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9

分类号 : B8 4


单 位 代 码 : 1 06 3 6

密 级 : 公开  学  号 : 20 1 9 20 93 03 7

成 “丨
鉀 範 A^

 

专 k
il 学 位硕 士论 文

中 文 论文 题 目 : 认知 失败 与 老 年人主观幸 福感 的 关 系 

个有 调 节 的 中 介 效 应 

英文 论 文 题 目 : T h e Re l a ti o n s h p b e tw e e n C o g n i t
 i i o n F a i lu r e a n d

Sub j e c t iv e We ll

b e i n g  i n T h e E l d e r l y  : T h e R o
 l e o f

M o d e ra te d M e d  i ator 

论 文 作 者 张 凡 帆 :



指 导 教 师 杨 小 洋 :



专 业学 位类 别 : 应用 心理硕士 

专 业 领 域 老 年 心 理 :



论文 形 式  实 证 研 究 :



所 在 学 院 心 理 学 院 :



论文提交 日 期 : 202 2 年 5 月 2 X 

论文答辩 日 期 : 2022 年 5 月 1 3 


摘要

认知失败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
效应

应用心理专业

研究生 张凡帆 指导教师 杨小洋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促使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
各级政府和老年工作者越来越重要的目标之一。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他们心理健
康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性标准,找到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而从这些影响因素
入手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意义重大。认知失败是基于认知错误而发生的记忆、注意、行
为等方面的失误,其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中,并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
以往研究发现,认知失败的产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消极情绪。当个体出现
问题时,其主观上如何看待问题是事件后续可能产生的对心理影响大小的关键。如果老
年个体认为自己的认知问题是患上痴呆症的前兆,则会导致其产生痴呆忧虑心理,进一
步影响主观幸福感。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认知失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以
痴呆忧虑作为中介变量。而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情绪的
调节效果,同时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人们感受生活的能力,影响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因此,
本研究加入了情绪调节策略,以考察了情绪调节策略在“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
感”中的前半节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综合所述,本研究旨在了解现今老年人的认知失败、
痴呆忧虑、情绪调节策略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四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厘清认知
失败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中间机制,为改善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老年人主观幸
福感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研究采用《认知失败量表》、《痴呆恐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绪
调节策略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等工具对 744 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最终保留有效问卷 603 份。随后使用 SPSS 25.0 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1)认知失败量表的 Cronbach’s α 为 0.963,c2/df=3.397,RMSEA=0.063,CFI=0.936,
TLI=0.927,SRMR=0.034,说明该量表信效度均良好,适用于中国老年人。
(2)认知失败、痴呆忧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三者显著相关。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认知失败正向预测了痴呆忧虑,认知失败和痴呆忧虑负向预测了老年人的主
观幸福感,认知失败和痴呆忧虑分别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作用。

I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痴呆忧虑在认知失败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
占比 25.47%。具体而言,认知失败不仅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的消极影响,还能通过使老
年人产生痴呆忧虑,进一步负向影响主观幸福感。
(4)表达抑制在认知失败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在低水平
的表达抑制的个体中,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更大。表达抑制削弱了认知失败
对老年人痴呆忧虑的正向影响。说明表达抑制有助于老年个体去抵御认知失败对痴呆忧
虑的影响。
结论:老年人的认知失败对主观幸福感有消极影响,并且还通过痴呆忧虑间接负向
影响幸福感。除此以外,表达抑制调节了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影响。总体产生了一个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老年人 认知失败 主观幸福感 痴呆忧虑 情绪调节策略

II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on Failur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The Role of Moderated Mediator

Abstract: As the population ages, promoting healthy and active aging of the elderly is one
of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goals of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elderly workers.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standard to measure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Find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lderly’s SWB a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SWB. Cognitive failures are errors in memory, attention, behavior,
etc. that occur based on cognitive errors. They occur in all age groups and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on our lives.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occurrence of cognitive failure
will affect people's life satisfaction and generate negative emotions. When an individual has a
problem, how he/she views the problem subjectively is the key to the impact of the event. If
older individuals believe that their cognitive problems are a precursor to developing dementia,
it will lead to dementia anxiety and further affect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failure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worry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The use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ies will affect
people's emotional regulation effect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emotional state will also affect
people's ability to feel life and their feelings of happiness. Therefore, this study added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pathway in the relationship “cognitive failure-dementia worry-subjective well-
being”.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ld people's
cognitive failure, dementia worry,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know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the four.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The study used the Cognitive Failure Questionnaire (CFQ), Fear of Dementia Scale(FODS),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ERS) and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PANAS). We invited 744 elderly people to finish the
questionnaire, kept 603 valid data. We used SPSS25.0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result obtained
is as follows:

III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CFQ’ s Cronbach’s α is 0.963, c2/df=3.397, RMSEA=0.063, CFI=0.936, TLI=0.927,


SRMR=0.034. It means CFQ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is suitable for Chinese
elderly.
(2) Cognitive failure, dementia worr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have significantly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cognitive failure positively predicts dementia worry, cognitive
failure and dementia worry negatively predic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Cognitive failure and
dementia worry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 respectively.
(3) Dementia worry plays a part of the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ail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mediation effect accounted for 25.47%. Specifically,
cognitive failure not only has a direct negative impa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but also further
negatively affects subjective well-being by causing dementia worry in the elderly.
(4) Expressive suppression significantl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ailure
and dementia worry. At the level of low suppression, the Cognitive Failure was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Dementia Worry. Expression suppression attenuate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ognitive failure on dementia worry in older adults. It shows that expression inhibition helps
elderly individuals to resist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failure on dementia worry.
Conclusion: Cognitive failure in the elderly had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SWB, and can
indirectly affect SWB through dementia worry. In addition, expressive suppression moderated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failure on dementia worry, was a moderated mediating effect.

Keywords: The Elderly Adults Cognitive Failure Dementia Worry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y

IV
目次

目次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目次 ...................................................................... V

1 引言 .................................................................... 1

2 文献综述 ................................................................ 3

2.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 3


2.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 3
2.1.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3
2.1.3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4
2.2 认知失败 ............................................................ 6
2.2.1 认知失败的概念 ................................................... 6
2.2.2 认知失败的测量 ................................................... 6
2.2.3 认知失败的相关研究 ............................................... 7
2.3 痴呆忧虑 ............................................................ 9
2.3.1 痴呆忧虑的概念 ................................................... 9
2.3.2 痴呆忧虑的测量 .................................................. 10
2.3.3 痴呆忧虑的相关研究 .............................................. 11
2.4 情绪调节策略 ....................................................... 14
2.4.1 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 14
2.4.2 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 14
2.4.3 情绪调节策略的理论 .............................................. 15
2.4.4 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 16
2.5 认知失败、痴呆忧虑、情绪调节策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17
2.6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9
2.6.1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 19
2.6.2 研究意义 ........................................................ 20

3 研究设计 ............................................................... 22

3.1 研究目的 ........................................................... 22


3.2 研究对象 ........................................................... 22

V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 研究工具 ........................................................... 24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4 研究结果 ............................................................... 26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分析 ............................................... 26


4.2 各量表信度检验分析 ................................................. 26
4.3 认知失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26
4.4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27
4.5 认知失败、痴呆忧虑、情绪调节策略和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28
4.5.1 认知失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28
4.5.2 痴呆忧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30
4.5.3 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32
4.5.4 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33
4.6 老年人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35
4.7 整体回归分析检验假设分析 ........................................... 36
4.8 痴呆忧虑的中介效应检验 ............................................. 36
4.9 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分析 ......................................... 37
4.9.1 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分析 .......................................... 38
4.9.2 表达抑制的调节作用分析 .......................................... 38

5 讨论 ................................................................... 40

5.1 老年人认知失败特点分析 ............................................. 40


5.2 老年人痴呆忧虑特点分析 ............................................. 42
5.3 老年人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分析 ......................................... 43
5.4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特点分析 ........................................... 43
5.5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 44
5.6 痴呆忧虑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5.7 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分析 ......................................... 46
5.8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47
5.8.1 研究贡献 ....................................................... 47
5.8.2 研究不足 ....................................................... 47

6 总结与建议 ............................................................. 49

7 结论 ................................................................... 51

参考文献 ................................................................. 52

VI
目次

附录 .............................................................. 65

致谢 .............................................................. 71

VII
引言

1 引言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重视。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过
60 岁的老年人口数已经达到了 2.64 亿,这一群体占全国总人数比例的 18.7%,与 2010
年相比,上升了 5.44%,老年比例逐年增加(梁宏, 2021)。伴随着银发群体的日益庞大,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让老年群体在这一时期过得
开心、快乐、幸福,即“积极老龄化”问题,是各级政府和不同领域学术界均需要关注
的重要问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忘记自己为什么会从这间屋子走到另
一间屋子,忘记出门是否关了灶上的火、是否关上了门等等。这些小小的错误虽然会让
人觉得很滑稽,但却实实在在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影响小的情况可能是不得不重新回
家确认是否关上火,影响大的情况甚至可能是没有想起来这件事而造成了火灾等等。以
上这些基于认知错误而产生的记忆、注意、行为等方面的失误被研究者称作认知失败
(Cognitive Failure, CF)。人们之所以会发生认知失败,目前还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一种
观点认为,认知失败与个体受到的干扰有关(Broadbent, 1981),另有研究发现 CF 与个体
的核心自我评价有关联,四个维度均能显著预测个体的认知失败(Doorn, Lang, & Weijters,
2010; 周扬, 2017; 颜培玲, 2020)。以往认知失败的多数研究多探讨其造成原因,而忽视
了认知失败对个体的影响。而认知失败所导致的这种消极的体验可能会直接影响老年人
的情绪、生活的满意度等,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然而目前关于认知失败的研究尚
聚焦在大学生和职业场景中,忽视了老年人这一在生活中与认知息息相关的重要群体,
老年人的认知失败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尚不明确。故本研究第一个目的是探讨认知失
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可能影响。
当老年人在出现健忘、需专注时而无法专注等基于认知问题的情况时,如何对它们
进行解释尤为关键。与老年健康相关的疾病话题除了癌症,还存在另一个十分突出的话
题,那就是“老年痴呆”。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记忆、语言和
认知出现障碍(贾建平, 2010; 陈晓春等, 2018)。其中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最为常见,占痴呆症病例的 60%-80%。据美国 2021 年阿尔兹海默症事实和数据的
报告显示,现今美国 65 岁 AD 痴呆症患者有 620 万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 2060 年,
这一数字将增加到 1380 万(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21)。在全球范围来看,这一数字
更为惊人,痴呆患者超过 5500 万人,并且预估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就将达到 7800 万,
每 3 秒就会有一个人患阿尔兹海默症,是全球排名第七的致死原因(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21)。毫无疑问,痴呆已成为人类 21 世纪面临的最大的社会挑战之一。
由此,对痴呆症的忧虑心理也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范围内。一项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多国
调查显示,公众对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关症状了解程度较高,其中 60 岁以上的人群表示
痴呆是他们最担心的疾病(Cutler & Brăgaru, 2015)。随着痴呆症逐渐被人们了解,其中一

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开始出现,即随着痴呆症成为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部分,人们可能会
担心自己会发展为痴呆症,明显担心自己将来会患上老年痴呆的人日益增加。研究者把
这种担心患上痴呆的忧虑心理叫做痴呆忧虑(Dementia Worry, DW)。一项近期研究发现,
Tang 等人在美国进行的全国性调查中发现,超过了 85%的民众表示担心患上痴呆症
(Tang et al., 2017)。在一项中国的五个城市的研究调查也发现,76.6%的参与者报告担心
患上 AD(Zeng, Wang, Luo, & Lian, 2015)。这种担忧可能会影响那些经常经历认知问题
并抱怨记忆能力不断变化或下降的老年人(Jonker, Geerling, & Schmand, 2000; Lineweaver
& Hertzog, 1998)。而若个体将自己的认知失误归因为痴呆症的前兆,可能就会加重他们
对痴呆症的担忧。当人们陷入对健康问题的担心时,会占用他们的认知资源,影响他们
对生活的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以往的调查研究也发现
痴呆忧虑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满意度(Cutler & Bragaru, 2016)。基于此,本研究第二个研究
目的即探讨痴呆忧虑在认知失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情绪的过程。Kessler 等(2012)指出痴呆忧虑是个体对患上痴呆
症的恐惧情绪。个体产生对患上痴呆症的恐惧情绪是否可以被情绪调节策略所调节呢?
根据以往的很多研究均表明了情绪调节策略可以有效调节情绪反应(Gross, 1998b, 2002;
张任君, 叶少辉, 2014; 杜肃燕, 2020)。故本研究目的三是探讨认知失败在老年人痴呆忧
虑影响作用的机制中,情绪调节起到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以老年人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认知失败对老年人主
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并考察痴呆忧虑和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影响机制:中介和调节
作用

2
文献综述

2 文献综述
2.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2.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1950 年之后,研究者们将研究视角放到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简称 SWB)。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SWB 与人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均密切联系的积极心
理品质,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包含了认知和情感
两个成分的变量。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高低是否达到自己
的要求的判断,通常量化为满意程度;而情感维度是个体对自己情感方面评价的属性,
这种评价是从情绪体验角度出发的,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Pavot, Diener, & Fujita,
1990; Diener, Tay, & Myers, 2011),其中积极情感包括了对生活感兴趣的、劲头足的、自
豪的等情绪体验,消极情感包括恐惧、内疚、敌意等情绪体验。积极和消极情感是两个
相互对立且又同等重要的成分(Bradburn, 1969),幸福感是这二者的一个平衡状态。
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特点:(1)整体性,是指个体综合考虑生活满意度和情感而后进
行评价的过程;(2)主观性,主观幸福感不是评价者根据外在的统一标准对自己是否幸福
做出的判断,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来自我报告的;(3)稳定性,主观幸福感测量了被
试一段时间的主观反应,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1.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当中,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主要还是自我报告法,有几种常用
的量表,因研究目的的不同有一定差异。详见表 2.1。
以往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两成分能比较全面的反映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并
且由其概念而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在老年群体中适用较好(张竞扬, 2018),基于此,本
研究选用主观幸福感量表。

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2.1 主观幸福感测量相关量表
量表名 英文名 开发者 测量维度 计分方式

幸福感 Index of Well-Being, WBIS (Campbell, 幸福感指数和生活  题量:9 题;


指数量 1976) 满意度指数  7 点计分;
表  计算方式:求和

总体幸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美国国家卫生统 焦虑、抑郁、积极  题量:33 题;


福感量 GWB 计中心 幸福、自我控制、  7 点计分;
表 活力和一般健康  计算方式:求和
纽芬兰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 (Kozma & 正性情感(PA)  题量:24 题;
纪念大 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Stones, 1980) 负性情感(NA)  “是”=2;“不知道”=1;
学幸福 MUNSH 正性体验(PE) “否”=0
度量表 负性体验(NE)  计算方式:PA+PE-NA-
NE+24
主观幸 (1)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Diener et al., 生活满意度  题量:25 题;
福感量 SWLS 1985) (LS)  SWLS 为 5 点计分;
表 (2)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Watson, Clark, 积极情感(PA) PANAS 为 7 点计分;
Affect Schedule, PANAS & Tellegen, 1988) 消极情感(NA)  计算方式:LS 均值
+PA 均值-NA 均值

2.1.3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均具备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可减
轻个体的心理压力,减少个体的自杀倾向,对病人来说,还可能减轻他们在身体上感到
的痛苦,甚至能降低疾病发病率,主观幸福感高的人往往也活得更长久,一定程度上具
有了延长寿命的作用(Baiden et al., 2016; Beatriz et al., 2018; Tey, Park, & Golden, 2018;
Furrer et al., 2019; Kaiser, Janssen, Schrader, & Geerling, 2019; Steptoe, 2019)。个体的主观
幸福感是其个人的主观的感受,可能会受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客观因素
首先是人口学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项基于 CHARLS
数据库的调查研究显示,女性感受到的幸福感更低(高红, 王光臣, 2021),这与王福兴等
人(2011)的结果一致。而任杰等人(2010)的元分析则发现男女在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不显
著。有研究解释这样的差异在于女性的极端情绪会更多,积极和消极体验综合于平衡,
而男性的情感体验则处在较弱的状态,因此不同性别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何秋瑾,
2016)。在年龄上,研究发现,人生不同的阶段,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较大(Stones, Kozma,
Mcneil, & Worobetz, 2011)。在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幸福感对比中,发现老年人的幸福感普
遍高于年轻人(张竞扬, 2018)。Diener(2000)认为,年龄与主观幸福感在个体的终身发展
中呈 U 型关系,相比于中年人,青年和老年的幸福感更高。而在老年阶段,主观幸福感

4
文献综述

在年龄上并无差异(任杰, 金志成, 杨秋娟, 2010; 王希华, 周华发, 2010)。这可能是老年


期的被试年龄差距较小,因此年龄对幸福感的影响效应量比较小,而导致没有差异。
然后是其他个人客观因素,如健康状况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iener 和 Chan(2011)
对主观幸福感、健康和长寿进行了审查,报告称主观幸福感与身体健康和长寿有明确而
强烈的关系。并且健康的身体有益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Dolan,
Peasgood, & White, 2008)。老年期个人的健康状况改变可能会很大,而老人通常也会对
自己健康的关心比较多,而这些关心以及对这些健康状况的评估也和老人的情感感受有
关。所以,老年人自评健康比实际的健康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加明显。
研究发现,仅以客观因素来解释幸福感是有限的,仅能解释其中 15-20%的变异
(Argyle, 1999; Campbell, 1976)。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还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2)主观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探索研究中,人格特质、主观年龄等主观特质
被包含在内。
人格特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变量。任杰等人的元分析中,发
现了 EPQ 的内外倾对老年人幸福感有正向的高预测力、神经质有负向的高预测力(任杰,
金志成, 杨秋娟, 2010)。国外的一项元分析通过分析五大人格和六大人格类型对主观幸
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也发现了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责任性和神经质对主观幸
福感预测的重要作用(Anglim, Horwood, Smillie, & Marrero et al., 2020)。人格特质是个体
相对稳定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外向性的个体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责任性特质强的
个体往往有人生目标,而神经质个体容易受到压力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敌意情
绪。因而不同人格特质影响个体的行事、对事件的认知,从而影响其对幸福的感知。是
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因素。
主观年龄,是指人们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或年长的程度(Kotter-Grühn, Kornadt,
& Stephan, 2015)。大量研究的结果发现,更年轻的主观年龄与更强的主观幸福感
(Westerhof & Barrett, 2005; 陈红艳, 袁书卷, 程利娜, 2019)、更高的生活满意度(Brothers,
Miche, Wahl, & Diehl, 2017; Ambrosi-Randić, Nekic, & Junakovic, 2018)、更多的积极情绪
(Westerhof & Barrett, 2005; Mock & Eibach, 2011)、更好的认知能力(Stephan, Caudroit,
Jaconelli, & Terracciano, 2014; Choi et al., 2017)以及更少的抑郁症状(Spuling, Miche,
Wurm, & Wahl, 2014)有关,并且这种关联在集体主义国家更明显(Debreczeni & Bailey,
2020)。此外,一项追踪研究(Bellingtier, Rupprecht, Neupert, & Lang, 2021)发现,个体内
每天的主观年龄增加与较低的积极情绪有关,而人与人之间的主观年龄的增加与更多的
身体症状和压力源有关,说明了主观年龄对人们日常身心健康的作用。主观年龄一定程
度上代表了个体对生物衰老的看法,降低老年人的主观年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越高,
对生活有期待,从而有助于成功老龄化。

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 认知失败
2.2.1 认知失败的概念
“认知失败”这一概念最初源于 1981 年 Norman 提出的行动过失(Action Slips)。
Norman 认为人们有些行为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启动了,比如扔掉了手里的钱而保留了想
要扔掉的废纸、忘记了东西放在哪里、话在嘴边怎么也说不出口等。而这类行为过失分
为三大类:意图形成错误、模式错误激活和错误触发(Norman, 1981)。Broadbent 等研究
者在 1982 年将此类行为过失概括为认知失败(Cognitive Failure, CF),是基于个体的认知
而产生的错误,导致没办法正常完成任务(Broadbent, Cooper, Fitzgerald, & Parkes, 1982)。
我国研究者认为,认知失败是由于认知的错误或干扰,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本可以正
常完成,却无法继续正常进行的行为,其将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认知失败分为了三大类:
注意问题失误、记忆问题失误和行动机能问题失误(章麟, 2013)。
另一类对认知失败的看法则认为认知失败与个体的自我评价有关。高认知失败的个
体容易悲观的看待自己的价值和功能。学者通过问卷法发现认知失败可以作为核心自我
评价中的一个新维度(Robert, Kate, Angela, Kathy, & Shaun, 2009)。根据后一种观点,认
知失败虽然还是指人们生活中出现的失误,但如果在环境压力大的情况下,相较于认知
失败低的个体来说,高水平认知失败的个体更容易犯错等。
综上,本文将认知失败定义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本可以正常完成的任务,由于认
知错误或干扰而未能完成。

2.2.2 认知失败的测量
认知失败的测量工具如下表 2.2,首先是章麟于 2013 年编制的大学生认知失败问卷,
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测量了大学生的认知失败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较好,张亚
利等(2020)的研究中使用了该量表,证实了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次是认知失败问卷,
原量表运用到不同的群体中,效果有较好的一致性。2016 年,周扬等人在得到 CFQ 原
作者授权后,将原问卷的疑问句形式改成了陈述句形式,翻译并依据中国文化修订了该
问卷。该量表也在众多研究中被使用(颜培玲, 2020; 黄凤, 郭锋, 丁倩, 洪建中, 2021),
信效度良好。鉴于原量表在老年群体中适用性较好(Hitchcott, Fastame, Langiu, & Penna,
2017; Leung, Orgeta, Musa, & Orrell, 2018),且修订的版本与原本除了在句式的表述上存
在差异,结构是一样的。因此本研究欲采用该中文版认知失败问卷用于测量,并在结果
部分进行信效度的检验。

