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7

中 文 摘 要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段,是典型
的环境变化敏感区,但是相对于我国其他沙漠或沙地来讲,这里年降水
量较多,气温也较低,自然条件较优越。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放牧以
及不正确的政策导向等原因,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沙漠化发展最为激烈
的地区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到 90 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沙漠化呈现了
发展——再发展的严重扩展过程,但进入 21 世纪初,沙漠化又出现了明
显的逆转现象,一些相关的研究结论表明:自然背景亦不是其主要的原
因,而同期的人为干扰却在增强,最为明显的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退耕
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因此本文继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土地沙
漠化的人类活动的因子进行研究,同时为沙地的生态恢复和人类的适应
生存提供依据。
本论文选取了科尔沁典型区之一---科左后旗为研究样点,利用该研
究区 1989 年、2000 年、2007 年 LANDSAT-5 TM 影像、1989-2007 年气温
降水及大风日数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分析研究区沙漠化现状和动态变化,探讨了沙漠化变化与自然条件的关
系。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PRA),基于农牧户访谈的基本信息以
及人口、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引起研究区沙漠
化土地变化差异的人类驱动力进行对比性研究,并通过选取适当的人类
驱动力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人类驱动力因子所引起的土地沙漠
化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近 20 年科左后旗沙漠化土地时空变化情况
沙漠化土地变化的时间分布格局是:1989 年到 2007 年,其中重度沙
漠化土地面积、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 225km2、3013 km2,其
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减少了 1.19%、26.25%;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
和未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增加了 1819 km2、1419 km2,其占土地总面积
的比例增加了 15.84%和 12.36%,呈现出明显的逆转趋势。
沙漠化土地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沙漠化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
本旗的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和南部浅丘甸农林牧区;轻度沙漠化分
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布全区域。近 20 年,轻度降低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
辽平原农业区,强烈降低的区域比较少,只有零星分布。
2、近 20 年科左后旗的自然背景分析
80 年代,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低、大风日数相对较少。90 年代相对
于 80 年代,降水量降低,而气温则升高,大风天数在 1991~1995 年间
达最高,1996~2000 年稍有下降,但幅度不大。2000 年之后,降水持续
在减少、气温持续在升高,大风天数却明显减少。
3、科尔沁人文驱动机制分析
近 20 年,人类驱动因子对土地沙漠化变化的影响要大于自然因素。
影响土地沙漠化变化的人类驱动因子主要有总人口、人均 GDP、农牧民
纯收入、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国家政策等。而其中国家政策的
作用较为突出,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何时,国家政策因素直接决定了土
地沙漠化变化的方向,不合理的政策直接导致耕地的盲目扩张、草地减
少和沙地增加;而合理的政策则使土地沙漠化发生了逆转。社会经济、
农村技术、农民文化素质等对土地沙漠化变化影响也很显著。在传统的
经营模式下,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必然导致滥垦草地,滥伐林地;而
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技术的进步,可使农民能够摆脱仅靠扩大耕地
获取经济收益的恶性循环,国家有关保护耕地、改善环境的政策和法令
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4、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
量、制止滥采滥伐,有效控制牲畜数量、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等。

关键词:科尔沁,沙漠化,驱动因子,科左后旗
ABSTRACT

Horqin sandy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is a typical sensitive area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t islocated in the northern agro-grazing ecotone in

northern parts of our country.But compared to other deserts in China is

speaking, Natural conditions is superiority. These is more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s.Because of human excess land

reclamation, grazing and Incorrect policy orientation etc. makes this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intense desertification of China's. nearly half a century from

50's to 90'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esertification bieten a serious expansion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 furthe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Desertification has emerged a clear reversal,Several relevant

studies have concluded that natural background is not the main reason, But

human disturbance of he same period is enhancing,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that background of western development was was most eviden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factor of human

activity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the basi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and and adaptation of human existence.

This study selected one of the typical counties in the Horqin --- Setting

Kezuohouqi Banner as an Example, Use 1989, 2000, 2007 LANDSAT-5 TM


images of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data of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

the popul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ata in 1989-2007and by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methods (PRA) collected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s

with farmer and herdsman,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the use of data and transfer

matrix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dynamics of

desertification Change, the change of desertif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conditions change, comparative study of human driving forces causing

the change of desertification From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further

investigation with desertificatio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through analyzing

proper human driving force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analysis on spatiotemporal variety at land desertification of Kezuohouqi

for nearly 20 years

Tim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hange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1989 ~

2007, The total area of severe desertification and Moderate desertification

decrease by 225km2 and 3013 km2, proportion of desertification in total area

of territory descend by 1.19% and 26.25%; the total area of Slightly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undesertification increase by 1819 km2 and 1419 km2,

proport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total area of territory increase by

15.84% and 12.36%, Showing a clear reversal tre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change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Serious desertification areas mainly in the region of the north-west and

south,Slightly Sandy desertification distributed Widely,almost throughout the

whole region, in recent 20 years, mild decreased mainly in the eastern

part,strongly reduced the relatively small region; Only scattered.

2. Natural background of Kezuohouqi in recent 20 years

in the years of 1980s, precipitation was more, temperature was low,

windy days was relatively rarely. For the1990s compared to 1990s,

precipitation was Lower, while th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Windy days in

1991 to 1995 reached the highest. A slight decline from 1996 to 2000, but no

quantum leap. After 2000, precipitation continues to decrease, the temperature

continues to rise, but windy days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3. Analysis on human Driving Mechanism of korqin

The influence of human driving forces on land desertification Change is

greater than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weather and topography etc in 20 years.

The main human driving forces are Total population, GDP per capita,Net

ncom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Cultivated Are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ower and national policy, etc. The role of national policies which are more

promin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ional polices play remarkable role in

land desertification,they determine directly the way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Change.false policies will result in famelands spread blindly,cause grasslands

to decrase and sand lands to increase;but right policy make land Sandy

desertification has been reversed. Socio-economic,rural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quality of farmers is also remarkable,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Lac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t result in the estrepement

and denudation. Cultural qualit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rural areas,

Farmers can break away from depending on enlarging fameland to acquire

advantage ,the can rely on intensive cultivation to satisfy what then

want,Moveover,on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enhance farmers cultural

quality can those nationl policies and laws about controling the amount of

fameland and protection grassland be brought into effect successfully.

4.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korqin sandy

Tighten Publicity efforts an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tensity,

Control the rate of population growth, improving population quality,stop

excessive and deforestation,effectively control livestock number,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ect.

KEY WORDS: Horqin, desertification, driving forces, kezuohouqi


目 录

1 绪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科尔沁沙地选取的典型性 ............................................................................................. 2
1.3 研究进展 .................................................................................................................................... 3
1.4 研究内容 .................................................................................................................................... 8
2 研究区概况................................................................................................. 9
2.1 科左后旗的自然概况 ...................................................................................................... 10
2.2 社会经济概况 ....................................................................................................................... 12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3
3.1 数据来源 .................................................................................................................................. 13
3.2 研究方法 .................................................................................................................................. 13
3.3 研究流程 .................................................................................................................................. 14
4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土地变化......................................................... 15
4.1 2007 年科左后旗沙漠化土地现状 ......................................................................... 15
4.2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土地动态分析 ............................................................ 17
5 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自然背景分析....................................................... 19
5.1 降水变化 .................................................................................................................................. 19
5.2 气温变化 .................................................................................................................................. 20
5.3 大风日数变化 ....................................................................................................................... 21
6 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分析............................................... 23
6.1 人文驱动因子的简介 ...................................................................................................... 23
6.2 因子筛选 .................................................................................................................................. 23
6.3 可量化因子分析 ................................................................................................................. 29
6.4 不可量化因子—政策因子 ........................................................................................... 36
7 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适应对策............................................... 47
7.1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 ..................................................................... 47
7.2 制止乱采乱伐,有效控制牲畜数量 ..................................................................... 47
7.3 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47
7.4 政策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 .............................................. 48
8 结论、讨论 ............................................................................................... 49
8.1 结论 ............................................................................................................................................. 49
8.2 讨论 ............................................................................................................................................. 50
参考文献 ......................................................................................................... 52
致 谢 ............................................................................................................... 56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沙质荒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简称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重要类型[1]。关于
荒漠化的概念最早由俄罗斯学者 A.E.费尔斯曼等提出,学者们相继对荒漠化问题进行
了大量研究[2]。1997 年联合国第一次荒漠化会议提出了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是指
土地生物生产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的荒漠景观,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
过程[3]。随后,学者们对荒漠化的定义是:它是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在
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
系统,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风蚀、粗化、沙丘形成与发育等)为
主 要 标 志 的 土 地 退 化 过 程 [4-5] 。 而 “ 沙 漠 化 ” 一 词 来 自 法 国 [6] , 最 初 使 用 的 是
Desertization,译为“沙化”,1977 年出现 Desertification,译为“沙漠化”,现在人
们大都沿用后一词汇,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
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综合荒漠化、沙漠化之概
念,发现一个共性问题,二者都是在自然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由于各种人为活动破
坏了原有的平衡,导致原非荒漠化(沙漠化)的土地或草场逐渐恶化,使已经荒漠化(沙
漠化)的地区走上了生态恶性循环的道路。
土地沙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不合理的大规模对土地开发利用,已造成严
重后果。如过度开垦使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过度放牧损耗使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加
剧;对森林的滥砍乱伐加剧了水土流失。据《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过渡时期秘书处
估计,世界各大陆每年损失表土 240 亿吨。过去 20 年,全世界损失的表土面积相当
于美国的总耕地面积。目前全世界 52 亿 hm2 可耕旱地中,70%的土质在退化;全世
界陆地面积的近 30%正在逐渐变为荒漠,110 多个国家受其危害,尤其是非洲的荒漠
化最为严重,干旱区面积达 14.3259 亿 hm2,其中 73%已经不同程度的退化,亚洲的
荒漠化面积最大,已经近 14 亿 hm2[7]。在我国,每年由于荒漠化导致的土地退化面
积就达 2100km2,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就约为 160.7 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 16.7%,
其中,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面积 87.6 万 km2,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 49.2 万 km2,
沙漠化带来的是耕地减少,土壤生产力衰退,生态失去平衡,环境恶化,并且给我国
每年都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北方,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到 70 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 15600 km2 的速度在蔓延,从 70 年代到 80 年代后期,沙
漠化土地以 2100km2 的速度在加速扩展。21 世纪初,沙漠化土地每年以 1280 km2 的

1
速度在减少,发生了逆转的现象。一些相关的研究结论表明[8-12]:自然背景亦不是其
主要的原因,而同期的人为干扰却在增强,最为明显的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的实施,因此本文继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土地沙漠化的人类活动的
因子进行研究,同时为沙地的生态恢复和人类的适应生存提供依据。
在土地沙化的研究中,驱动机制的研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大多学者偏重于自
然因子的研究,对人文因子的研究工作并未取得大的进展,是研究工作中比较薄弱的
环节。众多学者研究指出:人类活动的因子对沙漠化的逆转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
对其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探究人类活动的内在原因,判定人类对沙漠化的影响
程度,进而指导人们减少加剧沙漠化的人类活动,以便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以达到
延缓或者阻止沙漠化过程。因此本研究拟从这一研究点出发,为研究区重建当地的生
态环境提供一定的依据有重要的意义。

1.2 科尔沁沙地选取的典型性
自历史时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的形成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大致经历三个阶
段,不同学者对其沙漠化的形成有不同的看法。裘善文、董光荣等学者曾经对该区的
形成年代进行了考证,认为科尔沁沙地形成于早中更新世[13-14]。刘清泗、张兰生等、
裘善文等、任国玉、张柏忠、张柏忠、冯季昌等、赵哈林等、乌兰图雅等学者主要对
科尔沁沙地的环境变迁进行了研究,认为科尔沁沙地自形成以后,经历了中晚更新世
和全新世的长期演化[15-20]。结合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通过对该区固定沙丘上相
互叠加的古土壤层和风沙层(各 3 层)年代分析,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大致经历了从稳
定到活跃的旋回发展 3 个轮回周期。其中,第一旋回期是 5—6ka,B.P.前的新石器时
代到秦汉时期,其前期以畜牧业为主,农耕较少,进入青铜器时代转为种植业为主,
农耕繁盛,导致沙漠化发生,这是第一古土壤层上第一层风沙土形成时期。汉朝以后
一直到契丹建辽前,该区相继为匈奴、乌恒、鲜卑所统治,农业衰退,畜牧业兴旺,
植被恢复,形成了第二古土壤层,到辽建国初期,大批战俘和汉民迁入,从事农业生
产,至 10 世纪中期,大规模的农事活动导致了第二次风沙活跃期的开始。13 世纪以
后,元明王朝统治中心南移,这里基本成了蒙古族的活动范围,经济活动重新转为以
畜牧业为主,天然植被逐步恢复,直到 17 世纪初期,这一阶段正是形成第三古土壤
层的风沙稳定期,18 世纪中期以后,从清朝政府实行放价招民耕作政策开始,科尔
沁及其周围地区又进入了更大规模的农垦活动,并且愈演愈烈,使科尔沁进入了第三
风沙活跃期,即沙漠化现代发育时期。
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对该地区今天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原经过数百年甚

2
至上千年形成的连续土壤层受到破坏,使之在空间上成为不连续的甚至是破碎的土壤
层,失去了对下伏松散沉积母质的覆盖,使之时刻处于风蚀的危险之中;二是沙漠化
使原来的地带性沙质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演变为隐域性风沙土,并导致植被也由
地带性向隐域性转变;三是形成了风沙地貌,使水、土、风、热在空间配置上发生分
异,导致风力增强、土壤干旱、地温升高,植物生长不良,更容易受到破坏而发生新
的沙漠化[21-22]。
科尔沁沙地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受半干旱、半湿润两种气候类型、农牧两
种经营方式的共同作用,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作用强度经常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
态;所以系统容易受损,加上其本身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就处于经常的变
动之中,使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于外界的干扰敏感,稳定性较差[23],但科尔沁沙
地相对于其它的沙漠或沙地来说,这里年降水量较多,气温也较低,自然条件较优越,
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系统存在着恢复的可能。如果适当的减少人为的破坏并且施行控制
手段,这种可能就能够实现。尤其是一些沙质草原地区,虽然具备形成沙地的基本的
物质条件,但是由于其本身地表水分条件较好,植被盖度还是较高的,只有遭受了严
重的人为破坏的条件下,才会变成了球状起伏的沙地。如果这种破坏力一旦停止,就
很有可能会恢复原状。另一方面,近几年该沙地发生了严重的逆转现象,所以选取科
尔沁沙地是开展典型区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一个很好的“实证”。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与沙漠化有关的研究最早始于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 由于对中西部地区大规


