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第一章 緒論

蘇軾雖以文學名世,但對注述儒家經典可說是其念念不忘的畢生志
業,他在〈黃州上文潞公書〉說:

到 黃 州,無 所 用 心,輙 復 覃 思 於《 易 》、《 論 語 》,端 居 深 念,若 有


所得,遂因先子之學,作《易傳》九卷。又自以意作《論語說》
五卷。窮苦多難,壽命不可期。恐此書一旦復淪沒不傳,意欲寫
數本留人間。1

在〈與滕達道六十八首〉中又說:

某 閑 廢 無 所 用 心,專 治 經 書。一 二 年 間,欲 了 卻《 論 語 》、《 書 》、


《 易 》, 舍 弟 已 了 卻 《 春 秋 》、《 詩 》。 雖 拙 學 , 然 自 謂 頗 正 古 今 之
誤 , 粗 有 益 於 世 , 瞑 目 無 憾 也 。 2( 黃 州 , 第 二 十 一 )

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中也說:

先 君 晚 歲 讀《 易 》,玩 其 爻 象,得 其 剛 柔 遠 近、喜 怒 逆 順 之 情,以


觀 其 詞,皆 迎 刃 而 解。作《 易 傳 》,未 完。疾 革,命 公 述 其 志。公
泣受命,卒以成書,然後千載之微言,煥然可知也。復作《論語
說》
,時 發 孔 氏 之 秘。最 後 居 海 南,作《 書 傳 》
,推 明 上 古 之 絕 學 ,
多先儒所未達。既成三書,撫之歎曰:今世要未能信,後有君子
當知我矣。3

在 完 成《 論 語 說 》、《 書 傳 》、《 易 傳 》三 部 書 後,他 說「 頗 正 古 今 之 誤 」、


「有益於世」
,文 辭 間 表 現 了 自 信 和 欣 慰,一 代 文 學 大 師 對 生 命 詮 釋 的 最

1
〔 宋 〕 蘇 軾 :《 蘇 軾 文 集 》( 北 京 市 : 中 華 書 局 , 2008), 頁 1380。
2
蘇 軾 :《 蘇 軾 文 集 》〈 與 滕 達 道 六 十 八 首 〉, 頁 1482。
3
〔 宋 〕 蘇 轍 :《 欒 城 後 集 》〈 東 坡 先 生 墓 誌 銘 〉 卷 二 十 二 , 頁 1419。( 蘇 轍 著 , 曾 棗
莊 、 馬 德 富 校 點 :《 欒 城 集 》,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987)
1
核心價值,不是其詩歌散文書畫,而是對傳統經典 思想的闡發。後人看
待蘇軾,不應僅是眾所熟悉的藝術東坡,也應是具備思想的哲學東坡。

第 一 節 研 究動 機與 目 的

代 表 蘇 軾 思 想 的 作 品,今 所 存 完 整 的 僅 剩《 東 坡 易 傳 》,其 中 不 少 部
分 是 蘇 軾 的 心 性 論 及 宇 宙 論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 經 部 , 卷 二 ,《 東 坡
易傳》九卷中,給予相當的肯定:

宋 蘇 軾 撰。是 書 一 名《 毘 陵 易 傳 》。陸 游《 老 學 菴 筆 記 》謂 其 書 初
遭 元 祐 黨 禁,不 敢 顯 題 軾 名,故 稱「 毘 陵 先 生 」
,以 軾 終 於 常 州 故
也。蘇籀《欒城遺言》記蘇洵作《易傳》未成而卒,屬二子述其
志。軾書先成,轍乃送所解於軾,今《蒙卦》猶是轍解,則此書
實蘇氏父子兄弟合力為之。題曰軾撰,要其成耳。籀又稱:洵晚
歲 讀《 易 》,玩 其 爻 象,因 得 其 剛 柔、遠 近、喜 怒、逆 順 之 情,故
朱 子 謂 其 惟 發 明 愛 惡 相 攻、情 偽 相 感 之 義,而 議 其「 粗 疏 」
。胡 一
桂記晁說之之言,謂軾作《易傳》自恨不知數學,而其學又雜以
禪,故 朱 子 作《 雜 學 辨 》,以 軾 是 書 為 首,然 朱 子 所 駁,不 過 一 十
九條,其中辨文義者四條。又一條謂「蘇說無病,然有未盡其說
者」
,則 朱 子 所 不 取 者 僅 十 四 條,未 足 以 為 是 書 病。況《 朱 子 語 類 》
又 嘗 謂 其「 於 物 理 上 亦 有 看 得 著 處 」
,則 亦 未 嘗 竟 廢 之 矣。今 觀 其
書,如解《乾卦‧彖傳》性命之理諸條,誠不免杳冥恍惚,淪於
異學,至其他推闡理勢,言簡意明,往往足以達難顯之情,而深
得曲譬之旨,蓋大體近於王弼,而弼之說惟暢元風,軾之說多切
人事,其文辭博辨,足資啟發,又烏可一概屏斥耶﹖李衡作《周
易 義 海 撮 要 》,丁 易 東 作《 周 易 象 義 》,董 真 卿 作《 周 易 會 通 》,皆
採錄其說,非徒然也。明焦竑初得舊本刻之。烏程閔齊伋以朱墨
板重刻,頗為工緻,而無所校正。毛晉又刻入《津逮祕書》中。
三本之中,毛本最舛,如《漸卦》上九,併經文皆改為「鴻漸於
2
逵 」, 則 他 可 知 矣 。 今 以 焦 本 為 主 , 猶 不 甚 失 其 真 焉 。 4

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蘇軾此書義理的評論雖未必允當,但說
他「 多 切 人 事 」
、「文辭博辨」
、「足資啟發」
,可 見 蘇 軾 在 思 想 上 必 定 有 可
取之處,而此中的成份又必定與儒家思想有緊密的關係。
蘇軾之文名固不待言,其書畫造詣亦高,古今論其詩詞文賦及書畫
者極多,然論其思想者卻甚少。觀蘇軾困頓卻曠達的一生,必有其思想
圓融之處。人若在思想上無法通透,又如何能在屢受打擊時仍能安頓其
心 ? 蘇 軾 作 品 中 透 露 哲 思 者 俯 拾 即 是,如〈 定 風 波 〉
:「也無風雨也無晴」

又 如〈 淵 明 非 達 〉:「 陶 淵 明 作〈 無 絃 琴 〉詩 云:『 但 得 琴 中 趣,何 勞 絃 上
聲。』蘇子曰:淵明非達者也。五音六律,不害為達,苟為不然,無琴
可 也,何 獨 絃 乎 ? 」 5,這 些 字 句 看 似 平 易、簡 單,但 其 中 都 有 值 得 探 究
的哲學命題,更不用說在〈赤壁賦〉中蘇軾大談水月之喻。若說蘇軾無
其思想體系,實在很難讓人相信。當然,思想史上少談及蘇軾,並不代
表其態度是認為蘇軾無思想體系,筆者也不絕對肯定蘇軾本身必定有此
體系,但蘇軾本人有志願在思想上成一家之言,此點殆無可疑,而歷來
卻在此方面少有給予較全面、完整的回應。
北宋的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曾說:

閣 下 謂 蜀 之 錦 綺,妙 絕 天 下。蘇 氏 蜀 人,其 於 粗 麗 也 獨 得 之 於 天 ,


故其文章如錦綺焉。其說信美矣。然非所以稱蘇氏也。蘇氏之道
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際,其次則器足以任重,識足以致遠,至于議
論 文 章,乃 其 與 世 周 旋,至 粗 者 也。閣 下 論 蘇 氏 而 其 說 止 於 文 章 ,
意欲尊蘇氏,適卑之耳。6

