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第 23 卷 第 6 期 Vol.23 No.6

2007 年 11 月 Nov. 2007

□20 世纪中国文学

90 年代以来鲁迅《祝福》研究述评
李艳菊
( 西南大学 文学院 , 重庆

400715 )

[摘

要]

纵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鲁迅小说《祝福》研究 , 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

化的倾向。大体来说 , 90 年代以来《祝福》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叙事学研究、文化研究和比较 研究三种。每一种研究视角都相应地丰富了《祝福》的研究 , 同时也有所限制。 ; 文献综述 ; 多元化批评 [关键词] 《祝福》 [中图分类号]G210.97 [文献标识码]A ( 2007 ) 03- 0094- 05 [文章编号]1672- 366X

鲁 迅 先 生 的 小 说 《 祝 福 》 问 世 已 经 80 余 年 了 , 研究它的文章数以百计。 1991 年 2 月《鲁 迅 研究》转载学者杨芝明、史学清先生的论文《新 时期鲁迅〈祝福〉研究述评》 , 他们对新时期到 90 年代以前学术界有关《祝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 精彩的述评


[1 ]

是一个单层次的第一人称小说 ; 如果他叙述的主要 不是自己的经历或直接的见闻 , 那么 , 就又有两种 不同的情况 : 假如这个叙述者不能信赖小说的主人 公,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无力或不能转述自己的经 历 , 他就会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叙述主人公的经历 , 在这时 , 小说中的‘我’成了主人公经历的第三人 称中的叙述者。这就是《祝福》的结构方式。所 以 , 《祝福》中的第三人称 , 与《药》等小说的第 三人称是有根本不同的。我们无法实际指出《药》 的叙述者是谁 , 而《祝福》中祥林嫂一生境遇的第 三人称叙述者则是清楚的 , 他就是小说第一部分中 的第一人称‘我’ 。 ”[ 2 ]史羽在《浅谈 < 祝福 > 中重 提、重叙、重描手法的艺术魅力》一文中认为“对 某些事件的重提、重叙 , 层层递进地深化了主题” 。 论者在文中分析如下 : 1. 重叙“四婶”对祥林嫂参 与祭祀劳动的防范 , 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礼教对中国 妇女的残酷压迫。 2. 重提祥林嫂改嫁时头上撞出的 伤疤 , 深刻地展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对中国妇女 人性的扭曲。 3. 四次叙述阿毛之死 , 深刻揭露了封 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精神的摧残。文中论者阐述的另 一方面是“对人物肖像的重新描绘 , 鲜明的对照着 深化了主题” [ 3 ]。 韩 宏 军 撰 文 《 “痛”噬肺腑流悲 —< 祝福 > 语言描写艺术》指出“ 《祝福》 中 吟—— 关于祥林嫂的几次对话描写也是颇见艺术匠心的” 。 “鲁迅在小说的开头 , 即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写 道 , ‘她不很爱说话 , 别人问了才回答 , 答的也不

。 我 们 粗 略 统 计 一 下 , 1991 年 至

2006 年间的研究论文就有 300 余篇。本文以 1991 年至 2006 年为研究年限 ,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论文加以梳理 , 将其研究的兴奋点依然是《祝福》 中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其主题思想。 90 年代以前 研究 《 祝 福 》 的 论 者 从 “ 四 权 ” , 即政权、族权、 神权和夫权; 封建礼教; 封建腐朽体制本身的矛 盾性以及国民劣根性四方面解读, 这些成就主要 致力于外因的探究 , 到 90 年代以后深究其内在的 深层意蕴的论者们越来越多, 研究方法主要有叙 事学研究、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三种。 一 叙事学研究

《祝福》是作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 通过祥 林嫂到鲁镇的生活, 展开故事的叙述。王富仁先 生在《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上) 一文中谈到 了《祝福》的叙事艺术。他分析道: “小说的叙 述者是一个传感器, 是一个能够以童年的心灵感 受小说所要描写的人物、事件和情景的人物。假 如他叙述的主要是自己的所见所闻, 那么小说就
[收稿日期 ]2007- 09- 24 [作者简介 ]李艳菊 (1982-