模的农业开发,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经常席卷整个北美大陆,引发强烈的土壤风蚀,
一些学者开始了土壤风蚀的系统研究,带动了沙漠化过程之风沙动力学的发展。前苏
联20世纪30年代围绕铁路沿线的风沙危害开展了相关研究,创造了工程与生物的防治
方法,并在哈萨克斯坦新垦区推行农田防风沙的林带。1949年,法国著名植物学
家.Aubreviliell在研究非洲的热带雨林演变为热带沙漠的过程中,第一次使用了
“Desertification”一词[23]。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非洲萨赫勒(Sahel)地区持续
大旱,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停滞,导致这一地区的政局动荡,沙漠化更引起各国政府
及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联合国于1975年通过了“向沙漠化进行斗争行动计划(第3337
号决议)”;1977年,联合国在内罗毕 (肯尼亚首都)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沙漠化大会专
门研究, 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①沙漠化环境背景,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对沙漠化地

3
区环境形成演化及对沙漠化过程作用的探讨上. 已发现了典型地区千年、百年甚至十
年尺度气候变化,尤其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短尺度气大幅度变化和沙漠化环境的急
剧恶化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24]。②沙漠化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
来,随着测试分析手段和“3S”技术的不断完善,各国学者(Chepil与N.P. Woodruff
等)从不同角度对诸如土壤风蚀、沙尘暴、风沙沉积等做了大量调查、观测和实验分
析,建立了沙质地表空气动力学特征、沙粒起动过程和起动速度、输沙量、沙丘形态
的形成演变、沙丘前移的简单模型,获取了田间土壤风蚀量的估算方法。目前,相关
研究正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并注重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的结合[25]。③动态监测与
评估, 开展大范围沙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估的国家不多,究其原因是受沙漠化影响严
重的国家大多数为欠发达国家,政府的资金和精力用于人民现实生存问题,无暇顾及
社会环境的长远发展。发达国家的研究者对原殖民地、特别是非洲地区的沙漠化动态
监测仅限于局部和较小分辨率数据及图像的对比研究[26]。④沙漠化防治等方面。在西
亚和北非沙漠化地区能源基地和交通线治沙工程中使用了多种防风固沙的方法[27]。在
非洲的Sahel 地区,一项由多国参与的草地退化机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途径
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之中。目前世界上有沙漠分布的国家围绕沙漠地区资源开发和风沙
灾害防护问题,都相继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先进实验室,就连没有沙漠分布的日本,也
建立了可以模拟风沙活动的大型风洞实验室。现代化风沙实验室的建立,使对风沙动
力机制和过程的研究日益深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数学模拟也取得了长足
进展。当前国际上研究的总趋势是:把沙漠化看作是一个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联合自然、社会、经济等科学领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研究[28]。

1.3.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的沙漠化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主要是根据局部地区营造防风
固沙林带的需要,开展了一些有关沙丘的研究,着重从沙丘沙物质的来源、沙丘的形
态和运动等方面来探讨治理的途径,并开始应用航空相片分析了沙丘形态特征。从50
年代末开始,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现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前身)开展了大规模的沙漠科学
考察,在我国北方地区共建立了6个综合实验站和24个治沙中心,主要是根据西北、
内蒙古六省区沙漠治理的要求,普遍都开展了沙漠自然条件的调查,所涉及的沙漠主
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
漠、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浑善达格沙地及科尔沁沙地等,总结了沙区的自然条
件、自然资源、历史时期沙漠的变化、沙丘特征、风沙运动的规律、农田草场防风固
沙以及资源利用和防沙治沙方法等,对全面摸清我国沙漠的分布、面积、危害现状,

4
探讨治理技术与防治对策等奠定了基础[29]。到70年代以后,又开展了以干旱、半干旱
地区为中心的土地沙漠化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迅速
的加强,1994年展开了全国第一次沙漠化土地普查,摸清了中国沙漠及沙漠化土地的
家底;1999又开展了全国沙漠化土地抽样监测和重点地区暨北方省区沙漠化土地监
测,掌握了自沙漠化土地普查以来的动态变化[30-36]。进入21 世纪,沙漠化研究又进
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中国北方沙漠
化过程及其治理研究(G2000048700)” 项目(2000—2005)为主,联合国家基金委重
大和面上项目及部门沙漠化防治工程,紧紧围绕我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的基础
理论和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包括:
①漠化过程的自然与人文背景研究;恢复了历史时期沙漠化的基本过程、格局和演变
序列,阐明了历史时期沙漠化发展的驱动机制。②漠化动力学过程及其调控研究;提
出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如建立了单宽输沙率实验值处理精度的完整法则、随机
粒蛳床碰撞模型与反演方法;给出了沙粒起动风速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土壤风蚀容忍
量(T 值)模型,制定了风蚀控制的T 值方案,为沙漠化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提供了
简单而有效的途径。③漠化的生物学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机理研究;确定了植被恢复
重建对土壤环境、沙地植被耗水规律且建立了定量估测模型以及沙漠化防治和生态农
业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模式建立与推广。④漠化综合防治战略与模式;完善了沙漠化
土地类型和强度分级系统,开展了动态监测和评估,在定量分析沙漠化过程中人类因
素贡献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在科尔沁沙区的典型研究表明:人类因素对沙
漠化贡献率超过80%,而合理的人类活动和防治措施又可使沙漠化过程逆转,提出了
我国沙漠化防治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原则,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产
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沙漠化防治的生态经济模式等[37-41]。

1.3.3 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研究进展

对于科尔沁沙地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沙漠(化)考
察和试验研究,1953 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与辽宁省彰武县的林草科
学工作者针对东北平原西北部农田的风沙危害问题,在彰武县章古台地区进行了樟子
松引种和农田防护林网布局及建设等的实验观测[13]。期间,对风沙治理中的工程和生
物固沙措施作了较系统地分析,积累了中国流沙治理的早期经验。20 世纪 60 到 70
年代,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从自然地理各个角度对这一地区风沙灾害及
其治理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后来的区域沙漠化宏观研究和典型区试验
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从 1972 年起,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与沙漠研究所配合京

5
通铁路的修筑,在奈曼旗流沙段进行了铁路两侧流沙治理试验。1975 年以后,中国
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的乌兰敖都和白音特拉展开了以防风
固沙和改良草场为目标的生物群落改造和生境改善方面的试验示范工作,这一阶段的
研究成果为后来沙漠化物理机制、沙漠化综合整治等工作奠定了基础。1985 年,中
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在奈曼建立沙漠化定位整治试验站,对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
退化原因、受损过程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物学原理、技术途径等方面都进
行了大量试验研究。1991 年,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奈曼试验站与中国科学院沈阳
应用研究所,长春地理研究所,以及地方农、林业局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八五”国家
科技攻关计划“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的试验研究”课题,对科尔沁沙地农牧交
错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和自然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基础理论性研究和对科尔沁沙
地农牧交错带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生态环境整治与恢复途径及其配套技术进行了一
系列应用性试验研究[23]。“九五”和 “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有关
科研人员仍在继续深入探索科尔沁沙漠化及其整治等的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

1.3.4 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土地沙漠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沙漠化的发展及逆转主要受其影响因子的控
制,因其形成原因是沙漠化研究中核心问题之一,有关沙漠化的驱动机制,科学工作
者从地质、考古、历史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诸角度作过较多的分析和探讨。
由于研究者对沙漠化研究目的和所取时间尺度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有差异。以董光
荣等[41、42]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自然原因引起沙漠化”,自然因素首先是气候因
素,而气候变化影响沙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干旱;只有干旱的气候条件才能促
使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它是沙漠化形成的一个最重要因子。由于干旱,地表自然生
态环境系统失去了水分的协调功能,使地表植被覆盖度降低,结果是沙漠化极易发生。
除干旱之外,大风也是影响沙漠化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它是沙漠化扩展的重要
动力。如 Su Yongzhong [43] 、徐斌 [44]
、陈渭南[45]、杨根生[46]、史培军[47]、方修琦[48]
等的研究。以朱震达[49-50]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经济原因引起沙漠化”,认
为沙漠化基于自然因素,但在人类历史时期主要由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
的,并计算出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沙漠化占沙漠化总面积的 94.5%。但关于人文因素在
沙漠化中的作用如何,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王乃昂等[51]认为:清代以
前,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基本处于从属地位,清代以后人类活动上升到主要位置。
清代中期以来人类活动成为古绿洲与古湖泊沙漠化的主要因素。ZhangHong[52]等对塔
里木盆地的研究认为,历史时期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化过程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近

6
代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王守春[53]利用历史文献研究了 10 世纪末西辽
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原因,结果和划分与古土壤研究的结果一致。自然原因对沙漠化
的作用仍占首位,但在人口相对稠密,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的西辽河冲积平原南部,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发展的作用稍大。任国玉[54]利用考古发现研究科尔沁沙地东南缘
近 3 ka 来植被演化与人类活动,并估计古代人口变化,认为人类定居和农牧业活动
可能是近 3 ka 沙丘演化或沙漠化过程持续增强的主要因子。常学礼[55]等根据历史文
献发现,科尔沁沙地在魏晋及其以后一段时间出现的沙漠化过程与该地历史上的风沙
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在农业活动强烈的魏晋、辽金和晚清时期是该地区沙
漠化发生时期,这被胡孟春[56]等对科尔沁沙地第四纪地层研究所证实,政策对沙漠化
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赵哈林等[57]指出,清朝末期政府推行垦荒政策,大批汉民越过长
城从事农牧业活动,导致农牧交错带越过长城几百公里,进入气候条件较差的生态环
境脆弱区,造成沙漠化的形成。赵兴梁等[58]通过历史资料研究认为,历史上的“戌边
屯垦”或“移民屯垦”政策促进了沙漠化过程,同时,农垦以来沿用广种薄收、轮荒浅
耕粗作、闯茬吃粮的耕作方式以及农业兼顾、牧业和樵采行为,导致沙荒和沙漠化土
地形成。而沙漠化中人文活动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的需
求增大、经济不发达、农牧民收入渠道过窄、对土地依赖性过强、生态意识缺乏、法
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等各个方面。赵哈林等[57]对科尔沁沙漠化地区研究时发现,人
口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才容易产生沙漠化,当该地区人口密度在 15~40 人·km2 时,农
民采取轮闲耕作制是导致科尔沁土地沙漠化最根本的人为因素之一。不当的国家政策
会导致不合理的人文活动,从而导致沙漠化。新中国成立后以粮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
20 世纪 90 年代的畜产品价格下降[59],种地比经营畜牧业更有利可图,都导致大面积
的垦荒行为。宋豫秦等[60]对科尔沁公众沙漠化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沙漠化的
宏观问题认识偏差较大,公众对新的治沙措施并不太积极,这不利于沙漠化的治理。
张宝慧等[61]认为我国北方沙漠化治理的行为模式与制度安排缺乏对行为主体的激励,
过分地强化政府行为,而忽视了企业、农牧民的参与潜力,使沙漠化的治理丧失了基
本力量。制度安排采用一种自上而下、强制性多于诱致性的管理模式,扭曲了社会资
源的优化配置,使个体理性偏离集体理性,这是导致沙漠化加剧的关键。张贯益[62]
认为以 GDP 为核心的统计指标的错误导向,以及不合理的生态治理体制不利于沙漠
化的治理。GDP 不考虑生态环境破坏;国家用于改善生态的投入不足,个人承包的
利益又得不到兑现的“双轨制”不能激发人们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些
都不利于沙漠化治理。

7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状况

通过对 1989 年、2000 年、2007 年三期遥感影像遥感影像辐射校正、配准、镶嵌、


剪切等预处理后,采用经验模型法,在地类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用分层分离的方
法提取出沙漠化的信息。全面分析典型区 2007 年土地沙漠化状况,结合前两期土地
沙漠化的信息分析近 20 年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以便建立该区土地沙漠化基本框
架。

1.4.2 科左后旗近 20 年的自然背景分析

用典型区近 20 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其特殊阶段点的趋势变化,来表征自然
条件的变化,分析近 20 年典型区的自然条件对土地沙漠化的支持力度。

1.4.3 科尔沁沙地的人文驱动机制研究

人文因素中包含的因子众多,首先根据各因子属性特征进行分类,然后运用主成
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筛选、排序,并探讨研究区土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因子的“贡献”。

1.4.4 政策建议

基于理论剖析和实证数据分析,提出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发
展的几点建议。

8
2 研究区概况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8°35′~123°30′E,
42°41′~45°15′N。地处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内蒙古沙漠带东段,总面积
约 5.175 万 km2。行政区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吉林省的西部和辽宁
省的西北部。地貌类型主要为沙丘、低缓起伏沙地、丘间低地、洪积平原和石质山丘,
其中沙丘的相对高度一般在 10m 左右。该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
均气温 5.2℃~6.4℃,≥10℃积温为 3000~3200℃。年降水量为 343~500mm,降水
空间分布为北少南多、东多西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70℅以上,
年平均风速为 3.5~4.5m/s。西辽河呈东西向贯穿于全区,向东注入辽河流出区外,
地表水总量约为 26.4 亿 m3。沙地中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湖、泡 600 多个,储水 14
亿 m3,地下水是以降水补给为主,地下埋水深 1~4m。地带性土壤主要有暗棕壤、
栗钙土和黑垆土,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风沙土、新积土、草甸土和盐碱土。本区内由
于土壤母质以砂为主,形成了一个特殊土种沙土,其中风沙土是科尔沁沙地目前分布
面积最大的一类土壤,可分为固定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流动风沙土。植被类型有
流动、半流动沙地先锋植被、固定、半固定沙地灌木、半灌木植被、固定沙地草本植
被、沙质草甸植被、沙地森林植被。

图 2-1 科左后旗地理位置

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如图 2-1 所示)