秦觀認為蘇軾之學最深者乃是其思想,其次為人品,再其次為學識,最
末才是文章,若對蘇軾的認識僅止於文章,那反而是貶低蘇軾了。他說
蘇 氏 之 道「 最 深 于 性 命 自 得 之 際 」
,指 出 了 蘇 學 中 可 貴 的 是 對 性 命 的 深 刻

4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臺 北 市 : 台 灣 商 務 , 1983), 頁 2。
5
蘇 軾 :《 蘇 軾 文 集 》〈 淵 明 非 達 〉, 頁 2029。
6
秦 觀 :《 淮 海 集 》 卷 十 四 〈 答 傅 彬 老 簡 〉( 臺 北 市 : 臺 灣 中 華 書 局 , 民 五 十 九 ), 頁
1。
3
體悟。如何在困頓時面對、詮釋性與命的關係,牽涉到了其貫徹生命的
哲學。若依秦觀所說,蘇軾在思想上的成就當遠超過其文學,其文學備
受矚目,論者多如繁星,但其思想在學術界卻甚少受到討論。歷來中國
哲學史、思想史或宋學等,皆把蘇軾排除在宋代理學的體系之外。近來
中國大陸出版的此類作品,雖漸漸注意到將蘇軾併入宋代學術中討論,
但 也 通 常 將 之 視 為 「 實 學 派 」, 且 只 有 簡 單 提 要 , 而 無 深 入 剖 析 7 。
蘇 軾 說 過:「 吾 昔 有 見 於 中,口 未 能 言,今 見《 莊 子 》,得 吾 心 矣。 」
8
因 為 這 樣,近 代 研 究 中 對 蘇 軾 道 家 思 想 的 部 份 便 頗 關 注,甚 至 常 將 蘇 軾
借用老莊(或佛家)之言,而便認為其思想為儒、道、釋三家雜揉。
較早注意到蘇軾在宋代學術地位的是錢穆先生,他在其《宋明理學
概述》中有注意到:

他們在學術上,嚴格言之,似無準繩,而在當時及後世之影響甚
大。好像僅恃聰明,憑常識。僅可稱之曰俗學,而卻是俗學中之
無上高明者。他們並不發怪論,但亦不板著面孔作莊論。他們決
不發高論,但亦不喜卑之毋甚高論的庸論。他們像並不想要自成
一學派,而實際則確已自成一學派。求之於古,可稱無先例;求
之 於 後,亦 很 難 尋 嗣 響。他 們 是 當 時 的 策 士,
(此得之於其父蘇洵
之遺教)但這是在統一時代而又是儒學極盛期的策士,所以和戰
國 策 士 甚 不 同。他 們 是 道 士,
( 此 乃 蘇 轍 兄 弟 本 身 天 姿 之 所 近 )但
又熱心政治,乃是一種忠誠激發的道士,尤其蘇軾為然。又與隱
淪枯槁不同。他們是儒門中之蘇、張,又是廟堂中之莊、老。非
縱橫,非清談,非禪學;而亦縱橫,亦清談,亦禪學。實在不可
以一格繩,而自成為一格。這是宋學中所開一朵異樣的鮮花,當
時 稱 之 曰 蜀 學。他 們 和 司 馬 光 朔 學( 河 北 學 派 )
,二 程 洛 學( 河 南
學派)
,鼎 足 而 三。他 們 也 自 然 和 歐、王 江 西 學 派 不 同。他 們 言 論

7
如 漆 俠:《 宋 學 的 發 展 和 演 變 》( 北 京 市 :人 民 出 版 社, 2011)全 書 共 621 頁,卻 僅
以 約 十 頁 的 篇 幅 討 論《 東 坡 易 傳 》( 頁 388-399), 以 約 四 頁 的 篇 幅 討 論 蘇 軾 的〈 中
庸 論 〉( 頁 443-447)。 然 大 多 是 就 其 字 句 上 作 片 面 的 詮 釋 , 而 無 較 全 面 的 考 察 其 思
想 體 系。另 外 由 湯 一 介、李 中 華 主 編 的《 中 國 儒 學 史 》 ( 北 京 市: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2011) 則 只 以 一 章 的 篇 幅 探 討 蘇 軾 思 想 ( 頁 231-247), 是 目 前 較 完 整 者 , 然 多 只
是資料彙整,並未理清其思想脈絡。
8
蘇 轍 :《 欒 城 後 集 》〈 東 坡 先 生 墓 誌 銘 〉 卷 二 十 二 , 頁 1419。
4
思想,如珠璣雜呈,纓絡紛披,但無系統,無組織。他們即為後
來宋學正宗朱熹所嚴斥,但卻為呂祖謙、陳亮一派婺學與永康學
派所追蹤。在中國學術史裡可說是異軍特起。但不到宋代,也不
會有這樣的異軍特起的。9

儘管錢穆先生認為蘇軾在學術史有其地位,但也沒給予較完整的分析探
討。就如錢穆先生所說的,蘇軾之學太過駁雜,以致很難聚焦,但駁 雜
未 必 代 表 沒 有 其 圓 融 一 貫 的 思 想 體 系,或 是 無 法 為 其 定 位、疏 理 其 思 想。
而 就《 易 》的 方 面 來 看,宋 代 解《 易 》蔚 為 風 氣,除 了《 伊 川 易 傳 》
外,其 他 如 李 中 正《 泰 軒 易 傳 》
、楊 萬 里《 誠 齋 易 傳 》
、張 根《 吳 園 易 解 》、
司 馬 光 《 溫 公 易 說 》、 王 安 石 《 易 解 》、 楊 繪 《 易 索 蘊 》、 陳 皋 《 易 論 》、
楊 時 《 易 說 》、 張 浚 《 紫 巖 易 傳 》、 項 安 世 《 周 易 玩 辭 》 等 , 無 不 以 解 易
作 為 自 己 的 學 術 特 色,用 以 詮 釋 天 人 性 命。牟 宗 三 說:
「易傳固然是宇宙
論、形 上 學 的 意 味 重,因 為 它 牽 涉 存 在,是 從 天 道 講。但 是 它 從 天 道 講 ,
它 也 貫 通 了 主 體 方 面 這 個 性 …… 10 」故 研 究 蘇 軾 思 想 必 從《 東 坡 易 傳 》一
窺其思想,查看在宇宙論、心性論部分,與其古文的呼應。

第 二 節 研 究範 圍與 方 法

一、材料蒐集

蘇軾之思想散見於其詩文、詞作中,而以文章較集中且明確。故本
文在材料上主要以蘇軾的古文及《易傳》為主要研究資料,並以部分蘇
軾的詩詞為參考資料。古文所引用的版本為北京中華書局出版,孔凡禮
點 校 。 孔 氏 對 蘇 文 的 校 定 、 勘 誤 下 了 極 大 工 夫 11 , 如 此 對 蘇 軾 的 思 想 當
能 有 清 楚 的 掌 握。
《 易 傳 》則 採 用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 的《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9
錢 穆 :《 宋 明 理 學 概 述 》( 臺 北 市 : 素 書 樓 文 教 基 金 會 , 民 90), 頁 23。
10
牟 宗 三 :《 中 國 哲 學 十 九 講 》( 臺 北 市 : 台 灣 學 生 書 局 , 1983), 頁 81。
11
相 關 版 本 之 考 證 請 參 看 孔 凡 禮 點 校 的 《 蘇 軾 文 集 》, 頁 1-15。
5
書》第九冊。另外再參考宋明理學諸家的學說作為比較,使蘇軾的思想
在整個理學的脈絡中呈現。

