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DOI :

10.
162
35/j.cnki.
33—
100
5/c.
201
0.0
1.0
10

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

吴增辉

  提要: 北宋后期的党争对苏轼的政治热情造成严重打击‚苏轼的佛教信仰逐渐抬头‚华严
宗的平等空观则极大消解了苏轼的忠君观念‚使之逐渐游离出儒家思想的范域而趋向庄禅‚从
而与陶渊明纵浪大化的自然心性产生共鸣。柳诗虽亦为苏轼所欣赏‚但其清峭的风格与苏轼晚
年平和淡泊的心境越发疏离‚因而并不能与陶诗等量齐观。苏轼和陶而不和柳反映了苏轼晚年
文化心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北宋后期士人入世精神的衰颓趋势。
关键词: 苏轼  陶渊明  柳宗元  庄禅
1970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作者吴增辉‚男‚

  苏轼晚年酷好陶渊明、
柳宗元诗‚
常将陶、
柳并提‚ “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晤
自惠州贬儋耳‚
语者‚
又书籍举无有‚ 柳子厚诗文数策‚常置左右‚目为二友” ①。不仅如此‚东坡“晚喜
惟陶渊明一集‚
追和之者几遍” ②。苏轼尽和陶诗‚
陶渊明‚ 成为苏轼创作中的独特奇观‚
而对柳诗则未见和作情况‚个
中原因‚
未见有作全面揭示。笔者欲从佛教角度切入‚探究苏轼晚年贬谪后的心态及审美情趣‚比较
三者同异‚
从而试图对此问题作一个较为完满的回答。

苏轼的仕宦历程‚
既是不断卷入党争、迭遭打击而起落浮沉的过程‚也是其心态由入世转向出世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早期致君尧舜、
力图有所作为的儒家观念不断被消解‚忠君观念日益淡薄‚主
体精神逐渐游离出等级森严的儒道秩序而倾向于心灵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佛禅思想产生了显著
的影响。
苏轼思想的转变突出表现在其忠君观念的淡化。苏轼嘉祐六年曾作《秦穆公墓》一诗‚诗中云:
“昔公生不诛孟明‚
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徇公意‚
亦如齐二子从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
” ③该诗以秦穆公生时不杀孟明视‚
身。 喻穆公无意以奄息、
仲行、
铖虎三良为殉‚
三良自杀从公‚乃出于

① 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1800页。
② 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 1990年‚第1127页。
③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118页。

