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9

分类 号 : 12 06  单 位代 码 : 1 04 2 2


密 级  学号
: :
20 1 620 1 03



藝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博 士 学位论文

 D i ss e r t a t i o n  fo r  Doc t o r a lD e g r e e

if
e 文题 目  近 现 代 庄 学 新 变 研 究



T h e R e s e ar c h o n t h e  N e v/  C h a n g e s

of  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 o f Z h u a n g z i  i n  M o d e m  T i m e s
 

作 者 姓 名 王 英 娜

培 养 单 位 文 学 院

专 业 名 称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指 导 教 边家珍 教授

合 作 导 师   

2 020 年 06 月 1 0 


分类 号 :
i  2^ 6  单位代码 : 1 04 2 2

密 级  学号
: 

S H A N D O N G U N V E R S T Y

 I I

博士学位论文

 D i ss e r t a t i o n  fo r  D oc t o r a l D e g re e

论文题 目 

了 / e  H e s eArck

 m  t Nz he ,
yo

^I f
i hr rt

iak m
〇

 2 iu an 2 .
i  /
A  M aier fi 7 m t






j j

作 者 姓 名 王

 

培 养 单 位 jL ! (

d 

专 业 名 称 卞 /
旬 右^
女?

指 导 教 师 政 象 疗 糸後


合 作 导 师 

W災 年 石 月 /
^ 日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 明 :
所呈交 的 学位论文 , 是本人在 导 师 的 指 导 下 , 

立进行研宄 所取得 的 成 果 。 除文 中 已经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外 ,


本论文不

包 含 任 何 其 他 个 人 或 集体 己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科 研 成 果 对 本 文 的 研

 。

究 作 出 重要 贡献 的 个人和 集体 , 均 己在文 中 以 明 确 方式标 明 。


本声 明

的 法 律 责 任 由 本 人 承担 

论文作者签名 1 A 日 期
1
: 

关 于学位论文 使 用 授权 的声 明

本 人 同 意 学 校保 留 或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机构 送 交 论 文 的 印 刷 件

和 电子版 , 允 许论文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本 人授权 山 东 大学 可 以 将本 学位



论 文 的 全部或部 分 内 容编 入有 关 数据 库 进行检 索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

印 或 其他 复 制 手段 保 存 论 文 和 汇 编 本 学 位 论 文 

( 保密 论文 在 解密 后 应遵守 此规 定 

论文 作 者签 名 :
导 师签名 : 汶 家 疗 曰 期 : 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目 录

較触  

AB S T RA C T 
I 

绪 论 


选题 的缘起和 意义

、 


二 、 近现代庄 学研 宄现状分 析 


三 、 本文研 宄方法 
1 

四 、 主要 内 容及创新之处 
1 

第 章 近现代 历 史语 境 下 的 庄 学复 兴


1 

第 节 近现代诸 子 学 的 兴 起

 1 

第二节 近现代庄 学 的 复 兴 
24

第三节 近现代庄 学复兴 的 意义 


32

第二章 以 佛 解庄 视 角 下 的 近现代庄 学 新变 
35

“ ”

第 节 以 佛 解庄 的 格义 方法及 历 史演 进


35

“ ”

格义 方法 的 发生

、 
36

“ ”
二 、 传统概念式 格义 的 释 义策略 
38

“ ”
三 、 传 统会通式 格义 的发展 
40

“ ”
四 、 近现代 系 统化 格义 的 推进 
43

“ ”

五 、 近现代实 用 化 格义 的 新变 
45

“ ”

第二节 章太炎 以 佛解庄 的 致用 理路  47



“ ”
以庄 佛构建 致用 理路 的 动 因

、 、 
48

“ ”
二 、 齐物 与真如 目 标 的预设 
5 

三 、 由 真返俗 的致用 方法 
54

第三节 梁启 超 以佛 、 儒 释 庄 的 新诠解  58

对 胡 适解庄方法 的 质 疑

、  59

“ ”
二 、 真我 本体 的 确 立及开拓  62

三 、 庄儒 融合 与 实 践途径 的 新探索 
66

四 、 以佛 、 儒释庄 的原 由 及意义 
69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 文
 


第三章 以 儒 解庄视角 下 的 近 现代 庄 学 新变  74

“ ”

第 节 传统的 以儒解庄 思想


74

儒 庄 融通 的 可行性前提

、 、  74

“ ”
二 、 传统 以 儒解庄 的特点  84

“ ”

第二节 近现代 以儒解庄 的 新风 貌  88



“ ”

、 庄子 大同 思 想 的 新 发掘  88


思 想 的 新扩 展

二 、 内 圣外王 
94

三 、 庄 、 儒义理融合 的 深入与 开拓 
1 02

第三节 近现代 以 经 学解庄 的 新 融 合  1 0 7



庄子 与 经 学 的 互动 融合

、 《 》 
1 07

“ ”
二 、 对传 统 以儒解庄 的 新 发展 
1 1 1

三 、 以经学解庄 的价值和 意义  1 1 

第四章 中 西 融 合视角 下 的 近 现代 庄 学 新 变 
1 1 


节 《 庄子 》 与进化论思想  1 1 

“ ”

、 严复 以 天演 解庄 : 进化思 想 的 引 入  1 1 

“ ”
二 、 胡适 以 进化 解庄 :
物种 依据 的 相通  1 22

“ ”
进化思想 的 新定 位
“ ”
三 、 章鸿钊 的 天择律 与 天钧律 :
 1 25

四 、 以 进化论 阐 释 《 庄子》 的 评价  1 29

第二节 《 庄子 》 与 快乐 主义  1 32

根本 相 通 快乐与 得

、 : 自  1 33

二 、 追求 持久 快 乐 的 相 似途 径 
1 35

三 、 伊 、 庄认识论 的 异 同 辨析  1 37

四 、 伊 、 庄 比 较 的 方法和 意义 
1 40

“ ” “ ”

第 三节 《 庄子 》 之 本体 与 自 由   1 42

斯 庄 比 较 的 可 能性及新特 点

、 、  1 43

二 、 形而上 :
本体 的 相 契 与 殊异 
1 44

“ ”
三 、 形而下 : 相似的 自 由 追求 与 不 同 路径  1 5 

第 四节 以 马 克思 主义思 想论 庄子 
1 59

吕 振羽 以 马 克 思 主义解庄 的 较 早 尝试



1 59

二 、 侯 外庐对 马 克 思主义解庄 的 补 充  1 6 

三 、 郭沫若 以 马 克 思 主义释 庄 的 新拓 展  1 63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四 、 以 马 克 思 主义释庄 的 价 值 和 意 义 
1 66

第五章 近现代 《 庄子 》 文 学研 宄新变 


1 69

“ ”
第 节 近现代 文学 认知 的 新变

 1 69

“ ”
近现 代 文学 观念 的转型

、  1 70

“ ”
二 、 近现代 文学 的 理论 视 角 
1 76

“ ”

第 二节 近 现代 《 庄子 》 文学 研 宄 的 新变 
1 8 

庄子 》 的文学语言

、 《 
1 82

二 、 《 庄子 》 的篇 章结构 
1 8 7

三 、 《 庄子》 的文体  1 9 

四 、 《 庄子 》 文 学 与 社会 
1 98

五 、 《 庄 子 》 与 传 统 典籍 的 文 学 比 较 
2 04

六 、 其他  208

^^  2 1 

参考文献  2 1 

m m  229

攻读博士 学 位期 间 发表 的 学 术 论 文 
23 

i i i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论文



Co nt e nt 

Ch i n e s eab s t r a c t  

Eng l i s hab s t ra c t  I 

I nt r o du c t i on  .


I  T h e  R e a s o n s a n d  t h e  S i g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 T o p i c . . 


II  T h eAn a l y s i so ft h eR e s e ar c hS t a t u s  o ft h eT h o u g h t s o nZ h u an g z 



i n M o d e r n  T i me s    .


HI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i nT h i sP a p e r . . . .    1 1



I VM a i nC o n t e n t san dI nnovat i ons  1 



C h a p t e rIT h eR e v i v a lo ft h eT h o u g h t so nZh u an g Z i i nt h eC o n t e x to fM o d e r n

H i s t ory  1 

Sect i on   T h eR
I i s e o f t h eT h e o r y o fZ h u z i i n M o d e r n  T i me s  1 

Sect i on   T h eR e v i v a lo ft h eT h o u g h t so nZ h u an g z i


II i n M o d e r n  T i me 

 24

Sect i o nI I IT h eS i


gn i f i c an c eo ft h eR e v i v a lo ft h eT h o u g h t so nZ h u an g z 

i n M o d e r nT i me s  32

C h ap t e r   T h e  N e w  C h a n g e s  o f  t h e  T h o u g h t s  o n  Z h u a n g z  i n  M o d e r n  T i m e s
II i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Bu d d h a  35

〃 ”

Sect i on  W I i t ht h eM e t h o do f Ge y i  an d  H i s to r i c a lE v o l ut i o n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Bu d d h a 
35

〃 "

I T h eO c c u r r e n c eo ft h eM e t h o do f Gey i  36



" 

II  T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n c e p t Ge y i

 38

II I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h eT r a d i t i ona l F o rmu l ao f U n d e r s t an d i n g



〃 〃

Thorou gh l y o f  Gey i  40

,/ ,/

I V T h eS y s t e ma t i c P r o m o t i o no f Gey i  i nM o d e r nT i m e s  : .


43

" "

V  T h eN e wC h a n g e s o ft h eP r a c t i c a  l Gey i i nM o d e r nT i m e s . . . . 45



Sect i o n I I  Z h an gT a i y an sP rac t i ca l R a t i onal i z at i o n sf r o mf r o mt h e



Per s pec t i v eo fBu d d h a  4 



i 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I T h eM o t i v at i o n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h e R a t i o n a l P a t ho f

’’ ”

Ap p l i c at i on w i t h  Z h u a n g  a n d B u d d h a    48

〃 〃

II  T h e  Pr e s u p p o s i t i o n o f  Q i wu an dt h eT r u t h    . .


5 

I E T h eP r a c t i c e M e t h o d  f r o m t h e  T r u e  t o  t h e  C u s t o m 
54

Se c t i on  I II L i an g Q i ch ao s  N e w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 Z hu a n g z i  w i t h

Bu d dh i s man dC o n f u c i an i sm  58

I T h eQ u e s t i o no nH uS h i sM e t h o do f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Z h u a n g z 



     59

’’ 〃

I I  T h eE s t ab l i s h m e n ta n dE x p an s i o n o f t h e T r u eS e l f 


62

II I T h eN e wE x p l o rat i o no ft h eF u s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o fZ h u an g z i an d

Co n f u c i an i s m  66

I V E x p l a i nZ h u a n g z i s  R e a s o n  an d  s i
gn i f i c an c ew i t hB u d d h i s ma n d

Con f u c i an i s m      69

C h ap t e r I I I T h e N e w C h an g e so f T h o u g h t so n Z h u an g z i i nM o d e r nT i me s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o n fu c i an i s m  74

Sect i on  T h eT r a d
I i t i ona l T h o u g h to f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Z h u an g z 

w i t hC o n f u c i an i sm 74

I  T h eF e a s i b i l i ty P r e m i s eo f I n t e g r a t i ng C o n f u c i an i s ma n 



Z h u an g z i  74

I I T h eC h a r a c t er i s t i c so f t h eT r a d i t i ona l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



Z h uan g z i w i t hC o n f u c i an i s m .  84

Sect i on   T h e N ew S t y
I I l eo f t h eT r a d i t i on a l 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Z h u an g z i w i t hC o n f u c i an i s mi nM o d e r nT i me s 


88

’ " 

I T h eN ewE x p l orat i o no fZ h u a n g z i sT h o u g h to f G r e a t  H ar m o n y

 88

" 

I I T h e  N e wE x t e n s i o no ft h eI d e ao f t h eI n n e rS a i n ta n dO u t e rK i ng

   94

III T h e D e p t 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 t h eF u s i o n o f Z h uan g z i an d



Confuc i an i sm  1 02

Sect i o nI I I T h eN e wC o mb i nat i o nw i t hC o n f u c i a nC l as s i c sa n dZ h u a n g z 

i nM o d e r nT i me s  1 07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T h eI n t e r a c t i v e  A c c o nu n o d a t i o n  o f  Zh uan gz i  a n d  C o n f u c i anC l a s s i cs



    1 07

II T h e 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t e rp r e t a t i o n o f



Z h u an g z i w i t hC o n f u c i a n i sm . .  I l l

I II T h eV a l u e an dS i
gn i f i c an c eo ft h eI n t erp re t at i o nw i t hC o n f u c i an

C l as s i c s  1 1 

C h a p t e r  I V  T h e  N e w  C h an g e s o fT h o u g h t so nZ h u an g z i i nM o d e rnT i me sfr om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Fu s i on   


1 1 

Sect i on   Zh u an gz i  a n d  E v o l u t
I i on i sm    1 1 

" "

I Y anF uE x p l a i n e dZ h u an g z i b y T i a n y an  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 

t h eT h e o r yo fE v o l u t i on 


1 1 

" "

II  Hu S h Ex p i l a i n e d Z hu an g z i  b y Ev o l ut i on  : t h e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e d n e s so fS p e c i e sB a s i s 


1 22

’’ ’’


’ ’’

I II Z h an gH o n g z h ao s L aw o f N a t u r a l S e l e c t i o n an d L aw  o f



T i an j u n   t h eN e wO r
: i ent at i o no fE v o l ut i on i s m   
1 25

I VT h eE v a l u a t i o n  o f  Z h u an g z i  b yt h eT h e o r yo fE v o l u t i on 


1 29

Sect i on   Zh u a ngz i  a n d  H e d o n i s m
II  1 32

I  F u n d am e n t a l  C o n n e c t i o n  H ap p i n e s s  a n d  C o mp : l ac ency  . .
1 33

II S i m i l ar  A p p r o a c h e s  t o  L a s t i n g  Ha p p i n e s s  1 35

I II S i mi l ar i t i e san dD i ffe r en c e sb e t w e e nEp i c u r u sa n dZ h u an g z i i 



Ep i s t e mo l o g y      1 37

I V T h eM e t h o dan d S i gn i f i c a n c e  o f  C o m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Ep i c u r u s an d



Z h u an g z i  1 40

’’ ” ’’ ”

Sect i o n  I II  No ume n o n  a n d  F r e e d o m  i n  Zh u a n gz i    1 42

I 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a n d N e w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 t h e  C o mp a r i s on

b e tw e e nS p i n o z aan dZ h u an g z i    1 43



II  M e t aph y s i ca l R e s p e c t U n : i t yan dD i f f e r e n c eo fNo um e n o n . . . . 1 44



〃 〃

II I P h y s i ca lR e sp e c t : S i mi l a r Fr e e P u r s u i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P at h s



 1 5 

Sect i o n  IVD i s c u s sZ h u an g z i w i t ht h e T h o u g h t o f  M a r x i sm 


1 59

I  L vZ h e n yu  s  E ar l i e r  A t t e mp t so fE x p l a i n i n gZ h u a n g z iw i t ht h e



v 


山 东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文
 

T h o u g h to fM arx i sm  1 59



II H o u  Wa i l u sS u pp l e me n tt oZ h u an g z i / s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M ar x i sm



 1 6 

HIG u o  Mo ru o s N ew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x p l a i n i n gZ h u a n g z i w i t hMar x i sm



 1 63

I V  T h eV a l u e  an dS i gn i f i c an c eo fE x p l a i n i n gZh u an g z i w i t h  Mar x i sm



  
1 66

C h ap t e r V  T h eN e wCh an g e s i nt h eL i t e r a r y S t u d yo fZ h u an g z i  i n M o d e r n



T i me s      1 69

" ”

Sect i on  T h eN e w
I c h a n g e si nt h eC o g n i t i o no f Li t e rat u r e i nM o d e r n

T i me s     
1 69

" ”

I T h e T r a n s f o rma t i o no ft h e C o n c e p to f L i t erat ure  i nM o d e r n



T i me s           
1 70

" "

II  T h eT h e o r e t i c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Mo d e r n L i t e rat ure 


1 7 

^ "

Sect i on   T h eN e wC h a n g e si nt h eS t u d yo f


II l i t erature i n  Zh uan gz i

i nM o d e r nT i me s      1 8 

I T h eL i t e r a r yL an g u a g e  o f  Zh u a n gz i  1 82

II  T h e  T e x t u a  S t r u c t u r e  o f  Zh u a ngz i
l  1 87

II I Th eS t y l e o f Zh u a n gz i  * 
1 9 

I V L i t e r a t u r ea n dS o c i e t y i n Zh u an gz i  1 98

V  T h e  L i t e r a r y  C o mp a r i son  b e t w e e n  Zh u a n gz i  a n d  T r a d i t i o na l

Cl as s i cs       
2 04

VIO t h e r s      2 08

Conc l u s i on        2 1 

Re fer enc e s . . .    2 1 

Ac know l e dg e me n t s       
 229

A c a d e m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D u r i n gD o c t o r a lS t u d i es  23 



v i i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论 文



中 文摘要

《 庄子 》 义理不竭 、 文笔妙奇 的 特点 ,
促使 历代 释 庄 者完 成 了 不 同 历 史语境

下 的 新诠解 。
尤其 , 在近现代这个充 满 危机和变革 的特殊时代 , 《 庄子 》 的 阐 释

呈现 出 继承传统与 借鉴 西 学 并存 的 多 元 格 局 , 这些庄 学 成就证 明 了 《 庄子》 作为



传 统经 典 所具 有 的 绵 延 不 断 的 文 化生命 力 。 与古代的庄学相较 , 中 西 并存的文化



背 景 使 近 现代 的 庄 子 研 究 取 得 了 重 大 的 学 术 突 破 , 不 论在研 宄 范 式 还 是 在 思 想

 ,

探索方面 , 都 出 现 了 新的发展 , 并对 当 下 的 文 化 建 设 提 供 了 有益经验和 训 鉴 。 



此 , 近现代庄学具有 很 高 的 文化价值和 研宄 意义 。
本论 文 主要 采用 阐 释 学 的 理论

方法 通过宏 观 与 微观相 结 合 对近现代庄 学 新变进行 整 体观 照


, , , 并从 以 佛解庄 

以儒解庄 、 以 西 学解庄 、 以 文 学解庄等 几个角 度 契 入 ,


考察近 现代 庄 学 的 发 展 与

新变 , 从而呈现其新 时 期 的 问 题 意 识及 时 代 文 化价 值 。 全文共 为五章 



第 章 主要从社会 学术 的 历史背 景 探讨 近现代 庄 学 的 复 兴 问 题 在近现




、 , 。

代 , 庄学 复 兴 是 诸子学 思潮 兴 起 的 产 物 , 而 诸子 的 兴 起 亦 出 现 了 新 的 时 代 特 点 

即 从儒 学 的 附 庸 走 向 独 立 , 其包含 了 社会 时局变化 、 学术发展等诸多 因 素 , 亦经



历 了 从 清 初 到 近现 代 学 者 们 超 越 儒 学 并 使 诸 子 独 立 的 不 断 自 觉 。
内 在演变与 西 学

东 渐 是 近现代诸子 学 兴 起 的 重 要 动 力 , 而子学 的致用 思 想 、 解经功 能尤其 得到 了



学 界 的 关注和 发掘 。 这些诸子 学 发展 的 共性直接影 响 了 近 现代庄 学 的 复 兴 ,


并使

近现代 庄 学 呈现 出 《 庄 子 》 校释类 、 义理类著 作 的 新 发 展 以 及 《 庄子 》 文学的专



题探 索 

“ ” “ ”

第二章主要从 以佛解庄 的 视 角 探讨 近现 代庄 学 的 新变 。 以佛解庄 




“ ” “
庄 学 史 上传统 的 释庄方 式 之 具体表现 为 格义 方法 的 不 断完善和 发 展 


, 。

最 初是 以 传 统 典籍 中 的 概念或 思 想 来诠释 佛 学 发挥 了 重 要 作

义 ,
其中 《 庄子 》 

“ ” “ ” “ 

用 。 在 历史 的 发展 中 , 它 经历 了 概念式 格义 、 会通式 格义 、 系 统化 格义
“ ” “ ” “ ”

以 及实用 化 格义 的过程 。 近 现代 以 佛解庄 的 格义 新变 主 要 表 现 为 法



相 唯 识 宗 概念 体 系 的 系 统 化 应 用 以 及 西 学 中 平 等 、 自 由 、 科学等观念的 融入 , 

实现 了 与 异 国 文化 的交流和 互动 ,
既有对本 民族文 化 的 传 承 , 亦 有 对 外 来文 化精

华 的 汲取 ,
从而 使 《 庄子 》 发挥 了 时 代 所 需 的 社会 效 用 。 杨 文 会是 使近现代佛 学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复兴 的 关键学者 他的 以佛解庄 推进 了 近现代 系 统化


格义 的发展 , 在其

影响下 ,
章太炎 、
梁启 超等学者均 走 向 了 实 用 化 的 新变道路 。 可 以说 , 对于庄子


“ ”
思 想 的 致用 探 求 是 近现 代 学 者 以 佛解庄 的 重要特 点 

“ ”

第三章主要从 以 儒解庄 的 视角 探讨 近现代 庄学 的 新变 。


学者们 之所 以 采


“ ” “
以 儒 解庄 是 因为庄

用 的 诠 释 路径 , 、 儒 之 间 在形上之 道 与 形 下 的 社会现

实 两个方面 , 均 具 有 融通互补 的 可 行性 , 这为消 解庄儒矛盾 , 提升庄学 的 社会 效



用 提供 了 必要 的 思 想基础和 探索前提
“ ”
。 近现 代 学者 的 以儒解庄 是试 图 通过儒

道 互 补 应对 危机境 遇 中 社会 人 生 的 各 种 问 题 从而 实 现其拯救危亡 的 经世致用 价



 ,

“ ” “ ”
值 。 近 现代 以 儒解庄 的 新变主 要表 现在 对 庄 子 大同 思 想 的 新发掘 ; 对庄 

儒 义理相通处 的深 入探析 尤其 是对 庄子

中 实用 价值的进 步发掘 对 


, 《 》 ;


思想 的新扩展 以 及廖平通过重构 经学体 系
“ ”
圣外王 , , 对传统 以 儒解庄 的新


发展 。 可 以说 , 这 些 不 同 角 度 的 新研寻 体现 了 近现代 学 者救世 的 共 同 理 想 , 以及

开发 《 庄子 》 致用 思想 的 时代风貌 

第 四 章 主 要 从 中 西 融 合 的 视 角 探 讨 近现 代 庄 学 的 新 变 西 学 东 渐 动 摇 了 传 统

 。

儒 学 的 核 心地位 , 引 发 了 近现 代 学 人对 传 统 文 化 的 批 评 与 反 思 , 而学者们 中 西文

化 的 比较与 融通 既使 《 庄子 》 研 宄有所继承 ,
同 时 亦 为之注入 了 新 的 文 化 因 素 

并呈现 出 庄 学新变 的 时 代性特征 。 在近现代 西 学与 《 庄子 》 的 比较融合 中 , 西方



的 进化论 、 快乐主义 、 自 由 思想 、 马 克 思主 义等均对庄子思 想 的 重新 诠解产 生 了



重要影 响 。 严复 、 胡适 、 章 鸿钊 等 人的 庄子研究主要体现 了 进 化论与 庄子 思 想 会



通 的渐进过程 此外 伊壁鸠鲁 的 快 乐 主义
“ ” “ ”
。 , 、 斯宾诺莎 的 自 然 自 由 等 

也 被近现 代 学 者 引 入 与 《 庄子 》 思 想 的 对话与 阐 释 中 ,
中 西文化的 同 中 有异 、


中 有 同 为庄学 发展提供 了 有益启 示 其 开 拓性 的 尝试亦 成为后 世学者进 步探讨




的 重要课题 。 随 着 马 克 思 主 义 思 想 的 传 入 以 及 启 蒙 救 亡 运动 的 发 展 ,
马 克 思主义

被越来越 多 的 人接 受 ,
并成为最科学 、 最 前沿 的 思 想 和 方法 。 在庄学界 , 吕 振羽 

侯外庐 、 郭沫 若 等 学者 即 以 马 克思 主义 思 想 为理论指 导 ,
使 《 庄子 》 研 宄呈现 了

新 的 时代意义 。 可 以说 , 近现代 学 者 以 不 同 的 西 学理论 为 《 庄 子 》 阐 释提供 了 诸



多 新的视角 , 虽 然 在 解庄 中 不 免 历 史环 境 的 局 限 ,
但其为 中 西 文化交融做 出 的积

极探索 具 有 时 代 效 用 ,
其所积 累 的 经验 教训 亦 具 有 历 史 意义和 借鉴 价值 

第 五 章 主要 讨 论 的 是近现代 《 庄子 》 文 学研 宄新变 。 在 西学与本土文学发展




“ ”
的 双重影 响 下 , 近现代 文学 观 念 明 确 从传 统文 史哲不 分 的 状态 中 独立 出 来 

并 出 现 了 广义与 狭义 的 不 同 界定 。 《 庄子 》 是 否 是文学作 品 虽然存在争议 ,


但从




山 东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文



总 体来看 , 《 庄子 》 的 文 学性 特征 在 近 现代 具 有 新 的 发 展 , 而这种新 发展与近现




“ ”
因此 观念 的转 型
“ ”
代 文学 认 知 的 转变密切相 关 , ,
本 章 探 讨 了 近现 代 文学 


理论视 角 的 建构 两个 方 面 庄子 》 近现代文 学 研 宄

与 近现 代 文学 , 以 之作 为 《 

的 理论 前提 。 在近现代 《 庄子 》 文学研 宄 的新变 中 , 本文主要从 《 庄子 》 的 文 学



语言 、 篇章结构 、 文体 、 文 学 的社会性等 多 个方面展开论述 ,


并在 古今 比较及 中

西文法的参照 中 突 显 《 庄子 》 文 学 的 继承与 发展 。 近现代学 者对 《 庄子》 文学的



探讨 虽 然 不 免 简 单和 粗糙 但 他们 强 烈 而 明 确 的 文 学 , 自 觉 意 识 以及多 元化 的 思维

使 《 庄子 》 的 文 学性 得到 新 的 发掘 , 这对 后 世 《 庄子 》 文学 的 发展亦 具重要借鉴

价值和 启 示意义 

关键词 : 《 庄子》 ; 佛学 ; 儒学 ; 西学 ; 文学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A B S T RA C T

Due t o  t h e  c h a r ac t e r i s t i c s  o f  t h e  n e x h a u s t b l e  m e a n n g  a nd  t h e  m a r v e o u s  w r i t n g
i i

 i l i

st
y l e  o f Z hu a n g z  i
,  th e  i n t e r p r e
terso f  Z hu a n g z i  in th e
 p a s t  dy n a s t i e s  h a v e  c o mp e t e d  a

 l

n e w  n t e r p r e t at i o n  n  d i f fe r e n t  h i s t o r c a  c o nt e x t s
i i i l . E sp e c i all
y  in  th e  m o d e m  t im e s
, 

wh c h  i s  f u
i l l  o f  c r i s i s  a n d  c h an
ge ,  th e  in
ter
p re a o no f
t ti  Z h u an gz i
 p re s e n t s  a  p l ur a l i stic

p a t te r n  o f i nh e r i ti n g  tra d i ti o n  an d  l e ar n in
gf
r o m  w e st e rn  c u l t ur e .  The s eac h i e v e me nts

of  Z h u an g z i
 p ro ve
t h e  c o nt n u o u s  c u i l t ur a l v i tal i t
y  o f Z h u an g z  i a s atrad i t i o na l c l as s c i 

C o m p are d  w i t h  t h e  a n c i e n t  r e s e ar c h e s  o f  Z h u an gz i
,  the  cu l t ur a  b a c k gr o u n d  o f  th e
l 

c o e x i s t e n c e  o f  C h i n a  an d  t h e  We s t h a smadeas i
gn
i i c an t  a c a d e m
f i c  b r e a kt hr o u g h  i n

t h e  m o d e m  r e s e a r c h e s  o f  Z h u an gz i .  N o  m a tt e r  n  t h e  re s e ar c h  p ar a d g m  o r  n  t h e
i 
 i i

i de o o g c a l i l e x p o r at o n
l i
, 
t h e r e  h a v e  be e n  n e w  d e v e o p m e n t s l
, 
an d  i t has  p r o v d e d  u s e f u i 

ex
p er i e n c e  an d  t r ai n i n
g  fo r  t h e  c u r r e n t  c u l t u r a  c o ns t r u c t o n
l i .  T h e r e fo r e ,
mo dem

re s e ar c h e s  o f  Z h u a n gz i ha sh i
g hc u
l t ur a l  v a l u e  an d  r e s e arc h  s i
g n f c a n c e Th
i i . i s
p

per

m a n y  u s e s  th e  t h e o re t
i l i ca l  m e t h o d o f he rm e n e u t i cs ,  t hr o u g h  th e  c o m b n a t o n  o f

 i i

ma c roan dm c ro i
, 
to  o b s e rv e  th e  n e w  c h an g e s  o f  m o d e m  r e s e ar c h e s  o f Z h u a n g z  i a sa

w h o e  an d  fro m  the  p e r s p e c t v e  o f  B u d d h


i i sm , C o nf
i i c i an i s m ,  We s t e r n  l e arn in
g  an d

l i t e r at ure ,  t o  i n v e s t i g a t e  t h e  d e v e l o p m e n t  an d  n e w  c h a n g e s  o f  m o d e m  re s e a rc h e s  o f

Z h u an g z i
, s o as
t op re sent i ts
 p ro b l e mco n s c i o u s n e s san dc u l t u ra l  va l u eo f  t h et m e s n

 i i

t h e new  e r a .  T he  p ap e r  c o ns i s t so f f
i v e  c h ap t e r s
 

T h e  f r s t  c h ap t e r  m a n
i i l
y
d i s c u s s e s  th e  r e v i v a  re s e a r c h e s  o f  Z h u an l
gz  n  m o d e m

 i i

t i m e sf
r o m  th e  s o c a  a n d  a c a d e m c  h i l i i s t o ri c a l  b a c k
g r o u nd  I n m o d e r n  t m e s  t h e
. 
 i

re v v a  re s e a r c h e s  o f  Zh u an g z 
i l i i s  th e
p
r o d u ct  o f  t h e  r i s e  o f  t h e  t ho u
g ht s  o f  v a r o u s

 i

s cho o ht
l s  o f t ho u 

g , a n d  th e  r i se o f  var i o u ssc ho o l sal s o


 p r e s e n t s  ne w  c h a ra ct e r i s t i c so f

t he t m e s i
,  t h at  i s  f r o m  th e  v a s s a l  o f 

C o n fu c i a n i s m  to ind e
pe ndence ,  wh i c h  in c l ud e s

m a n y  fa c t o r s  s u c h  a s  t h e  c h a n g e s  o f  s o c a i l s i t u a t o n  a n d  ac ad e m i c  d e v e l o m e n t

p ,  an


a l s oe x
pe r i e n c e d  th e  c o nt i n u o u s 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 o f  s ch o ar s  f
r o m  t h e  e ar y  Q n g

 l l i

D yn a s t y  t o  m o d e m  t m e s  t o  s u rp a s s  C o nfu c a ni i i s m  an d  m a k e  th e m  n d ep e n d e n t i .  The

i nt e rn a l e v o u t o n  an d  th e  n t ro d u c t o n  o f
l i i i  We ste rn l e ar n i n
g  to  t h e  E a s t  a r e  th e

rv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 位论文
 

i m p o r t a nt  d r v n g  fo r c e s  fo r  t h e  r
i i i seo fm o de ms ch o o l s o f  t h o u g h t  e s p e c a l y t h e

 ,
i l

f u n c t o n  o f app
i  l i c a t o n  a n d  i n t e r p r e t at i o n  o f  C o n f u c i a n  c l a s s c
i i s  . T h e s e  c o m m o na l it i es

o f  t h e  d e v e l o p m e n t  o f  Z h u a n g z i h a v e  a  d i r e c t  m p a c t  o n  t h e  r e v i v a l  o f  m o d e m

 i

h e s  o f Z hu a n g z  an d  m a k e  t h e  m o d e m  r e s e a r c h e s  o f Z hu a n
re s e ar c  i


gz

 p r e s e nt  t h e  n e w

p m e n t  o f Z h u an g z

d eve lo  i sw o r k s  o f P r o o f r e a d n g  an d  r g h t e o u s n e s s  n  m o d e m
 i i i  ti me s 

Zhu an gz

a s  w e l l  a s  t h e  s p e c i a l  e xp l o r a t i o n  o f  i sl it eratu r e 

T h e  s e c o nd  c h a p t e r  m a n y  d i l i s cu s s e s  th e  n e w  c h a n g e s  o f  mo d e m  re s e a rc h e s  o f

" "
Z h u a n gz i  ro m
f t h e  p e r sp e c t i v e  o f  un d e r s t a nd n g  Z h u a n g z i i  w i t hB u d dh a .  I t  i s  o ne  o f

t h e  tr ad i t i o n a l  w a y s  t o  e x p l a i n  Z hu a n g z i  i n  t h e  h i s t o r y  o f  Z h u a n gz i  stu d i e s  w h i c h  i s


M n
em b o d e d  n  t h e  c o nt n u o u s  m p r o v e m e n t  a n d  d e v e o p m e n t  o f
i i i i l  t he  m e tho d  o f  G ey i 

n M
G ey i w a so r g na i i l l
y  u s e d  t o  e xp a n  B u d d h l i i s m  w i t h  th e  c o nce
pt s o r  ho u gh s  n
t t 
 i

tr a d i ti o na l  bo o ks  a m o n g  w h ,
i ch  Z hu angz  p i l ay e d  an  i mp o r t a n t  r o l e .  I n  th e

d e v e o m e n t  o f  h i s t o ry


,  i t  h a s  g o n e  t hr o u g h  t h e  p r o c e s s  o f  c o n c e p t u a  m e an n g l i


l t t i i

g e n e r a  m e a n n g  s y s e m a c  m e an n g  a n  p r a c c a  m e a n n g  I n  m o d e m  t m e s
d ,
i i l i . i

t he

" "
n e w  c h an g e s  o f i nt erp r e t n g  Z h u an g z i i  w it hB u ddh i sm  ar e  m a in l
yemb o d e d n
the

 i i


y s te mat i ca
pp l i c a t i o n  o f  th e  c o n c e
p t u a l  sy s te m  o f  the  B u d d h i st  d o c t r n e  an d  t h e
i 

i n t e g r a t o n  o f th e  c o n c e p t s  o f e q u a
i   l it
y , 
fr e e do m  an dS c i e n c e  in We s t e r n I e a m in

. lt ha s

r e a l iz e d  t h e  e x c h a n g e  a n d  n t e r a c t i o n w i it h  t h e  fo r e g n c u l t u r e s  w h i c h  n o t  o n l y


 ,

i nh e r i t s  t he n a t o n a  c u i l l t u r e  bu t  a l s o d r a w s  t h e  e s s e n c e  o f  fo r e g n  c u

i l t ur e s  t h u s

 ,

m a k n g  Z hu a n g z i  p a y  t h e  s o c a
i l i l util it
y  n e e d e d  b y  th e  t m e s i .  Ya n g  We n h u i i st heke


" 


sch o l a r  t o  r e v v e  m o d e m  B u d dh i i sm . H i s  u n d e r s t a nd n g  Z h u a n g z  b y  B ud d h i i i s m

" "
h  d e v e l o p m e n t  o f  m o d e m  sy s t e m at z e d 
pr o m o e d  t e
t i G ey i .  U nd e r h i s  n f u en c e
i l


Zh an g  Ta y a n i
, 
L i an g  Q i c h a o  a nd  o t h e r  s c h o l a r s  a l l  w e n t  t o  a  n e w  a n d
 pr act i c al wa
y . I t

c a n  b e  s a i d  t h a t  t h e  ap p l i c a t i o n  o f  Z h u a n g z i

s  t h o u g ht  i s  a n  m o r t a nt  fe a t u r e  o f


p i

m o dem sc h o l ar s  int e r
p r e t at i o n  o f Z hu a n g z  i  by  B u d d h i s m 

T h e  th i r d c h a

t er m a n y d i s c u s s e s  t h e  n e w  c h a n g e s  o f  m o d e r n  r e s e a r c h e s  o f
i l 

" "
Z h u an g z i  r o m  th e  p e r s p e ct
f i v e  o f  u nd e r s t a n d i n
g  Z hu an gz i  w i t h  C o n& c i a n i s m .  T he

r e a s o n w h
y  s c h o a r s  a d o p t  t h e  n t e r p r e t a t o n  p a t h o f  nt e r p r e t i n g  Z h u a n g z i  w
l i i i i t 


C o nf
oc i a ni s m  i s  t ha t  t h e re  i s  t h e  fe a s b i i l it
y  o f  n t e g r at i n g  a n d  c o m p e m e n t n g  t h e
i 
 l i

" "
m e t ap h y s c a l  i D a o  a n d  th e  m e t ap h y s c a l  s o c i a l  r e a
i l i t
y  be tw e e n  Z h u an g z i  an d

C o nf u c i an i s m , 
w h c h p r o v d e s  t h e  ne c e s s a r y




t h n k n g  fo u n d a t o n  a n d  e xp o r a t o n
i i 
 i l i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e  fo r  r e s o v i n g  t h e  c o nt r a d i c t i o n  b e t w e e n  Z h u a n
p rem i s l
gz  an d  C o nf u c an
i i i sm  an d

i mp r o v n g  t h e  s o c i a l  u t
i il i t
yo f  r e s e ar c h e s  o f  Z h u an g z i . Inm o dem t
im e s , sc ho ar s  try

 l

to  dea  w l i t h a ll k i ndso f
p r o b l e m s  o f  s o c i a l  l i fe  i n c r i s i s  s i t u at i o n  t hr o u g h

C o nf
i i c i an i s m  a n d  Ta o i s m ,
s o  a s  t o  r e al i z e  th e
 p ra c t i ca l  va lu e  o f  s av i n
g  t h e  c ri s i s . I n

" 1

n t e rp r e t n g  Z h u a n g z  w

m o d e m  t i m e s  t he  ne w  c h an g e s  o f  ,
i i i i t h  C o nfu c an i i sm  ar e

m a i n y  m a n fe s t e d  n  t h e  n e w  e x p o r at o n  o f Z h u a n g z

l i i l i  i s  th o u g ht  o f g r e a t h a r m o n y 

, 
t he

n d e p t h  an a y s so f  th e  s im i l a r i t i e s  b e tw e e n  Z h u an
g z i  an d  C o nf
i c a n i s m  e spe c a




i l i i i i l l

t h e  f u r t h e r  e x p o r at o n o f  t h e  p r a c t c a  v a u e  n  Z h u a n g z
l i i l l i i
,  t h e  n e w  e xp an s o n  o f

 i

" "

 s a i n t s  a nd  e x t e r n a l  k i n
g ht a o  P in
n t e rn a  th o u an d t
h e  ne w  d e v e o m e n t  o f 


i l
gs , p l  i

" "
tr a d i t i o nal 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 Z h u an g z  w i i th C o nf u c i an i sm  t hr o u
g h  th e  r e c o n s t ru ct o n  o f

 i

t h e  sy s te m  o f  C o nfu c a n  c l a s s c s i i .  I t  c a n  b e  s a d  t h a t  t h e s e n e w  r e s e a r c h e s  f
ro m

 i

d i f fe r e n t  a n g e s  r e f l e c t  t h e  c o mm o n  d e a  o f  m o d e m  s c h o a r s  t o  s a v e  t h e  w o r l d
l i l l
,  an d

h e  e r a  s t y e  o f d e v e o p i n g  Z h u an g z

t sa c a t i o n  t ho u ht
l  l i
pp l i



T h e  fo u r t h  c h a p t e r  m a n y  d i l i s c u s s e s  t he  ne w  c h an
ge so
f  m o d e m  r e s e arc h e s  o f

Z h u a n g z  fr o m  t h e  p e r s p e c t v e  o f  t h e  n t e g r a t o n  o f  C h n e s e  a n d  w e s t e r n  T h e
i 
 i i i i .

i n t ro du c t o n  o f i  We ste rn  l e a rn in
g  t o  th e  E a s t  ha s  s h a k e n  th e  c o r e  p o s it i o no f  tr a d i t i o na 

C o nf u c i a n i s man dtr i
g g e re d th e  c r i tic i s mand ref l e ct i o n  o f  m o d e m  s c h o ar s  o n

 l

tr ad i t i o na l c u l t u re .  T h e  c o m p ar i s o n  an d  n t e gr at i o n  o f i  C h n e s e  an d  We s t e rn  c u
i l tureb


s c ho l ar s  n o t  o n l
y  nh e r
i i t st he  s tu d y o f  Z h u an g z i
,  b u t  a s o  i nj e c t s  n e w  c u l t u r a l  fa c t o r s
l 

i nto i t
,  a n d  p r e s e n t s  t h e  n e w  c h a rac t e r i s t i c s  o f  r e s e arc h e s  o f  Z hu a n g z i .  I nt he

com
p ara t v e  f u s o n  o f  m o d e m  w e s t e rn  e a r n n g  an d  Z h u a n g z
i i l i i
,  t h e W e s t e r n

ev o ut l i on i s m he d o n

i sm ,
r e e  t h o u g ht  M a r x
f ,
i s m  a nd  s o  o n  a l l  ha v e  a n  m p o r i t ant

y  Ya n
Z h u an g z

i n f u e n c e  o n  th e  r e n t e rp re t at o n  o f
l i i  i s  th o u
g ht .  T h e  s t u d y  o f Z h u an g z  i b 

F u  H u  S h  an d  Zh a n g  H o n g z h a o m a n y  e m b o d

i i l i e s  the
 gr a d u a  p r o c e s s  o f  t h e

 l

m  an d  Z h u a n g z Ep

n t e g r at o n  o f e v o u t o n s i s  th o u ht  I n  a d d t on c u ru s  he d o n i s m
i i  l i i
g . i i
,  i


" " " "
ree d o m

 h a v e  a l s o  be e n  i n t r o d u c e d  b
S p n o za i s n at u r e  an d 
y  m o d e m  s c h o ar s  n t o

 l i

h e  d a o gu e  a n d  nt e rp r e t at o n  o f  Z h u an g z  t h o u g ht s  T h e  s m

t i l i i i s . i i l a r i t i e s  a nd

d i f fe r e n c e s  b e t w e e n  C h i n e s e  a n d  We s t e rn  c u l t u r e s  p r o v d e  u s e f u  e n l g h t e n m e n t  fo r
i 
 l i

th e d e v e o p m e n t  o f  r e s e a r c h e s  o f  Z h u an gz
l i
,  an d  i ts
p
i o n e e r n g  t a st e  h a s  b e c o m e  a n
i 

i m p o r t a n t  t o p c  fo r  f u t u r e  s c h o a r s  t o  f u r t h e r  e x p o r e
i l l . W i t h  t h e  n t r o d u c t o n o f

 i i

M arx i s m  an d  t h e  d e v e l o pme n to f  t hee n l i


g h t e nm e n t  m o v e m e n t , 
M arx i s m  h a s  be e n

V 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ac c e
pt e d  by  m o r e  a n d  m o r e  p
eo
p e l
,  a n d  h a s  b e c o m e  t h e  m o st  s c i e nt i f
i c  an d

c ut t i n
g edg

e  d e a s  an d  m e t ho d s
i .  I n  t h e  ac a d e m i c  c i r c l e  o f  Z hu a n g z i
,  L u  Z h e n yu ,  Ho u

Wa G u o  M o ru o  an d  o h e r  s c h o a r s  t ak e  M ar x s m  a s  t he  t h e o r e t i c a l
i l u ,
t l i
 gu d an c e i


wh c h  m a k e s  t h e  s t u d y  o f Z h u a n g z i  p r e s e n t  a  n e w  e r a  s g n f
i i c an c e  i i .  I t  c an  be  s a i d  th at

m o d e m  s c h o a rs  h a v e  p r o v i d e d  m a ny  n e w  p e r sp e c t i v e s  fo r  t h e  n t e r p r e t a t o n  o f
l 
 i i

Z hu an gz  w i i t h  d i f fe r e n t  w e s t e r n  t h e o r e s  A i . l t h o u g h  t h e  h i s t o r i c a l  e nv i ro nm e n t  i s

l i m i te di n  t he  n t e r p r e t at o n  o f
i i  Z h u an g z i
,  i t s  a c t i v e  e x p l o r a t i o n  fo r  t h e  i n t e g r a t i o n  o f

C h n e s e  an d  We s t e rn  c u
i lt u r e s  h a s  t h e  e fe c t  o f  t h e  t m e s i

an d i ts  a c c um u l a t e d

f c an c e  a n d
p e r e n c e  an  e s s o n s  h av e h s o r c gn r e fe r e n c e  v a l u e
ex id i t a l  i l si i i  

T he f
ift h  c h a p t e r m a n y  d e s  th e  n e w  c h an
i l i s cu s s
g e so f l it e ra r
yre s earcho f

Z h u an g z i  in  m o d e m  t i m e s  . Und e r t hed u a  n f u e n ceo f l i l  t hed eve o m e nt o f


p l  Wes te r 

" "
l e ar n i n g
 an
d o c al l l i t e r at u re  th e  c o n c e t  o f 
p,
L it e r at u re  nm o d e m  t m e s
i i i sc le arl


i n d e p e n dent f
r o m  th e  s t atu s  o f 
tr a d i tio na l l i t e r at ur e , 
hi s t o r
y  a nd  p h i l o s o p hy ,  a n d  th e r e

are  d i f fe r e nt  d e fi n i t i o n s  n  b r o ad  a nd  n a r r o w  s e n s e  A
i . l t ho ughit i s  c o n t ro v e r s i a l

wh e th e r  Z h u an g z i  i s  a  l i t e r ar
y w o rk o r  n o

,  o n  t h e  wh o e  t h e  l l

i t e r ar
y  fe at u r e s  o f

Z h u an g z i  hav e  a  n e w  d e v e l o p m e n t  i n  m o d e m  t i m e s  wh i c h  i s  c l o s e l y  r e l a t e d  t o  t h e

 ,


L T h e r e fo r e
’ ’

tr a n s fo r m a t o n  o f m o d e m i  it e r a t u re co
g ni t o n i .  ,
t h i s  c h ap t e r  d i sc u s s e s  th e

" "
tr a n s fo r m at i o n  o f  m o d e m  L i ter at u r e  c o n c e pt  an d  th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 m o d e m

" ”
L i t e r at u r e t h e o re t c a i l
 p e r sp e c t v e i
, 
ta k ng  i i ta st he  t h e o r et c a i l
 p re m i s eo f  th e  s t ud yo f

mo dem l it e r at ur e  o f  Z hu a n g z i .  I n  t he  n e w  c h an
ge so f l i t e r at ure  r e s e arc h  o f Z h u an g z  

i n  m o d e m  t m e s  t h i s  p ap e r  m a n y  d


i l i s c u s s e s  t h e  l i t e r at u r e  l a n
g u a g e  t e xt  s tr u c t u r e
, 

st
y el
,  l i t e r a ry s o c
i a l it
y  a n d  o the r  a sp e c t s  o f Z h u an gz  i
, 
h gh i l i
g h t i n g  th e  nh e r i i ta n c e  an d

d ev e o me nt o f
p l l it e r at u r e  o f  Z h u an gz i i n  t h e  c o mp a r i so n  be t w e e n  an c e n t  a n d  m o d e m

 i

t i m e s  an d  t h e  r e fe r e n c e  o f  Ch i n e s e  a n d  We st e rn  g r am m a r .  A l t h o u gh  t h e  d i s cuss i o no f

m o d e m  s c h o ar s  o n  t h e  e r at u r e  o f  Z h u a n mp e  an d  r o u g h  th e
l l it
gz  i i ss i l

i r  s t ron
g  an


c l e a r  l i t e r a r y 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 a n d  d i v e r s i fi e d  t h i n k i n g  m a k e  t h e  l i t e r a r i n e s s  o f  Z hu a n g z 

etnewex
p o r a i o n  wh c h  a l s o  ha s  im
p o r t a n t  r e fe r e n c e  v a u e  a n d e n h t e nm e n t
t l l i 




g ,

si
gn
i f c a n c e  fo r
i  t he  d e v e o p m e n t  o f l  l a te r  l i t e r a t u re  o f  Z h ua n g z i 

Key 
w o rd s :  Z hu a n gz i
; 
B ud dh i s m ; Con f uc an i i sm ;  We s ter n  e arn n g
l i
; l i t e r at u re

vn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绪 

、 选 題 的 缘起 和 意 义

庄子 》 书 思 想深邃 文笔奇奥 因 此 历 代 解 庄 者甚 夥 他们 从不 同 视


《 , , , ,

角 、 方法 的 诠解可谓 见仁见智 , 这推动 了 庄 学 的 动 态 发 展 , 并 不 断 为 之注入新 的



时代生命 。 关于 历 代 《 庄子 》 研宄 的著作 , 台 湾 学 者严灵峰在 70 年 代 就对 其 进



行 了 影 印汇集 , 《 庄子集成 初 编 》 ( 1 972 年 ) 和 《 续编 》 ( 1 9 74 年 ) 为庄学研 宄提




供 了 重 要 的 文献基础 。 正如 张京华 先生所说 : 《 初编 》 收录历 代 《 庄子 》 注家 自



郭象 以下 64 种 ,
精装成 30 册 ; 《 续编 》 收录 《 庄子 》 注家 自 刘辰 翁 以 下 74 种 

精装成 42 册 。 总计 1 38 种 72 册 ,
编末并 附有未 引 书 目 1 40 种和 访求 书 目 95 种 

”?
在 庄 子 研 宄 的 文献汇集方面 有集大成之功 。 20 1 1 年 , 大 陆学 者方 勇 则 通过八

年努力 完成 了 《 子藏 ?
道家部 ?
庄子卷 》 ,
共收书 302 部 1 62 册 , 这较之于严 氏

的 汇编 又做 出 了 重要 补 充 。 从这些文献中 , 我们可 以 看到 《 庄子》 在不 同 的历史





文化生命

时 期经 历 了 不 同 的 的延续 , 而 近现代社会 文 化 的 变 革 与 思 想 语 境 的

开放 ,
使 《 庄子 》 研 究 呈现 出 借鉴传 统 与 西 学 并存 的 多 元 阐 释格局 ,
与 之相 应 的

多 元参照 系与价值理念亦使 《 庄子 》 的 诠解新 意纷 呈 。 在近现代 文 化错综纷繁 的



动态变化 中 , 庄 学 的 发展看似无序 , 但其 中 实则 隐含着 以 佛解庄 、 以儒解庄 、 



西 学解庄 、 以 文 学解庄等有序 的 潜流 , 而这股潜流亦 蕴含着 最 具 稳定 性 的 民 族文



化 的 根本基 因 ,
新中藏旧 、 旧 亦 融新 使 《 庄子 》 在近现代 的 时代 氛 围 下 生成 了 新

的 文 化体验与 境 界追求 

“ ? ” “ ”

本文选题 范 围 是 近现代 庄 学 , 突 出 的 是其 新变 。 王 国维在 《 观堂集




林 ?
沈 乙 庵 先生七十寿序 》 中 对清代 学 术概述 为 : 国 初之学大 ,
乾 、 嘉之学精 

” ? “ ”
而道 咸 以 降之学新 近现代 以来 学术 的 发展 直沿着 新 的 方 向 推进

、 。 , 

中 西 文 化 的 冲 突 与 碰撞 、 历 史 的 文 化 选 择 和 传 统 文 化 的 现 代转 型 , 不仅带来 了 新

变 , 而且 值得后 人深 思 。 《 庄子 》 历经千年 的 传 承和 积淀 , 到 近现代 时期 形 成 了



更加 多 元 的释义格局 。 回 顾 中 国 文化的发展历 史 , 春秋 战 国 时 的 社会文化变动 最



为急剧 ,
并 留 下 了 诸子争 鸣 的 盛况 ; 而 近现代 社 会 、 思想之变动 , 较之春 秋 战 国

更为复杂 , 因 此在 文 化 领域 出 现 了 样 态 多 元 的 局 面 , 民族生存 的 危机 、 社 会政 治


张京华 : 《 八十年代 台港老 庄 研 究概述》 , 《 江南 学院 学报 》 1 999 年第 1 期 


近现代 : 在本 文 中 指 1 840 年至 1 9 4 9 年 


王国维 观堂集林 》 北京 朝华 出 版社 年 第 页

: 《 , : , 20 1 8 , 95 7 958 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的 危机 以 及传统主 体文化 的 危机 , 构 成 了 近现代庄子研 宄 的 历 史语境 。 由于帝 国



主 义 的 入 侵 不 断深入 , 加 剧 了 传 统政 治 体 制 的 衰 落 和 瓦 解 , 而 中 西文化冲 突 更是

明 显表现为 以儒家思 想 为代表 的 传统文化与 西 方文化思 想 、 信仰 、 生活方式等 多



方面 的差异与 矛盾 。 在入侵者武力 的震慑下 , 西 方政 治 、 文化 的 双重挤压使 中 华



民族面 临着根本性 的 存在 危机 伴 随着 儒 学独尊 的 打破 诸子学呈现 出 复兴局 面 。 , 



其中 , 老庄 道家 思 想 的 存在状态 由 原 来 的 潜 隐逐渐变 得显 明 , 其 价 值 的 发掘 也 从

侧 重 于 消 极避世 转 向 入世 的 思考 , 近现代 知 识 分子 以救亡为 己任 , 在 反帝反封建



的 同时 , 亦 做 出 了 文化重建 的探索和努力 。 如王先谦为郭庆藩 《 庄子集释》 作 序





时 , 慨 叹 自 己所 处乱世之秋 ,
并体悟庄子 的 忧 时 之意 , 庄 子其有不得 已于 中 乎 

夫 其 遭世否 塞 , 拯之末 由 , 神 彷徨乎冯 闳 , 验 小 大 之无垠 ,


宄 天地之 终 始 ,
惧然


” ? “ ” “
鯈与 忽凿 混沌死 蛮 触 氏 争 地于蜗 角

而 为是言 也 。 的确 , 《 庄子 》 中 

寓言 , 不 禁 会使 人联 想 到 当 时 纷乱而 充 满机 心 的 时 局 。 胡 远濬在 《 庄 子诠诂 ?




身 处七雄相 争 生

目 》 中 亦言 , 、 机变 日 、 君 臣迷 惑 的 社会环境 中 , 庄子提 出 


” “ ”

其 以 处其和 的 处世 之道 对于其 知其 不可奈 何而 安 之若命 之言 胡 氏产




。 ,


生 了 跨时 空 的共鸣之感 。
沉痛 之余 , 他也提 出 了 新 的 思考 , 知 其不可 奈 何而 安


” @
之若命 , 乐耶 悲耶 , 其两相成 , 不相 亏耶 , 可见 , 庄子 的痛处 引 发 了 许多近

现代学者 的 沉思 , 这 也 使 他 们 欲 从庄 子 的 救 世方 案 中 寻 求借鉴和 启 示 。 因此 , 

《 庄 子 》 研 宄 领域 ,
我们不仅看到 《 庄子 》 新 的 文化 效用 和 新 意诠释 , 而且 也领


“ ”

略 了 学者 们 对现实 文化 问 题 的 思考 、 认识和体悟 。 此时之 新 , 从特 定 历 史语



境 的 整体风貌来看 , 主要表现在学者们对传 统文 化 的 时代反思 , 以 及试 图探索解



决时代主要 问 题 的途径 它 包括两方面 内 容 方 面是 传 统文 化如 何 与 近现代 的




。 :

新 思 想 相 联结 ,
从而使 民族文 化得到新 时代 的 发展 。 这里 的 新 思想 既含 有本土文

化 内 在承继 融合后 的 新面 貌 也 包括对 西 方文 化 的 选择性借 用 另 方面 则 是




、 , 。

以 近 现 代 的 西 方文 化 为 主 体 , 使 传 统 文 化 实 现 创 造性 的 时 代 转 化 。 两种 尝试 的努

力 方 向 和 重 点 虽然 存在 差 异 , 但其均 是那个特定 历 史时 期 的 必 然 产 物 。 就庄 学研

宄 的 具体情况言 , 它 不仅表现为与 历 代佛学 、 经学 、 理学 、 朴 学等传 统 学术 思 想



的 交融与 共进 , 而 且在 与 西 方 思 潮 的 碰撞 中 亦 生 发 出 适应 时 代 之 需 的 新诠 解 , 

突 出 特 点 表 现为 多 元 因 素 的 联 结 。
从总 体来看 , 《 庄子 》 思 想 与 佛 学 、
儒学及西

学等 的 融合 ,
使庄 学研 宄呈现 出 多 样 的 风貌 , 其价值体现 了 时代赋 予 的 新义 , 

为 时 人提 供 了 丰 富 的 精 神 资 源 。 虽然 , 学 者们 的 阐 释在 是 否 符合庄 子 原 意 方面存


王先谦 : 《 庄子集释序 》 , 载郭 庆藩 : 《 庄子集释 》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20 1 3 年 ,
第 1 页 


胡远濬 : 《 庄子诠诂 》 , 上海 :
商务 印书馆 , 1 93 1 年 ,
第 2 页 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在争议 , 但 在近 现代 社会 文 化转 型 的 大背 景下 , 其新 的 思 想 性 的建构则 再次 印 证

了 《 庄子 》 作为文 化经 典 的 时代生命力 

在 中 西 文 化 并 存 的 时 代 语境 下 近现 代 《 庄 子 》 研 宄 取 得 了 重 大 的 学 术 突 破 , 

并具有很 高 的 文化价值 。 然而 , 从 已 有成果看 ,


我 们 对近现代 庄学 的 认 识 仍 有 不

少 问 题有 待进 步探索和 解决 关于庄学研 宄 魏晋 以来就开始 了 儒 释 道三




。 , 、 、

教融合 的 趋势 。 近 现 代 随 着 西 学 传入 , 庄 学 研 宄 则 在 三 教 结 合 基础 上 发 生 了 中 西

观念融通 的 新变化 。
在研 宄方法上 ,
既有 对传 统 学术 实 证考据 的 继 承 , 也有吸收


“ ”“ ” “ ”
西 方 学 术 思 想 与 方法后 的 义 理分析 , 而 进化 自 由 科学 等 新 概念 被 引 入

《 庄子 》 的 文本 阐 释 , 亦使庄子思 想 的 理解与 辨析 出 现 了 新 的 时代性特色 。 可以



说 ,
庄 学研 究 的 新意 不仅 在 于语 言运用 、 研 究范式的变化 , 而且还突 出 表现为 思

维方 式 的 突 破和 融通 中 西 的探 索 这 时 期 所探讨 问 题 的 内 容 风格及形式 


。 、 ,

有历 史 的 继承性 也呈现 出 新时 代 的 视角 , 。
对此 本 文 重 点 从近现代 庄学 的 复 兴
, 

以 佛 解庄新变 、 以 儒 解庄 新变 、 中 西 融合新变 、 近现代庄子文 学研 究新变等 内 容




“ ”

展开讨 论 , 在突 出 新变 的同时 , 也 注 重 从 历 史 视 角 呈 现 出 近 现代 庄学 研 宄 的

继承 、 发展与 贡献 

此外 , 近现代庄学新变研 宄 亦 具有重要 的现 实价 值和 理论意义 。 首先 , 近现



代 《 庄子 》 研 宄 新 变 的 突 出 特 点 是 发掘 其 思 想 中 的 致 用 理念 , 从而发挥其拯救社

会危机 的 文 化效用 。 如 果 说 传 统 文 化 的 经 世 意 义 主 要 体 现在 儒 家 思 想 , 那 么 近现

代 由 于儒 家核 心地位 的 丧失 , 子学 、 佛 学 的 社 会效 用 得 到 了 高度重 视 , 《 庄 子 》

即 被 发掘 出 匡 时济世 的 社会价 值 。 近现代学者对 于 庄子致用 理念 的探 寻 , 即 体现



在 以 佛 解庄 、 以儒解庄 、 以 西 学解 庄等新 的 阐 释之 中 。 可以说 , 庄子 的致用 思想



与 价值得 到 了 近现代学 人 的 普遍重视和 自 觉求 索 其成果 不但对 当 时 的 文 化发展



 ,

起到 了 重要 的 启 示作 用 , 而 且对 后 世 的 文 化 建 设 亦 提 供 了 值 得 借 鉴 的 宝 贵 资 源 

其 次 西 学 的 传 入 带 来 了 新 的 文 化 思 想 和 视野
, , 从而促使近现代 学 者探讨 《 庄 子 》

中 所潜 隐 的 西方文化精神 , 这 为 中 西 文化 的 互融探索 了 可行性路径 。 正如梁启 超




所言 : 吾 中 国 不 受外学则 己 ,
苟 既受之 , 则 必 能尽 吸其 所长 以 自 营养 , 而且变


” ?
其质 神 其用 别 造成 种 我 国 之新文 明 可以说 在 中 西 融合中 近现代学


, , 。 , ,

者 的 主 体 性选择与 吸 收 ,
为 《 庄 子 》 诠解补 充 了 多 元 的 文 化生 命 力 ; 而其对传 统


思 想 束缚 的 反思 与 突 破 , 对西 方文 化理念 的选择性 引 介 , 不但 唤 醒 了 人们 自 我意

识 的 觉 醒 以 及 对传 统 政 体 的 变 革 而 且 亦 启 迪 后 世 对 主 体 生 命 的 关 注 以 及 对 理 想

 ,


梁启 超 : 《 论 中 国 学术 思想 变迁之大 势 》 , 上海 :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200 1 年 ,
第 83 页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社会 的 追求 。 同时 ,
其亦 为 后 世 中 西 文 化 融合摸 索 出 有 益 的 教训 与 经验 。 再次 

在 研 宄 方法上 , 中 西 方法 的 并存 和 交 融 亦 为近现代 庄 学研 宄 开 拓 了 新 的 学术视



域 其中。 , 既 有 传 统 的 训 诂校勘 方式 ,
亦 有新兴 的专题性研 究 ; 既 有 经验性 体 悟 

亦 有逻辑性推理 ; 既有微观 的 细 节性考察 ,


亦 有宏观 的 整 体 性观照 ; 既有对文本

技艺 的求索 , 亦 有 与 社会性 因 素 的 联结 ,
等等 。 可以说 , 

近 现 代 学 者 的 多 元 方法

使 庄 学 具 有 了 多 维 的 呈 现 而 注 重 逻辑 系 统 的 学 理 性 探 宄 是对 传 统 庄 学 研 宄 方 法

 ,

的重大突破 , 其 与 传 统考证方 式 的 结 合 ,
共 同推进 了 庄学研 宄 的 科学性发展 ,



“ ”

为后世庄学开拓 出 新 的 学术空 间 些 开荒 性研 究 虽 然 不 免粗浅 之弊 




。 , ,

“ ”

却 为后 人 的 深耕细作 积 蓄 了 深入开掘 的 前提和 经验 



从庄 学 史发展来看 传 统文化 思 想 的 稳定 性使近代 以 前 的 庄学研宂大体没有



 ,

质 的变化 ,
但 1 840 年 以 后 的 近现 代 庄 学研 宄 则 由 于 中 西 会通 与 返本开 新 使 庄

 , 《

子 》 呈现 出 新 时代 的 文 化价值与 特色 , 而 对 于 其 中 观念新 变 、 方法新变等 方面 的



探讨 将有助 于 我们对这 庄 学 新进程 的 清 晰把握 有助于丰 富 和 加 深对近现代




, ,

思想史 、 学术史 的认知 和体悟 , 有助于 后 人从其多 元 的 方法与 学术实践 中 提高文



化 批评 与 建 设 的 能 力 ,
并 从近现代学者 的 庄 学 思 想 中 汲取生命 与 生活 的 智 慧 。 

时 , 这些研 宄 亦有益于我们 正视 中 西 文 化各 自 的 优势与 不足 ,


从而 为 民 族文 化 的

自 信 建 设 与 融入世 界性 文 化发 展提 供积 极 的 镜鉴与 参考 

二 、 近 现代 庄学 研 究 现 状 分析

关于 近现 代 庄 学 的 研 究 些近现 代 学 者 在 对 历 代 庄 学 的 回 顾 与 总 结 中 已 有



部分论及 , 如 1 924 年 ,
梁 启 超在 《 中 国 近三 百 年 学 术 史 》 中 已 略 有 言 及 : 王益

吾亦有 《 庄子集解 》 , 比诸所解 《 荀子 》 相去 霄壤 了 。


郭孟纯 的 《 庄子集释 》 , 


” ? “
注 疏体 ,
… …

在现行 《 庄子 》 诸注释书 中 算最好 了 。


章太炎 的 《 齐物论释 》 

是 他生平 极用 心 的 著作 , 专 引 佛 家法相 宗 学说 比 附 庄 旨 , 可 谓 石破 天惊 ; 至于是




” @
否即 《 庄子》 原意 , 只 好凭各人领会罢 。 但其 言甚 简 ,
并未将 庄子 的 学 术 史研



宄作 为独 立体 系 。 同年 , 甘蛰仙 在 《 庄子研 宄历程考略 》

文中 , 则 简要论述


从汉代 到 清 代 的 庄子 研 宄 状况
” “
了 , 其中 清代 之庄 子研 宄 ( 中 ) 与 清代之庄



子研宄 ( 下 ) 两个 部 分 对近现 代 庄 学 有 所论及 ,
并对王 阊运 、 康有为 、 梁启超 


梁启超 : 《 中 国 近三 百 年学术史 》 , 上海 : 上海 古 籍 出 版社 , 20 1 4 年 , 第 23 1 页 


梁启 超 : 《 中 国近三百 年学 术 史 》 , 第 23 1 页 


甘蛰仙 : 《 庄 子 研 宄历 程考 略 》 , 《 东方杂志 》 1 924 年第 1 1 期 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俞樾 、 章 太炎 、 林纾 、 马 其昶等 人 的 庄 子研 宄 做 了 概要介 绍 , 在 结论 中亦言

及 了 胡适 、 马 叙伦 、 蔡元培 等学者 , 其评价 虽涉及 了 庄子研 宄 的 政治 哲 学 、 人生



哲学 美学 文学等 内 容 但仅 仅 言 带过 年 郎擎霄在 庄 子 学 案 》


、 、 , 。 1 934 , 《

中 则 专 章论述 了 历代庄学 的情况 ,


他 分别 从汉代 、 魏晋 、 隋唐 、 宋代 、 金元 、 



代 、 清代 以 及 最 近等 几个 历 史 时 期 , 进行 了 断代式 的 庄学述评 , 其中 清代 庄 学


” “ ” “
述评 与 最近 之 庄 学述 评 两节 对近现代 庄学 的 研 宄 情 况有 所讨 论 。 如在 



代 庄 学 述评 中 言及王 阊运 、 刘鸿典 、 俞樾 、 孙诒让 、 郭 庆藩 、 王先谦 、 马其昶 

陶鸿庆 、 刘 师培 等 人 , 这些 学 者大都沿承 了 传统 释 庄 的 注 疏方法 , 郎 氏 的评价 亦




多 与 此相 关 , 如言王阊运治庄 其所注 《 庄子 》 , 亦 间 采前人之说 , 而必折 以 己




” ? “
之律令 ; 言 俞樾 《 庄子平议 》 其书精 审与王念孙书等 ; 且 时 能得其训 诂 , 


” ?
后 出 于王 书 ,
故 足补王 书 之所 未 备 者 甚众 。 然疏失 之 处 , 亦 时或不免 ; 又如



评郭庆藩 《 庄子集释 》 用 注疏体 , 具录郭注及 陆 氏 《 经 典释 文 》 而 搜集 晋 唐 人

逸注及清 儒 卢 王 诸家之 是 正 文 字 者 , 间 附 按 语 以 为 之疏 ; 在现行 《 庄 子 》 诸注 释



气 在
” “ ”

书 中 为上乘矣 最 近之 庄 学 述评 节中 他则 言及 了 章太炎 梁启 超

, 、 

胡适 、 林纾 、 马叙伦 、 胡远濬等人 , 并认为这些近现代 学者 的 鲜 明 特点 是 以 新 方





法 融入 《 庄子 》 的诠解或训 释 , 如 章 氏精训 诂及佛乘 ,
并运用 唯识 以释 《 庄子 》 

” ?
故所 言 多 独到 之处 , 洵 可谓 不落恒蹊者 也 。
著有 《 齐物论释 》 《 庄子解 故 》 

如 果说 章 太 炎 的 独 到 之处在 于将佛 学 唯识论 的 引 入 那 么 梁启 超则 开创 了 庄子 的



 ,


政治哲学思想 。 同时 , 他亦指 出 : 郭 氏 以来 , 为庄学者 , 或整理全 书 , 或书 中

之 部分 虽各 有精 审 之 处 然大抵 皆训 故 章 句 之学 而 于庄 子之学说 评论者




, , , ,

不过寥寥千 百 言 之叙文 略 见 己 意而 己 , , 未 有 大 声 疾 呼 提 倡 庄 子政治 哲 学者 也 ,




” ? “ ”

有之 , 自 梁启 超始 。 言 胡适治庄 学 , 其说仅 见于 《 哲 学史》 耳 。 言 林纾 嗜庄 



“ ” “ ” ?
为文而极尊 昌 黎 其中 解说 人间世》 篇 最 多 见道之 言 而马 叙伦

, 《 。 

胡远濬则 精于训 诂 从其述评可见 郎擎霄对 些近现代庄子研 究者做 了 更细致




。 ,

的 梳理 , 其 中 既有传统注疏形式 的 成果 , 亦有借鉴 西 学 后 的 哲 学类著作 。 在评述



中 , 他主 要 对重 要 的 著 作 进 行 了 概要 评 价 ,
并对著 作序 言或原文有部分征 引 。 

然与 甘蛰 仙 的考略相 较 已增 加 了 不少材料 , 但作 为其评价 的 说 明 ,


仍缺少深入分


郎擎霄 : 《 庄子学案 》 , 上海 : 上海 三联 书 店 , 20 1 4 年 ,
第 355 页 


郎擎霄 : 《 庄子学案》 , 第 360 页 


郎擎 霄 : 《 庄子学案 》 , 第 362 页 


郎擎霄 : 《 庄子学案 》 ,
第 3 64 页 


郎擎 霣 : 《 庄子学案 》 ,
第 368 页 


郎擎R : 《 庄子学案》 ,
第 3 72 页 




山 东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析 。 甘 、 郎 二 人 的 庄 学 述 评 体 现 了 对 庄 子 学 术史 研 究 的 自 觉 , 虽 然近现代庄学述

评 只 是对 庄 学现象 的 简 要呈现 但其概 略 的 梳理 却 使 我们看 到 了 个宏观 的 格




局 , 从而接 引 后 人 展开 更 细致 的 探寻 。 可以说 , 近现代 学者 己 开 启 了 从学 术史角



度对 《 庄子 》 的 研 宄 ,
但 学 界 的 研 宄重 点 仍 然主 要集 中 在 对 《 庄子 》 的 主体研 宄

方面 , 即 对 庄子之 意 的探求 , 并取得 了 丰硕成果 , 而从学术史角 度对 《 庄子》 的



研求 并 不 多 。 直 到 西 方诠释 理论 的 传入与 盛 行 , 学者们 的关注 点 出 现 了 从作者 向



解释者 的 觉转换 而这 理论方法至 世纪 年代才在 庄子》 研宄 中 广泛




自 , 20 90 《

应用 

前 学 界对历代 庄 学研 宄 已 取得 定 成果 但主 要 集 中 在魏 晋到 明 清 的 范


目 , ,

围内 , 近现 代 庄 学 研 究 成 果 与 之 相 较 ,
仍 有 待 深 入探讨 。
从 论文 来看 ,
较早从 阐

释 学 角 度对庄子给予关注 的 是 1 996 年李建盛在 《 文艺 争 鸣 》 中 发表 了 《 理解 的



有 效性和 开放性 从 庄子 的 阐 释看古文论研 宄方法 》 文 在文章 中 





一 一

〈 〉 , ,


肯 定 了 对庄子 阐 释 的开放 性 , 并认为其是 理解 者和 阐 释 者对庄 子 的 文本 的 选择


性理解 的 结 果 , 都 是研 宄 者 从各 自 的 不 同 理论 视域 对 庄 子 思 想 所 作 的 理解 , 



张淑琴亦 发表 了

庄子

指出 真正 的 以庄解庄 是不存在 的 同年
‘ ’

。 , 《 〈 〉 


“ ”

大 境 象 的 意 蕴及 历 代学 者在 阐 释 上 的 发 展 》 文 其主要 以 大境 象 为考察 点

, 

通过郭 象 林希逸 陆西星 释德清 等人 的 具 体 阐 释 得 出 历代不 的 诠释亦 具




、 、 、 ,

庄子 》 大境象 的 学者 大都 以

理论 价值 的规律 即 历代解注 种似是而非 的




, 《 ,

庄子 》 大 境 象 的 根 因 主 要 是 其
” “

手段对它 加 以 发挥 和 改造 。 后 世 学 者 发挥 改造 《 

"" 

时代 的 具体文化需要 。 历代 学者在解注 庄 子 大境 象 时 都有 前后 传 承 的 迹象 《 》 。


可 以说 , 早期对于历代 《 庄子 》 阐 释 的 研 宄 , 学者 们 虽 然 有不 同 的 契入 , 但均

重 在 强 调 各 种 阐 释 的 合 理性 问 题 , 而 例 证 亦 多 采 用 古 代 庄学 著 作 的 材料 。 2 002

年 , 孙红在博 士论文 《 〈 庄子 〉 阐 释 之研 宄 》 中 选取 了 庄 学 阐 释 史 中 具有代 表 性



的 五位学者 ,
即郭象 、 成玄英 、 林希逸 、 俞樾 、 章 太炎 作 为个案 , 讨论 了 他们 对

《 庄子 》 的 阐 释及方法 。 可以说 , 她对不 同 阐 释 的 合理存在 性认 同 己 成为 研 宄 前



提 , 因 此其 意 在 探 讨 阐 释 方 式上 的 差异 。 对于近现代 《 庄子 》 研 宄部分 , 他主 要


讨论 了 俞樾和 章太炎两人 , 并指 出 作 为清 代 考据 学 大 师 , 俞樾解庄 秉承 了 乾嘉




考据遗风 , 本着 实事求是 的 原 则 ,
对 《 庄子 》 的 训 诂考据做 出 了 出 色 的 研 宂 

而 章 太炎 的 解庄与 之不 同 虽然他主 张 考据 之学 义理之 学 二者不可




‘ ’



李建盛 : 《 理解 的 有 效性和开 放性

从 〈 庄子 〉 的 阐 释看古 文论研 宄方 法 》 , 《 文艺 争鸣 》 1 996 年第




4 期 


张淑 琴 : 《 〈 庄子 〉 中 大境象 的 意蕴及历代学 者在 阐 释 上的 发展 》 , 《 济南大学学报 综合版 ( ) 》 1 9 % 年第 

期 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偏废 但 他更重视 义 理之 学 他的 齐物 论释 》 就 是借解庄将庄 学 佛学
‘ ’

, , 《 、 


创 立 了 具有近代 新思 想 的 哲学理论

西 学融会贯通 , 。 随着 学者 们 研 宄 的 不 断深

入 , 关 于 近现 代 学 者 的 庄 学 研 宄 也 得 到 了 学 界 的 专 门 关 注 , 如 2008 年 ,
李宝红

庄子与 中 国 近代 无政 府主义思潮 》 文 探讨 了 近代学者将庄 子 思 想 与 无政府




《 ,


主义思 想 联系 在 起的现象 并讨 论 了 两者 的 异 同 他指 出 我们 很难 决 断这种


, ,

”@
联系 是否 符合庄子思想 的本意 , 它 反 映 出 思 想史阐 释 中 的 某些共 同现象 。 20 1 

年刘 固 盛 近代 中 国 老 庄学与进 化论 思潮 》 文 论及 了 近现代 学 者 以 进化论 思




《 ,


想释老庄 的 问 题 不仅 能与 进化论相通


并肯 定 其 , 还 能补进化论 之 失 , 从而



说 明 了 其 思 想 的 普遍性 、 深刻 性和 超 前性 。 20 1 3 年 ,
刘固盛 、 刘黎 明 《 近代 中


“ ” “
国 老 庄 学 与 经 世致 用 思 潮 》 文 从 近代老庄 学 的 入世精神 老庄哲 学诠释


” “ ”
中 的 现 实 关怀 老 子政 治 思 想 与 近代 救 国 方 略 三方面对老庄 的 致用 思 潮 展开



论述 。 20 1 6 年 , 李智福 《 近代启 蒙语境下 两种 庄子诠释 典型 范式之考察 》

文 

以 严 复 与 章 太 炎为庄子诠释 的 典型 , 认为其进行 的 是近代启 蒙 思 想 与 传统 文化 的



对话 ,
开启 的 是启 蒙和后启 蒙不 同 范式 , 从而 肯 定 他们对庄子 解释 范 式 的 近代化



近代 中 国 思 想家 何 以
“ ”
推进 同年 魏义霞 偏爱 庄子》 文 探讨 了 近代


。 , 《 ,

思 想 家偏 爱庄子 的 原 由 并将之 归 纳 为三种 主要 因 素 其 认为庄子的 多 重身




, : ,

份 归 属 涵 盖 了 近代 思 想 家 的 各 种 说 法 , 因 此满足 了 其 不 同 的 哲 学理念和 学术 立

场 但在 客观上呈现 了 对庄子 的共 同 关注和 致推 崇 其二 庄子 文本 留给




。 。 , 《 》

后 人 极 大 的诠释 自 由 和空间 这 特质 与近代文 化 的 圆 融 心 态 和 多 元视域高度 契




合 , 更适合作 为沟 通 中 西 的 中 介 和 桥梁 。 其三 , 通 过对 《 庄 子 》 注入近 代 价值理





念和 全新 内 容 , 凸 显 了 中 国 文化 的 合理性乃 至优先性 。 20 1 7 年 ,
孙晓春 、 施正

忠 《 近代 中 国 自 由 观建构 的 传统话语背 景

政治哲 学视 阈 下 的庄子 自 由 观及其





影响 文 则对近代 学者提 出 的 庄子 思 想 的 自 由 观持 否 定态度 并指 出 庄子


》 , ,

的 自 由 观是 中 国 近代 思 想 家理解和 接 受 西 方 自 由 理念 的 重 要 连接 点 ; 但 由 于 庄子

自 由 观与西方 自 由 主义有着 明 显不 同 的价值取向 , 其对人类群体生活 的 悲观估



价 以 及 消 极 的 人生 态度 , 不仅 无法与 西 方 自 由 主义 实现 理论 的 融通 , 而且 阻碍


” ?
了 近代 中 国 人对 自 由 的 恰 当 理解 


孙红 : 《 〈 庄子 阐释之研 宂》〉 中 国 社会 科学 院研 宄生 院博 士论 文 2 00 2 年
, , 


李宝红 : 《 庄子 与 中 国 近 代 无政府 主 义 思 潮 》 广 东 社 会 科 学 》 20 0 8 年 第 期 , 《 1 


刘固盛 : 《 近 代 中 国老 庄 学 与进 化论 思潮 华 中 师 范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会科学版 》 , < ( ) 》 20 1 2 年第 6 期 


刘固盛 , 刘黎 明 : 《 近代 中 国 老庄 学 与 经世 致用 思潮 》 《 中 州 学 刊 》 20 3 年 第 , 1 4 期 


李智福 : 《 近 代启 蒙 语境 下 两 种 庄 子诠释 典 型 范 式之考 察 》 , 《 广 西社会科 学》 20 1 6 年第 7 期 

? “ ”

魏义 霞 : 《 近代 中 国 思想 家何 以 偏爱 庄子 》 , { 中 国 社 会科 学报 》 20 1 7 年 2 月 20 日 


孙 晓春 施正 忠 近代 中 国 自 由 观建 构 的 传 统 话语背 景 政治 哲 学 视阈 下 的 庄子 自 由 观及 其影 响

, : 《 》 




山 东 大 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除 上 述 从 宏 观 视 角 讨 论 近现 代 庄 学 研 宄 外 学 界 对 于 近现代 学 者 的 个案 研 宄

