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6

開示集要

The Discourse Summaries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

前言

葛印卡老師說過:「惟有實修才能解脫,光是討論沒有用。」參加內觀課程是跨出堅實步伐,邁向解脫之路的良機。在課程
中學員可學習如何排除日常生活中惱人的緊張及偏執,因而學得如何時時刻刻都過得快樂平和且有效率。一方面學員
也可一步步地朝向人類所能企求的最高目標邁進:淨化心靈,自所有痛苦中解脫,完全的證悟。
上面所提的任何一項均無法僅由思考或盼望而達到。人們必須以實際行動來達成目標。因此內觀課程總是特別強調實
際的修行練習,而不允許哲理的辯論或學術的討論,當然也不問與實修無關的問題。學員應儘可能經由自身的領悟去尋
找答案。老師會提供實修中所需要的各種指導,但一切還是要靠學員自己去實際地應用:自己的仗必須要自己打,要努
力才能解救自己。
除了強調實修,為使學員更深入了解修行的內容,提供適當的解說是必需的,因此每天晚上葛印卡老師都會有「法」的開
示,對當天的體驗注入新的啟發,同時也澄清一些修行方法上的問題。葛印卡老師警告說,這些開示,不是知性或情緒
上的娛樂,主要是讓學員了解該做什麼及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此學員才能以正確的方法練習而得到適當的效果。
這些開示在本書以精要的形式集結呈現,總共十一次的開示涵蓋了佛陀教誨的各個層面。然而並不是以學術或分析的
角度切入,而是以非常生動而連貫的整體呈現給學員,所有的不同面貌展現出基本的一致性:靜坐禪修的體驗。此實修
的經驗才是照亮生命最耀眼的法中珍寶。
沒有實修的經驗,就無法充分了解開示的內容,也就是佛陀教誨的真正涵意。但這並不否定對教導的知識性了解之價
值,因知性的了解對於靜坐實修是重要的支持,雖然靜坐禪修本身事實上是超越知識理解的領域。
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我們出版這本小冊子,簡要介紹每天的開示內容,主要目的在提供參加葛印卡老師所教的內觀禪修
課程學員們一些啟示及指導。對於其他閱讀此書的人,我們希望他們受到此書的鼓勵,也來參加內觀十日課程,來體驗
一下書本提到的經驗。
未參加過課程的讀者,千萬不可將本書當做自己在家中學習內觀的自修手冊,以之代替參加課程。靜坐禪修是嚴肅的
事,特別是內觀修行方法,它涉入心的深處,不可隨便兒戲。學習內觀最好還是參加正式的十日課程,有適當的環境及
老師來協助學習及禪修,如果有人不顧此警告,想要用閱讀此書來自學內觀,那麼他完全是自冒風險。
幸運的是,內觀課程目前定期在世界各地的內觀中心舉辦,地址詳列在本書後面,課程表可以寫信去索取。
本書的內容主要是葛印卡老師於1983年8月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內觀中心的開示。而第十天的內容則是葛印卡老師在1984
年8月於該地的開示。
葛印卡老師已看過這些內容,並且同意出版,但是他本人沒有時間逐字檢視全書,因此讀者們可能會發現一些誤失,錯
不在於老師或他的教導,都是我本人的責任,歡迎批評指正。
願此本小冊子有助於「法」的修行實踐。
願一切眾生快樂!
威廉.哈特
William Hart

附註

葛印卡老師提到的佛陀及弟子的語錄,均是節錄自巴利經典中之律藏(Vinaya-pitaka)及經藏(Sutta-pitaka)(有許多引句出
現於兩者,在此時均引自經藏。)除此之外,也引用了一些大藏經後期的巴利文獻。在開示中葛印卡老師通常以普通用語
敘述,而不是逐字翻譯巴利文原文,目的在將每一章節的精義用淺顯的文句呈現出來,強調它與內觀靜坐禪修的相應之
處。
本書中對巴利文所做的解釋,皆出自葛印卡老師的開示,書後附有巴利文的中文翻譯,是為了對所引據的原文作更正確
的翻譯,同時仍著重於禪修者的觀點。
在書中所使用的巴利詞句已減到最少,引用時為了保持一貫性,巴利文均以複數形態呈現,例如 savkhara 習性反應(行)
的複數是 savkhara,kalapa次原子粒子的複數是 kalapa,parami 波羅蜜(福慧資糧)的複數是 parami。
第一天開示

開始時的障礙~內觀禪修的目的~為何以吸呼作為入手處~心的本質~何以會有障礙及如何克服~應注意事宜

第一天會有很大的障礙而且不舒服,部分原因是不適應整天的靜坐禪修,但主要是因為你們開始學的這種靜坐,是要你
們覺知呼吸,除了觀察呼吸沒有別的。
如果在覺知呼吸之外,另外加上不斷重覆某個字句、唸咒、或持誦神佛名號,或是觀想某位神或菩薩的形像,也許會較
快較容易集中心念,而不會有這許多的不適。但是,你必須只觀察純粹自然的呼吸,不去調息,也不加任何持名或觀想。
之所以會有以上的限制,是因為內觀的最終目的,並不是集中心念。心的專注只是助力,幫助引導到更高的目標,也就
是淨化內心,根除內心所有的染污與不淨,從痛苦中得到解脫,得到完全的證悟。
每當心中生起染污不淨,譬如生氣、憎恨、激情、恐懼等,人就會變得痛苦。不如意的事發生了,人就繃得緊緊的,內心
開始打結。而當所求不遂時,人同樣會在心裏製造緊張。人的一生就不斷重覆這種過程,一直把身心兩方面都綁得死死
的,難以自拔。而且人們不會只讓自己承受這些痛苦,還會將之轉移發洩給周遭接觸的人,這當然不是良好的生活之
道。
你們來參加這個禪修課程,是在學習生活的藝術,學著如何過內心安詳和諧的生活,同時帶給別人安詳和諧;學習一天
天快樂地過日子,同時一步步提昇心靈,達到完全清淨自在的最高喜樂,心中無私無我、充滿慈悲,樂見別人的成就,心
境平等不二。
要學習和諧生活的藝術,首先要找出不和諧的原因,而這原因總是內在的,因此你必須向內省視來探查真相。禪修可以
幫助你探討自己的身心,人對自己的身心是如此的執著,因而造成緊張及痛苦。人必須在經驗層次上先體證到自己身心
的本質,此後才可能有超越心物的經驗。所以這是個實現真理、領悟自我的修行方法,是在探討所謂的「我」的實相。我
們也可以說這是體現「神」的修行方法,因為「神」就是真理,就是愛,就是純淨。
直接體悟實相最重要。要能夠「認識自我」,從一開始的浮面、明顯、粗重的實相,到比較微細的實相,乃至於心物最微細
的實相。經歷過這一切之後,就能進一步去體驗超越心物的究竟實相。
呼吸是踏上這個旅程的良好起點。如果藉諸自造的想像,像是持名或觀想,只會導向更多的想像、更多的虛幻;這無助於
讓人探索發現較微細的自身實相。要穿透洞察到較微細的實相,就必須從實相入手,從像呼吸這樣明顯粗重的實相開
始。進而言之,如果使用持名或觀想,那麼這修行方法就落入宗派之別,因為持名或觀想都會被界定侷限在某個地區文
化或某個宗教,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可能會無法接受。世間苦是眾人皆有之病,因此要克服這個通病,就不能落於宗派之
別,而應放諸四海皆準。覺知呼吸就滿足了這個要求,每人皆有呼吸,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觀察呼吸這件事。修行道路
上的每一步,都得完全摒除宗派之見才行。
呼吸是探討自身實相的一個工具。在實際的經驗層次上,你對自己的身體所知甚少,你只知道身體的外在表面、可以有
意識地控制的一些器官及機能。你對不受你控制的體內器官一無所知,對構成你全身的細胞組織一無所知,這些都無時
不在變動。身體各部位一直產生無數的生化及電磁反應,但你對它們一無所知。
在這條修行路上,你必須察知你所有未知的層面,而呼吸將是一大助力。呼吸是已知到未知之間的橋樑,因為呼吸這項
身體機能,兼具意識及無意識、刻意及自然運作的模式。你們一開始用有意識的刻意呼吸,接著進展到覺知自然正常的
呼吸,然後再進一步,覺知更加微細的自身實相。每一步都是實相,每一天你都將更進一步穿透,發現身心更微細的實
相。
今天只要求你們觀察呼吸的生理功能,但在此同時,你們也都在觀心察意,因為呼吸的本質和人的心理狀態緊密相連。
只要心中生起任何不淨、任何染污,呼吸就變得不正常,變得比較急促、比較沈重。當不淨之念過去,呼吸又變得輕柔。
也就因此呼吸不僅可以幫助探討身體的實相,也可以探討心的實相。
你們今天開始經驗到的一個心的實相,是它總是從一個所緣(對象)游移到另一個所緣的習氣。它不想停留在呼吸上,或
是專注在任一所緣之上,總是不停地流轉。
心在游移流轉時,都到哪去了呢?你們從修習中可以得知,心不是跑到過去,就是跑到未來。這是心的習氣,它不想停
留在當下此刻。事實上,人要活在當下才對,過去的都已經過去,未來的也都要等到它成為現在,否則非你所能及。在有
助於你面對當下此刻時,憶念過去及設想未來有其必要;但是由於根深蒂固的習氣,心一直想要丟下當前實相,逃往不
可得的過去或未來,因此這顆不定的心總是焦躁不安、苦不堪言。你們在此所學的修行方法,叫做生活的藝術,而人生
只能活在當下此刻。因此,第一步是要學如何活在現在這一刻,把心放在當前的實相,也就是從鼻孔吸入或呼出的氣
息。雖然粗淺,但這是當下此刻的實相。當心念流失時,就微笑著、不慌不忙地接受這個事實:心念因為舊習氣而流失
了。你一旦知道自己心念流失,自然而然會再轉回來覺知呼吸。
你很容易就會發現,心念老是在過去或未來中流轉。這些念頭是什麼類型呢?今天你們都已發現,念頭有時毫無條理的
生起,沒有頭緒可言。這樣的心理行為,一般被視為癲狂的徵兆,現在你們已發現,你們也一樣瘋狂,迷失在無明、虛幻
及錯覺之中,這叫作癡(moha)。即使是有條理的念頭,也都具有樂或苦的所緣,如果是樂的話,人就產生喜愛的反應,進
一步形成貪愛執著,也就是貪(raga);如果是苦的話,人就產生排斥的反應,進一步形成瞋恨厭惡,也就是瞋(dosa)。心
一直充滿了貪、瞋、痴,其它的染污不淨都是從這三根本煩惱而起,每一種染污不淨都會使我們痛苦。
這個修行方法的目的,是淨化心,逐漸消除內在的負面情緒,從痛苦中解脫。這是深入人心潛意識的一項手術,目的在
找出並根除深藏其中的複雜情結。這修行方法的第一步就已經開始在淨化心,因為觀呼吸時,你們不僅集中心念,同時
也在淨化心。也許今天一整天,你的心只有片刻是完全專注在呼吸上,但這少許的片刻在改變心的習氣上是非常有用
的。在這片刻中,你覺知到當下的實相,氣息吸進或呼出鼻孔,沒有任何虛妄。你不會貪求更多的呼吸,或是對你的呼吸
生起瞋恨,你只是觀察,不對它起反應。這時的心脫離了三根本煩惱,它是純淨無染的,而這意識層面片刻的純淨無染,
對無意識所積存的不淨雜染有著強大的衝擊。這些正面和負面力量的交會,產生爆炸性的作用,深藏在潛意識中的不
淨,浮現到意識層面,以各種身心不適的方式呈現出來。
當一個人面臨這種情形,可能會變得焦躁,而使困難倍增。但是要了解的是,表面上的逆緣事實上是助緣,這是靜坐有
效的一個徵兆。深入無意識的手術已經展開,膿瘡開始流出來。這過程雖然讓人不適,但卻是消除膿腫、去除不淨染污
的唯一辦法。只要持續正確修行,這些困難都會逐漸消失,明天會比較順利,後天又更順利。一點一滴的,這些問題都會
過去,只要你如法修行。
沒人能替你修行,你得自己來。你必須自己去探究內在的實相,你必須自求解脫。
一些有關如何用功的忠告:

l 靜坐時要在室內,如果你在室外靜坐,直接和陽光及風接觸,你將無法進入心的深處。休息時間你們可以到戶
外。

l 你們只能在課程進行的限定範圍內活動。你們是在進行心的手術,因此必須留在手術室內。

l 下決心完成整個課程,不管你遭遇到怎樣的困難。當手術期間有問題產生,要記得你所下的這個決心。在課程期
間半途而廢有害無益。

l 同樣的,要下決心遵守所有的規定守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禁語。要遵守作息時間表,特別是在每天三個集體共
修的時段,一定要留在大廳。

l 避免飲食過量、昏昏沈沈及無故講話。

l 要完全的如法修行。不管你以前在別處讀過或學過什麼,在課程期間都先放到一邊,不加以批判責難。和其它修
行方法混用是很危險的事。如果有任何疑點,要問清楚。給這修行方法公平的試驗機會,這樣你們將獲益無窮。

l 要善加利用這段時間、這個機會、這個修行方法,讓自己從貪、瞋、痴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享受真正的安詳、真正
的和諧、真正的快樂。

祝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二天開示

放諸四海皆準之善與惡的定義~八正道:戒與定

第二天已過去了。雖然比第一天稍微好些,但許多困難還是存在。心是如此不安、焦躁、狂野,宛如一隻野牛或野象衝進
了人住的地方,造成很大的破壞。如果有智慧的人馴服了這頭野獸,就能將所有傷害人類的力量轉變成服務社會及利益
人類。同樣的,人心比起野象來,還要更有力,更可怕得多,必須經訓練馴服後才能充分發揮,為你所用。你必須很有耐
心,堅毅、持續不斷地用功練習。持續不斷的練習是成功的秘訣。
修行,必須靠自己用功,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去完成。已開悟的人,以最大的愛心與慈悲心,解釋了這條修行之道,但
他不能背著任何人走到終點目的地。因為在修行道上,每一步都必須靠自己走,自我奮鬥,以求解脫。一旦你開始修行,
所有護持正法的力量,都會開始幫助你,不過每一個人仍要靠自己走完修行道上的每一步。

要明白你已經踏上的修行之道是什麼,佛陀用很簡單的話來解釋:

諸惡莫作(不做任何罪惡、不道德的行為),

眾善奉行(只做虔誠正當的行為),

自淨其意(淨化心),

是諸佛教(這是覺悟者共同的教導)。

這是不分種族、文化背景、國家,人人都能接受的普遍正道。當失去了法的真諦,人們對善惡之定義產生了歧見,它變成
門戶之見的教派,每個宗派有自己對善惡的議論成見,以某種外在表現或執行某種儀式,或遵守某些信條來表示虔誠,
這都是分宗分派的定義,只能讓部份人士接受,並非所有的人皆能信受。但是正法有著放諸四海皆準的善惡定義。任何
行為,凡是傷害他人、干擾他人的平安和諧,就是罪惡不道德的行為;而任何幫助別人,給予別人安詳和諧的行為,都是
虔敬正當的善行。這是沒有任何偏狹的派別之分,合乎自然法則的定義。依照自然的法則,一個人會去傷害他人,必定
是先在自己內心產生了負面情緒─生氣、害怕、怨恨....等等,然後才在行為語言上做出有害他人的行動;而當一個人有不
淨心念時,他自己也置身在苦惱不安的情況下。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必定是先在心中生起了愛、慈悲、善意,才有助人的
行為;而一旦心中生起這些純淨特質,當下就會感到內在的祥和平靜。你幫助他人,同時也幫助自己;你傷害他人,也同
時傷害自己。這就是法(Dhamma)、真理、定律,亦即普遍性的自然的法則。
法的修行之道,稱為八正道(聖道),聖道意指任何人走上這條道路一定會成為一個高尚賢聖的人。八正道分為三部份:
戒、定、慧。戒(sila)是道德規範-戒除不正當的舉止言語。定(samadhi)-發展主宰自己心念的正當行為。修行戒和定是
有益的,但持戒與修定無法完全根除內心累積的不淨雜染。因此,必須修行法的第三部份:慧(pabba)-培養智慧、洞察
力,完全地淨化內心。

八正道中的戒
l 正語(samma-vaca)

正當的語言,清淨的口語行為。為了要了解什麼是正當的語言,必需先明白什麼是不正當的語言。說謊來欺瞞別人,背
後誹謗他人、造謠中傷、刺耳的話,傷害別人,惡毒誹謗,嘮嘮叨叨說廢話,全是不清淨的語言。戒除以上的不正當語
言,剩下的就是正當的語言。

l 正業(samma-kammanta)

正當的行為,純淨的身體行為。這條修行的道路只有一種尺度來衡量行為的清淨與否,無論是身體、語言、或心理的行
為,也就是它究竟有益他人或傷害他人。因此殺人、偷竊、強暴他人、不正當的淫慾、飲酒過量、酒後亂性等等的行為既
傷人亦害己。戒除上面各種不正當的行為,剩下來就是正當行為。

l 正命(samma-ajiva)

正當的謀生之道。每個人都需要有辦法謀生,並維持家計。但若謀生方法會傷害他人,就不是正當的謀生之道。或許不
是親自去做,而是鼓勵他人去做敗壞道德、墮落的行為,如販賣烈酒、經營賭場、販賣武器、買賣活生生的動物、或販賣
肉類,以上皆是不正當的謀生方法。而即使你位高權重,但賺錢的動機不良,只是利用剝削他人,也是不正當的謀生之
道。假如動機是服務人群,憑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服務社會,換取維持自己及家人生活的合法報酬,這就是正當的謀
生之道。
一般在家修行人,必須自給自足賺錢養家,但可能的危險是因賺錢而自我膨脹、自傲:為己盡量積聚財富,又輕視其他比
較不會賺錢的人,這樣的態度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因為自我愈膨脹,就愈與解脫背道而馳。因此正命的一個重要觀念
是捐獻布施,以部份所得與他人分享。那麼,人賺錢不但是利益自己,也是利益他人。
如果正法僅止於勸誡避免去傷害他人,那起不了作用。在理智上不難了解做壞事的壞處與做好事的益處,或者因敬重宣
導戒律的人而肯定其重要性。然而人們還是重覆犯錯,因為無法主宰自己的心。因此法的第二部份是定-增長主宰自心
的能力。

八正道中的定
l 正精進(samma-vayama)