— 122 —
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

感恩尽忠而已。苏轼在这里既称颂秦穆公的仁民精神‚也肯定了“三良” 的忠君行为。流露出苏轼早
年对君臣关系的看法‚
透露出浓厚的儒家色彩。此后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苏轼依然保持着较为浓
厚的忠君思想‚
他称扬杜子美“在困穷之中‚
一饮一食‚
未尝忘君‚ 一人而已” ①。苏轼仍以杜
诗人以来‚
甫自励‚
与当时士人崇尚杜甫的观念相一致。元祐还朝之后‚苏轼在其章议奏疏中仍多有“感恩” 之
言‚
即与其“君恩必报”的忠君思想有关。但此期的遁世思想已经潜滋暗长。如果说元祐被召还朝廷
后‚
苏轼因宋神宗及高太后的知遇之恩尚有报效之心的话‚
那么随着洛、朔、蜀三党之间无休止的攻诘
倾轧及苏轼所遭到的策题、
题诗之谤‚苏轼的政治热情更趋衰减‚去意日重‚多次请求外放即为明证。
绍圣后‚
随着政治打击的日渐残酷‚
苏轼对儒家理论体系的信仰日益衰减‚早年的忠君思想发生了根
本的转变‚
在作于绍圣三年的《
和陶咏三良》诗中‚ “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杀身固有道‚
苏轼写道:
大节要不亏。顾命有治乱‚
臣子得从违。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所以
靖节翁‚ ” ②此诗否定了前期带有愚忠色彩的忠君思想‚
服此黔娄衣。 提出一种全新的君臣关系:
如君王
为国而死‚
那么臣子可以从死;
若君命有误‚
则臣子亦可以违之。由此‚
苏轼改变了以前赞同三良从君
而死的观点‚
也不再将自身完全维系于君礼臣忠的儒家道德秩序‚
其实质在于由对儒道秩序的服从转
向对个体价值的肯定。
“余观东坡《
宋人已注意到苏轼这一思想的变化。胡仔说: 秦缪公墓诗》意‚全与《
三良诗》意相反‚
盖是少年时议论如此。至其晚年‚
所见益高‚ ” ③王应麟说:“前辈学
超人意表。此扬雄所以悔少作也。
识‚
日新日进‚ 和渊明三良》‚
东坡《 与在凤翔时所作(即《
秦穆公墓》诗)‚ ” ④这固然是因为“新
议论夐殊。
导致了其忠君思想的消解” ⑤‚
旧两党交争以来畏祸及身的文人心态‚ 而内因则是佛禅思想对苏轼愈来
愈深刻的影响。
苏轼少年即开始接触佛教‚
且其早年接触最密切的是云门宗‚后来深入研读的则是华严宗经典。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说:“既而谪居于
苏轼真正精研佛教始于元丰二年谪居黄州期间。苏辙在《
黄‚
杜门深居……后读释氏书‚
深悟实相‚ ” ⑥到元丰二年移知
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湖州时作《 “我老人间万事休‚
送刘寺丞赴余姚》诗中又说道: 君亦洗心从佛祖。手香新写法界观‚眼净
” ⑦ 其时对宗密书的研读已相当精深了。
不觑登伽女。
华严宗深刻影响到苏轼的价值取向及人生态度。早在熙宁末年权知密州任时‚苏轼曾集中研究
过华严思想‚
其时所作《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
和子由四首送春》中有句云:
界观‚ ”⑧ 《
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华严法界观》‚是阐述华严宗正修圆融法界无尽缘
法界观》即宗密所作《
起的观法的‚ “其主要内容是依理法界、
是华严宗代表著作‚ 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三种法界(又
立“事法界”合为“四法界”)‚
以构成真空观、 ” ⑨法界观提出了宇宙
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三重观法。
间森罗万象相即相入、
圆融无碍的观法。依这种观法‚万法都是一真法界的体现‚诸缘依恃‚相互具
足‚ 而万物与我为一” 〇
平等无二。其中融合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及道家“天地与我并生‚ 0
1
的观念。
华严宗法界缘起空观以平等观念对待外境‚认识到万物不过是如因陀罗网一样交织在法界中的
一因子‚
个体的人亦是如此‚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如苏轼所说: ”〇
1
自身消融在法界‚万物又皆备

① 苏轼: 《
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1723页。
② ⑦⑧〇
1 苏轼: 《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 1982年‚第2184、 952、
628、
1264页。
③ 胡仔: 《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第19页。
④ 王应麟: 《
困学纪闻》‚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4册第276页。
⑤ 萧庆伟: 《
论苏轼的和陶诗》‚《 中国韵文学刊》 2000年第2期。
⑥ 苏辙: 《
苏辙集》‚中华书局‚ 1990年‚第1127页。
⑨ 孙昌武: 《
苏轼与佛教》‚《文学遗产》 1994年第1期。
0 郭庆藩:
1
〇 《
庄子集释》‚中华书局‚ 2004年‚第79页。

