的一
舉一動都符合於大道。否則陰陽隨時可能轉化,憂喜隨時可
能顛倒。

  人心變幻無常,恩害相伴而生。此時之恩,則爲彼時之
害;此時之害,則爲彼時之恩。本來無害亦無恩,恩生則害
亦生,害生則恩亦生。以君子爲例,偶遇困頓之時,在旁人
的幫助下度過危機,於是便常懷感恩之心,這就是恩生於害。
以小人爲例,雖然受到貴人的提攜而身居要位,然而却不能
慎獨明哲,反而會恃寵欺上,於是便失權落馬、身陷囹圄。
此時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過失,反而對自己的貴人心生怨恨,
這就是“害生於恩”。修道之人,應當正心誠念、反樸還原,
於是便可恩害不生,靜默持守,全真葆性。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經中所言:“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120
《陰符經》講記

把天地自然變化之理認爲是造就的,聖人制定的,不可更移
的,多是不明事體的“愚人”。與之相對,聖人認爲時物的
發展變化是有因有由,且自然的。衹要能順天時,察物情,
追本溯源,就可以得到合理的改變。中國的文化是從觀察天
地萬物、四季變化之中細細體味得來的。因此《易經·觀卦》
有“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a 的說法。人類並
沒有離開世界而獨立存在,我們僅是這個世界中的一員。要
認識並理解這個世界,我們衹能通過觀察自身,觀察環境,
觀察萬物,觀察陰晴圓缺,觀察斗轉星移,慢慢地去體悟,
然後才能對世界運行之道,了然於胸。

  當我們不能明白天文地理所隱含的道的意義時,就可能
會作出違背道的行爲,這時的我們就是不明智的。當我們明
白了天文地理所告訴我們的那些隱秘的道理,並按照上天所
垂之象去生活和工作,就能順應天道。這一句經文,與《陰
符經》開頭首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可以說是一種呼應。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中的愚人,指的不是智商層面的愚昧,
而是指那些受到自身才智與知識的束縛的修煉之人。他們衹
是沉溺於紙面功夫,在文字與口頭上求道,而不願從個體肉
身層面探求天地造化的至理,同時也不屑於放低身段向那些
真正的修行人請教修煉的具體心得。

  衹有得道之人,方能位處中正以觀天下,體悟四季變化

a 宋朱熹撰《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 2009 年版,第 98 頁。

121
雲巖初步

與世間萬物所蘊含的造化至理,並將這些至理化用到自己的
生活當中,成爲洞達明徹的哲人。誠如古人注釋本經時所云
“天人之際,造化之妙,盡泄於此”。

  至此,三百餘字版本的《陰符經》就結束了。以下幾句
是四百餘字版本所多出的內容。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
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從這句開始,接下來的這幾句,從不同的視角再次對道
的不同狀態作了闡述。第一句“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
這句說了“靜”是道的一種狀態。道有了這個“靜”的狀態,
世間萬物才能相生。對此,《道德真經》曾說:“我無爲而
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朱熹在注釋本經的時候,認爲“浸”用得非常之妙,表
現了天地之道慢慢改變的一種狀態。就像我們常說的季節變
化是以十五天一個節點,所以有十五日爲一節氣之說。這就
說明,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漸漸積累的過程;
陰陽互勝,也非一夜之間的事情,而是一個漸進轉變的過程。
就如從山花爛漫的春天,到碩果累累的秋天,是陰陽的此消
彼長之理,通過一天天的積累,最終才產生了質的轉變。浸,
意爲漸進也。勝,意爲勝負也。天地之道漸進,陰陽二炁消
長,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裏各有勝負。

  《易經》曰:“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

122
《陰符經》講記

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a 無論是陽勝陰負,還是
陰勝陽負,都是天地之炁運行的結果,是化育世間萬物的源
泉。而陰陽二炁的彼此消長,不僅彰顯了變化之道,同時也
是“機”的具體呈現。人衹要懂得陰陽變化的道理,並時時
體悟,順勢而行之,就離大道不遠矣。

  《太平經》云:“故順天地者,其治長久。順四時者,
其王日興。道無奇辭,一陰一陽,爲其用也。得其治者昌,
失其治者亂;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詳思此
意,與道合同。”b 道教不僅看到了天地陰陽大化的狀態,
而且看到了人與天地大化的對應關係。道教認爲:人乃是天
地陰陽交合的產物,因爲天地之原初乃是元氣。元氣恍惚自
然,共凝爲一,此即爲天也;二分爲陰,則成地也。因爲天
在上地在下,陰陽相互交合施生爲人。共統共生,化育萬物。
人乃天地自然之產物,生存於天地之間,如何按自然之道的
方式生存生活呢?在《陰符經》看來,人類衹有觀天道自然
之運行變化,執而行之,方可逢凶化吉,應天道之變而遨遊
於人間。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
律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
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a 宋朱熹撰《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 2009 年版,第 249 頁。


b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1960 年版,第 11 頁。

123
雲巖初步

  古往今來的有道之士體悟到“道”的這種不可違之特性,
因此,順之而行。大道的這些特點,先賢都已經在各種書中
講得比較通透,我們在讀《陰符經》的同時,若能參閱其他
典籍,就更容易理解經典的內涵,尤其是與《易經》《道德
真經》兩部經典,以及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比照閱讀,或
許能有更深的體悟。《陰符經》是我們學習道教文化必須閱
讀的一部重要經典。

  就拿本句來說,體會經中所云之陰陽、八卦、自然衍生
萬物之象數義理,可以參照《易經·繫辭上》,其講得頗爲
詳細。其文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
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
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爲天下利,莫大乎聖人。”a 聖
人觀象悟道,讀經養心。聖人在觀察天地萬物的過程中,體
悟到了自然之道的不可違逆,進而將自然之道化用於人事當
中,勸誡人們爲人處世既不可不足,也不要過度。我們將閱
讀《陰符經》的道理和心得體悟,貫穿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
面,親身躬行大道之至理,那麼我們在生活和做事之中,又
會加深對大道的認知。

  自然之道順變而生,順化而死,凡夫不知此道,唯有聖
人知其不可違也。陰陽八卦,是聖人在觀察宇宙,體察自身

a 劉大鈞:《易傳全譯》,成都:巴蜀書社,2005 年版,第 161 頁。

124
《陰符經》講記

的過程中發現的秘密。八卦循環往復,象徵著天地之道的正
常運行。從觀察自己到觀察宇宙,從審視自身的言行舉止到
審視宇宙的大化流行,日積月累,我們自然就會向正道不斷
地靠近。最終,積跬步以致千里,終其一生都在踐行大道。

  在道教看來,天道和人道的關係,即大自然與人類社會
的關係,是一種提高生命質量的生存之道。人與自然的和諧
共存,不僅是人類社會的生存必要,同時也是天道自然運行
法則所決定(即自然規律的客觀主導作用)。人既然爲天地
陰陽之產物,理應法天效地、執而行之,方構建出“陰符”
的自然生態倫理觀核心。陰符生態觀主張不同個體生命之間
的同構互動,反映了道教對於天然生態的熱愛之情和强烈嚮
往,體現了道教徒們歷來尊重客觀發展規律的美好情操。在
陰符自然生態思想中,不斷地啓迪和激發生命存在的內在智
慧潛能,利用客觀自然發展規律,潛移默化地提醒人們,在
永恆無窮變化的世界裏去求得生存,促進人類社會持續和諧
發展,給予無窮動力。

  在《黃帝陰符經》的陰符自然生態觀中,雖然存在著生
命生存的互動互盜之矛盾關係,然而也反映出二者對立統一
的根本原因,天人之間的同構互動其最終達到和諧統一,充
分地驗證了天道暗合於人事之機的陰符自然生態觀。同時也
說明了在陰符三才相盜的互動中,强調作爲主體的人在道律、
自律方面的重要性,即經中所言“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
輕命”的觀念。告誡人們,不同認知在面對相同的大自然時,

125
雲巖初步

會獲得不同的體悟和結果。

  在人類利用迅猛發展的現代高科技時代,向大自然展開
肆無忌憚掠奪的今天,人類文明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古老東方的大道智慧,是否能重新過濾生活在時代前沿的人
們心靈世界,讓我們在純真自然的世界中找回本真的自我,
這不能不喚醒更多的賢人智士去思索和覺醒。充滿無限神奇
智慧的大道,如甘泉一般滋潤著世間每一個生命,她必將成
爲未來人類荒蕪心靈世界的重要精神食糧,必將成爲潤澤人
類文明的重要源泉。

126
《清靜經》講記 

127
雲巖初步

《清靜經》
探幽

  《清靜經》全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收録於《正
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a,是中華文化史上一部重要的智慧
寶典。道教內部對其倍加重視,將之作爲《玄門早晚誦功課
經》中一種,要求學道之士日常誦讀研修。

  長期以來,道門就有學修經典、有序傳承的傳統,《清
靜經》中清楚地記載了其傳承體系,體現出其在道教內部的
重要地位。與此同時,《清靜經》問世後也先後出現了眾多
注疏,足見其續而不斷的歷史傳承和在歷史上的影響。就現
存資料而言,最早的《清靜經》注本爲唐末五代著名高道杜
光庭所作,之後元代的王元輝、王玠、李道純等均有注本流
傳。道教內丹修煉興起之後,更有注家以內丹修煉之思想注

a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道藏》第 11 冊,第 344 頁。

128
《清靜經》講記

經,亦別具特色。對此,學者蔣門馬考證認爲:“玉訣類收
録有李道純、無名氏、白玉蟾、王元輝、侯善淵、杜光庭、
水精子、王道淵、默然子劉通微等注本。《藏外道書》中收
録有三種明刻本、鈔本及八洞仙祖合注本等。此外,還有書
法家明文徵明、元趙孟頫、唐褚遂良(或曰柳公權)等人的
小楷本。西安碑林舊藏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龐仁顯書、
安文璨刻石碑本。”a