,内蒙古

9
自治区通辽市南部,位于 118°35′~123°30′E,42°41′~45°15′N,北与通辽市科尔沁区、
开鲁县、科左中旗接壤,东与吉林省双辽市,南与辽宁省昌图县、康平县、彰武县相
邻,西与通辽市库伦旗、奈曼旗相连,是科尔沁沙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长 154
公里,南北宽 107 公里。全旗除大、小吐尔基山和双合尔山外,无其它山峰。地质构
造体系属于西辽河沉降带,由西辽河流域冲积沙土和长期复杂地质运动,经地表径流
与地下水潜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两大沟垒,横断面是人字形,面积 789 公顷,被称之
为“沙地明珠”、“天然植物园”国家 4A 级风景名胜区。

2.1 科左后旗的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科左后旗地形地貌特征是西高东低,西部最高海拔 308.4m,向东偏低,偏北成
半环形、波状逐渐低下。东部最低点海拔 88.5m,全旗高差极值 219.9m。地形属堆积
平原地形,主要是垄状沙丘、平坦沙地、丘间洼地和带状河谷平原。地貌特点为固定
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相结合,坨甸相间分布,沙丘类型多样,地形起伏较大,
并且许多地段呈现流沙、固定、半固定沙丘、农田和牧场镶嵌交错的景观。其中,固
定、半固定沙丘的形态主要是梁窝状沙丘、灌丛沙堆和沙垄等,流动沙丘主要是新月
形沙丘和沙丘链。

2.1.2 气候

气候属中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燥大风,夏季温热多雨且较集中,
秋季温凉少雨易秋吊,冬季严寒少雪干旱。四季鲜明,变化较大。年均日照时数 2837~
2892 小时,年均气温 5.8~5.9℃,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0~-15.1℃之间,七
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3.2~23.8℃;作物生长季节(4~9 月份),≥10℃的积温平
均在 3032~3168℃之间,年降水量 350~400 毫米,无霜期 145~148 天,土壤结冻
期 150 天,最大冻土深度 1.5 米。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物质转化和积累。全
旗春季多西南风,秋季多西北风,六级大风日数平均 29.7--38.8 天,大风主要集中在
3--5 月份,期间伴有强烈的沙尘暴。冬春两季连续干旱造成了土壤相对疏松,土壤风
蚀强烈,沙化现象比较严重。夏季由于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 74%,常有暴雨天
气,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水灾(见表 2-1 科左后旗降水量、气温平均月变化)。

10
表 2-1 科左后旗降水量、气温平均月变化(1989~2007 年)

月份 春季(3.4.5) 夏季(6.7.8) 秋季(9.10.11) 冬季(12.1.2)

降水量 7.0 15.4 35.0 76.6 123.6 89.5 29.4 18.9 5.6 2.9 2.2 2.3

(mm) 占全年 14.1% 占全年 71.0% 占全年 13.2% 占全年 1.7%

气温 -0.4 9.0 16.1 21.1 23.5 22.4 16.6 8.3 -2.3 -10.2 -12.7 -7.9

(℃) 平均: 8.2 平均: 22.3 平均:7.5 平均: -10.1

2.1.3 水文

全旗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东、西辽河及洪河、哈达江河、塘泥河、小五家子河、
马连河、地河、永安河等 11 条河流,大小湖泊 300 多个,水库 10 座,平水年可利用
水面 6993.3hm。全旗水资源总量为 7.9 亿 m3,属偏丰水区,水质好,矿化度低,适
于灌溉、饮水及水产养殖。全旗地下水普遍丰富,且水位高,平均为 1.5—2.0m,最
浅的只有 0.36m,最深的才 3.7m,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 6.67 亿 m3。

2.1.4 土壤

全旗土壤共分五个土类、八个亚类、十三个土属、七十个土种。草甸土面积 2.635
万 km2,占全旗总土壤面积的 23%。主要分布在东部金宝屯辽河平原地区,以及各苏
木镇坨间甸子地。风沙土面积 7.87 万 km2,占全旗总土壤面积的近 69%,主要分布
在西、北及中部广大地区。碱土面积 0.82 万 km2,占全旗总土壤面积的 7%,主要分
布在阿古拉镇、海力吐、查日苏、吉尔嘎朗镇的坨间洼地。沼泽土面积 0.09 万 km2,
占全旗总土地壤面积的 0.7%左右,分布在全旗各苏木镇坨间甸子的低洼处。泥炭土
面积 0.0025 万 km2,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坨间和河谷洼地。

碱土 沼泽土
7.20% 0.80%

草甸土
23.10%

风沙土
68.90%
图 2-2 科左后旗的土壤类型

11
2.1.5 植被

该旗植被属典型草原植被,根据不同区域的天然植被可划分为沼泽植被类、草甸
植被类、沙丘植被类、灌丛禾草植被类、森林植被类及农作物植被等。草本植物有沙
蒿(Artemisia desterorum Spreng)、麻黄(Ephedra intermedia)、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草、水草(Eriocaulaceae Eriocaulon)等一、二年生及多
年生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为人工栽培,有杨树(populus)、柳树(Salix matsudana Koidz)、樟
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榆树(ulmus pumila)、山杏(var.ansu Maxim.)等;多
年生灌木多生长在沙坨高处,为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柳树条
(Salix matsudana Koidz)、榆树丛(Ulmus pumila)等;大部分野生灌木因保护不够,只在偏
僻地区少量分布,局部少数地区集中连片。

2.2 社会经济概况
全旗辖 12 个苏木镇,12 个国营农牧林场。2008 年底总人口 39.5 万人, 其中城
镇人口 9.72 万人,农村人口 29.78 万人,农村劳动力 6.31 万人。全旗有蒙、汉、回、
满等十一个民族,以蒙古族为主体,蒙古族人口为 28.54 万人,占总人口的 72%,蒙
古族绝对人口和比例均占全区旗县级第二位。
该旗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农业比重比较大,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综合农
牧业情况科左后旗可以划分为 3 个区域,即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南部浅丘甸农
林牧区和东部沿辽平原农业区。据 2009 年统计,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 60 亿元,农
业粮食产量 14 亿斤,牧业生产家畜存栏已超百万头(只、口),其中黄牛存栏 25 万头。
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 1795 元。
该旗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有大郑线、平齐线铁路和通赤高速公路,
“203”、
“304”
国道及省道“303”公路等,旗内甘金北线,甘金南线公路都已贯通。邮电、电话与
国际国内全面开通,接近城市水准。

12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选用 1989 年、2000 年、2007 年 LANDSAT-5 TM 三期科尔沁沙地原始遥感影像


数据。TM 图像的成像时间分别是 1989 年 9 月 23 日、2000 年 6 月 12 日以及 2007
年 9 月 28 日。由于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 LANDSAT-5 轨道号 120/30 的边缘处,整景
TM 影像图不能全部覆盖科尔沁左翼后旗,需要从 LANDSAT-5 的轨道号为 119/30 处
剪切一部分再进行镶嵌。其选取的轨道号为 119/30 TM 影像图的成像时间分别是 1991
年 8 月 24 日、2000 年 5 月 28 日和 2007 年 9 月 21 日。

3.1.2 统计资料

气象资料(科左后期 1989~2007 年的降水资料、气温资料及大风日数, 1989~


2007 年土地利用现状统计数据资料、1989~2009 年末大牲畜头数、退牧还草项目区
生态效益观测情况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987)、内蒙古自治区农村
牧区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9)、内蒙古统计年鉴(1987~2009)、《科尔沁左翼后旗
地形图》等。

3.1.3 农牧户调查资料

2009 年 10 月对当地居民的访谈调查,资料包括:80 年代、90 年代以及目前三


个时期的农户人员组成、劳动力个数、详细的生产性收入和支出、存栏数和饲草来源、
对不同时期政策的了解情况、对政策的态度、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和农牧民的生
活状况变化等相关信息资料。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考察法

通过实地考察,获取科左后旗典型区的沙漠化的类型以及分布状况等,更重要的
是对 2007 年解译的矢量数据进行实地验证。

3.2.2 访谈调查法

通过对当地人的访谈,获取近 20 年科左后旗土地沙漠化变化过程及其内在原因

13
的相关信息。

3.2.3 GIS 和遥感相结合

以三期的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现代统计数据、实地调查记录为辅,在 GIS
技术支持下,提取科左后旗土地沙漠化的信息,对典型区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进行分
析。

3.2.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通过统计数据,对可量化的因子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然后对其
统计的结果进行定性的分析。

3.3 研究流程

查阅相关的土地沙漠化资

确定典型区

收集基础资料和图件

三期遥感影像 统计资料 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

提取土地沙漠化变化信
可量化的驱动因子 不可量化的驱动因子

数量变化 程度变化 速度变化

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 PRA 和主成分分析


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分析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适应对策

图 3-1 技术路线图

14
4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土地变化

4.1 2007 年科左后旗沙漠化土地现状


本文主要采用经验模型法,首先将原始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几何校正、镶嵌、
挖取等),根据遥感影像光谱波段以及对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来确定选择哪些波段可
以更好地区分不同沙漠化等级的信息。然后经过图像增强、图像的彩色合成、主成分
分析、缨帽变换、比值等然后利用植被指数来提取沙漠化土地中的植被信息,目前归
一化植被指数被认为是效果较好、并且比较成熟的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计算公式如下:

NDVI =(NIR 一 R)/(NIR+R)

结果表现出未沙漠化、轻度沙漠化表现为白色色调,灰度值较大;中度沙漠化表
现为灰色色调,灰度值较小;而重度沙漠化表现为黑色等暗色调,灰度值很小。不同
级别的沙漠化在灰阶上易于区分,尤其是轻度沙漠化和重度沙漠化,反差非常大。同
时,可以直接设定阈值进行分类,亦可组合其他波段(包括原波段和增强后的图像),
也可通过植被指数图像结合地面调查的盖度数据,建立植被指数与盖度之间的回归模
型,根据沙漠化程度分级系统确立植被指数分类阈值,进行沙漠化分类分级。再结合
1994 年一 1996 年全国沙漠化普查的地类划分标准以及 2004 年颁布的《天然草地退
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国家标准,将该区沙漠化划分四个等级,分别为未沙
漠化、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和重度沙漠化。即植被覆盖度小于 10%时为流动沙地
(重度沙漠化),植被覆盖度在 10%到 30%时为半固定沙地(中度沙漠化),植被
覆盖度在 30%到 60%时为固定沙地(轻度沙漠化)。植被覆盖度大于 60%时为未沙
漠化,植被指数反映了光谱响应与沙漠化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在归一化植被
指数(NDVI)和实测沙漠化度之得到沙化土地程度图。

表 4-1 科左后旗 2007 年土地沙漠化现状表


沙漠化 重度沙漠 中度沙漠 轻度沙漠
未沙漠化 总计
土地类型 化土地 化土地 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面(km2) 43 1021 8277 2229 11570

占总土地面积之(%) 0.36 8.82 72.54 19.27 100

15
由表 4-1 数据显示:2007 年科左后旗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 11570 km2。其中,轻
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面积为 8277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 72.54%;其次中度
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1021 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 8.82%;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少的是
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43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 0.36%。非沙漠化土地面积较
大,面积为 222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9.27%。从整体状况来看,2007 年该研究区
沙漠化土地面积比重不大,并以轻度沙漠化为主。
从下图 4-1 可得出,科左后旗 2007 年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未沙漠化主要
分布在旗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和位于旗西南部的大青沟自然保护区,这主要是因为
这些地区是有集约化的农田和大面积的林地覆盖,此外,在旗东北部部以及旗中部、
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而在其它区域只有一些零星的分布;轻度沙漠化在该旗沙漠
化类型中占相当大的优势,分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布全旗;中度沙漠化主要分布在旗
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在南部浅丘甸农林牧区也有零星分布;重度沙漠化分布比
较少,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的一些流动沙丘和湖泊等小区域。

图 4-1 2007 年科左后旗土地沙漠化现状图

16
4.2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土地动态分析
4.2.1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土地的量变

从表 4-2 可以看出,在 1989~2000~2007 年,科左后旗的沙漠化各类型的变化


呈现了一定的规律,其中,1989~2000 年,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未沙漠化土地面
积和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分别减少了 185 km2、57 km2 和 2425 km2,其占土地
总面积的比例分别减少了 1.61%、0.5%和 21.12%;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却呈现出了
增加的趋势,增加了 2667 km2,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了 23.23%;2000~2007
年,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都在减少,分
别减少了 40 km2、588 km2 和 848 km2,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减少了 0.35%、
5.13%和 7.39%;未沙漠化土地面积却呈现出了增加的趋势,增加了 1476 km2,其占
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了 12.68%。以上数据表明:1989~2007 年近 20 年,重度沙漠
化土地面积、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都在减少,分别减少了 225km2、3013 km2,其占
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减少了 1.19%、26.25%;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和未沙漠化土地
面积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 1819 km2、1419 km2 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了 15.84%
和 12.36%。2000 年到 2007 年近 7 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在较少,且沙漠化严重的程度
在减轻,呈现出明显的逆转趋势。

表 4-2 1989~2007 年科左后旗沙漠化土地数量变化

17
4.2.2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土地的类型转化

从图 4-3 可以看出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沙漠化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沙漠


化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旗的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和南部浅丘甸农林牧区;轻度
沙漠化分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布全区域;轻度降低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
强烈降低的区域比较少,只有零星分布。其中,1989~2000 年,在旗中西北部沙丘
沙地牧林区、西北部、东部地区沙漠化扩展迅速;在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域和南
部浅丘甸农林牧区轻度提高;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轻度降低,强烈降低的区域比较
少,只有零星分布。2000~2007 年,旗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南部浅丘甸农林牧
区和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广大区域沙漠化强烈提高;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域
轻度提高,在南部浅丘甸农林牧区也有面积较大的斑块状分布;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
林区轻度降低,强烈降低的区域比较少,只是在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零星分布。

图 4-3 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沙漠化类型变化

18
5 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自然背景分析

为分析该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的自然背景,本文主要选取了影响土地沙漠化的主要
自然因子—气候,气候因素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子。气候变化影响沙漠化形成
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干旱,只有干旱的气候条件才能促使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它是沙
漠化形成的一个最重要因子。除干旱之外,大风也是影响沙漠化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
之一,它是沙漠化扩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本文主要选取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及大风日
数三项指标来模拟近 20 年研究区自然条件对沙漠化逆转的贡献程度。