 ,

也 不 断增 多 , 如 2 004 年 , 张瑾硕士论文 《 新文 化运动 时 期三 位主 将 的 庄 子 学 研



究》 , 通 过对 胡 适 、 鲁迅 、 郭 沫若 三 人 的 庄 学 成 就及特 点 , 呈现新文化 时期 庄学



研 宄风貌 。 2 00 5 年 ,
丁 时华 硕士论文 《 民 国 时 期 三大 庄子 学 著 作 研 宄 》 ,
分别

讨论 了 郎擎霄 《 庄子学案 》 、 叶国庆 《 庄子研 宄 》 、 蒋锡 昌 《 庄 子 哲 学 》 三本 著 作





的 阐 释特点及 内 容特色 。 2009 年 ,
刘韶军 《 论严复 〈 《 庄子 》 评语 〉 的 学术背

景和 阐 释特 点 》 文 从时世剧 变与 救 国 保种 的 学术文 化背景 以 及在 自 然科学


, , 

社会政治 、 哲 学 宗 教三 个 方 面 以 西 释 中 的 阐 释 特 点 , 探讨 了 严 复对 《 庄子 》 的研



李宝 红在 评 点 与 庄 学 的 近代 转换 》 中

究 。 康庆 、 《 严复 〈 庄子 〉 ,
亦分别从 

究 范 畴 的 转换 近代 学 术 分科 体 系 下对于 科 学 思 想 和 进化论 的 阐 发 科学方法


‘ 

、 、

” ?
的宣扬 三个方面讨 论 了 其对 庄 学近 代转 换 的 促进 。 同年 ,
魏 义 霞 发表 了 《 



有 为对庄子 的 定 位与近代哲 学视界 中 的 庄子 》 与 《 庄子与谭 嗣 同 的平等思 想 


论谭 嗣 同 及近代哲学 中 的 庄学渊源 》 两篇文 章 ,


分 别 讨 论 了 近现代 学 者 康 有


“ ”
年 杨文海 庄生传颜 氏 之儒

为 、 谭嗣 同 的庄学研宄 。 20 1 7 《 :
章 太炎 与 庄子


” “ ” ?
即儒家 议题 》 文 讨论 了 章太炎 庄子 即 儒 家 的思想 等等 此外 


, , 。 ,

于 个案研 宄 的 硕 士论文成 果 亦 有 闵 丽丹 论闻 多 的庄子学研宄》 年


《 ( 2004 ) 

陆文军 《 论严复 的 庄子 学 》 ( 2005 年 ) 、 谢国利 《 梁启 超 的庄子学》 ( 2006 年 ) 、



盛敏慧 《 章太炎 的庄子学研宄 》 ( 2006 年 ) 、 宋微 鲁迅对庄 子 的 接受 史 研 宄


《 》 ( 2 006

年 ) 、 梁瑞霞 《 〈 庄子集释 〉 研究》 ( 2008 年 ) 、 高秀燕 《 钱穆 的庄子学研究 》 ( 2 009



“ ”

年 ) 、 赵佼 《 钱锺书 化境 论与 庄子美学 的渊源 》 ( 20 1 0 年 ) 、 刘洛汐 《 论冯友




兰 对 庄子 哲 学 的 研 宄 》 ( 20 1 0 年 ) 、 吴鑫宇 《 二十世纪 〈 庄子 〉 白 话译注 初 论 》 ( 20 1 

年 ) 、 王瀚 《 王叔岷 〈 庄子校诠 〉 研究》 ( 20 1 3 年 ) 、 牟晓丽 《 钟泰 〈 庄子发微 



研宄 》 ( 20 1 4 年 ) 、 《 刘文典与 〈 庄子补正 〉 研宄 》 ( 20 1 4 年 ) 、 许慧 《 章太炎 的 〈 



子 〉 研 究探微
一 一

以 〈 齐物论释 〉 为中心》 ( 20 1 4 年 ) 、 孙海艳 《 林纾 〈 庄子 



研宄》 ( 20 1 5 年 ) 、 余招 琴 《 马 其昶 〈 庄子故 〉 研宄》 ( 20 1 8 年 ) 、 林明月 《 朱文



探索 与 争 鸣 20
《 年第 6 期 》 1 7 


张瑾 新 文化 动时 期三位主将 的庄子学 研宄
运 : 《 华 东 师范 大学 硕士论文 004 年 》 , , 2 


丁 时 华 民 国 时 期三 大庄 子学 著作 研宄
: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论文 2005 年 》 , , 


刘韶军 论严复 庄子 评语 的 学 术背 景 和 阐 释 特 点
: 《 湖 北 大 学 学报 哲 学 社会科 学 版
〈 《 》 〉 》 , 《 ( ) 》 20 0 9

年第 2 期 


康庆 李宝 红 严复 庄子 评 点 与 庄 学 的近代转换
, 安 徽 史 学 2 009 年 第 6 期
: 《 〈 〉 》 , 《 》 


魏义霞 康有为对庄子 的 定 位 与近代哲 学视 界 中 的 庄 子
: 《 中国哲学史 2009 年 第 3 期 》 , 《 》 


魏义 霞 庄子 与 谭 嗣 同 的平 等思 想
: 论谭 嗣 同 及近 代 哲 学 中 的 庄 学渊 源 》
《 华南 师 范大学 学报 社


, 《 (

会科 学版 2009 年第 4 期 ) 》 

? “ ” “

章太炎与

杨文海 庄 生 传颜 氏 之儒 : 庄子 即 儒家 议题
《 文 史 哲 20 年第 2 期 : 》 , 《 》 1 7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熊 〈 庄子新义 〉 研宄 》 ( 20 1 9 年 ) 、 史天任 《 严复 〈 庄 子评 语 〉 思想研宄 》 ( 20 1 



年 ) , 博士论文有林红 《 近代 的 道 家 观 一 一

对近代 道家 思 想 的 探 析 》 ( 2007 年 ) 、

洪 雅琳 《 徐复观 的 〈 庄子 〉 研宄》 ( 20 1 3 年 ) 等 

从 己 出 版 的 专 著情 况看 , 1 992 年 , 崔 大华 的 《 庄 学研 宄 》 已 注 意 到 了 庄 子



思 想 与 中 国 近现代 思潮 的 关系 并从 庄子 齐物论 思 想 提供 了 近代 思潮 的 容


‘ ’


摄背景 近代 思潮 的 主要 论题攀援着 庄 子 的 思 想观 念 庄 子 思 想 的 特征 构 成 五


‘ ‘

” “
文 化反思 的主要对象 庄子 思 想 的 认识结 构蕴涵着思 想论战 中 的 三种哲学



” “

认识论立场 庄子 思想 孕 育 了 新哲 学 体 系 中 的 宇 宙 本体和 人生极致观念


等几



个方面 展开论述 ,
并指 出 中 国 近现代 思潮 的特 色是 努力摄 取 西 方 的 科学观念和



以 重新评估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哲学思想 , ,
建构 中 国 新 的文化 。 从 崔 氏 的 论述 内 容

看 , 他 重 在 强调 西 学 与 《 庄 子 》 思 想 的 融合及重 构 。 1 99 7 年 ,
高峰的 《 大 道希


“ ”“

近现代 的 先秦道家研 究 》 从 清末 民初 的道家研 究 西 方思潮 中 的三分




”“ ” “ ” “
道家 与 道 教 马 克 思主 义与道家哲学 多 元与综合的 当代道家研 宄



天下

五 个部 分 展开考证与 阐 释 讨论 的 时间 范 围 从清末 民初 直到 建 国 后 的

, 80 、 90

年代 , 但在 内 容上 没有对道家 典 籍 作 专 门 讨 论 , 呈 现 的 是近现代道家 整 体 发 展 的

历史 。 1 998 年 , 罗 检秋 《 近代诸 子 学 与 文 化 思潮 》 则 以 先秦 诸子 为研 宄 核 心 

主 要探讨 了 儒 道 墨 法等诸子 学在近现代 的 演 变 其研 宄



、 、 、 , 目 的 及 意 义是 

中 西 交 流 和 文 化 变革 的 历 史背 景 中 评析 诸子 学 的 衍变 , 并试 图 揭 示近代诸 子 学 与

新文 化之 间 的 深 刻关联 。 这种 关联丰 富 了 诸子学 的 现代意 义 , 也有助于认识儒 学




” ?
和 非儒 学派在 孕 育 新文 化过程 中 的 不 同 地位
“ ”“
。 全书有 从经学 到子学 诸子


” “ ” “ ” “
学的兴起 诸子学 的 发展 诸子 学 与 晚清 文 化 思 潮

五 四 以 后 的 诸子学 

个部分 这其 中 虽没有关于近现代庄子 的专题研 究 但 亦 涉及到 些相 关方面 的




, ,

研 宄情 况 , 这 为 分析 庄 学 与 近代 文 化 思潮 的 关系 提供 了 有 益 参考 。 2003 年 ,


铁基 主 编 的 《 中 国 庄学史 》 概要 梳理 了 从秦 汉 到 明 清 的 庄 学 研 宄 发 展 历 程 , 2 009

年修 订 本 在 原 有 基 础 上 做 了 大 幅 度 完 善 和 补 充 , 其中 , 个案分析和古代庄学文献

提要 的 增 附 有 助 于 进 步 推进 庄 学 研 宄 的 深 入 而 严 复 杨 文 会 章 太 炎 等人 


, 、 、 《

子 》 观 的 个 案探 讨 即 为 近现 代 庄 学 研 宄 的 范 畴 。 2 006 年 , 李宝红 、 康庆合著 的



《 二十世纪 中 国 庄学》 对 20 世纪庄学 发展做 了 相 关 研 宄和 梳理 , 近现代学 者研



宄涉及 到杨文 会 、 廖平 、 严复 、 梁启 超 、 章太炎 、 胡适 、 钟 泰等人 的 个案 分析 



进而 展 开 了 对传统范 式及 近现代诠释 的 相 关 介 绍 。 此外 , 还探 讨 了 早期 马 克思 主


崔大华 : 《 庄 学研 宄 》 , 北京 : 人 民 出版社 , 1 992 年 ,
第 538 页 


罗检秋 近代 诸子 学与 文化思潮 北京 中 国社 会科 学 出 版社 年 第 页

: 《 》 , : , 1 99 7 , 1   2 





山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论文 

义者 的 庄子研 究情况 。 2007 年 , 刘洪生 《 20 世纪庄学研 宄史稿 》 包 括 了2 0 世 纪



前 半 叶 的 庄学 研 宄 以 及新 中 国 成立 后 的 庄学 研 宄 上 下 两 编 既有对近现代 学 者 章

 ,

太炎 罗 根泽 胡适 郭沫若 闻 多 冯 友兰等 人 的 庄 学探讨 也论及 了 新 中




、 、 、 、 、 ,


国 成立后 大陆 、 港 台 以 及海 外 的 庄 学研 宄状 况 ,
其中 几家 《 中 国 文学史 》 对庄


”

子及其学说 的评价 章 通过对 郑振 铎 鲁迅 陈 柱 等 学 者 文 学 史著 作 的 介 绍


, 、 、 

分别评介 了 其 中 所 关涉 的 《 庄子》 内 容 , 体 现 了 从 文 学 视 角 对 近现 代庄 学 的 契 入

与 呈现 , 这 对 于 近现 代 庄子 文 学 研 究 的 开 展 无 疑 具 有 启 示 意 义 。 20 1 2 年 ,
林红

通过对 其博士 论 文 的 修补 完 善 , 出 版了 《 近现代 的 道 家观 : 对近现代道家 思 想 研



宄 的探析 》 书 对魏源 曾 国藩 严复 刘师培 章太炎 梁启 超 胡适 




, 、 、 、 、 、 、 、

虞 、 冯 友兰 、 郭沫若 、 吕 振羽 、 侯外庐 、 范文澜等人做 了 个案 研 宄 , 论述 了 道家



思 想 与经世致用 结合 、 与 西 学观念结合 、 道家 思 想 研 宄 多 元方法及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传播等相 关 的 问 题 , 其 中 也涉及 了 与 庄子相 关 的 内 容 。 20 1 4 年 , 刘 固 盛 等人所



著 近代 中 国 老庄 学 》 将研 宄 视角 集 中 在近代 这 特定时段 在庄子研 宄方面


《 , 

探讨 了 马 其昶 章太炎 马 叙伦 钱基博 郎擎霄 闻 多 刘文典 张 默生


、 、 、 、 、 、 、 

王叔岷等人 的庄学思想 、 阐 释特点 及 成就等 。 20 1 5 年 , 刘生 良 《 〈 庄子 〉 文学阐



释接受史 》 是从文 学 阐 释接受史 的 角 度对 《 庄子 》 进行研 宄和 总 结 , 全书 分为七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五代

章 , 依次论述 了 战 国 秦汉 、 、 、 宋元 、 明代 、 清代 及近 百

年来 庄 子 》 文 学 阐 释 接 受 的 基本情 况和 发 展过程 每 阶段都大致分为庄学著




《 ,

” ?
述中 的 《 庄子 》 文 学 阐 释 和 文 学创 作及 原理 中 的 《 庄子 》 接 受 两个 方 面 , 



庄 子 》 文 学 阐 释接受述 略 论及 了 鲁迅

中 近百年来 章 郭 沫若 闻
一 

, 《 , 、 、

多 等 学者对 《 庄子 》 文学 的评论与接受 。 2008 年 , 方勇 《 庄子 学史 》 ( 三册 ) 



理 了 从战 国 到 民 国 时期 的相关庄子研宄 , 而 20 1 7 年增 补 版 的 《 庄子学史 》 , 则将

原书 增扩为六册 , 对 历代庄 学 研 宄 情况做 了 更 为细 致 的 研求 。 其中 , 涉及 到近现



代学 者 的 个案研 宄 有 陈 寿 昌 、 郭庆藩 、 马 其昶 、 王 树枏 、 严复 、 梁启 超 、 章 炳麟 

胡适 鲁迅 郭沬若 闻 多 马 叙伦 罗 根泽 郎擎霄 叶国庆 蒋锡 昌 




、 、 、 、 、 、 、 、 、

穆 、 王叔岷 、 钟泰 、 冯友兰 、 侯 外庐 、 任继愈等人 的 庄学思 想 , 对近现代 庄 学研



究做 了 进 步的补充 深化和 推展

、 

从上 述论 文 及 专 著 的 研 宄 情 况看 近现 代 庄 子 研 宄 虽 取 得 了 定成果 但在


, ,

数量上仍 然相 对较少 , 且 多 表现为从作者个案契入展开 论述 的 特点 。 这种个案分



析方式 有 助 于 我们 深入理解某个特 定 学 者 的 庄 学 观 点 及 其 研 宄 特 色
, , 但不可避


刘生 良 : 《 〈 庄子 〉 文学 阐释接受史 》 , 北京 : 科 学 出 版社 , 20 1 5 年 , 第 4 页 

1 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 论文



免地轻视 了 近现 代 庄 学 问 题 的 整 体关 注及对 庄 子 认 知 的 宏 观 定 位 在 阐 释 上 《 》 。 

学 界大都倾 向 于 西学 思想对 《 庄 子 》 所赋 予 的 时 代 意 义 的 转 换 , 而 这些 新 阐 释 的

内 容仍有 深入探讨 的 空 间 。 关于 西 方 引 进的新 思 想 , 后 人 有 必 要探 讨 其 中 国 化 的





过程 。 马 克思说 : 人们创造 自 己的 历史 , 但 是 他 们 不 是 随 心 所欲 地 创 造 , 并不

是在 他们 自 己选 定 的 条件 下 创 造 , 而 是在 自 己 直接碰 到 的 既 定 的 、 从过去继承下


” ?
来 的 条件 下创造 。 然而 , 从 己 有 材料看 , 关 于近现代庄学研 宄 ,
大都局 限 在 就

近现代 论近现代 的 现 象 , 因 此应加 强其 历 史继承性考察及对 比 分析 。 同时 , 近现



代庄 学 的 新 意不 仅在于西 学思想 的 融入 , 而且也表现为传统文化儒 、 道 、 释内在



融合 的 时代新变 因 此近 现代 庄 学 的 内 在 嬗 变 亦 须 重 视 值得 提的是 伴随西




, 。 ,

学引入 出现了 学科 的 精细化发展 文学从传统 的文史哲 体 的 学 术 思 维 中 独立




, ,

出来 , 并 成 为 新 的 专 门 领域 。 文学 定 义成为学界讨 论 的 热 点 , 《 庄子 》 篇章是否

应 被视为文学 亦 存在 意 见分 歧 , 关于 《 庄子 》 的 文 学研 究 , 学者们 虽 己有 涉猎 

但 在 近 现代 庄 子 文学 认 知 这 部分 仍非常 薄弱 并且有必要 以 文学 的根本 问 题为




基 点 来 探讨 近现代学者 对 《 庄子 》 的 文学性认知 及 发 展 

可 以说 , 近现代庄 学研宄 既有对 传统文 化 的 承继与 更新 , 也有 中 西 文 化碰撞



与 交流 中 所生 发 的新 意 , 其为 中 国 文 化思 想重构 做 出 了 探索性贡献 , 学术价值毋



庸置疑 。 近几十年来 ,
随着庄子 文本 阐 释研 宄 的 不 断深入 , 历 代庄 学研 究 也 引 起

了 学界关注 在近现代庄 学研 宄方面 些学者 亦 为此积 极探索 并完成 了 定的




一 一

, ,

学 术积淀 , 但 仍 有 很 多 问 题及 领域有 待 深 入探讨 和 发掘 。 基于 目 前研 宄 的状况 



笔 者拟 以 近现代 学者 的 庄子研 宄为对 象 通过 围 绕庄 学新变 问 题展开对近现代庄



 ,

学研宄 的认知 ,
并从 以 儒解庄 、 以 佛解庄 、 以 西 学解庄 、 以文学解庄等几个 角 度

为契入 , 对其作 出 综合性评述 与 总 结 , 从 而揭 示近现代庄 学 的 新变特 点 及 时代意



义 , 冀 能对近 现代庄 学 的 深 入 研 宄 有 所助 益 

三 、 本 文研究方 法

在近现代这 特定 的历 史时期 学者们对 庄子 的 诠 解较 之 于 古 代 发 生 了




, 《 》

很多新 的变化 , 而这些新变具有重要 的 时 代意 义和 历 史价值 。


从根本上 说 , 这是

对经典重构 问 题 的 研求 , 因 此决定 了 本文所采 用 的 具体研 究方法 



首先 , 阐 释 学理论及 方法是 本 文借 鉴和 采 用 的 重 点 。
阐 释学 从 1 9 世纪初 作

为 种 理论建立之时 起 即 引 发 了 学 界 的 关注 施莱尔 马赫 狄尔泰 海德 格 尔


, 、 、 


马克思 , 恩格斯 : 《 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 卷 , 北京 : 人 民 出 版社 , 1 99 5 年 ,
第 1 09 页 

1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伽 达 默 尔 等 学 者 们 对 诠 释 理 论 的 不 断 推 进 与 发 展 使 我 们 逐 渐 认 识 到 关注 读 者 的

 ,


重要性 解释 者 和 原 作 者 之 间 虽 然 存 在 不可 消 除 的 差 异 和 历 史距 离 但 每 


。 ,

代 都必 须按照它 自 己 的方 式来理解历 史传承 下来 的 文本 , 因 为这文本是属于整个



传统的 部分 而每 时 代 则 是对这 整个 传统有 种 实 际 的 兴趣 并试 图 在这传





一 一

, ,

统 中 理解 自 身 。
… …

文本 的 意 义超越它 的 作者 , 这并不 只 是暂 时 的 , 而 是永 远如


” ?
此的 因此 理解就不 只 是 种 复制 的 行为 而始 终是 种 创造性 的 行为
一 一

。 , , 

从文本本身 来看 , 它传递着 比较稳定 的 语 言 信 息 , 其 所提供 的 多 义 化参考 也 比 较



有限 但作 为 个可 以 圆其说的封 闭 系统 它 却 为其 多 样 性 解读积 聚 了 思 想 文


, 自 ,

化发展 的 源头 活水 , 而 固 守 壁垒与 均 善 融通之 间 的 张 力 亦 构 成 了 历史前进 的 动



力 。 基于此 , 多 元而可能 存在 分歧 的 《 庄子 》 诠释 , 往往蕴涵 着其潜 在 的 文 化光




“ ”

芒 , 历 代 阐 释者 即 通过其 具 体 时 代 的 前见 与 传 统 视 域 的 融合 ,
抉发 出 其超越

时代 的 生命力量 , 而近现代 学者 在 中 西 文化并存 的 新文化格局 下 ,


其诠释在前人

基础 上 又 出 现 了 新 的 突 破 与 发 展 这其 中 既 有 对传 统 的 继 承 亦 不 乏 反 思 修正 。 , 、 

甚至 是对 传 统理解 的 颠 覆 与 新 创 并 成 为 新 的 历 史 文 化现 实 的 反 映 可 以 说 , 。 , 《 

子 》 的 阐 释 并非绝对 的 、 教条 的 , 而 是诠解者 在 新 的 视 域 融合 下 从文本抽 绎 出 隐



伏于其 中 的 佛家 、 儒家 、 西 学 等具有共通性 的 内 容 , 从而使传 统经 典 化解 了 时 空



的 距 离与 学派 间 的 隔 阂 , 形 成 具 有 不 同 理念 的 诠解谱 系 , 呈现 出 近现代 所特有 的



社会 人 生观与 文 化价 值 

其 次 宏 观 与 微 观 方法 的 结 合 既 为 近 现 代 庄 学 新 变 研 宄 提 供 了 整 体 性 观 照
, , 

同 时 亦 使 多 维新变 中 的 参 互推 研 具有切 实 的 内 容与 深 层 意 义 。 在宏 观 脉络方面 



笔 者 将 庄 学 的 复 兴 追 溯 到 诸 子 复 兴 的 历 史 背 景 及 思 想 根 源 并在 近现代 诸子 学 兴

 ,

起和 发 展 的 历史语 境 下 , 呈现庄子研 宄 的情状及 时代 需 求下 的 新动 态 。 庄子研宄



经历 了 从 附 庸 儒 学 到 与 之 平 等 的 衍 变过 程 ,
其 中 既具 传 统学 术 内 在嬗变之 因 , 

时 亦 有 西 方文 化 催 化之 由 。 可 以说 , 历 史 发 展 的 文 化 洪 流 决 定 了 近现 代 庄 学 新变

的方向 。
在 微观探讨 上 , 笔者 则 注重从典 型视角 、 典 型态度或观 点 的 契入 , 结合

具 体 的 历 史渊 源 及 不 同 的 文 化 思潮 , 探索 庄子研究 的 思 想文 化新变和 学术价值 



尤其对于历史文化 困 境 下学 者们 不 同 文化态度 的冲 突 与 对话 批判 与 、 回护 , 要有

客观公 正 的 认识 ,
对于 其影 响 及 意 义 的 评析亦 应尽量做 到 公 允 、 平实 。 笔者欲通

过对 这些新 变化 的 呈现与 批评 ,
使读者大体 窥见近现代学 术 的 变化重 点 , 体会庄

学与 时代文化 的 深刻关联 , 从而 深化庄子 研 宄 的 近 现代 学 术 意 义 




 [ 德 伽达默尔 著
] , 洪汉鼎译 : 《 真理与方法 :
哲 学 诠释 学 的 基 本 特 征 》 上卷 , 北京 :
商务印 书馆 , 2 0 1 

年 第 页

, 4 1 9 420 

1 


山 东 大学 博 士学 位 论文
 

此外 本文 亦注重 以 文献为基础 采用 些新 的 具体材料 将学者们 的 庄 学




, , ,

创新与学术史 、 思想史 、 文学 史等相 结 合 , 论从史 出 ,


史论结合 ,
既为解读 或 认

知提供可靠依据 , 亦 切 实 发掘 其 思 想 文化 的 历 史性 价 值 

在 马 克 思 历 史 辩证 唯 物 主 义 思 想 的 指 导 下 , 以 上 方法 的 综合 使 用 ,
将有 助 于


” “ ”

之 间 诠释 空 间 的 把握

我们 看清 近现代 学 者对 《 庄子》 本义 与 开放多 元 



其有效 的 历史 自 觉 既饱含 着对传 统 的 珍视 亦 反 映 了 历 史参 与 者对经 典 义 涵 的 求



 ,

索 与尝试 , 无论 其结论 成立 与 否 , 他们都共 同 启 导 了 庄学 发 展 的 前景与 《 庄 子 》

文化生命 的 历 史性绵 延 

四 、 主要 内 容 及 创 新 之 处

近现代 庄 学 具 有 很 大 的 研 究 价 值和 意 义 。 然而 , 从 已 有 成果看 , 其研 宄 数量

和 质 量与 它应有 的 学 术地位并不 成正 比 ,
在整体性观照 、 问 题 性关 联 、 思想性和

历 史性 的深 入评 析 学 术 定 位或社会 价 值 定 位等方面 亦 有 待进 步 加 强 基于 此

、 。 

“ ”

笔者试 图 通过抓住庄学 新 变这 关键 突 显近现代学 者对传统文 化 的 传承及




新创 ,
揭示庄学发展 的特点 、 价值和 意 义 。 本文拟从 以 佛 解庄 、 以儒解庄 、 以西

学 解庄 以 及 以 文 学 解庄 等 几个角 度 契 入 ,
考察近现代庄学 的 发展与新变 , 而历史

远源 的 追溯与 古今 阐 释 的 比较是笔者提 出 新变 的 依据 和 前提 。 在具 体论述 中 , 



有对 思 想 的 辨 析 , 亦采择庄学研究 中 的 具体例证 作为补充说明 , 继而呈现其 不 同



的诠释进路 。 近 现代 学 者 正 是通过佛 学 、 儒学 、 西 学等 多 角 度 的 阐 发 ,
使传统庄

学焕发 出 新 时 期 的 问 题意识及时 代文化价值 。 全文共分五章 




章 : 近现代历 史语境下 的 庄 学 复 兴 

本章主要从社会 、 学 术 的 历 史背景 ,
探讨近 现代 庄 学 复 兴 问 题 。
在近现代 

庄学复 兴是诸子学思潮 兴起 的产物 , 而诸子 的 兴 起亦 出 现 了 新 的 时 代特点 , 即从



儒学的 附庸走 向 独立 ,
其包含 了 社会时局变化 、 学术发展等诸 多 因素 , 亦经历 了

从清 初 到 近现代学 者 们 超越 儒 学 并使诸子 独立 的 不 断 自 觉 。 内 在演变与 西 学东 渐



是近现代诸子学 兴起 的 重要动 力 , 而 子学 的 致用 思 想 、 解 经功 能 尤 其得到 了 学界



的 关注 和 发 掘 。 这 些诸子 学 发 展 的 共性 直接 影 响 了 近现 代庄 学 的 复兴 , 并使近现

代庄学呈现 出 《 庄子》 校释类 、 义理类 著 作 的 新 发展 以及 《 庄子 》 文学 的专题探



索 。 从总 体来看 ,
中国 学术的 内 在嬗变 与 西 学 冲 击 改变 了 传统 的 文 化秩序及价值

判断 ,
使近现代庄学 具有 了 更 加 多 元 的 文 化特 点 , 而在这些多 元的学术发展 中 

即 蕴含 了 其新变 的 发生 

1 


山 东 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



第二章 : 以佛 解庄视角 下 的近现代庄 学新变 



“ ”

本章主要从 的 视 角 探讨 近 现 代

以 佛解庄 《 庄子 》 研宄 的 新变 。 以 佛解



是庄学史上传 统 的 释 庄方式之
“ ”
庄 具 体表现 为 格义 方法 的 不 断完善和 发


“ ”
展 。
格义 最 初是 以 传统典籍 中 的 概念或思 想 来 诠释佛 学 , 其中 《 庄子 》 发挥



重要作用 在历史 的 发展 中 它 经 历 了 概念 式

格义
“ ”
了 。 , 、 会通式 格义 、 系统


“ ” “ ” “

格义 的 过程

以 及实用 化 格义 近现代
” ”
化 。 以 佛 解庄 的 格义 新变主

要表现为法 相 唯识 宗 概念体 系 的 系 统 化 应 用 , 以及西学 中 平等 、 自 由 、 科学等观



念的 融入 , 它 实现 了 异 国 文化 的 交流与 互动 , 既有对本 民 族文化 的 传承 , 亦有对



外来文 化精华 的 汲取 , 从而 使 《 庄 子 》 发挥 了 时 代 所 需 的 社 会 效 用 。 清末 , 由于

佛 学 内 容被 简 化 因 此 出 现 了 前所未有 的 衰落 杨 文会 是 使 佛 学 复 兴 的 关键 学 者
, , 

“ ”
以 佛解庄
“ ”
他的 推进 了 近 现代 系 统化 格义 的 发展 , 在其影 响 下 ,
章太炎等


学 者 均 走 向 了 实 用 化 的 新 变道 路
“ ”
。 传统 的 以佛解庄 大多集中于庄 、 佛 义理在

精神 领域 的 融通 , 但 到 近 现代 , 由 于时势所需 , 庄 、 佛 思 想 中 的 济 世情怀与 致用

方法被学者们大力 发掘 从而 为 文 化秩 序 的 重构探 寻 了 条在延续 中 更新的 道




可以说 对 于 庄 子 思 想 的 致 用 探求 是近现代学 者



。 , 以 佛解庄 的重要特点 

最 具 代表 性 的 学 者 是 章 太炎 梁启 超

、 ,
如 果说章太炎 以 佛解庄 的致用 思 想 是

通过对 庄 学 西 学 交汇而 发生 的 新变

佛学 那么梁启 超

、 、 ,
以 佛解庄 的致用 思

想 则 是通过对 庄 学 、 佛学 、 儒 学 的 融通 展 开 的 探寻 。 庄 、
佛 思 想本是侧重于 出 世 

避世 的 面 但在近现代 学者笔 下 他们 的 终极 的 被改造为对 民族危亡 的挽救




, , 目


与 文化秩序的重建 时 代性 需求使

这 以佛解庄 的 庄 学研 宄焕发 出 经世致用


的新光彩 

“ ”

本章的创新点 第 对 格义 方法 历 史演 进 的 分 类 呈现与 总 结 第二

: , 。 

“ ”

对章太炎 以 佛 解庄 中 致 用 理念 的 发掘 。
第三 , 梁启超 以庄 、 佛 、 儒合

方式


对 《 庄子 》 中 致用 途径及理想 境界 的探索 

第三章 :
以 儒 解庄 视 角 下 的 近 现 代 庄 学 新 变 

“ ”
本章主要从 以儒解庄 的 视角 探讨 近现 代 庄子

《 》 研 宄 的 新变 。 以儒解

也 是庄学史上传 统 的 释庄 方式之

庄 历 代均 有 学 者沿此路 径探求 庄子 


, 《 》

经 世 价值 。 近现 代学 者在文 化危机 、 民族危 亡 的 语境 下 , 欲通 过庄 、 儒融合摆脱



儒 学被质 疑 的 困 境 从而共 同 担负 起救世职 责


“ 


, 。 学者们 之所 以 采用 以 儒 解庄
“ ”
的 诠 释 路径 ,
是因为庄 、 儒之间 在形上之 道 与 形 下 的 社会现实两个方 面 , 

具有 融通互 补 的 可 行 性 , 这为消 解庄儒矛 盾 , 提升 庄 学 的 社会 效用 提供 了 必 要 的



1 


山 东 大 学博士 学位 论文



“ ”
思 想基础和探索前提 。
传统的 以 儒解庄 主 要表现为对 《 庄子 》 中 儒家 仁礼 思

想 及 思孟 心学等 内 容 的诠释或辨析 , 并倾 向 于庄 、 儒之 间 伦 理观念 的 融 通 ; 近现




“ ”
代学者 的 以 儒解庄 则 是 试 图 通 过 儒 道 互 补 应 对 危 机 境 遇 中 社 会人 生 的 各 种 问


“ ”
题 , 从而 实现其拯救 危亡 的 经世致用 价 值 。 近现代 以 儒解庄 的 新 变主 要 表现


“ ”

在对庄子 大同 思 想 的 新发 掘 ; 对庄 、 儒义理相通处 的深入探析 尤其 是对 , 《 




“ ”
子 》 中 实 用 价值 的进 步发掘 对 内 圣外王 思 想 的 新扩 展 以 及 廖平通过重


; ,

“ ”

构经 学体 系 对传统 以儒解庄 的新发展 。 可以说 , 这些不 同 角 度 的 新研寻 ,




体现 了 近现代学者救世 的共 同 理想 以及开发 《 庄 子 》 致用 思 想 的 时代风貌 



“ ”
本章 的创新点 第 近现代 学 者 在 解庄 中 对传统 大同 思 想 的汲取与重


: ,

“ ”

构 。 第二 , 近现代 学 者对 内 圣外王 思 想 的 新诠释 。


第三 , 与传统相较 , 近现

代学者对 《 庄子 》 中 儒 学 实用 价值 的 更广泛 发掘 。 第四 , 廖平 以 经学解庄 , 重新



确 立经 学 的 统摄 地位 

第四章 : 中 西 融合 视 角 下 的 近现代 庄 学 新变 

西 学 东渐动摇 了 传 统儒 学 的 核 心地位 引 发 了 近现代学人对传 统文 化 的批评



 ,

与反思 , 而 学 者们 中 西 文 化 的 比 较 与 融通 既 使 《 庄子 》 研宄有所继承 ,
同 时亦为

之注 入 了 新 的 文 化 因 素 , 并呈现 出 庄学新变 的 时代性特征 。 在近现代西 学与 《 



子 》 的 比较 、 融合 中 , 西 方 的 进化论 、 快乐主义 、 自 由 思想 、 马 克 思主义等均对



庄子 思 想 的重新诠解产 生 了 重要影 响 。 在 以进化论思想 阐 释 《 庄子》 中 , 严复首



先完成 《 天演论》 译述 , 将进化 思 想 系 统介 绍 至 中 国 ,


并 首次将天演 思 想 与 庄 子

思 想 建构 关联 。 虽然他仅 是 只 言 片 语 , 且 未 从进 化论 的 物种 前 提进行 论 证 ,
但却

开 启 了 以 进 化 论 解 庄 的 新 方 向 胡 适 即 是在 此基础 上 对进 化依 据 的 相 通 做 了 进


步探 索 , 但 其 结 论 是对 庄 子 被 动 进 化 思 想 的 批评 ,
对此 ,
章鸿钊 则 以对庄子 思想


“ ”“ ”

赞 叹 的 态 度 对 二 者进 行 了 系 统 比较 , 并以 天择律 天钧律 对 二 者进行 了 新



的 定位与 交汇 , 他们 的研 宄 体 现 了 进化 论与 庄子 思 想会通 的 渐进过程 。 此外 , 




“ ” “ ”
壁鸠鲁 的 快 乐主义 、 斯 宾诺莎 的 自 然 自 由 等 , 也 被近现代 学 者 引 入 与 《 

子 》 思 想 的对话与 阐 释 中 , 中 西文化 的 同 中 有异 、 异 中 有 同 为庄学 发展提供 了 有




益启 示 其开拓性 的 尝试亦 成为后 世学 者进 步探讨 的 重要 课题 随着马 克思主


, 。

义 思想 的传入 以 及启 蒙 救亡运动 的 发展 ,
马 克 思 主 义 被越来越 多 的 人接 受 ,
并成

为 最 科 学 最 前沿 的 思 想 和 方法 在 庄 学 界 马 克 思 的 历 史辩证 唯 物 主 义 亦 为 庄


 。 ,

子 》 研 宄提 供 了 新 的 发现 问 题 、 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 题 的 理论 方法 ,
为庄学 的深广

发展 开拓 了 新 局 面 。 其中 , 以 吕 振羽 、 侯 外庐 、 郭沫 若 等 为 代表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1 


山东 大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的 早 期 尝试 , 使 《 庄子 》 研 宄呈现 了 新 的 时代 意义 。 可以说 , 近现代 学者 以 不 同



的 西 学理论为 《 庄子 》 阐 释提供 了 诸 多 新 的 视角 , 虽 然 在解庄 中 不 免 历 史环 境 的



局限 , 但其为 中 西文化交融所做 出 的 积极探索 具有 时代效 用 , 其 所积 累 的 经验教



训 亦具有历 史意义和 借鉴价值 



本章 的创新点 第 以 进化论解 庄 的 新变及 价 值 第二 伊 壁鸠鲁 的 快 乐




: ,
。 ,

“ ”“ ”

主义与 庄 子思 想 的 比 较 与 融合 。 第三 , 斯宾诺莎 的 本体 自 由 与庄子思 想



的 比 较与 融合 。
第四 , 早期 以 马 克 思主 义 思 想 解庄 的 发展变化及 意 义 

第五章 : 近现代 《 庄子 》 文学 研究新变 



“ ”

在 西 学与 本土文 学 发 展 的 双 重 影 响 下 , 近现代 文学 观念 明 确 从传统文史



哲 不 分 的 状态 中 独 立 出 来 ,
并 出 现 了 广义与狭义的 不 同界定 。 《 庄子 》 是否 是文

学 作 品 虽 然 存在 争议 , 但从总 体来看 , 《 庄 子 》 的 文 学性 特征 在近现代 仍 有 新 的



因此 本章探讨 了
“ ”

发展 , 而 这种 新发展与 近现代 文学 认 知 的 转变密切 相 关 , , 



“ ”
文学 理 论 视 角 的 建 构 两 个 方面 以 之作


“ ”
近现代 文学 观念 的 转 型 与 近现代 ,

为 《 庄 子 》 近现代 文 学 研 宄 的 理论 前 提 。
在近现代 《 庄子 》 文学研 宄 的新变 中 

本文主要从 《 庄子 》 的 文学语 言 、 篇章结构 、 文体 、 文 学 的 社 会性等 多 个方 面 展



开论述 ,
并在古今 比较及 中 西 文法 的 参 照 中 突 显 《 庄子 》 文 学 的 继承与 发 展 。 

现代 学 者对 《 庄子 》 文 学 的探讨 虽然不免简 单和粗糙 , 但他们 强烈而 明 确 的文学



自 觉 意 识 以及 多 元化 的 思 维 , 使 《 庄 子 》 的 文 学 性得到 新 的 发掘 , 这对后 世 《 

子 》 文 学 的 发 展亦 具重要 借鉴 价 值和 启 示 意 义 

本章 的创新点 近现代 庄子》 文学研究 中 的 些新变化


: 《 

综上所述 , 由 于传统儒学 核 心地位 的 动摇 , 《 庄子 》 在近现代文 化重 建 中 发



挥 了 重要作 用 , 因此 , 近现代庄学 的 新变是 中 国 近现代文化发展 中 值得探讨 的 问



题 。 对此 , 笔者在先 贤学者 已有研宄及庄学影 印 文献整理基础上 , 主要 从历 史语



境下 的 庄学复兴 、 以 佛解庄 、 以 儒解庄 、 以 西 学解庄 、 以 文 学解庄等几个方面 展



开进

步探讨 , 期 望能 呈 现 出 近现代 庄 学 发 展 的 新貌 。 1 840 年到 1 949 年这段时



间 距 离 我 们 并 不 遥远 , 当 时 学者们在 思 想 、 文 化 等 方 面 的 多 元 思 考 与 讨 论不 但 体

现 出 时代特征 而 且 具 有超越 时 空 的 文 化 价 值 其中 些 问 题 在 当 下 的 社会文 化




, ,

建设 中 也 仍然值得思索 回 味和 借鉴 笔者希望 这 研 宄 不但 能助力 于 庄 学研 宄




、 。

的进步 , 也希望 能有益于 当 下 多 元文 化 的 建设和 发展 。 由 于学力 和 时 间 有 限 ,




中 所涉及 的 更深 细 问 题 的 探索 仍有 待 笔 者 在 未 来研 宄 中 继 续努 力 和 完 善 

1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 

第 一

章 近 现代 历 史语 境 下 的 庄 学 复 兴

近现代 中 国 时 局 动 荡 、
内 忧外患 ,
历 史进 程 发 生 根本 性 变 化 和 转 折 , 仁 人志

士为应对救世 之须 ,
使 诸 子学 在 思 想 领域取得 空 前 的 开掘 和 发 展 ,
并呈现 出 具有

时代适应性 的 多 样风貌 其中 道家 的 复 兴 是 其 突 出 表 现 之 道家 学 说在 传 统


。 , 。

文 化 的 发 展 中 始 终 发挥着 社会 效 用 ,
即 使在儒家独尊 的年代 , 它 亦 是人们精神世

界 的重要资 粮 。 庄 学 作 为道家 研 宄 的 重 要 内 容 ,
在近现代 的 文 化转 型 中 , 不仅突

破 了 传 统 释 庄 的 局 限 而 且 还 吸 纳 了 西 学 思 想 及 方法 在 中 西 合 力 的 共 同 作 用 下 , , 

拓 展 了 庄学 新 的 经世功 能及 学术 价值 体现 了 其可融通 多 元 文 化 的 学 术 品 格及 时

 ,

代精神 

第 一

节 近现代 诸子 学 的 兴起

“ ”

先秦时期 , 诸子争 鸣 呈现 了 多 元 的 文化格局 , 自 汉代 独尊儒术 后 , 诸子



学开始成为儒 学 的 附庸 。 直至晚清 , 随 着 儒 学 正 统地位 的 动 摇及 西 学 东 渐 , 这种



局 面逐渐被打破 诸子 学价值被 些有 识之士 觉 发掘 和 彰 显 得 到 了 越来越 多





自 ,

学者们 的认 同 , 从 而 取得 与 传 统儒 学 等 同 的 独立地位 , 成 为 学 术领域 中 重要 的 文



化研 宄对象 

对 于诸子 的 论述 , 《 庄子 ?
天 下 》 中 己 有所论及 , 但其评判 具 有 批评诸家 以

褒扬庄子思 想 的倾 向 , 而司 马谈的 《 论 六家 要 指 》 则 客观 指 出 了 诸子在 战 国 时无




分轩轾 的 文化地位 他说 天下 致而 百 虑 同 归 而殊途 夫阴阳 儒 墨


‘ ’

, : , 。 、 、 

” ?
名 、 法 、 道德 , 此务为治者也 , 直所从言 之异路 ,
有 省不省耳 。 ( 《 太史公 

序》 ) 然而 , 这 种 为 天 下之 治 、 殊途 而 同 归 的 平 等 关 系 至 汉 代 时 被 改变 , 武帝时

罢黜 百家 , 推 崇 儒 术 的 文 化政 策 ,
使儒 家 在 诸子 中 获 得独 尊 地位 , 五经博 士 的 设


立 ,
亦 使其上升 为经学 , 而 其 他诸子 则 处 于 非 正 统 的 附 庸地 位 。 宋明 时期 , 理学

成为文化主流 , 其从性理角 度 再次 强化 了 儒 家思 想 , 而其所导致 的 空谈之弊亦激




发 了 晚 明 学人的反思 , 从而 提 倡 经 世致 用 之路 。 他们 虽未 能挽救 明 代 的 危亡 ,


却 为清代开 启 了 文化发展 的 务实方 向 。 从 具 体方法 言 , 表现为从义理 向 考据 的 转



变 ; 从 内 容言 , 则 表现为从程朱理 学 向 六 经 原典 的 回 归 。 学 者 们 对先秦儒 经考据




的 关注 , 扭转 了 宋 明 时 微 言 大 义 的 阐 释方 向 ; 而对理学 的批判 ,
则 带动 了 学 界对


 [ 汉 司 马 迁撰] , [ 南 朝 宋 裴胭 集解 ] , [ 唐 司马贞索隐 ] ,
[ 唐 张守节正义
] : 《 史记 》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年 第 3 2 8 9 页

1 9 8 2 , 
 3 2 90 

1 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 位论文
 

诸子 典籍 的 重视 由 于 宋 明 理 学 对魏 晋 玄 学 的 思 想 有 所 吸 收 因 此作为三 玄 之


。 ,

的 庄子 》 并未被士人所忽 视 并 呈现 出 以 儒 解 庄 的 诠释主流 方面 庄子被




《 , 。 ,

儒学化 另 方面 庄 子 所 具 有 的 批判 改造理学 的 思 想精神 亦被深入发掘 




, , 、 。

清初批判 理学 、 提倡 致用 学 风 的 导 向 下 , 学界呈现 出 对 《 庄子 》 义理 、 考据 的 双

重关注 这 时期 王 夫 之 等 人 的 研 宄 虽 然 沿承 了 以 儒 解庄 的 传 统 路径 但 其对


。 , ,

《 庄子 》 的批判性 阐 释 ,
从 自 然 、 哲 学 等视角 对 庄 子 的 重 塑 ,
则 具有学 术发展 的

进步意 义 ; 而 傅 山 的 治 学更体现 了 学术时 风 的特征 , 即 在 考证基 础 上推进 思 想 义





理 的 发展 , 他与 王夫之等人 的 最大 区 别 , 即 在于 傅山 自 觉地 以 老庄为本构 建 

” ?
己 的 学术 ,
所 以 他解释 《 庄子 》 ,
便跳 出 了 宋 明 以来 以 儒解庄的 藩篱 。 他之所

以 能 达到 如 此之境 , 是 因 为 他 以 平等 的 态度对待 儒 经和 诸子 。 他 曾 从文 字源流上



考证经与 子 的 同 源关系 , 从 而 在 学 理上 突 破 了 独 尊 儒 学 的 文 化 格 局 , 这是对传统



尊经贬子 意 识 的 否 定 , 而儒 学与 诸子平等关系 的 确立 ,
从客观上 也 起到 了 提高 诸

子 学 术地位 的 作 用 。 正 因 为这种 平等关 系 , 他才 能脱离 以 儒 解庄 的 束缚 , 从而 发




“ ”

掘 《 庄子 》 中 经世致用 的 职能 。 如他 强烈 反对宋 明 之学 的抽 象之 理 , 在 《 


“ ” “ ” “ 

遥游 》 总 批 中 即 言 : 不 见性字理字 , 好文 章 。 对于 《 庄子 》 中 无 性 、 无 理
“ ” “ ”
之文 , 他 都或 显或 隐地表 明 自 己的 赞 叹之意 , 而对于 出 现 性 理 之文 , 


则 不 免惋 惜讥讽 他有 意 识 地拒 绝 理 的抽 象化 试 图把 理 改造成 


‘ ’ ‘ ’

。 ,

”?
具体 的范畴 。 对于持 《 庄子 》 消 极 避 世态 度 的 学 者 , 他则 对其进行否 定 , 以之

为 俗 儒 之语 并 通过对 庄文 的 释 义将 之 引 向 积极入世 的 面 总之 清初经世务




, 。 ,

实 的 文 化倡 导 ,
促进 了 实证 方法 的 应 用 以 及诸子批 儒 、 致用 义理 的 发掘 , 如 《 

子 》 思 想 既与 理学渊源相 关 , 又 可成 为 对 治 理 学 、 批评社会 、 改造儒 经 的 工 具 



因 此得 到 了 清 初 学 者 的 关注 。 虽 然其在释义 中 仍存在很 多 不 足 , 但 这种 新 的 学 术

风 气 和 时代 需 求为诸子 研 宄 带 来 了 复 兴 契 机 

清 初对考据 学 的提 倡 发 展 到 乾嘉 时 己 形 成 兴 盛 局 面 这 时 期考据对象及考


证 范 围 得 到 了 前 所未 有 的 扩大 。 由 于 明 末清初对理学 的 批评 , 此 时 的 考 证表 现为

以 先秦儒经为主 , 且 古 文经 占据 主 流地位 。
值得注意 的 是 , 此时 的 考据 学 家 亦 具

致用 思想 , 大 都充满社会关怀 , 同时 , 经学研 宄面临 日 趋 穷 尽 之境 , 因 此诸子典



籍被 自 觉 应 用 于 治 经之 中 , 成为 提供释经 的 有 力 材料 。 如焦循在 《 与孙渊如观察



论考据 著 作 书 》 中 就 曾 指 出 研 治 经 学 ,
要 以经文 为主 , 并汇通 百 家 子史等 , 进而


方勇 : 《 庄子学史》 ( 增补版 ) 第 3 册 , 北京 :
人 民 出 版社 , 20 1 7 年 ,
第 386 页 


方勇 : 《 庄子学史》 ( 增补版 ) 第 3 册 , 第 3 96 页 

1 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 ?
辨 析训 故 , 明 其道义 , 得圣 贤立 言 之指 , 以 正立身经世之法 。 这 种 从 以 经证

经到 以 子证经 的 发展 , 体现 了 时 人对诸子 学 说 的 重 视 。 诸子 典籍 为 治 经带来 丰 富



与深化的 同 时 , 也 客 观 推 动 了 学 者对 诸 子 校 训 价 值 的 探 索 , 从而 为 广 泛 考辨子 书

提供 了 必 要铺垫 。 如章 学诚 的 《 膏 兰 室 札记 》 、 王念孙 的 《 读 书 杂 志 》 等 即 体现

了 学 界 对子 学 的 重视和 深入研 寻 。 由 于清朝对 意 识 形 态 的 控制 , 此时诸子义理 的



发掘 仍 是 以 服务儒 学 为 主要 的 但 诸子 学在 考据 方面 的 新 发 展 无 疑进 步推


目 , ,

动 了 子学 的 复兴 。
乾 嘉 学 者 通过对诸 子 典 籍 的 校勘 、 训释 、 考证等 ,
为 时人及 后

世提供 了 较完善 的 阅 读文本 , 虽 然考据 研 宄本 身 缺 乏对诸 子 义 理 的 系 统 阐 释 , 



其为 发掘 诸子 学 说精 华提供 了 必 要 的 文 献基础 从而 为探 寻 诸子 思 想 文 化精 神 及

 ,

时 代 价 值奠 定 了 坚 实 的 学 术 准备 和 积 累 

从 儒 学 与 诸 子 对立 到 两者 的 融 会 调 和 , 清代 以来 , 学者 们通过学术实践逐步


改变着传 统 的 文 化格局 。 在两者 的调和 中 , 为更 好地服务 于 儒经 ,
他们在学理上

将诸子学说纳入儒家体 系 , 使之成为儒 学 的 分支 , 如考据家 孙星 衍 即 以 诸子 得五



行之 隅将 之 归 入儒学 并 具 体指 出 道家得儒 之智 法家得儒 之义 名 家得儒之




, , ,

礼 , 墨家得儒之仁等 ; 理学家姚鼐 亦 认为 儒家变而为道者庄周 , 变而为 兵者 吴




” @
起 变而 为 墨 者禽滑厘 等 可以说 以诸子宗于儒家 并为儒家之 端的观


, , , ,

点得到 了 诸多 学者 的认 同 这种 认知 虽然不 定恰 当 但在 以 儒 学为 正 统观念 的




, ,

主流 意 识形态 下 诸子 学 说取得 了 定程度 的 发展空 间 并 被 更 多 学 者 所接纳


, , 

与 之相 应 , 以 儒 学理念 阐 释诸子 典籍 亦 得 到普遍发展 , 虽 有 曲 解之嫌 , 但亦并非



完全脱离诸子 , 学者们 以 儒释子 , 无 疑 亦 为儒 学注入 了 或多 或少 的 子学思想 。 



以说 , 对诸子 学说 的 儒 家 定 位 以 及 以 儒 学诠 释诸子 均是 以 服 务 儒 学为 核 心 , 目 的 

但 从客观影 响 看 , 则扩大 了 诸子在学界的 影响 ,


从而促进 了 学 者对诸子学说 的 研

读 ,
即 使 在 具 体 思 想 理 念方 面 不 可 避 免地 存 在 儒 学 障 蔽 , 但 同 时亦激发 了 部 分时

人及后 世 学者 突破 障蔽 的 努力 。 因此 , 虽 然 儒 学 的 正 统地位 并 未 发 生 变 化 , 理学

家们 对诸子 也不 乏 微词 , 但越来越 多 的 学 者们 对诸子 典 籍 的 关注 与 肯 定 ,


为未来

诸子 学 说 的 发 展种 下 了 潜 在 的 可 变动 能 

嘉道 以 降 , 为矫 正考据 繁杂 之弊 ,
学 界 出 现 了 汉宋兼采之势 , 而注重 阐 释孔

子微 言大义 的 今文经学 也再度 崛 起 。 尤其道 光年 间 内 忧 外 患 的 社会危机 ,


引 发了

士人对 明 末清初 经 世致 用 学 风 的 大 力 发扬 他们 欲通 过今 文 经 学 与 现 实政 治 的 结

 ,


 [ 清 焦循] 雕菰楼文 学七种 》 南京
: 凤凰 出 版社
《 , : , 20 1 8 年 , 第 3 1 3 页 


[ 清 姚鼐  庄子 章 义 庄子 翼题 语 五 则
] : 载方勇


》 ,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08 册 , 北京 : 国 家图书馆


出 版社 , 20 1 1 年 ,
第 23 4 页 

1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合解决时弊 , 龚自珍 、 魏源 等 人 是 其 代 表 人 物 。 如果说 , 汉 代 的 今文 经 学服 务 于



政治 , 重 在 强 调 依 经立义 阐 释 孔子 的 微 言 大 义 , 那 么 此 时 的 今文 经学 家在经 历 了

清 初 以 来诸 子 学 说对 儒 经 的 融 入后 他们 的致用 思 想 已 并 不 局 限 于 传 统 的 经学 范

 ,

围 ,
诸子 思 想 亦 被 纳入经世 理论 ,
如 老 庄 的 无 为而 无 不 为 思 想 即 被 发掘 出 经世致

用 的 社会 理 论 价值 。 经过清 代 前 中 期 对诸 子 典 籍 的 学 术积 淀 , 诸子 的 学术研 宄开

始 由 文 献 考 据 转 向 对 其 思 想 价 值 的 重 点 发掘 而诸子 思 想 的 重 新 建构 亦 是对 附庸

 ,

儒学局 限 的新突破 可 以说 些有 识 之 士 通过诸子 学 说 自 身 发 现其 救 治 社会 的




。 ,

思 想 精华 , 使诸子复兴具有 了 脱 离儒 学 的 独立发展 方 向 

尤其 近代 以 来 , 西 学东渐 ,
儒 学 正统地 位遭遇冲 击 , 学者们对 中 国 传 统文化

的 反 思为诸子思 想 的 发展提供 了 契机 方面 在 传 统文 化 信 仰 动摇之 时 诸子




。 , ,

学 说为 国 人提供 了 新 的 文化 自 信基础 另 方面 诸子 思 想 既可与 儒 家 思 想 有 相




。 ,

通之处 , 也 可成 为批评 、 改造儒 学 的 思 想 武器 , 同时 , 在 中 西文化交流 中 ,


诸子

学说与西学亦具某些共 同 点 , 而崇 尚 西 学 的 时代趋势 , 亦 使诸子 学说得到推重 



这 些 因 素 共 同 构 成 了 子 学 兴 起 的 重 要 前 提 在传 统文 化 格 局 发 生重 大变 化 的 情 况

 。

下 ,
诸子 典 籍 被 学 者们 普遍关注 和 提倡 , 如 康有为在 万木草堂讲学时 , 诸子学说

即 是其 讲授 的 重要 内 容 ; 梁 启 超等 进步 学者 亦 倡 导 重 视子 学 , 研求 其经世致用 的

思想精华 ; 即 使俞樾 、 孙 诒 让等儒 学 大家 亦 博涉诸 子 , 有 《 诸子平议 》 《 札迻 



等重要著述 。 可 以说 , 在传 统 学 术 内 在 演变 与 西 学 外 在 冲击 的 双重作用 下 , 诸子



学 在考证 义理方面均 呈现 出 蓬勃 兴起 之 势 提的是


值得 西 学源于诸子说

、 。 ,

成为诸子复兴 的 巨大推力 , 如邹伯奇 、 薛 福 成 等 人 即 指 出 西 方科技 的 源 头 是 墨 子



思想 ,
天算 、 舆地之学来 自 《 庄子 》 等 ,
其将 西 方文 化纳入 中 学 范 畴对于 西 学 的

推广起到 了 积极作用 , 而西 学与诸子 的 关联 , 亦 促进 了 时 人对诸 子 学 的 认 同 和 广



泛研 究 。 由 于 这类观 点 在 学 理上 并不 成 立 , 因 此 随 着 中 西 文 化 交流 的 深 入 , 这种

言 论 逐渐减 少 但其 曾 经 引 发 的 社 会文化影 响 仍 有 不 可 否 定 的 面 总之 在西


, 。 ,

学传入 、 儒 学 正统地位动摇 的 历史氛 围 中 , 诸子学说 的 文 化价值应 时兴 起 , 成为



救 治 时弊 中 重要 的 传 统文化力量 。 此时 的诸子研 究 既经 历 了 传统学术 的 滋养 , 



有 西 学 思 想 的 融入 ,
而 在 中 西 文 化 的 互释方面 , 虽然 尚 显零散 , 但却 体现 了 诸子

学 从 传 统 向 近 代演化 的 过渡 印 迹 

20 世纪初 期 ,
社会 危机 日 益严 峻 , 思 想启 蒙迫在眉 睫 , 然 而千年 的 传 统思

想 不 易 改变 , 西 学 虽有可借鉴 之处 , 但 全盘 西 化 并 不适 合 成 为 改造 社会 时 弊 的 文

化实践 , 于 是对 传 统文 化 中 非儒 学 精华 的 发掘 得 到 学 者 们 的 重视 , 诸子研宄应势

20


山 东 大 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得 以全面发展 。 早期著作 如姚永 朴 《 诸子考略 》 、 江瓌 《 读子卮言 》 、 张之纯 《 



注诸子 精 华录》 、 陈黻宸 《 诸子哲 学》 、 朱谦之 《 周 秦诸子学统述 》 等 ,


其 中 既有

对诸 子 的 考证 、 校释 , 也 有对子 学 思 想 性 的 评 论 与 阐 述 , 而其救 治 时 弊 的 经世之



用 尤 为 学 者 所注 重 , 即 使在考证类著 作 中 亦 是 如 此 , 如姚永朴在 《 诸 子 考 略 序 》



效用 于 国 之始基 云 尔
“ ”

中即言 ,
欲使诸生 稍 扩其识 以 为异 日 。 而中 西思想的

会通 亦推进 了 诸子研 宄 的 发展 如 严 复 以 西 学之 , 自 由 、 民主 、 进化论等 阐 释诸子 



在 子 学 与 西 学 的 沟通 中 发挥 了 重要 作 用 。 可 以说 , 中 国 学者通过对诸子 学 说 的 附

会 实 现 了 西 方 观念 的 中 国 化 在诸子 思 想 的 释 义方面 些牵 强 的 比 附 释 义 与


, 。 ,

还原诸子学说 的本义相 违 ,
但在传播西 方启 蒙 思想方面则 起 到 了 重要 的 桥梁作

用 。 同时 , 亦有 学者 以 西 学体 系 重新诠解诸子 , 如政治 学 、 伦理学 、 哲学 、 教育



学 、 历史学 、 文学 、 心理学等 , 从而开启 了 对诸 子 思 想 的 专 题 研 宄 。 虽然在 以 西



方观念诠释诸子时 不 免 存在 曲 解 或 限 于 隅等 问 题 但通过对其 思 想 内 容 的

, ,


觉 分 类 则 有助 于 对 诸子 学 说 的 细 致 思 考 。 因 此在 民 族 危 亡 之 际 , 以 西学释子学 的

学理价值 虽不尽 如 人意 , 但其 所发挥 的 推动 社 会 思 想 进 步 的 意 义值得 肯 定 。 不同



于借子 学传播西 方观念 的 思维 , 国 粹派知 识 分子对传统文化 的 反思主 要体现在反



对 儒 学 独尊 的 专 制 文 化 以 及对诸 子 学 说 的 推 崇 他们 试 图 从 先 秦诸子 学说 中 寻 求

 ,

拯 救 民 族 文 化 的 可 行 道 路 如 章 太 炎 激 烈 抒 击 康 有 为 立孔 教 以 重 建 儒 学 正 统 的 政

 。

治 路径 认 为儒 经 当 被视作 历 史文献之 诸子 思 想 亦 应被重视 深化 发挥其




, , 、 ,

社会文化价值 , 其主要著 作有 《 诸子略说》 《 国 故论衡》 《 庄子解故 》 《 齐 物 论 释 》

等 , 虽然章 氏 晚年仍 回 归儒学 ,


但 其黄金 时期 阐 扬诸子 义理 的 学 术贡 献则 推进 了


学 界诸子 研 宄 的 新发展 。 正如 胡 适所评 :


到 了 最近 ,
如孙诒让 、 章 炳麟诸 君 

竟都用 全副 精力 ,
发 明 诸子学 。 于 是从 前 作经学 附属 品 的 诸子学 , 到此时代 ,



” ? “ ”
成专 门 学 中 国 哲 学史大纲 导言》 可以说 诸子 学说作为 专门学 



。 ( 《 ) ,

发生 , 意 味着 学 界对其 独立文 化价 值及 地位 的 认 同 , 而其特征 即 在 于 它 不再 是儒



经 的 附庸 , 而 是对 封 建 儒 学 的 否 定 和 诸 子 思 想 的 新 诠解 。 它 要 以 复 兴 的 先秦诸子

代表 民族 的传 统文化 , 应对儒 学专制 的 流弊 以 及 西 方文化 的 挑 战 。


诸子学在 当 时

担 负 起 了 挽救 民族文化危亡 的 重要使命 此外 战 后 的 西方社会遭受严重破坏


。 , 

游历 欧洲 的 中 国 学人如 梁启 超 张君劢 等深刻 体 会 到 中 国 精神 文化 的优势 因此 、 , 



他们 试 图 发挥包括儒 家 、 诸子在 内 的 所有 先秦文 化思 想 , 以此调和物质 与 精神 的



关系 。 虽 然 有时 仍 不 免对 儒 学 的 偏 重 ,
但诸子 学 说 的 精 神 价 值亦 得 以 大 力 阐 扬 


姚永 朴 : 《 诸子考略》 , 北京 : 北京 资 研编译 社 , 1 9 28 年 ,
第 1 页 


胡适 : 《 中 国 哲 学 史大 纲 》 , 天津 : 天津人 民 出 版 社 , 20 1 6 年 ,
第 6 页 

2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五 四 新文化运动 以 后 , 儒 家 思 想受到 激烈 抨击 , 诸子学说成为批评武器 ; 



倡 导 西 学 思 想 过程 中 ,
除 诸 子 学 说 被 发 掘 出 与 西 方观念 存 在 某 些 契 合 外 , 西学的

引 进亦 使 学 者们 以 西 方 学 术 方法重新研读诸子 典 籍 促进 了 子 学 与 西 学 融合 的 新

 ,

发展 。 如 胡 适 早 期 治 诸 子 是 以 西 方进 化 论 思 想 为 参 照 , 寻 求二者理念 的 相 通 , 

是写 出 了 先 秦 诸 子进化 论 》 文 年基于此又完 成 了 中 国 哲学 史大纲 》


《 , 1 9 1 9 《 

而 其对杜威 实 用 主 义方法 的 应 用 与 推广 为诸子研 宄注入 了 新 的 治 学方法与 义理



阐释 。 其中 , 在治 学方法方面 , 胡适开启 了 新 的学术规范 , 其对学界 的 启 迪与影



响尤为 巨大 。 杜 威 的 学术理念重 在 强 调 事实 证 据 、 逻辑推理 、 创造性 思维 等 学术




“ ”
精神 ,
胡 适则 将之发展为 大胆假设 , 小心求证 , 主 张要 以 踏实 的 态度 搜集材

料 、 科学 分析材料 , 并运用 自 己 的头脑 、 精密 的 心 思对科 学 概念 或方法给 予 修 正



或丰富 。 对此 , 在述 学 方面 他提 出 , 了 明变 、 求 因 和 客观评判 三方面 的 探讨 路径 



而在考证 方面 ,
他亦 以 西 学为参照 , 发展 了 传统考据 学 , 提 出 从史事 、 文字 、 

体 、 思 想 和 旁 证等 多 个角 度对 材料进行 辨 伪 和 审 定 。 这 些 学 术 方法 的 归 纳 , 不但

推动 了 诸子研 究 的 发展 , 而且对整个学 界产生 了 积极 效应 。 胡 适对 自 己学术进行





评价时 即 言 我治 中 国 思想与 中 国 历史的各种著作 都 是 围 绕着 方法 这
‘ ’


: ,

观念打转 的 方法 实在主 宰 了 我 四 十 多 年来所有 的 著述 从基本上说 我这




‘ ’

, 。 ,

” ?
点 实在 得益于杜威 的 影 响 可见 胡 适重视学 术方法 而 他所提倡 与 实 践 的


。 , ,

方法亦 开 启 了 新 的 研 宄 范式 , 正 如王 明 德先生所 言 :
我们今天 回 过头 去 看胡 适

的 学术研 宄 , 尽 管他 的 某些结论仍可商 榷 , 甚至是错误 的 , 但 他所 用 的 考证方法




”?
所 体现 的 学 术 精神 , 在 学术史上仍具有开创 意义 。 可 以说 , 胡适实证主 义 的 方

法促进 了 子说 与 西 学在 治 学 理念方面 的 深入 融 合 从 而 在方法层 面上进 步推动




了 诸子学说的 系统研究 。 而 其实事 求 是 的 学 术 精 神 在 整 理 国 故 的 运动 中 亦 发挥 了



重要指导 作用 , 并 直接 影 响 了 二 三 十 年 代 以 顾 颉 刚 、 钱 玄 同 等为代表 的 疑古 思潮

的 兴起 , 他 们 对诸 子 人 物 及 典 籍 进 行 了 重 新 考 证 , 其 学术结 论 虽 不免 因 偏 见 、 

读 、 疑 古 过度等 多 种 因 素 而 仍 有 待继续探讨 , 但他们 的辨疑态度和 求真精神 实为



诸子研 究 营 造 了 新 的 考证风气 , 为 学界提 供 了 宝 贵 的 学 术财 富 。 由 于 新 的 考证方



法 不 仅 包 含 了 传 统 考 据 训 诂 校勘 等 内 容 而 且 亦 涉 及 到 其 思 想 体 系 内 部 致性

、 , 

合理性等方面 的 判 断 ,
因此 ,
其 改变 了 传 统 的 尊孔卫道学风 ,
在诸子考证研究发

展的同时 , 亦 客 观 促进 了 诸子 义理 阐 释 的 深 入 。 关于 传统诸子义理 的 阐 发 , 主要

围 绕 心性之谈 、 贤圣之理展开 , 体现 了 从属 于儒 学 的 非主流地位 ; 随着西 学 的传




胡适 口述 , 唐 德 刚 译注 : 《 胡适 口述 自 传 》 , 桂林 : 广 西 师 范大 学 出 版社 , 20 1 5 年 ,
第 1 1 6 页 


王 明 德等 : 《 近代 中 国 的学 术传 承》 ,
成都 : 巴蜀 书社 , 20 1 0 年 ,
第 36 3 页 

22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论文
 

入 ,
儒 学专制 的 瓦解 , 诸子 学 说 亦 取 得 了 学术独立 , 并试 图 在某些观念上寻求 与

西 学 的 相 近或相 通 ; 而此时 , 由 于西方治 学观念 的影响 , 诸子 学说 的 义 理诠解 亦



发生根 本性 转变 即 西 方 学 术 系 统 下 诸子材 料 的 选择 性融 入 使 子 学 研 宄 呈现 了 时


代 风貌 , 而考据 与 义 理 的 结合 亦 使诸 子 学研 宄 更 显 充 实和 丰 富 。 可 以说 , 此 时汇

通 中 西 的 诸 子研 宄 并 不 局 限 于 通过发掘 诸子 学 说 中 潜存 的 西 方观念来实现 中 西


文 化 的 融通 , 而 是在 此 基 础 上 亦 增 添 了 西 方 研 宄 方 法 、 学术框架 、 治 学 思 维等 多

方面 的 学 习 和借鉴 。 而 中 西文 化 的 会通 , 也并非局 限于学术领域 , 而是 自 觉 关联



了 社 会 政 治 领域 的 讨 论 。 需要指 出 的 是 , 这 种 学 术方法 虽 然 促进 了 对诸 子 义 理探

讨 的深入 ,
但 其 在 价 值 取 向 上 大 都 以 西 学 的 是 非 评判 为 标 准 , 体现 了 西学 的 主 导

以 及这种 新 的 学术方式在 实 际研 究应用 中 的 不成熟 。 然而 , 不可否 定 的 是 , 这种



治 学方法和 理念对诸子研读开启 了 新 的诠解视 角 , 并 引 领 了 新 的 学术发展方 向 



总 之 近现 代诸 子 学 说 的 兴 起来 源 于传 统文 化 内 在 演 变 与 西 学 东 渐 的 双重动


力 。 从 内 在 因 素看 ,
明 末清初 学者对义理空谈 的批评反思 、 对经 世致 用 的 提倡 

以 及 以 经 解经 所呈 现 出 的 饱 和 状态 , 为诸子兴起提供 了 文化发 展 的 内 在可能 。 



是子学 中 的致用 思想 、 解经 功 能 被 学 者们 关注和 发 掘 , 以 期 实 现对儒 学 发展 的 有



益补充 。 近现代 以 来 , 列 强入 侵 及 西 学 传入 ,
动摇 了 儒 学 的 正 统地位 , 从而在客

观 上 构 成 了 促进诸子 发 展 的 外 在 推 力 。 面对 民族 危亡及 西 学冲击 , 爱 国 的 知识分



子 们 开 始 思考 与 探 索 民 族 文 化未 来 的 发 展 之路 , 有 的 学者认为 , 我们应 当 学 习 西

方进步 的 理念 , 同 时 亦 应汲取传 统 文化 中 的 思 想 营 养 。 诸 子 学 说不 仅 包 含着 能够

使 中 西 文 化沟 通 的 某些观念 , 而且亦有 自 身 的 思 想精华 , 这为 民族文 化 的 发展提



供 了 新 的 传统理论之源 。
如 以 康有为为代 表 的 维新派 ,
即 借鉴 了 诸子 思 想 完成其


“ ”
对孔子 托古 改制 的理论构造 , 从而 为 维新 启 蒙 、 变法服务 。 他 的 变法理论虽

仍 以儒学为中 心 , 但诸子学 说被纳入为必 要 的 理论工具 , 这从 客观 上亦 反映 了 学



界对诸 子 思 想 的 关 注 和 重视 以 章 太 炎为 代表 的 国 粹派 则 反对孔 教 主 张 分为


。 ,

二地看待 儒 学 的功过是非 ,
其重在抨击西 方文化 , 弘扬 中 学传统精华 ,
使诸子具

有 了 脱 离 儒 学 的 独 立地 位 。 其欲 以 中 学为本位 , 并 有选择地参 照 西 学 , 通过解放




思 想 实现古 为今用 、 返古开新 的文化繁荣 。 而严复 、 胡适等人则 偏重西学 , 通过

诸子 学 说 发 掘 与 西 方文 化 的 相 契理 念 , 批评 旧 儒 之弊 ,
同 时 亦 使诸子 学 说成为 宣

传 西 学 的 重要桥梁 。 虽 然 这些 学派 在对诸 子 的 阐 释 中 均 存在 牵 强 附会等 问 题 , 



不可 否 定 的 是 , 诸 子 学 说适应 了 西 学 思潮 和 救治 时弊 的 客观 需 要 , 其丰 富 的 文 化

诠解彰显 了 有 识 之 士 多 元求 索 的 社 会 价 值 其 为 近 现代 文 化 的 演变 和 转 型 提供 了


23


山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必 要 的传 统文化基 因 , 发挥 了 值得肯 定 的 历 史 性文 化 意 义 

第二节 近 现代 庄 学 的 复兴

百家争鸣之时 , 传统思想 的 发展是多 元 的 , 各 家 学 说 处 于 平等地位 。 自 汉代



独尊儒 术后 , 诸子学说则 呈现 了 不平衡 的 状态 , 有 的 被排斥 , 有 的 被压抑 , 有的



被冷落 作 为诸子学说之 的 老庄道家 思 想 虽 未 居 文 化 传 承 中 的 正 统 地位 




。 , ,

由 于其批评儒 学封 建统治 之弊 的 内 容及 形 而 上 的 文 化 品 质 其始 终作 为 儒 家 学 说

 ,

的 对 立或补 充 而 存 在 并对社 会历 史 进程 及 历 代文人 志 士 的 精神 境 界产 生 了 深远


, 

影响 。 尤其 当 封建统治 发生危机甚至朝代更迭 之际 , 道家理论 常被用 作 革新救弊



的利器 , 如 东汉末年王充等学者 以 道家 自 然之 旨 批判汉 儒 的 天 人感应 论 , 而农 民



起 义 领 导 者 张 角 则 是 以 道 家 思 想 组 织 太平 道 , 欲推 翻 没 落 的 汉 王朝 , 晋代 的鲍敬

言 主 张无君论 、 晚唐 的 无能子 否 定 礼 乐 教化等 , 亦 是 以 老 庄道家 为 理 论 武 器反抗



封 建 统 治 宋代王 安 石 作 为 变法 的 改 革 家 也 是 将道 家 思 想 作 为 革新 变 法 的 重要 参
, 

考理论 , 明 末清 初 王 夫之等 人 则 是通过对 道 家 思 想 的 批 判 性 吸 收来 改造 儒 学 。 



以说 , 道家 思 想在千年 的 历史 行程 中 虽未 以 主流形式存在 , 但它从未缺席 , 总是



或 隐 或显 地 在 改 革或革命 中 发挥 其批儒 治 弊 的 社 会 作 用 。 此外 , 道家 思 想倡 导对

个体价值 的 追 求 , 亦 是对 儒 家 群 体 意 识 的 重 要 补 充 。 它 为个人 的 存在 展开 了 无 限

的潜在可 能 , 并 使 人 们 以 之 应对 不 可 预 测 的 悲 喜 人 生 , 因此 , 它在历代文人 的精

神 世 界及 人格塑造方面产 生 了 深远影 响 。 由 于 庄 子 是对 老 子 思 想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

其 所蕴含 的 内 容 不 仅有 抽 象 的 形而 上学 , 而 且 亦 具 经世 的 政 治 理念 , 还充满 了 独

立 富 足 的 情感 ,
对自 由 的 追求 , 对 困 顿人生 的 无 限超越等 丰 盈 的 精祌 滋 养 , 因此

《 庄子 》 得到 了 历 代大多 数 知 识 分子 的 喜 爱 

近现代 中 国 时 局 动 荡 ,
内 忧外患 , 危机重重 ,
随着诸子 日 益被关注 , 道家 思

想再度兴起 , 而 庄 学 复 兴 在 著 述 中 的 表 现 主 要 有 以 下 几个 方 面 :
首先 , 是 《 庄 子 》

校释类著 作 的 新发展 在 循续 传统 的 文化发展 中 些学者上承训 诂 考证之风


。 , 、 

精 研 校注 《 庄子》 , 适应 了 儒 学 需 要 道家 文 化补 充完 善 的 学 术潮 流 。 如道光年 间

的 俞 樾是承传 乾 嘉考据 学 风 的 朴 学大 师 , 他在 治 学 门 径方面 , 上接高 邮王念孙 



王 引 之父子 , 同 时 在 学术 思 想 上 亦 受经世致 用 理论 的 影 响 , 体现 了 汉 宋 兼采 的 特

点 。 他虽 以汉学为基 ,
但并不 局 限于传 统经学 , 应诸子兴 起之势 , 他重视诸子 研

究 ,
并在 《 诸子平议 》 中 著有 《 庄子平议 》 三卷 。 在对 《 庄 子 》 文本 的考释 中 

其考证过程及 论证 资 料较 之于 前 人更 为 详细 和 丰 富 , 在判 断 是非及提 出 己见 时 

24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亦重在说 明 其 中 原 由 。 他 大量 引 用 了 儒 家 经典 , 沿 承 了 以 子证经 的 治 学 理念 , 

现 了 学者 们 在 以 儒 学为核 心 的 时代难 以 超越 的 思 想羁绊 。


但不可否认 的 是 , 他的

研 宄 成 果 对 于 庄 子 考据 学 的 近 现 代 发 展 起 到 了 重 要 的 承 上 启 下 作 用 正 如 方 勇 先

 ,


生所 言 :
俞樾的 《 庄子平 议 》 是 继 王念 孙 《 庄子 杂 志 》 之 后 又 一

部十分重要 的

《 庄子》 校订 著作 , 对 《 庄子 》 中 大量文句 、 文 义 作 了 精 心 考订 , 取得 了 很大 的

成就 。 此后 孙诒 让 《 庄 子札迻 》 、 郭庆藩 《 庄 子集 释 》 、
章 炳麟 《 庄子解故 》 、 

鬯 《 庄子校书 》 、 陶鸿庆 《 读庄子札记 》 、 刘 师培 《 庄子斟补 》 、 高亨 《 庄子 新笺 》 



” ?
王叔岷 《 庄 子校释 》 等等 , 几乎莫不受其沾溉 。 可 以说 , 以 子证经 是 《 庄子 

在 以 经学为 核 心语境下 的 学术新 发展 , 《 庄子 》 成为 印证 、 巩 固儒学思想 的重要



辅助 这是近现代庄 学在 传统 内 在 衍变 系 统 中 的 新 变路径之 在 历代学者对 庄




, 。 《

“ ” “ ”
子》 的注释 中 , 大都沿 循 我注六经 和 六经注 我 两 个诠释 向 度 , 而近代 学


“ ”

者 多 继乾嘉考据之风 , 以 我注 六经 为主要释 义方法 , 从而忽视 了 义理阐 释 



对此 , 钱 穆在 《 庄子纂笺 》 中即指 出 : 清儒治古 书 , 所长在 训 诂 、 校勘 ,


所短

在义理 、 文章 。 王 、 俞两家 , 在清儒 治 先秦诸子书 中 , 最具成绩 , 其得失亦莫能



自 外 治 庄 书 而 不 深 探其 义理之 精 微 不 熟 玩其文法之奇变 专 从 训 诂校勘 求 之


。 , , 

则 所得 皆其 粗迹 。 故清儒 于庄书殊 少 创 获 ,
较之魏 、 晋 、 宋 、 明 , 转为不逮 , 


” ?
亦治 《 庄 》 者所应知 也 。 可见俞樾等人在 义理 、 文法方面 的 治 庄之 失 。 随着西

学传入 与 传统儒 学 受到 冲击 , 《 庄子 》 考据 研 宄 亦 发 生 了 其他新变 化 。 学者们除



了 以音 、 形 、
义 等 传 统 校勘 形 式进 行 注 释 外 , 亦 尝 试通过更 广 泛 的 群 籍 参 校及 运

用语言学 、 民俗学 、 文 化学等新 方法 ,


以及金文 、 敦煌残卷 、 碑 刻 等新材料进行

文 本 的 考证 和 订 补 , 也更注重考据与 些许义理相 结 合 的 叙述性表达 。 同时 , 这些



新 方 法及 新 材 料 的 融入 , 促进 了 以 子 证经 向 脱离 儒 学 发展 的 趋 势 ,
使庄子释 义呈

现 出 独立 的 文化价值 

可以说 近现代 庄 子 》 的 考据 研 究 不但 为 读 者提 供 个趋于 完善 的 阅 读文




, 《

本 , 而 且 亦 蕴 含 了 作 者 经 世致 用 的 自 觉 目 的 。 如 刘 文 典作 《 庄子补正》 的 目 的是

能视生死如昼夜
“ ” “
使读书 人 、 以利 禄为尘垢 ,
以此将 振叔世之 民 ,
救天 下之


” ? “

敝 。
苟世之 君子善读其书 ,
修 内 圣 外王之业 ,
明 六通 四 辟之道 , 使人纪 民 彝


” ?
是 则 余董 理此 书 之 微 意 也

复 存于天壤 , 。 高潜在 《 庄子补注叙 》 亦 言 :
夫读


古书者 , 必 由 训 诂求之 , 如 入绝 国 之有 象译 也 ; 必 由 谊例 求之 , 如 泛远海之有舟



方勇 : 《 庄子 学史 》 ( 增补版 ) 第 4 册 ,
第 3 36 页 


钱穆 : 《 庄子 纂笺 》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 三联 书 店 , 20 1 4 年 , 第 5 页 


