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https://www.linwei.com.

tw/forum-detail/67/

 RAID/NAS 基礎知識

 各廠牌介紹
2021.01.11

SSD 壽命多長?你的 SSD 還可以


用多久?
SSD 的內部構造左右使用壽命?
SSD 使用壽命有多長?
影響 SSD 壽命的 5 因素
SSD 壽命受損徵兆有哪些?
如何檢查自己的 SSD 是否健康?
透過 HD Tune 監控 SSD 壽命
使用 SSD 的注意事項,這樣使用對 SSD 比較好!

「SSD 固態硬碟壽命有多長?」「SSD 固態硬碟比起 HDD 傳統硬碟是不是可


以使用更久?」對於這些疑慮,各位需要了解到,任何儲存裝置都是消耗品,
因此一定會有耗損的機會。然而,影響 SSD 固態硬碟使用壽命長短,有許多
因素考量,透過 SSD 原理能夠了解不同規格的 SSD 固態硬碟會因先天體質不
同而產生使用年限的差異;各位的使用方式、習慣也會影響 SSD 使用壽命。
因此,透過本篇文章將為各位介紹 SSD 固態硬碟構造、了解影響 SSD 壽命的
因素、如何判斷 SSD 受損徵兆並自行檢測健康狀況,更重要的是了解正確使
用方法,以延長 SSD 固態硬碟壽命!

SSD 的內部構造影響使用壽命?
不論是 SSD 固態硬碟還是 HDD 傳統硬碟,都有其優勢與劣勢;由精密機械元
件組成的 HDD 傳統硬碟,容易因碰撞、摔到或髒汙產生損壞導致 HDD 傳統硬
碟使用壽命受影響;不同於 HDD 傳統硬碟,SSD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
內部構造由控制晶片 (Controller)以及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運作,因此
SSD 固態硬碟更具有耐衝擊、抗震動的特性。然而 SSD 的內部規格、快閃記
憶體、控制晶片的不同亦會影響 SSD 固態硬碟的性能、穩定度,進而影響使
用壽命的長短。

1.不同連接介面影響 SSD 相容性、儲存速度效能


【SATA III】
SATA III 介面是 HDD 傳統硬碟和 SSD 固態硬碟共用的傳統插槽升級後的介面。
在從 HDD 傳統硬碟過渡到 SSD 固態硬碟的過程中採用 SATA 介面有其優勢,
因為與一般標準硬碟使用的插槽相同,亦可以相容於其主機板。隨著各種 SSD
固態硬碟介面發展至今 SATA III 的傳輸速度相較其他更先進的界面來說已稍嫌
緩慢,560 MB/s 的連續讀取速度和高達 510 MB/s 的連續寫入速度。

【M.2】
M.2 是 SSD 固態硬碟小型化的介面,就物理尺寸的大小而言,M.2 SSD 目前
體積最小的。具有短插針連接器,並且通常是水平配置在主機板上,因此極為
不顯眼。但是,因應極小的體積,電路板上元件的的高密集度會使它們在運作
時變得很熱,因此超高效能 M.2 介面的 SSD 固態硬碟通常自帶散熱器會散熱
片(和 DRAM 記憶體的散熱片類似)。

【M.2 PCIe (PCI Express) / NVMe】


PCIe 是主機板上標準的擴充插槽,並非是專為 SSD 設計,其設計供任何「視
訊卡,音效卡.....等各種不同功能擴充卡」。NVMe 非揮發性記憶體主機控制
器介面是 SSD 「專有的新讀寫技術」,支援幾乎所有的 PCI Express 和 M.2
SSD 來往主機系統的資料傳輸。如果你正在尋找最高效能的 SSD 固態硬碟,
PCle+NVMe SSD 是追求性能極速唯一選擇。將具 NVMe 規格的 SSD 插在
PCIe 的擴充槽能夠發揮 SSD 極速,高達 3,400 MB/s 的連續讀取速度和高達
3,000 MB/s 的連續寫入速度。
2.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 左右 SSD 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耐久性 ?
透過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儲存資料的 SSD 固態硬碟,目前因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技術限制仍有「資料儲存年限」的問題,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有限抹寫次數影響了 SSD 固態硬碟耐用性等級,SSD 固態硬碟每一
次的資料寫入/抹除,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儲存單元(Cell)都會耗損,直
到 SSD 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用盡。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扮演了左右 SSD 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耐久性、效能
的重要角色。SSD 的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顆粒分為幾種類型:單層儲存
單元 SLC、雙層儲存單元 MLC、三層存儲單元 TLC 以及四層儲存單元 QLC。
當中的讀寫速度、寫入抹除次數、儲存密度以及成本如下方表格,若想更深入
了解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可以參考《SSD 固態硬碟是什麼》從 SSD 原
理更加了解 SSD 固態硬碟構造對於 SSD 壽命的影響。

3.控制晶片 controller 是延長 SSD 壽命關鍵?


SSD 固態硬碟內的控制晶片 Controller 負責連接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與
電腦內其他組件之間的傳輸溝通,並掌管 SSD 每一儲存區塊(Block)上資料的
寫入讀取;控制晶片 Controller 更具備幾項重要功能,以延長 SSD 固態硬碟
的使用壽命。

【耗損平均技術 Wear Leveling】


耗損平均技術(Wear Leveling)主要功能是使 SSD 固態硬碟儲存區塊(Block)能
均勻分佈地寫入,避免有任何儲存區塊(Block)過度寫入存取而嚴重耗損,以此
延長 SSD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預期壽命。耗損平均技術(Wear
Leveling)又可分為動態和靜態,動態耗損平均將邏輯區塊位址(LBA)從操作
系統映射到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並追踪紀錄哪一個區塊是最後抹除/寫入
的區塊,當下次抹寫時會依序寫入另一個區塊;靜態耗損平均則將 LBA 映射到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然後讓抹寫次數較少的區塊週期性移動(類似旋轉
的效應)以替換抹寫次數較多的區塊,這也稱為全區耗損平均技術。

【自動錯誤校正 Error Correction Code 簡稱 ECC】


自動錯誤校正(ECC)是利用軟體偵測並修正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儲存資
料時可能產生的錯誤,並有助於修正抹寫的錯誤。藉由這些除錯的功能同時也
延長了 SSD 壽命。

【故障區塊管理 Bad Block Management】


SSD 固態硬碟在使用前會先保留一定比例的正常儲存區塊(Block),用以取代
故障區塊)方法,當資料寫入 SSD 固態硬碟執行自動錯誤校正(ECC)時,如有
儲存區塊(Block)中的資料錯誤無法修正, SSD 控制晶片(Controller)會向電腦
回報錯誤訊號,將資料跳過故障區塊儲存區塊(Block),轉移至預留的正常區塊
並標記為故障區塊(Bad Block),以確保資料不再寫入至該故障區塊,此機制
便是 SSD 固態硬碟的故障區塊管理(Bad Block Management)。
【TRIM 修剪指令】
TRIM 指令的主要功能是可以通過立即抹除已刪除的目錄或區塊(Block)來提高
SSD 固態硬碟性能,TRIM 指令會趁 SSD 固態硬碟閒置時,先去啟動「主動
垃圾收集機制」清除那些標示已刪除的儲存區塊(Blocks),使新資料能隨時寫
入。TRIM 指令與主動垃圾收集機制同時運作時能夠延長 SSD 的使用壽命,
並提升 SSD 讀寫效率,是非常聰明的機制。