5.1 降水变化
由于考虑到沙漠化地区气候因子的间歇性和不可靠性,有时仅仅考虑总量是不够
的,各因子的波动性也有必要考虑。另外气候波动也明显地影响到社会适应与生存策
略[65]:即气候波动不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也间接影响诸如土地利用与人类迁徙等方
面的人类活动。本文选用归一化反常系数(NDAI)来表征年降水量分布的波动。

NDAI it =( Pit - p)/ σ i

式中,Pit是i测站t年的降水量,P是多年降水量的均值, σ i 是i测站的降水量的标
准偏差(Stdev)。

n∑ x 2 − (∑ x )
2

Stdev =
n(n − 1)

标准偏差反映相对于平均值(mean)的离散程度。
由图5-1显示,该旗降水量在80年代呈现增加趋势变化,且降水总量平均在
400mm~450mm以上,表明该时期较湿润。90年代以后一直呈递减趋势变化。2000
年下降到400mm以下,之后呈直线下降,2000~2007年降水总量平均不到350mm。表
明90年代之后,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再通过计算近20年降水量的归一化反常系数,
由图5-2显示,整个研究区表现出多年NDAI变化较大,而且有明显的集中性,即连续
2~3年的相对干旱,连续2~3年相对湿润,连续干旱的年份极不利于沙漠化的治理及
逆转。该旗近20年主要表现为1990~1992年、1994年、1998年、2004~2005和2007
年降水量相对偏高,在1989年、1993年、1995~1997年、1999~2003年和2006年降水
量相对偏少。从总体上来看,各年份存在着相对差异,但NDAI为负值的总量要比正

19
值的大。也就是说,就近20年的平均降水总量,以平均值为标准,正负相互叠加,总
和是负值,即近20年总体的降水量在逐年减少。降水的变化影响沙漠化的趋势,反过
来沙漠化的扩展也影响降水的变化,沙漠化地区的扩展,扩展地区的平均降水量将会
减少。

500.0

400.0
年降水量(mm)

300.0

200.0

100.0

0.0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0~2007
年 份

图 5-1 1981~2007 年科左后旗年降水量平均移动图

4.00

2.00

0.00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07

-2.00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4.00

-6.00

-8.00

-10.00

图 5-2 1989~2007 年科左后旗降水量的 NDAI

5.2 气温变化
由图5-3显示,该旗年平均温度总趋势直线上升,表明该时期气温一直在升高。
再通过计算近20年气温的归一化反常系数,图5.4显示:近20年,该旗主要表现为
1991~1993年、1996年、1999~2001年、和2005年温度相对偏低,在1989年、1994~
1995年、1997~1998年、2002~2004年和2006~2007年年均温度相对偏高。各年份存
在着相对差异,以平均值为标准,正负相互叠加,近20年总和是正值。温度条件决定

20
农作物和天然植被的分布,温度的变化造成农作物和植被的波动,进而使土地利用和
植被发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大的直接后果是影响到适合于植物生长有效积温和
无霜期的长短,气温的波动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沙漠化的驱动因素
之一。

7.2
7
6.8
温度(℃)

6.6
6.4
6.2
6
5.8
5.6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0~2007
年 份

图 5-3 1989~2007 年年平均气温移动曲线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0.01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07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0.02
-0.03
-0.04
-0.05

图5-4 1989~2007年气温的NDAI趋势

5.3 大风日数变化
图5.5显示,该旗大风日数分两个明显阶段, 80年代大风日数明显上升阶段,90
年代之后为直线下降阶段。风是沙漠化形成的最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土壤侵蚀、地表
沙化、营养成分损失、风沙灾害,其动力均源于风,风在沙漠化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
的作用。土地风蚀作用的减弱有利于沙漠化的治理和沙漠化土地的逆转。不论沙漠化

21
的成因是草场过牧,还是开垦耕地,都与风力作用下的土壤侵蚀过程紧密相关。比如
草场退化,在牲畜超载放牧的情况下,地面植被覆盖度下降,抗风蚀能力减弱,或者
牲畜过度啃食破坏地表,造成风蚀的突破口,加速草场退化。而草场开垦后,在缺少
防护林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地表裸露,在强劲的风力下,发生严重的土壤
风蚀。风力的吹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环境及土地沙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

45
40
35
大风日数(日)

30
25
20
15
10
5
0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0~2007
年 份

图5-5 1981~2007年年大风日数变化平均滑动曲线

土地沙漠化不可避免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总的来说,科左后旗近 20 年年降水
量呈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则有升高趋势,而温度和降水量的波动变化恰好反映了研
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发生变化的特征。气温升高,会加大地表的蒸发量;同时降
水量减少,会造成地表的更加干旱。80 年代,降水量较高、气温较低、大风日数较
少。可以说,该时期该区是气候变化的受益区。90 年代相对于 80 年代来说,降水量
较低,而气温则升高,大风天数在 1991~1995 年间大最高,1996~2000 年稍有下降,
且幅度较小。在这种气候背景下极易发生沙漠化并使其进一步扩展。但众多学者通过
遥感监测显示,90 年代中期沙漠化趋于稳定。21 世纪初,降水进一步减少、气温持
续升高,按照理论分析,在这样的自然背景下,应加剧沙漠化发展,而相关数据表明
了沙漠化出现逆转现象。同期,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各种治沙工程开始实施、环保
政策逐渐落实,人为干扰的程度显著的增强。这充分说明人类活动和合理的国家政策
对其发生了主要作用。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人类活动对土地沙漠
化的作用加以探讨。对于自然因素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暂且忽略。

22
6 科尔沁土地沙漠化的人文驱动机制分析

6.1 人文驱动因子的简介
研究区的气候背景表明,近 20 年,沙地气候特征不利于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整体
逆转,人类活动的影响却在显著增强,因此对人类活动因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成为
目前认清沙漠化变化的关键所在。有关人文因素在沙漠化中的作用,目前并没有统一
的观点,Ehrlich[67]指出:“人口、富裕程度和技术是研究人类驱动力的主要方面”;
Kasperson[68]指出:
“人类方面的驱动力因素主要有:人口、技术水平、富裕程度、政
治经济结构、信任及态度”;Turner[69]指出:“人类驱动力应包括人口、收入、技术、
政治经济状况及文化等”;McNeill[70] 等划分为四个方面;政治、经济、人口和环境。
政治因素包括地方和国家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政策调节、土地利用管理、利
益团体和公众影响;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体制中对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分配方式、
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技术构成、财富分配等;人口是推动土地沙漠化发生变化的根
本原因,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是衡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以及对土地沙漠化变化影
响的重要指标;环境因素既包括自然资源的质量又包括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状况。
由于人在自身活动的同时,也在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其后果往往伴随着土地沙漠化
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决策的失误、社会经济的变化、人口和人类价值观的变化。
其中人口和社会经济因子可以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定量分析,可归为“可
量化的因子”;决策和人类价值观的变化等对土地沙漠化的驱动作用难以定量化,只
凭经验的方法难以进行准确的描述,可归为“难以量化的因子”
。本文主要的数据来
源为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科左后旗统计局)
;考虑
到长时段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数据间的相关性,影响研究区土地沙漠化可量化的因子纷
繁复杂,从中选出与土地沙漠化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子,因此本文首先对可量化因子
进行筛选;政策因素难以定量化,由于该旗在 80 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2
年全县范围内实行禁牧政策,因此对政策因子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对其信息进行
提取然后进行统计量化分析。

6.2 因子筛选

人文因素包括了很多因子,如果孤立地去分析个别的驱动力或单个因子,难以解
释它们与土地沙漠化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各个因素对土地沙漠化变化的影响既
可以是独立的又可以是交互作用的,其影响方式和程度往往极为复杂,很难通过简单

23
的统计方法区分开来,因而需要将它们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
法去综合考察其整体与部分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驱动力
系统是由各种驱动力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具有单独驱动力所不具有
的性质和功能。在驱动力系统中,每一种驱动力都对土地沙漠化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但它们的影响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受到其它众多驱动力的制约。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探讨科尔沁土地沙漠化与人文驱动因子之间的相互
关系。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具有关联性的多指标体系重新组成一组较少的,互相无关
[71]
的综合指标,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来多指标的信息量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 。主
成分变量不是对原有变量的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重新组构以消除冗余信息
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定量分析其有效方
法之一。

6.2.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是由 Hotelling 于 1933 年首先提出,其


基本思想是降维。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例如 P 个指标),重
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
原来 P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 F1(选取的第一
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 Var(F1)越大,表示 F1 包含的信
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 F1 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 F1 为第一主成
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 P 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 F2 即选第二个线性
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 F1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中,用数学语言
表达就是 Cov(F1,F2)=0,则称 F2 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
四 、… 、第 P 个主成分[72]。

6.2.1.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把原来多个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记原来的变量指标为 x 1 ,x 2 ,…,x P ,它们的综合指标
——新变量指标为 z 1 ,z 2 ,…,z m(m≤p),则

⎧ z1 = A11 AX 1 + A21 ZX 2 + " + An1 ZX n



⎨ z 2 = A12 AX 1 + A22 ZX 2 + " + An 2 ZX n
⎪ z = A AX + A ZX + " + A ZX
⎩ m 1m 1 2m 2 nm n

24
z 1 ,z 2 ,…,z m 分别称为原变量指标 x 1 ,x2 ,…,x P 的第一,第二,…,第
m 主成分,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常挑选前几个最大的主成分。
(1)z i 与 z j (i≠j;I,j=1,2,…,m)相互无关;
(2)z i 是 x 1 ,x2 ,…x p 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 2 是与 z 1 不相关的 x 1 ,
x 2 ,…xp 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 m 是与 z 1 ,z 2 ……z m-1 都不相关
的 x1 ,x 2 ,…x p 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找主成分就是确定原来变量 x j
(j=1,2,…,P)在诸主成分 z i (i=1,2,…,m)上的载荷 I ij (i=1,2,…,
m; j=1,2,…,p)。他们分别是 x1 ,x 2 ,…xp 的相关矩阵的 m 个较大的特征值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6.2.1.2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 r11 r12 ⋅ r1 p ⎤
⎢r r22 ⋅ r2 p ⎥⎥
R=⎢
21

⎢ ⋅ ⋅ ⋅ ⋅ ⎥
⎢ ⎥
⎢⎣ rp1 rp 2 ⋅ rpp ⎥⎦

其中

∑ (x ki − x i )( x kj − x j )
rij = k =1
n

∑ (x
k =1
ki − x i ) 2 ( x kj − x j ) 2

(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一步,解特征方程 λΙ − ℜ =0 , 通 常 用 雅 可 比 法 求 出 特 征 值
λi (i = 1,2, Λ, Ρ ) ,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即 λ1 ≥ λ2 ≥ λ j ≥ λ p ≥ 0 。
p
第二步,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这里要求 A i = 1 ,即 ∑ eij =1 ,
2

j =1
其中 e ij 表示向量 ei 的第 j 个分量。
( 3)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 zi 的贡献率为
λi
p
(i = 1,2,", p)
∑λ
k =1
k

25
累计贡献率为
i

∑λ k
k =1
p
(i = 1,2, " , p )
∑λ
k =1
k

一 般 取 累 计 贡 献 率 达 85%—95% 的 特 征 值 所 对 应 的 第 一 、 第 二 , … 第 m
( m≤p )个主成分。
(4)计算主成分载荷。其计算公式为: lij = P( z i , x j ) = λi eij (i, j = 1,2,", p) 得到
主成分载荷以后,按照①中的公式再计算,得到各个主成分得分。
(5)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
(6)计算指数值,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
驱动力的综合指数得分。

⎡ Z11 Z12 ⋅ Z1m ⎤


⎢Z Z 22 ⋅ Z 2 m ⎥⎥
Z = ⎢ 21
⎢ ⋅ ⋅ ⋅ ⋅ ⎥
⎢ ⎥
⎣ Z n1 Z n2 ⋅ Z nm⋅ ⎦

6.2.1.3 指标的选取

影响研究区土地沙漠化可量化的因子纷繁复杂,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思路要求和
现有资料的有效性,选取 1989~2007 年近 20 年的统计数据作为应用主成分法分析的
原始数据[72],从中选出 11 个与土地沙漠化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年末总
人口(X1)、国内生产总值(X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3)、农牧民纯收入(X4)、粮食产
量(X5)、中小学在校学生数(X6)、农业总产值(X7)、耕地面积(X8)、年末大牲畜头数
(X9)、农业机械总动动力(X10)、化肥使用量(X11)。运用 SPSS 软件包对这 11 组数据
进行分析运算,得出相关矩阵、特征根、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