正當的努力,正當的修練。當你練習時,已發現心是如此軟弱不定,反覆無常,這樣的心需經由修練使它堅強起來。正精
進有四個要領:

已生惡令斷滅(去除心中已有的種種不善)

未生惡令不生(閉絕任何不善的生起進入)

已生善令增長(任何心中已有的美德,保持並增長它)

未生善令生起(尚未有的某些美德,開發並培養它)

在練習觀呼吸(Anapana)時,你已開始實行以上的四個要領。

l 正念(samma-sati)

正確的覺知,覺知當下此刻的實相。關於過去只是記憶,關於將來只是期待、恐懼或想像。你透過持續對鼻孔附近,當下
所顯現的實相保持覺知來練習正念。你必須培養覺知整體實相的能力,從最粗顯的層面到最微細的層面。開始時,你注
意的是有意識的、刻意的呼吸,然後是自然輕柔的呼吸,再然後是呼吸的碰觸。接著你專注在更微細的層面,去觀察這
限定的小範圍內的自然的、身體的感覺。你可能會體驗到呼吸的溫度,發現呼出的氣會比吸進的氣暖一些。除此之外,
還有很多與呼吸無關的各種感受,如熱、冷、癢、脈動、振動、壓力、緊張、痛等等。你無法自己選擇感受,因為你不能創
造感受。只要觀察,保持覺知;是什麼感受、如何命名形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知感受的真相,而不作任何習性反
應。
你也察覺到心的舊習性,是一直在回憶過去與期盼未來中流轉,製造貪愛和瞋恨。藉修行正念,你開始戒除這舊習性。
並不是上完課你就會忘記過去的一切,也不去計畫未來。事實上你習於浪費太多精力在無謂的思考過去與未來,結果當
你真正需要記憶或計畫事情時,反而無能為力。經由培養正念,你會發現當你真的想要記起某件事,或對未來做最好的
計畫時,變得十分容易。你將能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

l 正定(samma-samadhi)

專注並非這修行方法之目的;你所培養的專注必須基於心念純淨。心中有貪瞋痴時,雖可專注,但不是正定。必須覺知自
身當下的實相,不起貪愛或瞋恨;持續不斷地時時刻刻保持這覺知,才是正定。
你謹慎遵守五戒,就是開始修戒。持續練習用心專注在這限定範圍內當下所呈現的實相,沒有貪愛或瞋恨,就是修定。
現在繼續努力用功練習,讓你的心更敏銳,這樣當你開始修慧時,你就能貫穿深入到潛意識,根除過去深藏在那裡的不
淨,而享受真正的快樂,解脫的快樂。
祝大家享有真正的快樂。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三天開示

八正道:慧(pabba)~聞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三個特質:無常、自我的虛幻本質(無
我)、苦~透視表相

第三天已過去。明天下午你將進入慧(pabba)的領域,八正道的第三部份。沒有慧則修行之道仍不完全。
持戒是踏上修行之道的第一步,也就是不傷害他人;但即使你不傷人,卻仍被自己心中產生之不淨雜染所傷害。所以要
修定(samadhi),學習控制自心,抑制不淨雜染的生起。然而,只是壓制並無法斷除不淨,不淨雜染仍然在潛意識中不斷
繁衍擴增,持續造成對自己的傷害。所以正法的第三步驟-慧:既不是放任,也不是壓抑,而是讓不淨雜染浮現並連根拔
除。當這些不淨雜染被根除,心便不再受污濁煩惱束縛。而一旦心淨化了,便會自然對他人充滿善意、慈悲,自然不會有
傷害他人之舉。相同地,也自然不會傷害自己,也就會有健康快樂的生活。所以,八正道的每一步驟必需導向下一步。戒
引導你去發展定-正確的專注;定引導你發展慧,淨化心的智慧;慧引導你至涅槃(nibbana),從所有不淨中解脫,完全證
悟。

八正道中的慧
l 正思惟(samma-savkappa)

正確的思考。智慧的開展並不需要等思考過程停止,思想還是存在的,只是思想的習性模式改變了。因為練習覺知呼
吸,心表層的染污開始去除。不再是貪愛、瞋恨、妄想等念頭,而是開始有正確健康的思想,思考正法及解脫之道。

l 正見(samma-ditthi)

正確的見解。這是真正的智慧,如其本然地了解實相,而不僅是顯現出的表相而已。
慧的開發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聞慧(suta-maya pabba),由聽聞或閱讀他人的話語而得到的智慧。聞慧非常有益,它啟
示你走往正確方向,但只有聞慧並無法使你解脫,因為事實上這只是借來的智慧而已。你接受它可能由於盲目的信仰,
或許由於瞋恨,恐懼若不信則會入地獄,也或許是由於貪求,希望藉信仰上天堂。以上任何一種情形,都不是你自己的
智慧。
聞慧的作用是引導你走向下一階段:思慧(cinta-maya pabba),智識上的理解。以理性去了解判斷所聽聞或閱讀過的道理
是否合邏輯,有價值,有益處;果真如此,你才接受它。這種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假如你將它視為終點而不再前進,
也就可能非常危險。有些人發展增長了智識上的理解,就自以為是很有智慧的人。他的一切知識只不過助長他自我膨脹
而已,他離解脫之道還十分遙遠。
思慧的正當功能是引導你進入下一階段:修慧(bhavana-maya pabba),由自身體驗而培養出來的智慧,這才是真正的智
慧。聞慧與思慧非常有用,如果它們能鼓勵指導你往前走。然而,只有實際體驗而得的智慧才能解脫,因為由親身體驗
而得,才是你自己的智慧。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三種不同的智慧。一個醫生開給病人一張處方,這個病人十分相信他的醫生,回家後每天背誦這張
處方,這可稱為聞慧。之後這個病人還不滿意,又回去找醫生,並且要求醫生解釋處方,為何必需用這藥?它有什麼作
用?這就是思慧。最後這個人終於服了藥,唯有如此他的疾病才能治癒。由此可知,只有第三步修慧,才能真正帶來利
益。
你們來參加這個課程,來親自服藥,來培養自己的智慧。要如此,你必須由親身體驗而瞭解。很多困惑之所以存在,是因
為各種事物所呈現的表相與它們的真正本質完全不同。要去除這些困惑,你必須由親身體驗產生智慧。而離開自身的範
疇,你無法體驗實相,那只是由理解得到知識而已。因此,你必需培養體驗自身實相的能力,從最粗顯直到最微細,以擺
脫所有的幻相、所有的束縛。
每個人都知道整個宇宙不斷地在改變。這個事實若只是知識上的理解,對你並無幫助,你必須在自身內體驗。也許一個
悲傷事件,例如有一位你的近親或密友去世,而迫使你面對無常的殘酷事實,並且開展智慧,看透追逐物質享受與和他
人競爭的徒勞無益。但是不久自我的舊習性又得逞,而智慧也逐漸消失。因為這智慧不是建立於直接的親身體驗上,你
尚未由自己身心裡面體驗到無常的實相。
世間的一切瞬息萬變,每一剎那都在生起、滅去,都是無常(anicca);但是變化過程的快速連續,造成了恆常的幻相。蠟
燭的火花與電燈的光線,都在不斷地變化。如果你的視覺能觀察到蠟燭火花不斷變化的過程,你就能破除幻相。但是電
燈光線的變化實在太快速而連續,你的視覺無法觀察到電的改變,所以這個錯覺幻相就較難打破。人可能可以發現到河
裡的流水是不間斷地流逝著,但如何能知道那在河中洗澡的人,本身也是同樣不停地變化著?
唯一可打破這幻相的方法就是向內探究,並體驗自己身心的實相,這就是喬達摩太子成為佛陀的修行方法。他揚棄所有
的成見,由檢視自身而發覺身心的真正本質。由表層淺顯的現象開始,漸漸貫穿深入到最微細的層次,他發現整個身
體,整個物質世界,都是由次原子粒子所組成,在巴利文中稱為 attha kalapa。他發現每一個次原子粒子都是由地水火風
四種元素及它們各自的屬性所組成。他發現這些次原子粒子是構成所有物質的基礎,而它們本身是以億萬分之一秒的
高速不斷地生起、滅去。事實上物質界沒有任何堅實的存在,只有燃燒和振動而已。現代的科學家已確認了佛陀的發
現,並由實驗証明這整個物質世界是由不斷快速生滅的次原子粒子所組成。然而這些科學家並沒有因而由所有煩惱痛
苦中解脫,因為他們的智慧,僅止於知識上的理解而己。他們之不同於佛陀,是他們沒有在自身直接體驗真相。只有對
自身的無常真相有了親身的體驗,才可能開始出離煩惱痛苦。
隨著對無常(anicca)的了知在自身內發展,智慧的另一層面也隨之顯現,也就是無我(anatta),沒有「我」,沒有「我的」。
在身心架構內,沒有任何東西延續過剎那;沒有任何可以稱為不變的自我或靈魂的。假如真有「我的」,那麼你必能擁有
它、主宰它,然而實際上你甚至不能主宰自己的身體,無論你如何企盼,你的身體依然在持續地變化、衰老。
然後智慧的第三個層面產生了:苦(dukkha)。假如你嘗試去執著佔有任何事物,而事物的變化卻非你所能控制,那麼你
也就必定為自己製造出煩惱。通常一般人認為痛苦是指不愉快的感覺經驗,但愉快的感覺經驗也同樣會成為痛苦之源,
如果你對它們產生執著的話,因為苦與樂都同樣無常。執著於無常的事物,結果必然會帶來痛苦。
當對於無常、無我與苦的了解增強,智慧也將顯現在日常生活中。就如同你學到向內穿透表相,探求實相,對於外在情
境,你也可以在看到表相的同時,也看到究竟真相。你會走出虛妄幻相而快樂健康地生活。
許多幻相是由表面看來堅實完整的現象所產生,例如形體之美的幻相。身體只有完整時才能顯出美麗,一旦分解開,個
別來看就不再有任何魅力,不再美麗了-不淨(asubha)。形體之美是膚淺明顯的表相,而非究竟的實相。
但了解形體之美的虛幻本質,也並非要你去嫌惡他人。當智慧呈現時,很自然地心會變得平衡、無所執取、客觀而純淨,
對一切充滿善念。體驗了自身的實相,就可以去除虛妄、貪愛與瞋恨,而生活得安詳快樂。
明天下午,當你們開始練習內觀(Vipassana)時,你們將跨出走進智慧領域的第一步。不要期待一開始就能立刻看到所有
次原子粒子在全身生起、滅去。沒有,剛開始總是粗重的、強烈的真相,而藉由持續保持平等心,逐漸地就能穿透到微細
的真相,到心、身、及心理內含的究竟真相,最終達到超越心身的究竟真相。
要達到這個目標,你們必須自己努力。所以你們要持戒嚴謹,因為持戒是禪修的基礎。繼續練習觀息法直到明天下午三
點。繼續在鼻孔範圍內觀察真相。持續使你的心敏銳,當你明天開始內觀時,你才能穿透到深層,洞察淨化深藏於內的
不淨雜染。為了你自己的好處,你自己的解脫,要耐心地、持續地、不間斷地用功。
願你們每一位都成功地走上解脫之道的第一步。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四天開示

如何練習內觀(Vipassana)的問題~業的法則~心行的重要性~心法四蘊:識、想、受、行~保持覺知和平等心是離苦之

第四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你們已經開始沈潛浸入正法的恆河,探究你全身各種感受的實相。在過去,由於無明,這些
感受使你加倍增添各種煩惱,但是,感受也能做為根除煩惱的工具。藉著學習觀察身體上的各種感受,並且保持平等
心,你已經邁出趨向解脫之道的第一步。
有些關於修行方法的問題,經常被提出來:

為什麼要按著順序移動注意力經過全身?為什麼要按這種順序?

任何順序都可以,但是必須要按某種順序移動。否則你可能會漏掉身體的某些部位,對那些部份就仍然盲目、空白。感
受是遍佈全身的,而就這個修行方法而言,培養出能體驗到全身感受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按著順序
移動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身上某個部位感覺不到感受,你可以將注意力停在那裡一分鐘。實際上全身各個部位,每個次原子粒子,都有感
受,只是非常微細,而你的心不夠敏銳警覺,無法感覺到,所以這部位似乎是沒有感受而空白的。在這部位停留一分鐘,
以平穩的、安靜的,平等的心觀察。不要貪求有所感受,也不要對沒有感受產生瞋恨。假如你產生貪愛或瞋恨,你就失去
了心的平衡,而不平衡的心是非常愚鈍的,它無法體驗比較微細的感受。假如保持平等心,則心變得較為敏銳、敏感,能
夠察覺到微細的感受。以平等心觀察這些沒有感受的部位大約一分鐘,不要太久。假如在這一分鐘內沒有感受出現,你
仍微笑著按順序移動下去。下一回在這部位再停留一分鐘,遲早你會在這部位開始體驗到感受,而且遍及全身都有感
受。如果你已停留一分鐘,仍然沒有任何感受,那麼在衣服蓋住的部位就試著感覺衣服的接觸,沒有衣服的部位就感覺
空氣的接觸。從這些表面的感受入手,慢慢地你將開始也感覺到其他的感受。

假如注意力正在身上某一部位,而感受卻在另一部位出現時,是否應該立即將注意力跳到產生感受的部位去觀
察?

不,你應繼續按順序移動,也不要試著去遏止已在身上另一部位產生的感受-你也辦不到的-只是不要去在意它。只要
觀察你的注意力到達的部位,按著順序移動。否則你會從一處跳到另一處而漏掉了許多部位,只觀察到一些較粗重的感
受。你必須訓練自己去觀察全身每一部位所有的不同感受,不論是粗重或微細的,是愉悅或不愉悅的,是清楚或微弱的;
所以千萬不要讓你的注意力在身上各處亂跳。

將注意力從頭到腳地移動一圈需用多少時間?

視不同的情況而定。方法是將注意力移到某一部位,一有感受就往下移動到另一部位。如果你的心夠敏銳,任何所到的
部位都立即感覺到感受,那你就可立刻移動下去。如果全身上下都是這個情況,則你從頭到腳移動一圈,可能只要十分
鐘,但現階段不適合移動得比十分鐘更快。如果你的心是遲鈍的,可能很多部位需要停留到一分鐘以等待感受的出現,
這種情況下,可能從頭到腳一圈要三十分鐘或一個小時。用多少時間觀一圈並不重要。只要持續耐心地、堅定地練習,
你一定會成功的。

注意力要定在多大的範圍內觀察?

以身上約二吋到三吋寬的範圍為一部位來觀察;再移動到下一個約二到三吋寬的範圍,如此依序移動。如果心太遲鈍,
就擴大範圍,例如:先以整個臉部或整個右上手臂為一部位來觀察,然後再試著漸漸縮小注意力的範圍。最後你終究能
感覺得到全身每一微粒的感受,但是目前你們以二吋到三吋的範圍去觀察就夠好了。

只要感覺身體表面的感受就好,或是也要感覺身體內部的感受?

有時某些禪修者一開始內觀,就可以感覺到身體內部的感受;有時,一開始只感覺到身體表面的感受。兩種情形都很好。
如果感受只出現於表面,那就重覆觀察,直到你感覺到全身表面每一部位的感受。體驗了全身表面各處都有感受之後,
你就會開始貫穿深入身體內部。逐漸地,你的心會發展到能夠感覺到全身各處都有感受,包括表層及內在,整個身體的
每一部份。但是剛開始,觀察表面的感受就夠好了。
這條修行之道引導你們行經整個感受範圍,達到超越感官經驗的最終實相。如果你繼續藉著感受來幫助你淨化自心,你
一定會達到究竟目標的。
當一個人無明的時候,感受會使煩惱倍增,因為他對這些感受起貪愛或瞋恨反應。實際上,問題的產生、壓力的起源,都
是從身體的感受層面而來,所以你必須從這個層面下手去解決問題,改變心的舊習性。你必需學習去覺知所有不同的感
受而不對這些感受起反應,接受它們不斷變化、無我的本質。如此才能去除盲目反應的習性,你才能從煩惱中解脫。

什麼是感受?

