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 31 卷)

2015 年第 12 期 Jou
rna
lofYu
xiNo
rma
lUn
ive
rsi
tyVo
l.31No.
12Dec.
2015

[文 学 ]

论北宋初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矛盾
王 通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关键词]宋初;散文;文学理论;文学创作
[摘 要]宋初三朝,上承五代,下接庆历时期,是宋代文学风格形成的过渡时期,在古文运动这一
曲折而复杂的过程中,这一时期无疑有重要的地位。纵观北宋初年的散文创作,我们会发现一个
特殊的现象,即作家的散文理论和创作有着一定程度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着因循与新变,并且
对古文运动发展和宋型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王 通,硕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
I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06(
206. 2015)
12-0039-07

宋初三朝,上承五代,下接庆历时期,是宋代文学风格形成的过渡时期,在古文运动这一曲折而复杂的
过程中,这一时期无疑有重要的地位。 纵 观 北 宋 初 年 的 散 文 创 作,我 们 发 现 其 散 文 理 论 与 创 作 是 相 矛 盾
的,笔者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以求对北宋初期散文创作的发展及其影响有更细致深入的把握 。

一 、北宋初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矛盾现象

翻阅宋初三朝的散(骈)文,虽然作家风格各异,有一个现象却相对统一,即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矛盾,主
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上重儒家思想与创作上重词采的矛盾
北宋初年文坛普遍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作家们在理论上强调儒道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提倡文章应
具有政教意义。宋太祖在建国之初就要求臣子的进策“情绝虚浮”,“不得乱引闲词”,务必做到“事关利害”
“易国便民”[1]册1,94 ,着重强调文章的政 教 作 用。 徐 铉 堪 称 太 祖、太 宗 两 朝 文 学 领 袖,其 散 文 主 张 也 强 烈 地
体现出了这一倾向,他在《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中说“然则文之贵与世也尚 矣 …… 其 要 在 乎 敷 王 泽,达 下
情,不悖圣人之道,以成天下之务,如斯而已矣”[1]册2,196 。在他看来,倘达到了“敷王泽,达下情,不悖圣人之
道,以成天下之务”的道德教化,文章的作用也就实现了。而在《送武进龚明府之官序》中,徐铉讨论了文道
两者之间的关系,“苟泽及于民,教被于物,则百里之广,千室之 富,斯 可 矣。 与 夫 杨、孟 之 徒,坎 轲 闾 巷,垂
空文于后世者,不犹愈乎。”[1]册2,174-175 他认为,文章的政 治 教 化 作 用 要 远 比 文 采 重 要,而 杨 雄、班 固 那 种 劝
百讽一、重文轻道的文风是不可取的。张昭谈太子的教育时,也认为“雕华之玩”、“俳 优”之 辞、“无 稽 玩 物
之言”相对于“致理经邦之说”[1]册1,200-201 是有害无益的。
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多数作家则依然主要创作骈文,将精力集中于声律、文采,于五代片面尚文的风格

