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8

单位代码 10602

学号 2020012011
分类号 I01
密级 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研究
A study of Neil Postman's ideas on Media Environmentalism

学 院 :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 科 名 称 : 中国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 : 文艺学
年 级 : 2020 级
研 究 生 :李 滢

指 导 教 师 : 周 斌 副教授
完 成 日 期 : 2023 年 6 月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研究

研究生姓名:李滢 导师姓名:周斌 副教授


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文艺学 年级:2020 级

中文摘要

媒介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人们,身处同一个“地球村”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此,媒介环境学
者们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媒介与文化研究。尼尔·波兹曼这位
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以浓厚的媒介情怀和前沿的学术视野,向
学界和世人贡献出内容宏阔而富有魅力的媒介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媒介环境学
派。本论文围绕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这一主题,多方面总结尼尔·波
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同时对其思想作出评价,与当今的媒介环境相关联,挖
掘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对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批评的价值影响。
首先,本文第一部分从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开始梳
理,阐述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理清尼尔·波兹曼与北
美媒介环境学派第一代代表学者之间的传承关系。第二部分提炼出尼尔·波兹曼
思想的重要理论命题,将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理论分为“媒介文化主体观”“媒
介理性观”“技术垄断观”和“媒介教育观”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波兹曼基于
媒介变迁对人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的媒介环境对于人的主体性具有不同塑造性,
并始终坚守印刷文化的理性观,希望人们能够在娱乐化时代保持理性精神。同时,
尼尔·波兹曼作为一个教育家,主张通过媒介教育的方式使人们了解媒介的隐喻,
同时控制媒介对社会与文化的不良影响,提高社会的媒介素养。第三部分对尼
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做出全面评析,认为尼尔·波兹曼理论具有典型的
技术价值偏向、人文主义立场和技术悲观主义倾向。在波兹曼看来只有通过保护
人类的尊严和自由,才能够避免技术的负面影响所带来的威胁。同时,他也强调
了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危险,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思。最后,用尼尔·波
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理论视角来反思当代新媒介环境的发展现状。新媒介的发展随
着科技的进步异彩纷呈,但技术垄断、信息过载、数字化时代的隐私和自由问题
等都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波兹曼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媒
介现状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更多的学者和文化评论者将目光放在了大众接收到
的信息上,试图从中找出大众媒介的发展轨迹,而尼尔·波兹曼却在这种思维模

I
式里找到了一个突破,那就是应该关注媒介本身对人的影响,体现出其媒介思想
对人文主义危机的反思。用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理论视角来审视中国当代
的大众媒介,启示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媒介技术的进步,避免“娱乐至死”现象的
过多发生,维护好、发展好我国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隐喻;技术垄断;媒介批评

II
A study of Neil Postman's ideas on Media Environmentalism

Graduate Name: Li Ying


Supervisor Name:Zhou Bin
Disciplin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Direction: Literature and Art
Grade: 2020

Abstract
The media has deeply influenced human lif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oday's
world,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living in the same 'global
village', form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In this regard, media
environmental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fruitful media and cultural research with the
mind of embracing all rivers. Neil Postman, the second generation representative of
the media environment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with a strong media sentiment and a
cutting-edge academic vision, has contributed a broad and attractive media thought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e world,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media
environment schoo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ought", summarizes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ought in many aspects,
and evaluates its though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related to today's media environment,
and excavates the value impact of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ought on media
culture criticism in the digital era.
First of all,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of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ought,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of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ought, and clarifies the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l Postman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dia environmentalism school. The
second part refine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of Neil Postman's thought,
and divides Bozeman's media ecology theory into four aspects, namely, "media
culture subject view", "media rationality view", "technology monopoly view" and
"media education view". Based on the impact of media changes on people, Postman
discussed the different shap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a environments on human
subjectivity, and always adhered to the rational view of printing culture, hoping that

III
people can maintain a rational spirit in the era of entertainment. At the same time,
Neil Postman, as an educator, advocates that people should understand media
metaphors through media education, control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improve social media literacy. The third part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eil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ought, and believes that Neil
Postman's theory has typical technological value bias, humanism position and
technological pessimism trend. In Postman's view, only by protecting human dignity
and freedom can we avoid the threat posed by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emphasized the potential dangers brought b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to arouse people's vigilance and reflection. Finally, it
refl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new media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eor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has emerge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but technological monopolies,
information overload, privacy and freedom issues in the digital age are all negative
impacts brought about b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humanism spirit of Neil
Postman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a in
the era of big data. More scholars and cultural commentators have focused o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the public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the
mass media, but Neil Postman has found a breakthrough in this mode of thinking, that
i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the media itself on people, It reflects the
reflection of his media thought on the crisis of hum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il Postman's media ecology theor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temporary mass
media in China, which enlightens us that we should treat the progress of media
technology rationally, avoid the excessive occurrence of "entertainment to death", and
maintain and develop a healthy cultural ecology environment in China.
Keywords: Neil Postman; Media environmentalism; Metaphor; Technological
Monopoly; Media Criticism

IV
目 录

绪论............................................................................................................. 1
(一) 选题由来 ......................................................................................... 1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2.国内研究现状 .................................................................................... 3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7
1.研究思路 ............................................................................................ 7
2.研究方法 ............................................................................................ 7
一、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学理基础 ....... 8
(一)时代背景 ........................................................................................... 8
1.媒介技术变革引发社会动荡 ............................................................ 8
2.美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 9
(二) 学理基础 ....................................................................................... 10
1.刘易斯·芒福德的“技术有机论” ..................................................... 10
2.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 ..................................................... 12
3.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 13
二、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理论构成 ..................................... 14
(一) 媒介文化主体观 ........................................................................... 14
1.媒介构建人的思维环境 .................................................................. 14
2.媒介具有文化隐喻功能 .................................................................. 15
(二) 媒介技术理性观 ........................................................................... 18
1.印刷媒体是理性的工具 .................................................................. 18
2.娱乐至死对理性的挑战 .................................................................. 20
(三)技术垄断观 ..................................................................................... 21
1.技术垄断的由来 .............................................................................. 21
2.技术垄断的具体表现 ...................................................................... 23
3.技术垄断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 24
(四)媒介教育观 ..................................................................................... 26
1.教育平衡论 ...................................................................................... 26
2.媒介素养教育 .................................................................................. 28
三、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特点评析 ..................................... 30
(一)技术价值偏向 ................................................................................. 30
(二)人文主义立场 ................................................................................. 31
(三)技术悲观主义 ................................................................................. 32
四、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反思 ................. 34
(一) 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34
1.审美价值 .......................................................................................... 34
2. 媒介批评价值 ................................................................................ 36
(二) 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现实反思 ................................. 37
1.对手机媒介重构传播生态的反思.................................................. 37
2.对电视文化娱乐性的反思 .............................................................. 39
3.对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反思 .............................................................. 41
(三)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局限性 ....................................... 43
1.文化保守主义 .................................................................................. 43
2.对图像时代的偏见 .......................................................................... 44
结语........................................................................................................... 46
参考文献................................................................................................... 47
绪论

(一)选题由来
“媒介”一词在古代文化语境中最早见于《旧唐书·张形成传》:“观古今
用人,必因媒介。”[1]在这里,“媒介”指的是互相产生关系的人或事。在传播
学中,媒介是指在传播过程中负载、传递和延伸信息传达的工具。现代和后现代
社会是一个由传播媒介覆盖和呈现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
个媒介化社会。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媒体在文化传播世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今天的媒体家族不断更新换代:电影、电视、电脑和手机,它们影响甚至
塑造着人们的生活。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从最初的口语、文字
到印刷媒介,从电子媒介到新媒体,媒介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媒介环境学是一门研究媒介对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影响的学科,主张泛技术
论、泛媒介论、泛环境论和泛文化论。[2]媒介环境学家的思想异彩纷呈,但都有
共同的基础媒介理念,就是主张一切技术都是媒介、环境和文化,他们关注媒介
技术如何改变了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及媒介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作用和影
响。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传统媒介如书籍、报纸、电影、广播
和电视等,以及新兴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和虚拟现实等。媒介环
境学试图探讨媒介技术如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信息获取和传播、文化认同、
社会关系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媒介环境学派的开山鼻祖哈德罗·伊尼斯曾在《帝
国与传播》中指出,媒介作为一项技术,架起了文化与传播的桥梁。后继者麦克
卢汉倡导“媒介即讯息”[3]理论,使研究更上一个层次。
尼尔·波兹曼是媒介环境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的地位不可忽视。在媒
介环境学领域,波兹曼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媒介技术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
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观点,成为北美第二
代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代表,同时还创立了媒介环境学的博士课程,使媒介环境
主义成为媒介研究的正式学术领域。尼尔·波兹曼媒介认为媒介环境学是一门以
符号环境为中介、以感知环境为中心、以社会环境为中心的一门学科,并致力于
探讨媒介与人的意识、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包括但不局限于媒介本身所表现出的一切特征、特
点和他者的互动,以及历史上已经表现出的规律和对其未来发展变化的猜想等。
在媒体环境学的理论发展中,波兹曼是一个领导人物,他的思想受到麦克卢汉的

[1]
(后晋)刘煦等撰,(宋)欧阳修,(宋)宋祁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819.
[2]
丁松虎.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电子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7.
[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03.
[4]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1
影响,同时他也是尼斯特罗姆、莱文森、梅罗维茨、林文刚、斯特里特等人的老
师。其次,波兹曼对媒介环境学的制度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由于其自身思
想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媒介环境学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受关注程度。
在波兹曼整个学术生涯中出版了 18 本书和 200 多篇文章,涉及教育学、传
播学和语义学等广泛领域。他的代表作包括《作为颠覆性活动的教学》(1969
年)、《作为保护性活动的教学》(1979 年)、《通往 18 世纪的桥》(1999
年)、《童年的消逝》(1982 年)、《娱乐至死》(1985 年)、《技术垄断--
文化对技术的投降》(1992 年),其中后三本被学术界称为 “媒体批评三部曲”,
是学术界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尼尔·波兹曼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通过对社会
媒体环境的长期观察和对媒体发展历史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媒体批评理
论。在“媒介批评三部曲”中,波兹曼将所跨越的时间段划分为口头文学时代、
印刷时代、电视时代,从美国当下的娱乐文化危机回溯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危机,倡导技术理性的价值观念,并重建了媒介文化理论。“媒介与人的关系”
作为波兹曼媒介思想的核心,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他的媒介环境学思想,也是呼
吁电子媒介环境下的人们更多地关注电子媒介的负面效应,如对文化的侵蚀、对
社会状态的影响、对人的心理变化等问题,关注新媒介环境下人的境遇。尼尔·波
兹曼对媒介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对西方世界面临着人文主义的危机批判得极为深
刻。而如今虽已步入新媒介时代,媒介也不断更新换代,但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
思想却始终没有过时,对思考当下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依然具有十分重要参考意
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关于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其弟子为他创
建了一个纪念网站。该网站主要介绍他的学术成果,如“媒体批评三部曲”、《教
(“The End of Education”,1996 年)、
育的终结》 《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
(1969)、
《软性的革命:以学生为主动力的教育改革提案》(1971 年)等,对波兹曼学
术思想的研究和分析是比较深入的,同时也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
涉及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较为全面的文章主要包括:托马斯·金
卡雷利在 2007 年发表的《尼尔·波兹曼与媒介环境学的兴起》
(“ Neil Postman:
theRise of Media Environmentalism” ,2007 年)一文,系统阐述了波兹曼的媒
介思想,评价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并将其分为语言和教育、媒介环境学的兴起、
《技术垄断》过渡期和回归教育研究四个部分;斯特拉特•兰斯在 2006 年发表的
《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Neil Postman, Media Ecologist”,2006 年)一
文,以“媒介生态”为核心,探讨了波兹曼的媒介生态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斯

2
普拉德利·罗伯特·泰勒在 2002 年发表的《媒介隐喻分析:以尼尔·波兹曼的
意识形态作为政治传播的批判模式》(“ Medium Metaphor Analysis: Using Neil
Postman's Ideology as a Critical Model fo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eil Postman)”,
2002 年)一文,围绕波兹曼的媒介隐喻思想展开分析,用波兹曼的意识形态做
媒介隐喻分析的理论框架,将波兹曼的媒介隐喻分析分成四个步骤来进行阐释,
首先是分析信息的符号形式,其次是分析商业信息的来源,再次分析向受众传递
信息的数量和速度,最后是分析信息体验的语境。这些文章的内容涵盖了波兹曼
的媒介思想的各个方面,对于理解电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例如西·图尔马的《等等,波兹曼先生!尼尔·波兹曼童年理论批判》、
(“Wait
a Minute,Mr.Postman ! Some Critical Remarks on Neil Postman ’ s Childhood
Theory”,1987 年)一文,文章对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理论进行批判,他认为电视
和其他媒体造成了儿童童年的落后和社会道德基础的崩溃。这些学者剖析了波兹
曼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媒体在儿童成长和价值观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的来看,国外波兹曼媒介环境学理论研究呈上升趋势,其研究范围虽广,
但深度不够,因此应更加结合当下本土数字语境,注重波兹曼理论中的细节,还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对照。在对传播现象及规律的分析方面,主要运用了历
史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法。大多数研究者所讨论的仍然是媒介和技术之间的关
系,但是以媒介和人类视角来讨论波兹曼研究还存在着解释的余地,特别是在现
代性转向后现代之际,媒介批评也有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媒介环境学应具
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将媒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从媒介生态角度分析其产
生、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把握当下社会生活的脉络和走向。媒介环境学
从某种程度上折射着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的变化,这一切都将对公众的审美情趣
产生影响。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里,数字化传播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媒介环境学也
不例外。所以,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理论研究应该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反观
美学在新媒介时代的价值,找出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精神的交叉点,这对于当代
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发展有启示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
自 20 世纪初北美的“媒介环境学”(“Midea Ecology”)被引入国内,对
该学派著作的翻译和使用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国内从事“媒介环境学”相关领域
研究工作的是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教授等人。迄今为止,何道宽出版了“媒介环境
学”领域相关的译著 20 余本。“Midea Ecology”最初被直译为“媒介生态学”。
邵培仁提出,“所谓媒介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
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而

3
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
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的结构状态。”[1]崔保国则认为媒
介是有生命的,不能仅仅理解为机器和工具,他形容媒介像鱼一样生活。[2]林文
刚在《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和多维视野》中解释了“媒介环境学”这个名称的
由来,在他看来,“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源头和范式源头超越了“生态”的范畴,
用‘生态学’直译媒介环境学并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含义。”[3]故不能把国内“媒
介生态学”和国外的“Media Ecology”(媒介环境学)不可混为一谈。2006 年,
何道宽、李明伟、丁未和林文刚等磋商后,认为合适的选择是舍弃之前用过的“媒
介生态学”这个译名,将理论渊源为北美学派的“Midea Ecology”定名为“媒介
环境学”以此正名为开端,在国内,林文刚、何道宽、李明伟等学者在传播学研
究中正式使用“媒介环境学”这一译名。在中国知网以“媒介环境学”为关键词
搜索出的学位论文共有 103 篇,其中包括对媒介环境学者麦克卢汉、芒福德的相
关媒介理论研究,也有波兹曼的相关理论研究。在中国知网以“尼尔·波兹曼”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参考文献 144 篇,其中硕博论文共 19 篇,对其媒介研
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尼尔·波兹曼作品在国内的传播
尼尔•波兹曼的著作主要集中在媒介领域,然而目前在我国能够获取到的完
整译本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以及《建造通往 18 世纪的桥梁-过去怎样改变未来》。他的作品在国内的传播情
况不如在西方国家广泛。近年来波兹曼的思想在国内被不断研究,受到越来越多
的关注。学者林文刚在《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一书中对尼尔·波
兹曼做出了较高评价,认为是波兹曼的研究兴起了媒介环境学。李晓云的博士论
文《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2007 年)对波兹曼思想进行了较为具
体的研究。他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对波兹曼的思想进行阐述,并详细分析了媒介
技术对儿童、语言、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影响。[4]李晓云的论文论述范围较广,与
我国的现实媒介生态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
(2)关于尼尔·波兹曼媒介教育的研究
尼尔·波兹曼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媒介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童年的消
逝》一书中,并于 2004 年翻译到我国。此后,国内也有对尼尔·波兹曼教育观
的相关研究,但还是以期刊论文为主,没有形成体系。吴姗在《尼尔-波兹曼的
激进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005 年)一文中认为,波兹曼的激进教育思想