6
文献综述

表 2.2 认知失败测量相关量表
量表名 英文名 开发者 测量维度 计分方式
认知失败问卷 Cognitive Failure (Broadbent et 知觉、记忆和行动技  题量:25 题;
Questionnaire, CFQ al., 1982) 能  0-4 点计分;
 计算方式:求和
大学生认知失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章麟, 2013) 注意、记忆和行动机  题量:18 题;
败问卷 Failure Questionnaire 能  5 点计分;
 计算方式:求和
中文版认知失 Cognitive Failure (周扬等, 注意失败(干扰)  题量:25 题;
败问卷 Questionnaire, CFQ 2016)修订 记忆失败(记忆和人名  0-4 点计分;
记忆)  计算方式:求和
行动技能失败(人际失
误和运动协调)

2.2.3 认知失败的相关研究
(1)认知失败对个体的影响
尽管诸如“与忘记与他人有约会”等失误的发生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但它们也确
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与人们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因素等具有一定的关系。
认知失败最初是在认知领域被研究。1981 年 Broadbent 通过研究证实了认知失败与
Erikson 效应存在相关(Broadbent, 1981)。他们发现认知失败高的个体比低分数个体的
Erikson 效应要小,
也就是认知失败水平高的个体比低水平个体更容易被干扰刺激影响。
因此,该研究也认为外部因素的干扰可能是产生认知失败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持续注
意的测量中,CFQ 总分越高,持续注意成绩越低,CFQ 高的个体在 go、no-go 任务中不
能很好的抑制干扰,持续性注意难以维持(Robertson, Manly, Andrade, Baddeley, & Yiend,
1997)。
其次,CF 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有一定关系。以往研究发现人们的认知失败可能
与个体的应激脆弱性相关,Matthews 和 Wells(1988)探讨了认知失败与压力脆弱性之间
的关系,结果发现认知失败与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并且在这两者的关系当中,自我意识
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了高认知失败个体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在这之中个体的
自我注意加工会干扰他们去进行应对,进而容易受到压力事件的影响。Matthews 等(1990)
进一步运用 CFQ 七因素量表、EPQ 人格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认知失败影响应对策略
的具体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FQ 总分和 EPQ 中的神经质显著相关,这说明了
认知失败高水平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与此同时,该研究还发现 CFQ 与个体的逃避
和自我控制的应对策略的使用之间呈正相关,表明了 CFQ 高分者和低分者在应对策略
的选择上是有所差异的。Matthews 等人研究还发现了神经质、外倾维度与 CFQ 中的缺
乏注意因素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Matthews, Coyle, & Craig, 1990),研究说明了注意失败

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应激。此外,研究发现认知失败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存在显著正
相关(Broadbent et al., 1982; Klumb, 1995; Matthews & Wells, 1988; Mecacci, Righi, &
Rocchetti, 2004)。人们越焦虑,越容易出现认知失败。
最后,研究发现不良心理的发生多与认知失败有关。高认知失败的个体更容易感觉
到无聊(Manly, Robertson, Galloway & Hawkins, 1999; Matthews, Coyle, & Craig , 1990;
Smith, Andrew, Chappelow, John, & Belyavin, 1995;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a)和错失
焦虑(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b)、感知压力的特性增强(Matthews, Coyle, & Craig ,
1990)、自我评价降低(Doorn, Lang, & Weijters, 2010)。此外,还有研究认为认知失败必
然伴随着个体的认知资源的减少,当个体在工作或学习时,由于认知失败的产生会导致
个体暂停当前的活动,从而工作和学习成效可能受到了影响而减弱(Lapierre et al., 2012;
Unsworth, Mcmillan, Brewer, & Spillers, 2012)。另有研究还发现,认知失败过于严重甚至
会促成个体的网络成瘾行为(张秋亮, 2021; 黄凤等, 2021),增加了事故(工作、交通)发生
概率(Wallance, Vodanovich, & Restino, 2003; Larson & Merritt, 2010; Roca, LupiáEz, López-
Ramón, & Castro, 2013),增加人际适应问题(胡荣婷, 彭妤, 毛惠梨, 张斌, 2021)。研究还
发现个体迟迟不能做出决策与认知失败有一定关系,因为个体表现出认知问题(注意力、
记忆力、认知策略等)会耽误决策过程,致使决策变得困难,因而出现了典型的决策拖延
行为(Fabio, 2006)。上述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认知失败的出现可能对人们的生活、
心理健康造成不可否认的影响。
(2)认知失败的老化
认知失败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目前的一些研究给出了不一致的结论。大
多数的研究均发现年龄与认知失败并无关系。Hitchcott 等人(2017)的研究对比了老年人
的认知失败发现,以 65-74 岁、75-84 岁、85 岁以上这三组老年人的认知失败分数作对
比,发现他们之间并没有差异,也就是年龄被认为与 CFQ 分数无关,以此说明了认知
失败并非是认知表现的下降的结果。而对比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认知失败总分之间也没有
发现差异(Kramer, Humphrey, Larish, Logan, & Strayer, 1994; Lange & Süβ, 2014; Reese &
Cherry, 2006)。但也有少数研究发现了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Mecacci 和
Righi(2006)的研究发现老年人报告的认知失败比年轻人更少。还有一项纵向研究使用
CFQ 来调查认知失败是否预测了个体 11.5 年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CFQ 分数
越高,主观的认知抱怨越多,加州语言学习测试中的即时和延迟回忆的下降率越高。在
该结果中说明了,高认知失败反映出人们的记忆功能的下降。在对具体的认知失败项目
分析时,发现不同的认知功能的变化不尽相同。Rast 等人(2009)使用三因素测量模型分
析 CFQ 分数时,他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变得更健忘,但不易分心。他们注
意到,60 多岁的人注意力分散的程度急剧下降,并提出这可能是由于退休相关生活方式
的改变导致注意力需求的大幅减少。

8
文献综述

由于认知失败的产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而与个体息息相关的幸福感是否会
受到这些日常失误的影响呢?国外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认知失败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
显著负相关(Konen & Karbach, 2018; Leung et al., 2020)。而生活满意度是评价个体主观
幸福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相信,探究认知失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有
必要的。

2.3 痴呆忧虑
2.3.1 痴呆忧虑的概念
痴呆忧虑在有些研究中也称作痴呆关注(dementia concerns)、痴呆焦虑(dementia
anxiety)、痴呆恐惧(dementia fear)、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痴呆恐惧(Fear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lated dementia)等,是指人们对痴呆症威胁产生的情绪反应(Hay, Buckley, & Ostroff,
2005; Senay, Hensley-Alford, & Kaphingst, 2012) 。 这 一 概 念 最 初 是 由 Cutler 和
Hodgson(1996)提出的,他们通过对比两类被试:痴呆患者的子女和非痴呆患者的子女,
以探索记忆评估和发展为 AD 的担忧,结果发现父母中有痴呆症患者的被试有更深的担
忧,他们把这种因记忆衰退而担心患上痴呆症的担忧叫做预期性痴呆(Anticipatory
Dementia)。随着研究的推进,Kessler 等(2012)学者试图把这个概念进一步清晰化,因而
引入“痴呆忧虑”这一概念,并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焦虑和衰老焦虑相结合的混合情绪反应。
Kessler 等学者指出,对痴呆症的担忧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年龄或认知状态的个体中
(Kessler et al., 2012),这就使得这一概念与类似的概念有所不同,如预期性痴呆(将记忆
衰退归结为痴呆症的迹象)或主观认知抱怨(感知自己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下降了,但
与客观认知功能筛查无相关)。而这一概念在随后的众多研究中被采用,因此,本研究也
采用痴呆忧虑这一名词。定义为:痴呆忧虑(Dementia Worry, DW)即人们将正常老化现
象归因为痴呆症的前兆而产生的担忧反应。
关于痴呆忧虑有两种解释理论:
(1)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 HBM)
HBM 最早由 Rosenstock(1974)提出来,用于研究个体做出健康预防行为的相关健康
信念,在这个早期的信念模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概念:a. 感知易感性,即个体感知到
自己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如长期从事核辐射相关工作的人们可能会感知到自己患癌风
险增高;b. 感知严重性,即个体感觉到这个疾病的严重性,如胃疼患者感觉到胃癌风险,
并意识到胃癌的后果;c. 采取行为的益处,即个体认识到采取行动可以帮助自己去预防
如健康等问题,如个体意识到按时吃饭有助于个体去预防胃病;d. 采取行动时的个人障
碍,即个体在采取行动时会受到个人情况的阻碍,为了遵循健康建议而必须克服的障碍,
如财政支出、体力支出、时间支出等。

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健康信念模型认为健康相关的行为发生取决于这几个条件同时产生:当个体意识到
某一种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时,会使个体对这种疾病的威胁警觉性增高,产生相应的
情绪反应,再而根据个体的感知到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需要付出的成本,做出健康行
为或者不做出健康行为。而痴呆症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随着其严重性和患病风险在互
联网时代通过媒体等诸多媒介和途径被人们所知道。人们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反应(如痴
呆忧虑),从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健康行为预防或忽视健康行为)。因此,健康信念模型在
过往的一些痴呆忧虑研究中被作为理论模型来解释痴呆忧虑心理,并以此建立了测量工
具,如痴呆感知威胁量表(Robert & Connell, 2000)。
(2)健康焦虑的认知模型
健康焦虑是个体对自己目前或未来的健康状况的担心(Rachman, 2012),从对自己
健康的细小关注到过度关注的连续变化(袁勇贵, 张钰群, 2015; Brown, Skelly, & Chew-
Graham, 2020)。个体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极度担忧的情况下,会呈现出一些影响正常生
活的行为,如因担心自己或家人身体健康而反复就医、身体稍有不适便会加重焦虑的情
绪。痴呆忧虑与健康焦虑有所异同。两者都同属于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的担忧,只不过痴
呆忧虑是对特定疾病—痴呆症的担忧,而健康焦虑的指代对象是广泛的健康状况。同健
康焦虑一样,个体在产生痴呆忧虑的情绪时,也会有类似于求医、改变生活方式等行为
的出现。
健康焦虑的认知模型认为个体的疾病经历(疾病照顾者、疾病患者亲属等)和个体差
异(责任心等)都会使个体对某些症状额外关注,从而产生健康焦虑或加剧健康焦虑。因
此,健康焦虑的认知模型被应用于解释那些照顾过痴呆患者的人员(一级亲属、护理人员
等)更可能产生痴呆忧虑,因为他们更容易关注到自己的记忆问题,并将其进行归因(Suhr
& Kinkela, 2007)。

2.3.2 痴呆忧虑的测量
痴呆忧虑的测量从单维度到多维度,从国外到国内汉化和自编的发展过程。以下是
对几个典型的工具的介绍,详见表 2.3。
对表中工具进行分析。首先,痴呆忧虑最早是通过一到两个问题来进行测量的,具
备便捷的优点,能很好地用于现象调查研究中,然而又因其过于简洁,无法更全面的反
映痴呆忧虑心理的全部内容,因而不适用于深入研究。其次,阿尔兹海默症恐惧量表围
绕了 AD 这一常见的痴呆症,测量人们对它的恐惧程度,而不能代表人们所有的痴呆症
的看法,即一般概念的痴呆忧虑。此量表在国外应用较多,而国内的应用较少,具体的
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最后,痴呆恐惧量表以痴呆恐惧的核心概念为基础,加上了
恐惧期望理论为指导,测量了人们对痴呆症三个方面的恐惧程度,更加的全面和科学。

10
文献综述

并且该量表以韩国人为被试编制,徐瑞等人(2021)以中国老年人为被试进行了汉化,信
效度均较好,因而在本研究中采用 FODS 来测量老年人的 DW 水平。
表 2.3 痴呆忧虑测量相关量表
量表名 英文名 开发者 测量维度 计分方式
单项测 (Cutler & Hodgson, 1996) 担忧程度  题量:1/2 题;
量  5 点计分;
 计算方式:求和
阿尔茨 The Fear of (French et al., 2012) 痴呆症的一般恐惧、身体症  题量:30 题;
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状、灾难性态度  4 点计分;
恐惧量 Scale, FADS  计算方式:求和

痴呆恐 Fear of Dementia (Lee & Jung, 2020)编制 认知维度:痴呆前驱症状的  题量:30 题;
惧量表 Scale, FODS (徐瑞等,2021)修订 直接体验和痴呆初步认识  5 点计分;
社会维度:担心家庭负担和  计算方式:求和
羞耻感
躯体维度:躯体反应

2.3.3 痴呆忧虑的相关研究
对痴呆忧虑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影响痴呆忧虑的因素的研究和痴呆忧虑对其他因
素影响的研究。
(1)痴呆忧虑的影响因素
人们产生痴呆忧虑的心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结起来大体可以归因于以下几
大因素:
心理因素:多项研究都发现了人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痴呆忧虑存在联系。有学
者(Kessler, Südhof, & Frölich, 2014)在医院的认知神经科邀请了 34 名志愿者、在非医院
场所招募了 204 名志愿者参与调查,其中医院的这些参与者都是怀疑自己认知有问题而
实际检查并未诊断出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人,结果发现他们的 DW 水平与抑郁、焦虑
等因素呈正相关。痴呆忧虑与抑郁的正向关系在另一些研究中得到了证实(Alberts,
Hadjistavropoulos, Pugh, & Jones, 2011; Cui, Maxfield, & Fiske, 2019; Cutler & Brăgaru, 2015;
Kinzer & Suhr, 2016),与焦虑的正向关系也同样有所体现(Fresson, Dardenne, Geurten, &
Meulemans, 2017)。另外,人格与痴呆忧虑也存在一定联系。对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
尽责性与痴呆忧虑呈负相关,神经质与痴呆忧虑呈正相关(Furr, 2018)。Boone(2009)发现,
DW 水平高的个体,在被诊断不存在认知障碍的情况下,也依然认为自己存在认知功能
的问题,这增加了他们寻医的频率,并且因对疾病的过度关注而导致了较高的紧张度,
易增加误诊的风险。同时有研究(Cantegreil-Kallen & Pin, 2012)指出,老年人在面对身心
问题时更容易受打击,由于身体日渐老化的原因,老年人一方面自身更容易被疾病缠身,

1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健康的态度更加消极,即健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败,是不可
控的。当老年人在内心深处认同痴呆症的无法避免性和无法预防性,这种消极的观点会
增加他们对于此疾病的无助感,从而更加激发了痴呆忧虑的产生。
此外,个体的内部控制点与痴呆忧虑呈负相关(Commissaris et al., 1996),内部控制
点低的人比内部控制点高的人更加忧虑。那些抱持“年龄越大,记忆必然衰退”信念的
人,往往痴呆忧虑的程度也越深(Suhr & Kinkela, 2007)。有实验操纵老年人暴露于消极
的年龄刻板印象,发现这种暴露会降低老年人的认知表现,增强了老年人的痴呆忧虑程
度,尤其是当这种消极暴露与自我相关程度高时(Molden & Maxfield, 2017)。对阿尔兹海
默症的负面刻板印象的认可也可以预测个体的痴呆忧虑(Sun, Gao, & Coon, 2015)。这也
说明了消除人们消极的年龄刻板印象和对疾病的负面刻板印象可能是降低痴呆忧虑的
一种方式。另外,主观认知抱怨水平高的个体,其痴呆忧虑水平也高(Kinzer & Suhr, 2016),
尽管他们并没有客观认知功能障碍。Kim 等(2014)在健康中老年人群调查中也表明,当
人们感觉到自我记忆衰退程度越深时,痴呆忧虑的水平也越高。
社会学与人口学因素:研究发现个体的痴呆忧虑水平与年龄存在关联。一些研究认
为,个体的年龄与痴呆忧虑呈正相关,年龄越大,个体越担心自己会患上痴呆忧虑(Arai,
Kumamoto, Mizuno, & Arai, 2012; Cantegreil-Kallen & Pin, 2012; Commissaris et al., 1994;
Cui, Maxfield, & Fiske, 2019; Ryu & Park, 2019),然而,另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年龄与痴呆忧虑呈负相关(Cutler & Bragaru, 2015; Cutler & Hodgson, 1996; Laforce &
McLean, 2005; Roberts & Connell, 2000; Roberts, McLaughlin, & Connell, 2014; Suhr &
Kinkela, 2007)。此外,还有研究认为年龄与痴呆忧虑呈二次关系,痴呆忧虑水平从 40 岁
到 70 岁随着年龄的增加;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Bowen, Kessler, & Segler, 2019)。
性别也与痴呆忧虑水平有关,并且在诸多研究中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女性比男
性的痴呆忧虑水平更高(Arai et al., 2012; Commissaris et al., 1996; Cutler & Hodgson, 2001;
Fresson et al., 2017; Jang, Yoon, Park, Rhee, & Chiriboga, 2018; Roberts & Connell, 2000;
Roberts & Maxfield, 2018; Ryu & Park, 2019; Tang et al., 2017; Yeo, Horan, Jones, &
Pendleton, 2006; Zeng et al., 2014)。这可能与女性的社会角色有关。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
多的照顾老人的角色,对疾病的直接后果感受更深,增加了恐惧心理(蒲丛珊, 程洋, 郭
辉, 沙丽艳, 2019)。
教育水平与痴呆忧虑有显著相关性,但是结论存在一定差异,一些研究认为教育水
平越高,痴呆忧虑水平越高(Cutler & Hodgson, 2001; Cutler & Brăgaru, 2015)。而还有研
究则是相反的结论,教育水平越低,忧虑水平越高(Suhr & Kinkela, 2007; Sun, Gao, & Coon,
2013; Fresson et al., 2017; Roberts & Maxfield, 2018; Ryu & Park, 2019)。而这种差异的存
在可能是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同造成的。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验证这种关系。

12
文献综述

此外,独居老人的痴呆忧虑水平也高于与他人一起生活的人(Cantegreil-Kallen & Pin,


2012)。此类研究更关注社会支持状况对老年人痴呆忧虑水平的影响。
知识因素:一些研究发现个体的痴呆知识量与痴呆忧虑水平有关,了解痴呆的程度
越深,DW 越深(Sun, Gao, & Coon, 2013)。但另一项干预研究发现,对老年人进行痴呆
知识的培训,知识的增加不会增加他们对痴呆的恐惧(Scerri & Scerri, 2017)。这可能与痴
呆知识和痴呆忧虑的测量工具不一致有关。痴呆知识的作用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去深入
探讨。
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是否有痴呆经历被认为是痴呆忧虑相关的重要的因素。
多项研究都表明了接触过阿尔兹海默症的人(AD 照顾者、亲属、熟人)比没接触过的群体
痴呆忧虑水平更高(Roberts, McLaughlin, & Connell, 2014; Suhr & Kinkela, 2007; Kinzer &
Suhr, 2016; Annika et al., 2017; Tang et al., 2017; Norman et al., 2020)。此外,公众对痴呆
症患者的印象往往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嘲笑的”,“没有辨别能力的”,这
些负面的看法可能使人们愈加害怕患痴呆症,害怕会丢失自己身份和得不到社会的尊重
(陈妞等, 2018)。担心“被歧视”也会增加痴呆忧虑,并且导致人们不愿意去医院做检查,
延误了最佳治疗期,使得患病率升高(Phillipson et al., 2015)。
社会文化因素:在美国的一项研究(Roberts & Maxfield, 2018)考察了老年人宗教行为
与痴呆忧虑的关系,结果发现宗教行为与痴呆忧虑水平相关,并且这种相关在宗教行为
的内在/外在动机上是存在差异的:宗教行为的内在动机强,个体的痴呆忧虑更少,而宗
教行为的外在动机越强,个体的痴呆忧虑水平越高。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强烈的精神信
仰可以为人们提供应付困难生活环境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内在信仰更有助于调整人们的
心理问题甚至是身体问题,而那些为个人利益而求助宗教的个体(外在动机强)可能不足
以为他们在面临负性事件时提供心理上的保护,因而求助行为无法弥补个人对痴呆的恐
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内在的宗教动机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保护有一定益处(Debnam,
Holt, Clark, Roth, & Southward, 2012)。此外,Zeng 等(2014)的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担心患
痴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照料,加之中国的居家
养老模式,痴呆症患者主要由子女照顾,繁重的照料压力和经济压力使得人们更加害怕
患痴呆,从而 DW 水平升高。
(2)痴呆忧虑对个体的影响研究
随着痴呆症的发生率增长以及媒体的传播,公众对于痴呆的了解逐渐增多。随之而
来的就是对痴呆症的相关情绪反应。并非任何水平的痴呆忧虑都会对人们产生负面影响:
过高的 DW 会导致人们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况下,并且增加了不必要的就医行为,
容易产生浪费行为,过低的 DW 又可能导致人们不重视出现的认知问题,错过了最佳干
预时期,而适度的 DW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采用健康的生活方
式、积极地进行认知和身体锻炼以预防痴呆。从 HBM 模型的角度来说,个体对痴呆症

1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解加深,并且抱持着“积极、早期干预行为有助于预防”信念,他们会更容易产生健
康促进行为(Kim et al., 2014)。调查研究显示,DW 处在中低程度的成人中,有超过三分
之二的人有痴呆筛查和相关检查求助行为(Tang et al., 2017),说明了适度的 DW 有助于
人们的预防行为:提前就医筛查,提前预防,这样也使痴呆患者受到由疾病带来的损害
得到控制和降低。
此外,之所以高水平的 DW 被认为对人们是有害处的,还有一个原因是 DW 水平
过高时成为了一种压力源,而当人们处在高压情况下,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加快了体内
β 蛋白沉淀和糖皮质激素的内生水平,而这两种因素会损害个体的海马体等脑区域,大
脑的认知资源被占用,语言信息编码、存储以及一些其他的认知过程会受到负面影响,
进而致使个体的客观认知功能损伤,反而会使个体患痴呆的风险升高(Eysenck et al., 2007;
李小雪, 李峥, 2017; 蒲丛珊, 程洋, 郭辉, 沙丽艳, 2020)。
痴呆忧虑对人们有较低的正面影响和较高的负面影响(Molden & Maxfield, 2017),
其与低生活满意度(Cutler & Bragaru, 2016)、身体健康结果,如病假天数(Cutler & Hodgson,
2014)、负面心理健康指标相关,如焦虑(French et al., 2012)、抑郁(Albert et al., 2011; Cutler
& Bragaru, 2016)等,还可能预测个体的自杀意图(Cui, Maxfield, & Fiske, 2019)。