— 123 —
浙江学刊 2010年第1期

于自我。苏轼由此观照宇宙人生‚ 南都妙峰亭》诗中说:“孤云抱商丘‚芳草连
便产生了新的认识‚在《
杏山。俯仰尽法界‚ ” ①世间万象不过是一种法界虚相‚
逍遥寄人寰。 自身也是虚空的‚
主体只是空幻地
暂时寄托于世间‚
任何外在的秩序性约束及功利性追求同样空幻不实‚
这使苏轼在精神上摆脱掉各种
外在的负累而获得逍遥。在《
阿弥陀佛赞》中‚ “见闻随喜悉成佛‚不择人天与虫鱼。但当常
苏轼写道:
作平等观‚ ” ②芸芸众生无论人天虫鱼皆可成佛‚万姓万物在成佛这一终极价值面前
本无忧乐与寿夭。
具有平等的地位‚
世俗的高低贵贱的等级划分并不具有宗教意义的合理性‚儒家君臣父子的秩序设定
自然遭到消解‚
包括“三不朽”在内的种种现世价值及儒家理论的种种规定性也自然失去了效力。
华严宗的虚空观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平等观深刻消解了苏轼青年时期形成的忠君思想及致君尧舜
的儒家价值‚
苏轼于绍圣三年写出《
和陶咏三良》那样带有一定叛逆色彩的诗便不是偶然的了。苏轼
由此开始游离于儒家思想体系之外‚
追求主体心性的自由‚主张自性清净、随缘任运的禅宗思想更为
深入地渗入到苏轼的价值体系‚
并与老庄道家思想浑合交融‚成为苏轼晚年的思想主流‚而陶渊明的
隐士人格恰为这种自由追求提供了理想的价值范型。
苏轼崇尚陶渊明在于其“旷而且真” 的个性。元祐六年十二月‚苏轼在颖州任尝云:“陶渊明欲仕
则仕‚
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
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
” ③ “真”可谓陶渊明文化人格的核心‚
也。 其哲学基础即为老庄道家思想。所谓“真”既是“道”的性质‚
即“任凭那无意识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自然运行” ④‚表现于主体行
亦是主体对“道”的体认‚
为即是要发诸本性‚
自然而然‚
安时处顺‚
不假造作。“古之真人‚
不知说生‚ 其出不讠斤‚其入
不知恶死;
不距;
翛然而往‚
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
道‚ ” ⑤陶渊明鄙弃名利‚躬耕自食‚任性而行‚率性而为‚不以物喜‚不以己
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悲‚ 所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⑥。其纵心
乃至对死亡亦以自然视之‚
自适的行为举止正是庄子所谓“真人”的表现。
道家对“真”的体认颇类似于禅宗的“自性” 顿悟。在禅宗看来‚“世界”“佛” 和“我” 都包括在“自
性”中‚
向外追逐‚徒劳无功‚只有反身而求‚方能“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性‚自作自
成佛道” ⑦。于是习禅更体现为一种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与老庄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
别无二致。所以陶渊明的纵浪大化虽然是道家哲学的反映‚
却颇符合禅宗的体道方式。苏轼受到庄、
禅的双重影响而偏向于禅宗‚
庄、禅的相通正是苏轼亲近陶渊明的深刻的哲学基础。
苏轼后期思想在背离儒家观念的同时‚转向庄禅。如果说华严宗的平等空观主要消解了苏轼的
等级观念‚
使其日益远离政治功利及儒家伦理秩序‚
那么禅宗对自性的证悟使苏轼转而追求心性的自
由‚
追求随遇而安、
逍遥自适的生存状态。陶氏田园诗充分表达了以自然本真为核心的老庄哲学‚表
现出从心所欲、
无拘无碍的人生态度‚
契合了苏轼后期趋向佛禅的价值观‚满足了苏轼屡遭贬谪之后
消解人生苦难的心理渴求‚
从而受到苏轼的心仪与追慕。

苏轼对柳宗元及其诗颇多推崇‚
然而却并未像追和陶诗一样追和柳诗‚原因在于柳诗所反映的价

① 苏轼: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1326页。
② ③ 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1060、2148页。
④ 李泽厚: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第176页。
⑤ 郭庆藩: 《
庄子集释》‚中华书局‚ 2004年‚第229页。
⑥ 孟二冬: 《
陶渊明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6年‚第50页。
⑦ 《 金刚经 ·坛经》‚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 124 —
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