[1]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 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5.
[2]
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EB/OL].https://www.sohu.com/a/208808510_321391,
2017-12-06.
[3]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4]
李晓云.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4
是西方教育中早期的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其批判性学校理论和颠覆性教学思想
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
维。[1] 李晓云的《儿童·电视·教育·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教育观》(2009 年)
一文分析了在新媒体形势下如何保护儿童,认为新媒体即电视的产生给传统学校
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并呼吁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媒介教育,以此来减小电视的负面
影响。[2]李颜颖的《以尼尔·波兹曼思想探究媒介素养教育》(2017 年)一文,
以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思想为核心,讨论了技术垄断背景下媒介素养的教育
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策略,给当代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3]
(3)关于尼尔·波兹曼娱乐思想的研究
毛峰在《娱乐至死的物种:波兹曼的媒介哲学》(2005 年)一文中,介绍
了波兹曼的隐喻论和认识论的观点,分析了媒介从出现到变迁的历史变化,认为
电子媒体的出现带来了较多消极影响。[4]董丽丽在其硕士论文《“娱乐至死”的
本土现实命题与警觉性启示》(2019 年)中解释了波兹曼关于“娱乐至死”的
建议是来自历史、地方与国家三个视角,并重新审视“娱乐至死”建议在中国本
土的语境中的作用和影响。蔡李玲在其硕士论文《尼尔·波兹曼文化娱乐思想研
究》中指出娱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要辩证地看待娱乐的优劣,只有把
握好娱乐的度,扬长避短,才能收获理性的知识。[5]尹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方面分析了“娱乐至死”现象,由此找到了解决方法。他认为“娱乐至死”是一
个伪命题,是一种伪哲学。值得提及的是,多数文章中直接把“娱乐至死”这一
主张去语境化地拿出来与中国泛娱乐化的现状相对应,并非一味推崇波兹曼的媒
介悲观主义,而是肯定娱乐化具有的积极意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娱乐至死现象。
(4)关于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研究
对于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研究,国内研究者大致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
研究:首先是探讨“媒介即隐喻”的思想来源,特征,启示意义等。举例来说,
吴宇在他的硕士论文中,详细探讨了“媒介即隐喻”思想的来源和内涵,并强调
了这一理论的独特性。此外,他从媒介审美的角度出发,对波兹曼媒介理论进行
了阐释,突破了波兹曼媒介理论在纯粹传播领域中的研究路径。[6]其次是探究该
理论的特点以及启示意义,如高翊凯、邱慧在《媒介即隐喻——尼尔·波兹曼媒
介哲学探究》一文中提出“媒介即隐喻”理论体现出了 20 世纪以来的技术哲学
对传统技术观的反思,也是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7]

[1]
吴姗.尼尔·波兹曼的激进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126-127.
[2]
李晓云.儿童·电视·教育——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教育观[J].新闻界,2009(03):116-117.
[3]
颜颖.以尼尔·波兹曼思想探究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传播,2017(01):54-55.
[4]
毛峰.娱乐至死的物种:波兹曼的媒介哲学[J].现代传播,2005(02):120-121.
[5]
蔡李玲.尼尔·波兹曼文化娱乐思想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6]
吴宇.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与反思[D].广西师范大学,2013.
[7]
高翊凯,邱慧.媒介即隐喻——尼尔·波兹曼媒介哲学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07):48-54.

5
对互联网视域下的媒介哲学意义进行挖掘,认为波兹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媒介哲
学。丁松虎在《媒介环境学派的隐喻表达与隐喻思维》一文中,梳理媒介环境学
对于隐喻表达方式的典型表现,剖析其内在的隐喻思维及动因论述,认为媒介环
境学具有泛隐喻化的特征。[1]
(5)关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思想的研究
尼尔·波兹曼有关技术垄断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技术垄断:文化向技
术投降》中,这本书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斥责了“唯”
科学主义,反对理性向技术投降。李晓云的《媒介生态与技术垄断一一尼尔·波
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详细分析了媒
介技术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三个阶段,特别是技术垄断时代导致的文化 AIDS,
童年消逝以及教育终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媒介生态中的技术垄断现
象及其原因并探讨其解决途径。[2]他的另外一篇论文《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
批判》(新闻界,2009)从文化“AIDS”、童年的消逝、教育的终结这三个方面
来展现波兹曼关于技术垄断的批判。[3]金惠敏发表的《“图像-娱乐化”或“审美
-娱乐化”-波兹曼社会“审美化”思想评论》(外国文学,2010)文章中认为波
兹曼媒介批评的核心问题,在于他从文字到图像的文化批判里面所提供的媒介美
学研究新启示。[4]刘永谋、杨月梅、冯翠芳、陈凡、徐旭等人则从技术理性和技
术话语的角度出发,讨论波兹曼的技术哲学问题,将波兹曼的思想与当下媒介环
境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波兹曼技术垄断思想的研究深度。吴晓恩在《四
观电子媒介环境中的信息——探析波兹曼的信息批判思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一文中则对技术偏向理论进行论述,从条件、载体、后果、性质四个方面
来解析信息媒介偏向,关注媒介变迁给社会带来的启示意义。[5] 在吴晓恩在宏
观层面总结了波兹曼研究的路径,他认为波兹曼媒介理论中的三大课题即教育改
革研究,媒介环境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并从媒介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提出
波兹曼媒介的起点是语言,由于波兹曼是一位媒介生态传播学者所以其绝不仅仅
是为了告诫目前媒介语言的状况,更主张摆脱电子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6]
概括来看,国内研究者们对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理论的研究包括阐释
研究、比较研究等部分,经历了从整体性研究到个例研究的过程。但这其中还是
有许多可以阐释的空间,例如如何将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与中国当代的媒介
[1]
丁松虎.媒介环境学派的隐喻表达与隐喻思维[J].甘肃社会科学,2017,No.230(05):40-44.
[2]
李晓云.媒介生态与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7(01):70-74.
[3]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新闻界,2009(04):21-23.
[4]
金惠敏.“图像—娱乐化”或“审美—娱乐化”——波兹曼社会“审美化”思想评论[J].外国文
学,2010(06):93-98.
[5]
吴晓恩.四观电子媒介环境中的信息——探析波兹曼的信息批判思想[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4(02):13-18.
[6]
吴晓恩.逃离电子文化的陷阱:尼尔·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

6
批评语境相结合,是否具有批评实践性。在当今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媒介环
境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媒介技术带
来的变化,以及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介技术来促进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不仅是对成人迷信技术的反思,对童年面
临的灾难的反思,更是对“娱乐至死”的反思,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一次新的批评
延伸。以尼尔·波兹曼现有的理论解读为基础,第一部分论述其媒介环境学思想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学理基础,探究尼尔·波兹曼对前人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第二
部分讨论波兹曼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从主体观、理性观、垄断观和教育观四
部分来进行阐述并分析内部关联;第三、四部分探究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理
论特征、理论价值与反思,尤其是媒介美学价值和媒介批评价值。论文的创新点
在于以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来审视当今世界新媒介环境的发展,并
试图阐释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理论对于第五媒体时代、电视网络时代和大数据时
代等新媒介环境的反思和启示,凸显出在新媒介环境融合的背景下,波兹曼的思
想对于中国当代媒介文化发展的意义。
2.研究方法
本文理论性较强,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
方法,同时与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相结合,通过综合分析尼尔·波兹
曼关于媒介环境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著作,采用对比分析、归纳总结,阐述其主要
的媒介环境学理论观点,并与其他媒介环境学者进行比较,发掘出尼尔·波兹曼
媒介理论的独特价值。
(1)文献分析法。包括阅读和比较尼尔·波兹曼、刘易斯·芒福德、哈德
罗·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主要作品,以及搜索和收集国内外与本论文选题有
关的期刊文章、硕士论文和其他相关材料。
(2)案例研究法。考察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环境,检验尼尔·波兹曼的媒介
理论的适用性和当代价值。
(3)对比研究法。通过对媒介环境学派中第一代、第二代代表人物的思想
观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中的继承关系,概括出尼尔·波兹曼在媒介环境学派中
的重要学术地位。

7
一、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学理基础

(一)时代背景
1.媒介技术变革引发社会动荡
媒介环境学的创立源于北美传播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兴起,无数社会学家和心
理学家们苦苦钻研工业化和社会变革带来的问题。同时,19 世纪后半期交通运
输、电子通讯等一波又一波快速革新也是社会变革中的有力因素,推动着媒介研
究方兴未艾。在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媒介技术产生的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政
治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人类想象力中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也开始焕然一新,
电报、电话、留声机、电影、电视、电影、广播等新型媒介传播方式的兴起,使
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快捷。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人类想象中的时空
概念也有了新的面貌,当代大众媒介的崛起引起了关于媒介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
文化影响这个议题的讨论,并且历久弥新。
20 世纪 60 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伤痕期,一切社会、政治以及媒介技术的变
化都发生在这十年里,媒介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和推广接踵而至,从半导体收
音机、磁带录像机到通讯卫星等新技术蜂拥而至,推动媒介产业发生巨大变化。
媒介产品不再是单一媒体形式,而是多种形态并存于同一平台上。丹尼尔·布尔
斯廷所提出的图像革命时代已经来临,电视机等基于图像的媒体开始向文字印刷
业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以印刷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家如波兹曼及其同时代人,开
始察觉到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变革,图像革命处在日渐上升的支配地位。
政治上,美国社会的分裂越来越严重,越战形势日益恶化,反战示威游行也愈演
愈烈。美国民权运动逐渐扩大,辐射到全国,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权利运动、美
洲印第安人运动方兴未艾,媒介逐渐成了社会的主导力量。在美国的政治动乱中,
批判学派也开始关注大众媒介内容对社会的影响,他们尤其关注信息传播是否会
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痛苦与变革”的
时代:妇女大量进入劳动市场,旧的家庭秩序土崩瓦解,自由经济学说登上大雅
之堂,那个年代如今被看成是美国现代生活方式的雏形初步形成的年代。[1]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走出低谷,开始复苏。美国新经济呈现出信息化、全
球化的特点,这一时期,以软件、互联网和计算机服务和通信设备为代表的新兴
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波兹曼自从 1968 年公开发表了自己对媒介环
境研究这一新兴领域的界定后,就在纽约大学建立了媒介环境学第一个学位点并
着手开设了有关课程。在 1970 年至 1992 年这二十多年的关键发展时期里,尼

林建绛.痛苦与变革:20 世纪 70 年代对今日美国的影响[EB/OL].https://www.gmw.cn/01gmrb/2001-08/24/
[1]

19-A565AC4519DB06E448256AB20002D7D9.html,2001-08-24.

8
尔·波兹曼制定了媒介环境学初期的学术制度。总之,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尼尔·波
兹曼及其媒介环境学思想理论的兴起,被认为是现实思想和批判社会的产物,得
益于媒介技术的变革,并带动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变革。
2.美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美国城市化始于 19 世纪,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以及西部大开发的进行,美
国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城市发展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和便利的交通就吸引了
大量人口涌入,1920 年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20%,这标志着美国已成为城
市化国家。[1]大众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它的高度发展成为了美国当代
社会的主要特征。它追求感性化与娱乐化,并以大众趣味作为准绳,表现出娱乐
性、消费性等特点。在美国盛行的大众文化拥有广阔的受众群体,除作为社会文
化形态之外,还是大众集体思想解放之后所出现的思想运动,即通过多种媒介渠
道将文字,图像和娱乐相结合的多样文化传递给广大观众。在大众文化传播过程
中,娱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电子技术和媒介相结合之后,大众文化关
于娱乐方面的内容占据了更多的份额和影响力。随着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壮
大,人们开始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次上,而娱乐则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
的组成部分。电视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已遍及全美,当时占美国 90%的家庭都
有电视机。[2]维维安《大众传播媒介》以电视为例,介绍美国家庭平均使用电视
时间为 7 小时,多数观众在此期间收看娱乐节目并享受电子媒介带来的愉悦感。
[3]
这些娱乐节目一味追求视听冲击力,简略化、符号化,追求浅表的感官体验,
摒弃深度思考,这些都构成了美国电视文化的特色,也引领了全球商业电视文化
的潮流。
美国大众文化的温床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和市场,在大量出现的娱乐节目
中,“流行化”“廉价娱乐”“简易快餐”成为美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大众的
日常生活充满了娱乐文化的气息,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阅读活动。大众文化与精
英文化相互融合,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尼尔·波兹曼提出大众文化一
兴起就宣布“阐释时代”的结束,图像取代了文字的位置,电影和电视取代印刷
品。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这种休闲娱乐的形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难以从大
众文化的诱惑中解脱出来,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阅读活动,
往往会选择到影院观看电影或观看电视节目的娱乐消遣方式。在大众文化所提供
平台的推动下,娱乐的属性越高,就越能吸引大量观众,扩大了受众范围,同时
使娱乐变成了社会主导价值。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
地位,例如每天花很多时间收看电视娱乐的人已习惯于所有以娱乐形式出现在生

[1]
张卫岭.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城市化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问题,2001(01).
[2]
巴伦,刘鸿英.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53.
[3]
[美]约翰·维维安.大众传播媒介[M].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74.

9
活中。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主流文化,导致大众文化的异化现象。在此
基础上,波兹曼和法兰克福学派在精英文化中处于相同的地位,贬低和打压大众
文化,并提出他们各自的媒介批评观点。

(二)学理基础
“根据知识社会学特别是科学社会学的论点,任何正式的学术领域或学科的
构成都绝不是一个自然过程;相反,学术领域的成长过程囊括了长期以来诸多志
趣相投的学者群的工作和合作,所以它是一个社会过程。”[1]所以,尼尔·波兹
曼的媒介理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媒介环境学派第一代代表学者的媒介理
论影响下逐渐完善的。
1.刘易斯·芒福德的“技术有机论”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来自芒德福对传统媒介技术观的批判与反思
的基础之上。芒福德很早就开始关注技术,深刻剖析了技术的起源、分类以及技
术史的划分等问题。他对传播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独到而新
颖的见解。芒福德的技术哲学理论和传播理论都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和批判精
神,其著作虽对技术及人性化进行剖析,却并未落入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芒福德
对媒介环境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在于他提出的“技术历史分期”
“技术有机论”
“技
术即容器”“生态伦理观”等观点,这种着重对技术和人的关系进行探讨。在《技
术与文明》中芒福德将机器文明分为三个阶段:“始生代技术时期”“古生代技
术时期”和“新生代技术时期”,[2]这样区分的主要标准在于技术对自然环境、
人类生活及社会文化的影响程度,凸显出芒福德的人文主义理念。芒福德的技术
分期理论也深深影响了尼尔·波兹曼,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也提出了三个技
术时代分期,即工具使用时代、技术统治时代和技术垄断时代,其大体上等同于
芒福德的技术分期方式。[3]
芒福德在《技术与人类发展》一书中提出,“在最初的阶段,技术总体上以
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为核心,也不是以权力为中心”[4],勾画了技术与人
的关系的演变过程。他提出了“技术有机论”,认为技术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延伸,
传播媒介是感觉器官的延伸,媒介改变了人的感知,一种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
介,电力技术使得有机统一和生态平衡得到恢复。芒福德把媒介当作无形的环境,
认为传播系统组成了一个“无形的城市”。他指出技术和生物之间的联系,如蜜
蜂能按工程学原理筑窝,电鳗可以制造高压电击,蝙蝠用雷达在夜间飞行的本领
比人类遥遥领先等,从而揭示了技术和生物有机力量之间的相似之处。芒福德认

[1]
林文刚.媒介生态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J].中国传媒报告,2003,32(2).
[2]
[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01.
[3]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4]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1.

