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读经典,学思想

阅读文献:《资本论》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


4年1月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经济

政治著作,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
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
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
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
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
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
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 、
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
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于致力于解
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
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
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
步的丰富和发展。它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
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贯穿于他研究的
全过程。诸如: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与统一;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
立与统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与统一;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与统一;
流通领域劳动力与资本等价交换的平等关系与生产领域资本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的辩证关系;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辩证关系;随着
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会产生出自我扬弃的新
的经济因素,即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等等。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出发,从分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一般性入手,
进而指出商品及其商品生产和交换对资本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并由此剖析资本
主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是资产阶
级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了攫取剩余价值,资产阶级找到了特
殊的商品——劳动力,由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
包括创造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过程,构成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
的剥削。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指出,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
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
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
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
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
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
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资本论》给予我们的,就是获得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认识和方
法论,掌握合理的批判精神,掌握科学的见解和方法。用《资本论》的原则和
方法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能够得出科学的、有时代价值的成果,增强
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资本论》科学勾画了未来社会的前途和远景,给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发
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当代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
家,因此还不能跨越商品经济阶段,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夯实物质基
础,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也细致地考察了商品经济的运行
过程。排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特殊性的分析,则是既有商
品经济的微观运行,又有商品经济的宏观条件,还有对商品经济运行的风险控
制,这些都可以提供有益借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
分析所形成的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
给我们深入认识现代货币经济等提供了科学工具。马克思对资本运动总过程的
分析形成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等,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动及
其内部关系,也都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我们关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
济关系的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资本论》的方法,概括地
说就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运用矛盾分
析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揭露资本主义矛盾,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根本对立,揭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生产组织形式。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在理论上
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成为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科学的
理论需要有科学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方法,应该也必须成
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当前,经济理论界
加快构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取得了一批理论
成果。我们应该继续以科学的方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的概括和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同
时,也要在这一方法指导下,根据中国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积极进行理论
创新,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1867年问
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马克思的思想理论
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
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学习和实
践马克思主义,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
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用以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
践。这是对马克思最好的告慰与纪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中国
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飞跃,是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实
践性、开放性、民族性这六个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思想具有的这些优秀理论品格,使它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典作家未曾涉足、前辈先人未曾预见、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它能够深刻回答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
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加成熟定型,开拓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
界,从而成为引领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强大思想武器。
总之,马克思留给我们的《资本论》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历史时期的
产物,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适合所有情况的,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
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借鉴与反思,
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不断前进发展进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