刘文典 : 《 庄子补 正》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0 1 5 年 , 第 3 页 


刘文 典 : 《 庄 子补 正 》 ,
第 3

4 页 

25


山东 大学 博 士 学 位论 文 


航也 。
… …

今读 度青之注 , 揆 以 鄙见 , 虽 不敢谓 无 所异 同 , 而 析 理 之微 , 折衷 之

当 ,
… …

不 但为 诵 蒙 庄 者 正其 准绳 ,
亦为 治诸子者示 以 途径 。 庶可因 是 以求古先


” @
哲 人之意 , 而 知 非 泰 西 苏 格 腊第 、 达尔 文 辈 所 能及 也 。
体现 了 庄学较之于西 学

的 优越 。
又如 阮毓崧撰 《 庄子集注 》 , 亦 是 欲 在 乱世 中 改 善 民 风 , 拯 救世 道 人 心 

莫之知载 祸重 于地 莫之知避

他在序 中 说 :
夫庄子 以 福轻于羽 , , , , 亟亟焉示

以 良方 ,
开其觉路 , 秃而施髢 , 所 以利 天下 后 世者 , 何可胜言 。 其后 四 百 年 , 


” @
教东来 , 以 贪嗔痴亟为垂戒 。 据 祗 园 世法之说 , 尤足 以证漆 园 先觉之 明 。
他虽

以 庄子为佛 教先驱 但其释庄 亦在于救世 此外 亦有 些 庄子 注本 引 用 了




, 。 , 《 》

定 的 西 学观念 有 的 虽井不恰 当 但体现 了 学者们试 图 会通 中 西 的 努力 如钱




, , ,

“ ”

穆在 《 庄子纂笺 》 中 释 《 外物 》 中 木 与 木相 摩 则 然 , 金 与 火相 守 则 流 时 ,



” ?
此泰西 电 学 体现 了 西 方科学与 庄子 思想 的 交


引 薛福 成 之 言 、 化学之权舆 ,

融 他也 多 处 引 用 严复 以 西 释 庄之见 亦偶 引 武 内 义雄之见 他
。 , ,
自 言其 目 的是 



注释类著 述 的 进

见异邦学人治我古籍之 例 总之 近现 代 庄 子 》 考据
一 

。 , 《 、

步 发 展体 现 了 庄 学 兴 起 的 新 变化 而这种 新变主 要 是 基 于 传 统庄 学 内 在 发 展理路



 ,

的演变 , 也就是说 , 它 始 终坚 持 的 是通过杂 采群 籍 、 校勘 异 同 等 方 式 纠 辨 脱 讹等



误 疏通疑滞 发 明 其恰 切 之 意 这 根本治 学理念没有 改变 但在具体 的 写作




, , , ,

过程 中 则 有 了 新 的 扩展 , 如援 引 材料范 围 的 开拓 、 思 维方式 的 多 样 、 叙述方式 的



改进等 ,
他们 不 再 局 限 于 乾 嘉 时 期 重视文 本 的 订证 , 亦 非传统忽视考证前提的义

理 阐 释 而 是通过考证与 义理 的 结 合 发掘 其 时 代 需 求 的 文 化 意 义 从而 体 现 了 《 
, 庄
 ,

子 》 校释著 作 的 发展和 深 化 。 虽 然 学者 们在释义方面 的 诠解仍 然有 限 , 但其较为



完 备 的 文 本 考证 为 庄子 》 义理 阐 释 的进 步纵深开 拓做好 了 应有 的 先行 准 备

《 

或者说 , 《 庄子 》 校释 著 作 的 发展 为 庄学 的 复 兴 完 成 了 重 要 的 基础 工 作 

其次 , 是 义理类 著 作 的 新 发 展 。 关于 《 庄子 》 研 宄 的 传 统著 述 , 大 都重视义


“ ”
理阐 发 , 即 侧重于 六经注我 的 主 体性 发挥 。 与 考据 性著 作 相 比 , 义理性著 作

强调 依据文本进 行 思 想 性 的 关联 与 发挥 , 体现 了 释义 内 涵 的 灵活和 丰富 。 清末 民

初 , 随着社会矛 盾 、 民族危机的 加深 , 经世 致 用 思 潮 再 度 被 提 倡 ,
传统思想 中 救

世安 民 的 致用 价 值 亟 待 发 掘 , 因此 , 学 者们 的 研 宄重 点 逐渐从 《 庄子 》 的 文字考

据 转 向 对其 思 想 义 理 的 探讨 。 虽然俞樾 、 孙诒 让等学者 在考据方面 已 取得较大成



就 , 但从整体来看 , 考 据 之 学 在 学 术 发 展 中 呈衰颓之 势 , 义理阐 释重新受到 学 界




谢祥 皓 , 李 思乐辑校 : 《 庄 子 序 跋 论 评辑 要 》 , 武汉 : 湖北教育 出 版社 , 2 00 1 年 , 第 20 4 页 


阮毓崧 : 《 庄子集注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第 1 3 7 册 , 第 9 页 


钱穆 : 《 庄子 纂笺 》 , 第 28 4 页 


钱穆 : 《 庄子纂笺》 , 第 8 页 

26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论文



关注 。 由 于考据之风 的 影 响 , 此时 《 庄子 》 的 义理阐 释往往 亦参照群集 , 但与考




据类 著 作 不 同 的 是 它 是 以 义理 阐 发 为 重 点 而 非 以 订 正文本为主要
, ,
目 的 。 同时 

西 方 治 学 思 维 及 方法 的 传 入 , 亦 促进 了 学 界 庄 学 义理研 宄 的 新发 展 。 在 形式方面


体 现 为 对 传 统 庄 学注 疏 形 式 的 逐 渐 转 变 , 在 内 容上 则 体现为对义 理 的 深入 阐 发 

其 中 既有对传统文化 的 继承 , 也 有对 西 学 的 借鉴 , 表现 出 中 西 交汇 的 特点 。 关于

义理类著 述 的 新 发 展主 要 包括 以 下 几个方面 

第 以 传 统义理 阐 释方法为主 发掘 出 新 的 现 实 义涵 如 杨文会 的 南华




, , 。 《

经发 隐 》 继承 了 传 统 以 佛 解庄 的 方法 , 通 过节 录 《 庄 子 》 原 文而为十二 章 , 并为


之 标题 、 释义 。 对此 , 他在 《 叙》 中说 :
惟 明 之陆 西星 、 憨 山 清 二家 以 佛理释

之 。
憨山 仅释 内 篇 , 西 星则 解全部 。
今阅 二书 , 犹有 发挥 未 尽之意 ,
因 以 己意释


” @
十二 章 , 与 古 今 著 述迥 不 相 同 。 如 果 说前人 以 佛释庄重在对其所蕴心 、 性佛理


“ ” “ ”

那 么 杨 氏 的 释 庄则 兼论其 处世 世

的揭示 ,
与 出 , 正如其所言 : 出 世之 言 

或浅 或深 ,
浅 者不 出 天乘 , 深 者直达佛 界 。 以是知老 、 列 、 庄三子 , 皆从萨婆若


海逆流而 出 , 和 光混俗 , 说 五乘法 ( 人乘 、 天乘 、 声闻乘 、 菩萨乘 、 佛乘 ) 。



” ?
令众生随 根获益

他 从佛 学视角 对庄子
” “
。 可以说 , 和光混俗 令众生 随根获



益 的阐释 , 正 是 时 代 所 需 的 致用 理 念 。 在具 体释义 中 , 杨 氏运用 了 传统随文作

注 、
章 末评论 的 方法对 《 庄子 》 文 本进 行 诠解 , 而其在文本 分析及 义理解读 中 亦


“ ”

表现 出 归 纳 总 结 的 条理性和 逻辑性 如在 鲲鹏变化



章中 他指 出 此



。 , :

章书 有十大 者 具大因 二者 证大果 三者 居大处 四者 翔 大路


, 。 , , ,
; ; ; ,


五者 , 御大风 ; 六者 ,
享大年 ; 七者 , 游大道 ; 八者 , 忘大我 ; 九者 , 泯大功 

” ?
十者 , 隐大名 。 继而分 别 从初 释 大 因 、 二释 大 果 、 三释大处 … …

十释大名 对其


展开释义

这种 清 晰 的 条理性 总 结 是 作 者对

, 《 庄子 》 所含 大 的 思 想 的精细 发

挥 ,
并 隐 含 了 从根 本无名 到 枝 末 无 名 的 逻辑 顺 序 ,
体现 了 近现 代 学者 重 视逻辑 

思辨 的 治 学特 点 。 此外 , 由 于 西学影响 , 《 庄子 》 义理阐 释 的 著 作 亦表现为通过



传统注疏方式 , 借鉴 西 学思想 , 表达 中 西 融通之 见 。 如严复 的 《 庄子评 点 》 即是



以 西 学 观 念诠 释 庄子 》 的早期 代表 在 庄子 》 些核 心概念上 他试 图 以 西


《 。 《 ,

“ ” “ ”
语与之对应
“ ”

如以 Na t u r e 释 性 天理 , 以 Acc i dent 释 形 , 以 Es s ence

“ ”
或 P r op e r i um 释 德 等 , 在思想 阐 释上 , 他 亦注重通过 《 庄子》 释义 引 入西方



观念 , 如达尔 文 、 卢梭 、 斯 宾塞等人 的社会思想 , 并指 出 挽近欧西平等 自 由 


杨仁 山 : 《 杨仁山卷》 , 武汉 : 武汉 大 学 出 版 社 , 20 0 8 年 , 第 2 1 4 页 


杨仁 山 : 《 杨仁山 卷》 , 第 2 1 4 页 


杨仁 山 : 《 杨仁山 卷》 ,
第 2 1 5 页 

27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 ?
旨 , 庄 生 往往 发之 。 在评论 中 , 他 不 但注 重 以 西 方 的 进 化论 、 自 由 思想阐释



《 庄子 》 , 而且亦借此 引 介西 方科学知 识 , 如 :
厉 风济 ,
则 众窍为虚 ,
非深 察 物


@“ “ ” ?
算术家所谓第三等微分也

秋 毫 之端 万 分 未 得 处

理者不 能道 焉 即

。 

对于 庄子 的 四 方上 下 之无 穷 , 他 则 以 天文 、 地质 两科论之 , 等等 , 这些西 学 知识

暗含 了 西 方实证主义方法 。 可以说 ,
不 论 在 人生 理念 、 社会思 想 还 是 知 识 方法 方

面 ,
他均 尝试 中 西 文 化 的共通 , 虽 然 其 阐 释 是有 选择 性 的 随 文评 点 , 某些 内 容在

学 理上 亦 值 得 商 榷 , 但 西 学 的 大量 引 入则 使 学 界看到 了 中 西 融合 的潜 能 , 为未来

学 术 的 发展示 范 了 路径和 方 向 。
同时 , 以 西 释 庄 在 客 观 上 亦 是对 西 方 文 化 思 想 及

社会理念 的 介绍 ,
自 由 平等 理 念 的 倡 导 意 味 着 对封 建 专 制 的 批评 , 进化论 的 传播

亦 为 时 人 寻 求救世 思 想 提供 了 新 的 理论方法 而西 方科 学 知 识 的 全解 亦对传 统 学



 , i

术 方 法 的 改 进给 予 启 示 , 这些影 响 使 《 庄子 》 在近现代 发挥 了 思想 启 蒙 的 文 化价

值和社会 作 用 

第二 , 借鉴 西 学方法 , 改变传 统义理阐 释范式 。 随着西 方学术思想 的 日 益涌



入 , 传 统学 术 的 研 宄方 法及 模 式 发生 了 根本 变化 。 严复 的 《 庄子评 点 》 虽然 引 入

了 些西 方科 学方法 但 他在 阐 释 中 仍 沿 用 了 传 统注 疏方式 而胡适的 中 国哲




, , 《

学 史 大 纲 》 则 是 从 内 容 到 形式 均 以 西 学 的 思 维 和 方法 对传统 文 化进 行 重 构 ,
蔡元

培 赞 叹 胡 适从证 明 的 方法 、 扼要 的手段 、 平等 的 眼光 、 系 统 的 研 究 四 个方面对 中



国 哲学 的 建立和 发展提供 了 学术 门 径 其实 这 治 学 门 径 虽然 明 确 指 向 的 是哲


, ,

学领域 但其 实 际 上 则 影 响 了 学 术 界 的 各个领域 如 他总 结做 部理想 的 中 国 哲





学 史 的 方法步骤 是 第 步搜集史料 第二 步须审 定史料 的 真假 第三 步 须把




; 。 。

切 不 可 信 的 史 料全 行 除 去 不 用 第 四 步 须把可 靠 的 史 料 仔细 整理 番 使





… …

” ?
家 家 的 学说 都 成有 条理有 统 系 的 哲 学 可以说 史学 文学等领域在其 发


, 。 , 、

“ ” “ ” “ ”

展 中 也都借鉴 了 这 方法 而 明变 求因 评判 的 方法 论 体 系 亦使传统


, ,

学 术研 宄 进入 了 新 的 思 维模 式 。 他开启 了 近现代学术探寻 的 新 范式 , 亦 为庄子研



宄提 出 了 更加 明 确 的 学 术研讨 原 则 。
由 于 胡 适 的 学术思想 是 以 实证精神 为指导 

他对 庄 子 的 玄 妙 之理并未 从形 而 上 的 视角 进 行 解读 而 是 从知 识论 角 度 给 予重新

 ,

“ ” “

认识 , 因 此 他对 《 庄子 》 思 想评价 不高 , 认为其 不遣是非 的 达观理念是 




” ?
端的守 旧 主义 。 他 的 研 宄结论 虽然并不准确 , 但是 他 的 学术方法 却 突破 了 传


严复著 , 王栻主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1 9 86 年 ,
第 1 1 46 页 


严复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第 1 1 06 页 


严 复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第 H3 7 页 


胡适 : 《 中 国 哲 学 史 大纲 》 , 第 23 页 


胡适 : 《 中 国哲 学史大纲》 ,
第 22 1 页 

28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统注疏 、 评点 的局 限 , 体现 了 西 方学 术 中 概念 性 、 分类性 、
体 系 性等特 点 的 研 宄

路径 。 而冯 友兰 的 《 中 国 哲 学史 》 则 从宇 宙论 、 人生 论 、
知 识论三大系 统 展开哲


学研 宄 体现 了 以 西 学方法 阐 释 中 国 传统文化 的 进 步成熟 在 他们 的 影响 下

, 。 

学者 们 纷纷 以 西 方 的 哲 学 话语 系 统 来讨 论庄 子 , 如苏 甲 荣 的 《 庄子哲学 》 即 受其


影响 , 它 通过对全书 意 旨 及散见 各篇之语 的 归 纳 , 从宇宙观 、 生死观 、 命定论 

本真 论 、 智识论 、 养生 、 处世 、 治 道 等 多 个方面 , 对 《 庄子 》 思 想 展 开论题集 中



的详细分析 , 体现 了 对 西 方 知 识 系 统 、 学术思 维 的借鉴 



值得 提的是 些学者在借鉴西 学方法 的 同 时 也兼用 了 传统训 诂 考据




一 一

, , 、

之法 体现 了 在 整体 结 构 上 的 中 西 融合 如 蒋锡 昌 的

, 。 《 庄 子 哲 学 》 包 括 了 庄 子


”“ ” “ ” “ ”
齐物论校 释

哲学 逍遥游 校 释 天下 校释 四个部分 其中




庄子哲 学
“ ” “ ”

帝道与 臣道

从 道之意 义 道之 分类 ( 天道 、 、 圣道 ) 庄子思 想 与 其他之关


系 展开系统分析 , 既 体现 了 对 概念 的 重视 , 亦体现 了 专题研 宄 的 关联性 和 系 统



性 。
在他看来 , 通过 《 逍遥游 》 《 齐物论 》 《 天 下 》 三 篇可得全书 之大概 , 因 此他


“ ”

以 传统注疏形式对其校释 并将之与 庄子哲学 合而为 正如 他在 序


, 。 《 自 

中说 : 治庄子哲 学者 , 所 以 贯 通其全部之 思 想 。 然不根其文 字 ,


则流于 空 。 


” ?
庄子 训 诂 者 ,
所 以 董理其文字 。 然 不本其哲学 , 则 失诸碎 。 因此 , 他主 张哲学



与 训 诂 当 兼相 为用 对于此书 的 整体结构安排 他亦言 哲学 篇 叙述 


。 , : , 《

子 》 全部之思 想 , 而 其 根据 则 为 训 诂 ; 校释三篇 , 理其训 诂 ,


而 其根据 则 为哲 学 

” ?
务使哲学与 训 诂合而为 庶 阅 者 既通 其 文 字 又知其学 可以说 关于庄子


, , 。 ,

哲 学 方 面 的 研 宄本 应 是 借鉴 西 学 方法 下 的 展 开 和 论 述 但蒋 氏 并 未 满 足 于 西 学


隅 而是试 图 通过 中 西 学术方法 的 结 合实现二者 的 兼顾和 融通 这 中 西结合的




, 。

思 维 模式 不 仅 体 现在 哲 学 等 新 兴 领域 , 其对传统注疏类 著 作 亦有新 的 改变 。 如支


“ ” “ ”
伟成的 《 庄子校释》 即 包含 了 研宄之部 与 解释之部 上下两篇 ,
其中 , 


“ ” “ ”“ ” “
研 宄之部 他 讨 论 了 庄 子 略 传 庄子书略考 庄子之 宇 宙 论
”“

中 ,
庄子


” “ “ ”“
之生物进化论
” ”
庄子之人生哲学 庄子之论理学 庄子之修养论 等 些问


“ ”

解释之部 则 是对 庄子 三 十三篇 的 随 文注疏 从整体而 言







; 《 》 。 ,
研宄之部
“ ”

的 内 容 比较简 短 而 解释 之 部 的 内 容 占据全书主体 前 部分体现 了 对西 学





研 宄方法 的 借鉴 而后 部 分 则 是对传 统 研 宄方式 的 沿 承 对 于 传 统注 疏著 作


, 。 

“ ”

般体 例 是 庄子略传 或庄子 篇 章 等 问 题置 于序 言 中 介 绍 或讨 论 正文 内容是




具体 的文本训 诂 。 而支 氏 的 《 庄子校释 》 则 改变 了 传统模式 , 不但 将 序 言 中 所涉




蒋锡 昌 : 《 庄子哲学 》 , 成都 : 成都古籍 书店 , 1 988 年 ,
第 1 页 


蒋锡 昌 : 《 庄子哲 学 》 , 第 1 页 

29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猎 的 问 题置于 正 文 , 而 且 亦 增 加 了 西 学 视角 下 对 庄 子 宇 宙 论 、 生物进化论 、 人生

哲 学等 问 题 的 分析与认知 , 虽然 内 容简短 ,
但却 体现 了 将 西 学 融入传 统 研 宄 模式


的努力 。
值得注 意 的 是 , 上述两 种 类 型 的 中 西 融 合方式 , 虽然各 自 有不 同 的 强调

重点 ,
但其大体仍停 留 在 哲学研 宄与 训 诂研 宄 的 叠 加 相合 , 体现 了 学者们 在著述

方法 中 欲实现 中 西 融合 的 初步 尝试 。 同时 ,
随 着 对 中 西 方法 融 合 的 不 断探 索 , 


“ ” “ 


界亦 出 现 了 新 的整合 。 如叶国庆的 《 庄 子研 宄 》 , 全书共有 庄子事 略 板本
“ ” “ ”“ ” “ ”“ ” “

读法
” “ ” “
篇章 体裁 各篇 著 作 时 代 渊源 时代背景 学说 庄子学


” “ ”“ ” “ ”“
庄子 中 的古史

说对于 后 代 的 影 响 庄注的派别 庄子之文 学 结论 等十

四 个部 分 , 这些 章 节 的 设 置体现 了 西 学 分类 的 研 宄 特 点 ,
其 中 既有对传统 问 题 的

专 题 性 探讨 , 也有 西 学 东渐后 所产 生 的 新 问 题 , 而 其重视材料 的搜 集 、 审定 、 

理 , 在 问 题讨论 中 明 变 、 求因 、 评判 等 方法 的 运用 , 则 体现 了 胡 适所开 启 的 近现

代学术 的 新特点 。 虽 然 叶 氏 从 总 体 方法上看 是 以 西 学 模 式为 主 , 但 在具 体论述形



式上 他 亦 将 传 统注疏方式 融入其 中 表现之 为 在 证 明 观 点 的 过程 中 他不




, 。 : ,

仅 采 用 了 西 学 中 注重逻辑 分 析 的 方 法 , 而 且 亦 继承传 统博 采诸 家 之说 以 明 己 意 

表现之二 为 : 根据 行文所 需 , 在提供论据 时 , 有 时采用 传 统 随文作注 的 训 诂文本



以 辅助 说 明 。 可 以说 ,
较之于 形式上 的 简 单叠加 , 这 种 内 容 与 形式 的 双 重 交汇 体

现 了 中 西 研 宄方法 的深入融合 。 这些 中 西 相合 的 方法 , 在专题性 的论文 中 亦 有 明



显体现 。 可以说 , 西 学 的 引 入 改变 了 传 统文化解读 的 视 角 和 方法 , 其新 的 论证及



结论亦体现 了 《 庄 子 》 在 不 同 时代 的 理解特 点 。 这种 阐 释 虽未必 符合作者原意 



但 体 现 了 经 典 超越 时 空 的 生命 力 , 它们共 同创造了 思想史 、 学术史上 的 发展 、 



元与 繁荣 。 它 们 是历 史 需求下 的产物 ,
其所折射 出 的 思 想 特点 ,
具有不 可 忽 视 的

特 定 历 史 时 期 的 文 化价 值 

再次 , 是 《 庄子 》 文 学 的 专 题探 索 。 传 统文 学 主 要 包括义 理 、 考据 、 词章三

个方面 具有文史 哲 体 的特点 近现代 以来 由 于西学引 入 学术 出 现分科


, 。 , , 

“ 

传统义理之学大体指 向 了 哲 学 , 考据之学指 向 史学 , 词 章之学指 向 文 学 。 文学



而且也成为 个 明 确 的 学术概念

不但成为独立学科 文学 作为时代 的产物

, 。 

其 观 念 及 社 会 功 能 较之 于 传 统 均 发 生 了 重 要 转 变 而 其 转 变 之 因 即 在 于 西 学 的 推

 ,

动 。 正 如 郭 延 礼 先 生 所说 :
随 着近代 社 会 的 变革 ,
文学 自 然 也要 变革 ,
但在 中

国 文 学转 型 的 近代 , 传 统文 学难 以 提供变 革 所 需 的 资 源和 理论根据 , 因 而 从域 外



寻 找这 种 文 学 革 命 的 借鉴或驱 动 力
”
, 就 成为 不 可避免 的 了 。 可以说 , 在 西学的


郭延礼 : 《 近代西 学与 中 国 文学 》 , 南昌 : 百 花洲 文艺 出 版社 , 1 9 99 年 ,
第 2 页 

3 0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论文



推动 下 ,
文 学 突 破 了 传 统说教 的 束缚 , 即 使 出 现 了 纯文学与 杂文学 的 分歧 , 学者

们 的 文 学 观也大都从传统 的 儒 家 道论转 向 对文 学 内 容 、 情 感及形 式 的 关注 。


在传

统 的文学 观念 中 , 《 庄子 》 并不属 于文 学 , 即 使在清代极具文学性分类 的 《 四库




“ ”
全书总 目 》 诗文评 中 , 也未及 《 庄子 》 。 《 庄子 》 的 文 学 特征在传 统注疏 中 己



但发挥 的 是对 思 想 义理 阐 释 的 辅助 作 用

有所言及 , , 而 近现代 文学 观念 的独

立 , 则使 《 庄子 》 文 学研宄成为

个专 门 讨论 的 话题 。
诸多 文学史著 作将 《 庄 子 》

之文 纳入其 中 , 这 既是对 《 庄子 》 文学性的肯定 , 亦 给予 了 《 庄子》 明确 的文学





史地位 如中 国第 本文学史 林传 甲 的 中 国 文学史》 即 言 战 国 之文
一 一 一

。 《 : 

恢 谲 雄伟 , 虽儒 家之纯实 , 道家 之清 净 , 犹 不 免为 习 俗所移 。 庄周 识 见高妙 , 




情滑 稽 , 骋其笔锋 ,
神 奇 变化 , 匪 常情 所能测 。 荀 子解蔽 篇 ,
谓 庄子 蔽于 天而 不

知人 洵为定论 然庄子之文 亦不 致 闽 南郑 氏井观琐 言 曰 古 史谓 庄 子 让




, 。 , 。 ,

王 盗跖说剑 诸篇 , 皆后人搀入者 ,
今考其文字体制 ,
信然 。 如 盗跖之文 , 非惟不

类先秦文字 ,
亦 不类 西 汉文字 , 然太史公前 即 有之 , 则 有不可晓者 。
常观 马 蹄肤


” ?
箧诸 篇 , 文 意 亦 凡近 , 视逍遥游大宗师等篇 , 殊不相侔 。 对于 《 庄子 》 之文 

他不但指 出 其文 笔特点 ,
亦涉及其 篇 章 考辨 。 而 欧 阳 溥存 的 《 中 国文学史纲》 亦


言及其对 后 世文 学 的 影 响 , 他指 出 庄子之文 异 于老之简 列 之质 , 善 纵横而 兼有



词 赋之意 。 ( 说剑 尤 属 赋体 ) 苏轼壮 岁 以 前 最喜 学之 。 宋 以 后 文人莫不究治 。 



文 既奇肆 复 多 古字古言 讹文脱 简 养生主 篇 蹊径较平 实 易 追求 故习 者




, , 。 , ,

” @
尤众 。 而陆侃如 、 冯沅君 的 《 中 国 文学史简编 》 亦给 予 庄 子 极 高 的 文 学 评价 


庄子 》 今存 内 篇七 外篇十五 杂篇十 较 汉志》 少十九篇 不但 己佚


《 , , , 《 。

的 这 十九篇 非庄周 所作 ,
现存 的三十三 篇 中 也 多 伪 作 ,
如 《 列御寇》 、 《 肤箧 》 

《 让王》 、 《 说剑 》 、 《 盗跖 》 及 《 渔父 》 等 。 较可靠 者 , 当推内 篇和外 篇 的


部分 

如 《 逍遥游 》 、 《 齐物论 》 及 《 秋水 》 等都可算他 的 代表作 。 他喜欢用 比喻 , 既善




于说理 , 又 妙于体物 。 他 不但是整 民族最伟 大 的 散文 作家 ,
同时也是中 国 文学史


” ?
上有数 的 重要 文 人 些庄学著作将庄子文学作为 个专 门 问 题进行 专 章或


一 一

专节 的 讨 论 些关于 庄子文 学方面 的论文 亦对其文 学 问 题展开更加详尽 的 分





庄 子 学 案 》 设有



析 , 从而将其文学研 宄 引 向 深入 。 如 郎擎霄 的 《 庄子之文 学
“ ” “ ” “

庄子之文体 庄子 之 浪 漫 派文 学 庄 子文 学与 后 世文学之关系



章 分别从

“ ” “ ”
庄子文评 四 节展开 论述 , 叶国庆 《 庄 子 研 宄 》 亦 有对 庄子之文 学 的专章


林传 甲 : 《 中国 文学史》 , 上海 : 科 学书 局 , 1 9 1 4 年 ,
第 1 09 页 


欧阳溥存 : 《 中 国文学史纲》 ,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 930 年 ,
第 3 1 页 


陆 侃如 , 冯沅君 : 《 中 国文 学史 简编 》 , 上海 : 开明书店 , 1 932 年 ,
第 4 1 页 

3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讨论 , 而张 弓 的 《 楚辞 与 庄子 》 、 施章 的 《 由 新兴 文 学 之 立 场批判 庄子文 学

之 价 值 》 等 论 文 则 使 庄 子 的 文 学 问 题 更为 具 体 , 分析更加 详尽 ,
并体现 出 较 强 的

结 构 性与 逻辑 性 的 行 文 特 点 。
从总 体来看 , 关于 《 庄 子 》 的 文 学性特征 , 历代学

者 虽均有言及 , 但 《 庄 子 》 并 未 被视 为 文学 作 品 , 直 到近现代文学观念 的 转变 

它才被正式纳 入文 学 范 围 , 从而 开 启 了 庄子 文学 的 独 立研 宄 。 可 以说 ,
在 中 西文

化 的共 同 作用 下 庄子文学研究作为 个新 的 研 宄领域兴 起 虽然关于 庄子


, , 《 

之文 是 否 属 于文 学 存在 争议 , 关于 其 文 学 问 题 的 具体讨 论 也 尚 显 简 略 和 概要 , 

这 新 的 学术拓展亦 体现 了 近现代庄 学 复兴 的 新 发展



总之 , 近 现代 学 者 主 要 在 校释 、 义理 、 文 学 三个方面 体 现 了 《 庄子 》 研 宄 的

复兴与新发展 , 它 既 是 近 现 代 诸 子 学 兴 起语 境 下 的 产 物 , 同 时 亦 体现 了 新 的 时 代

学术特征 

第 三节 近 现 代 庄学 复兴 的 意 义

西 学冲击与 中 国 传统学 术 的 内 在嬗变 , 推进 了 近 现 代 庄 学 的 复 兴 , 并使之呈



现 出 多 元诠解 的 发展特 点 , 具 有 改 变传 统文化秩序及 价值判 断 的 社会 意 义 



西 方文化 自 元 代传入 中 国 , 经 历 了 由 形 下 之影 响 至形 上 之冲击 的 过程 ,


尤其

近现代 以 来 ,
其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与 人 文 理念 的 迅速传 播 , 迫 使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进入 了

深刻反思 的 阶段 。
帝 国 主义 的 入侵 , 使那 些爱 国 的 志 士 仁人在 中 西 文 化 的 比较 中


“ ”

寻求更有益于 民族生存 的 出 路 。 从洋务派 的 师 夷长技 以 制 夷 到 改 良派 的 维新



立宪 , 再到 革命派 的 民 主共和 , 这些欲 国 之 自 立 、 自 强 的 探 索 在 文 化领域呈现 出



中 西 交汇 的 显 著 特 点 。 从魏源 《 海国 图志 》 、 郑观应 《 盛世危言 》 , 到康有为 《 



同书》 、 谭嗣 同 《 仁学》 , 再到严复 的 《 天演论 》 《 原富》 等 , 我们 可 以 看 到 近现



代 学者对 待 西 学 从侧 重于 形 下 之器 到 重于 形 上 思 想 的 渐变态 度 同 时 亦 可 见 前 人

 ,

试 图 使西 学有 益于 中 国 的艰辛 和 不懈努力 ,
其中 , 严复 的进化论 、 经验论 等 西 学



译介 使 国 人开 始 从根本 上 了 解 西 方 。 李 泽 厚先生评 价说 :
严 复是将西方古典政



治 经济 学 说和 然科学 哲 学 的 理论 知 识 介 绍 过来 的 第 人 他认为严 氏译著


自 、 。

标 志 着 向 西 方寻找 真 理 由 感性到 理性 由 具体到抽象



、 、 由 形式到 内 容 、 由 现象


” ?
到本质 这 条 天路 历 程 中 不 断上长升 的 个界碑 其中 西 方进 化论
‘ ’

。 , 、 

由 、 民主 、 科学等思 想 的 影响 尤为深远 ,
其 为 诸 多 学 者 的 观 点 立 论 提 供 了 可借 鉴

的 理论 前提 同时 些 学者 亦 提倡 传 统文 化 内 部 的 创 造性 融合 如 钱基 博在 


。 , , 《


李泽 厚 : 《 中 国近代思想史论》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 三联 书店 , 20 1 7 年 ,
第 26 4 页 

3 2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年来 之 国 学 商 兑 》 文 中 援 引 裘匡庐 思辩文录 》 曰 天下物极必反 清季


《 : 。

倡 言变法 ,
朝野上 下 , 事事舍 旧 图新 ; 乃扰攘二十年 , 纪纲 堕地 , 未收变法之效 

先亡立 国 之本 ; 法愈 新 而 国 事 愈 紊 ,
学愈 新而 民 德愈 下 。 深思远虑 之士 , 知 徒事

纷张 , 无补 实 际 , 欲返而探求 古 昔圣 贤 学术之纲 领 , 治 国 之要 图 , 乃复索诸宋 明




” ?
理学 ,
旁 及释道二 教之说 , 于 是会通三教之说 , 复弥 漫于 国 中 。
钱 氏在 中 西文

化 碰 撞 激 荡 的 社 会 历 程 中 亦 深 有 感 慨 他 明 确 指 出 西 学 之 新 的 社 会致 用 并 未 带 来

 ,

“ ” “ ”

预期 成效 反而 使 国 事愈紊 民德愈下 这 实 际情 况使 学 者 们开始 了 对 西




, ,

学的反思 。 于是 , 那 些深 思 远虑 之士欲从 中 国 传 统文 化 中 寻 求 救 国 之法 , 会通儒 



道 、 释三家 成为 应 时 代所 需 的 必 然 尝试 

近现代庄学 的 复兴 虽然 伴 随着 西 学 的 融入 但它 从未 完全脱离 古代学者 的 学



 ,

术认知 , 在观念 、 方法上 仍然 体 现 着对传 统 研 宄 的 内 在 借 鉴 与 延 续 。 如清代文字




狱等文 化 高压政策 , 促进 了 清 代 朴 学 的 兴 盛 但其 实证精 神 不 免 陷 于 文 字 训 诂 , 、 

校勘等学术发展 的 局 限 , 清初 的 经世意识 受到 压 制 和轻视 。 近现代 以 来 的 内 忧 外



患 ,
使学者们再 次觉悟现实致 用 的 重要 , 于是今文经 学 的 微言 大义也再次复兴 

可以说 , 今古文经之争 、 汉 宋之 争 的 文 化现象在学 术历 史 中 经 常 复现 , 其 以考证



为主流或 以 义理为主流 的 交 替 前进是 中 国 文 化发展 的 内 在 循环状态 。 近现代 《 



子 》 研 宄 即 体 现 了 重 新 关 注 现 实 的 时 代 风潮 传 统 考 据 学 不 再 是 庄 学 研 宄 的 主 流 。 

义 理性 阐 释得到 了 新 的 发 展 。 不论 以 儒解庄 , 还是 以佛解庄 ,


都渗透着 学 者对 现

实 问 题 的 关注和 见解 。 在 以 儒 解庄 方面 , 他们 重视通过儒 家 思 想 发掘 《 庄子 》 

的 实用 理念 ,
如大 同 思想 、 内 圣外王思想 、 今文经学 思想等与 《 庄子 》 的融合 

体现 了 学者们 对传 统儒 家致用 精神 的 追求 。 在 以 佛 解庄 中 ,
即 使是对 出 世 佛 法 的

借鉴 近现代 学 者 也仍 以 致用 救世为终 极 的 当然 这 时 期 亦 有传统训 诂




, 、 目 。 ,

类 的 庄学著作 出 现 , 但在整体 学术 风气 的 影 响 下 ,
亦体现 出 对现实经世意 图 的 新

特征 。 近现代 的经 世思 想 已经 突破 了 以 儒 家为 核 心 的 局 限 , 道家思想 、 佛 家思想



甚至 西 学 思想 亦均 被纳入现实 的致用 理念之 中 多 元文化 的 并立与 融合改变 了 传



 ,

统儒 学独尊 的 文化秩序 , 因 此在 价 值 判 断 上 亦 呈现 出 丰 富 的 多 元性 

可以说 , 在社会文 化 巨变 的 大语境下 , 近现代庄学 领域 也 大 体经历 了 以传 统



理 念 释 庄 与 以 西 学 释 庄 共 存 的 学 术 变 化 近现 代 庄 学 的 复兴 与 新变不仅 仅 出 现 了

 。

中 西文化融 合 的 新 的 呈现形式 , 而且也 包含着传统儒 、 释 、 道三家 思 想 内 在 融合



后 的 新诠解 ,
具体表现为 以 佛 解庄 、 以 儒 解庄 、 以 西 学解庄等多 元阐 释 的特点 


钱基 博 : 《 十年来之国 学商 兑》 , 《 光华大学半月 刊 》 1 9 35 年第 9 、 1 0 期 

3 3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而 以 文 学视角 对庄文艺术性 、 社会性 的探索 亦 为庄学 研 宄 开拓 出 新 的 发展 领域 



34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论文



第二章 以 佛 解庄 视 角 下 的 近 现代 庄 学 新变

“ 

佛 教在 汉 代时 就 已 传入 中 国 , 至晋 时佛 、 玄 并盛 , 支遁 、 慧远等人 以 格义
“ ”

方式融通庄 、 佛 , 开启 了 后世 以 佛 解庄 的进程 ; 隋唐 时三教鼎立 ,


促进 了 庄 

“ ”

佛 的 互释与 融合 ; 宋元 明 清时期 , 心 性 问 题成为 学 界 关注 的 核 心 , 自 心 为儒 



释 、 道之源 的 理念亦 推动 了 三教 思 想 的 调 和 。 在这期 间 , 虽然佛学 的 发展 也 曾 遭



遇过严重 阻碍 但其作 为 种 宗 教信 仰 从未 间 断过 流 传 时 至清末 由 于佛学 内





。 ,


容被简 化 , 因 此 出 现 了 前所未有 的 衰落 , 正如有学者 言 :
降 至清 末 , 讲教者唯

个而 己 解陋 行浅 于斯为极


知 有 法华 楞 严而 己 修 持 者 惟 知 弥 陀 句 话头

。 , , , 。


而 杨文 会 为清末佛 学 复 兴 的 关键人物 , 他遍求散佚古经 ,
并展开校经 、 印经以

及传经 的 大量工 作 , 其为庄 、 佛 融通 以 及 发挥 佛 学 的 经世 功 能做 出 了 重 要 贡献 



其思想影响 了 章太炎 、 欧 阳 竟无 、 太 虚 法 师 等 诸 多 近现 代 学 者 。 其中 , 章 太炎 的

以 佛解庄 尤其注重 发挥庄 、 佛 的致用 精神 利益众生 , 而梁 启 超也欲通过 以 佛 、 



思 想解庄寻求救 国 利 民之路 。
陈 寅 恪在 冯友兰 《 中 国哲学史》 下册 的 《 审 查 报 告 》

发 生重大 久远 之影 响 者 皆经 国 人


中言 : 是 以佛教学说 , 能于吾 国 思 想 史上 , ,

吸收 改造之过程 其真 能于思 想上 自 成系统 有所创获者 必须 方面吸 收





… …

。 , ,

” ?
输入 外 来之学说 方面 不 忘本来 民族之地位 可 以说 庄 佛 思 想正 是通过



。 , 、

近现代 学 者 的 改造 与 融合 ,
使 之 具 有 了 经 世致 用 的 进 取精 神 及 时 代 意 义 

“ ”
第 一

节 以佛解庄 的 格义 方法 及历 史演 进

种方法 它 在佛 教传入之 初便
“ ”

格义 指 的 是 用 中 国 文化阐 释 外 来文化 的 

“ ”
已出现 ,
并在魏晋时 期 得 以 确 立 。 随着 学者们对佛 学认 知 的深入 , 格义 方法


“ ”

不断被反 思 , 并经历 了 释 义 策 略 、 目 的 等方面 的 演 变 。


格义 最初指 向 的 是 中

国 人 对 印 度 佛 教 文 化 的 理解 和 接受 , 即 以 传 统 典 籍 中 的 概念或 思 想 来诠释佛 学 

其中 , 老 庄道 家 思 想发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它 使佛学本土化 , 并成为我 国 传统文化宝



贵资源的 部分 由此 佛 学 也 成为释义工具 时 至近现代 西 学东渐 政局动




。 , 。 , ,

“ ”

救世 成 为 其 主 要

格义

荡 , 格义 范 围 涵盖 了 所有外来文 化 , 目 的 。 由于 

先 贤对我 国 文化与 异 国 文化 融通方式 的 最早探 索 , 并主 要 以 道家 思想 贯 穿始终 



“ ” “

因此 , 笔者拟 以 庄 、 佛 交流为 契入 ,
展开 格义 释 义 的 系 统 梳理 , 揭示 出 


显教 : 《 中 国 佛学 界最近思潮之观察 》 , 《 海潮 音 》 1 9 25 年第 3 期 


陈寅恪 : 《 金 明 馆丛稿 二编 》 , 北京 : 生 活 读 书 新知 三联 书店
? ?
, 20 1 5 年 , 第 28 3

 285 页 

3 5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 ” “ ”

方 法所 经 历 过 的 概念式 格义 会通式 格义

义 : 、 、 系统化 格义 及 实用


“ ”

以 此呈现

评述其阶段性特 点

化 格义 等演 进过程 , ,
格义 之 绵 延 风貌及文

化 价值 

“ ”

、 格义 方法 的 发 生

“ ”

从 汉代 中 叶 起 ,
佛 教入 华 , 至 魏晋 而 迅速传播 。
格义 的 界 定 虽始 于魏晋 

汉室 中 兴 的孝

喻疑第 六 》 中 就 曾 记 载

但 格义 方式从佛 典初传便 已 出 现 。 《 ,


“ ” “ ” 0
明 之世为 像法 之初 , 汉末 魏初 已 有 恢之 以 格义 , 迂之 以配说 的情形 。 


以经 中事数 为生解之例
“ ”

于 格义 概念 , 《 高僧传 》 载 : ,
拟配外书 , ,
谓 之格


” @ “ ” “ ” “ ” “

义 。 由 此可 知 ,
事数 与 外书 的 比配是 格义 释义 的 规律 ,
那么 , 


“ ”

作 为 明 确方法之前
“ ” “ 


格义

数 与 外书 所指为何 ?
在 , 它们 是如何 拟配

的 呢 ?
“ ” “

关于 事数 词 据 刘 孝 标注 世说新语 ?
文学 》 曰 谓若五 阴 十二


, 《 : 、

” ? “
入 、 四谛 、 十二因缘 、 五根 、 五力 、 七 觉之属 。 哈磊先 生认为 , 格义之学 中

事数 不仅 包 括佛 教 的 基本 概念 和 阿 毗 县 中 的 重要 术语 概念 范畴 



, 、 、 ,

” ? “ 


包括 《 阿含 》 《 般若 》 等 大 小 乘佛 经 中 的 重要 术语和 概念 。 可 以说 , 事数
“ ”

是 先 贤 们 对 佛 教 原 典核 心 概念 术语 的 选取 。 客观而 言 , 佛 教 传播者对 事数 

念 的 格义选择 ,
既与佛 典文本有关 , 也 受 到 了 传 播 地域 文 化 的 影 响 

据 史料记载 ,
东 汉末年 的 译经事业始 于安世高 。 小 乘 毗昙 学 和 大乘 般 若 学 是


“ ”
汉魏两晋佛 学 的 两大主流 。
其中 ,
安世 高 小 乘上座部 的 经典重在 禅数 上 , 

之所 以 称 之为数法 是 因 为经 中 法相 繁 多
“ ”

谓 数法 即指毗昙 名 不

, 。 , , 目 


于 是 以 序 数 的 次第 排 列 。 《 阿含经 》 作 为原始佛 教 的 基本教义 , 奠定 了 佛教概


念 的 基础 ,
阿 毗 昙则 对 其 相 关 概念进行 了 深 入 分析 和 解说 ,
构 建起严密 的 概念体

系 , 这亦 被 般若等大乘 佛经所沿用 。
初传时 的 佛经 , 在篇 目 数量及完整性上 虽不

完善 , 但在语 言 、 范畴 、 观念 等方面 已 有 了 初 步 尝 试 。
关 于 峨昙 学 的 概念 如 有 部

的 色法 、 心法 、 心所法 、 心 不相 应行法 、 无为法 之 五 位法 , 诸法 因 缘 分类 的 六 因 



四 缘说等 ,
汉 译 佛 教 则 通过对大 小乘经 论 的 综 合 , 建立 了 五蕴 、 十二 处 、 十八界 

四谛 八正道等 系 列 概念 体 系

、 


[ 梁 释僧 祐 ] 出 三 藏 记集 北京 中 华书 局 :99 5 年
《 第 234 页 》 , : , 1 , 


 [ 梁 释慧皎 ] 高僧传 北京 中华书 局 992 年
: 《第 52 页 》 , : , 1 , 1 


 [ 南朝 朱 刘 义 庆 著 徐 震塄 校笺 世 说 新语 校笺 》
] 北京 中 华书 局
, : 《 , : , 1 98 4 年 ,
第 1 3 1 页 


哈磊 : 《 格义 之学 的 兴衰及其佛 学背 景 的演变 》 , 《 四 川 大 学 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 版 ( ) 》 20 1 7 年第 1 期 


吕 澂 : 《 中 国 佛 学源流 略 讲 北京 中 华书 局 》 , : , 1 9 79 年 , 第 28 页 

3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 论 文




概 念传 播佛 法

以 事数 , 既 因 为 佛 典 法相 名 目 众多 , 也 与汉代学者 的 思维

方式密 切 相 关 。
汉人喜欢用 数 的 概念来认识 世 界 、
阐 发思想 。 如 董仲 舒 、 刘安等

人就常 借助 古 代 阴 阳 家 思 想 , 应用 阴 阳 、 五行 、 四时 、 五音 、 十二月 、 十二律 



十天干 、 十二地支 等 , 并使 它 们 成对地配合 。


佛 教 学 者则 同 样 强 调 了 事 数对 于 恰


当 理解 佛教 思 想 的 重要 性 。
如 安世高在翻译 《 阴 持入经 》 时 , 将 佛 法 分成三部 

阴 即五阴 ; 持 即十八界 ; 入 即 十二入 。 五 阴 下又有色 、 受等 , 其 为 多个事数或范




“ ” ? “ ”

畴 的系 统编排 ,
并对 事数 进行逐项 解说 。 从对 事数 概念 的 认 同 看 ,


学 与 汉典在形式上实现 了 共通 , 这 也 为 汉 佛 交流 消 除 了 传 播 中 的 部 分 障 碍 

“ ” “ ”

在 拟配外 书 方面 ,
外书 当 指儒家 五经与 道家老 庄著作 。
安世 高 的 翻


“ ” “

译就 已参考 了 道家思想 , 如 他将 安 般守 意 释为 :
安 名 为入息 , 般名 为 出 息 

” ?
念息不离 , 是名 为安般 。 守 意者 , 欲得止意 。 其 强调 的 是修行 中 要 守 住 呼 吸 

禅法 与 道家 养生 术 相 近
“ ”
念头 他如此翻 译主要 因 为这 这当是 格义 方法 的


。 ,

初期实践 。 对于儒佛 融合 , 道安 、 慧 远较 早 为之 做 出 了 努力 。
如道安主张 不依


” ? “
国主 , 贝 !
J 法事难举 , 慧远言 :
在 家 奉法 , 则 是顺化之 民 , 情未变俗 , 迹 同方


” ¥
内 , 故有天属 之爱 ,
奉主之 礼 。 均 体现 了 以 佛 法迎合王权 的 儒 家倾 向 。
儒家经

典 的 拟配 , 其后 逐渐 增 多 ,
但从总体看 , 这类佛 经 多 为后世 伪经 。 与 之相 较 , 


“ ”
道家 思 想解佛 的情况更近佛 学本义 ,
所 以在 格义 中 占据主流 

“ ”

由 于道家 思 想在汉 末 复兴 , 魏晋时 成为文化主流 , 因此 , 在 格义 过程 中 



” “

便 多 以 老 庄 思 想 或概念 为 主 导 他将

拟配外书 。
如 支 愍度受 玄 学影响 , 心无


” “ ” “ ” “ ”

宗 之 空观 用庄子 至人之心 的 说法给予 阐 释 , 他认为 心无宗 讲空 




因此

是以 无心 言 , 而 非 从 万 物 本 身 去 理解 , ,
关键在 于不 起执心 。 吕 澂先生


“ ” “ ” “ ”

认为这种 心无 说实 际是从庄子 至人无 己 、 郭象 无 己顺物 中来 , 他评




“ ”

价支 氏 己 扬弃 把般若看成 切种 智 是无所不 知 的 般若 旧 义 并提 出 了 心 体


, ,

“ ” ?
问题 , 认为 心体是无 , 如 太虚 , 虚而 能知 , 无而能应 。 这种 说法虽非般若 圆


“ ” “ ”

满释义 , 但他将佛 学 之 空 与庄子 无心 概念拟 配 , 加 深 了 人们 对般若 思 想



的理解 推动 了 佛 学传播 此外 佛 学与 老庄概念 的 拟配 亦有禅定与 守 




, 。 , , 、

“ ”
空与本无 、 真谛与 道 、 假名 与 虚无等之 间 的 释 义 比对 。 从 外书 的选取倾 向 看 

? ”

汤用彤 论 格义 最早 种 融合 印 度 佛 教 和 中 国 思 想 的 方法 》 见汤 介编选 汤用 彤选集


‘ ‘
一 一

: 《 ,
: 《 》 

天津 : 天津 人 民 出 版社 , 1 99 5 年 , 第 4 1 4

4 1 6 页 


杜继 文 释 义 : 《 安 般守 意经 》 ,
高雄 :
佛 光事业有 限 公 司 , 20 1 2 年 ,
第 38 页 


 [ 南朝未 刘义庆著 ] , 徐 震塄校笺 : 《 世 说新语 校笺 》 ,
第 263 页 


 [ 晋 慧远 著 ] ,
张景 岗 点校 : 《 庐 山 慧远大师文 集 》 ,
北京 : 九州 出版社 , 20 1 3 年 ,
第 4 页 


吕 澂 : 《 中 国 佛学源流略讲 》 , 第 48 页 

3 7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 论文
 

“ ”
格义 即 被赋予 了 较强 的 庄 学 色彩 


传 统概 念 式 格义 的 释 义 策略


, ,

二 、

“ ”

格义 最 初 意涵 是 印 度 佛 学与 中 国 典 籍 在概念方面 的 拟 配和 交 融 。 正如汤


“ ” “ ” “ ” “ ” “ ” “ ”
用 彤先生所说 , 格 是 比配 或 度量 之意 ; 义 是 名称 项 目 


“ ” “ ” “

概念 之意 格义 是 比配观念 或项 的 种 方法或方案 或者是 不





( 目 ) , [

” ?
同 观念 之 间 的对等 它 是 以 中 国 固 有概念 分 析 阐 释 外来佛 学 的 种 方法

] [ ] 。 、 

《 高僧传 ?
竺法雅 》 

时依雅 门 徒 , 并 世典有 功 ,
未善佛 理 。 雅乃 与康法朗等 ,
以经 中 事数 

拟配外 书 ,
为 生 解之例 ,
谓之格 义 。 及毗浮 、 昙 相 等 亦 辩格 义 , ,
以训 门 徒 




雅 风 彩 洒 落 善 于 机枢 ,
。 外 典 佛 经 递 互 讲说 ,

“ ”
从 这段记 载可 知 , 法雅应用 格义 之法是 顺应 当 时境域 ,
即 门 徒熟 知 世典而 不

善佛理 。 从法 雅等 人 的 出 发 点 来看 , 他们 欲在佛 典与 世典之 间 建立交流 的平 台 



并 以 此增 强 门 徒对 佛 理 的 领 悟 。
对于佛经 阐 释 ,
他们 没 有 以 全部经典 为对 象 , 


“ ”
是做经 中 事数 的 重 点 性选择 。 对于具体路径 , 他们 以 剖 析 核 心 概念为契入 点 

以 弟 子们 擅长 的 儒 道 典籍 为 分 析 工 具 。 于是 , 出 现 了 将 佛 典名 相 与 传 统文化相 近

概念进行 比 附 的 现象 , 这种 通过本土文 化理 解 佛 学 的 方法 , 消 解 了 文化差异所带



来 的 陌 生感与 距离感 ,
并使 佛理 易 于接受和理解 , 也 为佛 理 的 传播和 深入认识奠


“ ”

定 了 基础 这 以 事数 为经典 核 心 的 取 向 和 以 儒 道 相 似 概念为 比 配 的 释 义策


略 , 表现 了 佛法初传 时 高僧 大德 的 传法 智 慧 

“ ”

从实 际效果看 , 格义 的 最有 效方式是 依 附 玄 学 , 其 中 庄子思想影响尤大 



名僧 名 士 的 交往与清谈 方面 使 佛 学 庄 学 化 另 方面 佛 学也 促进 了 对庄 子


一 一

、 , ,

思想 的进 步 解读 从现 象 言 以 庄解佛与 以 佛 解庄具有不 同 的释 义倾 向 


。 , , 目

有 为佛 与 为庄 的 差异 ,
但从佛教学者 的 动机看 , 两 者 并 无 根本 区 别 , 其均欲通过

融通庄 佛 推进佛 学 的 传播与 影 响 可 以说 以 佛 解庄



。 , , 也 是为 了 解佛 , 它是 


” “ ”

义 中 拟配外书 的另 种 存在方式 以 支遁为例 他 以 佛 学 发挥 逍遥游


。 , 《 

意旨 , 目 的 不 是 为 了 发展 庄学 而 是通过佛 学 思 辨 的 运 用 证 明 佛 理 的 精 微和 智 慧 , 

? “ ”
汤用彤 论 格义 最早 种 融合 印 度 佛教和 中 国 思想 的 方法 见汤 介编选 汤 用 彤选集


: 《 》 ,
: 《 》 

第 页

4 1 1 4 1 2 


 [ 梁 释慧皎
] : 《 高僧传》 ,
第 1 52 页 

3 8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 论文
 

并 以 此扩大 佛 教影 响 。 对于 他而 言 , 不 论 是 以 庄解佛 , 还是 以 佛 解庄 , 庄子 的文

本 、 概念或思想都 只 是传播佛学 的工具或媒介而 己 



“ ”

其实 以 佛解庄之 格义 早 已有之 如在 高僧 传 》 曾记载了 段道安与




, , 《

“ ” “ ” “

僧 光关于 格义 的讨论 , 安曰 :
先 旧 格义 , 于理 多 违 。
光曰 : 且 当 分析逍


” ? “
遥 何容是非先达 陈 寅 恪先 生 说 依 僧 光 且 当 分析逍遥 何容是非先达
‘ 

? : 。
, ,

则 知 先 旧 格义 中 实 有 以 佛 说 解 逍 遥 游 者 矣

之语 ,
。 引 庄 子义 为 连类 , 是般若义


与 逍 遥游之 附会 , 他亦提 出 :
借 用 道 行 般若 之 意 旨 , 以 解 释 庄 子 之 逍 遥游 实 是

 ,

” @
当 日 河外先 旧 之格义 。 但在江 东 ,
则 为新理耳 。 从中 可见 ,
陈 先生认 为 以 逍遥

游释 义般若 是先 旧 格义 , 于理多违 , 这 种 情 况直 到 支 遁才有 所 改 观 。


对此 , 《 


说新语 ?
文学》 记载 :
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 ,
立异 义 于 众 贤之外 , 皆是诸


” ? “ ” “ ”
名 贤 寻 味 之所不得 。 后遂用 支理 。 可 以说 ,
支理 是概念式 格义 的最新

成果 

“ ” “ ”

支遁 以 佛解庄时 , 用 色即是空 的 理念 阐 释 逍遥 , 这与 向 秀 、
郭象等

人 的 适性 逍遥 截 然 不 同

。 《 世说新语 文 学 ?
》 注 引 支遁 《 妙观 章 》 曰 :
夫 色之性



色不 虽色而空 色复异 空

也 不 有色 色即为空 逍遥


有 故曰


自 。 自 , ; , 。 《


论 曰 夫逍遥者 明 至人之心 也 物物而不 物于物 则 遥然 不我得 


… …

》 : , 。 , ;

” ?
感不为 , 不疾而速 , 则 逍然靡 不适 。 此所 以 为逍遥也 。 通过 两 者对 比 , 我们 会

发现支遁运用 不 同 概念表达 相 同 的 思 想 。 在 《 妙观章 》 中 , 他 以 色和 空为核 心概




念 所谓 色 在佛法 中 指认识上可 见 的 名 相 是 切物质 的 总称 支 遁认 为 


。 , , 。 ,

些物 质 名 相 并非 色之本性 色只是 种假有 色 与 空 本 是在 不 同 语境 前提 下 的 概




, 。

色与 空为
“ ” “ ”
念 在表达本体 时 色即 为空 在 表达名 相 时 色复异 空 


, , , ; , ,

与 空存在差异 。 可谓 妙有非有 ,
真空不空 ,
体现 了 色 、 空均 不可执 的 思 想 。 在 《 

他将 色 与 空 和 逍 与 遥 的 概念相 比 配


从语 言 学上看

遥论 》 的阐释中 , 。 , 逍遥

本 是联绵 词 , 即 是两 个音节 连缀 成义而 不 能拆 开 的 词 , 但 支遁首 先创 造性地对 其




“ ” “ “
诠解为
” 


进行 了 分别 阐 释 ,
他将 遥 物物而不物于物 , 则 遥然 不我得 ; 逍
“ ” “ ”
诠解 为 玄感不为 ,
不疾而速 , 则逍然靡不适 。
物物而 不物于物 体现 了 人 的


“ ”
主动性 , 即 可 以支配外物却 不被外物奴役 , 这种 有形世 界 的体验相 当 于 色 


“ ”

范畴 。 玄感不为 ,
不疾而速 则 是对 主 动 性 的 消 解 , 亦是对差异 的 消 解 , 相当


 [ 梁 释慧皎 ] : 《 高僧传》 ,
第 1 95 页 


陈寅恪 : 《 金 明 馆 丛 稿 二编 》 ,
第 96

97 页 


 [ 南朝 宋 刘义 庆 著 ] , 徐震垮校笺 : 《 世 说 新语 校 笺 》 ,
第 1 20 页 


 [ 南朝宋 刘义庆著 ] ,
徐 震塄校笺 : 《 世 说新语 校笺 》 ,
第 1 2 1 页 


 [ 南朝 宋 刘义庆著 ] ,
徐震塄校笺 : 《 世说新语校笺 》 ,
第 1 20 页 

3 9


山 东 大 学博士 学位 论文
 

“ ” “ ” “ ”



逍遥

于 空 的范畴 。 因此 , 新义 即 是 在 的世界 中 ,
持有对 空 


“ ”

清 醒认识 , 这 即 是支遁 的 至人之 心 。 可 以说 , 他通过将逍 遥与 色 空理念 的 对




“ ”

应 , 运用 佛 学共相 、 自 相 的逻辑认知 分解 逍遥 , 从而 挖掘 佛 学 意 涵 , 亦赋予




“ ” “ ”

其新义 。 支 言 虽 属 概念 性 格义 ,
但其较先 旧 格义 的 概念 比 附 , 己将义理


“ ” “ ”
融入其 中 。 这是 概念 性 格义 的 新发展 , 也 预示传 统 格义 将要 发生新变 

” ?
我 民 族 与 他 民族 二 种 不 同 思 想 初 次 之 混合 品
“ ” “

格义 作为 , 在最 初阶


“ ”

段选择 了 以 概念拟配 方 式展开释义 。 随着概念性 格义 的深入和拓展 ,


释义主


“ ”

体领悟力 的 日 益增 强 ,
格义 对象 、 方 式等在 历 时 性 的 总 结 与 发展 中 也必 然发


“ ”
生新变 , 这 不是对初 期 格义 的否定 , 而 是文 化绵 延 中 的 必 然 存 在 


传 统会 通式 格义 的发展
’’

三 、 

格义

在释义过程 中 , 概念性 偏 重于释义 的 固 化部 分 , 对于 佛 学 意蕴 的 阐




“ ” “ ”

发 则 是其所不 能完成 的 任务 , 这种 弊端 使 概念 格义 在传播 中 出 现 了 隔 




“ ”

状态 , 对此 ,
佛 教 学者们 势 必 反 思 , 寻求会通 的 出 路 ,
使 格义 释义再获生机 

自 从 安 世 高 等 小 乘 毗昙 消 沉 之后 , 大乘义学兴盛 ,
佛教玄理 的释义思维也 由

比 配转 向 忘 象 的 得 意 融通 它 需 要释义 主体对文 本对 象进 行 内 在 的 逻辑
“ ”

概念 ,


继而 得 出 具 有 思 想深度 的 解读

思辨 , 。 对 概念性 格义 展 开积极反思 的 佛 教学


“ ”

者不 乏其 人 。 道光就 曾 提 出 先 旧 格义 , 于理多违 的观点 。 他在 《 道 行 经 序 》



中 亦直接指 斥 :
考文则异 同每为辞 , 寻 句 则 触类每为 旨 。 为 辞 则 丧其 卒 成之致 

” @ “ ”

为 旨 则 忽 其始拟之义 矣 。 其实 ,
先 旧 格义 问题 , 早 己被学者们 关注 。 从汉


“ ” “ ”

魏到晋初 已 存在两种 研 习 佛 学 的情况 , 即 格义 和 六家 。 对两 家 评 价 ,





“ ” ? “ ”

数言 :
格义迂而 乖本 , 六家 偏 而 不 即 。 吕 澂先生认 为 , 格义 派释义往往与


由 讨论 的 方式

本 来义理相 违 ; 六家 之说则 采 取 自 , 只 求意 趣而不拘 于文字 



? “ ” “ ”
这 样就 不 能 契 合 本 意 。 可以说 , 六家 虽不免偏颇 , 但 其 亦 是对 格义 派的

矫正 

“ ”

晋 代 学 者对 格义 的反思 与 般若义理 的 盛 行密 切 相 关 。 般若之学 重在扫 除




名相 , 这 与 魏晋 玄 理有类似之 处 ,
因此东晋 黜格义之 比 附 , 而 唱 法华诸经之会

通 于是 则 弃汉代 之风 依 魏晋 之学 二 则 推翻 有 部 专 弘般若 三则 同 归 殊


, , ,
; ;


陈寅恪 : 《 金 明 馆丛稿 初 编 》 , 北京 : 生活 读 书 新 知 三联 书店 ? ?
, 200 1 年 , 第 1 7 3 页 


石 峻等编 : 《 中 国 佛 教 思想 资 料 选编 》 第 1 册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20 1 4 ,
第 4 1 页 


 [ 梁 释僧 祐 ] :
《 出 三藏 记集 》 , 第 3 1 1 页 


吕澂 中 国 佛 学源流略讲 》 第 页

: 《 ,
44 45 

40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论 文
 

” ?
途 , 会合三教 。 道安在般若学方 面用 力 最勤 , 在译文时 ,
他极力 反对概念式


“ ”

格义 机 械 比 附 的 方法 。 对于 翻 译工 作 , 他在 《 摩诃钵罗 若波罗 蜜经 钞序 》 


@ “ ”
出 了 五失本 三不 易 的 总 结性方法 五失本 即 五种 不能与 原本 致 的 情况
 一

、 。 , 

包括适应 中 文 的 结 构 、 必 要 的修饰 、 删 略重复 的 颂文 、 删 掉连 篇 累 牍 的 重 颂 、 




“ ”

除有重复前文 的 部分 。 三不 易 , 即 三种 不 易 于 翻译 的 情况 , 包括使古俗适合今

时不易 将 智 者 的 微 言深义传给凡愚 不 易 般平常 人传译佛 经 不 易 从道安 的




、 、 。

“ ”
释义主 张看 ,
格义 已 从概念 的 外 在 化 比 配转 向 了 经典 意蕴 的 内 在打开 , 它欲


“ ”
挖掘 的 是文字 中 的 潜 力 。 道安对释义 允 惬 的 倡 导 和 应用 , 使 格义 精神 有 了 时

代 性新 发 展 

“ ”

在 以 义理为 格义 内 涵 的指导下 , 道 安 以 庄解佛 实现 了 庄 、 佛 两种 精神 的



会通 。 如他在 《 道行经序 》 言 

大哉智 度 ,
万 圣 资通 , 咸宗 以 成也 。
… …

既外有名 ,
亦病 无形 ,
两忘玄

漠 ,
块然 无主 ,
此智之纪也 。 夫 永 寿 莫 美 乎 上乾 ,
而 齐之 殇 子 ; 神伟 莫 美 于

凌虚 ,
而 同之涓 滞 ;
至 德莫 大 乎真 人 ,
而 比之朽种 ; 高 妙莫 大 乎世雄 ,
而喻





之幻 梦 。
… …

据真如 ,
游 法性 ,
冥 然无名者 , 智 度之奥 室 也 。

“ ” “ ”
这里 的 智度 即 是佛经所 言 般若波罗 蜜 , 为智 慧之意 。 道 安 这 段对 佛 理大


“ ” “ ”
智慧的释义 , 主要融通 了 传 统文化 资 源 《 庄子 》 , 如 两忘 块然 均出 自 《 


“ ” “ ”

宗师》 忘 是庄子核 心 概念之 坐忘 更 是庄 子提 出 的 修养方法和 至 极境




。 ,

“ ” “ ”
界 。 《 庄子 》 言 两忘 有 是非两忘 、 寿夭俱忘 , 即 在对 比 思维 中 言 忘 。 道安


“ ”
言 两忘 亦 是如此 , 但 他将之置 于 更 具抽 象 性 的 有 无对 立 存 在 的 俱 忘 中 。 在具

象 阐 述时 , 上乾 与 殇子 、
凌虚与涓滞 、 真人与 朽种 、 世雄与 幻 梦 , 均有庄子所塑



道安 以 此表达般若

意 象的影子 , 文辞 风格 与 庄子颇为相 似 。 毕竟空 的特点 

“ ”

亦即 非有非空 ,
从而将结 果 引 向 涅槃 与 世 间 的无分别 , 达到解脱 的 大 智 慧 

“ ”

从 格义 方法言 , 他欲 在 思 想 层 面通 过 参 照 庄 子 语 言 、 意象 ,
力 求完成 两者 的

义理交会 

僧 肇是东 晋后 期 重要 的 般若理论 家 , 他 以庄释空 ,


对般若 空义 也 作 了 创 造性

发挥与 阐 释 。
如 


汤用彤 言 意 之辨 》 见汤 介编选 汤用 彤选集》 第 页

: 《 , : 《 , 298 


石 峻等编 : 《 中 国 佛 教 思想 资 料选编 》 第 1 册 ,
第 43

4 4 页 


石峻等编 : 《 中 国 佛 教 思 想 资 料 选编 》 第 1 册 ,
第 40 页 

4 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夫若能 齐是非 一

好丑 者 ,
虽 复上 同 如来 ,
不以为尊 , 下等六师 ,
不以为

卑 。 何则 ? 天地 一

旨 ,
万物 一

观 , 邪正虽殊 , 其性不二 。 岂 有如 来独尊 ,




六 师 独卑乎 ?
… …

善恶 反论 而 不违其 常 , 邪 正 同 辩 而 不 丧其真 , 斯 可谓 平等



正 化 莫 二之道 。 ( 《 維摩 经 注 弟 子 品 第 三》 ?


夫 以道为道 ,
非道 为 非道者 , 则 秽 恶 并起 ,
垢 累 兹彰 。 何 能通心妙 旨 

达 平 等 之道乎 ? 若 能 不 以 道 为 道 ,
不 以 非 道 为 非 道者 , 则 是非 绝 于 心 ,
遇物

斯 可 乘矣 。 所 以 处 是 无 是是之 情 , 乘非 无非 非 之 意 ,
故 能 美 恶 齐观 , 履逆 常



顺 ,
和光尘 劳 ,
愈晦愈明 , 斯 可谓 通达无碍 , 平等 佛 道乎 ! ( 《 維摩 经 注 ?


道品 第 八 》 )

很显然 ,
僧 肇注解 《 维摩经 》 时 ,
将庄子齐物论 与佛 学平等观融合 起来 。 在庄子

看来 ,
美恶 、 真假 、 秽净 、 是 非 等 都 是 相 对 存在 , 并 无优 劣 之 分 , 其所 言齐物平

则 以 齐物思 想 为认识
“ ”

等重在认识本质 上 的 齐 僧 肇借此解释 佛 学平等 时 



。 ,

基础 重在 阐 发佛 法修 行 中 不落 边 的 般若之智 这 是 以 中 土 文 化推 理佛 法修 行


, ,

智 慧 的合理处 。 从释 义 中 , 我们 会 发现 , 他没有 使用 《 庄子 》 文本 中 的 具体概念 



而 是 使 其 思 想 逻辑成 为 阐 发佛 理或指 导 修行 的 部分 对于庄子之 意 他亦得其




。 ,

言外 , 从而 实现两 者 的 会通 。 此外 , 慧 远 等 佛 教 学 者 亦 借 庄 子 生死观 、 形神 观 

“ ”
至乐 观等作为 阐 释佛 理 的 文化前提 。 可 以说 , 此时 的 格义 释 义 已 经有 了 根本



而达至义理 的 会 通

性变 化 , 它 己 超越早期 概 念 式 格义 的局 限 , 

佛 典义理具有 佛 教独 特 的 世 界观 、 认识论和逻辑智 慧 ,
作 为外 来文 化 ,
佛教

学 者 首 先从概念契入 , 试 图 得其要义 , 为异域文化 的 沟 通起到 了 初步效用 , 但机




“ ” “ ”

械 附会 之弊 不可避免 。 会通式 格义 则 弥补 了 概念式 格义 的 弊端 。 在视域




“ ”

融 合 下 的 会 通式 格义 突破了 单 的 文 化语境 它 既 是对 印 度 佛 教文 化 的 传


, ,

“ ”

播 , 也 映射 了 中 土传 统文 化思想 的 渗入 。 在不 同 历 时 阶段 , 格义 释义 主体 具

有 不 同 的 取 向 性 能动 性 汉 佛两种 精 神 观 念 的 彼此 互动 共塑 了 新 的 整 体意 识
、 。 , 

“ ”

在 佛 学本 土化方面 , 会通 式 格义 起 到 了 升 华性 作 用 


石峻等编 中 国 佛教 思想 资料选编 第 册 第 页

: 《 》 1 , 1 73 1 74 


石峻 等编 : 《 中 国 佛教 思想 资料 选编 》 第 1 册 , 第 1 84 页 

42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近现 代 系 统 化 格义 的 推进


11 ,,

四 、

自 唐 以来 ,
以 佛 解庄 改变 了 魏 晋 以 佛 学 为 旨 归 的 释 义方 式 , 出 现 了 以佛学为


工具 , 重在 阐 发庄子义理 的 新情 况 , 如成玄英 、 林 希逸 、 方以智 、 释 德清等 人 的

追求道 家 思 想 的 义理和 蕴涵
“ ”
以 佛解庄 均 是为 了 解读 庄 子 , ,
但 其 佛 理应 用 仍


“ ”

处零 散状态 。 时 至近现代 , 则 呈现 了 系 统 化 格义 局面 , 主要 体现在 以 佛 教话



语体 系 重新 结 构 庄 子 , 这意 味着 佛 学作 为工 具 的 系 统化 应 用 。 从庄子本义看 , 

但它 使 学者从庄子 的 感性描述 中 发
“ ”
统化 格义 不免存在 些 内 涵释义 的偏离 

掘 出 更具超越性和 深 刻 性 的 道理 

” “
方法 的 代表学者是杨文会

推进 系 统化 格义 。 在梁启 超看来 , 唐 以后 


” “

诸派俱绝 遂殆无佛 学 直到近代杨文会 得力 于 华严 而教人




宗盛行

, , 。 , ,

” ?
净土 流通经 典 孜孜不倦 今代治佛 学者 什九 皆 闻 文 会之风而兴也
‘ ’

以 , , 。 , 

杨文会学识广博 , 不但栖心佛经 内 典 , 对于外书 旧 籍 ,


亦 精 研深邃 。
欧阳渐曾评


价其 师 : 生平好读 奇书 ,
流离转徙 , 舁 敝簏贮书 以 随 。
凡音韵 、 历算 、 天文 

”@
舆地 , 以及黄 、 老 、 庄 、 列 , 靡 不领会 。 杨 氏的佛 、 庄兼治 和独领会 心 , 使其


对庄子 思 想 的 理解新人 耳 目 。 他曾言 , 《 庄子 》 之书 乃 度世经世 ,


错杂而 出 

” ?
非具择法 眼者 不 能拣 别 。 从所著 《 南 华经 发 隐 》 看 ,
他 的 法 眼 即 是 以 法相 

华严等佛 理重 审 庄子 。 在 以 佛 解庄方面 , 他 的 系 统化 阐 释使庄子 思 想更具 佛 理意



味 。 他 的 以 佛 解庄 不 但给 庄学增 添新义 , 而 且有 效传播 了 佛 法 



杨 氏对 《 庄子 》 诠释 并 未全文说解 , 而是从 内 、 外 、 杂 篇 中 节选十二段文 字 



每 章 评语均 是 自 成体系地对佛 学 关键 问 题 的 论述 在 内 篇选释 中 其释庄亦构




, ,

成 了 整体 的 系 统性 

“ ” “ ”

在第 章 鲲鹏变 化 中 杨氏以 十大 释 逍遥游 》 之 旨 即 具大因


, 《 , 

证大果 、 居大处 、 翔大路 、 御大风 、 享大年 、 游大道 、 忘大我 、 泯大功 、 隐大名 




它 演绎 了 鲲鹏变化 的 不 同 阶段 以 及 相 应 的 状态 、 境界 。 大因 , 比 北 冥 幽 暗 之地 

“ ”

喻佛法 中 根本 无 明 , 鲲化为 鹏 即 起始于无 明 。


杨氏言 , 无 明 之体是诸佛 不动

智 笔者 以为 此处有 暗含之语 从性相 上看 诸佛 不 动 智 有迷悟之分 迷本




。 , 。 , ,

为根本无 明 悟本为觉 无 明 与 觉其体为 即 为诸 佛 不 动 智 因此 大因 以无




, 。 , 。 ,


梁启 超 : 《 中 国 佛法 兴衰沿革说略 》 ,
见 《 梁启 超佛学文选 》 , 武汉 : 武汉 大 学 出 版 社 , 20 1 1 年 ,
第 1 

页 


杨仁 山 : 《 杨仁山 卷》 , 第 3 92 页 


杨仁山 : 《 杨仁山 卷》 ,
第 1 83 页 


杨仁 山 : 《 杨仁 山 卷》 , 第 2 1 5 页 

43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明 为始 , 暗存 以 觉为终 。
化鹏 的 完成非终 极之 果 , 它 只 是 获得 从无 明 通往觉 的 条

件之 天 池 乃 佛 经 所 言 香 水海 之 象 是 修 行 者理 想 之地 它奋力翱 翔 其运 息


。 , 。 ,

动 静均不 离 真法界是修行 时应有 的 心境 现身 九界 普 行六度 是修行 中 的 愿力


, , 

无名 相 分 别 是修行 中 对 治 外 物 的 方法 , 以 此便逍遥 于 大道 , 遂得法 报 、 、 化三身 



杨 氏 以至人 、 神人 、 圣人喻三身 , 法身 是佛之 自 性真如 , 他竖 穷 三 际 ,


横亘十方 

但 并无我相 可得 至人乃是法 身境界 报身 是福 慧功 德 圆 满 时所显现 的 佛 果之身 , 。 



神 人 即 为佛 的 报身 ,
他利泽万物 ,
但亦不 以 之为功 。 化 身 是 佛 为利 益 凡夫众生 而

变现种种 形相之身 。 唐尧是佛 的化身 , 他大公无私 , 造福百 姓 , 其恩泽浩荡 , 



以名之 。 可 以说 , 至人 、
神人 、 圣人是应前文无 明 而到 觉 的 质 变 ,
杨 氏 此解 与 前


“ ” “ ” “
人不同 郭 象所言 无己 强调 的 是顺物



。 , ; 无功 强调 的 是顺理不助 ; 无名

强 调 的 是 得 性之名
” “ ”“ ”

杨 氏则 以 无己 还 归 真如 我体 , 以 无功 无名 阐释


佛 在 不 同 法界 的 应现 因此

, , 至人 、 神人 、 圣 人均 是 佛 。 成玄英疏 : 至 言 为体 

” ?
神 言 为用 , 圣言为名 。 但杨 氏 的 以 佛解庄则 是 以 至人为体 ,
神人 、 圣人 为 用 

法报 化三身 即 为修行 的 终极境界 , 亦是觉悟 的大果 。 从总体看 , 他是 以佛法的修




行过程及 觉 悟后 的 境 界来诠解鲲鹏之变 

“ ”

在 子綦丧我 章中 ,
杨 氏尤其 强调 了 破我执 的 重要 , 他认 为 丧我是 破 除对


“ ”

待法 的根本 。
在 回 问 心斋 中 , 杨 氏 则 从为根 、 识 、 性三个层 面寻求 了 我执发


生的原因 , 即 第 六识 的 妄执 。 他主 张破 除根识 ,
彻证 心元 。 所谓 心 斋 即 是 归 于 性


“ ” “
海 这 是 以 佛 学认 识 系 统重释 庄子 心斋 之境

, 。 子綦 丧 我 章 旨 在人 内 在世


“ ”
界 的 无执 , 而 兀 者 王骀 则 重在 阐 发外在 世界 的 虚幻 。 王骀 、 常季 、 仲尼三人

出 现不过是 真法界 主伴 交参 杨 氏 以 此释 佛 学万 象为 幻

皆 归 真元之理 


, 。 、 。


偶论道 被 杨 氏诠释为 由 闻 思 修 而 至 九 转功 成 的 修 行 过 程
“ 


、 、 。 在 谋报 浑 沌

章中 , 他 分别 以 六七识生 灭 心 、 八 识 含 藏 心 喻 鯈 忽 与 浑沌 。 凿七窍 而浑沌死 , 




氏认 为其 是迷妄之极 。
对此 ,
他 以 佛 学 的认识 系 统 , 增 添 了 返流 归 真之说 。 八识

被破 , 则 要返八识 , 鯈忽 旦 夕 推求 、 培植真性 的 归返过程 , 即 是无知 向 精 明 的 回



转 。 于 是 无 明 的 生灭 心转变为妙 观察 智 、 平等性智和 成所作智 ,


浑沌 的有漏 八识

也转变为大 圆 镜智

可以说 杨 氏 以佛解庄使 内 篇 以

。 , 四 智 菩提 , 圆 彰法界 


束 与 鲲鹏圣 胎 证果 相 互关照 首 尾 相 合 这 系 统 阐 释是 佛 学视角 下 的新建构

, , 。 

从上述分析可知 ,
杨 氏 擅 于通过 《 庄子 》 文本 的 感性 描述 ,
讨论佛学修行 中

的义理 , 如 破 除我执 、 超越名 相 差别 、 追求本体 真如 等 。 他 的 释义不再是前人 以




 [ 清 ] 郭庆藩 : 《 庄子集释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0 1 3 年 ,
第 23 页 

44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 论文



佛 解庄 的 只 言 片 语 , 而 是表现为 相 对完整 的 《 庄子 》 段落 和 系 统 化佛 理 他借 。 《 


“ ”0 “
子 》 传播佛 学 的 意 图 十分 明 显 ,
能令众生 随 根 获益 是其 目 的 。
同时 , 在 


” “ ”

义 方法 的 历 时 发 展 中 , 他 将 之推 进 到 系 统 化 格义 的新 阶段 , 这对后 来 的 章

太 炎 产 生 很 大影 响 


五 近现代 实 用 化 格义 的 新变


’’

“ ”
章 太炎 使 系 统化 格义 更为精密 , 并使之具有 了 实用 化新变 。 在 以 佛 解庄


“ ”

方面 ,
他延 续 了 杨文会系 统化 格义 方法 ,
与 之不 同 的 是 , 他将之运用 于 《 

物论》 单篇阐释 中 ,
佛 理系 统更 加 严密 , 同 时 也 出 现 了 西 学 的 融入 。 梁启 超 曾评


价说 : 炳麟用 佛 学 解老庄 ,
极 有理致 , 所著 《 齐物论释 》 , 虽 间 有牵合处 , 然确


” @ “ 


能为研 宄 庄子哲 学 者开 新国土 笔者 以 为 在 格义方面 这 新国土
‘ ’
一 一

。 , ,

既有对传 统 旧 学 的 发 展 , 也 包含 了 新 知 的 附 益 。 他 以 庄 佛 思 想 为 工具 实现救世 

“ ”