   從 內 容 和 思 想 特 色 上 來 看,《 清 靜 經 》 全 文 有
三百九十一字,言簡意賅地表達了對“清靜”的重視,闡述
了如何實現“清靜”的方法。

  《清靜經》經文後半部分,除了記述《清靜經》的傳承
體系之外,還記載各位真人誦讀《清靜經》的感受、靈驗記
載及其功德。b 如無名氏所著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中收録誦習《清靜經》靈驗故事 15 個,最早的故事是南朝
劉宋時元田夫《清靜經》應驗之事,其中多爲唐代事迹 c。
《靈
驗記》有助於堅定大眾誦習經典的信心,推動經文更爲廣泛
地傳播。

  伴隨《清靜經》廣泛流布的同時,諸多著名書法家將經
文書寫爲優美的書法作品,爲我們留下了賞心悅目的《清靜

a 蔣門馬:《〈清靜經〉文本校訂》,《中國道教》,2016 年,第 6 期。
b 記載讀經之感應爲學道之傳統。如唐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就著有《道教靈
驗記》二十卷,專門記載學道之人的種種靈驗事蹟。
c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3-164 頁。

129
雲巖初步

經》書法作品。如唐代著名書法褚遂良所書的《清靜經》搨
本流落日本,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今收録於日本二玄社《中
國書法選》第 11 冊《魏晉唐小楷集》a。此外常見的書法版
本還有明代文徵明所書《清靜經》,其書秀麗婉轉,觀之妙
不可言。

  筆者在長期學修持誦的過程中,反復研習《清靜經》之
玄妙,於一字一句之揣摩,常常多達數月光景。隨著人生閱
歷的不斷豐富及自身學養的提昇,對《清靜經》的理解得到
了持續深化,積累了許多心得體會。後來在與眾多道友同好
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較爲系統化的參悟。

  機緣巧合之下,師父聽到我有關《清靜經》的學修心得,
認爲其中不少見解與杜光庭祖師 b 的觀點頗爲相契,因此便
將其所著《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傳授於我。我如獲至寶,
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在悉心研讀之後,愈發感受到杜祖師理
論體系的博大精深。他的注釋不僅涵蓋了我多年以來的讀經
心得,而且更爲深刻、更加系統,令我心悅誠服。在日後講
經說法的過程中,我常常援引杜天師的觀點來印證。因此在
撰寫本講記時,同樣多處引用其觀點進行佐證。

a 日本渡邊隆男:《中國法書選 11·魏晉唐小楷集》,東京:株式會社二玄
社 1990 年 3 月第一版。
b 杜光庭祖師是唐末五代時期著名高道,晚年隱居四川青城山,注重對道教
的教理教義、齋醮科範、修道方術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對後世道教影響甚
大。由於他學識淵博、學貫儒道,先後被官方尊封爲廣成先生、崇真館大學士、
傳真天師,故而道教徒眾又尊稱其爲杜天師。杜天師對《道德真經》《太上老
君說常清靜經》等的研究尤爲精深,影響甚廣,後世少有超越。

130
《清靜經》講記

  基於以上概述,本講記將選取歷史上別具深意、令人頗
有感悟的注釋,並參合自己的理解來談一談筆者多年誦習《清
靜經》的感受。

131
雲巖初步

經名釋義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爲一部經典的名稱,勢必高
度提煉、濃縮該經思想之精華要旨,因此誦習經典的第一步,
就是要明白經名。

  道門要求,在學修經典時,首先應以虔敬之心對經加以
闡發。《雲笈七籤·釋七經》曰:“經者,徑也、由也、常
也、正也、成也。徑直易行,由之得進,常通不塞,正以治
邪,轉敗爲成,經緯相會也。”a 經典是指引我們接近大道,
治療我病的金玉良言。大凡學修之士,必以正心誠念,信受
奉行。

  按照這個要求,我們首先來看經名中的“太上老君”。

a 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道藏》第 22 冊,第 56 頁。

132
《清靜經》講記

太上老君是最爲重要的道教尊神之一,有關太上老君教化眾
生的行迹值得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注》中,杜光庭祖師對“太上老君”這一名號做了如下解讀: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眾生共尊,故曰太
上老君。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者。
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爲眾聖之祖,
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爲宗祖也。”a

  太上老君是道教尊崇的聖祖,道教流傳有《老子八十一
化圖》,以講述老君歷世應化的聖迹。據此書所稱,自鴻蒙
之初,太上老君就輔佐歷代賢君教化生民,老君慈悲化民之
情躍然紙上。而太上老君與我們關係最爲深刻的,就是他於
周朝化生老子,爲我們留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真經》,此經
指引著一顆顆向道之心,去接近無可言說、無法名狀的大道,
故成爲兩千多年來奉道之士必讀之書。

  再談談經名中的“說常清靜經”。理解“常”字,對於
把握本經的內涵頗有意義。此處“常”字的用法猶如《道德
真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的“常”
字,早期的《道德真經》中用的是“恆”字,漢代爲了避皇
帝劉恆諱,改爲“常”,因此,這裏“常”字的意思應該是
“恆”。故筆者竊以爲,《清靜經》經名中的“常”字,一
如《道德真經》中的“常”字,也應該理解爲“恆”。《清

a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82 頁。

133
雲巖初步

靜經》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讓心靈恆定地處於“清靜”狀
態的方法,所以叫“常清靜經”。

  天地運行之道,亘古不變。君子依天道而行,剛健自强。
自强不息即爲恆常,此常便是《常清靜經》之常也。人若無
常心,便無法得到清靜之旨。杜天師認爲,“常”是“法”
的意思。能夠長久遵守的法則,亦可理解爲恆常。杜天師對
此具體解釋道:“此明清靜之理。且常者,法也。常能法則
此經清靜也。清者,元也。靜者,氣也。經則法也,一則爲
聖人之徑路,二則爲神仙之梯登。凡學道之人皆因經戒而成
真聖。聖人未有不假經戒而立者,次說運行之理,下明無名
之法。第一明大道無形,第二明大道無情,第三明大道無名。
第一明大道無形,能匠成天地,分判清濁。”

  在此,杜光庭祖師從更加宏觀的視野下,順帶解釋了廣
泛意義上的“經”這個概念。經既然是我們成聖成仙之梯徑,
我們對經文無論採用如何恭敬的態度也不爲過,經文是致力
於修道之人一生的指引。

  經名中“清靜”的含義,也值得細細體味。此處用到“清”
字,馬上就讓我聯想到水,與經文中“澄其心而神自清”結
合起來理解,其意義就更爲明瞭:猶如一灘渾水,如若一直
不停地攪動,那麼水就會一直渾濁下去。但是當我們停止攪
動,讓水靜下來,濁重者就會沉下去,而清輕者就會浮上來,
水就會變得清澈透明,這就是“靜”之於“清”的意義。

134
《清靜經》講記

  今人蕭登福先生《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通解》將這個
道理總結得非常凝練:“水‘靜’而後能‘清’,人也一樣,
心‘靜’而後神‘清’。”a 當我們內心“清”了之後。就
會像一面鏡子,照見世間萬物。由經名簡稱《清靜經》,可
以看出“清靜”二字之於本經的意義,經文所云“人能常清
靜,天地悉皆歸”一句足以明之。當修行人常處於“靜以思
道,清以修身”的狀態之中,心境自然澄清,道妙自然無窮。
之所以在清靜中就能通達大道,乃是因爲清靜之中藏有妙道
乾坤。

  《雲笈七籤·守和第一》曰:“以天爲父,以地爲母,
陰陽爲綱,四時爲紀。天靜以清,地定以寧,萬物失者死,
順者生。故靜寞者,神明之宅也;虛無者,道之所居也。”b
清靜不是遠離生活、束之高閣的清談,而是修行者的必經之
路。故《化書·清靜》有云:“奢者好動,儉者好靜;奢者
好難,儉者好易;奢者好繁,儉者好簡;奢者好逸樂,儉者
好恬淡。有保一器畢生無璺者,有挂一裘十年不敝者。斯人也,
可以親百姓,可以司粟帛,可以掌符璽,可以即清靜之道。”c
此所言之“清靜”,與《清靜經》異曲同工,就是通過清靜
節儉的生活方式,去欲澄心,返璞歸真。

a 蕭登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通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 年版。


b 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道藏》,第 22 冊,第 629 頁。
c 五代譚峭:《化書》,《道藏》第 36 冊,第 311-312 頁。

135
雲巖初步

經文講解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教修行就是爲了讓我們認識道,並以道爲法則,去生
活學習和工作。但道又不能用語言準確描述,也不能很好地
把握其真實的存在。《清靜經》一開篇就從三個方面闡釋了
道,想以此讓大家對道有個直觀的認識。

  第一,大道無形。道沒有形狀,所以我們無法用形容外
形的語言去描述她,既然沒有形狀,所以我們也無法通過看
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到她。

  第二,大道無情。道是沒有感情預設的,表達了不偏不
倚之情。與《道德真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相類似。這裏的“無情”與“不仁”

