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111 年

撰文老師:游明俐 老師

前言
111 年學科能力測驗數學 B 是實施 108 課綱以來第一次施測 , 眾所矚目!綜合來說 , 筆者分析如下:
1. 題目題型有單選題 7 題、多選題 5 題、選填題 5 題、混合題 3 題;學測第一次測驗混合題 , 混合題占 15%, 採卷
卡合一 .
2. 試題各冊分布大致分布平均 , 第三冊有較多的命題 .
3. 不論是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與混合題按照難易度排列 .
4. 結合生活素材的試題:例如第 2 題閃燈秒數取材燈會;第 3 題設立基地台 , 結合生活與科技;第 7 題素養課題
畫家透視法 , 和設計結合;第 8 題射擊遊戲 , 和學生娛樂結合;第 15 題輕航機失事 , 和社會時事結合;第 17 題
師生聚會排列法 , 以老師學生比擬情境;第 18, 19, 20 題摩天大樓傾斜角 , 和建築結構結合 .
5. 大部分的試題要測驗的能力指標是在同一章節;第 4, 14 題的能力指標有跨章節 .
6. 今年學測試題難度比擬 108, 109 學測 .
7. 108 課綱中新增的「三次函數的局部圖形近似於一條直線」、「三次函數對稱中心」、「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
例應用」、「正弦函數」均有命題 .
8. 配合數學領綱強調素養與跨領域的精神 ,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依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個層面設定測驗目標 , 配合素養導向試題設計 , 也著重解題過程中閱讀、表達、連結以及推理的能力 . 試題依
循學科能力測驗的目標設定 .
今年的試題相較於 107 年以前的學測題題目難度明顯降低 , 學生須數學觀念清楚 , 注重閱讀能力與理解而加以
應用解決問題 .

題型及試題內容分布
試題各冊分布大致分布平均 , 第三冊有較多一些的命題 . 其中
1. 第 4 題有用對數的運算 , 但主要的數學概念是平面向量 , 因此歸類在平面向量 .
2. 第 14 題需運用餘弦定理 , 但主要的數學概念是平面向量內積 , 因此歸類在平面向量 .

冊別 單元內容 單選題 多選題 選填題 混合題 配分 總分

第一章 數與式 1, 2 10

第一冊 第二章 直線與圓 8 5 25

第三章 多項式函數 9, 12 10 高中數學LINE@

第一章 三角 20 6

第二章 數列與級數 0
第二冊 26
第三章 數據分析 10 5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3 16, 17 15


108課綱平台
第一章 正弦函數與週期性數學模型 18, 19 9

第二章 指數與對數與按比例成長模型 13 5
第三冊 B 34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
4, 7 11 14 20
比例應用

第一章 空間概念與圓錐曲線 6 5 線上題測

第四冊 B 第二章 矩陣 5 5 15

第三章 機率 II 15 5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1 2022/1/28 下午 03:52:02


111 年試題測驗能力指標分析 19. 中國虎丘塔、護珠塔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三座著名斜塔 , 它們的塔高分別為 48, 19 與 57(公尺), 偏移距離分別為 2.3, 2.3 與 4(公尺), 塔
的傾斜度分別記為 θ1°, θ2° 與 θ3°. 試比較 θ1, θ2 與 θ3 三數的大小關係 .(非選選題 , 4 分)
題型 題目 測驗能力指標 說明 難易度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一章 正弦函數與週期性數學模型

1 絕對值不等式 絕對值不等式的運算 易 答: θ1 < θ3 < θ2


2.3 2.3 6.9 4
2 數的運算 數的四則運算 易 解: sin 1   ≈ 0.048, sin  2    , sin 3   ≈ 0.07,
48 19 57 57
3 組合數 不相鄰的組合數 易 當角度為銳角 , sin 值隨角度增加而增加 , 所以 θ1 < θ3 < θ2.
單選題 4 平面向量 向量加法 , 對數運算 , 點坐標 易
1 7
5 矩陣 矩陣加法、乘法與係數積 易 20. 假設有塔高相等的兩座鐵塔 , 它們的傾斜度 α°, β° 分別滿足 sin α° = 與 sin β° = . 已知兩座鐵塔的偏移距離相差 20 公尺 , 試求它們的塔頂到
5 25
6 球面經度緯度 緯度的計算 易
地面之距離相差多少公尺 .(非選選題 , 6 分)
7 透視法 透視法保持 K 值(交比) 易

8 直線與圓 直線與圓的幾何關係 易
[ 出處 ] 第二冊 第一章 三角
9 三次多項式函數 局部圖形、根個數、三次式標準式、對稱中心、一次近似、平移 易
答: 100 6 − 240 公尺
多選題 10 一維數據分析 數據經線性變換的平均與標準差 易
解: 設塔高為 h,
11 平面向量的內積 內積與角度的判別 易
已知兩座鐵塔的偏移距離相差 20 公尺 ,
12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根的判別 易 7 1 25
則 h sin β° – h sin α° = 20 ⇒ h(  )  20 ⇒ h  20   250 .
13 指數對數的運算 指數律 , 對數定義 易 25 5 2

14 平面向量的內積 平面向量的內積定義、餘弦定理 易 2 6 24
故所求為 h cos α° – h cos β°  250   250   100 6  240 (公尺).
5 25
選填題 15 貝氏定理 條件機率、貝氏定理、時事輕航機失事 易

16 古典機率 古典機率、組合數 易

17 排列 不相鄰的排列數 中偏易

18 弧度量 度度量與弧度量換算 易

混合題 19 正弦函數 正弦函數值的大小比較 易

20 三角比 三角比的運算 易

從測驗的能力指標中 , 可以發現試題著重在每個章節的基本概念 , 數學的應用與解決問題 . 試題還有以下幾點特色:


1. 結合生活素材的試題:

題號 生活素材 測驗能力指標

2 燈會閃燈秒數 數的四則運算

3 設立基地台 相鄰與不相鄰的組合數

7 畫家透視法 透視法保持 K 值(交比)計算

8 射擊遊戲 直線與圓的幾何關係

15 輕航機失事 條件機率、貝氏定理

17 師生聚會排列法 不相鄰的排列數

18, 19, 20 摩天大樓傾斜角 三角比的運算

2. 跨章節觀念的試題:

題號 測驗能力指標 基本數學能力

4 平面向量 向量加法 , 對數運算 , 點坐標

14 平面向量的內積 平面向量的內積定義、餘弦定理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2 2022/1/28 下午 03:52:06


3. 測驗的基本數學能力:
1
16. 袋中有藍、綠、黃三種顏色的球共 10 顆 . 今從袋中隨機抽取兩顆球(每顆球被抽中的機率相等), 若抽出的兩顆球皆為藍色的機率為 ,皆
15 題型 題目 測驗能力指標 基本數學能力
2
為綠色的機率為 , 則從袋中隨機抽出兩球 , 此兩球為相異顏色的機率為 . (化為最簡分數)  x, 當 x  0
9 1 絕對值不等式 | x|
 x,當 x  0
[ 出處 ] 第二冊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31 2 數的運算 數的四則運算
答:
45 3 組合數 分情況計算組合數

解: ①設藍色球 n 個 , 則
C n
1
= ⇒ n(n  1)  1 ⇒ n(n – 1) = 6 ⇒ n = 3.
2
10
  
向量加法 OQ = OP + PQ ;
C 15
2 10  9 15
單選題 4 平面向量 −n 1
C2m 2 log a + log b = log ab, a =
②設綠色球 m 個 , 則 10 = ⇒ m(m  1)  2 ⇒ m(m – 1) = 20 ⇒ m = 5. an
C2 9 10  9 9
可推得黃球:10 – 3 – 5 = 2(個). 5 矩陣 矩陣加法、乘法與係數積