的 ,
为 格义 释义 带来 了 质 的 新变 

在 以佛解庄 的成果 中 , 《 齐 物 论释 》 最具代表性 , 体现 了 章 太炎 的 思想精髓 



“ ”

他 称此书 字千金 气 受杨 文 会影 响 章 氏 解庄沿用 了 法 相 宗 思 想体 系


自 , 

但他 比杨 氏 运用 了 更细致 的 唯 识概念 , 其思辨精密 、 体系 严谨 的特点 , 呈现 了 与




“ ” “ ” “ ” “
如在从 的 角 度探讨 之



近现代科学逻辑相 契 的 面 心 物 齐 与 不齐

他将 心 所 起之事 分 为三种 相 瑜伽 师地论 》 中 的


时 , , 即名 、 、 分别 ,
并借 《 


种寻思 给予阐发 。 这 四 种 寻思为 : 名 寻思 、 事寻思 、 自 性假立 寻 思 和 差别 假立




“ ” “ ”
寻思 ,
其均 是 心 可援取 之 象 , 通过 四种寻思 可得 四 如 实智 。 也就是说 


通过它 可获得体认事物 的 智 慧

四 种寻思 是观察事物 的 四 种 契入 点 , , 从而使

认 知 更接近 真实 杨 氏释庄也提到过 四 智 问 题 但他 只 是较概要地 比 附 了 这 




。 ,

“ ” “
统 ,
章 太 炎 则 将之追溯 到 四种寻思 ,
并 以此阐 释庄子 。 如 随其成心而师之 

” “ ” ?
谁独且无师 乎 , 章 太炎认为 , 此 即于 自 性假立唯见 自 性假立也 。 这是说 

“ ” “ ”
每个人都有 可 师之心 , 而这 个可师之心 即 为 自 性假立 。 因其非 自 性 , 故为


“ ” “ ” “ ”

成心 。 是 以 无有 为有 是 彼事 自 性相 似显 现 。 又如在 认识论方面 ,
杨氏

主要用 六识体系 给予 阐 释 , 略及八识 , 而 章 太炎 则对八识体系 详加 运用 , 甚至还



入 了 更具本体性 的 庵摩罗 识

引 对 于 王骀 之 事 杨 氏 运用 的 是华严宗 真法 界

。 , 


杨仁 山 杨仁 山卷》 第 : 《 , 2 1 4 页 


梁启 超  清代学术概论 : < 》 , 长沙 : 岳麓书社 , 20 09 年 , 第 90 页 


章太炎 : 《 自 述 学术 次第 》 , 载 《 章太 炎全集 ?
太 炎 文录补编 》 , 上海 : 上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20 1 7 年 , 


4 9 4 页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
武汉 : 崇文书局 , 20 1 6 年 ,
第 6 页 

45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 论文
 

主 伴 交参 的认识理论 , 而 章 太 炎 则 从法 相 唯 识 体 系 给 予 释义 , 他 认为 其 是依 六

识 现量 证得八识 自 体 次依 八识 现量 证得庵摩罗 识 自 体 以 念相 应 慧无


, , , , ,

明 顿尽于 色 宄竟处 示 切世间 最高大身 也 对于庄周 梦蝶的 阐释 章太炎则 引




, 。 ,

入佛典 的 轮 回 理论 , 以 分段生 死 、 变异 生死等进行 了 新 释义 。


从 以 上几例 的 对 照


“ ”

中 , 可见 章 太炎 在杨 氏 系 统化 格义 基础上 的 新变 

“ ”
此外 , 西 学 思 想 也为传 统 格义 增添 了 新变 因 素 , 章 太 炎 借助 庄 、 佛思想


“ ”

阐 释 近现 代 平等 、 自 由 、 科 学等 观念 ,
即 是新 的 格义 尝试 。 如 章 太炎认为 

“ “

详其实义 非独等视有情

齐物 乃平等之谈 。 , ,
无所优劣 , 盖离 言 说相 ,



名 字相 离心缘相 毕 竟平 等 乃合 齐物 之义 较之次 等即为 般 若 》


‘ ’

, , , 。 《

“ ” “

所云 , 字 平 等性 , 语平等性也 , 《 齐物论 》 既破名 家之执 , 而 即 泯绝人法 , 




” @ “ ”
空见相 , 如 是乃得荡然无 阂 。 也就是说 , 只 有破 除名 相 之执 才可真正之 齐 , 

“ ” “

才能实现真 正 的 泛爱兼利 。 否 则平 等兼爱 只 能成 为虚 言 ,


甚至 使 兼 爱酷于


仁义 , 仁 义 僭于 法律 。 可见 , 他 以庄 、 佛视角 诠释 的 平等之义 , 与西方所言平



等 内 涵不 同 , 他使 之具有 了 更广泛 的 意涵 。 对于 西 方之 自 由 , 他亦 借 《 庄子 》 将


@ “ ”

之 引 向 佛学 的 真如 之境 。 对于庄子所言 真宰 , 章 氏 解 之为 阿 赖 耶 识 。 对于其



存在 , 他 则 运用 现代 医 学 、 自 然科学等知识进行诠释 :
如是人鸟 兽等 , 虽有脑

髓神 经 , 但可说 为 传达 知 识 之 具 , 犹铁缕所 以传 电 , 而 电 非铁缕 , 驰道所 以步马 



” @
而 马 非驰道 , 是 则 触 受想 思 之体 , 非 即 脑髓神 经 明 矣 。 对于 章 氏 将 抽 象概念物

质 化 的 论 述 方 勇 认 为其 并非合于 庄子本 意 但 他 亦 分 析 了 章 氏 如 此解释 的 原 由


, , 


笔者 以 为 对于 新视角 赋 予新涵 义这 问题 章 氏 虽有偏离本义之嫌 但就学


, , ,

术发展 言 , 它 亦使古书 具有 了 时代 的 鲜活性和 生命力 



章太炎 《 齐物论释 》 与杨文会 《 南华经 发 隐 》 均 是清末佛 教复兴 的 产物 , 



是顺应时代之需 的解说 。 如果说杨 氏 以 佛释庄 的 动 机是传扬佛 学 , 那么 章 氏解庄





则 具 有 以 佛 学救世 的 革命理 想 在 章 氏看来 唯有把佛 与 老 庄 和 合 这才是 


。 , ,

” ?
权大 士 救 时应务 的第 良法 因此 他 的 以 佛 释 庄 不仅 在佛 学系 统 化方面


’ 一

, 。 ,


章太炎 : 《 齐物论 释 》 , 第 4 页 

?“ ” “

他亦 指 出 近世塞楞 柯调 和必 至

动无非我为因 , 动 不得 已为 果 。
自 由二说 ,
义 正 类此 。 ( 章太炎


著 : 《齐物论释 》 ,
第 54 页 。 ) 按 : 塞 楞柯 指谢 林 


章太炎 : 《 齐 物论 释 》 ,
第 1 6 页 

? “

方勇 : 《 庄子 学史 》 ( 增补版 ) 第 4 册 ,
第 563 页 。
方勇 先生 说 : 章 炳 麟把 名 家这 些 论辩 命题 中 的 抽


象 概念 完 全物 质 化 了 然后 再 以 科学 道理 证 之 仿 佛 这 些 经 典 的 哲 学 命 题 原 本 就 是 在 阐 述近 代 的 科 学 原
, 
 ,

理 当 然 我们 可 以 从这两者 中 看到某些相 似点 但这 只 能说 是 人 类在 认 识事 物 的 过程 中

… …

因 为思维 的 
 , ,

相通而产生 了 契合点 。 虽然 他强 调 的 是章 太 炎 的 阐 释不 免存在牵 强 , 但 同 时 他 也 看 了 到 章 氏 为何如此 阐




释的客观性 、 历史性 


章太炎 : 《 佛 学演讲 》 , 载章 太炎 : 《 章太 炎全集 ?
演讲集 》 , 上海 : 上海 人 民 出版 社 , 20 1 5 年版 ,



1 5 9 页 

46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更加精细 , 而 且融入 了 当 时 学界 最 前沿 的 西 学 思 想 。
在释义 中 , 他 既保持 了 佛 教

义理 的 逻辑与 超越 , 同 时 也注 意 到 与 人 们 经验 的 契合 。 此时 , 佛 学和 庄 学 甚至 西


“ ” “ 

学均 成 为 他 阐 释救 国 理念 的 工 具 , 它将系 统化 格义 又推 向 了 实 用 化 格义

的新发展 

方式发生于佛 学初传 时期 的 是 搭 建 汉 佛 对话 的 平 台
“ ”
综上所述 , 格义 , 目 

“ ”

佛 教 学 者最初 的 概念式 格义 , 为 中 土 佛 学话语系 统 的 建构 奠 定 了 基础 。 其中 



庄佛 间 的概念 比配 占 据重要 作 用 。 随着佛 学 不 断发展及 学者们研 宄 的深入 , 概念




“ “ 


义理会通成为解 决 问 题 的 关键

式 格义 附会 的 弊端 日 益明显 , 。
会通式 格义

共 同 完 成 了 佛学本土 化转变

与 概念式 格义 ,
并 使之成为 中 国 传 统文 化 资 源 

佛学也 由 目 的转变为工 具 。 时 至近现代 , 以 佛 学为工 具 阐 释庄 学 的释 义状态 由 零




“ ”

散转变为 系 统 , 唯识宗概念体系 的 应用 使 系 统化 格义 更为精密 。 西 学 的 融入




” ”
方式在 学 术 发 展 的 历 时 演进 中
“ “
也为庄佛 格义 增 添 了 新视域 。 格义 , 经历

了 探索 、 反思和 新变 , 它 实 现 了 异 国 文 化 的 交流与 互动 ,
其 中 既 有对 外 来 文 化 精

华 的 汲取 , 也有对本 民 族文 化 意 识形态 的承 传 。 它 不 断 以 新 的 视角 和 方法重构 庄




以庄

子 , 同时 , 亦 发挥 着 不 同 阶段 的 社 会 效 用 。 、 佛融合贯穿 格义 释义的历


“ ” “
之绵 延 风貌及文 化 价值 笔者认 为 方法



时 性 梳理 , 易 于呈现 格义 , ,
格义

的 历 史演进经验 , 对于 后 世 中 外文化交流 亦 具有 启 示意 义 

“ ”
第 二节 章 太炎 以佛解 庄 的 致用 理路

“ ”

以 佛 解庄 是庄学研 究 的 种 常 用 方法 多集中于庄 佛 义理在精神 领域




, 、

的互释与贯通 。 时 至近现代 , 由 于 西 学触动 了 我 国 本有 的社会文化结构 , 庄 、 




思 想 在致用 层面亦被发掘 出 潜力 。
梁 启 超说 :
炳麟用 佛 学 解老 庄 极 有理致 ,
… 




所著 齐物论释 虽 间 有牵合处 然确 能 为研 宄 庄子哲学 者开 新国土
‘ ’

《 》 , , 。

? “ ” “ ”
这 新国土 即 是其所开拓 的致用 内 容 章 太炎 以 佛 解庄 包括真与 俗两


个方面 ,
求真 是致用 的 目 的 , 返俗是要 实现真 以致用 的 圆 融 。
他以庄 、
佛 建构致


“ ”

用 体系 , 是对传统文化 返本开新 的探索 ,


其 旨 归是 以 固 有文化唤起 民族 的 

信与 自 强 , 以 传 统 思 想为 内 在逻辑开 发时代新意 


梁启超 : 《 清代学术概论》 , 第 90 页 

47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 以庄 、 佛构 建 致用 理路 的 动 因

“ ”
近现代 的 经世致 用 思想 , 是在 西方 列 强入侵 的 历 史背景 下 , 知 识分子通


“ ”
过 历 史 反 思 所选择 的 救 国 图 强 的 道路 梁启 超认 为 经 世致 用 派 的 根本观念


? “

传 自 孔孟 , 李泽厚 则指 出 实用 理性是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在 自 身 性 格 上 所 具有 的 特

韩等均 从不 同 角 度 展 现 了 实用 理性 中 历史意识 的 发达

色 , 儒 、 墨 、 老 、 , 它们



不重视短 暂 的 成败利 害 , 而是从久远 、 系 统 的 角 度 来考索 事物 。 如 以 韩非为代


“ 

以 老 子 为 代 表 的 道 家 提 出 了 无 为 而 治
“ ”

表 的 法家提 出 了 以 法 治世的思想 ,

“ ”

的 安邦方略 。 也就 是说 ,
致用 是 中 国 文 化特有 的 品 格 , 它 不仅仅 发生 于儒 家 

“ ” “ ”

先 秦 诸子 学 说 虽 有 后 人 所谓 入世 出世 之别 , 但 其根本 目 的均 是为 了 解决

现实社会 问 题 , 在济世安 民 方面可谓 殊途 同 归 。 从汉 代 独 尊 儒 术 后 , 儒家积 极应




“ ”

世 的 伦理思 想 成为致用 精 神 的 主导 , 道家 、 佛学等 出世 思 想 常被 儒 者批评为



不 能致 用 的 对 象 。 即 使道 、 佛 在 魏 晋和 隋 唐 时 期 达 到 繁 盛 , 它 们 也 仍多处于 附庸

儒 学 的 地位 。 宋 明 以来 , 除经 学 外 , 其 他 学 说均遭遇 了 长 期 贬抑 。 时至 晚清 , 

西

方 的 坚船利 炮 不仅 打开 了 国 门 ,
西 方 思 想 亦撼摇 了 儒 学 千年 的 权威地位 , 此 时诸

子 、 佛 学才 出 现真 正 的 复 兴 , 开 始 对 社 会文 化 结 构 的 变 化 发 出 积 极 回 应 。 章太炎

将庄 、 佛 思 想 引 入经世致用 , 即 是在传统儒 家致用 原 则 被质 疑后 的 新探索 



儒 学地位 的动摇是使庄 、 佛 思 想 成 为致用 资 源 的 动 因 。


致用 理路 的 建构 关涉

文 化选择 , 面对不得不变 的 时 代必 然 , 中 国 文化面 临 中 西 古 今 的扬 弃与 抉择 。 



顾历史 我 们 会发 现 文化从未 停 息 变 的 步伐 从诸子争 鸣 到 儒 家 统 从今




, , , ,

古文经之争到道 佛兴起 再 到 三 教合 从汉宋之 争 到 乾嘉考据 的 鼎 盛 可以




、 , , ,

说 文 化 发展 正 是 在 矛 盾 与 统 的 张力 中 不 断碰撞 更新与 推进 这种 变 化 并 非


, 、 。

完全 断裂 而 是具有承续性 的 开拓 因此 每 次变 化 总 能溯 源到 文化 的源头

, , , 

“ ”?
对 于 中 国 近现代 学 术 思 想 界 的 变迁 , 梁启 超说它是 残 明 遗献 思 想 之 复 活 

明 末清初之际 ,
顾炎武 、 黄宗羲 、 王夫 之等 人抨击宋 明 理 学 空 谈 心 性之弊 , 主张

运用 考 据 方法 研 宄 儒 家经 典 以 达 到 经世 致用 的 , 目 的 他们 开 启 了 朴 学考 据 之 风
。 

至乾嘉而鼎 盛 。 但古文经派章 句 的 繁琐僵化 , 失却 了 本有 的致用 旨 趣 。 于是 以庄



存与 、 刘 逢禄为 代 表 的 今文经 学 派 引 领 了 新 的 致 用 学 风 。 清 末龚 自 珍 、 魏源等忧





但 此 时 之 致 用 则 由 考据 转
“ ” “

时之士则 以 经术作政论 ,
再倡 学 以致用 精神 ,


梁启 超 : 《 清代学术概论 》 , 第 1 04 页 


李泽厚 : 《 新 版 中 国 古 代 思 想 史论 》 , 天津 :
天津社会科学 院 出 版社 , 2 00 8 年 ,
第 24 1 页 


梁启 超 : 《 中 国 近三 百 年学 术 史 》 ,
第 28 页 

48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

向了 义理 。
廖平有经学 六变 之义 , 康 有为有托古改制 之说 , 今文经 学 家 以

先秦诸子 并 起 创 教 托古 改制 之意 贯穿经子 在 重新估定 切价值 




‘ 一

… …

、 , ;


甚至 从伦理学 的 发生
”

思想 的指 引 下 , 客观评判 诸子 哲 学 , ,
统论经学 与 子 学 

他们 给予 了 经 、 子 以平列 的地位 , 同 时 亦 开启 了 质 疑古文经 的 风气 。


儒 学致用 渐

失 传 统 的 权威地位 这从客 观 上 促进 了 道 家 佛 学 等其 他 学说在致用 方面 的 兴 起 , 、 



” “

厌 倦主观 的 冥 想 而倾 向 于客观 的考

对于 残 明 遗献 的继承 , 主要表现在 


这些晚 明 学者可谓后 世 疑古派 的 先 驱 他们提 出 了 传 统文 化 自 身 嬗变 的

察 , , 

依据 。 这种 通过求 是求 真 以 救世 的 致用 理路给后 人 以 启 发 。 可 以说 , 晚清 诸 子 等

学 说 的 复兴不仅是西方 外 因 带来 的 改变 , 亦是传 统文化 内 在逻辑发展 的 结 果 。 



国 文化所走 的 直 是 在 复 古 中 开拓 未 来 的 路径 其新变 与 发展 从 未 脱 离 传 统 文 化


的 本位立场 。 但 当面临 西方文化的挑战时 , 传统儒 学 遭遇 了 从 未有过 的 被学术主



流 重新评估 的 命 运 。 作 为传统文化 的主体 , 儒 学 不仅 失 去 权威 , 而 且 被普遍 认 为





是消 极存在 意义 的 引 导 。 章 太 炎在提倡 国 粹 时 ,
甚至 还要 强调 他 不 是要人尊信


” ?
孔教 , 只 是要人爱惜我们 汉种 的 历 史 。 可见 , 当 时 如 果没 有其他学说 的 复兴 

那么 , 中 国 文 化 除 了 选择 西 方 , 几乎 被置 于 无路可 走 的 地步 。 然而 , 千年 的 积淀

使 中 国 传 统文 化早 己 形 成儒 道 释 体 的 特色 它 具有 多 元包容 的 优秀 品 质 及


、 、 ,

同化异 质 文化的 强大能力 。 当 儒 家 主 体 遭遇重创 , 子学 、 佛学 的 复兴便彰 显 了 时



代 的 生命力 , 它 不 仅扩 大 了 学 术探 宄 的 领域 , 开拓 了 思维模式 的局 限 , 而且在批



判 吸 收西方文化理念方面 , 发挥 了 重要 作 用 。 章太炎 虽为古文经派 , 但 从他对 当





时文科之弊 的批评 , 可 以 看 出 他尤重 学 以 致用 。 在诸子 中 ,
章 太炎对庄 子 的 评


” ?“ ” ?“
内 外之鸿宝也 庄周 方 内 之圣哲 也

价颇高 ,
如 《 齐物论 》 者 , 经国莫


? ” ?
不 啻 为研 究佛法者作

庄 子之说流行 阶梯

如 齐物论 等 又 


《 》 。 , 自 , ,

此 ,
章太炎 以庄 、 佛 为 主 导 的 致用 思想 既有历 史 原 由 ,
亦 是 应 时代 之 需 的 产 物 

佛 学现世致用 的 近现代转 向 使 其成 为 学 者们 救 国 的 文 化 资 源 , 亦是章太炎



它早 已成为 中
“ ”

以 佛解庄 的动 因 。
佛学 自 从汉代传入 , 至近代 己 有千年历史 , 


麻天祥 : 《 中 国 近代学术史 ?
前言 》 , 武汉 :
武汉 大学 出 版社 , 200 7 年 , 第 7 页 


梁启超 : 《 中 国 近三百 年学 术史》 第 页 , 1 


章太炎 : 《 在 东 京 留 学 生欢迎会 上之 演讲 》 , 载 《 章太炎全集 ?
演讲集 》 , 第 8 页 

? “ ” “ ” “ ” “

章太 炎批评 当 时文 科 的 五 种 弊端 , 即 尚文 辞而忽事实 因 疏陋 而 疑伪 造 详远 古而 略近代 





章 太炎 全集 》 第 5 册 上海 上海 人 民
” “
边塞而遗 内 治 重文 学而轻政 事 。 ( 参见 《 救学弊 论》 ,
载 《 
 , :

出版社 年 第 页

, 1 98 5 , 1 02 1 03 , 


章太炎 : 《 章太炎全集 莉汉 微言 》

, 上海 : 上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20 1 5 年 , 第 26 页 


章太炎 : 《 章 太 炎 全集 国 故 论 衡 先校 本


校定 本 》 , 上海 : 上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20 1 7 年 ,
第 1 37 页 


章太炎 : 《 章太炎全集 ?
国 故论衡先校 本 校定 本 、 》 , 第 1 06 页 


章太炎 : 《 诸子略 说》 ( 下 ) , 载 《 章 太炎 全集 演讲集》 ?

第 1 0 1 4 页 

49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国 文化 的 部分 且 具 备广 泛 的 民 众基 础 对于佛 学义 理而 言 它 对传 统文 化具


, 。 ,

有补充作 用 。 传 统儒 家 文 化重 在关注现 实 生 活 ,
并建构 了 人与 人之 间 的 关联和 秩

序 。 道家 亦 关心 当 下 , 但它提 出 了 与之 不 同 的 处世态度 ,
其 侧 重 于 人 作 为个 体存


“ ”

在对 自 由 的追求 佛学的 三世说 则 为我们 打开 了 个新视域 它将现世 的 存




。 ,

在放置于与 前生 后世具有 因 果关系 的体系 中 也就是 说 现世的存在不是单




、 , ,

而孤立 的 三世 因 果 为 生命存在提供 了 个合理 的 缘 由 因此 它 也成为人们 价




, 。 ,

值信 仰 的 依托之 如果说 儒 学是入世 的 道学是 出 世 的 那 么 佛 学则 是超世




。 , , ,

的 。 不论在治 世 , 还是乱世 , 在 官场 , 还是 民 间 , 作 为对未 知 世 界 的 追 求 与 渴 望 



佛 学丰润 了 中 国 人 的 精 神世界 。 即 使在 佛 学被压抑 的 时期 , 它在大多数 中 国 人 的





心理也仍 占据 席之地 正 如 梁启 超所说 中 国 之有 佛 教 虽深恶之者终 不 能


。 : ,

” 


遏绝之 ; 其必 常为 社会 思想之重要成分 ,
无可疑也 。

明清 以前 ,
佛 学主 要在精神 领域解 决人们 的 来世 问 题 , 但 到 近现代 , 它已出

现 明 显 的 入世转 向 。 也 就 是说 , 近现代 学者在 运 用 佛 学 的 三世 体 系 时 , 改变 了 以



往对超世 部分 的 关注 , 而 是将 重 点 转 向 了 现世 部 分 。
他们 认为 ,
佛 学不但要解 决


“ 

来生 问 题 , 也要发挥其现世部分 的 效用 , 这 使 佛 学 在 近 现 代 出 现 了 人 间 佛 教

的 时代精神 。 为挽 救近代危局 佛 学 也 成为 学者们 经世致用 的 文 化 资源 龚 自 珍 , 。 



“ ” “ ”“ ”
魏 源 引 领 了 今 文 学 家 对佛 法 的 兼治 , 杨文 会 以 法相 华严 扩大 了 佛 学


“ ”
在 学 术界 的影 响 , 谭 嗣 同 以 佛 学义 理著 《 仁学 》 ,
康有为 以 己 意 进退 佛 说 , 


“ ” @
太炎则认为 佛法本来称 出 世法 , 但到 底不能离世 间 法 。 可 以说 , 晚清 以来


“ ” ?
的 新学家 殆无 不与 佛 学有关 系 蒋方震 认为 新 佛 教是我 国 未 来 新机运


, 。 ,


开拓 的 必 要之途 , 梁启 超亦深韪其言 。
从 近 现 代 学 者 对 佛 学 的 致 用 来看 , 他们

主要借 中 学嬗变 、 西 学 东渐之历 史契机 , 阐 扬佛 学 的现代 意 义 , 通过儒 释 结 合 与



道 释 结合 的 路径 , 发 挥 树 立 文 化 自 信 与 重 塑道 德 价 值 的 功 能 , 从而创 造新 的 文 化


“ ”
气息 。 与谭 、 康不 同 ,
章 太 炎 选择 了 道 释 结 合 的 道 路 , 他的 以 佛解庄 即是以

佛 学 的 济 世情 怀和 理 性 思 维 发 掘 《 庄子 》 的深层 内 涵 ,
并试 图 将佛 、 道的 出 世思

想 转化为入世 的致用 他要为 中 国 文化寻求 个在延续 中 更新 的道路 从而应对




, ,

文 化秩序 重 构 的 时 代 需 求 


梁启 超 : 《 清代学术概论 》 , 第 96 页 


章太炎 : 《 佛 学演 讲 》 ,
载 《 章 太 炎 全集 演讲 集 》 *
, 第 1 56 页 


梁启 超 :
《 清代学术概论 》 ,
第 9 5 页 


梁启 超 : 《 清代 学术概论 》 , 第 96 页 

5 0



山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二 、 齐物 与 真如 目 标 的 预 设

由 于 西 方文化 的 影 响 , 儒 家传 统思想 定 式被打破 , 近 现代 知 识 分 子 不 得 不 寻



找 构 建新 的 价 值 信 仰 与 意 义 世界 的 文 化 资 源 西 方 的 理性认知 与 中 国 传 统 经 验式

 。

的 描 述呈现 了 中 西 文 化 明 显 的 思 维差 别 但唯 识 学 的 逻辑体系 与 西 方科 学 有 相 似

 ,

之处 , 正 如 章 太 炎 所说 : 逮科 学 萌 芽 , 而用 心益 复缜密 矣 。
是故法相之 学 ,
… 

” ?
于 近 代 则 甚适 由 学 术 所趋然 也 他借 鉴 唯 识 理论 阐 释 庄 学 顺 应 了 时代 需 要

, 。 , 

方面 它 可 以 满 足人们对科 学逻辑 的 渴 求 另 方面 通过佛 学 他 建立 起理性




一 一

, ;


思 维 与 传 统 文 化 思 想 的 衔接 他 认 为 佛 教 不 是 宗 教 因 为 佛 理 非 心 外 求 佛 其 。 , , 

在他看来 佛法真

贵其 心 , 不依他力 的特质 ,
恰可用 以 艰 困 危难之时 。 , 、 俗二

“ ” “ ”

谛的最高处是 理论极成 与 圣智 内 证 , 其 目 的 是求取真如 智 慧 。 因此 ,




世俗 中 明 悟 真 如 是 章 太 炎致 用 理路所预 设 的 终 极 目 标 。 对 于真如 , 他亦有多 种表



述 , 如 毕竟平等 、 藏识 、 阿赖耶 识 、 种子 、 真君等 



在读 《 庄 子 》 过程 中 ,
章 太炎深感 郭 象注与 庄子之意 不合 , 他说 : 为诸生

说 《 庄子 》 , 间 以 郭 象敷释 , 多不惬心 , 旦夕 比度 , 遂有 所得 ,
端居深观 , 而释

《 齐物 》 , 乃与 《 瑜伽 》 《 华严 》 相会 , 所谓摩 尼 见 光 , 随见异色 , 因 陀帝 网 , 


” ?
入无碍 , 独有庄生 明 之 , 而今始 探其妙 。 从这段 自 述 中 可知 ,
章 太炎与 郭象 的


“ ”
主要不 同 即 是其 以 佛释庄 。 在对 齐物 的 阐 释方面 , 他尤重人 心齐 同 万 物 的 探

讨 , 但其 并未局 限 于对是非 的 判 断和辨 析 , 而 是 从人之本 心入手 , 从物相 追溯 至



心性 之本根 , 从而 提 出 了 明 悟真如 的路径 



“ ” “ ” “ ”

章太炎 以 平等 释 齐物 ,
提出 了 毕 竟平 等 的 最 髙境界 , 这 是他 依


“ ” ?
世间法中
“ 

佛理预设 的 真如状态 。 又 , 因 , 不过平等二字 , 因此 , 以 平等


“ ”

为释 , 亦 可与 生活实践建立关联 。 对于 齐物 的 理解 , 历代有不 同 诠释 ,
如郭


“ 

象注 : 夫 自 是而非彼 , 美 己 而恶 人 , 物莫不 皆然 。 然 , 故是非 虽异 而彼 我均也 。


这种 阐 释主要 关注 的 是 人与 人之 间 的 关 系 , 即 从彼此 间 的 是非 、 美 恶角 度来谈


“ ”
论 齐物 问题 ,
他重在 强调 人 与 人之 间 的 齐 等 , 不可 以 己意判 断他人 。 憨山 则



他说
“ ”

从 物论 出发 , 指 出 是 非 不齐之 象 。 : 物论者 , 乃 古今人 物众 口 之辩论



也 。
… …

若 不 执我见我是 , 必须 了 悟 自 己本有之真 宰 。 脱却 肉 质 之假我 , 则 自 




章太炎 : 《 答铁铮 》 ,
载 《 章 太 炎全集》 第 4 册 , 上海 : 上海 人 民 出 版社 , 1 985 , 第 3 70 页 


章太炎 章 太 炎全集 ?
蓟汉微言 第 页

: 《 》 , 69 7 0 


章太炎 : 《 佛 学演 讲 》 ,
载 《 章 太炎全集 演讲集》


第 1 57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44 页 

5 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 ”

浑融 于大 道之乡 。 此乃 齐物之功 夫 。 他指 出 若 去此是 非 , 须了悟 真宰 , 




为 肉 体之 假我迷惑 , 而 脱 却 假我是齐 物 功 夫 。 王夫之则说 :


物论者 , 形开而 接

物 以 相搆者也 ,
弗 能齐 也 。
使 以道齐之 ,
则 又入其 中 而 与 相 刃 。 唯任其不齐 , 


”? “ ” “ ” “ ”

听其 自 已 ;
… …

则 无不齐矣 。 他认 为 物论 由 形开 与 接物 互相 碰撞


我与外在世界交互 中 生发的具有差异性 的认知



而生成 , 是在个体 自 , 不齐 


“ ” “ ”

它 本 来 的 存在 状态 。 若以 道 齐之 ,
则会呈现与 本然 相刃 的 情状 , 是对 存

在 本 身 的 破坏 。 因此 , 从物与 世界 的 关系 看 ,
顺应万物各 自 的本性差 异 , 是真正


“ ” “ ” “ ”

之 齐 。 较之于前人 ,
章 太炎则 以 平等 释 齐物 

“ ”

关于 平等 词 本见于佛典 而 西 方平等 思 想 的 传播 使 时 人对其更 为关




, ,

“ ” “ ” “ ”

注 ,
他以 平等 释 齐物 不 免 时代之影 响 , 但其 义理非 西 方之 平等 , 


“ ” “ ”

非古 人之 齐物 与 西方不 同 他所 言平等并不 囿 于 人人平 等 的单 领域


。 , 

“ ”
与 郭 象相 较 , 他 的 齐物平 等 突 破 了 有情 范围 ,
其 内 涵 具有超越价值判 断 的 更


“ ”

广 阔 外延 与憨 山 的佛理释庄相 比 他的 齐物 远超 出 泯 灭 是 非 的 隅 对于


。 , 。

“ “ ”
他提 出 了 具体 的 抵达路径和 方法

真宰 的 了 悟功 夫 , 。 王夫之的 齐 以肯定


“ ”

多 元 主体 为存在方式 , 章太炎 则将 齐 收纳 于人之本 心 , 通过主 体 的 非对 象性




“ ”
实现 齐物 之义 同时 万 物 的 本性不 是差异 的 存 在 而 是具有 同 性 可以


。 , , 。

“ ” “ ”

说 ,
在 前 人 阐 释基础 上 ,
他将 齐物 从人与 人之 间 的 无所优 劣 扩展到人与


物 人与 世界 的关系 并建构 了 个具有场域感 的齐物体 系 其 中 毕 竟平等是 齐




、 , ,

的 最高境地

物 

“ ”

章太炎 的 齐物 理念 直 指 人 心 。 在 他看 来 , 心 之所起 , 不外乎对相 、 名 



“ ”
分 别 三事 的 执取 , 因此 , 他提 出 要 离 言 说相 、 离名 字相 、 离心缘相 ,
从而达


“ ” “
至 毕竟平等 对于这 理念 他第 章释义即 言 齐物本 以 观察名 相 会之


一 一

。 , : ,

”?
心 对于子綦丧我 章 太 炎 依 佛 法将 之分为 人我 法我 这较之于 前 人仅 为


。 , 、 ,

“ ”
形 体 之 我 的 理解 而 言 ,
将 我 辨析得更为精细 , 对于地籁 、 天籁 之喻 , 他指 出


“ ”

了 两者不 同 的 喻 旨 ,
并认为 地籁 能吹所吹有别 , 天籁则 能吹所吹不殊 。
在郭

象注 中 , 天 籁 与地籁 、 人籁 之 间 具有 能 、 所关系 , 但在 章太炎 的 释义 中 ,


两者是



相 对 独立 的 存在 状态 。 他指 出 : 地籁 中 风 喻不 觉念动 ,
万窍怒吗 , 各不相似 

” ?
喻相 名 分 别 各异 天籁 中 吹 万者 喻藏识 万 喻藏识 中 切种子 在这里

… …
。 , , 。 

“ ” “
地籁 是名 相 分别 的 代 指 ,
天籟是佛学 中 的 藏识 。 天籁 的 吹万不同 , 使其 自


 [ 明 释德清
] : 《 庄子 内 篇注 》 , 上海 :
华东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2009 年 ,
第 1 9 页 


 [ 明 ] 王夫之 : 《 船 山全书》 第 1 3 册 , 长沙 ; 岳麓 书社 , 20 1 1 年 , 第 93 页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第 9 页 


章太炎 : 《 齐 物论 释 》 , 第 9 页 



5 2



山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 论 文


” “ ” “ ”
己 , 非郭 象 所理解 的 自 然 , 而是 意根 自 执藏识 而 我之 也 。
章 太炎指 出 

“ ”

对外境持情执而生 自 内 我 ,
即 为妄执 , 是人我范 畴 ; 若执藏识 为 真我 , 则是


“ ”
法我 分别 不过是
“ ”
。 名 、 相 、 自 心还取 自 心 。 他认为名 相 的 存在 是 意 识 分别

所成 , 因 此并 非外有 , 而是 自 心 现影 , 由 此说 明 名 相 假有 。 可以说 , 他没有将事



物作为 个 客 体看 待 而是 从主 体认 知 的 角 度 分析客体在主观 的 呈现 以 此将 外


, ,


在 名 相 转 化 为 主体 内 心 的 取 舍




客观名 相 是相分 ,
消 解其存在 分别 是对 人我
“ ”

法我
“ 


的 突破 , 内 心 的执取是见 分 , 消 解其 作 用 分 别 , 是对 的 突破 。 吾丧我
“ ”
即是 心不起灭 , 意识不续 , 中 间 恒 审 思量 , 亦悉伏断 , 这是对 本 体藏 识存 在


“ ” “ ”

状态 的还 原 , 吾丧我 即 可证得 心 之 本体 。 由 此可知 ,


齐物 齐在藏识本体 的


“ ”
同 如 果 说 郭 象对 吾 丧我 的 理解 是 由 主 体 推 知 宇 宙 万 物 存 在 的 齐 那么


一 一

。 ,

章 太 炎 则 是 以 万法唯心 为根本 从人 身 寻求可使 万物齐 的心体 也就是说


, 自 。 

真如 不必外求 , 人人平等 , 它就是 自 我 的 内 在澄 明 



“ ” “ ”
在阐释 《 齐物 论 》 时 , 他以 八识 诠解 成心 , 预设 了 名 相 分别 可 回 归


“ ”
本体真 知 的 具 体路径 。 所谓 八识 , 即 眼识 、 耳识 、 鼻识 、 舌识 、 身识 、 意识 

末那识与 阿赖耶识 。 在八识 中 , 第六意识 是追 随 前 五识 而生 的 意 识 了 知 , 五识 的



直觉对 象是 色 、 声 、 香 、 味 、 触等感觉要素 , 意 识 是对这五识 的 直觉材料进行 思



虑 、 综合 、 分别 的 产物 , 也可 以 说是妄想 。 末那识是第 六识 意识所依 之根 , 又被




“ ”

称为 意根 , 是我 、 法二执 的 根本 。 它 以第八识 为我 , 且 我执成 见 很深 ,


并由

此 发生 我痴 、 我见 、 我爱 、 我慢 四 个 根 本 烦 恼 。
前 六识所变现 的 是 外物 映现于 心

的物像 ,
被称 为 我执 ; 第七识末那 识 以 阿赖耶 识 为我 , 是谓法执 , 而第八识是能


“ ” “ ”
变现这些对 象 的本根 , 它含藏万有 ,
又称 藏识 , 亦即 阿赖耶 识 。 瑜伽 行派


认为 阿赖耶识 种子是 切现象的本原 是现实世界 切 事物 的 最直接 原 因


一 一

, , 

” ? “ ” “
它 也 涉及 生 命 个 体 的 起 源和 解 脱 。 佛学立 八识 说 的 动机 是 居于无我说


” ?
欲对 万 有 诸法 作
“ ”
的 立场

番 合理 的 说 明 佛学的 无我 与 庄子 的 齐物 


, 。

” “ ” “ ”
我 有相契之处 , 这 也 当 是章 太炎 以 八识 体系诠解 成心 之因 。
章 氏说 


成心 即 是种子 , 种子者 , 心之碍相 ,
… …

成心 之为物也 , 眼 耳鼻舌身 意 六识 未


” ?
动 , 潜 处藏识 意 根之 中 , 六识 既动 , 应时显现 , 不待 告 教 。
他认为 , 成心是 以

隐性种 子 的 形式存在于八识之 中 , 它 呈现 的 状态是前六 识 未动 ,


潜 处于第八 识藏


识 与 第 七 识 意 根之 中 。 此 成 心 种 子 可 化藏识 无形 真 如 智 , 如 果 在顺应 成 心种 子 的


方立天 : 《 佛 教哲 学 》 ,
北京 :
中 国 人 民 大学 出 版社 , 20 06 年 ,
第 1 8 1 页 


释圣 印 : 《 佛 教概 论 》 ,
台北 : 新文 丰 出 版 公 司 , 1 989 年 ,
第 1 1 1 页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
第 1 9 页 

53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 ”
它则具有 解纷 在此 随其成 心 而师之

情况下化 隐为 显 , 的作用 。 ,
具有 


“ ”

为 师 是实 现齐物 平 等 的 方法
” “

的 正面价值 或者说 以 成心 章太炎将 




, , 。

明 种 子未成

心 分为三个 层 次 第 不应倒 责为有 第 二 明 既有种子 言议


, , ; ,

” ?
是非或无 定量 ; 第三 明 现量所得计 为 有实法 实生 者 , 即 是意根妄执 也 。 这种


“ ” @
三性 说所做 的 划 分 成 玄 英等 以 个体偏 私 为

诠释是依 , 已超出 了 郭象 、 


“ ” “ ”
在 章 太 炎 这里 既有 可追 索 藏识 隐静状态 的 终极

心 的 限定 。 , 成心 目 的 

“ ”
的 应对显 动 状态 的方法
“ ”

亦有顺 成心 而 解纷 这种 多 层 次 的 解读 展 开 了


条真如本体与 外 在世界相 通 的 道路 , 或者说 , 他 为名 相 分 别 的 世 界指 出 了可回归



本体 的 路径 

“ ”

章太 炎将唯识论 的 理论基 石 阿赖耶 识 作 为致用 的 最 高追求 , 并认 为 庄 子




“ “ ” “ ”

是 回 归 的 必 须之途

所言 吾丧我 , 但他 以 佛 解庄 所释 的 无我 而至真如


境界 , 不 是欲 人脱 离 世 间 , 而 是 为更 好地利 益 众 生 。 正 如 他所 言 : 非说无生 

则 不 能去畏死心 ; 非破我所 , 则 不 能 去 拜金 心 ; 非谈平等 则 不 能 去 奴 隶 心 ; 非示




”?
众生 皆佛 , 则 不 能去退屈 心 。
可 以说 , 了 悟 真 知 亦 是 为 了 更 无畏 、 更坚定 、 

圆 融 的致用 

三 、 由 真 返俗 的 致 用 方 法

“ ”

章 太炎 以 佛解庄 思 想并不是 以 明 悟真如 为归 宗 ,


而 是 以 由 真返俗 的 圆 融


“ ” “

致用 为 根本 目 的 。 对于佛法 藏识 妙境 , 他给予高度肯定 , 同 时亦指 出 其 




应用 于政治 社会 的遗憾 , 对此 , 他 以 老 庄 思 想 进行 了 弥合 。 正 如他 自 己所说 



” ?
救时应务 的 第 良法

唯有把佛 与 老庄和 合 这才 是 善权大士 熊 铁基


‘ ’

, , 。

“ ” ?
先生 曾 评价章太炎 使庄学染上 了 现实 的功 效色彩 。 值得注 意 的 是 ,
章太炎


“ ”
的 以 佛解庄 之致用 重在 改造人 心 , 以 此达到 变革社 会 的 效 用 。 那么 ,
他提 出

了 哪 些 具 体 致 用 的 方 法 呢 ?
“ ” “ ”
以 妙有 非有对治 是 非 关于 对治 是非 成心

第 成心 庄 子提 出 


, 。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
第 25 页 

? “

三性 ,
即 遍计 所执 自 性 性和 圆 成实

依他起 自 自 性 。 章 太炎 释 遍 计 所 执 自 性是 由 意 识 周 遍计 度刻 画而



是阿 赖耶 了 别 所行之境 即此相分

成 ; 依他起 性 自 。
… …

末那惟 以 自 识见分 , 缘 阿赖耶 以 为相 分 。 ,




便
执为我 或执 为法 心 不现 行 境得 常住 即 依此识而起 见分相 分二 者 其境虽无 其相幻有 是为


… …

, , , 。 , , 。

” “

圆 成实 自 性是 真如 法尔 犹云 自 然 而成 亦 由 阿赖耶 识还 灭 而 成

依他起 自 性 。 由实相 、 、 ( ) , 。 ( 


见章太炎 : 《 建立宗教论 》 , 载 《 章 太炎 全 集 》 第 4 册 第 403 ,

404 页 。 


章太炎 : 《 建 立宗 教论 》 ,
载 《 章 太 炎全 集 》 第 4 册 , 第 4 1 8 页 


章太炎 : 《 佛 学演 讲 》 ,
载 《 章 太炎全集 第?
演讲集 》 , 1 59 页 


熊 铁基 : 《 二十世 纪 中 国庄学 》 , 长沙 :
湖南人民 出版社 , 200 6 年 ,
第 1 1 2 页 

54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
成 玄 英 从情 与 理相 悖 逆 的 角
“ ”
为 任天下之是非

行 之法 。
郭 象注 两行 ,



度阐释了其原 由 。 与 之不 同 , 章 太炎 则 从 名 相 的 义 界 入 手 , 阐 释名 不可拘 、 

非不可 断 的 道理 他提 出 三 点 理 由 名 的 义 界 为 依 我执 法执而 起 二 


。 : 、 、 ; 、

其因缘 , 其根 极 处 仍 是 依 我执 、 法 执而 起 ;
三 、 寻其本相 , 终至 意根 , 亦不外依



我执 、 法执而 起 。 诸说义界 ,
似尽 边 际 , 然 皆 以 义解义 , 以 字解 字 , 展 转推 求 

” ?
其义其字 , 惟是更互相 训 。 可见 , 名 相 从其发生处 , 即 是我执 、 法执 的 产 物 

因 此 名 相 是 非 的 消 解不 能 从情与 理 的 转换 中 得 到 调 适 , 而 应 从 消 除 我执 、 法执 处


“ ”

着手 这是取消 是非 的根本 以 此 亦 可达至 成心 的第 个层次 但问 题是


, , 。 

“ ” “ ”
在世 界 中 生活 ,
人有认 知 万 物之 质 的需要 , 而 质 不可言又不得不 言 , 


” “ ” “ ” “

以必然是 成毁 同 时 复通为 言中有 毁 亦 含其 语 默 




一 一 一

, , , 。 ,

? “ ”
此处 不 是任是非之意 而 是 融通 是 非 与 是 非

非至教 , 此之谓 两 行 。 , 两行 ,

因 此 对 治 是 非不 是 以 消 除 是 非 的 判 断 为方法 而 是 以 随 顺 是 非

的 言 外存在 。 , ,



“ ” “ ” “ ”
即 是 随 顺众狙 以

心 来消 解是非 。 狙 公赋芊 变 朝三暮 四 为 朝 四 暮三 ,

表现为 随 顺他说 以 和 是 非

顺世 是借天 钧为用

消解是非的 两行 应用 。 , ; 无言



因此 在 章 太 炎 看来

则 是休 乎天 钧 , 它是离言 说而观天钧 自 相 。 , , 以 两行 

有 非 有 的 圆 融 心 境看 待 世 界 , 才可对治 是非成 心 

第二 ,
明 能诠 、 所诠 消 解 是 非 名 相 。 在庄子看来 , 是非在有 形 世 界 中 无法消


解 , 是 因 为其没有恒 定 的 标准 , 所谓 天 下 莫大 于 秋 豪之末 , 而大 山 为小 ; 莫寿


“ ” “ ”

对此 庄 子 提 出 了 的概念 此 处之

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强调 的


一 一

, 。 , ,

是物我 体 正如郭象注 天地未足为寿 而与 我并生 万物 未足 为异而与我 同




, : ,

”?

得 则 天地之 生又 何 不 并 万 物之得又何不 哉 章太炎 在 阐 释 是非名 相 差异





。 ,

时 没有 延续前 人是 与 非关 系 的 探索 而 是从 言 与 义 的 能诠与 所诠角 度给 予 分析


, , 

在 他看来 , 是非 的 原 由 是言不尽义 , 能诠 与 所诠 不 相 称 。
章 氏 所采用 的 不 是 回 溯

方式 而 是对具体 问 题 的 展开说 明 或者说 他不是从是 与 非 的 名 相 对待 中 讨论



。 , 

而 是就事物之名 本身揭示其存在 的矛 盾 。 他认 为 ,
凡事均 有 本名 、 引 伸名 、 宄竟


“ ” “ ”

名 三种 本名 之立 本无所依 所诠上 有 多 能 诠 如初 哉 首 基

。 , , , 、 、 、 

“ ” “

能诠非
“ ” 

均 可释 为始 但其各 始 之所 以 为始有异 可知 本名 引 伸名

, , 。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 第 72 页 

? “
乖其情者 则 谓 之不 可 违顺 既空 故知 可不可 皆妄也


夫理无是 非 ,
而物有违 顺 , 故顺 其意 者 谓 之 可 ,
。 , 。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
第 69 页 。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
第 26 页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
第 29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79 页 

55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
是依 本名 为据 在 能 诠 上 有 多 所诠 多 所诠 为 引 伸 之名 佛 典将所诠


, , 。

的 引 伸 之名 分为密诠与 显 目 两种 , 其 中 密 诠为名 之 本义 ; 显 目 为 累 名 之现义 。 



言苗裔 , 苗本嘉谷 , 裔本衣裾 , 此为苗裔密诠 ; 苗裔显 目 则 为远孙 , 可见显 密 之



义 相 距甚远 引 伸名 与显 之义 致 则 多 与 本义相 违 因 此 言 义 不齐 引 伸名


。 目 , , 。

的另 情 况 是 外 来 翻 译之名 其 能取意念 所取事 相 均 奥 博无 穷 因 此名 义 亦难




, 、 ,


是于 所诠 中 遍
” “ ” “ ” “ ”“ “
切地 道 大极

相称 宄竟名 如言 实在 实际 


。 ,

体 等 , 但能诠之 宄 竟名 与 所 诠之 宄竟义 , 仍不 能相称 。


因此 ,
转译殊言 , 虽觉

彼此之意 相 同 亦 不 免 错缪 现相 也 不 乏各异

, 。
有 时指 物 虽 同 , 。 章 太炎说 :



” ?
显 无碍者 无过十 之 二 从色相 上见 言义 多 有不齐 即 是 能 诠 与 所检 不 相


, 。 , ,

“ ”
应 的结果 因此 章 氏之 不是 物 我对待 后 的 融合 而 是其 身 法藏 的 无尽


。 , ,

缘起 华严经 》 云 切即 即 切 可 以说 明 了 能诠 所 全才 可消 解


一 一 一 一

。 《 : , 。 , 、 i

是非名 相 的对待差异 

第三 , 将齐 同 是 非扩展 到 人 与 物 及 万 物 的 平等 。 他指 出 物与 人齐 同 , 表 现在

物也有识 、 有意根 、 有 自 体 。 以 金为例 , 章 氏认 为人有识 , 金亦有识 , 金有其 自



身 的 物 质 特性 这是它 的 业识 在 定 条件 下 它 可能变化形状 或者与 其他物




, ; , ,

质 化合 这 是 转识 依转识它呈现 了 种新 的表相 这是现识 就识 性 言 其他




, ; , 。 ,

无生之物 均 与 此相 类 此外 金亦有 意 根

。 , , 所谓 成此小体 , 即 是我见 , 有力能



距 依 于 我慢 也就是说 它之所 以 能够 呈现 种 形态是 其 意 根 的 作 用 金分


, , , 。

其 以 金尘摄金 微尘

子可分析无尽 以 金 微尘摄 金 极 微 有情者 必 摄无 量


, , , ,

”?
小 有情者 。 是故金分 虽 无穷尽 , 亦得 随其现有 ,
说为 自 体 。 这与 人有相 同 之

处 。 此外 ,
他 甚 至 认 为 世 界 万 物 都齐 同 平 等 ,
因为 , 他 们 可 以 更 互 为种 。
以 人为


例 , 人体 含有无始 以 来种 种动 物形性 , 至单细 胞而 止 , 依 此人 力 又 能生 起各种





细胞 , 而 彼 细 胞唯 是细 胞果 色 。 又 , 人 因 食 牛 羊 鸡及菜果谷麦等 , 这些动植物



种性便化入人体 与 人合 下逮金石 既亦含于人体 或啖云母 或餐钟 乳

, 。 , , , 

” ?
因此

悉 可摄 受 为 人 身 分 。 , 人 的 身 体 是无量 异 性生命集 成 。
虎豹蚊虻 , 食人


嚼人 , 亦 是如此 。 在 他看来 , 欲普 度 众生 , 就不 能执取 、 分 别 众生 的 差异 之相 




切 众生
“ ” “
而应



以 及与 己身 真如 平 等无别 异 故 可以说 以 真如平等

, , 。 ,

度 脱众生是他覃研万物平等 的 最终用 意 。
章太炎 从无尽缘起 的 角 度 阐 释万物平

他 认 为 万 物 的 呈 现均 是 意 根所执 的 幻 有



是依 藏识 而起 因此

, , , ,
实 是 

章太 炎 齐物论释》
35
: 《 ,
第 36 页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第 4 2 页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第 44 页 , 


章太 炎 : 《 俱 分进化论 》 载 章太 炎全集 , 《 》 第 4 册 ,
第 39 4 页 

56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论文




心相构 非有外尘 对于 庄 子 所 言 万 物 与 我为 前 人 的 理解均 是 以 幻相 为 前


, 。 ,

“ ” “ ”
提 , 而章 氏则提 出 了 与 幻 相 对之 实 ,
即 圆成实性 。
章 太炎 所释 万物平等 

“ ”
己 超 出 了 物 相 及 理相 的 范 畴 直指性体

即 是无见无相 可 以说 以 


, , 。 ,

” “ ”
识 视角 对待万物是 齐物 致用 的 根本 

第四 , 眇契 中 道 , 还顺俗情 。 对于齐物之理 的应用 , 章太 炎 主 张要 能够 眇契




中道 。 中 道 的 方式是 内 持寂 照 , 外利 有情 , 而利 益有情 的 途径 即 是任物之 自 然 

“ ”
以 尧 欲伐宗 、 脍 、 胥敖而不释然 之事为例 ,
在舜 看来 , 这 是德 日 进的表现 

宗 、 脍 、 胥 敖 虽 处蓬 艾草野之 间 , 但其亦 有 自 若之处 。 物本应 当 畅其本性 , 各安



其所安 ,
尧 若 夺其 蓬艾 之愿 而 攻 伐 ,
使三 国 顺 从 己意 ,
则 违 背 了 事 物 本有 之 理 

此即 之德 章 太炎 借此分析世情

所 以才有不释然 的感受


齐物 。 , 他指 出 人 间

世物相 不齐 文野有异 但各 自 所寻 之本均 为 所 以 相异而质 同 当 各安其所




, , , ,

“ ” “ ”
适 , 则 为不齐之齐 。 若 以 高义 之 名 破 坏 质 同 而欲得其 相 同 , 贝 !
J 破坏 了 齐

物中道 。 物有 自 量 , 不可强行增 益 , 否则 亦是毁伤 。 章 氏 亦联 系 社会现实深入探




讨其 中 之理 ,
他说 : 观近世有 言 无政 府 者 , 自 谓至平等也 。 国 邑 州 闾 泯然无间 

贞 廉诈佞 切 都捐 而犹横著 文野之见 必令械器 日 工 餐服愈美 劳形苦 身


, , , , 

” @
以 就 是业 , 而谓 民职宜 然 , 何其 妄欤 !  这 是针对 当 时 西 方 以 文 明 自 居 , 欲侵蚀

中 国 文化 , 而 国 人 多 随 其鼓 吹 、 唱和 的 情况所发 出 的 觉醒声 音 。
章太炎认为西方

所谓 平等 只 是无实 的 表相 追求 , 终为无本之木 ,
虚 妄 之形 , 不可 因 饰西学美名 而

全盘西 化 , 以 西 代 中 在表 面上 看 是 追 求平 等 , 但其所行实为 不平等 , 因 为 它 破坏




“ ” “
量 章太炎 应物之论

了 中 西文化 物有 自 的 平等 存在 。 ,
以齐文野为宄极 

文化 多 元论 , 在其所处 的 历 史语境 中 可谓深 意 无 穷 。 因此 ,


真正 的 平等在应世 中


“ ”
还需 还顺俗情 要 以无歧相 的 如 视角 分析和解决 问 题

, 


第 五 万 物 会通而 见 真 谛 庄子提 出 应 对世 间 万 物 不齐 的 方法 是 和 以 天 倪

, 。 

郭 象注 : 和之 以 自 然之分 ,
任其无极之化 , 寻斯 以往 , 则 是 非之境 自 浪 ,
而性


” ? “ ”
命之致 自 穷 也 。
章太炎认为 , 以 圣教量 ( 即 圣者之 言 ) 为评判 是非 的 天倪



虽可止息 浄论

或 标准 , , 看 似可 行 ,
但 不 能被 智 者 所服 。
对于 自 然之分 的释

即 种种 界法尔 而有者 也

义 , 他 以 为 亦 不恰切 。 他说 :
自 然之分 , ,
彼种 子义 说 

” ?
为相名 分别 习 气 , 而 与 色根器界有殊 。 在 章 氏看来 , 相 名 分别 与 色根器界存在


“ ”

差异 , 自 然之 分非 天倪之 义 , 因此 , 他提 出 更 具本 体 性 的 概念 种 ,
并 以此统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第 5 2 页 


淸 郭庆藩
 [ 庄子集释》 ] : 《 , 第 1 03 页 


章太炎 齐物论释》 第 : 《 , 62 页 

5 7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摄无尽缘起 、 色根器 界 、 名 相 分别 ,
种 即 为天倪义 。
他认为世情 中 的 各种知

见 , 不 论浅深 , 均 依于 此种 而现世识 、 处识 、 相识 、 作用识 、 因 果识 , 乃 至我识 



因此 这种 知见虽不 圆 满 但亦有真知 的 部分 对于 这种情况 他指 出


一 

, , 。 , :

种子与 多 种子相摄 , 此种子 与 彼种子相倾 , 相 摄非具 即 此见具 , 相 倾 故 碍转得




” ? “

无碍 , 故诸局 于 俗 谪者 , 观其会通 , 随 亦 呈露 真谛 。 在此 ,
章太炎提 出 了 

以 和 天倪 的 应世之法 他指 出 世 俗不得真谛是 因 不 用 会通 己 之见

通 而以 

。 , ,

遮 蔽对 方 的 光 明 , 从而 不得其正 , 若能将 自 悟与 他悟会通 , 则 真谪 自 然 可 呈 , 



与 古人主张道统摄万物 的 的 思路 明 显 不 同 在他看来 物有 藏识 之种 或者


一 一

。 , ,

“ ”

说 物有 物与 天倪 相 和 之道 物与 物之 间彼此交互 真谛之道 即 在关系 交




一 一

, ,

“ ”

融 中 呈现 。 因此 ,
获得 真谛 的 关键在 于会通万 物 。 他的 以 佛解庄 融通古今 中

西 , 应是这种会通理念 的 实践 , 亦 是对 文 化 真谛 的 彰 显 。 可 以说 , 会通方法 亦 打

开了庄 、 佛 思 想 积 极致用 的入世维度 



在 近现 代 文 化转型 的 历 史境遇 中 , 传统 的 儒家致用 原则 受到质 疑 , 这从客观



上 激发 了 道家 、
佛学 的致用 潜力 。
章 太 炎 虽 为 古 文 经 派 的 代 表 人物 , 但他尤重学


“ ”

以致用 。 应时代之需 , 他通过 以佛解庄 的 致用 理路 , 展开 了 建 构 新 价值体系



的探索 。 在学术史上 ,
他 以 传 统 文化 为本位立场 , 主张 以 内 在更新为主 的 文化发


“ ”

展道路 , 在杨仁 山 以 佛解庄 的 基础上 , 他系统论述 了 庄 、 佛 思 想 的 致 用 理念




“ ” “ ”

及 方法 , 体现 了 近现代 经 世致用 的 新 风貌 。 他以 平等 释 齐物 ,
以唯识学


“ ” “ ”

旨 在 实现人 间世 的 



的 终极

的 八识 逻辑预 设 藏识 目 标 , 毕竟平等 。

他 以 佛 学 的 理性逻辑预设真如
“ ”

中 , 藏识 的 设 定 指 向 本 体 人心 。 ,
使之成 为 人

们 的 精 神 追求与 依 托 。 同时 , 他亦 通过对 庄子 文本 的 阐 释 , 提 供 了 突 破 我执 、 


“ ” “ ”

由 真返俗 的 致用 方法 则 包括 以
“ ”

执达至 真谛 的 路径 。 两行 对治 是非 成心 

明 能诠 、 所 i 全消 解是非名 相 ; 将齐 同 是非扩 展到 万 物平 等 ; 在 眇契 中 道 中 随顺俗



情 ; 以 会通之法而 呈现真 谛等 , 这些均 具有现 实 的 指 导 意义 。 他通过融 贯 庄 、 



所构 建 的 具有 目 标 、 途径及方法 的致用 理路 , 虽 然 文 字 艰深 难懂 , 但在 重拾 民族

文化 自 信 、 重塑 国 民 价值体系 方面 , 做 了 积 极而有 益 的 尝试 , 这对 当 时 乃 至 后 世

的文 化建设 , 均具有重要 的 启 示意义 



第 三节 梁启 超 以佛 、 懦 释庄 的 新 途 解

戊戌时期 ,
梁启 超是今文经学 的宣传者 , 是具有 强烈 致用 思 想 的 新派人物 


章太炎 : 《 齐物论释》 , 第 63 页 

5 8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战后 的 欧 洲 之游 发 了 其灵 府 的

主张要 向 西方学 习 但 引 绝大之革命
一 一

, , 

他对 科学 万 能 给 予 否 定 ,
并提 出 思 想 的彻底解放 , 即 不 盲 从 西 方及 古 人 旧 说 , 


“ ”
要有 内 省 工 夫 , 体悟 真我 。 当时 , 胡适 《 中 国 哲 学 史大纲 》 中 以 西 学进化 论

思想阐释 《 庄子 》 在 学界成为 前沿 , 但欧游后 的梁启 超则 由 原 来 的推崇进化论转




“ ”
而为 反对 进化 论 。 他认为 生存竞争 , 优胜 劣败 的 进化理念 , 是 引 发战争 的重

要原因 , 而 只 有 东方文化 , 尤其是 中 国 文化精神 才能对其进 行 补 救 。 通过对 东 西



方文 化 的 双 向 反 思 , 他主张要坚持 中 国 文化根底 ,
保持传 统文 化 特质 , 继而 发掘

其时代价值 , 进行文 明 的 再造 。
在 1 920 年及 之后 的 《 庄子 》 解读 中 , 他以佛 

儒解庄 即 贯 穿 了 这

立场 。 同时 , 他 亦 充 分 发挥今文 经 学 家 所 具 有 的致 用 精 神 

为庄 子 思 想 的 实践论做 了 初步探索 

、 对胡 适 解 庄方法 的 质疑

在思 想领域 , 近现代 以 来对 《 庄子 》 的 释义 方法主要有 以 儒解庄 、 以 佛解庄



和 以 西 学解庄三种 。 以 儒解庄从郭 象 的 《 庄子注 》 即 有所体现 , 以佛解庄则始于



魏晋 , 这两种 方法 在 庄子 研 宄 中 均 具有深 厚 的 历 史积 淀 。 时 至近现代 , 西 学传入



给 国 人 带 来 了 新 的 理念和 视 角 亦为 庄子 释义增添 了 新 的 内 涵 方面 


, 《 》 。 ,

赋予传统 以新时代 的气 息 另 方面 它 亦 促 使 我们 反 思 其释 义 的 合理 性 以及


, , ,

如 何 使传 统文 化 发挥 时 代 效 用 梁 启 超对 庄子》 的 阐释 即 是在这 时代语境




。 《 ,

下对 中 西 文 化反 思 的 产物 

在 以 西 学诠释 《 庄子 》 的 研 宄 中 , 胡 适 以 西 方进 化论 思 想 阐 释 了 《 庄子》 文


并将 其学说定位为
” “
本 , 认 为 庄子是 生物进 化论者 , 出 世主义 , 评价它 实在


” ?
是社会进步 和 学术进步 的 大 阻力 。 这些论 断 在学 界影 响 很大 ,
但梁启 超 并不

赞同 对此 他在 评胡 适之 中国 哲 学 史大纲 文 中 做 了 部 分 针对 性 回 应

。 , 《 〈 > 》 

在后来 的 专 门 释庄 中 , 他 亦 重在弥 补 其不 足 ,
并 阐 发 与 胡 适相对立 的观 点 

“ ”

胡适 以 知识论 展开对 《 庄子 》 的 认知 和 判 断 , 梁启 超认为并不合适 。 





于胡适 中 国 哲 学史大纲 》 的 总体评价 梁 氏指 出他 全从 知识论 下手




《 , ,

” ? “ ”

察 得异 常 精 密 。 对于其 知识论 的 阐 释视角 ,


梁 氏 并没有提 出 批评 。 在他



胡适 以

看来 ,
凡是有 价值 的 著 作 都有 其特别 的 观 察 点 ,
知识论 为观察 点 亦 应


“ ”
有其相 当 之价值 。 他不 否认 知识论 研 宄方法 的 有 效性 , 但 同 时它 亦不是研 宄


胡适 : 《 中 国 哲 学 史大 纲 》 ,
第 224 页 


梁启超 : 《 评 胡适之 〈 中 国哲 学史大纲 > 》 , 见 《 梁启 超全 集 》 第 7 册 , 北京 : 北京 出 版社 , 1 999 年 

第 3985 页 

5 9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 论文
 

的 万 能 钥 匙 它 只 适用 于 具有逻辑 实 在性 的 物 质 领域 对 于 无 形 精 神 世 界 的 领悟
, , 

以 知 识方 式 并 不 能 实 现达其 至境 的 理 想 。 《 庄子 》 作 为调 和 心 物 之作 , 重在精神


“ ”
世界 的揭示 , 若仅从 知识论 角 度 解读 , 显 然 不 能得其真意 。 此外 , 在梁 氏 的

价值理念 中 , 知识 并非居于首位 ,
精神世界才是其评判 思想 的标准 。 这在梁 氏 所



写其它文 章 中 , 我们 即 可发现 , 如他在 《 东 南大 学 课毕 告 别 辞 》 说 : 无精神 生

活的人 , 知识愈多 , 痛苦愈甚 ; 作 歹事 的 本领也增 多 。


为学 的 首要 , 是 救精


”?
神 饥荒 。 可 以说 , 精神 在梁 氏看来 , 比 知 识更具 根本性意 义 。 对于 解 救精 祌 饥

荒 的 方法 , 由 于东西方的 出 发点不 同 , 他认为 以 精 神 自 由 为 旨 归 的 东方学 问 更能



发挥效力 , 而西方 以 物质 为 出 发 点 的 思 想则 不免浅 薄 。 基 于 这种对 东 西 方文 化 的




“ ”

态度 , 他对胡 适 以 西 方 知识论 为出 发点研宄 《 庄子 》 的 方法 , 从 根本上 说 并



不认可 , 其 所得 结 论 自 然 也 不 能 达到 他 所要 求 的 精神 至境 的 高 度 

“ ” “
胡 适认 为庄 子 是 以 自 化 为主 的 生物进化论 者 , 其所 言 万 物 皆种 也 , 


” “ ” “

不 同 形相禅 即 是 物种 由 来 对于进化过程 他说 万物本来 同 是 类 




。 , : ,

来才渐渐 的 变成 各种 不 同形 的物类 却 又并不是 起首就 同 时变成 了 各种 物




‘ ’

” @ “

类 这些物类都是 代 代 的 进化 出 来 的 对此 梁 启 超认为 胡先生拿




一 一

。 。 , ,


唯物观 的 眼光看 庄子 , 只 怕 全不 是那 回 事 了 气 1 958 年 , 在 台 北版 《 中 国 古代



哲学史》 记中 胡 适对其 观 点 与 材料进 行 了 反 思 自 责 是 个年轻人 的 谬妄


自 , ,

“ ”

并修正 了 进化论 的 说法 不过是


议论 认为 始卒 若环 莫 知 其伦 种 循环


, , ,

的 变化论罢 了 。 其 反思 主 要针对 的 是证据 与 结论 的 关 系 , 而梁 氏 的 批评则 不 仅 是





亦 是对其 知 识论

对 其 观 点 的 批评 , 方法视角 的 否 定 。 与 胡适所释巧合 的 是 

章太炎在 《 齐物论释 》 中 对此句 也 进 行 了 详解 ,


但他 的 释义完全 是 唯 识逻辑 。



“ ” “
有 些 比 附 得太过 的 解释 比 胡 适 的 生 物

氏虽言其 , 但章 氏 以佛家 业力流注 


进 化 之 意 更 具 合理 性 在他看来 庄 佛 的观察点 是 致的 即均 以 精神为认知




。 , 、 ,

评判 的 旨 归 , 这 亦 是梁 启 超 后 来借鉴 佛 学诠解庄 子 的 原 由 

“ “

出 世主义

对于庄子学说 的定位 , 胡 适认 为它 是 思想 , 并指 出 庄子 极端


” ?
不谴是非 的 达观主义 即 是 极端 的 守 旧 主 义 对于 他 不争而乐 天安 命 的


‘ ’

, 。


达观 则认为 重的可 以养成 种 阿谀依违 苟且 媚 世 的 无耻 小 人 轻 的 也会造


, 、 ;

” ?
成 种 不 关 社 会痛痒 不 问 民 生痛苦 乐天安命 听其 然 的废物 梁启 超


, , ,
自 。


梁启 超 : 《 东 南大 学课毕告 别 辞 》 , 见 《 梁 启 超全集 》 第 7 册 ,
第 4 1 60 页 


胡适 : 《 中 国 哲 学史大纲 》 , 第 209 页 


梁启 超 : 《 评胡适之 〈 中 国哲学史大纲 > 》 , 见 《 梁 启 超全 集 》 第 7 册 , 第 3992 页 


胡适 : 《 中 国 哲 学 史大 纲 》 , 第 22 1 页 


胡适 : 《 中 国 哲 学史大纲》 , 第 223 页 

60


山 东 大 学 博士学 位论文
 

“ ”

则 与之相 反 , 他赞 叹庄子具有 救世热 肠 , 其 思 想 并不 乏积 极入世 的 内 容 , 




“ ” “
不 争之举亦有放弃 无聊 半 寸 的 正面价值 。 他曾 以 《 齐物 论 》 中 天地与我并



生 而 万物 与 我为 来总括 庄子 》 全书 并 指 出 庄 子 的 理想 境 界 与 孔子 并无


, 《 ,

根 本 差 别 只 是 其 实 现 的 方 法 途 径 有 异 而 己 他认 为 孔 子 重 在 从
, 。
日 常 活动 中 体 验 


而庄子主要从 外 形骸 去 寻求 可以说 庄 儒 思 想 具 有共通 处 


同时

。 , 、 , ,

“ ”

实现理 想 境 界 的 过程 中 , 儒 、 庄的 工夫 亦均具对外在世界 的 积极价值 。 梁氏




“ ”
对庄子思想 的 入世 解读 , 也 与 他对庄子学说 的 本源认识密切相 关 。 他认 为 

“ ” ? “ ” ?
庄子 本孔学 是 得 易 之传者 同 时亦属于老子哲理 派 其对两


, 《 》 , ,


因 此庄 子

家含英咀华 独有 深 得

, ,
殆 绍颜 氏 不传之统 ,
但 其嗣续固 不可 以


” ?
专属 于孔 氏 。 从 中 可见 ,
梁 氏 认为庄 子思想 从其形成 时 即 是儒道 结合 的 产物 

这 亦 是其选择 以 儒 释庄 的 原 由 

与 胡适 以西 学释庄不 同 , 梁 启 超则 以 具有本土特 质 的 佛 、
儒 思 想诠解 庄子 

这种 方式 的选择 方面 由 于庄佛 与 庄儒均有思 想 内 涵 的 相 契 处 另 方面也 与 梁





氏 自 身 的 人生观 及 文 化态 度 密切 相 关 己所言 其人生观 是



。 正如他 自 ,
从佛经及


” “ ”

儒 书 中 领 略得来 ,
东 方宇 宙 未济 人类无我之说 , 并不 是 西 方 知 识方式 的 论理



学认识 而是 种精神上的信仰 面对 时 人对 西 学 的 趋 附 他对传 统 文 化 的 近


, 。 ,


现代命运 保有 深 远 的 忧 患 , 他警醒 国 人 :
自 今 以往二十年 中 , 吾 不患外 国 学术


” @
思 想 之不 输入

, 吾惟患 本 国 学术思想之不发明 。
他担忧 中 国 人 脱崇拜古人之

奴隶性

而复生 出 种 崇拜外人 蔑视本 民族之奴隶性 因此 他提 出 了 新 民


, 、 。 ,

“ ”
思想 其要义在 于 淬厉本有 采补其本无 采补 其本无
“ 


, , , 而 是以 淬厉本有

为基础 和 前提 的 。 也就是说 ,
他主张立足于传统文 化吸纳新 思 想 ,
同 时 亦 不醉 心

于 西 流而 失本我之质 他认 为 个 国 家欲独立于 世 界 必 有其之所 以立 的 特质


。 , , 

而这种 特质 即 是其 国 所本有 的 历 史文 化 虽 然胡 适 以 当 时 最前沿 的 西 学模式解读



 。

庄子 但在梁 启 超看来 它 们 并非 个 门 庭之物 以 西 释庄所造成 的 内 涵 误




《 》 , , ,

导必须予 以纠 正 , 以 此来坚 守 中 国 文化特 质 的 立场 。 梁 氏 这种对待传统文 化 的态



度 , 亦 是其批评 胡 适 曲 解 庄 子 并 以 佛 、 儒 思 想释庄 的深层原 由 




梁启 超 : 《 评胡适之 中 国 哲学 史大纲 》 〈 见 梁启 超全集 第 7 册 > , 《 》 ,
第 399 2 页 


梁启 超 : 《 最初应 读之 书 》 见 《梁启 超 全集》 第 册 第 7 页
, 1 , 


梁启 超 : 《 论支那 宗教 改革 》 见 《 梁 启 超 全 集 第 册 第 263 页 , 》 1 , 


梁启 超 儒学统 时代 见 梁 启 超 全集 第 册 第 页

: 《 》 , 《 》 2 , 58 7 


梁启 超 : 《 东 南大学课毕告 别 辞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 第 7 册 ,
第 4 1 6 1 页 


梁启 超 : 《 论 中 国 学术 思 想 变迁之大 势 》 , 第 6 页 

6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 ”
二 、 真我 本体 的 确 立 及 开 拓

对于 胡 适 以 知 识方式探讨 古 人理念及 内 涵 的 哲 学 思 想 , 金岳霖 曾 言 :


胡适


” @
是有 人生观 , 可是 ,
没有 什 么 世 界 观 的 。 这 是 说 胡 适对古 人 思 想 的 阐 释和 评价

大都 以 实践为主 , 对人与 世 界本体 的认识则 是 被忽视 的 。


胡 适对 《 庄子 》 的解读 

亦 是如 此 , 即 缺 乏对 庄 子 思 想 的 本 体 性 认 知 。 与 胡适相 较 , 梁启 超 的 解 庄则 弥补

了这 缺陷 由于 中 国文化 自 古 以 来 就有 为 人 事 寻找 天 理依 据 的 思 维惯 性 因 此

。 , 

他将佛 学理念


“ ” ”

梁 氏 提 出 了 庄子 思想 的 本体 为 真我 。 在对 真我 的体认 中 ,

引 入其 中 ,
即 通过 以 佛解 庄完成对 庄子 本 体 的 确 立 。 同时 , 在本体与 实践融合方

体及 章 太炎解庄本体 的 突 破
“ ”

面 , 则 是对老子 道 

梁启 超借鉴佛学 阐 释 《 庄子》 , 源 于 其对 佛 学 思 想 的 认 识 与 推 崇 。 在 他看来 



佛 教在 中 国 已经实现本 土化 成为 我先 民最 为珍贵之 遗产 并表现 出 中




, ,

亦具有


出 世法与 入世法 并 行 不 悖 在宇宙精微 的探寻方面


国 人 的特质 , 即 。 ,

高于 儒 家 的 优越 处 。 他推崇 佛 教 , 并 明 确肯定其存在 的积极价值 。 他指 出 :


佛教


”“ ” “ ” “ 

兼 善 而 非独 善 入世而 非厌世 无量而 非有 限



的信仰是 智 信 而 非迷 信

赞 叹与梁 氏心 中 庄子

这种 对 佛 学 的 认 知
”“
力 而非他力 


平等而非差别 自 。 、

致性 因此 在对庄子 内 圣本体 的 讨论 中 他选择 了 以


“ ”
内 圣外王 思想具有 

, , ,

佛解庄 

梁启 超 以 佛 学释本体 并非端起于 《 庄子》 , 而 是始于对 老子 思 想 的 探 宄 , 




“ ”
的 继承与 发展 老子哲学
“ ”

的 庄子本体之 真我 是对老子本 体之 道 。 在 《 》 中 

是 道家 思 想 的 核 心 概念 它 具有三个层 次 道 的本体 名 相和作用


“ ”
他指 出 道 , : 、 

” ? “

求索 宇 宙 万物 从何而来 以 何为体 对本体 的讨 论 




所谓 本休 , 即 , 。 , 当 时有
“ ” “ ”“ ” “ ” “

多 元论 唯心论 心物 并 行


”“ ”
唯物论
” “
神论 无神 论 元论 二元论

但梁 启 超认 同 的 是佛 学 中 关 于 本 体 的 认 知 即 本体是要离开

论 等诸 多 说 法


, ,

切名 相才能证得 。 他借鉴 《 大乘起信 论 》 思 想 , 指出 : 心 真 如 门 是说本体 , 




” ?
生灭 门 是说名 相 。
本体与名 相 关系密切 , 它 们共 同 规 定 了 世界 的 发生和 运转 

但本体 的 获得是 以 脱 离 名 相 为前提 , 即 :


离 言说相 ,
离名 字相 ,
离 心缘相 ,



” “ 

竟平 等 无有 变异 不可破坏 唯是 心 故名 真如 老子对道 寂兮寥兮


。 , 。 , 。


刘培育主编 : 金 岳 霖 的 回 忆 与 回 忆 金岳 霖 》
《 , 成都 : 四川 教育 出 版 社 , 2000 年 ,
第 35

36 页 


梁启 超 : 《 清 代 学 术 概 论 》 第 04 页 , 1 


梁启 超 : 《 论 佛 教与 群 治 之 关系 》 ,
见 《 梁 启 超全集》 第 2 册 , 第 909 页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其学派 》 , 北京 : 北京出 版社 , 20 1 4 年 ,
第 1 3 页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 子及 其 学 派 》 ,
第 1 6 页 

62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 “ ”
视之不可见 似万物之 宗 等 的描述 , 与佛学中 真空 妙有 的本体名 相 关


“ ”

系恰相契合 也就是说 道 作 为 本体 也 不 过是 个名 相罢 了 它 只 是 体会本




。 , ,

体 的 媒介 或手段 , 因为 道的本体 , 是要参证得来 的 , 不 是靠寻 常 学 问 智 识 得来




” ? “ ” “ ”

的 。 这种 体 道 的 理路 与 其 所 言 领悟庄子之 真我 完全相 同 


对名 相 否 定 的 原 由 , 梁 氏 将 之追 溯 至 人 心 。 他说 ,
老子 以 为宇 宙本 体 原 是


? “
因此
” ”

绝对 的 , 因这分别 心才生 出 种种相对 的名 , , 破除 我相 是万物复 归




梁启 超 的 以 佛 释道 是在本体之

本体 的 途径 。 可以说 , , 道 与人的主体 内 心 间

建构 了 关联 , 但其 心 体 二 分 , 忽略 了 本体与 自 身 呈相 规律 的 关 系 , 因 此对 于 本 体

呈相 与 主 体 行为 的 关 系 无法 作 出 合理解释 , 这亦 是梁 氏 在 以 佛 释道 中 的 不 圆 满


“ ”

处 。 梁 启 超在 阐 释庄 子调 和 心物 的 思 想 中 , 引入了 真我 概念 , 并完善 了 老子


“ ”

中 的 本体 内 涵 他认为 真我 是主 体存在 的 本体 是现实境界之外 的 种向上




。 ,


吾侪最后 安 慰之所

推求 , 是 , 它 并 非 与现 实境界 为 二 物 。 但在 必 须 以 脱 离名


“ ” “ ” “ 

相 为 前提而悟 真我 方面 , 则 与 老子本体之 道 有相似处 。 庄子 所言 真我

本体 虽然继承 了 老子道体 的存在 , 但 在 本体 的 体认方面 , 他并非主 张与 名 相 的 截




然二分 , 而 是两者 的 非

非异 。 庄子 的 上与 造物者游 , 而 下 与 外死生无终始者


“ ”

与 现境契合 的 思 想 这与佛 学 中 不离 外境 的 大乘思 想


为友 ,
即 表 达 了 真 我 , 

相近 。 也就是说 , 人虽 自 证本体 , 但并非 以 本体脱 离现境为根本 目 的 , 而 是为更




“ ”

好地身 处现境 之 中 庄子的 真我 是其 内 圣 与 外 王合 思想体系 中 的本体 




, 。


此 , 梁 氏 言 庄子是 从无意 义 中 求 出 意 义 ,
谋人生 心物两方面之调 和 , 其结论与


” ?
杨 朱 派截 然 殊途 , 而 为 后 此大乘佛 教 之先河焉 。 可 以说 ,
梁 启 超对 庄 子 本 体

的认知 ,
目 的 是 从 中 获 求 人 心 行 的 终 极根据 

对于庄子本体思想 的 认识 , 梁 启 超 也 借鉴 了 章 太 炎 以 佛 解庄 的 经验 , 但亦有


“ ” “ ”

侧重点上的不 同 。 章 氏解庄是 以佛学 中 的 阿赖耶识 ( 或曰 藏识 ) 为本体 



阐 发世 界 的 宇 宙 系 统及认 知 系 统 ,
他重在 强调 通过唯识 的 名 相 逻辑 明 悟 本体 ,



“ ” “ ”