39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并无明显不同。徐铉的创作就是一例,翻检其作品,几乎全以骈文写成;题材上,多书写“琴棋诗酒”之类闲
适主题,既无太多政教价值,也极少探讨 儒 道;语 言 上,十 分 重 视 声 律、炼 字 和 用 典,以 《剑 池 颂》的 一 段 为
例,“周室既衰,仁兽来臻。晋祚不融,龙剑效珍。神化无方,天命无亲。德之不建,与运俱沦……”[1]册2,251 ,
短短数句,不但韵律和谐,透出一种庄重之气,更是融入四五个典故,呈现 出 了 一 种 雅 丽 的 文 风,正 如 王 士
禛对徐铉的评价,“诗文都雅,有当代承平之风”[2],历代的评论者都着重赞美徐铉文章的文采之美,对 其文
章中的儒道意义却鲜有人提及,其文章在文道之间相对重文的倾向是十分 明 显 的。 又 如 对 柳 开 的 古 文 大
加赞扬的王祜,他的文章被徐铉评论为“音韵调畅,华采繁缛……观其丽而有气,福而体要……如四子复生
矣”[1]册2,196 ,可见王祜实际的创作还是以声律辞采为主,总体上 继 承 的 也 是 南 朝 以 来 的 繁 缛 风 格。 前 辈 的
创作大都如此,稍后于徐铉、王祜等人的西昆体诸作家,更是将华丽文风发展到了极致,正如元人刘壎所言
“我宋盛时,首以文章著者杨亿、刘筠,学 者 宗 之 …… 然 其 承 袭 晚 唐 五 代 之 染 习,以 雕 镌 偶 俪 为 工,又 号 曰
‘西昆体’”[3],并且这种文风成为了一时文坛竞相仿效的主流。
由此可见,在理论上,北宋初年提倡的是反对五代以来片面重文而 不 顾 思 想 内 容 的 文 风,强 调 重 视 儒
道,标榜文章的政教价值,反对片面的重视辞采华美,但在实际创作中却依然以是骈体文为主,主要将精力
集中于文章的声律、文采上,承接的大多还是还是晚唐五代的风格,其理论和实际创作形成了鲜明矛盾。
2.理论上要求符合中庸之道与创作上偏激风格的矛盾
宋北初的作家对文章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无论行文风格还是思想内容上都要符合中庸之道、纯儒之
风。穆修在《答乔适书》中,批评了当时的文坛风气,“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 章 句 声 偶 之 辞 不 置 耳 目”,认
为当时的文章追求词句声偶流于浅俗,“使不得从乎道也”,“古道息绝”,因此提倡 古 文 的 目 的 在 于 复 兴 古
道,而古道具体而言就是“仁义之谓也”[1]册16,19-20 。可见,穆修主张古文是儒家思想的载体,其内容要 符 合
纯儒的仁义道德。王禹偁则更进一步,提出作文不但思想上要符合儒家 观 念,内 容 表 达 上 更 要 戒 偏 颇,求
诚信。他在评论黄宗旦的《正汉臣对策》时说:“文义诚为高古,其间责晁错 不 言 王 道,而 谓 汉 文 几 与 王 道;
以史传较之,责晁错太重,褒文稍过耳”[1]册7,391 ,主张作文不应该立论偏激,刻意去夸大或贬低,而应该取中
庸之道,做到情感的诚,内容的信,其对中庸之道的追求较之穆修可谓更加具体可行。另一方面,为了追求
中庸之道,北宋初年的作家多主张温柔敦厚的雅正文风。宋初名臣兼名作家 张 咏 认 为 作 文 须“陈 布 道 德,
施张华风……信助治之大端,岂止垂诸空言而已”[1]册6,87 ,在思想内容上符合纯儒,在行文风格上更是要求
“参古之正辞”,若“好古以戾”,则“非文也”,若“好今似荡”,亦“非文也”[1]册6,120 ,追求 一 种 非“戾”非“荡”文
质彬彬的“正辞”。柳开也认为“文不可遽为也,由乎心智而出于口。君 子 之 言 也 度,小 人 之 言 也 玩 …… 心
正则正矣,心乱则乱矣”[1]册1,284 。即写文章要做到内心平正,讲 求 分 寸,不 能 流 于 粗 率,具 体 而 言 就 要 追 求
文章的风格“简而深,淳而精”[1]册6,285 ,有一种中庸敦厚的美。而 对 于 浮 夸 的 文 风 柳 开 是 极 力 反 对 的,正 如
他所言“肆其 实,贾 而 售 者,必 以 大 价 市 取 利,不 大 则 不 授 矣。 圣 人 之 于 人,利 之 无 大 小,不 价 而 咸 授
焉。”[1]册6,283 以上材料均证明了北宋初年文人散文理论上对中庸之道的追求。
但实际创作中,作家却往往呈现出一种极端偏激的风格,对于意见 不 同 者 动 辄 咒 骂,而 当 有 求 于 人 之
时则过分的谄媚,有悖于其理论主张。 如 柳 开 的 创 作 多 浮 夸 偏 激 之 处,斥 着 对 意 见 不 合 人 失 去 分 寸 的 咒
骂。在《答陈朝华书》一文中,柳开将儒家经典比喻为龙,可以“沛甘泽,利下土”,却咒骂“百子”为狠毒的鸟
兽,斥信奉百子之人为小人和夷狄。此外,柳开将杨雄作《剧秦美新》歌颂王莽一事曲解为杨雄对王莽的讽
刺,为赞美辩护自己所建立的道统,不惜歪曲事实。在另一些篇章之中,他 又 毫 不 避 讳 地 标 榜 自 己 是 当 代
的圣人,这种种现象都和他雅正文风的理论追求相去甚远。穆修也是一例,《毫 州 魏 武 帝 帐 庙 记》中,穆 修
热烈的歌颂了曹操在“皇纲紊乱,海内震 扰”之 时 “乘 机 奋 策,啸 咤 驰 鹜 乎 其 间”的 事 迹,对 于 曹 操 “挟 持 汉
室”的行为,也全是用着羡慕地口吻去 夸 耀,这 在 儒 家 “君 为 臣 纲”恪 守 忠 义 的 价 值 观 念 里 是 不 可 想 象 的。
正如四库馆臣所言:“其奖篡助逆,可谓大乖于名教。穆修文章所反映的这种 价 值 判 断 无 疑 与 自 己 对 文 章

