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8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社会支持对运动员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贡献
张敏杰 1 解缤 2

(1.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2.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本研究探讨了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与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被试为 19

名运动员,男 1
23名,女 72名,平均年龄 20
.5岁。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提供社会支持的主动

性对运动员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有预测贡献,接受客观社会支持和接受主观社会支持对运动员自尊和

生活满意感亦有预测贡献。这些结果提示,今后研究社会支持与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时,不仅要

考虑接受社会支持对运动员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提供社会支持同样对运动员自

尊和生活满意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提供社会支持;接受社会支持;自尊;生活满意感

1问题的提出

运动员心理健康的水平,不仅是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发挥最佳竞技水平的前提,而且也是运

动员身心发展的基础。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环境中,经常处

于紧张和焦虑状态之中,承受着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心理压力。因此,重视和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健

康问题,探讨和分析影响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是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运动

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支持是评判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近一、二十年来,对社会支持的研究体现出多学科

的特点,社会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流行病学家和运动心理学家等从不同的领域开展对社会支持

的研究,但他们较多地探讨了普通群体接受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2
0世纪80
年代哈

特等人对自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他们所言社会支持均指接受社会支持
[1] [2]
。Rossi(2
001) 指出,给予他人帮助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支持的作用可能超越接受支持范围,

而且通过其人际关系等方面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例如给予别人支持。B
rown
,Ne
sse,V
inoku
r和
[3]
Smith(
2003
)在 提供社会支持可能比接受社会支持更有益处 (一项来自死亡率预测) 的研究

中,考察了提供和接受帮助对老年已婚夫妇长寿的贡献。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提供社会支持同样是

影响人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20
05年本文作者对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

提供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有预测贡献。社会支持的6个变量对自尊的预测贡献是7.1%,对
[4]
一般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为12
%。
第 8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上述的各项研究探讨了普通群体社会支持与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社会

支持的哪些因素促进或降低了人的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水平,本研究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研

究,探讨运动员的自尊、生活满意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期预测社会支持对运

动员心理健康的贡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内蒙古地区 21
3名各专项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18份,得有效问卷

195份,其中多数运动员入队训练已达三年以上,并参加过国内外的一些大型比赛。

2.2 量具

2.2.1接受社会支持
[5
接受社会支持通过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进行测量。该量表的 10个条目分为 3个维度: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该量表自 1
986年以来已被用于国内外 20多项研究,具有

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次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检验表明,接受社会支持总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 α=
0.

75。

2.2.2提供社会支持
[5]
提供社会支持评定是根据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的结构模型改编为《提供社会支持评

定量表》。此量表将原量表每个条目中的 得到 一词(如第一个条目:你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

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改为 给予 一词,(如你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朋

友?)
。这次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检验表明,
提供社会支持总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 α=0.6
9。

(克隆巴赫α值较低的可能性原因仍是量表以极少的条目覆盖极广的内容这一特征,但是,本研
[4]
究是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作者在国内第一次提出提供社会支持研究 )一般来说,社会科学对探

索性研究产生的低效果量的容忍度要大一些。因此,我们认为,这项探索性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意义

,将有助于吸引其他研究者的关注和继续探索的步伐。

2.3整体自尊
[6]
整体自尊通过 Rose
nber
g(1965)
的《自尊量表》 进行测量。该量表为 7级李科特量表,单维

度,10个条目,选项从 1=
完全不同意,过渡到 7=
完全同意。本次测量的克隆巴赫系数 α=0.
81。

2.2.4一般生活满意感
[7]
一般生活满意感通过 Leu
ng(199
2)的《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 进行测量。该量表为 7级李科

特量表,单维度,6个条目,选项从 1=
完全不同意,
过渡到 7=完全同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本次测量的克隆巴赫系数 α=0.8
5。
第 8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3 程序

2.3.1将量表和问卷合订成套。每个量表前均附有指导语,为了反映被试回答的真实性,在问卷指

导语中,强调了不记名,以鼓励被试如实做答。

2.3.2本文作者在不同时间分别对运动员进行了问卷施测,所有队员均在 2
0分钟之内完成了上述

问卷。

2.3.3数据用 SP
SS12
.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

3.1主要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零阶相关

表 1给出了各主要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零阶相关。从表 1可见运动员的一般生活满意感的

平均数为 7级李科特量表中的 3.8


21,整体自尊的平均数为 3.8
34,
显示他们的整体自尊和一般生活

满意感为中等水平。

表 1还显示,提供支持的主动性与自尊的零阶相关为 0.277
,接受主观支持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