以 之作 为指 导 生 活 实践 的 内 在 原 则 。 而梁 氏所言 真我 本体虽有 藏识 之意 

“ ” “
但其重 点 并 不在于 回 归 实 相 的 系 统展开 , 而 是更强调 在 真我 基础上 的 全体

主 要表现为在 心 物调 和 方面 的 本体致用

大用 , 

” “ ” “ ”
圣人无名

关于 真我 ,
梁启 超说 至人无 己 , 已微示 真我 之端倪 

“ ” “ ” ?
并主张 无己 是 《 庄子 》 全书 的 关键 , 意即 孔佛所 言 无我也 。 那么 , 庄子


梁启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其学派》 , 第 2 1 页 


梁启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 子及 其学派》 ,
第 23 页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 子及其学派》 , 第 2 50 页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 其学派》 , 第 253 页 

63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梁 启 超认 为
” “
无己 与梁 氏 的 真我

的 有 何差别 呢 ? , 在现 象 界 中 , 我 


“ ”
名 的 成立源于有 彼 的存在 ,
两者互为 因 果 。 若继续追溯彼我 的缘起 ,
则必有


“ ” ” “ ” “
真我 不过是

真主宰者 梁 氏 称之为

存在 , , 而 我 假主 宰 者 , 是常识


“ ” ? “ ”

之我相 , 非真我等于无我 。 对于 无己 ,
郭象释 之为顺物 , 也 就 是说庄子


“ ” “ ” “ ” “ ”
所言 的 己 之 我 ,
仍指身心之 我 , 而梁 氏 所言 真我 , 贝U 已超 出 了 身


“ ”
心范畴 他借 鉴 佛 学理念 将 我 二分 个是有相 之我 个是决定有相之


一 一

。 , , ,

“ ” “

我存在 的 真我 。 他说 : 真我者 , 离 言说相 ,


离名 字相 , 本不应 以 言语形容之 

” ?
义为众生说法 这种描述与 章 太炎所 言

特 既借 则 不得无 言耳

藏识 极具


, 。

“ ”

相 似性 。 因此 ,
就梁 氏而言 , 他强调 无己 的重 点 不在于 顺物 , 而在于要 明 悟


“ ” “ ” “ ” “
天地与 我并生
” “
真我 真我 万物与 我为

需 自 证而 得 是 真我 


。 ,

相 对 此 他 引 印 度 教 义 及近 世细 胞 科 学 在 现 象 界 层 面给 予 了 形 象 阐 释 认 为 真

。 ,

 ,

不会 因 外在形相 的转化而消 失 万物 生命 的 死生更递 彼 此旋 化



我 , , , 亦是 

物与 我为

之理 的 体现 其所言 意与 章 太炎 齐物论释 》 中 的 观 点 具有 致性
一 一

, 《 

“ ” “ ”
但 他 强调 , 庄子教人体验 真我 之意 并不 在于 佛理所谓 以 俗谛释 真谛 , 



是 使 人 明 了 要 用 直觉 去 亲 证 在 他看来



。 , 以理知为万 能 , 即 是认知 之蔽 。
真我

的 存在不可 以 知 识 的 方式寻求

, 而要 以 自 证 的方式体认 。 由 此可见 , 庄子之 


” “
而梁 氏此处之

己 可归 属于实践论 的 内 容 , 真我 则 与 实 践无关 , 这是佛学理

念影 响 下 独立存在 的 本体 

梁启 超解庄 的 本体认 知 , 仍 处在 章 太炎释庄 的 唯识系 统 中 , 但可贵 的 是 , 




“ ”

并不 仅 限于此 , 而 是要让 真我 本 体在 实 践 中 发挥 具 体 作 用 , 即 重在实 现本体



与 现境 的 合 这 探 索 是 梁 氏 解 庄 对前 人 的 突 破 如在 逍 遥游 》 的 解 读 中
一 一

, 。 《 

他认 为 通过 鲲 鹏与 蜩 鷄 野 马 与 尘埃 朝 菌 蟪蛄 与 冥 灵 大椿 等 大 小 殊 量 的 对 比
, 、 、 

我们 应 当 得到 超越宇宙 时 空 局 限 的 启 迪 不 可 因 常 识 之 小 大 比 较而 忧 思 郁 结 , 。



“ ”

看待 问 题时 , 要学会用 非常识 的 视角 观察和分析 ,


从而 突破世俗观念对情感


“ ”
的影响和束缚 。 至人无 己 , 圣人无名 是说至人 、 圣人在 处理有与 无 、 为与无


“ ”

为 的 关系 中 , 做到 了 真我 不离现境 的 契合 , 从 而 给 人 以 向 上 寻 求 的 力 量和 方


“ ” “ ”
向 。 对于 《 齐物论》 颇似佛 教之法相 宗 的 真我 体相 , 梁启 超则将之定位


“ ”

于 消 极诠释 。
在 他看来 ,
真我 全然 独立 于 知 识系 统之 外 , 而墨学 、 惠 施 等人



之性

则 欲从知 识 方式 求取 , 这违 背 了 真我 , 可谓 缘木求 鱼 。 针对 于 此 , 庄子


“ ” “ ”
提出 了 以 齐物 方式消 解万有 别 相 。 由 于 此 篇对 真我 的 体认 , 侧重于对本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 其学 派》 ,
第 255 页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 其学派 》 ,
第 255 页 

64


山 东 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
 

“ 


体 的 揭 示与 精神 认知 的辨析 它 尚 未作 用 于 实践层面 而梁启 超始终坚持 真我 , ,

“ ”

与 现境 的 契 合 因此 在他看来 脱离名 相 而得 真我 是消 极 的 与 现境非




。 , , ,

“ ”

非异 的 真我 才是积极 的 这 态 度 亦 暗 示 他对 庄 子 》 实 践 层 面解 读 的 偏 重

, 《 

“ ”

在 以 佛 解庄 时 ,
梁启 超亦 注 重对 佛 理 中 生 存状态 理念 的 引 借 。 如 苦 , 

是佛学 中 个 重要概念和 思 想 在 阿 含经 》 涅槃 经 》 瑜伽 师地论 》 等诸 多 经




, 《 《 《

“ ”
论 中 都有关于苦 的 说法 , 其中 八苦 内 容 最 为 普遍 。
佛教 目 的就是使人解脱人

生苦痛 , 从而 达至涅槃境 界 。 关于苦 的 具体 内 容 ,


佛学 中有多层 内 容 , 包括无 明


“ ”
之苦 疾病 之 苦 万 物 败坏 之 苦 切无常 之苦等 可以说 苦 贯 穿 了 人生 始


、 、 、 ,

终 。 梁 启 超认为 , 庄子 思想 亦有此安 慰苦痛之用 。 但与 其不 同 的 是 ,


梁 氏所言之


苦 , 仅 局 限 在 人生 的 矛 盾 中 , 他说 :
人生之苦痛 , 皆从生活状态 之矛 盾 而 来 

” ?
肉 感与 灵感交战 , 陷 于 人格分裂 , 苦莫甚焉 。 可 以说 ,
他所关注之苦侧重于 人


“ ”
生矛盾 ,
尤其是 感性经验与理性精神 的 矛 盾 , 而其所释庄子 真我 的效用恰在

于 心 物方面 的 调 和 

“ ” “

行菩萨 行



在实践层面 , 梁启 超指 出 庄子是 之人 。 那么 ,
如何 行菩 萨 行
“ ”
呢 ? 他认 为破 除我见是 根本 。 人之苦 的 来源 即 是 我见 , 万事万 物 的 存 在 有无

穷 之理 , 而人 的 知 见 则 因 身 心 等要素 的 拘 困 , 对世界存在 的认知 极 为有限 。 以有



涯之 知 应对无涯 的 不可 知 , 很 容 易 造成 对立 冲 突 , 从 而给 人 带 来痛苦 。 因此 , 


“ ”
不应被世俗 的认知所 困 而生起 愚 迷 的 我见 , 以 此来 应对世 间 的 变 化 。 消 解我


见 亦 是 化解知 见有 涯 与 存在 无涯 的 矛 盾 其 也 其不 也 其 与天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为徒 其不 与 人为徒 梁 氏认 为对 于 天 而 言 无有不 者 但对 于人而 言


一 一

, , , ; 

则 皆 因 我 见而 有 种 种 不 同 差 别 消 解我 见 以 参 悟平 等 之 理 则 无苦 亦 无 厌世 之源 。 , 

“ ”

那 么 人 的 无执之 行 也 就 是 菩萨行 , 亦 即 无痛 苦地积 极 用 世 



“ ” “ ”

总之 , 梁启 超 真我 本体的提 出 ,
弥 补 了 胡适释庄 的 不足 。 在 真我 


相 的 阐 述 方 面 他借 鉴 了 佛 理 的 本 体 认 知 方面继承且 发展 了 对老子本 体 道




, 。

“ ”

的体认 另 方面 对佛学 的 藏识 本体 亦有所 突破 在本体与 现境 的 契合 中


, , 。 

“ ” “ ” “

他重在强调 真我 基础上庄 子 思 想 的 全体大用 , 这亦 是梁 氏对庄子 内圣



梁 氏 主要通过佛 学 思想 发 明
” “

外王 思 想 的 阐 发 值 得注 意 的 是 。 , 在 内 圣方面 ,



” “ 

我 , 而 在 外 王 方面 , 他不仅 引 入 了 佛 理 , 而且更侧重于将儒 家 思想 融入 真我

的 实践落实 中 从而进 步打开庄子在现 实境界 中 的 思 想 维度


,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S 子及 其学派 》 ,
第 2 50 页 

65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三 、 庄 懦 融 合 与 实 践途 径 的 新 探 索

胡 适对 庄 子 》 研 宄 的 不 足
《 ,
除 了 对 思 想 本体 的 忽视外 , 其 以 西 学术语释 庄

 《

“ ”

子 》 亦 使 之缺 乏对 中 国 精 神 特质 的 概括 。 他将庄 子 学说 判 定 为 出 世主义 、 

旧 主义 , 这种消极定位 , 是 当 时 研 究 的 普遍看法 。 然而 , 梁启 超则提 出 新见 , 




“ ”
为庄子思想与 儒 学相通 具 有 积极入 世 的 面 其 救世热 肠 能够在社会实践


, ,

中 产生有益影响 

梁 启 超 通 过对 儒 道 思 想 及 关 系 的 改 造 使 庄 儒 思 想 实 现 融 合 在 梁 启 超 看 来 , 。 

儒 道 思 想 有根本不 同 之 处 。 儒 家 以 人为 中 心 , 道家 以 自 然界为 中 心 , 这 是两 个 完

全不 同 的思维 向 度 个侧重于 主体 个侧 重 于客体 其中 儒 家认为世界发




一 一

, , 。 ,

“ 


生 的 作用 力来 自 于 人类 心力 , 道是心力 的 创 造和 产物 而道家 则 以 ; 自 然 界理法
“ ” ?
为 万 物 能动 的 根本 道是 先天 的 存在 且 成不 变 可 以说 儒道两家指 出 了


, 。 ,

“ ”
对世界认 知 的 不 同 路径 个是从主体之 心 出 发 的 内 在视角 个则 是从外


一 一

, ,

在 于 人 的 角 度 设立 了 具 有支 配 力 量 的 客观 存在 者 两者 本源性 的 差 别 似 乎 没有 交

 。

集 , 但梁 启 超 却 将之很好地调 和 , 他说 : 以 吾观之 , 人类诚不 能对于 自 然界有




” @
创造 , 其 所 创 造者 乃 在 人与 自 然界之关系 及 人与 人之关系 。
从表述 中 可见 , 

的 调 和 是基 于对 儒 道 关系 的 改造 。 也 就是说 , 他将 儒 道 的 平 行 并 列 关 系 改造为从

属 关系 

从本体论 言 ,
他保 留 了 道家 的 自 然本体 , 而把儒家 的 心 力 本体归 属 于 自 然本


体统摄下 的 实践论层面 对此 他亦说 明 了 其原 由 盖儒家 以 宇宙为 未济


‘ 

。 , ,

刻刻 正在进行途 中 故加 以 人工 正所 以 弘道 道家 以 宇 宙 为 混成
‘ ’ ‘ 

的 , , , 。

” ?
的 , 再加 人工 ,
便 是毁坏他 。 可 以说 , 这种 调 和 既保持 了 儒 家 心 力 的 作 用 力 

也 没有破坏道家 然本体 的 功 能 发挥 他 以 牺牲 家 的本体坚守 获得 了 两家 在




自 。 ,

实践 中 的思想作用 力 , 这可 以 看 出 梁 启 超对实 用 价值 的 重 视 

他 既看到 了 道家 的 思 想 价值

从实践论言 , ,
同 时亦觉其弊端 ,
并提 出 人生



之自然 的 反思 视角 。 因 此 他 拟 以 儒 家 的 心 力 作 用 完 善 道家 在 践 行 层 面 的 不 足
, 

他认为 道 家 在 实 践 中 的 弊端 是它 把物理界或 生物 界 的
, 自 然 完全 等 同 于 人生之 自

然 。 但实 际上 ,
人生之 自 然具 有更广 阔 的 论域 ,
他不仅有外 在 客观世界 的 部分 

而且也有作 为人主观 内 在 的 部 分 。 如 果 完全 以 客 体 自 然为标准 , 就 会 出 现对 自 




梁启 超 : 《 先 秦政 治 思 想史 》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20 1 6 年 , 第 1 43 页 


梁启 超 先 秦政 治 思 想 史 》 第 44 页

: 《 , 1 1 45 


梁启超 : 《 先 秦政 治 思 想史 》 , 第 1 45 页 

66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论文



判断的矛盾 。
如对 于动 植物 , 道家主 张不可 以 规矩钩绳破坏其 自 然状态 ; 对于人


而言 , 道家认为欲望使人迷失 了 自 然 的状态 。
但 问题是 , 引 发人产 生 欲望 之 因 也


“ ”
不 乏客观
“ ”
自 然 的 存在 , 如 五色令人 目 盲 之 五色 , 也是 自 然 界本 有 的 自 



之态 若 以客体 然 为 标准 人生 之 自 然 应 当 肯 定 此

。 自 , 五色 , 而非在 内 心消 解




” “ ”
五色 。 可见 , 道家 之 自 然 并 非仅 是 物理之 自 然 , 它 欲将 人生之 自 然也


“ ”
纳入物理 自 然之 中 人的 无为 便 成为 切回归 自 然 的 途径 然而 在实践领


, 。 ,

“ ” “ “


” ”
, 道家 的 无为 , 既有 指 向 内 心 的 层 面 , 如 无知 无欲 等 , 也有指 向 行


“ ”“ ” “
动的层面 使 民无争 不敢为 天下 先
” “
等 同时



, 如 。 , 无为 中 也有含 有为
“ ” “ ”
的成分 ,
如 为而不恃 长而 不 宰 等 。 这 就 使道家 的 自 然 无为呈现 出 被解读


“ ”
的 复杂性 。 对 无为 的 片面理解 , 则滋生 了 曲 全免咎 、 怯懦 巧滑 等 消 极 影 响 

因此 , 梁 启 超 强调 , 道家不可使人 失去创造力 , 而此创造力 在实践 中 即 表现为 



通过对儒 家 思 想 的 借鉴 ,
更好地处理人与 自 然 界及 人与 人之关 系 

在人生之 自 然 的 精 神 领域 ,
梁 氏肯定 了 道家 的 思 想 价值 。 他认 为 , 道 家对人

类 缺 点 的 揭 露 促使 了 人对 自 身 的反省 , 尤其对伪文 明 的批判 ,


使新生命 的产 生成



为可 能 。 另外 , 他亦 明 确 指 出 : 道家最大 特色 , 在撇却 卑 下 的 物质 文 化 , 去追


” ? “
寻 高 尚 的 精神 文化 ; 在 教人 离开 外生活 以 完成其 内 生活 。
梁启 超所言 离开外



生活

并非对物质 生活 的 完全抛弃 而是 将物 质 生 活减杀至 最低 限度

, ,
从而

使 精 神 生 活 实 现最 高 限 度 。 在 他看 来 , 物质 追求应 当 有所 限 定 , 否 则 它将与精神



追求构成 矛 盾 。 而精神 的 内 生活 ,
即 人类 之 自 由 意志 , 虽不敢指 为 万 能 , 然确


” ?
信 其力 之 伟大实不 可 思 议 。
在此 , 他否定 了 儒家 心力 万 能 的主 张 , 同 时也肯


定 了 其 心 力 作 用 的 存在 及不可 思议 的 功 效 这亦 是他改造儒 家 以 服务道家 实 践层

 ,

“ ”
道家的 生活 是 以 生活为

的 而非手段

面的原 由 。 内 目 , 是 无所为而 为 , 


“ ”

将生活艺 术化 。 在梁 氏看来 ,
内 生活 应 当 是不可缺少 心力 且合于人生之 自 然


的 生活 这种对道 家 的 理解 即 是梁 启 超融合儒道 思 想 后 的独 见 他评价老 庄 时说
, 。 

吾 以 为老子 庄子所活动 之遗迹 与 其主义矛 盾 彼辈 实努力 为 反 然的创




、 , ,

” ?
造 而 所创 造者 则 人类极有 价值 的 作 品 也 可 以说 他将道家 的 努力 界定 为


, 。 ,

“ ” ”

反 自 然的创造

, 即 在 于 他将 人生之 自 然 视角 的 引 入 以及儒家心力作用 在

实 践领域 的 发挥 , 这种 儒 道融合使道家 思 想更具生活实践 的 指 导价值 



对于道 家思想


梁 启 超主 张 要 辩 证 地认 识 , 要得其精意 。 不 当 专 从消 极方


梁启超 先秦政 治 思 想 史

: 《 》 ,
第 1 54 页 


梁启 超 : 《 先 秦政 治 思 想 史 》 ,
第 1 55 页 


梁启 超 : 《 先 秦政 治 思 想 史 》 , 第 1 56 页 

67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面看他 , 还要 从积 极方面看他 。 正 因 为其在实 践 领域有积 极作 用 , 因 此他评价


“ ” “ 

热肠

庄子是有 救世热 肠 的人 而他们 的


老子是 位 最热心热肠 的人

, ,

均 是 梁 氏 在 儒 道 融合理念 下 的 体 悟 

对 于 庄 子 思 想 在 实 践 领域 的 积 极 价 值 ,
梁启 超主要 归纳 以 下 几点 


有人



见有 于人者忧 山木》 对于这句 话 郭 象注

第 有人者累

, , 。 ( 《 ) , :


人总 是受


”“ ”

者 , 有之 以 为 己私也 。
见有于 人者 , 为人所役用 也 。
在郭 象看 来 ,

到 外在之人与 物 的影 响 而生 负 累 与 忧虑 , 因 此主 张虚 己游世 以 避其 害 。 对此 , 

改造社会之


启 超则 从社 会组 织 的 角 度给 予 阐 释 ,
并将其避害 的 消 极 目 的转化为
“ ” “ ”

他将人与 人之 间 的 关系 分为 有人者 见有于人者 两极 如 父母 有




鹄 。 与 (


子 , 子见有 于父母 , 夫有妻 , 妻见有于 夫等 ) 。 这种 划 分显然是将庄子人与 世界


“ ”

的 言说境域 ,
缩小在人与人 的关系 之 中 ,
并指 出 人 处其 中 非累 则忧 , 这即是


真我 实相 而遭遇 的 束缚 由 此他主 张 作 为 青年学 生 我们 可 以 做 到 




“ ”
不明 。 , ,

并努 力 持 守 这 种 状态 参 与 到 社会 的 改造 活动 中 在这里 


有人不见有 于人 , 。 ,

氏 并非要 否 定现 实 中 人与 人之 间 的 关 系 , 而 是要我们 能够在主观意 识 中 ,


在 改造

社会 的 过程 中 ,
依 照 真理而 为 , 而非受制 于人 的 束缚与 局 限 , 这种 积 极 入世 思 想

与儒 家精神 相 契 

大宗 师 》 这 是庄 子 告 诫人



其耆 欲深 者其 天机浅 梁启 超认为

第二 , 。 ( 《 ) ,

“ ”
们在生 活 实 践 中 要节制 欲望 。 他指 出 , 庄子本意 是主张 任运而 动 ,
并不 教人


节欲 , 但 如 果 欲 望超过 合理 限 度 , 就 会遮 蔽 人 的 灵 性天 机 , 因此 , 学者宜游 心


”?
于高尚 , 勿 贪 肉 体 的 享 乐 以 降其人格 。
梁 氏将庄子 嗜欲与 人 的 本性天机 的 关

系 ,
转 化 为嗜欲与人 的 价值人 格关 系 ,
从而使庄子思想落实于生 命实践之 中 

” “

哀乐 不 易 施乎前 人间世》 郭 象注 知 不可奈 何


第三 , 自 事其心者 , 。 ( 《 ) : 

者命也而 安之 则 无哀无乐 何 易 施之有哉 故冥 然 以 所遇为命而不施 心于其 间 , ,





” @ “

泯然 与 至 当 为 而无休戚于其 中 虽事凡人 犹无往而 不适 郭 象所言 自 




, , 。

在 任 何境遇 中 均 安 然 顺承 梁 启 超 的 解释 则 不 是 随

其心 的重 点在于不与命违 ,
。 

而有更 强之意 志

顺 而是强调 了 意志 的 作用 他说 庄子本 情感极强之人 



, , : ,

” ?
以 为之节制 所谓 能 事其心 也 这是说 庄子 教人要 能 够 用 意 志 来节 制


‘ ’

, 自 。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 其学派》 ,
第 4 1 页 


清 郭庆藩 庄子集释 第 页

 [ ] : 《 》 , 599 


梁启 超 老 子 孔子 墨子及 其学 派 : 《 、 、 》 , 第 2 66 页 


梁启 超 老子 孔子 墨子 及其学 派 : 《 、 、 》 , 第 2 M 页 


清 郭庆藩
 [ 庄子集释 第 45 页
] : 《 》 , 1 


梁启 超 老 子 孔子 墨子 及 其 学派 : 《 、 、 》 , 第 2 66 页 

68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情感 。
他之所 以 强调 于此 , 是 因 为 青年 正 处于 情 感发 育 最盛 之 时 ,
外 在环境 的变


化 、 人 事 好 恶 的 判 断 等对 其 身 心 均 构 成 波 动 和 困 扰 , 因此 , 以 意志 的 能动 力 来阻



止好恶哀 乐 之情侵入 从而安 时而处顺

, ,
是 自 事其心 之最妙法 门 。 可以说 

庄子所 言 之顺应本 是 消 解 意 志 的 活动 , 而梁 氏 则 肯 定 了 意 志 的 作 用 , 并 以 之来 防


止好恶之情对身 心 的 伤害 。
他 为 庄子 的 顺应之法找 到 了 具 体操 作 的 途径 , 即 以意

志 治 理情 感 来完 成 对 所 处境遇 的 安 顺 , 其 目 的 不在于 随顺 , 而 是 使青年在 改造社





会 的 过程 中 不 受 是 非 好 恶 之情 的 伤 害 由此

。 , 庄子的 自 事其 心 转化为 实践领


域 的 修证方法 

“ ”

第四 ,
用 志不分 , 乃 凝于 神 。 ( 《 达生 》 ) 梁启 超认 为 , 这句 话 启 示人们 在


“ ”
做事过程 中 应 当 集 中 精力 , 从而 发挥 神 的 效用 

“ ”
第五 顺物 然 而无容私 焉 而 天 下 治 矣 应帝王 》

, 自 。 ( 《 ) 梁启 超释之为 


” ?
斥政治上 之干涉主义 , 言 万事宜 听人 民之 自 由 处置 。 就庄 子 而 言 , 他重在 讲


无为而治 但梁 氏 强 调 的 是统治 者 的 无 为和 人 民 的 有为 也 就是 说 在政治领域
, 。 , 

庄子无为 而 治 的 主体 只 有

其中 无为
“ ”
个 即君 与 行动 相 应 而 治 


, 。 , ,

效果相应 梁 启 超所释 的 主 体 则 有 两 个 即 君和 民
“ ”
。 , 。
其中 , 君对应 无为 , 


“ ” “ ”
民对应 治 。 这种 由 无为 到 民治的 替换 ,
便将庄子 思 想转化为 实践层面 的

致用 

从 以上五点 可 以看 出 , 不 论 从 社会组织 、 人格 价值角 度对庄子 的解读 , 还是




“ ” “ ”
强调 意 志 心神 的 效用 , 以及政 治上 由 无为 到 有为 的转化 ,
无不渗透着 儒

对于 这种 庄儒 融合后 的 积极 阐 释

家 思想 的精神 。 ,
梁启 超 自 己也说 :
其于庄 子


” ?
之意 果有 当 焉 否 则 非吾 所敢知 也 ,
。 这 既是梁 氏 自 谦之词 , 同 时亦潜含着其为


家 言 说之意 总之 梁 启 超正 是 以 庄 儒 融合为致 思 路径 才 更 有 效地 发掘 出 庄


。 , ,

子 思 想 中 具 体 的 致用 方法 , 从而指 导人们 的 实践生 活 



四 、 以佛 v 儒 释 庄 的 原 由 及 意义

面对 风 云 变幻 的 社会 格 局 与 深 重 的 民 族 危 机 梁 启 超 本欲通过 兼取 中 西 文 化

 ,

的 养料变革社会
“ ”
, 推动 时代文化 的 新发 展 。
然而 , 在 欧游 之后 ,
他通过切 身

的 接触 和 体悟 , 深 刻感受到 中 国 文化所 本有 的 优越性 。 因此 , 他批评 西 学之弊 



并欲 以传统文化 的 道 释 思想 作 为变革 中 国 社会甚至拯救世 界







、 、
精 神危机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其学派》 ,
第 253 页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子及其学派 》 ,
第 267 页 

69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 论文



的 重要武 器 。 作 为道家 思 想 的 代表作 品 《 庄子 》 , 由 于 其 文本 自 身潜隐 着佛 、 



意蕴 ,
因此 ,
以佛 、
儒 解庄 成 为 梁 启 超呈现三 教 思 想 融 合 的 重要 途 径 。 对于梁启

超选择 以 佛 、 儒 思 想解庄 的 原 由 , 主 要 还有 以 下 几个 方 面 

“ ”

首先 , 梁启 超 以 佛 、 儒 思 想 解 庄 与 其长 期 积 累 的 儒 、
佛文化 前见 密切相

关 。
他在 《 三十 自 述》 中 曾 介绍 , 在四 、 五岁 时 , 梁 启 超就 在 祖 父及母 亲膝 下 学


习 四 子书及 《 诗经 》 等 , 并常 常与 祖父 言 古 豪杰哲人嘉 言懿行 , 而尤喜举亡宋 



” ? “
亡 明 国 难 之事 ,
津津道 之 。 六岁 以后 , 跟随父亲 学 习 , 受 《 中 国 略史 》 、 


” ?
经卒业 。 八岁 学为文 。 九岁 能缀千 言 。
… …

可见 , 在他 的少年时期 , 家学环

境就 已 经 为其 奠 定 了 以 儒 学 为 主 的 传 统文 化素 养 以 及家 国 天 下 的 责 任担 当 意 识 

十九岁 时 , 他受 学 于康有 为 , 先 生为讲 中 国 数千年来 学 术源流 、 历 史政治 、 



沿
” ? “ ” ?
革得失 , 取万 国 以 比 例 推 断之 。 同时 , 康有为亦 常为语佛学之精 奥博大 

可以说 , 康 氏 的 学 术 引 导 使梁 启 超 开 拓 了 文 化视野 , 也 使其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有 了



更深刻 的 体悟和 致用 认识 。 需 要指 出 的 是 , 此时他对佛 学 的 接受 , 对其产生 了 深





远影 响 。 如 在之后 的 《 国 家 运命论 》 中 , 他就直 言 : 盖 自 来言 哲理者 , 以佛说


”@
为最圆满 。 在 《 治 国 学 的 两条大路》 中 , 他不仅对佛 、
儒思想进行 了 比较 , 

想 叫 把精神 方面 的

且对佛 学给予 了 高度评价 :
儒佛都用 许 多 的话来教人 , 自 缚 

解放净尽 顶 天立地 成 个真正 自 由 的人 这点 佛家 弘发得更为深透 真可




, , 。 , ,

” @
以 说佛教是全世界文化 的 最高产 品 。 在 《 印 度与 中 国 文化之亲 属 的 关系 》 中 

” ?
我 是 对于 佛 教有 信 仰 的 人 在梁启 超 的 生中 他完成 了 很 多

他更 是坦 言 

: 。 ,

关于 佛 学方面 的 著作 , 如 《 论 中 国 学 术 思 想 变迁之 大势 ?
佛 学时代 》 《 佛教教理

在中 国 之发展 》 《 论 佛 教 与 群 治 之关 系 》 等 。 佛 学 之所 以 对其有 不 可低估 的 影 响 



是 因 为他在佛 学 中 看到 了 更开 阔 、 自 由 的境界 , 而 佛 学 理念 亦 使其对 世 界 宇 宙 的



本体 以 及 现 实 的 生存 问 题有 了 更深刻 的 思 考 。
如他在 《 自 由 书 ?
惟心 》 中 即 言 

” @
切 物境 皆虚幻 惟心 所造之境为真实 新 民说 论 尚 武 》

境者心造也 在 ?

。 , 。 《

“ ” ?
中 他亦 言 人间世 切 之境界 无非人心所 造 可见 他 通过佛 理将现


, : , 自 。 ,

实生活 中 的

切 存在都 归 结到 人 的 主 观性 、 主体性 当 中 。 这种态度 虽然不 免主观




梁启超 : 《 三十 自 述 》 ,
见 《 梁 启 超全集 》 第 2 册 , 第 95 7 页 


梁启 超 : 《 三十 自 述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 第 2 册 ,
第 95 7 页 


梁启 超 : 《 三十 自 述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第 2 册 , 第 958 页 


梁启 超 : 《 三十 自 述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 第 2 册 ,
第 95 8 页 


梁启 超 : 《 国 家 运命 论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 第 4 册 ,
第 20 3 1 页 


梁启 超 : 《 治 国 学 的 两条大路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 第 7 册 ,
第 40 7 1 页 


梁启 超 : 《 印度 与 中 国 文化之亲属 的关系 》 , 见 《 梁 启 超全 集 》 第 7 册 ,
第 4252 页 


梁启 超 : 《 自 由 书》 ,
见 《 梁启 超全集 》 第 1 册 ,
第 36 1 页 


梁启 超 : 《 新 民 说》 , 见 《 梁 启 超全集 》 第 2 册 , 第 7 1 2 页 

70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唯 心主义 的偏颇 , 但在 当 时 启 发 民 众对 自 我 力 量 的 肯 定 方面 , 则 发挥 了 重 要 的 启

蒙作用 。
据此 , 他将 人 心 与 社 会 、 世界建构关联 , 如他在 《 余之死生观 》 中即言 


全世界者 全世界人 类 心 理所造 成 社会者 社会人之 心 理所造成 个人


一 一




” ?
者 , 又个 人之 心 理 所造 成 也 。 可 以说 , 对于客观存在 的世界 , 梁启 超突 出 强调

了 人心 的 重要作用 。 这 种 观 点 虽 然忽 视 了 客 观存在 的 价 值 , 但 面对 当 时人 心散乱



有突 出这 才 能 引 起世 人 的 重 视和 改进 此外

的重要 问 题 只 点 在 科玄论


, , 。 ,

战 以前 , 唯 心 论在 学 界 占 据 主流地 位 , 这 也 往往 使 学者 们 首 先从主 观方 面来解



决问题 。 总之 , 不论何种 原 由 , 梁 启 超选择 的 是 通过 改造人 心 来 改造 社 会 、 改造



世界 的路径 ,
而这恰恰 是借助佛 理所激 发 的 人 的 主观 能 动 性 和 精 神 意 志 力 的 作


“ ”

用 。 可 以说 , 对于佛 、 儒思想 的 这些 前见 , 直接影 响 了 他选择通过 以 佛 解庄 



以 儒解庄 阐 发道家思想 的 时代新意 ,


并 以 此 实现 救亡 图 存 变革社会 的 治 世 、 目 的 

其次 ,
佛学 、 儒 学在社会文化 中 的 强势 影响 为其 以 佛 解庄 、 以 儒解庄提供 了

恰切 的 时 代环境 。
在 中 国 传统 的文化历史中 , 己经形成 了 道 、 儒 、 佛多 元的文化


品格 , 它 们 既有各 自 独立 的 发 展脉络 , 同 时 也 出 现 了 彼此融合 、 相 互促进 的 路径 

但 由 于儒 学独尊 的 文 化传统 , 儒 家思 想 成为 历史 发展 的 学术主流 。 时至 近现代 



这种 文化格 局 发生变化 ,
儒 家 思 想 的 核 心 地位 发 生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动 摇 , 而传 统 的

道家思想 、 佛 学思想获得 了 复兴 ,
并 与 儒 家 思 想 具 有 了 学 界平 分 秋 色 的 正 当 性 

对于道家思想 , 梁 启 超 虽 然 认 为 其存 在 偏 激之见 , 但他仍然 肯 定 了 其作 为世 界哲




“ ”
学的 应有之 义 因此 也有较 多 关注 而对 庄子 》 的 阐 释 即 是其 中 的



, , , 《

部分 。
在当 时学界 ,
杨文会 、 章 太炎 等诸 多 学者 的 以 佛 解庄影响 很大 , 他们 发展


“ ”
了 传统 的 格义 方法 ,
突显了 庄 、
佛融合 的致用 倾 向 ,
其积 极探 索 及 价值 在 梁


氏 《 清 代学 术 概论 》 等 著 作 中 均 得到 了 肯 定 性 评价 , 可以说 , 这些有识之士在 面

对 民 族 危 机 时 所做 出 的 以 佛 学 救世 的 选 择 也 促 进 了 梁 启 超 对 佛 学 认 知 的 深入及

 ,

庄佛致 用 性 的探索 。 但与 单纯 以 佛解庄 的 学者不 同 ,


梁 启 超在 借鉴佛 学 思 想 的 同

时 , 吸纳 了 儒 家 思想 作 为其实践论层 面 的 理论依据 。
儒 家 思 想 在近 现代 的 学 术地

位 虽然受到 了 冲击和 动摇 , 但 作 为 千 年来 统 治 意 识 形 态 的 思 想 积 淀 ,
其 在社会 

学界 的 影响力 仍然是最显著 的 。 正如梁启 超在 《 儒家哲学 》 中 言 : 自 孔子 以来 



直至于 今 继续不 断 的 还是儒 家 势 力 最大 , , 。 自 士 大 夫 以 至 台 舆 皂 隶 普遍 崇 敬 的 



” @
还是儒 家信 仰最深 。 而作 为从 小 就接 受儒家教 育 的 梁启 超更 是服膺 于此 。 值得


“ ”

提的是 对于儒家学 问 的 最高 的 他明确用 庄子 内 圣外王 之语概括之


, 目 , 


梁启 超 : 《 余之死生观》 ,
见 《 梁 启 超 全 集 》 第 3 册 第 369 页 , 1 


梁启 超 : 《 懦家哲学》 ,
见 《 梁 启 超全 集 》 第 9 册 第 4957 页 , 

7 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 位论文
 

做 到 极处

并将之 阐 释为 做修 己 的 功夫 , , 就是 内 圣 ; 做安人 的功夫 , 做到极处 



”?
就是外王 在他 的 知识系 统 中 儒 庄 并非割 裂 的 而是具有着 同 性的关


。 , 、 ,

联 可 以 说 从 当 时 文 化 动 态 的 整体情 况看 佛 学 的 复 兴 与 儒 学 传 统 的 重 要 影 响
。 , , 

为梁 启 超 以 佛 解庄 、 以 儒 解庄 提 供 了 具有 思 想 生长 力 的 时 代语境 

此外 ,
在 追求 民 族独立 、 挽 救 社 会 危 亡 的 过程 中 ,
梁 启 超 亦 试 图 通过本 土文

化 的 重构 与 建 设 来解 决 社会 问 题 从而 提高 民众对传 统文 化 的 , 自 信 并赓续 民族文



化 的 生命力 。 在对 《 庄子 》 经典文本 的诠释 中 , 他否 定 了 胡适知识论 、 进化论等



方法 , 而采用 的 是传统佛学与 儒 学 的 思想 理念 ,
并在 解读 中 实现 了 自 身与庄子 

历 史与 现实 的视域融合 。
在 他看来 ,
佛学 虽 然为其治世思想提供 了 以 人心 为基础

的 理论依据 但实践 亦 是 治 世 中 不 可 缺少 的 环 对此 他 将 儒 家 的 入世 精 神 引


, 。 ,

入其 中 使庄子思 想 呈现 了 积 极 的 心 力 与 实践 效力 这种 佛 儒 道合 的阐释

, 。 、 、 

体现 了 其 治世思 想 具有理论与 实践 相 统 的 完整性和 实用 性 可以说 梁启 超对




。 ,

传 统文化 思 想 的 重视 以及佛 、 儒 互补 的 理念 ,
为其 以 佛 解庄 、 以 儒 解 庄提供 了 重

要前提 。 而 在诠释 《 庄子 》 的 过程 中 , 他并非是对佛家 、 儒家话语 的 简 单扩张 



而 是欲 实现其 意 旨 方面 的 深 层 渗入 , 这种 尝 试 虽 然不 免存在 问 题 , 但他却 将传统



经 典 与 社 会生活建 构 了 关联 并让 我们 深深感 受 到 作 为 个 体生命 所应 具有 的 良 知



 ,

意识 、 社会 责 任 与 精 神 超越 


怎么 样 能够令我 的 思 想 行为和我 的 生命融合为 怎 么 样 能够令我 的 生命


” @
和宇宙融合为 梁 启 超认 为 这是儒 道 佛 等 学 说共 同 要解 决 的 问 题 


? 、 、 ,

“ ”

其 中 包 含 了 内 圣外 王 之道 的 中 国 学术特点 , 庄子著书之意亦在于此 。 然而 

“ ”

胡 适对 庄子 》 以 西 方 知 识论 方式 的 解读 与 中 国 文化精神 并非 同 理路

《 , 

他对 生命 本体认 知 的 缺 乏 是其 曲 解庄 子 的 关键 对 此 梁 氏 借 鉴 佛 理提 出 了 , 。 , 


” “ 

我 本体 并 在 实 践 修 证领域做 了 进 步探 索 同时 他亦 明 确 指 出 内 圣外王

, 。 ,

气 在 内 圣方面

不 离 现境 者

之义 , 即 契合真我 者 , 内 圣也 。 , 外王也 , 他主


“ ”
要依 佛 理提 出 真我 本体 ; 在 外 王方面 , 则 主 要 融入 了 儒 家致 用 精神 。 对于 内


“ ”
圣外王 的 合 他则 以 现境 为 桥梁 实 现两 者 的 融通 梁启 超认为本体不离


, , 。

“ ”

现境 , 同 时 亦 不被现境 名 相 所束 缚 , 在本体与 现境名 相 的 关 系 中 , 现境 包含



名相 , 亦外延于名 相 。 正 是在这外延 的 部分 , 它 留给 了 与本体相 契 的空 间 。 因此 



“ ”
在 参悟 真我 的同时 , 亦 可得现 实境界 中 的 大 自 在 。 与 前 人解庄相 较 , 梁 氏更


梁启超 : 《 儒家哲学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 第 9 册 , 第 4955 页 


梁启 超 : 《 评胡适之 〈 中 国 哲学史大纲 > 》 , 见 《 梁启 超全集》 第 7 册 , 第 39 90 页 


梁启 超 : 《 老子 、 孔子 、 墨 子及 其学派 》 , 第 25 1 页 

7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侧 重 于 庄 子 思 想 在生命 与 生 活实 践 中 的 应 用 , 即 以对 真我 的 体悟为基 点 , 


“ ”

求经世致 用 的途 径 ,
其 致用 境界是大 乘 佛 理 的 菩萨行 。 梁 氏 的 诠解 纠 正 了 以

西 学 进化 论释庄子 的 误 读 ,
发展 了 以传统佛 学 、 儒 学 解庄 的 思 想 , 其中 , 佛学本

体 思 想 的 引 入为 生 活实 践 确 立 了 根本依据 儒 学理念 的 引 入 则 突 破 了 形上本体 的



 ,


孤立 , 为 之注 入 了 生 命 存在 的 价 值和 意 义 。 列宁 曾 说 : 判 断历史 的 功 绩 , 不是

根 据 历 史 活动 家 没 有 提 供现代 所 要 求 的 东 西 而 是 根据 他 们 比 他 们 的 前 辈 提 供 了

 ,

” ?
新的东西 梁 氏这 创造性融合 虽 与 庄子本意 有 定距离 但在 庄 学史 中
一 一

。 , , 

他对庄 子 思 想本体 的 确 立 以 及 实 践领域 的 转 化做 了 进 步 探 索 虽 然 他 的 论 证存




在 简单或不充分等 问 题 ,
但其 在 推进庄 子生活 实 践 论 方面 , 功不可没 。 梁启 超 曾


言 ,
儒佛 思 想是先人为我们 留 下 的 安 身立命 的产业 ,
有 了 这 种 安 身 立命之 具 

” ?
再 来 就性 之所近 的 去研 宄 种学问 那么 才算尽 了 人生 的 责 任 可 以说

, , , 。 

梁 氏 以佛儒思想释 《 庄子 》 , 亦 是其所尽 的 人生 之 责 


列宁 : 《 列 宁 全集 》 第 2 卷 ,
北京 : 人 民 出版社 , 1 984 年 ,
第 1 54 页 


梁启 超 : 《 治 国 学 的两 条大路》 , 见 《 梁 启 超 全集 》 第 7 册 ,
第 4 0 7 1 页 

73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第 三章 以 儒 解庄 视 角 下 的 近 现 代 庄 学 新 变

“ ”
以 儒 解庄 是庄学诠释史上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批评 向 度 郭 象注 庄子援儒


, 自

入庄开始 , 历 代 均 有 学 者 沿 承 此释 庄 路径 , 通过 化解庄 、 儒 矛 盾 以 实 现其经世价




“ ”

值 。 尤其唐宋 以 降 , 以 儒解庄 成为庄 学 界许 多 学者应用 的方法 。 唐代韩愈在





《 送王埙 秀才序 》 中 曾 提 出 :
盖子夏之 学 , 其后有 田 子方 。 子方 之 后 , 流而为



故周 之书 喜称子方之为 人
”
庄周 这 学 脉梳理 明 确 了 庄子思想承继儒 家 的


。 。 ,

“ ”
学 术 地位 从而 为 以儒解庄 提供 了 学理上 的 依据 虽然这 观 点 缺乏论证

, 。 

但 却 得 到 了 后 世 诸 多 学 者 的 借鉴或认 同 。
宋人王 安 石 则 从义理 出 发 , 强调 庄 子 旨


“ ” “ @
为 有意于 天 下 之弊而存圣 人之道 并主 张不可 挟 庄 》 以 谩吾 儒

, 《 。
苏轼


“ ”
在 庄子祠 堂记 》 中 亦 认为 庄 子盖助 孔子者 从其 言 论观之

《 , , , 则 表现为 


” ?
实予 , 而文不予 ,
阳 挤而 阴 助 之 。
明 代 的 朱得之 、 焦竑 , 清代 的吴世 尚 、 宣颖


“ ”
的诠释

等 人 均 展 开 了 以 儒 解 庄

。 可以说 ,
传统历代 以儒解庄 的 学者们在

庄 子 与 儒 学 关 系 的 具 体认 知 方 面 存在视 角 上 的 差 异 , 但其主 张庄 、
儒 思 想 的 融通



与 互证 则 具 有 致态度

近现代学者 的 以 儒 解庄 较之于 传统 既有继承 


。 , ,

有新变 ,
他们 以 解救 民族危亡为 目 的 ,
促进庄 、 儒融合 ,
尤其 在 儒 学 思 想 发生动

摇 的 时代 语境下 , 这种 融 合 亦 旨 在 摆脱 传 统 儒 学 的 困 境 , 维护 社会稳 定 ,
既使传

统儒 学得到 提升 ,
亦使 《 庄子 》 入世 的 内 在价值得 以彰显 ,
从而 让儒 、 道思想共


同 担 负 起经世 、 救世 的职 责 

“ ”
第 一

节 传统的 以懦解庄 思想

、 懦 、 庄融通 的 可 行 性 前提

自 春秋 战 国 以 来 ,
儒道两家 作为 中 国 的 本土文化 , 始 终 是 士人 们 心 灵 滋 养 及

人格 塑造 的 重要 资源 。 虽然在 历 史上儒家 思 想 占据主导地位 , 但道家 思 想 在 人们



的 生存实 践 中 总 是 以 或 隐或 显 的 形 式 作 为 其重要补 充 共 同 推动 着 士 人 们 内 在 的

 ,

我超越及 民族精神 的 整体建构



自 。
林语堂 即 曾 指 出 ,
我们 大家 都是生就 一

半道


” ?
家主义 半儒家主义 他认 为这种 儒 道 的 共 存互补 是 与 生 俱 来 的

亦是 


, 。


[ 唐 韩愈著 ] , 刘 真伦 、 岳珍校注 : 《 韩 愈 文集 汇 校笺 注 》 , 北京 ,
中 华书 局 , 20 1 0 年 , 第 1 1 1 4 页 


 [ 宋 王安 石 ] : 《 庄子论》 , 载 明 焦竑
[ ] : 《 庄子翼附录 》 , 《 子藏 ?
庄子 卷 》 第 45 册 ,
第 5 7 1

572 页 


 宋 苏轼撰
[ 明 茅维 编] , [ ] : 《 苏試 文 集 》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1 986 年 , 第 34 7 页 


林语 堂 生活 的 艺术 》 : 《 , 长沙 : 湖南文艺 出 版社 , 20 1 8 年 ,
第 1 1 3 页 

74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类 天性所 固 有 的 东 西 。 这种 补 充 不 仅表现在 其异质 成 分 的 互补 , 亦表现为 同

质 成分 的 互补 在 两者 的 差异 方面 学 者 们 大 都 以 儒 道 的 思 想 性质 作为 根本 差 异 。 , 

认 为道家 是 以 自 然为 中 心 , 主 要探讨 的 是 宇 宙论 和 本体论 问 题 ; 而儒 家 则 是 以 人



为中心 , 重 在讨论人与 人之 间 的伦理思 想 。


儒道两家 作 为轴 心 时代 的 不 同 流派 

其学说 的侧重点 和 解决 问 题方式虽然 不 同 , 但两者亦有 异 中 存 同 的 密切关联 , 





如冯友兰所说 这两派思 想 主张如 同 两极那样背反 但它 们 又像 同 个轴 的 两


: ,

” ?
极 它 们 有着 相 同 或 相 似 的 概念和 共 同 关注 的 话 题
“ ”
。 ,
如对 道 的认知 、 对礼

制 的态度等 , 这种异中 有 同 、 同 中 有异 的对话与 交融促进 了 传统文 化 的 内 在演变




和 发展 , 而 其 同 质 成 分在 应对 外 来文 化 的 挑 战 与 融通 时 ,
亦 发挥 了 重要 的 包 容力

和 同化力 。 可 以说 , 儒 家 学说与 《 庄 子 》 思 想 之 间 虽 然 不 可避 免地存 在 差 异 ,




这 并 未影 响 学 者 们 对 两者 融合 可 行 性 的 探 索 。 对于两 者 的 差异与 交融 , 主要发生




“ ”
在形上之 道 与 形 下 之社会生 活两个层 面 

“ ”
首先 ,
在 形而上 的 层 面 , 道 是儒 、 庄 两家共 同 言 及 的 思 想 概念 ,
其义涵

同 时 亦 有 可会通 的 相 近 之处 儒家 学说 虽 以
“ ”“ ”“
既有 不 同 的侧重



, 。
仁 义 礼

等思想为核心
“ ”

但其更深 的 依据 仍然是 道 论语

, , 如 《

学而 》 孔子 言 :
君子


” @
务本 ,
本立而道生 。 孝弟 也者 ,
其为 仁之本 与 !
孝敬父母 、 友爱 兄弟 乃 是行仁

以 这 种 根本为基础 即 随之而生
“ ”

的根本表现 仁之 道
“ 


, , , 其 以孝悌为例表 明 仁
“ ” ”


与 的 关系 。 具体而 言 , 仁之 道 既具无形 的 根本性德 , 也含孝悌 的 有形


” ”
因此儒家之
“ “ “ ”
有 或者说是
“ ” “ ”
之礼 道 是 无 体 礼 与 仁 的统

, , 

“ ”

本立而道 生 确立 了 两者 的 先后关系
“ 



即 孝 悌之 行 是仁道产 生 的 前提 。 道

是无形 的 但 其 无 形 存 在 是 以 有 形 为基 础 的 因 此子贡 曾 言

, 不可见的 , , :
夫子



之文 章 , 可 得而 闻 也 ; 夫子之 言 性 与 天道 , 不可得而 闻 也 。 ( 《 论语 ?
公冶长 》 

“ ” “ ”
在这里 ,
文章 和 性 与 天道 以对 比形式 出现 , 也就是说 , 孔子 在 教 育 弟 子


“ ” “ ”
时 , 包 含 了 文 章 性与 天道 两部分 内 容 , 并且它们具有各 自 不 同 的特点 

“ ” “

个 是有形 的 个则 是无形 的

可得而 闻 不可得而 闻 或者说 孔子 的 教


一 一

, , ,

诲 既是 以 言 行等可见形式传达 , 同 时 亦具更深层 次 的 言 外之意 , 而这种无形之意




需要弟 子个人 的 领悟 。 朱熹注 曰 :


文章 , 德见乎外者 ,
威仪文辞 皆是也 。 性者 


人所 受 之 天理
”

天道者

天理 然之本体 其实



自 理也 从注 文可 知 文章


, , 。 ,

“ ”
指 的 是外在 的 礼仪文辞 , 而 性与 天道 则 是 人与 天所必 须遵循 的 无形规律 , 



林语堂 : 《 生活的 艺术 》 ,
第 1 1 3 页 


冯友兰 : 《 中 国哲 学简 史》 , 长沙 : 岳麓书社 , 20 1 8 年 , 第 1 8

1 9 页 


程树德 : 《 论语集释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90 年 ,
第 1 3 页 


 [ 宋 朱熹 ] : 《 四 书 章 句 集注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83 年 ,
第 79 页 

75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 ”

中 道 是更 为本 体 的 存在 孔子 己亦 曾 言 吾道 以 贯之 对此 朱熹说

。 自 。 , 

夫子之 理浑然而泛应 曲 当 譬则 天地之至诚无息 而 万 物 各得 其 所 也



… 


, , 。

盖至诚无 息 者 道 之体也 万 殊之所 以 本也 万物各得其所者 道之用 也


一 

, , ; , ,

” ?
本 之所 以 万 殊也 以 此观 之 以 贯 之之实可 见 矣 可见 在后世儒者 己看


。 , 。 ,

“ ” “ ”

来 孔子之 道 亦 与 天地 道 体为 万 物 以 之为本 其 亦 使万 物各 得其所


, , , 

“ ” “ ”
也 就是说 以 贯之 体现 了 道 体用 合 的特点 曾 子 以 人 与 人之 间 的 忠


一 一

, 。

“ ”

恕 之道 释 之 , 表 现 了 这种 体 用 之道 在 以 人 为 中 心 的 社会关系 中 的 应 用 。 但值

得强调 的 是 ,
孔子之意 并不仅 限于此 , 它 亦 应含有包括 天地 自 然在 内 的 更广泛 的


“ ” ? “ 

内 容 ,
如 《 论语 ?
里 仁 》 即 载孔子之 言 朝闻道 ,
夕 死可矣 。 这里 的 道

即 包含 了 万 事 万 物 的 自 然变化之理 可 以 说 儒家 思想 虽然侧重于对人事 的 关注 。 , 

但其 并未完全 忽 略对 自 然规律 的认识 , 或者说 , 其所主 张 的入世思 想 , 亦含对 



“ ” “ ”

然之 道 认 知 的 前提 , 而在对 自 然本体关注 中 , 孔子 之 道 之无形 以及体用




“ ” “ ”
体 的理念与庄子 的 道 论 具有 可契合 的 致性 关于庄子之 道

。 

夫道 , 有情有信 ,
无 为 无形 ;
可传 而 不可受 ,
可得 而 不 可 见 ; 自 本 自 根 

未有 天地 ,
自 古以固存 ; 神鬼神 帝 ,
生 天 生地 ?

, 在 太 极之先 而 不 为 高 ,
在六


极之 下 而 不 为 深 ,
先 天地生 而 不 为 久 ,
长 于上古 而 不 为 老 。 ( 《 大宗师》 

泰相有无 ,
无有无名 ;

之所起 , 有

而 未形 。 物得 以生 , 谓 之德 ; 

形者有分 ,
且然无间 , 谓 之命 ; 留 动 而 生物 ,
物 成 生理 , 谓 之形 ; 形 体保神 

各有仪则 , 谓 之性 。 性修反德 ,
德至 同 于初 。 同乃虚 ,
虚乃 大 。 合喙 鸣 ; 



鸣合 , 与 天地 为 合 。 其 合缗缚 ,
若愚若 昏 ,
是谓 玄德 , 同 乎 大顺 。 ( 《 天地》 

从 引 文 中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宇 宙 万 物 的 生成 与 演 化过程 其 中

, 道 是 万 物 生 成 之源 

“ ”
道 虽无形 却与万物为 其运动 规律贯 穿 于 包括人在 内 的 世 界 上 的 万 事 万


, ,

“ ” “ ”

物 它包容广大 是 种 开放 的 存在 泰初 亦为 道 是 万 物初 始 之状 


, , 。 , ,

“ ” “ ” “ ” “
有 而此时之 种 无形 的 存在状态

无 中含 有 是 从 之所起 


一 一

, , ,

“ ” “ ” “ ” “
即 万物生成 的 无形到有形 道 贯穿其中 道

, 。 是 有 与 无 的 融合共存 

“ ” “ ”
而非 有 或 无 的单 式构成 宇 宙 发生之初 即 是 如 此 并伴 随 万物演 化 的


。 ,

“ ”“
道是

始终 。
有 无 共 同 运作 的 动态 存在 , 并形成两者相 交 的场域 。 正如 《 


[ 宋 ] 朱熹 : 《 四 书 章 句 集注 》 ,
第 72 页 


程树德 : 《 论语集释》 ,
第 2 44 页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 集释 》 ,
第 225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 第 382 页 

7 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 ” ?
道不可有 道之为名
“ ” “
所言



阳 》 : , 有不可无 。 , 所假而 行 。 这种 无 与 有
“ ” “ ”

的统 与孔子 的 仁 与 礼 的统 具 有 思 维模式上 的 相 似性 而其体用 




一 一

“ ”
是其共 同 的遵循 可以说
“ 


之 道 。 , 在对 世 界本 体 的 认 知 上 , 儒 学与 庄子对 道

的认识具有 致性



“ ”
同时 , 不可否 认 的 是 ,
两者 亦有 所差 别 。
儒家对 道 的 表述与 阐 释大都重


“ ” @
视从人事角 度展开说 明 , 如 《 中庸》 : 天命之谓 性 , 率性之谓道 。 《 论语 ?



“ ” ?
无所祷也

从这些论述 中 我 们 均 可体 会 到

佾 》 获罪 于 天 ,
等等 。 , 道 的客

观存在 与 其所具有 支配力 量 , 只 是这种 玄 妙之理 重在与 人生准则 、 社会规律 建立




“ ”
了 密 切 关联 。 与 之相 较 , 庄子对 道 的 阐 释更侧 重于对世界原始状态 的探索 和



揭示 , 如 《 齐物论》 : 有始也者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有 未始有 夫 未始有始 也者 

” ?
有有 也 者 , 有无也者 , 有 未始有无也者 , 有 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 同时 , 


“ ” “
也 言 及 了 道 与 人事 的 关系 , 如 《 齐物论 》 :
凡物无成与 毁 ,
复通为

。 唯达

者知通为 为是不用 而寓诸庸 庸也者 用也 用也者 通也 通也者 得也


, 。 , , ,
; ; 

” @ “
适得而几矣 谓 之道 庄子主张将

。 因是已 。 已而不知 其然 , 。 道 应用 于人事


由 于 人事 的纷扰执着往 往是对神 明 的 劳顿
“ ”
关系 中 。 ,
致使人与 道 分离 , 而消



对此
” “

除 对 万 物 是 非 的 偏 见 是合 道 的 关键 。 , 庄子 赞 叹 达者 能够 实现 知通为


” “ ”
因 为其 心 行顺应于 的 自 然变 化而 与 之合

道 也就是说

与 道 


一 一

, 。 ,

“ ” “
是 庄 子理 想 的 应 世之道 秋水 亦 言及人与 道 体 知天人之行 本乎


一 一

。 《 》 , ,

气 可 以说

位乎得 生 命 的 存在 离 不开

蹒躅 而屈 伸 反要 而 语 极


天 , ; , ,

的 始源 意义 并对人 的 心 行具有 定 的 规 范 作 用 人应 在 合道 的 前提 下 适得其 性


, , 

“ ”“ ”“ ”

才 能不被外物所伤 。 对于儒家 所言 之 礼 知 德 等内容 ,


庄子亦认为其应


“ ” “
与 道 相合 。 正如 《 大宗师 》 言 : 以 刑 为体 , 以礼为翼 ,
以知为时 , 以德为

循 。 以 刑 为 体者 ,
绰乎其 杀 也 ; 以 礼为翼者 , 所 以 行 于世 也 ; 以知为时者 , 不得


己 于事也 ; 以德为循者 , 言 其与 有 足者至 于丘也 ; 而人真 以为勤行者也 。
故其好


之也 其 弗好之也 其 也 其不 也 其 与 天为徒 其不 与人为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

” @ “ ” “ ” “ ” “ ”
徒 。 天与 人不相 胜 也 , 是之谓 真人 。 这里 刑 礼 知 德 等具体治 世

之具 , 本 是儒 者 所着 重 关注 的 对 象 , 而 庄子亦 言 及此 ,
并指 出 其在 社会 中 的 实 行


[ 清 ] 郭庆藩 : 《 庄子集释》 , 第 805 页 


[ 宋 朱熹 ] : 《 四 书 章句 集注 》 , 第 1 7 页 


程树 德  论 语集释 》 第 : < , 1 8 1 页 


 清 郭庆 藩
[ 《 庄 子 集释 》
] : , 第 76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68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522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第 2 1 4 页 

77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方法 , 郭 象将释 之 为 : 刑者 , 治 之体 , 非我为 。 礼者 , 世之所 以 自 行耳 ,


非我


” ?
制 。 知者 ,
时之动 ,
非我唱 。 德者 , 自 彼 所循 , 非我作 。 可 以说 ,
天地 间 所存


“ ”

在 的 衰败死亡均 源 自 天 道 的 肃 杀 , 而礼 、 知 、 德等 内 容 的 实行 亦 是应 道 之时


“ ” “ ” “ ”

势 变化而为 对此 庄子提 出 了 与 不 的问题 它 们 或者 与 天为徒


一 一

。 , , 

这些治 世之具本身 并无 优劣 善恶之别



而关键处


或者 与 人为徒 。 也就是 说 , ,


还是 以 人 的成心为转移 对于 庄 子 》

在 于其在应用 中 是与 道 相合 , 。 可见 , 《

中 所 言及 的儒家学说 内 容 其 , 目 的 并不 是这 些 治 世方式 的 彰 显 , 而 是 探求其在 实




“ ”

践 中 所应遵循 的 质 实规律 。 由 此可知 , 庄子 与 儒 家对于 与 道 相 合 的 天人关系




“ ” “ ”

有着不 同 的侧重点 , 儒家偏重于 人 的力量 , 而庄子 则 偏重于 自 然 的力量 



那 么 庄子讲 的 便是 人

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 如果说儒家讲的是 然 的 人化 

‘ ’ ‘

: 自 ,

的 自 然化 前者讲 人 的 然性必 须 符合和 渗透社会性才成 为 人 后 者讲人 必 须




: 自 ;

” 


舍弃其社会性 ,
使其 自 然性不受污染 ,
并扩 而 与 宇宙 同 构才 能是真正 的人 。

“ ”
虽然庄 、 儒 思想具有不 同 的侧 重和 强调 , 但其对 自 然之 道 的 依循是相 同

的 此外 儒 家 学 说 所重视 的 人事社会 实 则 从 属 于 宇 宙 万 事 万 物 的 部分 从这


。 , ,

个角 度 言 , 儒 家 学 说 的 核 心 内 容 亦 被包含 在 庄 子 的 思 想 内 容之 中 。 由 于两 者对社


“ ”

会现实有着共 同 的 关注 因此 借助庄子 道 论义涵对儒家 些理念 的 重新解




, ,

读亦 是其 思 想 阐 释 的 必 然 。 可 以说 , 这些 可相 通之 处 , 均 为 学者们 以儒解庄提供

了 合理前提 

其次 , 在 形 而 下 的 层面 , 他们 共 同 关 注 了 人 的 主体生命及 社会 现实 ,
并提 出




了 各 自 的 修身 之道及应 世主 张 。 庄子 的 思 想 之 旨 虽 然强调 的 是形上 之 , 



他对现实世 界 ,
尤其 是对 人 的 生 活及命运 , 有着深切 的 感受 、 关注 和 反 思 。 他 

睹 了 乱世 之秋 的 生 灵涂 炭 以 及 人们 的 躁动 之 心 ,
并 因 此提 出 了 自 己 的 救世方 案 

“ ” “ ”

主张看似是脱离世俗 的 出 世 思想 但 无为 之 道

的 社会



虽然他 的 无为 ,

性转 化 正 是 其 匡 救现实 的 主 张 。
从根本动机上说 , 庄子与儒家 学者 虽然存在观 点

差异 , 但 其 却 有 着 相 同 的入 世精神 。 这 亦 成 为 后 世诸 多 学者 会 通庄 儒 思 想之 因 

在 形而 下 的 社会生 活 中 主 要 指 向 的 是 人 伦之 常 以 及 仁
“ ”

儒家之 道 、 义 、 礼 

智 、 信 等 处世之德 。 如 在 伦理观念上 , 《 礼记 ?
礼运 》 : 父子 笃 , 兄弟睦 ,
夫妇


” ?
和 ,
家之肥也 。 大 臣法 ,
小 臣廉 ,
官职相 序 , 君 臣相 正 , 国 之肥也 。 《 论语 ?



” ? “

为 人谋而 不 忠 乎 与 朋 友 交而 不 信 乎 传不 习 乎 ?

而》 : 吾 日 三省吾身 :
?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第 2 1 8 页 


李泽 厚 : 《 华夏美学》 , 天津 : 天津社会科学 院 出 版社 , 2 00 2 年 , 第 98 页 


[ 淸 孙希 旦 ] : 《 礼 记集解》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1 989 年 ,
第 620 页 


程树 德 : 《 论语集释》 ,
第 1 8 页 

78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 ? “

子入 则 孝 , 出则弟 , 谨而信 , 泛爱众而亲仁 。 《 论语 ?


颜渊》 : 君君 , 臣臣 

”? “ ”

父父 , 子子 。 可以说 ,
儒家 的入世之 道 主 要建立 在 君 臣 、 父子 、 夫妇 、 

弟 朋 友 等 社 会 关 系 的 基础 之 上 蕴含着具有等差秩序 的 情感态度 并通过 




、 , ,

“ ”
之 礼 对 其进行 规 范 。
对于这种 差 等性 的 社 会 关 系 , 《 庄子 》 中 亦有 言 及 , 《 



道 》 : 君先而 臣从 ,
父先而子从 , 兄先而弟从 , 长先而少 从 , 男 先而女从 , 夫先

而妇从 。
夫尊 卑先后 , 天地之行 也 , 故 圣 人取 象 焉 。 天尊 , 地卑 , 神 明之位也 

春夏 先 , 秋冬 后 ,
四 时之序 也 。
万物化作 , 萌 区 有状 ; 盛衰之杀 , 变化之流 也 


从这段表述可 见

夫天地至神 , 而有尊卑 先后 之序 , 而况人道乎 !


, 庄子不但 没

有 否 定 儒 家所规定 的 人伦关系 , 而且 还为这种 人 伦 秩序 寻找 到 天地 之源 ,


使其具


“ ”
有了与 道 相 契 的 合理性 , 亦 使之得到 了 自 然大化 的 高度提升 。 在人伦关系 中 

” ?
臣事君 以忠

儒 家 尤其注重 君 臣 关 系 ,
如 《 八佾》 : 君使 臣 以礼 , 。 《 先进 》 

” ?
不可则 止 其认 为 臣 子 应 当 忠 诚 服务 于 君 主 而君主对于 臣子亦

以 道事 君 , 。 , 

“ ” “ ” “ 


当 以 礼待之 。 或者说 , 君要有 礼 , 臣要有 忠 。 同时 , 孔子亦强调 了 以 道

事君 的重要 , 这意 味着其 赞 同 臣子对纵欲而不 听劝诫之君 的 放弃 。 对此 , 庄子 也




多 言 君 臣之道 , 如 《 天地 》 : 玄 古之君天 下 , 无为也 , 天德而 己 矣 。 以道观 言 而



天下之君正 , 以 道观 分而 君 臣 之义 明 , 以 道观 能而 天 下之官 治 , 以 道泛 观 而 万 物


” ?
之应 备 。 从这段 文 本可 以 看 出 , 庄子 未 否 定 君 臣之别 与 君 臣 之义 , 但其强调 的


“ ” “ ” “ ”
并不 是儒 家之 礼 与 忠 , 而 是 突 显 了 道 的 重要 。 也就是说 , 君 臣关系

依于此
“ ” “ ” “

要与 道 相合 , , 他提 出 君主要 以 无为 治天下 , 具体而 言 , 即 : 




” ?
必无为而用 天下 ,
下必有为为天下 用 , 此不 易 之道 也 。 ( 《 天道 》 ) 在庄 子看来 

“ ” “ ” “ ”
君 与 臣有 不 同 的 分工 ,
即君王 无为 而 臣子 有为 ,
并认 为其是与 道 

则 用 天下而有余

合的君臣关系 。 正如 《 天道 》 所言 : 无为 也 , ; 有为也 , 则为


天下用 而不足 。 故古之人 贵 夫无为 也 。 上无为 也 , 下亦无为也 , 是下与上 同 德 

下 有 为也 上 亦 有 为也 是上与 下 同 道 上与 下 同 道则 不 主



下与上 同德则不 臣 ;
, , , 。

? “ ”“ ”
可 以说 , 这是庄子思想 中 君王 配天地 用 人群 之治道 


程树 德 : 《 论语集释》 ,
第 2 7 页 


程树德 : 《 论语集释》 , 第 855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第 4 2 1 

 422 页 


程树 德 : 《 论 语集释 》 , 第 1 97 页 


程树 德 : 《 论语集释》 , 第 79 2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365

 366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
第 4 1 7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第 4 1 7 页 

79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对于君 主之 无为 , 庄子认为 静而 圣 ,
动而王 ,
无为也而尊 ,
朴素而天


下 莫 能与 之 争美 ( 《 天道 》 ) 。 这种 思 想 是沿承老子 而来 , 《 道德经 》 中 多 处 言及


“ ”
而且 为 之寻 求 天道


其 不 但从现实视角 展开形象 的 印 证

无为 不争 之理 , ,

依据 。
如 

上善 若 水 。 水善利 万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之所 恶 ,
故几于道 。 居善地 ,





善渊 , 与 善仁 ,
言 善信 ,
正善 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 夫唯 不 争 ,
故无 尤 。

是 以 欲上 民 ,
必 以 言 下之 ;
欲先 民 ,
必 以身后之 。 是 以 圣人处上 而 民 不

重 ,
处前 而 民 不 害 ,
是 以 天下 乐 推 而 不 厌 。 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 能 与 之争 






天 之道 ,
不 争 而 善胜 ,
不言而 善应 ,
不召 而 自 来 。




天之道 ,
利 而不害 ?


圣人之道 ,
为 而不 争 。

“ ” “
我们 可 知 庄 子 的 治 道

通过 庄 、 老 思想 的 比较 , 无为 是对老子 无为 思想 的


“ ” “ ”
继承 ,
同 时 亦 在其基础 上发展 出 臣子 有为 与 之合璧 。 臣之事 君 被庄子认


“ ”

为是天下不可 回 避的两大原则 之 即为 义 对 于这两 大 原 则 人间世


, 。 , 《 》 

义也

天下有大戒二 其 命也 其 子之爱亲 命也 不可解于 心 


一 一

: , ; , 。 , ,

之事 君 , 义也 , 无适而非君 也 , 无所逃于 天地之 间 。 是之谓大戒 。 是 以 夫事其亲



者 , 不择地而安之 ,
孝 之至也 ; 无事其君 者 , 不 择事 而 安 之 , 忠之盛也 ; 自 事其


” ?
心者 , 哀乐 不 易 施乎前 , 知 其不 可 奈 何而 安 之若命 , 德 之至也 。 庄子不但强调


“ ”
了 事君 的 重要 , 而 且呈现 了 当 如 何事 君 的 内 容 , 即 不择事而安之 , 忠之盛也 

“ ”

在此 , 庄 子也 提及 了 臣道之 忠 的问题 , 并更 明 确 了 臣 子对具 体事 件 的 处理态




“ ”

度 , 这体现 了 臣子 的有 为 。 如果说 , 庄子 思 想 中 臣子 有为 的 对 象 是 需 要 处理

的 各种事务 , 那 么 儒 家 思 想 中 的 对 象 则 是对君 主 的 劝 诫与 辅 佐 。 虽然 臣事君 的 义




“ ”
涵不 同 但两者对于 忠 的肯定则 是 致的 此外 值得 提的是 儒家 的 忠



, 。 , ,

君 与孝亲具有密切 关联 , 孝亲 是 忠 君 的根基 , 忠君 亦 是孝亲 的 德性延 伸与 最高 旨




“ ” ?
归 。 如 《 礼记 ?
祭义》 :
事君不忠 , 非孝也 。 可以说 ,
孝敬父母 是 小孝 , 效命


 [ 魏 王弼注
] ,
楼宇 烈 校释 : 《 老 子道德经注校释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0 08 年 ,
第 20 页 


 [ 魏 王弼 注
] ,
楼宇 烈 校释 : 《 老 子道 德经注校 释 》 , 第 1 69 页 


 魏 王弼 注 楼宇烈校释 老子道 德经注校 释 》 第 页

[ ] , : 《 , 1 8 1 1 82 


 [ 魏 王弼 注
] ,
楼 宇 烈 校释 : 《 老 子道 德经注校 释 》 ,
第 1 92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 第 1 44 页 


 [ 清 孙希 旦
] : 《 礼 记集解 》 ,
第 1 226 页 

80


山 东 大 学 博 士 学 位论文
 

“ 


君王 是大孝 忠孝 体是儒家治 国 的 重要特色 而 庄子 的 二则大戒 虽然是 命

, 。


儒之 间 的 相 似性

与 义 , 但其具 体 内 容亦是孝 与 忠 , 这体现 了 庄 、 , 但庄子认




“ ”

为二者 的 最高境界是 知 其不 可奈 何而安之若命 。 也就是 说 , 在 君 臣关 系 方面 



庄子与 儒 家 虽然具有 相 同 或 相 似 的 概念 , 但儒家主要局 限在人道 的 层面 , 而庄子



则 将 之上 升至 天道 

“ ”

在生活实践 中 ,
儒家 思 想重在 以 仁 、 礼为核心 , 其中 仁 强调 的 是人 内 在


则 是 人 的 内 在 本质 表现于 外 的 仪 节形式等
“ ”
的心性原则 , 而 礼 ,
二者具有根本


“ 

与从属 的 体性 如 论语 八佾 》 人而 不 仁 如 礼何 ? 人而不 仁 如乐何?