40
王 通:论北宋初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矛盾

思想内容的要求相违背。柳开与穆修,作为北宋初年古文家的代表人物,他们行文所具有的这种偏激的风
格,无疑代表了这一流派当时的一些创作共性。
3.理论上要求语言平易与创作上语言艰涩的矛盾
纵观北宋初年的散文创作,追求平易、反对艰涩是十分普遍的。柳开 在《应 责》一 文 中 说:“古 文 者,非
在辞涩 言 苦,使 人 难 读 诵 之;在 于 古 其 理,高 其 意,随 言 长 短,应 变 作 制,同 古 人 之 形 式,是 谓 古 文
也。”[1]册6,367 他认为,古文写得不应该像《尚书》中篇章那样“佶屈聱牙”,而 重 点 在 于 文 章 所 表 之“意”,为 了
把“意”表达清楚,在言辞上要尽量文从字顺,而在体制上也应该打破骈体 文 的 束 缚,长 短 多 变,灵 活 自 由。
何亮在《答孙冲书 》中 批 评 樊 宗 师 等 人 作 文 “隐 没 其 旨,崎 岖 其 词,俾 人 不 得 其 句 读 者 ”,认 为 “其 文 可 废
也”[1]册9,383-384 ,对于文辞平易的追求,晦涩文风的反对也是十分鲜明的。王禹偁更是提出了“易道易晓”的
主张,他在《答张扶书》中说:“如能远师六经,近师吏部,使句之易道,义 之 易 晓,又 辅 之 以 学,助 之 以 气,吾
将见子以文显于时也”[1]册6,396 ,既要求文章要通顺,又要求所表达的思想要清晰准确。
但许多作家的创作跟其提出的理论是相矛盾的,其文章往往写的文脉不畅、晦涩难懂。柳开作为道统
派古文家的领袖,就十分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点,其文章对圣人先贤的语言 多 有 模 仿 甚 至 抄 袭,造 成 文 章
文脉不畅,词句生僻古拙。可以说,柳开的创作真正走到了其理论的反面———“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见闻:“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适见有奔句马践死
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景曰:‘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
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5]这一见闻不但说明了穆修、张景等古文家作文的晦涩难懂,还
说明了这种文风“当时已谓之工”,体 现 了 这 一 时 代 文 坛 的 整 体 风 尚。 诚 如 南 宋 学 者 叶 适 所 言:“柳 开、穆
修、张景,当时号能古文……可见当时以偶丽工巧为尚,而我以断 散 拙 鄙 为 高 …… 彼 怪 迂 钝 拙,用 功 不 深,
才得其腐败粗涩而已。”[6]
由此可见,北宋初年的文坛,理论上要求语言平易与创作上语言艰涩的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 。

