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教 案

授课学时 2 学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章
第五章 定积分 第 1 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
节)

教学目标 掌握定积分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掌握定积分的概念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练结合法/板书教学

教学准备 教材,辅助教材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定积分问题举例
1. 曲边梯形的面积

设 y  f ( x) 在 区 间
a, b 上 非 负 、 连 续 。 由 直 线 x  a, x  b, y  0 及 曲 线
y  f ( x) 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由于曲边梯形的高是变动的,所以不能直接

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而如下考虑:将区间 划分为很多小区间,在每个
 a, b 
小区间上用其中某一点处的高来近似的代替同一个小区间上的窄曲边梯形的变
高,那么,每个窄曲边梯形就可以近似的看成这样得到的窄矩形 ,而将这些所有窄

矩形的面积之和作为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并把区间 无限细分下去,使得
 a, b 
每个区间的长度都趋于零,则这时所有窄矩形的面积之和的极限值就可定义为曲
边梯形的面积.现将计算方法详述如下:


a, b 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a  x0  x1  x2    xn 1  xn  b
,把区间
a, b 分成 n 个小区间

,其长度依次为:

△ x1  x1  x 0 △x 2  x 2  x1
, ,…, △ x n  x n  x n 1 .

在每个小区间上 
xi 1 , xi 
任取一点  i ,以 
xi 1 , xi  f (i )
为底,为 高的窄矩形近似地
替代第 i 个窄曲边梯形,这样得到的 n 个窄矩形地面积之和作为所求曲边梯形面积
A 的近似值,即
n
A   f (i )xi
i 1

  max  x1 , x2 , , xn 


并记 ,则   0 当时,取上述和式的极限,便得曲边梯
形的面积
n

A lim f ( )△x


0 i 1
i i

S  lim v( )△t


0 i 1
i i
1、 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设某物体作直线运动,已知速度 v  v(t ) 是时间间隔[ T1 ,T2 ]上 t 的连续函

数,且 v(t )  0 ,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所经过的路程 s

在[ T1 ,T2 ]内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T1  t 0  t1  t 2   t i 1  t i    t n  T2

把[ T1 ,T2 ]分成 n 个小段

t 0 ,t1 t i 1 , t i t n 1 , t n
[ ],[ t1 ,t 2 ],…,[ ],…, [ ]

各小段时间长依次为

t1  t1  t 0 , t 2  t 2  t1 ,  , t i  t i  t i 1 ,  , t n  t n  t n 1 ,

相应各段的路程为

s1 , s 2 , , si , , s n

在[
t i 1 , t i
]上任取一个时刻
 i (t i 1   i  t i ) ,以  i 时的速度 v( i ) 来代替[

t i 1 , t i
]上各个时刻的速度,则得

si  v( i )t i (i  1 , 2 ,  , n)

进一步得到

s  v( 1 )t1  v( 2 )t 2    v( n )t n

 v(
i 1
i )t i
=


  maxt1 , t 2 , , t n ,当  0 时,得

n
s  lim  v( i )t
 0
i 1

二、定积分定义

定义 1 设函数 f (x) 在 a, b 上有界,在 a, b 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a  x0  x1  x2    xn 1  xn  b a, b
[ x0 , x1 ], [ x1 , x 2 ],  , [ x n 1 , x n ],

各个小区间的长度依次为

x1  x1  x0 , x 2  x 2  x1 ,  , x n  x n  x n 1
.

在每个小区间[
xi 1 , xi
]上任取一点
 i ( xi 1   i  xi ),对应函数值为 f ( i ) 作小区

xi f ( i ) f ( i )xi (i  1,2,  , n),


间长度 与 的乘积 并作出和

n
S   f ( i )xi
i 1 .


  max{x1 , x 2 , , x n } , 如 果 不 论 对 [a , b] 怎 样 分 法 , 也 不 论 在 小 区 间 [

xi 1 , xi
]上点
 i 怎样取法,只要当   1 时,和式 S 总趋于确定的极限 I ,这时我们

称这个极限 I 为函数 f (x) 在区间 [ a , b] 上的定积分(简称积分), 记作 


a
f ( x)dx
,

n
b
lim  f ( i )xi
 a
f ( x)dx
=I =
 0
i 1 ,

其中 f (x) 叫做被积函数, f ( x) dx 叫做被积表达式, x 叫做积分变量, a 叫做积分下

限, b 叫做积分上限, [ a , b] 叫做积分区间.