10
为,艺术是人类精神上一种自我解放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
在《技艺与文明》一书里,芒福德向我们展示了钟表如何让人们变成了遵守时间、
节约时间、甚至被时间所束缚的人。人们一天到晚的生活受到了时钟的控制,每
天媒体中产生的巨量信息使得人们不堪重负,从而丧失了自主选择和分辨的时间
和能力。[1]芒福德对机器意识形态进行了全力的批判,对技术作为人异化统治力
量的批判,批判人性和社会被技术所控制,这种批判思想被称为“批判技术统治”
思想。他认为,“能量、速度和控制是一切时代里的绝对君权的主要标志。如何
消除交通运输和通讯领域里的屏障,是古代一切王者机器的共同课题”。[2]芒福
德批判了这种人性被技术和机器异化且奴役的现象,主张在人和技术之间建立一
种和谐的关系,将人性的尊严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芒福德的思想始终贯穿着对
人和人性的关注,其理论也深刻影响了波兹曼,波兹曼同样认为媒介技术具有意
识形态偏向性,“每一种工具都嵌入了一个意识形态偏向,把世界构建成一种形
象而不是一种形象的偏向,赋予某一事物高于另一事物的价值偏向,放大某一种
技能以使之比另一种技能醒目的倾向。”[3]总之,波兹曼继承并发展了芒德福的
技术批判理论,认为没有一种技术是中立的,媒介技术具有偏向性,传播领域中
不同时代的传播媒介也成为了统治者意识的发声地。
从另一方面来说,凯利指出芒福德在电力技术上立场的逆转和波兹曼的技术
逆转立场也具有相似性。波兹曼在《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也十分欢迎电子媒介
时代的到来,然而在《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中》却对电视持严厉批判的态度,认
为电视对文化和认知能力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波兹曼对于电视的逆转态度代表着
自由主义的立场,与芒德福的意识形态不谋而合。相比于后来的媒介环境学家,
芒德福的关注点在于技术而不是媒介,这倒不是一个很要紧的问题,区别只是出
发点和侧重点不同,“技术”的概念更偏向于外在可见的器物,如蒸汽机、钟表
等,而“媒介”偏向可见性本身之通过何物而“见”的问题。[4]实际上,钟表也
可以被看作“表示时间的媒介”,印刷实体书籍也同样可被看作“传播的技术”,
无论是借助媒介的概念还是技术的概念来讨论最终都是殊途同归的。
媒介环境学派秉承芒福德技术哲学分析的人文主义精神,将家国建设,社会
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平衡置于大众媒介与传播技术的讨论之中。作为媒介环境学
派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于 2000 年所作的题为《媒介环境学的人文关怀》
的演讲稿中就对媒介环境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发表了看法:“一是媒介对文化里的
政治、社会组织和思维方式产生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形态;二是

[1]
[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 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3.
[2]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8.
[3]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
[4]
胡翌霖.媒介史强纲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9:124.

11
媒介还通过与人的互动给文化赋予特性,从而产生井然有序的环境。”尼尔·波
兹曼生活在印刷媒介衰落、电子媒介崛起的年代,在电子媒介来势汹涌之际,全
社会都在对电子媒介进行褒奖,而尼尔·波兹曼却始终保持一个人文主义学者的
立场,提醒人们去正视电子媒介的发展,而不是盲目崇拜。
2. 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
伊尼斯前期从事经济史研究,后期转向传播史研究,并提出“媒介偏向论”
来审视传播技术和国家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伊尼斯以其浓郁的现实主
义精神与人文关怀展开研究,旨在“希望”为注重空间扩张的西方文明敲一记警
钟。在他看来,思考媒介对于各文明的重要性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文明
所存在的倾斜。伊尼斯认为,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时空偏向,当某种媒介成为主
导文明的媒介后,媒介本身的偏向性将影响文明,“一种媒介经长期使用后,其
所传播知识的特性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确定。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
文明的产生。”[1]尼尔·波兹曼曾这样评价伊尼斯的理论,认为:“新传播技术
不仅给我们提供思考的新事物,而且给我们提供思考新事物的手段。”伊尼斯最
具影响的著作《传播的偏向》一书的标题恰当地概括了他的核心观点,“偏向”
一词略带贬义的含义,常用来指责某人的观点“偏见”或态度“偏心”,在伊尼
斯这里意指在传播媒介的影响下,人们具有偏见性。伊尼斯认为,任何媒介由于
都具有偏向性,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造成不同社会与生活方式的千姿百态。
文明的发展受到传播媒介的深刻影响,传播媒介的显著变化对文明的兴衰具有重
要的暗示意义。伊尼斯把研究视线转向历史,用媒介“化石”深化自己的媒介理
论,其灵感就来自古代媒介的演变过程。这从他对媒介与文明相互影响的描述中
可看出:“石头上锲刻的文字,线条或直或圆,呈四方形,上下直行。莎草纸上
的文字可以是草书,以便于快速书写。由于摆脱了石头这种沉重的媒介,思想变
得轻快了,所有的环境都激发了人们的兴趣、观察和反思。手写文字的数量显著
增长,文字、思想与活动的世俗化就随之产生。”[2]伊尼斯认为现代学者受到印
刷术、报纸、广播等空间偏向媒介的影响,过分注重“当下”,而失去了对时间
问题的关切。这种忽视时间的做法对社会发展影响广泛,他提到:“机械化对印
刷业产生的影响,其显著表现就是寿命越短暂的东西越变得重要,为了满足更多
人的需求,肤浅之物势必成为必需之物等。”[3]现代人享受当下、及时行乐的享
乐主义,只注重眼前利益的商业主义,现代国家侧重军事扩张和文化殖民的发展
趋势,都与历史感的大环境有关。伊尼斯试图在执着当下和好古癖这两种历史学
偏向中寻求平衡,这也是为现代人的时空感官寻求平衡。伊尼斯崇尚用历史学的

[1]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24.
[2]
[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
[3]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8:119.

12
角度来研究时代文明的发展,他认为历史学是带着对当下有所反思的视角去考察
历史的,以史为鉴,从历史的相似和对比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当下的局限
性。
毫无疑问,伊尼斯关于媒介偏向和知识垄断的思想也奠定了波兹曼“技术垄
断”的思想根基。波兹曼是伊尼斯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继承者之一,从 1982 年出
版《童年的消逝》开始,他的著作从主要论述教育转向探索当代文化中媒介的作
用,他用历史学的视角去从事媒介研究。从 1985 年到 1999 年,他相继出版了《娱
乐至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构建通往 18 世纪的桥梁》等著
作,不断批评技术对时代的影响。
3.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形式即内容,媒介本身就是信息。
[1]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是一种中介,是媒介最基础的本质。媒介作为中介,处
于人与人、人与现实之间,甚至和人的器官相通并向外扩展,形成“人的延伸”。
原本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媒介技术,便可以解释一切社会活动。媒介技术的每一次
变革,都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进而起到改变社会的
作用。例如我们在研究电灯这一种媒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关注电灯是被用在手
术台还是用于晚上的篮球比赛照明,而更应该关注电灯出现后对人们的生活、以
及人们在对世界的认识上的改变,如果没有电灯,晚上也就没有篮球赛,也不会
有在灯光照明下进行的手术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
论有本体论的意义。
媒介改变着人类生存的方式,重构着人类的感觉方式与对世界的态度,每种
媒介都是人类感觉与感官的拓展与延伸,每种新的媒介都会重新组合人类的感知
系统与灵魂。这与麦克卢汉“媒介塑造历史”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一观点来自于
他自己的一段话:“汤因比一点都不了解媒介是如何塑造历史的”[2] 这是他历史
观信息主义的一个典型表现,即人的发展史是媒介发展决定的历史。在麦克卢汉
用“媒介决定论”所展示的历史观阐明了一个基本论点,即任何科技都趋向于营
造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信息技术亦不例外,任何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都可能使社
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致于一个时代的象征就是该时代所使用的媒介。历史
和文化上所有的变迁均为媒介变革所导致并能从中获得认识。尼尔·波兹曼是麦
克卢汉研究生,其“娱乐至死”学说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
思想,继而又提出“媒介即隐喻”思想。波兹曼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媒介技术在社
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等观点,强调
媒体在自身之外还有更大的意义,同时也决定了人们的认识方式。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
[2]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46.

13
二、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理论构成

媒介环境学发展初期基本是分散的学术讨论,直到尼尔·波兹曼从一系列复
杂术语中提炼出“媒介生态”这一概念才推动媒介环境学学科的形成。媒介环境
学的早期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尼尔·波兹曼等学者的学术思想,并结合相关学术著
作进行交汇。波兹曼的著作主要解读和总结了媒介环境学的经典,将研究重点放
在探讨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以及媒介技术对文化本质的影响上。波兹曼从媒介
史、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阐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所带来
的影响。他的媒介环境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媒介文化主体观,媒介技
术理性观,技术垄断观和媒介教育观。

(一)媒介文化主体观
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一个主体的存在,才能获得存在的理由。媒介文化中的林
林总总也离不开主体问题。“媒介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尼尔·波兹曼一直追问的
命题,自从尼尔·波兹曼第一次公开运用“媒介环境学”这一术语并对界定了研
究范式以来,媒介环境学派始终坚持“以环境为媒介”的核心点进行研究。媒介
环境学意为“研究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和作为社会环境的
媒介。”[1] 媒介环境学者们一方面关注媒介对主体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形塑
功能,审视媒介对主体思维、意识的关联;另一方面则更关注媒介作为一种工具,
如何通过自身所创造出的符号或技术为人类提供某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另一
方面关注媒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中的作用,研究媒介与文化、社会之间的共
生关系。媒介环境学者将这一领域作为自己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形成
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从理论层面上看,媒介环境学者将媒介视为人类认知和
行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元素,媒介拥有旺盛的生命和活力。[2]尼尔·波兹曼在媒
介环境学的研究基础上反思媒介文化的主体性,从媒介环境,媒介与人的互动中
关注由印刷文化引发的主体性问题,重视人类对媒介发展的影响,并在媒介日益
变化的今天,倡导平衡与和谐的媒介生态环境,关注人的自我主体性构建。尼
尔·波兹曼的媒介主体观主要强调媒介技术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他认
为,媒介技术不是中立的工具,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它们塑造了人
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成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1.媒介构建人的思维环境
媒介是构建人的思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不仅
传递信息,同时也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媒介环境学率先从研究媒

[1]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2]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14
介技术的角度出发,把媒介作为一种环境来看待,探讨存在于媒介中的人类和环
境之间互动共生的关系,是一种生态学的研究范式。[1]尼尔·波兹曼曾在纽约大
学《媒介环境学教学计划》的介绍中,对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实质和精神做出了明
确,他称:“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
它试图说明我们对媒介的预设,试图发现各种媒介迫使我们扮演的角色,并解释
媒介如何给我们所见所闻的东西提供结构。”[2]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在潜移默
化地服务于人类,且作用于人类,各种媒介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并形塑着主体的知
觉。主体也和媒介发生着相互作用,并通过利用媒介来实现对其需要的满足。人
类的使用和需求影响了媒介的发展和形态,于是就有了媒介从手写、印刷、电子、
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等不同媒介形态的历史,这些无不反映出人类对于媒
介的形塑与影响力。不同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思维体验和
认知方式。例如,书籍强调文字和思维的连贯性,而电视则更注重画面和声音的
视听效果,这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作为自由主体的人,日常生活
中人能按自己的愿望生活和行动。当我们直面媒介时,人类自由体当下就拥有了
选择和运用媒介的自由。
波兹曼认为,媒介对人的生理感知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人们需要借助媒介来
感知世界,但对世界的感知程度和方式受遗传感觉器官的影响。例如,习惯于使
用社交媒体的人更注重短时、即时信息的获取,而习惯于阅读书籍的人则更注重
思考和深度阅读。媒介构成的社会环境不是构造成分的总和,而是总和基础上的
升华。媒介所构建的外部世界,是经由多种媒介各自的感知特征过滤而来的。媒
介的环境使人难以彻底摆脱“洞穴人”的命运。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控制”,
媒介作用于神经系统和我们的感知生活,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感知生活。[3] 媒介
技术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行为与思维,它改变着人的认知与经验方式,让人能
够获得过去无法获得的信息与经验。同时,媒介技术也创造了新的社交和合作方
式,促进了人类的互动和合作。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不仅将信息传递给人
们,同时也在不断地塑造和重构着人们的思维环境。因此,人们需要对媒介的作
用和影响有充分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利用媒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媒介具有文化隐喻功能
媒介具有文化隐喻功能,这意味着媒介可以通过暗示或暗示地传达一些文化
方面的信息。这种文化隐喻功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电影中的隐喻符号、
广告中的隐喻图像等。通过这些隐喻,媒介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
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社会和政治问题。媒介隐喻也可以被用来传达特定的社

[1]
丁松虎.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电子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30.
[2]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
[3]
[加]麦克卢汉著. 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2.

15
会和政治信息,包括社会不平等、权力关系和文化偏见等。因此,媒介隐喻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
隐喻,源于希腊语“metaphor”意为“含义的转换”,即以一种事物取代另
一种事物或将未知事物变为已知词汇进行传递,让接受者主动联想去认识未知事
物。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它是人们对世界认识和了
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词源而言,隐喻一词自身的意义是比喻;从词义发展角度
看,隐喻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和修辞手法,也可以看成是思维方式、文化模
式等方面的反映。“phora”希腊语意为“转移”,“meta”则为改变地点或身
份。在英语里,这种转移可以被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或性质的改变。所以,这个
比喻的原意是“地点的移动或变换”。隐喻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息息
相关,它反映了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感知和经验。莱考夫等学者强调人类对隐喻的
作用,认为隐喻是从人类概念结构派生而来,因此隐喻不再是语言运用中的派生
现象,而成为人类固有的生成机制。隐喻不仅能表达抽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丰富
的感情色彩,它可以使人们联想到自己所熟悉、喜爱、厌恶甚至恐惧的东西。简
单地说,隐喻其实就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人类通过隐喻性思维来认识事物和
建立概念系统,人类语言就是在隐喻中诞生的。[1]
“媒介即隐喻”是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的基本理论命题,指的是“媒
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2]其中媒介形式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一种具体的形式就会更喜欢一些特别的内容,并最终形成整个文化的特质。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它是人们对世界认识和了解的
重要途径之一。他对麦克卢汉“媒介就是讯息”理论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对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电视媒体进行了批判,还揭示出媒体的文化力量,并指出媒
体就是隐喻。波兹曼认为人类文化就是一种隐喻性存在,是以媒介为中介而传递
出来的意义和信息。他在《娱乐至死》中明确了:“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
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的观点。[3]由于人的认知方
式是隐喻的,那么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同样具有隐喻的功能。
波兹曼主要研究在电子文化阶段,媒介所具有的隐喻功能,并将隐喻视为人
类认识世界、掌握现实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中,他详
细地阐述了他的媒介隐喻理论及其应用。波兹曼认为印刷时代终结、电子时代到
来发轫于十九世纪中叶电报技术出现,电报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为人们提
供了新的沟通渠道。因电报传播速度快,效率高,容量大,已成为信息传递与沟
通的主要手段。随着电报技术的发展,电报逐渐取代了纸媒体成为最主要的大众

[1]
吴宇.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与反思[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14-15.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
[3]
[美]尼尔·波兹曼.尼尔·波兹曼系列-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17.