2.4 情绪调节策略
2.4.1 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有效的情绪调节是个体在生活中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的发
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Gross, 1998a)。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一定策略和机
制,使情绪在生理、主观体验、表情行为上发生一定变化。Koole 等人(2011)将情绪调节
定义为一系列无意识的和受控制的心理处理过程,涉及情绪激活、维持及校正情绪强度
和持续时间。我国程利等(2009)学者也在他们的研究中采用的 Gross 的观点,并得出了
一定有效成果。在此,我们采用 Gross(1998a)的定义,即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的发生、
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情绪调节策略则是个体在进行情绪调节过程中使用的原则
和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被重点强调,一方面他们对身心健康和
社会结果具备重要性(Chervonsky & Hunt, 2017; John & Gross, 2004),另一方面他们在日
常生活也被频繁使用,并且很有效果(Diefendorff, Richard, & Yang, 2008)。

2.4.2 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情绪调节的测量主要是量表法和实验室测量法,根据目的的不同来选择使用。这里
主要对问卷法中常用的测量量表进行展示,详见表 2.4。

14
文献综述

在下表 2.4 中,所述测量情绪调节策略的量表运用最广泛的是 ERQ,且王力等人


(2007)对此量表的修订版在中国适用性很好,信效度均较好,故本研究采用 ERQ 用于测
量老年人的情绪调节策略。
表 2.4 情绪调节策略测量相关量表
量表名 英文名 开发者 测量维度 计分方式
情绪调节 Emotion Regulation (Gross & John, 2003)编制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 题量:10 题;
策略问卷 questionnaire, ERQ (王力等, 2007)修订  7 点计分;
 计算方式:分别求均值
情绪调节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王力, 2006)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 题量:14 题;
量表 ERS  7 点计分;
 计算方式:分别求均值

2.4.3 情绪调节策略的理论
(1)情绪调节过程模型(Emotional regulation process model)
Gross(1998b)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认为,情绪调节是伴随生理反应的一种倾向。个
体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为更好的理解此模型,
Gross 提出了情绪调节的两阶段动态过程,即情绪调节分为两个过程:先行聚焦调节(情
绪反应激活到做出反应之前)和反应关注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之后)。Gross 还提出了五
种调节策略,情景选择(situation selection)是指个体根据个人的偏好来决定行动:选择喜
欢的或者远离不喜欢的,比如喜欢安静的老年人选择独处或参加人少的聚会,而好热闹
环境的老年人选择参加人多的聚会。情景选择发生在先行聚焦调节阶段;情景修正
(situation modification)是个体感知到事件时,形成自己的认知,然后转化为行动去改变
事情,如不善交际的人会尽快离开让自己不适的社交环境,从而让自己舒服。情景修正
发生于先行聚焦调节阶段;注意分配(attentional deployment)是有目的地将自己的注意力
转移到其他一个或多个事件上,比如老年人刚退休时,会通过跳广场舞、上老年大学以
转移退休的失落感。注意分配发生在先行聚焦调节阶段;认知改变又叫认知重评
(cognitive reappraisal, CR),发生在先行聚焦调节阶段,其包括个体对情境进行认知重组,
这会导致个体产生相较于没有发生认知重组时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改变事件产生的情
绪反应。如临退休的老年人可能会产生不安感,若调整自己的认知,认为退休之后可以
做以往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就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退休的事实。表达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 ES),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情绪表达行为从而调节情绪,比如含蓄的中国人
强调喜不外露,即使是自己遇到很高兴的事情,也要在人前克制这种情绪表现,这种调
节策略在反应关注调节阶段发挥作用。

1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情绪调节控制理论模型(Emotional regulation control theory model)


该模型由 Larsen(2000)提出,其将情绪调节看作是一种控制过程。该理论假设人们
在行动前会有一个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去努力。人们在行动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自己期望的目标情绪出现,那么此时个体的前后情绪状态是保持一致的,
不用进行多余的调整;第二种情况,若当前状态不符合自己的期望目标,个体就会努力
减少初始与目标状态的差距(改变情境或个体),这个调节控制的过程就是情绪调节。

2.4.4 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1)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特征
对于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还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一些研究发现,男女性在认知
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上有差别,如吴燕、杨奇伟和王建峰(2018)、矫勋(2019)、李红梅
(2020)等。李红梅(2020)的研究发现:在认知重评策略上男女差异不显著,这一点在矫勋
(2019)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而在表达抑制上,李红梅的结果中女性比男性更
多采取表达抑制。而矫勋得到的结果与李红梅的研究结果却相反,即相较于女性,男性
使用表达抑制的倾向更高。男女性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不同,这可能是男性和
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不同导致的,男性往往更加不会表达情绪。此外,在罗利的研
究中,男女性在两种策略的使用上不存在差异(罗利, 2018),罗利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此类
结果差异,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以及问卷使用不同导致的。
另外,人格因素也是个体进行情绪调节时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胡敏华和黄敏儿(2006)
的研究中,当个体产生消极情绪时,相较于高外倾性个体,高神经质更容易激活负性情
绪,且更难对负性情绪进行减弱调节。其他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认知重评策略与神经质负
相关,与外倾性正相关(罗利, 2018),外倾性高的个体能更加正向的看待事情,能更好的
调整心态,保持好心情;而神经质高的个体在看待事情时更加消极,更容易沉浸在负性
事件中。另有研究发现了表达抑制与个体的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呈小程度的负相关,
与外向性呈中度负相关(Gross & John, 2003)。此外,研究还发现了表达抑制与神经质之
间存在负相关(Balzarotti, John, & Gross, 2010; Cabello et al., 2013)。由此可见,不同人格
特质的个体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倾向上存在差别,这可能与不同人格特征个体
的神经活动稳定性有关(娄熠雪, 蔡阿燕, 杨洁敏, 袁加锦, 2014)。
(2)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
在预防心理疾病时,一个重要方法那就是及时地、合理地调整好负性情绪。认知重
评被发现与心理健康是存在关联性,具体而言,积极影响更大(Cabello et al., 2013)、生
活满意度评分更高(Haga et al., 2009)、积极情绪更高(Vally & Ahmed, 2020)、抑郁情绪
更少(戴必兵, 彭义升, 李娟, 2014; 孔繁智, 2016)、自尊水平更高(John & Gross, 2004),
压力减轻(Lougheed & Hollenstein, 2012),健康的社会关系占更大的优势(John & Gross,

16
文献综述

2004)。然而,表达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尚存在争议,以国外美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
研究发现表达抑制对心理健康是负向的关系,与抑郁、低生活满意度、不良心理功能呈
现正相关,然而在中国香港的大学生被试中却并未发现这种关系(Soto et al., 2011)。这样
的差异可能与文化背景有关:个体主义文化崇尚自由表达,表达抑制阻碍了他们的自由
理念,而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讲究克制和理智,因而表达抑制维护了人际和社会的
和谐(Mauss & Butler, 2010)。情绪调节是人类重要的必需品。研究者发现,若个体长时
间被不良的情绪包围,相较于处在正性情绪下的个体来说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
状态,这会使老年人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并可能进一步加快认知能力的老化,使老年人
较早进入痴呆状态(吕茹, 詹向红, 刘永, 闫国立, 2017)。因此,调节非适应性情绪具备双
重作用:防治心理疾病和降低老年人认知能力的老化速率(刘洁芸, 2021)。
(3)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研究者探究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作用时,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指导式的使用
策略和自发式的使用策略。前一种方式是通过给予被试明确的策略,要求对方使用这一
策略来调节情绪。比如要求被试分别使用 CR 和 ES 两种策略来调节观看厌恶电影后产
生的负性情绪,结果发现两个实验组的被试报告的厌恶情绪体验均较控制组(不使用策
略的组)少,相应的面部表情也显著减少(Goldin, McRae, Ramel, & Gross, 2008)。通过这
种方式,研究者发现了两种情绪调节策略:CR 和 ES 对厌恶情绪(Gross, 1998b, 2002)、
恐惧情绪(程利等, 2011)的有效降低作用。而后一种方式是采用情绪调查问卷,调查使用
认知重评或表达抑制策略的个体在情绪体验上的差异(John & Gross, 2007)。
此外,有无意识地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同情绪调节作用略有不同。有学者在对负
性情绪的调节进行研究时,用句子整理任务来启动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执行性意图来
控制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状态,结果发现,在无意识条件下的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的生
理反应下调均优于有意识层面,而在负性情绪体验上,仅有无意识表达抑制优于有意识
表达抑制(马伟娜, 姚雨佳, 桑标, 2012)。在另一项研究中,对恐怖情绪进行调节时,有
意识的采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能显著调节情绪,认知重评比表达抑制效果好,然而
在无意识条件下,即自动采取策略时,表达抑制比认知重评效果好(程利等, 2011)。另外,
有研究者在对老年人的悲伤情绪进行调节时发现,有意识的表达抑制的老年人体验到的
悲伤情绪显著低于那些无意识的使用表达抑制和不使用表达抑制的老年人,说明了有意
识的表达抑制的调节作用(刑倩, 2020)。目前关于有无意识下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结
果尚未给出明确的结论,还需要在今后的大量研究中去验证。

2.5 认知失败、痴呆忧虑、情绪调节策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指标,是由个体自己判断自己是否幸福(佟月华, 2003)。
这种主观评价受到个体生活中事件的影响。而对老年群体来说,个体的健康状况(身体健

1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康、认知健康)以及对健康状况的看法是影响其对自己评价的关键因素。当老年群体生活
中出现认知相关的问题时,对这些事情产生的情绪和认知反应影响了其主观评价。
一些研究结果证明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可能与认知失败存在关联。认知失败是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基于认知错误而发生的一些小失误,包括了记忆失败、注意失败和行为失
败。这些小失误可能会通过中断人们的日常活动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一项通过日记法
去追踪健康老年夫妻 14 天的记忆失败和婚姻满意度的研究结果发现,记忆失败始终与
消极的情感有关系,前两天的记忆失败与丈夫前一天的负面情绪有关。而这种负面情绪
与妻子的负面婚姻质量又是显著相关的(Yorgason, Choi, Neupert, Cichy, & Hill, 2020),因
此,可以知道老年人的记忆失误对其自身的情绪、婚姻质量都存在着负面影响。另一项
追踪研究比较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记忆失败对情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年龄群体的
记忆失败(前瞻性记忆失败和回顾性记忆失败)均与积极情绪呈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
正相关(Mogle, Muñoz, Hill, Smyth, & Sliwinski, 2017)。除了记忆失误会给个体的生活造
成影响,认知失败也被证实与个体的无聊感(Manly et al., 1999; Matthews et al., 1990)、成
瘾行为(黄凤等, 2021)、手机依赖(张秋亮, 2021)、生活满意度(Konen & Karbach, 2018;
Leung, Orgeta, Musa, & Orrell, 2018)等存在相关。生活满意度、情绪、生活质量均可以认
为是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代表因素。因此,认知失败可能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关联,
作为一个消极因素影响着老年人对幸福的感知。
目前还并未出现认知失败和痴呆忧虑之间关系的直接研究。然而人们对疾病的担忧,
往往不是空穴来风。痴呆忧虑作为人们对痴呆症这一疾病的担忧,认知问题的出现是人
们担忧来源的重要一部分:痴呆症是一个与认知问题息息相关的疾病,并且年龄是一个
关键因素(Werner, AboJabela, & Maxfield, 2020)。当老年群体产生认知错误的情况时,人
们若将之与痴呆症进行联系,即产生“我出现这些认知问题是否是痴呆症的前兆”的想
法,便会产生痴呆忧虑。再加之一旦个体将其认知问题归因为痴呆症的前兆,便会加深
其痴呆忧虑的水平。以往的研究也发现,个体的主观认知抱怨与痴呆忧虑的增加有关
(Kessler et al., 2012; Kim et al., 2014; Kinzer & Suhr, 2016),当老年人越抱怨自己的认知
问题时,个体也越担心自己患老年痴呆症。可见,认知失败与痴呆忧虑是可能存在一定
关联的。
痴呆忧虑程度深,可能导致人们处在不安、焦虑的情绪中,一方面不利于人们的心
理健康,另一方面,由于对认知问题的担忧而产生频繁的求医行为,不利于人们的正常
生活,甚至可能导致一系列家庭问题。并且痴呆忧虑在以往的研究被证实了与人们的生
活满意度存在关联(Cutler & Bragaru, 2016)。痴呆忧虑作为个体的主观心理感受,可能会
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Gross(2007)的研究指出情绪调节包含了对个体的正性和负性两种效价的情绪的调
节。尽管认知重评发挥调节作用在情绪发生之前,表达抑制发挥调节作用在情绪发生之

18
文献综述

后,我们仍能从以往的研究中找到两者在调节情绪有效性上的证据。以往的研究也证实
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能有效的调节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研究发现认知重评能显
著降低个体的厌恶情绪(Gross, 1998b, 2002)、焦虑情绪(张任君, 叶少辉, 2014; 杜肃燕,
2020)、抑郁情绪(王春梅, 2012)、恐惧情绪(程利等, 2011; 马伟娜, 姚雨佳, 桑标, 2012)。
表达抑制也能调节以上的情绪(除抑郁之外)。袁加锦等人(2014)对比了认知重评和表达
抑制的调节效果,发现二者均可降低被试的消极情绪体验。

2.6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6.1 问题提出
(1)认知失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首先,在认知失败的相关研究中,有关老年群体的研究较少,多集中在年轻群体上,
且在年轻群体的研究中,多考察了认知失败与一些伤害迫切性相对较低的行为的关系,
如成瘾行为(黄凤等, 2021)、手机依赖(张秋亮, 2021)等。而忽视了认知产生错误后产生的
后果对老年人生活可能产生更直接、更大的影响,例如生活中常有爷爷奶奶出门忘记关
炉子上的火,差点使煤气泄漏,更严重的可能导致火灾等事件的发生。此外,以往研究
结果也发现了诸如记忆失败等认知问题会影响到老年个体的婚姻质量、生活满意度
(Yorgason, Choi, Neupert, Cichy, & Hill, 2020; Konen & Karbach, 2018;Leung, Orgeta, Musa,
& Orrell, 2018),而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重要的评价要素。那么认知失败是否对
老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还
需要得到进一步去验证。
(2)痴呆忧虑的中介作用
当老年个体产生认知上的失误时,与之相关的情绪、态度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因
素。老年痴呆症,尤其是以阿尔兹海默症为代表的一种与年龄息息相关的疾病,是一种
认知损伤且目前没有有效方法根治的疾病,对老年群体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而痴呆忧虑
就是个体担心自己会发展为老年痴呆症的一种心理。研究发现,有认知障碍的群体
(Cutler & Brăgaru, 2015; Maxfield, Roberts, & Dieker, 2021)、有痴呆暴露的群体(Cutler &
Brăgaru, 2015; Maxfield, Roberts, & Dieker, 2021; Kessler et al., 2014; Albert et al., 2011)、
中老年群体(Cantegreil-Kallen & Pin, 2012; Cutler & Brăgaru, 2015)最容易产生痴呆忧虑。
根据健康焦虑的认知模型,当个体在经历相关的疾病或疾病症状时会产生健康焦虑,而
这种健康焦虑可能会影响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因此可以合理推测,当个体发生认知失
败时,担心自己患痴呆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进而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此外,以
往的研究也证实了情绪的中介作用(林忠永, 万鹏宇, 杨新国, 2018; 马超, 石振国, 王先
亮, 田玉戈, 2021),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痴呆忧虑作为一种来源十分具体的
情绪表现,是否也会起到上述中介作用呢?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1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即使认知失败的发生可能经过痴呆忧虑的中介作用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造成非直
接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经历认知失败的个体都会同样产生痴呆忧虑的增加,从而对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个体的痴呆忧虑一定程度上是包含了消极的情绪在内的。
而情绪调节策略这一变量被证实对个体的情绪调节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考虑将其引入
作为调节变量。情绪调节策略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在过往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综合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当个体产生认知失败时,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其产生
痴呆忧虑的情况。首先是认知重评,当个体在产生认知失败时,高认知重评个体擅长将
其失败线索进行合理化的重新认知,比如“这只是正常的老化现象,不一定就会患老年
痴呆”,因而其痴呆忧虑水平降低,而低认知重评的个体可能则做不到如此合理化思考,
无法将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降低,因此,认知重评对认知失败和痴呆忧虑的
关系起到负向作用,即削弱作用。其次是表达抑制的作用,表达抑制发生在情绪产生之
后,通过不将情绪表达出来而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以往的研究发现在应对恐惧情绪时,
表达抑制反而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程利等, 2011; 马伟娜, 姚雨佳, 桑标, 2012)。因为
恐惧情绪往往是具有指向性的。也就是在个体因认知失败而产生了痴呆忧虑时,低表达
抑制的个体不能很好的抑制恐惧情绪的表达,反而传播了这种负性情绪,让其一直处在
这种恐惧的氛围中,从而强化了这种负性情绪,进而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更
强,而高表达抑制个体在面临相同情况时,选择回避这个问题,不去过多的在意它,反
而痴呆忧虑的水平会下降,即高表达抑制下,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减弱,同
样,表达抑制对认知失败和痴呆忧虑的关系起到负向作用,即削弱作用。然而却很少看
到有研究专门对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在老年人群中进行验证。

2.6.2 研究假设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系列假设依次为:
H1:老年人认知失败、痴呆忧虑、情绪调节策略和主观幸福感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存
在差异。
H2:认知失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H3:痴呆忧虑在认知失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H4:情绪调节策略调节“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感”这一中介作用的前半段
路径。
本研究提出假设模型图如图 2.1 所示:

20
文献综述

图 2.1 假设模型图

2.6.3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以往研究大多关注认知失败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忽视了对老年群体的作用。
本研究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认知失败对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丰富了国
内关于老年群体的认知失败的研究,为更好的了解认知失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第二,国内对痴呆忧虑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国内老年人痴呆忧虑情况了解还
缺乏,本研究为丰富国内老年群体的痴呆忧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第三,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认知失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内部机制,对痴呆
忧虑和情绪调节策略这两个变量进行了探索,验证痴呆忧虑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策略
的调节作用,一定程度上为认知失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
据。
(2)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两点:
第一,本研究从发生在人们身上常见的认知失败出发,探讨了其对老年人主观幸福
感的消极影响:探讨了其直接影响和通过痴呆忧虑的间接影响。此发现提醒了老年群体
和老年心理工作者,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要预防老年人主观的负性心理影响对自我老
龄化的消极影响。
第二,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在何种情况下,认知失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会减弱,为
个人和老年工作相关人员在干预应用中提供了思路:为减少认知老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
响,帮助他们合理使用情绪调节策略以抵抗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
可取的。

2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查阅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展开调查,收
集本研究将要用到的各种数据。希望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真实的数据,并通过对所得数
据开展适当、严谨和科学的统计分析以得到可靠结果,进而了解在老年人中认知失败对
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痴呆忧虑在其中可能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策略
在其中可能起到的调节作用。通过上述一系列操作,本研究试图找到认知失败和主观幸
福感的关系,并初步探究其内部机制,为减少认知失败对幸福感的影响提供有效的措施。

3.2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式,抽取全国 29 个省、直辖市 50 岁及其以上老年
人作为被试。通过见数和问卷星两个线上平台和线下一对一收集问卷共 744 份,剔除未
通过验证题、存在极端值等有问题的无效问卷 141 份后,保留 603 份有效问卷用于后续
进一步研究,问卷有效率为 81.05%。被试省市分布情况及人口学信息情况见饼状图 3.1、
表 3.1。

图 3.1 被试来源省市分布表

22
研究设计

表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N=603)
人口学变量 类别 n 百分比(%)
性别 男 273 45.3
女 330 54.7
年龄 50-55 岁 123 20.4
56-60 岁 261 43.3
61-65 岁 106 17.6
66-70 岁 63 10.4
71 岁及以上 50 8.3
婚姻状况 未婚 15 2.5
已婚 536 88.9
离异 19 3.2
丧偶 33 5.5
文化程度 小学 24 4.0
初中 98 16.3
高中或中专 179 29.7
大专及以上 302 50.1
月收入 3000 元以下 129 21.4
3000-6000 元 289 47.9
6000 元以上 185 30.7
居住情况 独居 40 6.6
仅与配偶同住 391 64.8
仅与子女同住 105 17.4
养老院居住 3 0.5
与配偶、子女同住 61 10.1
其他 3 0.5
健康水平 非常好 60 10.0
好 146 24.2
一般 242 40.1
不好 120 19.9
很不好 35 5.8
退休 是 399 66.2
否 204 33.8
是否在老年大学学习 是 219 36.3
否 384 67.7
痴呆暴露 无痴呆暴露 170 28.2
无遗传的痴呆暴露 405 67.2
有遗传的痴呆暴露 28 2.6

2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 研究工具
(1)认知失败量表(Cognition Failure Questionnaire, CFQ)
采用周扬等人于 2016 年修订的 Broadbent(1982)编制的 CFQ 量表。原量表在老年群
体中适用良好。修订版量表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信效度较好。修订版本的认知失败量
表与原量表在题目上一致(除句式的改变)。认知失败量表共 25 题,其中干扰维度包括了
题号为 1、3、4、9、13、15、19、21、22、25 共十题;记忆失误维度包括了题号为 2、
6、12、16、17、23 共六题;人际失误维度包括了题号为 8、10、11、14 共四题;动作
协调维度包括了 5、18 和 24 三个题;人名记忆失误维度包括了 7 和 20 两个题(量表具
体内容可见附录)。量表得分为各维度分相加的总分,本研究采用均值用作后续的数据处
理。在本研究中,其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959,验证性因素结果也发现该量表的效度达
标,可用于中国老年群体使用。
(2)痴呆恐惧量表(Fear of Dementia Scale, FODS)
采用 Lee 和 Jung 于 2020 年编制,徐瑞等人 2021 年汉化的痴呆恐惧量表测量老年
人的痴呆忧虑。该量表共认知(痴呆认知与体验)、社会(家庭负担、羞耻感)、躯体症状 3
个维度。汉化的痴呆恐惧量表共 18 个题,其中“痴呆症的认知与体验”维度包括题号 1-7
共七题;“害怕成为家庭负担”维度包括了 8-11 共四题;“羞耻感”维度包括了 12-14 三个
题,“躯体反应”包括了 15-18 四个题。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从 1(非常不同意)到 5(非
常同意)。量表得分为各维度分相加的总分,本研究采用均值用作后续的数据处理。FODS
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害怕老年痴呆症。在本研究中,其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945,信度
较好。
(3)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SWB)
该量表包含两个成分,认知成分采用 Diener(1985)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量表共 5 个题目,采用 7 级评分。被试根据题目与
自己的符合情况进行判断,表达自己的同意程度。从 1 分(非常不同意)-7 分(非常同意)。
测 量 情 绪 成 分 使 用 的 积 极 - 消 极 情 感 量 表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该量表由 Waston 等人于 1988 年编制(Waston, Clark, & Tellegen, 1988)。
由黄丽、杨廷忠等人(2003)进行了修订,信效度良好。PANAS 共 20 个题,描述积极和
消极情绪的词分别 10 个。要求被试描述过去一周内的情绪体验。5 级评分,从 1(几乎没
有)-5(极其多)。
最终主观幸福感的得分由生活满意度均值加上积极情绪均值减去消极情绪均值。在
本研究中,主观幸福感总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831,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888,情绪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820。