3  5  5  2  2  3 31 6 球面經度緯度 緯度的計算 , π 弧度 = 180°


故所求為  .
C210 45
P1 P4 × P2 P3
7 透視法 透視法保持 K 值(交比)
P1 P3 × P2 P4
17. 有三女三男共六位在校時和老師常有互動的同學 , 畢業後老師邀聚餐 , 餐後七人站一橫排照相留念 . 已知同學中有一女一男兩位曾有過不愉快 ,
照相時不想相鄰 , 而老師站在正中間且三位男生不完全站在老師的同一側 , 則可能的排列方式共有 種. y2 − y1
斜率為 、三點共線、直線與圓相切、
x2 − x1
[ 出處 ] 第二冊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8 直線與圓
| ax0 + by0 + c |
答: 456 點到直線距離為
a 2 + b2
解: 假設三男 A, B, D, 三女 a, b, d, 且 Aa 不相鄰 .
① Aa 在老師的同側但不相鄰: 9 三次多項式函數 局部圖形、根個數、三次式標準式、對稱中心、一次近似、平移
多選題
□△□老師△△△或△△△老師□△□ 數據經線性變換的平均與標準差
2 × 4! × 2 = 96 10 一維數據分析
 y  a  x  b , σy = | a |σ x
左右兩側
其餘 4 人
A, a 可互換
11 平面向量的內積
  
若 a ⋅ b < 0 , 則 a 與 b 夾鈍角
② Aa 在老師的異側且不相鄰:
12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根的判別
2 × [3 × 3 × 4! – 3! × 3!] = 360
左右兩側 3 男同側 1
13 指數對數的運算 a−n = , 對數定義 loga b = x ⇔ ax = b
an
排 A, a
由①② 96 + 360 = 456.
其餘 4 人

14 平面向量的內積
 
a ⋅ b = | a || b | cos θ 、餘弦定理

第貳部分、混合題或非選擇題(占 15 分) 選填題 15 貝氏定理 條件機率、貝氏定理、時事輕航機失事


說明︰本部分共有 1 題組 , 每一子題配分標於題末 . 限在答題卷標示題號的作答區內作答 . 選擇題與「非選擇題作圖部分」使用 2B 鉛筆作答 , 更正時 ,
n(n − 1)
16 古典機率 古典機率、組合數 C2n =
應以橡皮擦擦拭 , 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非選擇題請由左而右橫式書寫 , 作答時必須寫出計算過程或理由 , 否則將酌予扣分 . 2

17 排列 不相鄰的排列數
18-20 題為題組
18 弧度量 度度量與弧度量換算 , π 弧度 = 180°
瘦長的塔因為年代久遠 , 塔身容易傾斜 . 在下方右圖中 , 以粗黑線條代表塔身 , 而塔身的長度稱為塔高 , 塔身與鉛直虛線的夾角 θ ° 稱為該塔的傾斜度
混合題 19 正弦函數 當銳角 θ 遞增 , sin θ 遞增
(0 ≤ θ < 90), 又塔頂至鉛直虛線的距離稱為該塔的偏移距離 .
20 三角比 三角比的運算

4. 配合數學領綱強調素養與跨領域的精神 ,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依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個層面設定測驗目標 , 配合素養導


向試題設計 , 也著重解題過程中閱讀、表達、連結以及推理的能力 . 試題依循學科能力測驗的目標設定 .

111 年學測五標
根據今年的題目的難易度 , 我們將 108, 109, 111 這三年成績做比較;不過今年是數學 B 第一年施測 , 測驗內容 , 學測題型有所不同 , 而且不是所
有考生都考數 B, 所以成績分布須以大考中心公布為準!

標準
根據上述資料 , 試回答下列問題 . 頂標 前標 均標 後標 底標 級距
年度

18. 已知世界上傾斜度最高的摩天大樓坐落於阿布達比 , 其傾斜度達到 18°, 此傾斜度換算成弳(或弧度)為下列哪一個選項?(單選題 , 5 分) 108 14 12 9 5 4 6.67

     109 14 13 9 5 4 6.67
(1) 
(2) 
(3) 
(4) 
(5) . 
36 18 20 10 8 111(預估) 14 12 9 5 4 6.67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一章 正弦函數與週期性數學模型
111 年五標成績預估如上表 , 估計原始成績 94 分左右可得 15 級分 , 在約 54 分達均標成績 .
答: (4)
 
解: 18  18   (弧度), 故選 (4).
180 10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3 2022/1/28 下午 03:52:15


108 課綱—新舊課綱差別與學測變革 12. 設 a, b, c 都是非零的實數 , 且二次方程式 ax2 + bx + c = 0 的兩根都落在 1 和 3 之間 . 試選出兩根必定都落在 4 和 5 之間的方程式 .
(1) a(x – 2)2 + b(x – 2) + c = 0 (2) a(x + 2)2 + b(x + 2) + c = 0
今年是 108 課綱實施以來第一次學測施測 , 我們先將 108 課綱與 103 舊課綱比較 , 然後來比較今年學測和往年的不同 .
x+7 2 x+7
108 課綱因為新增或搬移使得學測範圍不同;以下列出因為 108 課綱新增或經搬移而成為今年學測範圍的部分 , 分析今年學測命題情形 . (3) a(2x – 7)2 + b(2x – 7) + c = 0 (4) a ( ) + b( )+c = 0
2 2
變革 108 課綱 111 學測數 B 題號 配分 (5) a(3x – 11)2 + b(3x – 11) + c = 0.
計算機整合教學 , 附帶科學記號數字與有效數字 111 學測不用計算機 0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三章 多項式函數
三次函數的局部圖形近似於一條直線 答: (3)(5)
9 5
三次函數對稱中心 解: (1) ☓;1 < x – 2 < 3 ⇒ 3 < x < 5.

(數據分佈)百分位數 無 0 (2) ☓;1 < x + 2 < 3 ⇒ –1 < x < 1.


(3) ◯;1 < 2x – 7 < 3 ⇒ 4 < x < 5.
(古典機率)期望值 無 0
新增 x7
主觀機率和客觀機率的概念 無 0 (4) ☓;1   3 ⇒ –5 < x < –1.
2
球面經度緯度 6 5 14
(5) ◯;1 < 3x – 11 < 3 ⇒ 4 < x < <5 .
3
連續複利與 e 、自然對數的認識 無 0
故選 (3)(5).
列聯表與文氏圖的關聯 無 0