值取向及审美特征与苏轼遭贬处穷而随缘任运的淡泊心态并不完全吻合‚其难以消泯的入世之情、不
平之气偏离了苏轼庄禅影响下的淡泊与超然‚
且随着晚年苏轼对禅宗的向好之心愈加热烈‚更加拉开
了与柳诗的距离。
柳宗元怀着中兴大唐的热切愿望参与永贞革新‚
很快遭到失败并被远贬永州‚从此远离了政治中
心再也不曾大展宏图。柳宗元这种短暂的从政经历及所遭到的沉重打击造成了他强烈的不甘与不
平‚
在《冉溪》一诗中‚ “少时陈力希公侯‚
柳宗元写道: 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
” ①流露出一心许国反遭打击的悲愤。柳宗元参政时间极短‚并没有长期周旋于官场‚对政治的
缧囚。
诡谲与残酷缺乏更深的体验‚
也因此没有类似苏轼那种长期经历官场浮沉之后的心灰意冷‚仍然怀有
东山再起、
重谋大用的理想。所以‚
苏轼是对官场争斗、
党派倾轧极度厌倦之后主动退避‚可谓身在魏
阙而心怀江湖。柳宗元则是被强行逐出政坛‚
处江湖之远仍然心忧其君‚始终怀有汲汲用世之心。正
基于此‚ 因而极力使“世人之明己” ②这一愿望甚至到了“宁
柳宗元将自己被贬谪看作是一种蒙冤流放‚
不为无闻而生” ③的程度。正因为如此‚当朝廷平定淮西的消息传来时‚贬处穷荒的柳宗
为有闻而死‚
元才会呈上贺表‚
这不仅是对平定叛乱的发自内心的欣喜‚
同时也是向朝廷表白自己的耿耿忠心。因
其不可消泯的用世之心‚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
柳宗元拒绝道家的生存方式。在《 答周君巢
书》等文中‚
他对“遽而为处士”者‚
对于“寿且神” 的追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于“浩浩然” 的达观
也被柳宗元视作“无志者”之貌④。然而严峻的现实并不给他重返中央的可能‚意欲用世却从政
之态‚
无门造成了柳宗元的极度苦闷‚
佛教因而成为柳宗元摆脱苦闷的手段。柳宗元将自己永贞以来追求
世俗功利、
从事政治活动而遭贬逐的际遇称之为惑、
迷、暗‚
希望借助佛教智慧“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
舍大暗为光明” ⑤‚
为正觉‚ 而佛教苦、
集、更、
道四圣谛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三法印的基本
理论及极乐净土的方便设教等‚
适应了柳宗元消解苦闷的需求‚ “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
他多次表示‚
则思入焉” ⑥。但如前所述‚柳宗元之接近佛教并非发自内心的主动皈依‚而
志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
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举‚
佛教义理并没能取代儒家价值在柳宗元价值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而是从
属于儒家的基本理念。柳宗元以儒统释‚
从儒家的基本观念出发择取释教与儒家相切合的内容‚这就
与苏轼的一心向禅显现出极大的不同。这种入世不能、弃世不甘的矛盾心理使得柳宗元不可能对佛
教有极其虔诚的信仰。
柳宗元好佛‚
并非不加区别地兼收并蓄‚
而是有所选择与偏重。柳氏所好乃是以中道将空无与假
有统一起来的天台宗‚ 异端竞起‚惟天台大师为得其说” ⑦‚而对当时兴起并大盛天下
认为“佛道愈远‚
送琛上人南游序》中‚柳氏说:“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
的南宗禅颇多批评。在《
语‚
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又有能言体而不及用者‚不知二者之不可斯须离
矣。离之外矣‚ ” ⑧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摆脱戒律约束‚以神秘的体验
是世之所大患也。
悟得自性。柳氏对此坚决反对‚
认为修道必须有所依凭‚赞同天台宗的修行观‚主张默坐修禅与读经
讲说同样重要‚
柳氏的这种观点在本质上强调规矩的重要性‚这与其恪守儒道秩序具有内在一致性‚
也是其以儒统释的深刻思想基础。对律宗‚他认为“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

① 柳宗元:《
冉溪》‚《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221页。
②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同上第779页。
③ 柳宗元:《
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同上第918页。
④ 柳宗元:《
对贺者》‚同上第361页。
⑤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 1979年‚第751页。
⑥ 柳宗元:《
送玄举归幽泉寺序》‚同上第682页。
⑦ 柳宗元:《
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同上第1221页。
⑧ 柳宗元:《
送琛上人南游序》‚同上第680页。