24
研究设计

(4)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


ERQ 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测量问卷,该量表由 Gross 等人编制,王力等(2007)翻译,
包含了 10 个项目,2 个维度:认知重评的测量题项为 1、3、5、7、8、10,表达抑制的
测量题项为 2、4、6、9,评分从 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两种策略得分分别相加,
得分越高,代表个体越倾向于使用这种策略,在本研究中采用均值用作后续数据处理。
在本研究中,总体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847,认知重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934,表达抑制分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936。
(5)痴呆暴露情况调查
痴呆暴露(Exposure To Dementia),又叫痴呆经历(The Experience with Dementia),是
指人们与痴呆症患者的接触情况。由于部分痴呆症具有一定的遗传风险(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18),因此,在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以是否与有遗传风险的痴呆症患者的
接触为划分标准(Kinzer & Suhr, 2016; Yun & Maxfield, 2020)。由此,把痴呆暴露分为三
种类型:a.遗传的暴露(即个体有一级或二级亲属患有具有遗传风险的痴呆症);b.非遗传
的暴露(即个体有合法但非生物学上的亲属、配偶或朋友患有痴呆症、或一级或二级亲属
患有非遗传性的痴呆症);c.非痴呆暴露(即身边没有人患痴呆症)。在研究的测量中,被
试需要回答四个问题:①你是否认识痴呆症患者?;②你与他是什么关系(一级亲属、
照顾者等);③他/她患有的痴呆症具有遗传风险吗?;④你与他们的见面的频率是怎么
样的?从 1(“非常少”)到 7(“一直”)。根据被试的回答对其进行编码,分为上述 a、b、c 三
种暴露的类型。
(6)个人情况调查表
个人情况调查表用于调查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学历、健康水平、婚姻
状况、居住情况、是否退休和是否参与老年大学学习。用作后续的数据处理。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 SPSS 25.0 及 PROCESS 宏程序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统计、方
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并使用 MPLUS 8.3 对认知失败量表数据进行
验证性因素分析。

2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分析
由于自陈量表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 Harman 单因素检验方法以检验共同方法
偏差(周浩, 龙立荣, 2004)。使用 SPSS 25.0 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将认知失败、痴呆忧虑、
情绪调节策略、主观幸福感的所有题项放入。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 1 的因子有 11 个,
同时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 29.736%,小于 40%的临界值。证明此模型不存在共
同方法偏差。

4.2 各量表信度检验分析
本研究中,各量表信度以及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如表 4.1。
表 4.1 各量表及其维度信度分析
量表名 维度 Cronbach’s α 项目数
认知失败 总体 0.963 25
干扰 0.921 10
记忆 0.864 6
人际失误 0.821 4
运动协调 0.775 3
人名记忆 0.730 2
痴呆忧虑 总体 0.950 18
痴呆症的体验与认知 0.908 7
家庭负担 0.912 4
羞耻感 0.874 3
躯体反应 0.929 4
主观幸福感 总体 0.765 25
情感体验 0.740 20
生活满意度 0.887 5
情绪调节策略 总体 0.847 10
认知重评 0.934 6
表达抑制 0.936 4

4.3 认知失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由于该认知失败问卷在国内老年群体中是否适用还存疑,因此,本研究使用 MPLUS
8.3 对其展开验证性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c2/df=3.397<5,RMSEA=0.063<0.08,CFI=0.936>0.9,
结果见表 4.2 及图 4.1,
TLI=0.927>0.9,SRMR=0.034<0.08,其余指数均表明该量表良好,适用于中国老年群体。

26
研究结果

表 4.2 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
χ2
df χ2/df TLI CFI SRMR RMSEA

900.276 265 3.397 0.927 0.936 0.034 0.063

图 4.1 问卷五因素一阶结构图
注:f1 为干扰,f2 为记忆,f3 为人际失误,f4 为运动协调,f5 为人名记忆。

4.4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各变量及其各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 4.3 所示。老年人的认知失败平均
得分 1.49,标准差为 0.75,总体来说,老年人的认知失败情况较少,不严重。老年人的
痴呆忧虑水平均值为 3.08,说明选取的老年人被试对患痴呆的担忧程度不深,在其分维
度中,“害怕成为家庭的负担”平均值超过了 3,说明老年人比较重视自己对家庭的作用。
在主观幸福感方面,总体来说,老年人的幸福感较高,均值为 5.46,进一步分析可看出,
老年人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较高,超过了 4 分,消极情绪较少,低于 3 分。最后,就情绪

2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调节策略方面,老年人使用认知重评的倾向更高,超过了 4 分,而表达抑制的使用频率
则较少,低于 4 分。
表 4.3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量表名 变量名 N MIN MAX M SD
认知失败 总分 603 0.00 3.76 1.49 0.79
干扰 603 0.00 3.90 1.60 0.82
记忆 603 0.00 5.33 1.45 0.86
人际失误 603 0.00 4.00 1.41 0.91
动作协调 603 0.00 4.00 1.16 0.84
人名记忆 603 0.00 4.00 1.68 0.94
痴呆忧虑 总分 603 1.00 4.94 3.08 0.96
痴呆体验 603 1.00 5.00 3.05 1.05
家庭负担 603 1.00 5.00 3.72 1.14
羞耻感 603 1.00 5.00 3.01 1.21
躯体反应 603 1.00 5.00 2.55 1.18
主观幸福感 总分 603 -1.92 10.18 5.46 2.10
积极情感 603 0.91 4.55 2.89 0.64
消极情感 603 1.00 4.50 2.03 0.71
生活满意度 603 1.00 7.00 4.60 1.26
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 603 1.33 6.33 4.10 1.00
表达抑制 603 1.00 6.25 3.61 1.32

4.5 认知失败、痴呆忧虑、情绪调节策略和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
差异检验
4.5.1 认知失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为了探究老年人的认知失败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居
住情况、月收入、是否退休和是否在老年大学学习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采用描述
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4.5。
根据表 4.5 所示,认知失败及其各维度在性别、是否退休、是否参与老年大学学习
上差异不显著。而在年龄、文化程度、健康水平、婚姻状况、月收入、居住情况上存在
显著差异。具体分析,首先,在年龄方面,认知失败(F=3.165, p<0.05)在不同年龄上存在
显著不同,其中,事后检验发现,50-55 岁、56-60 岁两个年龄组的被试报告的认知失败
显著高于 71 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认知失败的分维度上,干扰(F=4.318, p<0.01)和人际失
误(F=5.489, p<0.001)的年龄差异显著。第二是在文化程度上,认知失败(F=9.793, p<0.001)
在不同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报告的认知失败
越少。各维度上的文化程度差异也显著(ps<0.001)。第三,认知失败在健康水平上的差异
显著(F=3.013, p<0.05)。事后检验分析发现,健康水平越低,报告的认知失败程度越高。

28
研究结果

第四,在婚姻状况上,认知失败的总分差异不显著(F=2.448, p>0.05)。然而在干扰(F=3.139,
p<0.05)和动作协调(F=3.159, p<0.05)上差异显著。第五,在月收入上,老年人的认知失
败及其各维度差异显著(ps<0.001)。事后分析发现,月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的老年人比其
余两组经济状况更好的老年人报告更多的认知失败。最后,在居住情况上,认知失败
(F=2.523, p<0.05)的差异显著。
表 4.5 认知失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人口学
认知失败 干扰 记忆 人际失误 动作协调 人名记忆
变量
男(n=273) 1.50±0.79 1.61±0.81 1.46±0.88 1.43±0.88 1.21±0.85 1.64±0.94
性别 女(n=330) 1.47±0.80 1.59±0.82 1.44±0.85 1.40±0.93 1.11±0.84 1.71±0.95
t 0.409 0.413 0.254 0.399 1.437 -0.884
是(n=399) 1.51±0.81 1.61±0.83 1.49±0.90 1.42±0.94 1.18±0.87 1.70±0.93
退休 否(n=204) 1.45±0.75 1.57±0.80 1.38±0.79 1.41±0.85 1.11±0.78 1.63±0.98
t 0.86 0.69 1.39 0.05 0.90 0.91
参与老 是(n=219) 1.44±0.80 1.53±0.83 1.39±0.85 1.39±0.92 1.16±0.86 1.61±0.96
年大学 否(n=384) 1.52±0.79 1.64±0.81 1.49±0.87 1.43±0.90 1.15±0.83 1.71±0.94
学习 t -1.198 -1.596 -1.311 -0.509 0.153 -1.271
50-55 岁(n=123) 1.53±0.86 1.65±0.88 1.46±0.88 1.47±0.97 1.21±0.86 1.74±1.04
56-60 岁(n=261) 1.57±0.79 1.70±0.82 1.52±0.86 1.54±0.89 1.21±0.86 1.69±0.97
61-65 岁(n=106) 1.43±0.76 1.52±0.78 1.39±0.87 1.37±0.91 1.08±0.81 1.67±0.92
年龄
66-70 岁(n=63) 1.39±0.74 1.47±0.76 1.45±0.83 1.25±0.80 1.05±0.82 1.56±0.78
71 及以上(n=50) 1.18±0.67 1.24±0.71 1.18±0.79 0.94±0.77 1.05±0.79 1.58±0.83
*
F 3.165 4.318** 1.739 5.489*** 1.049 0.533
小学(n=24) 1.60±0.93 1.72±0.95 1.63±0.93 1.47±1.09 1.35±0.96 1.56±1.07
初中(n=98) 1.81±0.76 1.93±0.77 1.70±0.90 1.72±0.91 1.47±0.86 2.06±0.89
文化程
高中或中专(n=179) 1.54±0.85 1.65±0.87 1.51±0.92 1.45±0.95 1.22±0.93 1.73±0.95

大专及以上(n=302) 1.34±0.72 1.45±0.76 1.30±0.78 1.29±0.84 1.00±0.73 1.53±0.91
***
F 9.793 9.687*** 7.840*** 6.058*** 9.183*** 8.446***
很不好(n=35) 1.27±0.79 1.38±0.86 1.21±0.80 1.29±0.98 0.89±0.70 1.37±0.86
不好(n=120) 1.38±0.75 1.51±0.78 1.34±0.82 1.26±0.83 1.12±0.87 1.43±0.88
健康水 一般(n=242) 1.61±0.79 1.69±0.83 1.60±0.85 1.50±0.91 1.28±0.84 1.92±0.92
平 好(n=146) 1.48±0.77 1.62±0.80 1.43±0.87 1.44±0.89 1.11±0.81 1.58±0.92
非常好(n=60) 1.37±0.88 1.50±0.86 1.25±0.95 1.41±1.03 0.99±0.87 1.60±1.07
*
F 3.013 1.981 3.856** 1.595 2.996* 7.822***
未婚(n=15) 1.67±0.72 1.79±0.73 1.62±0.84 1.67±0.87 1.22±0.88 1.83±1.05
已婚(n=536) 1.50±0.80 1.62±0.83 1.47±0.87 1.43±0.92 1.17±0.85 1.67±0.95
婚姻状
离异(n=19) 1.06±0.63 1.14±0.66 0.97±0.72 1.05±0.78 0.58±0.67 1.63±0.90

丧偶(n=33) 1.37±0.69 1.39±0.74 1.40±0.75 1.22±0.73 1.22±0.72 1.70±0.87
*
F 2.448 3.139 2.234 1.98 3.159* 0.16

2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 认知失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续表
人口学
认知失败 干扰 记忆 人际失误 动作协调 人名记忆
变量
3000 元以下(n=129) 1.78±0.86 1.90±0.86 1.70±0.90 1.74±1.00 1.45±1.01 1.94±0.93

月收入 3000-6000 元(n=289) 1.46±0.76 1.58±0.79 1.42±0.85 1.36±0.87 1.12±0.79 1.67±0.93

6000 元以上(n=185) 1.33±0.74 1.42±0.78 1.32±0.82 1.27±0.84 1.01±0.75 1.51±0.95


F 12.945*** 13.956*** 7.699*** 11.519*** 11.709*** 7.983***
独居(n=40) 1.34±0.68 1.37±0.70 1.37±0.78 1.25±0.75 1.11±0.79 1.64±0.90
仅与配偶同住(n=391) 1.46±0.79 1.59±0.82 1.42±0.87 1.40±0.91 1.14±0.82 1.62±0.94
仅与子女同住(n=105) 1.63±0.89 1.70±0.89 1.62±0.93 1.57±1.01 1.30±1.00 1.92±0.98
居住情
养老院居住(n=3) 2.63±0.89 3.00±0.95 2.56±0.92 2.00±1.39 2.56±0.77 2.33±1.04

与配偶、子女同住
1.45±0.61 1.61±0.64 1.38±0.69 1.39±0.76 1.00±0.66 1.62±0.84
(n=61)
其他(n=3) 1.03±0.84 1.13±0.90 1.17±0.88 0.67±0.38 0.78±1.07 1.17±2.02
*
F 2.523 2.97* 2.189 1.567 2.87* 2.175
注:*p<0.05,**p<0.01,***p<0.001,下同

4.5.2 痴呆忧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为了探究老年人的痴呆忧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居住
情况、月收入、是否退休和是否在老年大学学习、痴呆暴露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采
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4.6。
根据表 4.6,痴呆忧虑在性别、婚姻状况、参与老年大学学习、居住情况上差异不显
著,而在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痴呆暴露、退休和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
而言,首先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F=10.225, p<0.001),事后检验发现,老年人随龄增加,
痴呆忧虑水平增加,而后减少。在其四个分维度上,年龄差异也显著。第二,在不同文
化程度上,痴呆忧虑存在显著不同(F=6.333, p<0.00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痴呆忧虑水平
最低。在其分维度上,除痴呆的体验上不存在差异(F=1.842, p>0.05),家庭负担(F=4.88,
p<0.01)、羞耻感(F=6.30, p<0.001)和躯体反应(F=11.09, 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第三,
在健康水平上,痴呆忧虑的差异显著(F=8.782, p<0.001)。事后检验发现,健康状况一般
的老年人报告的痴呆忧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人。其四个分维度也保持一样的规律。第四,
不同痴呆暴露的老年人痴呆忧虑水平不同(F=7.208, p<0.001),事后检验发现,有痴呆暴
露的老年人的痴呆忧虑显著高于无痴呆暴露的老年人,有遗传和无遗传的痴呆暴露两组
的痴呆忧虑水平差异不显著。在其分维度上,除了躯体反应的差异不显著(F=2.565,
p>0.05),痴呆体验(F=9.616, p<0.001)、家庭负担(F=6.275, p<0.01)、羞耻感(F=3.378,
p<0.05)三维度的差异显著。第五,痴呆忧虑在是否退休上存在差异(t=2.048, p<0.05),已
退休的老年人报告更深程度的痴呆忧虑。在其分维度上来看,痴呆体验(t=2.608, p<0.05)

30
研究结果

和躯体反应(t=2.047, p<0.05)的差异也显著。最后,痴呆忧虑及其分维度在月收入上的差
异分别显著。其中,3000 元以下的老年人的痴呆忧虑程度显著深于 3000 元以上的两组
老年人的痴呆忧虑。
表 4.6 痴呆忧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人口学变
痴呆忧虑 痴呆体验 家庭负担 羞耻感 躯体反应

男(n=273) 3.06±0.95 3.03±1.04 3.68±1.13 2.98±1.14 2.56±1.11
性别 女(n=330) 3.10±0.97 3.07±1.06 3.75±1.15 3.04±1.27 2.54±1.24
t -0.454 -0.43 -0.697 -0.676 0.194
是(n=399) 3.14±0.96 3.13±1.04 3.74±1.13 3.05±1.22 2.62±1.19
退休 否(n=204) 2.97±0.96 2.90±1.05 3.68±1.17 2.94±1.19 2.41±1.14
*
t 2.048 2.608* 0.609 1.079 2.047*
是(n=219) 3.00±1.00 2.94±1.07 3.65±1.26 2.91±1.25 2.53±1.20
参与老年
否(n=384) 3.13±0.94 3.11±1.03 3.76±1.07 3.07±1.18 2.56±1.17
大学学习
t -1.513 -1.93 -1.137 -1.567 -0.25
50-55 岁(n=123) 2.89±0.98 2.80±1.05 3.57±1.23 2.86±1.26 2.39±1.19

56-60 岁(n=261) 3.24±0.86 3.20±0.97 3.92±0.97 3.16±1.08 2.68±1.10

61-65 岁(n=106) 3.29±1.00 3.27±1.09 3.81±1.14 3.27±1.22 2.79±1.27


年龄
66-70 岁(n=63) 2.96±0.91 2.97±1.02 3.60±1.16 2.84±1.22 2.38±1.11
71 岁及以上(n=50) 2.46±1.07 2.54±1.12 2.96±1.34 2.29±1.34 1.94±1.20
***
F 10.225 7.64*** 8.842*** 7.75*** 6.431***
小学(n=24) 3.18±0.98 3.12±0.98 3.76±1.11 3.06±1.09 2.81±1.25
初中(n=98) 3.32±0.91 3.21±1.01 3.83±1.01 3.30±1.21 3.01±1.21

文化程度 高中或中专(n=179) 3.22±0.84 3.12±0.96 3.93±1.00 3.20±1.08 2.68±1.13

大专及以上(n=302) 2.92±1.02 2.96±1.11 3.55±1.23 2.81±1.26 2.30±1.14

F 6.333*** 1.842 4.88** 6.301*** 11.09***


很不好(n=35) 2.63±1.16 2.60±1.26 3.32±1.38 2.42±1.34 2.13±1.27
不好(n=120) 2.94±1.00 2.83±1.08 3.65±1.16 2.89±1.22 2.45±1.18
一般(n=242) 3.33±0.84 3.37±0.94 3.92±0.98 3.24±1.11 2.72±1.19
健康水平
好(n=146) 3.03±0.94 3.01±1.01 3.70±1.15 2.98±1.23 2.46±1.07
非常好(n=60) 2.76±1.03 2.58±0.99 3.30±1.33 2.75±1.23 2.55±1.27
F 8.782*** 12.725*** 5.241*** 5.488*** 2.819*
未婚(n=15) 3.06±1.06 2.98±1.24 3.82±1.24 3.09±1.16 2.43±1.01
已婚(n=536) 3.10±0.95 3.07±1.04 3.74±1.12 3.03±1.18 2.58±1.17
婚姻状况 离异(n=19) 2.68±1.24 2.73±1.25 3.38±1.51 2.49±1.61 2.01±1.43
丧偶(n=33) 2.94±0.94 2.95±0.92 3.44±1.18 2.92±1.39 2.45±1.28
F 1.461 0.784 1.327 1.325 1.54

3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6 痴呆忧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续表
人口学变
痴呆忧虑 痴呆体验 家庭负担 羞耻感 躯体反应

3000 元以下(n=129) 3.36±0.83 3.25±0.97 4.03±0.90 3.32±1.10 2.92±1.20
3000-6000 元(n=289) 3.09±0.95 3.09±1.02 3.72±1.16 3.00±1.20 2.53±1.12
月收入
6000 元以上(n=185) 2.88±1.03 2.86±1.11 3.50±1.22 2.82±1.26 2.33±1.21
***
F 9.723 5.64*** 8.216*** 6.453*** 9.673***
独居(n=40) 3.21±0.99 3.21±1.00 3.74±1.22 3.26±1.36 2.65±1.22
仅与配偶同住(n=391) 3.08±0.98 3.06±1.07 3.67±1.15 3.00±1.21 2.56±1.18
仅与子女同住(n=105) 3.00±0.87 2.94±0.99 3.74±1.06 2.94±1.16 2.43±1.11
居住情况 养老院居住(n=3) 4.22±0.44 3.86±1.12 4.67±0.29 4.33±0.33 4.33±0.29
与配偶、子女同住(n=61) 3.13±0.98 3.08±1.03 3.88±1.17 3.04±1.17 2.56±1.23
其他(n=3) 2.50±0.59 2.43±0.74 3.92±0.38 2.00±1.20 1.58±1.01
F 1.393 1.021 0.811 1.573 2.076
无暴露(n=170) 2.86±0.94 2.81±0.99 3.46±1.25 2.82±1.19 2.38±1.14
无遗传的暴露(n=405) 3.15±0.96 3.12±1.06 3.81±1.08 3.07±1.20 2.62±1.17
痴呆暴露
有遗传的暴露(n=28) 3.39±0.93 3.62±0.94 3.93±1.07 3.29±1.41 2.54±1.41
***
F 7.208 9.616*** 6.275** 3.378* 2.565

4.5.3 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为了探究老年人认知重评(CR)和表达抑制(ES)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情况在年
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月收入、是否退休和是否在老
年大学学习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 4.7。
如表 4.7 所示,认知重评在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参与老年大学学习、月收
入和居住情况上差异不显著。在年龄(F=3.337, p<0.01)、健康水平(F=9.43, p<0.001)和是
否退休上(t=-2.676, p<0.01)差异显著。具体而言,首先,在年龄上存在差异,事后检验发
现,61-65 岁的老年人使用认知重评调节情绪的频率相较于 50-55 岁、56-60 岁和 71 岁
以上的三组老年人更低。其次,在健康水平上的事后检验发现,健康水平越不好,越常
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最后,退休老年人更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
在表达抑制上,除了在年龄上(F=2.458, p>0.05)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文化程度、
健康水平、婚姻状况、参与老年大学学习、是否退休、居住情况和月收入(ps>0.05)上的
差异不显著。对年龄差异进行事后检验发现,61-65 岁老年人更少使用表达抑制策略。