平面與圓錐截痕 無 0 三、選填題(占 25 分)
搬移 正弦函數 . 19 4 說明:第 13 題至第 17 題 , 每題 5 分 .
不過比較特別的是 108 課綱弱化的部分今年學測試題有考了一題 .
−1
x − y2
變革 108 課綱 111 學測數 B 題號 配分 13. 若 x, y 為兩正實數 , 且滿足 x y 2 = 1及 2 log y = 1, 則
3
= .
10
弱化 含絕對值的一次方程式 , 絕對值不等式 . 1 5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二章 指數與對數與按比例成長模型
答: 99
1 1
解: 2 log y = 1 ⇒ y = 10 2 代入 x 3 y 2  1 , 得 x = 1000,
趨勢分析及展望未來
x  y 2 1000  10
今年學測的試題與命題方式 , 讓大家更有感 108 課綱下大考的測驗方式 , 因此給 112 年學測數學 B 的考生們一些準備的方向: 則   99 .
10 10
1. 首先先了解你想唸的學系是參採數 A 或是數 B, 可查詢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頁:
https://srecruit.moe.edu.tw/mathsys/ 14. 坐標平面上有一個半徑為 7 的圓 , 其圓心為 O 點 . 已知圓上有 A, B 兩點 , 且 AB = 8 . 則內積 OA ⋅ OB =
  .
2. 若是學測數學 A 與數學 B 兩科都報考的同學 , 要了解一下數學 A 與數學 B 課程內容與差異 , 可在網路搜尋: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 . 數學領域課程手冊;第 763 頁附錄四 , 必修 A 類、 B 類課程差異對照表 . 答: 17
3. 112 年的學測大致會延續今年的命題方式與趨勢 , 混和題比例規劃採逐年漸進 , 數學 B 對於今年還沒有考到的百分位數、期望值、連續複利與 e 、 解: 由內積定義與餘弦定理 ,
自然對數的認識、列聯表與文氏圖的關聯、平面與圓錐截痕也要多加理解與演練 , 準備學測須每個章節的概念性質與定理清晰 , 提升閱讀理解與應    
OA ⋅ OB = | OA || OB | cos ∠AOB = 7 × 7 ×
7 2 + 7 2 − 82
= 17 .
用能力 , 腳踏實地演練題目 , 精進混合題演繹歸納表達能力 . 2× 7× 7

15. 根據某國對失蹤輕航機的調查得知:失蹤輕航機中有 70% 後來會被找到 , 在被找到的輕航機當中 , 有 60% 裝設緊急定位傳送器;而沒被找到


的失蹤輕航機當中 , 則有 90% 未裝設緊急定位傳送器 . 緊急定位傳送器會在飛機失事墜毀時發送訊號 , 讓搜救人員可以定位 . 現有一架輕航機
失蹤 , 若已知該機有裝設緊急定位傳送器 , 則它會被找到的機率為 .(化為最簡分數)
[ 出處 ] 第四冊 (B) 第三章 機率 II

14
答:
15
解: 設 A 為裝定位器的事件 , B 為輕航機被找到的事件 ,
P( A  B) 0.7  0.6 14
則 P ( B | A)    .
P ( A) 0.7  0.6  0.3  0.1 15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4 2022/1/28 下午 03:52:20


10. 甲、乙兩班各有 40 位同學參加某次數學考試(總分為 100 分), 考試後甲、乙兩班分別以 y1 = 0.8x1 + 20 和 y2 = 0.75x2 + 25 的方式來調整分數 , 試題詳解
其中 x1, x2 分別代表甲、乙兩班的原始考試分數 , y1, y2 分別代表甲、乙兩班調整後的分數 . 已知調整後兩班的平均分數均為 60 分 , 調整後的標
第壹部分、選擇(填)題(占 85 分)
準差分別為 16 分和 15 分 .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一、單選題(占 35 分)
(1) 甲班每位同學調整後的分數均不低於其原始分數
(2) 甲班原始分數的平均分數比乙班原始分數的平均分數高 說明:第 1 題至第 7 題 , 每題 5 分 .

(3) 甲班原始分數的標準差比乙班原始分數的標準差高 1. 試問有多少個整數 x 滿足 2 | x | + x < 10 ?


(4) 若甲班 A 同學調整後的分數比乙班 B 同學調整後的分數高 , 則 A 同學的原始分數比 B 同學的原始分數高 (1) 13 個 (2) 14 個 (3) 15 個 (4) 16 個 (5) 無窮多個 .
(5) 若甲班調整後不及格(小於 60 分)的人數比乙班調整後不及格的人數多 , 則甲班原始分數不及格的人數必定比乙班原始分數不及格的人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一章 數與式
數多 . 答: (1)
[ 出處 ] 第二冊 第三章 數據分析 解: ①當 x ≥ 0 時 , 2x + x < 10 ⇒ 3x < 10 ⇒ x ≤ 3.
答: (1)(2)(4) ②當 x < 0 時 , –2x + x < 10 ⇒ –x < 10 ⇒ x > –10.
解: (1) ◯;若 0.8x + 20 ≥ x, 則 0 ≤ x ≤ 100. 合 . 由①② , x = –9, –8, …, 0, 1, 2, 3, 共 13 個 , 故選 (1).

140
(2) ◯;60 = 0.8μ 甲 + 20 ⇒ μ 甲 = 50;60 = 0.75μ 乙 + 25 ⇒ μ 乙 = < μ甲. 2. 某燈會布置變色閃燈 , 每次啟動後的閃燈顏色會依照以下的順序做週期性變換:藍 - 白 - 紅 - 白 - 藍 - 白 - 紅 - 白 - 藍 - 白 - 紅 - 白…, 每四次一循環 ,
3
(3) ☓;16 = 0.8σ 甲 ⇒ σ 甲 = 20;15 = 0.75σ 乙 ⇒ σ 乙 = 20 = σ 甲 . 其中藍光每次持續 5 秒 , 白光每次持續 2 秒 , 而紅光每次持續 6 秒 . 假設換燈號的時間極短可被忽略 , 試選出啟動後第 99 至 101 秒之間的燈號 .
(4) ◯;如圖所示 . (1) 皆為藍燈 (2) 皆為白燈 (3) 皆為紅燈
140 (4) 先亮藍燈再亮白燈 (5) 先亮白燈再亮紅燈 .
(5) ☓;若 60 = 0.8x + 20 ⇒ x = 50;60 = 0.75x + 25 ⇒ x = ,
3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一章 數與式
140
只能說甲班原始分數小於 50 分的人必比乙班原始分數小於 分的人數多 . 答: (3)
3
解: 四次一循環 , 共 5 + 2 + 6 + 2 = 15(秒),
故選 (1)(2)(4).
100 ÷ 15 = 6.…, 90 藍
 95 白
 97 紅
103
11. 考慮坐標平面上的點 O(0, 0), A, B, C, D, E, F, G, 如下圖所示: 因為第 97 至 103 秒之間的燈號為紅燈 ,
所以第 99 至 101 秒之間的燈號皆為紅燈 , 故選 (3).

3. 有八棟大廈排成一列 , 由左至右分別編號 1, 2, 3, 4, 5, 6, 7, 8. 今電信公司想選取其中三棟大廈的屋頂分別設立一座電信基地台。若基地台不能


設立於相鄰的兩棟大廈 , 以免訊號互相干擾 , 試問在 3 號大廈不設立基地台的情況下 , 有多少種設立基地台的選取方法?
(1) 12 (2) 13 (3) 20 (4) 30 (5) 35.
[ 出處 ] 第二冊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答: (2)

 
解: ①選 1, 可 (4, 6), (4, 7), (4, 8), (5, 7), (5, 8), (6, 8), 共 6 種 .
   
其中 B 點、 C 與 D 點、 E 與 F 點、 G 與 A 點依序在一、二、三、四象限內 . 若 v 為坐標平面上的向量 , 且滿足 v ⋅ OA > 0 及 v ⋅ OB > 0 , 則 v ②選 2, 同① , 共 6 種 .
③不選 1, 2, 可 (4, 6, 8), 共 1 種 .
與下列哪些向量的內積一定小於 0 ?

(1) OC

(2) OD

(3) OE

(4) OF

(5) OG .
所以共 6 + 6 + 1 = 13(種), 故選 (2).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1  1
4. 在坐標平面上 , 已知向量 PQ = (log , −10−5 ) , 其中點 P 的坐標為 (log , 2−5 ) .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5 2
答: (2)(3)
    
解: 若 a 與 b 夾角為銳角 , 則 a  b  0 ;若 a 與 b 夾角為鈍角 , 則 a  b  0 .
 (1) 點 Q 在第一象限 (2) 點 Q 在第二象限 (3) 點 Q 在第三象限

   
(1) ☓;如圖 , 取 v = v , 則 v  OC  0 .
(4) 點 Q 在第四象限 (5) 點 Q 位於坐標軸上 .