16
媒介。在二十世纪初期,电报被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之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报既能让人及时得到消息,又能把
消息传送到不同的区域、国家。但电报也有一些自身缺陷,如阻碍了全球经济一
体化进程、降低了工作效率、损害了大众利益等等。电报传递信息方便、快捷,
它把世界连成一体,但它始终不被人注意。波兹曼说过:“当莫尔斯预测电报可
以将整个国家转变为一个社区的时候,他没有想到电报会产生其他的结果。电报
打破了信息的原始定义,赋予公众话语以全新的意义。”[1]电报的出现完全改变
了人们的话语模式,让语言变得散乱而没有秩序、脱离语言环境,印刷语言的线
性和逻辑关系也不复存在,由电报所产生的这些不良影响也会在电视媒介上持续
发酵。
如果说电报的“隐喻”方式是一种脱离语境的讯息的话,那么摄影术的“隐
喻”则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活动。[2]电视是一门视觉艺术,用影像表达内容,让语
言成为一瞬间的改变、跃动着永不停息的图像流动,使人们被淹没,不能得到正
面的有益引导。在这样一个视觉化时代里,文字的意义和作用已被削弱得无影无
踪,而图像则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电视是以图像刺激人们感官的,并不是
要唤起人们理性的反思,它以“看”代替“读”,成为人们评判的依据。“看”
是一种感觉,它比“读”要直接和直观得多。“看”比“读”更容易,以致于受
众就能不加思考地看到电视传播的内容,不管大人小孩,只要你喜欢,都能参与
进来,消息接收的阈值也被大幅降低。电视媒介在向大众传递着大量知识和信息
时,却越来越忽视了对受众心理活动的研究,其结果是造成了受众对电视节目的
冷漠感、厌倦感和疏离感。由于视觉形象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电视媒介便会摒
弃文字为主的状况,注重思辨性和叙事性。当电视变成“元媒介”时,其带来的
偏向性会支配着人们的意识,变成“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
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3]电视构造了一个非线性、跳跃和无秩序的世界;
无聊、肤浅和琐碎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娱乐则是它的指向。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
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它使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至于“除
了娱乐没有其他行业”。[4]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声讨了藏在电视媒介背后的
反理性哲学:“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
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
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
裂症’。如果用舞台术语来说,它可以被称为‘杂耍’。”[5]波兹曼认为,电视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 .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0.
[2]
张志华.解析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观”[J].当代电视,2011:62.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
[4]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5.
[5]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1.

17
开创的未来更类似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担心人们最终会被娱乐所
吞噬,而不在乎自由意志,并建议没有必要禁书,理由是没有人愿意读书了。这
是电视时代的文化,“人们因享受快乐而失去自由,并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
西”,[1] 波兹曼提出了对于电视媒介的反思和反抗,包括推动开放创新、支持
公共领域的创新、鼓励人们独立思考等。他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保
护人类的认知和思考方式,让电视媒介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

(二)媒介技术理性观
现代哲学以理性主义为基础,通过构建理性、思考和自主的主体思想,肯定
了人的主体性。从此“理性成了用来制造一切其他工具的一般的工具,它为固定
的目的服务,它像生产出对人毫无用处的产品的所有物质活动一样,厄运重重。
最后,它实现了它的抱负,即实现目的的单纯机关”[2],尼尔·波兹曼曾在《教
育的终结》中深刻地提出所有技术的变革都会引来人们的盲目崇拜,每一项先进
新技术的产生都会有它的不足和缺陷;新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永远不会平均分配到
每一个人,总会有一些人从中受益,而有些人受害。波兹曼倡导要辩证地看待印
刷文化和图像视觉文化,追求印刷术盛行之时的阐释年代的高度理性和秩序。他
倡导媒体的平衡状态,他呼吁人们不要陷入一个被技术理性控制的世界,借鉴法
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的批判,从马克思·韦伯对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认同出
发,试图克服社会中过度娱乐的限制,反思技术理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
1. 印刷媒体是理性的工具
印刷媒体可以被视为理性的工具,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准确、详细和有组织的
信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做出明智的决策。印刷媒体的另一个优点是
可以反复阅读和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信息。波兹曼认为,印刷媒体通过
其具有语义、可释义、有逻辑命题的特点,促进了公共对话的严肃和理性。因为
印刷媒体的内容需要经过编辑和校对,才能够被印刷出来,这就要求作者对于自
己的观点和事实要有更加严格的把握和论证。同时,印刷媒体也要求读者具备一
定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够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内容。这种对于理性和严谨
的要求,让公共对话变得更加严肃和有意义。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也表述了
印刷时代的理性观念,即“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
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在任何利益语言作为
交际工具的地方,特别是一旦语言付诸印刷机,语言就不可能避免的成为一个想
法,一个事实或者一个观点。”[3] 印刷机将语言熔铸成概念、观点或事实,这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
[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5.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5.

18
就是印刷时代所诠释的理性认识论。波兹曼根据社会主导媒介将人类社会文化划
分为口语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三个阶段。媒介环境学认为,
最早诞生的人类媒介是口语,这是人类媒介演化的第一场革命,所以他们把语言
作为人与环境交流的最重要的媒介。口语文化阶段以口语为主进行交流传播,以
口耳相传为基本传播方式。这一传播方式塑造了民众对于习俗,传统以及权威的
推崇,同时也创造出俗语,谚语等语言文化。沟通具有双向,立即,全身参与等
特点,而语言具有鲜明,短小精悍,易记等特点。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既传统
又外显而特定。这一思维方式在根本上为口语媒介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它是从
口语媒介中引入的“隐喻”思维方式。[1] 波兹曼认为口语文化阶段只是人类文
明的一个铺垫期,印刷文化阶段才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巅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类开始进入书面化的文明时代。印刷机大批量地复制出清晰而精确的文字和符
号,为理性而严格的现代文化打下了基础。印刷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大
量使用纸张,这种基于书写文字喜好的文化导致书籍数量剧增,人们阅读能力普
遍增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已经转向研究这些印刷书本。印刷术为人们提供了大
量的知识来源,使他们能够以最快速度了解各种事物。通过读书写字,培养重理
性、重逻辑的思想,增强对公共事务、民主政治等问题的参与性。印刷术改变了
人类社会,它使人从一种工具变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波兹曼所说:
“印刷文字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你必须摒弃原
来认为文字具有魔力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你要接受一个抽象的世界”。这一点
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因为“任何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都以一定程度的语言为基
础。”进一步说,“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来自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
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一样。”[2]
在 18 和 19 世纪,印刷术为智力定义了一种新的形式,这种形式推崇客观和
理性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逻辑性的公众话语。这种文化先后在美国的理
性时代和印刷文化的并存中出现。当时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深深扎根于铅字传
统,因此是严肃的,其论点和表现方式更趋向于理性,富有实质性的含义。波兹
曼认为印刷文化是一种“阐释”文化,它可以训练人们充满逻辑思维和理性思想。
他表示,“阐释”是一种思考和表达的模式和方法。印刷术偏爱“阐释”文化,
将其特征发扬光大,如高度逻辑的复杂思维、强调理性和秩序,对矛盾的憎恶以
及超常的冷静、客观和耐心等,这些特征也贯穿于所有成熟话语中。[3] 因此“阐
释文化”是具有思想深度的文化。此外,印刷媒体通常是经过编辑和审核的,因
此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更具可信度。这些特点使印刷媒体成为一种有效

[1]
吴晓恩.逃离电子文化的陷阱—尼尔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1-82.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 .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27.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 .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8.

19
的传播知识、教育和思想的工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印刷媒体也可能存在一
些偏见和误导,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
和评估信息。
2.娱乐至死对理性的挑战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现代媒介的崛起和娱乐文化的盛
行对于理性和严肃的公共对话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他认为,现代媒介的特点是追
求视觉、感性和娱乐性的效果,而不是理性和严谨的思考方式。这种特点让人们
越来越难以从包装华丽、娱乐化的信息中分辨真伪和价值,也导致人们越来越倾
向于接受简单、浅显的信息,而忽略那些需要深入思考和复杂论证的信息。
在《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阐述了自己关于媒介的认识论观点。他认
为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和电视图像时代的认识论各自拥有自己的特点。人的感知
方式也是由主导媒介决定的,比如电视时代的知觉就和媒介对于海量影像的喜好
息息相关。电视作为一种最主要的视觉传播媒体,是以画面为主体来传达信息和
情感的,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表现力。波兹曼提出电视大量采用图像
从而使信息内容弱化,“在电视上首先进入受众脑海的是一张张图像,而至于他
们说什么,你可能一无所知。这就是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像为
中心的文化中的不同体现。”[1]人们在阅读图片时的思考方式与阅读文字时不一
样,电视依靠视觉图像来创造一种感知体验。这种感知电视的方式导致信息的语
言和意义被图像所冲淡,波兹曼认为这种批判电视的方式会造成公众话语体系的
解体,使“公众话语向娱乐艺术转变”。[2]波兹曼认为电视占据文化的中心,与
以往印刷文化时代相比,“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
步。”[3]因为公共对话需要的是深入思考和复杂的论证,而并非简单的表演和娱
乐性的效果。在波兹曼眼里,现代媒介的崛起让人们趋于追求娱乐和消遣,而忽
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这种趋势可能会削弱人们的理性和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
度。
印刷文化认识论的衰落与电视文化认识论的同步增长都会对大众生活产生
影响。电视作为一种最主要的视觉传播媒体,是以画面为主体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的,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表现力。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认识论进行反
思,认识论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眼见为实’作为认识论的真理历来享有非
常重要的地位,但‘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感觉
为实’这些概念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中媒介变化而波动。在这个过程中,真理不再
被赋予绝对意义上的客观性。当一种文化由口头语言向书面文字过渡,又由印刷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0.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7.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

20
术向电视过渡时,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转变不仅使人们
对真理的理解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且使得人类知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就
是‘媒介为真’‘知识即真理’的出现的意义所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不
再像古代那样仅仅以口耳相传来表达真理了,而是用声音、图像等方式传达真理,
这就是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1]电视媒介通常以视觉和声音为主要手段,使
得信息更容易被感性化。这可能会让人们更容易被情感和直觉所驱动,而不是通
过分析和推理来理解和分析信息。而电视节目通常以娱乐和轻松为主要目的,这
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浅显化和简化,而不是深入探讨和分析复杂的问题。这可能会
削弱人们的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电视节目数量众多,内容繁杂,信息量巨大,
这使得人们难以处理和整合大量的信息。此外,电视节目通常以短片方式呈现,
使得信息成为碎片化的片段,而不是整体和连贯的信息。综上所述,电视媒介由
于其具有可视化、可感化、娱乐化、浅显化等特点,给社会理性价值观的树立带
来了巨大挑战。在波兹曼看来,这些挑战使得人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电视媒介
传递的信息,呼吁人们要更加关注那些需要深入思考和复杂论证的信息,而不是
仅仅追求表面的娱乐效果。

(三)技术垄断观
1.技术垄断的由来
人类不断发展技术,将技术视作人类能力的延伸。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
创造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的理性,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技术的进步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人类发展。波兹曼认为,19 世纪最伟大的
一点就是人们学会了发明事物,人们对发明成功的所有原则也产生了进步的信
念。然而,长期以来,每解决一个问题都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例如,汽车的出现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同时尾气也污染了环境。无独有偶,电视在丰富人们娱乐
生活、传播视听信息的同时,也带来过度娱乐化社会现象。随着技术发展和受众
需求多样化,技术对道德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复杂性。于是,
对技术进步和道德进步矛盾关系及技术进步负面影响的探讨不绝如缕。
1992 年,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出版。他目睹了第
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革命对人
类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这次革命史在蒸汽机动力革命和电力动力革命基础上的
又一次革命性变革。1833 年,查尔斯·巴贝奇发明了一台可编程的机器,它就
是现代计算机的先驱。1943 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设计出了世界
上第一台电动机械式计算机。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在美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 .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28.

21
国诞生。ENIAC 作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进行 5000 次运算,从
此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在波兹曼出版《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之前,
美国社会正处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增长阶段,这种电子技术文化从一开始就影响
和震撼了人类的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电视机的普及很快就冲击到传统印刷媒
体,许多报纸开始消失和转型,电视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商业电视娱乐
化的节目和广告开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兴趣、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
方式,也影响到政治竞选和政治活动。
正如马修·阿诺德警告说:对‘机器的信仰’是人类最大的威胁。著名作家
巴尔扎克、福楼拜和佐拉等人在他们的小说中也曾记录了一个:“痴迷于进步的
文化所产生的空虚”[1]。另外,在美国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技术进步会促进道德
进步,这其中包括爱默生,他认为:
“黄金时代在我们前方,而不是在我们身后。”
马克·吐温对 19 世纪的技术成就着迷,他认为他的世纪是“世界上所见过的所
有世纪中最朴素、最坚固、最伟大、最有价值的世纪。”技术垄断思想的起源可
以追溯到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和巴黎高等技术学院的科学家们。孔德创建了实
证主义和社会学,并致力于构建科学化的社会学理论。他主张,任何无法被观察
和计算的东西都是虚幻的,这种观念无疑为人类将自身视作客体的思想提供了基
础。[2]媒介环境学科的关注的就是媒介与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
境的变化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在尼尔·波兹曼提出“技术垄断”思想之
前,已经有刘易斯·芒福德、雅克·埃吕尔、哈德罗·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
汉等人提出的关于技术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对波兹曼技术垄断思想都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20 世纪初始,随着世界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人类也开始进入技术垄断文
化的阶段。尼尔·波兹曼认为技术垄断的兴起有三个标志:(1)汽车大王福特
发明的传送带,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2)1925 年夏天在美国南部的“猴子审
判”,这是上帝创造论的失败和生物进化论的胜利。这场著名的“猴子审判”是
尼尔·波兹曼对未来技术垄断的设想的前奏,因为它是技术官僚价值观对传统价
值观的全面胜利的判决书。(3)当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在 1911 年出版时,
许多人认为科学管理、实证研究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所有问题都应该由实证研究
来解决;科学的至高无上地位正在上升,社会研究也就成了自然科学的附庸。所
有形式的文化都臣服于技术和记忆的统治之下,即“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
考问题,这就是技术垄断论的基本原理之一”。[3]

[1]
秦学智.波斯曼传媒与教育思想[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194.
[2]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3]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

22
2.技术垄断的具体表现
在尼尔·波兹曼看来,技术垄断概念的含义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
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1],在技术垄断的社会里,技术全面控制着文化,无法给
人们的道德教化领域提供可以接受的指引。波兹曼在柏拉图的《斐德罗篇》里,
以塔姆斯为例,描述了技术垄断在其中的具体体现。塔姆斯在面对特乌斯大量发
明时,认为人们常常无法看到发明所具有的反作用,事实上这一反作用确实存在
着。技术垄断导致了人对自己知识的无知和无知程度的加深,例如人在学了读书
写字之后就会因记忆力得不到锻炼而健忘。波兹曼认为,塔姆斯担心的“反作用”
问题正是伊尼斯提出的问题:掌握某种技术的人,权势不断积累,必然形成某种
同盟关系,新技术会“破除”传统知识的垄断,形成新垄断。[2]波兹曼所指的技
术垄断背景下的技术不仅仅是指电视和电脑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还包括统
计、民意检测和官僚体制等隐形技术。他与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一样以技术与
媒介的变革来划分人类历史。技术与社会结构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它通过改
变人的行为方式影响着整个世界。
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尼尔·波兹曼给它下的定义是:在工具文化阶
段,技术试图征服文化和社会;在统治文化阶段,技术攻击并试图取代文化,但
难以被颠覆;在后工业时代,技术则是一种新的权力话语系统,科技淹没了信息,
建立了新的世界观。技术垄断文明是以科技为旗帜,采取一切文化生活形式为特
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技术同样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人们
带来了诸多便利,人们享受着汽车、电话、广播、电视等新技术生活带来的便利,
人类就必须重新调整所拥有的一切,让一切服从于技术的逻辑。总的来说,波兹
曼认为技术垄断时代就是专制的技术统治文明。[3]在这样的时代,文明建立在对
技术的崇拜之上,文明在技术中寻找权威感、存在感和满足感,但是很多人却仍
然不会去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和面对技术,寻求与技术生态文明和谐相处的方式,
关注技术垄断时代人的存在方式。
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警告世人:“技术垄断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
式,同时也是思想的一种存在方式,它存在于技术的神化,意思就是文化在技术
中寻求认可和满足,并且听命于技术,这就需要发展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有必要
把与传统有关的一切快速消解。”[4]在波兹曼的论述中,当时的美国正在进入一
个技术主导文化的新阶段,并有可能失去其传统和掌握技术的能力。这是一个技
术垄断的时代,技术不断被崇拜,“信息革命”经过了五个阶段:印刷、电报、

[1]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
[2]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3]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34.
[4]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1.