SSD 使用壽命有多長?
上述內容提到 SSD 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長度會受到先天體質影響,然而 SSD
固態硬碟可靠性是否可以評估?下列說明幾項衡量 SSD 壽命的參考指標 (但要
了解 SSD 壽命還是會受到後天使用而影響) :

【TBW, TotalBytes Written 寫入總量】


TBW (寫入總量)為衡量 SSD 固態硬碟產品生命週期內,預期可以累計的合理
寫入量,可以做 SSD 壽命的概算值。若 TBW (寫入總量)值越大,則可參考為
此 SSD 固態硬碟愈耐操寫、預期使用壽命越久。舉例來說,如果 SSD 固態硬
碟的額定寫入總量為 300 TBW,即表示此 SSD 固態硬碟在無法使用前,預期
可寫入 300 TB 的總資料量。

【DWPD, Drive Write Per Day 每日寫入量】


DWPD(每日寫入量)用以衡量 SSD 固態硬碟保固期限內,每天能夠平均寫入的
資料量。舉例來說,如果你有一容量為 200GB 的 SSD 固態硬碟,其
DWPD(每日寫入量)= 1.5,保固期限為 5 年,每天平均可寫入的資料量不超過
200GB x 1.5 = 300GB,在保固期限 5 年內,此 SSD 固態硬碟使用壽命部會
有影響。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是指 SSD 固態硬碟在開始使用到出現第一個故障的
平均值間隔時間,此項指標並非精準表示 SSD 固態硬碟實際使用壽命的測量
值,而是基於小樣本數的統計評估。然而在合理的數值內,MTBF(平均故障間
隔時間)越高可參考為可靠性越高。舉例來說,SSD 固態硬碟的 MTBF(平均故
障間隔時間)為 150 萬小時(約為 171 年),保固期限 5 年。並非表示說此 SSD
固態硬碟使用壽命為 171 年,而是以此推估,即該此 SSD 固態硬碟的平均年
失效率約為 0.6%。

影響 SSD 壽命的 5 因素
不同於 HDD 傳統硬碟,SSD 固態硬碟在構造上沒有易損壞的活動元件,因此
不會有因機械元件易損壞而影響使用壽命的問題,即便如此也不表示 SSD 固
態硬碟沒有使用壽命限制。SSD 固態硬碟仍然會失效、損壞,了解影響 SSD
壽命、造成損壞的原因,並能正確使用,以避免 SSD 發生故障甚至影響裡面
儲存的重要資料。以下列出常見影響 SSD 壽命 5 因素:
1.SSD 固態硬碟內部組件物理性故障
儘管 SSD 固態硬碟沒有任何容易損壞的活動元件,但其零件仍可能發生物理
性的故障。可能是焊接在電路板的元件脫落斷裂或者焊點氧化,而導致元件發
生電子故障,進而影響 SSD 使用壽命。

2. SSD 固態硬碟中的資料毀損
除了物理故障外,SSD 固態硬碟還會遭受邏輯性故障問題,例如:資料毀損。
你的 SSD 固態硬碟因為感染病毒、惡意軟體,造成儲存區塊(Block)損壞,而
儲存在裡面的資料也可能因此被感染或毀損。在這種情況下,毀損的資料可能
導致 SSD 固態硬碟的某些機制失效,最終可能造成資料遺失。

3. SSD 固態硬碟因水、重擊造成損壞
許多外部因素也可能導致 SSD 固態硬碟故障,最主要兩個分別是水和外力重
擊。雖然 SSD 固態硬碟比起 HDD 傳統硬碟更耐衝撞,但若發生嚴重的摔落或
外力重擊, SSD 使用壽命也是會受到影響。

4. SSD 固態硬碟中的短路
與 HDD 傳統硬碟不同,因 SSD 固態硬碟完全由電子零件組成,因此「電」對
SSD 固態硬碟來說是很重要的影響。如果在使用 SSD 固態硬碟過程中發生電
源故障、電源中斷,都很容易發生 SSD 固態硬碟短路,進而破壞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中的資料。

5. SSD 控制晶片(Controller)韌體更新錯誤
SSD 製造商或控制晶片(Controller)供應商有時會針對 SSD 固態硬碟效能提升
或錯誤修正,提供更新版本的控制晶片(Controller)韌體,此時控制晶片
(Controller)的韌體就需要被更新,以提高效能。但在更新過程中,需避免韌
體更新中斷或其他原因造成韌體更新失敗,控制晶片(Controller)會因更新韌
體過程中的突發失誤受到影響。

SSD 壽命受損徵兆
SSD 固態硬碟在故障前,可能會有一些壽命受損跡象需要注意,下方說明
SSD 固態故障的症狀以及可以初步採取的解決方式:
1.儲存區塊(Block)損壞造成的錯誤
HDD 傳統硬碟有「壞軌」的故障狀況;而 SSD 固態硬碟則是「頁(Page)受
損」,當 SSD 產生 Page 受損的常見症狀是:
(1)無法讀取或將檔案寫入 SSD 固態硬碟。
(2)出現你的電腦或檔案系統需要維修的錯誤訊息。
(3)執行中的應用程式通常會停擺並導致當機。
(4)搬移檔案時經常出錯。
(5)常常發生 LAG,尤其是在開啟較大檔案時。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電腦會嘗試讀取或保存文件,但是會花費很長時間,並且
失敗率相當高,最後系統常常會顯示錯誤訊息。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建議立
即備份你的檔案,並購買 SSD 固態硬碟作備用

2.無法讀取或寫入檔案
若 SSD 固態硬碟產生壞區塊,導致檔案無法讀取或寫入時,甚至可能以兩種
方式影響儲存在裡面的檔案:
(1)系統在將檔案寫入 SSD 固態硬碟時檢測到損壞的區塊,因而拒絕寫入。
在第一種情況下,你的資料從未被寫入過,因此它不會毀損。通常系統會自動
修復。如果沒有,你可以嘗試將檔案先儲存在其他位置,或者把檔案複製到其
他儲存裝置,然後電腦重新開機,再將檔案儲存回 SSD 固態硬碟以解決問題。

(2)檔案被寫入後,系統檢測到損壞區塊,因此拒絕讀取該檔案。
如果遇到第二種情況,檔案應該就無法被讀取了。你可以嘗試一些方法從發生
故障的 SSD 中恢復資料和檔案,但這情況通常儲存在這些損壞區塊上的資料
可能已經永久毀損,因此要 100%救回資料的機會不大。

3.檔案系統需要修復
不論電腦是 Windows 或 macOS,在使用 SSD 時電腦螢幕若出現「檔案系統
需要修復」的錯誤訊息,有可能是由於未正確關機而導致的;但是也可能是
SSD 固態硬碟出現儲存區塊損壞或連接介面接口出現問題。發生這樣的狀況,
可以透過電腦作業程式 Windows、macOS 或 Linux 內建的系統修復程式來修
復毀損的檔案系統,不同的作業系統都會有各自程式的引導提示,因此可按照
指示的步驟操作並修復檔案系統。但是在此過程中可能會遺失一些資料或檔案,
並且很難救回。建議還是養成定期備份所有檔案的習慣,以防 SSD 故障影響
使用壽命的狀況。

4.開機過程中頻繁的當機
如果你將 SSD 固態硬碟設定為電腦開機系統碟,當發生電腦啟動過程中當機
次數頻繁,但在幾次按下「重置」按鈕後仍能正常工作,造成當機的原因可能
要歸咎於系統碟。這可能是 SSD 固態硬碟儲存區塊毀損或系統碟使用壽命將
盡的跡象。要測試是否是系統碟的問題,可以透過軟體進行診斷,也可以嘗試
格式化系統碟並重新安裝作業系統(執行格式化前記得要先備份)。

5.SSD 固態硬碟變成唯讀
這種情況為 SSD 固態硬碟可能會拒絕任何資料寫入的操作,但是仍然可以在
唯讀模式下讀取檔案。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是有些使用者曾經遇過,當發生
這徵兆通常會推測是 SSD 壽命即將用盡。在汰換疑似故障的 SSD 固態硬碟之
前,請嘗試將這顆 SSD 固態硬碟連接到另一台電腦,作為外接硬碟或第二顆
硬碟。以電腦的原有系統碟開機(不使用這顆疑似故障的 SSD 當成系統磁碟進
行測試)。如果這顆 SSD 仍在唯讀模式下運行,則仍有機會在安全抹除 SSD 資
料之前救回所有檔案。

如何檢查自己的 SSD 是否健康?