。 《 : , ,

? “ ”
因 此在社会 实 践 中

是人 内 在之

由 于外在之 礼 仁 的 具体表现 , ,
儒家尤


“ ” “

其重视通过 礼 对社会实施规范 。 如 《 礼记 ?
礼运 》 : 圣人之所 以 治 人七情 

” ? “ ”

修十义 ,
讲信 修 睦 , 尚 辞让 , 去 争夺 , 舍礼何 以 治之 ?
可 以说 , 礼 贯穿 了


“ ”
社会人情 日 用 之常 。 对于形而下 的社会实践 , 庄子在 道 的 统摄 下 , 亦 有所 言

及 。 如 《 在宥 》 

贱 而 不 可 不任者 ,
物也 ; 卑而 不可不 因 者 , 民也 ; 匿 而 不 可不 为 者 , 

也 ; 粗而 不可不 陈者 ,
法也 ;
远 而 不 可 不 居者 ,
义也 ; 亲 而 不 可不广 者 ,


也 ; 节 而 不 可不积者 ,
礼也 ; 中 而 不 可不 高 者 ,
德也 ;

而不可不 易 者 , 

也 ; 神而 不可不 为 者 ,
天也 。 故 圣 人观 于 天 而 不 助 , 成于德而 不 累 ,
出 于道

而 不谋 ,
会于仁 而 不恃 ,
薄于 义 而 不积 ,
应于礼而 不讳 ,
接于事 而 不辞 , 

于 法而 不乱 , 恃于 民 而 不轻 ,
因 于物 而 不去 。 物者莫足为 也 ,
而 不可不 为 

不 明 于 天者 ,
不纯于德 ; 不 通于道者 ,
无 自 而可 ; 不 明 于道者 ,
悲夫 ! 何谓

道 ? 有 天道 , 有 人道 。 无 为 而 尊者 ,
天道也 ; 有为 而 累 者 ,
人道 也 。 主者 




天道也 ;
臣 者 ,
人道 也 。 天道之 与 人道 也 ,
相 去远矣 ,
不 可不 察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此 , 庄 子谈到 了 物 民 事 法 义 仁 礼 德 道 天 

不 同 层面 , 而儒家 的 仁 、 义 、 礼等 思 想 即 包含其 中 。 在 万 事 万物 具 有 根源 性 的 


“ ” “ ” “ ”

归之 道 方面 , 庄子则提 出 了 天道 人道 两个 思维 向 度 , 这也就是说 

“ ” “ ”

对于现实生 活 中 的 切 存在 既有 人道 的 面 也有 天道 的 面 如果


一 一 一

, , ,

“ ” “ ”

说 人道 是有为 、 自 觉的 , 那么 天道 则 是无为 、 自 然的 。 儒家思想与庄子




程树 德 : 《 论语集释》 ,
第 1 42 页 


 [ 清 孙希 旦 ] : 《 礼 记集解 》 ,
第 607 页 


 清 郭庆藩 庄子集释 》 第 页

[ ] : 《 , 36 1 36 4 

8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

相较 其所 言 说的范畴侧重于 人道

, , 而 庄子则 更强调 依循 天道 的实践 

“ ” 0
如 《 庚桑楚 》 : 至 礼有 不人 , 至义不物 , 至知 不谋 , 至仁无亲 , 至信辟金 。 


“ ”“ ”“ ”“ ” “
是典型 的儒家观念
” “

礼 义
” “ 


里的 知 信 , 但庄子 至礼 至义 至仁
“ ”

人道

等境界则 体现 了 对儒家 的 超越 , 而这种超越 的 关键 即 在于 将 自 觉的 


” “ ” “ ” “ 


为 转化为 自 然 的 无为 。 值得强调 的 是 , 庄子 虽然认为 人道 与 天道
“ ” “ ” “
人道 而 是意在将 上升至

相 距 甚远 , 但他并未否 定 , 人道 天道 的 境地 

“ ”

儒 家 重 视人事 关 系 , 而 庄 子 则 意 在 将 之上升 到 道 的层面 。 由 于儒家思 想 的终




“ “ “
因此
” ” ” “ ”
极关注在 于 人 , ,
其所言 人道 是 道 对于 人 的形上赋予 , 


“ ” “
于 个 体 之人 的 生 存 而 言 ,
其被称为 命 。 正如 《 中庸》 中说 : 君子 素其位而 行 

不 愿乎其外 。
素富贵 ,
行乎 富 贵 ; 素贫贱 , 行 乎贫贱 ; 素夷狄 , 行 乎夷狄 ; 素患

难 , 行乎患难 ; 君 子 无入而 不 自 得焉 。
… …

上不怨天 , 下 不 尤人 。 故 君子 居 易 以


” @
俟命 。 儒 家 虽然主 张积 极入世 ,
但 其 亦 表达 了 随 顺 天命之理 。 对此 , 庄子亦有


类似 的表述 , 如 《 德充符 》 : 死生 存 亡 , 穷达贫富 , 贤与不 肖 毁誉 , 饥渴寒暑 



” ?
是事之变 、 命之行也 , 日 夜相代乎前 , 而知 不 能规乎其始者也 。 《 知 北游》 

“ ” 


性命非汝有 , 是 天地 之委顺 也 ; 孙 子 非汝 有 , 是 天地之委 蜕也 。


此外 , 万 物 也 有其 所 以 生 的 常然 之理 。 如 《 骈拇 》 :
天 下有 常 然 。 常然者 

曲 者不 以钩 , 直者 不 以绳 , 圆者不 以规 , 方者 不 以 矩 , 附离 不 以胶漆 , 约 束不 以

纆索 。
故天 下 诱然 皆生而不知其所 以 生 , 同 焉 皆得而不知 其所 以 得 。
故古今不 二 

” ? “ ”

不可亏也 。 这种 人 、 事 的 形上之 道 是 无形 的 , 但庄子与儒家思 想均肯 定 了





它 的 存在 并 以 此认知 历 史 指 导 未来 如 为政 》 子曰 殷 因 于夏 礼 


, 、 。 《 : : ,




损益 可知 也 周 因 于殷礼 所损 益 可知 也 其或继周 者 虽百世 可知 也

, 。 , , 。 。 , 。

? “

《 天运 》 :
夫三 皇五 帝 之 礼 义法度 , 不矜于 同 而矜 于 治 。 故譬三皇五帝 之礼义

法度 其犹 祖 梨橘 柚 邪 其味相 反而 皆可于 口 故礼 义法度者






! 。 , 应时 而 变者 也 。


儒 、 庄 思 想均认识 到 历 史发展 的必 然 变化 。 儒家 强 调 通过对 前代 的 继承与 损 益

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
并 以 此推 知 未 来 ; 而庄子 亦 明 时代之变 , 并指 出 礼义法度亦


“ ”
随着 时代不 同 而变化 , 这些均 是 道 在 社会 发 展 过程 中 的 自 然呈现 。 可 以说 

礼法等社 会制 度 的 变化 是 不 断 发 展 的 ,
儒家 和 庄子均 肯 定其变 化 的 价 值 , 而庄子


 [ 清 郭庆 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7 1 1 页 


 [ 宋 朱熹 ] : 《 四 书 章句 集注 》 , 第 24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1 95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第 652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29 2 页 


程树德 论 语集释 》 第 : 《 1 2 7 页 


 清 郭庆藩
[ 庄子集释 》 ] : 《 , 第 459 页 

82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 论 文



将社会 的 变化与

然 的 变 化 规 律 相 联 系 从 而 使 之 具 有 了 统摄 于 道 理 论 根 据

自 , 

“ ” “ ”
在 具 体 的 人生观方面 , 庄 子据 道 之旨 , 提出 虚无 的 人生观 ,
但这 种


“ ”
虚无 并非我们 通 常 所 说 的 真 空 , 而是不被现实束缚 的精神理想 。
因此 , 庄子


“ ” “ ”

“ ”
的无形之 在 社会现实 的 应用 虽表 现为 虚 , 但这 种 虚 并不是空 , 


“ ” “ ”

无 中之 人 的 生存 不 能脱 离 其所 处 的 现世环 境

是 有 这亦 是庄子合



。 , 道
“ ”
人生观 的 应有 之义 。
他 是 以 出 世 为入 世 的 方 法 , 如对 忘 的精神修养 的 强调 

“ ”
忘 看似是无 , 但实为去掉 内 在刻 意 地 自 觉 、 成心 , 排除外在 因素 的拘 囿 ,



“ ” “
而让 真 真正 的显现 出 来 。 《 刻意 》 : 圣人之生 也天行 ,
其死也物化 ; 静而 与

阴 同德 ,
动而与 阳 同波 ; 不为福 先 , 不为祸始 ; 感而后 应 , 迫而后动 , 不得 已而

后起 。 去知与故 ,
循 天之理 。 故无天 灾 ,
无物 累 , 无人非 , 无鬼责 。
其生若浮 

其死若休 。 不思虑 , 不豫谋 。 光矣而 不耀 ,


信矣而不期 。 其寝 不梦 , 其觉无忧 

”?
其神 纯粹 , 其魂不 罢 。
虚 无恬 淡 ,
乃 合天德 。 这种 超 然 的 人生状 态 , 孔子也 有



所言及 , 《 论语 ?
为政 》 载 ,
子曰 :
吾十有 五而志 于 学 , 三十 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气 可 以说

五十而知 天命 六十而 耳顺 七十而 从心 所欲 不逾矩

, , , , 这里 的 



心所欲不逾矩 意 味着心 与道 的相 契相合 , 即 无 论 怎 样 做 都 不 违背 万 事 万 物所应


遵循 的规律 , 这 是对 人生 之道 体悟 的 最 高境 界 。
但值得注 意 的 是 , 对于这种理想

境界 的 实现 儒家给 出 的 是 个循序渐进 的 过程 而 庄 子 则 直指 根源 通过与天




, , ,

地大道 相 合指 向 无 为 而 无不 为 的 现实 实 践 

对于道德 的 学 习 容 孔子对其有 明 确 的 治 学 次序 论语 述而

内 , , 即 《

》 : 



于道 对此


据于德 , 依于仁 , 游于艺 。 ,
朱熹注 : 盖学莫先于立志 , 志道 , 

心存于正而不他 ; 据德 ,
则 道得于 心而 不 失 ; 依仁 ,
则 德性 常用 而物欲不 行 ; 


艺 , 则 小物不遗而动 息有养 。 学者于此 ,
有 以 不 失 其先后 之序 、 轻重之伦 焉 , 

本末兼该 ,
内 外交养 , 日 用 之间 ,
无少 间 隙 , 而涵泳从容 , 忽不 自 知 其入于圣贤


” @
之域 矣 关 于 道德 的 顺序 庄子》 中 也有相 关的认识 知 北游》

。 , 《 , 如 《 : 道不


” ?
可致 , 德不可至 。 仁可为 也 ,
义可亏也 , 礼相伪也 。 这种 顺序 的 认识源 自 老子 


如 《 道德经 》 所言 :
失 道而后 德 , 失德而后 仁 , 失仁而后 义 , 失义而后 礼 。 


” ? “ ”
礼者 忠信 之薄而乱之首 在此 庄 子 既 肯 定 了 仁 之可行 也 批 评 了 义
“ 


, 。 , ,

“ ”

与 礼 的 弊端 , 这对于儒 家 思想 具有完善修正 的 意义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480 页 


程树德 : 《 论 语集释 》 ,
第 70

76 页 


 [ 宋 朱裹 ] : 《 四 书 章 句 集注 》 , 第 94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
第 6 4 6 页 


 [ 魏 王弼注 ] ,
楼宇 烈 校释 : 《 老 子道 德经 注 校 释 》 , 第 93 页 

83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 论 文



庄子与 儒家 思 想均

人生等方面

总之 , 在形上之 道 与 形 下 的 社 会现 实 、 , 

有诸 多 相 同 或相 似 问 题 的关注和讨论 虽然他们 的观 点 存在 定差异 但有 时 其




。 ,

并非截然分别 而 是具 有可 融通 的 内 在 致性 庄子 》 中 虽 然 含有对儒家 学 说


, 。 《

的 批判 但某 些批评之 处 的 客 观 作 用 恰恰 有 益 于 儒 学精 髓 的 进 步彰 显 可 以 说

, 。 

这些 内 容均 成 为 以 儒 解庄 的 可 行 性前提 ,
并为 消 解庄儒 矛 盾 、 摆脱伪儒 困 境 、 

升 庄学 的 社会效用 提供 了 思想基础 

传统 以 儒解庄 的 特点


‘‘ ,,

二 、

自 汉代儒 术独 尊 以 来 ,
儒 家 思 想 成 为 士 人 们 学 习 和 思 考 的 重要对 象和 依据 

因此 以儒 学思想审视 《 庄子》 , 或将之渗透于 《 庄子 》 诠解之 中 是 不可避 免 的 现



象 。
晋 人郭 象注庄 即 有 儒 家 思 想 的 渗入 , 唐代 的三教融合亦增进 了 庄儒 关 系 的 关

注 , 而宋代王安石 、 苏轼等人庄 、 儒相通 的 倡导 , 则 使 以 儒解庄成为 学 界释 庄 的



普遍方法 并 直沿续 发 展至近现代 传 统 的 以 儒 解 庄 主要 包括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 

第 在解庄时 使儒家 学说成为 庄子 》 思 想 包含 的 部分 如 郭 象注 中





, , 《 。

“ ” “ ” “

言及儒家 仁 与 义 的核心概念 , 他指 出 :
仁者 , 兼 爱 之迹 ; 义者 , 成物

之功 。 爱之非仁 , 仁迹 行 焉 ; 成之非义 , 义功 见 焉 。 存夫仁义 , 不足 以 知 爱利 之




” ?
由无心 , 故忘之可也 。 但忘功迹 , 故犹未 玄 达 也 。 可见 , 仁 、 义在他看来仍邻


“ ”
并未至道 家高深 的 玄达 除将儒 家观念作
” “ ”

的浅显层次 之境 


于 迹 功 , 。

为 比较的对象阐 释 《 庄子》 外 , 郭 象 亦 将 儒 家 的 入 世 思 想 融入 《 庄子 》 ,
如 他所


“ ” “ 

倡 言 的 任性 自 适 的 逍遥包含 了 理想 与 现 实 的 融汇 而 独化 于 玄 冥 之境 亦 是 有 ,

“ ” “

庄子》 之书 阐 明 的 是 游外冥 之道 其为 


他曾指出

与 无 的统 内

。 《 ,

” “ ”

其 中 既有 道家



的深 幽 之 境

俗盖世之谈 这里 的 内 与 外 正 是道儒 合

。 ,

的 精神 超越 , 亦 具 儒 家 的 正视现实 。
郭 象将仁义等思 想纳入性分之 中 , 亦是对儒

家 学 说合 理性 的 肯 定 , 同时 , 他亦 指 出 其局 限 ,
并欲通 过道家 的 超越态度 实 现其

亦 暗含 了 儒道合

之道

入世 的 人文情怀 可以说 庄子 所提 出 的 内 圣外王


。 , , 

第二 , 正面 阐 释 《 庄子 》 中 所言及 的 孔子形象 。 《 庄子 》 之文 涉及 较 多 的 儒

者形象 , 如尧 、 舜 、 孔子 、 颜回等 ,
其 中 孔子 的 形 象 尤其 受到 学者们 的 关注 。 《 

子 》 中 的 儒 者 主 要 有 两 种 情况 种 是将其 改造为 具有 道家 思 想 的 人物 种是


一 一

, ,

对儒 者 的 批评 , 孔子形象亦 是 如 此 。
对于前者 , 由 于孔子传递 的 思想合于道家 

因 此 是 庄子肯 定 的 正 面 人物 ; 对于后 者 , 孔子 形 象 则 是被 否 定 和 批评 的 。 后世 以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258 页 

84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 

儒解庄 的 注者 由 于坚持儒道合 思想 因此 他们 对 于批评 孔 子 之 言 的 阐 释 




, , ,

“ ” “ 


都做 出 新 的 转化和 辨析 。 如 《 外物》 篇 中 ,
老 莱子 批评孔丘 的 躬矜 容知

等 并 指 出 其 非真 正君子 对此
, , , 吕 惠 卿 则 以 肯 定孔子 的立场对 其进行 重新 阐 释 

并认 为 圣 人 之迹 虽有不 同 , 而其所 以 为圣人者未尝不 同 , 则 老莱子之于孔子 



岂 有 间 然哉 !
盖世之学孔子者 , 不 能 得 其 心 而 得其 迹 , 故 寓 之老莱 子 , 以 明 其迹


” ?
之为 患 至 于无穷 。 他欲 以 此告诫后 儒 , 仅 有 形迹 的 儒 家 之 礼 并 非孔 子 的 真实


“ ”
庄子 的 真正

的 是 批评 拘 于 孔子 之



思想 ,
质 实之 心 是儒道共 同 的 强调 , 目 迹

的 假儒者 。 可 以说 , 这种诠释 既是对 庄 子 思 想 的 改造 , 亦 促进 了 对 儒 家 思 想 更深



刻 的认知 

第三 ,
借儒 家 典籍诠释庄 子 思 想 。 古 代 学 者 常 通 过对 儒 家 经 典 的 引 用 , 改造


“ ” “

道家思想 。 如 吕 惠卿在阐释 《 大宗 师》 中 的 真人 时说 : 唯 真 人无 心 则 无迹 

无迹 则 无弊 ,
故其状有 似之而 非也 。 人未尝不朋 于义 , 真 人之义 , 与 物有宜 , 

非朋 也 。 有余则庸 , 不 足则 承 。 庸者上道 也 , 承 者下道也 。 真人之盛德 , 若不足



而不承也 。 觚不觚 ? 觚哉 !
觚哉 !
真人之觚 觚 矣 !
然与 世推移 , 非坚而不 能 自 


” ? ?
此句 出
“ ”

者也 。 在这里 , 觚不觚 ? 觚哉 !
觚哉 !
自 《 论语 ?
颜渊 》 , 它本是


“ ”

孔子 通过对 酒器不像酒器 的 慨 叹 表 达他 对 社 会 上 名 实 不 符现 象 的 担 忧 , 对于



吕 氏诠解 的 引 用 , 方勇 先生说 : 吕 惠 卿为 了 融合儒 、 道 , 就援 引 《 论语 》 中 的

这些 思想 资 料来 阐 释 庄子》 中 的 真人 从而使 真人 转化为 符合孔子所




‘ ’ ‘ ’

《 ,

” ?
谓 非礼勿 视 非礼勿 听 非礼勿 动 道德标准 的 人物形 象 如果说 这种 引
‘ ’

, , 。 , 

用 式 改造 尚 不清 晰 的 话 ,
那 么 林希逸 的 释义 则 更为 明 朗 。 在对 《 逍 遥游 》 的 释义



中 ,
林 氏言 :
游者 , 心有 天游 也 ; 逍遥 ,
言 优游 自 在也 。 《 论语 》 之 门 人形容夫

子只 乐 字 三 百 篇之形容 人物 如 南有穋木》 如 南山有台》 曰 




‘ ’ ‘

; , 《 , 《 :

只 君子 亦止 字 此之所谓 逍遥游 》 诗》 与 论语 》 所谓
‘ ’ f

即 乐




。 。 《 , 《 《


以 儒 家 观念 印 证 庄 子 之 意 的 诠释
”
也 。 这种 , 是 以 忽 略二者 的 差异 为前提 , 突显

两种 思想 的 相契与融合 这种 改造在 客观上产生两种 效应 种是 以儒家思想为




。 ,

主导看待 庄子 那 么 道家思 想 即 被赋予 了 儒 学 的 特点 种 是 以 道家思 想为主导




, ;

看待儒 典 , 那 么 儒家思想 则 得到 了 道家形上意境的深化 



第四 儒 家 至 宋代 时 发展为理学 以 理学释庄 亦 成为学者 们 以 儒解庄 的 




, ,


 [ 宋 吕 惠 卿撰] , 汤 君集校 : 《 庄子义集校》 ,
北京 : 中 华书 局 , 2009 年 ,
第 506 页 


 [ 宋 吕 惠 卿撰] , 汤 君集校 : 《 庄子义 集校 》 ,
第 1 2 1 

1 22 页 


程树德 : 《 论语集释 》 ,
第 4 1 2 页 


方勇 庄子学史 》 增 补版 : 《 ( ) 第 2 册 ,
第 250 页 


 宋 林希 逸著 周 启 成 校注
[ ] , : 《 庄子 膚斋 口 义 校注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9 7 年 , 第 1 页 

85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分 。 宋 明 理学 是 以 承 继孔孟儒 学为主 体 ,
兼收道 、 佛 思 想 的 新儒学 。 方勇 先生 曾


言 : 理 学家 主 要对庄 子 的 道 论 、 生活情趣 、 观 物方法等表示 出 了 推崇和 欣 赏 之



意 然而 由 于理学所确 定 的 是 以 理 为本 体 的 形 上 学 体系 所发挥 的主要是




‘ ’

。 , ,

儒 家 的 伦理 哲学 和 政 治 学 说 这就决定 了 它 方面必 须汲取佛 教 道家 的 些思




一 一

, 、

想 养料 尤其是它 们 关于宇 宙 本 体 的 些精致理论 以 弥补儒 学在这方面 的 严重




, ,

不足 另 方面又必 须力 图划 清儒 学 与 佛教 道家 的 理论 界 限 以 保持传统 儒 学


, 、 ,

” ?
的纯洁性 。 《 庄子 》 是道家 的 重要 典 籍 , 理学 思 想 在 产 生 之初 即 与 之密 切 相 关 


王廷相 在谈及 二者关系 时说 : 老 、 庄 谓 道 生 天地 , 宋 儒 谓 天地 之先 只 有 此 理 


此乃改 易 面 立论耳 与老 庄之 旨 何殊

这 态度可 以 说是从 思 想本体上


目 , 、 ?

“ ” “ ”
道 这也是大 多 数理学家 的共 同 特 点

的 与 理 的同 如 二程释 庄子齐


, 。

” “

物 时言 : 夫物本齐 ,
安 俟汝齐 ?
凡物 如 此 多 般 , 若要齐时 , 别 去甚处下脚手 

” ?
不 过得推 个理 也 物未尝不齐 只 是你 家不齐 不干物 不 齐 也 这里其


一 一

。 , 自 , 。

“ ” “ ” “


理学 的

所强调 的 即 有 似于



理 万物 皆是 理 与庄子的 道通为
一 一

有相 近之 处 , 虽 然 其 对 庄 子 仍 有 所 批评 , 但其批评仅 是 在有 形 层 面上 的 认 识 , 

未 从形上 之道 的 视 角 理解
“ ”
可以说 其 理 分殊 的 理念 正 是 通过对道家 思 想


, ,

的 借鉴所寻求 的 儒家学说 的 理论根源 



会 通儒 道两 家 的 理论宗 庄子 翼 叙 》 中 即 言

第五 , 、 旨 。 如 焦 竑在 《 : 夫老

之有 庄 , 犹孔之有孟 也 。 老子与 孔子 同 时 , 庄子又与 孟子 同 时 , 孔孟未尝攻老庄



也 。
… …

彼老 庄生其 时 ,
见夫为孔孟之 学者 ,
局 于有而 达焉者之寡也 ,
以 为必通

乎无而后 可 以 用 有 , 于 焉取其所略者而详之 , 以 庶几乎助孔孟之所不及 。 若夫仁



义礼乐云云者 ,
?L 孟 既丁 宁 之矣 ,
吾 复赘而 言 之 , 则 何为乎 ? 此 盖 老庄 之雅 意 

而 非其创 为高也 。 不然 , 形而上者谓 之道 , 形而 下者谓 之器 , 此孔孟 之 言 也 。 



第 易 道器 为 有无 , 转上 下 为徼 妙 , 其词 异耳 。 以 其词之异而害其 意 之 同 , 是攻之


” @
者之 自 病 也 曾 足 以 病 老庄乎  在他看来 儒 道为 世俗之儒对其 区 分


? , 、 , 

主要是受 言 词 、 形迹 的 局 限 , 从实质 而 言 , 两者词 异 而 意 通 。 如 果儒 学 中 的 仁义





礼 乐 若 逐末 忘本 而 局 限 于 形迹 则 将 流 于俗 学 而 非真 儒 或 者说 真 儒 学 本 具 道



, ,

“ ” “ ”
器 合 的境界 这为 以 儒 解庄 提供 了 合理根据 和 前提 梅冲 融通 庄 


, 。 、

步指 出 庄子与 思孟之

时 则进 旨 的相合 他在 庄 子本义 序》 中云 




, 。 《 :

孔 子 之道 , 庄子 所得 与 思孟无异 , 而天才 高旷 ,
其学 复深于 《 易 》 、 于 《 诗》 , 



方勇 : 《 庄子学史》 ( 增补版 ) 第 2 册 , 第 520 页 


 明 [ ] 王廷相 : 《 王 廷相 集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89 年 , 第 84 1 页 。


 [ 宋 程颢 ] , [ 宋 程颐 ] : 《 程氏遗书》 , 上海 :
华 东 师 范大 学 出 版社 , 20 1 0 年 , 第 332 页 


 明 焦竑 庄子 翼 》 载方 勇 子藏 ?
庄子 卷 第 册 第 页

[ ] : 《 , : 《 》 44 , 282 28 4 

86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 

广譬博喻 , 善于取象 , 比 物连类 , 杂 以 诙谐滑稽 , 汪洋宏 恣 , 不可方物 。 鲰生读




” @
之 眩神 骇 莫 从 窥测 不知其 中 固 与 思孟无 不 吻合也 古人认为子 思 作


, 目 , , 。

《 中庸》 , 因 此 以儒解庄 的 学者 多 将 《 庄子》 与 《 中庸》 类比 , 如 林希逸 、 杨慎 



宣颖等 人均肯定 两者 的相合 与之相较 梅冲 则进 步 明 确 了 庄子与 思 孟 的 关系


, , 


他说 : 道有 内 有外 , 《 中庸》 兼内外 , 《 孟子 》 外详 于 内 , 《 庄子 》 则 略外而 详 内 

思 孟所 引 而 未发 , 莫不为穷 其底蕴 , 究其义类 , 而 放其 言 词 。


其 自 为创论 , 莫非

探本孔子 ,
曲 畅旁通 ,
为 天 人 性命之要 , 不可不 言 者 。 盖善 言 性道 , 又 出 思孟之


”@ “ 


上 , 而受诬者 即 在此矣 。 在他看来 , 庄子与 思孟之 间 不但有重于 心 性之 道
“ ”
的 相 通之 旨 , 而且 亦 言 思孟所未 发 ,
因 此庄文 在 思孟之上 。 他在解庄 时 , 

未 仅 言 玄 虚之道 , 而 是 亦 侧 重于 修道 用 心 的 实在功 夫 。 可以说 , 《 庄子》 不仅有



对思孟 的补 充 , 以 儒 解庄 亦 是 思孟对 《 庄子 》 的 增 益 。 正是 因为庄 、 儒的宗 旨相



通 所以 些学者认 为 两 者 的 融通整合具 有根本 上 的 可行 性


, 

“ ”

第五 , 在 以 儒解庄 中 , 设置庄子 尊孔 的定位 。


持庄 、 儒 可通 的 学者 , 


“ ” “ ”
宋明 以前大都 以 助孔 为 主要 立场 , 清代时 则 尊孔 说法 盛 行 。 如 吴世 尚 即



言 :
庄 子之学 , 所见极高 , 其尊 信孔子 , 亦在千古诸儒 未开 口 之前 。 观篇 中 

称孔子为圣人 至人 夫 至 人无 己 神 人无功 圣人无名 不离于宗 谓之




‘ ’ ‘

、 。 、 、 , ,

天人 ; 不离于精 , 谓之神人 ; 不离于真 ,


谓 之圣 人 。 以 天为宗 , 以德为本 , 以道


” ?
为门 兆 于变化 谓之圣人 圣人 天人 神人 至人 总 人也 在他看


’ 一

, , 。 、 、 、 , 。

来 , 圣人 、 至人等是庄子对至 高境界之 人 的 称谓 , 庄子 以 之称 孔子 , 由 此可知其



对孔子 的 尊 崇 这种 说法将 孔子置于 庄 子学 说 中 的 至 高地位 这 结论 的 前提是




。 ,

其 所 言 的 孔子 当 是 历 史 中 真 实 的 孔子 , 但 实 际情况 是 , 庄子 以 通篇运用 寓 言 、 



手法

言 、 卮言的 三言 , 孔子 形 象 在 文 中 并非历 史 的 真实 , 而是 以 道家 思想为




“ ”

旨归 , 以 三言 方式 的 有 意 改造 , 因此 , 在庄文 中 ,
既有被作者 赞 叹 的孔子 

亦 有 被 讽刺 批评 的 孔 子 。 可以说 , 这种 判 断 依据 忽 视 了 庄文创 作 的 笔法 问 题 。 

果 说 有 些 学 者 的 尊 孔 说法 尚 以 庄 子 为道家 学 派 那 么 另 有 些学者 的 尊 孔主 张则


是 以 庄子 为儒家人物 , 并 为之拟立 了 传承谱 系 。 如张芳言 : 吾独惜夫 庄与 孟 同



时 , 而不相知也 。 当是时 , 儒 之嫡传 有 子 思 、 子夏 。 周 之传 出 于子夏之 门 人 ,





之传 出 于子 思之 门 人 ; 孟犹之嫡传 , 而庄其别传也 。
… …

惟蒙庄者 , 独与 天地精

神往来而 不敖睨于 万物 有 以 见儒者 宗 萧邈希 微 常 行 于人伦物 则 之 际 




, , , ,


 [ 清 梅冲] : 《 庄子本义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1 3 册 , 第 1 页 


 [ 清 梅冲] : 《 庄子本义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 第 1 1 3 册 , 第 1
_

2 页 


[ 清 吴世 尚
] : 《 庄子解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 , 第 99 册 ,
第 1 7 页 

8 7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 论 文




然则 庄 子之传 固 大宗也

孔 孟 之嫡 传 宛 然 其 未 亡 。 , 非别子 , 。 ( 《 南华 经解序 》 

这 观点与韩愈 盖子夏之学 其后有 田 子方 子 方之后 流而为庄 周 的说




, 。 ,

法相 近 虽 然庄 子 承传 儒 家 的 系 谱 并 不可靠 但 其 却 为 以 儒 解庄 提供 了 理 论 依据
。 , 

“ ” “
这种 尊孔 方式 进 步 加 强 了 庄 子对 孔子 的 从 属 到近现 代 时 这种 以儒


, 。 ,

的 学术态度 亦 有 了 新发展

解庄 

“ ”
第 二节 近 现代 以 懦解 庄 的 新风貌

鸦 片 战 争 以 后 由 于 西 方 军 事 与 文 化 的 双 重 侵 入 儒 学 的 主 流 地 位 遭遇 挑 战
, , 

并 严 重影 响 了 现实 生活 的 秩序 。
面对政治 、 文化等 危机 , 学 者们 欲冲 破传 统汉 学


“ ”

的 繁琐考证及宋学 的 义理空谈 发掘儒学 中 经世致 用 的实学价值 这 新的




, 。

“ ”

发展 路径 , 不但为其 自 身 带来 了 赓续与 新 生 , 亦使传统 以 儒解庄 的 庄学研 宄




“ ”

发生 了 新 的 变化 。 如 果说传统的 以 儒 解庄 倾 向 于对庄 、 儒 思 想 中 伦 理观念 的



融通 , 那 么 近现代 的 学者 , 则 更加 重视其在 社会现 实 中 的 致 用 问 题 ,


如蒋锡 昌 在


“ ”
《 庄 子哲 学 》 中 指 出 , 庄子所 言 道 可分为 四 种 , 即 天道 、 帝道 、 圣道 、 人道

( 或 臣道 ) 。
并认为 庄子 虽宗于 老 子 , 但 与孔子 并非全无关系 , 尤其在庄子所 言


臣道方面 , 与孔子 思 想 相 同 , 只 是 孔子 重 臣 道 而 轻 君道 ; 庄子则 重 君道而轻 臣



道 ; 换言之 , 孔子 以 政治 重心 寄之于 人 臣 , 庄子 以 政治重心 寄之人君 ; 此其大别




” ? “
也 。 唐文 治 《 庄子新义序 》 亦言 :
善读 《 庄》 者 , 谓 之道家释家 可 也 , 谓之

科学家可也 , 谓之哲学心学可也 , 谓 之宋 陆 氏 明 王 氏 之学 , 无不可也 , 仁者见之




” @
谓 之仁 , 智 者见之谓 之智 也 。 然而 为人 心 世道计 , 则 当 以 儒 家为要 归 。 可 以说 

“ ”
此时的 以 儒 解庄 试 图 通过 儒 道 互 补 应对危 机 境遇 中 社 会 人 生 的 各 种 问 题 , 

使 之呈现 出 时 代性 的 新 风貌 

“ ”

v 庄子 大同 思 想 的 新发 掘

“ ”

传统 的 以 儒解庄 主 要表 现 为对 儒 学 中 仁 、 义 、 礼等伦理 思想及思孟 心 学



等方面 的 引 用 和 辨析 , 而 近现 代 以 来 , 随着社会矛盾 、 民族危机的 日 益激化 , 



于 水 深 火 热 的 民 众 及 士 人对 大 同 社 会 的 理 想 充 满 了 强 烈 企 盼 , 应时之须 , 诸多仁

人志 士对传统 的 大 同 思 想进行 了 汲取 和 重 构 , 从而推进 中 国 社会新 的 发展 历程 



谢祥 皓 李思 乐辑校 庄子序跋论 评辑要 》 第 页



55

, : 《 , 1 4 1   1 42 


 [ 唐 韩愈著] , 刘真伦 、
岳 珍校注 : 《 韩 愈 文集汇校笺注 》 ,
第 1 1 1 4 页 


蒋锡 昌 : 《 庄子哲 学 》 ,
第 44 页 


朱文熊 : 《 庄子新 义 》 , 无锡 :
无锡 国 学 专修学校 , 1 9 34 年 ,
第 2 页 

8 8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 论文
 

“ ” “

关于 传统 的 大同 思想 ,
据 周 桂钿 先 生所 言 , 主要有三 种 : 首 先 是庄子 、 

施 所 明 确 表述 的 宇 宙 间 最 广 大 的 统 性 其次是 礼记 礼运》 中 所提 出 的大 同




。 《

” ?
社会 的 思 想 第 三是 西 汉董仲 舒提 出 的 大 统论 这三 种 大 同 思 想在 近现代 的


。 。

历 史背景 下 均有新 的 发展 大同书》



, ,
如 康有 为 的 《 , 根本借 鉴 的 是 董仲 舒 



统 思想 并通过 西 学 佛学 儒 学 的 融合 重 构 了 社会 改 良 思 想 而 王 树枬


, 、 、 , 。

“ ”

等 学 者 则 主 要 通 过对 《 庄子 》 与 《 礼运》 大同 的 同 异与 交融呈现理想 的 大 同


“ ” “
可 以说 庄子 》 为传 统

社会 。 , 以 大同 思 想 诠解 《 以 儒 解庄 开拓 了 新的视

角 及庄学价值 

“ ”

大同 词最早见于 尚书 洪范 而 礼记 礼运 》 则 呈现 了 具体 的


? ?
《 》 , 《

大 同 风貌 ,
即 : 大道之行也 , 天下为公 , 选贤与 能 , 讲信 修 睦 。 故 人不独亲其

亲 , 不 独子其子 ,
使老有所终 ,
壮有 所用 , 幼有所长 , 矜 、
寡 、 孤 、 独 、 废 、 

者 皆有所养 , 男 有分 ,
女有 归 。 货 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藏于 己 ; 力恶其不 出 于身

不必 为 己 是故谋 闭而不兴 盗窃 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 而不 闭





也 , 。 , , 。 是谓大 同 。

? “ “ ”

其通过 大同 描述 了 大道行而 天下为公 的理想社会 具体表现 为天 下 是




’’

全民 的天下 ,
社会 的 财 富 为 人 民 所共享 , 而人 民 亦 尽 全 力 为社 会 服务 ,
并帮助他

人 。 这 里 没 有欺 骗 和 掠 夺 , 人 与 人 之 间 互助 互 爱 , 每个人都能 各得其所 。 方勇 先


“ ”

社会进 行 了 较细致 的 分 析

生对这个 大同 他说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 ’

, : , 

指 的 是 治 理 天 下 之道 选贤与 能 体现 出 政权 传递 的 合理 讲信修睦 体现
‘ ‘



’ ’

; , ; ,

出 理想 的 人际关 系 货恶其弃 于 地 也 不 必 藏于 己 力恶其不 出 于身也 不必





; ; ,

为己 体现各尽 其 能 各取所 需 的 生产 分配原 则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 4 

, , ,

以及 男 有分 女有 归 的 社会道德和 社会制 度 都显示 了 极高 的全 民


德化

‘ 

, ,

” ? ”
这里 的 大 同 理 想 具 有

境界 。 可见 , 天下为公 的 社会理念 、 人与 人和 谐相 处

的 内 容 以 及 在 实 践 过程 中 所 应遵 循 的 言 行 规 则 其 既 有 理 想 。
目 标 亦有 实现途径 , 

“ ”

这与 庄子 的

至德 之世 有 相 似之 处 庄子

。 如 《

马蹄》 中对 至德 社会 的 向

往 , 即 

彼民有常性 ,
织而衣 ,
耕而食 ,
是谓 同 德 ;

而不党 , 命 曰 天放 。 故至

德之世 , 其 行填填 , 其视颠颠 。 当 是时也 ,


山 无蹊隧 , 泽无舟梁 ; 万物群生 

连属 其 乡 ; 禽兽 成 群 , 草 木遂长 。 是故禽兽 可 系 羁 而 游 , 乌 鹊 之 巢 可 攀援 而


周桂钿 论大 同 思 想 的 理论 价值 和 实 践意 义
: 《 》 , <  北 京 师 范 大学 学报 》 ( 社会科学版 ) 1 994 年第 5 期 


清 孙希 旦
 [ 礼记集解
] 第 582 页 : 《 》 , 


方勇 庄子学史 增 补 版 第 4 册 第 83
: 《 》 ( ) , 1 页 

89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 位论文



窥 。 夫 至 德之世 , 同 与 禽兽居 ,
族与 万物并 ,
恶 乎知 君 子 小 人哉 !
同 乎无知 




其德不 离 ; 同 乎无欲 ,
是谓 素 朴 ; 素 朴 而 民性得矣 。

“ ”

从庄子 的描述 中 可知 , 理想 的 至 德 之世 是使人与 万物和谐共存 , 人们 自 由 



欲 行德而不知 其德 呈现 出 与 然合 的 素 朴状态 这里 既有人 与 人之 间 的 同




, , 自 。

“ ”

德 、 和睦 , 也有人与 万物 自 然 间 的 同 生共存 , 这与 天下为公 的 大 同 之世具 有





相 似之处 ,
尤其在 日 常 生 活方面 ,
货 恶其弃 于地也 , 不必 藏于 己 ; 力恶其不 出


” “ ” “ 


于身 也 , 不必为 己 其行填填 , 其视颠颠 等体现 了 人们 出 于 集体无 意 识
“ ”

的生存状态 ,
亦 均 是无我谐和 的 大同 特点 

“ ” “ ”

值 得注 意 的 是 , 《 礼运 》 中 的 大同 社会主要是 以 人 为建构 核 心 , 


“ ”

有儒 家 的 思 想特 点 , 而庄子 的 至德 世界则 将 自 然万物均 纳入其 中 , 而且 自 




“ ”

万 物是 作 为与 人平等 的对 象而存在 。 其 大同 社会 的核心 是包括人在 内 的 整个




“ ” “ ” “ ” “ ”

万物 。 因此 ,
儒家的 大同 理想 与 庄子 的 至 德 之世 在对 人 的 关注


“ ” “ ” “

以及 天下 为公 方面具 有 重 合 与 可 融通之 处 ,
两者均 以 道 为 旨 归 亦使 



同 思想具有了 阐 释 《 庄子 》 的 根本性前提 。
在 实 现路 径方面 , 庄子则提 出 了 与


“ ”

儒者不 同 的 原 则 , 他主 张通过去 除人 的 分 别 、 是非 以 回 归 与 道 相合 的素朴之




“ ”

境 。 与 儒家主张 选贤与 能 , 讲信 修 睦 相较 ,
庄子 实 现至德或在大 同 之世 的 途


“ ” “ ”

径是去 除人为 , 或者说 是 无为 。 可 以说 , 庄子 的 至德之世 包含 了 儒 家 的




大 同 世 界 而 在 实 现 方 式上 他 则 提 出 了 与 儒 者 不 同 的 路径 近现代 学 者 在 以
, , 。 


” “ ”

同 思想释庄 时 , 以 儒 者 的 大 同 社会等 同 于 庄子 的 至德之世 , 但在 具 体认 知



中 则对儒 、 庄 的 异 同 均 有 所采择 

“ ” “ ”
王树枬 首 先 以 大同 诠解庄 子 的 至德之世 , 从而 使 庄 、 儒 思想 发生 了

新 的 关联 。 在 他看来 , 庄 、 儒 所描述 的 理 想 社会 的 状态 非常 相 近 , 因 此认为 庄子




“ ”
的 至德之世 即 应是理想 的大 同 社会 。 王 氏继承 了 传 统 以 庄子为儒家 弟 子 的 说


“ ”
法 , 并指 出 庄子为孔 子再传 弟 子 , 专 明 孔子大 同 之道 气 从而 为 阐 释 庄子 的

大 同 思 想 找 到 了 相 应 的 学 理基 础 。 对于庄子 的 大 同 思 想 , 他则 从多 个角 度给予 阐


“ ” “

儒家 认为
“ ” 

发 。
在 大同 思 想 的 根本 理 念 上 , 天下大公 的世界是 大道之 行
“ ”
的产物 , 这 也 就是 说 道 是大 同 世界建构及运 行 的 依循 , 王 树枬诠解 《 庄 子 》
“ ” “ ”

即 意 在 发掘 其 中 的 大 同 之道 。 大 同 之道 在 《 庄子 》 中 亦含纳 多 重 的 具体指


 清 郭庆藩 庄子集释 》 第 305 页

[ ] : 《 , 30 7 


王树 枬 : 《 庄子大 同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 1 册 , 第 38 5 页 

90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 ” ?
用 大谓 大 同 之道 庄 子大

向 , 如 大 同 之道与 天地 同 体 , 与六气 同 用 ( 《 

” ?
即 大 同 之道

同说 ?
逍遥游 》 ) ; 由 内 圣而 外 王无为之 化 , ( 《 庄子大 同 说 ?



” 


体 尊卑 家 则 大 同 之盛 轨 也

生主 物无贵无贱 民 无尊无卑 贵贱
一 一

》 ) ;
, , , ,

通万物之情 君无为者 也

( 《 庄子大 同 说 ?
在宥》 ) ; 明 君 臣之分 , , , 臣有为者 也 


庄子大 同 说 天地 》 从其释义 内 容 来看

而行于万物者 , 亦 是大 同 之道 。 ( 《

) 

既 包 含 了 万物齐等 的 本 体 理念 亦有用 大 无为等实 践 途径


“ ”

庄子 的 大 同 之道 , 、 


的 根本基础则 是 无人我之见
“ ”
而其 实现此天 下 为 公 之 道 , 而后可 以 言大 同 


庄子大 同 说 齐物论 》 而大 同 的 极致乃 是

吾丧我是齐物之原 、 大 同 之本 。 ( 《

) 

” ?
死生 同 状 则 无寿夭之见 庄 子大 同 说 天地 》

万物 府 则 无人 己之分 ?

, 。 ( 《 

通过忘我
“ ” “ ” “

大 同 之本 强调 个 忘 字 忘物消 除 是 非人我 如 大同之




, 、 , :

本在乎黜 仁义 , 崇道德 , 任人 自 适 自 得 , 不 失 性命之情 。 ( 《 庄子大 同 说 ?


骈拇》 

” ?
以 人之有 是非好恶 也 庄子大同说 在宥 》 他欲通

天下 不能大 同 之故 , 。 ( 《

) 

“ ”
忘情达至 内 圣之极功
“ ”
过 无撄 人 心 而 安 其性命之情 , 通过忘形 、 ,
如 《 庄子

以 形容全德 之盛 忘 人之形 而 又无人




大同说 ?
德充 符 》 : 历 举不全之人 , ,
… …

” 


之情 , 心 与 天游 ,
… …

验 内 圣之 极 功 , 处 处为大 同 作 张本 , 此庄 子之大 旨 也 。

并 以 此影 响 人外 在 的 言 行
“ ”
可 以说 , 忘 的 目 的 在于对 内 在全德 的 持守 , 。
据此 

在具体实践方式上 , 既有 对个体 内 在 修为 的 要求 ,
如 :
无辩 可 以 忘 年 、 忘义 

” ? “
纯任 天 倪 至于无竟 则大 同 之效 无彼此 无是非 万物 皆化合为 


, , 。 , , ,

齐物论 》 也有对 外在 治 国 方法 的 探讨

大 同 之盛 轨 也 庄子大 同 说 如
1 1

。 ( 《 ) , 


其大 旨 黜仁义而 尚道德

不事束缚 庄子大同

大 同 之治 在顺 民之性 

, , , 。 ( 《

说 ?
马蹄》 ) 而两者 之 间 亦 具密 不可分 的 关系 , 正如王 氏所言 :
内 圣之 功 即 外王

之道 , 其道 不要 名 , 不预谋 , 不好 事 , 不尚知 , 不任法 以化人 , 不藏仁 以 要人 



顺物 自 然而 无 容 私 , 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 , 去 其鯈忽 而 还其浑沌 , 如此则大 同




” “ ”
他则 将之释为 此即
“ “
无所 不 亲

可致 也 对于 天运 》 中 的 至仁无亲 


1 3

。 《 , ,


王树枬 : 《 庄子大 同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第 》 1 3 1 册 , 第 4 1 8 页 


王树枬 : 《 庄子大 同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3 1 册 , 第 429 页 


王树枬 : 《 庄子大 同 说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 1 32 册 ,
第 1 页 


王树枬 : 《 庄子大 同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2 册 ,
第 33 1 页 


王树枬 : 《 庄子大 同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第 》 1 32 册 , 第 409 页 


王树枬 : 《 庄子大 同 说》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 1 册 , 第 444 页 


王树 枬 : 《 庄子大同 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 2 册 , 第 355 页 


王树 枬 : 《 庄子大 同 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 2 册 , 第 299 页 


王树 枬 庄子大 同 说》 载方 勇 子藏 ?
庄子卷》 第 册 第 页

: 《 , : 《 1 3 2 , 1 1 5 1 1 6 


王树枬 : 《 庄 子大 同 说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 1 册 , 第 52 1 页 

王树 枬 庄子大 同 说》 载方 勇 子藏 庄子卷》 第 册 第 页
1 1

: 《 , : 《 1 3 1 , 525 

王树枬 庄子大 同 说》 载方 勇 子藏 庄子卷 第 册 第 页



: 《 , : 《 》 1 3 2 , 24 3 

王树枬 庄子大 同 说》 载方 勇 子藏 庄子卷》 第 册 第 页


1 : 1


: 《 , : 《 1 3 2 , 2 20 

9 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 ?
子所 言 大 同 之世 。 不独 亲其亲 , 子其子也 。 可以说 , 王树枬通过对庄子 思 想


“ ”

的 诠解 , 不 但 建构 了 庄 、 儒大 同 思 想 的 关联 , 而且提 出 了 实现 大同 理想 的新



途径 。 此外 , 王 氏对大 同 之世本身 亦 具发展性认识 ,
g卩 :
大 同 之治 , 不知上古

之世 , 所谓 容 成 氏 、 大庭 氏 、 伯皇 氏 、 中 央 氏者 ,
实有此 事 ? 否也 。 然观孔子 之

赞尧舜 与 庄 子 所称 至人无为 大圣不作 者 亡虑相 同 虽然 由 古 至于今


‘ ’

, , , 。 

其退 化之故 非 时 之事也 反此 则 由 今 以 返 于 古 其进 化之故 亦非 时 之事




一 一

, , , ,

也 故 庄子 之 言 大 同 也 特虚 构 天下 家中国 人之世界 以 待 将来 之进


一 一 一

。 , 、 、 ,

” ?
化 , 其道 在 乎变 , 而其变视乎时 , 未至其 时而遽 言变 。 可见 , 这是王 氏 以 西 方


“ ” “
进化论 思 想 推知 未来 的 至 德 大 同 之世 大 同 社会是 进化之 故 而 非 时之


。 ,

“ ” “ ”
此处 的

世 , 这 隐含 着 道 论 统摄 下 的 必 然 之意 。 进化 己 非西 方达尔 文 的


而 是 意 味着 对 社会具 有 必 然变化 的 规律

进化论 , , 是从古 到今乃至 未来 的 继

续发展 , 这是对传统庄 、 儒 思 想 中 历史通变观 的 新发展 



“ ”
王树 枬 是 系 统 阐 发 庄子 中 大同 思想 的第 人 这 新 的 阐 释视角 亦


一 一

《 》 ,

“ ” “

是时代 的产物 。 正如 他 自 己所言 , 庄子 明 大同 之因 盖其生 当 乱世 ,


目 击生


” ?
民 之祸 不可 以终 日 故欲 切扫 除而廓荡之 以 祈反乎太 古无为之世 


, , , 。

以说 , 《 庄子 》 创 作 时 社会动 乱 、 民 不 堪 命 的 历 史 背 景 与 王 氏 所 处 的 历 史 境遇极

具 相 似之 处 , 而 这种 新 的 诠解亦 可谓 是王 树枬通过 《 庄 子 》 为 当 时 的 危机社会所



探求 的新 出 路 。
除 了 其在释文 中 明 晰实现大 同 理想 的 具体路径 外 , 他还 言 及 了 从



天地与 我并生

西 方 引 入 的平等观念 他认 为 齐物论 中 万物与 我为

, 《 》 ,


“ ” “ ” ? “
以 道观 之


《 秋水 》 中 , 物无 贵 贱 , 即是 庄子平等之说 。
他所说 的 平等
“ ” “ ”

并 非 当 时 西 方传 入之 平等 , 而是从 天地之 道 角 度的平等 , 是各尽其 能 的





平等 。 正如 《 庄子 ?
天道》 言 :
天尊 , 地卑 , 神 明 之位 也 ; 春夏先 , 秋冬后 

四 时之序 也 。
… …

夫天地至 神 , 而 有尊 卑 先 后 之序 , 而况人道乎 ? 宗庙 尚亲 

”?

朝廷 尚尊 , 乡 党 尚齿 , 大道 之序 也 。 这种 平 等 以 宇 宙 万物 为 整体 视域 , 超越 了


“ ”

单纯 以 人 为对象 的 局 限 ; 同时 ,
在对人 与 人 的平等关系 上 , 亦 看到 了 客观社

会 中 必 然 存 在 的 个体 差 异 以 及 社 会 分 工 的 不 同 这 避 免 了 西 方 仅 以 个 人 权 利 的 平

 ,

等 为 由 而 无 视社会 差 异 或 以 个 人 权 利 为 由 而 破坏 社 会 分 工 的 整 体 平 衡 的 弊 端 突

 ,

“ ”

因此 他批评 西 方 所谓 的 平 等 实 是

显了 以 道 为统摄 的 全局 整体意识 。 ,
动欲


王树枬 : 《 庄 子大 同 说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 第 1 32 册 , 第 4 55 页 


王树枬 : 《 庄 子大 同 说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第 1 3 1 册 , 第 389

3 90 页 


王树枬 : 《 庄子大 同说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3 1 册 ,
第 385 页 


王树 枬 : 《 庄子大 同 说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 第 1 3 1 册 ,
第 38 7 页 


王树枬 庄 子大 同说》 载方 勇 子藏 ?
庄子卷》 第 册 第 页

: 《 , : 《 1 3 2 , 423 4 24 

92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论文




毁彝伦夷 上下荡然 礼 教之大防 极其 自 尊 大 私 利之心

, , , 、 自 、 自 、 自 。 在王


“ ”
氏 看来 ,
与 道 相 合 的 有 序平等才是真平等 , 而大 同 社会亦 是 在此基础 上 的 建



构 他 亦 将儒 家 的 天 下 大 同 上 升 为超越 国 界 的 全人类 的

。 同时 ,
大同 , 如其在



对 内 七篇 总 结 时说 : 庄 子 以 大 同 之化 , 无 华 夷 之可判 ,
无种 族之可分 , 同居覆


” @
载之 中 即 同 归 胞与 之量 不以 君自大 不以 国 自矜 这种 以 世界为 整体


一 一

, , , 。

“ ”
格局 的 大同 视域 体现 了 新 的 时代 性特 点 

近现 代 学界 王传燮

朱文 熊 等 人亦有对庄子




除王树枬 外 ,
谭嗣 同 、 、
大同
“ ”
思想 的阐 发 如谭 嗣 同 认为 大同 世界是 种 无 国 界 的 存在 或者说是全球



。 ,


体化 的世界 。 正如他在 《 仁学 》 中说 : 地球 之 治 也 , 以 有 天 下而无 国 也 。 庄曰 


闻 在宥天下 有 国 之义也 在 宥 者 无 国 之义 也

不闻 治天下 治者

对于


。 ; 。
, , ,


大 同 之治 ,
他强调 :
夫大 同之治 , 不 独父其 父 , 不 独子其 子 ; 父子 平 等 , 更何


” ?“
有于君 臣 ? 人人 能 自 由 , 是必为无 国之民 。 无 国 则 畛域化 ,
战争息 , 猜忌

绝 , 权谋弃 ,
彼我亡 , 平等 出 ; 且虽有 天 下 , 若无天下 矣 。 君主废 , 则 贵贱平 

” ?
公理 明 则 贫富 均 千里万里 家 人 与 王树枬 的 大 同 社会相较 谭 氏所


一 一

, 。 , 。 ,

“ ” “ ”
言 的 大 同世界是王 氏 大 同 之化 后的世界 或者说是 国之 大同 实现后 未


来发展 的世界 对于 这 个全 球 化 的 大 同 世 界 谭 嗣 同 提 出 的 实现方法 是


“ ”
。 , 平等 

其 打破 了 传统 的 伦理秩序 , 并将这种 思 想 应用 于治 国 方式上 。 其 大 同 社会 的 实现



途径 既不 同 于儒 家 的 君有 为而 臣无为 , 也不 同 于庄子 的君无为而 臣有为 ,


他 的诠


“ ” “ ”

释策略是扩大儒 家 大同 思想 中 天下 的 范畴 ,
借用 庄子齐物思 想 以 与 君主


“ ”

无为思想与西方 平等 理念 融合 ,
设想 出 君 臣均无为而天下人人 自 化的理想之


“ ”

径 。 可以说 , 全球大 同 是最美好 的 理想 ,


但 平等 的 实现方式在 当 时 的 乱世 中

并不具有可行 的 实践效力 

“ ” “ ”
王传燮 以 庄 子 无己 思想为契 点 , 认为孔子 倡 导 的 大同 思想 与 之相 合 

“ ?
他说
”
: 庄子之说大 同 也 , 虽 出 于孔子 之后 ,
宄 可与 孔子先 后争美 。 《 庄子 ?



宥》 :
复 之 挠挠 , 以 游无端 , 出 入无旁 , 与 日 无始 , 颂论形躯 , 合 乎大 同 , 大同


” “ ”
而无 己 无己 恶乎得有有 对此 他指 出 庄子 以 无己 为大 同第 义 


。 ,
!  , ,

与 孔子 的 大 同 思想 相 吻 合 此外

。 ,
朱 文 熊 亦 认 为庄 子 有 大 同 学 说 ,
并言 :
舜之


王树 枬 : 《 庄子大 同说》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 1 册 , 第 389 页 


王树 枬 : 《 庄子大 同说 》 ,载方勇 子藏 庄子卷 第 32 册 : 《

》 1 , 第 2 1 7 页 


谭嗣 同 : 《 谭嗣 同集 》 , 长沙 岳 麓 书 社 20 2 年

第 388 页 , 1 , 


谭嗣 同 : 《 谭 嗣 同 集》 , 第 357 页 


谭嗣 同  谭嗣 同集 : < 》 ,
第 388 页 


王传燮 庄子发微 : 《 》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34 册 ,
第 1 9 页 

93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告尧 曰 , 十 日 并出 , 万物 皆照 , 而况德之进乎 日 者乎 。
市 南宜 僚之告 鲁侯 曰 ,


越有 邑 , 名 曰 建德之 国 ,
其 民愚而朴 , 私而寡欲 , 知 作而 不 知 藏 , 与 而 不 求报 

” ?
不 知 义之所适 , 不知 礼 之所将 , 猖狂妄为 ,
乃蹈 乎大方 , 此大 同 之学说也 。 


“ ”

以说 , 王 、 朱二 人对 大同 思 想 的 阐 释大体未 出 王树枬 的诠解范 围 , 但学者们



思 想 解庄 的 共 同 探 索 则 传 达 出 其对社会 现 实 的 关注 对儒家大 同 思想
“ ”
以 大同 、 

的 改造 以 及对理想 生活 的 追求 

总之 , 为寻求救 国 之径 , 近现代 学 者 从 不 同 角 度揭 示 了 庄子 中 所蕴含 的 大 同




“ ”
理想 途径

也 有对 如 何实现 大同

思想 , 其 中 既有对 大同 根本 理念 的 认识 , 

中注入 了 适应 时代 需求 的 新 内 容
“ ”
的探讨 ,
并在 以 儒 解庄 。 这种 庄 、 儒融合的

努力 既是对传统 学术 的 延承与 发展 , 同 时 亦 体现 了 时 代语境 下 的 新意 义 



“ ”
二 、 内 圣外 王 思 想 的 新扩 展

”
但其 思 想 却 被后 世 儒者所融

内 圣外王 词 最早见于 庄子 ?
天下篇》 

《 ,

通和 借鉴 , 经过历代 的 继承和 发展 , 它 亦 成为儒家 的 重要理念 。 近现代 以 来 , 



挽救 内 外 交 杂 的 社 会 危 机 学者 们 的 治 学重 点 逐渐 从理 学 的 空谈和 考据 的 繁 琐 转

 ,

向 对传统典籍 中 经邦安 国 、 济世利 民等务实思想 的 发掘 。 在此历史语境 下 , 儒家




“ ” “ ”
的 内 圣外王 思想得到 了 学者们 的提倡 , 而庄子笔下 的 内 圣外王 也受到 了


“ ”
重新关注 。 由 于 两者在 思 想 上有 相 通之 处 , 以儒解庄 成 为其 阐 释 的 重要方 法 

“ ”

同时 , 因 应 时 代之须 , 庄子 内 圣外王 的 义涵 亦 发生 了 新 的 变化 

“ ”

关于 内 圣外王 的说法 , 庄子在 《 天下篇》 中 言 



古 之 人其 备乎 ! 配神 明 , 醇 天地 , 育万物 ,
和天下 , 泽及百姓 ,
明 于本

数 , 系 于末度 ,
六 通四 辟 ,
小 大精粗 ,
其运无乎不在 。 其明 而 在数度者 ,


法世传之 史 尚 多 有之 。 其在于 《 诗》 《 书 》 《 礼》 《 乐 》 者 , 邹 鲁 之士搢 绅 先



生多 能明之 。
《 诗》 以道志 , 《 书 》 以道事 , 《 礼》 以 道行 , 《 乐 》 以道和 , 《 易 

以道阴 阳 , 《 春秋》 以道名 分 。 其 数散 于 天 下 而 设 于 中 国 者 ,


百 家之学 时或

称 而 道之 。 天下 大乱 , 贤圣不 明 ,
道德 不 一


天下 多 得 一

察焉 以 自 好 。 譬如

耳 目 鼻口 , 皆 有所明 ,
不 能相通 。 犹 百 家 众技也 ,
皆 有所长 ,
时有所用 。 

然 ,
不 该 不遍 ,

曲 之士也 。 判 天地之 美 , 析万 物 之理 , 察古 人之 全 , 寡能

备于 天地之 美 ,
称神 明 之容 。 是故 内 圣外 王之道 ,
暗而不明 , 郁而不发 ,



朱文熊 : 《 庄子新义 ?
读庄 余论 》 , 第 4 页 

94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下 之人各 为 其 所欲 焉 以 自 为 方 。 悲夫 ,
百 家往而 不反 ,
必 不 合矣 ! 后 世之 学





者 ,
不 幸 不 见 天地之 纯 ,
古 人之 大 体 ,
道 术将 为 天 下 裂 。


对此 , 吕 惠 卿注 : 上 则 圣之 所生 , 下 则 王 之所成 , 无不备者 , 故能配神 明 , 

天地 ,
育 万物 , 和天下 ,
明 本数而不疑 , 系 末度而 不 失 , 其道 不 为六合所拘 ,



运无乎不在 。
古 之道 术 ,
其大体如此 。 古 之道术 所谓 神 , 而数所不 能计 , 度所不

能度 者 , 固 不 可 以 书 言 传 而其 明 在 数度者 。 , 有 司 出 其 法 国 史 记 其 迹 其 在 诗 》 ,
; 《

《 书 》 《 礼》 《 乐》 者 ,
邹鲁之士缙绅 先生 多 能 明 之 。 则 所谓 《 诗》 以导志 , 《 礼 

以导行 , 《 乐》 以导和 , 《 易》 以导阴阳 , 《 春秋 》 以 导 名 分 , 皆 古之道术 明 而在



数度者也 。
… …

先 王 以 其数施 于 有政 , 散于 天 下 , 而设于 中 国 ,
故百家之学 ,


得称而道之 , 则 天 下 之 治 方术者 , 固 不 出 于 古之道术之外 也 。 天 下有道 ,


贤圣 明

而道 德 故学者得 见其全 不 为殊方异术之所蔽 及 其 乱 也 反此 故天下多 得




, , 。 。

” ②
察焉 以

虽然 不 该不遍 曲 之士而 己

好 可见 道术 本合于


一 一


… …

, , , 。 ,


天地之数 六经记之

不可言说 不 得 己 以 数度 亦均为 道术

, , 、 ,
的显现 , 而 


” “ ” “ ” “
圣外王之道 即 是对 道术 的描述 庄子肯定 了 道术
”“
。 就在 旧法 世传


” “ ” “ ”
之史 及 六经 之中 ,
其是 以 道术 为核心 的 修身 、 治 国 等社会经验 , 邹鲁


“ ”

儒 士 多 能 明 之
“ ”

诸子 学说 亦 时或称而道之 可 以说 数度 六经均 是

, 。 , 、 



圣外王 思 想 中 应有 的 内 容 , 而这些法令 、 史书 、 六经 亦 是 诸 子 百 家 思 想 汲取 养



料 的共 同来源 。 褚伯秀言 :
夫道术者 , 所 以 配神 明 而 行 治政 , 厚风教而通物情 

” ? “
使 民 由 之不知 归于 化 道而见于治 故 以 内 外言之 这将



, 自 。
… …

由 , 。
道术

的体用 致 内 外合 的 特 点 阐 释得更为清 晰 然而 由 于天下混乱 百 家众技




一 一

、 。 , ,

“ ” “ ”

各执 端 最终导致 道术 分裂 内 圣外王 思想 亦 被诸家 各 取所 需 而 分散


, , 

“ ” “ ”
从而 使 之 闇而不明 , 郁而 不 发 。 于是他 以 道术 的 视 角 和 高 度 来 审 视诸家


学说 的优劣 从而揭示各家 偏执之弊

在庄子看来 他们将 道术
” “
, 。 ,
降裂为 


” “ ”

其 中 虽含

术 , 内 圣外王 的内容 , 但却 并不 圆满 。 正 如吴世 尚 所言 :
克俭克

勤 , 以 自 苦为极 , 如墨翟 、 禽滑釐者 , 谓 非道 术 之所在 乎 , 而 无如 其 为之太过 



己之太甚也 。
… …

而禁攻寝 兵 , 愿 天下之安 宁 , 如宋妍 、 尹文者 , 谓 非道 术 之所



在乎 , 而独惜其为人太 多 、 自 为太少 也 。
… …

然 即 能齐 万 物 以 为首 ,
弃智去 己 

动 静无过 , 如彭蒙 、 田骈 、 慎到者 , 虽 道术之所在 , 其所谓 道 亦 非道也 , 何也 




 [ 清 郭庆 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937

939 页 


 宋 吕惠 卿撰 汤 君集校 庄子义集校》 第 页

[ ] , : 《 , 586 587 


 [ 宋 褚伯 秀 ] : 《 庄子义海纂 微 》 , 上海 :
华东 师范 大学 出版社 , 20 1 4 年 ,
第 1 003 页 

95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 , 莫 之 是莫 之非 ,
块而 己矣 。 块不失道 , 人反失道乎 

” 0
是道 之 生 天 不 如 生 地 生 万 物 不 如 生 土块 也 故其所言 不免于非也 可 以说

, , 。 

但均 未 得其 大全 或者 有严 苛 难为之弊 或者


“ ”

他们对于 道术 虽 略有 所见 , , 、 ,

“ ” “ ”

未处理好 为他 与 自 为 间 的 和谐关系 , 或者 缺 失 人 的 灵 动 与 鲜活等 。


庄子

对关尹 、 老聃 虽有褒无贬 ,
但 他 仍 然认 为其 未达 到 至极 。 对于惠施 , 他更是 明 确


“ ”
的 批评
“ ”
指 出 其强辩于 外 物 与 道 舛驳 他对 这 些 方术 方面表达 了 对


, 。 ,

“ ”

百 家 学说 的遗憾 另 方面也呈现 了 诸家与 道术 的 关系 在 对诸家 辨析 的 基





础上 庄 子进 步发展 出 己的主张 即

, 自 。 

芴 漠 无形 ,
变化无常 ,
死与生与 ,
天地并 与 , 神明往与 !
芒 乎何之 ,


乎何适 ,
万物毕 罗 ,
莫足 以归 ,
古 之道 术 有在 于 是者 。 庄 周 闻 其 风 而 悦之 

以 谬 悠 之说 , 荒唐之言 ,
无端崖之辞 , 时恣纰而 不傥 ,
不 以觭 见之也 。 以天

下为 沈浊 ,
不 可与 庄语 ,
以 卮 言 为 曼衍 ,
以重言 为 真 ,
以寓言 为 广 。 独与 天

地精神 往 来 而 不 敖倪 于 万 物 ,
不 谴是非 ,
以 与 世俗 处 。 其 书 虽 瑰玮 而 连忭 无

伤也 。 其 辞 虽 参 差 而 詉诡 可 观 。 彼其 充 实 不 可 以 已 ,
上与 造物者游 ,
而下与

外 死 生 无 终始 者 为 友 。 其 于 本也 ,
弘 大 而辟 , 深闳 而 肆 , 其于宗也 ,
可谓稠

适 而 上遂矣 。 虽 然 , 其应 于化 而解于物也 , 其理不竭 , 其来不蛻 ,


芒 乎 昧乎 




未 之尽 者 。

这段表述 既有对 天地宇 宙 的 认识 ,


亦 有对人死与 生 的 理解 , 而人与道 的 相契相合


“ ” “ ”

亦 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庄子欲 使 道术 复归 的 目 的和 理想 。 对于 道术 无法言


“ ”“ ” “ ”

说 的特点 , 庄子则采用 了 寓言 重言 卮言 为其呈现 的途径 , 从 而表 现 出




“ ” “

其 言 说方式与 道术 特点 的 致 林 疑独 即 曾言 天 地者 神 明 之体 神明


。 : ,

天地 之 用 体有 常而 用 主变 外物而至于死生 体道而至于任变化 虽 


者 , , 。 , 。

物毕罗 而 不 出 乎道 之外 古 之圣人所 以 其 道 为 万 世法 天 下贵者 要在 无 不




, 。 、 ,

无不遍而 已 庄子立 言矫 时之弊 知其不免 谬悠 荒唐 是 以列于




‘ ‘ ’


、 。 , 自 、 ,

诸 子 闻 风之后 恣纵所言 无有偏党 以泛观而 不 以 觭见之 天 下 不可 与 庄




‘ ’ ‘

, , , 。

卮 继之 与 天地精 神 往来 而不傲倪于 万物

故以 重

寓言
‘ ‘ ‘ ’


’ ’ ’

, 、 、 。 , 

言 其通理 当 物也 。 是非本无有 , 故不劳遣 ,


或从 言 者遣之 以 言 也 。
唯其混是非 


清 吴世 尚 庄子解》 载方 勇 子藏 ?
庄子卷》 第 册 第 页

 [ ] : 《 , : 《 99 , 4 54 455 


清 郭庆 藩 庄子集释 》 第 962 页

 [ ] : 《 , 96 3 

96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 “ ” “
事 上通 天理 因 此与 道
”

故处世无忤 可以说 庄子言物 合 而其 




。 , 、 , , ,

“ ” “
独 与 天地精 神 往来而不 敖

圣外王 的 内 容也呈现 出 来 。 其中 内圣 即 表 现为 

” “ ”

倪于 万物 其于本也 , 弘大而辟 , 深 闳而肆 , 其于 宗也 , 可谓稠 适而 上遂 矣 



”“
彼其充实不可 以 已

上 与 造物者游
“ ”

外王 表现为 不谴是非 , 以 与世俗处 , 



”“ ”

而 下 与 外 死生 、 无终始者为友 其 应于化而解于 物 也 等 , 从这 些表 述 可 知 

“ ” “ ” “ ” “ ” “ ”

内 圣 与 外王 同 源于 道 , 而 内圣 亦是 外王 的依据 和 前提 。 


“ ”
的途径进行 了 全

道术

论从 言语方式 , 还是 内 圣外王 的内容 , 庄子 对还 原 

面探 索 

“ ”

从庄子 所 言 内 圣外王 的 内 容看 ,
他并未 否 定儒 家 思 想 , 而 是 将 之视为 呈


“ ”

道术 庄子 曾 言
“ ”

现 道术 的 具体 内 容之 关于

。 , 

“ ” “
古之所谓道 术者 , 果 恶 乎在 ? 曰 : 无乎不在 。 曰 :
神何由 降? 明何


” “ ”
由 出 ?  圣有 所生 ,
王 有所成 , 皆原于

。 不离于宗 , 谓之 天人 。 不离 于

精 , 谓之神人 。 不 离 于真 , 谓之至人 。 以天为 宗 ,


以德 为 本 ,
以道为 门 ,


于 变化 , 谓之圣人 。 以仁 为 恩 ,
以义 为理 ,
以礼 为 行 ,
以 乐 为 和 , 薰 然 慈仁 

谓之君子 。 以法为 分 ,
以名 为 表 ,
以 参为验 ,
以稽为 决 , 其数 一
二三 四 是也 

百 官 以此相齿 。 以 事为 常 ,
以衣食 为 主 , 蕃息畜藏 ,
老弱 孤寡 为 意 , 皆有以




养 ,
民 之理也 。

“ ”“ ” “ ” “ ”

在这里 既有 圣 王 源于 的 道术 之本 同 时 亦有其本末精粗 的


, ,

“ ” “ ” “ ”“ ” “ ” “ 


不 同 显现 。 关于 道术 的 存在 ,
庄子从 天人 神人 至人 圣人 君子
” “ ”

等 不 同 出 入 之迹 言 之 道术 然 外 化 的 完 美呈现

百官 , 是 自 , 同 时 亦 暗含 了


“ ‘ ‘
由 这 些 人物 所形 成 的 理 想 社会 对此 褚 伯 秀 引 郭注 曰 凡 天 神 至
‘ ’ ’ 

。 , :

圣 四名 人耳 所 言 之异 仁义礼 乐 又 四 名 之粗迹 贤人 君子之所




‘ ’

, , 自 。 , , 、

法 之数 民 理 既然 圣贤不逆 古之人

服膺 也 稽
‘ ‘

其 操
‘ ‘ ’ ’ ’


’ ’

。 , , 。 , 

向之四名 本数 故末不 离 无乎 不 在 所 以为备 六经》 散于




‘ ’ ‘ ’


… …
。 , 。 , 。 《

天下 , 皆 道 圣 贤 之迹 , 尚复不 能常称 。
用 其迹而无 统 ,
天下不免于乱 , 故 明 圣贤


” ? “ ”

之迹 ,
又未 易 也 。 可以说 , 庄子将 道术 的 呈现分为不 同 的 层次 , 这其 中 包

含了诸家的思想 它们作为 体在 实践 中 表现 出 相 互 的 协调 融合 与 共用 而儒


, 、 ,


 [ 宋 楮伯 秀
] : 《 庄 子义海 纂 微 》 ,
第 1 030 页 


[ 清 ] 郭庆藩 : 《 庄子集释 》 , 第 9 35

9 36 页 


 [ 宋 褚伯 秀
] : 《 庄子义海纂 微 》 ,
第 998 页 

97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 位 论 文
 

“ ” “ ” “
家的 仁义礼 乐 作为 道术 的 部分 亦是贤人 君子 的 践行之迹 而 


, 、 。

” “ ”

术 对于 道术 有 机整 体 的 破坏造成 了 有迹而无本 的 弊端 , 或者说其 关键之弊



即 在于对道统 的丧失 。
因此 , 对于儒家学说 , 庄子 思 想 中 有真儒 与 伪 儒之分 , 


“ ”
回归 道 统是矫正 伪 儒 的 根 本 所在 

“ ” “ ”
儒家 六经 与 道术 思 想 本具 致的部分 尤其在人格理 想 与 社会政 治


“ ” “

庄子 将儒 学置于 之中

方面 , 道术 , 从而为庄 、 儒 内 圣外王 的 相 通提供 了



思 想基础 。 苏轼在 《 庄子祠堂记 》 中 就 曾 言 :
其论天 下道术 ,
自 墨翟 、 禽滑 釐 

彭蒙 慎到 田 骈 关尹 老聃 之徒 以至于其身 皆以为 家 而孔子不与


、 、 、 、 , , , 

” ?
其尊 之 也 至 矣 可见 苏轼 从庄 文 中 己 经 意 识 到 庄 儒的 致性 但值得说 明


。 , 、 ,

“ ”

庄子并非 以尊儒 为 目 的 其终极 的 旨 趣在于 使


“ ”
的是 , , 方术 回归 道术 。 

于儒学影响 之大 因 此其 可 被视 为 庄子解 决 问 题 中 的 个典型 案例 先秦时 期


, 。 

“ ” “ ”

儒 家 学说 中 虽然没有 内圣 外王 的 明 确概念 ,
但 在 其 思 想 中 已 有相关义涵


“ ” ? “
的 表达 。 如 孔子 的 修 己 以安百姓 ( 《 论语 ?
宪问》 ) , 道之 以政 ,
齐之 以刑 

” ? “
民 免而 无耻 。 道之 以德 ,
齐之 以 礼 , 有 耻且 格 ( 《 论语 ?
为政》 ) , 孟子 的 


” ? “
诸 内 必 形诸 外 ( 《 孟子 ?
告子下 》 ) ,
荀子 的 君子务修其 内 而让之于 外 , 务积


” ?
德于 身 而 处之 以遵道 ( 《 荀子 ?
儒效 》 ) 等等 , 均 体现 了 内 在 修养与 外在济世



大学
” “
人格 的 双重 内 涵 , 而 《 》 中的 八 目 尤其 体现 了 从修 身 到 治 国 的 内 圣外


” “
王 的 全 过程 , 而 自 天子 以 至于 庶人 , 壹是 皆 以 修身 为本 ,
其本 乱 而 末 治 者 否


” “ ” “ ” “ “
则 表 达 了 内 圣
” ”

矣 , 与 外王 的关系 , 即 内圣 为本 ,
外王 为末 。 


“ ” “ ” “
也 就 是说 外王 的基础 道德是经世 的 前提
” “
, 内圣 是 , , 而 平天下 是 


” “ ” “
圣外王 的终极 的 在此 儒 家 为世人提供 了 个从长养 内圣 到 实现 


目 。 ,

” “ ”
王 的 济世路径 , 而 内 圣外王 的 主 体 亦 覆 盖 了 从天子 到 庶 人所有 社会成 员 

“ ”
由于 内圣 是根 本 , 因此 , 儒 家 尤其注 重对人 内 在 修养 的 强调 , 而 其安邦济世


“ ”

的 终极理 想 亦使 内 圣外王 成为儒 家文化 的 特有人格 。 对于君主 , 这种道 德与




政治 的合 尤为重要 如 中庸》 舜其大孝也 德为圣人 尊为天子 富有四




。 《 : , , ,

” “ ” “ ”

只有
“ ”“ ”
海之 内 。 在 儒 者看来 , 大德 之人才 能 得其位 得 其禄 必 受命 

“ ”

可 以说 内 圣外 王 是庄 儒 思想 中 共 同 的 理想 品 格 但两 者 亦存在 定差异

, 、 , 

“ ” “ ”
以儒解庄 为庄子 的 内 圣外王 增 添 了 更具体 的 内 容 ,
而庄子 学说 则 使儒 家


 宋 苏轼撰 明 茅维编 苏轼 文集 》 第 页

[ ] , [ ] : 《 , 34 7 348 


程树 德 : 《 论 语集释 》 ,
第 1 04 1 页 


程树德 : 《 论语集释 》 , 第 68 页 


 [ 朱 朱熹 ] : 《 四 书 章 句 集注 》 ,
第 343 页 


 [ 清 王先谦 ] : 《 荀 子集解》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 88 年 , 第 1 28 页 

98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论 文



“ ” “ ”
思想提升至 道 的 高度 。 在 内圣 方面 , 庄 、 儒 的 修 己 内 容具有相 似处 , 

淡泊 、 寡欲 、 谦逊 、 慈俭等 ,
但在 实现途 径 上 则 存在 差异 。 儒家 强调 克 己 、 反省


“ ”
等尽 心 知 性 ; 庄 子主 张通过 心 斋 、 坐忘等与 道 相通 。
儒 家 通 过不 断地 学 习 完


善 实 现对 本 性 的 回 归 ; 而庄子则与之相反 , 其实 践途径是齐 同 是 非 、 绝学 无忧 

儒家欲在 人伦秩序 中 做到 从 心 所欲 不 逾 矩

; 庄子则 是冲破束缚 , 通过 向 自 


的 归 真而实现 自 由 和 超脱 可 以说 个侧 重 于 道德属 性 个侧 重 于 自 然 属 性
一 一

。 , , 

“ ” “
它们都是 道术 所应统摄 的 内 容

, 而在 内 圣外王 的致用 中 , 庄 、 儒 义涵 的


“ ”
不 同 侧 重 与 交 融 则 促进 了 以 儒 解 庄 研 宄 的 深入和 发展 

面对 近现代 社 会 的 文 化危机 学者们在庄 儒 融合 的基础上 亦 发展 出 新



, 、



” “ ” “ ” “ ”
圣 与新 外王 。 如果说 内圣 与 外王 在传统的 阐释 中 侧重体现两者 内

外 体 那么 近现代 学者 的 诠解 则 出 现 了 两者 相 对独立 的 情 况 并 更 为 重 视
一 “
, , ,




圣外王 思想 的社会实践价值 如顾实在 庄子 天下篇 讲疏

。 《 〈

〉 》 中 曾言 :


国 群经 百家 言 , 大本大宗 , 无 不 取 象 于 天地神 明 之 德 , 以 成其 内 圣外王之业 。 



典籍美富 ,
浩瀚难 稽 。 独此 《 天下篇》 , 不盈

握 , 展卷 即是 。 所记天人 、
神人 

至人 、 圣人 、 君子 、 百官 、 万 民 之七等人 , 具 见 上 世政府 社 会 之运 行 组织 , 相维


” ? “ ”
相系 , 大 纲尽 是 矣 。 在顾 氏看来 ,
内 圣外王之业 既合于 天地 自 然 的 大道 

同 时 亦将 之具化为社会组织体 系 中 不 同 人 群 的 合
“ ” “
道 心行 。 圣 有 所生 , 王有


” “
所成 皆原于 意味着 内 圣外王之伟业 固 皆集于 人之身 而 不可分而


一 一

, , , ,

”?
为二者也 这里对于 二者不可分 的 强调
“ ”
。 ,
体现 了 其对 道 的 特质 的 理解及


“ ”
经世致 用 的 终 极 他认 为含

目 的 。 内 圣外 王之道 的世界 , 即 表现为 天地之纯 

古人之大体 , 即 前述七等人之 国 家 社 会 , 当 古昔神圣 明 王之全盛时代 , 而有此完




气 可以说

美纯备之组织 也 从 天人至万 民 的这七等人 即 是


“ ”

道术 在社会人


“ ”

群 中 的应化 道
“ ” “

的 层面上

如果说在 顾实 以 内圣 外王 为 体 但在


。 , ,

“ ”
实 践 的 具化指 导 中 他则 对 道术 进行 了 不 同层次 的划分 , 并指 出 天人 、 神人 

“ ” “ ”
至人 、 圣 人之所为 均合 于 内 圣 的四种 道术 , 而君子 、 百官 、 万 民之所为


“ ” “ ” “ ”
则 是 合于 外王 的 三种 道术 其中 圣人


尤为重要 , 圣 人 为七等 人之 中


” ?
枢 , 上通于 天人 、 神人 、 至人 , 下通于君子 , 更 下而又 以 齿百 官 、 理万 民 

“ ” “ ” “ ”
可 以说 ,
他将 内 圣 与 外王 的 道术 区 分得非 常清楚 。
对于 《 天下篇 


顾实 : 《 〈 庄子 ?
天下篇 〉 讲疏 》 , 载 张丰 乾 : 《 〈 庄子 ?
天下篇 〉 注疏四 种》 , 北京 :
华夏 出 版 社 

2009 年 ,
第 4 页 


顾实 : 《 〈 庄子 ?
天下篇 〉 讲疏 》 ,
第 1 2 页 


顾实 : 《 〈 庄子 ?
天下篇 〉 讲疏 》 ,
第 23 页 


顾实 : 《 〈 庄子 .
天下篇 》 讲疏》 ,
第 1 5 页 

99


山 东 大学 博 士 学位论文
 

但顾实则 将之释儒家之说 邹鲁二 国 皆承


“ ”
中的 六经 , 其 本 为 百 家 之源 , , 即 

” ? “ ”

孔 子 之孝 , 六经之学 也 。 并认为 , 道家理念为 是 内圣 之道 ,


而儒 、 法思


” “ ”

对于 两者 的 相 通 他则 指 出 只 有 圣人 才可 以达到

想则属于 外王 之道 。 , 

“ ” “ ” “ ”
这便否 定 了 君子 、 百官 、 万 民通于 内圣 外王 的可能 , 从而 使 内圣 

道等诸家 思 想在

他 亦 欲通 过对 儒

外王 具有 了 形而上 、 形而 下 的 不 同 强调 。 、 


发挥 其在社会 中 的 组织 建 设 作 用

道术 中 的不 同定位 , 

”“ ”
的思想及不 同侧重 钱基博 则 将讨 论 的 范 围 从

关于 内 圣 外王 , 《 天下

篇 》 扩展 到全书 宗 旨 以及整体结 构布局 , 从而突显 了 《 庄子》 全书 的经世意义 



“ ”“ ” ?
钱基博认为 体道之谓
“ ”
圣 行道 之 谓 这种 阐

对于 内 圣外 王
’ ‘ ’

, 王 ,


“ ” “ 

释体现 了 儒家 知 行合 的特点 在具 体义涵 上 他 则 强 调 了 适 己 与 物化


。 ,

的 内 外特征 并指 出 圣 之为 言 通 也 所 以 适 己性也 故曰
‘ ‘ ’ ‘


‘ ’ ’ 

, , , 内 。

之为言往也 所 以 与物化也 故曰 圣外王 盖庄生造设此语 以 阐 道


‘ ‘ ’ ‘ ’


, , 。
内 , 

” ? “ ” “

而 持 以 为扬榷诸家之衡准者 。 他从 己身与 外物 的角 度来 区 分 内圣 与 


“ ” “
的 具体 阐 释及 百 家 的评价

并 以 此展开对 道术 钱氏言 庄子 言 吶 圣


王 , 。 :

外王 道 也者 人 之 所共 由 也 庄子谥之 曰 外 王 之道 德 也者 


‘ ’ ‘ ’ ‘ ’ ‘ ’

。 , ;
。 ,

之所 自 得 也 庄子谥之 曰 内 圣 之道 内圣 得其 自 在 蕲于平等
‘ ’ ‘ ‘

外王
’ ’

。 ; 


维纲所寄 , 其唯 《 逍遥游 》 《 齐物论 》 二篇 。


… …

体任性真 ,
故 自 由 而在我 , 《 


” ?
遥游 》 之指 也 。 理绝 名 言 , 故平等而咸适 , 《 齐 物论 》 之指也 。 可以说 , 他在


“ ” “ “ “

的基础上
“ ” ”



道 与 德 将之发展为 以 内圣 平等 为 


, , ,,

, 自 由 , 以
” “ ” “ 


王 的 理解 , 这种诠释体现 了 西 学 思 想 的 融入 , 同 时 亦 消 解 了 内 圣 与 外王
“ ” “ ” “
之 间 的关联 ,
使 两者 成 为 相 对存 在 的 独 立体 。 而以 自 由 释 逍遥 、 以 

齐物论 庄子
” “ ”
等 解 齐物 也使 逍 遥游 》 成为 书 的纲领 或者说

《 《 》 《 》 , 

“ ” “ ” “ 


《 庄子 》 三十 三 篇 的 布 局 均 是 以 内圣 外王 为主 旨 的 展开 , 这也为 自 由

思 想找 到 了 与 传 统文 化融合 的 思想 依 据

对此 钱 氏指 出 内篇 养生



平等 。 , 《

主》 《 人间世》 及 《 德充符 》 三篇 , 所 以尽 《 逍 遥游 》 不 言 之指 , 而 《 大 宗 师 》


” ?
及 《 应帝王 》 , 则 以竟 《 齐物论 》 未发之蕴者也 。
外篇 《 骈拇 》 《 马蹄 》 《 肤 篋 》

《 在宥》 《 天运 》 《 刻意》 《 缮性 》 《 至乐 》 《 达生 》 《 山木》 《 田 子方 》 等 皆 言 逍遥





之旨 ,
而 《 天地》 《 天道 》 《 秋水 》 《 知北游 》 等 皆为齐物之意 ; 杂篇 中 言 《 


顾实 : 《 ( 庄子 ?
天下 篇 〉 讲疏 》 , 第 2 1 页 


钱基博 : 《 〈 庄子 ?
天下 篇 〉疏记 》 ,
载张丰 乾 : 《 〈 庄子 ?
天下篇 〉 注疏四种》 ,
第 94 页 


钱基博 : 《 〈 庄子 ?
天下 篇 〉 疏记 》 ,
第 04 页 1 


钱基 博 : 《 〈 庄子 ?