任何身體的感覺都是感受。任何自然、普通、平常的身體感受,不管是愉悅或不愉悅的,粗重或微細的,清楚或微弱的。
不要忽略任何感受,不論是因週遭環境,或坐得太久,或身體宿疾所造成的感受。不管成因為何,事實是你感覺到了某
種感受。從前你可能會去推拒不愉悅的感受,而抓住愉悅的感受。現在你只要客觀地觀察,不要把自己和這些感受劃上
等號。
這是不加選擇的觀察,絕不要挑選感受;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受。如果你開始尋求某些你所期待的,某些特別的經驗,
你就是在替自己製造困難,而不能在這修行之道上有所進展。這個修行方法不是要有什麼特殊體驗,而是要能保持平等
心去面對任何感受。在過去你的身體有類似的感受,但你不曾意識覺知到,而且對這些感受起習性反應。現在你要練習
只是覺知而不加反應,感覺任何身上的感受並保持平等心。
如果你照著這樣做,就會逐漸清楚明瞭整個自然法則,這就是「法」的意思:自然、法則、真理。要在體驗的層次瞭解真
理,你必須在身體的範圍內探究。這也就是悉達多喬達摩成佛的方法,他看清楚真理實相,而任何人若照著他所做過的
去修行也可看清楚,整個宇宙,自身內外,全都是不斷地改變著。沒有什麼是最後的成品,每一件事物都是在因緣和合
的過程中-bhava(形成、有)。而另一個真相也會變清楚:沒有任何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個改變都有成因,而這改變會產
生結果,而這結果又成為將來改變的原因,如此形成無止盡的因果鏈。還有另一個法則也會變得清楚:種什麼因,得什麼
果;就像種子是什麼,果實就是什麼。
在同樣的土壤中,一個人播下兩顆種子,一顆甘蔗的種子,一顆是檸(neem),一種非常苦的熱帶樹的種子。從甘蔗的種
子長出了每一根纖維都是甜的植物,從檸的種子長出每一根纖維都是苦的植物。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大自然對這一種植
物很慈悲,卻對另一種植物很殘酷。事實上,大自然既不慈悲也不殘酷,只是遵行其固定的法則。大自然僅僅幫助種子
顯出它本來的性質而已。如果你種的是甜的種子,就有甜的收穫,如果你種苦的種子就會有苦的收穫。種什麼種子就產
生什麼果實;正如什麼樣的行為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問題是你只在收穫時非常在意,想要收成甜的果實,但是播種時,你卻非常不在乎地,種下了苦的種子。假如你想要收
成甜的果實,你就應播下適當的甜種子。禱告或祈求奇蹟出現,只不過是自我欺騙罷了。你必須明瞭且遵循自然法則生
活。你必須很小心注意自己的行為,因為這些行為就是你種下的種子,將依行為的本質而得到甜或苦的後果。
行為有三種:身體、語言、心理的行為。一旦你學習觀察自己,很快就會瞭解到心理行為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種子,會
結果的行為。語言與身體行為只是心理行為的投射,據以看出它的強度如何。先開始起心動念,隨後才以語言與身體的
行為顯現出來。因此,佛陀開示:

心先於一切現象,

心最重要,一切都是心所造的。

若言談舉止出於不淨之心,則痛苦亦步亦趨,如車輪緊隨於拖車牲口之足後。

若言談舉止出於純淨之心,則快樂如影隨形,須臾不離。

若是如此,那麼你必須知道什麼是心,而心又是如何作用的?藉由自己的修行練習,你已經開始探究這個現象。隨著你
的繼續進步,你會清楚知道心有四個主要的部份(心法四蘊)。
第一部份稱為vibbana(識),可譯成識或意識。所有的感覺器官像是死的,除非意識與之接觸,才會產生作用。例如:如果
你正全神貫注於一個景象,可能有聲音傳來,你卻沒有聽到,因為你所有的意識全在於眼睛。識這部分在心的作用是去
認知,僅僅知道而不加以辨別。有聲音傳來接觸到耳朵,這時識就只注意到有聲音傳來的這個事實。
然後心的另一部份開始作用:sabba(想),判別、辨別。有聲音傳來,你從過去的經驗與記憶中認出它:一種聲音...嗯...是稱
讚的話語,好的;或者,一種聲音... 嗯...是辱罵的話語...不好的。依照你過去的經驗而做出好或壞的評斷。
立刻,心的第三部份開始作用:vedana(受),感受。當聲音傳來,身體馬上就有感受,但當判別(想)作用認出它並作出評
價,這感受就依著評價而變成愉悅或不愉悅。例如:聲音傳來...嗯...是讚美的話,太好了,而你馬上感覺到愉悅的感受遍
佈全身。或者是聲音傳來...嗯...是辱罵的話語,太壞了,而你就全身感覺到不愉快的感受。感受在身上生起呈現,並由心
感覺到;這個作用稱為vedana(受)感受。
然後心的第四部份開始作用:savkhara(行),習性反應行為。有聲音傳來...嗯...是讚美的話...太好了...有愉悅的感受,於是
你開始喜歡它:「這個讚美太妙了,我還要再聽!」或者是:有聲音傳來...嗯...是辱罵的話語...太壞了...有不愉悅的感受,
並且你開始不喜歡它:「我不能忍受這種辱罵!停止它!」在每一個感覺器官的作用過程都相同:眼、耳、鼻、舌、身。同
樣地,當一個念頭或想法接觸到你的心,依同樣的方式,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會在身上生起,而你就開始有了喜歡或不
喜歡的反應。這剎那的喜歡就發展成很強的貪愛,這不喜歡就發展成很強的瞋恨。而你就開始纏結煩惱。
這是產生果報的真正種子,亦即會產生結果的行為:savkhara(行),心的習性反應行為。每一剎那你都在持續不停地播種,
不斷地以喜歡或不喜歡,貪愛或瞋恨來反應,並因而使自己煩惱痛苦。
有些行為反應,只造成很輕微的印記,並且幾乎馬上就根除了,印記稍深的就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根除,而那些造成很
深印記的,就必須以很長的時間才能根除。每天臨睡前,假如你試著去回憶你當天所有的習性反應行為,你只能記得當
天印象最深刻的一兩件事。同樣地,月底或年底時,你也只想得起這段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一兩件習性反應行為。而到你
生命結束時,不管你喜不喜歡,造成最強烈印記的習性反應行為,一定會在心中浮現;而下一輩子就以同樣的心性開始,
具有同樣性質的苦或樂。我們以自己的行為造就自己的未來。
內觀教導我們死亡的藝術:如何安詳地、和諧地死去。而你藉著學習生活的藝術,來學習死亡的藝術:如何成為當下此刻
的主人,如何不在此刻產生習性反應,如何快樂地活在當下。如果現在是好的,你就不須擔心未來,因為未來只是現在
的產品,因此也一定會是好的。

內觀的修行方法有兩項重點:

第一是打破你心中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樊籬。通常意識一點都不知道潛意識所經歷的事,也由於不知道(無明),潛意識
層面一直在起反應;所以,當它們浮現到意識層面時,就已經強烈到輕而易舉地擊敗了你的心。藉由這個修行方法,你整
個心都變得清醒、覺知;無明也隨之去除。
第二項重點是保持平等心。要覺知所有體驗到的每種感受,但是不要起任何反應,不再打上貪愛或瞋恨的新結,不再替
自己製造煩惱痛苦。
剛開始,當你靜坐時,多半時候你會對感受起反應,但有些片刻你能保持平等心,即使身體非常疼痛。這些時刻對改變
心的習性是非常強力有用的。逐漸你可以到達對任何感受都能微笑接受的階段,知道一切感受都是無常的(anicca),都會
變化消失。
要達到這個階段,你必須自己努力用功;沒有其他人可以為你修行。你們在修行路上已經踏出了第一步,非常好;現在要
繼續走下去,一步接一步,邁向你自己的解脫。
願你們都能享有真正的快樂。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五天開示

四聖諦:苦(苦諦),苦的原因(集諦),苦的寂滅(滅諦),根除苦的方法(道諦)~緣起

五天過去了,你們還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這幾天,對這修行方法有正確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們已經從在限定範圍內觀察呼吸,進展到觀察全身上下的感受。當一個人開始練習內觀,最初通常會有的多半都是粗
重、堅硬、強烈的不愉悅感受,像是痛感、壓力感等。你們以前也都有過這些經驗,但心的習性是對感受起反應,樂受則
迎、苦受則拒,因此總是激動不安。現在你們開始學著不起反應地觀察,客觀地觀察感受,不把自己和這些感受劃上等
號。
痛苦是有的,煩惱是有的,但悲哭啼泣無法幫人脫離苦海。我們要怎樣解脫痛苦呢?我們如何才能面對接受呢?
治病的醫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麼病,病因又是什麼。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脫之道,就是去除這原因。只要除去病
因,病就自然痊癒。因此要從根除病因著手。
首先我們得接受苦的事實。苦無所不在,這是普世皆然的事實。但當我們開始不起盲目反應地觀察,這就成為聖諦,因
為任何這樣依道而行的人,都將成為高貴賢聖的人。
當我們開始觀察第一聖諦,也就是苦諦時,苦的原因很快就會清楚浮現,我們也開始觀察它,這就是第二聖諦-集諦。
如果原因根除了,那麼苦也就根除了,這是第三聖諦-滅諦。要根除苦就得有所作為,這是第四聖諦-道諦,根除病因
的離苦之道。
我們開始學著不起習性反應地觀察,客觀地觀察你所體驗的痛,彷彿是別人在痛一樣。就像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觀察實驗
那樣去檢視。若是失敗的話,就再試一次,這樣再接再勵,你會發現你逐漸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了。
眾生都在捱苦受難。人生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哭,出生即是一大苦難。凡是生者都會遭遇生病及年老的折磨,但不論一個
人過得再怎麼苦,沒有人想死,因為死也是一大苦難。
人的一生中還會遭遇不如意,以及與所喜愛的人或物分離。不想要的事情會發生,想要的事情卻求不得,讓人苦不堪
言。
只是在理智層面上了解這個事實,並不會讓人解脫。這只能讓人想到要向內省視,去探求實相及尋求離苦之道。這就是
悉達多‧喬答摩開悟成佛之道:他開始觀察自身的實相,就像科學家一樣,從粗重明顯的實相,進而到比較微細的實相,
終至最微細的實相。他發現人只要有貪愛,不論是想保持愉悅的感受或想排拒不愉悅的感受,而這貪愛無法滿足,人就
開始受苦。而繼續前進深入到最微細的階段,以全然專注靜定的心去觀察,他清楚地發現執著於五蘊就是苦。理智上我
們也許知道色身並非「我」或「我的」,而只是一個非關個人的、不受控制的無常變化的現象;但實際上我們仍覺得身體
(色)是屬於我的,並對之生起極大的執著。同樣的,我們也對識、想、受、行這四蘊生起執著,即使它們有著不斷變化的
本質,仍執之以為「我」或「我的」。為了隨俗方便,我們必須使用「我」及「我的」這些字眼,但當一個人對五蘊(色、識、
想、受、行)生起執著,就是自找苦受。只要有所執著,就必然有痛苦,執著愈深,痛苦也愈大。
我們一生中一直在增長的有四種執著,也就是四取。首先是「欲取」,執著於欲望、執著於貪愛的習性。每當心中生起貪
念,生理感受就會伴隨而生。我們喜歡表層的這種感受,希望它長久不斷,即使深層中已然掀起激動不安的風暴。這就
像是在搔抓傷口,抓癢只會使傷口惡化,但我們卻喜歡抓癢的感受。同樣的,欲望一旦獲得滿足,伴隨這個欲望的感受
也就消失了,而我們又生起新的欲望,希望這感受能持續下去。我們變得對貪愛上癮,而使煩惱痛苦倍增。
另一種執著是「我語取」,執著於「我」,「我的」,卻不知道這個「我」究竟是什麼。我們不能容忍這個「我」受到批評,或是
任何傷害。這種執著擴大到任何屬於「我」的東西,也就是「我的」。如果所有「我的」都可以永久不變,「我」也可以長存不
變地享有,那麼這種執著就不會帶來苦,但自然法則是這兩者都不長久,遲早必然消失滅去。執著於無常的人事物,必
然帶來痛苦無疑。
同樣的,我們有「見取」,執著於自己的見解及信念,無法接受任何的批評,甚至無法接受別人有不同的見解。我們不了
解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眼鏡,而每個人鏡片的顏色都不一樣。只有除去鏡片,我們才能如實看到不受雜染的真相,但我們
卻對自己鏡片的顏色執著不已,擺脫不了自己的成見及信念。
第四種執著是「戒禁取」,執著於宗教形式、儀軌及宗教習俗。我們不了解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相,其中並不包含實相本
質。一個人若是知道了直接體驗內在實相之道,但卻繼續執著於空洞的外在表相,這種執著就形成一種牽扯拉鋸,帶來
痛苦。
生命中的所有苦難,只要進一步加以檢視,就會發現都是從這四取中衍生而來的,這就是悉達多.喬答摩在探求真理時
所發現的。他還更進一步向內檢視,發現了苦的最深根源,了解了這整個現象如何運作,追索到苦的源頭。
顯而易見的是:老、病、死、身心之苦等生命的苦難,都是人生來就不可避免的後果。那麼為什麼出生?當然直接的原因
是父母的交合,但以較寬廣的角度來看,生是由於「有」的無止盡運作過程而來,而這牽涉到整個宇宙。即使在死亡之
時,這個過程也並不停止:肉體繼續在腐化解體,而意識則和另一個物質結構(色)產生連結,繼續流動,形成(有)。為何
會有這個「有」的過程?佛陀清楚覺知原因是人所產生的執著,執著讓人產生強烈的習性反應,也就是savkhara(行),會
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臨終時,其中之一會在心中生起,並推動意識之流繼續下去。
而這執著的原因又是什麼?佛陀發現執著生起是由於喜歡或不喜歡的剎那反應。喜歡發展成很大的貪愛,不喜歡變成
很大的瞋恨,瞋恨只是貪愛的對照,兩者都轉變成了執著。為何會有這些喜歡或不喜歡的剎那反應?只要反觀自身,就
會發現這是由身體感受而起。只要愉悅的感受生起,我們就覺得喜歡,想要將之留住及強化。每當不愉悅的感受生起,
我們就覺得不喜歡,想要將之擺脫。那麼何以有這些感受?顯然它們是因為感覺器官和對象接觸而來:眼睛見物,耳朵
聽聲,鼻子聞香,舌頭嚐味,身體觸物,心起了念頭或是想像。只要有所接觸,就必然生起感受,(樂受)愉悅的、(苦受)
不愉悅的、或是(不苦不樂受)中性的感受。
而觸的原因又是什麼?不消說整個宇宙都充滿了感官的對象,而只要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在作用,就一定會
和它們的對象(六境)接觸。為何會有這些感官呢?顯然它們是心物(名色)生命之流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們在生命一開
始就生起了。那麼生命之流,也就是名色之流是因何而生?是因為意識的遷流,時時刻刻,生生世世。而為何會有意識
的遷流?佛陀發現它是因為行(savkhara),心的習性反應而起。每個反應都推動著意識的遷流,這個遷流因為習性反應
的推力而長流不斷。那麼為何會有反應發生?佛陀看出這是由無明而起。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如何地
在起反應,因此也就不停地在造作業行(savkhara)。只要無明存在,苦就長存不去。
苦集的根源,最根本的原因,是無明。從無明開始了鍊結的「十二緣起」,讓人生出如山的苦。如果無明可以根除,苦難也
隨之而盡。
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怎樣才能打破十二緣起的鍊結?生命之流、名色之流早已經開始,自殺也無濟於事;這只會更造
新苦。我們也無法去除感官的存在,因為這是自我毀滅。只要感官存在,就一定會和六境接觸,而只要有所觸,身上就一
定會生起感受。
我們可以在感受這個環節上,打破緣起的連鎖反應。過去每個感受都造成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進而發展成很大的貪愛
或瞋恨,很大的痛苦。但現在,你們學著只是以平等心觀察,不對感受起反應,了解到:「這也是無常,會改變的。」如此
一來從感受生起的是智慧,是對無常(anicca)的了知。我們停止了苦的輪迴,開始逆轉緣起,趨向解脫。
我們不造作新業(savkhara)的任一時刻,舊業就會浮現到心的表層,伴隨而起的是身上的感受。如果我們保持平等心,它
就會消失,另一個舊的業行又起而代之。我們繼續對身體感受保持平等心,舊業也繼續生起又滅去,一個接著一個。如
果我們因為無明而對感受起反應,那就是在造作業行,倍增痛苦。但如果我們培養出智慧,不對感受起反應,那麼業行
就會陸續根除,痛苦也根除了。
這是一條出離痛苦的大道。隨著修行,你們會發現你們不再纏縛新結,舊的纏結也自然鬆解。慢慢地你們會進展到一個
階段,所有造成新生及新苦的業行盡皆根除,這個階段就是完全的解脫,完全的證悟。
要開始修行,並不需要先相信前世及來生。在修行內觀時,當下此刻才是最重要的。現在這一生中,我們一直造作業行,
一直在使自己痛苦。此時此地我們就得打破這個習性,開始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只要你如法修行,總有一天你可以根除
所有的舊業,並且不再造作任何新業,而自所有痛苦中解脫。
要達到這個目標,你們得靠自己用功。所以在剩下的五天裏要努力用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享受解脫的快樂。
願你們都能享有真正的快樂。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六天開示

培養對感受的覺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四元素)及其與感受的關係~物質生起的四種原因~五蓋(五種障礙):貪
愛、瞋恨、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
(昏沈)、焦躁不安(掉悔)、懷疑