23
摄影、广播和计算机。在技术垄断文化中,工具是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社会符
号还是象征意义,都从属于工具的发展需要。工具没有整合到文化里面去,它们
就向文化发起攻击。[1]在波兹曼看来,技术垄断面临的现实威胁是失去控制,消
息琐碎化以及信息爆炸等,这些都使得世界失去了控制。技术垄断导致人类社会
陷入“信息膨胀”之中,人就会沦为信息的奴隶而被杂乱无章的信息海洋所淹没。
因此,他呼吁建立一个“信息社会”以克服技术垄断带来的后果,即控制人的大
脑。波兹曼对技术垄断进行反思与抵抗,包括推动开放创新、支持自由软件运动、
鼓励公共领域的创新等。他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保护创造力、创新
和多样性,让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同时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3.技术垄断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技术垄断文化”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
进行的控制。技术垄断所奉行的策略是,通过享乐主义和娱乐精神,选择性的选
择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实现技术垄断的极权统治。[2]技术垄断不仅影响到人类
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影响到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领域,并且造成了一定程
度的负面影响。
首先,在技术垄断的语境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信息泛滥与低俗化,信息
鱼龙混杂很可能使人沦为信息的奴隶,并成为诈骗信息、暴力信息和色情信息等
不良信息的受害者。波兹曼曾在《技术垄断》一书中对信息爆炸所引发的信息泛
滥、失控和低俗化等问题有过比较系统的论述。根据波兹曼的说法,信息革命经
历了五个连续的阶段:印刷、电报、摄影、广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十五世纪三
四十年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进入信息时代。印刷机为所有阶层
的人打开了获得相同信息的大门,例如,邮递员将知识一视同仁地带到小屋或宫
殿。[3]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革命也在不断进步,在人类利用计算机技
术进行信息传输之时,信息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波兹曼将“信息爆炸”
的世界称为“躲猫猫的世界”,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有 26 万个户外广告,
11 520 份报纸,11 556 份期刊,27 000 家视频租赁店,超过 5 亿台收音机和 1
亿多台电脑,98%的美国家庭都安装了电视机。每年有 4 万多本新书出版(而当
时全世界只有 30 万本),每天有 4100 万张照片被拍摄。[4]在这个时代,人们很
容易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至于信息爆炸是好是坏,有两种相反的论调。一种认
为世界需要更多的信息,以帮助人类了解和认知世界;另一种认为信息的泛滥会
导致信息垃圾失控甚至堵塞。波兹曼警告人们:“当信息泛滥时,当信息毫无意

[1]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
[2]
王颖吉.美丽新世界中的文化危机——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J].文艺研究,2010(06):86-95.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8.
[4]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0.

24
义时,当信息失去控制时,文化会受到影响。”[1]
其次,技术会控制人们的思维并排挤其他意识。在波兹曼看来,当今社会更
依赖技术思维的控制,崇尚技术决定论。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考核、
测评等都在走向标准化和技术化,人们总是会利用技术的手段来使社会变得科学
有理和秩序井然。人的智商、情商都用一定的公式来计算,学生的优秀程度也仅
仅由分数来决定,一项政策是否合理也只看群众的支持率和拥护率。我们现在陷
入了技术控制思维所产生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为应付新信息
危机,必须补充控制机制。但是控制新机制本身也是一种技术,而这些机制又会
提高信息的供应量。”[2]总而言之,技术主宰了社会的一切,包括人类的生活和
思维模式。
最后,波兹曼认为技术垄断是“文化的 AIDS”,即“抗信息缺陷综合征。”
波兹曼将技术垄断视为文化的“艾滋病”,他说:“社会地域信息泛滥的防御机
制崩溃后,后果就是造成技术垄断。”[3]技术发展造成信息爆炸、信息过载和泛
滥,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机制,就必然导致人们对信息的无所适从,文
化观念的混乱,以及对技术的依赖,最终形成了技术垄断。人类创造了知识和信
息,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会帮助人们对周围世界有更多的认知和掌控,但是随着技
术垄断文化阶段的来临,社会和人体的信息控制机制的更新可能无法跟上信息爆
炸的速度。当信息越来越多,人们就发明了书籍来储存信息,书籍的增多反过来
又促进了检索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的完善也导致了现代学校的建
立。学校中有关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组织、限制、区别可利用的信息来源。然而,
在信息危机日益严重的技术政治文化中,不仅旧的信息控制机制逐渐失去效力,
而且新的机制也对信息过载无能为力。就技术垄断型社会的面貌而言,波兹曼认
为,在技术垄断型社会中,追求最大效率将成为人类工作和思考的唯一目的。技
术成为无所不能的事物,这就造成了技术的异化。在技术的异化过程中,显然伴
随着人的异化。在技术垄断阶段,装配线的出现使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猴子
审判”谈论的不是真理本身,而是判定真理的程序;标准化管理是让人们听从技
艺和技术的摆布,总之,技术垄断不仅使技术本身在异化,而且使人本身也在异
化。但波兹曼多次强调自己并非是一个反科学、反技术、反机器生产的人,他始
终担忧的是技术垄断对人性、对人类价值的异化,他担忧的是唯科学主义、唯技
术主义。技术本身是一种宝贵的价值,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我们的生活也
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技术,与其说是“文化向技术投降”,不如说是“文化的其他
部分向技术文化投降”更为准确。简言之,技术垄断归根结底不过是盲目的“技
[1]
张毅.尼尔·波斯曼的“技术垄断”思想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2]
魏武挥.技术的异化:读《技术垄断》[EB/OL].http://weiwuhui.com.2011-06-08.
[3]
[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2.

25
术崇拜”和追求终极社会权威的“技术傲慢”,但它只是一种虚幻的信念,最终
只能陷入“技术垄断社会”的幻觉,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波兹曼一直警
觉和反复告诫人们要注意扭转和改变的状态。

(四)媒介教育观
尼尔·波兹曼在其学术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最富有成果的,包括六本关于语言、
教育相关的书。波兹曼首先是一位教育家,他以英语教师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学术
生涯,始终以教育为中心,研究他认为影响教育的媒介技术和教育的基本对象。
教育在媒介研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理想的“恒温器”,是对抗“娱乐至死”
的世界的可行方法,波兹曼因其媒介教育理论而被公认为美国媒介教育运动的发
起人。尼尔·波兹曼的媒体教育理论主要分为两部分:教育平衡理论和媒体教育
理论。波兹曼认为,文化必须通过教育来调节,以保持严肃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
衡,而在当今技术垄断的文化中,文化平衡受到了技术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
波兹曼十分重视媒体教育,并希望借助媒体教育对技术传播进行控制与均衡,从
而保证文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1.教育平衡论
波兹曼认为,文化需要一种约束力量来平衡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挑战和抵制
当前社会和文化的主导倾向,并拯救和保存可能被主导倾向所剥夺的东西。教育
就是这样一种力量,一个理想的“恒温器”,为了使其发挥作用,学校不必跟上
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而应该抗拒现代社会科技狂欢,为传统和精神和平提供一
片净土。他在《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一书中,明确论述了媒介教育,在“恒温
器观点”(“The Thermistatic View”)那一章中,首先重温了“生态”(ecology)
这个术语,他开始构建自己有关媒介环境学的观点,他认为:“ecology”的希
腊词根原本与自然环境无关,本义是居住地或者居住环境,亚里士多德却将其作
为一个政治词汇来使用,当国家介入社会事务越来越多时,个人家庭稳定性会被
弱化。接着,波兹曼就引用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原理,提出一个平衡取向的观
点:“教育的最佳构想是恒温器”。维纳首先提出了恒温器比方:控制论是控制
和平衡的科学,“反馈”研究控制论要我们注意维系系统平衡的手段。维纳发明
了反馈的科学,对他而言,控制论起作用的最明显例子是恒温器,这是对立互补
的原理,是触发对立力量的机制。尼尔·波兹曼将这一比喻应用于教育,认为“在
环境表现出对创新的渴望时,教育则努力保持着传统。当人们意识到创新可能会
带来利益或威胁时,教育就必须作出回应。也就是说,在社会受环境制约的情况
下,教育就会显示出不断创新的意愿。教育在不断地创造新东西。不管社会日新
月异或止步不前,教育都要付出努力。教育的作用一直是抵制趋势,提出相反的
观点。教育的“恒温”观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

26
础上的,这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至关重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抢
救和保护被主流趋势遗失的东西,即被忽视、看不见或遗忘的东西。在波兹曼看
来,教育必须是一种保守的,或者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必须是对一个面向
未来的时代的革命性回应。
波兹曼倡导媒介教育论,就是想把媒介环境学纳入教育,他感到,这样做可
以培养青年人对媒介解读和识别能力,然后让他们不断地学习、在工作与生活中
习得独立的思维能力。在《作为保存互动的教学》里,他说,媒介环境学是专门
研究了解传播技术对信息形式,数量和速度的调控方式、分布与流动方向,致力
于搞清这类信息形貌或者偏向对人的认知又是怎样发生作用的、价值观与态度。
他提出了认识媒介的 4 个注意点:媒介提供的信息形式、信息的数量和量级、信
息允许的传播速度以及信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获取,被谁获取。他相信下一代
成长于信息环境,在孩子们还没有步入国家教育系统之前,电视仍然是孩子们的
教师,教给孩子们不一样的知识。在电视这种信息环境中,一种视觉的、矛盾的、
即时的、不合逻辑的媒介环境一出现,就使他们出现反理性的特点。另一方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背景是技术化程度最高的宗教偏见或者哲学偏见。这意味着我们
已经丧失了思考与评判的自信与能力,所以我们愿意将想法交给机器去完成。正
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机器曾经被认为是“人的延伸”,可是如今人却成了“机
器的延伸”。[1]
波兹曼认为教育已迷失于新媒体的视野,并且濒临灭亡,教育只有不断臣服
于电子文化,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他看来,我们需要回头审视语言教育
和印刷术文化,才能保持教育的平衡性。他在《语言学:教学革命》中重申了语
言教育的重要性,语言是一切教育及其成果的核心要素。波兹曼把语言视为人类
生存的关键,人们借助语言来给现实编码。在《美国的语言》这本论文集中,波
兹曼把语言也构想成一种特定的环境,倡导用语言来调节和管理我们与生存环境
的关系。波兹曼把语言同样视为环境中的一分子,正如人属于环境,语言所具有
的性质,营造出一种情境,人运用语言,是和自己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并存的。波
兹曼在这里所描述的世界包括文化、社会结构、时代风尚、社会规范、成文的法
律和技术。正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样,我们试图按照自己的目的来塑造这个世
界,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各方面受到人造环境的影响。波兹曼在《意义的降格》
中提出了传播革命的概念,告诉我们传播革命造成了媒介数量的剧增,即使报纸、
广播、电视主要是用来传播最有学问的、革命的意见,它们还是会产生大量的信
息垃圾,造成正统语言的污染。尼尔·波兹曼在后续的“媒介批评三部曲”等著
作中,分别阐释了宗教语言、政治语言以及科学语言。他希望语言能够成为解救

[1]
Postman,N.(1979).Teaching as a conserving activity[M].New York:Delta.p.100.

27
媒介环境问题的良药,助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首先,波兹曼认为当媒介环境
出现问题时,语言的规范性和正统性能够减小负面的影响,语言研究与媒介研究
都成为新教育里至关重要的教育。其次,当一个社会的文化标准出现问题时,必
须更加重视印刷文明,抵制电子媒体对文明和文化的偏见,学会保持平衡,波兹
曼始终认为,印刷文化的回归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理
论中,他始终赋予印刷文化优先的地位,他热情拥抱印刷文化,在他看来,印刷
文化就是现代教育制度的试金石,印刷媒介也是其他一切媒介“衡量、比较和对
照”的标准。尼尔·波兹曼始终希望我们保持媒介的平衡性,不要盲目扎进电子
时代的未来。
2.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一个舶来词。 “media literacy”
“literacy”的本意是“识字能力”,
则被延伸为对媒介的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的解释为:“媒
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可以用这种能力来接触、分析并评估大众媒介所传达的许多
复杂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重点在于帮助民众特别是青年人成为一个对于媒介信
息更加审慎与合理的消费者,使他们能够在关于健康,购物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
作出更加聪明的抉择;这还有助于人们成为媒介创新性生产者,使其能够更加有
效地传达自己的想法,想法和行为。”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的框架性文件《媒
介素养资源指南》中指出:“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
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
尼尔·波兹曼在媒介素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媒介背景性理论”。波
兹曼当时正处于电视媒体兴起的时期,在瓦解传统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强
大的影响。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深刻地批判了电视,他认为不管多严肃的东
西,通过电视的表现,都会打上娱乐化的烙印,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电视的
特点。首先,电视强调画面和表演。而人的思考过程,由于缺乏画面和表演,因
此并不适合上电视。电视上的讨论节目,因为抽离了思考这个过程,便不可避免
地沦为一场精心准备的表演。政治选举也因此成为一个个电视广告,对于竞选者,
人们更关注其形象,即画面与表演的效果,而非竞选者的政治立场、执政观念、
执政能力和业绩。这些对于政治选举真正重要的东西在电视传播中反而居于次要
地位。比这更严重的问题是,电视把人们变成一群快乐而无知的羔羊。其次,电
视节目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很难指望讨论者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除此之外,碎
片化的新闻纷至沓来,观众无法准确分析其中某条新闻的内涵和意义。波兹曼认
为,在电视上,一切信息都是割裂的,人们看似处于信息的海洋中,实则却置身
一个个信息的孤岛。如何平衡媒介的强势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一问题,波兹
曼提出了媒介素养问题。波兹曼在《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中主张将电视融入通

28
识教育,并提倡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他指出,现今学校只关注印刷文化,
但实际环境要求学校将关注点扩展到各种新形式的媒介上,因为新媒介和环境的
变化是不可分割的。[1]尽管新媒介还处于发展初期,但任何与教育相关的工作都
可以与新媒介建立联系,发挥新媒介的最大作用。关于如何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尼尔·波兹曼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多媒体素养”。首先要学习媒介变迁的历
史,使学生理解传播技术的过去与未来,特别是看似天然已久的内容与技术,每
一种媒介都会产生其具体的倾斜,在建构人们关于这一事实的观点的同时,建构
起那个时代的历史观。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有可能发掘出媒体文本中蕴含的价值
观和意识形态,并从价值观的角度理解每种媒介变化的根源和形式。面对大众文
化为了吸引流量与关注度所产生的大量糟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让我们学会“以
批判的观点对各类文化及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对文化及网络信息在社会属性,技
术力量及策划设计诸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和评价面对大众文化中大量为吸引流量
和关注度而创造出来的糟粕,媒介素养教育要让我们学会“用批判的眼光评估各
种文化和信息资源,从文化和网络信息的社会属性、技术力量以及策划设计等各
方面综合考查与评价”。[2]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理念的不断开阔,媒介素养这一称谓已经
有所改变,如屏幕素养、图像素养、电视素养、视觉传播、媒介批评等。进入信
息时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计算机素养、信息素
养和网络素养相继问世。媒介素养的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义性、多角度、
多维度的概念。

[1]
胡翌霖.媒介史强纲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35.
[2]
蒋晓丽.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生成意义及特定原则[J].新闻界,2004(05):20-21.