天下 篇 〉 疏记 》 ,
第 1 05 页 


钱基 博 : 《 〈 庄子 ?
天下 篇 〉 疏记 》 , 第 1 05

1 06 页 

1 00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遥游 》 者 五 : 曰 《 外物 》 、 曰 《 让王 》 、 曰 《 盗跖》 、 曰 《 渔父 》 、 曰 《 列御寇》 

言 《 齐物论 》 者五 : 曰 《 庚桑楚 》 、 曰 《 徐无 鬼 》 、 曰 《 则阳》 、 曰 《 寓言》 、 曰 《 




” ?
道法 无殊于

言 以 蔽之 然 内圣 也
‘ ‘

外王 可见

剑》





。 , 自 。 ,

” “ ” “ ”
圣 外王 即是 道法 自 然 , 其在 社会实践 中 的体现 即 是 内 在 的 自 由 与 外在 的


“ ” “

平等 , 这 是合于 道术 的 存在 。 由于 言 《 逍 遥游 》 者 二 十 篇 , 言 《 齐 物 论 》
” “ ” ?
者十二 篇 因此 庄子 》 书 从总 体 言 是 详 于 内 圣而 略 于 外 王 也 虽然此


, 《 。

处有 内 、 外 的详 略之别 , 但他们 却 共 同 指 向 了 对 人 的 生 活 的 引 领 , 突 出 了 经世 的


社会 价 值 从具体思想来看 钱 氏亦指 出 独与 天地精神 往来 上与造物者




‘ ’ ‘

。 , : ,

游 而 下 与 外 死生无终始者为 友 此 逍遥游 之指 内 圣之道 也 然而





’ ’ ‘

, ; 《 》 , 。

” @
敖倪 于 万 物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 此 齐物论 》 之指 外王之道 也




, 《 , 。

” “ ”

思 想不仅 在 内 容方面与 古之

以说 , 庄子 的 内 圣外王 道术 相契合 , 而且在

形式上亦 贯 穿 于 《 庄子 》 的三十三篇 , 这 种 篇 章 思 想 及 结 构 的 安排 体现 出 庄 子 欲


“ ” “ ” “ ” “
使人之心行 回 归 道术 的 良苦用心 , 而 自 由 与 平等 观 念 的 引 入亦使 


” “ ”
圣 与 外王 发展 出 具 有 时 代特征 的 新义涵 


思想上 的 完备
“ ” “
总之 , 内 圣外王 体现 了 道术 , 具 体表现 为人 的 内 在境



界与外在生存 。 正如 马 叙伦在 《 〈 庄子 ?
天下篇 〉 述义 》 中言 : 古之人得其全 

” ¥ “ ” “ ”
故 内 圣外王 庄 儒 内 圣外王 的修 为均 以 天 人合 为最 高境界 但儒


。 、 ,

“ ”

家更 强调 人 的 能动性 ,
他 要 通 过对 道 的 体验和 认 知 , 建立合于 天道 的 人伦秩


“ ”

序及实 践规 范 , 以 此呈现 人 与 天道 的 和 谐 ; 庄 子 则 欲通过 齐物 消 解人 的 能动




“ ” ?
性 如 天地与 我 并生 而 万物与我为 庄子 齐物论 》 因此 其天人



, , ( 《 ) , ,

“ ”
合 体现为对 道 的依循 儒 家主 要 以 道德修养为体 以 政 治 生 活为 用 庄子


。 ,

“ ”
则 是 以 天道为体 , 以生命实践为用 , 庄子将儒家 人格纳入 道术 之中 形成 了 两


“ ”

者融合互补 的前 提 。 如 果 说古代学 者对 内 圣外王 的 阐 发重在 强调 修 身 与 济世




“ ” “ ”
的合 那 么 近现代 学 者 则 更重 视 内圣 与 外王 具 体 内 容 的 发掘 而西学


, ,

思 想 的 融入 也 为 之增 添 了 新 的 时代 气 息 。 从总 体来看 , 近现代 学者 的 诠释倾 向 是




“ ”
突显 内 圣外王 的 实 践途径及经世价值 ,
并 体现 了 其 欲通过 庄 、 儒 融合应对社

会危机 、 文 化危机 的探索 和 努 力 




钱基 博 : 《 〈 庄子 ?
天下篇 〉 疏记》 ,
第 1 06 页 


钱基 博 : 《 〈 庄子 ?
天下 篇 〉 疏记》 , 第 1 06 页 


钱基 博 : 《 〈 庄子 ?
天下 篇 〉 疏记》 , 第 1 30

1 3 1 页 


马叙伦 : 《 〈 庄子 ?
天下 篇 〉 述义 》 ,
载张丰乾 : 《 〈 庄子 ?
天下篇 ) 注疏四 种》 ,
第 252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7 7 页 

1 0 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三 、 庄 、 儒 义 理融 合 的 深 入 与 开 拓

“ ”

传统 的 以 儒解庄 已经具有 化解庄 、 儒矛盾 , 发扬 儒 学 真 旨 的 自 觉 ,


并通

过与 儒 家 经 典 的 相 互发 明 印 证 两者 思 想 的 相 通 。
时 至近 现代 , 学者们 在研 究 中 既

有对传 统治 学方式 的 继承 ,
同 时 亦 尤其注重对庄 学 中 儒 家 思 想 理念 的 发掘 和 探

讨 , 并试 图 寻 求两 者相 通 的 深层 原 由 

关 于 儒 家 思 想 核 心 仁 义 等 义理认 知 , 近现代学者 亦有新 的 阐 释 。 在传统 





儒 解庄 的释义 中 古 代 学者对于 仁 义等观念 的 理解 已有基本 致 的共识 


, 、 ,

庄 、 儒 在 真诗方面具有 相 通之处 , 庄 子批评 的 是 伪 儒 的 假 仁 假 义 。


如 吕 惠卿言 

庄子论礼乐 , 出 于仁义忠信 , 仁义 忠 信 出 于道德 , 而道德 出 于性 ; 而 孔子 以 为



圣人作 《 易 》 , 顺性命之理 ,
和 顺于 道德而理于 义 ,
穷 理尽 性 , 以 至于命 ; 孟子




亦谓 仁 义 皆 内 而 出 于性 而性 则 尽其 心者 为 能知 之 而 知其性则 知 天 其指 同 矣 , , , 。

? “ ” “ 


( 《 缮性》 ) 吕 氏以 性 为两者交 融 的 中 介 , 从而 使仁义等思 想 具有与 道

相 通 的最 高层 次 而对于停 留 于表 象仪式上 的 仁义 则 并非真正 的 仁义 焦竑 。 , 。 《 




乘 》 亦云 : 性非学 不 复 , 而 俗学 不可 以 复性 ; 明 非 思 不致 ,
而俗思不可 以求 明 

谓 之俗者 , 对 真而 言 。
… …

若不 出 于性 , 而第求之礼 乐 , 则 逐末 忘 本 , 支离于俗

学 , 而天下乱矣 。 何也 ? 知 、 恬交相 养 , 则 仁义 礼 乐 混而 为道 德 ; 知 、 恬交相 失 



” ?
则 道 德 枝 而 为 仁义 礼 乐 。 此 学 术 真俗之 辨 也 。 ( 《 庄子 翼 》 卷四 ) 可以说 , 

子 心 中 的 仁义等 思 想有两种 种 是 与 天道性 命 相 合 的 真 仁义 种 是失本 取末




一 一

, ,

的假仁义 而 在真仁义 的 层面 庄 儒 思 想具有根本上 的 致性 这种 庄 儒相




。 , 、 。 、

通 的 分析 ,
传 统 学 者主 要集 中 于 两 者 思 想 上 的 横 向 比 附 说 明 , 而近现代 学 者 则 除



横向说明外 , 亦 重 视对 其进 行 历 史 性 的 思 考 , 如 马 其 昶在 《 外物》 儒以 《 诗》 

” “

礼》 发冢 段案 太史公 曰 掘冢 奸事也 而田叔 以起 盖自 战国 以


‘ ’



《 : : , 。 。

” 


来 , 多 有发冢致富者矣 。 庄子 言此 , 以 讥世 儒 之诵 《 诗》 、 《 书 》 而 躬 秽 行者 。

此外 , 由 于 治 学方式 的 转变 , 亦 出 现 了 对庄 、 儒 核 心 理念 的 专 门 探讨 ,
如 刘麟生

论庄子排斥 仁 义 》 文 即 是 从 历 史视 角 契 入 对 以 仁 义 解庄 问 题进 行 系 统诠解

《 , 

“ ”

并从人类历 史 的 整 体 演 变轨迹推 出 庄子排斥 仁义 无可厚非 。 他说 



世界 由 草 昧 而 文 明 ,
人 类之 意 识 行 为 与 世递嬗 ,
自 然有适 当 事 物之标 准 


 宋 吕 惠 卿撰 汤 君 集校 庄 子义集校 》 第 页

[ ] , : 《 , 309 3 1 0 


 明 [ 焦竑 ] : 《 焦 氏 笔乘 》 ,
北京 中 华书 局 2008 年 第 585 页
: , , 


马 其 昶撰 , 马 茂元编次 : 《 定本庄子 故 合肥 黄山 书社 989 年 》 , : , 1 ,
第 1 93 页 

1 02



山东 大学博 士 学位 论文 

圣人 为 之演 绎 焉 、 归纳 焉而成

种 经世范 围 。 其理 固 至庸 , 其事 亦至 简 也 

迨乎 日 久弊生 ,
支离 穿凿 , 其 名 愈盛 , 其 实 愈漓 , 于 是 有 不 足 行其说者 矣 

于是 有假其说 以 自 利 者矣 。 直者 没 而 伪者 存 ,
重 为 世人所诟病 ,
而聪明 豪杰

之士 ,
遂俨 然 欲决 而 去之 。 虽 不 免骇 人听 闻 ,
亦 未 始 非 厉 世磨钝之 资 也 。 





则 庄 子 之排 斥 仁 义 ,
固 亦 未 可厚非 矣 。

从这段诠解可 以 看 出 , 刘 氏对 《 庄子 》 中 为什么 会 出 现两种 仁义 的情况展开 了 历



史性思考 , 并将 之上 溯 至人 类 文 明 之初 。 在 他看来 , 仁 、 义 本 是人之 性 分所 固 有 



是人们 自 然而 然 的 行事标准 。 但随着万事万物 的 发展演变 ,


仁 、 义 亦 发生 了 经世


“ ”
之弊 即 形式 易 存 精神难效 这也就 是说 原本形质 体 的 仁 义 在 历 史衍


, , 。 ,

化 中 出 现形存 而质 亡 的情况 , 这也就是与 真 仁 义 相对 的 假仁义 的存在 。 而小仁小



义对大仁大义 的掩没给社会生活带来 了 诸 多 患 害 , 于 是世人兴起 了 对仁义 的批



判 。 可 以说 , 人们批判 的对 象是 假仁义 、 小 仁义 ,
其 目 的 是恢复 原 本 的 真道德 

由 于此时 的仁 义 己名 存实亡 , 并被奸邪之人利 用 , 因此为与 之相抗且 不 受其名 相



束缚 , 庄子便直 言排斥 仁义 以 复其 自 然 。 这种对 本性 的 回 归 , 虽然在形式上具有



消极的 面 但 在对本 然精 神 的 追求 方 面 则 具 有积 极 的 意 义 这种 对庄子 仁义观




, 。

点 的探讨 是 在 前 人 基础 上 的 进 步分析 体现 了 更深 刻 的 历 史性 认 知 以 及 对 社


, ,

“ ”

会发展规律 的 自 觉 把握 。 此外 , 他 亦 将 西 方 学 说渗 入 到 以 儒解庄 之中 , 指出



庄子这种 理想 之 自 由 与 世 纪之社会学 相 吻 合 功 固 未可没 也 时之豪杰也


, ,

” ?
哉 !
这些论述特 点 及诠解 内 容均 体现 了 新 时 期 的 学 术风貌 

“ ”

如 果 说传 统 的 以儒解庄 侧 重于对仁礼等 思 想 的 融通 ,
那 么 近现代 学 者在

阐 释 中 则 选择 了 更广泛 和 具 体 的 内 容 , 以此呈现庄 子思 想 中 的致用 价值 。


如黄元

炳将 《 大学 》 的八条 目 、 《 周易 》 的 卦爻 辞等与 《 庄子》 内 容 相 融合 , 阐 释庄子




“ ” “ ” “ ”“ ” “ ” “ ”“ ” “ ”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 思 想 理念 

他在 《 庄 子新疏 自 序 》 中 对 内 篇 总 结 言 :
内 篇逍遥游 , 传治平而 格物 也 。
齐物

论 , 传 物 格而 知 至 ,
知 至而意 诚也 。
养生主 , 传 知至而意诚 , 意诚而 心 正 也 。 

间世 ,
传意诚而心正 , 心正而 身修也 。
乾之 内 卦成 矣 。 德充符 ,
传心 正而 身 修 

身修而家齐也 乾之九 四 与 九三 皆 曰 重 刚 符字 则 身 心两相符而 内 外乃可 




。 ,

也 。
… …

不 曰 大君而 曰 大宗师者 , 以 为 如 孔子 之全 德抱道 , 庶可 当 是 九五之大人



而 以 教 为政 。 且 所 以 明 示 己 之 有传于 七师 , 是 以 大孔子 而特 赞 颜子也 。 论语乡 党




刘麟生 : 《 论 庄子排斥 仁义 》 , 《 约翰声 》 1 9 1 6 年第 8 期 


刘麟生 : 《 论庄子排斥 仁义 》 , 《 约翰声 》 1 9 1 6 年第 8 期 

1 03


山 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篇 写 孔子 之于 人 。 此大宗师 篇 , 写 孔子 之于 天也 。 帝 王而 应 ,
龙不 亢矣 。
神 巫逃

去 , 有天下而不与 , 精灵 据大宝 如 秦始汉武之流 , 惑天 下 而乱人 心 者 , 永远不存 



” @
斯 逍 遥游 于 天 下 之真 治 平 中 也 。
如 果说前人 的 以 《 易 》 解庄 多 是将 《 周易》 的

重 要 理念与 《 庄子 》 中 的 具 体 内 容 相 结 合 , 那 么 黄 氏 的 研 宄则 对庄子思 想体系 与



《 周 易 》 卦 爻 结 构 体 系 的 相 契 展 开探 索 , 同 时他亦 广泛借用 《 大学 》 《 孟子 》 《 

语 》 等儒 家 思 想 资源进行辅助 式诠解 。 可 以说 , 这种 天人相通 的 《 周 易 》 运行理



念赋 予 了 《 庄子 》 颇具儒 家特性 的 实践价值 。 又如 郑星驷 在 《 庄子汇通 》 亦指 出




“ ”“ ” “ ” “ ” “ ” “

庄子具有 和 戒傲 改过 技艺 等思想 。 关于 和 ,
他认为 无为则 必


“ ” “

并指 出 庄子 注 焉 而不满 而 不知其所 由 来 和之 以是非



和 , ,
酌 焉而不竭 , 

” “ ” “ ”

而休乎天钧 饮人 以和 等 , 均体现 了 其 和 的思想 。 对此 , 他 亦将 之与 儒




“ ” “

家之 和 做 了 比较 。 孔子 和 而 不流 、 和而不 同 。 中庸曰 : 致中和 。 流不可也 



同 不可也 , 和可也 。 庄子言和 , 虽 不 足与 言 致 中 , 亦 不失柳下 惠 为圣之和 ; 孟子




” @ “ ” “

养气 , 亦 休乎天钧 , 饮人 以和也 。 在 戒傲 方面 , 他亦指 出 : 庄子 曰 齐 人




” ? “

穿井 , 据 为 己功 , 而捽 去饮者 , 不知无为必 戒傲 。 《 曲礼》 曰 :


傲不可长 

傲者非 徒招 忌 己 也 , 傲则 心体不虚 , 见理 不真 , 人 虽欲相 规 以 道相进 以 善 , 亦趦



趄而 不敢 前 。 颜渊 故有若无 , 实若虚 , 犯而不校 。 孟子故云 , 訑訑之 声 音 颜 色 



距 人 于 千 里之外 。 《 尚书 》 又云 , 刚而无傲 。
大 凡秉 刚 德之人 , 其气 质 近傲 , 


” ? “ ”
此外 改过

问 之道 , 在变化气质 上 。 , 他还 指 出 庄 子 具 有 思想 ,
并强调 


” ? “

为必 自 改 过始 。 对于 才 技 的 看法 , 他认为庄子与孔 子亦 相 同 ,
并指 出 庄子

曰 道六通 四 辟 , 小大精粗 , 无乎不在 。 耳 目 鼻口 , 皆有所 明 , 不 能相通 , 犹 百家



众技也 皆 有 所长 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 不 偏 曲 之士也 析万 物 之理 合神




, , , , 。 ,

? “
庄子之言 与 孔子之义相 同

明 之德 ,
莫道若 。 在 他看来 , 。
孔子 曰 君子 不器 

及 曰 君子不可 小 知而可大受也 , 小 人不 可大 受而可小 知 也 。 由 是言之 , 大方无垠 



大模无范 , 其大无外其小无 内 者道也 。 彼 以 技 自 鸣 者又何知 焉 , 以技 自 鸣者 , 




” ?
当 自 范 以道矣 。 从 这 些诠解 中 我们 可 以 看 出 ,
郑 氏在庄 、 儒 融通方面试 图 突破

以 形上理念 为 核 心 的 致性探讨 其欲 在 形 而 下 的 人 们 的 具 体 言 行 中 寻求 两者 的


共同点 , 并 以此 发挥 其 指 导 社会现 实 的 文 化 作用 


黄元炳 : 《 庄子新疏 》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 第 1 46 册 ,
第 22 3

225 页 


郑星洒 : 《 庄子汇通 》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38 册 ,
第 58

59 页 


郑星驷 : 《 庄子汇通》 , 栽 方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38 册 ,
第 6 1 页 


郑星驷 : 《 庄子汇通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 第 1 38 册 , 第 62 页 


郑星驷 : 《 庄 子汇通 》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38 册 , 第 66 页 


郑星職 : 《 庄子汇通》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38 册 ,
第 63 页 


郑星 《 庄 子汇 通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38 册 ,
第 64 页 

1 04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在 治 世方面 近现代 学 者对 庄子 治 道 亦 具 有 新 的 认 知 传统 的 以, 。 以 儒解庄

大 都 通 过对 真 儒 的 追 求 肯 定 庄 子 的 治 世之 道 , 如 明 人 陈 治 安在 《 南 华 真 经 本 义 》

庄子 以 圣 人治 天 下 为过者 为后世仿 圣人治天下之迹 仁义 礼 乐 不 本于



中言 : , , 

自 然 , 而 多 方 以 为之 。
人 骛矫 饰 , 则 仁义 礼 乐 不 足 以 治 天 下 , 而适足 以乱 天下 

” ?
非真 以 仁 义 礼 乐 为 乱 天 下 之 具 也 。 他认 为 《 庄子 》 思 想 中 的 真 仁 义才可 治 世 

” @
庄子立无 心之法 为诸症对治 之方 清人胡文英也 说 庄周 的

正如其所言 : , 。 , 

大寒 凉药下不得

救世 之方 譬如 治 伤 寒病 的 般 热药下不得 补 药 下不得

, , , 

” ?
先要将他 团邪气消 归乌有 方可调 理 这 是 庄 叟对 病 发 药 手 段 当然 


, 。 。 ,


些学 者 以 儒 家立场 否 定庄子 治道 。 如 宋代 朱 熹 即 言 : 庄子之 意 , 则 不 论义



理 , 专计利害 , 又非子莫之 比 矣 。 盖迹其本 心 ,


实无 以 异 乎世俗 乡 原 之所见 , 


”¥

其揣 摩 精 巧 、 校计 深 切 , 则 又非世 俗 乡 原 之所及 , 是乃 贼 德之 尤者 。 可 以说 

传 统 文 人 站 在 不 同 的 立场 , 表现 了 对庄子 治 道 的 不 同 看法 。 近现 代 学 者 通 过 

对待庄子 的 治 世态度大体沿循上 述两种情况 但其分析视角 更为 多 元


儒解庄 , 

“ ”

如苏 甲 荣指 出 庄子 的 无为 主 义 是其 贯 穿 于 人生政 治 的 处 世论 治 之道 ,
其本于


然界之秩然有序
“ ”

自 然 , 故无为而 成 , 不治而安 , 其理论依据是 自 , 莫不原于



天地之无为 ; 天地无 为而任物之 自 为 , 故万物莫不 自 得 ; 物皆自得 , 此宇宙所 以




” ? “

秩然有序 , 亘万古而不 灭也 , 而 有 为 之法之所 以 不 可用 ,


是因 为 天下之善


” ? “

人少 而 不 善 人 多 故 礼 教法度 不足 以 治 天下 因此 主张 破坏 切 


, , 。 , ,

” “ ”

后 想 像其至德无为之治 , 而对于 《 庄子 》 中的 至德之世 , 他 则 认为其体现 了




” “ ”

世之所 以 称 其 为 二 千 年 前 东 方 之 虚 无党 无政 府 主 义 也

乌 托邦 思想 ,
亦即 


这些观 点 虽然不 免 附会 之 处 ,
但却 体现 了 肯定庄子 治道 的新思考 、 新理 由 。 

对 于 宋儒 的 偏激见解 , 近现代 学 者 亦 出 现 了 具 有 针对 性 的 批评 。 如胡渊如在 《 




子诠诂序例 》 中 言 : 庄 子 破 儒 家 之执 ,
故立词 不得 不异 , 而其 旨 实 同 。 盖 《 易 

阳 之谓 道 中庸》 曰 道 并行 而 不悖 如 中 虚不着 物 然后


‘ ’


‘ ’



一 一

: 。 《 : 。 ,

诚实无妄 儒者就实 理充周 言 道家就 中 虚无着 言 有 无 二义 固相需也


一 一

。 , , , 

至 其 所 抱达 道 因 物之 旨 系辞》 知崇礼卑 崇效天 卑 法地 之说


‘ ’

, , 即 《 易 ?
, , 


 [ 明 陈治 安 ] : 《 南 华 真经本 义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第 8 1 册 , 第 257 页 


 [ 明 陈治 安
] : 《 南华真经本义》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 第 8 1 册 , 第 7 页 


 [ 清 胡文英 ] : 《 庄子独见》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 20 1 1 年 ,
第 6 页 


[ 宋 朱熹 ] 晦庵 先生朱文 公 文集
: 《

养生主 说》 ,
载 《 朱子全书 》 , 第 23 册 , 上海 : 上海 古 籍 出 版社 

合肥 :
安 徽 教 育 出 版 社 200 2 年 第 , , 3 285 页 


苏甲荣 : 《 庄子哲 学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卷》 第 1 4 5 册 , 第 56 7 页 


苏 甲 荣 : 《 庄子哲 学 》 ,
载方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第 1 4 5 册 , 第 569 页 


苏 甲 荣 : 《 庄子哲学 》 , 载方 勇 : 《 子藏 ?
庄子 卷》 第 1 4 5 册 ,
第 5 70 页 

1 05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天圆 自 无寒 暑昼 夜 , 故道贵 达地 , 方 自 不得不 随所据 , 以 为寒 、 为暑 、 为昼 、 



夜 , 则 物宜 因 矣 。 又其 所谓 彼 且 为 婴儿 , 亦与 这为婴儿云 云 , 正犹孟子之与 齐宣

王好色 ,
与 之言好色 ; 王好货 , 与 之 言好货 ; 王好勇 , 与 之言好勇 。 其所 以 尔 尔 

在达之人于无疵 , 以 是知 知崇者礼卑 , 达道者 因 物 。 读者 能 会 其通 ,


而宋儒异端


” 


之疑 自 破 。

值得 提的是 近现代 亦 有学者综合前 人观 点 以 辩证 的 态度 重 新审 视 




, , 《

子 》 中 的 治 世之道 , 既 不 单纯 地 肯 定 , 也 不盲 目 地否 定 , 而是试 图 以 客观 的 态度

给 予 其 合 理 评 价 体 现 了 对 科 学 的 治 学 精 神 的 追 求 如 学 海 在 庄 子 天 地 篇 书 后 》
, 。 《


即 将 庄 子 与 儒家 思 想 进 行 了 多 方面对 比 ,
他认为 : 圣人之道 , 达 则 兼善 天 下 

穷 则 独善 其身 , 平 天下 之本在 国 , 治 国 之本在 家 ,
齐 家 之 本在 身 ,
修身 之本在 心 

心正而 万 事正 , 而天 下无不正 。 心 正 云者 , 不 以 物挫志 , 不 以 欲 贼性 , 儒 之道 



见可欲而 使心不 乱 。 老 之道 , 不 见可欲 ,


使心不乱 。 要其义 , 不 以 心为形役 , 



修养 之道 虽 不 同

而其 所 以 求 心 正 则 也
“ ”
其庄 儒 对 比 突 显 了 心 的 


一 一

, 。 、

“ ” “
这较之于 传 统 在 道

性 或

性 层面 的 相 通又下 降 了


个层次 而对 心正


则 是 偏 重 以 儒 学 的 思 想 理念作 为 融 通标准
“ ” “ 


的 强调 , , 如果说 以庄子 道 或 性

为标准 的 交 融 是对儒 家 思 想 的 提升


那 么 以 儒家 心正 为 标准 的 交融 则 体现 了

对 《 庄 子 》 思 想 实 用 潜 能 的 重视 。
在肯定庄 、 儒思想相通的 同 时 , 作者亦指 出 两

者在 具 体治 道 上 的 差异 尤其对 庄 子 去 机 心 而废法 的 治 道 他给 出 了 否 定 的 意见 , , 

他说 :
儒 者作法 , 非所 以乱天下 , 乃所 以 治天下 。
机械 非 能 杀 人 , 人 自 杀人耳 

夫 因 有机 心 而遂 绝机械 ,
因 有乱法而废 治法 ,
将 何 以 纳 民 于 轨物哉 。 故庄子之道


”@
虚 知 世之乱 而 莫 能 杜 世之 乱 善 身 则 有余 利 天下 则 不足 他肯 定 了 


, , 。 , 。 《

子 》 中 治 世 的 修 身 之道 , 同 时 亦 因 其废 弃治 法 而 否 定 了 其在 治 乱 中 的 作 用 。 可以


“ ”

说 ,
在 以 儒 解庄 中 ,
他 的对 比 与 分析 虽 略显 简单 , 但 其对 形 与 质 两 个方面均


加 以 强调 , 并 呈现 了 庄 、 儒 学 说 的 客 观 实 际情 况 即 儒家 之弊表现 为重形而 失 质 , 

庄 子 的 修 身 之道 有助 于 其 思 想 之质 的 回 归 ; 庄子 思 想则 是取质 而弃形 ,
但在 实 践

中 的执行 力 却受到 限制 。 因此 ,
作者主 张标本 兼治 , 对庄子与 儒家 思 想均采取 了

辩证态度 , 其 欲 通 过对 庄 、 儒 的 互补 融合实现标本共 治 的 经世 目 的 

“ ”
总之 ,
在近现代 的 以 儒解庄 中 , 学者们 较之于前人更注重庄 、 儒义理相

通处 的 深入探析 , 其侧重 点 亦有 从形 而 上 向 形 而 下 方 向 转变 ,
尤 其对庄 子 思 想 中


胡渊 如 : 《 庄子诠诂 序 例 》 , 《 安 徽教 育 月 刊 》 1 9 1 9 年第 1 9 期 


学海 : 《 庄 子 天地 篇 书 后 》 , 《青年 镜 》 1 9 1 8 年第 1 9 期 


学海 : 《 庄子 天地篇书 后 》 , 《青 年 镜 》 1 9 1 8 年第 1 9 期 

1 06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实 用 价值 的 发掘 , 体现 了 儒家 思想在 《 庄 子 》 诠释 中 的 积 极作 用 。 虽然在庄 、 

交融 中 不 免存在 些 学 理 上 的 牵 强现 象 但在新 的 时代 需求下 庄子 思想的




, , 《 》

“ ”

社会 价值和 致用 意义得到 了 前 所未有 重视和 彰 显 , 从而亦 带来 了 以 儒 解庄 



新气 象 

第 三节 近 现 代 以经 学 解 庄 的 新 融 合

近现代 以 来 , 虽 然 传 统儒 家 的 正 统地位 发 生动 摇 ,
但经学 的 巨大影响 力 依 然

存在 面对深重 的 社 会危机 文 化危机 些 学 者试 图 通过 改造 今文 经 学 以 救裨




。 、 ,

时世 而经学与 庄子 》 的 融合 亦 是实现救世 的 路径之 可以说 借用 经学重




, 《 。 ,

“ ”

新解读 《 庄子》 , 通过 《 庄子 》 改造经 学 , 两 者 的 互补 与 融通 使 以 儒 解庄 



展到 了 庄 儒体系合 的新高度 在 寻 求经学与 庄子思 想 融合 的 过程 中 廖平 的




、 。 ,

《 庄子 》 研 宄具有推崇儒 学 的 时代意 义 

“ ”

廖平 是 近代今文经学 家 被冯 友兰 称为 中 国 经学 的 最后 位大师 提及


, 。

“ ”

廖平 , 我们 立 即 想 到 的 是其经学 六变 及 《 古今学考 》 《 知圣篇》 《 辟刘篇 》 《 



梁春秋经传 古义疏 》 等经学著 述 。 廖平 虽 以经学为主要 的 治学对象 , 但他 亦 博涉



诸子 , 在庄 学 方面颇有独到 的 见解 。 他的庄学著作 ,
据郑伟 《 廖平著 述考 》 的 稽

査 与 考证 , 主要有 《 庄子新义 》 《 庄子新 解 》 《 庄子 经说叙 意 》 《 庄子经义考 》 《 



子 礼解》 《 庄子注 》 等 。 目 前 , 只 有 《 庄子新解 》 和 《 庄子经说叙 意 》 尚 存 。 



研究 中 , 笔 者 发现 对 于 《 庄子 》 的 看法 , 廖 平 并 不仅 限 于对 《 庄子 》 的 专 门 探讨 

“ ”

在其他著 述 中 亦可见其 观 点 及主张 。 伴随着经学 六变 , 他对 《 庄子 》 的释义



也在 不 断 发生变化 , 以经学阐 释 《 庄 子 》 既体现 了 对孔子 的 高度推 崇 , 同时亦是




“ ”

对传 统 以 儒 解庄 新发展 

、 《 庄 子 》 与 经 学 的 互 动融 合

廖平 的 思想 虽 以 多 变著称 , 但亦有不变处 , 即 对经学 的 坚 守 。 在 《 庄子》 研




“ ” “ ”

宄方面 , 他运用 了 其 经 学 中 的 六变 观念 。
对于 六变 内 容 , 笔者 赞 同黄开



国 的观点 即 经学六变 归 结起来不 过三大 内 容 是平 分汉 代今文经学和 古


, : :

” 


文经学 ,
二 是第二 、 三变 所讲 的 孔经 人 学 , 三 是 经 学第 四 变 以 来 的 孔经 天 学 。

“ ”
因此 , 从 根本变 化言 , 六变 主要 当是前 四变 ,
即平分古今 、 尊今抑古 、 大统


黄开 国 : 《 糜 平评传 》 , 南昌 : 百花洲文 艺 出 版社 , 20 1 4 年 ,
第 38 页 

1 07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论文
 

六变 则 是在 四 变基础 上 的 进

小统 天学 人学 而五变 步细 化和 阐 发 关于 


、 , 、 。

变 廖平 认为每 变 都 是 他在 不 同 阶段对孔经 微 言 大义 的 体悟 且 是经历苦





自 ,


思 而深入妙境 的 产物 正如其所云 为学须善变 十年 大变 三年 小变
一 一

。 : 。 , 

每变愈上 , 不可 限量 ,
… …

变不 贵在枝 叶 , 而贵在主 宰 。
… …

若三年不 变 , 己属

庸才 至十年不变 则 更为弃才矣 然 非苦心 经 营



力 求上进者 固 不能 变也


, 。 、 , 

? “ ”

可 以说 , 廖 氏 的经学 六变 正 是对其 治 学理念 的 履 行与 实践 , 他对 《 庄 子 》

的 解读亦 体现 了 与 经学 之变 的 互 动 

从经学视角 理解 《 庄子 》 并非始于廖平 , 如 觉浪道盛 曾 认为 , 庄子所著 , 




“ ” ?
辅六经 , 以 行其 神化 自 然之 旨 ,
方以智言 《 庄子 》 具 《 易 》 之风及 《 中 庸 》
? “ ”@
之魂 ,
吴世 尚 亦 说 《 庄子》 所言之质 盖深合乎 《 大易 》 尚 象之 旨 等 ,
前人

的 释义 大 多 从经学 文本或 内 涵 的 总 体特征 出 发 , 建立两者 的 关联 , 而廖平释庄 则




“ ”
重 在 重 构 经 学体 系 , 并 表 现 出 对 经 学 派 别 理念 及 六 变 内 容 的重视 廖 氏对 庄

 。 《

“ ”

子》 的 诠解 , 在 二变 后 的 著 述 中 才有 所涉猎 , 但通 过考 察 , 笔者 发现廖 氏经



或者说主 要 的 四 次 变 化均 未 脱 离 过 庄 子

学的 六变 

“ ”
如果说 二变 后 廖平有 意识地 以 经学思 想 解庄 ,
那么 《 庄子 》 思 想实 际上

对其经学初变就 己 发生 了 重要作 用 。 在 《 经学初程 》 中 ,


廖 氏 曾 载其 早 年 治 学 经

历 , 即 他年 幼 时 就 笃 好宋学 , 25 岁 ( 丙 子年 ) 入尊经 书 院 读 书 , 开始 从事汉学



训诂 、 考据 等 业 , 此 时 再读 唐 宋 文 , 便觉其空滑不实 , 这 当 是 其 从宋 学 转 向 汉 学

的第 变 但 四 年后 庚辰年 他 的 治 学境界再次发生变化 体会到考据 虽字




。 ( ) , ,

字有 意 , 但对 于 大义 却 破碎 而 失根本 , 因 此喜读 《 庄 子 》 等诸子义理之 书 , 此又





变 从 时 间 来看 丙子年是 年 庚辰年是 年 关 于经学初变 的 时


。 , 1 876 , 1 880 。

间 , 廖平在 《 四 益馆 经 学 四 变记 》 中 指 出 是 1 883 年 , 但据黄开 国 考证 , 此变 当





开始 于 1 885 年 。 也就是说 , 在经学初变之前 ,
廖平 的 思 想亦经历 了 从宋学到汉

学 的 转变 , 继 而体悟 到 专 执考据 的 枝 叶 之弊 , 但 《 庄子 》 等书使他重获义实 与 精




“ ”

华 这对 于 其 第 变 平分古今 思想的提出 具有重要意义 或者说 庄 子 》


, , 。 , 《

等诸子学 说 促 使 他加 强 了 对义 理 的 重视 从而 使 廖 平 将 今 文经 学 列 至 与 古 文 经 学

 ,

同 等 的地位 他的这 体悟与 其初变 前张之洞 的汉宋主 张 亦 相 暗合 因此 廖氏




。 , ,


寥平 经话 甲 编 卷 见舒大刚 杨世文 廖平 全集 》 第 册 上海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年

: 《 》 , , : 《 1 , : , 20 1 5 

第 1 1 6 页 


 [ 明 觉浪道盛 ] : 《 庄子提正 ?
提 内 七篇 》 , 载方 勇 : 《 子藏 庄子卷 ?
》 第 75 册 ,
第 5 1 0 页 


 [ 明 方以智 ] : 《 药地炮庄 总论 下 ?
向子期与 郭子 玄书 载方 勇 》子藏 庄子 卷, : 《

》 第 86 册 , 第 1 3 7 页 


清 吴世 尚 庄 子解 序 载方 勇 子 藏 庄子 卷 》 第 99 册 第




[ ] : 《 》 , : 《 , 7 


廖平 : 《 经学初程 》 ,
见舒大刚 ,
杨 世文 : 《 廖平全集》 第 1 册 ,
第 28 7 页 


黄开 国 : 《 廖平评传 》 , 第 49 页 

1 08



山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初变之 因 不仅 有其受知 师 的影 响 , 亦当有 《 庄子 》 等诸子 思 想 的 启 发 



在 汉代 今 古 学派 的 归 属 上 , 廖平 以 为 《 庄子 》 为今文经派 。 关 于汉代 的 今古

文经 般认为 由 于 秦朝 实 行 焚 书 坑儒政 策 儒 家 大量 典籍 遭遇 焚 毁 汉代为




, , , ,

改秦 之弊 , 广收篇籍 , 当 时 尚 存 的 秦博 士及年长儒生 ,
根据记忆 口 述 失传经 典 

并 以通行 的 隶书誊抄传世 , 这 些经籍 被称为 今 文 经 。 景帝 以 后 , 发 现 了 孔 宅 墙壁



中用六 国 时籀文书写 的古籍 ,


后 又 陆续 出 现 以 古文 书 写 的 相 关文献 , 这部分经籍

与用 隶书 书 写 的 今文经相较 ,
不仅文字书 写 不 同 , 也存有 内 容上 的 差别 , 其被 称

为 古文经 。
今 、 古文经均在六经范 围 之 内 , 在 思 想 方面 的 差 异 主 要体现为 今文经


“ ”
重微 言 大义 , 而 古 文经重考据 训 诂 。 廖平在 二变 中 谈及 今 古 文 经 之 时 ,
不仅

以 礼制 重新评判 今 古 文 而且 亦 突 破 了 传统六经 的 局 限 将之扩展到诸子 的 范 围 , , 



“ ” “ ”
对于今 、 古二派 区 分 的特点 , 他也更重于从 作 与 述 的 角 度重新 阐 释 ,


以此将

《 庄子 》 纳 入经 学 范畴之 中 。 正 如 他在 《 知圣篇》 言 :
汉人今 、 古二派 

今作 、 古述 。 窃 以述为 主 《 左》 、 《 国 》 , 作 为主 《 列》 、 《 庄》 。
… …

至于 《 列》 

《 庄》 , 则 以六经为刍 狗 , 诸 书 为糟粕 , 托辞诋讥 , 其实所诋 , 非实孔子 , 盖谓




” ? “ ”
《 左》 、 《 国 》 所 言 之孔子 。 可见 , 廖平 二变 中 的 尊 今抑 古 , 亦 暗含尊道抑



庄》

儒 。 他认 为 《 、 《 列 》 之说为微 言 , 《 左》 、 《 国 》 之学为大义 , 微言近于质 

大义近 于文 , 因 此两者 是 质 与 文 的 关 系 , 这种对今 、 古 文评判 的 标准 亦 是廖 氏 新




“ ”
见 对于二者 的关系 他将之定 位为 经说 中 文 质 相 救之法 并无偏 废 端之


。 , ,


意 。 但在 归 宗 方面 , 他则 指 出 中 国 文法 ,
二千 余年而 易 以质 ; 古文之说 , 亦二


千余 年而 易 以 今 。 事实相 因 , 宗 旨 亦相 同也 。 可见 , 在文质 相较 中 ,
廖平 更重

视今 文之质 

对于两汉 的今古文经发展 , 从大体情况 言 , 西 汉主今文经 学 , 东汉主 古文经




“ ”
学 。 周 予 同在 皮锡瑞 《 经学历史 》 的 序言 中 曾 明确指出 ,
今 文 经 学 是 以 孔子


“ ”

为政 治 家 , 以 六经 为治政 内 容 , 从 而 重 在 体 悟 和 阐 发经 典 的 义 理 , 具有 明显

的政治功利 色彩 , 其流弊是狂妄不实 。 古文经 则 以 孔子为史 学家 , 他整理 了 古代





史料之书 ,
体现 出 名 物训 诂 的考据特 点 ,
其流弊是烦琐冗杂 。
廖平在谈及两汉

则 从微 言 与 大义 的 角 度分析

的今古文之别 时 , , 他指 出 西 汉主微言 , 东 汉主大


” “ ” “ ”
义 , 大义之 言 是孔子之 述 , 为六艺 旧 文 ; 而微言 所 作 , 是六艺新文 , 



陈迹之物 。 《 庄 子 》 之微 言 虽 非 旧 法 , 但作 、 述之别 ,
小异大同 。 汉代 的 今古文

廖平 : 《 知圣篇》 ,
见舒大刚 , 杨世文 : 《 廖平全集》 第 1 册 ,
第 224 页 


皮锡 瑞 : 《 经学历 史》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8 1 年 ,
第 3 页 


廖平 : 《 知圣篇》 , 见舒大刚 , 杨世文 : 《 廖平全集》 第 1 册 ,
第 2 26

227 页 

1 09


山 东 大 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经之争 , 至 东 汉末年 的 郑 玄才 出 现 了 二 者合流 的局面 ,


他对 二者择善选取 , 遍注

群经 成 家 与郑 氏相较 廖平与其具有 致 的 兼取 态度 但 他是 从更广 阔





, 自 。 , ,

的 视域 重 新 审 视二 者 , 《 庄 子 》 等道家 思 想 的 引 入 , 为经学提供 了 更具抽 象义理




“ ” “ ”

的 形上建构 。 此时其思 想 虽 处 二变 之中 , 但从 中 亦可见其 四变 天 学之源 



“ ” “ ” “ ” “

在 三变 中 , 廖 氏将庄 、 儒定位于 大统 小统 。 他主 张 小统指 中 国 



” “ ” “ 

大统包全 球 , 以儒家治 中 国 , 以 道家 治海外 , 这是 以 老 、 庄道家归 大统

之说 , 建 构 起 与 儒家经学 的 密切 关系 。 他对道家 思 想 的 肯 定 , 亦 是 为儒 道 的 融通


致用 做理 论上 的 准 备 。 对于庄 、 儒 的 相似处 , 廖 氏指 出 道家乃 《 诗 》 、 《 易》 之



遗意 , 专 为大统而 言 。 《 老》 、 《 庄 》 之 小 大各适 ,
即 《 诗》 、 《 易 》 之小 大往来 

” ? “ ”
小 大球共 。 也就是说 ,
在 三变 的大小统 中 ,
廖 氏不仅认为 《 庄子》 应属



它 与 儒家经学

大统 之学 在 庄子 学说 内 部 样 也存在大小 统 问 题

, 《 》 , , 

或者说 庄子 》 本 身 亦 是 部大 小 统合 的 典籍 对于 庄子 》 等文 学 者们


一 一

, 《 。 《 ,

“ ” “

常提 出 荒唐不经 , 无徵不信 的质疑 , 对此 , 廖 氏认 为 , 小 统之说 明 , 而大




“ “
' 它 是孔子之
” ” ” “

统之说晦 势之所必至 也 作 而非 述 述于 小统 


‘ ’

,  ,

” ?
近似 至于 大统 断为 作 而非述也 对 于 六经 的 划 分 廖 氏指 出 诗》
‘ ’


, 。 , 《 《 易 

“ ” “ ” “ 

为六合 外 之 的 皇帝 之学 , 为 大统 ; 而 《 尚书》 《 春秋 》 为六合 内 之 王伯


“ ” “ ”

皇帝 之学尊 尚 仁义
“ ”
之学 , 为 小统 。 之学推崇道德 , 而 王伯 。 《 庄子 

“ ” “ ” “
主张 尊道德而 薄 仁义 ,
其所称述 即 为 皇帝 大统之学 , 是 孔 子 于 二 千年



以前 , 预知 百世 以 后之世运 , 而为之制 作 , 其所言 非陈迹刍 狗 , 而 是开 创 百 世


“ ”

新法 。 此时 , 他以 《 庄子 》 等经典佐证其 三变 之说 , 不仅超越 了 传 统儒家 的



范围 , 而 且其 旨 趣 具有 了 超越 本 国 疆域 的 国 际 时 代性 

“ ” “ ” “ ” “ ” “

在 四变 后的 天学 人学 中 , 廖平认为 人学 重于实行 , 而 


“ ”
庄子 》 所言 即 属

学 不 能骤企 , 它 是待 时而立之理 , 《 天学 。 在 《 四 益馆经 学




“ ” “ 


四 变记 》 中 , 廖 氏主张 《 诗 》 与 《 易 》 为 天学二经 , 《 庄子 》 与之并为 天学
“ ” “ ”
之书 , 其所言 天学 之境 , 即 游于六合 之外 ,
无 何有 之 乡 , 此外 , 未来世


“ ” ? “

众生 皆佛

界进化 , ,
亦是 天学 之结果 。 可 以说 , 他的 天学 境界 , 融合


“ ”
了 三 教 思想 。 至于 《 庄子》 , 它 尊孔子为圣神 , 以 《 诗 》 《 易 》 为师说 。
其中 

“ ” “ ”
《 诗 》 言 地球 五 洲 之事 ,
为庄子 之 六合之 内 ,
但较 《 尚书》 中 人学 之大


《 光绪 井 研 志 》 , 卷十二 《 艺 文二 经部二 》 ?

转 引 郑伟 : 《 廖平著述考 》 ,
成都 :
四 川 大学 出版社 , 20 1 

年 , 第 27 页 


《 光绪井研志 》 , 卷十 二 《 艺文 二 经部二 ?
》 ,
转 引 郑伟 : 《 廖平著 述考 》 , 第 1 3 7 页 


廖平 : 《 知圣续篇》 ,
见舒大刚 ,杨 世文 :
廖平全集 》 第 册 第
《 1 , 264 页 


廖平 : 《 四 益 馆经学 四 变记 》 , 见舒 大刚 , 杨 世文 《 廖 平 全集 》 第 : 2 册 ,
第 550 页 

1 1 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 “ ” “

成 , 《 诗 》 者则 为天号 ; 《 易 》 言 天道 , 为庄子之 六合之外 , 其所言 在上则




” ? “

为 二 帝三王 ,
在 下 则 为元圣素王 乃是 《 易 》 说 , 因 此廖 氏提 出 如必攻 《 庄 》 

? “
春秋 》 之深切 著 明
” 

则 亦必攻 《 易》 矣 。 又 , 《 诗》 、 《 易 》 托之 比 兴 , 不似 《

? “ ”
, 因 此均 为六合外 天学 不可论之域 。 当然 , 两者亦有交融时 , 这与学者 的


体 悟境 界 相 关 , 正如廖平所言 : 盖道 家 之深 者为 《 诗》 、 《 易 》 之天学 ,
其浅者


” ? “ ” “ ”

为 《 尚 书 》 之人学 。 同时 , 人学 与 天学 亦 是 递进 作 用 的 关 系 , 也就是


“ ” “ ”

说 , 治经 当 由 人学 始 。 他认 为 作 为 人学 之大成 的 《 尚书》 , 是 《 诗》 《 易 

“ ” “ ”

庄子 》 所言 之譬喻 玄 微亦应 以 为 阶梯 人学
“ ”
天学 的 基础 , 《 人学 。 主行 

以此 庄 儒 在形而上 的 认知与 形而 下 的践行方面共构 了 完备 的


“ ”
天学 主知 , , 、 

经学 理论 

总之 , 《 庄子 》 与 廖平经学 之 间 构 成 了 相 互建构 的 关 系 。
在廖平从事 经学之

初 , 是庄子等诸子 思 想 启 发 了 他经 学初 变 的 观 点 ; 随着其对经学研 究 的深入 ,





“ ” “ ” “

他通过对今 古文 经


亦 以 经 学 理念 来重 释 《 庄子 》 。 二变 时 , 微言 与 大义

从而确立其尊孔 的源头
“ ”

的辨析 , 将 《 庄子》 纳入今文经 微言 的体系之下 , 



提倡 儒道 并用 的 思 想 四变

庄子 》 融入 大小 统之说
“ ”
三变 时 , 他将 《 , ; 时 


亦 使传 统经 学 重新排列 出 形而 上 的 建 构

他对 《 庄子 》 等 天学 思想 的诠解 , 

“ 

在传统人学 的基础上 ,
补充 了 天学 的理论依据 。 值得注 意 的 是 ,
廖平所 言 天学

并非彼此割 裂 而是具有 天与人 的 和谐 他最终 以 天 人学说构 建 了


“ ”

与 人学 , 。


己博大 的 经学体 系 , 其 不仅 涵 容庄子等道 家 思 想 , 而且欲将各家 学说均 收摄于其



经学理论之 中 

“ "
二 V 对传 统 以儒解 庄 的新发 展

义理分析 篇章 辨伪等方式的 呈现和


“ ”

传统 的 以儒释庄 主要有 思 想溯源 、 、 


运用 , 目 的在于调和 庄 、
儒矛盾 ; 而 廖 平 的 解庄 则 重 在 确 立经 学 的 统摄地 位 , 

在彰显孔经在文化 中 的 涵 容 力 

“ ”
德行科
“ ”

廖平 以 庄传孔学 建立起庄 、 儒关系 ,


并指 出 其属 , 这是在学

术源 头上对 庄子派别 的 定 性 这 说法 继承并 改造 了 唐代韩 愈 的 观 点 韩 氏认




。 , ,

流而 为庄周
“ 

为 , 庄子 的 师承始于子夏之学 , 子夏 其后 有 田 子方 。 子方之 后 ,


廖平 : 《 群经 大 义 补 题 》 见舒 大刚 杨世文 廖平 全集 》 第 2 册 , , : 《 ,
第 453 页 


廖平 : 《 易 经 新 义 疏证 凡 例 》 见舒大刚 杨世文 廖平全集 》 第 , , : 《 1 册 ,
第 37 1 页 


廖平 : 《 知圣续篇 》 , 见舒大刚 , 杨世文 : 《 廖平 全集 》 第 1 册 , 第 24 1 页 


廖平 : 《 尊孔篇》 ,
见舒大刚 , 杨世文 : 《 廖平全 集 》 第 2 册 ,
第 6 1 2 页 


廖平 : 《 群经总 义 讲义 》 , 见舒 大刚 , 杨世文 : 《 廖平 全集》 第 2 册 ,
第 4 94 页 

1 1 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


这 观 点 对后 世影 响 深远 如 清代 的 孙 嘉淦亦 沿 用 此说 廖平认 同 了 其儒 家


。 , 。

师脉 , 但在具体传承 中 ,
他 则 更倾 向 于其 为颜 、 闵 等后 学 。
韩 愈对此 问 题并无具


“ ”
体分析 ,
廖平 则 指 出 了 其师儒 原 由 。 他从 孔门 四科 入手 , 展现 了 儒 家宗 统 内


“ ” “
涵的丰富性 。 《 论语 先进》 载 ?
孔门 四科 , 即 : 德行 : 颜渊 、 闵 子骞 、 冉伯 牛 

” ?
仲 弓 。 言语 :
宰我 、 子贡 。 政事 :
冉有 、 季路 。 文学 : 子游 、 子夏 。 可见 , 


学 中 本有德 行 、 言语 、 政事 、
文学四科 ,
但 问 题是在后 世发展 中 , 只 有主六经 的

文 学 科 被 认 为 是 博 士 的 根源 、 孔子之嫡 派 ,
其他学科 则 被 忽 视 。 韩愈所 言 庄子师


源子夏 即 出 于孔 门 文学科 但廖平 不 以 为然 他主 张庄子 是孔 学 脉 应归德


, , 。 ,

行科 为帝学 在廖 氏 看来 论语 》 诗》

, 。 , 《 《 《 易 》 等书 皆有 无为而治 之意 

老 庄道 家 多 言 及此 。 又 , 《 庄子 》 中 多 推崇颜 、 闵 等人 , 而对 于 其他

些儒 者诟


固 在游

病 , 是 因 为其 所祖颜 、 闵 、 冉 、 仲 , 、 夏之上 , 批评对 象 非 真 正 之儒


“ ” ?
家 小 人儒家 之孔子 也 因此 他指 出 儒道 皆为孔学

, 而是 。 , , 《 庄子》 是 


行科嫡派 

“ ”

对于传 统 的 以儒解庄 , 学者们 多 习 惯寻找 庄 、 儒义理 的 相通之处 ,


而廖

平则 重在从宗古 、 真孔 的 角 度给予 阐 释 。 如 郭 象解庄 时 , 常将 仁 义 与 人 之情 、 




“ ”
关联在 起 后世朱得之 焦竑等人多 用 孟子 心性 来 印证庄子思 想 他们均


, 、 。

重 在 发掘 庄 儒 的 相似处 但有 个重要 问 题难 以 解释 即 庄子 中 对孔子之




、 , , 《 》

“ ” ?
徒的否定 。 苏轼在解 决此 问 题 时 提 出 阳 挤而 阴 助之 的看法 , 但 《 让王 》 《 

剑》 《 渔父 》 《 盗 跖 》 四 篇 理有 不 通 , 于是 , 他将 之判 为 伪 作 , 以 此坚持 庄子 为 儒

者 的态度 。
司 马 迁在 言 及 《 渔父 》 《 盗 跖 》 等 篇对孔子之 徒 的 否 定 时 , 以 为其 

的 是 倡 扬 老子道家 学 说 。 对此 , 廖平 的 解释 则 比较 巧妙 ,
他将孔子 与 孔子弟 子分

别对待 ,
并认为 《 庄子 》 中 诋 訾 的 对象 是孔子 弟 子 , 而 非孔子 ,
其 目 的 是防伪存


真 真孔 不 在其 指 斥 的 范 围 因此 他说 为圣 门 防弊



, 。 , : , 唯 《 列》 、 《 庄 》 最严 。



廖 氏 为体现庄子 宗 古 与 尊孔 思 想 , 他重构 了 孔经体 系 , 其 以 复古制 为大 宗 



使 庄 子 思 想 融入 孔经之 中 他说 六经 统诸 子
” “
皆属 古 文 诸子百家乃 


。 , , ,

” “ ” ?
之士 六经则 六通 四 辟 小大精粗

, 而 , , 其运无乎 不在 。
所谓 诸子 ,
为经


 [ 唐 韩 愈著
] ,
刘真伦 、 岳珍校注 : 《 韩 愈文集汇 校笺 注 》 ,
第 1 1 1 4 页 


程树 德 : 《 论语集释 》 , 第 7 42 页 


廖平 知圣篇》 见舒大 刚 杨世文 廖 平全 集 第 册 第 页

: 《 , , : 《 》 1 , 2 1 6 


 [ 宋 苏轼撰
] , [ 明 茅维编
] : 《 苏轼文集 》 ,
第 34 7 页 


廖平 : 《

家学 树坊 》 ,
见舒大刚 , 杨 世文 : 《 廖平全集 》 第 2 册 , 第 78 9 页 


廖平 : 《 孔经 哲 学 发微 》 ,
见舒 大刚 ,
杨 世文 : 《 廖平全集 》 第 2 册 ,
第 66 3 页 

1 1 


山 东 大 学 博 士 学 位论文
 

” ?
之支流 也 。 但庄子 宗 经 与 其 他 诸子 亦 有不 同 , 即 庄子 等道家 学者 所 慕 之 古 道 术


“ ” “ ”

为 《 诗》 《 易 》 天学 , 而 其他 诸 子所 尚 之古 为 《 书》 《 春秋》 等 人学 , 这种


以 教世

天 人之分 ,
实 亦 有 道器 之 别 。 《 庄子 》 中 载孔子 翻十二经 , 旧 有六经


“ ” “

六纬 之说 。
廖氏 三变 时认为 , 六经 六纬 , 合 为十 二 。 盖 六经 为大义 ,
六纬


” ? “ ”
为微言 微与纬 古 为 字 西汉 以前 纬书是 圣 门 授受之宏纲 巨领 读经


, 。 , ,

若不知纬 , 则 不可知经为何意 , 因此 , 经 、 纬 并行 。 是 否 用 纬 为 区 分 古今家 法之




“ ”
不同 , 廖平 此释重 在平 衡 古 今 。 对于这种 旧 说 , 他在 四变 后又 以 之为非 ,



发现六经在 汉 以 前 亦 称 六 艺 , 因 此主 张 十 二 经 为 六经 六 艺 之 合 , 并指 出 形而 下


”?
者谓 之器 , 六艺是也 ?

, 形而 上者 谓 之道 , 六经是也 。 这种 对 于 孔经具 体 内 容

的 认识 虽有变 化 , 但 他宗 古 之 旨 未 变 。 从 六 经六 纬 向 六经 六 艺 的 转 变 , 实为廖 氏

对纯古 、 真儒 的追求 , 而宗古与 真儒 思 想 正 是其 以 庄 为儒 的 关键 



“ ” “ ”
在调和庄 、 儒关系 时 , 廖平将 儒家划 分 成 小人儒 与 君子儒 两个层 次 

“ ” “ ”

并认为庄子是 君子儒 , 其所 言 六经为刍 狗 , 目 的 是通过指斥 小 人儒 以显



明 孔经真义 。
廖 氏 通过对 儒 学细 化 的 方法 ,
为庄子入 儒 创 造 了 空 间 。 这种 方法并

非首创 其肇始者 当 是王安 石 由 于 唐代三 教合流 至宋时 庄学出现了 进 




, 。 , ,

儒学化的倾向 。 王安石作 《 庄周 》 ,
拟 从知 人论世 角 度推求庄子真意 , 即 庄子之

意在于矫正 当 时仁义礼 乐 之弊 , 使之返归 于 内 心 之正 。 他从仪与心 的 角 度调和庄



子与 儒 家 的关联 , 对后世具有积极启 示 。 廖平 的 细 化方法可溯 源于此 , 但他的 具




“ ” “ ”
体辨析 则 具有 更开 阔 的 视角 和 内 涵 。 君子儒 与 小人儒 在 廖平这里 并无褒


贬之意 ,
他们 不过是大 小 之别 , 正所 谓 《 孟》 、 《 荀》 、 《 庄 》 、 《 列 》 分大小 ,






异同 ; 博士 百 家有精粗 ,
无取 舍 ; 统 以忠恕 ,
贯其始终 , 下 愚可能 , 圣人无 外

。 也就是说 , 两者均 为 孔学 内 容 , 只 是侧 重 不 同 而 己 。
与之相应 ,
廖 氏 将 孔经


“ ” “ ” “ ”
也 分成两类 ,
即 天学 和 人学 , 其中 《 诗》 《 易》 为 天学 , 《 春秋 》 《 


“ ” “ ” “
书》 为 人学 。 《 庄子 》 作 为传六经道家 之 天学 , 其心 同 于 《 诗》 、 《 易 》 

” ?
而与 《 山 海 》 、 《 楚词 》 、 《 灵 》 、 《 素》 相 出入 。 这 种 天 人之 分较之 于 王 安 石 的


“ 


心相之别 , 突破 了 个体局 限 , 而更 具群体性与 抽 象理性 的 和合 。 廖平 的 天学
“ ”
与 人学 , 不 是非此 即 彼 的 关 系 , 而 是互相作 用 的 关系 , 或者说 , 庄与儒不是



单 向 否 定 的关系 , 而 是彼此推进 的 关 系 。 庄子贬儒 的 目 的是尊孔 , 所谓 伪儒不


廖平 : 《 孔经哲学发微 见舒大刚 杨世文 》 , ,
: 《 廖平全集 》 第 2 册 , 第 69 9 页 


廖平 : 《 公 羊春 秋 经传验推 补 证 见舒大刚 》 , , 杨世文 : 《 廖平全集 》 第 6 册 , 第 766 页 


廖平 : 《 孔经哲学 发微 廖 平 全 集 》 第 2 册 第 6 78 页
》 , 见舒大刚 , 杨世文 : 《 , 


廖平 : 《 四 译馆外编 及 门 诸子 书 目 序 》 见舒大 刚?
杨世文 廖平全集 第 , , : 《 》 1 1 册 ,
第 223 页 


廖平 : 《 庄子经说叙意 》 见舒大刚 杨世文 廖 平 全集 》 第 8 册 第 98 页
, , : 《 , 1 

1 1 


山 东 大 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怯 , 真孔不 明 ,
同时 , 人学 亦是 天学 的 基础 , 所谓 :
由 小推大 , 



理路与 方法

后 由 人希天 正是这 庄子 》 被含纳 于 孔 经之 中


。 , 《 

在 廖 平 看来 经学是 切 学 术 之源 亦 是 庄 子 思 想 中 的 最 高 理念 他将之提


, , 。

升 到 如 此至上 的 位置 , 与 当 时 的 学术动态及 时代 问 题相 关 , 同 时亦 饱含 了 其忧 国

之思 。 当时 ,
列 强入 侵 、 西 学传入 , 很 多 学 者 在 反思 与 求索 中 把所有 的 社会积 弊



对此

均 片 面地 归 结 为 文化 问 题 。 ,
廖平 的 受 知 师 张之洞 提 出 了 中 体西 用 的主

张 这 倡导冯桂芬于 年就 已 先 发其 端 并 成 为洋务派 的 思 想 纲 领 这里


, 1 86 1 , 。

“ ”
的 体 虽有体制 层面之意 , 但 也包含 了 对 中 国 文 化及 民 族特质 的 保护 与 坚 守 

在 尚 未弄清 西方文化利 弊之 时 ,
盲 目 全盘 否 定 传 统 文 化 以 达至 所 谓 的 西 化 , 是缺


“ ”

乏 理 性 的 判 断 和 选择 廖平 的 尊经思想 与 中 学 为体 的理路相 致 他尝试通




。 ,

过重 构 经 学 体 系 以 完 成 其在 学 术 领域 中 的 落实 。 或者说 , 他要 建 构 的 学术 体 系 是

以 经学 为体 ,
以其他学说为用 。 他拟 以 尊 孔 经 为 基 点 , 融 通 百 家及 西 学 ,
并对经

典 进 行 创 造性 解读 ,
从而 发掘 传 统文 化在 新 时 代 的 生命 力 , 这亦 是 他在 思 想 领域

所探寻 的 救 国 路径 

三 、 以 经 学 解 庄 的 价 值 和 意义

经 学在 长达千年 的 文 化传统 中 直 处于主流地位 然而 时 至廖平所处 的 近




, ,

现代 , 内 忧 外 患 使 曾 经稳 固 的 社会结构 发生 了 巨变 。 伴 随着 西 学 东 渐 , 儒 学地位

开始动摇 , 子学 出 现 了 复兴 , 并在思 想领域得到 空 前 的 开掘 和 发展 , 《 庄子 》 作



为道家 思 想 的 重 要经典 , 在文化转型 中 ,


被 学者们 赋 予 了 救世 的 时 代精 神 , 从而

获 得 了 与 儒 学 同 等 的 经 世致 用 的 品 格 。 在众 多 学者 质 疑儒学之时 , 廖平仍坚 守经

学 的 立场 , 因 为在 他 看来 , 经学才 是救世 的 根本 。 他 的 经 学 之变正 是其逐步 完善



经 学体 系 的 过程 , 而 以 经解庄 则 是 他欲将 子 学 纳 入 其 经 学 体 系 的 理论 尝 试 。 它扩

大 了 传统经学 的 容摄范 围 , 并 赋 予 了 传统经学 以 形而上 的抽 象 建构 , 从而 使 其经



学 具有 含 纳 切文化思想 的功能 以此 应对 中 国 文 化面 临 的 西 学冲击


, 

廖平 的 以经解庄在经学第 变 中 尚 未形成 但在 思维上他 已将 庄子 纳入




, 《 》

了 其对 经 学 思 考 的 体系 。 在 《 今古 学考 》 中 , 他指 出 古 人对今 古 文 经 判 断不 当 

文字 的 书 写 、 是 否 被立为 学 官 、 是否 有 义理或师说等 不 能作 为其 区 分标准 , 今古



之别 当 以 礼制 为主 因 此应 同 等重视 廖 氏的这 思想 虽 不 乏 其 师 张 之洞 


, 。 , 、


廖平 : 《 庄子经说叙意 》 ,
见舒大刚 ,
杨 世文 : 《 廖平全集 》 第 8 册 , 第 1 98 页 


廖平 : 《 庄子经说叙意 》 , 见舒大 刚 , 杨 世文 : 《 廖平 全 集 》 第 8 册 ,
第 1 99 页 

1 1 



山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阊 运等汉宋态度 的 影 响 , 但 庄 子 》 等 诸子 思 想 尤其使 他深 刻 体 悟 到 义 理 的 重 要
《 

“ ”
从 而 主 张 使 之 成为 考 据 的 补 充 。 可 以说 ,
廖氏 平分古今 的 经学观点 ,
并不是

完全在经学体系 下提 出 的 。 对 《 庄子》 等思想 的接受 ,


使他 改变 了 对传统经学 的

评判标准 , 因此 , 《 庄子 》 成 为其经 学 思 想 的 变化之 因 



“ ” “ ” “ ”
在 尊今抑 古 之变 中 , 廖 平通过 区 分 作 与 述 重 释今 古 文经 学 , 



庄 子 》 纳 入今文经学 的 思 想 系 统 这 是其 以 经解庄 的 正 式开始



将 《 , 。 在 二变

思想中 ,
廖 氏 认为 今文 经学 所 言 礼 法为 孔子 所 作 《 王制 》 , 以 殷礼为主 ,
兼具 虞 

夏 、 商 、 周四代 , 而 古文经所 言 礼法 则 为周 公 所作 《 周 礼》 。 廖 氏 以 礼制 不 同 作

为古文经学宗周 公 、 今文经学 宗 孔子之说 的 原 由 。 但从礼制 本身产生 的 时 间看 



孔子所 言 之礼应早 于 周 公 。 或者说 , 周 礼 应 是在 殷 礼基础 上 的 改进 , 正 如 孔子 在





回 答子张十世是否可知 时说 : 殷因于夏礼 , 所损益 , 可知 也 。 周 因 于殷礼 , 


损益 , 可知 也 。 其或继周 者 。 虽 百世 , 可知也 。 平 以 礼 制 区 分 今 古 文 是 其 思


“ ”
或对 今文 经 学 的推崇
“ ”
想的宗 旨 ,
二变 中的 尊今 , 是 他对二者 思 想溯源 的


” ”
密切相关
“ “ “ ”
结果 。 孔子 的 述而不 作 与 信 而好古 , 在 他看 来 ,
作 只 有圣


“ ”

人方能为之 , 因 此不敢 自 命作古 , 只 是传述古 义而 已 。 不作 亦 是对真 古 的 持




“ ” “ ” “

守 , 而廖平 的 尊今 的 目 的亦在求真 。 因此 , 他的 尊今抑 古 与孔子 述而




” “ ”
不作 在理念上 并 不矛 盾 。 对于庄子 , 他 以 这种经 学 理念释庄 为 作 , 可见他

对 《 庄子 》 的推崇 , 其对 《 庄子 》 的肯定反映 了 当 时诸子学 的 复兴 。 廖 氏为庄学



研 宄注入 了 经学新 意 , 同 时 亦 为 传 统 经 学扩 展 到 了 子学 的 范 畴 ,
从而 为其经 学体

系 的 重构奠定 了 基础 

“ ” “ ”

在 三变 中 , 廖平给 《 庄子 》 以 大统 说的界定 ,
明 确 了 庄子在 经学 中


“ ” “ ”

的 正 统地位 这 阶段 他所提 出 大统 小统 的 说法 即今文经的殷礼是




。 , ,

“ ” “ ”

小统 说 ,
为 治 理 中 国 之法 , 而古文经的周 礼则是 大统 说 ,
为 治 理全球之


小 统之分体现 了 其经 学致用 的 倾 向

法 这是对 二变 思想的进 步发展 大

, , 、 

“ ” “ ”
对于 《 周 礼》 的推崇 , 亦 是其孔子 改制 思想 的沿续 。
改制 目 的 是去 除原


“ ”
有积弊 , 但并非彻底 更新 , 正如其所言 今学意主救文弊 ,
古学 意主 守 时制 

“ ”
可以说 , 他的 六变 思 想均 贯 穿 了 有变有 守 的 原 则 , 而 其所 守 即 是孔经之 旨 

在 他看 来 , 经学是研 治 各种 学说 的 前提和 根本 , 而大统 、 小 统 是 其经 学 体系 下 的




“ ”

划分 。 其中 , 庄子等道家思想因 重本性而崇道德 , 被廖 氏确 定 为 大统 说之正




“ ”

宗 ,
并指 出 其源于 孔 门 之德行 科 ,
即 大统之孔子 。
他 的 这种 儒道关 系 的 定 位 


程树 德 : 《 论语集释 》 , 第 1 2 7 页 

1 1 


山 东 大学博士 学 位论文
 

发展 了 传统 以 庄子为儒 者 的 思想 , 同 时 亦 体现 了 他对儒 家 经 学 本 身 的 反 思 。 后世

儒 者 的异 端兴起 、 以 伪 为真 ,
激 发廖平对经 学 真 古 之义 的 急 切 复 归 。 以 道补 儒 正

是其 在 复 归 过程 中 选择 的 具体路径 , 而大 、 小 统之分则 为庄子等学 说 的纳 入提供



了 具 体 的 经学 空 间 和 地位 

“ ” “ ” “ ”

第四变的 天学 人学 是廖平接续 三变 大小 统 的进 步阐发 而 




, 《


地位 的 形 上确 立 是儒家
” “ ”

子 天学 人学 思 想基础上 的进 步提升 这种


》 , ,

以 经 解庄 促使其 建构 起完备 的 经学体系


“ ”
。 在 廖 氏 看来 儒 家 学说关注 六 合之 内 , 

“ ” “ “
庄 道家 重 在

老 六合之外

属于 人学 ;
、 , 应归 天学 。 道家 以 孔 学 为 源 


于 是传统儒 学 被扩 展 到 天 的 领域 ,
从而 指 明 了 其 同 源共贯 的 理路 。
对于廖 氏 


“ ”
笔 者 以 为这是其 思 想 体 系 逐渐完善 的 表现

学 之说 的 提 出 , , 他要 为 人学 

的 实 践 找 到 更合 理 的 依据 , 因 此 必 然 会上 溯 到 抽 象 的 未 知 领域 ,
而 《 庄子》 中 的


“ ” “
形上观念 ,
恰好满足 了 其重构经学 的 理论 需 要 。
廖氏 五变 的 天 人大 小 、 


” “ ”

变 的 五运六气 , 较之 四变 则更为玄奥 。 由 于其未知 , 因 此他在借鉴儒 、 道 



“ ”
释等诸家 思 想 基础上展开 了 更具主观性 的 推测 和 判 断 。 从 四变 开始 ,
廖平 的


“ ” “

经学 多 被认 为荒诞牵强 但刘 雨 涛 则 指 出 第 变 的 古 今探讨 是 下里 巴人 


, ,

” “ ” “ ” “ ” ?
变 至 六变 的 天人学 是 阳春 白雪 , 因 此 曲 高和 寡 , 难遇 知 音 。 糜平


“ ”

晚年 亦有 吾道甚孤 的感叹 。 笔者 以为 ,
人文科学 不 同 于 自 然科学 , 它 无法完


“ ”
全 用 实证经验来说 明 问 题 , 因此 , 对于无法解释 的 部 分 ,
尤其 是 天学 中的内


“ ”

科学 的 方 法来 衡 量

容 , 如果 完全用 所谓 , 必 然也存在误差 。 对于廖平 的 


学 内容 , 我们 应 当 从 其 思 想 整 体建构 的 角 度来 分 析 , 而不应 当 彻底否 定 



总之 ,
廖平对 《 庄子 》 的 接 受 与 诠解 ,
在 其经学 之变 的 不 同 阶段均 发挥着 重

要作用 。 《 庄子 》 最初成为经学 思 想 的 变化之 因 , 在客观上 已经形成 了 庄 、 经相




“ ”
通 的 理念 。 二变 之后 的 以 经解庄 ,
使 其 经 学 思 想 发生 了 从儒 学 向 庄学 的 延 展 

为 庄子确 立 儒家 的 正 统地 位 到 借鉴 庄 子形 上理念 构 建经 学 的 天 人 系 统 等 系列


过程 从 中 我们 可 以 看 出 廖平经 学发展 的 脉相 承 庄 子 》 从 其经学 之变 的 起




, 。 《

点 直伴 随其走 向 经学 的 天人学说 以 经解庄使廖 氏 最终完成 了 可统摄 切文




一 一

, ,

化 的 经 学 理 论体 系 。 这是诸子 复 兴 思 潮 下 的 产 物 , 亦 是 中 西 文 化 碰撞 中 中 国 知 识

分子为传 统文化发展寻找 出 路 的 尝试 。 这种 具有文 化涵 容力 的 经学体系 ,


亦体现

了 廖 平对 民 族文 化 的 自 信和坚守 

“ ”
在庄 学 史上 ,
廖平 以 经学诠释 《 庄子 》 是对传 统 以 儒 解庄 的 新推进 。 

? “ ”

刘雨涛 : 《 廖季平 天人 学 探原 》 , 《 社 会科学研 宄 》 1 984 年第 2 期 



1 1 


山 东 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
 

“ ”

通过 六变 的经学改造 , 重构 了 孔经系 统 ,
并将 《 庄子 》 纳入其经学体系 。 

所建立 的 孔经系 统 是 以 孔 子为 尊 ,
其六 艺 四 科包 罗 九流诸子 。 在 此基础 上 ,
孔经


“ ” “ ” “
大统

又有帝 、 王二派 ,
其中 , 庄 子 等道 家 为 皇帝 之学 , 治 , 属 天学 

“ “ ” “ ”
在宗 经方面 他打 出 的 是

传统儒家 则 属 王伯 之学 , 治 小统 , 为 人学 。 , 

复古旗号 , 但其理念 实 以 今文 经之 微 言 为真古 的 存 在 。


因此 , 对于 《 庄子 》 , 


” “ ” “ ” “ ”

为孔子真意 并 以 之为孔 门 德行 皇帝 大统

以其 微言 ,
科 、 之 、 人天


“ ”

说中 的 天学 。 他将 庄 子 等道家 思 想 纳 入经 学体 系 , 突破 了 传 统六经 的 局 限 

“ ” “ ”

并使儒家在传统 人学 的基础上 , 补充 了 形而上 的 天学 依据 。 可以说 , 



以 天人合 构建 了 完备 的经学理论 并试 图 以 之 统摄 各 派 学 说 即 通过 经 学 


一 一

, ,

合熔天 下 诸家 对此 有 不 少 学 者提 出 质 疑 因 为这 思维理路与我 国 传统 的 文


。 , ,

化 习 惯相 致 即 学者每提 出 新见大 多 依傍经学 但近代 以 来 这种牵 强 附会




, : 。 ,

” “
旧 瓶 已 扩 大至极而破裂之 象 因此 经学最后 之

有 , , 冯 友兰 评价廖 平之学是 

” “ ” ?
壁垒 , 是 结经 学 时 代之局 者也 。 笔者 以为 ,
就经 学本 身 而 言 , 它在千年 的

历史发展 中 , 不 断 吸纳 诸家 思 想 , 体现 了 其 自 身 开 放性 的 特 点 。 当 面对新时代 的

境遇 时 这种 附会 亦 是 种对文 化融合 的探索 因此 对于廖平试 图 以 经学统摄




, 。 ,

诸子等文化 思想 的 尝试 ,
我 们 不 应 仅 从 看 似 不 恰 当 的 结 论 进 行 批评 , 而 应 以 理解

或 同 情 的 态度探寻其之所 以 如此 的 原 因 或 目 的 。 这样 ,
我们 才 能不 负 前人为推进

学术发展 而付 出 的艰辛努力 


冯友兰 : 《 冯友兰论廖平 》 , 见舒大刚 ,
杨世文 : 《 廖平全集 》 第 1 1 册 , 第 6 36 页 

1 1 


山 东 大 学 博士 学位论 文



第 四章 中 西 融合 视 角 下 的 近现 代 庄 学 新 变

新文 化运动 的 倡 导 者欲解放人 们 观 念上 的 精神 桎梏 对 传 统 文 化及 礼 教 展 开

 ,

了 猛烈 抨击 。 他们 通过对西 学 引 介及 中 西 比 较 , 激起 了 学 界对传 统 思 想 价值 的 重

新估 定 。 他 们 倡 导 个人解放 、 个性张扬 , 意 在 廓清 传 统 经 典 说 教 的 束 缚 , 从而建





立新文化 、 新文 明 。 顾颉刚就 曾 说 :
精神 学说 在 中 极不 昌 盛 , 自 从战 国 以来 

只 有 先圣先王 的 精神 ,
没有 自 己 的精神 ; 自 从严 复译 了 《 天演 论》 、 《 群 己 权 界 论 》

其他又有 民权 主 平等 诸名 词 见在 出 版物里 大家


等书
‘ ’ ‘ ’ ‘ ’ ’

, 、
自 、 自 由 、 ,

” ?
看 了 方晓得 自 己是 个人 不是 具 附属 品 近现代 学者大都认识 到 新 价值


一 一

, 。 ,

观念 的 重建并不 能完全脱离 传统 , 传 统文 化精华应参 与 到 新 的 文 化建设 当 中 。






王 国 维即 曾 言 外来思想 即令 时输入 非与我 中 国 固 有之思想相 化 决不能


, , ,

” @ “ ”

保其势 力 。 钱钟 书在 《 谈 艺录 》 中 亦 曾 强调 明 其矛盾 , 而复通 以骑驿 



中 西 贯通之理 作 为 传 统 文 化经 典 之 的 庄子 它 以 博大 的 开放性 品 格 


。 《 》 , ,

为 与 西 学对话 的 传统文化 资源之 其 开 阔 的 阐 释 空 间 为 中 西 文 化 的 交锋 与 融 合





提供 了 对接 的 可 能 。 秦毓鎏亦 言 , 《 庄子 》 书 中 所 言 间 有与 西 方哲 学说相 符者 

” ?
即 为注 明 , 足征 心理相 同 ,
无古 今东 西 之别 , 非敢 以 己 意 牵 强 附会 也 。 可以

说 , 在近 现代 庄 学 研 宄 中 , 以西学阐释 《 庄子 》 是新 时 代 的 产 物 , 它 不仅表现在

研宄视角 、 方法上 的 变化 , 也 体现在 内 容 选择及 价 值取 向 上 的 变化 。 具体而 言 



主 要 有 西 方 的 进化论 、 快乐 主义 、 自 由 思想 、 马 克 思主义等 内 容 的 融入 , 虽然有



时不 免牵强 , 但其对 《 庄 子 》 新 义涵 的 发掘 及 文 化 生命 的 延 续 , 发挥 了 历 史性 的

重要作 用 , 对于 中 西 文化交融 下 的 新文 化建设 , 亦 具 有积 极价值和 意义 



第 一

节 《 庄 子 》 与 进 化论思想

1 895 年 ,
严 复完 成 《 天演 论 》 译述 ,
将西方进化 思想 系 统性地 引 介 至 中 国 

“ ” ?
他 自 言 天 演之说 是 本 五 十年 来 西 人新得 之学 , 可谓是 当 时世界学术 思 想 的

前沿 这 思 想 的 传入 对近现代 中 国 学 界 产 生深 远 影 响 在庄学领域 近现代




。 , 。 ,

学 者 在进 化 论 与 庄 子 思 想 之 间 建 构 关联 , 并 出 现 了 以 进化 论 释 庄 的 新诠解 。 综观


顾颉 刚 : 《 中 国 近来 学术 思 想 界 的 变迁 观 》 , 见 《 顾颉刚经典文存 》 , 上海 : 上海大学 出 版 社 , 2 0 03 年 

第 20 页 


王国 维 : 《 论 近年 之学 术 界 》 ,
见 《 静庵 文 集 》 ,
沈阳 : 辽 宁 教 育 出 版社 , 1 99 7 年 ,
第 1 1 5 页 


秦毓鎏 : 《读 庄 穷 年录 载方 勇 》 , : 《 子藏 ?
庄子卷 》 第 1 4 1 册 ,
第 4 99 页 


严复 著 , 王栻主编 严复集 第 : 《 》 5 册 , 第 1 32 1 页 

1 1 


山 东 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



两者 的对话与 交融 , 我们 可 以 看到 学 者们对 《 庄子》 、 进 化论意 蕴理解 的 不 同 侧



重 , 以 及对 中 西文化融合方式 的 不懈求索 与深入 , 这其 中 有继承 、 有批判 ,


亦有

创造性 的 发展 。 对此 , 笔者拟 以 严复 、 胡适 、 章 鸿 钊 为 代表 , 梳理 、 辨析进化论



在 庄 学 界 的 阐 释 变 化及 利 弊 得 失 从而 呈 现 其 重构 与 发 展 过程及对 中 西 文 化 融通

 ,

路径 的 探索 意 义 。 可以说 , 他 们 的 研 寻经验 , 亦为 当 下 中 西 文化 的 交流与 互鉴提



供 了 有益启 迪 

“ ”

、 严复以 天演 解庄 : 进化 思 想 的 引 入

严复对 《 庄子 》 颇为钟 爱 , 并不厌 多 次评 点 。 1 9 1 2 年在与 熊 纯如 的书信 中 



他即 明言 予 生平喜 读 庄子 》 于其道理 唯唯 否 否 每 开卷 有所见 则随




: 《 , , , ,

下丹黄 。 马 通伯 借 之 去 不 肯 还 , 乃 以 新 帙见与 , 己 意 亦 颇鞅鞅 , 今 即 欲更拟 , 




” ¥
退不可知 又须 费 番 思索 从这段记述可 知 此前他 己完成 部关于 庄子
一 一

, 。 , 《 

的 点评 , 由 于借出 而失 ,
所 以 欲再 次批 阅 。 在 1 9 1 6 年的书信 中 , 他与 熊 氏再次



提及此事 , 言 平生于 《 庄子》 累读不厌 , 因 其 说理 , 语语打破后 壁 ,
往往至今

不能出其范围 其言 曰 公器 也 不可 以 多 取 仁义 先王之蘧庐 也 


。 : 名 , , ; , ,

可以 宿 而不可 以久处 庄生在 古 则 言 仁义 使生今 则 当 言 平等



, 。 , , , 、 

” @
由 、 博爱 、 民权诸 学 说 矣 。 可见 , 他始终未停止对庄子 思 想 的 品 读 ,
并体悟

出 其平等 、 自 由 、 博爱 、 民权等 内 容 , 而这些 认识恰恰 受到 了 西 方进 化论 的 影 响 



但值得注意 的 是 , 严 复 所接 受 的 主 要 是 赫 胥 黎 的 进 化 思 想 ,
侧 重 强调 的 是对 人类

社会 的作用 。 严 氏 作 为进化 思 想 的重 要传 播者 ,
他所 言 说 的进 化论 己 非完 全 是 西

方式 的 , 而是具有 了 融合 中 西 文化 的特 点 , 体现 了 其欲救世而对 西 学 的 消 化性借




鉴 , 这在 《 庄子 》 的诠释 中 亦有 明 显 表现 。 因此 , 曾 克耑在 《 〈 庄子 〉 评语 》 序



中言 : 庄 生盖忧 世之深 , 用 世之急 , 而思有 以拯其敝 ,
挽其危 ,
… …

斯义也 

” ?