  1
 
(2) ◯; v 與 OD 的夾角為鈍角 , 則 v  OD  0 .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答: (2)
   
(3) ◯; v 與 OE 的夾角為鈍角 , 則 v  OE  0 .    1 1 1 1 1
     
(4) ☓ (5) ☓;取 v = v , 則 v  OF  0 , v  OG  0 .
解: OQ  OP  PQ  (log + log , 25  105 )  (log , 
2 5 10 32 100000
) ,
2
1 1 1
故選 (2)(3). log <0 ,   0 ⇒ Q (–, +) 在第二象限 , 故選 (2).
10 32 100000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5 2022/1/28 下午 03:52:31


二、多選題(占 25 分)
1 1  a b 
5. 設矩陣 A =   , A7 − 3 A =   , 則 a + b + c + d 之值為下列哪一選項? 說明:第 8 題至第 12 題 , 每題 5 分 .
1 −1 c d 
(1) –8 (2) –5 (3) 5 (4) 8 (5) 10.
8. 有一射擊遊戲 , 將發射台設置於坐標平面的原點 , 並放置三個半徑為 1 的圓盤靶子 , 其圓心分別為 (2, 2), (4, 6) 與 (8, 1). 玩家選定一正數 a, 並
[ 出處 ] 第四冊 (B) 第二章 矩陣
按下按鈕後 , 發射台將向點 (1, a) 方向發射一道雷射光束(形成一射線). 假設雷射光束擊中靶子後可以穿透並繼續沿原方向前進(削過圓盤邊
答: (5)
緣也視為擊中).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1 1  1 1   2 0 
  2 I , I 為單位方陣 ,
2
解: A     (1) 雷射光束落在通過原點且斜率為 a 的直線上
1 1 1 1  0 2 
A4 = A2.A2 = 2I.2I = 4I, A6 = A2.A4 = 2I.4I = 8I, 3
(2) 若 a = , 則雷射光束會擊中圓心為 (4, 6) 的圓盤靶子
7 6
A = A .A = 8I.A = 8A 2

5 5  (3) 玩家可以僅發射一道雷射光束就擊中三個圓盤靶子
7
⇒ A – 3A = 8A – 3A = 5A    ,
5 5 (4) 玩家至少需要發射三道雷射光束才可擊中三個圓盤靶子
則 a + b + c + d = 5 + 5 + 5 – 5 = 10, 故選 (5). 16
(5) 玩家發射一道雷射光束後 , 若擊中圓心為 (8, 1) 的圓盤靶子 , 則 a  . 
63
7
6. 假設地球為一半徑 r 的球體 , 有一質點自甲地沿著該地所在經線往北移動 , 抵達北極點時移動所經過的弧線之長度為 r .  
試問哪一個選項最 [ 出處 ] 第一冊 第二章 直線與圓
12
可能是甲地的位置? 答: (1)(2)(5)
a0
(1) 東經 75° 、北緯 15° (2) 東經 30° 、南緯 75° (3) 東經 75° 、南緯 15° 解: (1) ◯;直線過 (0, 0), (1, a), 斜率為 a .
1 0
(4) 西經 30° 、北緯 75° (5) 西經 15° 、南緯 30°. 3
0
60 3
[ 出處 ] 第四冊 (B) 第一章 空間概念與圓錐曲線 (2) ◯;因為 2   ,
1 0 4  0 2
答: (3)
3
7 7 7 180 所以 (0, 0), (1, ) , (4, 6) 三點共線 , 會擊中圓心為 (4, 6) 的圓盤靶子 .
解: s = rθ ⇒    , 因為  (弧度)
    105  90  15 , 2
12 12 12 
(3) ☓;由圖可知 , 不能 .
所以甲地在南緯 15°, 故選 (3).
(4) ☓;由圖可知 , 至少要兩道雷射光束才可擊中三個圓盤靶子 .
7. 畫家把空間景物用單點透視法畫在平面的畫紙上時 , 有以下原則要遵守: (5) ◯;設雷射光 L:ax – y = 0, 圓盤 (x – 8)2 + (y – 1)2 = 1, 圓心 A(8, 1).

一、空間中的直線畫在畫紙上必須是一條直線 . | 8a  1 | 16
因為 d(A, L) ≤ 1, 所以  1 , 又 a > 0, 因此 a  . 
a2  1 63
二、空間直線上點的相關位置必須和畫紙所畫的點的相關位置一致 .
故選 (1)(2)(5).
三、空間直線上的任四個相異點的 K 值 , 和畫紙所畫的四個點之 K 值必須相同 , 其中 K 值的定義如下:直線上任給四個有順序的相異點 P1, P2,
P3, P4, 如下圖 . 9. 設 f (x) = 2x3 – 3x + 1, 下列關於函數 y = f (x) 的圖形之描述 ,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1) y = f (x) 的圖形通過點 (1, 0)
(2) y = f (x) 的圖形與 x 軸只有一個交點
(3) 點 (1, 0) 是 y = f (x) 的圖形之對稱中心
(4) y = f (x) 的圖形在對稱中心附近會近似於一直線 y = 3x – 3
PP × P P
其所對應的 K 值定義為 K = 1 4 2 3 .
P1 P3 × P2 P4 (5) y = 3x3 – 6x2 + 2x 的圖形可由 y = f (x) 的圖形經適當平移得到 .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三章 多項式函數
今某畫家依照以上原則 , 將空間中一直線及該線上的四相異點 Q1, Q2, Q3, Q4 描繪在畫紙上 , 其中 Q=
1Q2 Q=
2 Q3 Q3Q4 . 若將畫紙上所畫的直線視
答: (1)
為一數線 , 並將線上的點用坐標來表示 , 則在下列選項的四個坐標中 , 試問哪一組最可能是該四點在畫紙上的坐標? 解: (1) ◯;(1, 0) 代入 , 2 – 3 + 1 = 0, 合 .
(1) 1, 2, 4, 8 (2) 3, 4, 6, 9 (3) 1, 5, 8, 9 (4) 1, 2, 4, 9 (5) 1, 7, 9, 10. 1  3
(2) ☓;f (x) = 0 ⇒ (x – 1)(2x2 + 2x – 1) = 0 ⇒ x = 1, x  ,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2
答: (5) 因此有三個交點 .
(3) ☓;f (x) = 2x3 – 3x + 1 為 3 次式的標準式 , 得對稱中心為 (0, 1).
解: 因為 Q=
1Q2 Q=
2 Q3 Q3Q4 ,
(4) ☓;因為 f (x) = 2x3 – 3x + 1, 所以在對稱中心近似於 y = – 3x + 1.
Q1Q4  Q2Q3 3  1 3
則 Q1, Q2, Q3, Q4 所對應的 K    . (5) ☓;平移不會改變領導係數 .
Q1Q3  Q2Q4 2  2 4
故選 (1).
72 3
(1) 1, 2, 4, 8 所對應的 K   .
3 6 4
6 2 3
(2) 3, 4, 6, 9 所對應的 K   .
3 5 4
83 3
(3) 1, 5, 8, 9 所對應的 K   .
74 4
8 2 3
(4) 1, 2, 4, 9 所對應的 K   .
3 7 4
9 2 3
(5) 1, 7, 9, 10 所對應的 K   .
83 4
故選 (5).
(註:此題的意義為透視保持交比)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6 2022/1/28 下午 03:52:40