二、研究範疇

本文研究蘇軾之思想的範疇,主要在其儒家思想中的心性、道德、
工 夫 方 面。有 些 學 者 認 為 蘇 軾 思 想( 或 是 蜀 學 )的 特 色 在 於 注 重 事 功 12 ,
就 連 蘇 轍 也 說:「 父 兄 之 學,皆 以 古 今 成 敗 得 失 為 議 論 之 要 」 13,但 這 種
說法並不代表蘇軾不重視性命道德問題。相反,其外在行為(即其在策
論、史 論 上 的 著 作 或 種 種 務 實 於 事 功 的 表 現 )
,皆 是 其 內 在 核 心 價 值 的 開
展。我們或許可以說,蘇軾雖然是將其人生主要的事業放在經世濟民和
文章詩賦,但我們依舊可從這些脈絡中探得其背後的思想體系,而此中
必 包 括 其 形 上 思 想 和 倫 理 學 的 部 份,形 上 思 想 包 括 宇 宙 論、心、性、氣 、
命等宋明儒的重要課題;倫理學部分則探討其道德思想。
再者是蘇軾思想中儒道佛的問題。蘇軾許多思想看似佛道,但放在
儒家的體系中亦無不可,甚至更能圓滿其思想,而非只是他對佛或道的
一孤立認知。本文整理蘇軾的儒家思想,並試著梳理出其中儒道佛易混
淆的部分。蘇軾本人對佛道二家的思想甚有興趣,有宋一代,如何釐清
三 家 思 想 的 根 本 差 異 , 也 是 當 時 學 者 重 要 課 題 14 。 蘇 軾 因 生 命 中 展 現 出
豁達自適的態度,其生命情懷往往被認為是摻雜佛道,許多學者便 直接

12
例 如 大 陸 學 者 張 立 文 主 編 的《 中 國 學 術 通 史 . 宋 元 卷 》中 說 :「 蘇 軾『 蜀 學 』有 自
己獨特的學術風格。在核心話題上『蜀學』極少談論心性義理,而是急切地關注
成敗得失……這就是說『蜀學』的主要學術興趣,是想通過總結歷史的成敗經驗
來解決現實政治問題,而不是通過探究心性的善惡意欲來解決倫理道德問題。」
( 北 京 市 : 人 民 , 2004), 頁 314。
13
蘇 轍 :《 欒 城 後 集 》 卷 七 〈 歷 代 論 一 〉, 頁 1212。
14
張 君 勱 在 其〈 理 學 的 基 本 原 理 〉中 說:「 新 儒 學 是 佛 教 從 印 度 傳 入 中 國 以 後 所 帶 來
的許多產物之一。新儒學不是佛教和中國傳統思想的混合,相反地,卻表示中國
雖長時期在佛教影響之下,但未受佛教的支配。不過,這一點並不表示中國人完
全 未 受 到 佛 家 思 想 方 式 中 某 些 較 有 價 值 的 因 素 的 影 響 。 」( 錢 穆 等 著 :《 中 國 哲 學
思 想 論 集 》, 臺 北 市 : 水 牛 , 民 80, 頁 43)。 勞 思 光 在 《 新 編 中 國 哲 學 史 》 中 也
說: 「 宋 明 儒 學 所 面 對 之 哲 學 問 題,可 由 其 所 否 定 之 佛 教 思 想 說 起 … … 宋 代 佛 教 ,
承唐末之衰局,勢殊不振。最流行者僅屬禪宗一家而已。故宋儒論佛教,大抵皆
意指禪宗而言;於空、有、真常三支本旨及理論皆不甚詳。其反對佛教之主張,
亦只落在一廣泛觀念上,對各宗內部之理論,固無確定關連。此一廣泛觀念,即
佛 教 之『 否 定 世 界 』是 … … 佛 教 持『 否 定 世 界 』之 態 度,宋 儒 則 提 出『 肯 定 世 界 』
之 態 度 。 」( 臺 北 市 : 三 民 , 2004)
6
以佛道思想的角度來解讀蘇軾本人的思想。筆者以為,蘇軾固可以對三
家思想有所見解,但並不表示蘇軾有揉合三家思想的意圖。蘇軾本身就
是一個具有多方興趣的人格特質,從其在藝術、文學上便可知。文學體
裁可以揉合,創造新的文類,但思想上是否真有「融合」的可能,則值
得探討。歷來對蘇軾佛道思想研究較多,而儒家思想的研究較少。觀其
原因,大抵上是因其用字遣詞以及行文之故。蘇軾每每愛用老莊的字句
來表達,如「靜」字:

復者,變易之際也,聖人居變異之際,靜以待其定,不可以有為
也 。 15

有 戎 勿 恤 , 靜 也 。 能 靜 而 不 忘 警 , 能 警 而 不 用 , 得 中 道 矣 。 16

在此二例中,大陸學者冷成金便認為蘇軾是採用了老子的思想,他說

《東坡易傳》還把道家的虛靜觀與儒家的中庸之道融合起來……
靜 觀 默 守 是 體 味「 獨 化 」
,證 實「 無 心 」基 本 取 徑,也 是 唯 一 取 徑 ,
這 一 思 想 來 自《 老 子 》
。《 老 子 》說「 致 虛 極,守 靜 篤。萬 物 並 作 ,
吾以觀其復」……「復」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它的內涵應該
是指事物向本體的回復,蘇軾的意思應該是說不要干擾了事物按
照 其 自 然 本 性 運 動 的 進 程 。 17

只因蘇軾在此處了「靜」字,便認為他採用了老子的思想。此種比附是
很 沒 道 理 的。
「 靜 」字 何 以 便 是 老 子 獨 有 ?「 靜 」可 以 代 表 某 種 外 在 現 象
或內在狀態,是公共語言,在表現形上思想時多為宋明理學諸家所用,
如周濂溪在〈通書〉中說:

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

15
蘇 軾 :《 東 坡 易 傳 》 卷 三 , 頁 45。
16
蘇 軾 :《 東 坡 易 傳 》 卷 五 , 頁 81。
17
冷 成 金 :《 蘇 軾 的 哲 學 觀 與 文 藝 觀 》, 頁 90-91。
7
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水陰根
陽,火陽根陰。五行陰陽,陰陽太極。四時運行,萬物終始。混
兮 闢 兮 ! 其 無 窮 兮 ! 18

周 敦 頤 此 段 話 頗 有 道 家 思 辨 的 特 點,用 詭 詞 的 遮 撥 之 法 來 表 現 絕 對 的「 動
靜」內涵,其中「兮」字的使用,更有老子韻味,但我們卻不會認為這
根 源 於 老 子 的 思 想 。 其 它 如 「 無 」、「 水 」、「 虛 」 等 道 家 意 味 較 濃 的 字 詞
也皆有此情形,往往都被太過急率地歸類為道家,而沒有詳細深究其它
可 能 性 。 又 如 下 段 比 附 「 復 」、「 神 人 」、「 聖 人 」 概 念 的 狀 況 亦 是 :

無 論 是 老 子 的 「 吾 以 觀 其 復 」, 還 是 蘇 軾 的 「 靜 以 待 其 定 」, 都 不
是 普 通 的 人 能 夠 做 到 的 , 只 有 「 聖 人 」、「 神 人 」 才 有 可 能 。 借 助
《 莊 子 》的 話,可 以 看 到「 復 情 」的「 神 人 」
,是 怎 樣 的 狀 態:
「願
聞 神 人 」。曰「 上 神 乘 光,與 形 滅 亡,此 謂 照 曠,致 命 盡 情,天 地
樂 而 萬 事 銷 亡 , 萬 物 復 情 , 此 之 謂 混 冥 」 … … 19

「聖人」雖皆出現於儒道二家,但筆者以為,不能因「靜以待其定,不
可以有為也」便說此「聖人」便是道家的概念。復卦中象辭的部份程頤
註曰:

先王順天道,當至日陽之始生,安靜以養之,故閉關,商旅不得
行,人君不省視四方,觀復之象而順天道也。在一人之身亦然,
當 安 靜 以 養 其 陽 也 。 20

蘇 軾 與 程 頤 之 註 二 者 實 無 不 同,但 何 以 我 們 不 會 說 程 頤 的「 順 天 道 」
、「安
靜以養其陽」為老莊思想?是以在探究蘇軾的思想時,實不能以文字做
片面解釋。
本論文在疏理蘇軾儒家思想時,同時也試著將其中看似佛道的部分

18
〔 宋 〕 周 敦 頤 :《 周 敦 頤 集 》( 北 京 市 : 中 華 書 局 , 1990), 頁 27-28。
19
同 上 註 , 頁 92。
20
黃 忠 天 編 著 :《 周 易 程 傳 註 評 》( 高 雄 , 復 文 , 2006), 頁 214。
8
納入儒家體系,以完整其思想脈絡。

三、研究方法

勞 思 光 先 生 在〈 論 中 國 哲 學 史 之 方 法 〉21 一 文 中,認 為 研 究 哲 學 史 的
方 法 有 四 種 22 , 本 文 欲 採 「 系 統 研 究 法 」 對 蘇 軾 的 思 想 作 系 統 的 陳 述 ,
並盡量避免文中提到的缺漏。此缺漏也是歷來研究蘇軾思想者經常犯的
錯誤。勞思光先生說:

系統研究法注重敘述原來思想的理論脈絡,本是應該的。不過在
兩種情形下,這種研究方法卻常常會出毛病。

第一種情形是:當一個哲學家建立理論時,他雖有一定的理路,
但他有時仍不免有些歧出的觀念。特別當他自己發現自己理論系
統中的困難的時候,每每用些臨時的,表面的補救方法 —例如加
一個觀念,加一個論證,或加一個注釋之類。 ……如果一個研究
者,一味採用系統法的觀點,只去掌握某哲學家思想中的系統部
分,而不注意那些歧出旁生的觀念,則他的敘述即不可免地不能
包含這個哲學家的思想的全部,而必有所缺遺 ……每每由於這種
遺漏,即改變了這個哲學家在哲學史上應有的地位(或提高或抑
低 , 都 是 不 當 的 )。

筆者認為,蘇軾在思想上許多部分被誤解,就如同上述的狀況。通常研
究蘇軾思想者,多直接以其所用的詞彙、行文等特色,便片面認定此處
必 定 是 與 其 詞 彙、行 文 相 對 應 的 思 想。例 如 在 其 著 名〈 赤 壁 賦 〉中 的「 水
月之喻」
,因 行 文 類 似 肇 法 師 的「 四 不 遷 論 」
,朱 熹 便 認 定 此 處 為 此 思 想 ,
但若仔細考察,似又多有疑點,若孤立地看,則儒道佛三家的形上思想
皆 可 解 釋,但 若 用 佛、道 的 觀 點 來 看 全 文,
「 自 其 不 變 者 觀 之,則 物 與 我
皆 無 盡 也 」 這 種 「 不 變 」、「 無 盡 」 的 概 念 似 乎 又 和 佛 道 的 「 空 」、「 無 」

21
勞 思 光 :《 新 編 中 國 哲 學 史 》( 臺 北 市 : 三 民 , 2004)。
22
即 「 系 統 研 究 法 」、「 發 生 研 究 法 」、「 解 析 研 究 法 」、「 基 源 研 究 法 」。
9
不符合。故這種看似不經意的「歧出」字句,其實很有可能正是最重要
的部份,若不經解釋便認定是某思想,則其中疑竇便無法解決,只是讀
者心中片面的理解,並不能代表蘇軾本身的體系。
那麼要如何確定系統研究法能避免掉上述的缺漏呢?本論文除了廣
泛蒐集蘇軾文本中的相關資料,互相進行排列、比較之外,也參考宋明
理學諸家如何詮釋相同的難題。蓋因自被朱熹評為「雜學」後,蘇軾一
直很難在歷史中有其定位,若能找到其思想中明確的傳承或靠近的譜
系,則其在歷史中的根源與影響便更能顯豁。

第 三 節 前 人研 究成 果 回顧

目 前 國 內 對 蘇 軾 思 想 研 究 部 分,較 全 面 的 有 唐 玲 玲、周 偉 民 所 著《 蘇
軾 思 想 研 究 》 23 , 該 書 認 為 蘇 軾 在 思 想 上 有 不 下 於 其 文 學 的 成 就 , 其 所
採取的研究觀點基本上是從朱熹的角度出發,認為蘇軾的思想駁雜。

朱 熹 在《 雜 學 辨 》中 將 蘇 軾 的 學 問 歸 入「 雜 學 」
,王 安 石 與 蘇 軾 論
辯 時,也 認 為 蘇 學 是「 縱 橫 之 學 」
。這 些 說 法 不 無 道 理。… … 他 的
學問駁雜廣博,對各派學說兼收並蓄,各種思潮都對他的思想有
所 衝 擊 , 這 就 形 成 蘇 軾 思 想 的 複 雜 和 多 元 。 24

如同前述,一個思想家儘管思想上如何兼容並蓄,但必須有一主軸,否
則難以自成體系。蘇軾在儒道佛的思想上皆甚熟稔,也經常闡述自己在
這幾個方面的見解,但在儒家思想上是否能混入佛道?此是值得探究的
問題。該書在第四章中說:

蘇軾的學術見解,雖然旁徵博引,滲入了許多思想脈絡,但他思
想體系的邏輯過程,應該說是嬗變於莊學,參證於佛學、禪學,

23
唐 玲 玲 、 周 偉 民 :《 蘇 軾 思 想 研 究 》( 臺 北 市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 , 民 85)
24
唐 玲 玲 、 周 偉 民 :《 蘇 軾 思 想 研 究 》, 頁 198。
10
而 歸 於 儒 學 。 25

此 說 法 甚 能 表 現 蘇 學 的 發 展,然 問 題 亦 同 於 前。蘇 軾 許 多 佛 道 上 的 思 想,
是否能納進其易傳的體系中,還是只是單純對其有所認知而已?若蘇軾
的思想立場為儒,則對佛道的詮釋必然從儒家而來。該書在蘇軾的儒家
思想部分,採用整理、解析的方式介紹,而較缺少對其中重要命題的詳
細考察,如心、性、情、才、命等方面,並比較與宋明理學諸家的見解
有何異同,故其思想特出之部分較難以釐清。而在 道家思想的部份,該
書也是直觀地將其中「看似」有道家特色的篇章或字句,直接劃分於道
家思想的範疇,而並無試著將此部份嘗試放在其儒家思想的脈絡中,看
看是否能否互相支撐、補充。道家思想之於蘇軾,便成了並非一究竟的
超越、解脫,而只是一自我安慰的歇腳之處。若是如此,則道家思想是
否 能 為 其 生 命 的 根 本,或 是 足 以 代 表 其 思 想 中 重 要 的 成 份,則 有 待 釐 清。
在佛學的部分,因蘇軾明確地說出他對佛家的態度,故此部分的疑義則
較少。蘇軾在〈答畢仲舉書〉中說:

菜羹菽黍,差饑而食,其味與八珍等;而既飽之餘,芻豢滿前,
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惡在我,何與於物。所云讀佛書及合藥救人
二事,以為閒居之賜甚厚。佛書舊亦嘗看,但闇塞不能通其妙,
獨時取其粗淺假說以自洗濯,若農夫之去草,旋去旋生,雖若無
益,然 終 愈 欲 不 去 也。若 世 之 君 子,所 謂 超 然 玄 悟 者,僕 不 識 也 。
往時陳述古好論禪,自以為至矣。而鄙僕所言為淺陋。僕嘗語述
古,公之所談,譬之飲食龍肉也,而僕之所學,猪肉也,猪之與
龍,則 有 間 矣,然 公 終 日 說 龍 肉,不 如 僕 之 食 猪 肉 實 美 而 真 飽 也 。
不知君所得於佛書者果何耶?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
尚與僕輩俯仰也?學佛老者,本期於靜而達,靜似懶,達似放,
學 者 或 未 至 其 所 期 , 而 先 得 其 所 似 , 不 為 無 害 。 26