六天過去了;你們剩下四天可以用功。四天裏,你們可以根除一些心理上的染污不淨,並且領會這個修行方法的要訣,以
終身受用。假如你以正確的了解來修行,並學著將之運用在日常生活上,這修行方法會對你有莫大益處。所以,要正確
了解這個修行方法。
這並非一條悲觀的道路。法教我們接受「苦」的不幸事實,但也教我們如何解脫痛苦。因此,這是一條樂觀的道路,同時
更是實在和可行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修行以解脫自己。
用幾個字就可以解釋整條道路:
「所有的行(savkhara)都是無常的」(諸行無常)
當一個人經由真知洞見而體會到這層道理,
他就脫離超越了痛苦;
這是一條淨化的道路。
「行」(savkhara)在此不僅指心理反應,也包括了這些反應的後果。每個心理反應都是一粒種子,會帶來結果;而我們一生
所經歷的,都是自己行為反應的結果,也就是自己在過去及現在行為反應(savkhara)的結果。因此,意思是「凡是生起
的,因緣和合而成的,都將滅去,都將分解消散」。僅在情感上接受這層道理,或因為信仰,或是知性的接受,都不能淨化
心。必須透過親身體驗自身內生起滅去的過程,在實際上接受才行。從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直接體驗無常,這了解才
是真智慧,自己的智慧。由於這個智慧,你才能脫離痛苦。縱使病痛依舊,但你不再受苦,因你已能靜觀而怡然接受。
我們過去的習慣性心理是推拒痛苦的感受,並尋求愉快的感受。只要還身陷苦樂的推拒尋求中,心必然仍是焦躁不安,
而自身的痛苦也就增加。但只要學會客觀地觀察感受,心的淨化就開始了,使痛苦倍增的盲目反應舊習性就會慢慢減弱
及破解了。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只是觀察。
這並不意味著修習內觀,便成為植物一般,被動地接受外界危害。不是的,而是要學習如何主動地行動而非被動地起習
性反應。以前都只是習性反應,而習性反應都是負面的。現在你正學習如何正確地生活,過真正主動而行的健康生活。
任何困難發生,學會觀察感受的人不會陷入盲目反應。他會稍等一會兒,對感受保持覺知及平等心,然後才作出決定並
採取行動。這樣的行動必然是正面的,因為心是平靜穩定的;這樣的行動是創造性的,於人於己均有益。
隨著我們學習觀察自己內在的身心現象,漸漸地,我們就會脫離無明,因而脫離習性反應。習性反應是基於無明。沒有
學習過觀察己身實相的人,不知道內在深處究竟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地以貪愛或瞋恨在反應,產生緊張而使
他自己痛苦。
困難在於心遠比身更是無常。心理運作過程太快,除非受過訓練,否則是沒辦法追蹤的。不知真相的人,總誤以為自己
是對外界的景象、聲音、味道等產生反應。顯然是這樣的,但學習觀察自己的人會發現,在更微細的層次上,真相是不同
的。整個外在世界,對個人而言,只有當他體驗到時才存在;也就是說,在某個感覺對象與感官接觸之後,才算存在。一
旦產生接觸,必定會有一種振動、一種感受。辨別作用(想),根據個人過去的經驗和習性的制約,亦即過去的業行
(savkhara),判定這個感受是好是壞。根據這個有色的評估,感受變成愉悅的或令人不快的,而人又因而產生反應,或喜
好或不悅,或貪愛或瞋恨。在外在對象與習性反應之間,有一個被遺忘的環節,便是感受。因為整個過程發生得太快了,
使人不覺:等到習性反應浮現到意識表層,它已被重複加強了幾億萬次,強烈到輕易地擊敗控制了心。
悉達多.喬達摩就是發現了貪愛與瞋恨的根源,並且在它們生起處,感受的層次上予以根除,而得到證悟,然後他將自
己的体驗教導別人。他不是唯一教導解脫貪瞋情結的人,在他之前,印度就有人這樣教導。佛陀也不是唯一教導道德戒
律或培養主宰自心的人。同樣地,在佛陀之前,理性上的、感性上的、與信仰層次上的智慧也已存在。他教導的獨特點不
在上述這些,而在確認出身體的感受是貪瞋開始的關鍵,而且必須由此關鍵下手才能根除。除非從身體的感受著手,否
則就只能在心的表層努力,而內心深處的習性反應仍然繼續不斷。藉由學習覺知自身的感受,並對感受保持平等心,在
習性反應產生之處停止它,這樣你才能脫離苦惱。
這不是要你在信仰上接受的教條,也不是要你在理性上接受的哲學。你必須探究自己來發現真理。只有當你親身體驗到
時,才接受那是真的。聽聞真理固然重要,但那必須導向實際修行。佛陀的所有教導,都必須經由個人實際的修行和體
驗,才能讓他從痛苦中解脫。
佛陀解釋說,整個身體是由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及其屬性)組合而成。在外在世界及人體內,可明顯看出某些東西
是堅固的─地元素;某些是流質的─水元素;某些是氣體狀的─風元素;而所有東西都有溫度,也就是─火元素。但是,往
自己體內探察實相的人會在更微細的層次上了解四大元素。從重到輕的所有重量,是地大的範圍。火大是溫度的範圍,
由極冷至極熱。風大與動有關,由幾乎靜止的狀態至最大運動。水大有關於東西的聚合力、凝結力。微粒產生時,通常會
偏重某種或某些元素,其他元素則不彰顯,而感受則隨這些微粒的主要元素性質而呈現。假如偏重火元素的微粒產生,
則有冷或熱的感受,其他類元素也同此理。身體上的所有感受就是這樣產生的。假如陷入無明中,就會評判分別,對感
受生起習性反應,製造更多痛苦。但是如果智慧生起就能瞭解,只不過是偏重某些元素的次原子粒子生起,而這都是無
自性的,都是不斷變化的現象,生起又滅去。有了這樣的了解,在面對任何感受時都不致失去心的平衡。
當我們繼續觀察自己時,將清楚次原子粒子為何生起:它們是由個人給與生命之流(心物之流)的輸入而產生。物之流需
要物質的輸入,分為兩類:食物與生活於其中的空氣。心之流需要心理的輸入,這也有兩類:現在或是過去的
「行」(savkhara)。假如現在給與憤怒的輸入,心馬上就影響物質,而偏重火元素的次原子粒子開始生起,令人有熱的感
受。如果輸入是恐懼,產生的微粒將偏重於風元素,而會有顫抖的感受,以此類推。第二類心的輸入是過去的業行。每一
個「行」都是一粒種子,遲早都會結果。不管我們播種(產生「行」)時體驗到的是什麼感受,當那個「行」的結果浮現到心的
表面時,也會生起同樣的感受。
當某種感受出現時,不應去判定是這四種原因的那一種。無論任何感受出現,都應該只是接受。要努力的只是觀察而不
產生新的「行」。如果你能做到不給心輸入新的習性反應,過去的習性反應會自動結果,顯現為感受。如實觀察,它就會
消失滅去。再度地,因為不起習性反應,另一個舊「行」會結果。就這樣,保持覺知與平等心,舊的「行」自動地生起並滅
去,一個接著一個:你就能脫離苦惱。
產生新習性反應的舊習性必須要去除,但也只能慢慢來,靠不斷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當然,在過程中會有阻礙:有五種大敵(五蓋)會試著打敗你,使你不得進步。首二大敵是貪愛和瞋恨。修行內觀的目的就
是要去除這兩種基本的心理不淨,但即使在靜坐修行時它們也可能出現,如果它們蟠據了心,淨化的過程就停了。你可
能會貪求微細的感受,甚至貪求涅槃(nibbana);這都一樣是貪。貪愛是燃燒的火,不管燃料是什麼,它都讓你與解脫背
道而馳。同樣地,你可能對體驗到的痛苦生出瞋恨,這又是脫離正軌,不得解脫。
另一個敵人是懶惰、昏沈。你雖整晚熟睡,但是當你坐下來禪修,卻就昏沈欲睡。這種昏睡是心理的不淨所造成,修行內
觀會將不淨去除,因此它阻擾你禪修。你必須奮戰,以防被敵人戰勝。稍微加重呼吸,不然站起來,灑些冷水在眼上,或
是走一走,然後再回來靜坐。
或許,你也會感到強烈的焦躁不安,這是內心的不淨以另一種方式阻止你修行內觀。整天,你東奔西跑忙著許多事務,
就是無法禪修。最後,你發覺時光浪費了,開始哭泣後悔。但是,在法的道路上,哭泣是沒有用的。假如你犯了錯,就應
在你信任的長者面前承認錯誤,並且小心絕不再犯。
最後一個大敵是懷疑,不管是對於老師、或是修行方法、或是對自己修行的能力。盲目的接受並無益處,但是無止盡的
無理猜疑也是無益。只要你仍陷在懷疑中,你就無法在修行之道上前進一步。假如有任何事情不明白,儘管去找指導老
師,與他討論,正確地了解。假如你是依照要求地修行,一定會有成果的。
這修行方法有效,不是因為什麼魔術或奇蹟,而是因為符合自然的法則。任何人只要開始依照自然的法則修行,必定會
脫離痛苦;這是可能實現的最偉大的奇蹟。
許多人已體驗了這修行方法的益處,不只是親承佛陀教導的人,還有後世,直到現代的許多人。假如正確地修行,努力
保持覺知與平等心,過去所沉積的染污不淨必會浮現到心的表面,並且消失滅去。只要修行,正法當下就帶來絕佳成
果。所以,要以全然的信心與徹底的瞭解來用功。好好把握這機會以脫離所有的痛苦,享受真正的平和安詳。
願你們都能享有真正的快樂。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七天開示

對微細與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覺知的持續不斷~五個朋友(五力):信心(信)、努力(進)、覺知(念)、專注
(定)、智慧(慧)

七天過去了,你還有三天可以用功。把握這幾天努力不斷地用功,了解你應該如何修行。
這個修行方法有兩方面:覺知與平等心。你必須對身上出現的所有感受發展出覺知,同時你必須對感受保持平等心。由
於保持平等心,自然地你遲早會發現,以前沒有感受的部份,感受開始出現了,而粗重、堅硬、不愉悅的感受開始融解成
微細的振動。你開始在全身體驗到一種非常愉悅的流暢精力。
這時的危險,是將這舒暢的感官經驗當做努力的目標。事實上,修行內觀的目的不在體驗某種特別的感受,而是要培養
對於一切感受的平等心。感受持續變化,無論是粗重或是微細。你修行的進展,只能以培養出的對感受的平等心來衡
量。
即使你體驗過微細的振動暢流全身,很可能粗重的感受會在某處再度出現,甚至沒有感受。這並不代表退步,而是進
步。當你增強了覺知與平等心之後,自然會深入心的潛意識,挖出潛藏的染污不淨。只要這些深藏的情結還存在潛意識
裏,它們必會在日後帶來痛苦。消除染污不淨的唯一方法,是讓它們浮現到心的表面,然後消失滅去。當這種根深蒂固
的業行(savkhara)浮現出表面,可能會有不愉悅的、粗重的感受,或某些部位沒有感受。假如你不起習性反應地繼續觀
察,這感受終會消失滅去,而它所代表的業行也就消失滅去了。
所有的感受,無論是粗重或微細,都具有無常的特質。粗重的感受生起,似乎停留了一段時間,但是遲早終會滅去的。微
細的感受非常快速地生起又滅去,同樣有著無常的特性。沒有任何感受是恆常不變的。所以,不該對任何感受有偏好或
成見。當粗重不悅的感受生起時,你只是觀察它,不要覺得沮喪。當微細愉悅的感受生起時,你接受它、享受它,但不要
得意或執迷於它。在任何情況,都要瞭解所有感受的無常本質;於是你可以在它們生起時或滅去時,都能微笑面對。
要真正地改變生活,必須在身體感受的層次上修習平等心。每時每刻,身體裏都有感受生起。通常,心的意識層面並不
知覺;但是,心的潛意識感覺得到它們,並且以貪愛或瞋恨反應。假如心經過訓練,能夠完全意識到身體內的所有狀況,
並且同時能保持平等心,則盲目反應的舊習慣就被打破了。學會了在任何情況之下保持平等心,就可以過著平和安穩而
快樂的生活。
你在這裏是來體驗關於自己本身的實相,這個現象是如何運作的,它是如何產生痛苦的。人的現象分兩方面:物質的與
心理的、身與心。這兩者你都必須觀察。但是如果你不去覺知身體內的感受,你無法確實體驗這個身體;同樣地,如果你
不去覺知心內生起的想法,你也無法觀察心。當你深入體驗心與身的實相之後,你將清楚心裡無論生起什麼,必然伴隨
有身體上的感受。對於暸解身心兩者的實相,感受是最重要的,它也是習性反應的啟始點。為了要觀察自身的實相,並
且停止產生內心的染污,你必須盡量持久不斷地覺知感受並且保持平等心。
由於這個緣故,在剩下的幾天裏,你必須不間斷地練習,禪修時間閉眼練習,即使在休息時間裏,你也應保持對感受的
覺知與平等心。照常做你必須做的事,舉凡走路、飲食或洗澡,不需慢下來。但是要覺知身體的動作,同時覺知身體的感
受,可能的話覺知身體活動部位的感受,否則任何其他部位也可以。始終保持覺知與平等心。
同樣地,當你晚上要睡覺時,閉上眼睛並且感覺身上任何地方的感受。假如你帶著這覺知入睡,當你早上醒來時,自然
會有對感受的覺知。或許你無法熟睡,甚至可能整夜清醒。只要你是躺在床上,並且保持覺知與平等心,就很好。身體將
得到所需的休息,而沒有什麼比覺知和平等心更能讓心休息。然而,如果你開始擔心得了失眠症,你就會緊張,而在次
日筋疲力盡。你也不可以勉強保持清醒,整夜一直坐著,那就太極端了。假如睡意來了,很好,就睡吧。假如睡意不來,
就讓身體躺著休息,並且保持覺知與平等心而讓心休息。
佛陀說:「當禪修者認真修行,沒有一刻忽略對感受的覺知與平等心,他會產生真正的智慧,完全明瞭感受。」禪修者明
瞭,沒有智慧的人是如何地對感受起習性反應,而讓痛苦加倍。他也明瞭,深深體會所有感受的無常本質的人,就不會
對感受起習性反應,而能脫離痛苦。佛陀接著說:「有了這樣徹底的瞭解,禪修者可以體驗超越身與心的階段-也就是涅
槃(nibbana)。」要體驗涅槃,必須先將最最重的業行(savkhara)根除-那些會讓你再生於較低下、充滿痛苦的生命形態的
業行。幸運的是,在你修內觀時,這些最重的業行首先生起浮現。保持平等心,它們就滅去消失了。當所有這類的業行都
根除後,自然地你就能首次體驗到涅槃。體驗過涅槃以後,你已完全改變,不會再起任何會導致再生於低下生命形態的
習性反應。漸漸地,你前進到更高的階段,直到所有會導致再生於緣起之世的業行都被根除。這樣的人已完全解脫,佛
陀結論到:「完全瞭解了所有感受之後,他已洞悉心與身的整個實相;他死時,就會超越這個緣起的世界。」
藉著練習培養對身上所有感受的覺知,你已踏上了這條道路。假如你小心不起習性反應,你將發現,舊的習性反應
(savkhara)一層一層地根除了。以平等心對待粗重不快的感受,你將會體驗到微細愉悅的感受。如果你仍繼續保持平等
心,遲早你會達到佛陀描述的階段,禪修者體驗到全身只是生起和滅去而已。所有粗重堅硬的感受已經消融;全身只有
微細的振動。這階段自然是非常喜樂,但還不是最終目標,你絕不可對它產生執著。某些粗重的染污不淨已被根除,但
是在內心底層仍然還有。如果你繼續以平等心觀察,所有潛藏深處的「行」將生起並滅去。當它們都根除後,你就體驗到
「無死」-超越心、物,沒有什麼生起,也沒有什麼滅去-無法描述的涅槃境界。
任何人正確地用功,培養覺知與平等心,都將能達到這個階段。但是每個人都必須自己用功。
就好像有五蓋:五個阻礙修行的敵人一樣,也有五個朋友(五力):五種幫助支持你修行的良好心力。假如你讓這五個朋
友保持純淨且強壯,將沒有敵人可以打敗你。
第一個朋友是信、信仰、信心。沒有信心你就一直猜疑不安而無法用功。然而,如果信心竟是盲目的,那將更是一個大
敵。如果失去分辨是非的智能,喪失對正當信仰的正確了解,那就是盲目的信心。你可能信仰某神或某某聖人;假如這是
正信,有正確的瞭解,你會記取某神或某聖人的特質,從中得到啟發,並且自己培養這種特質。這樣的信仰才是有意義
有幫助的。如果不會向信仰的對象學習他的特質,這就是盲目的信仰,有很大的害處。
比如說,當你皈依佛陀,你應憶想佛陀的特質,並且學習培養那些特質。佛陀的主要特質就是覺悟;所以皈依的對象事實
上應該是覺悟本身,自己於己所開發培養的覺悟。我們禮敬任何達到完全覺悟的人;意思是注重的是這個特質,不管它
在那裏出現,是哪個教派或是哪個人都沒有關係。而我們不應以儀式或典禮來禮敬佛陀,而應以實踐他的教導,走上正
法的道路,從第一步持戒(sila)開始,到正定(samadhi),到智慧(pabba),直到涅槃(nibbana)、解脫。
任何佛陀(覺者)都有如下的特質。他已根除了所有的貪愛、瞋恨與愚痴。他已征服了所有的敵人、征服他內心的大敵,
也就是他內心的染污不淨。他完全瞭解正法的理論,以及正法的應用。他怎麼修,他就怎麼教;他怎麼教,他就怎麼修;
他的言行之間沒有落差。他的每一步都踏向正確的方向。他探究身內的宇宙,由此而明瞭了整個宇宙。他充滿了愛、慈
悲、同享別人的喜悅,幫助迷途的人找到正道。他充滿了完美的平等心。如果你努力培養這些特質以達到最終目標,這
樣子的皈依佛陀才是有意義的。
同樣地,皈依法也與教派無關;並不是要改變宗教信仰。皈依法事實上是皈依於道德、主宰自心與智慧。任何能稱為正法
的教導應具有某些特質。首先,必須解釋清楚,使得人人能懂。必須能讓人親眼看見,親身體驗的實相,而不是想像。即
使是涅槃的實相,也應在親身體驗之後再接受。法必須能在當下帶來有益的成果,而非只保證將來的利益。法具有「自己
來看」的特質;親自嘗試,不要盲從接受。一旦親自嘗試過,並且體會到好處,你自然會想要鼓勵並幫助別人也來試看
看。在正道上每走一步,就越接近目標;努力不會白費。在修行路上的起點、中途與終點,正法都一樣有益。最後一點,具
普通智能的任何人,不管背景如何,都能修行正法並且體驗其益處。有了這樣的瞭解,皈依法並且開始修行法,這樣的
信仰才真有意義。
同樣的道理,皈依僧也與教派無關。已走在戒(sila)、定(samadhi)、慧(nibbana)的正道上,且已達到第一階段的解脫,已成
為聖者的任何人,都是僧伽。他或她可能是任何人,可能是任何外表、膚色或背景;這些都無關緊要。如果你見到這樣的
人而受啟發,並且努力去達到同樣的目標,這樣的皈依僧才是有意義的,是正確的信仰。
另一個朋友是努力(進)。如同信,努力也不應是盲目的。否則會有誤入歧途的危險,也不能得到預期的成果。努力的同
時,必須對如何努力有正確的瞭解;那麼努力才會對進步非常有用。
另一個朋友是覺知(念)。覺知只能是對當下實相的覺知。我們不能覺知過去,我們只能回憶過去。我們也不能覺知未
來,我們只能對末來抱著期望或恐懼。我們必須培養出覺知自己身內當下所呈現的實相的能力。
下一位朋友是專注(定),時時刻刻毫不間斷地對實相保持覺知。必須沒有任何想像、任何貪愛,任何瞋恨;這才是正確的
專注。
第五個朋友是智慧(慧)-不是從聽聞開示,讀書或智識分析所得來的智慧;必須體驗自己身內實相而開發的智慧,因為
只有這體驗得的智慧才能讓你解脫。真智慧必須基於自己身體的感受:對感受保持平等心,瞭解感受的無常本質。這是
內心深處的平等心,能讓你在日常生活的起起伏伏中保持平衡。
內觀的所有修行都有它的目的:使我們正確地生活,盡我們世俗的義務並且保持心的平穩,自己保持安詳快樂,並且也
讓別人安詳快樂。如果你讓這五個朋友強壯,你會有完美的生活的藝術,並且過著快樂、健康、美好的生活。
為了你自己以及許多人的利益,在正法之道上前進吧!
願所有受苦眾生接觸到純淨的法,從痛苦中解脫,享受真正的快樂。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八天開示