6.2.1.4 计算结果与分析

在确定了样本数据后,将数据输入 SPSS 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关系数


矩阵,标准化后的数据见表 6-1,相关系数矩阵见表 6-2。

26
表 6-1 科左后旗社会经济标准化数据
中小学
年末总 人均 农业总 年末大 农业机
生产总 农牧民 粮食产 在校学 耕地面 化肥施
人口 GDP 产值 牲畜 械总动
值(万 纯收入 量(万 生数 积(公 用量
年份 (万 (万 (万 (万 力(万
元) (元) 吨) (万 顷) (吨)
人) 元) 元) 头) 瓦特)
(X2) (X4) (X5) 人) (X8) (X11)
(X1) (X3) (X7) (X9) (X10)
(X6)
1989 -1.305 -0.987 -0.999 -1.121 -1.382 1.7339 -2.207 -0.959 -0.335 -1.079 -0.741
1990 -1.169 -0.964 -0.975 -1.025 -0.814 1.439 -1.31 -0.825 -0.275 -0.966 -0.727
1991 -1.024 -0.951 -0.962 -1.011 -0.936 1.4164 -1.326 -0.871 -0.605 -0.738 -0.677
1992 -1.205 -0.915 -0.921 -0.923 -0.643 1.2009 -1.163 -1.005 -0.856 -0.636 -0.697
1993 -1.069 -0.762 -0.758 -0.869 -0.524 0.5431 -0.258 -1.106 -0.843 -0.741 -0.621
1994 -1.051 -0.833 -0.835 -1.04 -1.167 0.5658 -0.663 -1.141 -0.753 -0.741 -0.661
1995 -0.607 -0.716 -0.716 -0.818 -0.188 0.3504 0.1732 -1.085 -0.366 -0.699 -0.599
1996 -1.214 -0.461 -0.43 -0.411 0.1538 0.2596 0.8613 -1.028 0.1767 -0.94 -0.398
1997 0.137 -0.359 -0.356 -0.087 -0.375 0.4638 0.9574 0.6439 0.0988 -0.689 -0.492
1998 0.4544 -0.294 -0.296 0.3649 0.6134 -0.081 0.3834 0.6717 -0.252 -0.321 -0.441
1999 0.8262 -0.145 -0.155 0.4624 0.7135 -0.307 0.5871 0.6463 -0.062 -0.112 -0.405
2000 0.8625 -0.101 -0.111 0.02 -0.809 -0.5 0.4097 0.6463 1.5394 0.092 -0.447
2001 0.4272 0.1133 0.1244 -0.155 -0.171 -0.375 0.2451 0.5185 -1.22 0.2452 -0.421
2002 0.4635 0.4094 0.4283 -0.026 -0.646 -0.693 -0.326 -0.291 -1.287 0.539 0.4763
2003 0.9259 0.7499 0.7531 0.4549 -0.081 -0.84 -0.462 -0.299 -0.724 0.6229 0.573
2004 1.1073 0.7165 0.7091 0.8919 0.9353 -1.113 0.3304 1.2612 0.7477 0.8222 0.6027
2005 0.7718 1.2288 1.2515 1.3257 1.776 -1.203 0.9643 1.0979 1.3603 0.9796 1.2979
2006 1.1708 1.7959 1.7971 1.7178 1.7824 -1.43 1.179 1.4181 1.6485 2.1484 1.3281
2007 1.4973 2.4736 2.4488 2.248 1.7613 -1.43 1.6249 1.7081 2.0067 2.2124 3.0488

从表 6-1 可以看出影响沙漠化的 9 个人文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其中 X1 与 X2、X3、X5、X6、X7、X8、X9、X10、X11 之间;X2 与 X3、X4、X5、
X6、X7、X8、X9、X10、X11 之间,X3 与 X4、X5、X6、X7、X8、X9、X10、X11
之间;X4 与 X5、X6、X7、X8、X9、X10、X11 之间;X5 与 X6、X7、X8、X9、X10、
X11 X6 与 X7、X8、X9、X10、X11,X7 与 X8、X9、X10、X11,X8 与 X9、X10、
X11,X9 与 X10、X11,X10 与 X11 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主
成分分析。

27
表 6-2 科左后旗社会经济相关系数矩阵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 1 0.848 0.847 0.895 0.722 -0.91 0.699 0.909 0.573 0.8538 0.718
X2 0.848 1 1 0.96 0.837 -0.9 0.695 0.816 0.679 0.9768 0.96
X3 0.847 1 1 0.96 0.838 -0.9 0.698 0.814 0.676 0.9758 0.959
X4 0.895 0.96 0.96 1 0.915 -0.9 0.778 0.908 0.745 0.9292 0.899
X5 0.722 0.837 0.838 0.915 1 -0.8 0.793 0.795 0.69 0.7955 0.786
X6 -0.91 -0.9 -0.9 -0.9 -0.8 1 -0.79 -0.8 -0.57 -0.889 -0.79
X7 0.699 0.695 0.698 0.778 0.793 -0.79 1 0.738 0.64 0.6248 0.602
X8 0.909 0.816 0.814 0.908 0.795 -0.8 0.738 1 0.72 0.8086 0.705
X9 0.573 0.679 0.676 0.745 0.69 -0.57 0.64 0.72 1 0.6409 0.668
X10 0.854 0.977 0.976 0.929 0.795 -0.89 0.625 0.809 0.641 1 0.919
X11 0.718 0.96 0.959 0.899 0.786 -0.79 0.602 0.705 0.668 0.9193 1

由表 6-2,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在原始变量数据中,总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农牧民纯收入、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相关系数均
大于 0.8,表明人口与各经济因素成正相关。且变量在公因子上有最大的正值载荷,
且 2 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即达 88.603%,超过因子分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 85%的
标准。代表了人口、经济、技术等因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再求出社会经济驱动
力的指数,以便更好的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驱动力分析。

表 6-3 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Component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9.096 82.694 82.694 9.096 82.694 82.694
2 .650 5.909 88.603
3 .530 4.821 93.424
4 .355 3.228 96.651
5 .193 1.750 98.402
6 .095 .866 99.268
7 .045 .412 99.680
8 .019 .169 99.849
9 .012 .107 99.956
10 .005 .044 100.000
11 1.83E-005 .000 100.000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结合 6-3 得到主成分综合模型表达式,具体如下:
F=0.299X1+0.323X2+0.322X3+0.329X4+0.297X5-0.308X6+0.266X7+0.299X8+0.250X9+0.

28
314X10+0.300X11
由上式,计算得到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力综合因子得分。

0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

-4

-6
主成分综合得分

图 6-5 1989-2007 年科左后旗土地沙漠化驱动因子综合得分曲线图

由图 6-5 可以看出,影响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因子综


合得分总趋势在逐年增加,其中 1989 年到 1997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力综合得分
为负值,而从 1998 年以后驱动力得分均为正值,但 1998 年到 2002 年有个波动趋势,
先增后减,2002 年以后变化呈一直呈上升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土地沙漠化
变化的影响逐渐增强。因此,本文主要从可量化的因子——人口、经济、技术及不可
量化的因子——政策三个方面分析其对科左后旗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机制。

6.3 可量化因子分析
6.3.1 人口因素

6.3.1.1 人口数量变化

据图 6-6 可知,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的人口总数增减与耕地面积变化关系密


切,都是在波动中不断地上升。再通过计算人口总数与耕地面积的相关系数,相关系
数达到 0.8265,经检验,在信度 0.01 水平上,达到了极显著地正相关。从整个趋势
线图中可以发现,趋势线变化分三个阶段,1989~1996 年趋于平缓、1996~2000 年
大幅度上升、2000~2007 年波动中上升。这是由于国家在 1972 年虽然实施了计划生
育政策,对人口增长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研究区地处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区,
属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杂居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方面

29
实施了照顾政策,更多的是国家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区别对待,致使有些原先是汉族的,
但其上辈有蒙古族的人口通过改户口的方法将其汉族变为蒙古族,或者汉族与少数民
族联姻,后代上户口时就可以上少数民族,以图享受少数民族的政策,这使得研究区
人口增长仍然居高不下。在 1996 年至 2000 年这一段时期内,人口控制不再是国家重
心,而是转到土地管理和对利益的追求上,因此此阶段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承包的
条款,并且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导致这一阶段人口和耕地面积总量出
现大幅度提高。受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内蒙古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垦荒高潮,沙漠化也
随之扩展迅速。2000 年以后,科尔沁沙地及整个中国北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性引
起了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的宏观政策逐渐落到实处,相继出台了《森林法》
、《草原法》
等相关文件。同时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全国启动,大量的
坡耕地和荒地退为草地或林地,而草地或林地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
用,抑制沙漠化进一步扩展,因此,在此阶段沙漠化土地总量减少,程度减轻。

40.5 25
40
39.5 20
年末总人口(人)

耕地面积(公顷)
39
38.5 15
38
37.5 10
37
36.5 5
36
35.5 0
97

99

01

03

05

07
89

91

93

95

20
19

19

20

20

20
19

19

19

19

年 份

图 6-6 1989~2007 年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图

从整个人口趋势来看,1989 年研究区的总人口为 37.08 万人,2000 年分别为 39.47


万人,而在 2007 年达到了 40.17 万人。联合国在 1977 年曾经提议,人口密度在半干
旱地区不应该超过 20 人/ km2,而据统计数据显示:近 20 年科左后旗人口密度从 1989
年的 32.31 人/km2 增加到 2007 年的 34. 72 人/ km2,已严重超过了该警戒线。在一个
长的时间内,小农生产是我国农业运行的基本方式,时至今日,这种方式在科尔沁的
小农村庄仍然存在,小农生产是以人的体力为主要投入去维持土地的一定产出水平,
而土地产出率高低又极大地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好坏,是完全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尽管可能多的人口数量是增加投入的基本方式,而人口的增加由扩大垦殖面积和牲畜

30
养殖来弥补其低产而不稳定产出主要手段,也就是增加其经济来源来养活家庭人口生
活的一种生存手段,那么相应的生活能源也相应的增加,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使生态
环境恶化的连锁反映,这一现象引起警惕。

6.3.1.2 人口素质

60000
高中以上文化人口(人)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20

20
19

19

20

20
19

19

19

20

20

20

年 份

图 6-7 1995-2007 年科左后旗高中以上人数变化曲线图

人口素质[68]即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是指人类所拥有的认识自然的科学知识和所
掌握的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等。它决定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发展的方向,人口素质
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其基本内容,身体
素质的好坏可以反映国民身体的普遍健康;道德素质是指人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状态,
道德素质的高低,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差异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文
化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
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低的人口对资源尤其是对生产资料的利用往往不充分,
浪费严重,低素质的人口难以形成较强烈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环境保护的工作的
进行受阻。
从图 6-7 可以看出,研究区高中以上的人口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即表明该区文
盲率逐渐下降。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以 2000 年为界,2000 年之前高中以上的人数较
低,说明此阶段居民整体素质还较低下,再加上经济落后,即使有的孩子想继续深造,
但迫于家庭贫困,因此不得不放弃。2000 年之后居民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此阶段,
国家为提高全民素质,要求各高校扩大招生数量,因此,大量学子的大学梦随着国家

31
的扩召政策都如愿以偿得到实现。随着生活状况不断好转,电视也开始在每个家庭普
及,这样就可以通过电视的一些讲座宣传一些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演示一些实用的
生产技术,通过媒体,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而且观念更新。
因此,在种植业方面,农民逐渐摈弃落后的生产力,接收科技带动生产的观念,他们
开始把资金投入到买一些先进的种田农具,如拖拉机、脱粒机、抽水泵等,这样不但
节省人力资源也节省了时间,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

6.3.1.3 人口流动

2000
迁入与迁出人口数量差(人)

1500
1000
500
0
-500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1000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20
20
20
-1500
-2000
-2500
年 份

图 6-8 科左后旗人口流动变化曲线图

人口流动(主要是指人口流入和流出)也是影响沙漠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图
6-8 可以看出,人口流动分两个阶段,在 2000 年之前,研究区主要以迁入人口为主。
大量的人口移入,导致研究区人口增加,进而人口密度增大,对土地的压力加大,乱
砍滥伐的现象严重,草场面积较少,出现沙化地面积扩大。2000 年之后,则以迁出
人口为主,同期,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开始实施,要求把部分耕地退成了草地或
者林地,这样平均到每家的耕地比起原来有所减少,同时也就出现了闲置资源。为了
实现把闲置资源变为财富,年轻力壮的青年开始流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寻找赚钱的工
作,这样,一方面有效地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使年轻
人开扩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同时也吸收了大城市现代生活的新观念,这种新观念通
过他们的种种行为方式影响着周围的村民,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广播、报刊
等大众传播方式,因此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32
6.3.2 经济增长

6.3.2.1 人均 GDP 变化和人均收入(贫富状况)

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落后的经济状况通常是以人均收入和人均 GDP 指标来衡


量。生态环境退化和贫困问题总是如影相随,密不可分。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往往
只好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这必然会对本就十分脆弱的
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更大的胁迫,使生态危机日趋严重。

16000 4000
14000 3500

农牧民纯收入(元)
12000 3000
人均GDP(万元)

10000 2500

8000 2000

6000 1500
4000 1000
2000 500
0 0
07
95

97

99

01

03

05
89

91

93
19

19

19

20

20

20

20
19

19

19

年 份
图 6-9 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农牧民纯收入和人均 GDP 变化曲线图
从图 6-9 可以看出,农牧民纯收入可分为三个阶段,1989~1995 年,该旗纯收入
都是小于 800 元,1989 年为 516 元,1995 年 799 元,基本在 650 元左右波动,人均
GDP 也比较低;1989 年 1030.205 万元,1995 年 2114.505 万元,在 1500 万元左右波
动。我们知道,纯收入越少,农牧民生活越贫困,要维持生活,解决温饱问题,只能
选择牺牲草地、扩大耕地面积等外延式农业增长方式。贫困是引起草地面积缩减的直
接原因,由于农民只注重开垦,无法补充耕地的肥力,耕地会越来越贫瘠,导致沙裸
面积越来越大;由于人均收入较低,人们没有能力使用现代的生活方式摄取能源,只
能够通过最原始的方式——烧柴来获得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能源。1996 年~2002 年,
农牧民纯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96 年为 1179 元,2002 年为 1538 元,围绕在 1500
元上下波动;而人均 GDP 呈逐年增长趋势,1996 年为 3210.059 万元,2002 年为
6495.209 万元,年增长率 12.46%。纯收入和人均 GDP 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此阶段国家
宏观政策——土地承包政策,通过承包耕地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由于耕地有限,因此
只能通过开垦新的耕地,破坏大面积草场,引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这与此阶段土地

33
沙漠化严重扩展相对应。从 2002 年开始,农牧民的纯收入和人均 GDP 都呈现直线上
升的趋势,分别以年均 18.94%、16.99%速度增长。由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了扭
转这一局面,内蒙古在 2002 年开始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且给与退耕户正常
年份耕地收益的优惠政策,据统计全旗 2002--2008 年四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 6700
km2,其中退耕还林 1700km2,宜林荒山造林 4776 km2,封山育林 233.45 km2。总投资
额 30427 万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款 5035 万元,累计钱粮补助累计 25392 万元。这对
于退耕户来说,他们的利益没有多大的损失,且节省了劳动力,这一举措得到了农户
的积极支持响应,因此沙漠化快速得到了遏制。