29
三、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特点评析

尼尔·波兹曼曾自称自己为麦克卢汉“不听话的孩子”,麦克卢汉对媒介的
态度是保持中立且客观的,波兹曼则认为,要从道德与社会伦理的视角来研究媒
介技术,才是有意义的。当社会各界都在称赞电子媒介的优点时,波兹曼紧扣电
子媒介的消极影响,尤其是电视媒介,他写下了众多批判电视媒介的作品,并倡
导媒介素养教育,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对电视媒介的警惕。因此,波兹曼的媒介环
境学思想呈现出技术价值偏向性强、人文主义立场坚定、具有技术悲观主义倾向
三大特征。

(一)技术价值偏向
波兹曼的媒介价值偏向性是基于其媒介环境学主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从
一方面来看,媒介主体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还具有对信息进行批判性
思考和评价的能力。媒介主体在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会受到媒介技术的影
响,因此,媒介技术的价值偏向性也会影响媒介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另
一方面,媒介技术的价值偏向性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会
影响媒介技术的设计和使用,从而决定了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念。因此,
媒介技术的价值偏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需要在不同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林文刚提出媒介环境学中存在着三个深层次的理论主张,其中之一便是:传
播媒介存在着七种偏向。他认为,从传播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七种偏向是对人的行
为影响最大的倾向性。这七种倾向分别为:思想情感倾向,时间,空间与感知倾
向,政治倾向,社会倾向,形而上倾向,内容倾向,认识论倾向。[1] 媒介技术的
偏向指的是偏倚或某种趋向的意思,表明的是以媒介技术为分析起点,探索其技
术的显性特征。在波兹曼看来,对信息进行编码是一种符号形式,各种技术都会
产生不需要的想法与情绪偏向;由于物质形式的差异,各种技术的感知偏向也不
一样。人们对科技的关注程度不同,那么不同科技就会具有不同的社会偏向。在
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问题上,以伊尼斯的讨论为代表。时间上的偏向体现在媒介
技术推动了社会对习俗以及血缘、神圣传统的依赖,形成了一种对知识垄断的专
享。空间偏向的媒介技术则有利于帝国的扩张、知识的扩散和世俗政权的建立。
这些研究对偏向的相关描述无疑也是具有启发性的,是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
理论的一大特色。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特定媒介也有新变化,针对特定媒介偏向认知所伴有
的倾向性评价的再评价问题。关于媒介偏向的变化,电视要明显偏向于家庭收视。
事实上,电视剧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使用意义,到后来一度成
[1]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

30
为家庭生活组织中的中心装置,并折射出家庭的结构及其互动模式特征。随着拥
有电视装置的家庭增多、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加以及录像技术的发达,电视装置在
家庭中作为组织者的地位逐渐遭到削弱,电视消费变得越来越私人化。到了网络
时代,网络媒介则更是公共性与私人化的大杂糅,融合以及相互转化的诸种情形
并存。关于倾向性评价的再评价问题。以波兹曼为代表的研究者的论述逻辑是,
思想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电视恰恰削弱了文字语言,从而偏离了思想的内涵,其
结论是印刷媒介是深刻的媒介。这一论述无疑关注到了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的差
异及其带来的不同影响,并有一定的神经科学基础,但刻意地厚此薄彼的做法有
抬高或贬低特定技术支撑下的媒介形态之嫌,无异于将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放在
对立面,自然也很容易忽略二者在某种意义上的并列关系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补
偿性关系。何道宽教授在谈到波兹曼时说:
“他是一个对印刷文化充满信心的人,
他担心文化素养会被电子文化所取代。令人惊奇的是,他一生只用铅笔写字,从
不使用打字机或电脑;他从不即兴演讲或写生,而是完全用手完成所有演讲、论
文和书稿。”[1]由此可见,波兹曼对电子技术的使用还是十分抗拒的。

(二)人文主义立场
从十五世纪开始,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重新发现,以及理性价值的复苏,
引领了人文主义的兴起。按照人文主义的原则,人是万物的核心,成了所有知识
与科学、艺术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尼尔·波兹曼处于电子媒介刚刚崛起的年代,
在整个社会都看好电子媒介的情况下,他却一直保持着一位人文主义学者的情
怀。在波兹曼看来,电子媒介虽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却也不可避免的有
许多负面影响。比如,人的认知退步了、童年与成人之间边界模糊等。尼尔·波
兹曼的《娱乐至死》以时间为线索,详细阐述了媒介的发展历程及媒介文化的转
变过程和影响。而作为传播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关注的是对于“传播什么”
以及“为什么要传播某些东西”的质疑,他不同于其他研究者只关注传播的手段
和途径,他们更关心传播的过程。这正是尼尔·波兹曼与其他传播学者的不同之
处,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宣称:“媒介环境学是道德神学的一门分支学科”,[2]
在研究媒介对文化的影响时,要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上,不能脱离社会的伦理道德
标准来评价。尼尔·波兹曼提到:“我认为应该在道德伦理的语境中去研究媒介,
用其他态度去研究媒介是没有意义的......刘易斯·芒福德和雅克·艾吕尔讨论技
术的时候,他们落笔写下的每一个字,几乎都要传达这样一种感觉:技术造成的
后果是人性化或者反人性的。”[3]在波兹曼看来,媒介不应该只停留在技术的维

[1]
何道宽.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三[J/OL].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58031
06.html,(2007-5-3)[2017-1-20].
[2]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7.
[3]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5.

31
度上考虑,而是要站在道德伦理以及人性的高度去考虑。人文主义的视野使得波
兹曼关注媒介时代技术进步所导致的社会境况改变,对技术崇拜保持警惕,回归
媒介社会对“人”的价值合理性,寻求人类感性和理性的协调。
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环境学是人文学科的分支,它需要培养有道德认知的
学生。波兹曼曾在媒介环境学大会的演讲中提到,媒介环境学的全部命题是:
“我
们何以为人,我们在人生路途中的道德关怀上做得怎么样,在这些问题上,媒介
应该有助于推进我们的洞察力。”[1]尼尔·波兹曼重点关注科技高速发展时代人
类文化遇到的诸多困难,在批判媒介环境的快速变革中,他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注着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波兹曼秉承了西方媒介环境学所具有的人文主义传
统,这才让其虽置身于一个技术狂欢时代,却还是提出了他的告诫箴言。

(三)技术悲观主义
技术悲观主义作为一种深植于人无意识之中的忧虑,体现在人和自然相互作
用的社会实践中,尤其在技术变革领先、文化落后、社会新机制违背原有价值感
的情况下,更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不相称。尼尔·波兹曼
的“技术悲观主义”站位被认为是他的一大特点。他认为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产
生负面影响,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裂,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尼尔·波兹曼的悲观主义观点主要来自于对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文化、
政治影响的批判性分析。在尼尔·波兹曼生活的时代,电视媒介发展到全盛时期,
牢牢占据着大众传媒的主导地位,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举世瞩目。随着科技
的进步,电视也从传统的单向传播逐渐发展成为双向互动和多向交流,它已不再
局限于单一信息发布功能,而是将受众带入一个全新的视觉化世界。电视已不再
只是人们接收外界新闻和信息的载体,它以其强烈的即时感和图像,图片,声音
所产生的冲击力将公众带入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
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宗教等等。波兹曼
认为电视遥控器看似可以掌控一切,但人接受到的信息其实都是由电视所呈现的
内容和方式来决定,所接受的都是电视工作者的想法,而不是接收人的想法。也
就是说,人在技术的演变中是被动且无力的,波兹曼对于人在媒介中的地位持悲
观态度。尼尔·波兹曼告诉我们:“人类的困境将一如既往,甚至更甚于以往”。
[2]
尼尔·波兹曼提出,一种对社会起支配作用的媒介或者科技,将对民族文化
产生核心作用,他认为在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转向的过程中,社会的理性精神也
会变得越来越微弱。作为一个保守的人文主义者,尼尔·波兹曼悲观地看待电子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0.
[1]

[2]
李晓云.媒介生态与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7(01):70-74.

32
媒介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这与主流理解是完全对立的,表现出浓厚的技
术悲观主义色彩。
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美国印刷术从引入发展到占据主导地位,对美国思想
和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印刷机造就的认识论,使得公众话语具有理性和秩序,
但是,电子文化早就的图像文化吸引人们的认识是情感,而非智力和理性。电子
文化内容本身的娱乐性、庸俗性必然会导致人们放弃形而上学的思考,忽略审美
的体验,丧失原本稳定的道德信仰,从而成为现代社会媒介、信息与传统道德令
偏离的根源所在”。[1]波兹曼的技术悲观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技术发
展所带来的风险和问题的关注,并促进了对技术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的研究。
同时,他的技术悲观主义也有助于人们反思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然
而,波兹曼的技术悲观主义也受到一些批评。同时,他的技术悲观主义也被指责
为一种理论上的虚无主义,没有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难以应对技术发展所带来
的挑战。尽管波兹曼的技术悲观主义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但他的观点引起了人
们对技术发展的关注和反思,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和评价转向。

[1]
胡亚敏.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再探[J].国外文学,2002(04):10-17.

33
四、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反思

尼尔·波兹曼在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发展历程中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的
思想受到麦克卢汉的影响,他也承认自己是麦克卢汉的“儿子”;[1]具有承上启
下的地位,他同时又是尼斯特洛姆、莱文森、梅罗维茨、林文刚等人的老师。波
兹曼对媒介环境学的制度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其思想的影响力、传播力极
大地提升了媒介环境学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受关注的程度。尼尔·波兹曼致力于媒
介文化的研究,他的理论思想对媒介文化批评领域的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一)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1.审美价值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来看,“回到生命”是一种浩荡的时代思潮,成为西方现
代美学的一个理论范式。波兹曼在讨论媒介文化理论所表现出来的理性问题的批
判时,本质上是对于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并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陷入了
纠中,同时还力图建构技术垄断时期新的“媒介美学”研究视角。他的美学思想
不仅为现代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审美范式,而且也是对传统哲学、伦理学以及
心理学等学科做出了新的诠释。在波兹曼的诸多著作之中,集中反映他美学理论
的是“媒介批评三部曲”和《通往未来的过去》。前者以对印刷术、电子媒介及
新媒体等技术的批判性研究为基础,后者从审美经验出发来审视技术的合理性,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点。“媒介批评三部曲”为波兹曼在媒介印刷人问题
上树立起坚定的地位,
《通往未来的过去》为之树立起具有反思意义的美学价值。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到,随着电视文化的推广,儿童和成人之
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娱乐并无具体区别,他把“童年消逝”问
题作为媒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印刷时代的“童年”概念和康德改变“游戏”这
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孩子们“天真烂漫,可塑性强,好奇心渐次退化”、
[2]
是因为儿童的游戏“已成为濒临灭绝的事物”。[3]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康德的“游戏无功利”以及席勒审美教育论,将审美体验置
于社会功利的对立面。在童年消逝现象发生之时,视觉感官一直担当着中介角色,
经由阅读而触摸到的印刷文本被波兹曼认为是纯理性客体。儿童的娱乐是指儿童
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获得乐趣。印刷文本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谈话,文本就是作
者精神活动的纪录,这时波兹曼便肯定了人类的视觉感官。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
进步,印刷文本逐渐向电子媒介转化,其作为信息载体被大众接受并使用。由于

[1]
吴晓恩.逃离电子文化的陷阱:尼尔·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3.
[2]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11.
[3]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14.

34
媒介偏向性,阅读印刷文本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多与个体的逻辑思考、深度
学习相关,人凭借文字展开想象,形成各自的思考与理解,有利于主体想象力、
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育人们求真向善的心理环境和创造审美文化氛
围”。[1]印刷时代的艺术表现也从对具体事物形象的复制过渡到抽象形式上的再
现,并最终导致人类精神领域的异化。所以印刷时代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价值理性
时代,由于这个时代并不存在电视这一娱乐机器对个人进行消费,个人只能在书
籍所代表的纸质媒介上进行独立思考,带有“逻辑复杂思维丰富,理性与秩序较
高”时代的特征。[2]
在《通往未来的过去》中,波兹曼主要论证了媒介与人的辩证关系,运用麦
克卢汉“后视镜”理论构建了媒介美学框架。这种线性思维在人类进入大众传播
社会之后,逐渐被打破并转向了非线性发展。他“以犹太人特有的精明洞悉电视
等电子媒介对文化素养的侵蚀,旗帜鲜明地提倡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现实关怀、人
文关怀和道德关怀。”[3]在波兹曼看来,十八世纪有着我们通向未来的人文方向
和横跨通向二十一世纪桥梁的自信和尊严,这一思考显示了其知识分子人文主义
美学情怀和人文理论家的独特地位。他在批判启蒙理性精神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启
蒙时代以来所形成的文化传统的反省和重建问题。他把自己思考的方位定位于十
八世纪启蒙运动以后,是因为从这一时期起西方社会就进入了资本主义历史阶段
和工业文明时代,西方人文主义危机也随之出现。波兹曼反思文化工业,试图唤
醒被工业文明浪潮所淹没的人的内在性,在日常化的生活语言与行话之间,展示
向后看的媒介文化理论视角,认为“面对新信息的攻击,理论是脆弱的”。[4]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人类受奴役的局面并未改观,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理性
的增强和抑制,使启蒙时代高扬的技术理性成为神话。他认为媒介技术是一个复
杂而多元的系统,它通过影响受众心理结构和认知模式进而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
方式。科学并不能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断裂和人与人之间的分裂问题,
不能把它看作是审美活动的核心,而只能看作是一种工具,所以技术成为了工具
性而非审美性。波兹曼主张技术理性之美,希望建立自然与主体和谐相处的媒介
生态关系,呼吁人们回归到“身心合一,主客一体”的理想境界中去,这是对西
方人文主义危机的一种挽救。
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中对技术和人文的审美批判意识,对反思当前
数字技术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他认为媒介的发展带来
了新的人类文化和艺术形式,但同时也给传统艺术带来挑战和威胁,这就要求我

[1]
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0.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3]
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何道宽.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253.
[4]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5.