136
《清靜經》講記

雖然用詞不同,但所要表達的却是相近的意思。杜天師注云:
“日月稟陰陽之所運行,故知道之無情,隨機而所化。又云: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何言哉,萬物生焉。”a 大道沒有
親疏遠近之別,因而不會厚此薄彼,自然不會刻意妄爲。

  第三,大道無名。大道本來是沒有名號的,是太上老君
爲了給眾生講清楚這個無法言語的道,無奈之下,勉强給她
起了個名字叫做“道”。《清靜經》的描述體系,與《道德
真經》的書寫方法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要理解《清靜經》中
所講的“道”,我們還應該結合《道德真經》的經文來體悟
其中的玄妙之處。當然,《道德真經》描述道是從不同側面
來論述的,描述文字分布在各章之中,我們可以串起來學習。

  無論是《道德真經》還是《清靜經》,因爲要將不可言
說的道說給芸芸眾生,就衹好勉强的給她一個名號曰:
“道”。
經文中的“吾”,是太上老君的自稱。不僅《清靜經》表達
了這種難以言說之情,《道德真經》第二十五章亦有如是內
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
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
爲之名曰‘大’。”在此基礎上,《老子指歸》的《萬物之
奧章》由描述“道”進而講述了萬事萬物與道的關係,並通
過四時運行、春華秋實去領悟道的玄妙:“華實生於氣,有
氣生於四時,四時生於陰陽,陰陽生於天地,天地受之於無

a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83 頁。

137
雲巖初步

形。吾是以知道以無有之形、無狀之容,開虛無、導神通、
天地和、陰陽寧、調四時、決萬方,殊形異類,皆得以成,
變化始終,以無爲爲常,無所愛惡,與物大同,群類應之,
各得所行。”a 道化生萬物,方有這世間芸芸眾生。

  芸芸眾生,又如何回歸大道,與之合一呢?《化書·道化》
曰:“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
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
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
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b《化
書》中講了“道”與氣的關係,“道”不可能直接產生萬物,
“道”通過氣去實現這一過程。《太平經·守一明法》亦有
如是論:“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極之
中,無道不能變化。元氣行道,以生萬物,天地大小,無不
由道而生者也。”c 這段經文說明“氣”是由“道”產生的,
並由氣形成萬物。

  故《南華真經·知北遊》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
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
若死生爲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爲神奇,
其所惡者爲臭腐;臭腐復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故曰
通天下一氣耳。”道與氣的完美結合,爲我們展現了多姿多

a 漢嚴遵撰,樊波成校箋:
《老子指歸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142 頁。
b 五代譚峭:《化書》,《道藏》,第 36 冊,第 297 頁。
c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1960 年版,第 16 頁。

138
《清靜經》講記

彩的大千世界,循著氣與道的關係,我們或能達到《化書》
中“氣化神,神還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的境界。

  以上我們所引經典,從理上都將“道”從各種角度言說
了一通,但這是不是就真的就將“道”言說清楚了,我們就
能按圖索驥了?我個人覺得,並非如此。

  《太上老君內觀經》中借老君之言曰:“知道易,信道
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
守而不失,乃常存也。”a 這是一步步的遞進關係,說明在
我們通過學習經典知道以後,就該“信、行、得、守”,如
此一步步地做下去,方才能夠真正有所得、有所成。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夫字是古文常用的發語詞,沒有實際意義。清濁問題,
杜天師這樣注解:“清者,天也,正陽之炁上騰爲天。濁者,
地也,正陰之炁下結爲地。”清濁是一種狀態,而無好壞之
別。濁爲地,猶如八卦的坤卦,象徵的是“君子以厚德載物”
的這種精神。故後面說的男清女濁也是表達同樣的意思,都
是在說明,濁者因其厚重,而有承載之力,以其厚濁滋養萬
物。這裏不禁想起一句俗語:“水至清則無魚”,太過清澈
的水,魚是沒法生存的,濁重才能承載起天地萬物。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曰:“清炁凝而上昇,

a 《太上老君內觀經》,《道藏》,第 11 冊,第 397 頁。

139
雲巖初步

爲天;濁炁流而下降,爲地。故天爲陽,陽好動;地爲陰,
陰好靜。動者,天之炁也;靜者,地之炁也。故曰天清地濁,
天動地靜。文中子曰:天清而安,地濁而結。結者,可與立
也。天動而變,地靜而寧。寧者,可與權也。”a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天地男女,陰陽之象。天地氤氳,化生萬物。男女媾精,
而生蒸民。天道不可得而聞,清者爲天氣、濁者爲地氣也。
動者爲陽氣,靜者爲陰氣也。天爲純陽而清,地爲純陰而濁
也。清者動而乾圓,濁者靜而坤方也。清濁在天爲日月,在
地爲春秋,在人則爲凡聖。萬物稟陰陽而生,得地道承載而
長成,故《周易·繫辭上》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
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
雨。”b

  對此,《沖虛至德真經》云:“元炁清輕者上爲天,濁
重者下爲地,沖和氣者爲人。”c 真一之炁從道中來,輕清
之炁上昇成爲天,天通過日月星辰來顯象;厚濁之氣降之爲
地,生長世間萬物。無名氏注曰:“元炁降者,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變化顯見矣。在天成象,爲懸象,日月星辰也。
在地成形,謂山川草木也。故曰降本流末而生萬物。”d 這

a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4 頁。


b 劉大鈞:《易傳全譯》,成都:巴蜀書社 2005 年版,第 156 頁。
c 白玉蟾:《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7 頁。
d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6 頁。

140
《清靜經》講記

句經文說的是本末關係,討論道之本與其所生萬事萬物之末
的關係。本的原意是樹根的意思。《說文解字》云:“木下
曰本。從木,一在其下。”a 從字義來看,末指的是樹梢。
《說
文解字》曰:“木上曰末。從木,一在其上。”由此可知,
《清靜經》想讓世人由此知曉,世間萬物無不源自“淵兮似
萬物之宗”的大道。

  更進一步,《沖虛至德真經·天瑞篇》詳細描述了道如
何化生萬物的過程。“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
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質之始
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混淪。”b 世界從無形到
有形的演化過程,由此說得明白清楚,世界是如此一步步有
序展開的。宇宙萬有無不從道而來,衹是所處的位置不同,
所呈現之象不同而已,雖紛繁複雜,然實出一源也。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清濁動靜,是《清靜經》全文探討的重要範疇。清濁是
道之本,而動靜則是神形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杜天師對此的
解釋是:“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爲陽,煉凡成聖,皆因
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呂
祖有詩曰:“看破浮生早悟空,太陽隱在月明中。時人悟得

a 清段玉裁撰:《說文解字注》,北京:中華書局 2013 年版,第 251 頁。下同。


b 江遹:《沖虛至德真經解》,《道藏》,第 14 冊,第 805 頁。

141
雲巖初步

陰陽理,方奪天機造化功。”陰陽在順則生人、逆則成仙的
道教修煉中,其意義與凡俗意義上又有不同,其中玄妙之處,
當須細細體味。

  無名氏亦從修煉的角度注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
“至清則見濁,此清者濁之源;至動則思靜,此動者靜之基
也。修真之士,以一氣養神,故清;以五味養腹,故濁。則
神要動而順,形以靜而安形,此乃清濁動靜之道也。”a 修
煉却是返本還原的過程,因此,是濁生於清。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我們如果能夠一直處在清靜的狀態中,大道自然會回歸,
我們則會常處道中,持道而行。《道德真經》曰:“躁勝寒,
靜勝熱,清靜爲天下正。”清靜者,妄念不生也。妄念不生
則外邪不入,外邪不入則萬緣頓息。因此修道當以清靜爲宗。
清靜既然爲修行之妙,清靜之後會有什麼結果呢?杜天師的
注文說:“人能清虛,寡欲無爲,非欲於至道,至道自來歸
之於人。”衹有靜才能通達大道,《道德真經》第十六章曰: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
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
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道德真經》中的“虛”與《清靜經》中所說的“清”在理
上是相通的。換句話說,此二字,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

a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7 頁。

142
《清靜經》講記

  今人陳鼓應先生的《老子注譯及評介》一書對“致虛極,
守靜篤”的解釋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寧靜的狀態,衹
因私欲的活動與外界的擾動,而使得心靈閉塞不安,所以必
須時時做‘致虛’‘守靜’的功夫,以恢復心靈的清明。”a
陳先生的注釋已經清楚地說明,我們衹有不斷地去“清靜”
我心,使我心處於清明之中,才能常處道中。

  “虛無”與“清靜”是一對內涵相通的範疇,《老子指
歸·致虛極章》中解析得甚爲清晰:“道德虛無,故能稟授;
天地清靜,故能變化;陰陽反覆,故能生殺;日月進退,故
能光耀;四時始終,故能育成。釋虛無,則道德不能以然;
去清靜,則天地不能以存。往而不反,則陰陽不能以通;進
而不退,則日月不能以明;終而不始,則萬物不能以生。”b
無名氏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總結了清靜本源的方
法,以及如何來歸我身的原因:“天地者,乃大道之子孫也;
人物者,大道之苗裔也。太上言人能稟大道之祖氣,使身心
之虛靈,神氣之清靜,如此能體其大道也,與天地合德。故
天地自然而從順,悉皆歸依也。”c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人要清靜,就須明白心,以及心在人身中的重要性。《上

a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年版,第 134 頁。


b 漢嚴遵撰,樊波成校箋:
《老子指歸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262 頁。
c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8 頁。