— 125 —
浙江学刊 2010年第1期

丧。是故离乱于仁义者‚
不可与言儒; 不可与言佛” ①。无论儒家之礼还是佛教之律‚都
异律于定慧者‚
是规则‚
柳氏对规则的强调使他必然不可能完全认同禅宗无拘无碍的体道方式‚进而不可能完全认同
无所执守的自由心性。苏轼饱受政治迫害‚晚年愈发偏离儒家之礼‚而亲合佛禅之从心所欲、随缘任
运的生活态度。正是在这一点上‚
柳、苏有着深刻的歧异。
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乃是空、
假、中三谛圆融的中道观。天台宗所建立的空、假、中三谛实即天台宗
的三种禅观方法‚《
法华玄义》云:“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名一切智。即假故名道种智。即中故名一
切种智。三智一心中得‚ ” ②天台宗的禅观‚
名大般若。 即是三谛圆融之观。柳宗元所以认为“天台大师
为得其说”‚
一方面在于天台教并非如禅宗一样抛弃佛教律令‚完全依照自性的随缘任运乃至随心所
欲‚
另一方面则在于天台宗依照智顗大师的五时八教的判教理论‚将大小二乘、空有诸宗在“佛说” 的
旗帜下统一起来‚
包融一切理论‚
超越一切对立‚成为圆融无碍的中道观。柳宗元对这种超越一切矛
主要出于对后期禅宗“南北相訾‚反戾斗狠” ③的混乱局面的不满。而无论
盾与对立的中道观的推崇‚
是强调修行规约‚
还是推崇圆融三谛‚又与柳氏消除藩镇割据、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理想暗相一致。
因此‚
柳宗元也将自己的思想称为中道‚或大中之道。但柳宗元的中道观主要限于佛教范围‚对世俗
问题‚
柳宗元是严格以儒学伦理为价值尺度的。对背叛朝廷的藩镇‚柳宗元并不主张毫无原则地“圆
融”‚
而是主张坚决斗争。与之相反‚
苏轼对华严及禅宗的认识与接受并不限于佛教范畴‚而是将其渗
透到自己的世界观、
价值观中‚
成为现实生活的基本指导原则‚乃至成为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苏轼
尤其在后期的贬谪生涯中超旷脱俗、
纯任自然‚
庄禅与世俗的界限在苏轼那里几乎消失了。
苏轼之一心向佛并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心灵的久安之策。在对无休止的政治斗争极度厌倦之
后‚
苏轼实际上陷入到人生空茫的精神困境中‚ “(苏轼)通过诗文所表达
李泽厚对此曾有深刻的剖析: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
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归田’、
‘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
因为‚ 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
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
而是对整个人生、
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
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 ” ④而佛教空观却使陷于困境的苏轼柳暗花明‚
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书金光明经后》中‚苏轼写道:“观诸世间‚虽甚可爱‚而虚幻无
进入到一种豁然开悟的自由境界。在《
实‚
终非我有者‚ ” ⑤万象及世事都非实有‚
汝即舍离。 既然全属空幻‚
何必执着不放?在给苏辙的信中‚
“故凡学(佛)者‚
苏轼写道: ” ⑥ “除爱” 即是要基于对世界的空幻的认识而不执着于官
但当观心除爱。
职、
名利等身外之物‚
把对遭贬处穷的认识由被人贬斥的被动转为自我舍弃的主动‚从而在精神上获
得主动。这种转化对苏轼而言是一种自我解放‚
它使苏轼摆脱了儒家理论的规定性‚自身价值无须再
通过外在事功获得证明‚
自我及心性的自由成为关注的价值重心‚儒家理论所设定的忠君、立功等世
俗价值在万象皆空的佛理面前统统失去了效力。如果说柳宗元是以儒统释‚那么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苏轼是背儒向释‚
二人价值观的根本不同注定了苏轼不会完全认同并接纳柳宗元‚而柳宗元之跌宕不
平之气也必然会时时突破佛禅的平静表相‚并反映到其诗作中‚从而背离苏轼愈加禅学化的淡泊心
态‚
自然也不能完全吻合苏轼枯淡的审美趣味。

① 柳宗元: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柳宗元集》‚第170页。


② 《 妙法莲花经玄义》卷九‚《大正藏》33‚第789页。
③ 柳宗元: 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59页。
④ 李泽厚: 《美学三书 ·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第146页。
⑤ ⑥ 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2110、
1946页。