), 女 ( 苗族 ) , 湖南龙山人 , 西南大学文学院 2005 级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李艳菊 : 90 年代以来鲁迅《祝福》研究述评 □

95

多’ 。然而随着主人公的悲剧故事不断发展 , ‘再 到鲁镇’时, 作者重点组织了三次重要的语言描 , 使我们更深刻地 写 , 表现了人物痛苦的‘心声’ 思考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


[4]

在必然性及其革除封建陋习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这 才是《祝福》深层悲剧意义所在。 ” [ 5 ]闫丽杰详细 地分析了祥林嫂人生中的七次犯忌 , 进而得出“祥 林嫂的悲剧在于她一再地触犯了恶俗中的禁忌 , 最 后 她 为 俗 人 所 不 容 , 为 自 己 所 不 容 ” [ 6 ]这 样 的 结 论。刘雪云在《禁忌中挣扎的灵魂—— —< 祝福 > 的 文化人类学解读》一文中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 探 讨了“寡妇禁忌这一恶俗对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影 响 , 及她对此所作的挣扎但最终难逃其悲剧命运的 深层意蕴” , 得出了“祥林嫂的结局也是禁忌文化 禁忌民俗的悲剧” [ 7 ]这样的结论。林方直先生则着 眼于《祝福》的食色文化精神 , 他说 : “我国有传 统的食色文化观念, 承认食欲性欲是人的自然本 。 性。程朱后儒否定食色, ‘存天理、灭人欲’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使命是 , 猛烈攻击礼教 对食色人欲的扼杀, 解放民众的自然人性。《祝 福》体现的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和主体意识。认为 “ 《祝 福 》 的 核 心 指 归 是 ‘ 存 人 欲 ’ , 为人的生存、 温饱、延续、发展而奋力抗争 ; 闪烁着食色文化精 神、人性内容、人道主义光辉 ; 实践了为人生的文 学主张。过去的人们或不全知或不敢言食色文化精 神是《祝福》的光辉内涵 , 怕的是破坏了鲁迅的光 辉。今天 , 人们重新认识了那种内涵的光辉 , 因此 我们才敢承认《祝福》中拥有那种内涵 , 为的是无 损鲁迅的光辉”[ 8 ]。 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对《祝福》加以研究的学 者 , 认为祥林嫂的悲剧是由集体无意识造成的。王 富仁先生在《谈谈 < 祝福 >》一文中指出 : “折磨 祥林嫂的是由社会舆论直接转化为现实力量的虚幻 观念力量。正是这种‘从一而终’的伦理道德观念 的力量 , 无情地绞杀着祥林嫂的精神和肉体。鲁四 老爷与其说是封建政权的化身 , 不如说是封建理学 道德的化身。祥林嫂之所以宁愿跑出家门 , 自谋生 路也不愿被公婆卖掉 , 因为她知道 , 改嫁意味着更 大的痛苦—— —将面对整个社会的压迫 , 整个社会封 建舆论的歧视。两害相权取其轻 , 她宁可忍耐守节 之苦 , 也不愿落入封建社会舆论的魔爪中去。由此 可见 , 鲁迅致力的不是某个丈夫解放自己的妻子 , 也不是某个妻子反抗自己丈夫的夫权统治 , 而是整 个社会思想的根本变革。鲁迅《呐喊》《仿徨》的 基本思想基础立于此。 ” [ 9 ]季玢的文章《异己恐惧 : 祥林嫂死亡根源新解》从祥林嫂的心理症候即没有 直接显现出来的东西与表层的症候相交融的产