當 HDD 傳統硬碟在閒置時不斷旋轉,或運作時發出異音,便能初步判斷硬碟
可能發現故障。但是與 HDD 傳統硬碟不同的是,SSD 固態硬碟不會發出噪音
來告訴你使用壽命將盡。透過安裝測試程式對 SSD 固態硬碟進行健檢,並且
能以背景監測的方式在 SSD 發生故障前發出警告。

SSD 檢測工具通常提供幾個基本功能,但並非每款 SSD 健檢程式都包含下列


所有功能。購買之前,請仔細閱讀程式的說明,以了解是否包含下列任何或所
有工具。(但請注意:不同的供應商對於這些程式的專有名詞說明可能略有不
同。)
1.SSD 性能優化工具
性能優化工具能夠監控 SSD 固態硬碟性能和基礎功能測試,此類型的工具程
式可以幫助各位針對不同的需求優化或調整 SSD 固態硬碟。可能是透過犧牲
某些儲存空間來提高 SSD 性能,或者是反之以性能和可靠度換取儲存容量最
大化,也能夠變更 SSD 控制晶片(Controller)執行垃圾回收技術的時機和其他
參數的設定,進而顯著的影響到 SSD 的效能。

2.SSD 健康工具
健康工具主要針對 SSD 固態硬碟運行狀況監視,並警告即將發生的故障。透
過 SSD 健康工具可以監控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抹寫週期以及需要除錯
的次數,以此掌握 SSD 固態硬碟的整體運行狀況,並預測 SSD 的使用壽命何
時用盡。

3.SSD 預留空間工具
預留空間工具可使用於控制 SSD 固態硬碟所提供的預留空間比例。由於儲存
在 SSD 固態硬碟內的資料會透過搬移來達到平均抹寫和垃圾回收的目的,因
此 SSD 固態硬碟本身通常「預留過多的儲存空間」。這意味著實際上可用的
儲存空間比 SSD 在系統上顯示的還多,這些預留的空間用作為暫存區域,方
便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執行資料移動過程。SSD 固態硬碟的預留的儲存空間多
寡通常是由原廠設定的,但是 SSD 空間預留管理工具允許使用者對此進行更
改。透過減少設定的預留空間,可以增加可用儲存容量,但會降低性能,反之
亦然。

透過 HD Tune 監控 SSD 壽命
透過上述內容大家可以了解,儲存裝置皆屬於「消耗品」,SSD 固態硬碟的使
用壽命必定有一定的年限,因此養成平時定期檢查 SSD 固態硬碟的健康狀態,
才不會有一天 SSD 固態硬碟突然發生問題無法進一步排除,也不確定自己的
方法是否會使 SSD 固態硬碟產生更嚴重的問題,甚至無法取回儲存在裡面的
重要資料。
推薦大家市面上常用的檢測工具「HD Tune pro」。HD Tune pro 能夠針對
SSD 固態硬碟進行錯誤掃描並執行讀取測試,隨時檢查 SSD 固態硬碟壽命及
健康狀況。雖然 HD Tune pro 未能根據 SSD 固態硬碟廠牌和裝置本身設計結
構提供完全的資訊,但對於一般使用者檢查 SSD 固態硬碟壽命狀態來說,其
功能性算是很足夠了。想要了解更詳細的 HD Tune pro 檢測功能、操作步驟,
可以參考《硬碟檢測工具 – HD Tune 介紹》。

使用 SSD 的注意事項,這樣使用對 SSD 比較好!


除了養成平時定期檢查 SSD 固態硬碟的健康狀態的習慣,了解使用 SSD 固態
硬碟的注意事項,避免使用過程產生任何錯誤、故障,而縮短 SSD 固態硬碟
的使用壽命。下方為延長 SSD 固態硬碟壽命的使用注意事項。
1.極端環境、外力破壞,影響 SSD 固態硬碟壽命。
2.避免在 SSD 固態硬碟寫入讀取過程突然斷電。
3.釋放 SSD 固態硬碟上的一些額外空間,以便可以移動損壞區塊(Block)中的
資料。
4.養成隨時備份資料的習慣,想了解更清楚的資料備份方法可以參考《如何正
確備份資料及保存》。

透過本章了解到儲存裝置是損耗品,都會有使用年限的限制,然而影響 SSD
固態硬碟壽命的原因有很多,能熟悉 SSD 固態硬碟的特性並正確使用才是更
重要的。然而若遇到 SSD 固態硬碟故障但無任何備份資料的狀況,各位可以
參考《硬碟資料救援》,初步確認 SSD 固態硬碟故障狀況,並確認是否能自
行排解。如有資料救援的需求,請務必尋求「專業資料救援公司」協助!

2021.08.24

SSD 固態硬碟是什麼?SSD vs.


HDD 如何選購?(2021 年)
2021/4 月

1. 什麼是 SSD 固態硬碟?


2. SSD 重要組成 1 :控制晶片 (Controller)
3. SSD 重要組成 2 : 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
4. 最新的 3D NAND Flash 製程
5. SSD 規格介面如何選購?什麼是 SATA 、 M2.SATA 、 M2.PCIe
NVMe ?
6. SSD 固態硬碟與 HDD 傳統硬碟有什麼不同,該如何選購?
7. SSD 在其運作原理之下的優點、缺點是什麼?
8. 選購 SSD 該注意哪些事項?
9. SSD 價格差異該如何選購?

SSD 固態硬碟是什麼?有什麼用途?各位在挑選電腦儲存裝置時,是否
對於該選購 SSD 還是傳統硬碟 HDD 感到困惑?透過本篇文章,將帶你
了解「SSD 是什麼、SSD 與傳統硬碟有何不同、SSD 規格介面差異」,
幫助你選購適合自己的 SSD。

什麼是 SSD 固態硬碟?


