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環境保護法規 112 學年度

三、環境保護之法律手段與正當法律程序

3.1 環境保護之法律手段

◎民法:

1.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民法§184:
因故意或過失1,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
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
失者,不在此限。

民法§195: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
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以金額賠償之請求權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
訴者,不在此限。
前二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
節重大者,準用之。

1
刑法§13: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為故意。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
刑法§14:
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

3-1
環境保護法規 112 學年度

2.危險製造人侵權責任:
民法§191-3:
經營一定事業或從事其他工作或活動之人,其工作或活動之性質或其使用之工
具或方法有生損害於他人之危險者,對他人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但損害非由於其
工作或活動或其使用之工具或方法所致,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
不在此限。

3.妨害排除請求權(物上請求權)
民法§767:
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
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
前項規定,於所有權以外之物權,準用之。

4.氣響侵入禁止請求權
民法§793:
土地所有人於他人之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瓦斯、蒸氣、臭氣、煙氣、
熱氣、灰屑、喧囂、振動及其他與此相類者侵入時,得禁止之。但其侵入輕微,或
按土地形狀、地方習慣,認為相當者,不在此限。

◎刑法:第十一章 公共危險罪

1.漏逸或間隔氣體罪
刑法§177:
漏逸或間隔蒸氣、電氣、煤氣或其他氣體,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九千元2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
年以下有期徒刑。

2.放逸核能、放射線罪
刑法§187-2:
放逸核能、放射線,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有
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2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12.02.08 修正)§1-1: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後,刑法分則編所定罰金之貨幣單位為新臺幣。
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時,刑法分則編未修正之條文定有罰金者,自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
法修正施行後,就其所定數額提高為三十倍。但七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至九十四年一月七日新增或修
正之條文,就其所定數額提高為三倍。

3-2
環境保護法規 112 學年度

3.妨害公眾飲水罪
刑法§190:
投放毒物或混入妨害衛生物品於供公眾所飲之水源、水道或自來水池者,處一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
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4.流放毒物罪
刑法§190-1:
1070613 修正 880421 增訂
投棄、放流、排出、放逸或以他法使毒物 投棄、放流、排出或放逸毒物或其他
或其他有害健康之物污染空氣、土壤、河川 有害健康之物,而生污染空氣、土壤、
或其他水體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河川或其他水體,致生公共危險者,處
或科或併科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廠商或事業場所之負責人、監督策劃人 廠商、事業場所負責人或監督策劃人
員、代理人、受僱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事 員,因事業活動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七
業活動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 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得併科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
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 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一年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下
犯第二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千元以下罰金。
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
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二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六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或第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犯第一項、第五項或第一項未遂犯之罪,
其情節顯著輕微者,不罰。

△涉及個人法益的部分,則可能包含殺人、致死、傷害、毀損等。(刑法第二十二章
殺人罪、第二十三章傷害罪、第三十五章毀棄損害罪等)

3-3
環境保護法規 112 學年度

△附屬刑法3:或稱實質刑法。係指雖有刑法之實質內涵,但無刑事法之名義之法律中
規定之刑法條款,也就是依附在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內之刑罰制裁條款。除環境法
外,其他例子有:證券交易法、銀行法、藥事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

◎行政法:

※以執行手段來看,可分為下列三種:
計畫性手段的環境法:如行政計畫。
管制性手段(直接管制手段)的環境法:如事前的管制、事後的監控、管
制措施的運用。
誘導性手段(間接管制手段)的環境法:即經濟誘因,如課徵環境污染特
別捐(或稱特別公課) 、補助改善費用、排放量交易制度、環保標章制度、
政府採購政策 4或其他財政措施等。

◎刑罰與行政罰:

 廣義與狹義的行政罰5:
廣義的行政罰包括:行政刑罰、行政秩序罰、懲戒罰、執行罰。

最高行政法院 83 年度判字第 2330 號判決(83/10/29):


【裁判要旨】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日連續處罰」應
屬執行罰性質,以按日連續處罰,作為督促行為人完成改善之手段。而非以行為
人繼續違反第七條第一項或第八條規定行為為處罰對象。故如主管機關於行為人
未完成改善前,怠於盡其輔導、督促行為人改善之權責,迨行為人已申報完成改
善後,主管機關始行使其職權,開單就限令改善期滿後,申報完成改善前之期間
內,按日連續處罰,顯已失其督促將來改善之意義,不能不謂為權力之濫用,依
行政訴訟法第一條第二項規定,自屬違法。

【裁判全文】「…惟行政罰有行政刑罰、行政秩序罰、懲戒罰及執行罰四種;所謂行政
刑罰,指對於違反行政法上之義務者,科以刑法上所定刑名之制裁;所謂行政秩
序罰,則指對於違反行政法上之義務者,科以刑罰之刑名以外之制裁;所謂懲戒
罰,指基於行政法上之特別權力關係所加之制裁;所謂執行罰,乃對於違反行政
法上義務者,為督促其將來履行義務,所加予之處置。要之,行政秩序罰係對於
行為人過去違反義務之行為之制裁,執行罰則係督促行為人將來履行義務之手