佛之於蘇軾,過於不切實際,豬肉龍肉的比喻,明顯表現他對佛教的態

25
唐 玲 玲 、 周 偉 民 :《 蘇 軾 思 想 研 究 》, 頁 213。
26
蘇 軾 :《 蘇 軾 文 集 》〈 答 畢 仲 舉 書 〉, 頁 1671-1672。
11
度,龍 肉 雖 妙,卻 不 在 人 間。他 又 直 指 學 佛 者 的 缺 點「 靜 似 懶,達 似 放 」、
「 未 至 其 所 期,而 先 得 其 所 似,不 為 無 害 」
,故 該 書 認 為,蘇 軾 是 站 在 儒
家的立場解佛,以儒釋佛,為當時的普遍現象。但在第五章〈蘇軾與禪
宗關係〉一節中,又說:

蘇軾與禪僧有著親密的交誼;其中的機緣,即是因禪理在他心中引
起強烈的共鳴,他在與禪師的友情與詩文交往中,尋找在現實生活
中 失 去 的 心 靈 世 界 。 27

禪 宗 的 虛 靜 無 為 的 思 想 , 是 晚 年 蘇 軾 的 熱 烈 追 求 :「 一 蓑 煙 雨 任 平
生 」,「 也 無 風 雨 也 無 晴 」 在 逆 境 中 所 產 生 的 若 無 其 事 、 泰 然 自 若 的
心 態 , 就 是 這 種 禪 理 的 反 照 。 28

筆者以為,士大夫與禪的關係自唐代便頗有淵源, 唐代佛教鼎盛,尤其
禪宗更為盛行。禪宗自在的修行方式,以及禪僧表現出妙語如珠的應達
藝 術 , 是 很 能 吸 引 當 代 士 大 夫 的 29。 士 大 夫 與 僧 人 的 往 來 極 為 頻 繁 , 或
與僧人來往唱和,或切磋學問,或遊山玩水,成了當時一種風氣,即便
排佛如韓愈,亦常與僧人往來,甚至贈詩。我們可以說,這種風氣顯現
了士大夫在面對佛教思想衝擊時的一種複雜心理,他們對佛理大多採取
一種賞玩的態度,證明自己能駕馭此玄妙的佛理,出入自如,而又不與
之妥協。韓愈如此,蘇軾亦然。只是東坡個性放達興趣廣泛,對佛教的
排 斥 不 若 韓 愈 強 烈。所 以,
〈 定 風 波 〉中 展 現 出 泰 然 自 若 的 心 態,究 竟 是
禪理反照,還是有可能出自儒家「定靜安慮得」的工夫,或許仍應先把
握住其儒家思想的部份後方能論定。
在 易 學 部 分,林 麗 真 的《 易 理 易 學 勾 玄 》
,以 兩 個 章 節 討 論 東 坡 易 傳,
林氏認為其易學的特點在於尚義理、善策論、能考辨、信圖數。林氏參
考《 四 庫 提 要 》之 說,認 為 蘇 軾 解 易 的 方 式 為「 尚 義 理、輕 訓 詁 」,此 特

27
唐 玲 玲 、 周 偉 民 :《 蘇 軾 思 想 研 究 》, 頁 260。
28
唐 玲 玲 、 周 偉 民 :《 蘇 軾 思 想 研 究 》, 頁 261。
29
根 據 葛 兆 光 :《 禪 宗 與 中 國 文 化 》( 臺 北 市 : 里 仁 書 局 , 民 國 76), 頁 40 的 說 法 。
12
色 是 循 王 弼 而 來,故 曰「 大 體 近 於 王 弼 」3 0 。林 氏 在〈 東 坡 易 傳 的「 一 」〉
一章中,論蘇軾屢次指出代表道體「一」的概念為何,她說:

其「一」的內涵特質,與通、同、齊、大、全義近,又有同然、
全然、超然、自然之旨。此蓋表明「一」是混同是非對待,並且
超越時空限制的一種抽象理念,因此,人不能根據學識或道德來
把握,必須透過無我之心,在超然境界中來觀照。這種見解主要
是 依 承 道 家 ( 尤 其 是 《 莊 子 》) 的 自 然 哲 學 而 有 的 。 31

《 東 坡 易 傳 》中 所 陳 述 的 道 用 之「 一 」,顯 然 受 到《 莊 子 》哲 學 相
當的影響。所不同的,似乎是東坡更懂得使用「通二為一」的辯
證 推 理 方 式 而 已 。 32

東 坡 心 目 中 的 理 想 人 物,極 似《 莊 子 》書 中 之「 聖 人 」、「 神 人 」、
「 真 人 」或「 至 人 」
。蓋 其 無 心 於 仁 義 而 有 仁 義 之 德,無 心 於 功 業
而有功業之效,無心於知幾而有知幾之實,無心於有能而有有能
之績;且其憂世也深,卻有不憂者存。則此聖人分明是道家化的
聖人,而非儒家的至聖仁人。其精神境界,乃是一種超然物外、
無執無累、與道同遊的境界……在宋初名家中,東坡的思想可以
說 最 為 接 近 道 家 的 。 33

以上說法看似合理,但詳細思考,若以這樣的劃分方式,則許多宋明理
學家都要歸於道家了,如程明道說: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
無 情 。 34

30
林 麗 真 :《 易 理 易 學 勾 玄 》( 臺 北 市 : 大 安 出 版 , 2004), 頁 123。
31
林 麗 真 :《 易 理 易 學 勾 玄 》, 頁 133。
32
林 麗 真 :《 易 理 易 學 勾 玄 》, 頁 139。
33
林 麗 真 :《 易 理 易 學 勾 玄 》, 頁 149。
34
程 顥、程 頤: 《二程集》 〈答橫渠張子厚先生書〉 ( 北 京 市:中 華 書 局,2012)
,頁 460。
13
又如王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 善去惡
是 格 物 。 35

此處混淆部分實為後人解讀蘇軾思想普遍的謬誤,牟宗三 對「道」的性
質 區 分 為 「 作 用 層 」 和 「 實 有 層 」, 他 說 :

道家道的有、無雙重性,其中那個無性不能說是仁,不能特殊化
而為仁。道家以無為本體,這是從作用上透示出來的,不能加以
特殊化。無本來是從作用上透顯出來的,就拿這個作用上透顯出
來的無,作實有層上的本,者兩層合在一起,沒有分別。……儒
家則有實有層和作用層的分別,仁是實有層上的觀念,不論是就
著道德實踐上講,或是就著天地萬物的生化講。……儒家是不是
也 有 作 用 層 上 的 問 題 呢 ? … …「 天 何 言 哉,四 時 行 焉,百 物 生 焉 ,
天 何 言 哉。」聖 人 也 說:「 予 欲 無 言。」易 傳 裡 面 也 有,譬 如 說 :
「 不 言 而 信,存 乎 德 行。」又 如:
「 易 無 思 也,無 為 也,寂 然 不 動 ,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是從修養的境界上說。但是我們不能從
這幾句話說易傳出於老莊,也不能說道家講無是出於儒家的易
經,這都是不對的。易傳是晚出的,論語是記載孔子的言行的,
但在論語之前,儒家經典也有講無的。例如詩經、書經都有。詩
經 說 「 上 天 之 載 無 聲 無 臭 」; 文 王 「 不 大 生 以 色 , 誕 先 登 于 岸 。 」
書 經 裡 面 最 明 顯,大 家 也 最 喜 歡 引 用。在 洪 範 篇 裡 面 說:
「無有作
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
黨 無 偏,王 道 平 平 」
。無 偏 無 黨,這 還 老 實 一 點,不 像 道 家 所 說 的
無 那 麼 玄 ; 但 是 「 無 有 做 好 」,「 無 有 作 惡 」 就 很 玄 了 。 這 就 很 類
乎 道 家 的 意 味 , 很 類 乎 道 家 所 說 的 那 些 話 頭 。 36