說明什麼是 SSD 之前,先跟各位談談「電腦的資料儲存裝置」。電腦的
儲存裝置依據儲存的材質可分為「磁性介質表面儲存設備」以及「積體
電路儲存設備」,磁性介質儲存設備的代表產品就是機械式傳統硬碟
(HDD);積體電路的儲存設備則包含了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
憶體(ROM)和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Memory);而「積體電路儲存設
備」依據裝置內的資料在斷電後是否能保存,又可分為「揮發性記憶
體」和「非揮發性記憶體」(更正確說法應分為「暫存記憶體」和「永久
儲存記憶體」)。

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屬於「揮發性記憶體」,負責電腦運作時處理器
(CPU)的資料暫存和快取,當電腦停止供應電源,裡面的資料便會消失,
所以屬「暫存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和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Memory)則屬「非揮發性記憶體」,是在電腦裝置未通電時,所儲存的
資料也能保存的儲存裝置,所以屬「永久儲存記憶體」。

在上述簡介的儲存裝置中,SSD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簡稱


SSD)是以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儲存資料的「積體電路儲存裝置」,
內部構造主要由控制晶片(Controller)以及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運作。

SSD 重要組成 1:控制晶片(Controller)


「Controller 控制晶片」如同 SSD 的大腦,連接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與電腦內其他組件(例如主機板和其他儲存設備)之間的傳輸溝
通,並掌管 SSD 每一儲存區塊(Block)上資料的寫入讀取,當檔案需要寫
入 SSD 時,便透過控制晶片(Controller)將檔案平均寫入每一顆快閃記憶
體(NAND Flash)。下方幾項也是控制晶片(Controller)負責 SSD 運作的
重要功能,以下為控制晶片的功能:

耗損平均技術(Wear Leveling):SSD 每一次寫入都會造成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的儲存區塊(Block)耗損,因此控制晶片(Controller)會平
均每一儲存區塊(Block)被寫入的次數,避免有任何儲存區塊(Block)過度
寫入存取而嚴重耗損,以此延長快閃記憶體預期壽命。

故障區塊管理(Bad Block Management):SSD 寫入資料比讀取耗時,


每一次「寫入抹除」會導致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耗損,如果同一個
儲存區塊(Block)不斷被寫入與清除資料,這些儲存區塊(Block)的壽命會
消耗很快。

因此 SSD 出廠時控制晶片(Controller) 內建的程式便已建立故障區塊


(Bad Blocks)管理區,在每次寫入時,控制晶片(Controller)會偵測各個
儲存區塊(Block),一旦發現故障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中有故障區塊,
便予以標記,以避免資料再次寫入。

自動錯誤校正(Error Correction Code,簡稱 ECC):為確保資料寫入


SSD 時的完整性,當資料寫入 SSD 時,控制晶片(Controller)會執行自
動錯誤校正功能,偵測並修正儲存資料時可能產生的錯誤。

在執行自動錯誤校正時,如有儲存區塊(Block)中的資料錯誤無法修正,
SSD 控制晶片(Controller)會向電腦回報錯誤訊號,將資料轉移至預留的
正常區塊並標記故障區塊,以確保資料不再寫入至該故障區塊。

檔案讀寫加密:有加密功能的 SSD,透過加密管理軟體啟動資料防護功
能。當資料寫入 SSD 時會透過 Controller 控制器加密,需要讀取資料時
會再將檔案解密。
SSD 重要組成 2: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是非揮發性記憶體,當電腦裝置未通電時,
所儲存的資料也能保存屬於『永久儲存記憶體』,在 SSD 內部構造中扮
演影響 SSD 效能的重要角色。

SSD 的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顆粒分為幾種類型:單層儲存單元


SLC、雙層儲存單元 MLC、三層存儲單元 TLC 以及四層儲存單元
QLC。

SLC 單層儲存單元(Single-Level Cell)每個儲存區塊可以存放 1bit 資


料,具有更快的性能以及更好的寫入耐用性,寫入抹除次數達到 10 萬次
以上,但是由於成本最高,市面上主流的 SSD 較少使用 SLC 快閃晶片。

MLC 雙層存儲單元(Multi-Level Cell)每個儲存單元可以存放 2bit 資料,


其性能以及寫入耐用性較 SLC 低,寫入抹除次數較 SLC 低,但因成本亦
較 SLC 低,在過去的幾年中,市面上的 SSD 較多採用 MLC 晶片。

TLC 三層存儲單元(Trinary-Level Cell)每個儲存單元可以存放 3bit 資


料,儲存密度較高,成本比起 SLC、MLC 較低,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
閃記憶體顆粒,但是寫入抹除次數也較 SLC 和 MLC 低。
QLC 四層存儲單元(Quad-Level Cell)每個儲存單元可以存放 4bit 資
料,是最新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顆粒,提供比 TLC 更高的儲存密度,
同時成本上相比 TLC 更低,使 SSD 朝向容量更大、價格更宜人發展,但
QLC 的寫入抹除次數較上述三者又更低。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以比喻來說明,概念就如同當我們擁有相同數量的
木材,需要在一固定大小區域打造一個櫃子,SLC 就如同建了「單層櫃
子」來放置物品,在拿取跟放置物品都最簡單快速、不費力;MLC 就如
同建了「雙層櫃子」放置物品,因可用木材數量是一樣的,要建造成雙
層就可能會變薄而影響櫃子的耐用度(將耐用度理解為寫入抹除次數),但
雙層櫃相對地可放置的物品較多;TLC 在相同木材數量下,建了「三層
櫃子」可放置物品又更多,但櫃子的耐用度又更低 ;QLC 便如同建了
「四層櫃子」可放置物品又比前三者要更高,但櫃子的耐用度又較前三
者更低。

(備註:SSD 的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寫入抹除實際次數也會因使用


習慣而有所不同,再加上 2020 年 SSD 廠商已透過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先進科技,寫入次數已可達 5 萬次以上,此處主要在說明快閃記
憶體(NAND Flash)有先天性的「寫入次數有限制」的技術問題。使用者
在選購 SSD 時不必太擔心使用壽命問題。)
最新的 3D NAND Flash 製程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隨著製程演進提升,過去以 2D 平面的快閃記
憶體發展達到物理極限,進而發展出最先進的 3D NAND Flash 技術,突
破平面的密度限制,由多層邏輯電路佈線垂直+平行 Layout 堆疊,構成
「立體的邏輯電路架構」。提供 SSD 更多的存儲空間與更優異的效能表
現。 如果想了解更多 SSD 的原理,可以參考《 SSD 固態硬碟技術及原理分
析》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選購適合自己的 SSD 。

SSD 規格介面如何選購?什麼是 SATA、M2.SATA、M2.PCIe


/NVMe?
SATA SSD
SATA SSD 為了取代傳統硬碟而設計,是市面上最先出現的 SSD。為了
能輕易取代傳統硬碟,外型尺寸和傳統硬碟一樣設計 2.5 吋,並且也採
用 SATA 介面,因此在電腦安裝方式和傳統硬碟相同,SATA SSD 的效
能速度相較於傳統硬碟有數倍的提升,但因 SATA 屬於傳統硬碟用的傳
輸介面,使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效能受到限制,無法發揮極速特性。
目前市面規格為 SATA 6.0Gb/s,讀取時間 560 MB/s,寫入時間 510
MB/s。
M.2 SATA
M.2 SATA 與 SATA SSD 的效能差不多,主要差別在於支援主機板上不
同接頭,適用較舊款的主機板。M.2 SATA 上的接腳(Key)有 B 型接腳
(Key)、M 型接腳(Key)和 B+M 型接腳(Key)三種,主要看主機板支援哪
種接腳,有些主機板分別只能使用 B 型接腳(Key)或 M 型接腳(Key),因
此而有了 B+M 型接腳(Key)的設計,使其能夠在各種主機板上擁有交叉
相容性。目前市面規格 M.2 SATA,讀取時間 560MB/s,寫入時間
510MB/s,和傳統硬碟 SATA 介面讀寫速度相同。
M.2 PCIe (PCI Express) / NVMe
M.2 PCIe+NVMe 是 SSD 目前讀寫速度最快的規格介面,更正確說法
是「將具 NVMe 規格的 SSD 插在 PCIe 的擴充槽,此搭配組合才可發
揮 SSD 極速」。PCIe 是主機板上標準的擴充插槽,已出現近 10 年,因
此多數主機板都有支援,其設計供任何「視訊卡,音效卡.....等各種不同
功能擴充卡」並非是專為 SSD 設計。