二、多選題(占 25 分)
1 1  a b 
5. 設矩陣 A =   , A7 − 3 A =   , 則 a + b + c + d 之值為下列哪一選項? 說明:第 8 題至第 12 題 , 每題 5 分 .
1 −1 c d 
(1) –8 (2) –5 (3) 5 (4) 8 (5) 10.
8. 有一射擊遊戲 , 將發射台設置於坐標平面的原點 , 並放置三個半徑為 1 的圓盤靶子 , 其圓心分別為 (2, 2), (4, 6) 與 (8, 1). 玩家選定一正數 a, 並
[ 出處 ] 第四冊 (B) 第二章 矩陣
按下按鈕後 , 發射台將向點 (1, a) 方向發射一道雷射光束(形成一射線). 假設雷射光束擊中靶子後可以穿透並繼續沿原方向前進(削過圓盤邊
答: (5)
緣也視為擊中).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1 1  1 1   2 0 
  2 I , I 為單位方陣 ,
2
解: A     (1) 雷射光束落在通過原點且斜率為 a 的直線上
1 1 1 1  0 2 
A4 = A2.A2 = 2I.2I = 4I, A6 = A2.A4 = 2I.4I = 8I, 3
(2) 若 a = , 則雷射光束會擊中圓心為 (4, 6) 的圓盤靶子
7 6
A = A .A = 8I.A = 8A 2

5 5  (3) 玩家可以僅發射一道雷射光束就擊中三個圓盤靶子
7
⇒ A – 3A = 8A – 3A = 5A    ,
5 5 (4) 玩家至少需要發射三道雷射光束才可擊中三個圓盤靶子
則 a + b + c + d = 5 + 5 + 5 – 5 = 10, 故選 (5). 16
(5) 玩家發射一道雷射光束後 , 若擊中圓心為 (8, 1) 的圓盤靶子 , 則 a  . 
63
7
6. 假設地球為一半徑 r 的球體 , 有一質點自甲地沿著該地所在經線往北移動 , 抵達北極點時移動所經過的弧線之長度為 r .  
試問哪一個選項最 [ 出處 ] 第一冊 第二章 直線與圓
12
可能是甲地的位置? 答: (1)(2)(5)
a0
(1) 東經 75° 、北緯 15° (2) 東經 30° 、南緯 75° (3) 東經 75° 、南緯 15° 解: (1) ◯;直線過 (0, 0), (1, a), 斜率為 a .
1 0
(4) 西經 30° 、北緯 75° (5) 西經 15° 、南緯 30°. 3
0
60 3
[ 出處 ] 第四冊 (B) 第一章 空間概念與圓錐曲線 (2) ◯;因為 2   ,
1 0 4  0 2
答: (3)
3
7 7 7 180 所以 (0, 0), (1, ) , (4, 6) 三點共線 , 會擊中圓心為 (4, 6) 的圓盤靶子 .
解: s = rθ ⇒    , 因為  (弧度)
    105  90  15 , 2
12 12 12 
(3) ☓;由圖可知 , 不能 .
所以甲地在南緯 15°, 故選 (3).
(4) ☓;由圖可知 , 至少要兩道雷射光束才可擊中三個圓盤靶子 .
7. 畫家把空間景物用單點透視法畫在平面的畫紙上時 , 有以下原則要遵守: (5) ◯;設雷射光 L:ax – y = 0, 圓盤 (x – 8)2 + (y – 1)2 = 1, 圓心 A(8, 1).

一、空間中的直線畫在畫紙上必須是一條直線 . | 8a  1 | 16
因為 d(A, L) ≤ 1, 所以  1 , 又 a > 0, 因此 a  . 
a2  1 63
二、空間直線上點的相關位置必須和畫紙所畫的點的相關位置一致 .
故選 (1)(2)(5).
三、空間直線上的任四個相異點的 K 值 , 和畫紙所畫的四個點之 K 值必須相同 , 其中 K 值的定義如下:直線上任給四個有順序的相異點 P1, P2,
P3, P4, 如下圖 . 9. 設 f (x) = 2x3 – 3x + 1, 下列關於函數 y = f (x) 的圖形之描述 ,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1) y = f (x) 的圖形通過點 (1, 0)
(2) y = f (x) 的圖形與 x 軸只有一個交點
(3) 點 (1, 0) 是 y = f (x) 的圖形之對稱中心
(4) y = f (x) 的圖形在對稱中心附近會近似於一直線 y = 3x – 3
PP × P P
其所對應的 K 值定義為 K = 1 4 2 3 .
P1 P3 × P2 P4 (5) y = 3x3 – 6x2 + 2x 的圖形可由 y = f (x) 的圖形經適當平移得到 .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三章 多項式函數
今某畫家依照以上原則 , 將空間中一直線及該線上的四相異點 Q1, Q2, Q3, Q4 描繪在畫紙上 , 其中 Q=
1Q2 Q=
2 Q3 Q3Q4 . 若將畫紙上所畫的直線視
答: (1)
為一數線 , 並將線上的點用坐標來表示 , 則在下列選項的四個坐標中 , 試問哪一組最可能是該四點在畫紙上的坐標? 解: (1) ◯;(1, 0) 代入 , 2 – 3 + 1 = 0, 合 .
(1) 1, 2, 4, 8 (2) 3, 4, 6, 9 (3) 1, 5, 8, 9 (4) 1, 2, 4, 9 (5) 1, 7, 9, 10. 1  3
(2) ☓;f (x) = 0 ⇒ (x – 1)(2x2 + 2x – 1) = 0 ⇒ x = 1, x  ,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2
答: (5) 因此有三個交點 .
(3) ☓;f (x) = 2x3 – 3x + 1 為 3 次式的標準式 , 得對稱中心為 (0, 1).
解: 因為 Q=
1Q2 Q=
2 Q3 Q3Q4 ,
(4) ☓;因為 f (x) = 2x3 – 3x + 1, 所以在對稱中心近似於 y = – 3x + 1.
Q1Q4  Q2Q3 3  1 3
則 Q1, Q2, Q3, Q4 所對應的 K    . (5) ☓;平移不會改變領導係數 .
Q1Q3  Q2Q4 2  2 4
故選 (1).
72 3
(1) 1, 2, 4, 8 所對應的 K   .
3 6 4
6 2 3
(2) 3, 4, 6, 9 所對應的 K   .
3 5 4
83 3
(3) 1, 5, 8, 9 所對應的 K   .
74 4
8 2 3
(4) 1, 2, 4, 9 所對應的 K   .
3 7 4
9 2 3
(5) 1, 7, 9, 10 所對應的 K   .
83 4
故選 (5).
(註:此題的意義為透視保持交比)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6 2022/1/28 下午 03:52:40


10. 甲、乙兩班各有 40 位同學參加某次數學考試(總分為 100 分), 考試後甲、乙兩班分別以 y1 = 0.8x1 + 20 和 y2 = 0.75x2 + 25 的方式來調整分數 , 試題詳解
其中 x1, x2 分別代表甲、乙兩班的原始考試分數 , y1, y2 分別代表甲、乙兩班調整後的分數 . 已知調整後兩班的平均分數均為 60 分 , 調整後的標
第壹部分、選擇(填)題(占 85 分)
準差分別為 16 分和 15 分 .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一、單選題(占 35 分)
(1) 甲班每位同學調整後的分數均不低於其原始分數
(2) 甲班原始分數的平均分數比乙班原始分數的平均分數高 說明:第 1 題至第 7 題 , 每題 5 分 .

(3) 甲班原始分數的標準差比乙班原始分數的標準差高 1. 試問有多少個整數 x 滿足 2 | x | + x < 10 ?