32
研究结果

表 4.7 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人口 人口
学变 CR ES 学变 CR ES
量 量
男(n=273) 4.13±0.97 3.70±1.37 是(n=399) 4.02±1.00 3.57±1.33
性别 女(n=330) 4.08±1.02 3.54±1.27 退休 否(n=204) 4.25±0.98 3.70±1.30
**
t 0.651 1.481 t -2.676 -1.116

小学(n=24) 3.99±0.86 3.07±1.18 未婚(n=15) 3.80±1.05 4.10±1.31

初中(n=98) 4.06±1.06 3.72±1.36 已婚(n=536) 4.10±0.98 3.58±1.32


文化 婚姻
程度 高中或中专(n=179) 4.06±0.93 3.65±1.35 状况 离异(n=19) 4.37±0.92 4.07±1.25

大专及以上(n=302) 4.15±1.03 3.60±1.29 丧偶(n=33) 4.16±1.23 3.59±1.28

F 0.488 1.624 F 0.949 1.525

50-55 岁(n=123) 4.24±1.04 3.82±1.28 很不好(n=35) 4.66±1.22 3.79±1.45

56-60 岁(n=261) 4.09±0.95 3.51±1.32 不好(n=120) 4.44±1.10 3.53±1.25

61-65 岁(n=106) 3.85±0.93 3.44±1.35 一般(n=242) 3.91±0.92 3.67±1.34


健康
年龄
66-70 岁(n=63) 4.10±0.97 3.91±1.23 水平 好(n=146) 4.05±0.89 3.54±1.32

71 岁及以上
4.38±1.19 3.66±1.35 非常好(n=60) 3.98±0.93 3.63±1.28
(n=50)
F 3.337** 2.458* F 9.43*** 0.507
参与 是(n=219) 4.13±0.99 3.55±1.34 独居(n=40) 4.00±1.09 3.63±1.50
老年
否(n=384) 4.08±1.00 3.65±1.30 仅与配偶同住(n=391) 4.11±0.98 3.50±1.30
大学
学习 t 0.568 -0.906 仅与子女同住(n=105) 4.09±1.03 3.92±1.20

3000 元以下
3.97±1.03 3.57±1.38 居住 养老院居住(n=3) 3.06±0.51 2.92±1.61
(n=129)
情况
3000-6000 元
月收 4.07±0.93 3.59±1.30 与配偶、子女同住(n=61) 4.13±1.01 3.76±1.42
(n=289)

6000 元以上
4.24±1.07 3.68±1.31 其他(n=3) 4.39±0.35 4.50±0.90
(n=185)
F 2.975 0.328 F 0.806 2.291

4.5.4 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为了探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居
住情况、月收入、是否退休和是否在老年大学学习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
表 4.8。
如表 4.8 所示,主观幸福感在性别(t=-1.535, p>0.05)、是否退休(t=-1.309, p>0.05)、
是否参与老年大学学习(t=1.443, p>0.05)、年龄(F=1.262, p>0.05)、婚姻状况(F=1.588,

3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0.05)、居住情况(F=2.383, p>0.05)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仅在文化程度
(F=3.388, p<0.05)、月收入(F=11.952, p<0.001)、健康水平(F=14.191, p<0.001)上存在显著
差异。具体来看,首先,教育程度不同的老年人幸福感差异显著,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
老年人的幸福感高于初中和高中/中专的老年人,与小学学历的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不显
著。并且在消极情感(F=4.674, p<0.01)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的消极情感显著低
于其余老年人。其次,就月收入情况来看,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上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
感、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高于其余老年人,并且消极情感低于其余老年人。再者,健
康水平越好,主观幸福感水平、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越高,消极情感越低。此外,消
极情感在“是否参与老年大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参与老年大学的老年人消极情感
远低于没有参加老年大学的群体(t=-2.222, p<0.05)。
表 4.8 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人口学变量 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生活满意度
性别 男(n=273) 5.32±2.17 2.88±0.66 2.07±0.73 4.51±1.30
女(n=330) 5.58±2.04 2.90±0.62 2.00±0.69 4.67±1.23
t -1.535 -0.459 1.267 -1.613
退休 是(n=399) 5.38±2.14 2.87±0.64 2.04±0.72 4.55±1.27
否(n=204) 5.62±2.03 2.93±0.63 2.01±0.68 4.70±1.25
t -1.309 -1.118 0.411 -1.384
参与老年大学学习 是(n=219) 5.63±2.09 2.93±0.63 1.94±0.67 4.64±1.29
否(n=384) 5.37±2.10 2.87±0.64 2.08±0.72 4.58±1.25
t 1.443 1.167 -2.222* 0.57

年龄 50-55 岁(n=123) 5.66±2.13 3.00±0.70 1.98±0.69 4.64±1.30

56-60 岁(n=261) 5.36±2.00 2.87±0.57 2.09±0.72 4.58±1.17

61-65 岁(n=106) 5.45±2.03 2.93±0.63 2.05±0.69 4.57±1.16

66-70 岁(n=63) 5.20±2.39 2.79±0.67 1.99±0.76 4.39±1.49


71 岁及以上(n=50) 5.90±2.28 2.80±0.76 1.82±0.61 4.92±1.47
F 1.262 1.769 1.931 1.299

文化程度 小学(n=24) 5.64±2.07 2.99±0.59 2.17±0.74 4.82±1.20

初中(n=98) 5.15±2.14 2.82±0.67 2.10±0.76 4.43±1.30


高中或中专(n=179) 5.18±2.24 2.87±0.60 2.15±0.77 4.46±1.32

大专及以上(n=302) 5.72±1.98 2.93±0.65 1.92±0.63 4.72±1.21

F 3.388* 0.987 4.674** 2.413

34
研究结果

4.8 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续表
人口学变
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生活满意度

健康水平 很不好(n=35) 6.02±2.61 3.06±0.85 1.84±0.81 4.80±1.41
不好(n=120) 6.01±2.17 3.01±0.63 1.93±0.78 4.93±1.18
一般(n=242) 4.72±1.79 2.69±0.56 2.17±0.69 4.20±1.17
好(n=146) 5.83±2.02 3.01±0.63 1.96±0.60 4.78±1.28
非常好(n=60) 6.17±2.16 3.11±0.63 1.93±0.74 4.99±1.22
F 14.191*** 11.626*** 4.121** 11.43***
婚姻状况 未婚(n=15) 4.66±1.80 2.70±0.58 2.18±0.76 4.15±1.47
已婚(n=536) 5.53±2.10 2.92±0.64 2.03±0.71 4.64±1.22
离异(n=19) 4.95±2.15 2.78±0.69 1.89±0.84 4.06±1.47
丧偶(n=33) 5.10±2.16 2.66±0.57 2.03±0.56 4.47±1.61
F 1.588 2.393 0.454 2.079

月收入 3000 元以下(n=129) 4.77±2.21 2.75±0.62 2.21±0.75 4.22±1.35

3000-6000 元(n=289) 5.48±2.05 2.87±0.59 1.97±0.70 4.58±1.25

6000 元以上(n=185) 5.92±1.97 3.02±0.70 1.99±0.67 4.89±1.15

F 11.952*** 7.159*** 5.667** 10.98***


居住情况 独居(n=40) 4.69±2.20 2.73±0.59 2.17±0.82 4.13±1.66
仅与配偶同住(n=391) 5.60±2.10 2.93±0.65 2.02±0.70 4.68±1.19
仅与子女同住(n=105) 5.17±2.05 2.84±0.60 2.12±0.72 4.45±1.27
养老院居住(n=3) 3.83±5.10 2.73±1.31 2.63±1.38 3.73±2.52
与配偶、子女同住(n=61) 5.68±1.90 2.88±0.65 1.85±0.59 4.64±1.30
其他(n=3) 6.10±0.67 2.70±0.46 1.67±0.40 5.07±0.31
F 2.383 1.02 2.096 2.159

4.6 老年人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对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以
考察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Pearson 积差相关系数结果见表 4.9。
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与认知失败(r=-0.446, p<0.01)、痴呆忧虑(r=-0.407, p
<0.01)、表达抑制(r=-0.210, p<0.01)呈负相关,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r=0.440, p<0.01);认
知失败和痴呆忧虑之间存在正相关(r=0.484, p<0.01)。这些变量的相关为进一步做中介效
应分析奠定了基础。

3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9 各变量相关分析表
变量 1 2 3 4 5 6 7 8
认知失败 1

痴呆忧虑 .484** 1

主观幸福感 -.446** -.407** 1

积极情感 -.270** -.245** .749** 1

消极情感 .607** .449** -.694** -.376** 1

生活满意度 -.267** -.303** .898** .531** -.406** 1

认知重评 -.304** -.421** .440** .291** -.359** .385** 1

表达抑制 -0.047 -.327** -.210** -.191** 0.018 -.244** 0.074 1

4.7 整体回归分析检验假设分析
上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两两相关,为
进一步了解认知失败、痴呆忧虑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和影响机制,将认知失败、痴呆忧
虑作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对三者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表 4.10。
表 4.10 老年人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感假设回归分析
因变量 模型 进入方程变量 R2 F β p
主观幸福感 1 认知失败 0.228 17.480 -0.438 0.0001
主观幸福感 2 认知失败 0.274 20.286 -0.326 0.0001
痴呆忧虑 -0.248 0.0001
注:*p<0.05, **p<0.01, ***p<0.001,下同

研究结果显示,认知失败和痴呆忧虑显著预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解释了主观幸
福感 27.4%的变异量。

4.8 痴呆忧虑的中介效应检验
以认知失败为自变量,SWB 为因变量,痴呆忧虑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采
用 PROCESS 宏程序模型 4,通过 Bootstrap 方法,样本量设置为 5000,置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CI)设置为 95%。结果如下表 4.11 及表 4.12:
由表 4.11 的分析可知,认知失败能显著负向预测痴呆忧虑(β=0.538, p<0.001),拟合
指数 R2 显示,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预测模型能解释其 27%的变异量。当认知失败与
痴呆忧虑同时预测主观幸福感时,认知失败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866, p<0.001),
同时,痴呆忧虑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β=-0.550, p<0.001)。拟合指数 R2 显示,
认知失败通过痴呆忧虑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解释其 27.4%的变异量。

36
研究结果

表 4.11 认知失败、痴呆忧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检验
模型 1(痴呆忧虑) 模型 2(幸福感)
预测变量
β t p β t p
痴呆暴露 0.249 3.779*** 0.001 -0.076 0.522 0.602

年龄 -0.081 -2.322* 0.021 -0.081 -1.070 0.285

性别 0.004 0.057 0.955 -0.344 -2.215* 0.027

婚姻状况 -0.036 -0.507 0.613 -0.297 -1.942 0.053

是否退休 -0.180 -2.098* 0.036 -0.126 -0.671 0.502

文化程度 -0.038 -0.868 0.386 -0.182 -1.889 0.059

月收入 -0.076 -1.358 0.175 0.388 3.174** 0.002


居住情况 -0.040 -1.195 0.233 0.050 0.676 0.499

健康水平 -0.012 -0.350 0.726 0.063 0.874 0.383

老年大学学习 0.060 0.842 0.400 -0.088 -0.568 0.570

认知失败 0.538 12.049*** 0.001 -0.866 -7.966*** 0.0001

痴呆忧虑 -0.550 -6.132*** 0.0001

R2 0.270 0.274

F 19.887*** 0.0001 18.595*** 0.0001

表 4.12 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的 Bootstrap 分析


效应 路径 效应量 95%置信区间 效应占比
下限 上限
直接效应 认知失败-幸福感 -0.8655 -1.079 -0.652 74.53%
中介效应 认知失败-痴呆忧虑-幸福感 -0.2958 -0.407 -0.192 25.47%
总效应 -1.1613 -1.358 -0.964 1

由表 4.12 可知,在 95%的 CI 下,中介检验的结果没有包含 0(LLCI=-10.407, ULCI=


-0.192),表明痴呆忧虑在认知失败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存在,其部分中介作用占比
25.47%。

4.9 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分析
以认知失败为自变量,痴呆忧虑为中介变量,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分别探讨调节
变量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对其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采用 PROCESS 宏程序模型 7,通
过 Bootstrap 方法,n=5000, CI 设置为 95%。

3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9.1 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分析
如表 4.13 所示,在方程 1 中,认知失败、认知重评对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显著,而
二者的交互项对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说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即认知重
评无法调节痴呆忧虑的中介作用。
表 4.13 认知重评--有调节的中介检验

回归方程 整体拟合指标 回归系数 显著性

结果变量 预测变量 R R2 F β t
痴呆忧虑(M) 0.591 0.350 24.361***
(方程 1) 认知失败(X) 0.453 9.752***
认知重评(W1) -0.290 -8.397***
乘积项(X×W1) 0.059 1.425
主观幸福感(Y) 0.524 0.274 18.600***
(方程 2) 痴呆忧虑(M) -0.550 -6.132***
认知失败(X) -0.866 -7.966***

4.9.2 表达抑制的调节作用分析
表 4.14 表达抑制—有调节的中介检验

回归方程 整体拟合指标 回归系数 显著性

结果变量 预测变量 R R2 F β t
痴呆忧虑(M) 0.599 0.359 25.389***
(方程 1) 认知失败(X) 0.536 12.674***
表达抑制(W2) -0.204 -8.232***
乘积项(X×W2) -0.072 -2.195*
主观幸福感(Y) 0.524 0.274 18.600***
(方程 2) 痴呆忧虑(M) -0.550 -6.132***
认知失败(X) -0.866 -7.966***

如表 4.14 所示,在方程 1 中,认知失败、表达抑制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均可显著预测


痴呆忧虑,在方程 2 中,认知失败、痴呆忧虑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因此,痴呆忧虑
在认知失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且表达抑制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前半段路
径,即调节了认知失败与痴呆忧虑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分析表达抑制对痴呆忧虑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取正负一个标准差作为区
分高低表达抑制的标准,调节效应具体情况如表 4.15 所示。

38
研究结果

表 4.15 表达抑制在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调节作用
表达抑制 效应值 Boot 标准误 Boot CI 下限 Boot CI 上限

-1.318(M-1SD) -0.346 0.074 -0.507 -0.212


痴呆忧虑的中介作
0.000(M) -0.295 0.055 -0.408 -0.192

1.318(M+1SD) -0.243 0.049 -0.346 -0.153

进行简单斜率分析,如图 4.2 所示,对于表达抑制水平低的被试来说,认知失败显


著正向预测痴呆忧虑水平(simple slope=0.630, t=9.870, p<0.0001)。而对于表达抑制水平
高的个体来说,虽然认知失败正向预测痴呆忧虑,但相较低表达抑制水平的个体来说,
二者的关系有所减弱(simple slope=0.442, t=7.827, p<0.0001)。
图 4.2 简单斜率图
1

0.8

0.6

0.4
痴呆忧虑

0.2
低表达抑制
0
高表达抑制
-1 0 1
-0.2

-0.4

-0.6

-0.8
认知失败

图 4.3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图(表达抑制)

3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讨论
5.1 老年人认知失败特点分析
本研究基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即成年晚期的个体年龄划分以 50 岁为起点。
我们将被试取样范围扩大为 5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与调查。本研究发现,大多数老年人
存在着认知失败现象,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Hitchcott et al., 2017; Zlatar, Moore,
Palmer, Thompson, & Jeste, 2019)。而在这些失误中,干扰是老年人产生最多的认知失误,
这也在以往的研究中得到过验证(Hitchcott et al., 2017)。其余维度大小依次是:人名记忆>
记忆>人际失误>运动协调。
以往研究关于年龄与认知失败的关系的结论还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认为二者不存在
相关(Rast et al., 2009; Lange & Süß, 2014; Hitchcott et al.,2017; Zlatar et al., 2019),而还有
些研究则认为认知失败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De Winter, Dodou, & Hancock,
2015),老年人可能不愿意承认与年龄相关的认知丧失相关的特定认知障碍(Rabbitt,
Maylor, McInnes, Bent, & Moore, 1995)。在本研究中,老年人的认知失败与年龄不存在显
著的相关,但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认知失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即 50-55 岁、56-60
岁两个年龄组的被试报告的认知失败显著高于 71 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与以往研究基本
保持一致(Mahoney, Dalby, & King, 1998; Cantegreil-Kallen et al., 2012)。其中 50-55 岁的
被试存在更多的认知失败,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失败现象逐渐下降。从认知失败
各维度来看,在干扰、记忆、人际失误、人名记忆、运动协调中,50-55 岁的被试也均显
著大于其余年龄段的个体。而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个体承受的压力有关。研究表明,
个体遭受的压力与认知失败有关(Mahoney, Dalby, & King, 1998)。个体在承受压力的时
候,他们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会加剧他们的认知失败(Mc Vay, Kane, & Kwapil,
2009)。而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50-55 岁的老年人还承担着家庭的事物,如带孙子,他
们可能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宗羽, 秦大伟, 2017),甚至是在精神健康方面
承受的风险也高于不照料孙辈的老人。因而更年轻的老年人可能会更容易出现更多的认
知失败。
在本研究中,认知失败除了在年龄上存在差异,还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个体的文
化程度越高,认知失败出现越少。而受教育程度对个体认知年老化具有减缓作用也被众
多 研 究 证 实 (Stern, 2012; Rodriguez, Zheng, & Cui, 2019; Chen et al., 2019; Seblova,
Berggren, & Lövdén, 2020; Rodriguez, Hofbauer, & Rhr, 2021)。研究者认为这与个体的认
知储备有关(Stern, 2012; Rodriguez, Zheng, & Cui, 2019),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体的认知
储备就越高,在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表现就越优异。认知储备的概念表明
了更多的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延缓认知能力的下降,并且也可能使患有 AD 的患者使用
认知处理或补偿方法,使他们的脑损伤更有弹性。此外,Chen 等人(2019)通过构建结构
方程模型,发现智力活动和社交活动在教育对老年人认知表现的影响作用上起中介作用,

40
讨论

他们认为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更容易接触和实施智力活动、社交活动,进而有效的延
缓了认知老化。
另外,认知失败在健康状况上也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老年人报告的健康水平越差,
认知失败报告越多。一方面,这可能与健康水平越差的老年人承受的压力有关,压力越
大,越容易报告更多的认知失败。另一方面,这可能与老年人存在的老化刻板印象紧密
相连。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对其健康的评价具有负面的影响,那些持有消极
年龄刻板印象和衰老自我认知的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评价也消极(Brothers, Kornadt, &
Nehrkorn-Bailey et al., 2021),而老化刻板印象也被发现对个体的认知功能有显著的负向
影响(Vailati, Riboni, & Pagnini, 2021)。根据内化假设观点,人的一生暴露在消极年龄刻
板中会导致人们对消极刻板印象的认可度增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这些刻板印象
变得越来越自我相关(Rothermund & Brandtstadter, 2003; Levy, 2009; Marquet, Chasteen,
Plaks, & Balasubramaniam, 2018)。基于此,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认知失败存在关联的一
个原因可能在于个体的老化刻板印象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具体的内部原因还需要今
后的研究去进一步证实。
最后,在本研究中,认知失败的性别差异是不存在的。这与大部分研究结果是相一
致的(Mahoney, Dalby, & King, 1998; Zlatar et al., 2014)。仍有一些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报
告更多的行为过失,这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有关。研究发现月经前状态、月经、怀孕和“婴
儿大脑”以及更年期在内的所有阶段都会干扰女性的正常认知(Cuttler, Pawluski, &
Galea, 2011; Henry & Rendell, 2007; Keogh, Cavill, Moore, & Eccleston, 2014; Sherwin,
2013)。

4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2 老年人痴呆忧虑特点分析
总体来说,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痴呆忧虑心理。这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有所
体现(Cutler & Brăgaru, 2015; Zeng, Wang, Luo et al., 2015; Tang et al., 2017; Awang et al.,
2017)。老年人的痴呆忧虑水平在一些人口学变量上是存在差异的。
对不同年龄的个体来说,其痴呆忧虑的程度不同。个体的痴呆忧虑随着年龄增加,
在 61-65 岁程度最深,而后下降。这与以往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以往的痴呆忧虑与年
龄的研究存在三种情况,年龄与痴呆忧虑呈正相关(Arai et al., 2012; Cantegreil-Kallen &
Pin, 2012; Commissaris et al., 1994; Cui et al., 2019; Ryu & Park, 2019)、负相关(Cutler &
Bragaru, 2015; Cutler & Hodgson, 1996; Laforce & McLean, 2005; Roberts & Connell, 2000;
Roberts et al., 2014; Suhr & Kinkela, 2007)、二次关系(Bowen et al., 2019)。与 Bowen 等人
(2019)的研究存在不同的是,在本研究中老年人的痴呆忧虑在 65 岁达到顶峰,而前者是
在 70 岁。研究得出的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选取的被试群体的差异有关。根据社会情绪
选择理论(SST; Carstensen, Isaacowitz, & Charles,1999; Fredrickson & Carstensen, 1990),
当人们觉察到时间的局限性,他们的生命开始不再被定义为“活了几年”,而是被剩下
的几年所取代,因此,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这种成就目标动机转换为社会目标动机,
更加关注情绪调节(Carstensen et al., 1999),因此,痴呆忧虑的程度在老年中后期会下降。
对不同性别的老年人来说,其痴呆忧虑程度不存在差异。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
存在一定差异(Kinzer & Suhr, 2016; Awang et al., 2017),以往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女
性存在更多的痴呆忧虑,他们认为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照顾家庭和老人的机会和责任更多,
能更近距离的接触疾病以及疾病带来的后果,并且体会更深。本研究的结果之所以与以
往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测量工具的差异。在 Awang 的研究中仅使用单项测
试题,测量结果可能不如本研究的测量工具更全面的反映老年人的痴呆忧虑情况,因而
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不能反映出男女性在痴呆忧虑程度上的差异情况。
在文化程度上,痴呆忧虑程度也存在差异。总体情况上来说,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老
年人痴呆忧虑水平最低。这与 Robert 等人在 2014 年的调查结果一致,Robert 的研究发
现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担心自己患痴呆,这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低的个体缺乏
相应的知识教育,因而导致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在健康水平上,痴呆忧虑存在显著差异。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的老年人痴呆忧
虑水平最高。以往的研究发现人们的自评健康状况与痴呆忧虑水平的增加是有关系
(Cantegreil-Kallen & Pin, 2012; Kinzer & Suhr, 2016; Fresson et al., 2017; Jang et al., 2018;
Cui et al., 2019)。当人们感觉自己健康状况一般或者更差时,他们对疾病的担忧也更强
烈。这种联系或许可以用人们的人格特质来解释,比如神经质的个体相比于其他人格特
质来说,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感知更加敏感,对疾病的担忧也会更强烈(Bowen et al.,
2019)。