143
雲巖初步

清黃庭內景經》梁丘子注釋時曰:“夫萬法以人爲主,人則
以心爲宗。無主則法不生,無心則身不立。”a 關於心與神
的關係,《黃庭經》中也有說明:“心爲臟腑之元,南方火
色,栖神之宅。”司馬承禎的《坐忘論》亦曰:“夫心者,
一身之主,百神之帥。”b 以上種種引文,充分證明,雖然
心神相依,但他們之間又各賦有秉性。我們要自如地控制心
神,就要清晰地知道他們的秉性。

  杜天師的注釋,將他們的關係說得甚爲明白,且清楚地
道出了欲念的發端,在此基礎上點明了欲念在其中所起的關
鍵作用。欲念並存,就擾了心、亂了神。這裏說的欲,就是
指七情六欲。“神者,妙而不測謂之神。心者,神也;神者,
心也。心擾則神動,神動則心浮,心浮則欲生,欲生則傷神,
神傷則失道。”心、神、欲三者之間相互牽連互動,唯有清
靜方能使三者復而爲一,復歸大道。故清靜子詩曰:“妄念
才興神急遷,神遷六賊亂心田。心田既亂身無主,六道輪回
在眼前。”其心本愛清靜,然被欲念牽動而不能靜。

  無名氏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夫人之生也,
本乃神清心靜。及其長也,爲情欲所牽如此者,欲生也。故
欲從谷、從欠,谷者無漏之稱,欠者不足之號。神有所愛爲
之情,心有所欲爲之貪。亢倉子曰:‘水性本清而不得清,

a 白履忠:《黃庭內景玉經注》,《道藏》, 第 6 冊 , 第 515 頁。
b 吳受琚輯釋:
《司馬承禎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33 頁。

144
《清靜經》講記

爲土混之;人性本靜而不得靜,爲事汩之。’汩者,亂也。”a
人生之中各種欲念輪轉交替地吸引著我們,擾亂著我們的心,
致使我們心難以清靜。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既然欲是擾亂人心之罪魁,時常清理心中的欲念,心中
自然就能澄清,心神就會回歸靜篤。心神安寧則外邪不入;
外邪不入則自然清靜。自然清靜,則道心堅定,心神自清。

  杜天師的闡釋更加明確了,讓我們身心獲得清靜的著力
點在“遣”字上面:“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其情欲,
內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靜。心既安靜,世欲豈能生焉?”通
過不斷地排遣心中的欲念,以求內心到達安靜。清靜的內心
必然涵養著神明。

  “澄”的用法與“遣”相同,乃是“澄心定意,湛寂淵
明,反本還原,如水不動”b。當欲念不再去擾動我們的心靈,
心就如明鏡的潭水,能照見萬事萬物而清澈澄明。故有頌曰:
“常能守靜篤,方寸育神靈。”杜天師注引《西昇經》有云:
“所謂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故以令
人絕利一源,修真養性,次保心神安樂。”《清靜經》如此
强調“心”的重要性,是與道教清靜心靈的思想一脈相承的。

a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9-150 頁。


b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84 頁。

145
雲巖初步

  《太上老君內觀經》曰:“人能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
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a 不僅如此,是經又云:
“道以心得,
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由此看來,人要得
道,必先清靜其心,否則道不來居,談何得道?

  《清靜經》僅談了清靜一法,其實在道教內部制心之法
頗多,如《太上老君內觀經》就談到了其他幾種方法。“老
君曰: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
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
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濁也;淨心者,使不穢也。”照此
方法,對治心中諸癥,才能達到我心清靜,道自來居焉。從
心神關係上來說,遣欲澄心也是必然。無名氏注《太上老君
說常清靜經》曰:“神者,心之主,是故神靜而心和,心和
而形全,神亂而心蕩,心蕩則傷其形。先理其神,故以聖人
以恬和養其神。和者,去嗜欲也。如此,則以和養其神安於
內,清思栖心則不誘於外。神和心清,形無累矣。無累者,
則因遣欲者也。”b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關於六欲之爲何,略有不同的解釋。高誘注《呂氏春秋》
認爲六欲爲“生、死、耳、目、口、鼻”,此爲一說。另有
無名氏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六欲者,六賊也。

a 《太上老君內觀經》,《道藏》,第 11 冊,第 397 頁。


b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52 頁。

146
《清靜經》講記

何名六賊?六賊者,眼、耳、鼻、舌、身、意。”a 無論是
從內心感受出發,還是對生死欲望的渴求,都是站在中國傳
統人文價值觀、生命觀的立場看待生命道學的本質。但從欲
望之於修行的重要性來說,生死之欲才是最大之欲。

  然欲從何起?欲從心來!道教修行針對心,有著諸多方
法對治其癥。當心靜下來之後,我們的感官將會關閉,不被
五光十色的外界現象所干擾,從而欲念不起,我們就會更加
專注自己的內心。之所以要專注內心,乃是因爲欲念源自我
心。《太上老君內觀經》云:“人所以流浪惡道,沉淪滓穢,
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繫縛憎愛,去來取捨,染
著煩惱,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欲。識從何起?
識自欲起。欲從何起?欲自識起。妄想顛倒,而生有識。亦
曰自然,又名無爲,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諸
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惱。”b

  針對調伏六欲之方,《制六欲神法》一書中早有記載,
其云:“六神各主其欲,斷欲斷識,於理咸宜用平。若併平之,
則弱塵生矣。是以對鏡,先從欲制,當豫斷之。肇啓一門,
消之於未形,息之於未亂,令心壯於欲。”c 通過不斷地鍛煉,
使我們的心變得越來越强大,從而降伏擾亂我們心志的欲望,
困擾我們的三毒也因沒有欲念的滋養而消亡。

a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54 頁。


b 《太上老君内观經》,《道藏》, 第 11 冊,第 396-397 頁。
c 唐張君房:《雲笈七籤》,《道藏》,第 22 冊,第 578 頁。

147
雲巖初步

  道門將三毒又稱三尸,指道教的三尸神。道教認爲人體
有上中下三個丹田,各有一神駐蹕其內,統稱“三尸”,也
叫三蟲、三彭、三尸神、三毒。上尸好華飾,中尸好滋味,
下尸好淫欲。早期道教認爲斬“三尸”,恬淡無欲,神靜性
明,積眾善,乃成仙。去除三尸蟲之後,人自然就會生活和
順,身心健康。三毒也指癡、貪、嗔三種欲望。

  如何讓欲望轉化爲能量,這是修行的關鍵。養浩然之正
氣,凶惡化賢,邪魔歸正。誠如《老子指歸·五色章》曰:
“夫聖人者,服無色之色,聽無聲之聲,味無味之味。馳騁
無境之域,經歷無界之方,發無形之網,獲道德之心矣!”a
由此觀之,聲色犬馬亂人之心,雖聖人亦避而遠之。這是從
自身的層面來討論,如果從聖人治世的角度,則有另外的方
法去實現“遣欲澄心”。《道德真經》曰:“不尚賢,使民
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
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陳鼓
應對此注解道:“虛其心:使人的心靈開闊。無知無欲:沒
有僞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欲念。爲無爲:以無爲的方式去
爲(做),即以順任自然的態度去處理事務。”b 在我們保
持內心清靜的道路上,不僅需要自我守護內心的清明,亦離
不開外界大環境的輔助,這樣才能天下歸真。

a 漢嚴遵撰,樊波成校箋:
《老子指歸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254 頁。
b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年版,第 87-88 頁。

148
《清靜經》講記

  【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欲未遣也。】

  沒有經過心念訓練的人,心念就會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
念念不止。有過打坐冥想經歷的人都知道,我們剛開始打坐
的時候,是靜不下來的。各種念頭會在我們的思緒裏不斷地
出現,猶如放電影一般,我們越想停下,越是控制不住地要
去想。心猿意馬,心神不寧,消耗神氣。雜亂的心念,擾亂
我們的神氣,同時也會引起無盡的欲望。杜天師注曰:“若
未能專勤志意,澄心絕慮,則心不能內修至道,難窮妙用之
理,則無所制伏於心猿,即漸失精神。”

  如何才能澄心呢?莊子早就提出了“心齋”的方法。在
《南華真經·人世間》等篇中,就已載有此法。“顏回曰:
‘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
而爲,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顏回曰:‘回之家貧,
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爲齋乎?’曰:‘是
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
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
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
者,心齋也。’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
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夫子曰:‘盡矣。吾語若!
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
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心齋”作爲道教重要的齋法,爲後世學道者繼承發揚。
《雲笈七籤·齋戒敘》曰:“按諸經齋法,略有三種:一者

149
雲巖初步

設供齋,以積德解愆。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
祀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瀹其心,除嗜欲也;
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
專道,無嗜無欲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
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a 由此可見,“心齋”之法甚
爲道士所重。