二 、北宋初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矛盾的形成原因

北宋初期,其散文理论与创作之间之所以会存在矛盾,究其原因,应该与北宋初年特殊的文化环境、文
人心态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试论之。
1.对晚唐五代文风的因袭
由纷乱的五代入宋,文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 环 境 自 然 会 产 生 对 文 章 新 的 要 求,
然而创作总是滞后于理论的,很多在晚唐五代早已形成惯性的文风,依然在 北 宋 初 年 被 因 袭,这 是 造 成 北
宋初年散文理论和创作矛盾的原因之一。
晚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文人身处末世,无心如韩愈般高举道 统 大 旗,文 人 环 境 和 心 态 的 变 化 使 唐
代的古文运动也走向了低潮,很多晚唐文人重新将道与文割裂开来,出现了重文轻道的现象,李商隐、段成
式、温庭筠词采华美善于用典的骈文成为晚唐文人学习模仿的对象 ,名曰“三十六体”,其中李商隐反对“学
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7]、肯定六朝文学成就的观点十分 具 有 代 表 性。 这 种 重 文 轻 道、尚 骈 文 的 倾 向,
在五代时期更是变本加厉,而其科举“中场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8]就是一个例证。
虽然骈文重新占领了晚唐五代的文坛,古文创作却从未曾停止,少数好古尚道的文人仍然在坚持。然
而古文运动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失去了政治、学术环境的古文 创 作,也 走 向 了 歧 途。 正 如 李 肇 所
言:“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9],出 现 于 韩 愈、发 展 于 其 弟 子 樊 宗 师、皇 甫 湜
的尚奇、尚古的倾向,被晚唐五代的文人 自 觉 地 继 承 下 来,并 变 本 加 厉 地 发 展 为 奇 奇 怪 怪、泥 古 不 化 的 文
风。所以,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看,晚唐五代的古文家也往往流于空洞,多是对道口号似的呼喊。