(4) 若甲班 A 同學調整後的分數比乙班 B 同學調整後的分數高 , 則 A 同學的原始分數比 B 同學的原始分數高 (1) 13 個 (2) 14 個 (3) 15 個 (4) 16 個 (5) 無窮多個 .
(5) 若甲班調整後不及格(小於 60 分)的人數比乙班調整後不及格的人數多 , 則甲班原始分數不及格的人數必定比乙班原始分數不及格的人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一章 數與式
數多 . 答: (1)
[ 出處 ] 第二冊 第三章 數據分析 解: ①當 x ≥ 0 時 , 2x + x < 10 ⇒ 3x < 10 ⇒ x ≤ 3.
答: (1)(2)(4) ②當 x < 0 時 , –2x + x < 10 ⇒ –x < 10 ⇒ x > –10.
解: (1) ◯;若 0.8x + 20 ≥ x, 則 0 ≤ x ≤ 100. 合 . 由①② , x = –9, –8, …, 0, 1, 2, 3, 共 13 個 , 故選 (1).

140
(2) ◯;60 = 0.8μ 甲 + 20 ⇒ μ 甲 = 50;60 = 0.75μ 乙 + 25 ⇒ μ 乙 = < μ甲. 2. 某燈會布置變色閃燈 , 每次啟動後的閃燈顏色會依照以下的順序做週期性變換:藍 - 白 - 紅 - 白 - 藍 - 白 - 紅 - 白 - 藍 - 白 - 紅 - 白…, 每四次一循環 ,
3
(3) ☓;16 = 0.8σ 甲 ⇒ σ 甲 = 20;15 = 0.75σ 乙 ⇒ σ 乙 = 20 = σ 甲 . 其中藍光每次持續 5 秒 , 白光每次持續 2 秒 , 而紅光每次持續 6 秒 . 假設換燈號的時間極短可被忽略 , 試選出啟動後第 99 至 101 秒之間的燈號 .
(4) ◯;如圖所示 . (1) 皆為藍燈 (2) 皆為白燈 (3) 皆為紅燈
140 (4) 先亮藍燈再亮白燈 (5) 先亮白燈再亮紅燈 .
(5) ☓;若 60 = 0.8x + 20 ⇒ x = 50;60 = 0.75x + 25 ⇒ x = ,
3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一章 數與式
140
只能說甲班原始分數小於 50 分的人必比乙班原始分數小於 分的人數多 . 答: (3)
3
解: 四次一循環 , 共 5 + 2 + 6 + 2 = 15(秒),
故選 (1)(2)(4).
100 ÷ 15 = 6.…, 90 藍
 95 白
 97 紅
103
11. 考慮坐標平面上的點 O(0, 0), A, B, C, D, E, F, G, 如下圖所示: 因為第 97 至 103 秒之間的燈號為紅燈 ,
所以第 99 至 101 秒之間的燈號皆為紅燈 , 故選 (3).

3. 有八棟大廈排成一列 , 由左至右分別編號 1, 2, 3, 4, 5, 6, 7, 8. 今電信公司想選取其中三棟大廈的屋頂分別設立一座電信基地台。若基地台不能


設立於相鄰的兩棟大廈 , 以免訊號互相干擾 , 試問在 3 號大廈不設立基地台的情況下 , 有多少種設立基地台的選取方法?
(1) 12 (2) 13 (3) 20 (4) 30 (5) 35.
[ 出處 ] 第二冊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答: (2)

 
解: ①選 1, 可 (4, 6), (4, 7), (4, 8), (5, 7), (5, 8), (6, 8), 共 6 種 .
   
其中 B 點、 C 與 D 點、 E 與 F 點、 G 與 A 點依序在一、二、三、四象限內 . 若 v 為坐標平面上的向量 , 且滿足 v ⋅ OA > 0 及 v ⋅ OB > 0 , 則 v ②選 2, 同① , 共 6 種 .
③不選 1, 2, 可 (4, 6, 8), 共 1 種 .
與下列哪些向量的內積一定小於 0 ?

(1) OC

(2) OD

(3) OE

(4) OF

(5) OG .
所以共 6 + 6 + 1 = 13(種), 故選 (2).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1  1
4. 在坐標平面上 , 已知向量 PQ = (log , −10−5 ) , 其中點 P 的坐標為 (log , 2−5 ) .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
5 2
答: (2)(3)
    
解: 若 a 與 b 夾角為銳角 , 則 a  b  0 ;若 a 與 b 夾角為鈍角 , 則 a  b  0 .
 (1) 點 Q 在第一象限 (2) 點 Q 在第二象限 (3) 點 Q 在第三象限

   
(1) ☓;如圖 , 取 v = v , 則 v  OC  0 .
(4) 點 Q 在第四象限 (5) 點 Q 位於坐標軸上 .

  1
 
(2) ◯; v 與 OD 的夾角為鈍角 , 則 v  OD  0 .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答: (2)
   
(3) ◯; v 與 OE 的夾角為鈍角 , 則 v  OE  0 .    1 1 1 1 1
     
(4) ☓ (5) ☓;取 v = v , 則 v  OF  0 , v  OG  0 .
解: OQ  OP  PQ  (log + log , 25  105 )  (log , 
2 5 10 32 100000
) ,
2
1 1 1
故選 (2)(3). log <0 ,   0 ⇒ Q (–, +) 在第二象限 , 故選 (2).
10 32 100000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5 2022/1/28 下午 03:52:31


108 課綱—新舊課綱差別與學測變革 12. 設 a, b, c 都是非零的實數 , 且二次方程式 ax2 + bx + c = 0 的兩根都落在 1 和 3 之間 . 試選出兩根必定都落在 4 和 5 之間的方程式 .
(1) a(x – 2)2 + b(x – 2) + c = 0 (2) a(x + 2)2 + b(x + 2) + c = 0
今年是 108 課綱實施以來第一次學測施測 , 我們先將 108 課綱與 103 舊課綱比較 , 然後來比較今年學測和往年的不同 .
x+7 2 x+7
108 課綱因為新增或搬移使得學測範圍不同;以下列出因為 108 課綱新增或經搬移而成為今年學測範圍的部分 , 分析今年學測命題情形 . (3) a(2x – 7)2 + b(2x – 7) + c = 0 (4) a ( ) + b( )+c = 0
2 2
變革 108 課綱 111 學測數 B 題號 配分 (5) a(3x – 11)2 + b(3x – 11) + c = 0.
計算機整合教學 , 附帶科學記號數字與有效數字 111 學測不用計算機 0 [ 出處 ] 第一冊 第三章 多項式函數
三次函數的局部圖形近似於一條直線 答: (3)(5)
9 5
三次函數對稱中心 解: (1) ☓;1 < x – 2 < 3 ⇒ 3 < x < 5.

(數據分佈)百分位數 無 0 (2) ☓;1 < x + 2 < 3 ⇒ –1 < x < 1.