  唐代司馬承禎的《坐忘論·斷緣》將莊子的“心齋”用
更容易的方法和途徑演繹出來。“斷緣者,斷有爲俗事之緣
也。棄事則形不勞,無爲則心自安。恬簡日就,塵累日薄。
迹彌遠俗,心彌近道。至神至聖,熟不由此乎!經云:‘塞
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或顯德露能,求人保己;或酒
食邀致,以望後恩。斯乃巧蘊機心,以干時利,即非順道,
深妨正業。凡此類例,皆應絕之。經云:‘開其兌,濟其事,
終身不救。’我但不唱,彼自不和;彼雖有唱,我不和之。
舊緣漸斷,新緣莫結。”b 概而論之,就是要逐漸減少接觸
擾亂心境的各種事情,逐漸掃清干擾妨礙心境的種種俗事,
這樣才能讓心靈清靜下來。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排除心中一切雜念,使內心處於虛靜狀態,就如《道德
真經》所云“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當我們滌除心靈的塵

a 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道藏》, 第 22 冊,第 257 頁。


b 吳受琚輯釋:
《司馬承禎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33 頁。

150
《清靜經》講記

垢,去觀照自己的內心,自現一塵不染的本源,因爲沒有生
起各種妄想欲念,故而心道合一。

  何謂內觀?《洞玄靈寶定觀經》解釋說:“慧心內照,
名曰內觀。”杜天師對“內觀其心”的解釋是:“心爲絳宮
者,神也,妙用不測,變化無定,神明依泊,三葉如蓮花。
又云,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清靜
由心生起,則欲念全無。故《太上老君內觀經》有云:“道
也者,不可以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
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而
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當我們沒有欲念生起的瞬
間,就連要去觀照內心的那個想法也一同忘却,於是心是何
物?或者無心?故杜天師注曰:“心無其心者,念頭從心而
發,連心都沒得了,看他從有何生也?”a 修行就是在修這
顆心猿意馬的心,修這顆隨時就被欲念牽走的心。

  心爲什麼有這麼大的作用呢?《坐忘論·收心》云:“夫
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欣迷幻
境之中,唯言實是;甘宴有爲之內,誰悟虛非。”心之於修
行者,非同一般,故而注重修心,乃是修行之首要。修道即
爲修心,修心即是修道。心中沒有執著,便無心可觀,則無
所用、無所修,因而凝合於道。心是神之宅,衹要心能夠清
靜,則神能全,神全則炁滿。故“爲使炁神,神之與心,炁

a 唐杜光庭、呂純陽等註:《清靜經集釋》,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 2017 年版,


第 213 頁。

151
雲巖初步

之與道,不相遠離”。

  觀是一種功夫,是不斷審察自己言行的過程。
《坐忘論·真
觀》曰:“夫真觀者,智士之先鑒,能人之善察,究儻來之
禍福,詳動靜之吉凶。得見機前,因之造適,深祈衛足,竊
務全生。自始至末,行無遺累。理不違此者,謂之真觀。然
一餐一寢,俱爲損益之源;一行一言,堪成禍福之本。雖作
巧持其末,不如拙戒其本。觀本知末,又非躁競之情。是故
收心簡事,日損有爲,體靜心閒,方可觀妙。”故無名氏有
論曰:“道之大也,爲心感之。若不澄心遣欲,何以得之?”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心中欲念都已熄滅,自然也就不會再去關注承載心念的
外在之形。換句話說,就是心靈清靜的狀態下,也將心之外
形一併忘記了。猶如《道德真經》第十三章所云:“吾有大
患,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在心無其心的狀態
下,外形隨之消解在我們外觀的心境之中。因爲心與形是二
而一的存在,當心已歸於無,形亦無所依憑。“外觀其形,
是瞑目外視也。形無其形者,心生形,連形都沒得了,看他
心又從何生也?”a 心在清靜的狀態下是與道契合的,懷著
這樣的心去觀察諸事萬物,看到的不過是“道”,而不是具
體的一個個事物。猶如《道德真經》第二十一章所云:“道

a 唐杜光庭、呂純陽等註:《清靜經集釋》,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 2017 年版,


第 213 頁。

152
《清靜經》講記

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
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無論
是心、形還是物,在清澈的心靈與道合真的狀態下,都復歸
於道,故無心、無形、無物。《坐忘論》曰:“人能虛心無
爲,非欲於道,道自歸之。”當“心齋”達到一定的功夫之
後,自然就會進入到“坐忘”的境界。

  《南華真經·大宗師》用顏回與孔子對話的形式描述了
坐忘。“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
‘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
‘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
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
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
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
丘也請從而後也。’”這是逐漸解構故有認知體系的過程,
衹有在故有認知體系完全解構,忘無所忘之後,我們才能認
識無形無象的大道。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
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三者,指的就是指心、形、物。站在道的高度去觀察心、
形、物,我們能體味到的衹有空。這個道理廣泛體現在各種
典籍中。無名氏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此三者皆
名爲色空,應有形者,俱爲幻化之境。《定觀經》云:‘定

153
雲巖初步

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寂然無物。’其能識者,可
以內觀無心,外觀無形,遠觀無物。此三者觀之,無心、無
形、無物,並同虛空。然後既悟,唯見真空寂境。”

  那麼,空是什麼呢?杜天師注曰:“空者,道之用也。
有用有著,不名於道矣。”從空者道之用的角度來說,這裏
所謂之“空”就是“無”,即如《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注“當其無,有車之用”曰:“無,謂空虛。轂中空虛,車
得去行。輿中空虛,人能載其上也。”a

  當然,唐代之後,道門對於“空”的注釋,有所變化,
更加注重探討世間萬物憑藉一定的條件而存在,從而有所謂
的“空”。“空”就是有所依憑有所待的,所以心、形、物
追其本質不過是“空”。空海智藏言:“三界之中,所行諸
法,是知因藉眾生心力,眾生之性,念念生滅。有爲之法,
亦復皆爾。念念生滅,即其生時,已是滅相;即其實時,便
生空相。有不常故,故謂爲空。”b 這是從心、形、物三者
有所待而成立的條件上去討論的空。

  另外,從道的本體上說,“道”也可是說是空。《老子
道德經河上公章句》注“無之以爲用”曰:“言虛空者乃可
用盛受萬物,故曰虛無能制有形。道者,空也。”我們時時
刻刻生起的念頭,乃至我們所感知到的萬物,都不是恆常不

a 漢河上公章句,唐子恆點校,魏王弼注,邊家珍點校:《老子道德經·王
弼道德經注》,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8 頁。
b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道藏》,第 1 冊,第 630 頁。

154
《清靜經》講記

變的,它們隨時間空間的轉變,最後都歸於空寂。《上清經》
曰:“空假之相,還復成假,亦非爲假。道法自然,本無空
假。天尊慈悲,乃立空假之相,善巧方便,隨機應化,教道
人天,皆歸至道。”也是在反復申明這個道理。

  道之“無”與“虛”頗有關係。《道德真經》第四章云: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沖,
古字爲‘盅’,訓虛。”故陳鼓應先生曰:“道體是虛狀的。
這虛體並不是一無所有的,它却含藏著無盡的創造因子。”a
支撐有形有質之物周流宇宙的根本就在這個“虛”。此理如
正譚峭《化書·死生》中所言:“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
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
死。死復化爲虛,虛復化爲神,神復化爲氣,氣復化爲物。
化化不間,猶環之無窮。夫萬物非不欲生,不得不生;萬物
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
可以不生。”b

  要說明這個難以用語言表述清楚的問題,道教衹得創造
一系列概念來說明這個不太容易說清楚、道明白的道理,讓
世人在表達能力有限的言詞描述下,盡可能地去體悟至道。
猶如《南華真經·齊物論》中的追問:“有始也者,有未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
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

a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年版,第 91 頁。


b 五代譚峭:《化書》,《道藏》,第 36 冊,第 299 頁。

155
雲巖初步

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
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莊子這是在用有限的語言,
去追尋那個無限的存在,在窮追不捨之中,讓人有一種對道
無法把握的恐懼。

  於是杜天師以“重玄”的注解方式,給出了注文:“非
無非有,非名爲道。道本無形之形,真之能名;德本無象之
象,是謂真象。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非無爲也。
萬法俱無,是爲空無。空無之道,亦非自然。破此空無,還
歸於無也。無無者,無執也。”當人們達到無無的狀態之後,
就可以進入“常寂”。無名氏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
“常寂者,道也。道既常寂,吾何有焉?”寂靜之中,人類
的六欲不起,離道就不遠了。

  總結上文,經文想告訴我們,通過忘物、忘心、忘形最
後達到“空”的狀態,而空就是“無”。但是,我們真正要
理解這個“無”,那麼就應該連“無”這個概念也不應有,
應該把“無”這個概念也“無”掉,方才能正真理解所謂的
“無”。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
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爲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爲化眾生,名爲得道;能悟之者,可
傳聖道。】

  當我們達到欲望不起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靜;真靜是一

156
《清靜經》講記

種自然無欲的狀態。“有欲則患生,無欲則道生。”a 在欲
望不生之境,不增不減的道隨方就圓地教化眾生。故杜天師
注曰:“真者,體無增減謂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則
謂之真常之法也。法則真常應物,隨機而化導眾生,無所不
應於物,道之物也。”在我們不斷摒除紛飛複雜的欲念,心
靈達到真靜之後,心中之性就會顯出來。“不明真性衹究命,
此是修行第一病。夫性者,是心如一個器皿,器中盛得底,
如一個寶珠,珠中光明底,是性。性發現,在胎爲身,在世
爲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手之運
掉,足之舉措,散滿六合,斂之方寸。識者名爲真性,迷者
喚作精魂。”b 當我們通過調伏自己的心念,讓我們的心達
到清靜真一、不著萬物、清靜靈明的狀態,我們才算是進入
了真道,也可以說是與道合真了。這不過是用語言形容我們
得道了,其實整個過程並沒有得到什麼。