6.3.2.2 牲畜数量

从图 6-10 趋势线发现:年末大牲畜总存栏头数变化分两个阶段,2000 年之前,


呈先减少后增加小幅度的波动, 2000 年~2002 年为下降趋势,2002 年之后为不断
上升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与国家相应时期政策对应:从 1983 年起,内
蒙古牧区实行“草畜双承包”政策,把草场和牲畜承包给每个牧户,生产经营单位由生
产队集体经济分解到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牧”经济。1983~1984 年,先将牲畜作价
承包给牧户;1989~1991 年,实现第一轮草牧场承包到户。至 2000 年,牲畜数量的
趋势突增,也是在同期,从 1997 年开始国家又实行了第二轮承包到户 ,“草畜双承
包”政策在调动牧民积极性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是牲畜头数迅速增长,二是牧
民基础建设的积极性达到空前的程度。与此同时,承包草场的弊端完全暴露出来,草
原大面积退化沙化,不仅使大规模草原建设的意义倾刻间大打折扣,牧民失去了生存
的基本物资条件,而且还威胁到草原生态安全,使牧区丧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0-2002 年牲畜数量呈下降的趋势,此阶段,国家开始尝试在个别地区进行退耕还
林还草政策的试点工程,2002 年内蒙古地区正式启动此项工程,由于此项工程强制
实行“禁牧政策”,迫使农牧民减少了牲畜的头数,草场的承载力下降,沙漠化程度减
轻。2003 年到 2007 年,年末大牲畜总存栏头数又出现了第二次增长的趋势,该旗主
要以蒙古族为主,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以牧业为主,再加上羊的经济利益一
直都是居高不下,管理体制上不去,虽然国家政策严禁放牧,但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
发现,完全没有实行全年舍饲的习惯和技术。大部分农牧民夏下年舍饲,冬半年完全
放牧,或者有的农牧民为了省点饲料,干脆是白天禁牧,黑夜放牧,这一现象对政府
人员应该提高警惕。

34
45
40

年末大牲畜头数(万头)
35
30
25
20
15
10
5
0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07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年 份

图 6-10 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牲畜头数变化曲线图

6.3.3 技术进步

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就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现代科学技术
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素。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程
度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农业生产领域,技术进步可以大大提高农业
的集约化程度,提高粮食单产,减缓人口增长对农业用地的压力。农业技术进步涉及
土壤改良、耕作制度、栽培技术、良种培育,以及灌溉、化肥、农业机械动力和农药
等。技术进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地的投入变化(包括农牧业机械
动力、电、化肥和农药等)和土地的产出变化(包括机耕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
总产和粮食单产的变化等)两个方面。根据图6-11可知,近20 年来,研究区农村的
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的施用量都为上升趋势,大量技术投入,尤其是化肥的施用,
使研究区耕地生产力逐渐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不同程度的上升(图6-12)。由粮食
总产和单产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其变化很不稳定,波动较大;通过计算其二者的拟合
程度,相关系数为0.5168,不能通过信度0.01的检验。根据作者对研究区的实地调查,
以粮食单产为例,水田的粮食单产约为旱地的2~4 倍;一般情况下,旱地改为水浇
地后,粮食单产可提高1~2 倍。这也说明研究地区农业生产对自然气候变化(尤其
是降水量)十分敏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因此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
是研究地区今后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任务。

35
45 100000 5.00
机械总动力(万/瓦特)

40 90000 4.50

粮食单产(万吨/公顷)
化肥使用量(吨)
35 80000 4.00
30 70000 3.50
25
60000 3.00
50000 2.50
20
40000 2.00
15 30000 1.50
10 20000 1.00
5 10000 0.50
0 0 0.00
年份 年份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07

07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19
20
20
20
20
19
19
19
19
19

20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图 6-11 化肥施用量和机械总动力变化曲线图 图 6-12 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变化曲线图

综上所述,各个因素对土地沙漠化变化的影响既是独立的又是交互作用的,土地
是生存之本,尤其对于农民来说,更是唯一的生存依靠和经济来源之一,在国家没有
任何限制的条件下,农民必然靠扩大耕地面积来获取最大利润,但是农民的土地利用
行为又受到社会条件制约,在国家不合理政策的引导下,造成沙地的疯狂发展和草地
的迅速减少,而合理的政策又使得沙地得到逆转,草地得到恢复。人口的增长对土地
的总产出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没有开荒限制的命令、制度的情况下,这种要求就是对
耕地扩大、草地减少最直接的动力,随着科技的深入,在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法令下,
他们则转变为草地增加,沙地减少的动力,因此政策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

6.4 不可量化因子—政策因子
国家宏观政策无疑对土地沙漠化变化有着全局的影响,通过遥感监测研究区沙漠
化的变化,数据表明:从 5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沙漠化空前发展,到 90 年代中
期沙漠化趋于稳定, 2000 年以后,沙漠化明显逆转。表明沙漠化与人类活动的方式
和强度密切相关,而人类活动特征与各个阶段实行的政策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着沙
漠化的变化特征。

6.4.1 不同阶段有关政策的出台

6.4.1.1 历史沿革

科尔沁,原指科尔沁蒙古族部落,后逐渐演变成该部落所分布的嫩江两岸和西辽
河域及其周围地区的代名词,在本文中指科尔沁沙地[75]。本文就哲里木盟为例对其历
史沿革作一简单论述,为本论文政策因子的分析做一铺垫。

36
秦汉时期科尔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已由畜牧业为主转向种植业为主。秦汉以后一
直到唐朝末期,科尔沁相继为匈奴、鲜稗、契丹人统治,种植业衰退,畜牧业发达,
一直到辽代,科尔沁沙地仍是“长林丰草”。辽代晚期至金代,科尔沁生态环境急剧
恶化,沙化已十分厉害。
13 世纪以后元明王朝统治中心南移,科尔沁又成为蒙古族的活动控制范围,经
济活动转为畜牧业为主,天然植被得到恢复。到 17 世纪清朝初期这里又成为优质疏
林草场。以后,农业从东向西逐步扩散。刚入关的清政府面临着国库空馈、财政枯竭、
民心不稳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巩固统治,招民垦荒、恢复生产成了朝廷稳定社会秩序、
增加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为此,顺治十年(1653 年)清政府颁行了《辽东招
民开垦例》
,对蒙旗采取两种开垦对策;一方面鼓励和引导蒙古人自行垦种蒙地,以
满足其对粮食的需求;两一方面通过印发一定数量的“印票”让有限的汉人前往蒙地开
拓,“教之树艺”。康熙五十九年时,科尔沁部分旗蒙已开始使用”已备水旱赈济之用
的粮食“官仓”。雍正年间,内地饥荒多发,人稀地广的东北地区吸引着无数灾民。
由于“印票”的限制,汉人只能只身前往,春去秋归,不能在蒙古常住。乾隆初期“印
票”已经形同虚设,局部地区出现了零星农业。在清政府有限制的倡导和鼓励之下,
农耕文化得到很快的传播。虽然乾隆十三年(1748 年)垦荒遭禁,但朝廷的三令五
申未能拒绝关内流民的外流,垦务反而更加兴盛。嘉庆五年(1800 年)长春厅的设置,
标志着部分蒙地的开放,等于宣告蒙地开始驰禁,各蒙旗相继进入了“请旨招垦”时
期。面对越来越多的流民超,朝廷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嘉庆十一年(1806
年)、道光十九年(1939 年)又严申禁令,按照招民的多少分别对各蒙旗的王公、贝
子等上层吃租者以处分。清朝廷屡次严申禁令,说明禁令的效力不大,而该地区的垦
务更加繁盛。
19 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之一的势力侵入东北和西北以后,清政府被迫移民实边,
并为了增加税收,正式允许汉农出关开垦。1876 年又废除了汉族妇女出关的禁令。
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三月,清政府在“移民实边”的思想指导下推出了所谓的“新政”。
“新政”其主要是改变对蒙地的封禁政策,放垦蒙地,向内地流民招垦,增加国家财政
收入。光绪三十二年,政府又实行放肯政策,农垦迅速推入蒙旗腹地,科尔沁西辽河、
西拉木伦河一带全部被开垦。北洋军阀时期是继清中后期的又一个开垦蒙地的疯狂时
期。在科尔沁中部,除河流沿岸的垦殖外,农耕北界已推进到了通辽。沿西拉木伦河、
老哈河两岸,垦殖进一步得到扩展,许多固定、半固定的沙丘遭到开垦。内蒙古的铁
路建设也促进了大规模的移民开垦。

37
1912 年民国以后,封建军阀与外国资本家相勾结,在内蒙古东部创办了许多铁
路,如大虎山—通辽线、郑家屯—通辽线,北京—包头线等,从而便利了“蒙地汉化”
的滥垦政策之推行。一方面是旧垦区的农业比重迅速增加,汉族人口迅速超过当地蒙
民;另一方面新区纷纷进行开垦,引起剧烈的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问题。
经过近两世纪的私垦官垦,科尔沁已从纯牧区变成农牧并存的交错区[76]。

6.4.1.2 新中国成立后

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废除
了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改革。先后经历了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等阶段; 1978年
开始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使得被人民公社制度强制割断的农牧民生产性
努力与报酬的有机联系得到了重新续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
极性。至20 世纪80年代中期,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地基本是小调整、大
稳定、承包期一律为15 年不变。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为进一步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完善耕地承包制度,政府明确规定农牧民承包的耕地从1996 年10月
至2026 年9 月不变,在承包期内提倡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除
规划的退耕地外,将能够耕种的所有土地一次性承包给农牧民,农牧民承包的耕地统
称承包田。受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内蒙古先后经历了4 次垦荒高潮,分别发生在建
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三年困难时期、十年动乱时期和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由于
“开荒”是宏观政策引导下有组织的运动,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也随相关政策的变
化经历了同样的垦荒高潮。90 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间受市场变化的影
响,牧产品价格一度下跌,粮食价格因受国家政策保护而相对平稳甚至一度上调,使
从事种植业的经济利润远远超过了畜牧业,从而更激发了农牧民垦草种粮的积极性。
自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科尔沁沙地及整个中国北部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引起了
政府的高度重视,土地利用方面的宏观政策逐渐向环境方面倾斜,如1978年11月3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
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制定、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
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
防护林的规划》的出台、1984年9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和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草原法》的制定、1996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
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等。致使滥砍森林、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

38
樵采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开始有所逆转。

6.4.1.3 二十一世纪以来

2000 年以后,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集中到环境治理和恢复轨道上来,内蒙古自
治区启动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工程,确定了阴山北麓风蚀沙化、浑善达克沙地和科
尔沁沙地等 3 个重点治理区。
2001 年 7 月 13 日颁布《内蒙古自治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2002 年 3 月 22 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草)工程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核心内容是:为规范和加强自治区退耕还林(草)工
程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实施,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内蒙
古自治区生态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现行的相关财政财务管理规定,结合
我区的实际,规定了退耕还林(草)基本建设资金指用于退耕还林(草)和宜林荒山
荒地人工造林种草所需的种子、苗木等的补助资金。种苗费补助标准按退耕还林(草)
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每亩 50 元计算,直接发给农民自行选择采购种苗。退耕还
林(草)工程现金补助资金用于农民退耕后维持医疗、教育等必要的开支。现金补助
标准按退耕面积每年每亩 20 元计算。退耕还林(草)粮食补助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草)
粮食补助折价款。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200 斤。发给退耕户的补助粮食
不准以粮折钱,不准粮食回流粮库,粮食和现金的补助年限,先按经济林补助 5 年,
生态林补助 8 年计算,到期后可根据农民实际收入情况,需要补助多少年再继续补助
多少年。除了以上还在生效的法规外,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退
耕还林(草)管理办法》、《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粮代贩退耕
还林还草工程补助粮食供应暂行办法》等生态建设管理办法。以上法规虽然在 2003
年国务院出台的《退耕管理条例》后逐渐废止,但是这些法规总结的成功经验已经深
入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2003 年 7 月 3 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
厅关于印发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办发[2003]22 号),其核心内容是
退耕还林工程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及旗县人民政
府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负总责。同时,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实施单位、承包主
体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认真进行检查和考核以及退耕还林必须遵循
的原则。2004 年 11 月 14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20 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具有草原生态功能、和适用于畜牧业草原生

39
产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进行了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活动。
2005 年 9 月 24 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
果的通知》,指出我区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省份之一,也是近几年国家重点投资
的省区之一。几年来,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退耕农户积
极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些地区尚未
完全形成后续产业,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舍饲圈养、封山禁牧等配套措施
未能及时实施,据此应必须密切配合国务院出台的“五个结合”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创造有利条件。
2007 年 9 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
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防止粮食回流及政策跑偏现象的发生,《办法》
明确规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坚持生态优先、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
原则,要尽量扩大退耕农户数量,避免出现利益不均衡和“垒大户”现象的发生,限制
人均退耕面积不得超过 5 亩,更不能出现全退户。从 2002 年到 2007 年退耕还林(草)
工程的实施,内蒙古整体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带动了农牧民调整
生产结构,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通过这一项工程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实现社会经济
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4.2 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PRA)

政策因子由于没有直接的统计指标,为了准确的对其进行评价,必须寻找一种挖
掘其信息的一种方法,然后可将其信息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量化。而参与性农村评
估方法以其灵活的特点可得以实现其想法。他以乡村本土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
相关的信息资料,考察当地情况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立足于多学科研究手段。
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Partcipatory Rural Appraisal,简称 PRA),是通过与研究
地区居民进行非正式访谈来对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灵活,他
的应用不受限于场地,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田间地头,没有固定的方式。其主要特
(1)研究者或项目人以平等的姿态,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实
点是:
(2)研究者不强迫当地居民接收外来知识和技术、
施项目或从当地居民那里获得信息。
(3)研究者与当地的居民进行长期的信息交
更充分正视当地传统知识和技术的价值。
(4)研究者在充分调动当地居民
流,达到信息共享,实现了对当地情况的真实了解。
积极性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做法:到研究区,首先我们到当地的政府部门及其所属的(统计局、国土资
源局、林业厅、草地局、畜牧局、农调大队等)收集当地的人口变化数据和社会经济