35
们反思媒介所承载的文化功能,以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媒介形态。就审美价值而
言,波兹曼的娱乐媒介技术批判在本质上亦是阿多诺,霍克海默至马尔库塞批判
论的一种具体呈现。法兰克福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大致相同的观点是,艺术
的机械复制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反应。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却认为,以现
代媒介为工具的现代性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技术化、标准化的特点,[1]尼尔·波
兹曼所构建的技术理性与媒介美学观念,从批判技术垄断时代开始,认为媒介不
仅仅是人生存和依赖的工具,更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强调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
更是与马克思·韦伯的技术理性不谋而合。韦伯将社会学中的合理性划分为目的
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在韦伯看来工具合理性就是科学技术的实质内容,他认为
工具合理性已经控制了大部分人的心理。到了现代,科学和技术是为了人类的幸
福才被发明出来并加以运用的,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为人服务,现在看来
却是人让位于技术,技术自身也获得了自己的独立位置。与上述相似,人们也应
开始对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进行重新思考,波兹曼将媒介视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他相信媒介技术已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
方式与文化传播方式,媒介主体审美能够在解构理性的维度上获得救赎,有着深
远的审美价值意味。
另外,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还提醒我们要重视媒介技术对文化多样性与
个体自由所造成的冲击,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与个体价值保持尊重,同时帮助我
们更好地认识与鉴赏各种文化中的艺术作品及其审美价值。他强调了媒介技术对
于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观念的塑造,提出了媒介文化、流行文化、消费主义等
概念,为审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不仅
在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审美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2. 媒介批评价值
波兹曼的媒介批评理论以康德“人是目的,不是手段”[2]的美学理论出发,
激发人们对技术理性控制的自省,倡导合理运用理性精神,试图摆脱人文主义危
机。随着人类中心论的盛行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技术异化了人的主
体性地位。波兹曼始终致力于技术本质的探索,他的视野从对现代性深层逻辑的
反思出发,将个人感觉的解放视为社会普遍解放中的潜在力量,并通过审美理性
救赎达到压抑性群体重构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普遍解放。[3]
媒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设备和硬件可以说是物质文化,使用的规则等属
于制度文化,而媒介的观念、符号、思想等属于精神文化。人类的文明史事实上

[1]
张馨文.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2]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8.
[3]
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

36
也就是文化传播的历史和媒介发展演变的历史。尼尔·波兹曼将媒介作为文化来
研究,将一切技术视为媒介,一切媒介视为环境,把媒介等同于技术,同时认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技术和环境之一。[1]第三代媒介环境学者同样也受到波兹曼
的影响,将媒介当作文化来研究,延续了人文主义精神并拓宽了延伸空间。莱文
森的《软利器》和凯利的《作为文化的传播》,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等著
作均把媒介当作文化批评来研究,对媒介文化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尼尔·波
兹曼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莱文森继而提出了“人性化趋势”媒介理论,使得媒介
环境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莱文森看来,人们将媒介驾驭的得心应手,
媒介是伴随着人性的走向不断演变的。[2]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对媒介进行选择
性选择,并利用媒介来实现自身目的。人并非受媒介支配的生物,却掌握了媒介,
并营造了媒介之内涵。他从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出发来探讨媒介的演变规律,指
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强化,人成为媒介进化的主导者,人逐渐脱离被动接受信
息的状态。媒介进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从原始阶段到现代社会,一直
都没有停止过对于媒介技术与应用的探索。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延伸到当代中国大众媒介文化的现状,同样
具有价值。在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媒介素养教学,应该教会人们了解网上多样
化信息的本质,避免在“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中迷失自我。这是一个媒体不断
创新的时代,随着公共话语权的增强,人们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媒体渠道表达自
己。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 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每一个新事物都
是为了让大众参与其中,或者让他们更加舒适。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娱乐至死”
的威胁而阻碍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时代的美好事物,推动优质内容的生产,
形成自己的特色,引领时代的优秀文化,促进大众文化的多样性繁荣。

(二)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现实反思
1.对手机媒介重构传播生态的反思
手机从产生之初就有传播功能或以传播信息为己任走上历史舞台。从最早出
现的电话到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再到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网络,手
机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日益普
及的今天,手机媒体以自身特有的传播功能为依托,整合了多种已有媒体渠道,
促使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已
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化。手机媒体
使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发生变革,各种媒体渠道传播功能融合,极大地冲击着原有
传播模式。手机媒体的出现和演变,为理解和界定全媒体时代的特征提供了宝贵

[1]
秦学智.波斯曼传媒与教育思想[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20.

37
的参考材料。在传播学视野下,移动媒体在实践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结果,毫无
疑问,手机的出现宣告了传统媒体建构起来的传播模式即将被推翻,同时,它又
促进了一种新型传播生态产生。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原本是为了满足人们便捷
的语音通话需求而设计的手机,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不仅成为各种
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成为真正的公共信息传播媒介。手机也被称为“全渠道媒
体”,因为它结合了其他媒体的特点和功能。手机的诞生改变了以网络为中心的
媒介环境格局,因其信息发布的便捷性从而改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慢传播方式。
假如说门户网站的流量更多的来自用户既有的媒体习惯,那么使用手机,就可能
会使用户形成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资讯的新媒体习惯。可以说,手机媒介现如今
已经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了。
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被每一个个体人们所拥有,手机传播活动也因此具有
了突出的个性特征。从最早出现的电话到后来出现的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终端
设备,再到现在发展迅速的 5G 移动网络技术,手机功能越来越全面,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了。一方面人人可自己拟定和确定信息内
容的传播与否,同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自我表现力的提高。随着移动互联
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发展,以手机作为传播工具的新型传播方式日益盛行起
来。随着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过去无缘介入专业媒体经营的普通人凭借手机
媒介成为“自媒体人出身”,并以此自由行使其独立传播权,给新闻传播带来重
大变革。手机传播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它不仅能够让公众直接参与到信
息的生产与传递过程中,而且还能使信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社会大众进行扩
散。公民利用手机媒介传播平台立即,公开,平等地传播信息和评论,并成为新
闻的真正传播者,公民新闻由此诞生。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传统新闻媒体的
报道理念和方法,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同时也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习惯与渠
道。公民在此就是指没有媒体从业资格或没有专业媒体新闻传播规定约束的一般
人。他们在手机媒介上通过表达自己对社会和公共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看法来实现
自身利益诉求。手机媒介自主性表征还表现为伴随着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和对
公共事务决策参与积极性日益高涨。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就
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需求。与此同时,手机媒介也被
当作公民话语权得以炫耀的媒介工具。其对传统大众传媒产生着巨大冲击和影
响,使之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和功能。其广泛传播也唤醒公民大众传播
自觉。因此,我们可以说手机媒介已经成为公民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渠道。2011
年以来,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日益频繁使用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
大,手机公民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限制自己的发言权,
而很多“键盘侠”和“造谣者”则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性广,不顾事实真相,仅

38
仅为了博取流量和关注度而变现,这就是社会媒介素养欠缺的体现。如何有效利
用新媒介的技术变迁来提高全社会的媒介素养这一问题,尼尔·波兹曼曾在《媒
介环境学的人文关怀》里就给出过答案,在理解媒介的时候,应该先考虑几个问
题:媒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理性思维的应用和发展;媒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
民主进程;媒体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了获得更有意义的信息的机会;以及媒体在多
大程度上增强或削弱了我们的道德感和行善能力。[1]尼尔·波兹曼始终关注下一
代的媒介素养发展,认为我们的下一代正在信息环境里成长,面对非逻辑的信息
环境,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判断的信心与能力。波兹曼凭借犹太人独有的机敏
洞察了电视等电子媒介对于文化素养的腐蚀,明确倡导现实关怀、人文关怀与道
德关怀。他认为传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和思想的过程,他没有命题作文般的
对策研究,更没有服务于资本与选举机器,而是倡导学者们逆潮流而呼,严肃地
提出异议。
2.对电视文化娱乐性的反思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改变着传
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波兹曼认为电视以娱乐的形式渗透到文化
的各个层面,并塑造出了泛娱乐文化之风。泛娱乐文化指的是“一股以消费主义、
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例如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以内
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噱头包装、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
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思潮”。[2]“泛”可解读为
“泛在”、“遍地”、“泛滥”的意思,指的是所有的文化都在以娱乐化的方式
呈现并在所有的平台扩散。波兹曼认为,电视文明的主要问题在于它对于人类的
认知和思考方式的影响。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化的媒介,它所呈现的信息和内容往
往是简单、表面的,容易让人陷入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的状态。这种表面化的文化
和思考方式,会对于人类的创造力、创新和多样性产生抑制,从而让整个社会陷
入停滞状态。
电视是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它以娱乐的方式来指导人的思想。
技术本身具有人文性质和文化特性,它既能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同时
又对人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制。波兹曼认为:“娱乐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
的象征。就像印刷术曾经控制着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
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而是彼此娱
乐。”电视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娱乐无处不在。[3]波兹曼认为电视

[1]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
[2]
吕绍刚.“泛娱乐化”现象为何屡禁不止?[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6104/46105/5617825.
html,2007-4-16.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

39
的问题不在于它“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将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形
式表现出来”。[1]电视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
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
的能力”。[2]电视新闻转化为娱乐的领地,娱乐随之成为遮蔽真实性的文化形式。
电视新闻的娱乐性既让观众对电视媒体丧失兴趣,又损害电视新闻自身的可信
度。其恶果就是把新闻搞得粗俗,虚假,报道风格千篇一律。它遮蔽了消息的本
来面目,使公众失去了评判与思考的机会。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是:电视娱乐也
渗透在教育领域。传统学校教育正面临着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威胁,而教育电视
节目则是以娱乐形式“抛弃教育的次序与连贯性,全盘否定其与思想的一切联
系。”[3]电视教育被包装成娱乐形式之后,摒弃了教育原本的严谨和理性的思想。
“电视教育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它提出了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4]波兹曼认
为,《芝麻街》作为一档典型的娱乐教育节目,是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和创造性
的娱乐形式来激发受众的积极性。电视新闻的这种“异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
大众对于新闻的认识和判断。电视教育娱乐化使得教育基于感性认识,让观众在
轻松愉悦中接受信息。电视教育这一娱乐形式对何谓知识和如何获得知识作了重
新界定,电视教育娱乐化所带来的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以及人自身存在价值
的追问。这类娱乐化教育节目掌控着人的时间,注意力,认知习惯等。电视教育
的娱乐性使得教育变得更加抽象和空洞,它使我们对事物产生了一种错觉——我
们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同样,电视时代的“宗教不再是具有历
史感的深刻而神圣的人类活动,没有仪式,没有教义,没有传统,没有神学更重
要的是没有精神的超脱”。[5]波兹曼相信宗教本身就是神圣严肃的,能使教徒获
得精神超脱的能力,宗教在电视中也渗透着娱乐形式,“电视屏幕充满着世俗记
忆,电视广告与娱乐节目已深入人心,要使电视屏幕成为圣洁之地是很困难的。”
[6]
宗教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也受到了娱乐的侵蚀,它使得宗教已经不是一种有精神
超然的文化形态,而是充满了娱乐性质,尤其是电视媒体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
加工时具有强烈的娱乐性。波兹曼说,娱乐渗入所有的文化并非全是电视的过错,
但是电视会“娱乐变成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使娱乐成为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
识形态”。[7]波兹曼说:“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可以和这
种媒介本身的倾向相对抗。”[8]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是一种技术使用了特殊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140.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1.
[4]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0.
[5]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7.
[6]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7.
[7]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8]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40
的符号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入到经济和政治领域中,
从而成为了媒介。媒介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或机器,而是由这些技术和机器所
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构成的。因此,媒介的性质和影响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
还与社会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1]
电视媒介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娱乐为主要形式来反映这
些内容。娱乐不仅是电视节目的目的,也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商业电视台的新
闻节目制作人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因为电视要求节目制作人为最大的观众群体
奋斗。在商业电视节目中,收视率对议价工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电视必
须以娱乐为主要手段,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然而,电视娱乐也有其负面影响,
它已经开始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和存在。电视商业化带来了广阔的娱乐平台,但同
时也使电视节目丧失了其文化形象,导致其趋向于追求轰动效应和情感效应,文
化和电视娱乐之间的边界也变得模糊。波兹曼对此表示忧虑,他认为电视娱乐文
化在复制现实内容时,往往夺走了其中真正本质的东西,使受众失去了判断力。
当人们批评电视时,波兹曼认为电视通过娱乐来代表文化,让受众获得娱乐,但
同时也将文化环境转化为娱乐。
3.对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反思
自文字被创造出来后,尤其自印刷术被创造出来后,符号系统的出现极大地
增强了储存与传播信息的功能。尼尔·波兹曼在分析文字等符号的传播时,常常
将他们与文明社会的变化相关联。在新媒体中生存的人类,往往处于暴风雨般信
息洗刷中,而且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媒介技术发展的目的,旨在把能延伸的
人类感官全部延伸。被外在信息主导和控制后,人基本被“外化”,在外在的媒
介技术中心找寻自己、重塑自己。人类很难逃脱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出现后,人
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处于互联网的笼罩下,人的生活被互联网化了,越来越依赖技
术、离不开技术,冲破不了信息的网,结果造成人类存在感的消逝。人们通过互
联网表达想法,网络使各种情绪和观点跨越时空的界限造成广泛的传播。有研究
表明,愤怒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欢乐的速度。互联网技术能帮助生成和传播“愤
怒”,而“愤怒”有一种引发病毒式传播的力量,它的传播可以使地方和全球范
围内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都暴露在阳光下,互联网使世界变得更透明了。
大数据即巨量数据集合,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为主要特征。大数
据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对其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而在其
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正在快速发展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
服务业态。[2]大数据为人们提供了优化选择和预测未知的工具。以算法促进的内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0-111.
[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前沿科技热点解读[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9.