  因爲當我們生起“得道”這個念想之際,就會有所執著,
可能就又遠離真道。因此,說是得道,其實我們的心裏並無
有得道的心念,也沒有得道的欲望,衹是我們的心一直保持
著那種清靜靈明而已。能夠參悟到大道是不可用語言描述、
無可名狀,基本就可以傳授大道了。爲了教化民眾,需要以
世人方便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教導,依據眾生的根器稟賦不同、
隨方設教,可稱之爲得道。

a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86 頁。


b 白玉蟾:《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49 頁。

157
雲巖初步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明白暢達之人,他們淡泊名利,虛懷若谷,清靜養神,
故不與世人爭名利得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頌注》曰:
“上士何無爭,勤常抱志堅。栖真常惔泊,養素隱幽玄。”a
具有大德之人,所做之事皆是大德之事,但他們不會因爲自
己大德的所作所爲而有所粘滯,有所標榜,有所執著。故他
們並不認爲自己的行爲,有多大的德行。杜天師曰:“上德
無爲者,道德所稱也。又云:有若無,實若虛。道者若執有
見、有名,即非上德也。本不有不無,不虛不實,應用即有,
昧用即無。”當我們執著於“道德”這個概念時,已經落入
了下層。因爲“凡人之作德,心有所爲,必有所貪,既有所
貪,而性已迷,何德之有”?可見,從道德的體用角度入手,
更容易理清道德與執著的關係。

  有鑒於此,侯善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如此申明
曰:“道者,無爲清靜,空寂湛然也。德者,神通萬變,體
用居常也。道德混純,其理皆一也。執著者,執著種種有爲
之功也。頌曰:執礙法非通,虛勞謾費功。有爲迷假相,無
作契真空。恍惚乾坤象,杳冥天地蹤。上清施大道,神用在
其中。”b

a 劉通微:《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頌注》,《道藏》,第 19 冊,第 817 頁。


b 侯善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80 頁。

158
《清靜經》講記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爲有妄心。】

  我們之所以有各種煩惱,那是因爲我們有各種“妄心”,
無止境地追求物質,對周圍環境的不斷索取,沉溺於花花世
界無法自拔,五花八門的美食誘惑,割捨不下的男歡女愛。
衹要我們不對這顆心有所節制的話,妄想妄念就會隨時占領
生命的全部。

  《洞玄靈寶定觀經》亦從外來俗事侵擾心境,而產生煩
惱的角度論述了這個過程。經文曰:“六塵爲外事,須遠離
也。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更不染著,名爲都
絕。境不來忤,心即無惱;心不起染,境則無煩。心境兩忘,
即無煩惱,故名無與忤心。”a 從內在的角度來說,執著外
境的紛擾,是亂人心志的關鍵。對此,侯善淵指出了真道與
妄念的區別:“不得真道者,爲人執著種種引教之術也。妄
心者,爲取小法,施爲政事,常存於妄想之心也。真道者,
通變無方,應用不離,至神至聖,其理自然,非爲執見,不
以妄心,是名清靜,斷除邪見也。”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
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理清三個“既”的意義。第一個“既”,
是“成”的意思。修道之人不能妄動雜念,雜念動則心爲妄

a 《洞玄靈寶定觀經注》,《道藏》,第 6 冊,第 497 頁。

159
雲巖初步

心;妄心生成便會驚擾其元神。第二個“既”,是“過”的
意思。既驚其神,則元神不安;元神不安,便會執著於世間
萬物。執著於世間萬物,則會加劇人的妄心,進而令人的元
神持續無法安寧。第三個“既”,是“既已”的意思。“著”
爲著相之意,“著萬物”便是執著於萬般事物。“即”爲即
要之意,“貪求”爲貪妄苟求。既生貪妄苟求之念,則元神
不寧,人隨著萬物俱起貪心。求而不可得,因而煩惱叢生。

  此三個“既”字,在細微處有些許區別,分析清楚對我
們理解經文非常有意義。整體來說,這句經文採用了遞進的
敘述形式,就是爲了强調,衹要妄念不斷,時刻侵襲,不僅
會耗散我們的精神,還會令我們身陷於對各種物質貪婪渴求
之中,煩惱無盡,無有出期。因此,杜光庭祖師注曰:“內
守元和,湛然不動,故謂之懷道抱德,自然淳樸。夫長生之
道全在養神,若守元和不失,神即居之。神若居則心大安,
忻忻而若喜,自然清靜,豈有煩惱生乎?”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
海,永失真道。】

  六欲無時無刻不在擾動我們本來的清靜心靈,尤其是眼、
耳、口三者。如若放縱它們不加管束,任由人欲,恣意縱橫,
必然生起各種煩惱妄想,心中無有清靜,心靈不再安寧。

  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將六欲的危害分而述
之,詳細羅列出來。曰:“欲者,六欲也,乃六賊也。眼是
一賊,愛窺觀彩色妖艶,人不知妖艶是殺人性命之刀斧。耳

160
《清靜經》講記

是二賊,愛聽艶樂淫聲,而不知艶樂淫聲是害人之鼓樂。口
是三賊,愛嗜美酒肥肉,而不知美酒肥肉是腑腸之毒藥。鼻
是四賊,愛悅芳香邪氣,而不知芳香邪氣是害人之氣命。身
是五賊,愛香車寶馬,而不知香車寶馬是招蹶之機。意是六
賊,愛禄高位大,而不知禄高位大是害人之形命。”

  如果我們沉淪於各種欲念之中,備受各種污濁習氣所污
染,倘若不醒悟,如此日復一日,則離道漸遠,如孤舟之漂
流於大海,如孤雁之獨翔於碧空,生死往復,無有盡頭。《太
上老君內觀經》曰:“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
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
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如果我們陷
入六欲之中無法自拔,我們的形質便會被其耗散無蹤,就無
法體悟真道之圓滿。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所謂真常之道,就是常在自然天真之道。除此真常之道
外,別無他道。因此悟得真常之道的修行之人,則常處在清
靜之中,無煩惱妄想,無身心憂苦。《西昇經》云:“守身
不失,常存也。專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於苦海沉淪,憂
苦不著於身心,自然解脫,合於清靜。”a《清靜經》,以
清靜爲經名之眼,實爲突出清靜之於修行的重要性,經文結
尾點題“清靜”,前後呼應,足見清靜的修習之法是不可複

a 唐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藏》,第 17 冊,第 189 頁。

161
雲巖初步

製、不可替代的。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

  自本句開始,經文依次講述《清靜經》經文的傳承體系
和念誦經文所獲功德。

  仙人葛仙翁是指東晉時人葛玄,字孝先,道教徒尊稱他
爲葛仙翁。“誦經萬遍”說的是誦經的功德。如《靈寶無量
度人上品妙經》稱:“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億曾
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昇。”a 經文中所說的“萬遍”,
杜天師注曰:“凡言誦經萬遍者,萬遍即萬行圓備也。”

  這種說法在很多經典中都曾有述。如《黃庭內景經》曰
“詠之萬過昇三天”。杜天師注曰:“萬法皆同,內外俱應。
分即爲萬象之形,聚爲萬神之體,此乃爲圓滿之義也。又云,
萬遍道備,飛昇太空,萬神之備。萬遍既周,乃成清靜之道,
非衹爲誦持經文,何必苦於形而勞其神者也?”也就是說“萬
遍”並不僅僅是說念誦經文的遍數,還指在誦經過程中所達
到的內外“圓滿”的境界。

  【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
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

a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道藏》,第 1 冊,第 2 頁。

162
《清靜經》講記

  首先,簡略解釋其中的關鍵詞語。天人,是修行有成的
“陽極之仙”:“世人若修天人之行,即爲天上人也。”

  其次,我們再介紹了一下其中涉及的幾位仙真。東華帝
君,是道教信仰的重要真仙。杜光庭祖師援引《上清經》云:
“東方有飄雲世界、碧霞之國,翠羽城中蒼龍宮中。其中宮
闕,並是龍鳳寶珠合就,尚有五色蒼雲覆蓋其上,故號蒼龍
宮也。乃是東華小童君所居之處。此明仙翁自云‘吾逢彼帝
君,即傳授此經’。”金闕帝君,道教認爲是太上老君的分
身,住在西方。“金闕者,西方有琅玕世界瓊瑤之國,琉璃
宮內,其中宮闕並是琅玕寶珍琉璃合就,故號曰琉璃宮也。
有一帝君於宮內亦寶秘此經。又云:金闕帝君者也,應其名
號或太上分形化體,名號有殊。《上清經》云,後聖金闕玄
元皇帝,老君太上是也。”杜天師爲唐末五代人,他的注文
遵循唐代道教的規制。唐代尊太上老君爲“玄元皇帝老君”,
因李唐帝王認爲老君是李唐家族的遠祖,故有是稱。西王母,
則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神仙,《山海經》《穆天子傳》《漢武
帝內傳》等經典都記載有西王母的事迹。杜天師注引《天地
論》曰:“王母居崐崘西側黃河出水之處。王母者,是天地
之母。又云,天公、地母主統眾真,總攝三界,天上天下,
是王母爲至尊之母也。”

  最後,我們再分析本段文子所蘊含的幾重含義。總體來
看,此段約略包括三個方面的意思:

  第一,上古道教經典多不落於文字,感恩葛仙翁將《清

163
雲巖初步

靜經》記録下來,我們今天才能有幸誦習是經,依照經典中
的教化所言,實踐清靜的修行之道。

  第二,道教經典傳承皆有法度,不得妄傳非人。傳道傳
經須傳有德忠孝之輩,任意輕傳則必遭天譴。一般來說,道
教中的重要經典會采取口耳相傳的方式師徒相授,其他人等
不能得法,故俗語又稱之爲“六耳不傳”,即有三人在場時,
師父一般不會講授經中關鍵之處。