3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增訂六版,台大法律系,民國 87 年,第 14 頁。
4
可參考政府採購法(108.05.22)§96I:
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優先採購取得政府認可之環境保護標章使用許可,而其效能相同或
相似之產品,並得允許百分之十以下之價差。產品或其原料之製造、使用過程及廢棄物處理,符合
再生材質、可回收、低污染或省能源者,亦同。
5
參閱洪家殷,行政罰,翁岳生編《行政法》 (上)
,三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民國 95 年,第 617-618
頁。

3-4
環境保護法規 112 學年度

段,兩者性質有所不同,非得混淆 (本院四十五年判字第六十五號判例參照)。…」

狹義的行政罰以秩序罰為主要內容:行政機關基於維持行政秩序之目的,對於過
去違反行政義務者,所施以刑罰以外之處罰。

制裁過去的行為 vs.強制(未來)履行義務 → 秩序罰 vs.執行罰

◎(狹義)行政罰之種類: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

行政罰法(111.06.15 修正)§1:
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受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之處罰時,適用本法。但其他法
律有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

§2:
本法所稱其他種類行政罰,指下列裁罰性之不利處分:
一、限制或禁止行為之處分:限制或停止營業、吊扣證照、命令停工或停止使用、禁止
行駛、禁止出入港口、機場或特定場所、禁止製造、販賣、輸出入、禁止申請或其
他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處分。
二、剝奪或消滅資格、權利之處分:命令歇業、命令解散、撤銷或廢止許可或登記、吊
銷證照、強制拆除或其他剝奪或消滅一定資格或權利之處分。
三、影響名譽之處分:公布姓名或名稱、公布照片或其他相類似之處分。
四、警告性處分:警告、告誡、記點、記次、講習、輔導教育或其他相類似之處分。

刑罰與行政罰之區別:
空氣污染防制法(107.08.01)§54:
依本法規定有申請或申報義務,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申請、申報不實或於業務上作成
之文書為虛偽記載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五百萬
元以下罰金。

§67:
違反第三十二條第ㄧ項各款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其違反者為工商廠、場,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
依前項處罰鍰者,並通知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
得令其停止作為或污染源之操作,或令停工或停業,必要時,並得廢止其操作許可或勒令
歇業。

刑罰與行政罰之競合?

3-5
環境保護法規 112 學年度

3.2 正當法律程序

◎何謂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的原始意涵是,關涉人民權利的公權力運作,應該設置合理正當的法
定程序,俾保障人民有合理、公平參與及異議的權利』6

◎行政行為(行政程序)之正當法律程序:

行政程序法(110.01.20 修正)§1:
為使行政行為遵循公正、公開與民主之程序,確保依法行政之原則,以保障人民權益,
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特制定本法。

§2:
本法所稱行政程序,係指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締結行政契約、訂定法規命令與行
政規則、確定行政計畫、實施行政指導及處理陳情等行為之程序。
本法所稱行政機關,係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
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
受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行政機關。

行政處分、法規命令、行政規則:

§92I: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
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150I:本法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
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159I:本法所稱行政規則,係指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或長官對屬官,依其權限或職權為
規範機關內部秩序及運作,所為非直接對外發生法規範效力之一般、抽象之規定。

命令制定之程序

預告→陳述意見/聽證→告知決定(發布命令)、說明理由(回應評論)

具體裁決之程序

預告→陳述意見/聽證→告知決定、說明理由、教示救濟途徑→公正作為

6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 610 號解釋(95.3.3)大法官許玉秀、林子儀、許宗力部分協同意見書。

3-6
環境保護法規 112 學年度

違反程序之後果: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

得(可)補正
違反行政程序
之行政處分或
得撤銷
法規命令
不能補正
無效

➢ 行政處分之補正
行政程序法§114:
違反程序或方式規定之行政處分,除依第一百十一條規定而無效者外,因下列情形
而補正︰
一、須經申請始得作成之行政處分,當事人已於事後提出者。
二、必須記明之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
三、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於事後給予者。

➢ 行政處分之無效
行政程序法§111:
行政處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無效︰
一、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
二、應以證書方式作成而未給予證書者。
三、內容對任何人均屬不能實現者。
四、所要求或許可之行為構成犯罪者。
五、內容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
六、未經授權而違背法規有關專屬管轄之規定或缺乏事務權限者。
七、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者。

➢ 違法行政處分之撤銷
行政程序法§117:
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機關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
其上級機關,亦得為之。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得撤銷︰
一、撤銷對公益有重大危害者。
二、受益人無第一百十九條所列信賴不值得保護之情形,而信賴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
其信賴利益顯然大於撤銷所欲維護之公益者。

§118:
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但為維護公益或為避免受益人財產上
之損失,為撤銷之機關得另定失其效力之日期。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