35
王 守 仁 :《 傳 習 錄 》 下 (〔 明 〕 王 守 仁 撰 , 吳 光 、 錢 明 、 董 平 、 姚 延 福 編 校 :《 王 陽
明 全 集 》, 上 海 市 : 上 海 古 籍 , 1992), 頁 117。
36
牟 宗 三 :《 中 國 哲 學 十 九 講 》( 臺 北 市 : 台 灣 學 生 , 民 72), 頁 136-137。
14
牟氏的說法甚為允當,依牟氏,學問有共通性、自發性,從作用層上談
的「 無 」
,對 此 思 想 屬 於 哪 個 系 統 並 無 決 定 性,在 尚 書 洪 範 篇 是 如 此,程
明道、王陽明如此,蘇軾亦然。並非說不能以道家的角度來理解蘇軾,
但我們最終仍必須藉由把握其「實有層」來作為其思想立場的依據。至
於為何取牟宗三先生分判儒道的模式,乃因其為一較具有分判性的理
論 , 雖 然 有 些 學 者 未 必 能 認 同 此 分 法 , 37 或 欲 在 此 基 礎 上 超 越 牟 氏 理 論
的限制,然目前都仍在討論階段,且於本文的影響不大。因為不論道家
理 論 究 竟 為「 實 有 型 態 」或「 境 界 型 態 」,甚 至 並 非 此 二 者,但 儒 道 二 者
對「 道 生 」的 描 述 仍 有 極 大 差 異,儒 家 是 健 動 不 已 的「 創 生 」,道 家 則 是
「不生之生」
;儒 家 社 會 責 任 感 強 烈,重 視 道 德,故 其 形 上 學 是「 道 德 的
形上學」
,而 道 家 卻 化 消 了 道 德,只 是 一 自 然 而 已。基 於 此,本 文 許 多 部
分仍採取牟氏之說,以明蘇軾許多理論皆可用以成就其儒家思想架構,
而非僅能理解為道家。
楊 子 萱 碩 士 論 文《 東 坡 易 傳 研 究 》38 對《 東 坡 易 傳 》有 較 全 面 的 探 究,
包 括 其 架 構、釋 卦 爻、哲 學 思 想 等,然 其 論 點 基 本 上 乃 採 林 麗 真 之 看 法 ,
認為蘇軾在義理上也是融合三教,其中之問題與上述二書相同,茲不重
述。
大 陸 學 者 冷 成 金 著 有《 蘇 軾 的 哲 學 觀 與 文 藝 觀 》
,是 目 前 探 討 蘇 軾 哲
學 最 完 整 的 專 書 之 一,上 篇 探 討 其 哲 學 觀,下 篇 探 討 文 藝 觀。在 上 篇 中 ,

37
例 如 袁 保 新 在《 老 子 哲 學 之 詮 釋 與 重 建 》中 說 道: 「 如 果 因 為 強 調 老 子 的 實 踐 性 格,
將老子形上概念完全限定在觀念發生過程中來瞭解,收在主觀親證下,以『主觀
心 境 』 觀 道 , 而 不 能 以 『 道 』 觀 『 道 』, 則 未 必 是 老 子 的 本 義 。 雖 然 牟 先 生 曾 明 言
『 境 界 型 態 』 的 主 觀 性 亦 既 是 最 真 實 的 客 觀 性 , 但 不 能 否 認 的 ,『 主 觀 境 界 』 一 詞
對道的客觀性或超越主客義的提示不夠明顯。嚴格論之,老子為道日損的實踐工
夫,正是透過『不自見、不自是、不自我、不自矜』的修養過程,取消造成一切
對 立 的 主 觀 性 , 以 期 依 止 於 主 客 玄 冥 之 絕 對 的 『 道 』, 所 以 無 論 『 主 觀 性 』 或 『 客
觀 性 』 均 不 是 徵 定 『 道 』 的 恰 當 名 詞 。 」( 臺 北 市 : 文 津 出 版 , 1997, 頁 74-75)
又如賴錫三在〈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
學 」 的 整 合 道 路 〉 一 文 中 說 :「 牟 先 生 並 未 全 幅 彰 顯 道 家 形 上 境 界 之 內 容 。 他 試 圖
以主觀境界的沖虛玄德,把道家式存有論的重要觀念,如道、生、無、有、自然
等都有意義減殺的嫌疑……事實上,道家工夫論所要做的正是解構主體的無我實
踐,要客服感官、想像、知性、理性所建構的表象主體,而回歸超主客的無我之
真我;此真我當然不是一般的主體我,而是無主客對立相的同體狀態。同體狀態
就意味著前主客的存有開顯境界,故,此時的境界實不適合說:主體我以無限自
由的心境在觀照萬物。因為此時的真人已回歸了道自身,回歸到萬物同體的根源
狀 態 , 一 切 皆 是 道 在 流 行 呈 現 , 是 『 道 在 觀 道 』, 而 不 是 『 我 在 觀 道 』。 」(《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 第 二 十 五 期 , 臺 北 市 , 2006), 頁 318-319。
38
楊 子 萱 :《 東 坡 易 傳 研 究 》( 臺 北 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 民 95)
15
又能藉由蘇軾的生平事蹟來印證其思想的實踐。如前述,冷氏將蘇軾歸
類為吸收老莊思想的士大夫,其「超越」的部份皆取自老莊,他說:

在 陶 淵 明 那 裏,
「 窮 則 獨 善 其 身,達 則 兼 善 天 下 」的 思 想 佔 據 著 主
導地位,他走的仍是由「兼濟」到「獨善」的傳統路子,而要實
現「 獨 善 」
,就 必 須 棄 官 隱 居,接 受 老 莊 的 隱 逸 思 想,把 儒 家 的 倫
理 人 格 和 道 家 的 自 然 人 格 統 一 起 來,即 所 謂 的「 儒 道 互 補 」
。這 實
質上是一條由儒入道的路子,儒家思想中獨善的一面本來就同道
家思想有相通之處,士大夫一旦失意,就極容易把道家思想當做
精 神 的 棲 息 地。蘇 軾 則 不 同,他 一 直 沒 有 割 裂「 兼 濟 」與「 獨 善 」
的 關 係,而 是 把 二 者 統 一 起 來,使 之 成 為 自 我 發 展 的 手 段。所 以 ,
他不須辭官、不須歸隱也同樣能自我完善,並且這種完善比陶淵
明 式 的 完 善 更 有 價 值 意 義 。 39

冷氏的說法顯然誤將儒道思想混為一談,且過於武斷。若說儒家的「獨
善 」就 有 同 於 道 家 之 處,那 是 在「 作 用 層 」上 的 相 通,而 非「 實 有 層 」;
如果以冷氏的看法,那儒道二家便無不同,道家似乎只是儒家消極面的
發 展,那 只 儒 家 的「 獨 善 」便 足 矣,又 何 須 道 家 思 想 ? 又 何 來「 互 補 」?
儒家在「兼濟」和「獨善」上本就是同一態度,只有窮達之分,無所謂
「割裂」與否的問題,本來就不會被割裂的事物,又何必「統一」?若
依冷氏說法,則蘇軾只是一傳統儒家文人,並無特別之處,以此說並無
不可,但他在書中卻屢屢提到蘇軾此部份之思想乃根源於老莊:

蘇 軾 的 生 而「 無 待 」和「 俯 仰 」了 世,在 精 神 上 與 莊 子 一 脈 相 承 ,
但卻比莊子的理論更加精密、深刻和富有實用性。莊子的理論似
乎大而無當,蘇軾把它放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重鑄,因而精密。蘇
軾 不 僅 僅 把「 惡 乎 待 」和「 逍 遙 」當 做 人 格 理 想,而 且 付 諸 現 實 ,
把生活當做情感體驗,進而否棄了生活的終極目的,所以深刻而

39
冷 成 金 :《 蘇 軾 的 哲 學 觀 與 文 藝 觀 》, 頁 344。
16
實 用 。 40

在儒、道、佛三家思想中,均找不到重視感性生命、只對生活做
情感體驗的理論依據。蘇軾融匯三家,創造出新的生活方式。他
吸收了儒家的執著現實的一面,揚棄了其追求功利的一面;吸收
了 道 家 通 脫 曠 達、追 求 心 靈 自 由 的 一 面,揚 棄 了 懶 散 無 為 的 一 面;
吸收了佛教的感悟人生、追求心靈超脫的一面,揚棄了否定人生
的 一 面。從 而,蘇 軾 做 到 了 對 儒 家 的 現 實 功 利、道 家 的 化 入 自 然 、
佛教的彼岸解脫均無所待,否棄了生活的終極目的,使生活中的
事件不是有序的排列和積累,而是直指心理本體的現象。這樣,
人 生 的 意 義 就 在 於 人 生 的 過 程 。 41

此二段所述,前段之意為蘇軾在道家思想上繼承莊子,且又更推進了一
步,具 有「 實 用 性 」。然 此 疑 竇 是,道 家 的 思 想 乃 是 一 境 界 型 態,此 處 所
謂 的「 實 用 」所 指 為 何 ? 若 是 指「 情 感 體 驗 」
,則 此 落 在 現 實 層 面 的 效 力,
便 是 儒 家「 心 性 情 」的「 情 」
,則 問 題 就 又 回 到 之 前 所 述「 實 有 層 」和「 作
用層」處,大可不必將蘇軾歸給老莊;若此「情」不是落在實有層上,
而 是 道 家 那 種 賞 玩 天 地 萬 物 的 逍 遙 之 情,則 此 情 便 無 所 謂 的「 實 用 」
。第
二段說蘇軾能融合三家之優點且揚棄缺點,而以「心理本體」為其生命
的意義,那就是肯定蘇軾的思想中仍有一主體性,此主體究竟為何,在
冷氏的論述中似乎不屬於三家,進而提出了「情本論」之說:

在《東坡易傳》中,蘇軾反復論證人性本於人的自然性,禮儀道
德與人的自然本性是一而不二的,是人不知其所以然卻能自然而
然地施行的東西。這與郭象的某些思想是相通的。如郭象說「仁
義 者,人 之 性 也。」
「 夫 仁 義 自 是 人 之 性 情,但 當 任 之 耳。」
(〈 駢
姆〉注)但蘇軾在這裡實際上是將情看作了仁義之本,對仁義的
本源給予了更為明確的界定,因此比郭象的一些思想更加明確肯

40
冷 成 金 :《 蘇 軾 的 哲 學 觀 與 文 藝 觀 》, 頁 351。
41
冷 成 金 :《 蘇 軾 的 哲 學 觀 與 文 藝 觀 》, 頁 354-355。
17
定 。 42

蘇軾的人性論是從人的自然的感性需求中抽繹出人情,這種人情
秉承了人的感性需求的自然性,但又超越了物質層面的自然需
求,使之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並與性、理、道相融為用,具
有 了 與 政 治 意 識 形 態 的 束 縛 相 對 抗 的 性 質 。 43

第二段中,冷氏以為郭象此說與蘇軾有共通之處,此見解似甚有關連。
從郭象的「迹冥論」中,可看出郭象試圖調和自由與名教的衝突:

夫仁義自是人情也。而三代以下,橫共囂囂,棄情逐跡,如將不
及 , 不 亦 多 憂 乎 ! 44

然 郭 象 謂「 仁 義 自 是 人 情 」
,是 為 了 回 復 為 政 者 過 分 標 榜 仁 義 而 導 致 喪 失
真 性 情 的 狀 況,真 正 的 內 在 之 本 是 人 的「 真 性 」
,性 為 情 的 本 質,情 為 性
的 表 現 45 , 那 麼 , 必 須 我 們 就 必 須 先 釐 清 郭 象 與 蘇 軾 認 為 「 性 」 的 內 容
為何,才能判定蘇軾「以情為仁義之本」的看法是否與郭象相同,或是
更推進一步。
其 他 單 篇 論 文 有 大 陸 學 者 余 敦 康 的〈 蘇 軾 的 東 坡 易 傳 〉46、趙 清 文〈 人
性 「 可 見 」 嗎 ? 東 坡 易 傳 對 傳 統 人 性 理 論 的 批 評 〉 47 、 涂 美 雲 〈 從 北 宋
學 術 思 潮 看 蘇 氏 之 學 〉 48 等 , 凡 論 及 心 性 之 問 題 , 皆 認 為 雜 以 老 莊 、 繼
承郭象,大抵與前述的看法相同。
曾 棗 莊 等 著 的《 蘇 軾 研 究 史 》49 則 較 客 觀 地 呈 現 蘇 軾 的 思 想,並 且 對
《東坡易傳》的撰寫過程、版本、當代與後代的看法均有詳細的條列。

42
冷 成 金 :《 蘇 軾 的 哲 學 觀 與 文 藝 觀 》, 頁 99。
43
冷 成 金 :《 蘇 軾 的 哲 學 觀 與 文 藝 觀 》, 頁 101。
44
莊 子 :《 莊 子 集 釋 . 駢 姆 》( 臺 北 市 : 萬 卷 樓 , 2007), 頁 353。
45
此 處 參 考 曾 春 海 :《 中 國 哲 學 史 綱 》( 臺 北 市 : 五 南 , 2012), 頁 353 之 說 。
46
袁 行 霈 :《 國 學 研 究 》 第 三 卷 ( 北 京 市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1995)
47
趙 清 文: 〈 人 性「 可 見 」嗎 ? —《 東 坡 易 傳 》對 傳 統 人 性 理 論 的 批 評 〉 ,《周易研究》
第 九 十 三 期 , 頁 71-75。
48
涂 美 雲 〈 從 北 宋 學 術 思 潮 看 蘇 氏 之 學 〉,《 東 吳 中 文 學 報 》 第 八 期 ( 臺 北 市 : 東 吳
大 學 , 2002), 頁 14-45。
49
曾 棗 莊 等 著 :《 蘇 軾 研 究 史 》( 江 蘇 省 : 江 蘇 教 育 出 版 社 , 2001)
18
藉此可清楚知道蘇軾思想對宋代以後的影響,該書對此部份的研究有極
大幫助。
胡 昭 曦、劉 復 生、粟 品 孝 等 著《 宋 代 蜀 學 研 究 》50 其 中 對 蘇 氏 蜀 學 和
洛學的異同有詳細的辨析。除了指出蘇氏思想的特點之外,該書從蜀學
的特色在於「天人關係」的探討,以說明蜀學與洛學的爭端:

蘇學在天人關係上極具特色,自成一派。它否認道、性的倫理屬
性,認為本體論與倫理觀有嚴格區別,反對將倫理思想上升到宇
宙本體的高度,企圖從本體中抽出善惡一類的倫理屬性。當然,
它也認為本體論與倫理觀是相互聯繫的,其本質是統一的。如前
述 性 情 關 係 , 即 主 張 性 情 一 體 , 情 自 性 出 。 51