40
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资料政策文件资料以及了解近几年正在实施的生态治
理政策、措施以及各乡、镇对土地沙漠化治理进展情况。其次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村
深入了解该乡(镇)对生态治理工程的落实、实施进度、农民反映和存在问题等情况,
分析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的影响,然后对选定的典型性村庄的农牧户进行面对面的访
谈,为了保证访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在访谈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访谈的目的在于
科学研究(做硕士毕业论文)而不是上级政府对当地官员进行政绩考核,以尽量排除
其他因素对访谈内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在访谈之前,我们已预先设计好了访谈提纲。
首先访谈的是村民,其次是和知情人进行访谈,就是对村里总体情况的了解。选择村
干部、村会计以及 60 岁以上的长辈,那么当地居民所记忆的东西就成为历史信息的
主要来源。根据访谈提纲的内容,在对农(牧)户的谈话过程中做笔录,访谈一个农
(牧)户大约需要 20~30 min。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有时会在部分农(牧)户家中
碰到来自其他几个家庭的农(牧)民,我们就会组织他们一块和我们讨论。由于这些
问题与农(牧)民的生产与收入紧密联系,他们对访谈的问题很感兴趣,于是就展开
了热烈的讨论,大大提高了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6.4.3 结果分析

6.4.3.1 农户基本情况

全旗共有 12 个乡镇和苏木,15 个居民委员会,262 个村民委员会,120590 户,


乡村劳动力资源 134330 人,男性为 71764 人,从事农业的为 86286 人,牧业的为 9282
人。在访问的 58 户农牧户中,男性 36 人,占 62.07%,女性 22 人,占 437.93%;最
大年龄 68 岁,最小 48 岁,平均年龄为 58 岁。家庭人口一般为 4~9 人,劳动力 2~
4 人,调查发现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平均受教育年限 6.12 年/人。但目前能过上
到高中及更高的学历人数明显的增多。

6.4.3.2 农户对不同时期政策的了解程度

农户是实施各项政策的主体,政府的宣传力度的强弱,农户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
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并能够主动的投资参与各项政策便成为
研究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切入点。通过访谈发现(图 6.1):农牧户对不同时期政策了解
程度分别为:对政策一点都不了解的,80 年代、90 年代、及目前的比例分别为:21.7%、
13.5%、2.1%;了解一点的比例为:46.8%、35.5%、33.3%;一般了解的为:21.2%、
31.3%、36.2%;而非常了解的程度为:10.3%、19.7%、28.4%。从以上比例数据我们

41
可以发现,80 年代,绝大多数的农牧户对政策的了解程度都不是很理想,这就说明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大。90 年代比 80 年代对政策的了解有了提高,而到 2002 年,
在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户都比较理解国家的这一项
政策。出现以上比例失衡的情况,其原因有三,首先与政府的宣传力度有关;其次与
政策正面效益是否明显;其三与农牧户的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关。

50 46.8

40 36.2
34.333.3
32.5
30 28.4

21.2 21.7
19.7
20
13.5
10.3
10
2.1
0
非常了解 一般了解 了解一点 不了解
80年代( %) 10.3 21.2 46.8 21.7
90年代( %) 19.7 32.5 34.3 13.5
目前( %) 28.4 36.2 33.3 2.1

图 6-1 农户对各项政策的了解程度图

6.4.3.3 农牧民对政策实施的态度

表 6-1 各时期农牧民对政策态度调查统计表
政策主要的侧重点 您对该政策的看法
不同时期 政策的种类
耕作 环境保护 欢迎 抵触

80 年代 土地承包 92.3% 7.7% 45.4% 54.6%

90 年代 免除农业税 31.2% 68.8% 66.9% 33.1%

目前 退耕还林还草 0% 100% 99% 1%

调查数据显示:80 年代,有 54.6%的农牧民很抵触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只有


45.4% 认为这项政策很好。并且有 92.3%的农牧户认为该时期的政策实施的主要侧重
点是为了保护耕地,只有 7.7%认为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出台的。从国家出台各项政策
的目的来说,80 年代的“土地承包政策”,主要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个人
承包经营,使农民的生产性努力与报酬有机联系起来。但该时期农业税很多,完全是
属于“靠天吃饭”的一种状况,如果收成好,除了上缴国家的税收以外,农民最后得到

42
的还多少有剩余,否则农民除了没剩余,再贴上自己的劳力以外,也许还有赔本的可
能。因此在该时期,出现了近一半的农民对政策持反对意见,另一些则赞成。
90 年代,66.9%农牧民对该时期政策持赞成态度;33.1%农牧民持相反的意见,
该时期有 68.8%的农牧户认为该时期的政策实施的主要侧重点是为了保护环境,只有
31.2%认为是为了保护耕地。这其中主要原因,首先表现在自然条件方面:降水量下
降,温度在升高,农民从事种植业,土地产出率低,收益微薄,农牧户为了维持生活,
通过广种薄收这一手段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扩大耕地面积,
导致 “垦荒高潮”的现象出现,给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至以沉重的打击。
2000 年以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的退耕还林(草)政策在全国拉开了序幕,该政
策除了免除种粮缴税外,还有发补助的好处。因此,该时期的农牧户有 99%持欢迎的
态度,只有 1%的农牧户持相反的意见。并且大都认为该时期政策的侧重点是为了保
护生态环境,希望这项政策继续持续下去。而持相反的看法的农牧户,认为国家的补
助不足已他们种田的收入,还有的牧民认为在制定的时候更多兼顾生态,而忽略了牧
区的实际情况,如果限制牲畜数量,严重限制了他们的生活经济来源。

6.4.3.4 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落实情况

经调查显示:关于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落实情况,村民和村官的回答不一致,国家
的标准是:每退耕地一亩,钱补 50 元和粮补 200 斤;每退一亩草木场,补助 10 元左
右,可见这笔收入应该相当于或者是略高于正常年景的收入。但在村官的口述得到的
是所有的补助都按国家的标准已发放下去,国家的这项政策完全是从农户的角度出发
的;而部分村民说,补助根本不按实际情况发放,只有和村干部有亲戚关系的才全部
有哪些,没有亲戚关系的根本没有。这也可以看出政府补助的理论与实际的落实情况
差别还是很大的,在补助中有一定的缺口。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的透明度是非常高的,
农户有权了解政府规定的补助情况,而实际拿到手的却有了很大的损失,这对各项工
程的可持续性和成果的稳固性都造成很大的隐患。

6.4.3.5 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80 年代,大部分的农牧户认为该时期的生存环境很好,树多草
高、空气新鲜。62.50%的农民认为牛羊等牲畜并未对草场造成严重危害,另有 37.5%
认为是其他原因,如降水多,污染少等。90 年代,他们认为树比以前少了很多,由
于牲畜的增多,草场变得越来越少,沙尘暴也多。77.1%的农户认为农药和化肥在农

43
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22.9%的农户认为牲畜数量的增多导致生存环境的恶化、干旱
造成草场减少,保护地面的能力降低以及人为地乱砍滥伐,导致的树木减少,保持水
土的能力降低等。2002 年以后,各种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比起 90 年代,状况有了
转变,并且 44.75%的农户认为家乡的沙尘天气有所改善,但 56.25%的农户对沙尘天
气知识了解较少,但他们认为树林多了,草生长的态势逐渐变好。从村民的反应中,
当地生态环境好坏与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不但可以使生态环境迅速恶
化,也可以使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至于怎么样改善恶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方面,
农牧民的建议为:国家应多投资,他们以投劳的形式治理。愿意将自家的耕地、荒地
以及坡耕地用于造林种草、围栏封育。由此可见,随着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户切
身的利益和生态环境二者的矛盾,他们是有一定的辨识能力的,且多数人认为不管国
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都是造福百姓的大事。

6.4.3.6 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影响

各项政策实施的初期是建立在农户利益得到保护上,但要想得到持续发展也要依
靠农户收益的增加,保证农户的收益的手段主要是补偿机制。通过调查发现,在不同
时期,他们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呈上升的趋势,不满意的只占了少数。这是由于不同时
期,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都是从农户的经济利益方面考虑的,不管是 80 年代的土
地承包政策还是 90 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生活水平。目前,尽管国家出台的是环保政策,但前提条件是在保证农户的经济
利益不受损失。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年代 90年代 目前

满意 82.5 89.2 96.7


不满意 17.5 10.8 3.3

6-2 农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调查图

44
6.4.3.7 对居民的饮食状况的影响

本旗由于以蒙古族为主体,在饮食方面,有别于汉族和其他民族。自古以来,蒙
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五畜的肉和奶类食品。古代蒙古人生活在茫茫的草原上,逐水
草迁徙,不事耕稼,以牲畜肉和奶为其主要食物,并以猎物加以补充,粮食在蒙古人
食物中所占比重是很小的。调查显示:从 80 年代到目前,农牧户的饮食发生了显著
的变化,从主要吃肉喝奶为主到目前以多种饮食方式混合的状态,发生以上变化,主
要由于汉人和其他民族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受“汉地”农业经济的影响,他们生活
在从事农业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久而久之,其饮食势必受到汉人、回族人及其他
民族的影响,
6.4.3.8 对农村生活能源利用的影响

据调查,科左后旗农村燃料构成比例(如图 6-3)所示:三个时期秸杆分别占
33.3%、42.4%、50.2%,畜粪占 10.2%、12.4%、16.3%,杂草占 21.4%、8.4%、10.2%,
灌木及树叶占 34.6%、36.1%、22.4%,原煤占 0.5%、0.7%、0.9%,即燃料的 90%多
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秸杆(主要是荞麦秸和玉米棒)、杂草和畜粪来自自留地
和自家养的少数牛羊,树枝(主要是锦鸡儿及平茬的柳条)和树叶主要通过“砍树”、
“刨疙瘩(刨树根)”“打草”、“搂柴”等办法获取,这些获取方式对植物地上及地
下部分都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为沙漠化的重要驱动因子。

60

50
40

30

20
10

0
树枝及
秸秆 畜粪 杂草 原煤
树叶
80年代 33.3 10.2 21.4 34.6 0.5
90年代 42.4 12.4 8.4 36.1 0.7
目前 50.2 16.3 10.2 22.4 0.9

图 6-3 燃料结构比例图

6.4.3.8 不同时期畜群结构变化

调查数据显示:该旗在牲畜结构、饲养方式、及饲草种类的比例在三个时期有不
同的趋向。其中,牛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农耕的工具逐步提高,

45
80 年代主要以牛为农耕的工具,发展到目前,取而代之的是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
的农耕工具。羊所占的比例,可分为绵羊和山羊两种类型。其中绵羊在三个时期相差
不大,80 年代略偏高;山羊则从 80 年代到目前呈现增长的趋势,原因在于山羊比起
绵羊,它的繁殖率要比绵羊高得多,而且居高不下的羊绒价格使当地农民无视草原承
载量而放肆地大规模放养山羊。但人们从没考虑过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据统计,一
只山羊能使 0.097~0.273 亩的牧场成为强度沙漠化土地,山羊适口性强,加之羊蹄刨
蚀破坏地表结构,造成草场风蚀沙化,山羊对草场的破坏是绵羊的 20 倍。不管是山
羊还是绵羊都是农牧民增加经济来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因为畜牧结构的比例失调,
牧民为了追求羊绒经济,放弃了破坏性小的品种畜牧。因此畜群结构也是土地沙漠化
的重要驱动因子。

50

40

30

20

10

0
牛的比例 绵羊的比例 山羊的比例 其它牲畜比
(%) (%) (%) 例(%)
80年代 47.2 31.2 7.7 14
90年代 39.8 28 15.8 16.4
目前 35.9 27.6 24.1 12.4

图 6-4 三个时期研究区的牲畜结构调查图

46
7 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研究表明,科尔沁近 20 年土地沙漠化发生逆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致,
短时间内,人类活动即能使大片草地变成农田和流沙,也能通过实施一定的治理措施
使其恢复。根据科尔沁地区沙漠化的现状,区域特征,使沙地的生态得到恢复与重建,
本文拟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7.1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
人口问题与资源的矛盾是引起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而土地退化是人口对土地
资源过度利用的表现,人口增长的影响也在前面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因此,控制科
尔沁地区人口数量是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恢复植被、重建生态环境的关键。同时
稳定的生态系统也需要高素质的人类群体来维持,由于科尔沁地区多为农牧民聚居
地,生活水平还较低,农牧民对沙漠化的保护意识还不足,因此有必要提高当地农牧
民科学文化水平,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广泛的环境保护宣传,使
农牧民认识到沙漠化防治与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牧民的保护意识。

7.2 制止乱采乱伐,有效控制牲畜数量
沙漠化植被是科尔沁地区的主要生态景观,其退化直接影响区域生态质量的稳
定。过去对耕地面积盲目扩大和乱采乱伐是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加剧不可忽视的影响因
素。建议要加大管护力度,凡对森林、草场、耕地等有破坏作用的开垦活动应坚决制
止,让其迅速转到生态环境建设上来。尤其是要制止对现有幼林的破坏,特别是在沙
漠中生长的灌木和草类,严禁对其乱采乱挖,加大执法力度。同时,我们知道研究区
牲畜数量的增加就会导致草场退化,超过当地草场可承受能力后,就会使草场退化成
沙地。因此,建议当地政府应当合理安排草场载畜量,限制牲畜数量的增长,以人工
建设草料基地来置换天然草场,使草场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从而控制草地向沙
化地恶性转化。

7.3 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田间道路不畅,水利设施陈旧,交通运输条件差已成为当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因素。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也为农村向前发展开
辟一条康庄大道。

47
7.4 政策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
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的是时期都与国家政策整密切相关,国家政策是一种根本性
的力量,国家不仅要正确的运用国家政策来影响和引导农牧民,还应当监督和控制其
他对农牧民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和适当的程度去影响农牧
民、从而使农牧民的行为更具理性、更有利农村和农民的持续发,国家应深化改革,
落实政策,把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虽然退
耕工程在研究区已实施多年,但是由于部分群众对退耕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认
识不明确,陡坡复殖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加大宣传力度的方式。这就需要
深入群众,实事求是地、生动形象地向当地农民展示退耕还林 7 年来取得的成就,还
可以通过算账对比,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退耕还林是富民工程,让他们充分认识
到退耕还林不仅是生态建设工程,同时也是生产习惯、经营模式和思想观念的一次变
革。另一方面也发现农户对现行的粮款补助并未真真落实。并建议国家对这一问题应
严加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方案,建立健全有效的推进机制,抓好跟踪问责。按
照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的原则,还应按照不同农户家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另一方
面,应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将生态效益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保护农户的基本权利不
受损害。真正让农民享有应该有的优惠政策。另外,村庄干部应加强管理的力度,使
禁牧的政策真真落实。
总的来说,今后应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成因,在半干旱以沙化的地区,应加强林
草的建设,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要相应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集约型的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才能建设良性的生态经济综合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
地系统的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