注 (1)积分区间有限,被积函数有界;
(2)与“分法”、“取法”无关;
(3)定积分的值与积分变量的选取无关
b b
a
f ( x)dx   f (t )dt ;
a

(4) f (x) 在 a, b 有界是 f (x) 在 a, b 可积的必要条件, f (x) 在 a, b 连续

是 f (x) 在 a, b 可积的充分条件。

f (x) a, b f (x) a, b


接下来的问题是:函数 在 上满足怎样的条件, 在 上一

定可积?以下给出两个充分条件。

注意:积分与积分变量无关,即:
b f (x) b[a , b] b f (x) [ a , b]

a
f ( x)dx   f (t )dt   f (u )du
a a
f (x) a, b f (x) a, b
定理 2 设 在区间 上有界,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则 在

上可积。

如果我们对面积赋以正负号,在 x 轴上方的图形面积赋以正号,在 x 轴下方的


b

图形面积赋以负号,则在一般情形下,定积分
 a
f ( x)dx
的几何意义为:它是
介于 x 轴、函数曲线 y  f (x) 的图形及两条直线 x = a 、 x = b 之间的各部分
面积的代数和。

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 9

教学反思 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边讲边练

注:1.每 2 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3.
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4.要求教师上课必带教案。5.“备注”填写历年更新的内容
(手写)。6.教案可带附件(课程内容补充材料)。
教 案
授课学时 2 学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章
第五章 定积分 第 1 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
节)

教学目标 掌握定积分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掌握定积分的概念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练结合法/板书教学

教学准备 教材,辅助教材
教学过程: 备注:

三、定积分的性质

为了以后计算及应用方便起见,首先,我们作如下补充规定:
b

1. 当 a  b 时,

a
f ( x)dx
=0;
b a

2. 当 a  b 时, a b  f ( x)dx
=-
 f ( x)dx

由上式可知,交换定积分上、下限时,绝对值不变而符号相反.
假设下列性质中所列出的定积分都时存在的.

a  f ( x)  g ( x)dx = a f ( x)dx  a g ( x)dx


b b b

性质 1
n

  f ( x)  g ( x)dx
b

a
lim

  f ( )  g ( )△x
0 i 1
i i i
证明 =
n n

lim

0 i 1
f ( i )△ xi  lim  g ( i )△ xi
 0 i 1
=
b b

=

a
f ( x)dx   a
g ( x)dx
b b

性质 2
a
kf ( x)dx k  f ( x)dx
= a
( k 是常数)
性质 3 设 a  c  b ,则
b c b
 a
f ( x)dx
=
 a
f ( x)dx
+
 c
f ( x)dx

这个性质表明定积分对积分区间具有可加性,而且不论 a, c, b 的相对位置如何,此等

式总是成立的.

性质 4 如果在区间 a, b 上, f ( x)  1 ,则
b b
 1dx = 
a a
dx
=b  a
性质 5 如果在区间 a, b 上, f ( x)  0 ,则
b
a
f ( x)dx  0 (a  b)

推论 1 如果在区间 a, b 上, f ( x)  g ( x) ,则
b b
 a
f ( x)dx  
a
g ( x)dx ( a  b)
b b

推论 2
 a
f ( x)dx   f ( x) dx
a ( a  b)

性质 6(估值定理) 设 M 及 m 分别是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b
m(b  a )   f ( x)dx  M (b  a)
a ( a  b)
据此性质,利用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可以估计积分值的大致
范围.