零阶相关为 0.3
51,提供客观支持与接受主观支持零阶相关为 0
.499
,提供主观支持和接受客观支持

的零阶相关为 0.58
6,接受支持的利用度与生活满意感的零阶相关为 0.30
5,这些相关说明这几个社

会支持变量对预测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表1 主要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零阶相关
变量 1 2 3 4 5 6 7 8
1生活满意感 - -.0
86 -.0
39 .20
1 .18
7 -.0
74 .35
1 .30

2自尊 - .00
1 .05
2 .27
7 .13
6 .04
0 .01

3提供客观支持 - .13
2 .12
9 .16
5 .49
9 .49

4提供主观支持 - .15
0 .58
6 .27
1 .19

5提供支持的主动性 - .19
2 .13
3 .00

6接受客观支持 - .28
4 .01

7接受主观支持 - .25

8接受支持的利用度 -

平均数 3.8
21 3.8
34 3.4
02 3.3
68 2.9
01 2.9
83 4.4
09 3.5
76
标准差 1.2
87 .91
31 .94
38 .42
50 .55
64 .77
25 .57
72 .97
63

3.2社会支持与自尊

为了检验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相对贡献,本研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对提供社会

支持和接受社会支持的作用进行检验, 以提供社会支持和接受社会支持的六个维度为自变量,以自

尊为因变量,通过进入法来考察社会支持对自尊是否有预测性贡献。

回归方程结果表明,F
(6,28
8)=2.
631,
P<0.
05,说明该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VIF值均小于
第 8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10,不具有多重共线性。在提供社会支持的主动性这一维度上,t=2.59
9, p=0
.010
<0.
05,具有

显著意义,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0
.163
,而提供客观社会支持维度和提供主观社会支持维度不具有显

著意义(p>0.
05)。同时还发现在接受客观社会支持这一维度上,t=2.
169, p=0.0
31<0.0
5,

具有显著意义,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0
.137
;以上结果说明提供社会支持的主动性和接受客观社会

支持能较好地预测自尊。
(见表 2
)。

表2 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Uns
tand
ardi
zed Sta
ndar
dize
d t Sig
. VIF
Coe
ffic
ient
s Coe
ffic
ient

Co
nsta
nt 3.1
42 6.1
21 .00

提供客观支持 .0
30 -.0
31 -.4
40 .26
0 1.3
78
提供主观支持 .16
5 .07
7 1.0
02 .31
7 1.
676
提供支持的主动性 .26
7 .16
3 2.5
99 .01
0 1.
120
接受客观支持 .16
2 .13
7 2.1
69 .03
1 1.1
40
接受主观支持 -.2
24 -.1
42 1.8
79 .06
1 1.
627
接受支持的利用度 -.0
09 -.0
10 -.1
32 .89
5 1.
496

3.3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感

本研究同样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检验,回归方程结果表明,F
(6,288
)=4.55
2,P<
0.01

说明该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 VIF值均小于 10
,不具有多重共线性。在提供支持主动性这一维度上,

t=3.56
5, p=
0.000
<0.
05,具有显著意义,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0.2
20,而提供客观支持和提供

主观社会支持两个维度不具有显著意义(p>0.
05);同时还发现在接受客观社会支持和接受主观支

持这两个维度上,都具有显著意义;而接受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具有显著性(p>0.05
)。以上结果

表明,提供社会支持的主动性和接受客观社会支持、接受主观支持都能较好地预测生活满意感(见

表 3)

表3 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Uns
tand
ardi
zed Sta
ndar
dize
d t Sig
. VIF
Coe
ffic
ient
s Coe
ffic
ient


onst
ant 3.5
35 4.9
67 .00

提供客观支持 -.1
29 -.09
4 1.3
78 .16
9 1.3
78
提供主观支持 -.0
89 .03
0 -.39
1 .69
6 1.6
76
提供支持的主动性 .50
9 .22
0 3.5
65 .00
0 1.1
20
第 8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接受客观支持 .26
8 .16
1 2.5
83 .01
0 1.1
40
接受主观支持 -.2
50 -.11
2 -1.
511 .01
3 1.6
27
接受支持的利用度 -.0
41 -.03
1 -.43
3 .66
6 1.4
96

4.讨论

4.1提供社会支持

提供社会支持的研究是本文作者 2005年在北京体育大学访学期间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并做了研
4]
究 。为了进一步检验提供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贡献,作者在讨论普通大学生群体的基