  第三,該經功德不可思議,不可輕傳下士。仙聖每每隱
秘此經,口口相傳不立文字,即爲隱秘該經,恐遭世人慢泄。

  【吾今於世,書而録之。上士悟之,昇爲天官;中士修
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昇入金門。】

  這裏所謂的上士、中士、下士,說的是對道的領悟能力。
這種分類在《道德真經》中既已採用:“上士聞道,勤而行
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上士得聞
大道,衹要勤奮修煉,外煉形質,內養精神,便可外和其光
而同其塵,內修其功而保其元。中士修煉自身筋骨,息炁保
腎,便可延年。下士依經而悟,也可延年却病,注名仙班。

  《清靜經》這段文字,說明無論自身條件如何,衹要能
夠堅持誦習此經,衹要能夠依照經文所講述的方法去控制我
們的心念,打掃我們的心靈,清靜我們的思想,自然就會有
意想不到的收穫。

164
《清靜經》講記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
擁護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左玄真人也在經文末尾講述誦習此經的功德,指出我們
在誦習《清靜經》並在自我努力保持心境的靈明的時候,還
有諸多道教仙真在護持我們的修行,例如經文中提到的“十
天善神”。所謂十天善神,杜天師注曰:“十天者,八方上
下是也。《因緣經》云:‘每月十直齋,各有善神直日,亦
爲善神也。’”誦習經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得到“善神”的
護持,那麼就更容易堅持,更容易取得成績,更容易達到清
靜,最終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灾障不干,眾
聖護門。神昇上界,朝拜高尊。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
不退,身騰紫雲。】

  最後這段,正一真人再次强調了誦習此經所能獲得的功
德。正一,杜天師解釋說:“正者,真也;一者,大也,亦
爲心也。”現在說到正一真人,大多會想到東漢末年在西蜀
創立道教的張道陵祖師,因其創立流傳至今的道教,才有今
天世人所熟知並學習的道教。“家”是個比喻,這裏指的是
我們的身體;“經”也是一個比喻,這裏指的是我們的內心。
誦念《清靜經》能夠得到仙真護持,堅持不懈則能夠功行圓
滿,最後獲得相應的成就。因此杜天師在此强調:“此明修
道得果也。功滿八百,行滿三千。功行者,乃是修煉之功行
也。”

165
雲巖初步

  清靜是大道之本,如果我們能夠常守清靜之道,就離大
道不遠矣。持守清靜的方法就是不斷地排遣那些擾亂我心的
欲念,讓我們的心愈加清澈澄明,虛靜空靈,如此道自來居
焉。

166
結 語

清靜爲天下正 

167
雲巖初步

  世間萬物莫不應機而生,陰符於道。《中庸》云:“誠者,
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a 應機者,誠也;陰符者,
誠之也。是故古人修身立命,有“誠於中而形於外”之語。
誠於中者,清靜是也;形於外者,道德是也。

  《中庸》曰:“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
則明矣,明則誠矣。”故而道教修真强調性命雙修。長生久
視,度己度人。清靜契道,濁動應物。清屬陽,却由靜而生;
靜屬陰,却以濁爲根。清是澄澈潔淨,外塵不染,玄鑒圓明。
靜爲寂然止息,萬緣不起,濁念不生。清靜、無爲、自然、
道德,乃修道之無上法寶,故而修道須從清靜入手。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出有入無,常清常靜方爲人
生智慧之根本。水靜而後能清,人亦是如此,心靜而後能清。
“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靜之動,
在於遣欲澄心,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得山水之清氣中有我,集天地之大觀者無相。

  呂洞賓祖師《百字碑》有言:“養炁忘言守,降心爲不
爲。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如能常養浩然之正氣,抱樸守
真,與道合一,“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爲而成。”天人
相應則法無定法,法無爲而行自然之德,道尊德貴矣!

  老子道德真言中有“道生之,德蓄之”一語,唯有尊道

a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 1983 年版,第 31 頁。

168
結 語

方能貴德,唯有厚德方能載物。《道德真經》說:“大丈夫
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道
德思想深植於華夏子孫的靈魂與血脈之中,指引著我們去認
識世事萬物。我們的祖先們對於宇宙自然真理的認知要比現
代人深刻得多。他們縱觀陰陽,玄覽隱顯,越過常人認知的
局限,認識自然,順應自然,效法自然。他們是美好幸福生
活的真正擁有者。

  道德,既是精神的,也同樣是物質的。這種物質特性,
由於它超越物理認識論的局限,暫時還不能被理智所把握。
衹有在不斷的修行中才能產生真知。這種洞觀無礙的物質性,
始終與人類生活形影不離,滋養著萬物眾生。《黃帝內經 •
靈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
而生者也。”a 此乃人類生命的真義,道德就是生命的源動力。
道德在體內流動,才使生命體中的性體系統具有活力。

  《陰符經》中說:“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天性,
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道教修行以不
斷給人信念,給人健康快樂,給人幸福和睦,給人智慧爲宗
旨,教化眾生,無量度人。甘泉潤物,變朽回春。我在學修
的過程中,緣清靜以探玄,得陰符以契機。

2020 年庚子月圓夜
李合春記於至真觀

a 史崧:《黃帝素問靈樞集註》,《道藏》,第 21 冊,第 398 頁。

169
參考文獻 

170
參考文獻

典籍類
  [1]《道德真經》:《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以下簡稱三家本)。
  [2]《南華真經》,三家本。
  [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三家本。
  [4]《黃帝陰符經》,三家本。
  [5]《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杜光庭,三家本。
  [6]《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三家本。
  [7]《黃帝陰符經疏》,李筌,三家本。
  [8]《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人氏,三家本。
  [9]《雲笈七籤》,張君房輯,三家本。
  [10]《太上老君內觀經》,三家本。
  [11]《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王冰次注,三家本。
  [12]《養性延命録》,陶弘景,三家本。
  [13]《黃帝陰符經解》,蹇昌辰撰,三家本。
  [14]《陰符經三皇玉訣》,三家本
  [15]《化書》,譚峭,三家本。
  [16]《悟真篇注釋》,張伯端,三家本。
  [17]《高上玉皇心印經》,三家本。

普通古籍
  [1]《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
  [2]《藏外道書》,巴蜀:巴蜀書社,1994 年版。
  [3]《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訂本),任繼愈主編、鍾肇鵬副主編,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年版。
  [4]《道藏輯要》,巴蜀:巴蜀書社,1995 年版。
  [5]《道書集成》,湯一介主編,北京 : 九洲圖書出版社,1999 年版。
  [6]《道藏要籍選刊》,胡道靜等選輯,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
  [7]《道藏精華録》,守一子編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
  [8]《道藏精華》,蕭天石主編,臺灣:自由出版社,1956 年版。
  [9]《重刊道藏輯要》,閻永和、新津彭翰然重刻,井研賀龍驤校訂,清光
   緒三十二年(1906)巴蜀二仙庵刊本。

171
雲巖初步

  [10]《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清永瑢、紀昀等編,臺北:商務印書館,
    1986 年版。
  [1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永瑢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版。
  [12]《南華真經注疏》,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版。
  [13]《雲笈七簽》,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版。
  [14]《漢藝文志考證》(影印本),宋王應麟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
    社,2006 年版。
  [15]《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清阮元校刻,北京:中華書局,
    2009 年版。
  [16]《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17]《漢書》,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版。
  [18]《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版。
  [19]《左傳》,郭丹譯,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版。
  [20]《莊子集釋》,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21]《道德經集釋》,漢河上公、唐杜光庭等注,北京:中國書店, 2012 年。
  [22]《史記》,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
    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
  [23]《老子道德經注校釋》,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008 年。
  [24]《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王卡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
  [25]《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26]《老子指歸》,漢嚴遵著,王德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 年。
  [27]《老子指歸譯注》,漢嚴遵著,王德有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4 年。
  [28]《老子指歸校箋》,漢嚴遵撰,樊波成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
  [29]《黃帝內經》,姚春鵬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 年。
  [30]《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31]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
  [32] 宋羅泌,《路史》,《四庫全書》第 383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33]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172
參考文獻

  [34]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 年。
  [35]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年。
  [36]《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37]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38] 清徐道,《歷代神仙演義》,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 年。
  [39] 清陳夢雷編纂,蔣廷錫校訂,《古今圖書集成》,中華書局、巴蜀書社,
    1985 年。
  [40] 清彭定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41]《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42]《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43] 劉大鈞:《易傳全譯》,成都:巴蜀書社,2005 年。
  [44] 吳受琚輯釋:《司馬承禎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年。
  [45]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年。
  [46] 漢河上公章句,唐子恆點校,魏王弼注,邊家珍點校:《老子道德經·
    王弼道德經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 年。
  [47] 漢嚴遵撰,樊波成校箋:《老子指歸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年。
  [48]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1985 年。

工具書
  [1] 世界書局整理排印:《歷代人物別署居處名通檢》,臺北:世界書局,
   1962 年。
  [2] 陳國符著:《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 年。
  [3] 陳國符著:《道藏源流續考》,臺北:明文書局,1983 年。
  [4] 古健青、張桂光等編:《中國方術大辭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1 年。
  [5] 閔智亭、李養正主編:《中國道教大辭典》,臺中:臺灣東久企業(出
    版)有限公司,1999 年。
  [6]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
  [7] 黃海德、李剛:《簡明道教辭典》,巴蜀: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 年。
  [8] 李叔還著:《道教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年。
  [9] 潘雨廷著:《道藏書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173
雲巖初步