严子 几道其 知 之 矣 。

对 《 庄子》 的评 点 , 严 复 首 次将天演进 化 思 想 与 庄子 思 想 建构 起关联 , 虽然



是只 言片语 , 但却 开启 了 解庄 的新方 向 。
如 


夫吹万 不 同 己也

齐物论》

《 :

而 使其 自 , 咸其 自 取 。 严 复评 :




严复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3 册 , 第 608 页 


严复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3 册 , 第 648 页 


严复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第 1 1 48 页 

1 1 


山 东 大学 博 士 学 位 论文
 




此 近世 学 者 所 谓 天 演 也

之转 ,
物 自 为 变 。 。


《 德充符》 :
有 人之 形 ,
无 人之情 。
有 人之形 ,
故群 于人 ,
无 人之 情 

所 以属 于人也

故 是非 不 得 于 身 。 眇乎 小哉 ,

警乎 大哉 ,
独成其 天 !
严 复


” 


贵 能 通灵

评 : 此 天 演论所谓 ,
吾为 弱草 ,

化者

《 应 帝王》 总评 :
郭注云 ,
夫 无 心 而 任乎 自 ,
应 为 帝王也 。 此解

与 挽近 欧 西 言 治 者 所 主 张 合 。 凡 国 无论其 为 君 主 ,
为 民主 , 其 主 治 行政者 

即帝王也 。 为 帝王者 , 其主 治 行政 ,
凡可 以听民 自 为 自 由者 ,
应 一

切听其 

得 各尽其 天职 各 奋于 义 务 而 民 生始 有进化 之可期





为 自 由 ,
而后 国 民 ,
自 ,



从 上 述评 语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 严复 以 天演 思 想释庄贯 穿 了 自 然 人类 与 政 事 那 么
、 。 

庄子 的 本意如 何 ? 庄子 言地籁 、 人籁 , 均 可从窍穴 、 箫 管之类可 知 , 而天籁则深




“ ” “

玄 难悟 对此 庄子 言天籁为 咸其 自 取 郭象曰 夫天鑛者 岂 复别有 




。 , 。 : ,

哉 即 众窍 比 竹之属 接乎有 生 之类 会而共成 天也 我 既不 能生物 





… …
? , , 。 ,

亦 不 能生我 , 则 我 自 然矣 。 自 己而然 , 则 谓之天然 。 天然耳 ,


非为也 , 故 以 天言


” @
之 郭 象 以 物 我之别 突 显 了 万物 的 为运 动 并 以 之 为 我成就 的 天然方式

。 、 自 , 自 

陈详道则 将这种 阐 释更 加 形 象化 ,
其注 曰 : 风之 吹 万 不 同 , 而咸其 自 取 , 岂异

是哉 ? 此所 以 为天籁 也 。 风 以 虚而善入 , 窍 以虚而善容 , 籁者 出 于虚而 己 。 即虚




” ?
即 实 以观物 物无 不 异 也 他将这种 天 然 自 为称 为
“ ”
以观物 , 物无不齐 ;
, 。
虚 

“ ”
自 为而后 表现 出 的有形 则 为 实 。 因此 , 从不 同 的视角 , 便有 了 齐 与 不齐 的 分

别 严复所 言 庄子 的。 自 然 天 演 思 想 即 体现 了 从万 物发生动 因 向 现 象关 注 的 转变 , 

可以说 , 自 然 而 然是庄 子 的 本意 , 虽然郭 象 、 陈详道对其 阐 释 的 视角 不 同 , 但其





中 万 物 发生 的 自

所强调 的 均 是 庄子 》 然而然 的动 因 严复 的 气 之转 可谓


《 。


是对 前 人 释 庄 发 生动 因 的 继承

, 但 物 自 为变 则体现 出 不 同 于 前人的侧重点 

“ ”
而是重在从现象层面 强调 《 庄子 》 中 的 自 化 思想 。 从严复 的解庄看 , 他 的进


“ ”

化论 意 在 通过 物 自 为 变 突 显 天 演 的 特 点 他没 有 否 定 庄子 本 意 中 的 ,
自 然变化 

但 他 的 思 想 更 加 重 视对 变 化现 象 的 关注 。 同时 ,
他亦 强调 了 与 天道 相 通是庄子 与


“ ”
进化思 想 构成关联 的关键 。 可以说 ,
严 复所谓 的 天演 思 想 包 含 了 形上 天道与


严复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第 1 1 06 页 


严复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第 1 1 1 6 页 


严复著 , 王栻主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第 1 1 1 8 页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第 5 , 1 页 


 [ 南宋 褚伯 秀 ] : 《 庄子义海纂 微 》 ,
第 25 页 

1 20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形 下 物 相 两 个 方面 

由 万物至人 , 是严 氏将 自 然 天演 思 想 在 人类 世 界 的 设想 与 致用 。 对于人 , 


“ ”
子强调 了 有 人之形 , 无人之 情 。 有人之形则 可在世 间 和光 同 尘 , 无人之情则

可 回 归灵真 体道 忘我 无是非分别 的苦恼 这种有 与 无 的 统 体现 了 人与


, , 。 ,


“ ”
然合 的 大境 成玄英 言 迹闵_俗 形 系 人群 与 物不殊 所 以 称之为渺 小

。 , , , ,


“ ” ?
然而其 万境都忘 , 智 德 高远 , 凝照 弘远 ,
… …

独成 自 然 之至 , 又是何等 阔



大 褚伯 秀言 有 人之 形 饮食起 居 同 也 无人之情 是非好恶不 动于 中
‘ ’ ‘ ’


: , ; , 

也 吵乎小哉 此形之在 天地 警乎大哉 此 德 之在 性情也 以 己之性情


‘ ‘ ’

。 ;
, 。 

” @
复 己之 自 然 。 此 处之 意重 在 强调 有人 之形 而 无 是 非 之情 , 群居于人则 能独成其


“ ”
此亦天演之理

天 , 严复谓 吾为弱草 ,
贵 能通灵 , 。 可见严 氏将 《 庄子 》 中 



道虚忘 的 内 容纳入 了 天演 思 想 

严 复关于 人 间 致 用 的 天演 思 想 不 仅 包括 作 为 主 体之 人 的 复 性 通
“ ”
, 道 , 

且 亦指 向 了 政治 民生之进化 。 他指 出 《 应帝王 》 的 政治 理念是君无为而 民 自 化 



“ ”
这种 帝 王 的 无 为之 治 与 西 方 听民 为 自 由 思 想相 致 此种 治道可使 国 民

自 。


尽其天职与 义务 , 从而推动 民 生 的进步 。 此处 , 国 民的 自 由 、 自 为是将个人 的 



化扩 展 到 了 群 体 之 中 , 并 以 此 使 天 演 思 想 应 用 到 政 治 领域 。 如对于 且鸟 高飞 

” “
以避繒弋之害 段 严 复 即 以进化 思 想解之 他说 夫物竞之烈 各求 自

, , : 自 , 

存 以厚生 。 以 鸟 鼠 之微 , 尚 知高飞深穴 , 以 避 镨弋重凿之 患 。 人 类之 智 , 过鸟 鼠




” ?
也远矣 !
岂 可束缚驰骤 于经式 仪度之 中 , 令其不得 自 由 、 自 化 ? 他将鸟 鼠 避

害 与 物 竞求 存联 系 在 起 从而 为人类寻求 突 破传统仪度 的 自 由 化提供理论




, 、 自

依据 这种 比 附显 然有些生硬 此外 值得 提的是 从其 由 个人到 群体 的 延 伸




, 。 , ,

中 , 严复并没有提 出 人与 人之 间 关 系 的 自 然之理 , 因 此他所 言 的 天职 、 义务便缺



少 了 实质 性的 内 涵和 方 向 。 可 以说 , 这种有关西 欧 自 由 民 主 的 解读 并非 《 庄 子 》

中 本有之意 , 而 是严 复在 中 西 文化交 融背景 下对庄子 思 想 的 新 阐 释 



从 严 复对 庄 子 《 》 的解读看 , 他 的 天演 思 想含纳 了 由 万物至人事 的具体展 开 



“ ”
这种 逻辑理路 与 传 统 的 道 论具有 内 在 的 致性 在释义上 他 的 天演 思 想与


。 ,

传统 自 然 与人 的解读大体相 同 , 只 有在政治 的应用 中 , 增添 了 西方 自 由 思想 的融



入 。 也就是说 , 他传 播 天演 思 想 的 目 的 在于 以 新 思 想挽 救危亡 的 时 局 , 而其在 



“ ”
然与 人 的理论建构上 , 仍然 是传 统之 道 的观念 。 严 复对 《 庄子 》 进化思 想 的


 [ 清 郭庆藩
] : 《 庄 子集释》 , 第 20 1 页 


 [ 南宋 褚伯 秀 ] : 《 庄子义海 纂 微》 ,
第 1 68 页 


严复 著 , 王 栻主 编 : 《 严 复集 》 第 4 册 ,
第 1 1 1 8 页 

1 2 



山东 大学 博士 学 位 论文 

发掘 是 在 赫 胥 黎 社 会进 化论 思 想 基础 上 的 新 i 全解 , 因 此呈现 出 与 达尔 文物种 进化


“ ”
思想 的 明 显不 同 如 对 于 具有进 化 思 想 代表 性 的 至乐》 种 有几 段 他的


。 《 ,

评 点 也 并 未 直 言 其 为 进化 之 意 , 而是指 出 特其名 词 不 易 解释 , 文所解析者 , 





未必 是 , 对于生物功 用 变化 的 细琐情形 , 亦不尽然相 同 , 而相 同 的 只 是生 物变


“ ” ¥
从上述分 析可 见 严复 的 以 天演 思
“ ”

化之 大略 , 以此 大略 则 二者 可互 证 。 , 

想 解 庄 并 未 涉 及 进 化 思 想 的 生 物 理论 依 据 , 而 是重在 从 《 庄子 》 中 生物变化之形

与 之建立关联 , 这 与 严 复 对 赫 胥 黎 进 化 思 想 的 接 受有 关 。 可以说 , 在庄学界 ,




胥 黎 的 社 会进化论 思 想 要 早于达尔 文 物种 进化论 思 想 的 影 响 或者 说庄子 思 想 与



 ,

进化论 思 想 融合 的 尝试起 始 于对赫 胥 黎社 会进化论 思 想 的 认识 这种 早期探 索 虽



 。

然存在 争议和 不足 , 但 值 得肯 定 的 是 , 这种 以 天演 思 想 解庄 引 入 了 西 方 的 政 治 理

念 ,
开拓 了 新 的 救 国 方法 和 思 路 ; 同 时对于 庄子 思 想 与进化思 想 的关联 , 亦引发

了 时 人对 这 问 题 的 继续 研 寻 从而 也推动 了 中 西 文 化融合 的 进程

, 

“ ”
二 、 胡适以 进化 解庄 :
物 种 依据 的 相 通

由 于严复 《 天 演 论 》 译 介 引 入 的 是 赫胥 黎 的 社 会进 化论 思 想 ,
并通过 以 天演

解庄 与 庄 子 思 想 建立关联 , 因 此 他 并 未 从进化 论 的 物 种 前 提进 行 论 证 , 而主 要在

政治 致用 中 提 出 民生 自 由 的设想 。 这种 新观 点 的 提 出 , 严 氏 也 仅 是在评点 中 简 单

谈及 ,
并无系 统分析 。 与 之相较 , 胡 适 则 以 达尔 文 的 生 物进 化论 思 想 为 指 导 , 

庄 子 》 中 的 物种进化思想 展开进 步探索 虽然 仍是 问 题重重 但他 亦 不 断 修




《 , ,

正 , 其 研 宄 促进 了 西 方进 化 思 想 的 传播 , 同 时 也 展开 了 以 进化 论解庄 的 新诠释 

胡 适在 年发表 的 先秦诸子进化论 》 文中 明确提 出 庄子 的 进化




1 9 1 7 《 ,

“ ”
他认 为 天 下 万 物

论 思想 , 其 理论 根据 是近世生 物 进化论 中 的 不同形 现象 。 

的 不 同 形并非杂乱无章 而是在 不 同 中 有 种等级 种 次序 毫不乱 




一 一 一

, , , 。

” @ “ 

个有 等 级 次序 的 不 同 形 乃 是 生 物进化 论 的 起 点 , 。 庄子 的 进化论也 以 有同形


“ ” “

为起点 ,
如 《 逍遥游 》 中 的 小 大之辨 。 他认为 《 寓言》 中 万物 皆种 也 , 


“ ”

的总括 与 生物学

不 同形相禅 即是 《 物种 起源 》 。 万物 皆 出 于 几 , 皆入于 几 


程生 马
“ ”

家的 精子 说相合 。 《 至乐 》 篇 中 种有几 … …

, 马生人 , 人又 反入于

胡适亦指 出 它排 列 了 从极 下 等 的 微生物 到 高等之人 的进化过程


”

机 段 其与


, ,


生物进化 论相 同 ; 而 《 齐物论 》 中 鳅 寝湿 、 猿 处木 、 民食刍 豢 ,
麋鹿食荐 ,



严复著 , 王栻主编 : 《 严复集 》 第 4 册 ,
第 1 1 30 页 


胡道静 : 《 十家论庄 》 , 上海 : 上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2004 年 ,
第 6 页 

1 22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 “ ”
且甘带 , 鸱鸦嗜 鼠 等 不 同 生存之道 , 与 适者 生存 之说相合 。 可 以说 , 这种

阐 释将庄子 思想与 物种进化结 合在 起 与 严复相较 体现 出 对生 物进化理 论前




, ,

提 的根本性重视 但不可否认 的 是 这种 推 理 判 断仍 存在 定问题


, , 、 

关于物种 起源 , 达尔文 曾 明 确指 出 , 自 然 学 者 通 常 从 生物 的 亲缘 关 联 、 胚胎



关联 、 地理分布 、 地 质 上 的接续等方 面进行 思考 , 认为 物 种 不 是被 独 立创 造 出


” 0
来的 却 像变种 样 是 从其 他物种 传 下 来 的 这种 认 识 即 使 很 有 根据 还是


, , 。 ,

不充分的 。 于是 , 他 从细 心 观 察 家 养 动 物 和 栽 培 植 物 开 始 , 研 宄特种 的 遗传 和 变


异 他 的结论是 物种 不是不变 的 那 些属 于所谓 同 属 的 生物都是另 个并且


一 

。 ;

般是 己经绝灭 的 物种 的 直系 后代 这与 任何 个物种 的 公认 的变种 是 该物种 的 后




” ?
代 , 是 同 样 的情形 。
从其 论 述可见 , 达尔 文否定 了 不 同 种之 间 的变异 关系 

“ ”

他 所 言 的 变 异 进化 是 在 同 种 间 进行 的 。
很明显 , 这与 胡适所强调 的 不同形 

没有 建立起相 应关联 

达尔 文认 为 在 众 多 生物共存 的 环境 中
“ ” “
另外 , 关于 适者生存 问题 , , , 

何生物 如 果 能 以 任 何 方 式 发生 有 利 于 自 己的 、 纵使是微小 的变异 , 它 在 复杂 的 而



且 时 常变化 中 的生活条件下 , 将会获 得较好 的 生存机会 , 因 而 它 就 自 然地被选择



了 。 由 于 坚 强 的 遗传 原 理 , 任 何被选择 的 变种 ,
将会繁殖它 的 新 的 和 变异 了 的类


” ? “ ” “ ” “
型 。 所谓 自 然选择 或 最适者生存 , 即是 有利 的个体差异和变异 的 保


? “
适者 生存

存 以及 那些有 害 变异 的 毁灭 是物 种 变 化最 主 要 的 但 不 是 独


, 。

” ?
无二 的手段 。 从其对适者生存 的 阐 释可知 , 万物 在 不 同 处境 下 的 不 同 生 存方


“ ”
式亦不构 成与 适者生存 相契 。 对此 ,
胡 适在 后 来 的 《 中 国 哲 学 史大纲 》 中 做


了 定 的 修正 在第 九 篇 庄子 》 的第 章 胡适专 门 探讨 了 庄子时代 的 生物


一 一

。 《 ,

” “ ” “ ”
进化论 问题 。 与之前 的 庄子的进化论 相较 , 此时他不是从 不同形 的生


“ ” “

物进化观点 入手 而是 以 万 物变迁 为 契入 二字 是 庄 子 》


点明 化

, ,
自 , 《

” ?
生物进化论 的大 旨 。 在这里 , 他首先 强调 了 万物本是 同 类 , 后 来才有 了 各种


“ ” “ ” “ ”
不 同形 , 这种 在 同 类 下而 发展 出 的 不同形 与 达尔 文 物种不变 前提下

的 进 化论才有 了 些相 合 庄子 》 中 所 言 生物进化论是万 物 的 生自

他认 为 自 

。 《


吾有待而然者耶
“ ”
化 , 并无主 宰 。 《 齐物论 》 中 ? 吾 所待 以 有待而 然 者 耶 ?  


[ 英 达尔 文
] : 《 物种起源 ?
绪论》 , 北京 :
商务印 书馆 , 1 98 1 年 , 第 1 7 页 


[ 英 ] 达尔 文 : 《 物种起源 ?
绪论 》 ,
第 1 8 页 


 [ 英 达尔 文
] : 《 物种起源 ?
绪论 》 ,
第 1 8 页 


 [ 英 达尔 文
] : 《 物种起源 》 ,
第 97 页 


 英 达尔 文
[ 物种起源
] : 《

绪论》 ,
第 1 8 页 


胡适 中 国 哲学史大纲 : 《 》 ,
第 209 页 

1 23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是这种进 化 的 写 照 

“ ” “ ”

在讨 论 庄子进化论 中 适者生存 问 题时 , 胡适提 出 了 适合 的 两种情况 



即 自 动 的 适合 与 被动 的 适 合 。 由于 《 庄 子 》 中 的 进 化论 仅 言 及 被动 的 适合 , 因此


” ? “

天然 的 生物进化论 这与 达 尔 文进化论 中 的 



他称之为 完全 被 动 的 、 , 自
“ ”

在此 胡 适修正 了 先前庄 子进化论与 适者生存



选择 并 不 具有 致性 相近


。 ,


之说 ,
认 为这种 进 化并 不构 成 万 物 变迁 的 缘 由 ,
并指 出 这是 《 庄子 》 生物进化


“ ”

庄子 的 进化思 想 并 非达尔 文进化论 的 适者生存 而是





论 的 大缺 点 。
他认为 , ,

“ 

种消极 被动 意 义 上 的进 化论 可以说 对于万 物演变之 因 庄子 的 自 化


、 。 , ,

思 想 与 达 尔 文 的 进化论有根 本上 的 差别 个 是 被动 的 个 是主 动 的 由于胡


一 一

, , 。

“ ”

适 以 西 方进 化论 为评判 标准 , 因 此他否 定 了 自 化 在 万物演 变 中 的 作 用 。 可以



说 , 对于 庄子 的进化思 想 ,
胡 适进行 了 两者理论 依 据 方面 的 比 较 探讨 , 并对 自 

的 观 点 不 断 地给 予 修 正 

通 过对 庄 子 、 达尔 文 思想差异 性 的 比较 , 胡 适否 定 了 《 庄子 》 中 的进化思 想 

但 从 现象层 面 上 胡适则 找 到 了 两 者 的 相 契 处 并认 为 其 中 所 存在 的 进化论 是 显


, 
 ,

” “ ” “

而易见 , 毫无可 疑 的 。
如对于 《 至乐 》 篇 种有几 的 理解 , 他明确指 出 : 

字 是指 物 种 最初 时代 的 种 子 也可 叫 作元子 这些种子 得着 水 便变 成



… …

, 。 , ,

种微生物 细如 断丝 到 了 水土交界之 际 便又成 了 种 下 等生物 到了陆





… … … …

, ,

地上 便变 成 了 种陆生 的 生物 此 以后 层 层地进化 直到最高等




一 一 一 一


… …

, , ,


这 种 以 进化 思 想 解 庄 在 学 术 界 虽 然 受 到 质 疑 但也得到 了 不少 学者 的
”
的 人类 。 , 

支持 从而 亦推动 了 这 问 题研 究 的深入 如高亨在 诸子新笺 》 中 对庄子 




, 。 《

及 庄 子 所 言 的 各 种 生 物 情状进行 了 精详 的 考证笺解 并最后 指 出 几借为





有几 ,

虮 。
虮之 为物 , 其体合本为大虮 , 其体碎各成 小虮 , 盖 以 细胞为生存单位 ,
故能


”? “

不死而 易 于繁殖 。 庄子 之生物轮化论 以 虮为枢纽 , 良有 以也 。 虽然 生物轮



仍有演 化方 向 上 的 差 别

生物进化论 但他 的考证却 客观呈现 了 不 同
” “
化论 与 , 

条件 下 生 物 演变 的 状态 。 郎擎霄 的 《 庄子 学案 》 也专 章 谈论 到 庄子 的 进 化论 问 题 

他 与 胡 适 从生 物 进化论 的 契入 不 同 , 其 庄 子进 化论 指 向 了 宇 宙 天演 。 他说 :


谓 物种 相 禅变化 , 由 同 形而变为不 同 形者 。
始 卒若环 ,
莫窥端倪 , 是谓 天均 也 

” ?
然而 万物之种 类卒有不 同 , 则 又 因 乎 天 演 进 化之 故 。 他所说 的 天演进化 , 不同



而 是生物之种

各 因 其 环 境之 殊而 演 进 而 变

于 胡 适所 言 被动 的 生 物进化论 , 


胡适 : 《 中 国 哲 学史大纲 》 ,
第 2 1 3 页 


胡适 : 《 中 国 哲学史大纲》 ,
第 2 1 0 页 


高亨 : 《 诸子新笺 》 ,
济南 : 山东人民出 版社 , 1 96 1 年 ,
第 9 1 页 


郎擎霄 《 庄子 学 案 第 页

: 》 , 59 60 

1 24


山 东 大学 博 士 学位 论 文
 


化 , 在这里 他突 出 了 环境 的 作 用 和影 响 , 具 有 了 在特 定环境 限 定 下主 动 进化 的


“ ”

味道 ,
但 它 仍在 自 化 的范围 内 。 此外 , 在进 化论方面 ,
他还 论及 了 《 庄 子 》
“ ”

中 生物遗传 的 问 题 。 如 雌雄 片 合 , 于 是庸有 , 道 出 了 动 植物两 界 最普遍 的 遗




“ ” “ ”

传生育 方法 , 而 果 窳有理 、 唯虫 能虫 等 则 点 明 了 种 性 遗传 的 通 则 。 在外境




要求下 物 种 本 身 虽有 出 现变异 的 可 能 但 生物之殊性殊技



, , , 从遗传 中 保存 

这 既 保 证 了 物 种 的 特 性 和 生命 力 同 时 亦 使 生 物 界 的 生 态 不 失 正 轨 与 胡 适 相 较 , 。 

郎 氏 对 庄 子进化论 的 阐 释 突 出 了 环境与 物 种 生 存 的 关 系 。 同时 ,
他还 从遗传进化

的 视角 重新 解读 了 庄子 文本 这 种 理解与 达尔 文 的 进化论有 了 进 步 的相合 




。 ,

“ ” “ ”

其与 然选择 中 通过竞争而 优胜劣汰 的 物种进化仍有 定距离


自 

与 严复相 较 胡 适 以达尔 文 的 进化思想 释庄 打开 了 两者在物种进化依据方面




的 相 通 严复解庄 的 。 目 的是 引 入西方 国 民 自 由 的 政治理念 实现 中 西 文 化 的 融通 , 



体现 了 庄子 思 想 的 入世精 神 ; 而胡适的解庄 , 则 重在批评庄子 ,


即 使在进化思 想

相 通 的 方面 , 亦指 出 了 其 被动 的缺点 及其命 定 主义 、 守 旧 主义 的流弊 。 对此 , 




“ ” ?
提 出 了 须 重 人择 人事 人力 的 面 在解庄 中 他们运用 了 不
‘ ‘ ’



’ ‘ ’ 一

、 、 。 ,

同 的进化论思想 , 亦 呈 现 了 中 西 文 化 交流 的 深 入 趋 势 。 他们对庄子思 想认识 的 观



点 和态度 虽然不 同 ,
得 出 的救 国 途径也不 同 , 但在 西 方进化论 的 传播方 面 则 发挥


了 重要作 用 。 他们 的 阐 释 不但为庄学发展 引 入 了 新 的 理论 学 说 , 而 且 亦 为 进化 论

成为学术 思想 、 政治 思 想 的理论根据拉开 了 序幕 

“ ” " ”
三 、 章鸿 钊 的 天择 律 与 天钧 律 : 进化思想 的 新定 位

关 于进化论与 庄子 思 想 的 融通 , 严复 、 胡适 、
章 鸿钊 等人均 为 之做 出 了 努力

与 尝试 。 严 复 首先将天演进化 思 想 引 入 《 庄子 》 释 义 , 胡适试 图 在物种 依据方面




实现交汇 , 但最 终结 论 却 是对庄子被 动进化思 想 的批评 。
章鸿钊则 以对庄子思 想

赞 叹 的 态度对 二 者进 行 了 系 统 比较 使 我们 更清 晰 地看到 了 达尔 文 的 天 择 思 想 与

 ,

庄子天钧 思想 的异 同 。 在 中 西文化的 比较 中 ,
他 明 确 了 二 者思 想 的交融之点 , 



他将进化论置 于

殊 异 处 突 显 了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优越 性 。 道 论体系 的 定位 , 

为 中 西 文 化 的 融通做 出 了 新 的探索 和 尝试 

“ ” “ ”
章鸿钊在 天择律 与 天钧律 比较之前 , 首 先将进化思想 与 中 国 的 变 易


并将 达尔 文 思 想 置于 传 统

思 想 进行 了 历 史性溯 源 , 道 的 思 想统摄之 下 ,
建立

起 中 西 文化 的 交流与 融通 。 自 古 以 来 万 物 的 起源 是 中 西 方文化共 同 关注 的 问 题
, 


胡道静 : 《 十家论庄 》 ,
第 1 0 页 

1 25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生 物进化 论 是 西 方学术 思 想 的大解放 , 它 突破 了 传统上帝造物 的 思维束缚 , 提出



万 物 是进 化 的 结 果和 产 物 , 这是 由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向 历 史 唯物主 义 的 重要 转 变 。 

国 人对 万 物变迁 的 认识 与 传 统 西 方 的 宗 教 观 点 不 同 ,
他不是 以 上帝 ( 或神 ) 与万

道生

物直 接发 生 关联 而 是 客 观 呈 现 了 万 物 变 化 的 过程 如 老子 的 生二
一 一

, 。 , 

” “ ”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列子 的 易 变而为 变而 为 七 七变而为 九 等 



, , , 。

” ?
因此 达尔文 的进化 思 想在 中 国 并

鸿钊 认为这 即 是 种变化相 生 的 道理 

, ,

非首创 可以说 这种 观 点 的 提 出 与 胡适注重现象层面对二 者 的 认识 具有 




。 , ,

性 , 但在 中 西 文化 的态 度上 ,
章 鸿 钊 则 更 强调 了 中 国 传统 思 想 的 优越性 。 同时 

“ ”

他也吸 收 了 严复 以 道 论 思 想 阐 释进 化论 的 经验 。 在 他看来 , 进 化论 的 物种 是


“ ”
致 这 当 是他在 中 西

万物 的始基 与 中 国 传 统之 道 取得 了 义涵 上 的

种 

, ,

异 元 文 化 中 所寻 找 到 的 交汇之 点 这 思径扩大 了 严复 的 气 之转而 物 变的天




一 一

。 自

“ ” “ ” “ 

演依据 , 因 为严 氏所 言 万物天演主要是 道 的 形 而 下 的 呈现 , 而当 种 与 道
“ ” “ ”

相 对应时 ,
实 际 上 增 加 了 道 的形而上补充 。 我们 知道 , 物种 起源之 种 

西方文化 中 是 个 形而 下 的 概念 它 是 客观存在 的 实体 而 章 氏 的 诠解 则为之




, , ,

涵注 了 形而上 的 内 容 。 这种理论依据 关 系 的 建构 ,
使 西 方进 化论 具 有 了 中 国 思 想

的特点 。 也可 以 说 , 他在借鉴 西方思想 的 同 时 , 也 对 其进 行 了 理论 依 据 的 改 造 



值 得注 意 的 是 , 在对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与 西 方进化论建立 关联 的 过程 中 , 他并没

的 思 想 进 行 笼 统衔接 而 是 点 明 了 变迁现象层面 的 共 同 基础
“ ” “ ”

有将 种 与 道 , 

章鸿钊 指 出 , 两者均 是 从观 察 入手 , 但 中 国 古 人重 在 从现 象 中 提 炼 原 理 , 这体 现

了 中国 思 想 重在实用 的 目 的 。 如 《 易经》 的 八卦爻象 , 是在 大量 的 事 实 观察 基 础





上所得 出 的 变化规律 , 正 如 孔子所 言 仰 则 观象于天 ,
俯则观法于地 ,
观鸟 兽之

文与地之宜 , 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 于 是始作 八卦 , 以 通神 明 之德 , 以类万物之



这也就是说 八卦 的 爻 象绝非凭空 结撰 它 是 在 大 量 事实 基 础 上 的 归 纳 和

情 。 , , 

“ ”

总结 。 《 大学 》 中 的八纲 亦是 以 格物 为 契入 ,
最终实现治 国 平天 下 的 理想 

这些都 说 明 中 国 传统文 化并非 以 虚无为基础 , 而 是 重 在 从事 实 和 物 理上 下 功 夫 



“ ”

它 是 以 现 象 为根基 发 展 出 来 的 思 想 智 慧 的 结 晶 。 达尔 文 的 天 择律 是对各种 生

物 现 象 观 察 数十 年后 的 研 宄 总 结 , 它 虽与 中 国 学 说没有思想上 的渊源 ,
但其观 察


的 结果 却 完全相 同 ,
因此 , 这亦 构 成 了 与 中 国 文 化对 话 的 基 础 。 《 中 庸》 言 : 


天之生物 , 必 因 其才 而 笃之 ,
故栽者 培之 ,
倾者覆 之 。 章 氏认为 , 这种思想 即


“ ”

含盖 了 今 日 达尔 文所言 的 天择律 ,
并 且较 之仅 重形质 的 角 度 , 还增 添 了 精神


章鸿钊 : 《 达尔文 的天择律与庄子的 天钧 律 》 , 《 学艺 》 1 9 24 年第 2 期 

1 26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方面 的 内 容 

生物 进化论 的 思 想主要 强 调 物种 变迁 , 在 变迁 现 象 的 观 察 方 面 ,
中 西 方文 化


不谋而合 , 但对 于 具 体 的 变 迁方 法 ,
二 者则 存在 差异 。 对此 ,
章鸿 钊 将进化论与

庄子 思 想 展 开 了 具 体 辨析 并系 统呈现其异 同 以 此实现 中 西 文化 的 对话与 交流 , , 




他指 出 达尔 文所 言 的变迁方法是

天择律 之所 以 称 之为
“ ”
, ,
天择 , 是 因 为生

物在变迁 的 过程 中 , 自 然保 留 了 生命 中 有益 的变异 , 消 灭 了 有害 的变异 。 这种变




化不 具有 任 何生物 的 主 观性 , 完全是 自 然而 然 的 自 发状态 , 因 此将生物 变 化过程


“ ” “
中 的 取舍谓 之 天择 。 章 氏言 :
要 是 处 处将 生物 有 益 的 变异保存 起来 ,
积聚起



来 旧 的 物种 然变成新 的物种 变迁越 多

, , 自 , ,
物种 也越多 。 从他 的表述 中 

我们会发现 ,
他所 言 的物种与达尔文所 言 的 物种 已经 出 现差 别 ,
即 达尔 文所 言 的

变 迁 是 在 同 种 下 进 行 而 章 氏 所 解 的 变 迁 则 超 越 了 同 种 的 限 定 他 所谓 新 的 物 种, , 

越 来 越 多 的 物 种 与 达 尔 文 所 言 新 的 变 异 类 型 具 有 相 近之 处
“ ”
, 但这种 多 种 的理


“ ”

解 明 显 具有 了 中 国 传统之 道

的精神 他 突 破 了 达尔 文在 同

种 下对生物


变迁 的 探讨 ,
并将之扩展到 万物之 间 的 关联 。 这种 诠解 是 中 国 式 的 天地视域 

“ ”

对于 天择 的作用 , 章 氏认为物种通过 天择 的变异 , 在客观上 实现 了 从低



等组织 向 高等组织 的 改 良 , 这种 向 好 的 方 向 发 展 即 是进 化 。 对此 , 他亦强调这种





进化 虽

没有包含 发展进步 的 意 思 ,
但物种 向 有利 益 的 方 面发展 则 是必 然 的 方



因此 进化论所走 的 路径 是直线 形 的

向 。 , , 不是 曲线形的 , 而庄子思想 中 的

万物 变迁方法与 之并不 相 同 它 不是天择进化


“ ” “ ”
, , 而是 天钧律 。
钩 是转轮 

“ ”
天钧 言 天造成万物和 陶在转轮 样 轮之半径平等 因 此又 作
“ ”

天均 


, , ,


自 然均平 之意 。 《 庄子 ?
寓言》 :
万 物 皆种 也 ,
以不 同形相禅 , 始卒 若环 ,
莫得



其伦 , 是谓 天均 , 天均 者天 倪也 。
章鸿钊认为 , 庄子所 言 由 同种变为不 同 形的

变迁应 当 像轮转

样 这 种 方法 的 变迁 没有 标 没有方向 走 的路线 是曲



目 , , ,

” “ ”
线形 的 不 是直线形 的 因此 天钧律 不是进化论

而是

种 化论

, , ,
自 

这种 变化方法 的 不 同 , 是达尔 文 与 庄 子对变迁过程强调 的 重 点 的 不 同 。 达尔



文重 在变迁 的 改 良结果 而庄 子 则 重在变迁 的 发动状态


“ ”
进化论

, 。
章氏 与 



化论 的总结 , 正 是对 二 者 思 想 独特性 的 把握 。 对于是否有 目 标的方 向 问题 , 


实是诠释者对二 者呈现效果 的解读 。 不论是进化论 , 还是 自 化论 , 它们 的共 同 点

是其变 化均 出 于 自 然 , 择优 的 保 留 与 发展 是达尔 文对物种 变迁现象分析 的 结 论 



而庄子则 是从宇宙历史 的 角 度判 断 了 其发展动态 的规律 。 也就是说 ,


他们 在观 察


章鸿钊 : 《 达尔文 的天择律 与 庄 子的 天钧律 》 , 《 学艺》 1 9 24 年第 2 期 

1 27


山 东 大学 博 士 学位 论文
 

“ ”

事物 时 的 立场 和 视角 是 不 同 的 。 进化 与否 , 改 良与否 , 是主 体人 的判 断 , 


“ ”

自 化 则 是对现象 的 客观呈现 ,
并无主观判 断参与变化结 果之 中 。 正如 章 氏提


出 庄 子 变迀 思 想 无方 向 的 原 由 是 : 宇宙变化 的 无终始 ; 人类所看见 的 现象 并 不完

全 宇宙 中 的 切物类都 是平等 等等 可见 庄子这种 宇 宙 的 视域较之 于达尔




, 。 ,

文现 象 物种 的 观 察要开 阔 得 多 。 或者 说 , 达尔 文所 言 的进化思 想 只 是庄子 自 化思



想 中 的 具 体可视 的 部 分 。 这种 思 想 以 科学 的 方法 亦 可解释 , 如 算学上 的数字 , 



了 我们 知道 的 常用 数字外 , 还有两个特殊 的 符号 ,
即零 0 和无穷大  ̄
。 从形式上


推宄 它们应当 是 种数 但却 不 能 用 具 体 的 数字表达 正如 庄子所说 无形




, , 。 :

者 数之所 不 能 分 也 , 不可 围 者 数 之所 不 能 穷 也 。 又如 我们 肉 眼 所 能看 到 的 物体 

只 能通过七种 光线传 导 , 而 其 他或长或短 的 光波 , 如 赤外光线 、


紫外 光线等均 不

能为我们所接收 ,
但这并不 意 味着这些光线 的 不 存在 。 庄子 所 言 的 变迁没有 局 限

在可 观现 象 的 范 畴 而是从 天地宇 宙 的 角 度对其给予 整体思考 , , 而这种 思 想 亦 可



谓 是科学 的 

而 人类万 物 不 过 是 其 中 之

含盖 天地宇 宙

庄子的 天钧律 而己 正是 由


, 。

于这 视角 在 庄 子 笔 下 才 出 现 了 人类 与 万 物 的 相 互变迁 他突破 了 达尔文 同


一 

, 。

“ ”

物种 的规定 , 而 是将 天地之道视为 人与 万 物 的 共 同 源 起 , 所有 物种 在 道 之下


“ ”

又产生 了 相 互 间 的 自 化关联 。 庄子在 《 至 乐 篇 》 提 到 了 种 的问题 , 但他所言




“ ” “ ” “ ” “

之种 是 种有几 , 这 便 赋 予 了 种 以 形而上 的 道 的涵义 。 庄子 言 万物




” “
性者生之质 形非道不生 生非德不 明 物得 以 生 之谓
” “

皆 出 于机 皆入于机 , , , , 

机 就 是 变 化 的 根源 并且 还要 归 结 到 德 性上去 讲

德 对此 章 氏指 出 机
‘ ’ ‘ 

, , , 。

” ?
已 发动 先接受 的 是性 从 机 来是德 这种 过程 的 描述 较之于达尔
‘ ’

, , 出 。 , 

“ 

文 的 进 化表 述 在 根 源 方 面 的 探 讨 就 显 得 更 为 精 微 物 种 之 外 的 变迁 力 量 是 道
, 。

“ ” “ ” “ ” “ ”
的共 同 作用 产生 了
“ ”

或 机 , 物种之 因 相 当 于庄子 的 性 , 道 和 性 德 

“ ” “
因此
“ ” “ ” ”
而 德 即 是达 尔 文进化论之 种 。 , 进化论 当是 天钧律 下 的 分支 


当然 除 宇 宙 的本体视域 外

天钧律 具 有本体 性 的 特质 。 , , 庄子 也描述 了 形而

下 的 生物 间 的 交互关系 而这种 现象层面 的生物关联与 达尔 文 的 进化 内 容具有 了



 ,


思想上 的 致性 与其不 同 的 是 庄 子在 这部 分 内 容表述上 写实的少 写意


。 , , ,

这 亦 是 中 西 方 思 维 习 惯 的 差异 所致

的多 , ,
对此 ,
章 氏 不 但没有 批评 , 而且给


予了肯定与赞叹 ,
他说 :
本来 要表 示这种极 复杂 的 关系 ,
觉 得 写 意 比 写 实还 有


”@
味 。 也 就是说 ,
庄 子 的 表述不 仅 是现 象 的 客观 呈现 , 而 且 还 为 之 增 添 了 生命 的


章鸿钊 : 《 达尔文 的天择律与庄子的 天钧 律》 , 《 学艺 》 1 9 24 年第 2 期 


章鸿 钊 : 《 达 尔文 的 天择律 与 庄 子 的 天 钧 律 》 , 《 学艺 》 1 9 24 年第 2 期 

1 28


山 东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意趣 , 这 是更 高

层 的 艺 术 性表 达 。
其 中 的深味 ,
使我们看到 了 远在现象之外 的

更广 阔 的 宇 宙 力 量 , 从而把超 出 现象 界不可 思 议 的 部 分 也 呈现 出 来 

可见 , 西 方进化论 的 引 进 , 打破 了 学人重视形 而 上 的 思 维 习 惯 , 为学术界带



来 了 新的 思想气 息 。
对此 ,
章鸿钊认为 , 进化思 想 在 中 国 并非首创 , 它 是我 国 传


统文化 中 的 应有之意 。 他通过进化论 与 中 国 传统 思 想 的 比 较 , 以 庄子天钧 思想作

为具体 的 参照对象 , 展 开 了 对 西 方进 化 论 新 的 剖 析 和 定 位 。
他的达 、
庄相较 , 


“ ”
解庄 的拓 展和补充

对严复 以

天演 , 是对 胡 适 以 进化 解庄 的进

步辨析和

系 统研 寻 。 他不 似 胡 适 以 西 学 的 生 物进 化 为 基 点 , 评析庄子 的 万物变迁思 想 , 

是 以 中 国 传统思 想为基 脉 , 将进化 思 想 置于 宇 宙 大道 的 视域 下 重 新把握 ,


并将之


“ ”
定位于 天钧律 的 分支 这种异 同辨析 方面突 显 了 中 西 文化 的 不 同 特性 


。 ,

方面 欲 使进 化论 成 为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的 有 益 补 充 可以说 他 的 研 宄对 西 方进


, 。 ,

化思 想进行 了 客观 的 认 识 , 在 比 照 中 呈现 了 中 西文 化 的 平等对话 , 从 而 促进 了 中

西 文 化 的 正 向 融合 。 较之于 西 化式 的 融合 ,
章鸿 钊 所尝 试 的 研 宄 范 式 体现 了 对 民

族 文 化 的 重 视及 对 中 西 文 化 的 深 入 思 考 , 虽然二者 的 相通在 学 理上存在 问 题 , 



其亦 起到 了 传播 中 国 文 化和 西方思 想 的 社会作 用 

四 、 以 进化论 阐 释 《 庄 子 》 的 评价

进化论在初传 中 国 之时 , 只 是伴 随着生物学 、 植物学 等学科 门 类 ,


并未得到

人们 的 重视 , 直到 1 9 世纪 90 年代 以后 , 由 于它 与社会变革 、 历 史文 化观念发生

关联 , 在宇宙观 、 世 界观 等方面 与 传统形而上 的 意 识 形态存在 差异 , 因 此进化论



得到 了 诸 多 专业领域 的 重视 ,
并 成为思考 问 题 的 新理念 、 新方法 , 在 《 庄子 》 研

宄领域 亦 是 如 此 。 进化思 想 是舶来之物 , 《 庄子 》 本身 并无此 意 ,


但近现代 学 者


以进化思想 阐 释 庄子 则 体现 了 演绎性与 创造性 的特 点 其 中 虽不免 出 现 


《 》 ,

中 西 文 化对接 方面 的 问 题 , 但 在特 定 的 历 史语境 下 , 它 亦 为 庄 学发展带来 了 视角



上 的新开拓 

《 庄子 》 虽然没有西 方 意 义上 的进化 思 想 , 但其 中 却 有着对万物生成演变 的




“ ”

并在 道 生万物 的 前提下展开和 呈现
“ ”
认识 , 。 庄子认 为 , 道 是 万物生 成之


原 ,
如 《 大宗师 》 即言 :
夫道 ,
有情有信 , 无为无形 ; 可传而 不可受 ,
可得而



不可见 根 未有 天地 古以固存 生 天生地

本 神鬼神 帝
“ 


; 自 自 , , 自 ; , 。
同时 , 道

亦 与 物合 如 知 北游 》 言 物物 者 与 物无 际 而物有 际者 所谓物际者也

, 《 : , ,



[ 清 ] 郭庆藩 : 《 庄子集释 》 ,
第 225 页 

1 29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 @ “ ”
不际之际 , 际之不际者也 。 而对于 万物 的 变化过程 , 庄 子则 提 出 了 化 的概


” @
变化之流也

念 , 如 《 天道》 言 : 万物化作 ,
萌 区 有伏 ; 盛衰之杀 , 。 而在万


“ ”
物之变 的 过程 中 则 主要包含 了 两个方面 个是 化 如 逍 遥游 》 开 篇


, , 自 , 《

“ “
以 造化 为大 冶
“ ” ”
大宗 师》 中 等 在 


“ ”
的 鲲化为鹏 个是 物化 如

; , 《 。

种 强 调 的 是消 除物我分别 物 物 分 别 的 化而 为 



化 中 又有 两种 情况 如

, 、 , 《

“ ”
种 强 调 的 则 是 万 物在 道 化 下 的 流变过程 


“ ”

物论 》 中 的 庄周 梦 蝶 如


, 《

得 水土 之 际 则 为 蛙嬪之衣 生于 陵屯 则 为 陵 舄

乐》 :
种有几 。 得水 则为 醢 , , , 

舄 得郁栖则 为乌 足 , 乌 足 之根 为蛴螬 , 其 叶 为蝴 蝶 。
胡 蝶胥 也化而为虫 , 生于灶

下 , 其状若 脱 ,
其名 为 鸲掇 。 鸲掇千 日 为 鸟 , 其名 曰 乾余骨 。 乾 余骨 之 沫为 斯 弥 

斯 弥为食醯 。 颐辂生乎食醯 ,
黄 輓生 乎九 猷 ,
瞀 芮生乎腐蟮 。
羊奚 比乎不孳 , 

竹生青宁 ,
青宁 生程 , 程生 马 , 马 生人 , 人 又反入于 机 。
万物 皆 出 于机 , 皆入于


” ?
庄子 》 涉及 了 对物 种 变化现象 的 分析 其中
“ ”

机 。
在第二种 物化 情态 中 , 《 , 

然发生之 由
“ ”

或者说是 以 道 为 统摄 的 



既有 几 作 为万物之原 的动 因 , 自 ,

“ ” “ ” “ ” “

言 及 了 万 物变 化过程 中 的 条件 , 如 得水 得土 等 。 可 以说 , 从 睦 到 

是 从 现 象 层面呈现 了 物 种 的 变化过程 这 也 是近现代 学 者 将



生人 的 物种转变 , 。 

庄子思 想 与 进化论建立关联 的 关键所在 但 是对 于 物 种 进 化 这 点 庄子 并 未 强




。 ,

方死方生
“ 

调 因 为 从庄 子 齐 物 的 思 想 宗 旨 看 他看待 切物种都是 方生 方死

。 , ,

“ ”

的平等关系 亦均是 然大冶 下 的 种 而 万物 皆 出 于机 皆入于 机 亦表




, 自 , , ,

明 了 其环 中 、 天 钧 的 立场 , 这种 自 然而然的转化 、 循环 并无物 种 的 优 劣 之 分 , 


“ ”

然也就无从涉猎 优胜 劣 汰 的进化规则 

近现代 学 者 以 进 化 论解 庄 , 是西 学 东渐文化背景 下 的产物 , 对西方文化 的 学



习 与借鉴 , 对 中 国 传 统文化思想 的 反 思 , 促使他们 应 时代之 需在 中 西 文 化 的相 似



或 相 近 处 寻 求 理论 的 关 联 和 学 术上 的 突 破 严 复 首 先 将 进 化 天演 理 论 引 入 庄 子 。 《 

“ 

研宄 ,
为 庄 学发展 赋 予 了 新时 期 的 文化生命力 。 在其天演 阐 释 中 , 既有庄子 道

生 万物 的 宗 旨 本意 的 继承 , 亦有在庄子 内 容基础上演绎 出 的 新 的义涵和 突破 , 



西方的 民主 、 自 由等思想 。 如 果 按照 刘 笑敢先生 所 总 结 的 两 种 诠释 定 向 来看 , 




“ ” ?
复 的解庄 应是具有创 新 性抒 发 己见 的 六经注我 模式 。 它 是 诠 释 者 根据 时 势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662 页 


 [ 庄子集释》
清 郭庆藩
] 第 4 22 页 : 《 ,



 [ 庄 子集 释
清 郭庆藩
] 第 555 页 : 《 》 ,


? ” " “
并指 出 二 者 是 两个
“ ” “ ”

刘 笑敢 先 生将 诠释 分 为 六经注我 和 我注 六经 两种 定 向 方向 的工 作 


, ,

注六 经 是 忠 于 文 本 的 研 宄 和诠 释 六经 注我 是以 我 为 中 心 的 建构 和表达 者不可能 同时 


’ ‘ ’ ‘ ’

, 自 ,


经典是否有唯 的 清晰 不变 的 意含与 两种 定 向 的理论并无必 然联

生 不 可 能 不 分彼 此地合 为 体 又 


, 。

系 定向是 种努力方向 探求 的 是 经 典 在特 定 历 史背 景 下 和 特 定 语 言 系 统 中 可能 的 本 义 不是 个固定





。 , ,

1 3 0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需 要 和 个 人 前见 , 对 经 典本 意 所 做 出 的 新 的 修 正 、 引 申 或新创 。 可 以说 , 严复使


《 庄 子 》 发 挥 了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桥梁 作 用 , 他 既 借此介 绍 了 西 方 的 新思 想 ,
同时


“ ”
也 发掘 了 《 庄子 》 中 新的 应有 之意 , 从而也推动 了 《 庄子 》 阐 释史 的 丰 富 和

发展 。 值得注意 的 是 , 由 于 他接 受 的 是 赫 胥 黎 社 会 进 化 论 思 想 , 因 此其诠解侧 重

于 对社会发 展 方面 的 思 考 , 同 时 也 不 免产生 主观 附会之弊 ,


而 中 西文化思 想 的 简

单等 同 亦造成 了 对 《 庄子》 的 曲 解 。 与 严复 相较 , 胡 适在 解庄 中 吸 收 的 是达尔文





的生物进化论思 想 并 自 觉 触及 了 进化论 的 理论 依 据 即
” “ ”

物种 适者生 存 

问 题 以 此对 庄 子 》 中 是 否 存在进 化 思 想 展开 了 进 步探索 其结论 是在万物




, 《 。

演 化 的 动 因 方面 , 《 庄子 》 中 并无西方积 极 意义上 的 进化思 想 , 而是消 极 、 被动




的进化 但在现 象方面 两 者 则 具 有 生物进化 的 致表 现 因此 他 的 以 进化论


, , 。 ,

解庄 的观 点 受到 了 学 界 的 关注 ,
并使 以进化论解庄 的 研 宄得到 了 新 的 发展 。 可以

说 胡适 的研 究结论具有 定 的客观性 但同时 也不免牵强之处 如 天 下 》


, , , , 《


篇言 : 芴漠无形 , 变化无常 , 死与生与 , 天地并与 , 神 明 往与 !
芒乎 何之 , 


” @
乎 何适 , 万物毕罗 ,
莫足 以 归 ,
古之道术有在于 是者 , 庄 周 闻 其风而悦之 。 

段话本 是对 古 代 道 术 学 说 具 有 寂 寞 无常 、 不落形 迹等 特征 的 赞 叹 , 但胡适则认为




并 以此 引 出 老子

其 己 关 涉 了 万 物 变 迁 的思想 , 、 孔子 、 墨子 、 列子 、 庄子等



诸家 的 生物进化 论 问 题 ,
但实 际上 , 庄子 并无 意讨论 关 于生物演化之事 。 此外 

由 于 胡 适 以 西 方理 论 思 想 为 是 非 价 值 判 断 的 标 准 因 此其 解 庄 的 重 点 在 于 对庄 子

 ,

思 想 的 批评 , 而 他对传 统文 化 的 偏 见 , 也 使其对 庄子本 意 的 理解有 失 公 允 。


章鸿


“ ”“ ”
钊对庄子 天钓 自 化 的认识是符合庄子本意 的 , 其 与 胡 适推崇 西 学 不 同 

他 则 将西 方进化论纳入 了 庄子思想 体系 之 中 。 这种 方式 虽然在 学理上 无法相 通 



但在 现 象 层 面 的 类 比 则 体 现 了 中 西 文 化对 万 物 变 化认 识 的 客观 性 而 他对 西 方 物

 ,

种形上意 义 的 阐 释则 赋予 了 其 中 国 文化的特点 。 可 以说 , 章 鸿钊 的 研 宄 明 显具有



以庄子思 想为本位 , 以 进化思 想为辅助工 具 的特点 , 因此 , 他 的 以进化论解庄 是




在选择性借 鉴严 复 、 胡 适等前人研 宄基础上 的新推进 , 其将进 化论 引 入 《 庄 子 》

研 宄 的 意 义 不 仅仅 在 于 庄 学 阐 释 史 的 发 展 而且 对 于 中 西 文 化 融合 的 路径做 出 了

 ,

以 中 学 为本位 的 具 体 尝试和 示范 。 当然 , 这种 立场 也 受 到 了 后 世学 者 的 质 疑 , 


“ ”
被批评为 浓厚 的华夏 中 心主义和偏执的文化

自 尊心理 , 从本质 上暴露 了 

不变的具体的 标 不是 个可 以 劳永逸地 获得 的 最 终结 果 刘 笑敢 诠释 与 定 向 中 国哲学研




一 一

目 , 。 ( : 《 :

究方法之探 究 ; 》 , 北京 :
商务印 书馆 , 2009 年 , 第 8 1 页 , 第 87 页 。 


 [ 清 郭庆藩
] : 《 庄子集释 》 , 第 962 页 


胡适 中 国 哲学 史大纲》 第 页

: 《 , 205 206 

1 3 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中 西 文化认识 的 肤浅 , 但不可 否认 的 是 , 这 种 以 中 学为本 位 的 中 西 文化交流

方 式 亦 是 当 时有 识之士 为探 索 文 化 出 路而 做 出 的 自 觉 尝试 其会通 范 式 与 文 化精

 ,

神 亦 为后 世提供 了 值得参考 的 经验和 教训 



综上所述 ,
自 从西 方天演 思 想 引 介 到 中 国 后 它对 当 时 学界产 生 了 巨大影 响 , 

宄其原 因 方面 是 由 于 格物进化 之法 与 传 统文化 隐 显 互推 的 变 易 思 想 有 相 近之




处 这 成 为 国 人接受其 理 念 的 思 想 基础 另 方面 西 方重 视现 象经验 的 唯 物 思


, ;

维 成 为 传 统重视 形上 天道 思 维 的 有 益 补 充 。 更重要 的 是 , 处 于 内 忧 外 患 的 近现代



转型 时期 的 学人 , 他们 试 图 在 中 西 文化 中 寻求 民族未来 发展 的 思 想 依据 。 因此 

不论改 良 , 还是革命 ,
从 自 然进 化 到 社 会进化 的 历 史 发 展 观均 可成为他 们 救 国 的

理论前提 , 进化 论在 近现代 学界 亦 成 为着 重探讨 的 学 术话题 。 在 众 多 的 进化 思 想



传播 中 ,
借助 《 庄子 》 文本 深 化 人 们对进 化论 的 理解 , 成为 其重要 的 传播与接受

途径 , 同时 , 进化论思 想 亦为 《 庄子 》 研 究 提 供 了 新 的 解读 方法和 视角 。 严复作



为进化思 想 系 统传播 的 第 人 他在对 庄 子 》 的 点 评 中 即 引 入 了 进化 理念 




, 《 ,

而胡适 章鸿 钊 等人则 沿循这 方向 渐 次 展开 了 更 加 深 入 的 探讨 他们 从 只 言




、 , 。

片 语 的 思 想 引 入 到 对 中 西 变迁思 想 的 融通 从社 会进化 论 思 想 到 生 物 进 化 论 思 想

 ,

的应用 , 再到 达尔 文 、 庄子 的 具体 比较与 思 想 定位 , 呈现 了 近现代 学 人对 中 西 文



化融合 的探 索 。 虽 然 在 两者对话 、 交 融 的 过程 中 , 总 是存在这样或那 样 的 问 题 



但 它 却 推进 了 庄 学 阐 释 史 的 丰 富 和 发 展 亦 为 中 西 文 化 的 交流与 融 通提 供 了 有 益

 ,

启示 

第 二节 《 庄子 》 与 快 乐主义

钱穆 自 言其 生常 处在 外 患 纷乘 险 象环 生 的 国 难 困 境之 中 因此 他的思


、 , ,

“ ”
想 、 学 问 均是在 国 难之鼓励 与 指 导 下 困 心衡虑而得 。 他反对 民 族虚无主 义 

“ ” @
认为 历史 文化 就是 个 民 族精神 的表现 而 历 史生命 文化


‘ ’ ‘


‘ ’ 一

, 、

生 命正 是 使 民 族 得 以 成 立 与 存在 的 根基 面 对 西 学 所 带 来 的 文 化 基脉 与 世道 人 心

 。

“ ”
的挑 战 ,
他强调 自 任 以 匹 夫之有其 责 , 并 主 张 在传 承 中 国 文 化 思 维模式 及 心

行精神 的 前提 下 ,
融合 中 西 以 求 传 统文 化生命 之 发 展 和 新变 。 对于西学与庄子 

钱先生均 具有令 人仰 止 的造诣 。


他 虽 家 境清 苦 , 但十三岁 时 己 能 畅谈西 洋思想 

十八 岁 时遍 阅 严 复所译 西 方各著 , 继而对 《 新青年》 中 的 新 思 想 、 新潮流 , 他更




罗检秋 : 《 近代诸子学与 文 化思潮 》 ,
第 25 1 页 


钱穆 : 《 中 国历史精神 》 , 北京 : 九州 出 版社 , 20 1 3 年 , 第 1 1 页 

1 3 2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 注重悉 察 西 学之时 他的治学意 旨 则是





是逐期 阅 读 。 然而 , , 不必 追求 时 尚
“ ”

决心重温 旧 书 。 对于 《 庄子 》 ,
他 自 辛 亥 始 即 遍搜古 今注 《 庄 》 诸家 ,
后应人

请 求 亦 讲授庄子 年 钱穆 的 伊壁鸠鲁 与庄子》 文 即 是其 以 西 学 为




。 1 92 3 , 《 ,

镜鉴 旨 于 会通 中 西 的 较早 尝 试 他 的 新途 解 让我们看到 了 个具有快 乐 主义


、 。 ,

思想 的 庄子 

、 根 本相通 :
快乐与 自 得

自 从甲午中 日 战争 以后 , 西学 日 益受 国 人关注 , 西 方 思想 亦不 断被介绍 至 中



国 , 如培根 、 赫胥黎 、 斯 宾塞 、 穆勒等 。 据统计 , 至 1 904 年 , 西 方译 著 己达 250



多种 。 在西 学东渐 的情势 下 , 五 四 前后 学界展开 了 东 西文化 问 题 的大论战 , 其实



质 是传 统文 化与 西 方文化对社会 思想主 导话语 的 争夺 , 从而 引 导 中 国 向 何处去 



在论战 中 ,
有 的 主 张全盘 西 化 , 有 的排斥 西 学 ,
有的主张中体西用 … …

其中 , 

西

方 文 化 在 中 国 己 成为 无法绕开 的 话 题 ,
只 是学者对其态度 的 取舍不 同 而 已 。
在庄

学领域 , 主 倡 西 化 的 胡适 以 进化论解庄在 学 界影响 甚大 , 作为兼善 中 西 的钱穆 



他并不排斥 西 学 , 但他亦主张不可失去 本 民族文 化 的立术之本 , 因 此他试 图 在 中




“ ”

西 文 化 间 建立 起 沟 通 的 桥梁 , 而 赋新 思于 旧 事 即 是其 重要方法 。 他选择伊壁

鸠鲁 与 庄 子相较 , 其 目 的 即 是通过 中 西 文 化对 比 ,
使 学 人扩 展 学 术 视野 、 了 解二

者异 同 的 同 时 , 亦 为 传 统文 化注入新 的 时 代 内 涵 , 以 此 实 现传 统 文 化 的 时 空 超越

能力 , 增 强 国 人对 民族文 化 的 信 心 

“ ”

伊 壁 鸠 鲁 的 宇 宙 观 是 原 子 论 这 与 近 现代 学 人 对 科 学 思 想 的 追 求 相 暗 合 ,


他 的 快 乐 主 义人生观 的 主 张 , 亦 是 身 处于 曲 折苦难 的 中 国 人所追求 的 幸福理想 



因此 伊壁鸠鲁 的 思 想 在 中 国 学 界受到 了 学者们 的 关注 钱穆 即 是其 中 之 




, , 。

壁鸠鲁 公元前 年 是古希腊哲学家 其生存年 代 与 庄子




( Ep i c uru s , 34 1 270 ) ,

大约 同时 ,
而 他 的快 乐 主 义 思 想 与 庄子 的 逍遥 、 齐物之境亦有很大相 似之 处 , 

当 是钱穆 先生将两者置于 处进 行 比 较 的 原 因 他在文章 开 篇 即 言 庄子 同 伊壁




。 ,

“ ” “
鸠鲁

样 是 快 乐 主义之哲 学家 并 以庄子之 自 得 与 之 建构关联

, , 

“ ”
钱 穆指 出 伊壁 鸠 鲁 哲 学 的 根 本 要 义 是 快乐是善 , 而苦痛为恶 , 而 《 庄 子 》
“ ”
全书 充满此 语 之精 神 庄子 的 快 乐 主 义思 想 体现在其开宗 明 义 的 第 篇 


一 一

。 《


遥游 》 中 , 而 《 齐物论 》 亦 是 以 此精 神 衡 量 万 物 之 价 值 ,
并指 出 世间 无真是非 

” ?
真善恶 只 求 自 得诸 己之 心 而适者 即 为 是 为善 其他则 不 之顾 在此
一 一

, 、 , 。 


钱穆 : 《 钱宾 四 先生全集 ?
中 国 学术思想史论丛 ( 二 ) 》 第 1 8 册 , 台北 :
联经 出 版 事业 公 司 , 1 9 98 年 

1 3 3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 ”

他将庄子 的 通也者 得也 适得而 几矣 与 伊壁鸠鲁 的 快乐 之心 联系 在 起


, 


“ ” “ ” “ ” “ ” ?
对于庄子 所 言 之 得 , 钱 氏指 出 得 就是 自 得 , 是 得之于 己 。 而成 玄



英则 疏之 曰 : 夫 得者 , 内 不 资 于我 , 外不 资 于物 ,
无思无为 , 绝 学绝待 , 适尔


” ? “ ”

而得 , 盖无所 由 , 与 理相 应 , 故能尽妙也 。
据成疏 , 庄子之 得 的 关键在 于


物 两边都 无 所着 道本 无通
“ ”
与 理 相应的妙处 , 表现为对我 、 , 林疑独亦 言 : 

” ?
无得 , 为 物 有 通有 得 , 所 以 有通得之名 , 因 是而 复 归 于无则 己 矣 。 可见 , 庄子


“ ” “ ” “ ” “ 

的状态

道 得 它是 但钱穆在解

之 得 即 是与 相通之 种 无 得

, 。

“ ”
之时 则 重于 得之 我 边 显然 这 是对庄子 思 想 新 的 诠释 他 的新 意 在


, 自 , , 。

“ ” “ ” “ ” “ ”

于对合 道 之 得 表现状态 的 改造 , 即使 无 的 空虚变为 有 的把握 



的 在于通过舍弃外求而体悟
“ ” “ ”

而这种 自 得 的 目 得 之尽 妙 意 境 。 在实践层 面 

“ ”

钱穆 选择 了 与 庄 子不 同 的 齐 物 路径 如 果 说 庄 子 重在排 除 物 我对立而达至 通 , 

” “ ” “


得状态 那么 钱 氏则将 得 的 状态 完全 收摄在 我 的 并通过 强 调 




, , ,

“ ”
这 的 逍遥思 想
” “ ” “
己 体悟 道 的妙用 思 路承续 了 郭 象 任其性 而这种

, , 

恰 与 伊壁 鸠鲁 的 快 乐 主 义 取 得 了 某 种 思 想 上 的 相 通
” “ ”

得 的重 我 方向 , 

“ ”

这种 相 通 的 关键 , 钱穆认为 是 其所承认为快乐 者 。 他指 出 ,
伊壁鸠鲁 所


“ ” “ ”
强调 的 快 乐不 同 于西方 先哲 的 感官刺激 , 而是重在 心灵 的 持久快乐 。 

与 庄 子 反对 的 感官 嗜欲 相 致 如 天地》 中 言 五色乱 五声乱耳 五臭 薰




, 《 , 目 、 、

鼻 、 五味浊 口 、 是 非趣 舍 之 滑 心 等 均 是 对 人 的 本 性 之 害 。 在此 ,
他将庄 子 所 言 人


“ ” “ ”
等 同起来 对于 庄子之
“ ”
之 性 与 伊壁鸠鲁 的 心灵 。
性 , 钱 氏 除 了 强调反


“ ”

对 外 在感 官 纷扰外 , 还特别 强调 了 其与 墨子 思想 的 不 同 , 即 墨子 的 兼爱 虽视


“ ” “ ”

人如 己 , 枯槁而不 舍 , 但他 仍为 失性 之举 , 其 无 我 兼 爱 不 能 达至 自 得 

“ ”
对于 自 我的体认 , 钱 氏将之归 入 性 的 范畴 , 可 见其对 自 我主 体 的 重 视 。 可以


“ ”

说 , 钱穆认为 庄子思 想 中 得 性 而 不 失 即 是伊壁鸠 鲁 的 持久 快 乐 



“ ” “
但笔者 以为 ,
快乐 与 自 得之 间 仍有些许差 别 钱 氏 所 释 庄 子之 性 重在 。


” “
得 而不失 ,
其诠解乃 出 于 自 我主 体 的 任性 、 适性 , 而 伊壁鸠 鲁在 强 调 幸福 者


“ ”
不受 忿怒和 偏 爱之情拘 束

和 不灭者 时 , 他 虽 指 出 其是 的 自 由 主体 , 但同时 

“ ”?
他 也 仍 然 强调 他者 的 存在 , 即 自 身 既无烦恼 , 也 不使 任何他物烦恼 。 也就

是说 , 伊壁鸠鲁所 强 调 的 主 体不 是孤立 存 在 的 ,
其 处于 自 我 与 他人 的 共 存 中 。 

第 5 1 7 页 


钱穆 钱 宾 四 先生全 集 : 《

中 国 学术 思想史论丛 ( 二 ) 》 第 1 8 册 , 第 5 1 8 页 


 [ 清 郭庆藩 ] 庄子集释 : 《 》 , 第 7 1 页 


 [ 南宋 褚伯 秀 ] : 《 庄子义海纂 微》 , 第 43 页 


北京 大学 哲 学 系 外 国 哲 学史 教研 室 : 《 古希腊罗 马 哲学 》 , 北京 : 商务 印 书馆 , 1 982 年 ,
第 343 页 

1 34


山 东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果 说将 伊壁鸠鲁 与 庄 子 的 本义相 较 , 庄子所欲获得 的 快乐逍遥之境是 在排除物 



我 的 前提下 存在 ,
那 么 伊壁 鸠 鲁 的 快 乐 则 是 在 物 我共存 的 状态 下 存在 可 以 说 、 。 

两 者 在追求快 乐 的 根本 路径 上恰好相 反 而钱 氏 正 是通过


“ ” “ ”

自 得 向 我 的转

化 取得 了 与 伊壁鸠 鲁在对主 体关注 方面 的 致 但 在 伊 壁 鸠 鲁 如 何对 待 他 者 的




, ,

问题上 ,
并没 有 提及 。
钱 穆 之 所 以 能够 完 成 这种 文化 的 中 西 衔接 , 主要是 因 为庄



子 思 想 在探讨 问 题 时 通常 是在 形而上 的

道 的 层面 , 因 此他总 是具有形 而 下 的

指导性意义 但 问 题是 落到 形而 下时 会 出 现多种可能 这便不免 出 现偏执


一 

, , ,

边的现象 , 如钱 氏 的 释义 即 侧重于对 自 我主体 的 强调 。 钱穆 的 阐 述 虽不完全合于



庄子 本义 但他让我们看到 了 个新 的 庄子 同 时 也 使 国 人 了 解到 了 西 方伊壁 鸠


, ,

鲁的思想 , 并在两者 间 实现 了 思 想 的对话与 交流 



二 、 追求 持久快 乐 的 相 似途径

对于伊壁鸠鲁可久持快 乐 心 态 的途径 , 钱穆指 出 有两种 , 即 不为世羁与 宁 情





而这种 具 体实现方法与 庄 子 思 想 中 不 可

制欲 ,
失性 的 五种情况 亦 相 暗 合 。 


“ ” ?
如其所 言 不 失其性 得 实 即 理想 中 之正式 的 快乐 状态也 对于


‘ ’ ‘ ’

: , 即 自 , 。

“ ”
不为世羁 , 钱 氏 强调 的 是 不 以 合于他 人之欲者而 自 取 以制吾心 , 这是不 为世


“ ” “ ”

俗 、 他物 所拘 束 的 心 灵 自 由 。 对于 宁情制 欲 ,
钱 氏认为不是 绝灭情感 , 


“ ”
是 使其情 欲 不见缺憾 、 不 受扰乱 , 他强调 的 是 心 神 不为 外物所伤 。 此 内 心安


宁 的 获得 既不脱离环境 也 不 违抗 环境

, , , 而是 随 顺环境 而 自 勉于调剂 。 


“ ” “ ”
于 外物之害 , 并非 避物使不害 己 , 而是 物 虽害 之而 自 以 谓犹若无害 也 。 


“ ” “ ”
因 内 心 不扰于哀乐 在钱穆看来


而后 有 宁静之 自 得 。 , 庄子并非 绝世 


” “ ” “ ”
世 , 而是 随世 混世 , 这 是作 为世界 的 中 立 、 旁 观 者 而 存在 。 他认 为这种

对待 世界 的 态度与 伊壁鸠 鲁是相 同 的 



可 以说 ,
在快 乐心 态 的追求 中 , 伊 、 庄确 有相 似处 , 但亦有不 同 。 庄 子 反对


“ ”
声 色等对

性 的扰乱 , 以此获得静定 的本性之 乐 ; 伊壁鸠鲁 则 言 :
幸福 生 活

是 我们 天 生 的 最 高 的 善 我们 的 切 取舍都从快 乐 出 发 我们 的 最终 的乃是得



; 目

” @
到快乐 而 以 感触为标准来 判 断 切的善 与 庄子 的 本性之乐 相较 伊壁鸠鲁


, 。 ,

“ ” “
之 乐 与 生活密 切 相 关 。 在 伊 壁鸠 鲁 看 来 , 快 乐 没有 本来就 是坏 的 , 但是有

些快 乐 的 产 生者却 带来 了 比快乐 大许 多 倍 的烦扰 气 这里所谓 快 乐 之烦扰 包含




钱穆 : 《 钱 宾 四 先 生全 集 ?
中 国 学术 思想史论丛 ( 二 ) 》 第 1 8 册 ,
第 52 1 页 


北 京 大学哲 学 系外 国哲 学史 教研室 : 《 古希腊罗 马 哲学 》 ,
第 36 7 页 


北京大学 哲学 系 外 国哲 学史 教研室 : 《 古希腊罗 马 哲学 》 ,
第 344 页 

1 35


山 东 大学 博士 学位论文



了 庄 子所排斥 的 声色等嗜欲 、 习 性之 乐 。
对此 , 伊 壁 鸠鲁 亦 强调 其 所 说 的 快 乐 并


“ ” “ ”
不 是 放荡者 的 快乐或 肉 体享受 的 快 乐 , 而是 身 体 的 无痛 苦 和 灵 魂 的 无 纷 扰 


可以说 ,
二人均指 出 了 阻碍快乐 的 相 似之 因 , 但不 同 的是 , 在选择 问 题解 决方





法方面 的 差异 。 庄 子 的 方 法 是通过 心 斋 、 坐忘等实现与 相通 , 从而排 除 外



境干扰 。 而 伊壁鸠 鲁 则 言 :
如 果 关 于 天 象 的 忧 惧 不 会扰 乱 我 们 , 如 果死亡 的恐

惧不 使我们 挂心 , 如 果不能 掌 握痛苦及欲望 的 界 限 也不扰乱我 们 ,


我们 就不 需要


” @
自 然科学 的研宄 了 。
从这段表 述 中 可 知 , 伊 壁鸠鲁 面对精 神 的 纷扰 , 并 不是通


“ ”
过主观 的 能动将外境排 除 , 而 是将 方法寄 之于 客观 , 即 自 然科学 的 研 宄 。 


认 为 通 过 自 然 科 学 可 以 解 开 干扰 的 迷 惑 从 而 实 现精 神 的 快 乐 正如他所言


, ,

” ?
个人没有 自 然科学 的 知 识就不 能享受无疵 的 快乐 。 这 应 是 他提 出 宇 宙 原 子 论 的

思 想根源所在 

在 永恒快 乐 的追求 中 , 死亡可谓 是其最大 的 阻碍 。 因此 , 关于对待生死 的 态





钱穆指 出 伊 对于能够达到

度 , 、 庄均 持 扰精神 而见苦者 , 莫过于死 的 见解 。 

“ “ ”

无忧 于生 死之人

, 庄子称之为 真人 , 而伊壁鸠鲁 则 称之为 慧者 。 笔者 以为 

这种 相 通 处 值得肯 定 , 但同时 , 两者差异 亦 不可 忽视 




伊壁鸠鲁对待死亡 的态度是 死对于 我们 无干 , 因 为凡 是消 散 了 的 都没有感


” ?
觉 , 而 凡 无感 觉 的 就 是 与 我们 无干 的 。 这是从形而 下 的 角 度来谈论死亡 的 问


“ ” “ ”
题 ,
其评判 依据是 感觉 。 这 种 依 据 与 庄 子 通 过 形 上之 道 消 解死生 差 别 完


全不 同 我们 亦 应看到 伊壁鸠鲁所言 物之 的 死亡 状态 与 庄 子

。 但同时 , , 消散 

“ ”
以 气 之聚散定生死 , 在 思维上又有着些许 的 相似 。 只 是物与 气之 间 仍 然 是形

下与 形上 、 具体与抽 象 的差异 ,
从 中 我们 亦 可知 其 思 维模式 的根本不 同 。
伊 、 

即通过认识
“ ”

均主 张消 除精神之 苦 , 但 伊壁 鸠 鲁 的 方法 是 通过快 乐 排 除 痛 苦 , 

“ ”

死亡 与 我们 不 相 干 , 使 我 们 从对 于 不 死 的 渴 望 中 解 放 了 出来 而 庄 子 则 是

通过 忘我来消 解苦 与 乐 , 或者说他在排 除痛苦 的 同 时 , 也排 除 了 世俗之 乐 , 如此




“ ”
才可 得真正 之 乐 


当然 ,
伊壁鸠鲁 除注重 感性外 , 他 也强调主体理 性 的 作用 。 他说 : 无限的


” ?
和 有 限 的 时 间 都具有 同 等 的 快 乐 只要 个 人 以 理性来衡量这种 快 乐 这种 理


,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外 国 哲 学史教研室 : 《 古 希腊罗 马 哲 学 》 , 第 368 页 


北京 大 学哲学系 外 国 哲 学史 教研室 : 《 古 希 腊罗 马 哲 学 》 ,
第 3 44 页 


北京 大 学哲 学系 外 国 哲 学史 教 研室 : 《 古希腊 罗 马 哲学 》 ,
第 344 页 


北京 大 学 哲学 系 外 国哲 学史 教研室 : 《 古 希腊 罗 马 哲 学 》 ,
第 343 页 


北京 大 学哲学 系 外 国哲 学史 教 研 室 : 《 古希腊罗 马哲学 》 ,
第 366 页 


北京 大学哲学 系 外 国 哲学史教研室 : 《 古希腊罗 马 哲学 》 ,
第 345 页 

1 3 6


山 东 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

使他超越 了 死与 生 的 时 间 局 限和 其 所 引 发 的 矛盾 痛苦 在 他看 来

性 的 作用 , , , 

性 能 使 我们 思 议 肉 体 的 终 结 和 消 散 而 使 我 们 解 脱 对 未 来 的 畏 惧 , , 理性使我们 如

此完备地得到 生命所能得到 的 切 快 乐 以 至 我们 没 有 必 要 把 永 恒 纳 入 我 们 的 欲


望之中 ,
但 是 理 性 并 不 逃避 快 乐 ,
而 且 当 环境使 它 脱 离生 命 时 , 理性也 不 是 没有


”? “ ”

享 受过幸福 的 生活 的 。 伊 壁鸠 鲁所 言 的 理性 既可 寓 于 生命之 中 , 亦 可脱



离生命之外 但在 作 用 上却 有 着不 同 的 功 能

, 这 与 庄 子 形上之 道 具有相似处 , 

“ ” “ ”

庄子之 道 是人 回 归 本真而体悟和 契合 的 存在 , 体 道 才 能得 到 真乐 ,
因此


“ ”
它是 目 的 。 伊壁鸠鲁之 理性 不 是快 乐 之 目 的 , 而 是获 得快乐 的手段或工 具 

“ ”
它 要 在生命 中 切 实 发挥 具体 的 效用 。 钱 氏所言 自 得 的主体性 ,
实则 隐含 了 对

这种 理性 的 肯 定 , 这亦 是其对二者 建立 关联之所在 

三 、 伊 、 庄 认 识论 的 异 同 辨 析

伊壁鸠鲁认为 慧者之真知 不 同 于世俗之见 人们通常追求 的 文 化智 识不但无



 ,

益于真正 的快乐 ,
而且会成为 获取快 乐 的 障碍 。
庄子 的认识 论亦 是 如此 。
对于庄


“ ” “
打破 治 天下 之宗教 的迷信与 文化 的 传说 



子的 在宥天下 , 钱穆认 为其 意 在
“ ” “

关于 在宥 , 郭 象注 曰 :
宥使 自 在则治 , 治之则乱也 。
… …

故所贵圣王 者 , 


” “ 


成疏 曰 宽也

贵其能治也 ,
贵其无 为 而任物之 自 为也 。 :
宥 , 。 在 , 自 在也 。

“ ”
可 以说 , 庄子 的 在宥 重在 强调任物 自 为 , 其 所涵 盖 的 范 围 是广 泛 的 , 而钱 氏


“ ”
所释则将之 限于宗教 、 文化的约束 ,
实为缩 小 了 在宥 的内涵 ,
并 以 此取得 了

与 伊壁 鸠鲁 反 宗 教 的 致性



其实 , 从 伊壁鸠鲁 《 致美诺寇 的 信 》 来看 ,
他并没有对神 的 否 定 。 他在信 中


说 要相信神 是 个不朽和 幸福 的 实体 如 世 人关于 神 的共 同 意见所 说 




一 一

: ,

要把任 何 与 不 朽 和 幸 福 不 致 的 东 西 加 到 你对神 的 观念上去 并且 要 相 信 神拥有




” ?
足 以 保持这种 幸福 和 不朽 的 切 从这段告 诫 中 我 们 可见 伊壁 鸠鲁对神 的 肯


。 ,

定和赞美 。 因 此对 于 宗 教 的 态 度 , 伊壁鸠鲁并不是反宗 教本身 , 而 是 因 为 人对 天



象等 的 迷芒会使精神变 得 困 扰 从而使快乐 受到 阻碍 , 。 因此 , 他要探 索 万 物之源 




以 此来解 决人们 精 神世 界 的 困 顿 。 正 如 他所说 :
确 切地发现最基本 的 事 实 的 原

因 , 乃是 自 然科学 的任 务 ,
我们 要 相 信 , 由 于 认识 天 象 而 得 到 的 幸福 就在 于此 


北京 大学 哲 学 系 外 国哲 学史 教研 室 古希腊 罗 马 哲学 : 《 》 ,
第 3 45 页 


钱穆 钱宾 四 先生全集 中 国 学术思想 史论丛 二
: 《

( ) 》 第 1 8 册 ,
第 5 26 页 


 清 郭庆藩
[ ] 庄子集释 第 3 3 页 : 《 》 , 3 


北京大学哲学 系 外 国哲 学史教研室 古 希腊罗 马 哲学 : 《 》 .
第 365 页 

1 3 7


山 东 大学 博 士 学 位论 文



也 就在于 了 解从这些 天 象里见 到 的 各种 存在物 的 本性 了 解其他 切 与 我们 的 幸




” @
福 所必 需 的 精确 知 识有关 的 东 西 。 而 使人精神 不 安 的 发生 ,
即 在于 非理性 的 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