性质 7(积分中值定理 ) 如果函数 f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则在积分区间

a, b 上至少存在一个点  ,使下式成立:

b
 a
f ( x)dx  f ( )(b  a ) ( a  b)
这个公式叫做积分中值公式.
1

例1 利用定积分几何意义,求定积分值
 0
1  x 2 dx

解 上式表示介于 x  0 , x  1 , y  0 ,
y  1  x 之间面积 2

1 
所以
 0
1  x 2 dx 
4

2 1 1 1
 dx 
例 2 证明
3 0
2 x x 2
2

2
9  1 9
2  x  x2   x  
证明 4  2  在 0,1 上最大值为 4 ,最小值为 2

2 1 1 1
练习设计 2  0 1 1
2  2 课后习题 9
33 2  x 
2 x
∴ 2xx 2
教学反思 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边讲边练

注:1.每 2 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3.
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4.要求教师上课必带教案。5.“备注”填写历年更新的内容
(手写)。6.教案可带附件(课程内容补充材料)。
教 案
授课学时 2 学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章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节)
理解积分上限函数的定义及有关运算
教学目标
掌握牛顿_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重、难点 掌握牛顿_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练结合法/板书教学

教学准备 教材,辅助教材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于速度函数之间的关系

由 第 一 节 知 , 物 体 在 时 间 间 隔 T1 , T2  内 经 过 的 路 程 可 以 用 速 度 函 数 v(t ) 在

T1 , T2  上的定积分

T2
T1
v(t )dt

来表达;另一方面,这段路程又可以通过位置函数 s(t ) 在区间 T1 , T2  上的增量


s (T2 )  s (T1 )
T2

来表达.由此可见,位
 T1
v(t )dt
置函数 s(t ) 与速度函数 v(t ) 之间又如下的关系:
T2
T1
v(t )dt
= s (T2 )  s (T1 )

而 s (t ) = v(t ) ,即位置函数 s(t ) 是速度函数 v(t ) 的原函数,所以上述关系式表示, 速度函数

v(t ) 在区间 T1 , T2  上的定积分等于 v(t ) 的原函数 s(t ) 在区间 T1 , T2  上的增量

s (T2 )  s (T1 )
上述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普遍性
二、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设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连续,并且设 x 为 a, b 上的一点,则称


x
 a
f (t )dt

为积分上限 x 的函数,记为
x
 ( x)   f (t )dt ( a  x  b)
a

此函数具有如下重要性质:

定理 1 如果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连续,则积分上限的函数


a, f (xb) a, b ((xx)) d x f x(tf)(dttf)dt
(x) a, b
dxa a  f ( x)
( a  x  b)
x
 ( x)   f (t )dt
a

就是 f (x) 在 a, b 上的一个原函数

三、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定理 3 如果函数 F (x) 是连续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的一个原函数,则

b
a
f ( x)dx  F (b)  F (a )
(1)

证明 已知函数 F (x) 是连续函数 f (x) 的一个原函数,又根据前面的定理知


道,积分上限的函数

x
 ( x)   f (t )dt
a

也是 f (x) 的一个原函数。于是这两个原函数之差为某个常数(第四章第一
节),即

F ( x)   ( x)  C (2)

在上式中令 x  a ,得 F (a)   (a)  C .又由  (x) 的定义式及上节定积分的补充


x

规定知  (a)  0 ,因此, C  F (a) .以 F (a) 代入(2)式中的 C,以



a
f (t )dt
代入
(2)式中的  (x) ,可得

x
 a
f (t )dt  F ( x)  F (a )

在上式中令 x  b ,就得到所要证明的公式(1).

注 由积分性质知,(1)式对 a  b 的情形同样成立.为方便起见,以后把
F (b)  F (a ) F ( x)ba
记成 。公式(1)叫做牛顿(Newton)-莱步尼兹(Leibniz)公
式,它给定积分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简便的计算方法,也称为微积分基本公
式。

例1 计算定积分 。

解 。
3 1
例.2 计算

1 1 x2
dx

1 7
dx arctan x 1  
3

3

解:
1 1 x 2
= 12

1 dx
例3
 2 x

dx  ln x  2  ln 1  ln 2   ln 2
1
1 1

解:
 2 x

例.4 计算 y  sin x 在[ 0,  ]上与 x 轴所围成平面图形的面积。


A   sin xdx   cos x 0  2

0
解:

例5 求

0
解 易知这是一个 0 型的未定式,我们利用洛必达法则来计算。

因此


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 6

教学反思 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边讲边练

注:1.每 2 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3.
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4.要求教师上课必带教案。5.“备注”填写历年更新的内容
(手写)。6.教案可带附件(课程内容补充材料)。
教 案
授课学时 2 学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章
第五章 定积分 第 3 节 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1)
节)

教学目标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练结合法/板书教学

教学准备 教材,辅助教材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定积分的换元法

定理 假设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连续,函数 x   (t ) 满足条件

(1)  ( )  a,  (  )  b ;

(2)  (t ) 在  ,  或者  ,  上具有连续导数,且其值域 R  a, b ,则有


b 

= 
a
f ( x)dx  f [ (t )] (t )dt

此公式叫定积分的换元公式.
注 (1)用 x   (t ) 把原来的变量 x 代换成新变量 t 时,积分限也要换成相应于新变
量 t 的积分限;
(2)求出 f [ (t )] (t ) 的一个原函数  (t ) 后,不必要再把  (t ) 变换成原来变量
x 的函数,而只要把新变量 t 的上、下限分别代入  (t ) 相减就可以了.
a

例1 计算
 0
a 2  x 2 dx ( a  0)

解 设 x  a sin t ,则 dx  a cos tdt ,且



t
当 x  0 时, t  0 ;当 x  a 时, 2 ,于是有
 
a a2

0
a  x dx  a
2 2 2
 0
2 2
cos tdt
= 2

0
2 (1  cos 2t )dt


a2  1  2  a2
t
 2 sin 2t 
2  0 = 4
=

例2 计算
 0
2 cos 5 x sin xdx

 


0
2 cos 5 x sin xdx   2 cos 5 xd (cos x)
= 0

 cos 6 x  2
   (0  1 )  1
 6 0 = 6 6
=

在例 2 中,如果我们不明显地写出新变量 t ,那么定积分的上、下限就不要变更.

例3 计算
 0
sin 3 x  sin 5 x dx
.
3
 3 


sin x( cos x)dx
2
 sin x  sin x dx 
3 5 2 sin x cos xdx
2 
0 0 2
解 = +
3
 3 

 0
2 sin xd (sin x)
2
 
2
sin 2 xd (sin x)
= -

 
2  5 2
2 5

 sin 2
x
 sin x 
2
5  5 
= 0 - 2

2 2
 ( )
=5 5

4
=5
 
 , 
如果忽略 cos x 在  2  上非正,而按
3
sin x  sin x  sin x cos x
3 5 2

计算,将导致错误.

例4 证明: (1)若函数函数 f (x) 在区间  a, a 上连续且为偶函数,则


a a

a
f ( x)dx
=2
 0
f ( x)dx

(2)若函数函数 f (x) 在区间  a, a 上连续且为奇函数,则


a

a
f ( x)dx
=0.
a 0 a



a
f ( x)dx
=
 a
f ( x)dx
+
 0
f ( x)dx
0

对积分
 a
f ( x)dx
作代换 x  t ,则得
0 0 a a
a
f ( x)dx
=-
 a
f (t )dt
=-
 0
f (t )dt
=
 0
f ( x)dx

所以
a a a
 a
f ( x)dx
=
 0
f ( x)dx
+
 0
f ( x)dx

f (xf )a( x)  f (a x) 2 fa ( x)


 f ( x)0dx
[ f ( x2) f f( x()dx
x)]dx
a = 0
所以
a a
 f ( x)dx 2  f ( x)dx
a 0
=

(2)若 f (x) 为奇函数,则


f ( x)  f ( x) =0
所以
a
a
=0
f ( x)dx

利用本例,常可简化计算奇函数,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定积分.