42
讨论

除此以外,在以往的研究中痴呆暴露的情况与痴呆忧虑存在相关。暴露于痴呆的程
度加大的后果是个体的痴呆忧虑水平增加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尤其是在特定人群中,如
照顾者(Alberts et al., 2011)、医护人员(Kessler et al., 2014)。而在本研究中发现了相同的
现象,有痴呆暴露的老年人的痴呆忧虑程度显著高于无痴呆暴露的老年人。尽管在有遗
传痴呆暴露和无遗传痴呆暴露两组的痴呆忧虑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有遗传痴呆暴露
的组忧虑水平也略高于无遗传痴呆暴露的组。痴呆忧虑在痴呆暴露情况上的差异说明了
在老年生活中,有关痴呆的线索确实会影响个体的痴呆忧虑水平。

5.3 老年人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分析
老年人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来说,老年人在认知重评的使用倾向更高,而
表达抑制的使用频率则较认知重评少。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如下。
在本研究中,性别差异在老年人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中均不存在。这与以往的一
些研究结果一致(罗利, 2018; 刘洁芸, 2021),但也有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在两者
的得分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陈燕蕾, 2008; 钟佶利, 2016; 吴燕, 杨奇伟, 王建峰, 2018)。
尤其是在表达抑制上,女性往往更多的表达情绪而非抑制情绪表达(Gross & John, 2003;
李红梅, 2020; Gracanin, Kardum, & Gross, 2019)。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差异,可能是由
于研究对象和测量工具的差异所致(罗利, 2018)。
在年龄上,处在 61-65 岁年龄组的老年人的认知重评的倾向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
而表达抑制的使用倾向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就认知重评的年龄情况来看,本研究与
钟佶利(2018)的研究结果类似,即老年人的认知重评与年龄呈 U 型,老年中期的认知重
评得分低于老年初期和后期。随着个体的生命周期的任务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老年初期的个体还需要应对家庭、工作的困扰,更多的需要情绪调整。而老年后期的个
体则是在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加,更多的使用认知重评来维持情绪的稳定(Carstensen et al.,
2000; 莫书亮, 孙葵, 周宗奎, 2011)。认知重评作为个体最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Gross,
2002),钟佶利(2018)认为,此种年龄差异更突出了老年群体更优化、更实效的认知加工
特点。

5.4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特点分析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大多处于中上水平,并且在是否参与老年大学的学
习、婚姻状况、性别、年龄、是否退休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明显。
首先,主观幸福感根据老年人的受教育情况而不同。有研究在 2021 年就主观幸福
感这一主题进行了调查,他们调查了西安市的 167 名老年人,结果发现老年人的主观幸
福感普遍偏高,在文化程度上也是存在差异的(张瑞等, 2021),这一点与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致。一方面,文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人们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想法,文化程度高

4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老年人看待事情更加理性,能用多元的观点来处理生活中的喜事或哀事,情绪也更加
稳定,消极情感更少。另一方面,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往往拥有更多的经济支持,在本
研究中月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在生活满意度上更高,积极情感也更高,消极情感更少。这
是因为生活水平更高的他们,不用为生计发愁,能更多的体验到生活的美好。除此以外,
健康水平会影响老年群体对幸福的感受,身体健康程度越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
积极情感也越高。有研究指出,一个人身体比较健康时,他能更多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对生活更加满意(徐兰, 宁长富, 王成美, 刘金同, 2002)。

5.5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认知失败、痴呆忧虑、主观幸福感两两相关。具体而言,认知失败与主观
幸福感呈负相关,认知失败的每个维度也均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相关,这说明了
认知的正常与否确实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即使是发生了一些小失误也会影响到我们
的生活。一项针对轻度认知障碍(MCI)的老年人的幸福感调查发现,认知功能正常与否
会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张秀秀等, 2021),国外的研究也表明 MCI 与轻度痴呆患者
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等均低于认知正常的老年人(Olsson et al., 2013; Dos Santos et al.,
2018)。然而在本研究中,认知失败只是基于认知的错误而发生的一些行为失误,其也被
证实了与人们的客观认知功能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些认知正常的老年人经历了认知失败,
如忘记把东西放在哪里、扔掉了钱而保留了废纸等生活失误,确实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质量,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情绪、幸福感(Leung et al., 2018)。此外,也有研究者认
为个体报告的认知失败并非是真实发生过的频率,而与人们的核心自我评价有关(Doorn,
Lang, & Weijters, 2010; 颜培玲, 2020)。认知失败报告频率高的人往往对自己呈现一种消
极的态度,这种消极的自我评价也会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幸福感也低(Cheng, Fung,
& Chan, 2009)。最后,在一些研究中,研究者用 CFQ 量表测量个体的主观认知抱怨
(Hohman, Beason-Held, Lamar, & Resnick, 2011),即个体的客观认知功能不存在问题,但
主观报告认知出现了问题。那些认为自己认知出现问题的老年人往往陷入对认知健康的
怀疑中,生活的满意度降低(Brown & Patterson, 2020),主观幸福感也越低。
其次,认知失败与痴呆忧虑呈显著的正相关。以往的研究发现,当人们的认知出现
了诸如健忘等认知问题时,这些线索会导致个体认为自己的患病风险增加,因而更加的
担心自己是否会患老年痴呆,尤其是与记忆问题息息相关的阿尔兹海默症(Cutler, 2015;
Werner et al., 2020)。
再者,痴呆忧虑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关系显著,呈负向的相关关系。以往的研究也
发现痴呆忧虑水平高的个体,其生活满意度越低(Cutler & Bragaru, 2016),当人们沉浸在
害怕、担心等情绪时,会对周围的事物无暇顾及或者蒙上消极的阴影,因而对生活中的
事情产生不满、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影响了主观幸福感。另外,痴呆忧虑还被认为与

44
讨论

负面的心理健康指标相关,比如焦虑、抑郁等(French et al., 2012; Albert et al., 2011; Cutler


& Bragaru, 2016)。而这些负面的心理健康指标都已被证实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抑制作
用(李敏等, 2002; 刘仁刚, 龚耀先, 2001)。痴呆忧虑是否也会通过焦虑、抑郁作用于老年
人的主观幸福感,这或许可以成为今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之一。
除此以外,在本研究中,认知重评和痴呆忧虑呈显著负相关,即认知重评越高的个
体,痴呆忧虑水平越低。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罗利, 2014; 矫勋, 2019; 杜肃燕, 2020),
即越擅长使用认知重评的个体越擅长将外界的不良信息进行处理,改变对情绪事件的认
知,将其转化为好的情绪,从而降低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重评的有效性。
另外,表达抑制与痴呆忧虑呈负相关,即表达抑制越高的个体,痴呆忧虑水平越低。这
一结果与许有云等人(2021)的研究发现一样,但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表达抑制与抑郁、焦
虑等情绪呈正相关(矫勋, 2019; 徐彦君等, 2020)。矫勋(2019)在探讨情绪调节对抑郁情绪
的调节作用时,发现表达抑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为正相关,即使用表达抑制的大
学生容易出现抑郁情绪。之所以会存在结果的差异,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以往的研
究也发现:相比于年轻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下降,他们更常用被动情绪调节策略来处
理人际关系中产生的负性情绪 (莫书亮 , 孙葵, 周宗奎 , 2011) ,另有研究者(Gross,
Carstensen, & Tsai, 1997)将老年人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情况与其他年龄群体作对比发现,
老年人在情绪控制上报告的倾向更高,在情绪表达上报告的倾向更低,这一定程度上说
明了老年人使用表达抑制的合理性;第二,研究者们认为表达抑制是一种非适应性的策
略(Gross & John, 2003),尽管其可以调整短暂的负性情绪,但长时间使用表达抑制,可
能会阻碍个体的情感宣泄、人际交往,从而可能导致其更深次的心理问题,因而对于大
学生抑郁情绪是促进作用。然而在本研究中,痴呆症的威胁让老年人感受到恐惧,使用
表达抑制可以让自己远离这种威胁,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缓解这种情绪的。因此,在此处
二者呈现负向相关。

5.6 痴呆忧虑的中介效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痴呆忧虑在认知失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即,老年
人报告的认知失败越多,其痴呆忧虑也就越深,主观幸福感就越低,认知失败不仅会直
接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还会通过痴呆忧虑间接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痴呆忧虑起到
了部分的中介作用。
对老年个体来说,疾病成为了他们格外关注的一大主题之一(Qiu et al., 2020)由于人
体正常的老化机制,个体的身体机能、认知机能等不可避免地慢慢退化,给他们的生活
制造了困难。因而生活中的健康线索成了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点。而作为个体生活中的行
为小失误,诸如健忘等认知失败类型经常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老年人,因为有一个与
老年人息息相关的潜在疾病在威胁着老年群体的生活(于焰, 张娜, 董佳梅, 娄毅, 肖卫

4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忠, 2012)。以阿尔兹海默症为典型代表的老年痴呆症存在着不可逆的伤害,因而成为老
年人普遍恐惧的疾病之一,仅次于癌症(Awang et al., 2017; Phillipson, Magee, Jones, &
Skladzien, 2014; Wortmann, Andrieu, Mackell, & Knox, 2010)。更有研究表明,在美国,55
岁及以上的成人中,对发展阿尔茨海默病的恐惧上升到第一位,超过了对癌症、心脏病、
糖尿病和中风的恐惧(MetLife Fundation, 2006)。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失误产生时,对
其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就成了很关键的问题:如果认为这些小失误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而不认为这是痴呆症的前兆,那么对痴呆的担忧程度就不会变高,最终因为认知失败
而导致的对幸福感的影响也较小;但若认知失败的频率增加,并且个体将其作为痴呆症
的前兆,担心患痴呆的程度加深,继而就会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认知失败对幸福感的影响就会增加,即幸福感降低。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痴呆忧虑是可以作为中介变量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也进一步验证了许多前人研究中已经发现的诸如情绪、认知等心理变量的中介作用(林
忠永, 万鹏宇, 杨新国, 2018; 李颜苗, 赵娜, 赵培峰, 2021; 马超等, 2021)。

5.7 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分析
分别探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CR 和 ES)的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表达
抑制显著地调节了认知失败对老年人痴呆忧虑的影响。进行简单斜率分析发现,认知失
败对老年人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水平在低表达抑制水平时较高;而表达抑制在高水平下,
认知失败对老年人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较低。也就是说,老年人使用表达抑制能反向调
节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影响,这符合我们的假设 4。根据情绪调节的两阶段过程模型,
表达抑制发生在情绪产生、激活之后,当老年人的认知失败导致了痴呆忧虑之后,采取
表达抑制策略可以反过来抑制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影响,降低了痴呆忧虑的作用大小。
尽管 Gross 等人(2003)认为表达抑制是一种非适应性的调节策略,但根据国内的研究结
果,表达抑制能够对个体产生的负性情绪进行正向的调节,并且还能改善因不良情绪导
致的生理反应的(Yuan et al., 2014)。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大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国内外
的文化差异性,欧美国家更提倡表达情绪,而东方国家则更提倡克制情绪外显(Soto JA,
Levenson RW, & Ebling B, 2005; Jozefien , Michael, & Batja, 2013; Soto, Perez , Kim , &
Minnick, 2011)。在应对恐惧情绪时,表达抑制更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许有云, 张先毅,
杨谨, 2021),这可能是由于恐惧和疑病都是回避具体指向对象,如因为害怕患痴呆症而
传播这种情绪,反而导致与其情况相仿的个体受到感染,又会加剧恐怖情境,因此使用
表达抑制策略的个体没有把这种消极情绪散播出去,没有去进一步强化该情绪,从而减
少了恐惧和疑病症状。
然而,在认知重评的调节效应上并没有发现相同的调节作用,即认知重评对认知失
败和痴呆忧虑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与我们的假设不符。以往研究发现,认知重

46
讨论

评比表达抑制在调节恐怖情绪时作用更大(程利等, 2011),而另一项研究却发现,让被试
去学习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使其达到能自动化使用的程度(即无意识层面的使用),然后
探讨两种情绪策略对恐怖场景引发的生理反应的降低效力。结果发现,表达抑制能更大
程度的降低被试的生理反应,也就是说在被试的意识层面上,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对恐
惧情绪的降低作用相同,而当个体处在无意识层面时,表达抑制的降低效果更好(马伟娜,
姚雨佳, 桑标, 2012)。因此,在此研究中出现了“表达抑制的调节作用显著、认知重评
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的结果,可能是相较于认知重评,中国老年人惯用表达抑制的程度
达到了自动化程度,因而表达抑制能更好的影响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预测作用。

5.8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5.8.1 研究贡献
(1)本研究初步验证了认知失败量表在我国老年人中的适用情况,为后续对老年人的
认知失败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2)研究揭示了老年人的认知失败、痴呆忧虑、情绪调节策略、主观幸福感的现状。
并发现其因一些人口学变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要针对不同特点的个体进行痴呆忧虑
干预和幸福感提升干预。
(3)研究揭示了认知失败会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并探究了具体关系机
制。发现认知失败除了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还会通过痴呆忧虑这一心理因
素间接影响。并且,探讨了老年人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为预防老年人的认知问题
对幸福感的影响提供了证据:科学的应对认知问题,理性的分析问题,帮助老年个体学
会科学的使用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去减轻对疾病的担忧是有意义的。

5.8.2 研究不足
(1)本研究采用的自陈量表,测量内容和结果源于被试主观的报告,结果难免会受到
情绪状态、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研究数据是老年人在手机上自己填写的,不受
到主试的影响,但这种自陈的方法难免会有一定消极影响。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增加
质性研究,采用访谈等方式更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看法,以弥补纯数据的不足。
(2)控制变量并未完全得到控制。主观幸福感这一变量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
响。在这里,笔者控制了诸如经济状况等一些人口学变量,然而还存在其他的因素,如
“居住地是在农村还是城镇”等一些其余的因素在本研究中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本
研究结果是在网络上收集的,考虑到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本研究仅选取小学及以上学历
的,对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群体了解较少。因此,今后的研究中要更加注意对被试
的筛选以及对协变量的控制,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4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而认知失败、主观幸福感都是考察老年人近 6 个月、
近一周的情况,使其无法灵敏的反应老年人日常的认知失败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即时
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日记法、日常经验取样法等展开纵向追踪研究,考察变
量间的动态关系。
(4)选取被试年龄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的是 50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之所以选用的
是 50 岁为老年界限,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因为在中国的大背景下,50 岁是女性工人的
退休年龄,55 岁为干部退休年龄,退休这一重大生活事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
会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心理层面。加之不少的个体在 50 岁就已经被赋予了新身份
—爷爷奶奶,这样的身份可能会让他们在心理层面感知到自己迈入了老年期。第二是随
着年龄的增加,个体对认知的抱怨增加,以 50 岁为节点能够分析更多不同年龄层的认
知失败情况和痴呆忧虑情况,以期为认知失败和痴呆忧虑的年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数据。
然而,本研究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并未收集到各个年龄段,尤其是 80 岁以后的数据样
本,因此结论的推广性有一定局限性。

48
6 总结与建议

6 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述讨论,本研究发现认知失败、痴呆忧虑均可以显著地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
福感。同时,老年人的痴呆忧虑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均在认知失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痴呆忧虑和表达抑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综上,
为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提升老年人的认知水平,树立积极的老化态度
人类的老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老年丧失观、毕生发展观。老年丧失观认为一旦人
们迈入晚年期以后,个人的身心健康、生命价值等方面就会进一步的老化与下降。而毕
生发展观则主张个人的心理发展贯穿着人体的终生,我们人体在老年期之后虽会存在着
身体的老化问题,但心理各方面却始终处于正常发展之中。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老年人
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老年人应当也不断学习进步,努力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就比如学
习上网,与世界沟通;接收外界的新观点,与时俱进等。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的信息接触、
新观点接触有助于老年人提升认知水平,树立积极的老化态度,以抵抗身心的退化。
(2)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老年痴呆的科普行动,增强老年人对痴呆症的理解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痴呆症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虽然到目前为止还
未能找到针对以阿尔兹海默症为代表的老年痴呆症的很好的治疗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
活方式(饮食、锻炼、不吸烟等)、参与认知刺激和复杂的活动(谜题、游戏、脑筋急转弯)、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早发现早干预等方法还是具备一定的作用(Williams, 2004)。对老
年人开展高品质的痴呆知识科普是有必要的:错误的疾病信息可能会增加他们不必要的
焦虑。尽管有研究表明,痴呆症的知识并非越多越好,痴呆知识越多,老年人的痴呆忧
虑水平越高(Scerri & Scerri, 2017; Gao, 2019),然而另一项干预研究则发现对老年人进行
痴呆知识的普及是有助于减轻个体的痴呆忧虑水平的(An, Wang, Sun, & Zhang, 2020)。
两种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横断研究与纵向的方法上的差异,二是在对
痴呆知识的测试中是否运用的工具是相同或有同样效力的,三就是在干预研究中,老年
人接受了团体的、科学的痴呆知识的学习以及心理辅导。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知道,
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进行痴呆知识普及是可取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组建专业的团
队对老年人进行老年痴呆的科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心理辅导,以避免老年
人对痴呆症的不必要的恐慌。另外,否认疾病的易感性和脆弱性有助于老年人去减少痴
呆焦虑(Page, 2013)。一方面要呼吁老年人关注自己的认知健康,另一方面要科学的关注,
适当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医院的帮助,进行认知筛查。最后,国家应当定期为老年人提供
免费的认知筛查,一方面这样有助于老年人对自己的情况提前掌握,不为患病而焦虑;
另一方面,有助于老年人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提前预防与干预(Smith et al., 2018),长久
来看有助于减轻因老年痴呆而产生的财政支出(Barnett, Lewis, Blackwell, & Taylor, 2014)。

4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情绪调节策略
当老年个体面临认知老化时,难免会出现害怕、恐惧等情绪,引导老年人合理的调
节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表达抑制可以显著影响痴呆忧虑,并且
其能减弱认知失败对痴呆忧虑的影响。因此,合理的使用表达抑制策略有助于老年群体
去应对面临老化而产生的痴呆忧虑,进而减弱其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此外,尽管
在本研究中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并未发现显著效果,但认知重评在众多研究中被证实在
情绪产生早期可以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从而降低负性情绪体验(杜肃燕, 2020;
徐彦君等, 2020),并且长期使用认知重评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帮助他们成
功老化(Tuicomepee et al., 2018)。因而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采取恰当的情绪
调节策略对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是有意义的。
(4)子女多关心老人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
老年人是否感到幸福与其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均有关。子女在给父母提供物质关爱
的基础上,还需要多多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心理健康。子女提供足够的社会支
持有助于他们增强心理安全感,从而去抵御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后辈应当抽空
多陪陪老年人,向他们表达爱与责任,听他们倾诉内心的烦恼,安抚不安的情绪。

50
结论

7 结论
(1)老年人的认知失败整体情况较少,不严重,并在年龄、文化程度、健康水平、婚
姻状况、月收入、居住情况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著。
(2)老年人的痴呆忧虑程度处在中等水平,并在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痴呆暴
露、退休与否和月收入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3)老年人的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评在年龄、健康水评和是否退休等人口学变
量上差异显著;而表达抑制仅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
(4)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并在文化程度、月收入、健康水平等人口学变量上差
异显著。
(5)认知失败与痴呆忧虑正相关显著,主观幸福感与老年人的认知失败、痴呆忧虑
负相关显著。
(6)老年人认知失败正向预测痴呆忧虑,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痴呆忧虑负向预测
主观幸福感。老年期个体报告更多的认知失败,其痴呆忧虑水平越多,主观幸福感水平
越低。
(7)痴呆忧虑在认知失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即认知失败不仅
直接负向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痴呆忧虑的作用负向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
福感。
(8)表达抑制是痴呆忧虑中介认知失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表达抑
制调节了中介路径的前半段,起到了削弱作用。
(9)认知重评在中介路径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5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陈红艳, 袁书卷, 程利娜. (2019). 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对老年人主观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
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39(17), 4342-4345.
陈妞, 陆萍静, 施宇, 陈雪梅, 孙莹, (2018). 痴呆相关病耻感研究进展. 中国护理管理, 18(6), 853-857.
陈晓春, 张杰文, 贾建平, 彭丹涛, 罗本燕, 章军建..., 于恩彦. (2018). 2018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
指南(一): 痴呆及其分类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杂志, (13), 965-970.
陈燕蕾. (2008). 浪漫依恋和情绪调节对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
程利, 袁加锦, 何媛媛, 李红. (2009). 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心理科学进展 , (4),
730-735.
程利, 何媛媛, 欧阳含璐, 李光普, 李红. (2011). 对恐怖情绪的调节: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差异——
一项 ERP 研究. 心理科学, (4), 925-930.
戴必兵, 彭义升, 李娟. (2014). 抑郁情绪问题老年人的情绪调节和解释偏差特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
(6), 1609-1610.
杜肃燕. (2020). 心理承受力对军人焦虑情绪的影响: 认知重评策略的调节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西
北师范大学, 兰州市.
高红, 王光臣. (2021). 社会资本与农村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 CHARLS 数据的分层线性模型
分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何秋瑾. (2016).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山西
师范大学.
黄凤, 郭锋, 丁倩, 洪建中. (2021).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 认知失败和情绪调节自我效
能感的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6-59+13.
黄丽, 杨廷忠, 季忠民. (2003).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
54-56.
胡荣婷, 彭妤, 毛惠梨, 张斌. (2021). 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和人际适应的关系: 情绪调节效能感和认
知失败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 156-160.
胡艳华, 黄敏儿. (2006). 神经质和外倾的负情绪减弱调节特点. 心理学报, 38(4), 553-561.
贾建平. (2010).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
矫勋. (2019).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 沉思反应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孔繁智. (2016). 银川市老年人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宁夏医科大学,
银川市.
罗利. (2014). 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 5837-5839.
罗利. (2018). 老年人格和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33(6), 6-
11.

