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会计学基础

第一节 会计学基础理论
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对生产活动进行科学、
合理的管理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生产活动是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
会计的产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独立意义上的会计特征是到奴隶社会繁盛时期表现出来的。
直到15世纪末,单式簿记应用发展,该阶段成为古代会计。
(2)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著作《算术、几何、比及
比例概要》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开启复式簿记。
(3)19世纪30年代末期,簿记工作向会计工作演变。创立了会
计基础理论、分化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创立审计基本理论,电
算化的产生和应用出现。
2. 会计的含义
(1)会计信息系统论:将会计的本质理解为经济信息系统。起源于
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于1953年出版的《会计理论结构》。
(2)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的本质是经济管理活动。20世纪60年
代兴起的“管理经济会计学派”认为进行经济分析和建立管理会计制
度就是管理。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或组织
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在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同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
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3. 会计的属性
(1)会计的技术性:会计某些方法反映了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要求。
(2)会计的社会性:会计关联一系列内外部利益主体,需要协调各
方利益需求,在利益主体之间作出最优权衡决策。
(3)会计的双重性: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即
技术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即社会性。
4. 会计学及其分支

理论 会计史

会计学 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


财务会计: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

科 传统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责任会计
体 管理会计 现代管理会计:作业成本会计、现金流动会计
应用
系 质量成本管理会计、增值会计、
会计学 资产成本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
审计:国家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1. 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与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的反映职能有如下特征: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
1. 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与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的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
行优化,又体现为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记账: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用一定程序和方法
在账簿上予以记载。
算账:在记账基础上,运用一定程序方法计算该会计主体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及损益情况。
报账:在记账和算账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等方
式将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会计使用者报出。
1. 会计的职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与会计控制系统
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以下特征:
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
会计的监督职能在会计行为实施之前发挥作用,同时也是会计工
作的落脚点,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控制系统有机结合,充分发挥
了会计在企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能动性作用。
体现了“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基本思想。
3. 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自身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
式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决策有用观: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对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有
用的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二是
关于经济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
决策有用观适用的经济环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源分配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
3. 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自身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
式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受托责任观:主要包括:一是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和应用资
源,使其保值增值。二是受托方有如实报告责任履行的义务。三是受
托方当局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受托责任观适用的经济环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且有明
确的委托受托关系。
4. 会计目标、会计目的与会计任务
会计目标:表明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所要求的信息和信息范围。
其实质是在总体上规范会计信息需求量,旨在界定提供会计信息
量的多少。会计目标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客观依据,就
会计提供什么数量和质量的信息提出明确目的与要求。
会计目的:相对于会计实践活动而主观提出,不属于会计信息系
统的组成部分。是在系统之外回答利用会计信息做什么的问题。
会计任务:主观提出在会计工作之前的设想,即会计工作应达到
什么目的与要求。
会计目标能深刻反映会计目的,而会计目的又能
反过来约束会计目标。基于会计目的,设计会计目标。
5. 会计任务与作用
(1)会计任务:通过会计职能应该完成的工作,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我国会计的根本任务:按照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
会计核算,提供以财务数据为主的经济信息,并利用取得的经济信息对
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并服务于会计
主体内、外部的有关各方。
第一,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
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第二,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
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
第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5. 会计任务与作用
(2)会计作用: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历史期和经济制度下实现和
利用之后产生的效果。
会计作用的决定因素:一是会计所处外部环境因素,即会计所处历
史时期和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二是与会计自身内在本质有关
的因素,即会计职能被认识和利用的程度。
第一,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管理、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第二,加强经济核算为经营管理提供数据。
第三,保证企业资产投入的安全完整。
第四,提供财务报告,便于投资和信贷决策。
5. 会计的方法
(1)会计方法体系: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对各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
整的反映和监督所用的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利用会计核算资料,考察说明各单位经济活动效果。
会计检查方法:审计。在会计核算基础上,检查各单位经济活动是
否合理合法,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

会计核算方法是基础,会计分析方法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
会计检查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的保证。
5. 会计的方法
(2)会计核算方法:狭义的会计方法
设置账户: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经济管理要求,科学建
立账户体系的过程。
复式记账:对每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账户之间产生对应关系,金额平行相等。
填制和审核凭证: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障账簿记录
正确、完整而采用的专门方法。
登记账簿:记账。将所有经济业务按发生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
关账簿。
5. 会计的方法
(2)会计核算方法:狭义的会计方法
成本计算: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各对象的总
成本或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
复式记账: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来查明财产物资、应收款项和
货币资金的实有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专门方法。
编制财务报告: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
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习题
1. 单选
(1)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
A. 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 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 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D. 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
(2)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会计学的是( )
A.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实证会计
B. 管理会计、实证会计、审计
C. 实证会计、审计、财务会计
D.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
习题
2. 多选
(1)会计核算方法包括( )
A. 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 B. 设置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
C.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D. 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E. 试算平衡
(2)下列选项中属于微观会计学的是( )
A. 社会会计 B. 企业会计 C. 成本会计
D. 非营利组织会计 E. 国际会计
习题
3. 判断
(1)会计的职能构建了会计的信息系统和会计的反映系统。( )
(2)会计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也可反映未来可能发生
的经济活动。( )
(3)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要求两权分离必须通过资本市场进行。
( )
(4)会计七大核算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
谢 谢 观 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