NVMe( Non-Volatile Memory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非揮發性記憶體控制介面規格是 SSD 新的通訊協定規格,亦是 SSD
「專有的新讀寫技術」,目的是為了提高 SSD 速度,能夠完全地發揮快
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高速平行運算能力,如果電腦是舊款主機板可
能不支援,但新款的主機板皆有支援。

因此選購 PCle+NVMe SSD 是追求性能極速唯一選擇。PCIe 3.0 介面


可採用高達四通道連接傳輸,讓資料傳輸比 SATA 快 4 倍。PCle+
NVMe SSD 也有省電特性,可以減低筆記型電腦的電池耗損,延長電池
使用壽命,因此近年的筆記型電腦大多都搭配 PCIe / NVMe 的 SSD。
目前市面規格讀取時間 3,400 MB/s,寫入時間 3,000 MB/s。

(備註:NVMe SSD 也只可插在 PCIe 擴充槽,無法插到不同擴充槽。


新款主機板都內建 NVMe SSD 專用的 PCIe 平躺式插槽)
SSD 固態硬碟與 HDD 傳統硬碟有什麼不同,該如何選購?
傳統硬碟是透過馬達、讀寫頭、磁片等精密機械元件組成的「磁性介質
表面儲存設備」,讀寫磁頭藉由磁片運轉時產生的氣流漂浮在磁片上讀
寫資料,當讀寫頭與磁片受到衝擊震動直接接觸或環境條件影響,容易
產生機械故障,因此傳統硬碟怕碰撞、易磨損也較耗電。目前傳統硬碟
的技術已經十分純熟,在相同的容量下成本也較 SSD 低,因此在市場上
還佔有相對優勢;但傳統硬碟也因受到物理極限的限制,而無法再開發
更符合市場「輕薄短小」需求的規格尺寸。如果想了解更多硬碟的原理,
可以參考《硬碟原理》這篇文章,多了解原理也可以幫助你選購適合自
己的硬碟。
SSD 的設計是為了取代 HDD 傳統硬碟,由上述內容我們已了解,SSD
固態硬碟是透過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儲存資料的「積體電路儲存裝
置」,雖目前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技術有「成本高、容量較低、
資料儲存年限」等問題,但 SSD 在傳輸速度比起傳統硬碟快,再加上不
同於傳統硬碟的機械元件運作,SSD 具有耐衝擊、抗震動、運作時無噪
音以及低耗電等特性,因此 SSD 在市場越來越受歡迎。

SSD 在其運作原理之下的優點、缺點是什麼?
1.【優點】更耐用具可攜性:傳統硬碟內的機械零件透過馬達高速運轉
容易因溫度過高而發生錯誤故障的狀況,也較為耗電,並容易因摔落、
碰撞而造成損壞,其設計是屬「固定式使用」非「可攜式」;相對地,
SSD 因沒有機械零件,比起傳統硬碟更耐用可靠、防震,比起傳統硬碟
更適用於可攜性的裝置。因此如果是購買筆記型電腦、外接式硬碟,選
購 SSD 固態硬碟會更適合移動式使用行為。

2.【優點】讀寫速度更快速: SDD 使用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存取


資料,使 SSD 在檢索開啟文件、相片、和影片等資料比起傳統硬碟更快
速;將 SSD 作為開機用硬碟,更能提升開機時讀取數量龐大的作業系統
檔案的運作時間,windows 載入速度比起傳統硬碟幾乎提升 4 倍以上。
另外,如果你是遊戲玩家,推薦你將遊戲安裝在 SSD 中,能使遊戲讀取
速度提升,大幅減少遊戲載入時間。

3.【優點】外觀尺寸更輕薄短小:有別於傳統硬碟的物理限制,SSD 的
運作原理以及發展技術,使得 SSD 比起傳統硬碟更短小、更輕薄。再加
上耐震可靠的特性,市面上的超薄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和其他移動設
備,皆已搭載 SSD 作為儲存硬碟。對於桌上型電腦安裝 SSD,安裝尺寸
較小的 M.2 規格 SSD 相對能夠節省主機殼內空間占用。而近年新的主機
殼除了過去的 3.5 吋硬碟擴充槽(主機殼內放置硬碟的位置),新增了 2.5
吋硬碟擴充槽的設計,因此安裝 2.5 吋的 SSD 不需再透過 3.5 吋的轉接
盒,不僅能達到提升電腦效能目的,也比較不會占用主機殼空間。

4.【優點】效能高的晶片降低 SSD 故障率:不同於傳統硬碟是以精密機


械零件而容易因碰撞而產生機械故障,SSD 相對較耐碰撞,並且在整個
產品生命週期中能保持其讀寫速度,SSD 的低故障率也因耗損平均技術
(Wear Leveling)、自動錯誤校正(ECC)、故障區塊管理(Bad Block
Management)等功能,減少 SSD 在運作時產生的錯誤以及耗損。但因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仍有寫入壽命次數限制,選購性能較高的晶片,
晶片損壞的機率也相對較低。

5.【缺點】SSD 不推薦使用於頻繁讀寫:SSD 透過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處理資料的寫入讀取,每次資料寫入時都會造成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的耗損,而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儲存區塊(Block)
都有其寫入次數的限制,一旦超過寫入次數限制晶片便損壞無法再使用,
損壞區塊所儲存的資料也無法透過救援找回,因此建議 SSD 不適用於頻
繁讀寫。如果你是影像工作者,需要透過 SSD 提升影像處理軟體速度,
建議你將檔案資料定期備份在其他儲存空間。

因此,究竟該選購 SSD 還是傳統硬碟?因 SSD 耐碰撞、適合攜帶且讀


寫速度比傳統硬碟快速,目前市面上的筆記型電腦幾乎都已將儲存硬碟
改為 SSD,甚至是桌上型電腦也都建議將 SSD 當開機用硬碟,以提升開
機時讀取數量龐大的作業系統檔案的運作時間,速度幾乎提升 4 倍以上。
如果對於電腦的效能相當重視,推薦你選購 SSD 固態硬碟;如果你是有
大容量儲存需為主要訴求,則推薦你選購傳統硬碟 HDD,特別是
RAID、NAS、Server 伺服器,建議還是安裝 SAS 傳統硬碟。

選購 SSD 該注意哪些事項?
1. 考量自己的使用需求:如果你是一般文書使用者,想要有良好的開機
以及程式開啟效能,將儲存硬碟從傳統硬碟 HDD 改為 SSD 將會有明顯
的速度差異,SSD 規格不一定需要很高;然而如果你是影像工作者,需
要使用影像處理軟體,或你是遊戲玩家,則可選購容量較高以及讀寫較
快的 PCIe+ NVMe 規格來提升程式載入速度。

2. 確認主機板以及主機殼內是否有空間再擴充 SSD:如果你是購買搭載
SSD 的筆記型電腦,為了達到輕薄的特點,一般筆記型電腦通常不太會
有擴充槽可以再加裝 SSD(但仍有少數可以加裝,可以在購買筆記型電腦
時確認);如果你是要為自己的桌上型電腦擴充 SSD,擴充 M.2 SATA 或
M.2 PCIe / NVMe 規格,記得先確認主機板上的 SATA、PCIe 通道是否
還足夠加裝,也記得確認主機板說明書,在第幾通道上加裝 SSD 才可正
常發揮效能。如果是要擴充 SATA SSD,需先確認主機殼內的硬碟擴充
槽是否還有空間。

(小提醒:目前 SATA SSD 都是 SATA III 接口,雖然 SATA 可向下相容,


但還是建議選購 SATA III 排線,以發揮 SATA SSD 的讀寫速度)
3.哪種介面可在你的電腦上運作:
如果是選購 M.2 SATA 或 M.2 PCIe / NVMe 規格的 SSD,記得要檢查電
腦規格,以確認你的電腦支援何種介面運作。透過上述內容,我們知道
PCIe + NVMe 搭配使用時,SSD 的讀取和寫入時間是最快的,但因舊
款主機板可能不支援 NVMe,新款主機板皆有支援,因此需先確認你的
主機板規格。

SSD 價格差異該如何選購?
SSD 因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成本較高,所以 SSD 在發展初期售價
非常昂貴,比起傳統硬碟要高得多。但近年由於製造技術提升和晶片容
量擴大,SSD 價格雖還是比傳統硬碟高,但已有下降的趨勢。然而市售
的 SSD 固態硬碟價格可能相差到數倍,究竟 SSD 售價的差異是什麼?