52
参考文献

梁宏. (2021). 中国人口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基于历次人口普查公报的分析. 南方人口, (04), 47-58.


刘仁刚, 龚耀先. (200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5(1), 28-
30.
刘洁芸. (2021). 老年夫妻依恋与夫妻暴力的关系: 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
大学.
娄熠雪, 蔡阿燕, 杨洁敏, 袁加锦. (2014). 内-外倾人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及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2(12), 1855–1866.
李红梅. (2020). 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大学.
李小雪, 李峥. (2017). 与痴呆相关的主观认知减退研究现状. 中国护理管理, 17(10), 1410-1413.
李敏, 黄智玉, 丁雨. (2002). 60 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医学, 31(9),
829-830.
李颜苗, 赵娜, 赵培峰. (2021). 家庭支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希望的影响: 焦虑和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
林忠永, 万鹏宇, 杨新国. (2018). 焦虑和感知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老年人形象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
用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1(20), 2484-2488.
吕茹, 詹向红, 刘永, 闫国立. (2017). 情绪调节差异对正常中老年人基本认知能力的影响. 神经药理
学报, (3), 50-51.
莫书亮, 孙葵, 周宗奎. (2011). 老年人日常人际问题解决中的悲伤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策略: 年龄和
人格特质的作用. 心理科学, 35(1), 111-116.
马超, 石振国, 王先亮, 田玉戈. (2021). 体育活动与幸福感的互促互进: 基于大学生同伴关系与自我
认知的中介效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15.
马伟娜, 姚雨佳, 桑标. (2012).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无意识层面对情绪反应的调整作用. 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0(4), 58-68.
蒲丛珊, 程洋, 郭辉, 沙丽艳. (2019). 痴呆忧虑心理的研究进展. 中国护理管理, 19(10), 1567-1571.
任杰, 金志成, 杨秋娟. (2010).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1),
119-121.
佟月华. (2003). 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1(4), 294-
295.
王春梅. (2012). 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调节的认知重评策略: ERP 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
学.
王福兴, 徐菲菲, 李卉. (201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现状. 中国老年学杂志, 31(13), 2533-2535.
王力. (2006). 成人情绪调节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5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力, 柳恒超, 李中权, 杜卫. (2007). 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15(6), 503-505.
王希华, 周华发. (2010). 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互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
30(5), 676-677.
吴燕, 杨奇伟, 王建峰. (2018). 情绪调节能力和性别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影响—情绪调节
能力和性别差异. 心理学进展, 8(3), 362-370.
许有云, 张先义, 杨谨. (2021). 社会支持对新冠疫情期间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调节策略
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邢倩. (2020). 表达抑制策略对老年人负性情绪的调节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徐兰, 宁长富, 王成美, 刘金同. (2002). 老年公寓中丧偶老人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的测评. 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 16(5), 321-321.
徐瑞, 李秋芳, 郭菲菲, 张路遥, 赵毛妮, 刘腊梅. (2021). 痴呆恐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护理
学杂志, 36(8), 77-80.
徐彦君, 曹磊, 陶洁, 徐媛媛, 许辰, 牛朝阳, 李敏. (2020). 认知重评及表达抑制对知觉压力与抑郁
关系的调节效应. 职业与健康, 36(18), 2511-2515.
颜培玲. (2020). 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影响: 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
范大学.
于焰, 张娜, 董佳梅, 娄毅, 肖卫忠. (2012). 社区老年人群痴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全科
医学, 15(23), 2685-2687.
袁勇贵, 张钰群. (2015). 健康焦虑障碍是否是一种新型焦虑障碍.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 电子版,
5(2), 70-73.
章麟. (2013). 大学生认知失败问卷的编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市.
张秀秀, 孙慧敏, 王进波, 陈贵儒, 黄蓉蓉. 轻度认知障碍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的中介
效应.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37(2), 98-102.
张瑞, 李晓虹, 支航钰. (202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
133-136.
张竞扬. (2018). 老年人日常情绪体验、情绪能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
范大学.
张秋亮. (2021). 高职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 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9(3), 164-
169.
张任君, 叶少辉. (2014). 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
11(15), 130-133.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a). 无聊倾向与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关系: 意志控制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430-439.

54
参考文献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b). 大学生错失焦虑与认知失败的关系: 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 67-70+81.
钟佶利. (2016). 老年人依恋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
学, 重庆市.
周扬.(2017).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影响: 无聊倾向的中介效应与行动控制风格的调节
效应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周浩, 龙立荣. (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6), 942-950.
宗羽, 秦大伟. (2017). 隔代抚养对个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7), 36-40.
Alberts, N. M. ,Hadjistavropoulos, H. D. ,Pugh, N. E. , & Jones S. L. . (2011). Dementia anxiety among older
adult caregiv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older adult caregivers in Canada.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23(6), 880-886.
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21).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Alzheimer’s & Dementia, 17(3),
327–406.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21). 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21: Journey through 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 Retrieved September 21, 2021, from https://www.alzint.org/u/World-Alzheimer-Report-
2021.pdf
Ambrosi-Randić, N., Nekić, M., & Junaković, I. (2018). Felt age, desired, and expected lifetime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 well-being, and successful ag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87(1), 33–51.
An, Q., Wang, K., Sun, F., & Zhang, A. (2020). The effectiveness of modified, group-based CBT for
dementia worry among Chinese elder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74, 76–84.
Anglim, J. , Horwood, S. , Smillie, L. D. , Marrero, R. J. , & Wood, J. K. . (2020). Predicting psychological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from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6(4), 279-323.
Annika, Philipps, Stephan, Müller, Oliver, & Preische, et al. (2017). Worries about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in proxies of ad patients and controls.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Parkinsonism, 7(1), 1-4.
Arai, Y., Kumamoto, K., Mizuno, Y., & Arai, A. (2012). The general public’s concern about developing
dementia and related factors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7(11), 1203–1208.
Argyle, M. . (1999). Causes and Correlates of Happiness.
Awang, H., Mansor, N., Nai Peng, T., & Nik Osman, N. A. (2017). Understanding ageing: fear of chronic
diseases later in lif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46(1), 175–184.
Avshalom Caspi ,& Brent W. Roberts. (2001).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the argument
for change and continuity. Psychological Inquiry, 12(2), 49-66.
Baiden P, Tarshis S, Antwi-Boasiako K, et al. (2016). Examining the independent protective effec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n sever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anadian adults with a history of child
maltreatment. Child Abuse Neg, 1(58), 129-140.
Balzarotti, S., John, O. P., & Gross, J. J. (2010). An Italian adaptation of th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6, 61–67.

5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arnett, J. H., Lewis, L., Blackwell, A. D., & Taylor, M. (2014). Early interven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health economic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iagnostic timing. BMC Neurology, 14, 101.
Beatriz, Lucas-Molina, Alicia, Pérez-Albéniz, Eduardo, & Fonseca-Pedrero. (2018). The potential rol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gende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lying or cyberbullying and suicidal
ideation. Psychiatry Research, 270, 595-601.
Bellingtier, J. , Rupprecht, F. , Neupert, S. D. , & Lang, F. R. . (2021). Daily experiences of subjective age
discordance and well-being. Psychology and Aging, 6(36), 744-751.
Boone, K. B.(2009). Fixed belief in cognitive dysfunction despite normal neuropsychological scores:
neurocognitive hypochondriasis?. Clinical Neuropsychologist, 23(6), 1016-1036.
Bowen, C. E., Kessler, E.-M., & Segler, J. (2019). Dementia worry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
Germany: sociodemographic, health-related and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16(1), 39–52.
Bradburn, N. M. . (1969).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ocial Service Review, 44(3).
Broadbent, D.E. (1981). Chronic effects from the physical nature of work. A Social Science Contribution to
Work Reform. Chichester: John Wiley, 39-51.
Broadbent, D.E., Cooper, P.F., Fitzgerald, P., Parkes, K.R. (1982).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CFQ) and its correlate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21(1), 1-16.
Broadbent, D.E., Broadbent, M.H.P., Jones, J.L. (1986). Performance correlates of self-reported cognitive
failure and obsession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5), 285-300.
Brothers, A. F. , Kornadt, A. E. , Nehrkorn-Bailey, A. , Wahl, H. W. , & Diehl, M. . (2021). The effects of
age stereotype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re mediated by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6(2), 1-36.
Brothers, A., Miche, M., Wahl, H. W., & Diehl, M. (2017). Examination of associations among three distinct
subjective aging constructs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predicting developmental correlates.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2(4), 547–560.
Brown, M. J. , & Patterson, R. . (2020). Gendered raci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2), 1-
6.
Brown, R. J., Skelly, N., & Chew-Graham, C. (2020). Online health research and health anxie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Science and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27(2), 1-19.
Cabello, R., Salguero, J. M., Fern´andez-Berrocal, P., & Gross, J. J. (2013). A Spanish adaptation of th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9, 234–240.
Campbell, A. (1976).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2), 117-124.
Cantegreil-Kallen, I. , & Pin, S. . (2012). Fear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e French population: impact of age
and proximity to the disease.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24(1), 108-116.
Carstensen, L. T., Isaacowitz, D. M., & Charles, S. T. (1999). 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165-181.
Carstensen, L. L., Pasupathi, M., Mayr, U., & Nesselroade, J. R. (2000).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everyday
life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4), 644-655.
Chen, Y. , Lv, C. , Li, X. , Zhang, J. , & Zhang, Z. . (2019).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early-life education on
cognition, leisure activity, and brain structure in healthy aging. Aging, 11(14), 4923-4942.

56
参考文献

Cheng, S. T. , Fung, H. H. , & Chan, A. . (2009). Self-percep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benefits
of foreseeing a worse future. Psychology and Aging, 24(3), 623-633.
Chervonsky, E., & Hunt, C. (2017). Sup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 in social and interpersonal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Emotion, 17, 669–683.
Choi, E. Y. , Kim, Y. S. , Lee, H. Y. , Shin, H. R. , Park, S. W. , & Cho, S. E. . (2017).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ubjective age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Korean
older adults.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1-8.
Commissaris, C. J. A. M., Jolles, J., Verhey, F. R. J., Ponds, R. W. H. M., Damoiseaux, V. G. M., & Kok, G.
J. (1996). Forgetfulness or dementia? Who is worried and why?.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6(4), 297–299.
Cutler, S. J. (2015). Worries About Getting Alzheimer’s: Who’s concerned?.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r, 30(6), 591–598.
Cutler, S. J., & Brăgaru, C. (2015). Long-term and short-term predictors of worries about getting Alzheimer’s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12(4), 341-351.
Cutler, S. J., & Brăgaru, C. (2016). Do worries about cognitive functioning and concerns about developing
Alzheimer’s disease affec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29(8), 1271–1287.
Cutler, S. J., & Hodgson, G. L. (1996). Anticipatory Dementia: A Link Between Memory Appraisals and
Concerns About Developing Alzheimer’s Disease. Gerontologist, 36(5), 657–664.
Cutler, S. J., & Hodgson, L. G. (2001). Correlates of personal concerns about developing Alzheimer’s disease
among middle-aged persons.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Dementias, 16(6),
335–343.
Cuttler, C., Graf, P., Pawluski, J. L., & Galea, L. A. M. (2011). Everyday life memory deficits in pregnant
women.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5(1), 27–37.
Cui, R., Maxfield, M., & Fiske, A. (2019). Dementia-related anxiety and coping styles associated with
suicidal ideation. Aging & Mental Health, 24(11), 1912–1915.
Debnam, K. ,Holt, C. L. ,Clark, E. M. ,Roth, D. L. , & Southward, P. . (2012).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us
social support and general social support with health behavior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African
American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35(2), 179-189.
Debreczeni FA, & Bailey PE. (2020).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Subjective Age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Cogniti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Depression.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1-37.
De Leersnyder, J., Boiger, M., & Mesquita, B. (2013). Cultural regulation of emotion: individual, relational,
and structural sourc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4, 1-11.
De Winter, J. C. F. , Dodou, D. , & Hancock, P. A. . (2015). On the paradoxical decrease of self-reported
cognitive failures with age. Ergonomics, 58(9), 1471-1486.
Diefendorff, J. M., Richard, E. M., & Yang, J. (2008). Linking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o affective
events and negative emotions at work.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3, 498–508.
Diener.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34-43.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5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iener, E., & Chan, M. Y. (2011). Happy people live longer: Subjective well‐being contributes to health
and longevity.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3(1), 1–43.
Diener, E. , Tay, L. , & Myers, D. G. . (2011). The religion paradox: if religion makes people happy, why are
so many dropping ou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01(6), 1278-1290.
Dolan P, Peasgood T, White M. (2008).Do we really know what makes us happy? 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o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9(1),
94-122.
Doorn, R. , Lang, J. , & Weijters, T. . (2010). Self-reported cognitive failures: a core self-evaluation?.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7), 717-722.
Dos Santos, S. B., Rocha, G. P., Fernandez, L. L., de Padua, A. C., & Reppold, C. T. (2018). Association of
Lower Spiritual Well-Being, Social Support, Self-Esteem, Subjective Well-Being, Optimism and Hope
Score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Mild Dementia.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1-10.
Eysenck, M. W., Derakshan, N., Santos, R., & Calvo, M. G. (2007). Anxie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 Emotion (Washington, D.C.), 7(2), 336–353.
Fabio, A. D. . (2006). Decisional procrastination correlates: personality traits, self-esteem or perception of
cognitive fail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 Vocational Guidance, 6(2), 109-122.
French, S. L., Floyd, M., Wilkins, S., & Osato, S. (2012). The Fear of Alzheimer’s Disease Scale: a new
measure designed to assess anticipatory dementia in older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7(5), 521–528.
Fresson, M., Dardenne, B., Geurten, M., & Meulemans, T. (2017). The effect of stereotype threat on older
people’s clinical cognitive outcomes: investigat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dementia worry. Clinical
Neuropsychologist, 31(8), 1306–1328.
Fredrickson,. L., & Carstensen, L. L. (1990). Choosing social partners: How old age and anticipated ending
make people more selective. Psychology and Aging, 5, 335-347.
Furr, E. . (2018). Examining personality and dementia worry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novation
in Aging(suppl_1), 110.
Furrer A, Michel G, Terrill A L, et al. (2019). Model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pain and a physical disability: the role of pain control and pain catastrophizing. Disability &
Rehabilitation, 41, 498-507.
Gao, X., Guo, L., Sun, F., & Zhang, A. (2019). Perceived Threat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The Role of Knowledge and Perceived Stig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35, 223–229.
Goldin P. R., McRae, K., Ramel, W., & Gross, J. J. (2008). The neural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Reappraisal and suppression of negative emot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63, 557–586.
Gračanin, A., Kardum, I. , & Gross, J. J. . (2019). The Croatian version of th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links with higher‐and lower‐leve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55(4), 609-617.
Gross, J. J., Carstensen, L. L., & Tsai, J. (1997). Emotion and aging: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control.
Psychology and Aging, 4, 590-599.
Gross, J. J. (1998a).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 271–299.

58
参考文献

Gross, J. J. (1998b).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1), 224-237.
Gross, J. J. (2002). 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Psychophysiology,
39(3), 281-291.
Gross, J. J. , & John, O. P. .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348-362.
Haga, M. H., Kraft, P., & Corby, E. (2009). Emotion regulation: Antecedents and wellbeing outcomes of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in cross-cultural sample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0, 271–291.
Hay, J. L., Buckley, T. R., & Ostroff, J. S. (2005). The role of cancer worry in cancer screening: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Oncology, 14(7), 517–534.
Henry, J. D., & Rendell, P. G. (2007).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pregnancy on memory function. J. Clin.
Exp. Neuropsychol., 29(8), 793–803.
Hitchcott, P. K. , Fastame, M. C. , Langiu, D. , & Penna, M. P. . (2017). Cognitive failures in late adulthood:
the role of age, social contex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Plos One, 12(12), e0189683.
Hohman, T. J. , Beason-Held, L. L. , Lamar, M. , & Resnick, S. M. . (2011). Subjective cognitive complaints
and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memory and brain function. Neuropsychology, 25(1), 125-130.
Jang, Y., Yoon, H., Park, N. S., Rhee, M., & Chiriboga, D. A. (2018). Asian Americans’ concerns and plans
about Alzheimer’s disease: The role of exposure, literacy and cultural beliefs.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26(2), 199–206.
John, O. P., & Gross, J. J. (2004). Healthy and unhealthy emotion regulation: Personality process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1301–1334.
Jonker C, Geerlings M, & Schmand B .(2000). Are memory complaints predictive for dementia? A review
of clinical and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15, 983–991.
Jozefien, D. L. , Michael, B. , & Batja, M. . (2013). Cultural regulation of emotion: individual, relational,
and structural sourc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4(55), 1-11.
Kaiser T, Janssen B, Schrader S, et al. (2019). Depressive symptoms, resilience, and personality traits in dry
eye disease.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257, 591-599.
Keogh, E., Cavill, R., Moore, D. J., & Eccleston, C. (2014). The effects of menstrual-related pain on
attentional interference. Pain, 155(4), 821–827.
Kessler, E., Bowen, C. E., Baer, M., Froelich, L., & Wahl, H. (2012). Dementia worry: a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an unexplored phenomenon.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9(4), 275-284.
Kessler, E., Südhof, J., & Frölich, L. (2014). “Dementia worry” in memory clinic patients not diagnosed with
organic mental disorder.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26(6), 1049-1051.
Kim S, Sargent-Cox K, Cherbuin N, et al. (2014). Development of the motivation to change lifestyle and
health behaviors for dementia risk reduction scale. Dement Geriatr Cogn Dis Extra, 4(2), 172-183.
Kinzer, A., & Suhr, J. A. (2016). Dementia worr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mentia exposure,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subjective memory concerns. Applied Neuropsychology: Adult, 23(3), 196–204.
Klumb, P. L. (1995). Cognitive failures and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validation studies of a German version
of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Ergonomics, 38(7), 1456–1467.
Könen, T,& Karbach, J.(2018). Self-Reported Cognitive Failures in Everyday Life: A Closer Look at Their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5(27), 982-995.

5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Koole, S. L, &, Rothermund, K. (2011). "i feel better but i don't know why": the psychology of im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 Cognition & Emotion, 25(3), 389-399.
Kotter-Grühn, D., Kornadt, A. E., & Stephan, Y. (2015). Looking beyond chronological age: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ubjective age. Gerontology, 62(1), 86–93.
Kozma, A. , & Stones, M. J. . (1983). Re-validation of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1 2.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 La Revue canadienne du vieillissement, 2(1), 27-29.
Kramer, A. F., Humphrey, D. G., Larish, J. F., Logan, G. D., & Strayer, D. L. (1994). Aging and inhibition:
beyond a unitary view of inhibitory processing in attention. Psychology and Aging, 9(4), 491–512.
Laforce, L. J. R., & McLean, S. (2005). Knowledge and fear of developing Alzheimer’s disease in a sample
of healthy adul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96(1), 204–206.
Lange, S., & Süß, H.-M. (2014). Measuring slips and lapses when they occur ambulatory assessment in
application to cognitive failure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4, 1–11.
Lapierre, L. M. , Hammer, L. B. , Truxillo, D. M. , & Murphy, L. A. . (2012). Family interference with work
and workplace cognitive failure: the mitigating role of recovery experienc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1(2), 227-235.
Larsen, R. J. (2000). Toward a science of mood 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3), 129-141.
Lee, M. , & Jung, D. . (2020).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a fear of dementia scale for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8(3), 1-11.
Larson, G. E. , & Merritt, C. R. . (2010). Can accidents be predicted?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Applied Psychology, 40(1), 37-45.
Leung, P. , Orgeta, V. , Musa, A. , & Orrell, M. . (2018). Emotional distress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ailures, dysfunctional cop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er people living in sheltered ho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1-21.
Levy, B. R. (2009). Stereotype embodiment: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to ag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6), 332–336.
Lineweaver TT, & Hertzog C. (1998). Adults’ efficacy and control beliefs regarding memory and aging:
separating general from personal beliefs. Aging, Neuropsychology & Cognition, 5, 264–296.
Lougheed, J. P., & Hollenstein, T. (2012). A limited repertoire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adolescence. Social Development, 21, 704–721.
Beatriz, Lucas-Molina, Alicia, Pérez-Albéniz, Eduardo, & Fonseca-Pedrero. (2018). The potential rol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gende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lying or cyber bullying and suicidal
ideation. Psychiatry Res, 270, 595-601.
Mahoney, A. M. , Dalby, J. T. , & King, M. C. . (1998). Cognitive failures and str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
82, 1432-1434.
Manly, T. , Robertson, I. H. , Galloway, M. , & Hawkins, K. . (1999). The absent mind: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f sustained attention to response. Neuropsychologia, 37( 6), 661-70.
Marquet, M. , Chasteen, A. L. , Plaks, J. E. , & Balasubramaniam, L.(2018) .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s of negative age stereotypes and perceived age discrimination on older adults' well-
being. Aging & Mental Health, 23(12), 1666-1673.
Matthews, G. , Coyle, K. , & Craig, A. . (1990). Multiple factors of cognitive failure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tress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 Behavioral Assessment, 12(1), 49-65.