于是韩先生从以下三

—倾诉 : 痛苦万状 , 充满自责、自伤、自疚 方面—— 的动情叙述; 静听: 灵魂再上枷锁, 步入痛苦深 渊 ; 交谈 : 急切追问 , 疑惑恐惧 , 希望能抓住救命 的“稻草”给我们作了详细的分析。从以上学者在 用叙事学方法对《祝福》的解读成就可以看出 , 论 者们都同意《祝福》的修辞手法的应用是为了更好 的表现其主题。也正是文本的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 使《祝福》从 1924 年诞生后的 80 多年来在学术界 取得如此丰富的成就。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有它的 优势, 就是能贴近文本来分析, 能分析的比较深 刻 , 能看到作者对于小说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 , 但 是 , 一个作品的产生是复杂的 , 受当时的环境、作 者的思想情感变化以及当时的文学场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 , 仅仅从叙事学来研究看不清作品更复杂的一 面 , 而这种缺陷在文化研究的方法上得到了弥补。 二 文化研究

在 90 年代以前学者们对《祝福》的研究主要 采取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而 90 年代以来 文化研究的方法普遍运用于《祝福》的研究中。主 要有民俗学研究方法、精神心理分析、存在主义、 女性主义、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视角对《祝福》 进行研究。 学术界从民间文化和民俗学方面对《祝福》的 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万建中在《从民俗学角度 解读 < 祝福 >》一文中按照丹纳的理论 , “把祥林 嫂推向绝境的终极原因 , 便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习 惯搀合而成的社会民俗氛围。一个又一个封建陋 习, 犹如巨大而无形的网络, 鲁四老爷及其‘和 唱’者们则是居干其中的蜘蛛 , 他们正是以这张网 为屏障, 向孤独无助的祥林嫂频频喷出致命的毒 汁” 。作者认为祥林嫂走上悲剧道路的第一步 , 是 封建婚姻惯制使然 , 由此详细分析了封建民俗事象 中的社会人生礼仪和信仰民俗中的封建陋习。他进 一步指出 : “真正日夜煎熬着她并彻底摧毁她精神 之柱的, 是信仰民俗中的封建陋习。 ”进而说道: “当一种风俗为众人生共和一致施行时 , 其威力和 破坏力是巨大的。这更昭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内

96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物—— — “异己恐惧” , 对祥林嫂死亡之根源作一番新 的解读。认为 : “祥林嫂始终处于这样的精神困境 之中: ‘异己身份’的强固认同导致了‘异己恐 惧’的生存 ; ‘异己恐惧’的存在促使她不懈地寻 求突围的办法: ‘出走行为’ 、‘借势’策略和 ‘劳动’补偿 , 而这种寻求的不断失败又加剧了她 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在现实生活中无生存之地 , 在 精神上也毫无栖息之所。她除了死亡 , 还能有何种 选择呢 ? ”
[ 10 ]

方面 , 从文本叙述者—作者时分时合的复杂关系来 看 , 叙 述 者 —作 —— 者 正 是 在 替 那 些 外 在 于 自 我 的 “ 他 者 ” ( OTHERS) 建 构 叙 事 的 过 程 中 , 建 构 起 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启蒙者的话语权力 , 从而消除 了由于社会转型、角色转换而带来的危机感和焦虑 感 , 达到某种程度的自我认同。 学者 林 凌 在 《 祥 林 嫂 究 竟 死 于 谁 之 手——对