4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北宋初年的散文家大多由五代入宋,他们自然对上述贯穿于晚唐五代 的 散 文 风 气 有 着 自 觉 不 自 觉 地
因袭。四库馆臣在评价徐铉散文创作时就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徐铉)当五季之末,古文未兴,故其文沿
溯燕、许,不能嗣韩、柳之音。”[4]卷152,94 阮元也 将 北 宋 初 年 的 文 坛 概 括 为:“骈 俪 之 文,斯 称 极 致,赵 宋 初 造,
鼎臣(徐铉)大年(杨亿),犹沿唐旧。”[10]这些都证明,以徐铉、杨亿为代表的大部分北宋作家对晚唐五代文
风的因袭是十分严重的。而柳开、张景、穆修等少数坚持古文创作的散文家,他们在创作上奇奇怪怪、文辞
艰涩的风格,也明显地继承了晚唐五代古文的文风。因此,无论骈文还是 古 文,北 宋 初 年 的 作 家 整 体 上 仍
是因袭着晚唐五代的文风,虽然时代的变化强烈地要求文学的变革,虽然北宋初年的文人在散文理论中也
反映了这种变革的要求,然而创作的惯性并未完全受到理论的约束,这也造成了其理论与创作的矛盾。
2.作家思想杂驳
北宋初期许多散文家的思想构成比较驳杂,除了纯粹的儒家思想 之 外,往 往 参 杂 了 其 他 思 想,这 种 思
想的驳杂反应在散文理论和创作上,成为了造成理论创作矛盾的又一个成因。
北宋初年紧承五代,文人的思想上不可能不带有五代时期的印记。欧阳 修 在《新 五 代 史》中 如 此 概 括
五代:“五代,干戈贼乱之世也,礼乐崩 毁,三 纲 五 常 之 道 绝,先 王 之 制 度 文 章 扫 地 而 尽 于 是 矣!”[11]188 说 明
乱世对儒家思想道德的破坏是十分巨大的。由于五代时权利多为武力强大、心狠手辣之人所篡夺,整个时
代对于儒家思想和文化艺术都持一种 轻 视 的 态 度,后 汉 大 臣 史 弘 肇 的 一 句 “安 朝 廷,定 祸 乱,直 需 长 枪 大
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11]332 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种环境下,身兼儒者和文人身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 追
求是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因此他们不再去讲求坚守名节,呈现出避祸全身、朝秦暮楚的特点,富裕的物
质生活享受成了他们唯一的追求。这种思想倾向一直延续到了北宋初年,数朝宰相冯道就是例证。他“历
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12]而这与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
之”的进取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北宋初年,许多作家的思想中既有积 极 进 取 的 儒 家 思 想,同 时 也 掺
杂着避祸全身、游戏人生的消极思想。
与此相联系的是,追求避祸全身的文人,自觉地亲近宣扬出世理想 的 佛 道 两 教,因 此 在 他 们 的 思 想 构
成中,除了儒教之外,佛道两家的思想也占有重要地位。道教方面,正如学 者 卿 希 泰 所 言:“自 晚 唐 五 代 入
北宋以来,道教内丹术渐次兴起,丹 家 辈 出,如 钟 离 权、吕 洞 宾、陈 抟 等 皆 为 著 名 代 表”[13]。 宋 初 三 朝 统 治
阶层对道教所持的也是一种提倡的态度,他们屡次召见高道大德,宋太宗更是一度试图封禅。在这种风气
的影响下,当朝的文人大多亲近道教,不少当时的诤臣、名儒,同时又是虔诚的道教徒。以弘扬儒道为己任
的宋初名臣张咏就曾经“欲学道术陈希夷抟,趋豹林谷,以弟子事之,決无仕志。”[14]4 且 其 除 倾 心 于 学 道 之
外,也与许多当时著名的道士着密切 的 交 往。 与 张 咏 相 似 的 还 有 王 禹 偁,他 与 很 多 道 士 都 有 着 密 切 的 往
来,在黄州闲居之时,更是披鹤氅,戴华阳巾,俨然一道士打扮。佛教的 情 况 也 与 道 教 相 类 似,自 隋 唐 以 来
逐渐兴盛的禅宗对北宋初年的知识分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徐铉一生亲近佛 教,并 为 佛 教 寺 院 撰 写 了 大 量
的碑铭,碑铭中每每表露出对佛教的赞叹和向往。相比于徐铉,王禹偁和 晁 迥 则 更 进 一 步,他 们 致 力 于 融
合儒佛思想,打破二者的界限,王禹偁:“坐禅为政一般心”[15]“夫禅者,儒之旷达也”[1]册6,72 的言词就是 这一
思想的表达。与此同时,晁迥更是自觉地将儒释道三者与知识分子的修齐治平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成为
了宋明理学的先驱。在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之下,文人思想的构成早已不再是纯正的儒家思想,因此他们
标榜的道也多在儒道的基础上渗入了佛家与道家之道。
另一方面,许多北宋初年的作家,尤其是北方文人,继承了五代时期崇尚暴力与权势的流弊,染上了粗
豪野蛮的习气。以柳开为例,当其仕途得志之时,一向以道统继承人自居的柳 开 却 “仍 五 季 乱 习”,竟 做 出
了“喜生脍人肝”的残忍行径。同样主 张 尊 儒 复 古 的 张 咏,也 是 一 例,他 被 陈 抟 评 价 为 “性 度 明 躁”。[14]4 无
论是他好击剑并手刃数人的诗史,还是在蜀中吃馄饨的趣闻,都足以证明他粗豪急躁的个性。无论是柳开
还是张咏,他们的行为相比于儒家“文质彬彬”的追求,可谓“谬之千里”。