60
参考文献

Matthews, G. , & Wells, A. . (1988).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xiety, self-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ve failure.
Cognition and Emotion, 2(2), 123-132.
Mauss, I. B., & Butler, E. A. (2010). Cultural context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control
values and cardiovascular challenge versus threat responses. Biological Psychology, 84(3), 521-530.
Maxfield, M., Roberts, J. R., & Dieker, J. (2021). Case studies in dementia-related anxiety. GeroPsych: The
Journal of Gerontopsychology and Geriatric Psychiatry, 34(1), 31-36.
McVay, J. C., Kane, M. J., & Kwapil, T. R. (2009). Tracking the train of thought from the laboratory into
everyday life: an experience-sampling study of mind wandering across controlled and ecological
context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6(5), 857–863.
Mecacci, L., Righi, S., & Rocchetti, G. (2004). Cognitive failures and circadian typolog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7(1), 107–113.
Mecacci L., & Righi S. (2006). Cognitive failures, metacognitive beliefs and ag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7), 1453–1459.
MetLife Foundation. (2011). What America thinks: MetLife foundation Alzheimer’s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metlife.com/assets/cao/contributions/foundation/alzh eimers-2011.pdf.
Mock, S. E., & Eibach, R. P. (2011). Aging attitudes moderate the effect of subjective age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a 10-year longitudinal study. Psychology and Aging, 26(4), 979–986.
Molden, J. , & Maxfield, M. . (2017). The impact of aging stereotypes on dementia worry.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14(1), 29-37.
Mogle, J., Muñoz, E., Hill, N. L., Smyth, J. M., & Sliwinski, M. J. (2017). Daily Memory Lapses in Adults:
Characterization and Influence on Affect.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4(1),
59–68.
Norman, Donald, & A. (1981). Categorization of action slips. Psychological Review, 88(1), 1-16.
Norman, A. L., Woodard, J. L., Calamari, J. E., Gross, E. Z., Pontarelli, N., Socha, J., DeJong, B., &
Armstrong, K. (2020). The fear of Alzheimer’s disease: mediating effects of anxiety on subjective
memory complaints. Aging & Mental Health, 24(2), 308–314.
Olsson, A L., Hagnelius, N.-O., & Nilsson, K. T.(2013).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wedish active seniors or
seniors with cognitive complaints and its relation to commonly available biomarkers.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6, 303-308.
Page, K. S. (2013). Fear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Middle to Late Adulthood: a Two Year Investigation of
Change Versus Stabil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Denton.
Pavot, W. , Diener, E. , & Fujita, F. . (1990). Extraversion and happiness.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12), 1299-1306.
Phillipson, L., Magee, C. A., Jones, S. C., & Skladzien, E. (2014). Correlates of dementia attitudes in a
sample of middle-aged Australian adults. Australasian Journal on Ageing, 33(3), 158–163.
Phillipson, L. ,Magee, C. ,Jones, S. ,Reis, S. , & Skaldzien, E. (2015). Dementia attitudes and help-seeking
intentions: an investigation of responses to two scenarios of an experience of the early signs of dementia.
Aging & Mental Health, 19(11), 1-10.
Qiu, Q. W. , Qian, S. , Li, J. Y. , Jia, R. X. , & Xu, Y. . (2020).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older adult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77, 341-346.
Rabbitt, P., E. Maylor, L. McInnes, N. Bent, & B. Moore. (1995). “What Goods Can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 Deliver for Cognitive Gerontology?”.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9(7), S127–S152.

61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achman, S. . (2012). Health anxiety disorders: a cognitive construal.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50(7-
8), 502-512.
Rast, P., Zimprich, D., Van Boxtel, M., & Jolles, J. (2009). Factor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Assessment, 16(2), 145–158.
Reese, C. M., & Cherry, K. E. (2006). Effects of age and ability on self-reported memory functioning and
knowledge of memory aging.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7(2), 221–240.
Robert, S.B., Kate, B., Angela, D., Kathy, M., Shaun, K. (2009). Cognitive Failure and Job Strain in Naval
Personnel. Proceedings of 17th World Congress on Ergonomics.
Roberts, J. S. , & Connell, C. M. . (2000). Illness representations among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eople with
Alzheimer disease. Alzheimer Disease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 14(3), 129-136.
Roberts, J. R., & Maxfield, M. (2018).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motivation
and worry about Alzheimer’s disease in later life.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57(6), 2500–2512.
Roberts, J. S., McLaughlin, S. J., & Connell, C. M. (2014). Public beliefs and knowledge about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 Dementia, 10(55), S381–S389.
Robertson, I. H. , Manly, T. , Andrade, J. , Baddeley, B. T. , & Yiend, J. . (1997). 'oops!': performance
correlates of everyday attentional failures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ed and normal subjects.
Neuropsychologia, 35(6), 747-758.
Roca, J. , J Lupiá Ez, MF López-Ramón, & Castro, C. . (2013). Are drivers' attentional lapses associat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neurocognitive attentional networks and with cognitive failure in everyday lif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Psychology & Behaviour, 17, 98-113.
Rodriguez, F., Zheng, L. , & Chui, H. . (2019).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reserve: how high
education might improve certain cognitive abilities in aging.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47(4-6), 1-10.
Rodriguez, F. S. , Hofbauer, L. M. , & Rhr, S. . (2021).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for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old age: 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4).
1-14.
Rosenstock,I M. (1974).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 4(2),
328-335.
Rothermund, K., & Brandtst € adter, J. (2003). Age stereotypes and self-views in later life: Evaluating rival
assump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7(6), 549–554.
Ryu, S. I., & Park, Y. H. (2019). Factors related to dementia worry: Compari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 South Korea. Research in Gerontological Nursing, 12(6), 299–310.
Scerri, A. , & Scerri, C. . (2017). Training older adults about Alzheimer's disease--impact on knowledge
and fear.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43(3), 117-127.
Senay, I., Hensley-Alford, S., & Kaphingst, A. K. (2012). Judging risk for multiple diseases: The role of
disease worry.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8(4), 554–560.
Seblova D, Berggren R, & Lövdén M. (2020). Education and age-related decline in cognitive performanc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ies.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58. 1568-
1637.
Smith, Andrew, Chappelow, John, & Belyavin. (1995). Cognitive failures, focused attention, and categoric
search.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9, 115-126.

62
参考文献

Smith, T., Cross, J., Poland, F., Clay, F., Brookes, A., Maidment, I., Penhale, B., Laidlaw, K., & Fox, C.
(2018). Systematic review investigating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es to screening and early
diagnosis of dementia in primary care: What a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and who should deliver
it?. Current Alzheimer Research, 15, 5–17.
Sherwin, B. B. (2013). Estrogen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women. Endocrine Reviews, 24(2), 133–151.
Soto, J. A. , Levenson, R. W. , & Ebling, R. . (2005). Cultures of moderation and express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behavior, and physiology in Chinese Americans and Mexican Americans. Emotion, 5(2),
154-165.
Soto, J. A. , Perez, C. R. , Kim, Y. H. , Lee, E. A. , & Minnick, M. R. . (2011). Is expressive suppression
alway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European Americans and Hong Kong Chinese. Emotion, 11(6), 1450-1455.
Spuling, S. M., Miche, M., Wurm, S., & Wahl, H.W. (2013). Exploring the causal interplay of subjective age
and health dimensions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A 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 Zeitschrift Fur
Gesundheitspsychologie, 21(1), 5–15.
Stephan, Y., Caudroit, J., Jaconelli, A., & Terracciano, A. (2014). Subjective age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2(11), 1180–1187.
Steptoe A. (2019). Happiness and health. Annuual Review Public Health, 40, 39-359.
Stern. Y. (2012). Cognitive reserve in age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Neurology, 11(11), 1006-1012.
Stones, M. , Kozma, A. , Mcneil, K. , & Worobetz, S. . (2011).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20 years
after the butterworths monograph series on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aging.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30(3), 467-477.
Suhr, J. A., & Kinkela, J. H. (2007). Perceived threat of Alzheimer disease (AD): The role of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AD. Alzheimer Disease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 21(3), 225–231.
Sun, F., Gao, X., & Coon, D. W. (2013). Perceived threat of Alzheimer’s disease among Chinese American
older adults: The role of Alzheimer’s disease literacy. Th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2), 245–255.
Tang, W. , Kannaley, K. ,Friedman, D. B. ,Edwards, V. J. ,Wilcox, S. , & Levkoff, S. E. , et al. (2017).
Concern about develop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dementia and intention to be screened: an analysis of
national survey data. Arch Gerontol Geriatr, 71, 43-49.
Tey S E, Park M S, Golden K J. (2018). Religiosity and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 in Malaysian Musli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regulation. Journey of Religion & Health. Health,
57, 2050-2065.
Tuicomepee, A., Suttiwan, P., Watakakosol, R., Ngamake, S. T., & Iamsupasit, S. (2018). Influence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on successful aging among Thai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Health Research, 32(3),
198–202.
Unsworth, N. , Mcmillan, B. D. , Brewer, G. A. , & Spillers, G. J. . (2012). Everyday attention failures: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38(6), 1765-1772.
Vailati, F., Riboni, & Pagnini, F. . (2021). Age-based stereotype threat: a scoping review of stereotype
prim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aging process. Aging & Mental Health, (1), 1-8.

6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ally, Z, & Amed, K. (2020).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examining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in an Emirati college sample. Neurology, Psychiatry
and Brain Research, 38, 27-32.
Wallace, J. C. , Vodanovich, S. J. , & Restino, B. M. . (2003). Predicting cognitive failures from boredom
proneness and daytime sleepiness scores: an investigation within military and undergraduate samples.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4), 635-644.
Watson, D. , Clark, L. A. , & Tellegen, A. . (198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PANAS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6), 1063-
1070.
Werner, P. , Abojabel, H. , & Maxfield, M. . (2020).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correlates of
dementia worry: a scoping review.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92, 104246.
Westerhof, G. J., & Barrett, A. E. (2005). Age ident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 comparis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0(3), S129–S136.
Williams, P. G. . (2004). The psychopathology of self-assessed health: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health anxiety
and hypochondriasis. Cognitive Therapy & Research, 28(5), 629-644.
Wortmann, M., Andrieu, S., Mackell, J., & Knox, S. (2010). Evolving attitud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and caregivers in Europe: Findings from the IMPACT survey.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 Aging, 14(7), 531–536.
Yeo, L. H. J., Horan, M. A., Jones, M., & Pendleton, N. (2006). Perceptions of risk and prevention of
dementia in the healthy elderly.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23(6), 368–371.
Yorgason, J. B. , Choi, H. , Neupert, S. D. , Cichy, K. E. , & Hill, M. S. . (2020). Micro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memory failures, negative affect, and marital interactions. Psychology and Aging, 35(1), 8-19.
Yuan, J., Liu, Y., Ding, N., & Yang, J. . (2014). The regulation of induced depression during a frustrating
situation: benefits of expressive suppression in Chinese individuals. PLoS ONE, 9(5), e97420.
Yun Stacy & Maxfield Molly. (2020). Correlates of dementia-related anxiety: self-perceived dementia risk
and ageism.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9), 563-574.
Zeng, F. , Xie, W. T. , Wang, Y. J. , Luo, H. B. , & Lian, Y. . (2015). General public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five cities in china.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JAD, 43(2), 511-
518.
Zlatar, Z. Z. , Moore, R. C. , Palmer, B. W. , Thompson, W. K. , & Jeste, D. V. . (2014). Cognitive complaints
correlate with depression rather than concurrent o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successful aging
evaluation baseline sample.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 Neurology, 27(3), 181-187.

64
附录

附录
第一部分 认知失败量表(CFQ)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以下一些情况,请您根据您过去六个月的情况,选择符合您的选项。
题目 从 偶 有 经 总
不 尔 时 常 是
1.看书的时候,常因突然发现没有认真思考而不得不再看一遍。 0 1 2 3 4
2.发现自己忘记了为什么要从这个房间去另一个房间。 0 1 2 3 4
3.注意不到路标。 0 1 2 3 4
4.在给人指路时,常分不清左右。 0 1 2 3 4
5.常撞到别人。 0 1 2 3 4
6.忘记是否已经关灯、关火或锁门。 0 1 2 3 4
7.与别人初次见面时,常没有注意听对方的姓名。 0 1 2 3 4
8.事后才意识到可能说了一些无礼的话。 0 1 2 3 4
9.当正在做一件事情时,常听不到别人叫我。 0 1 2 3 4
10.控制不住发脾气,过后总后悔。 0 1 2 3 4
11.常常几天不回复重要的信息。 0 1 2 3 4
12.走在熟悉的道路上,却突然忘记了该朝哪个方向走。 0 1 2 3 4
13.在超市里,尽管自己想买的东西就在眼前,却常常看不见。 0 1 2 3 4
14.发现自己突然想知道刚才措词是否准确。 0 1 2 3 4
15.难于下决心或作出决定。 0 1 2 3 4
16.忘记与他人的约会。 0 1 2 3 4
17.忘记把东西放在哪里。 0 1 2 3 4
18.不小心扔掉需要的东西,却保留了真正要扔掉的东西。比如把 0 1 2 3 4
口袋里的钱扔掉了,却保留了用过的纸巾。
19.当应该认真听的时候,却会走神或做白日梦,如听朋友说话。 0 1 2 3 4
20.忘记别人的名字。 0 1 2 3 4
21.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却无意中因别的事情分心。 0 1 2 3 4
22.话都到嘴边了,可就是一时想不起来要说什么。 0 1 2 3 4
23.到了商店,却突然忘记要买什么东西。 0 1 2 3 4
24.常丢三落四。 0 1 2 3 4
25.不知道想要说什么。 0 1 2 3 4

6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部分 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RQ)
请您仔细阅读每一项题目,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
非 很 有 不 有 同 非
常 不 点 确 点 意 常
不 同 不 定 同 同
同 意 同 意 意
意 意
1.当我想要感受积极的情绪(例如,高兴、快 1 2 3 4 5 6 7

乐),我会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比如“其

实这样也不错”。

2.我保持自己的情绪不外露,不让他人看出来。 1 2 3 4 5 6 7
3.当我想少感受一些消极情绪(例如,悲伤、愤 1 2 3 4 5 6 7
怒)时,我会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比如
“算了,她就是一直讨厌我”。
4.当我感受到积极情绪时(例如,高兴、快 1 2 3 4 5 6 7
乐),我会很小心的不让它们表露出来
5.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我会使自己以一种有助于 1 2 3 4 5 6 7
保持平静的方式来考虑它
6.我通过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控制了自己的 1 2 3 4 5 6 7
情绪
7.当我想多感受一些积极的情绪时,我会改变自 1 2 3 4 5 6 7

己对情境的考虑方式

8.我通过改变自己对情境的考虑方式来控制自己 1 2 3 4 5 6 7

的情绪

9.当我感受到悲伤、愤怒时,我不会表达出来 1 2 3 4 5 6 7

10.当我想少感受一些消极的情绪时,我会改变 1 2 3 4 5 6 7

自己对情境的考虑方式

66
附录

第三部分 痴呆忧虑量表(FODS)
以下是关于您对痴呆症的看法,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符合您感受的描述。
题目 非 有 不 有 非
常 点 一 点 常
不 不 定 同 同
同 同 意 意
意 意

1.我担心我可能患了痴呆症,因为我的记忆力最近一直很差 1 2 3 4 5
2.我担心我可能患了痴呆症,因为我的认知功能最近一直在下降 1 2 3 4 5
(如经常丢东西、忘记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记不起自己想要说的话
等)
3.当我看到家人、邻居和其他人患有痴呆症的时候,我害怕我也会 1 2 3 4 5
像他们一样
4.我害怕痴呆,因为他们说痴呆无法治愈 1 2 3 4 5
5.我害怕痴呆,因为我的状况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 1 2 3 4 5
6.我害怕痴呆,因为治疗对痴呆不起作用 1 2 3 4 5
7.我害怕痴呆,因为如果我患了痴呆症,我就会变成一个什么都不 1 2 3 4 5
知道的傻子
8.我害怕得痴呆,因为我可能会成为家庭的负担 1 2 3 4 5
9.我害怕得痴呆,因为我可能会给我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1 2 3 4 5
10.我害怕得痴呆,因为我可能无法照顾我的家人 1 2 3 4 5
11.我害怕得痴呆,因为我可能无法在经济上支持我的家庭 1 2 3 4 5
12.我害怕别人知道我患有痴呆症 1 2 3 4 5
13.我害怕得痴呆,因为我觉得丢脸 1 2 3 4 5
14.我害怕得痴呆,因为我周围的人会认为我有精神障碍 1 2 3 4 5
15.我想到自己会得痴呆,我就没有胃口 1 2 3 4 5
16.我想到自己会得痴呆,我就会失眠 1 2 3 4 5
17.我想到自己会得痴呆,我就心跳加快 1 2 3 4 5
18.我想到自己会得痴呆,我就手心出汗 1 2 3 4 5

6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部分 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
下面列举了一些描述感受和情绪的形容词。请根据您过去一个星期的情绪体验,选择最符合您的

情绪体验程度的选项。例:“过去一周,我多大程度是感兴趣的”

几乎没有 比较少 中等程度 比较多 极其多

感兴趣的 1 2 3 4 5

心烦的 1 2 3 4 5

精神活力高的 1 2 3 4 5

心神不宁的 1 2 3 4 5

劲头足的 1 2 3 4 5

内疚的 1 2 3 4 5

恐惧的 1 2 3 4 5

敌意的 1 2 3 4 5

热情的 1 2 3 4 5

自豪的 1 2 3 4 5

易怒的 1 2 3 4 5

警觉性高的 1 2 3 4 5

害羞的 1 2 3 4 5

备受鼓舞的 1 2 3 4 5

紧张的 1 2 3 4 5

意志坚定的 1 2 3 4 5

注意力集中的 1 2 3 4 5

坐立不安的 1 2 3 4 5

有活力的 1 2 3 4 5

害怕的 1 2 3 4 5

68
附录

第五部分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以下是描述您生活情况的 5 句话,您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请您仔细阅读每一项,并选择最符
合您本人情况的项目。
非常 有些
有些 非常
题 目 不同 不同意 不同 中立 同意
同意 同意
意 意
我的生活大致符合我的理想。 1 2 3 4 5 6 7

我的生活条件很好。 1 2 3 4 5 6 7

我对我的生活感到满意。 1 2 3 4 5 6 7
目前为止,我已经获得了我生活中想要
1 2 3 4 5 6 7
拥有的重要东西。
如果我能再活一回,我几乎不会做任何
1 2 3 4 5 6 7
改变。

第六部分 痴呆暴露情况调查
我们想了解您身边老年痴呆的患病情况,请您回答以下的几个问题,选择相应的答案。
(1)您是否认识(或曾经认识)老年痴呆患者?

A.是 B.否

(2)如果您认识老年痴呆患者,请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上题回答“否”则跳过此题)

a.您与患者的关系是( )(写出您第一个想到的人即可)

A.有遗传关系的亲属 B.配偶 C.照顾者

D.无遗传关系的亲属 E.朋友 F.其他

b.据您所知,他/她的痴呆症是否会遗传( )

A.是 B.否

c.您与他/她现在的(曾经的)交往频率

①非常少 ②较少 ③中等 ④经常 ⑤一直

69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七部分 人口学变量

1.您的年龄:①50-55 ②56-60 ③61-65 ④66-70 ⑤71 及以上

2.您的性别:①男 ②女

3.您的婚姻状况:①未婚 ②已婚 ③离异 ④丧偶

4.您的文化程度:

①小学 ②初中 ③普高或中专 ④大专及以上

5.您的月收入:①3000 元以下 ②3001-6000 元 ③6000 元以上

6.您目前的居住情况是:

①独居 ②仅和配偶一起住 ③与子女同住 ④养老院居住 ⑤与配偶、子女同住 ⑥其他

7.您的健康水平:

①很好 ②好 ③一般 ④不好 ⑤很不好

8.您是否已退休

①是 ②否
9.您是否在老年大学学习?

①是 ②否

70
致谢

致谢
岁月葱葱,而时光亦匆匆。毕业论文的结束意味着我即将离开川师的怀抱,奔赴人
生的下一阶段。从 2015 年 9 月 6 日走进这个具有复古气质和书香气息的校园,我已经
在这生活了四年又三年。回首过去这七年的生活,这里的点点滴滴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快
速放映。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我时刻谨记学校的教诲,铭记“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的校训,并始终践行。在川师的七年时光里,我接受着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学习如
何待人接物,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一个不敢竞选班干部的胆小学生转变为即
将走上讲台的人民教师。在这里,我要感谢出现在我学习生活中的老师、朋友和一直爱
我的家人,感谢与你们的相遇,使我拥有人生几件“好”事。
人生幸运事无益于得遇良师。感谢心理学院这个大家庭庇护我长大,感谢学院的老
师们,在这里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杨小洋老师。初识您,是在教育心理学的课堂上,您和
蔼可亲的样子、生动有趣的讲课风格令我记忆犹新。两学期的教育心理学、一学期的创
造心理学、一学期的老年心理学,144 个课时,您的课堂总是能带给我们新的收获。因
此,在复试联系导师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联系您,想当您的研究生。还记得在九教 4
楼与您的交谈,您的鼓励和赞同给我了莫大的安慰。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在研
究生的三年学习生涯里,我敬佩于您的学术能力,折服于您的人格魅力,您每次组会的
精彩发言、每份文件上红红的批注、每句暖心的鼓励以及每顿美味的大餐我都会永远铭
记于心。感谢老师您的悉心教导,教给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让我们在这三
年里学到了知识,也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上受益终身。
人生快乐事无益于得一群益友。我要感谢我的同窗,晶晶、诗瑶、烨烨、夕渟,感
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我的 110 宿舍室友:刘 sir、陈 sir、月亮 sir,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
与陪伴。感谢我的闺蜜们,在四川、南京给我的关心。
人生美满事无益于得浓浓亲情。感谢天上的奶奶,谢谢您的养育之恩!您放心,您
的二孙女在好好读书和生活哦。感谢爸爸妈妈,谢谢您们的支持,让我能无忧无虑的学
习,追求自己的梦想。感谢我的姐姐弟弟,陪我一起快乐长大。
人生可贵事无益于得一亲密战友。感谢小李同志,陪我走过高中、大学、研究生的
学习生活,谢谢你倾听我每次的唠叨、安慰我每次的崩溃。你是我的战友,亦是我的后
盾。
特别感谢成都市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和所有填问卷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谢谢
您们不厌其烦地帮助我收问卷、填问卷,让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生涯最后的一项学习
任务!也感谢那个坚持不放弃的自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生涯暂告段落,接下来我将带着母校与老
师的教诲,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7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