(業行的)增生法則以及逆轉的滅除法則~平等心是最大的福報~平等心讓人過著真正自主行動的生活~
保持平等心讓人有快樂的未來

八天過去了,你們還有兩天可以用功。在剩下的兩天中,你們要正確了解這個修行方法,好讓你們在這裡能正確地練
習,並在日常生活中善加利用。要了解「法」是什麼:自然、真理、普遍性的法則。
一方面來說,有著(業行)不斷增生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有著滅除的過程。有一個偈子: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所有的「行」(savkhara),所有的心理狀況,都是無常,有著生起又滅去的本質。它滅去了,但下一刻它又生起,一而再,再
而三,這就是業行增生的過程。如果我們培養智慧,並開始客觀觀察,增生的過程就會停止,而根除的過程隨之展開。某
個「行」生起了,但禪修者保持平等心,它就失去力量,從而消失滅去。只要我們保持平等心,一層又一層的舊「行」就會
生起並消失滅去。業行根除了多少,你就享有多少的快樂,這是完全解脫痛苦的快樂。如果所有的舊業行都滅除了,你
就得享完全解脫的無限快樂。
心的舊習慣是起反應並增生加強反應。我們碰到不想要的事情,就產生瞋恨的「行」,隨著心中生起的「行」,不愉快的身
體感受就伴隨而生。接著,由於起反應的舊習性,我們又生起瞋恨,而這瞋恨其實是針對身體的不愉快感受而生的。憤
怒的外來刺激是次要的,瞋恨的反應事實上是針對內在的感受而生。不愉快的感受使我們起瞋恨反應,這造成另一個不
愉快的感受,這又使我們起反應。就這樣,增生的過程展開了。如果我們不對感受起反應,而是微笑以對,明暸它無常的
本質,那麼我們就不會造作新的「行」,而已經生起的「行」就會不再增生地消失滅去。下一刻,內心深處同樣性質的另一
個「行」會生起,我們保持平等心,它就會消失滅去。下一刻另一個「行」又生起,保持平等心,它就又消失滅去了,滅除的
過程就如此展開。
我們向內省視的這個過程,也發生在整個天地間。舉例來說,我們播下榕樹的種子,從這小種子長成一株巨木,而只要
榕樹活著,它年復一年都會結出無數的果子。就算榕樹最後枯死了,這過程仍然繼續,因為樹所結的每個果子裏面都有
許多種子,每顆種子都和早先的種子具有同樣的性質。只要這些種子落到肥沃的土裏,就會發芽茁壯,長成另一棵榕
樹,這棵榕樹又結出數以萬計的果子,果子裏又都有種子。果實及種子,種子及果實,無止境的增生繁衍下去。同樣的道
理,我們由於無明而播下「行」的種子,它遲早會產生果實,也稱作「行」(savkhara),並且也含著同樣性質的種子。如果我
們把種子種在肥沃的土壞中,它就抽芽成為新的「行」,而痛苦就如此增生。但我們若將種子種在土石中,它就無法抽
芽,也就不會生出任何東西。增生的過程停止了,逆轉的過程自動展開,也就是滅除的過程。
要明暸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我們知道生命之流,心物之流,需要一些輸入作為持續的動力。身體所需的是我們吃的
食物,以及我們所置身其中的空氣。如果我們一天不吃東西,物質之流不會馬上停止,而是消耗我們體內儲存的能量而
繼續。只有當儲存的能量都用完時,流動才會停止,也就是身體的死亡。
身體每天只需要用餐兩、三次,但心之流時時刻刻都需要輸入。心所需的輸入就是「行」。我們無時無刻製造的「行」,使
我們的意識之流持續下去。這「行」使我們的心不斷生起後念,我們無時不刻地給予「行」的輸入,意識之流因而持續不
斷。如果我們在某一刻沒有造作新的「行」,心之流並不馬上停止,而是轉而汲取舊「行」。某個舊「行」會被迫結果,也就
是浮現到心的表面上來,以維持心之流的繼續;而舊「行」會呈現為某種身體感受。如果我們對這感受起習性反應,我們
就開始造作新「行」,種下新的苦種。但如果我們以平等心觀察這感受,這「行」就失去其力量,並消失滅除。下一刻另一
個舊「行」又必須浮現,以維持心之流。我們還是不起習性反應,它就又消失滅除了。只要我們保持覺知與平等心,一層
又一層的舊「行」就會浮現上來,並消失滅除,這是自然的法則。
我們必須經由練習這個修行方法,自己體驗這個過程。當我們看到自己的舊習性不見了,不再像過去一樣受到折磨,我
們就知道滅除的過程是有效的。
我們可以舉現代冶金術為例。若要將金屬冶煉到極純粹的程度,即使十億個分子裏面只有一個雜質分子也要去除。因此
我們把金屬打成條狀,然後用已經冶煉至所需純度的同種金屬,做出一個金屬環來。再將金屬環穿過金屬條,這會產生
磁場,自動將金屬條中的任何雜質逼到兩端去。同時,金屬條的所有分子都會排列整齊,變得有彈性及延展性,很容易
加以鍛造。同樣地,我們可以把內觀修行方法,看作是以純粹覺知的環圈穿過我們的身體,逼出其中的任何雜質,得到
類似的效益。
覺知及平等心,可以使心得到淨化。不管我們在過程中體驗到什麼,不管是愉悅的或不愉悅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
要生起貪愛或瞋恨的反應,因為這兩者都只會造成痛苦。我們在正法之道上進展的唯一衡量尺度,是我們所培養出的平
等心。而如果我們要深入內心深處去根除不淨的雜質,這平等心就必需是在身體的感受層次上。如果我們學會對感受保
持覺知及平等心,那麼對於外在的狀況,我們也就能容易地保持心的平衡。
有人曾經問佛陀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他回答說,最大的福祉是在面對生命的起起伏伏、興衰榮枯時,仍能保持心的平
衡。我們會面對苦樂、勝負、盈虧、毀譽的各種處境,每個人都一定會遇到這些情況,但我們是否都能一笑置之,真正地
打心底一笑置之?如果我們在內心深處有著這種平等心,我們就享有真正的快樂。
如果平等心只是表面上的,那在日常生活中不會有所幫助。這就像是我們每個人內在都帶著一大桶汽油,如果來了點星
星之火,也就是過去習性反應的結果,就會馬上造成大爆炸,造成幾百萬更多的火星子,更多的「行」(savkhara),而在未
來帶來更多烈火,更多痛苦。經由內觀的修行,我們逐漸清空了這個桶子。由於過去的「行」,火星子還是會來,但來的時
候只會燒掉它帶著的油料,而不會再火上加油。這些火星子在短時間內燒掉自己的油料,然後就熄滅了。到後來,隨著
我們在正道上的更加進步,我們自然就開始產生愛心與慈悲的清涼甘露,這種甘露開始裝滿了桶子。這時,若有火星子
一來,馬上就浸熄了,甚至它自己帶著的油料也不會燃燒。
我們也許在智識層次上了解這一點,也知道我們應準備好水罐,以防火災。但當火真的來了時,我們卻打開油罐,讓火
勢一發不可收拾。事情過後我們知道錯了,但下次火來了時卻還是犯同樣的錯,因為我們的智慧只是表面上的。我們若
在內心深處有真智慧,碰到火時不會火上加油,因為我們知道這只會造成傷害,我們會澆灌愛心與慈悲的清涼甘露,幫
助別人也幫助自己。
真智慧必須是在感受的層次上。如果你訓練自己在任何處境下都明白覺知感受並對它保持平等心,那麼沒有任何事物
能打敗你。也許你只要片刻間不起反應地觀察,然後以這平衡的心,你決定該採取的行動。而這必然會是正確的行動,
正面而有益別人,因為這是出於平衡的心。
有時生命中必須採取強烈的行動。有時我們試著對某人解釋,我們溫和有禮,臉上帶著微笑,但這人吃硬不吃軟,好言
好語沒有用,我們只好採取強硬的言行。但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先檢視自己的心是否平衡,是否對這人只有愛心與慈
悲。果真如此,我們的言行就會有用,否則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我們採取強硬言行,是為了幫助犯錯的人。以愛心與慈
悲為基礎,我們就不會出差錯。
看到有人被欺負時,內觀禪修者會努力將施暴者和被欺負的人分開,他不僅對被欺負的人滿懷慈悲,對施暴者也是一
樣,因為他很清楚,施暴者並不知道他正傷害著自己。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努力幫忙這人不去做出一些以後會帶給他苦
果的惡行來。
然而要注意的是,你不能在事後才自我辯解,你必須在行動前就檢視自己的心。如果心充滿了不淨雜染,我們就幫不了
任何人。我們必須先矯正自己的缺失,才能助人改正缺失。你必須先觀察自己以清淨自心,然後你才能夠幫助許多人。
佛陀說世上有四種人:第一種是從黑暗走向黑暗的人,第二種是從光明走向黑暗的人,第三種是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人,
第四種是從光明走向光明的人。
對第一種人來說,到處都是苦難與黑暗,但他最大的不幸是沒有智慧。每當他碰到任何痛苦麻煩,都產生更多憤怒、更
多仇意、更多瞋恨,把自己的痛苦怪罪於別人。這些憤怒與瞋恨的「行」,只會在將來為他帶來更多黑暗、更多痛苦。
第二種人擁有世俗所謂的光明面:金錢、地位、權勢,但他也是沒有智慧。他因為無明而變得自大,不知道自大以後只會
為他帶來黑暗。
第三種人的現況和第一種人一樣,四周都是黑暗,但他有智慧,知道自己的處境。他明白自己的痛苦都是咎由自取,因
此心平氣和地盡其所能改變處境,對別人不生任何憤怒或恨意,反而對那些傷害他的人只有愛心與慈悲,他為自己所創
造的未來都是光明的。
最後是第四種人,就和第二種人一樣享有財富、地位和權勢,但和第二種人不同的是,他充滿了智慧。他善用他所擁有
的來維持自己及家人的所需,而以愛心與慈悲將多餘的用來造福別人。他的現在是光明的,未來也是光明的。
我們無法選擇現在所面對的是黑暗或光明,那是由個人過去的「行」所決定的。過去已經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主宰自
己,掌控現在,而未來只不過是過去加上我們現在所增添的。內觀教我們如何藉由培養對感受的覺知與平等心,來成為
自己的主宰。如果我們能在當下自主,未來自然就是光明的。
好好利用剩下的兩天,學習成為當下的主宰,自己的主宰。持續在正法中成長,脫離一切痛苦,在此時此地享受真正的
快樂。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九天開示

將內觀應用於日常生活~十波羅蜜(parami)

九天過去了,現在該來討論一下如何將內觀修行方法用於日常生活中,這是最為重要的。正法是生活的藝術,如果你無
法將之用於日常生活中,那麼來參加課程就比舉行宗教儀式或典禮好不到哪去。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對不如意。每當不如意的事發生,我們的心就失去平衡,開始產生負面情緒。而每當心中生
起負面情緒,我們就變得痛苦。我們如何才能不產生負面情緒,不自尋煩惱?我們如何才能保持安詳和諧?
向內探究心物實相的智者,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不管心中為何生起負面情緒,都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去。例
如,我們可以站起身來,喝口水,開始數數字,或是開始持誦我們信仰的某尊神明或聖者的名號。藉著轉移注意力,我們
就會擺脫負面情緒。
這辦法行得通;但其他探究內在真理的修行者,深入到實相的最深層次,直到究竟的真理。這些開悟的人了解到,轉移注
意力只是在意識表層感到安詳和諧,但並沒有將生起的負面情緒剷除,而只是將之壓抑下來。在潛意識的層次,負面情
緒繼續在造作累積,增生加強。遲早這負面情緒的休火山會爆發出來,打敗主宰了你的心。只要負面情緒仍然存在,即
使是在潛意識的層次,這樣的解決之道就只是不全、暫時的。
一位完全開悟的人找到真正的解決之道:就是不要逃避問題,要面對它。觀察心中生起的任何染污不淨,只是觀察,不去
壓抑它,也不放縱它變成有害的言行表現出來。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是中道:就只是觀察。當我們開始觀察它,負面情緒就
失去力量而消失滅去,無法主宰你的心。不僅如此,同樣類型的不淨舊業也會隨之消除。只要意識層面生起不淨煩惱,
我們同類型的舊業也從潛意識層面生起,和現在的不淨煩惱相連結,開始增生加強。如果我們只是觀察,不僅現在的不
淨煩惱,就是舊有的部分也會被去除。就這樣漸漸地,所有的不淨煩惱都會根除,我們就得以脫離苦海。
只是對一般人來說,要觀察心的不淨煩惱不是容易的事。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又如何主宰了心。等到它浮現到
意識層次時,已經太過強勁,難以不起習性反應地觀察。就算我們試著這樣做,想要觀察抽象的心理不淨煩惱是很當困
難的,不管是抽象的憤怒、恐懼或激情,我們的注意力都會被引起不淨煩惱的外在刺激所吸引,而這只會使它增生加
強。
不過,開悟的覺者發現每當心中生起不淨煩惱時,身體上同時就發生兩件事,一是呼吸變得不正常,二是身體內在開始
產生生化反應,也就是感受。而也因此找到了一個實際的解決之道。要觀察心中的抽象煩惱是很難的事,但只要加以訓
練,我們很快可以學習觀察呼吸及感受,這兩者都是不淨煩惱在身上的顯現。藉著觀察身體層面的不淨煩惱,我們讓它
自然生起又滅去,而不造成任何傷害,這樣我們就得以從不淨煩惱中解脫。
掌握這修行方法需要時間,但只要持續修行,漸漸地我們會發現,許多過去會讓我們生起負面情緒反應的外在情境,現
在我們都能泰然處之,保持心的平衡。即使我們起了反應,這反應也不會像過去那麼強烈或持續那麼久。總有一天,即
使在面對最惱人的處境時,我們也能接收到呼吸及感受發出的警告,而開始去觀察它們,就算只是片刻也好。這片刻的
自我觀察,可以作為外來刺激及我們所起反應之間的避震緩衝;因此我們不再盲目反應,而是保持平心靜氣,可以採取
對自己、對別人都有益的正面行動。
藉由觀察自身的感受,你們已經踏出根除不淨煩惱、改變心的習性的第一步。
我們一生下來,就被訓練向外觀望,從不去觀察自己,因此我們無法深入自己的問題,反而向外尋找痛苦的原因,總是
把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別人。我們只從單一角度、一隅之見去看事情,這必然造成扭曲,而我們還把這種偏見當作完整
的真相。以這種片面見解作成的決定,只會對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要得見完整的實相,我們必須從多角度來看事情,
這就是我們修習內觀所學到的東西:不僅要從外在,也要從內在來洞照實相。
若只從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會以為自己的痛苦是別人,是外在環境所造成的,因此把所有精力都花在改變別人及改變外
在環境上。事實上這是白費力氣。學會向內觀察實相的人很快就會了解,他要為自己的痛苦或快樂負全部責任。舉例來
說,有人被別人辱罵了,因此變得不高興,他把自己的不高興怪罪到辱罵他的人頭上。事實上,辱罵他的人也為自己製
造了痛苦,因為他污染了自己的心。被辱罵的人對侮辱生起盲目反應時,就開始污染他自己的心,因而製造了自己的痛
苦。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痛苦負責,而不是任何別人。當我們體驗到這個真相後,就不會再有責怪別人的瘋狂事。
我們是對什麼起反應?我們是對自己創造的印象,而不是對外在真相起反應。我們看別人時,過去的習性會影響到我們
對他的印象。舊有的「行」(savkhara)會影響到我們對任何新情況的判別想法。接下來由於這種受到制約的想法,身體的
感受就變成愉悅的或不愉悅的,而依不同的感受,我們又產生新的反應。這些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受到舊「行」(savkhara)
的制約。但如果我們對感受保持覺知及平等心,盲目反應的習性就會減弱,而我們開始學到如其本然地看清真相。
當我們發展出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的能力時,那麼每當我們碰上有人出言辱罵或是行為不當時,我們會了解,這人行為
不當是因為他正在受苦。我們了解到這點,就不會起負面情緒的反應,而只會對這受苦的人感到愛心與慈悲,就像母親
對生病小孩的感覺一樣。我們會生出想要幫助這人解脫痛苦的心願,因此我們保持安詳快樂,並幫助別人也變得安詳快
樂。這就是正法的目的:修習生活的藝術,也就是根除心理的染污不淨,培養好的特質,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要達到最終目標,我們必須圓滿培養十種良好的心理特質,也就是十波羅蜜(parami),而最終目標就是完全的無我。這
十波羅蜜就是會逐漸消融自我的特質,讓我們愈來愈接近解脫。在內觀課程中,我們有機會培養所有這十種特質。
第一種波羅蜜是nekkhamma-捨離。出家成為僧尼的人,捨棄了在家人的生活,沒有身外之物,甚至得托缽乞食為生,這
都是為了消融自我、去除我執。那麼在家人要如何培養此一特質呢?在這樣的課程中,就有機會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
在這裏吃住是靠別人的佈施。我們接受別人所提供的吃住或其他設施,無論是什麼樣的,這樣我們就逐漸地增長捨離的
特質。在這裏不管人家給我們什麼,我們都善加利用,努力修行淨化內心,不僅為了自己好,也為不知名的佈施者好。
第二波羅蜜是sila-持戒。我們藉著隨時謹守五戒,不管在課程期間或日常生活中,來增長此一波羅蜜。在世俗生活中有
許多障礙讓我們難以持戒,但在這裏的禪修課程中,因為課程緊湊又約束甚嚴,我們沒有機會犯戒。只有開口說話的時
候,我們才可能會無法嚴守戒律,因此我們誓願在課程的前九天禁語,這樣至少在課程進行期間,我們可以嚴守戒律。
第三波羅蜜是viriya-精進(努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努力,例如努力賺錢謀生。不過這裏我們是要努力保持覺知與
平等心以淨化內心,這是正精進,可以趨向解脫。
第四波羅蜜是pabba-般若(智慧)。在外在世界裡我們也許有智慧,但那是我們從書本讀來或從別處聽來的智慧,或只
是知識上的了解。真正的智慧波羅蜜,是我們在禪修中從親身體驗、發自於內的了悟。我們藉由自我觀察而直接了悟到
無常、苦及無我的事實,而經由直接體驗實相,我們可以解脫痛苦。
第五波羅蜜是khanti-忍。在這樣的課程中,大家在一起修行及生活,也許某個人的行為舉止會干擾到你,使你厭惡不
耐。但是我們很快了解到,這個打擾別人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或者他有病在身。因此我們的厭惡消失了,對這人
只感到愛心與慈悲。我們已經開始培養忍的特質。
第六波羅蜜是sacca-真諦(真理、實相)。持戒讓我們在言語上維持真實,但sacca還要更深入實踐才行。正法之道上的每
一步,都必須不離真理實相,從粗顯表面的實相,到較微細的實相,以迄於最究竟的真理實相,這其中沒有虛幻想像的
空間,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覺知當下所實際體驗到的實相。
第七波羅蜜是adhitthana-堅決。我們參加內觀課程時,必須下定決心要完成整個課程,還要決心遵守五戒、禁語以及課
程所有的規定。開始內觀修行方法後,我們還要下堅定決心,在每個集體靜坐的整個一小時內,都不張開眼睛或移動手
腳。在正法之道的後面階段,此一波羅蜜至關重要;當接近到最後目標時,我們必須要能堅決靜坐、無有間斷,直到解
脫。因此我們必須增長堅定的決心。
第八波羅蜜是metta-純淨無私的愛(慈心)。過去我們試著對別人生起愛心與善意,但這只是在心的意識層次,在潛意識
裡仍然充滿著舊有的緊張衝突。當心完全淨化時,我們會從內心深處希望眾生快樂,這是真正的愛,可以幫助別人,同
時也幫助自己。
第九波羅蜜是upekkha-平等心。我們要學習保持心的平衡,不僅是在體驗到粗重不愉悅的感受或身上某些部位沒有感
受時如此,在面對微細愉悅的感受時也是一樣。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了解,當時此刻所體驗到的感受是無常的,必然
會消失滅去。以這樣的了知,我們保持超然、無所執取的平等心。
第十波羅蜜是dana-布施、捐獻。對在家人來說,這是走上正法之道的首要一步。在家人有責任以正當的謀生方式來賺
錢養活自己及家人,但我們若對賺來的錢產生執著,就會膨脹自我,形成我執。因此,我們必須把一部分賺來的錢用以
利益眾生。如果這樣做,就不會形成我執,因為我們了解到,我們賺錢不僅是自利,也是利他。我們會發願要盡己所能幫
助別人,而我們也了解到,幫助別人最佳之道,莫過於讓人學到脫離痛苦的方法。
在這樣的課程中,我們有很好的機會增長此一波羅蜜。我們在這裏得到的一切,都是別人所布施捐獻的,這裏吃住都不
收費,教導當然也完全免費。接下來可以輪到我們布施,為別人的受益而捐獻。我們布施的多寡因個人能力而異,比較
富有的人自然希望布施得多,但就算是最少的布施,只要心願正當,都十分有助於增長布施波羅蜜。我們不期望任何回
報,只是要讓別人體驗法的好處,並得以脫離他們的痛苦。
你們在這裏有機會增長所有的十波羅蜜,當所有這些良好特質都臻於至善而圓滿時,你就會達到終究的目標。
要持續修行,一點一滴地增長這些特質。在正法之道上前進不懈,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與解脫,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
與解脫。
願所有苦難眾生都找到純淨正法,得到解脫。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十天開示