42
王 通:论北宋初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矛盾

总而言之,正是这种思想的杂驳,造成了散文家在提出散文主张时,理性地或者惯性地标榜纯儒精神,
而到了实际创作时,却不经意地流露出其思想中的异质成分。
3.行道意识的缺乏
北宋初年的学术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即官方学术和私人学术。 官 方 学 术 代 表 着 当 时 学 术 的 主 流。 北
宋初年编修的学术著作主要有《三礼图集注》《三经注疏》《孟子音义》等书,全是注 疏、正 义 类 著 作,依 然 以
汉唐以来重视文字训诂的治学风格为主要特色,多是前人观点的总结,创 新 之 处 相 对 较 少。 以 邢 昺、杜 镐
所著《论语正义》为例,此书“依循孔颖达《五经正义》的精神,以何晏《论语集解》作为底 本,删 削 皇 侃 的《论
语义疏》,加上邢氏的发明”[17]而 成 的,且 偏 重 于 名 物 典 志 的 考 证,因 袭 色 彩 十 分 浓 重,是 一 部 典 型 的 “汉
学”著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晚唐五代学术风气的因袭之外,也 与 时 代 背 景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纷
乱的晚唐五代造成了大量儒家经典毁于战火,整个时代对儒学的轻视和压抑也 造 成 了 读 书 人 学 术 水 平 的
低下,在这一背景之下,北宋统治者欲振兴儒学,必须先整理经典文献,做好对经典的文字训诂工作。然而
延续上百年的治学之风,已然流于死板,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儒生们多囿于章句制度的考证,极少能突
破注疏去追寻经典的义理,并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无疑将经典与读书人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
私人学术方面,一些学者已经敢于突破官方学术的局限,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风气。学者们开始怀疑
传注甚至经典本身的准确性,主张以己意阐发经典的义理,然而这种新的学术风气尚处在萌芽阶段。当时
私人学术的代表人物,相对于宋学成熟期而言大多破大于立,往往流于片面 和 武 断,种 种 问 题 也 局 限 了 当
时文人对道的弘扬于践履。如柳开和王禹偁在对经典的解释上都存在武断 的 问 题。《柳 开 形 状》中 记 载,
对于《尚书》,柳开只喜欢《尧典》《禹贡》《洪范》,并且毫无根据地认为这几篇非孔子不 能 作,这 种 不 带 证 据
的判断难免流于武断。王禹偁则在《五福先后论》中没有根据地不满《尚书 · 禹贡》中所记 载 的“五 福”(即
“富、寿、康宁、攸好德、考终命”)的排列顺序,并把事先确立的尚德的观点强加在可能并无意义的“五福”的
排列顺序上,体现出了他治学主观武断的一面。此外,当时的私人学者对 修 身、成 圣 的 解 说 相 比 于 后 代 的
理学诸家也流于粗浅。以柳开为例,他在《达臧丙第三书》中说:“夫圣人之 道,学 而 知 之 者,不 得 谓 之 为 果
也;生而知之者,即得谓之为果也。学而知之者,皆从于师以得之也,得之不能备耳。”[1]册6,298 柳开直接否定
了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进而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圣人是命中注定的,这种论断无疑间接地否定了学习修身的
必要性,进而割裂了儒家经典与士人现实生活的联系,对当时知识分子行道意识的弘扬起了反作用。
保守的官方学术与尚不成熟的私人学术,都没有很好地将儒道与 社 会 现 实、个 人 修 养 联 系 起 来,导 致
宋初文人一方面提倡儒道、以儒者自居,一方面则沉溺于物质享受,进而 流 于 浅 俗,或 行 为 乖 张 崇 尚 暴 力,
这种种现象无不证明了当时士人行道意识的缺乏。

三 、北宋初年散文理论与创作矛盾的认识价值

1.限制了北宋初年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
一方面,理论认识的局限阻碍了其实践的深入。北宋初年无论是因 袭 骈 体 文 还 是 着 意 创 作 散 体 文 的
作者,其理论上都试图引入儒家思想去革除五代浅俗文风,然而他们对儒道认识的偏颇却限制了他们革新
的步伐。以徐铉为代表的以创作骈文为 主 的 作 家,虽 然 也 高 举 儒 道 的 旗 帜,但 是 他 们 将 道 理 解 为 粉 饰 太
平、歌功颂德。而柳开、张景等人,则往往流于空洞的鼓噪。且无论 是 柳 开 主 张 圣 人 是 天 生 的,非 学 能 致,
再将隐约地将自己认定为圣人的传人,还是骈文家标榜歌颂王德和儒道,都 更 像 是 争 名 夺 利 的 一 种 手 段。
因此,无论从对儒道认识的深刻程度上,还是从对儒道的态度上,北宋初年的文人都有着诸多缺憾,这种不
足无疑无法赋予当时浅俗的文风以深刻的思想和严肃的文学观 ,因此也就限制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另一方面,实践没有成功地贯彻理论。以创作骈文为主的作家在创作上仍然延续五代风格,自然不会