础上,以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提供社会支持的主动性对运动

员自尊和生活满意感都有预测性贡献。这一结果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设,而且也证实了本文
[4]
作者的另一项研究结果,即提供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研究结论。 同时这一结果也

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支持了 Bro
wn,N
esse
,Vin
oku
r等 为朋友、亲属和邻居提供工具性支持的个体,
[3]
以及为配偶提供情感性支持的个体死亡率明显下降 的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运动员这一

特殊群体中提供社会支持亦能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2002年,张力为在《运动员的生活满意感:个人自尊与集体自尊的贡献》研究中,探讨了社会

支持与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结果得出社会支持各变量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
[8]
18%,社会支持与集体自尊均与社会交互作用有关,且均对生活满意感具有预测功能。 但本研究结

果显示,不仅接受社会支持对运动员的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有贡献,而且提供社会支持对运动员的心理

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结果给予我们一个提示,对于运动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应增加提

供社会支持的的途径,提高他们的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水平.

4.2接受社会支持

当今社会,由于竞技体育的公众性和强大的社会效应,运动员经常参与社会活动,
有利于人际间

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及学会如何赢得社会支

持的技巧。因此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应该比普通群体更具有积极性。本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

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都有贡献,这一结果不仅支持本文作者
[5] [9]
的另一项研究结论, 而且也支持了库利(1
922)提出的 自我和社会是孪生兄弟 ; G.
Mead
(199
8)
[1
0]
提出的 自我概念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 以及哈特提出的决定
[1]
青少年自尊的因素主要是重要领域中的能力和社会支持的研究结论。

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教育中,要按照积极心理学

的思想,突破传统上只重视接受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局限,从接收社会支持和提供社会

支持两方面入手,充分考虑提供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鼓励运动员在利用接受社会支持资源的同时,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 8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5.结论

用提供社会支持指标预测自尊和生活满意感,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突破了传统上只注重接

受支持的研究局限。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提供与接受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均有贡献。这一

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取决于得到多少,而且也取决于付出多少。

6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5.1本研究的提供社会支持评定,是根据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结构模型改编而成,其中

《提供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均有三个维度,但每个维度测试的条目相对较少,可能会影响测试数值,

还有待于进一步修订。

5.2社会支持的概念与操作化定义问题

据我们所知,目前对于什么是提供社会支持,如何科学、准确的界定提供社会支持的内涵,国

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这样就很难确定提供社会支持的结构与操作化定义。因此,今后要加强社

会支持概念和结构方面的研究,
进而得出科学的社会支持操作性定义,推动社会支持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 HaysJ,Saun
dersW.Soci
als
uppo
rta
ndd
epr
essionasriskfac
torsfo
rlossofphys
ical

functi
oni
nla
tel
ife
[J].A
ging&M
enta
lHe
alth,1
997(
1):209 220

[2] Ross
iAS.Car
inga
nddoingforot
hers:Soci
alrespo
nsib
ilit
yinthedomain
soffam
ily,

work,andcomm
unit
y[M
].Ch
icag
o:U
nive
rsit
yofCh
icag
oPr
ess,200
1.

[3] Step
hani
eLB,R
andolphM.Pr
ovid
ingso
cialsu
ppor
tmaybemor
ebenef
icia
ltha

receiv
ingi
t:Res
ultsfr
omapros
pect
ives
tudyo
fmorta
lity
[J].P
sych
ologySci
ence

2003(4
):3
20-3
27.

[4] 张敏杰.
提供与接受: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贡献[J].
体育科学,20
06,2

[5] 汪向东,
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
999.127

131

[6] Rose
nber
gM.So
cietyandt
head
oles
cents
elf-im
age
[M].Pri
ncet
on,NJ:P
rinc
eton

Univer
sityPre
ss,1965

[7] Leun
gJP,Leu
ngK
.Li
fesat
isfa
ctio
n,se
lf-con
cept
,andre
lati
onshipwi
thpar
ents

inado
lesc
ence
[J].J
ournalofY
outhandAdo
lescenc
e,1
992,
21(2
):6
53-654.

[8]张力为.运动员的生活满意感:个人自尊与集体自尊的贡献[J
].心理学报,200
2,34
(2):
160

第 8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167.

[9]魏运华.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结构模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博士论文,1997

[10]石俊杰.理论社会心理学[M]
.石家庄: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
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