(3) ◯;1 < 2x – 7 < 3 ⇒ 4 < x < 5.
(古典機率)期望值 無 0
新增 x7
主觀機率和客觀機率的概念 無 0 (4) ☓;1   3 ⇒ –5 < x < –1.
2
球面經度緯度 6 5 14
(5) ◯;1 < 3x – 11 < 3 ⇒ 4 < x < <5 .
3
連續複利與 e 、自然對數的認識 無 0
故選 (3)(5).
列聯表與文氏圖的關聯 無 0

平面與圓錐截痕 無 0 三、選填題(占 25 分)
搬移 正弦函數 . 19 4 說明:第 13 題至第 17 題 , 每題 5 分 .
不過比較特別的是 108 課綱弱化的部分今年學測試題有考了一題 .
−1
x − y2
變革 108 課綱 111 學測數 B 題號 配分 13. 若 x, y 為兩正實數 , 且滿足 x y 2 = 1及 2 log y = 1, 則
3
= .
10
弱化 含絕對值的一次方程式 , 絕對值不等式 . 1 5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二章 指數與對數與按比例成長模型
答: 99
1 1
解: 2 log y = 1 ⇒ y = 10 2 代入 x 3 y 2  1 , 得 x = 1000,
趨勢分析及展望未來
x  y 2 1000  10
今年學測的試題與命題方式 , 讓大家更有感 108 課綱下大考的測驗方式 , 因此給 112 年學測數學 B 的考生們一些準備的方向: 則   99 .
10 10
1. 首先先了解你想唸的學系是參採數 A 或是數 B, 可查詢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頁:
https://srecruit.moe.edu.tw/mathsys/ 14. 坐標平面上有一個半徑為 7 的圓 , 其圓心為 O 點 . 已知圓上有 A, B 兩點 , 且 AB = 8 . 則內積 OA ⋅ OB =
  .
2. 若是學測數學 A 與數學 B 兩科都報考的同學 , 要了解一下數學 A 與數學 B 課程內容與差異 , 可在網路搜尋: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三章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例應用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 . 數學領域課程手冊;第 763 頁附錄四 , 必修 A 類、 B 類課程差異對照表 . 答: 17
3. 112 年的學測大致會延續今年的命題方式與趨勢 , 混和題比例規劃採逐年漸進 , 數學 B 對於今年還沒有考到的百分位數、期望值、連續複利與 e 、 解: 由內積定義與餘弦定理 ,
自然對數的認識、列聯表與文氏圖的關聯、平面與圓錐截痕也要多加理解與演練 , 準備學測須每個章節的概念性質與定理清晰 , 提升閱讀理解與應    
OA ⋅ OB = | OA || OB | cos ∠AOB = 7 × 7 ×
7 2 + 7 2 − 82
= 17 .
用能力 , 腳踏實地演練題目 , 精進混合題演繹歸納表達能力 . 2× 7× 7

15. 根據某國對失蹤輕航機的調查得知:失蹤輕航機中有 70% 後來會被找到 , 在被找到的輕航機當中 , 有 60% 裝設緊急定位傳送器;而沒被找到


的失蹤輕航機當中 , 則有 90% 未裝設緊急定位傳送器 . 緊急定位傳送器會在飛機失事墜毀時發送訊號 , 讓搜救人員可以定位 . 現有一架輕航機
失蹤 , 若已知該機有裝設緊急定位傳送器 , 則它會被找到的機率為 .(化為最簡分數)
[ 出處 ] 第四冊 (B) 第三章 機率 II

14
答:
15
解: 設 A 為裝定位器的事件 , B 為輕航機被找到的事件 ,
P( A  B) 0.7  0.6 14
則 P ( B | A)    .
P ( A) 0.7  0.6  0.3  0.1 15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4 2022/1/28 下午 03:52:20


3. 測驗的基本數學能力:
1
16. 袋中有藍、綠、黃三種顏色的球共 10 顆 . 今從袋中隨機抽取兩顆球(每顆球被抽中的機率相等), 若抽出的兩顆球皆為藍色的機率為 ,皆
15 題型 題目 測驗能力指標 基本數學能力
2
為綠色的機率為 , 則從袋中隨機抽出兩球 , 此兩球為相異顏色的機率為 . (化為最簡分數)  x, 當 x  0
9 1 絕對值不等式 | x|
 x,當 x  0
[ 出處 ] 第二冊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31 2 數的運算 數的四則運算
答:
45 3 組合數 分情況計算組合數

解: ①設藍色球 n 個 , 則
C n
1
= ⇒ n(n  1)  1 ⇒ n(n – 1) = 6 ⇒ n = 3.
2
10
  
向量加法 OQ = OP + PQ ;
C 15
2 10  9 15
單選題 4 平面向量 −n 1
C2m 2 log a + log b = log ab, a =
②設綠色球 m 個 , 則 10 = ⇒ m(m  1)  2 ⇒ m(m – 1) = 20 ⇒ m = 5. an
C2 9 10  9 9
可推得黃球:10 – 3 – 5 = 2(個). 5 矩陣 矩陣加法、乘法與係數積

3  5  5  2  2  3 31 6 球面經度緯度 緯度的計算 , π 弧度 = 180°


故所求為  .
C210 45
P1 P4 × P2 P3
7 透視法 透視法保持 K 值(交比)
P1 P3 × P2 P4
17. 有三女三男共六位在校時和老師常有互動的同學 , 畢業後老師邀聚餐 , 餐後七人站一橫排照相留念 . 已知同學中有一女一男兩位曾有過不愉快 ,
照相時不想相鄰 , 而老師站在正中間且三位男生不完全站在老師的同一側 , 則可能的排列方式共有 種. y2 − y1
斜率為 、三點共線、直線與圓相切、
x2 − x1
[ 出處 ] 第二冊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8 直線與圓
| ax0 + by0 + c |
答: 456 點到直線距離為
a 2 + b2
解: 假設三男 A, B, D, 三女 a, b, d, 且 Aa 不相鄰 .
① Aa 在老師的同側但不相鄰: 9 三次多項式函數 局部圖形、根個數、三次式標準式、對稱中心、一次近似、平移
多選題
□△□老師△△△或△△△老師□△□ 數據經線性變換的平均與標準差
2 × 4! × 2 = 96 10 一維數據分析
 y  a  x  b , σy = | a |σ x
左右兩側
其餘 4 人
A, a 可互換
11 平面向量的內積
  
若 a ⋅ b < 0 , 則 a 與 b 夾鈍角
② Aa 在老師的異側且不相鄰:
12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根的判別
2 × [3 × 3 × 4! – 3! × 3!] = 360
左右兩側 3 男同側 1
13 指數對數的運算 a−n = , 對數定義 loga b = x ⇔ ax = b
an
排 A, a
由①② 96 + 360 = 456.
其餘 4 人

14 平面向量的內積
 
a ⋅ b = | a || b | cos θ 、餘弦定理

第貳部分、混合題或非選擇題(占 15 分) 選填題 15 貝氏定理 條件機率、貝氏定理、時事輕航機失事


說明︰本部分共有 1 題組 , 每一子題配分標於題末 . 限在答題卷標示題號的作答區內作答 . 選擇題與「非選擇題作圖部分」使用 2B 鉛筆作答 , 更正時 ,
n(n − 1)
16 古典機率 古典機率、組合數 C2n =
應以橡皮擦擦拭 , 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非選擇題請由左而右橫式書寫 , 作答時必須寫出計算過程或理由 , 否則將酌予扣分 . 2

17 排列 不相鄰的排列數
18-20 題為題組
18 弧度量 度度量與弧度量換算 , π 弧度 = 180°
瘦長的塔因為年代久遠 , 塔身容易傾斜 . 在下方右圖中 , 以粗黑線條代表塔身 , 而塔身的長度稱為塔高 , 塔身與鉛直虛線的夾角 θ ° 稱為該塔的傾斜度
混合題 19 正弦函數 當銳角 θ 遞增 , sin θ 遞增
(0 ≤ θ < 90), 又塔頂至鉛直虛線的距離稱為該塔的偏移距離 .
20 三角比 三角比的運算

4. 配合數學領綱強調素養與跨領域的精神 ,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依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個層面設定測驗目標 , 配合素養導


向試題設計 , 也著重解題過程中閱讀、表達、連結以及推理的能力 . 試題依循學科能力測驗的目標設定 .