43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在创作上对古文运动做什么贡献。而主张文风改革的古文家如柳开、石介等 人 虽 然 表 示 过 作 文 要 文 从 字
顺,不能文辞艰涩,然而在实际创作当中却片面重道,轻视文章的词采,造 成 古 文 家 的 文 章 往 往 质 木 无 文,
难以卒读,这无疑抹杀了散文作为文学艺术的艺术性。正所谓“言而无文,行 之 不 远”,没 有 文 采 的 散 文 创
作自然不会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也会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不良的影响。
总结起来,理论和实践、对文和道的理解以及二者关系的处理,种种问题,在北宋初年都没有得到很好
的解决,这也是限制北宋初年诗文革新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
2.为庆历时期的诗文革新运动树立了目标
一方面,北宋初期的散文创作在矫正五代文风士风、重振儒学道等方面的可贵探索为庆历时期的诗文
革新运动指明了方向。正如范仲淹所言:“懿僖以降寖及五代其体薄弱,皇朝柳仲涂起而麾之,髦俊率从焉
仲涂门人能师经探道,有文于天下 者 多 矣。”[1]册18,392 庆 历 文 人 沿 着 宋 初 前 辈 的 道 路 继 续 前 进,对 北 宋 初 年
文人提出的诸多儒学命题与观点进行了更加细致精深的探索 ,从而使其道德践履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对于
知识分子个人修养也更加具有指导意义。以孙复为例,他的著作《春秋尊王发微》以 己 意 阐 释 春 秋 义 理 而
不墨守春秋三传的观点,他提炼除了“尊王”、“华夷之辨”等思想作为春秋大义的 核 心,这 无 不 与 当 时 恢 复
皇权、抵抗异族侵略的现实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如张载、周敦颐人更 是 将 儒 家 道 德 于 个 人 心 性、自 身
修养结合起来,提出了性理之学。行道意识的自觉、儒学与现实生活的紧 密 结 合,对 散 文 的 创 作 起 到 了 十
分积极的影响,它使散文理论中所崇尚的道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指导 创 作 的 意 义,而 这 种 探 索 正 是
以北宋初年文人开辟的方向及他们错误的教训为前提的。
另一方面,北宋初年文人对于文道关系的不恰当处理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也引起了庆历时期文人的反
思,欧阳修对北宋初年文人“溺于道”和“溺于文”的现象都提出了批评,“溺于文”者“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
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 文 士 也,职 于 文 而 已。’此 其 所 以
至之鲜也”,溺于道者“道未足而强言……愈力愈勤而愈 不 至。”[1]册33,58 欧 阳 修 从 经 典 中 找 到 了 肯 定 文 采 的
依据,如“《诗》《书》《易》《乐》《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 传 尤 远。”[1]册33,79 他 崇 尚 一 种 文 道 并 重、文 质
彬彬的散文风格,并且在庆历时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散 文 作 品,使 古 文 运 动 走 向 了 高
峰,而成就的取得与北宋初年散文家的勇敢尝试是分不开的。
3.宋型人格的初步形成
陈植锷先生在《北宋文化史述论》中曾将宋代知识分子与汉、唐知识分子相比较,指出宋代知识分子有
“兼擅经术、文章与吏事”[16]12 的特点,形成了宋代知识分子与历代不同的宋型人格。 而北宋初散文家骈文
家的身份及其在经术、文章方面所做的追求和尝试,对稳定的宋型人格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汉代,儒生与文吏作为官僚队伍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各有分工,不相混淆,而“夫文吏之学,学治
文书也,当与木土之匠同科,安得程于儒生哉”[17],因此儒生成为了汉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在唐代,科
举重视以诗赋取士的进士科,文章之 学 大 盛。 这 种 “经 术、文 章 与 吏 事”相 分 离 的 状 况 一 直 持 续 到 北 宋 初
年,与宋太祖赵匡胤一起发动陈桥兵变的开国元勋赵普就是例证 ,赵普作为 宋 初 两 朝 重 要 官 员,参 与 制 定
了许多重要的政策,然而《宋史》对他的评价则是“少习吏事,寡学术”[18]。 作为宋初知识分子的代表,赵普
在经术、文章与吏事三者中,无疑只是擅长吏事,这与三者兼备的宋代典型知识分子人格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与前代相比,北宋初年的散文家不再将儒者所弘扬的儒道与文士所追求的文采割裂视之 ,而是试图
在散文中融合文章之学与经术之学,无论是穆修以提倡作古文来回顾古道,还是徐铉试图在崇尚词采声律
的骈文中蕴含更多儒家政教意味,均是为这种融合所做的努力。同时,这 些 散 文 家 又 多 是 官 员,他 们 也 通
过自己官员的身份极力地宣传自己的 主 张,提 拔 后 进,同 气 相 求,并 将 此 视 为 其 官 员 身 份 应 承 担 的 责 任。
以王禹偁为例,他通过自己的官员身份和文坛地位,指导和奖拔过许多 后 进,他 自 述 说:“…… 由 是 今 之 举
进士者以文相受,岁不下数百人。朝请之余,历览忘疲。”[1]册7,425 并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个提倡古文与古 道