1. 相同規格條件下,容量越大價格越貴。
2. 相同容量條件下,使用的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顆粒會影響成本的
不同,SLC 價格會較高。
3. 相通容量、快閃記憶體顆粒條件下,SSD 不同的接口和傳輸介面也會
影響價格,一般來說 M.2 PCIe / NVMe 規格因技術較新,也是目前傳輸
速度最快的規格,所以價格也相對較高。
4. 如你欲選購的 SSD 控制晶片(Controller)有特殊功能(如加密功能),
那在相同規格介面、容量條件下,價格亦會相對較高。

透過本章了解 SSD 運作原理、規格效能,下方總結提供各位參考:


1. SSD 推薦用來「提升電腦效能」使用;傳統硬碟 HDD 則作為「儲存
資料」用途
(1)大容量資料儲存需求者,建議你選購傳統硬碟 HDD,特別是企業用的
RAID 、或是家中、一般工作室、SOHO 族所使用的 NAS 、Server 伺服
器,建議還是安裝 SAS 硬碟。
(2) SSD 的讀取速度會直接影響程式檔案開啟速度、遊戲讀取速度,作
為開機用硬碟,能提升開機時 windows 載入速度。
2. M.2 PCIe / NVMe 是 SSD 目前讀寫速度最快的規格介面,但舊款主
機板可能不支援。
3. SSD 速度快、不容易故障、也比較不會占用主機殼內的空間,總結來
說購買 SSD 是最好的選擇。
2021.08.14

SSD 固態硬碟原理,帶你進一步
分析(2021 年最新)
2021/8 月

目錄
 SSD 固態硬碟 原理
 SSD 與傳統硬碟比較,什麼是『混合式硬碟』?
 >混合式硬碟

 SSD 規格 & 介面: SATA 、 M.2 SATA 、 M.2 PCIe 、 NVMe


 >SATA SSD
 >M.2 PCIe (PCI Express) / NVMe
 >M.2 SATA

 SSD 先進的 3D NAND &寫入讀取資料原理 (Unit/Page/Block)


 SSD 的 Trim (修剪 ) & 耗損平均 (Wear Leveling)
 Wear Leveling (耗損平均 )是什麼?
 SSD Trim (修剪 ) 的功能是什麼?
 如何讓 SSD 更快速更聰明?

SSD 固態硬碟原理
SSD,全名稱作"Solid-state drive",中文叫作固態硬碟,最初是設計來
取代『傳統硬碟』,其主構造是以『積體電路』結構,無任何高精密機
械零組件,所以和硬碟無關。市面簡稱『固態硬碟』不是很正確;傳統
硬碟內有『碟片』是旋轉碟片來讀寫資料,但 SSD 都是『積體電路』,
沒有磁片、內部機械零件作動,和硬碟原理 也完全不同。

SSD 固態硬碟在 2020 年的規格,是採用先進的 3D NAND Flash


Memory+PCIe 介面,讀寫極速是傳統硬碟的 4 倍,同時,SSD 也有
『加密功能 SSD』,以效能更加便利,提供各種作業系統環境的最佳體
驗為考量。

SSD 與傳統硬碟比較,混合式硬碟是什麼?
目前市面的資料儲存設備(Data Storage)以儲存的材質區分為『磁性
介質表面儲存設備』代表性產品是傳統式硬碟,另一是『積體電路的儲
存設備』代表性產品是 RAM, ROM, SSD Flash Memory….。

雖然目前硬碟還佔優勢,但因其『物理極限』已無法克服『怕碰撞,易
磨損,耗電...』的問題,也無法再開發更『輕,薄,短,小』的硬碟。科學
家因此開始開發以『積體電路的儲存設備』取代硬碟。

而目前最符合『輕薄短小』的儲存設備是 SSD,而 SSD 最重要的元件


就是『NAND 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雖然
NAND 的技術雖然還有『成本高,容量較低,資料儲存年限...問題』但
還是已漸漸取代硬碟。

SSD 傳統硬碟
NAND 積體電路 精密金屬機件

輕薄短小、省電、溫度低 體積大、重量重、較耗電、溫度較高

讀寫快速 讀寫速度相對較慢

NAND 寫入時會有耗損 理論上磁片讀寫無耗損

耐摔耐碰撞 怕碰撞

晶片燒毀後,無法資料救援 硬碟故障時,資料救援機會較高

SSD 的設計是用來取代傳統式硬碟,SSD 特性是輕便,讀寫快速,省


電.....非常適合『可攜式』使用。為了改善傳統硬碟因機件太精密,萬一
碰撞即發生硬碟故障,導致資料無法讀取,必須資料救援。

下圖是『傳統機件式硬碟』和『SSD』內部結構,可明顯看出差異。

目前的趨勢,Notebook 一律都已改用 SSD,符合耐碰撞特性,因為讀


寫速度比傳統硬碟快速,連一般 PC 都建議改用 SSD 當開機用磁碟,不
必因每次開機時需讀取數量龐大的作業系統檔案而等待的時間,實務上
使用者很容易感受速度的差異,幾乎提升 4 倍以上。

但提醒重要一點,因 SSD 是用 NAND 快閃記憶體,目前受限於『資料


寫入時都對 NAND flash memory 會造成耗損而降低使用壽命』建議不
適用於讀寫頻繁的 Server, RAID, NAS。但相信 SSD 廠商一定設法提
升技術克服,不久後即會出現『穩定』『可靠』RAID 專用 SSD。
建議目前 RAID, NAS, Server 建議還是安裝 SAS 傳統硬碟,應該是較
『保險安全』方式。

混合式硬碟
『混合式硬碟』就是『傳統硬碟+SSD』結合成單一硬碟。有 SSD 讀寫
快速的優點,又有傳統硬碟的高容量可使用。等於是 1 台當 2 台用,規
格是只有一個 SATA 介面。SSD 磁碟可安裝作業系統當開機用磁碟,傳
統硬碟則當儲存資料用。
SSD 規格&介面:SATA、M.2 SATA、M.2
PCIe、NVMe

SSD 目前 2020 年規格種類共有 3 種,


Interface 共 2 種:
1. 和傳統硬碟外觀相同的 SSD 2.5”,也是用 SATA Interface 可以輕易
取代傳統硬碟。
2. 規格尺寸 - m2_2280,也是用 SATA 介面。
3. 規格尺寸 - m2_2280 介面 - PCIe G3 1x4 / NVMe。