< 祝福 > 的传播学诠释》一文中借助传播学原理考
察祥林嫂的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为何屡屡无效 , 便 能进一步解释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制度所建立的 “拟态环境”是怎样通过信息封锁和信息迫害杀死 祥林嫂的。他分析道 : “祥林嫂走向悲剧结局的过 程 , 是一个信息传播持续失衡的过程。其中 , 既有 社会信息系统诱导祥林嫂进行信息误读 , 也有祥林 嫂信息传播的自我堵塞 , 两者交织在一起 , 使祥林 嫂走向了毁灭。 ”于是指出 , “从根本上说 , 祥林 嫂之死 , 是死于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构成的‘拟态 环境’ , 是信息杀死了孤苦伶仃的祥林嫂。 ”[ 14 ] 史玉霞撰文《 “噪音” : 祥林嫂之死因》从接受 美学的角度去分析 , 得出不同于以往关于祥林嫂的 死因的结论, 文章以混杂在祥林嫂耳边的自然噪 音、社会噪音、精神噪音等各种“噪音”因素为切 入点, 去寻找造成“祥林嫂”式的悲剧的新的原 因 , 其目的就是以时代的观点和文学多种解读的特 点去重新认识《祝福》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和 不朽的艺术魅力。她说 : “关于《祝福》中祥林嫂 的死因 , 曾被长期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定论为 : 是在 吃人的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 , 被政权、族 权、神权和大权的压迫和残害下而死的。如果以一 个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目光来诠释祥林嫂的死因 , 这一结论是不容质疑的 , 但如果把鲁迅作为一个思 想深邃、情感深厚的社会教育家和文学家再来审视 这篇作品 , 并从文学和心理学 , 甚至用今天的环境 学理论来解读祥林嫂的死因 , 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 — ‘噪音’ 。 ” [ 15 ] 方面找到害死祥林嫂的真正元凶—— 她认为究竟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 我们不能单纯地指 证哪一个生活在鲁镇的人就是杀死祥林嫂的唯一元 凶, 我们也不能仅仅把祥林嫂的死归结为封建的 “四权”对中国劳动妇女迫害的结果 , 但我们可以 断定: 正是以上我们分析的鲁镇社会的“自然噪 音” 、 封建制度的“社会噪音”和祥林嫂自身愚 昧麻木的“精神噪音”的“混合音响”使祥林嫂最 终成为“噪音”声中的牺牲品。

有的学者们则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探究《祝 福》的主题。刘海波先生借助格雷马斯方阵, 对 《祝福》的解读得出结论是 : “我们认为这部以农 村妇女命运为题材的悲剧 , 其深层主题是存在主义 的。 ”“ 《祝福》这个被一直理解为‘控诉妇女苦 难’或者‘抨击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 , 却呈现出 了另外的意义指向 : 即不论鲁迅主观上如何 , 它事 实上表达的是人‘生’而被‘排斥’的境遇 , 敞开 的是生存的被隔离、被排斥状态 , 是人的孤独和人 和人无法沟通交流的‘存在主义’主题。 ” [ 11 ]张宁 —关于〈祝福〉的心理学 在《卑微者的不朽方式—— 阐释》分析道 : “祥林嫂按照道理而活着的命题只 涉及人之存在的被动性 , 即她是具体历史、社会和 文化的产物, 而并未彰显其在存在论上的全部意 义。事实上 , 在人之存在的自我构成上 , 祥林嫂和 阿 Q 是可以平分秋色的 , 这 涉 及 到 被 奴 役 的 内 部 发生学问题。如果说阿 Q 是 存 在 论 上 的 ‘ 精 神 分 裂症’患者的话, 祥林嫂则是存在论上的‘抑郁 症’患者 , 因为从对压迫性生活的贴附中 , 她也曾 寻找到某种‘趣味’ 。 ”通过分析 , 他指出 : “她的 对奴役的‘渴望’ , 更带有存在的性质 , 而非历史 的内容。她的存在提示我们不要断然拒绝考虑这样 的表述 , 即奴性是刻在人性上的。 ”还说“我们是 在祥林嫂身上发现了奴性 , 但也同时发现她在处理 灵与肉的最基本方式上 , 并不比伟大人物有什么缺 少。这该使我们意识到 , 倾听卑微者的心声与倾听 伟大者是同等重要的 , 而不是傲慢地仅仅把前者当 作拯救的对象”
[ 12 ]

学者张德明先生在《 〈祝福〉中的社会方言、 叙事模式与话语权力》一文中运用社会学批评和结 构语义学相结合的方法 , 通过分析不同的社会方言 介入叙述句法的程度 , 对《祝福》作出新的解读 , 认为“多种不同的社会方言和意识形态话语的交互 压迫是造成祥林嫂 的 悲 剧 的 根 本 原 因 ”


[ 13 ]