48
8 结论、讨论

8.1 结论
8.1.1 科左后旗近 20 年沙漠化土地时空分布特征

应用经验模型法,在地类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用分层分离的方法,提取沙漠
化土地的信息。通过分析统计其数据得出科左后旗近 20 年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分布格
局为:1989 年到 2007 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在减少,其中重度沙漠化、度沙漠化的
地面积分别减少了 225km2、3013 km2,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减少了 1.19%、
26.25%;而轻度沙漠化、未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 1819
km2、1419 km2,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了 15.84%和 12.36%。
沙漠化迅速扩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科左后旗的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和南部
浅丘甸农林牧区,沙漠化有轻度提高分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布全区域;轻度降低主要
分布在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强烈降低的区域比较少,只有零星分布,呈现出明显
的逆转趋势。

8.1.2 科左后旗近 20 年自然背景分析

运用科左后旗近 20 年气象统计数据,通过归一化反常系数来表征自然条件的变
化,得出近 20 年研究区的自然特征为,80 年代,降水量较高、气温较低、大风日数
相对较少。可以说,该旗是全球气候背景下的受益区。90 年代相对于 80 年代来说,
降水量较低,而气温则升高,大风天数在 1991~1995 年间达最高,1996~2000 年稍
有下降,但幅度不大。2000 年之后,降水持续在减少、气温持续在升高,气候因子
的变化应促进沙漠化的扩展,与沙漠化变化事实不符,表明此阶段沙漠化的变化与自
然环境相关性不大,而同期大风天数却明显减少,恰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治沙工程、
环保政策效应相一致,突出人文因素的主导作用。

8.1.3 人类驱动因子分析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PRA),基于农牧户访谈的基本信息以及人口、社会
经济统计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引起研究区沙漠化土地变化差异的人类驱动
力进行对比性研究,并通过选取适当的人类驱动力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根
据其思路要求和现有资料的有效性,选取 1989~2007 年近 20 年的 11 组统计数据作为
分析的原始数据,运用 SPSS 软件包对这 11 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得出相关矩阵、

49
特征根、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再对其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排序,
得出影响科左后旗 1989-2007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的综合驱动因子得分总趋势在逐年增
加;其中 1989 年到 1997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的综合驱动力得分为负值,1998 年之后
驱动力得分均为正值,表明近 20 年人类驱动因子对沙漠化土地变化的影响要大于自
然因素。
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人类驱动因子主要有总人口、人均 GDP、农牧民纯收入、
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国家政策等。而其中国家政策的作用较为突出,分析结
果显示,无论何时,国家政策因素直接决定了土地沙漠化变化的方向,不合理的政策
直接导致耕地的盲目扩张、草地减少和沙地增加;而合理的政策则使土地沙漠化发生
了逆转。社会经济、农村技术、农民文化素质等对土地沙漠化变化影响也很显著。在
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必然导致滥垦草地,滥伐林地;而文化素
质的提高以及农村技术的进步,可使农民能够摆脱仅靠扩大耕地获取经济收益的恶性
循环,国家有关保护耕地、改善环境的政策和法令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8.1.4 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力度、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制止乱采乱伐,
有效控制牲畜数量、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8.2 讨论
8.2.1 以村庄尺度的土地沙漠化驱动机制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土地沙漠化的变化受不同空间尺度的变量控制,不同尺度只能回答不同的问题,
而要恢复和重建科尔沁的生态环境,必须依据村庄里的农牧户行为的研究结果,从而
制定合理的措施。

8.2.2 注意数据的积累

对于土地沙漠化变化得驱动机制的研究需要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而小尺度的研究
的一个难点和障碍时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如本论文在做访谈的时候,对于 80 年
代的信息大多数农牧民都已忘记,未来要做好这方面工作的调查和记录。

8.2.3 结合多研究手段,加强模型研究

人类活动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模型的研究一直是土地沙漠化研究中的核心和
重点,涉及到农牧户的因子就更多更复杂,其研究必须结合 3S、社会调查访谈等多

50
种数据收集手段,全面分析人文驱动因子,尤其是那些虚拟的变量因子---政策因子,
其影响强烈且是最难定量的因素,怎样把难以定量的因子定量化并且如果能够引入更
好的模型,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51
参考文献

[1]李孝芳.荒漠化、沙漠化和干旱化名词释义及其在我国的应用[C]//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等编.中

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资源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3-26.

[2]UNCOD.Desertification: its cause sand consequences[M].Oxford: Pergamon Press,1997:1-10.

[3]王涛.中国沙漠与沙漠化[M].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16.

[4]朱震达,陈广庭,等.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4:18-20.

[5]殷成刚,胡俊达.半干旱地区及荒漠草原地带沙漠化特点形成过程及其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

2000(4):30-33.

[6]许炯心.土地利用变化对鄂尔多斯高原周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4,23(4):463-464.

[7]朱震达,土地荒漠化一 21 世纪全球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4,1(6):23-31

[8] 阿拉腾图雅等.科尔沁沙地近 50 年的人口发展研究,见:中国北方环保型农牧业与循环经济,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9]赵哈林等.近 40a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及其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中国沙漠,2000.6:l 一 6.

[10]李宝林等.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气候变异与土地荒漠化.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234 一 239.

[11]于永.对内蒙古自治区开荒与退耕政策的历史考察,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

[12]胡日查等,20 世纪初期哲里木盟蒙古族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蒙古学:2006,34(1)

[13]刘清泗.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30(4):504-510.

[14]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演变.地学前缘,1997,4(2):127-136.

[58]裘善文,李取生,夏玉梅.东北平原西部沙地古土壤与全新世环境变迁.第四纪研究,1992,

3:224-232.

[15]任国玉.中国东北沙地埋藏土壤的成因和环境指示意义.干旱区地理,1997,20(2):73-79.

[16]张柏忠.北魏以前科尔沁沙的的变迁.中国沙漠,1989,9(4):28-32

[17]张柏忠.北魏至金代科尔沁沙地的变迁.中国沙漠,1991,11(1):36-43.

[18]冯季昌,姜杰.论科尔沁沙地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4:101-120.

[19]赵哈林,黄学文,何宗颖.科尔沁地区农田土壤沙漠化演变的研究.土壤学报,1996,33(3):

242-248.

[20]乌兰图雅,雷军,玉山.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形成与演变研究进展.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

16(1):28-31.

52
[21]赵哈林,张铜会,赵学勇等.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沙质过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干旱区研究,

2002b,19(4):1-6.

[22]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周瑞莲.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5):739-746

[23]王蕾,哈斯.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研究进展.自然灾害学报,2004,13(4):8-14.

[24]郝成元.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驱动机制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5] Schlesinger WH,Reynolds J F, Cunningham G L etal. Biological feedbacks in global desertification.

Sciences, 1990, 247: 1043-1048.

[26]Tucker C J, Dregne H E, Newcomb WW.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Sahara desert from 1980

to 1990. Science, 1991, 253: 299-301.

[27] 朱震达, 王涛. 中国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纪研究, 1992, 2: 97-106.

[28] Reynolds J F, Smith D M, Lambin E F et al. Global sertification: building a science for dryland

development. Sciences, 2007, 316 (11): 847-251.

[29]朱震达, 三十年来中国沙漠研究的进展,地理学报,1979,2(34):305-314

[30]朱震达,刘恕,邸醒民.我国沙漠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若干问题,中国沙漠,1984,2

[31]朱震达,王涛,等.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 10 余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

地理学报,1990,4(45): 16~24.

[32]刘新民,赵哈林.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A].奈曼站论文集(1)[C].兰州:甘肃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3.

[33]董光荣等.中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沙漠化的成因.第四纪研究,1998(2):136-144.

[34]董光荣.中国沙漠化形成演化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483-489

[35] 邹受益,张景龙,冯政夫,等.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土地分析[J].中国沙漠,2001,21(1):76-78

[36]蒋德明,刘志民,寇振武.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2,

12(12):1695-1698.

[37]李爱敏,韩致文,许健,马绍休,黄翠华.21 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变化趋势,2006,

9(1):976—984.

[38]那音太,基于 3S 技术的 21 世纪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评价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内

蒙古师范大学,2008.

[39]杜子涛,占玉林,王长耀,宋广智.基于 MODISNDVI 的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动态监测,国土资

源遥感,2009 ,2.

[40]王涛,陈广庭,赵哈林等.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沙漠,2006,26

53
(4):507-716.

[41]董光荣等.中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沙漠化的成因.第四纪研究,1998(2):136-144.

[42]董光荣,吴波,慈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1999,19(4):318-332.

[43]SuYongzhong, ZhaoHalin. Soilro ertiesollowing ultivation nd non-grazing of asem-aridsandy

grassland in northern China[J].Soil and Research,2004,75(1):27-36.

[44]徐斌,赵哈林,刘新民等.不同放牧条件强度下沙质草场植物群落分异特征及沙漠化机理试验

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0(4):137-142.

[45]陈渭南; 董光荣; 董治宝; 中国北方土壤风蚀问题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地球科学进展,1995,

9(5):6—2

[46] 杨根生; 刘阳宣; 李长治; 温向乐. 沙漠化不同发育阶段的风沙特征——以科尔沁沙地南部

大青沟典型区为例 新疆环境保护, 1987,2(1).

[47]史培军,范一大,朱爱军,冀萌新,关妍,中国北方沙尘暴与气候因素关系分析,自然灾害

学报,2006,15(5):12—18

[48]方修琦,曾早早,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 年东北移民开垦

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6, 36 (7): 680~688

[49] 朱震达,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7,第 4 卷第 1~2 期:
213—219.

[50] 朱震达,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第四纪研究,1998,2:145—155.

[51]王乃昂,赵强,胡刚,等.近 2ka 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J].中国沙

漠,2001,21(1):95-100.

[52] Zhang Hong,Wu Jianwei. A preliminary study of oasis evo-lution in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J].Journal ofArid Environments,2003。

[53]王守春.10 世纪末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及其原因[J].中国沙漠,2000,20(3):238-242.

[54]任国玉.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近 3000 年来植被演化与人类活动[J].地理科学,1999,19(1):42-48.

[55]常学礼,鲁春霞.人类经济活动对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3,25(5):78-83.

[56]胡孟春,刘玉章,乌兰图雅等.科尔沁沙地土壤风蚀的风洞研究[J].中国沙漠,1991,11(1):22-29.

[57]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的成因、过程和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

2000,20(增刊):22-28.

[58]赵兴梁,杨根生.论北半球三大温带草原农垦与沙漠化的关系[J].中国沙漠,2002,22(5):446-451.

[59]崔海山,张柏,朱金花.松原市土地沙化机制及可持续发展模式[J].干旱区研究,2003,

20(4):312-316.

[60]宋豫秦,牛宁,曹淑艳.科尔沁沙地公众沙漠化意识调查报告[J].中国沙漠,1999,19(6):149-154.

54
[61]张宝慧,张瑞麟.我国北方沙漠化治理的行为模式与制度安排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11(4):94-97.

[62]张贯益.土地沙漠化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40(1):49-53.

[63]裘善文.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地理科学,1989,9(4):317-328.

[64]董光荣,金炯,李保生等.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沙漠,1994,14(1):1-9.

[65]Wi11iams.M.A.J.&BallingR.RJr(1995). Interaetion of desertifieationandelimate. London:Edward

Arnold. Wolfe, S.A,

[66]ImPaetofinerease daridityonsandduneaetivity in the Canadian Prairie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

(1997)36: 421-432

[67]Ehrlich P.R.and G.C.Daily, 1993 Population extinction and saving bio-diversity.Ambio, 22(2-3)

[68]Jeanne k, R.E.Kasperson and Turner B.L, 1985, Regions at risk comparisons of threatened

environments, tokyo, New York, Paris: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69]Turner B.L.II,W.C.Clark, R.W.Kates,J.F.Richards, J.T.Mathews and W.B.Mayer, 1990.The earth as

transformed by human action-global and regional changes in the biospher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70]刘新民,赵哈林,赵爱芬.科尔沁风沙环境与植被,科学出版社,北京,1996

[71]赵杰,科尔沁地区小尺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活动驱动力研究—以内蒙古尧勒甸子村为

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72]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3]张文彤, SPSS 统计分析高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9

[77]科左后旗统计局,科尔沁左翼后期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0-2008 年

[75]乌兰图雅,清代科尔沁的垦殖及其环境效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10(13):122-126.

[76]乌兰图雅,张雪芹.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的变迁. 地理科学,2001,21(3):230-235.

55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恩师乌兰图雅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设计、开题
到最后的审稿、定稿,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恩师
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回首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许多人的关心、帮助令我终生难忘,首先我要感谢我的
恩师乌兰图雅老师,她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育人
精神、谦虚谨慎的个人品格和平易近人的精神风范都深深影响着我,并且使我受益终
生。她渊博的学识和敏锐把握学科最新动态的能力令我敬佩万分,尽管她的研究工作
十分繁重,但总是抽出时间指导我的论文工作,并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恩师还为
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和参加会议的机会,使我能够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并向学术前辈们学习,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恩师在学术上的谆谆教侮和生活上的无
私帮助,使我感受了更多的温暖,在此,我向导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激。
感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的老师海春兴教授、银山教授、阿拉腾图雅教授、
包慧娟副教授、秦树辉教授、郝润梅教授在我开题时对我的论文提出的宝贵建议。
非常感谢我的师弟斯琴朝格图、师妹李燕、万高娃在做野外调查和访谈的时候给
我的热心帮助。同时感谢同班同学和同届同学在论文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的大力帮
助,才使的论文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最后我要感谢我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他们三年来对我的精神的鼓励和经济的支
助,感谢妹妹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一次次电话里传来的都是她的问候,虽然她比我
小,但她对我的关心却让我深受感动。我衷心地对所有给予我关心和支持的老师、同
学、朋友及家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孙万仙
2010.4.18

5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