111 年學測五標
根據今年的題目的難易度 , 我們將 108, 109, 111 這三年成績做比較;不過今年是數學 B 第一年施測 , 測驗內容 , 學測題型有所不同 , 而且不是所
有考生都考數 B, 所以成績分布須以大考中心公布為準!

標準
根據上述資料 , 試回答下列問題 . 頂標 前標 均標 後標 底標 級距
年度

18. 已知世界上傾斜度最高的摩天大樓坐落於阿布達比 , 其傾斜度達到 18°, 此傾斜度換算成弳(或弧度)為下列哪一個選項?(單選題 , 5 分) 108 14 12 9 5 4 6.67

     109 14 13 9 5 4 6.67
(1) 
(2) 
(3) 
(4) 
(5) . 
36 18 20 10 8 111(預估) 14 12 9 5 4 6.67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一章 正弦函數與週期性數學模型
111 年五標成績預估如上表 , 估計原始成績 94 分左右可得 15 級分 , 在約 54 分達均標成績 .
答: (4)
 
解: 18  18   (弧度), 故選 (4).
180 10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3 2022/1/28 下午 03:52:15


111 年試題測驗能力指標分析 19. 中國虎丘塔、護珠塔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三座著名斜塔 , 它們的塔高分別為 48, 19 與 57(公尺), 偏移距離分別為 2.3, 2.3 與 4(公尺), 塔
的傾斜度分別記為 θ1°, θ2° 與 θ3°. 試比較 θ1, θ2 與 θ3 三數的大小關係 .(非選選題 , 4 分)
題型 題目 測驗能力指標 說明 難易度 [ 出處 ] 第三冊 (B) 第一章 正弦函數與週期性數學模型

1 絕對值不等式 絕對值不等式的運算 易 答: θ1 < θ3 < θ2


2.3 2.3 6.9 4
2 數的運算 數的四則運算 易 解: sin 1   ≈ 0.048, sin  2    , sin 3   ≈ 0.07,
48 19 57 57
3 組合數 不相鄰的組合數 易 當角度為銳角 , sin 值隨角度增加而增加 , 所以 θ1 < θ3 < θ2.
單選題 4 平面向量 向量加法 , 對數運算 , 點坐標 易
1 7
5 矩陣 矩陣加法、乘法與係數積 易 20. 假設有塔高相等的兩座鐵塔 , 它們的傾斜度 α°, β° 分別滿足 sin α° = 與 sin β° = . 已知兩座鐵塔的偏移距離相差 20 公尺 , 試求它們的塔頂到
5 25
6 球面經度緯度 緯度的計算 易
地面之距離相差多少公尺 .(非選選題 , 6 分)
7 透視法 透視法保持 K 值(交比) 易

8 直線與圓 直線與圓的幾何關係 易
[ 出處 ] 第二冊 第一章 三角
9 三次多項式函數 局部圖形、根個數、三次式標準式、對稱中心、一次近似、平移 易
答: 100 6 − 240 公尺
多選題 10 一維數據分析 數據經線性變換的平均與標準差 易
解: 設塔高為 h,
11 平面向量的內積 內積與角度的判別 易
已知兩座鐵塔的偏移距離相差 20 公尺 ,
12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 二次多項式方程式根的判別 易 7 1 25
則 h sin β° – h sin α° = 20 ⇒ h(  )  20 ⇒ h  20   250 .
13 指數對數的運算 指數律 , 對數定義 易 25 5 2

14 平面向量的內積 平面向量的內積定義、餘弦定理 易 2 6 24
故所求為 h cos α° – h cos β°  250   250   100 6  240 (公尺).
5 25
選填題 15 貝氏定理 條件機率、貝氏定理、時事輕航機失事 易

16 古典機率 古典機率、組合數 易

17 排列 不相鄰的排列數 中偏易

18 弧度量 度度量與弧度量換算 易

混合題 19 正弦函數 正弦函數值的大小比較 易

20 三角比 三角比的運算 易

從測驗的能力指標中 , 可以發現試題著重在每個章節的基本概念 , 數學的應用與解決問題 . 試題還有以下幾點特色:


1. 結合生活素材的試題:

題號 生活素材 測驗能力指標

2 燈會閃燈秒數 數的四則運算

3 設立基地台 相鄰與不相鄰的組合數

7 畫家透視法 透視法保持 K 值(交比)計算

8 射擊遊戲 直線與圓的幾何關係

15 輕航機失事 條件機率、貝氏定理

17 師生聚會排列法 不相鄰的排列數

18, 19, 20 摩天大樓傾斜角 三角比的運算

2. 跨章節觀念的試題:

題號 測驗能力指標 基本數學能力

4 平面向量 向量加法 , 對數運算 , 點坐標

14 平面向量的內積 平面向量的內積定義、餘弦定理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2 2022/1/28 下午 03:52:06


111 年

撰文老師:游明俐 老師

前言
111 年學科能力測驗數學 B 是實施 108 課綱以來第一次施測 , 眾所矚目!綜合來說 , 筆者分析如下:
1. 題目題型有單選題 7 題、多選題 5 題、選填題 5 題、混合題 3 題;學測第一次測驗混合題 , 混合題占 15%, 採卷
卡合一 .
2. 試題各冊分布大致分布平均 , 第三冊有較多的命題 .
3. 不論是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與混合題按照難易度排列 .
4. 結合生活素材的試題:例如第 2 題閃燈秒數取材燈會;第 3 題設立基地台 , 結合生活與科技;第 7 題素養課題
畫家透視法 , 和設計結合;第 8 題射擊遊戲 , 和學生娛樂結合;第 15 題輕航機失事 , 和社會時事結合;第 17 題
師生聚會排列法 , 以老師學生比擬情境;第 18, 19, 20 題摩天大樓傾斜角 , 和建築結構結合 .
5. 大部分的試題要測驗的能力指標是在同一章節;第 4, 14 題的能力指標有跨章節 .
6. 今年學測試題難度比擬 108, 109 學測 .
7. 108 課綱中新增的「三次函數的局部圖形近似於一條直線」、「三次函數對稱中心」、「平面上幾何圖形的比
例應用」、「正弦函數」均有命題 .
8. 配合數學領綱強調素養與跨領域的精神 , 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依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個層面設定測驗目標 , 配合素養導向試題設計 , 也著重解題過程中閱讀、表達、連結以及推理的能力 . 試題依
循學科能力測驗的目標設定 .
今年的試題相較於 107 年以前的學測題題目難度明顯降低 , 學生須數學觀念清楚 , 注重閱讀能力與理解而加以
應用解決問題 .

題型及試題內容分布
試題各冊分布大致分布平均 , 第三冊有較多一些的命題 . 其中
1. 第 4 題有用對數的運算 , 但主要的數學概念是平面向量 , 因此歸類在平面向量 .
2. 第 14 題需運用餘弦定理 , 但主要的數學概念是平面向量內積 , 因此歸類在平面向量 .

冊別 單元內容 單選題 多選題 選填題 混合題 配分 總分

第一章 數與式 1, 2 10

第一冊 第二章 直線與圓 8 5 25

第三章 多項式函數 9, 12 10 高中數學LINE@

第一章 三角 20 6

第二章 數列與級數 0
第二冊 26
第三章 數據分析 10 5

第四章 排列組合與機率 3 16, 17 15


108課綱平台
第一章 正弦函數與週期性數學模型 18, 19 9

第二章 指數與對數與按比例成長模型 13 5
第三冊 B 34
第三章 平面向量與平面上幾何圖形的
4, 7 11 14 20
比例應用

第一章 空間概念與圓錐曲線 6 5 線上題測

第四冊 B 第二章 矩陣 5 5 15

第三章 機率 II 15 5

111學測數學B-付印.indd 1 2022/1/28 下午 03:52:0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