。另一

李艳菊 : 90 年代以来鲁迅《祝福》研究述评 □

97

学者杨志在《 < 祝福 > 释义 : 启蒙、宗教与幸 福》一文从启蒙、宗教与幸福方面对《祝福》的主 题进行重新阐释。他指出 : “从柳妈与祥林嫂的对 视中 , 鲁迅作出一个判断 : 宗教也许可以安慰人 , 但它并不能保证对他人的爱和宽容 , 自然也就不必 然使人幸福。启蒙不能承诺人的幸福, 宗教亦如 此。那么 , 启蒙应如何面对宗教呢 ?”认为“鲁迅 写作《祝福》的时期 , 正是中国理论知识转换为社 会实践最为迅速的时期 , 所以《祝福》的政治蕴含 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 , 《祝福》敏锐触及到了启 蒙运动与 (暗含的 )现代政权如何对待民间宗教的问 题 : 如果启蒙不能完全解决人的幸福问题 , 它如何 面对宗教的存在 ? 是凭借一种高高在上的独白式启 蒙 话语进行干预和打击呢 ? 还是双方进行对话和交 流 , 寻取一种可以沟通的规则 ? 如果采取前一种方 式 , ‘我’与祥林嫂、柳妈的关系将会演化成什么? 那是我们不难想象的。 ”
[16 ]

于揭露和控诉封建制度 , 就其写作时间和写作目的 上说 , 二者具有相同的方面。 ” [ 17 ]李天舒、王艾芬 在《不同文化中的相同悲剧—— —试论格菜姆斯夫人 和祥林嫂的悲剧形象》一文中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 两位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和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 说《祝福》和《林中之死》的文化社会背景、人物 塑造和艺术手法 , 从而揭示出这两篇悲剧作品的社 会意义。两位论者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比较 : 一、安 德森和鲁迅 : 两种文化哺育的同情劳动人民的现实 主义作家 ; 二、格菜姆斯夫人和祥林嫂 , 不同社会 环境中的同命运者 ; 三、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 两 位作家艺术手法的同与异。 [ 18 ]在 不 同 文 化 中 产 生 的格莱姆斯夫人和祥林嫂两个悲剧人物的可比性是 多方面的。有意义的比较使我们看到具有强烈民族 性的优秀作品也具有世界性 , 因而也具有比较的价 值。优秀的文学作品 , 唯有在比较中才更为炯然生 辉 , 也更能辉映出彼此的特色。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 加深了我们对《祝福》的特性、成 研究《祝福》 就与地位等方面的认识 , 在比较中更清晰地认识到 作品的特性以及与其他作品在某些方面的相识之 处。但是 , 比较研究方法要求我们首先要找准与其 它作品比较的一个参照点 , 有的作品与《祝福》根 本没有可比性。如果把两篇不相干的作品随便加以 比较 , 那么意义也就不是很大了。 综观 90 年代以来的《祝福》研究 , 我们可以 看到 , 更多的学者把注意力集中于于文本本身的解 读 , 充分发挥审美主体的创造性 , 从不同角度探求 其内在的深层意蕴。从方法上看 , 文学社会学批评 方法已受冷落 , 叙事学、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等许 多文学批评新方法为许多论者所采用 , 给研究者们 提供新的批评武器和新的批评视角 , 从广度和深度 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大大丰富了《祝福》的研 究。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日后的《祝福》研究在此基 础上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

这种见解是很新颖的。

以上从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祝福》的研究 , 是我们看到了以前没有的看到的一面 , 对于作品的 理解、人物的悲剧成因认识会更加全面。但是 , 文 化研究只能从文本外部进行分析 , 大多数学者都是 先借用一种新的理论 , 然后从小说中找印证再加以 阐释 , 这可以为我们研究《祝福》提供一个新的视 角 , 但是在研究的深度方面值得商榷。 三 比较研究