  [10] 任繼愈、鍾肇鵬著:《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年。
  [11] 蕭登福撰:《正統道藏總目提要》,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 年。
  [12] 丁培仁編著:《增注新修道藏目録》,巴蜀:巴蜀書社,2007 年。
  [13] 吳康主編:《中華神秘文化辭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年。
  [14] 余嘉錫著:《四庫提要辨證》第 2 版,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15] 朱越利著:《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年。
  [16] 朱越利著:《道經總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年。
  [17] 丁培仁著:《道教典籍百問》,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6 年。
  [18] 朱越利主編:《道藏說略》,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年。
  [19] 昌彼得著:《版本目録學論叢(二)》,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 年。
  [20] 姚名達著:《中國目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21] 餘嘉錫著:《目録學發微》,巴蜀:巴蜀書社,1991 年。
  [22] 來新夏著:《古典目録學淺說》,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23] 高路明著:《古籍目録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7 年。
  [24]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群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年。
  [25]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

專著類
  [1] 卿希泰:《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 年。
  [2]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年。
  [3] 卿希泰、詹石窗:《中國道教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
  [4]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年。
  [5] 卿希泰主編、詹石窗副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6] 許地山著、詹石窗講評:《道教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年。
  [7]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
  [8] 於迎春著:《漢代文人與文學觀念的演進》,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7 年。
  [9] 日本岡村繁著,陸曉光譯:《漢魏六朝的思想與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174
參考文獻

  [10] 蒙文通著:《蒙文通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01 年。
  [11] 唐大潮著:《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北京:宗教文化
    出版社 2000 年。
  [12] 李大華、李剛、何建明著:《隋唐道家與道教》,廣東:廣東人民出
    版社 2002 年。
  [13] 朱森溥著:《玄珠録校釋》,四川:巴蜀書社。1989 年。
  [14] 盧國龍著:《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中
    國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5] 盧國龍著 :《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年。
  [16] 强昱著:《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 年。
  [17] 李剛:《重玄之道開啓眾妙之門——道教哲學論稿》,巴蜀書社,
    2005 年。
  [18] 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9] 何建明著:《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上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年,
    1997 年。
  [20] 董思林著:《唐代老學重玄思辯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2002 年。
  [21] 黃釗主編:《道家思想史綱》,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年。
  [22] 王遽常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傳記匯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3 年。
  [23] 賈順先、戴大禄著:《四川思想家》,四川:巴蜀書社,1988 年。
  [24] 黃開國、鄧星盈著:《巴山蜀水聖哲魂巴蜀哲學史稿》,四川:四川
    人民出版社,2001 年。
  [25] 王明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 年。
  [26] 潘雨廷著:《道教史發微》,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年。
  [27] 潘雨廷著:《道教史叢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年。
  [28] 陳國符著:《道藏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29]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 年。
  [30] 金正耀著:《道教與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年。

175
雲巖初步

  [31] 趙匡華著:《中國古代化學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年。
  [32]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秘》,北京:中國書店,2001 年。
  [33]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年。
  [34] 張勛燎、白彬:《中國道教考古》,北京:綫裝書局,2006 年。
  [35] 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36] 陳鼓應:《中國哲學創始者:老子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37] 陳廣忠、梁宗華:《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38] 陳慧娟:《兩漢三家〈老子〉注養生思想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
    出版社 2014 年。
  [39]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40] 陳夢家:《老子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6 年。
  [41] 陳堯義:《嚴遵〈老子指歸〉義理析論》,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2 年。
  [42] 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2 年。
  [43]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冗》,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年。
  [44] 丁四新:《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45] 方光華:《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 年。
  [46]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5卷《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2006 年。
  [47] 馮達文:《中國哲學的本原——本體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48] 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4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年。
  [50] 馮友蘭:《人生哲學: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
  [51] 馮友蘭:《新知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52] 馮友蘭:《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53] 馮友蘭:《新原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176
參考文獻

  [54] 馮友蘭:《新事論:中國到自由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55] 付粉鶴:《自然與自由——老莊生命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56]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57]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2009 年。
  [58] 高明撰:《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59] 苟小泉:《中國傳統哲學本體論形態研宄》,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
    版社,2013 年。
  [60] 穀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年。
  [61]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著:《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62]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年。
  [63] 金岳霖:《邏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年。
  [64] 金岳霖:《論道》,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年。
  [65] 康中乾:《中國古代哲學的本體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
  [6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5 年。
  [67]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68] 李賢中:《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年。
  [69] 李澤厚:《歷史本體論己卯五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8 年。
  [70] 李忠:《迭代渾沌分形》,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年。
  [71]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72] 林夏水:《數學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
  [73]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年。
  [74]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 2006 年。
  [75] 羅光:《生命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76] 羅開玉、謝輝:《巴蜀通史秦漢三國 ( 蜀漢 ) 時期》,巴蜀:四川人民
    出版社 2011 年。
  [77] 牟宗三:《理則學》,修訂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年。
  [78] 彭裕商、吳毅强:《郭店楚簡老子集釋》,巴蜀:巴蜀書社,2011 年。

177
雲巖初步

  [79] 蒲創國:《天人合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80] 孫宏安:《中國古代數學思想》,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年。
  [81] 孫中原:《中國邏輯研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
  [82]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年。
  [8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年。
  [84] 汪奠基:《中國邏輯思想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年。
  [85] 王中江:《道家學說的觀念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86]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87] 許春華:《天人合道老子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
  [88] 許抗生:《當代新道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年。
  [89]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90]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年。
  [91] 詹石窗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2 年。
  [92] 張錫哲:《分形繁美——距離比值迭代分形及複迭代函數系統 的研宄》,
    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5 年。
  [93] 周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巴蜀:巴蜀書社,2006 年。
  [94]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年。
  [95] 祝瑞開:《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96]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97]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98] 蕭登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通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 年。
  [99]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年。
  [100]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年。
  [101] 任法融 :《黃帝陰符經黃石公素書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年。
  [102] 陳高潮主編:《唐褚遂良陰符經歷代碑帖精粹(影印本)》,北京:
    北京工藝出版社,2009 年。
  [103] 周止禮:《常秉義批點黃帝陰符經集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9 年。
  [104] 楊素寰譯注:《十二家注〈黃帝陰符經〉》,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4 年。

17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 賴萱萱,鄭長青:《〈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成書略考》,《宗教學
    研究》,2014 年,第 4 期。
  [2] 林安梧:《〈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意義治療學》,《宗教與哲學》,
    2016 年第 4 期。
  [3] 申喜萍:《〈清靜經〉思想的當代意蘊》,《世界宗教文化》,2008 年,
    第 4 期。
  [4] 蔣門馬:《〈清靜經〉文本校訂》,《中國道教》,2016 年,第 6 期。
  [5] 張仲廣:《清靜經道教哲學思想論析》,《哈爾濱學院學報》,2017 年,
    第 9 期。
  [6] 幸信開:《至靜生太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實踐體驗》,
   《中國道教》,2012 年,第 2 期。
  [11] 張崇源:《感悟〈清靜經〉常懷修道心》,《中國道教》,2008 年,
    第 6 期。
  [12] 李炯:《“清淨”與“清靜”》,《中國道教》,2011 年,第 5 期。
  [13] 施鎮淮:《常清靜之妙〈常清靜經〉一文之體悟》,《中國氣功科學》,
    1991 年第 1 期。
  [14] 黃至安:《清靜是生命智慧與良師益友》,《中國道教》,2011 年,
    第 5 期。
  [15] 丁培仁:《劉通微及其〈清靜經頌注〉思想初探》,《商丘師範學院
    學報》2012 年,第 10 期。
  [16] 李欣復、紀燕:《〈參同〉〈陰符〉〈清靜〉三道書幽旨發微》,
    《甘肅理論學刊》,2009 年,第 1 期。
  [17] 白傑:《〈清靜經〉言“空”異於佛教》,《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6 年,第 2 期。
  [18] 藍希峰:《正確面對現代社會道教的迷惘與誤區》,《中國民族報》
    2014 年 3 月 18 日。
  [19] 徐敏:《〈清靜經原旨〉“援儒入道”思想探析》,《宗教學研究》,
    2012 年,第 3 期。
  [20] 蕭登福:《從〈感應篇〉〈清靜經〉等書看道教的修煉法門》,
    《運城學院學報》,2006 年,第 4 期。
  [21] 孫亦平:《清靜與清淨:論唐代道教心性論的兩個致思向度——以杜

179
雲巖初步 參考文獻

    光庭思想爲視角》,《哲學研究》,2016 年,第 9 期。


  [22] 夏崇容:《〈清靜經〉之我見》,《中國道教》,2013 年,第 3 期。
  [23] 王元領:《常清常靜則教化自現——談談道教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發揮
    作用》,《中國道教》,2016 年,第 6 期。
  [24] 詹石窗:《〈陰符經〉與〈周易〉》,見: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
    究》(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25] 王明:《試論〈陰符經〉及其唯物主義思想》北京:《哲學研究》,
    見:王明:《道家和道家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 年。
  [26] 任繼愈:《李筌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軍事辯證法思想》,北京:《北京
    大學學報》1984 年。
  [27] 李養正:《有關〈陰符經〉幾個疑問的論證》,北京:《中國道教》,
    1983 年,第 1 期。

18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