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 2

教学反思 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边讲边练

注:1.每 2 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3.
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4.要求教师上课必带教案。5.“备注”填写历年更新的内容
(手写)。6.教案可带附件(课程内容补充材料)。
教 案
授课学时 2 学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章
第五章 定积分 第 3 节 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2)
节)

教学目标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练结合法/板书教学

教学准备 教材,辅助教材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定积分的换元法

定理 假设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连续,函数 x   (t ) 满足条件

(1)  ( )  a,  (  )  b ;

(2)  (t ) 在  ,  或者  ,  上具有连续导数,且其值域 R  a, b ,则有


b 
a
= 
f ( x)dx  f [ (t )] (t )dt

此公式叫定积分的换元公式.
注 (1)用 x   (t ) 把原来的变量 x 代换成新变量 t 时,积分限也要换成相应于新变
量 t 的积分限;
(2)求出 f [ (t )] (t ) 的一个原函数  (t ) 后,不必要再把  (t ) 变换成原来变量
x 的函数,而只要把新变量 t 的上、下限分别代入  (t ) 相减就可以了.
例1 设函数

 xe  x ,
2
x0

 1
, 1  x  0
f (x) = 1  cos x

计算
 1
f ( x  2)dx
.
解 令 x  2  t ,则 dx  dt ,且
当 x  1 时, t  1 ;当 x  4 时, t  2 .
于是
4 2
1
f ( x  2)dx
=
 1
f (t )dt

dt 2

2
te t dt
0

= 1 1  cos x + 0

0
 t  1 t 
2
1 1 4 1
 tan 
2

2  1  2
e  tan  e 
= 0 = 2 2 2
π cos x π
cos x
 0
cos x  2 sin x
2 2
dx   2π
2 1  sin x
2
dx
例2

π
π
1 π
 2
d sin x  2 arctansin x 2

0
1  sin 2 x 0
2
π π

例3  0
x cos2 x  cos4 xdx   0 x cos x sin x dx

π

  xcosxsinxdx    xcosxsinxdx
0
2

1 π2 1 π
  0 xd sin 2 x   π x d sin 2 x
2 2 2

2 x2 2 x2
0 dx   0 dx
例4
2x  x 2 1 - (x  1) 2

法一 设 x - 1  sin t

π
(1  sin t) 2 π
3
 
2
π
cost
cos t dt  2 02 (1  sin 2 t)dt  π
2
2

法二 设 x  2sin 2 t 原式

π
3!! π 3
 8 2
sin 4 t dt  8    π
0
4!! 2 2
一、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根据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可得
b b
 u( x)v ( x)dx = u ( x)v( x) -  u ( x)v( x)dx
a
b
a a

或记作
b b
a
udv
= uv  -
b
a
 a
vdu

此公式即定积分的分部积分公式.公式表明原函数已经积出的部分可以先用上、
    
1x  0 11 t  10
1t ext3xt t1 xt t
1 1 21
e1 t
1 1 1
t , dxx  2tdt
120arcsin
e x dx2earcsin

22x dx tete2xdx
 dt2021e dt
 
tde
0 0
12 2 2 dx
0 0
0 xdx 12
0 .
2 x6arcsin
0 1
2 x 0
0 0x2
1 x 2
 
1
1 
.  1 x 2 2
0
=2 6

 3
 1
= 12 2
1

例2 计算
 0
e x dx
.

先用换元法,令 x  t ,则 x  t , dx  2tdt ,且
2

当 x  0 时 t  0 ; 当 x  1 时 t  1.
于是
1 1 1
0
e x dx 2 te t dt 2 tde t
= 0 = 0

  - 2 e dt
1
1 t
2 te t 0 0
=

=
2e  2 e t   1
0

= 2e  2(e  1)  2 .

例3 设
f x  在  , 连续

证明:
 0
x
f(u)(x-u)du   0
x
 u

0

f(x)dx du

x
u x u
u  0 f(x)dx    0 ud  0 f(x)dx
证明 右边 = 0

x x
 x  0 f(x)dx   0 uf(u)du

x x
 x  0 f(u)du   0 uf(u)du
x
  0 (x-u)f(u)du

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 2

教学反思 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边讲边练

注:1.每 2 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3.
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4.要求教师上课必带教案。5.“备注”填写历年更新的内容
(手写)。6.教案可带附件(课程内容补充材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