修行方法回顧

十天過去了,讓我們複習一下你們這十天所學的東西。
你們一開始的功課是皈依三寶,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們這樣做,並不是從一個宗派轉變到另一個宗派。在
內觀中的轉變只是從痛苦到快樂,從無明到智慧,從束縛到解脫。這整個教法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你們皈依並不是皈依
某個人、皈依什麼教條或教派,而是皈依覺悟的性質。發現了覺悟之道的人就是佛,所發現的覺悟之道是法,所有依法
修行而得證聖果的人是僧。我們受到這些人的感召啟發,而皈依佛、法、僧,以達到內心純淨的相同目標。事實上我們皈
依的是覺悟的性質,也就是人人皆能向內尋求開發的佛性。
同時,任何走上這條道路的人,都會油然生起感恩之心,並發願要服務眾生,不求任何回報。這兩種特質在悉達多.喬答
摩,也就是人類歷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佛)身上,十分明顯。他完全經由自己的努力達到開悟,但他對眾生滿懷悲憫,
因此致力將他所發現的修行方法教給別人。
所有修習這個修行方法,並將自我的舊習氣根除到某種程度的人,都會有相同的特質。真正的皈依,真正的護佑,是你
在自已身上所培養增長的正法,不過隨著你對正法的體驗,必然也會生起對釋迦牟尼佛的感恩心,感激他發現並教導這
個修行方法,也感激那些無私無我護持這個修行方法的前賢大德,他們使這個修行方法歷經兩千五百年至今,仍能保有
它原始的純淨。
你們是以這樣的了解而皈依三寶的。
接著你們受持五戒,這不是什麼儀式或典禮。接受五戒並持守乃是持戒(sila)、道德,這是這個修行方法的基礎,若無穩
固的基礎,整個禪修的架構都會搖搖欲墜。戒律也同樣是放諸四海皆準,沒有宗派之別。你們誓願要戒絕所有會破壞別
人安詳和諧的言行舉止。會違犯這幾項戒律的人,都一定是先在心中生起很大的染污不淨,破壞了自己的安詳和諧。染
污不淨由心而起,然後才發展表現在言行舉止上。修習內觀是要淨化內心,讓心變得真正平靜安詳,但當你仍繼續做著
擾亂污染心的行為時,是無法用功來淨化內心的。
焦躁不安的心做出不正當的行為,又使心更為焦躁不安,這樣的惡性循環要怎樣才能打破呢?內觀課程就給你這樣的
一個機會,因為緊湊的課程、嚴格的規定、禁語的守則以及強而有益的氣氛,讓你們幾乎沒有任何違犯五戒的可能。因
此在這十天內你們可以持守戒律,以這個基礎你們能培養正定(samadhi);而定又是慧的基礎,用慧的洞察力你們能貫穿
直入內心深處並淨化它。
在這課程期間,你們發願持守五戒,好學習這個修行方法,而一旦學了它,決定接受並修行正法,就必須終身持守這幾
項戒律。
接下來你們放下自我、虛心受教,在十天課程期間完全接受佛陀及指導老師的教導,這是為了給這個修行方法一個公平
的實驗機會。只有這樣放下自我虛心受教的人,才能全心全力精進修行。一個人如果充滿懷疑猜測,就無法正確修行。
不過放下自我的意思並不是生出盲目信仰,盲信和正法毫無關聯。如果你們心中有所疑惑,應該隨時向老師請益,澄清
疑問。
放下自我虛心受教也包括接受課程的規定及作息時間,這些都是根據成千上萬舊生的學習經驗而制定出來的,好讓你
們可以持續不斷地用功,以從這十天中得到最大可能的獲益。
放下自我虛心受教也意味著你們要完全遵照要求修行,不管你們先前可能用什麼其它修行方法,在課程期間都要暫時
放在一邊。只有心無旁騖專一地如法修行,你們才能獲得益處,判斷這個修行方法的價值。相反地,你們要是將不同修
行方法混用,可能會為你們帶來很嚴重的麻煩。
接下來你們開始修行觀息法,目的是培養心的控制力與專注力,也就是正定(samadhi)。你們被要求只觀察純粹自然的呼
吸,不加上任何字句或形狀影像。這個限定的理由之一,是要維持這個修行方法的普遍通用性,因為呼吸是人人皆有而
都能接受的,但字句或形像就可能只被某些人接受但有些人無法接受。
只觀察純粹的呼吸,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整個修行的過程是在探究自身的實相,探究心物(身心)架構的本來面
貌,而不是你所想要的面貌。這是一個發掘實相的過程。你坐下來閉上眼睛,身邊沒有吵雜聲或外來干擾,身體也不移
動,在這一刻你身體最明顯的活動,就是呼吸。你以觀察這個實相入手,自然的呼吸,從鼻孔吸入呼出。你感覺不到呼吸
的時候,可以稍微加重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的範圍,之後再回復自然、正常、輕柔的呼吸。你從這個粗顯的實相入
手,從這裏更進一步深入,朝更微細的實相、究竟的實相前進。在整條修行路上,每一步都不離你實際體驗到的實相,從
最粗顯到最微細的實相。你從虛幻想像開始,是無法達到究竟實相的,你只會捲入更多的虛幻想像、更大的自我欺騙
如果你在觀呼吸時加上個字句,也許能更快使你的心專注,但這樣做會有一個危險。每個字句都有其特定的振動,你重
覆某個字或句子時,就是在製造人為的振動,讓你淹沒其中。在內心的表層製造了安詳和諧的表象,但內心深處的染污
不淨仍然存在。要去除這些深藏的染污不淨,只有學習去觀察它們,讓它們浮現出來,好消失滅去。如果我們只觀察某
種特定的人為振動,我們就無法觀察和我們的染污不淨相關的各種自然振動,也就是我們身上自然生起的感受。因此,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探究自身實相及淨化內心,使用想像的字句只會造成障礙。
同樣的道理,觀想某個形狀或影像,也可能成為進步的障礙。內觀修行方法是要消融表面實相,以達到究竟的實相,而
表面堅實的實相總是充滿虛幻錯覺,因為在這個層次上,是想蘊(sabba)在運作,分辨判別,而那是受到過去習性所扭曲
的。此一受到制約的想蘊起著分別心,形成種種偏好及成見,造成更多新的習性反應。但是隨著表面實相的分解消融,
我們逐漸體驗到身心結構的究竟實相,也就是每一剎那都在生起滅去的振動,除此別無他物。到了這個階段就不再起分
別心,因此也不會有偏好或成見,沒有習性反應。內觀修行方法逐漸減弱受制約的想蘊,因此也減弱了習性反應,達到
受、想不起的階段,也就是涅槃(nibbana)的體驗。但若刻意將注意力放在觀想形狀影像上,我們就停留在表面、合成實
相的層次,而無法超越進展,因此我們不作觀想或持誦。
藉由觀察自然呼吸而使心專注後,你們開始練習內觀禪修,以培養般若智慧,也就是對自我本質的洞見,這真知洞見能
夠淨化內心。你們從頭到腳觀察身上的自然感受,從表面開始,然後漸漸深入,學習感覺外在,內在,身體每一部位的感
受。
內觀就是如其本然地觀察實相,不加任何成見,以消解表面實相,達到究竟實相。消解表面實相的目的,是使禪修者從
「我」的錯覺中脫離出來,此一虛幻錯覺是我們所有貪愛與瞋恨的根源,造成我們極大的痛苦。我們或許能在理智上接受
那是虛幻錯覺,但光是這樣的接受無法解脫痛苦。不論一個人有什麼宗教或哲學信仰,只要自我的習性存在,就仍然痛
苦。為了打破這個習性,我們必須直接體驗身心現象虛幻不實的本質,不受我們控制地不斷變化。這樣的體驗能夠銷融
自我,趨向去除貪瞋、去除痛苦的道路。
因此,內觀修行方法是藉由直接體驗來探究我們稱為「我、我的」的這個現象的真正本質。這個現象有兩方面,也就是生
理與心理、身與心兩方面。禪修者從觀察身體的實相開始,為了直接體驗這個實相,我們必須感覺到身體,也就是覺知
全身上下的感受。所以,觀察身體-觀身念住(kayanupassana)必然涉及觀察感受-觀受念住(vedananupassana)。同樣地,
我們若離開心中所生起的心念想法,也不能體驗心的實相,因此觀察心-觀心念住(cittanupassana)必然涉及觀察心理內
含-觀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這並不是要我們觀察每一個想法,如果你這樣做,你會陷入胡思亂想難以自拔。你應該只要單純的覺知心在當下此刻的
本質,不論心中是否有著貪瞋癡或焦躁不安。而佛陀發現,不論心中生起什麼,都會有某種身體感受伴隨而起。也就因
此,不論禪修者是在探究「我」這個現象的心或身的層面,對感受的覺知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個發現是佛陀的獨特貢獻,在他的教導啟示中具有核心的重要性。當時甚至更早的印度,已有許多人教導修行戒(sila)
與定(samadhi),慧(pabba)也已存在,至少有聞慧或思慧。許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淨煩惱是痛苦的根源,認為必須根除貪
愛及瞋恨以淨化心靈,獲得解脫。佛陀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當時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受的重要性。當時和現在一樣,一般都認為我們是對外在的感官對象,也就是色、聲、香、
味、觸、法(六境)起習性反應。然而佛陀向內觀察實相,發現了六境和我們的習性反應之間有個忘失掉的連結,也就是
感受。六境接觸到相對應的感官(六根),會產生感受,想蘊(sabba)又對它作出好或壞的評價,感受因而變成愉悅的或不
愉悅的,我們並因而生起貪愛或瞋恨的反應。這個過程極為迅速,要到習性反應已經重覆多次後,我們的意識才覺察
到,而這時習性反應已經強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習性反應,就得覺知到反應是從何開始;而反應是從感受開
始,因此我們必須覺知到感受。悉達多.喬答摩發現了過去不為人知的這個事實,使他得以開悟解脫,所以他才一再強
調感受的重要性。感受會導致貪愛及瞋恨的反應,也因此造成痛苦,但感受也可以引導出智慧,讓我們不再起反應,開
始脫離痛苦。
在內觀修行方法中,任何有礙我們覺知感受的方法都有害,不管是持誦字句、觀想形像、只注意身體的動作,或是注意
心中生起的念頭。除非從痛苦的根源-感受下手,否則是無法根除痛苦的。
佛陀在念住經(Satipatthana Sutta)中說明了內觀修行方法,在「建立覺知的開示」中,他分成幾個部分來檢視內觀修行方法
的不同層面:觀察身體(觀身)、感受(觀受)、心(觀心)及心理內涵(觀法),不過這幾個部分及細分的段落都是以同樣的
話作結論。修行可能會有不同的入手處,但不論從哪裏入手,禪修者在到達終點前,都必須經歷修行道上的若干階段、
若干體驗。這些對內觀修行至為重要的體驗,在每一段落結尾的句子中重複作了說明。
第一個階段是分別體驗到生起(samudaya)及滅去(vaya),在這個階段,禪修者覺知到堅實強固的實相,也就是身上粗重的
感受。我們覺知到某種感受的生起,也許是痛,它似乎停留了一段時間,最後消失滅去了。
從這個階段再繼續前進,我們深入到生滅(samudaya-vaya)的階段,同時體驗到生起與滅去,生滅之間沒有間隔。粗重堅
實的感受消融成為微細的振動,以極快的速度生起滅去,而身心架構的堅實感也消失了。具體強烈的情緒及具體強烈的
感受,都消融為振動,別無他物;這是消融(bhavga)的階段,我們在此體驗到心與物的究竟實相,也就是無時無刻不斷的
生滅,沒有任何實體。
消融是修行道上很重要的階段,因為只有體驗到身心架構的消融,對它的執著才會去除。到這個時候,我們面對任何情
境都能無所執取,也就是進入了行捨(savkhara-upekkha)的階段。埋藏在潛意識中極深處的染污不淨(savkhara),開始浮現
到心的表面上來,這不是退步,這是進步,因為這些不淨若不浮現出來,就無法加以根除。它們生起,我們以平等心觀
察,它們就一個接一個消失滅去。我們以粗重不愉悅的感受為工具,來消除瞋恨的不淨舊業,以微細愉悅的感受為工
具,來消除貪愛的不淨舊業。就這樣對任何體驗都保持覺知與平等心,我們將心中所有深藏的糾結煩惱都加以淨除,一
步步接近涅槃(nibbana)解脫的目標。
不論起點為何,我們都必須經歷所有這些階段,以達到涅槃之境。我們能多快抵達目標,要看所下的功夫多深,以及我
們有多少累積的舊業(savkhara)要根除。
在任何處境情況下,以覺知感受為基礎的平等心都至關重要。「行」(savkhara)是由身體的感受生起,我們對感受保持平
等心,就防止了新的「行」生起,並將舊的去除。因此藉著保持平等心觀察感受,你就逐漸朝向解脫痛苦的究竟目標邁
進。
要認真用功,不要把禪修當作遊戲,試過一個又一個修行方法,卻都是淺嚐即止。如果你是這樣,任何修行方法你都只
能略知一二,永遠達不到目標。你當然可以嘗試不同的修行方法,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而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給這
個修行方法兩、三次的試驗機會,但不要一輩子都在試這試那,虛度歲月。你一旦找到合適自己的修行方法,就要認真
修行,以達到最終的目標。
願各地受苦的人們,都能找到出離痛苦之路。
願一切眾生快樂!
第十一天開示