上述照片得知 SSD 規格分 3 種,但介面( Interface)分 2 種 SATA &


PCIe/NVMe。

SATA 是傳統硬碟用,無法發揮 NAND 極速特性,屬舊型 Interface。


PCIe/NVMe 是專為 SSD 內的 NAND 開發的新協定,可以發揮 NAND
的極速。

多年前 SSD 設計時的用意是為了取代傳統硬碟,為了改善傳統式硬碟


『怕碰撞,怕摔』的問題,只先將內部精密機件改用成『積體電路
NAND Flash Memory』當儲存資料元件,但當時 SATA 是傳統硬碟的
傳輸介面 Interface 的標準。
為了可以讓市場輕易接受而改用 SSD,所以才繼續延用 SATA。但卻因
此阻礙了 NAND Flash Memory 讀寫快速的特性。多年後 SSD 廠商才
開始推廣專為 NAND 平行運算 (Internal Parallelism) 功能開發出的傳
輸協定 『NVMe』,而且是可以採用現有的 PCIe 介面,其極速表現比
SATA 高 4 倍。

SATA SSD
這是最早出現市面的 SSD,當時是為了取代暢銷的傳統硬碟而設計,外
型就是和一般 2.5”傳統硬碟完全相同,也是採用 SATA 介面,安裝和傳
統硬碟相同,毫無困難,可以輕易取代。
目前市面規格 SATA 6.0Gb/s, 讀取時間 560 MB/s ,寫入時間 510
MB/s。

M.2 PCIe (PCI Express) / NVMe


這是搭配目前最高速的 PCIe 介面,NVMe 也是較新 SSD 規格,如是舊
款主機板可能不支援,但近期新款主機板都已有支援,據說近年的
Notebook 都搭配 PCIe / NVMe 的 SSD。
目前市面規格 3D NAND,讀取時間 3,400 MB/s,寫入時間 3,000
MB/s。

M.2 SATA
這是比 PCIe / NVMe 更早期介面,適用較舊款主機板,
目前市面規格 M.2 SATA,讀取時間 560MB/s, 寫入時間 510MB/s。

據說一般客戶選購 SSD 時,較重視讀寫速度,下列為一簡單比較表。

2020 年規格 M.2 PCIe / NVMe M.2 SATA S

Sequential Read 3,400 MB/s 560 MB/s 56

Sequential Write 3,000 MB/s 510 MB/s 51

NVMe(NVM Express)先進規格,讀寫速度快
上述圖片比較說明,應該已很清楚看出,M.2 PCIe+NVMe 是 SSD 讀
寫速度最快的規格。
談 SSD 的技術就不得不談 NVMe 原理,但筆者對 NVMe 技術知道的有
限,目前只能簡單介紹基本概念,無法深入說明內部核心『平行運算
Internal Parallelism for SSD』原理,請見諒。

NVMe 開發的契機是因為:

1. 目前的 CPU 是具有平行運算。


(Parallel computin 可同時執行高達 64,000 個指令,註:CPU 技術更
先進,運算能力也提升)
2. NAND 內部也已具備『平行架構』運算能力。
3. 現已有極高速的傳輸界面『 PCIe』。

如可結合,CPU 的『平行運算』+PCIe 高速傳輸介面+NAND 的『平


行運算』,這種組合即可達到『極速』,但只缺 NAND 和 PCIe 的『高
速通訊技術』。

所以廠商才為此而開發出 『NVMe』其名稱是『非揮發性記憶體控制介
面規格 Non-Volatile Memory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通訊協定。此新協定終於定義出可以 100% 發揮 NAND
『平行運算』的高速能力,再利用現有的 PCIe 介面的高速特性,即可
發揮 NAND 高達 3,400 MB/s 讀寫速度。這已比傳統 SATA 硬碟快 4 倍
速度。

PCle 高速傳輸介面
PCIe 採用四通道連接,讓資料傳輸比 SATA 快 4 倍,且省電。使用
PCle +NVMe SSD,是目前追求極速唯一選擇。
另外有一優點,NVMe SSD+PCIe 組合,因有省電特性,NoteBook 電
池耗損減低,電池壽命才得已增長。

SSD 先進的 3D NAND&寫入讀取資料原理


先簡單介紹 SSD 重要元件 Controller, NAND 的功能用途。
Controller:就是負責當外部有檔案要寫入時,就是先由 Controller
已內建『File System』將檔案分數段 Blocks『平均寫入』每一顆
NAND Flash Memory 儲存。當 Windows 下指令要讀取檔案時,也是
由此 Controller 負責至各 NAND 將該檔案所有的 Blocks 取出,依序傳
輸給 Windows。且保證順序,數量正確無誤,檔案才完整可正常使用。
Controller 當然還有其它功能,但都是與讀寫資料有關。後面會一一介
紹。

NAND Flash Memory:是先進的 3D NAND 就是負責儲存檔案資料的


Storage。但因屬於半導體高科技,筆者才疏學淺,所知有限不敢賣弄,
請包涵。

註:此處所指 Controller File System 是該 Controller 廠商自行開發專


用,是指此顆 Controller 這層的邏輯控制。其主要是負責『讀寫』功能,
是將 Windows NTFS、Mac HFS、AFS、Linux
EXT3、EXT4、XFS…...作業系統不同格式的檔案,轉換成可寫入至
『積體電路 NAND』內的檔案格式。且各廠牌有不同格式。

接下來說明內部最重要的元件『 NAND 』。NAND 是『非揮發性記憶


體』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也是 Flash memory 一種。因屬於
『積體電路』的設計,其內部結構是先進的『3D 立體』的多層邏輯電路
佈線,是『垂直+平行 Layout』和傳統硬碟圓形磁片讀寫方式完全不同。
當初設計的用意就是為了取代『硬碟』,所以 NAND 的儲存單位也是
512 Byte/Unit。

NAND 的最小儲存單位是 512byte / Unit,這種設計就是為了取代傳統


硬碟制定的標準協定 512byte / Sector,如此即可 100% 相容。

3D 積體電路基本上是一層一層的 Layer,每一層可佈線成數量龐大的
512byte/unit,類似『網格狀』的邏輯電路而且共有 2 面,再一層一層堆
疊,如此堆疊即可構成『立體的邏輯電路架構』,以達到垂直平行讀寫
功能。

NAND 的儲存單位也採用『邏輯虛擬』設計,且不同廠牌、型號....數值
不同。但制定的基本標準如下:
1. Unit 是 NAND 最基本儲存單位,Size=512 byte。
2. Page 是網格上的每一列(行),在 NAND 上稱為『Page』。通常
數量都是 32、64、128、256、512.../unit,Size 32、64、128...KB,
基本上每一層有多少數量的列就相同數量的 Page,但各廠牌設計也有不
同。一個 page 上所有的 unit 共用一字元線(Word line)所以 NAND 讀
寫一定是一個 Page 一個 Page 同時進行。
3. Block 是 32,64,128,256,512….Page 組成的『區塊』且是『3D 立
體』,想像成陣列 Array 或巨型的『魔術方塊』較易理解。

NAND 讀取與寫入原理有點複雜,
NAND 『讀取,寫入』是一個 Page 一個 Page 進行。但寫入前必須先
將要寫入該 page 的整個 Block 擦除乾淨(Block erasure) 才可寫入。
擦除原理就是將 Block 內所有的 bit 變為『1』狀態=Free 。擦除作業
只能以「Block」進行,無法以較小的 page。