, 90 年代以来学者们从 “有比较 , 才有鉴别” 文学比较角度解读《祝福》 , 据笔者粗略统计 , 在

1991 年至 2006 年间 , 把《祝福》与古今中外的一


些文学文本诸如《窦娥冤》 、《诗经》 、《等待戈 多》 、霍桑的《红字》 、契诃夫的《苦恼》 、叶圣陶 的《一生》 、余华的《活着》等等加以比较研究的 文章有将近 70 篇 , 占这期间整个《祝福》研究篇 目 的 1/5 左 右 。 孙 彤 将 《 祝 福 》 和 叶 圣 陶 的 《 一 生》进行比较 , 分析道 : “ 《祝福》写于 1924 年。 小说通过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 控诉了封建制度和封 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 使‘祥林嫂’成为中国现 代文学作品中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典型形 象。《一生》又名为《这也是一个 人 》 写 于 1919 年五四运动的前夕。小说描绘了一个无名女主人公 ‘伊’的一生 , 揭露了当时不把女子当人看待的社 会罪行。两篇作品的发表时间相差五年 , 主旨都在

[1]杨芝明 , 史学清 . 新时期鲁迅《祝福》研究述评 [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 社科版 ) , 1991 ,( 1) . [2]王富仁.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上 ) [J]. 中国现代文 学研究丛刊 , 2000,( 3) . 重叙、 重描手法的艺 [3]史 羽 . 浅谈《祝福》中重提、 术魅力[J].学术交流 , 1997 ,( 6 ) .

98
— 《祝福》语言 描 [4]韩宏军 .“ 痛”噬肺腑流悲吟—— 写艺术[J].语文学刊 , 2001 ,( 2) .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2]张

宁 . 卑微者的不朽方式—— —关于《 祝 福 》的

心理学阐释 [J]. 郑州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 , 2002,( 11 ) . 《 祝福》中的社会方言、 叙事模式与话语 [13]张德明 . 权力[J].人文杂志 , 2002 ,( 2 ) .

[J]. 中国现代文 [5]万建中.从民俗学角度解读《祝福》 学研究丛刊 , 1994,( 2) . [6]闫丽杰 . 祥林嫂与禁忌 [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 会科学版 ) , 2002,( 6) .
— 《祝福》的文化人 [7]刘雪云 . 禁忌中挣扎的灵魂—— 类 学 解 读 [J]. 吉 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 2005,( 8) . 《 祝福》 中的食色文化精神[J]. 内蒙古大学 [8]林方直. 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002,( 1) . 《祝福》 [9]王富仁.谈谈 [J].中学语文教学 , 1999,( 5) . [10]季 玢 . 异己恐惧 : 祥林嫂死亡根源新解 [J]. 名作 欣赏 , 2005,( 2) . —对 [11]刘海波 . 挣扎在格雷马斯方阵中的祥林嫂—— 《 祝 福 》的 另 一 种 解 读 [J]. 济 南 大 学 学 报 , 2001, ( 5) .

[14]林

凌 . 祥林嫂究竟死于谁之手 —对《 —— 祝福》

的传播学诠释[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 2002 ,( 5 ) .

[15]史 玉 霞 .“ 噪 音 ”: 祥 林 嫂 之 死 因 [J].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 2005,( 7) .

[16]杨 [17] 孙

志. 《 祝福》释义 : 启蒙、 宗教与幸福 [J]. 鲁迅 彤 .“ 祥 林 嫂 ”和“ 伊 ” —论《 —— 祝 福 》和

研究月刊 , 2005 ,( 11 ) . 《一生》的异同 [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1993,( 9) . —— [18]李天舒 , 王艾芬 . 不同文化中的相同悲剧 —试 论格菜姆斯夫 人 和 祥 林 嫂 的 悲 剧 形 象 [J]. 西 北 大 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1993 ,( 1 ) .

[责任编辑 : 黄江华]

A Review of the Resear ches of Good Wishes by Lu Xun since 1990s


LI Ya n- ju
(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 act: Skimming the researches of the novel Good Wishes by Lu Xun,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pluralistic researching methods which can be general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rrative method, cultural method and comparitive method, each of which has enriched the reseaches of the novel, but with limitations. Key wor ds: Good Wishes; literature review; pluralisti criticis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