— 126 —
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

尽管苏轼称道韦应物、 寄至味于淡泊” ①‚
柳宗元诗“发纤秾于简古‚ 但这一评价实则将韦、
柳与“虽
而才不逮意” ② 的同时代人相比较的结果‚并未明确韦、柳之“淡泊”与陶诗之淡泊处于同一
间有远韵‚
书黄子思诗集后》‚
层次。且这一评价出自《 而苏轼写此一短评应在远贬惠州之前③‚
其时虽好柳诗‚所
好者乃在于其貌似平淡的趣味‚
而对柳诗内在的兀傲不平之气尚欠更细微的体察。绍圣以后‚随着其
人生苦况的不断加重及其向禅之心的日久弥坚‚
回头再返观柳诗‚
则不难体味出与自己萧散自然的心
态相冲突的不平之气。《 “世言韦柳‚韦诗淡而缓‚柳诗峭而劲。
瀛奎律髓》云: ” ④柳诗之峭劲与陶诗之
自然貌合神离‚
由此‚
偏爱陶诗而疏离柳诗便成为苏轼晚年心态变化的必然结果。
柳诗表面简古淡泊‚
实则其磊落不平之气潜曲流转于诗中‚
形成外柔内刚的诗歌形态。《
江雪》即
典型例证。千山万径既无鸟语‚亦无人声‚一片寂静。大雪茫茫的江面‚独有老翁戴笠披簑‚独钓寒
江。这静穆的画面传达出的是老翁面对肃杀的寒冬依然默默与之对峙的刚毅‚流露出柳宗元面对严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云:“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
酷的政治打击不肯屈服的兀傲之气。又《
”本诗描写雨后清晨景象‚清丽静谧‚诗人亦以“予
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心适无事”表白‚ 情景相映‚而风吹雨落的声响时时令诗人心神悸动‚“惊” 字实则映现
似是心与物合‚
出诗人内心的不安。《 “即事成咏‚
古唐诗合解》评该诗云: 随景写情‚颇有自得之趣。然毕竟有‘迁谪’
二字横于意中‚
欲如陶、
韦之脱‚ ” ⑤“迁谪”二字横于意中正是柳诗不能磨去锋芒的原因所在‚更
难矣。
进一步说‚
则是柳氏仍未平复入世之心。苏轼在比较陶、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
柳时说:
贵乎枯淡者‚
谓其外枯而中膏‚
似淡而实美‚ ” ⑥苏轼将陶、
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柳二人看作同一风格‚而
柳不及陶‚
如何不及‚
差异何在‚
苏轼虽未明言‚而由其相关字眼仍可寻到蛛丝马迹。在《
书柳子厚南
涧诗》中‚ “柳子南迁后诗‚
苏轼说: 清劲纡余‚ ” ⑦ 其中提到柳诗之“劲”。后人对这一特征又
大率类此。
以相近词语加以发明‚ “予观古今诗人‚惟韦苏州得其(案:指渊明)清闲‚尚不得其枯淡;柳州
胡仔云:
独得之‚ ” ⑧其中“遒”即“劲健“之意‚即柳诗虽有陶诗枯淡之美‚但较陶诗又稍显遒劲‚
但恨其少遒尔。
不能达到陶诗纯任自然的境界。胡应麟在比较诗“ 清” 的一派时指出“ 靖节清而远”‚“ 柳子厚清而
峭”。⑨ “峭”乃“险峻、
突兀、
森严”之谓也。无论是“劲”“遒”“峭”‚实际上都指出了柳诗与“枯淡” 的总
体风格相悖离的审美特征‚
乃是柳子厚饱受磨难的愤郁不平之气的艺术外现。宋人蔡启在《
子厚乐天
“子厚之贬‚
渊明之诗》中说: 其忧悲憔悴之叹‚
发于诗者‚
特为酸楚。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
至是‚
卒以愤死‚ 贫士》《
未为达理也。……惟渊明则不然。观其《 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
喜‚
忽然忧乐两忘‚
则随所遇而皆适‚
未尝有择于其间‚
所谓超世遗物者‚ ”〇
要当如是而后可也。 0
1
。蔡启
责备子厚“未为达理”‚而推崇陶渊明“忧乐两忘”、“超世遗物” 的情怀。姑且不
以宋人眼光反观唐人‚
论其时代差异对子厚评论有失苛刻‚
仅就对陶、柳二人诗风差异原因的分析而论‚则其观点无疑是确

① ②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同上第2133、
2133页。
③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云:“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
” 既是“ 窥其家集”‚则该文当是应黄氏之请书于
家集之后‚应作于绍圣贬惠州之前。
④ 方回: 《瀛奎律髓》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第188 页。
⑤ 《 古唐诗合解》‚转引自《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年‚第1789页。
⑥ ⑦ 《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2124、 2128页。
⑧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第26页。
⑨ 胡应麟: 《
诗薮》‚《
全明诗话》‚齐鲁书社‚ 2005年‚第2617页。
0 《
1
〇 蔡宽夫诗话》‚转引自《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年‚第1758页。