文中說「本體論與倫理觀有嚴格區別」又說「本體論與倫理觀是相互聯
繫」
,此 說 法 顯 然 有 所 矛 盾,既 區 別 又 聯 繫,那 究 竟 是 如 何 ? 此 矛 盾 不 發
生在蘇氏蜀學,則發生在論者之觀點。然此現象正說明了 ,蘇氏蜀學在
處理此方面的命題時,必定有較易讓人混淆的情形,是以成為了與當代
洛學不相容的原因。本體論與倫理觀在蜀學是否能統一,可說是蘇氏 蜀
學和洛學最大的分歧點,也是本論文所要釐清的問題。

第 四 節 研 究內 容

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緒論,敘研究動機、目的以及本論文所
要討論有關蘇軾思想的相關問題,並從前人的研究中釐清其思想容易讓
人混淆之處。最後敘研究之方法為系統研究法,並從各家之思想中找到
蘇軾思想之定位。
第二章從蘇軾的生平來探討其思想淵源和發展。第一節以蘇軾的年
譜為主軸,並旁徵其他史料,自成長歷程和宦途跌宕,考察其思想之變

50
胡 昭 曦 、 劉 復 生 、 粟 品 孝 等 著 :《 宋 代 蜀 學 研 究 》( 四 川 省 : 巴 蜀 書 社 , 1997)
51
同 上 註 , 頁 52-23。
19
化。本節著重於外在因素和蘇軾思想的關係。一個人的思想多少會受其
師友、親人的影響,從其對話、互動中的態度,可以看出其中背後選擇
的 價 值 觀,就 如《 論 語 》,孔 門 弟 子 記 載 孔 子 的 言 行,或 是 孔 子 的 自 述 、
讚美的對象,皆是代表孔子思想的重要佐證。第二節以後則從蘇軾生平
中展現的風格加以歸類,而不再以傳記式的形式撰述。此寫法目的是要
凸顯其人格,每節主題不同,所指涉的思想也不同。第二節說明蘇軾具
有 不 畏 權 貴 的 特 質,其 思 想 根 源 來 自 孔 子 所 說 的「 吾 未 見 剛 者 」的「 剛 」。
第三節就蘇軾在施政時親民與事功的表現,此表現是蘇軾道德情感的展
現,道 德 情 感 在 他 思 想 中 具 有 重 要 地 位。第 四 節 就 蘇 軾 面 對 生 命 困 境 時,
所展現曠達自適的情懷,論證其人格特質最突出的部份是得力於其天道
觀 與 性 命 論,思 想 根 源 是〈 中 庸 〉的「 君 子 素 其 位 而 行 」。第 五 節 則 從 蘇
軾教育英才的態度來看他所欲傳承的思想價值,如此便更能證明其所重
視的人生態度。
第 三 章 討 論 蘇 軾 古 文、易 傳 中 的 形 上 思 想,主 要 為 其 宇 宙 論 的 部 份 。
對宇宙的運動詮釋,是自易傳以至宋明諸家的重要命題,因其中涉及到
天人的關係,影響到之後對心性命的探討。第一節欲從蘇軾對「道體」
的 特 性 之 看 法,分 析 其 宇 宙 論 的 基 本 概 念,包 括 道 的 超 越 性、一、有 無 、
動靜等;第二節則以朱熹對蘇軾的批評來看蘇軾本身對陰陽的看法,藉
此瞭解蘇軾本身在這上面的觀念是承自何處,抑或有所創新;第三節是
此章較難處理的部份,蓋蘇軾特別喜愛「水」德, 而此「水」之德是否
受道家影響,則看上去又似是而非,若能判斷清楚,則當對其思想特性
的 瞭 解 有 重 要 的 幫 助;第 四 節 為 所 有 思 想 家 所 重 視 的 命 題,那 就 是「 天 」
的概念在其宇宙論中究竟有何特殊地位,也是分判其思想究竟屬於儒道
佛的標的;第五節以「理氣」觀為主題,此部分牽涉到「氣」對人的影
響,以及如何解釋人間之惡的問題,亦即,將影響之後的工夫論,甚或
對「禮」的看法。
第四章承續前章,從蘇軾的宇宙論來看其性命論。第一節先藉由蘇
軾評論前人性命論的部分,歸納出其主要的觀點和部分的特徵;第二節
在前一節的基礎上,探究其性命的關係、性之善惡 等歷來備受爭議的問
題;第三節則以其三篇〈中庸論〉為主,詳細衡定其中重要問題,包括
他 對 「 誠 」、「 樂 」、「 明 」 等 看 法 。 第 四 節 為 自 其 古 文 中 看 蘇 軾 對 「 情 」
20
的特殊定義,究竟是否異於孟子一脈,而有別於程朱。重要的是,必須
判別他對情的看法是否有可能近於劉蕺山,從「道德情感」的層面來看
歷來論者認為其「情本論」的思想。第五節探討蘇軾對「心」這一重要
的宋明理學命題的看法,因蘇軾沒有集中討論「心」的作品,故必須待
其他部分稍加釐清後才較能掌握。
第五章為蘇軾的工夫論。蘇軾並無完整的工夫論,其對修養的看法
散 見 於 古 文 各 篇 中。但 因 一 個 儒 者 對 工 夫 的 看 法,可 為 其 本 體 論 的 證 成,
故本章鉤輯了蘇軾詩文中具有明確工夫論的部分,祈能透過了解蘇軾在
實踐層面如何對治心性,使他的思想更加明朗。
第六章藉由探討朱熹對蘇軾的批評,以此重新評價蘇軾思想。朱熹
在〈 雜 學 辨 〉中 雖 大 力 抨 擊 蘇 軾,卻 同 時 又 讚 賞 蘇 軾,甚 至 在《 易 傳 》、
《 論 語 》的 註 解 中 多 採 其 說,可 見 朱 熹 本 人 對 蘇 軾 的 思 想 並 未 全 然 否 定,
那麼朱熹對蘇軾是否真有全盤的了解?本章試著找出朱熹批評蘇軾不允
當之處,並從其允當的批評中,查看朱熹的批評是否符合前面數章的論
點。朱熹的批評,正從反面證明了蘇軾的思想地位與價值。第一節從 宇
宙 論 部 分 探 討 , 朱 熹 對 蘇 軾 的 「 陰 陽 」、「 道 」 等 命 題 的 定 義 頗 為 不 滿 ,
而不知此正是二家分野的根本。第二節從蘇軾性命論的特點來看。蘇軾
的「性不可以善惡名之」的觀點更受到朱熹猛烈抨擊。然此中有許多細
部問題應當澄清,此是朱熹所忽略的。而在宋明理學中,天人關係是重
要的命題,朱熹不滿蘇軾的天道觀,則相同的問題也會在其性命論中展
現,也 當 一 併 批 評 之,假 設 其 批 評 具「 一 致 性 」
,便 可 讓 我 們 檢 視 蘇 軾 思
想中的天人關係是否若合一契。第三節從二者的工夫論來看,工夫論主
要 在 針 對「 心 」的 問 題,朱 熹 批 評 蘇 軾 的 工 夫 論,就 等 於 批 評 蘇 軾 對「 心 」
的看法,能與第四章第五節呼應。
第七章為結論。蜀學向來被排除在宋代理學之外,在《宋元學案》
中 甚 至 被 至 於 最 末,且 名 為〈 蘇 氏 蜀 略 〉
,其 被 輕 視 的 狀 況 可 見 一 斑。經
過前六章的探討,應當會對蘇軾之思想有較明確的辨析,第一節總結前
六章,總述蘇軾所展現之人格背後的思想。第二節為本文的研究限制與
發展,提出研究時所遇到的困難以及研究蘇軾儒家思想的發展可能。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