所以程序是, 先清除一個大的 Block 空間 → 資料才寫入一個小的 page


內。
例如:為了寫入小量的 16KB 資料(page) 需先將一個大量的
512KB(block) 所有 bit 都寫成”1”(Full “11111111”) 變成 Free ,才可
寫入 16KB 資料。
這就是 SSD 因常『抹除』,寫入比讀出耗時,也導致 NAND 壽命減原
因。
如果一直在同一個 Block 寫入與清除資料,這些 Block 的壽命會消耗很
快,為了儘量減少 Erasure 的次數,有效率的 Block 管理技術就非常重
要。
當晶片漸漸磨損,Erasure 與讀寫速度會變非常慢,而且需要更多次數
Retry。
NAND Flash 還有一項限制就是區塊內的資料只能序列性的寫入,無法
像傳統硬碟隨機讀寫(Randon read/write)。這屬於 file system 技術,
先不在此討論。

如何管理已損壞區塊(Bad Blocks):

1:出廠時的 Bad Blocks,這是製造生產時已存在的 Bad Blocks。


2:使用時累積的 Bad Blocks,發生在無數次的寫入/擦除,造成一些
NAND 單元的『電荷電壓 Electric charge /Coulomb』被永久性的改變
了,因此而無法使用。
SSD 有管理 Bad blocks 機制,Controller 用 bad Blocks map 紀錄每
一 Bad block。傳統硬碟也有相同機制(Bad Sectors Map)。

SSD 的 Trim(修剪)& 耗損平均 (Wear Leveling)

SSD 有一的致命缺點,就是 NAND 物理問題,寫入次數是有限制,太頻


繁的寫入(含抹除 Full”11111111”)是會破壞其『電荷電壓 Electric
charge /Coulomb』,影響使用壽命。

目前 2020 年 SSD 廠商宣稱已用 2 方法,解決此問題:


1:目前 NAND 容量已大大提高,Block 數量龐大,其每一 Block 被寫
入次數變減少,如此即可延長使用壽命。
2: NAND 目前先進科技,寫入次數已可達 5 萬次以上。

所以此處文章用意只在說明 NAND 先天性的『寫入次數有限制』的技術


問題。使用者不必太擔心 SSD 使用壽命問題。

SSD NAND 有一先天上的問題,就是每當要寫入資料時不論資料量是多


小,就算只是 16KB /Page,也要先抹除一整個容量較大的 512KB /
Block。等抹除完成(Full”11111111”) 才可將 16KB 資料寫入。

例如:有一 Block 內現已存在 4 pages 的資料,現在 Delete 3pages 後


只剩 1 page。為了日後要讓新資料寫入時使用這 Block,現在須先將這
1 page 遷移另一 Block,再清除這 Block (Full”111111111”)供寫入新資
料用。

所以為了寫入一支檔案,等於那一些 Blocks 會被做了 2 次『寫入』動作,


每一次寫入就多一次耗損。
1: 先將一整個 Block 先抹除(Full”11111111”)這動作也是『寫入』。
2: 再正式寫入新資料。

了解上述問題後,接下來說明 SSD 的耗損平均 (Wear Leveling) &


Trim(修剪) 原理。

Wear Leveling(耗損平均 )是什麼?


SSD NAND 常會被做『寫入』動作,且 Blocks 數量龐大,那就要設法
讓每一 Block 被寫入次數是平均的,避免某些 Blocks 時常被寫入而耗
損較嚴重,其它不常被寫入的 Blocks 卻耗損較輕微。
簡單形容類似避免『路面』到處坑坑疤疤,最好是每一路段都平均使用,
勿集中常使用某一路段,造成這一路段耗損嚴重,其它不常使用路段卻
耗損輕微。
最好是一整層路面平均耗損,使用一陣子後又是一整層平均耗損,如此
即可保持路面永遠是平整,無坑坑疤疤現象,直到路面已薄到無法再耗
損才報廢。

SSD Trim(修剪) 的功能是什麼?


先以傳統硬碟來說明,在 Windows, Mac, Linux 下使用傳統硬碟,當刪
除檔案時,該檔案在硬碟磁片上只是先被標示成『已刪除』,該檔案在
磁片上所佔用的 Blocks 都還存在原資料,並未被清除(未被 Full
“00000000”),只是當檔案管理系統 File manage 讀到此『標示已刪
除』時會略過不讀,如此才有機會隨時『還原檔案』。

註:各位應該有注意到,Windows,Mac, Linux.. 下 Copy 寫入一支


1GB File 約需幾十秒才可完成,但 Delete File 卻是瞬間完成,足證這
『瞬間』只是做了『標示已刪除』的動作,絕不足將 1GB 資料 100% 清
空(未被 Full “00000000”)。

但當有新檔案要寫入時,只要是磁片後面還有未使用區塊(Unused
Blocks),一律先寫入這些未使用的區塊,不會先去寫入『已刪除』區塊,
就是避免覆蓋已刪除檔案,提供隨時『還原檔案』的機會。
但如磁片已被寫滿,無任何未使用區塊可用時,新檔案就只能寫入那些
標示『已刪除』的區塊,只要一被寫入新資料,原舊有資料即已被覆蓋,
絕不可能『還原』。

這『磁性紀錄』原理類似,錄音帶某段如被再錄製新歌曲,其原舊歌曲
即被覆蓋,絕不可能『還原』。

SSD 也有類似此機制,一些『已刪除』檔案所佔用的 Blocks 也只是被


標示『已刪除』,原檔案資料還存在,並無被 Full”11111111”,也是有
機會『還原』。
當有檔案要寫入時,也是去找未使用區塊寫入。

但 NAND 有一致命缺點,如某些區塊 Blocks 常被頻繁的讀+寫+抹除


(Full “11111111”)其『電荷電壓』會加速減弱,導致這些區塊無法再使用,
變成 Bad Blocks,如此整個 NAND 就會到處散佈這些 Bad Blocks,將
導致 SSD 讀寫異常。為了避免發生此狀況,就設計了『Trim』這機制來
改善。

Trim 的主要功能是,趁 SSD 閒置時,先去啟動『主動垃圾收集機制』


直接清除那些標示『已刪除』的 Blocks,供隨時寫入新資料 Pages。
事先清除的優點是,不必等到真正有新資料要寫入時,才去『搬移殘餘
Pages』→『Full “11111111”』→『寫入新資料 Pages』。
Trim 是 SSD 專用功能,某些作業系統版本,非設定自動啟用,可能需
要至 /設定/ Trim 手動啟用。

『主動垃圾收集機制』的功能也是趁 SSD 閒置時,主動去收集一些『屬


於同一支檔案的所有 Pages』集中存放,減少『斷離現象』聽起來有點
像『資料重整』。

Trim 與主動垃圾收集機制同時運作即可延長 SSD 的使用壽命,並提升


SSD 讀寫效率。是非常聰明的機制,目前新規格 SSD NAND 都有提供
此項機制。 以前常聽說 『SSD 不要寫滿,一定要預留約 20% 空間供暫
存用,否則讀寫速度會變慢』。
目前新款 SSD 已內建此機制,使用者不必再為此操心。
SSD 因讀寫時需要遷移殘遺的 Pages,所以需預留一些暫存空間,目前
SSD 設計是已內建『暫存空間』,Windows, MacOS, Linux….. 下是無
法識別,使用者也看不到,當然更無法去使用這些空間,這是一種『保
護』機制。

如何讓 SSD 更快速更聰明?

1. 隨時更新原廠韌體(Update Firmware)。
2. 安裝原廠的 SSD 自我監控,分析和報告技術(S.M.A.R.T)監控系統。

最新文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