— 127 —
浙江学刊 2010年第1期

当的。
那么‚
柳子厚之佛教信仰与其诗歌创作风格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呢?如上所论‚柳宗元之佛教信仰
所需注意者有二‚
其一是柳宗元不满抛弃佛家典则而徒然进行心性修炼的南宗禅‚且其所信仰的天台
宗的“中道观”与儒家“中庸之道”观念有内在的相通性;其二是柳氏对天台宗的信仰限于解除精神苦
闷的层面‚
并未消解、
覆盖其政治理想而成为其人生的主导原则‚
或者说‚佛教与儒学、政治与文学、理
想与实践并未如苏轼晚年一样圆融为一。因此‚柳宗元的佛教信仰事实上并未对其诗歌创作产生明
显影响‚
其诗歌之淡泊峭劲风格的形成乃是其沉厚内敛的人格气质、
朴雅古淡的文学趣味及其难以消
泯的政治理想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柳诗更是一种“文学性”的创作‚
而非如苏轼那样是一种庄禅哲
“在宋以前‚
学陶冶之下的个体生命与天地大化相交融而成的性情风习的自然流露‚诚如周裕锴所论:
儒、
释、 ” ①然而‚
道的生命哲学还未真正化为自觉的人心和诗心。 这种不自觉并不能否定陶渊明的示范
意义‚
如果说宋以后的诗人创作是一种糅合三教的自觉‚
那么陶诗之质朴自然乃是一种超乎自觉的浑
成境界‚
是诗人参透天地化机之后大朴归真的心灵外现。一切生命活动指向“真”这一最高价值本体‚
一切生命活动又被这一最高本体所渗透所引导并与之浑融为一‚陶诗因而带有浑朴无凿的真趣及排
斥世俗功利的宗教气质。苏轼晚年的精神趣味正在这一点上与之同声相应。可以说‚庄禅之风对苏
轼创作的影响‚
一方面是使之由对外在事功的追求转向对内在心性的体悟‚淡泊功利而归趋本真的自
性‚
通过对心灵的澄净开启对宇宙大化的认知与把握‚ 空故纳万境” ②。另一方面则
所谓“静故了群动‚
是糅合儒释道‚
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观照万物‚从而将类似柳宗元那样宗教信仰与政治实践、理性审视
与情感发抒的分离状态融通起来‚
达到随心所欲而无施不可的浑然境界‚
这不仅是自然浑成的创作境
界‚
亦是圆通无碍的生命境界。尽管陶渊明所归趋者是道家哲学最高本体的“真”‚苏轼所求者乃是禅
宗哲学清净自然的“自性”‚
实则二者在追求自然方面并无二致‚
更重要的则是二者融通万物的求思方
式是完全一致的‚
由此‚
精神气质的趋向自然与求思方式的浑然合一必然导致对平淡风格的追求。这
就使流贬后的苏轼对陶诗具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亲切感与归属感。柳宗元虽以释家出世之理尤其是
天台宗教义消解苦痛‚
终于不能磨灭成尘‚其跌宕不平之气仍然流荡于字里行间‚形成不同于陶诗的
“峭劲”特征。宋人以其文化的老成心态观照唐人‚
便对其身处逆境而长歌当哭的强烈情感不以为然‚
而更欣赏那种随遇而安的从容淡定‚
则柳诗之“清而峭” 自然便不及陶诗之“清而远”。于是在苏轼的
审美观照中‚
柳诗便在陶诗之下了。
由上可见‚
苏轼迭遭打击‚
远贬南荒的过程也是其儒家观念不断瓦解、出世之心日渐强烈、佛禅之
心逐步加重的过程‚
与之相应‚
其艺术审美眼光也由前期的豪横超迈趋向于清远枯淡‚因而也就与陶
渊明纯任自然的人格诗格高度同一。柳氏虽与苏轼拥有相似的经历‚
且在贬谪之后也转向释教‚但其
以儒统释的基本立场使其无法如苏轼一样完全消泯用世之情‚
形之于诗便表现为清峭作风。因而‚无
论其人格还是诗格都与苏轼的理想境界貌合神离‚不能与陶诗等量齐观。这正是苏轼和陶而不和柳
的社会文化原因‚
而苏轼文化心态转向佛禅及其审美趣味趋向枯淡一定程度上又映照出唐宋文化的
差别‚
也隐约折射出中国士人文化人格的衰变趋势。

责任编辑:项义华

① 周裕锴:《
宋代诗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第341页。
② 《
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12 页。

— 12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