44
王 通:论北宋初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矛盾

的群体。从北宋初期散文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人格的新变 ,他们努 力 改 变 着 五 代 不 顾 礼 义 廉 耻
不顾百姓疾苦的官僚作风,改变着视文学为游戏和争名夺利的手段的文学观,他们试图统一儒生、文士、官
员三者,追求一种文质彬彬的新人格,虽然在他们身上还存留着过渡时期的痕迹,表现出种种矛盾,但是没
有这种可贵的尝试,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
综上所述,北宋初年的散文呈现出一种由五代散文向宋代散文过渡的风貌 ,而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矛盾
则是这种风貌的具体体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前代的 影 响,又 与 当 时 的 政 治 学 术 背
景息息相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曾枣庄,刘琳 .全宋文[
[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2]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63:
202.
3]刘埙 .隐居通议[M]
[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4]永瑢,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5.
5]沈括 .梦溪笔谈[M].张富祥,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 2009:
162.
6]叶适 .学习记言序目[M].北京:中华书局,
[ 1977:
733.
7]李商隐 .樊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8:
441.
8]曾枣庄 .二十四史全译旧五代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2004:
1184.
9]李肇 .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79:
57.
10]王水照 .历代文话[
[ 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221.
11]欧阳修 .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
[ 1974.
12]司马光 .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 1956:
9512.
13]卿希泰 .中国道教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96:
735.
14]释文萤 .唐宋时聊笔记丛刊: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
[ 1984.
15]傅璇琮 .全宋诗[
[ 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694.
16]陈植锷 .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17]唐明贵 .邢昺《论语注疏》的注释特色[
[ J].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09(
1).
18]黄晖 .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 1990:
546.
19]脱脱 .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 1985:
8940.

Ont
heCon
trad
ict
ionBe
twe
enPr
oseTheo
ry
and Wr
iti
ngso
ftheEa
rly No
rthSongDyna
sty
WANG Tong

Col
legeo
fLa
ter
atu
re,
Shenyang No
rma
lUn
ive
rci
ty,
Shenyang,L
iaon
ing110034)
Ke
y Wo
rds:
thee
aryye
l arso
fNo
rthSongdyna
sty;p
roe;l
s ite
rat
uret
heo
ry;l
ite
rar
ycr
eat
ion
Ab
str
act:
Asat
rans
iti
ona
lpe
riodbewt
eent
heF
iveDyna
sti
esand Qi
ngl
itime,t
hee
arl
yye
arso
fNo
rthSong Dyna
sty

awt
hede
vel
opmen
toft
hel
ite
rar
yst
yleo
ftheSongDyna
sty,wh
ichundoub
ted
lyha
sanimpo
rt tpo
an sit
ioni
nthet
ort
uous
andc
omp
lic
atedp
roc
esso
fanc
ien
tpr
osemovemen
t.Thr
oughou
tagene
ralsu
rveyo
fpr
osec
rea
tiondu
ringt
hispe
riod,
itc
an
bef
oundt
hatt
her
eisac
ert
aindeg
reeo
fcon
trad
ict
ionbe
twe
ent
hewr
ite
rs'p
ros
ethe
oryandt
hei
rcr
eat
ion.
Thspa
i radoxem-
bod
iesc
onf
ormi henewchange,wh
smandt ichha
sap
rof
oundimpa
ctupont
hec
las
sic
alp
ros
emovemen
tandt
hepe
rsona
lit
y-

orma
tiono
ftheSongDyna
sty.

收稿日期:
2015 年 8 月 29 日

4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