41
容精准分发重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但技术赋能的乐观主义下不能忽
视其对隐私的监视与揭露,对公共话语的挑战与消解,以及对人性的控制与束缚,
否则很可能放大数据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被用于算法中来解决
社会问题,具有重新制定社会规则,完善知识文化体系,创造全新媒体环境等用
途。波兹曼指出,数据具有一定的偏向性,而这种偏向性被操纵技术的使用者所
内化。他一直保持着媒介环境学派对于媒体技术存在观念偏见的传统,其中哈罗
德·伊尼斯就认为媒介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偏向。马歇尔·麦克卢汉则走向更为
微观的媒体偏见的理论研究,提出不同的科技有着不一样的偏向的观点。波兹曼
则认为,新技术带来新环境,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途径,新技术
会改变我们兴趣的结构。[1] 互联网技术将人类从一个“信息茧房”中解放出来,
让人们可以自由地获取更多有意义的内容。[2] 换言之,应被当作人类本性来猜
测的能力被赋予给数据与算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的饮食喜好、行为
习惯、健康状况、风俗信仰、学习进度等方面的数据都可以被收集并用算法来分
析,以便挖掘它们潜在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分析
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 Facebook 公司为例,它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追踪工
具 Atlas,不管用户用什么数字设备都能跟踪到他们的有关踪迹,造成 1 亿余名
用户页面资料泄露的 Facebook“泄露门”丑闻也引发了网站用户对于个人信息
安全隐患问题的担忧。在数据化时代下,数据的可利用性不断提高,人们对数据
的感知能力日益增强,而对数据的认知却越来越模糊。随着信息被数据量化而本
能的判断力和知觉被迫放弃,用户面临着信息不确定性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
用户到底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这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将波兹曼技术垄断批判思想延伸到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发现,数据借助算
法可以提高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效率。然而,在以科技为主导的情况下,如果
不关注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很容易沦为技术的奴隶。因此,我们需要时
刻警惕并平衡技术的利弊。通过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思想,发现数据里有科学偏见,
并对这些伪背景进行了建构,导致信息过载,增强了资料的威信力。按照波兹曼
处方,人们利用教育来抗拒并抵消信息大爆炸时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兼具理性
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并且实现了数据与用户的协调共生,是实现自我成长的有
效途径。他认为,技术在经历了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统治文化阶段后,已经
达到技术垄断文化的阶段——“所谓技术垄断论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
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3]简言之,“人类旧有价值观中的印象、直觉已经被技

[1]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19.
[2]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45.
[3]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58.

42
术话语所舍弃,思维过程也被简化成了计算”。[1]而结果就是人堕落为数字的附
庸。

(三)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的局限性
1.文化保守主义
媒介即环境,我们通常把生态一词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以至于忽略广义的
生态学是系统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系统关系的学科这一事实。“生态”一词的源
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用这个词的意思是想说明,让家庭变得井井有条十
分重要。19 世纪的德国科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把它用来指生态学。因此,真正
和人的生态有关的范围已经超过了生物圈的范围。对人而言,文化和生态同样重
要,人和文化必然要把积累的知识一代一代往下传。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
思想希望用保存印刷文化的方法来抗衡电子媒介革命的冲击,这确实也是波兹曼
的夙愿。波兹曼赋予文字素养在优先的地位,痴迷并怀念印刷时代的理性思维,
看不懂电子媒介时代同样也具有相对的理性。由于波兹曼自身对新媒介文化认识
的不足,故而他也时常看不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坚定的做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波兹曼一生坚持手写手稿,他只单独指责电视媒体,认为人们会因为沉迷电视娱
乐而失去理性,对电视媒体的看法是也只是基于当时美国的媒体环境。波兹曼过
分强调电子媒介的消极作用,而忽视了其积极作用,从而没有全面地认识到新媒
介对于社会思想的解放作用和民主化意义。
在人和技术的辩论中,波兹曼运用媒介环境学理论来进行讨论,寻求一种媒
介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指媒体问题,还包括不同时代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
变化,以及波兹曼对媒体的重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波兹曼从激进到保守,他
对正反两方面的矛盾态度给他的媒介讨论思维投下了矛盾的阴影。波兹曼的媒介
理论相对来说具有“技术决定论”的色彩,而决定论的看法就是把新技术带来的
变化看作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将技术视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它主张技术
如何应用与现实以及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都是由技术自身所决定的。关于技术
的社会效用,波兹曼同技术决定论的研究者看法有相似,主张技术是自变量,社
会是因变量,认为技术发挥独立的作用,人类无法左右技术产生的社会结果,只
能被动接受。但波兹曼也不能被冠上绝对的技术决定论者这一身份,他强调技术
重构社会的倾向性是明显的,他对于媒介重构社会认知的观点直接启发了人们探
讨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

[1]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新闻界,2009(04):21-23.
[2]
谢进川. 媒介政治社会学分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7:30.

43
2.对图像时代的偏见
波兹曼作为一名教育家出身的媒介环境学家,他关于教育的思想也是和媒介
技术相关的。他认为电视这类媒介中的图像过多,不利于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和
理性思维,所以,他强调要对文字和图像的使用保持平衡性。例如,在电视占主
导地位的媒介环境中,教师要重视让学生使用印刷媒介。[1]波兹曼宣称电视图像
在传递过程中夺走技术理性价值,影响着一个人的客观决策与逻辑思考能力,在
这个意义上,电视图像的传播就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电视图像的传播特征也与
“后现代主义”特征十分契合。后现代主义以“现代主义被解构”为中心,也就
是电视图像在传递过程中突出了感知主义认知模式,清除对印刷信息传递的理性
理解。图像传播与技术的结合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影像时代的到来,这
种文化形式就是以图像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后现代社会的典型表征之一。影像的传
递建立在视觉感知之上,凡是利用人的认识,就是利用身体。因此图像的传输不
存在线性或平面性问题。图像传输过程中非线性模式还排除了含义的确定性及深
度问题。在此过程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
的整体。图像不同于语言,它具有非线性。从本质上说,它不属于文本范畴,而
是一种表达话语的方式。非线性的排列方式决定着图像在空间上的存在方式,时
间成了“操作时间”,线性状态的消失,含义分解为散点、中断与状态不一样。
图像的结构被压缩到一个有限范围内。当叙述的线性时间消失于“图像文化”之
后,图像成为叙述主体,而不是作为一个事件或人物出现在文本之外。没有前世
今生,故事结束了,真理出现了,好像没有意义了。在“图像时代”里,人们不
再以传统的方式来观察事物。如今形象日新月异、它的不连续性也使它所代表的
事物和形象具有不确定性、零碎与残缺。图像成为一种视觉符号,并以其强大的
功能将社会生活纳入其中,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仅仅作为媒介来传播。另外,图像
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造成了深度与个性的失落。因此,在今天,
人们已经越来越不能接受视觉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和符号,包括电视在内。大众认
为正是电视媒体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后现代主义特质,弱化了人理性思考的习性,
但电视也为人们接收和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具有广泛的包
容性,而这些受众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电视图像在传输过程中与文本印刷
过程中最大的不同是,电视参与人数众多,互动性强,电视图像具有很强的视觉
吸引力和强大的传播力。文本印刷存在着重要限制条件,它需要大量的读者来理
解文本中所蕴涵的意义和思想。只有识字的人,才能成为文字印刷的接受者。在
传统社会中,人们都是被灌输的对象。于是,极少数知识分子率先接受了经由这

[1]
林文刚,邹欢.媒介环境学和媒体教育:反思全球化传播生态中的媒体素养[J].国际新闻界,2019(04):
89-108.

44
一媒介所传递出来的讯息,并支配着文化走向,普通公民则不得不服从知识精英
的控制与支配。
不可否认,尼尔·波兹曼是精英知识分子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对于印刷时代
媒体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人们有着各自的偏见。他认为印刷术使人类进入了
“信息社会”,而“媒介技术”则加速了人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所
产生的新问题的过程。但是,在互联网技术作为主流电子媒体的新世纪,波兹曼
观点的适用性还是十分有限的。

45
结语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即言道:“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
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蠢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
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好像样
样都有,但又像一无所有,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入地狱。”
[1]
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充满焦虑,当下的中国媒介生态处于一个
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并存的全面转型时代,我们在适应现代新媒介环境之时,
也该回头看看过去的媒介生态,所有媒介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波兹曼以媒介环境学为视角,研究社会与文化发展问题,强调媒介环境是我
长期传播影响,并展望未来走向,并非只是对短期传播的效果进行特别的分析,
这为传播研究带来新视角。他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认为媒介是人与世界
沟通的桥梁。他以伦理与道德为语境,对媒介进行审判,在其媒介思想中,饱含
着浓厚的人文与道德诉求。波兹曼的这种悲观论调是发人深思的,因为他敢于为
时代发声。尼尔·波兹曼的学术生涯顶峰在二十世纪末期,当时正是电视所代表
的电子媒介蓬勃兴起之时,当整个社会为电子媒介而欢呼雀跃之时,波兹曼却以
一个冷静的社会观察家的视角,洞悉了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文化对社会带来的负
面影响。当电视媒介强势崛起成为时代的认识论中心时,尼尔·波兹曼就逐渐形
成了对大众媒介的批判意识,他用技术垄断思想对技术文化进行批判,要我们警
惕机器的暴政。从客观上看,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思想具有强烈的还原论
和精英主义色彩,他不是抛开社会、历史之间的客观联系而仅仅孤立地审视技术
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他将技术发展的规律等同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波兹曼看
来,不仅要看到技术所带来的消极作用,更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方便和进步,时刻
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日新月异的媒介生态系统。
总之,波兹曼笔下关于技术与人的关系是复杂而又紧密的。技术是人类的创
造物,它源于人的需求和想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技
术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变着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依
赖于科技,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同时,技术也会改变人们对于自然、人类和
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因此,人们需要认识到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及时调整自己
的价值观念,保持对于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尊重和关注,以实现技术与人的和谐
共存。

[1]
[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宋兆霖,译北京:台海出版社, 2020:2.

46
参考文献

1.外文文献
(1)外文书籍
[1] Neil Psotman,Charles Weingartner, Teaching as a Subversive Activity[M].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Inc.1969.
[2] Neil Postman,Building a Bridge to the 18th Century: How the Past Can Improve
Our Future[M].New York:Vintage Book,2000.
[3] Casey Man Kong Lum ed.Perspectives on Culture,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the Media Ecology Tradition[M].Hampton Press,2006.
[4] Neil Postman,Technopoly: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M]. New
York:Vintage Books,1993.
[5] ARISTOTLE.On Rhetoric:A Theory of Civil Discourse [M].2nd
edition.trans.GEORGE A KENNED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外文论文
[1] Davor Rodin. Neil Postman: Technopoly[J]. Croati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2,29(3).
[2] Neil Postman, RIP: Culture, Technology, and the Modern Soul[J]. The New
Atlantis,2003(3).
[3] Lance Strate.The Judaic Roots of Neil Postman's Cultural Commentary[J].
Journal of Media and Religion,2006,5(3).
[4] Paul Thaler. The Legacy of Neil Postman, and the Coming of Age of Media
Ecology[J]. Review of Communication,2006,6(4).
[5] Rich Leigh E. Thirty Years Yet Miles of the Medium-Metaphor to Go: Jon
Stewart, Neil Postman, and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s and Epistemology of
Media".[J].Journal of bioethical inquiry,2015,12(3).
[6] Gianpiero Gamaleri.Media ecology, Neil Postman’s legacy: Mapping media
ec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by Dennis G. Cali[J]. Church,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2019,4(2).
2.中文文献
(1)著作类
[1][美]尼尔·波兹曼著.通往未来的过去——与十八世纪接轨的一座新桥[M].
吴韻仪,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

47
[2][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4.
[3][美]尼尔·波兹曼著.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7.
[4][美]尼尔·波兹曼著.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5][德]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6](后晋)刘煦等撰(宋)欧阳修,(宋)宋祁撰.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97.
[7][美]郝伯特·马尔库塞著.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M].李小兵,译.上海: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8][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著.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
版社,1990.
[9]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0.
[1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浙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3][加]哈德罗·伊尼斯著.帝国与传播[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3.
[14]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周宪.20 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阿道斯·赫青黎著.美丽新世界[M].王波,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19]谢明春.科学技术及其思想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0]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6.
[2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2][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7.
[23]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社,2008.

48
[24]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何道宽.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
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5][美]刘易斯·芒福德著.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6]乔瑞金,牟焕森,管晓刚.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7]潘于旭.从“物化”到“异质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向的历史分
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8]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9]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0.
[30]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
版社,2010.
[31][美]郝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32]丁松虎. 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电子文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33]谢进川. 媒介政治社会学分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7.
[34]叶骏强.媒介的新与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5][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 2018.
[36]王俊忠编著.融合:文学与媒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7]张鹏涛,周瑜,李珊珊著.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20.
[38]秦学智.波斯曼传媒与教育思想[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
[39][英]查尔斯·狄更斯著,宋兆霖译,双城记[M].北京:台海出版社, 2020.
[40]丁蔓.诠释学视域下的隐喻与真理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21.
(2)硕博论文
[1]瞿辉.电子媒介时代的技术悲观主义[D].兰州:兰州大学,2007.
[2]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熊楚.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4]吴宇.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与反思[D].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2013.

49
[5]姜静.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技术批判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2014.
[6]毛春.尼尔·波兹曼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7]黄牧.约书亚·梅罗维茨与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湘潭
大学,2015.
[8]蔡李玲. 尼尔·波兹曼文化娱乐思想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9]白曼.电视创造的“美丽新世界”—尼尔·波兹曼电视媒介思想研究[D].咸阳:
西藏民族大学,2016.
[10]蒋佳孜.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文化主体观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0.
[11]徐雪.尼尔·波兹曼媒介理论美学向度研究[D].成都:四川外国语大学,2021.
(3)期刊论文
[1]林文刚.媒介生态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J].中国传媒报告,2003,32(2).
[2]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
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02).
[3]李晓云.媒介生态与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四川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曾建辉.尼尔·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
09(05).
[5]王颖吉.美丽新世界中的文化危机——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J].文艺
研究,2010(06).
[6]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10(02).
[7]刘永谋.媒介技术与文化变迁:尼尔·波兹曼论技术[J].天津社会科学,2010(0
6).
[8]王颖吉.美丽新世界中的文化危机——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J].文艺研
究,2010,No.220(06).
[9]张成岗.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后技术理性”建构——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的
现代性诠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07).
[10]张志华.解析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观”[J].当代电视,2011(62).
[11]刘永谋.尼尔·波兹曼论技治主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06).
[12]操瑞青.传播媒介的消极偏向:由批判三部曲解读波兹曼的媒介批判理论[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13]许翘楚,杨永.基于电视发展的视角探讨波兹曼的媒介理论[J].江西科技师
范大学学报,2015(03).

50
[14]黄金艳.争鸣与超越:“媒介环境学”学术发展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6(01).
[15]陈红兵,王聪.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02).
[16]刘坤鹏.本雅明技术论与后本雅明时代的社会景观[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
报,2017(02).
[17]高翊凯,邱慧.媒介即隐喻——尼尔·波兹曼媒介哲学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18(07).
[18]纪澍琴,赵欢欢.“媒介生态学”理论视域下的“微头条”[J].青年记者,20
18(05).
[19]谢清果,赵晟.尼尔·波兹曼论媒介技术演进与社会话语变迁[J].科学技术哲
学研究,2018(02).
[20]贾磊磊.世纪的阴影——关于科技与电影的伦理阐述[J].电影艺术,2019(0
2).
[21]林文刚,邹欢.媒介环境学和媒体教育:反思全球化传播生态中的媒体素养
[J].国际新闻界,2019(04).
[22]王艳.波兹曼的媒介理论对影视创作的警示意义[J].西部广播电视,2021(1
9).
[23]倪晓文.尼尔·波兹曼媒介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J].学习与探索,2021(04).
[24]徐雪,刘云春.论尼尔·波兹曼媒介理论的美学向度[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
报,2022(01).
(4)网络文献
[1] 林建绛.痛苦与变革:20 世纪 70 年代对今日美国的影响[EB/OL].https://w
ww.gmw.cn/01gmrb/2001-08/24/19-A565AC4519DB06E448256AB20002D7D9.html,
2001-08-24.
[2] 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EB/OL].https://www.sohu.com/a/2
08808510321391,2017-12-06.
[3] 吕绍刚.“泛娱乐化”现象为何屡禁不止?[EB/OL].http//:culture.people.
com.cn/GB/46104/46105/5617825.html,2007-4-16.
[4] 何道宽.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三[J/OL].http://media.
people.com.cn/GB/40628/5803106.html,(2007-5-3)[2017-1-20].

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