如何在課程結束後繼續修行

一天接著一天地用功,我們已經到了正法課程的最後一天。當你們開始時,曾要求大家完全放下自我,虛心接受這個修
行方法,並遵守課程的各項規定。如果不完全放下自我,你是無法給這修行方法一個公平的嘗試機會的。現在,十天過
去了;你們是自己的主人。回家後你們可以平心靜氣地回味在此的學習經驗,如果你覺得在此所學的法是實用的、合邏
輯的,而且利己利他,那你就該接受它-不是因為有人要你這麼做,而是發自你內心的意願;不只是十天的修行,而是一
生信受奉行。
這種接受不能僅限於知性或是信仰的層次。我們必須在實際的層面接受正法,把正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使它成為我們
生活的一部份,因為只有實實在在地修行正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確實獲益。
你們來參加這課程,學習如何修行正法-如何過道德的生活,如何主宰自己的心,淨化心靈。每晚有關正法的開示,只
是要清楚說明修行方法。我們必須瞭解我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此才不會困惑或做錯。然而在解說修行方法
時,無可避免地會提到某些層面的理論,而由於大家來自不同的背景,所以很可能有些人對若干義理難以接受。如果是
這樣的話,那就不要理它,不要放在心上。比較重要的是正法的修行實踐。沒有人會反對戒定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
去傷害他人,培養主宰自己的心,以及淨除心中不淨煩惱、進而對人生出慈悲與善意。這個修行方法是能被普遍接受
的,這也是正法的最重要層面,因為法益是從修行實踐而非理論中獲得,要將正法應用在生活中才能受益。
在十天的學習中,只能領略到這修行方法的一些粗淺要領;我們不能期望能快速地精熟此法。但也不能低估這短暫的學
習經驗:雖然這修行的路途漫長,是一輩子的工作,但你已走出了第一步,很重要的一步。
正法的種子已經播下,並且已在你心中發芽成長,一個好園丁,應該特別小心地照顧幼苗,因為你的培養將會使小幼苗
長成巨樹,枝幹粗壯且根深不移,到那時候,它就不再需要照顧,反而將在餘生中服務造福眾生。
這正法的幼苗現在需要好好照顧,要不受到外界的影響批評,就要知道理論與實踐的不同,理論可能有人會反對,但修
行實踐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不要讓批評阻撓你的修行,每天早晚各靜坐一小時,這規律、每日的練習是必要的。起初會
覺得每天花兩小時靜坐是很重的負擔。但很快地你會發現,你節省下許多過去是浪費掉了的時間。第一、你將需要較少
的睡眠時間,第二、你將會比以往更快地完成工作,因為你的工作能力顯著增強,當你碰到問題時,你能保持平衡,並很
快找出正確的解決之道。當你確立了修行的習慣後,你將發現早晨的靜坐修行,使你一整天都充滿活力,毫無焦躁不
安。
當你晚上上床睡覺時,在入睡前花五分鐘時間去覺知你身上各部位的感受。而隔天早晨睡醒時也花五分鐘的時間先觀
察身上的感受。這睡前與醒後短短幾分鐘的禪修將證明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你住的地區有其他的禪修者住在附近,最好每星期能有一次一小時的共修靜坐,而每年必須參加一次十日課程。每
天的練習將有助於你保持你在這裡所達到的程度,而有必要參加課程以更進步深入,修行的路還很長。如果你能來參加
舉辦的課程是最好的,否則,你也可以自己禪修,安排一個十天的自修課程,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而且有人為你準
備飲食,然後依照內觀修行方法、修行時間表,以及應守的戒律規定,而且你現在必須強制自己嚴格遵行。如果你在事
前想通知老師,告知你即將開始十天的自修課程,那麼我將會記著你並遙送我的慈心(metta)給你,這善意的振動將有助
於形成美好健康的氣氛,讓你身在其中能修行得較好。但如果你沒跟老師講,也不必覺得會因此而力量不足,正法本身
就會保護你。漸漸地,每個人最終都得達到自己獨立的地步,老師只是一個指引者,你必須要能自己做主,如果還需要
依賴他人,那就沒有解脫可言。
每天兩小時的靜坐及每年十天的禪修課程,只是維持修行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你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就應該用來禪修,
你可以參加一星期或幾天,甚至一天的短期課程。在這種短期課程中,用前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觀息,而其餘的時間則
內觀。
在你每日的靜坐中,用大部份的時間練習內觀,唯有當你煩躁或感覺遲鈍時,或因其他任何理由,使你難以觀察感受且
維持平等心時,才視需要延長觀息的時間。
在練習內觀時,要很小心,不要玩感受的遊戲,若感受愉悅就洋洋得意,若感受不愉悅就沮喪洩氣。客觀地觀察每一個
感受,將注意力有次序地移動過全身每一部位,不要停留在某部位太久,每個部位最多兩分鐘就夠了,在特別情況下或
許可停上五分鐘,但絕不要比五分鐘更久。讓注意力持續移動以覺知身上每一部位的感受。如果練習中,開始感到有點
機械化時,則可改變一下移動注意力的方式。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覺知和平等心,而你將會從內觀中得到不可思議的
好處。
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運用此法,而不只是在你閉眼靜坐時,當你工作時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把它當作你那時
候的禪修。但當你一有空閒,即使是五分鐘或十分鐘也好,就要用來覺知感受,如此當你再開始工作時,就會感到精神
煥發。有一點要小心的是,當你在公眾場合內觀禪修,有非修行者在場時,你必須睜著眼睛,絕不要把修行正法變成表
演。
如果你正確適當地修習內觀,你的生活中一定會有較好的轉變。要檢查修行路上的進度,應該從自己在日常生活情境中
的行為表現來檢查。你是否不傷害他人並進而開始幫助他人?當不如意的事發生時是否還能保持身心平衡?如果負面
情緒在心中生起時,你能多快察覺到?你又多快能察覺到隨著負面情緒生起的身體感受?你能多快就開始觀察感受?
你又能多快再恢復心的平靜,並開始產生愛與慈悲?用以上的方法檢驗你自己,並繼續在修行的路上不斷前進。
不論你在這裏有何收獲,不只要好好保有它,並應讓它增長,持續將正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享受這修行方法所帶給你
的益處,過著快樂、安詳、和諧的生活,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給大家一個忠告:歡迎你們告訴別人你在此所學到的,正法是絕無任何秘密的。但是在你目前的階段,千萬不要想教別
人這個修行方法。因為只有對此法精熟修行有成,並且受過教學訓練的人,才能教導別人。否則,你不但無法幫助人反
而會害了人,如果有人聽你說過內觀後想要學習此法,你就鼓勵他們來參加這種十天的修行課程,有適當的老師指引。
現在,持續好好用功以在正法中奠定基礎,持續在正法中成長,而你將發現以你自己為榜樣,你將會自然地吸引其他
人,走上這修行的道路。
願正法遍傳世界,讓更多人得到好處與利益。
願一切眾生快樂、安詳、解脫!
開示中引用的巴利文經句(中、英譯)

第二天

You have to do your own work;

你必須自己用功修行,

Enlightened Ones will only show the way.

覺者只指引我們方向。

Those who practice meditation

練習禪修的人,

will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chains of death.

將得以從生死輪迴中解脫。

--Dhammapada, XX. 4(276).

Abstain from all unwholesome deeds,

諸惡莫作,

perform wholesome ones,

眾善奉行,

purify your own minds--

自淨其意--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s.

這是諸佛的教導。

--Dhammapada, XIV, 5(183).

第三天

The entire world is in flames, the entire world is going up in smoke;

整個世界都著了火,整個世界煙薰霧繞;

the entire world is burning, the entire world is vibrating.

整個世界烈焰狂燒,整個世界振動不已。

But that which does not vibrate or burn, which is experienced by the noble ones, where death has no entry—

而聖者所體證到的,卻是不再振動、不再燃燒,死魔不能到達之處--

in that my mind delights.

對此,我心充滿喜悅。

--Upacala Sutta, Sajyutta Nikaya, V. 7.

第四天

Mind precedes all phenomena,

心先於一切現象,
mind matters most, everything is mind-made.

心最重要,一切都是心所造的。

If with an impure mind one performs any action of speech or body,

若言談舉止出於不淨之心,

then suffering will follow that person as the cartwheel follows the foot of the draught animal.

則痛苦亦步亦趨,如車輪緊隨於拖車牲口之足後。

Mind precedes all phenomena,

心先於一切現象,

mind matters most, everything is mind-made.

心最重要,一切都是心所造的。

If with a pure mind one performs any action of speech or body,

若言談舉止出於清淨之心,

then happiness will follow that person as a shadow that never departs.

則快樂如影隨形,須臾不離。

--Dhammapada, I. 1&2.

Agony now, agony hereafter, the wrong-doer suffers agony in both worlds.

作惡的人,現在受苦,未來受苦,會在現在、未來兩世界受苦。

Agonized now by the knowledge that he has done wrong,

現在受苦,因為認知到自己做錯了,

he suffers more agony, gone to a state of woe.

未來墮入惡趣,受苦更多。

Rejoicing now, rejoicing hereafter, the doer of wholesome actions rejoices in both worlds.

作善的人,現在歡喜,未來歡喜,會在現在與未來世都感到歡喜。

Rejoicing now in the knowledge that he has acted rightly,

現在歡喜,因為知道自己做得對,

he rejoices more, gone to a state of bliss.

未來生到善趣,更加歡喜。

--Dhammapada, I. 17&18.

第五天

Birth is suffering; ageing is suffering;

生是苦;老是苦;

sickness is suffering; death is suffering;

病是苦;死是苦;

association with the unpleasant is suffering;


怨憎會是苦;

dissociation from the pleasant is suffering;

愛別離是苦;

not to get what one wants is suffering;

求不得是苦;

in short, attachment to the five aggregates is suffering.

簡言之,對五蘊的執取就是苦。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Sajyutta Nikaya, LVI(XII). ii. 1.

Chain of Conditioned Arising 緣起

Forward Order: 流轉次第:

With the base of ignorance, reaction arises;

緣無明,所以行生;

with the base of reaction, consciousness arises;

緣行,所以識生;

with the base of consciousness, mind and body arise;

緣識,所以名色生;

with the base of mind and body, the six senses arise;

緣名色,所以六處生;

with the base of the six senses, contact arises;

緣六處,所以觸生;

with the base of contact, sensation arises;

緣觸,所以受生;

with the base of sensation, craving and aversion arise;

緣受,所以愛生;

with the base of craving and aversion, attachment arises;

緣愛,所以取生;

with the base of attachmen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rises;

緣取,所以有生;

with the base of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irth arises;

緣有,所以生生;

with the base of birth, ageing and death arise,

緣生,所以有生、老、病、死,

together with sorrow, lament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s and tribulations.

連同愁、嘆、身苦、心憂及惱生;
Thus arises this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這是諸苦的生起。

Reverse Order: 還滅次第:

With the complete eradication and cessation of ignorance, reaction ceases;

無明滅,於是行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reaction, consciousness ceases;

行滅,於是識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nsciousness, mind and body cease;

識滅,於是名色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mind and body, the six senses cease;

名色滅,於是六處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e six senses, contact ceases;

六處滅,於是觸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ntact, sensation ceases;

觸滅,於是受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sensation, craving and aversion cease;

受滅,於是愛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craving and aversion, attachment ceases;

愛滅,於是取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attachmen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ceases;

取滅,於是有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irth ceases;

有滅,於是生滅;

with the cessation of birth, ageing and death cease,

生滅,於是生、老、病、死滅,

together with sorrow, lament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and tribulations.

連同愁、嘆、身苦心憂及惱滅;

Thus this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ceases.

這是諸苦的息滅。

--Paticca-samuppad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II(I). 1.

Through countless births in the cycle of existence

經過了不可歷數的生死輪迴,

I have run, not finding although seeking the builder of this house;

我曾奔走尋找輪迴建造者;
and again and again I faced the suffering of new birth.

但一次又一次,我面對新生的苦痛,

Oh house builder!

喔!輪迴之建築師,

Now you are seen.

我終於找到你了,

You shall not build a house again for me.

你無法再為我起造屋子了。

All your beams are broken,

樑已毀,

the ridgepole is shattered.

棟已摧,

The mind has become freed from conditioning;

心從諸行中解脫出來;

the end of craving has been reached.

已經達到貪的止息。

--Dhammapada, XI. 8&9(153&154).

When past conditioning is erased and no fresh one produced,

當過去的諸行都根除了,並且也無新的產生,

the mind no longer seeks for future birth.

心不再企求來生。

The seed consumed, cravings no more arise.

種子耗盡,渴愛不再。

Such-minded wise ones cease like [the flame of] this lamp.

智者的心有如燈熄焰滅。

--Ratana Sutta, Sutta Nipata, II. 1.

第六天

Impermanent are all compounded things.

諸行無常,

When one perceives this with true insight,

洞察及此,

then one becomes detached from suffering;

便能離苦;

this is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此即淨化之道。

--Dhammapada, XX. 5(277).

The gift of Dhamma triumphs over all other gifts;

法的贈禮超越其他,

the taste of Dhamma triumphs over all other tastes;

法的況味無與倫比,

the happiness of Dhamma triumphs over all other pleasures;

法的快樂至勝無上,

the eradication of craving triumphs over all suffering.

渴愛止息超越諸苦。

--Dhammapada, XXIV. 21(354).

第七天

Everything that arises in the mind is accompanied by sensation.

所有在心中所生起的(諸法),皆有感受伴隨而生。

--Mulaka Sutta, Avguttara Nikaya, VIII. Ix. 3(83).

“From what base arise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in men?”

人的念頭思想從何而來呢?

“From the base of mind and matter, sir.”

是以心物(名色)為所緣。

--Samiddhi Sutta, Avguttara Nikaya, IX. Ii. 4(14).

Through the sky blow many different winds,

空中吹拂許多不同的風,

from east and west, from north and south,

東風、西風、南風、北風,

dust-laden and dustless, cold as well as hot,

塵埃風、無塵風,寒風和暖風,

fierce gales and gentle breezes--many winds blow.

猛烈狂風、和煦微風──許多不同的風吹送。

In the same way, in this body,sensations arise,

同樣地,身体內也有許多感受生起,

pleasant, unpleasant, and neutral.

愉悅的、不愉悅的、中性的,

When a bhikkhu, practising ardently,

當比丘(修行者)專注地練習時,
does not neglect his faculty of through understanding

不要疏忽過程裡的每一個感受。

then such a wise person fully comprehends all sensations.

於是,這樣的聰明人完全体驗所有的感受。

And having fully comprehended them, within this very life he becomes freed from all impurities.

經由全然地領略這些感受,他在這一生,便能從所有染污不淨中解脫。

At his life's end, such a person, being established in Dhamma and understanding sensations perfectly, attains the indescribable
stage.

完全成熟於法並徹底了知感受的人,當生命結束時,便能達到一種無法言詮的境地。

--Pathama Akas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XXVI(II). Ii. 12(2).

Whenever and wherever one encounters

不論何時何地,

the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of the mental-physical structure,

只要你歷歷分明於身心結構的生滅,

one enjoys bliss and delight, [which lead on to]

便能享受到歡喜和喜悅,

the deathless stage experienced by the wise.

這種欣喜,引領我們走到那智者的無死之境。

--Dhammapada, XX. 15(374).

Homage to the liberated, the all conquering, the fully self-enlightened.

禮敬解脫、降伏一切(煩惱)、完全自覺者。

To the Buddhas of the past,

禮敬過去諸佛,

to the Buddhas yet to come,

禮敬未來諸佛,

to the Buddhas of the present always I pay respects.

禮敬現在諸佛。

To the Dhammas of the past

禮敬過去諸法,

to the Dhammas yet to come,

禮敬未來諸法,

to the Dhamma of the present always I pay respects.

禮敬現在諸法。

To the Sanghas of the past,

禮敬過去僧伽,
to the Sanghas yet to come,

禮敬未來僧伽,

to the Sanghas of the present always I pay respects.

禮敬現在僧伽。

By walking on the path of Dhamma,

走在學法的道上,

from the first step to the final goal,

從最初始至最終,

thus I revere the Buddha,

我禮敬佛,

thus I revere the Dhamma,

我禮敬法,

thus I revere the Sangha.

我禮敬僧。

Homage to the Buddha: 禮敬佛陀:

Such truly is he: free from impurities,

佛陀確已從染污不淨中解脫,

having destroyed all mental defilements,

解銷所有塵垢,

fully enlightened by his own efforts,

自力而証圓覺,

perfect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理論實修兼備,

having reached the final goal,

臨蒞最終目標,

knowing the entire universe,

了知世間一切,

incomparable trainer of men,

無比調御丈夫,

teacher of gods and humans,

一切天人導師,

the Buddha, the Exalted One.

唯我佛陀世尊。

Homage to the Dhamma: 禮敬諸法:


Clearly expounded is the teaching of the Exalted One,

世尊教法詳明切,

to be seen for oneself,

學人皆可自明了,

giving results here and now,

當下能得知成果,

inviting one to come and see,

邀君即來即得見,

leading straight to the goal,

直指標的無曲折,

capable of being realized for oneself by any intelligent person.

有智之人自可解。

Homage to the Sangha: 禮敬僧伽:

Those who have practised well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圓滿諸弟子,世尊僧團得久住。

Those who have practised uprightly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正直諸弟子,世尊僧團得久住。

Those who have practiced wisely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智敏諸弟子,世尊僧團得久住。

Those who have practised properly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切當諸弟子,世尊僧團得久住。

That is, the four pairs of men, he eight kinds of individuals, these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四雙八輩諸弟子,世尊僧團得久住。

worthy of offerings, of hospitality, of gifts, of reverent salutation, an incomparable field of merit for the world.

虔誠禮敬勤供養,世間無比大福田。

--Dhajagg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I(I). 3.

第八天

Impermanent truly are compounded things,

諸行確實無常,

by nature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自然生起自然滅去。

If they arise and are extinguished,


如果它們生起後,從此就止息再無後續,

their eradication brings happiness.

則其止息便能引生喜樂。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 Digha Nikaya, 16.

When faced with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面對變動不已的生活,

one's mind remains unshaken, sorrowless, stainless, secure;

心中該保持堅定、穩固、不悲、無染,

this is the greatest welfare.

這是最大的福祉。

--Maha-Mavgala Sutta, Sutta Nipata, II. 4.

Tying a piece of wood over her belly to make herself look pregnant,

旃遮在肚子裡纏了塊木頭,裝作懷孕的樣子,

Cinca abused [the Buddha] in the midst of all the people.

然後到跑到群眾間辱罵佛陀。

By peaceful, gentle means the king of sages was victorious.

世尊只以平靜、溫和的方式(便善巧地處理了此難題)。

By the power of such virtues may you be blissfully triumphant!

願我們也都能以這種德行的殊勝力量獲得安祥!

--Buddha-Jayamavgala Gatha.

You are your own master,

你是自己的主人,

you make your own future.

未來掌握在你手中。

Therefore discipline yourself

好好地鍛鍊自己,

as a horse-dealer trains a thoroughbred

就像馬販調教純種好馬一樣。

--Dhammapada, XXV. 21(380).

第九天

Wisdom is knowing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智慧就是能以不同的方式了知事物。

--Atthasalini.

Give charity out of devotion,


出於虔誠布施服務,

always maintain the moral precepts,

總是持守道德信念,

find delight in meditation,

領略禪修的喜悅,

and you will attain the celestial life.

如此,便會体驗到天人的生活。

--Dukkappattadigatha.

第十天

Make an island of yourself,

建一座自己的島,

make yourself your refuge; there is no other refuge.

讓自己成為自己的皈依處,此外別無皈依處。

Make truth your island,

讓法成為自己的島,

make truth your refuge; there is no other refuge.

讓法成為自己的皈依處,此外別無皈依處。

--Maha-Parinibbana Sutta, Digha Nikaya, 16.

Go your ways, oh monks,

比丘們!走自己的路。

for the benefit and happiness of many,

為了眾生的幸福和快樂,

out of compassion for the world,

為了慈悲世間,

for the good, benefit, and happiness of gods and men.

為了人天的利樂和幸福,

Let no two go in the same direction.

不要有兩人走相同的路!

Teach, oh monks, the Dhamma, which is beneficial at the beginning, in the middle, and at the end * both the spirit and the letter of
it.

喔!比丘們!正法是初善、中善、後善之文與義,

Make known the Noble Life, which is

使人們知道梵行,

fully complete [requiring no addition] and pure [requiring no subtraction].

是全然完備(不須再添)並且清淨的(不須再減)。
There are beings with only a little dust in their eyes who will be lost unless they hear the Dhamma.

有些人眼中只有一些翳,但若不聞法,將會迷失;

Such persons will understand the truth.

這些人終會了知真理。

--Dutiya Marapasa Sutta, Sajyutta Nikaya, VI(I). 5.

Those phenomena arising from a cause,

現象生起必有原因,

of these the Enlightened One has told the cause and also their cessation;

覺者己經指出諸法的原因及其寂滅;

this is the 'doctrine' of the Great Recluse.

這是大沙門的教旨。

--Vinaya, Mahavagga, I. 23(40).

Vipassana means observing reality in a special way, by going beyond apparent truth.

內觀(毘缽舍那)是以透視表面事相的特別方式來察覺實相。

--Ledi Sayadaw, Paramattha Dipani.

In the seen there will be only the seen;

看,就單純地只是看,

in the heard there will be only the heard;

聽,就單純地只是聽;

in the smelled, tasted, touched there will be only the smelled, tasted, touched;

鼻聞,舌嚐,身体接觸,就只是聞,只是嚐,只是觸,

In the cognized there will be only the cognized.

覺知時,也就只是單純地覺知。

--U dana, I. x.

“Feeling the entire body I shall breath in”; thus he trains himself.

「我入息時要感覺著全身」,要這樣訓練自己。

“Feeling the entire body I shall breathe out”; thus he trains himself.

「我出息時要感覺著全身」,要這樣訓練自己。

--Maha-Satipatthana Sutta, Digha Nikaya, 22.

Experiencing sensation everywhere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body,

体驗身体範圍內的每一處感受,

he understands, "I am experiencing sensation everywhere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body.

並當下了知,「我在体驗身体範圍內的每一處感受」。

Experiencing sensation wherever there is life within the body,


体驗身体內有生命之處(活的地方)的感受,

he understands, "I am experiencing sensation wherever there is life within the body.

並當下了知,「我在体驗身体內有生命處的感受」。

--Pathama Gelabb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XXVI(II). i. 7.

Thus he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internally;

於是他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

he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externally;

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

he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both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同時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

he abides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of arising in the body;

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

he abides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of passing away in the body;

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

he abides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in the body.

他同時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

Now his awareness is established.

於是清楚覺知:

"This is body."

「這是身体。」

This awareness develops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re is mere understanding and mere observation,

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

and he abides detached and does not cling to anything in the world.

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This, oh bhikkhus, is how a bhikkhu really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

--Maha-Satipatthana Sutta, Digha Nikaya, 22.

Refuge in the Triple Gem: 皈依三寶:

I take refuge in the Buddha.

我皈依佛。

I take refuge in the Dhamma.

我皈依法。

I take refuge in the Sangha.

我皈依僧。
The Five Precepts: 五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killing living creatures.

我持守「不殺生」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taking what is not given.

我持守「不偷盜」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sexual misconduct.

我持守「不邪淫」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wrong speech.

我持守「不妄語」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intoxicants, which are causes of intemperate behavior.

我持守「不飲酒(煙酒毒品)」戒。

The Eight Precepts: 八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killing living creatures.

我持守「不殺生」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taking what is not given.

我持守「不偷盜」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incelibacy.

我持守「不淫」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wrong speech.

我持守「不妄語」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intoxicants, which are causes of intemperate behavior.

我持守「不飲酒(煙酒毒品)」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eating at the wrong time.

我持守「不非時食」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dancing; singing, instrumental music ; worldly entertainments; adorning oneself with
garlands, perfumes, or cosmetics; wearing jewelry.

我持守「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using high or luxurious beds.

我持守「不坐臥高廣大床」戒。
巴利文字彙

Acariya 軌範師。

Adhitthana 堅強的決心,十波羅蜜之一。

Akusala 不善的,有害的。為 kusala 之反義字。

Ananda 妙樂。

Anapana 呼吸。覺知呼吸(Anapana-sati)。

Anatta 無我,無本質,無實體。與無常、苦同為現象的三項基本特性。參見 lakkhana 條。

Anicca 無常,短暫,變化。與無我、苦同為現象的三項基本特性。參見 lakkhana 條。

Arahant /arahant 阿羅漢。已根除內心所有染污不淨的人。參見 Buddha 條。

Ariya 聖者,內心淨化至已體驗涅槃者,聖者從須陀洹(預流果)到阿羅漢共有四層次。

Ariya atthavgika magga 八聖道。參見 magga 條。

Ariya sacca 聖諦。參見 sacca 條。

Asubha 不淨的,不討人喜歡的,醜陋的。反義字 subha,純淨,美麗。

Assutava /assutavant 未被教導的人。沒有聽聞過真理,連聞慧都沒有的人,因此在解脫道上一步都邁不出去。反義字為


sutava。

Avijja 無明。是「緣起鍊」的第一環。與貪、瞋合稱為心的三個主要染污不淨(三毒)。這三毒是心的不淨根源,痛苦的來
源。同義字為 moha。

Ayatana 處,領域,範圍。尤指覺受的六個領域(salayatana)(六處)即:身體的五根,加上意根及與之相應的對象(六塵);也
就是:
眼(cakkhu)及色(rupa)
耳(sota)及聲(sadda)
鼻(ghana)及香(gandha)
舌(jivha)及味(rasa)
身(kaya)及觸(photthabba)
意(mano)及法(dhamma)。

Bala 力量。五力是信力(saddha),精進力(viriya),念力(sati),定力(samadhi)及慧力(pabba);未充分發展則稱為五根,參
見 indriya 條。

Bhavga 消融。內觀修行的一項重要歷程。體驗到整個身體上粗重的感受消融成微細的振動,持續地生起、滅去。

Bhava 有。Bhava-cakka(有輪),參見 cakka 條。

Bhavana 心智培育,修行;修行分兩部分:修止(samatha-bhavana修奢摩他),可以得定(samadhi);修內觀(vipassana-
bhavana修毗婆奢那),可以得慧(pabba)。修止能達禪那,修觀可達解脫。參見jhana、pabba、samadhi、vipassana條。

Bhavana-maya pabba 修慧,修所成慧。參見 pabba 條。

Bhavatu sabba mavgalaj 願一切眾生快樂。

Bhikkhu (佛教的)比丘,禪修者。女性為比丘尼(Bhikkhuni)。

Bodhi 菩提,覺悟。

Bodhisatta 菩薩,原意「覺有情」,上求佛道和下化眾生的大聖人。習慣用於指未達完全覺悟前的悉達多·喬達摩。

Bojjhavga 菩提分,達到覺悟的要件。七菩提分或七覺支為:念菩提分(sati)、擇法菩提分(Dhamma-vicaya)、精進菩提分
(viriya)、喜菩提分(piti)、輕安菩提分(passaddhi)、定菩提分(samadhi)、捨菩提分(upekkha)。

Brahma 梵天;在印度教中指最高階的眾生,傳統上認為全能的造物神祇,但佛陀歸之為眾生之一,即會毀,也會死。
Brahma-vihara 梵住,無量心。有四心為生於梵天的資糧,即: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捨(upekkha)。

Brahmacariya 依禪修而能次第開發此四無量心。
梵行;清淨、離欲的生活。

Brahmana 婆羅門,原意是純潔的人。傳統上指印度種性制度中的祭司,此種人是靠神(Brahma梵天)來解救或解脫,不同
於沙門(samana)。佛陀稱已經自淨其意的人為真正的婆羅門,亦即阿羅漢(arahat)。

Buddha 佛。覺者,發現解脫之道,實踐解脫之道,並經由自己的努力達到最高目標的人。有兩種佛:
1)辟支佛(pacceka-buddha);獨覺聖者。自己覺悟成道但無法佈道。
2)三藐三佛陀(samma-sambuddha):等正覺,能夠教導他人。

Cakka 輪。Bhava-cakka(有輪),即苦的過程,相當於輪迴(sajsara)。Dhamma-cakka(法輪),即解脫的教導或過程。

Cinta-maya-pabba 思慧,思所成慧。由思維得來的智慧。參見 pabba 條。

Citta 心。Cittanupassana(心念住)。參見 satipatthana 條。

Dana 布施,十波羅蜜之一。

Dhamma 法,現象,心的對象,自然,自然的法則,解脫的法則(正法);此即覺者的教導。Dhammanupassana(法念住)。參
見 satipatthana 條。(梵文為dharma)。

Dhatu 元素;特質。參見 maha-bhutani 條。

Dosa 瞋恚。與貪愛(raga)及愚癡(moha)同為心的三個染污不淨(三毒)。

Dukkha 苦。三特性之一,見 lakkha na條。第一聖諦,參見 sacca 條。

Gotama 喬達摩,佛陀家族的姓氏。(梵文是Gautama)。

Hinayana 小乘。其他教派的擁護者貶稱上座部佛教的用詞。

Indriya 根。在本書中用來指稱六個感官(六根),見 ayatana 條;及心的五力,參見 bala 條。

Jati 生;存在。

Jhana 禪那,靜慮。修習奢摩他,有八階的禪那狀態。修習成功,可獲致安寧與喜悅,但無法根除內心深處的不淨煩惱。

Kalapa /attha-kalapa 極微。次原子粒子,事物最小無法分割的最小單位。由四大及其四特性合成。參見 maha-bhutani 條。

Kalyana-mitta 本義是「益友」。指引導達致解脫之人,即精神導師。

Kamma 業。行為,特指日後將產生果報的行為,參見 savkhara 條。(梵文為karma)。

Kaya 身。Kayanupassana(身念住)。參見 Satipatthana 條。

Khandha 蘊。人體是由五蘊組成:色(rupa),識(vibbana),想(sabba),受(vedana),行(savkhara)。

Kilesa 煩惱,負面情緒,心的不淨。潛藏在潛意識裡的不淨染污(Anusaya kilesa隨眠煩惱)。

Kusala 善的,有益的。反義字為 akusala。

Lakkhana 特徵,記號,特性。三基本特性為無常(anicca),苦(dukkha)及無我(anatta)。頭兩個是有為法所共有,第三個為
有為及無為法所共有。

Lobha 貪,與 raga 同義。

Loka 1.大宇宙,指器世間,世界;2.小宇宙,指身心結構(有情世間)。Loka-dhamma(世間的盛衰、榮枯)。

Magga 道。導致離苦解脫的八正道(Ariya atthavgika magga)分三個層面:


I.戒(sila),道德,言語和身體行為的清淨:
i.正語(samma-vaca);
ii.正業(samma-kammanta);
iii.正命(samma-ajiva);
II.定(samadhi),專注,主宰自己的心。
iv.正精進(samma-vayama);
v.正念(samma-sati);
vi.正定(samma-samadhi);
III.慧(pabba),智慧,完全淨化內心的洞見。
vii.正思惟(samma-savkappa);
viii.正見(samma-ditthi);
道(Magga)是第四聖諦,參見 sacca 條。

Maha-bhutani 四元素(四大),一切物質的組成要素:
地大(堅)(Pathavi-dhatu);
水大(濕)(apo-dhatu);
火大(煖)(tejo-dhatu);
風大(動)(vayo-dhatu)。

Mahayana 大乘。佛滅後五百年興起的佛教,流傳於藏、漢、蒙、越南、韓國、日本。

Mavgala 幸福,快樂。

Mara 死;惡力,魔。

Metta 慈。無私的愛和善念。純淨心的特性之一。十波羅蜜之一。Metta-bhavana(慈心觀),有系統地培養慈心的一種方
法。

Moha 愚癡。與avijja同義。與貪欲(raga)及瞋恚(dosa)合為心的三個主要染污不淨(三毒)。

Nama 心。Nama-rupa(名色)。Nama-rupa-viccheda(人死時或體驗到涅槃時的名色分離)。

Nibbana 涅槃。從苦解脫。苦的止息。(梵文為nirvana)。

Nirodha 中止,息滅,經常用做涅槃的同義字。苦之滅諦(Nirodha-sacca),四聖諦之第三諦。參見 sacca 條。

Nivarana 障礙。障礙心性發展的五個障礙(蓋)是:貪愛(kamacchanda)、瞋恨(vyapada)、身或心的怠惰(thinamiddha)、掉
悔(uddhacca-kukkucca),懷疑(vicikiccha)。

Olarika 粗重的。反義字為 sukhuma。

Pali 巴利文。記載佛陀教導的文字,此後成為這種文體的語言。史學、語言學、考古學的研究顯示,巴利語是佛陀在世時
北印度使用的一種語言。後來佛經被翻成梵文,梵文純粹是文學上用的文體。

Pabba 智慧。修行八正道中的第三類,見magga。智慧有三種:聞慧(suta-maya pabba)、思慧(cinta-maya pabba)、及修慧


(bhavana-maya pabba)。這三者,唯有第三種(修慧)才能完全淨化內心。修慧是從修習內觀的訓練而來的,智慧是五力、
七菩提分、及十波羅蜜之一。

Parami/paramita 波羅蜜、波羅蜜多。福慧資糧,美德,消融我執而達到解脫的美好品德。十波羅蜜為:布施、持戒、捨離、
智慧、精進、忍辱、實相、堅決、慈愛、平等心。

Paticca samuppada 緣起,因果鏈。由於無明,因此而有生生世世流轉不停的痛苦。

Puja 禮拜,崇敬。佛陀說,對他表示崇敬的唯一恰當方式是從始至終都實際修習他的教導。

Pubba 功德。功德能使人今生及來世快樂幸福,對在家人來說,功德包括布施(dana)、持戒(sila)、禪修(bhavana)。

Raga 貪欲。與瞋恚及愚癡共稱心的三個染污(三毒)。

Ratana 寶。Ti-ratana(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Rupa 1.物質;2.色。參見 ayatana、khandha 條。

Sacca 真諦。ariya-sacca(四聖諦):
1.苦諦(dukkha-sacca);
2.集諦(samudaya-sacca);
3.滅諦(nirodha-sacca);
4.道諦(magga-sacca)。

Sadhu 善哉,說的好,認同的表示。

Samadhi 定,三學中的第二項。定學的極致,可以達到禪那(jhana),但仍無法完全解脫內心煩惱。定有三種:
1.剎那定(khanika samadhi);
2.近行定(upacara samadhi);
3.安止定(appana samadhi);禪那(jhana)的境地。有了剎那定就足夠開始修習內觀。

Samana 沙門,托缽僧,指出家修行的人。婆羅門靠神來救贖或解脫,但托缽僧由己力尋求解脫。佛陀及其徒眾,過的是
寺院生活,可稱為沙門。但其他非追隨佛陀的修行人也可以此稱之。

Samatha 寂止。Samatha-bhavana(修止),與修定(samadhi)同義。

Sampajana 有正知(sampajabba),參見下條。

Sampajabba 正知,時時徹知無常,在感受的層次上洞見整個身心現象無常的本質 。

Samsara 生死輪迴。

Samudaya 集,生起。Samudaya-dhamma,生起的現象。Samudaya-sacca,苦之集諦,第二聖諦。

Savgha 僧。比丘僧、比丘尼僧是佛法中的出家眾。賢聖僧,指體證涅槃的僧眾。

Savkhara 行,指心理方面的習性反應,心理的制約。五蘊之一,也是緣起因果鏈的第二環。日後會產生果報的savkhara(行
為)稱作業(kamma),因此一個人的未來如何,實際上是由savkhara負責的。(梵文為sajskara)。

Savkharupekkha 行捨。行捨是對「行」保持平等心,為內觀之一境界,是「消融」後之體驗。原本潛藏於潛意識的隨眠煩惱,
在消融後會浮現到意識表層,並顯為身體感受,對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內觀禪修者便不會再造作新業而舊有的行蘊便
得以根除。如此修習,漸能將所有舊的習性反應根除。

Sabba 想,判別,辨別。五蘊之一。想蘊通常受到個人過去的業行所制約,而對事實產生錯覺。在修習內觀時,想蘊轉化
成智慧,對實相如實了知。它變成了無常想(anicca-sabba),苦想(dukkha-sabba),無我想(anatta-sabba)及不淨想(asubha-
sabba)。

Sarana 依止,庇護。Ti-sarana(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Sati 念,覺知。為八聖道、五力及七覺支之一項。Anapana-sati(覺知呼吸)。

Satipatthana 念住,覺知的建立。念住有四個相互關聯密切的部份:
1.身念住(kayanupassana);
2.受念住(vedananupassana);
3.心念住(cittanupassana);
4.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四者都包含感受的觀察,因為感受直接與身心相關聯。大念住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nta,長部第22經)為描述內觀修
習法的主要理論依據。

Sato 覺知。Sato sampajabbo(經由觀察感受,了徹身心結構無常的覺知)。

Siddhattha 悉達多,釋尊的名字。意指完成工作的人(義成)。(梵文為Siddhartha)。

Sila 戒,道德規範。戒除身、語方面傷害自身及他人的行為,三學的第一項。在家眾日常生活中守五戒。

Sotapanna 須陀洹,預流,初入聖人之流、已體證涅槃者。

Sukha 樂。反義字為 dukkha a苦。

Sukhuma 微細的。反義字為 olarika 粗重的。

Suta-maya-pabba 聞慧,聞所成慧。

Sutava/sutavant 聲聞,受教的人,已有聞慧的人。

Sutta 經,佛陀或其大弟子們所指導的教示。(梵文為sutra)。

Tanha 貪愛。依字面意思是渴愛。包括貪愛心及其相反的瞋恨。佛陀在其首次開示的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中即明確指出貪愛為苦因。佛陀指出,在緣起流轉中,渴愛是緣身受而生起的反應。

Tathagata 如來,修道者達到終極實相。特指覺悟的人,通常指佛陀。

Theravada 上座部。上座系統的佛法,意指長者的教導。佛陀的教導,經由此系統流傳保存於南亞地區(緬甸、斯里蘭卡、
泰國、高棉、寮國)。一般認為這是最原始的佛法。
Ti-lakkhana 參見 lakkhana 條。

Tipitaka 三藏,原意是三個籃子。佛法的三大部類:
1.律藏(Vinaya-pitaka),寺院規範的彙集。
2.經藏(Sutta-pitaka),開示的彙集。
3.論藏(Abhidhamma-pitaka),高級教學,尤其是佛法哲學的系統詮註。(梵文為Tripitaka)。

Ti-ratana 參見 ratana 條。

Udaya 生起。Udayabbaya(生起及滅去),亦即無常,也作 udaya-vyaya,生起滅去的實相,可經由觀察自身感受的瞬息變化


而得到體驗。

Upadana 執著。

Upekkha 平等心。心無貪愛、瞋恨及無明,為四梵住(Brahma-vihara)、七覺支及十波羅蜜之一要項。

Uppada 生起。Uppada-vaya(生起及滅去)。Uppada-vaya-dhammino(生起滅去的特性)。

Vaya / vyaya 滅去,毀壞。Vaya-dhamma(滅去的現象)。

Vedana 受蘊。五蘊之一,佛陀指出受蘊同時兼含身、心兩範疇,因此受蘊提供一個管道去檢視身心整體。佛陀指出,在緣
起流轉中,愛為苦本,受為愛本。學習客觀地去觀照受蘊,便能避免引生新的愛惡。並且能直接體驗自己內在無常的本
質。這種體驗對培養放下執著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能獲致心的解脫。

Vedananupassana 受念住。觀照身體的感受。

Vibbana 識,認知。五蘊之一。

Vipassana 觀,內觀。能完全淨化內心的向內觀察,特別指觀察到身心無常、苦、無我的本質。Vipassana-bhavana(內觀修
習)-經由觀察自己身心實際的感受,有系統地培養內觀的能力。

Viveka 離執,放下,分別的智慧、明。

Yatha-bhuta 如實,存在的實相。Yatha-bhuta-bana-dassana(如實智,如其本然了悟實相的智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