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6

新版「土木401-112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重要變更及耐震設計相關細節專題演講
主辦單位: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2023 年8 月14 日

講題二:
鋼筋機械式續接及錨定

李宏仁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教授兼研發長
美國ACI 318J 接頭委員會委員
土木401規範委員會委員
Supported by
簡報大綱
• 現況與背景
• 鋼筋機械式續接與檢驗
• 預組預鑄新工法
• 鋼筋機械式錨定
• 結語與展望
近十年來新建大樓趨向於高樓化
 土地有限
 都市更新
 高樓大廈

• 每年核發高樓(21層以上)
使照超過150棟
• 其中多數為鋼骨鋼筋混凝
土構造,成本、工期都還
Taipei 2018 有再進步的空間
都市更新、合宜住宅、都市危險及
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 全台房屋稅籍住宅共891萬餘宅,平均屋齡約32年,全台屋齡
逾30年的老屋近450萬宅,六都中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的
老屋過半,台北市逾七成是老屋…

• 未來六都舊城區都更加上重劃區新建大樓,
趨向高樓建築是可預期的

海砂屋拆除重建
潤泰(新)雙子星15層樓 2019.07 台北
背景
• 我國RC設計規範以美國ACI 318規範為藍本更新
• 大樓慣用特殊抗彎構架SMF或二元系統
• 地處強震區、地質條件不佳、地震力效應大
• 建築師和消費者偏好較結實、緊湊的梁柱斷面
= RC構造鋼筋密度高導致組裝立和澆置困難,品質=?
理想(幻想) vs 現實


鉸 乙
區 級

中 乙 接
柱 級

淨 搭
1/2
高 接

塑 塑
鉸 鉸
區 區

6
特殊抗彎矩構架和結構牆鋼筋過密
(台灣) (美國)
Andrés
Lepage’s
Collection

以擴頭鋼筋取代彎鉤錨定
高強度鋼筋
降低密度

螺紋節鋼筋

(日本)
2014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符號與名詞定義
第三章 參考標準
第四章 結構系統要求
第五章 載重
第六章 結構分析
第七章 單向版
第八章 雙向版
第九章 梁
第十章 柱
第十一章 牆
第十二章 橫膈版
第十三章 基礎
第十四章 純混凝土
第十五章 梁柱與版柱接頭
土木401-110年4月初版 第十六章 構材間之接合部
第十七章 混凝土結構用錨栓
土木401-112年8月 第十八章 耐震結構物
內政部審議後修訂版 第十九章 混凝土:設計與耐久性要求
第二十章 鋼筋性質、耐久性及埋置物
第二十一章 強度折減因數
第二十二章 斷面強度
第二十三章 壓拉桿方法
第二十四章 使用性要求
第二十五章 鋼筋細節
內政部審議後修訂部頒版112 第二十六章 設計圖說及檢驗
年下旬公告113.1.1起實施
美日紐陸續開放490~550 MPa等級鋼
筋作為耐震結構用主要鋼筋
規範 耐震構架抵抗軸力、彎矩之縱向
鋼筋設計降伏強度最大值 𝑓𝑦
日本AIJ規範 (2010) 490 MPa (更高強度要特別認可)
紐西蘭NZS規範 (2006) 500 MPa
美國ACI規範 (2019) 550 MPa ( 2014版前為420 MPa)
我國新版混凝土結構設 550 MPa (現行規範為420 MPa )
計規範 (2021)
註:此表是耐震抗彎矩構架梁柱縱向主筋之最高設計降伏強度等級
橫向圍束箍筋之降伏強度等級為690 MPa。
強度提高、可選小一號或較少支鋼筋
• 550/420 = 1.31 強度提高三成
• 420/550 = 0.76 單位用量減少24%

鋼筋降伏拉力(kN)
鋼筋 鋼筋斷面
稱號 積(mm2)
Grade 420 Grade 550 Grade 690
#7 D22 387 163 213 267
#8 D25 507 213 279 350
#9 D29 647 272 356 446
#10 D32 814 342 448 562
#11 D36 1007 423 554 695
#12 D39 1219 512 670 841
台北某23層大樓地下室柱斷面設計例
原設計
𝑓𝑐′ = 42 MPa (420 𝑘𝑔𝑓/𝑐𝑚2 )
𝑓𝑦𝑡 = 420 MPa (4200 𝑘𝑔𝑓/𝑐𝑚2 )
尺度 110 cm  110 cm
主筋 56支D32鋼筋 主筋比 3.8 %
箍筋D13@10cm, 𝑨𝒔𝒉 /𝒔𝒃𝒄 = 1.0 %

56 – D32 56 – D29 (SD550)


(SD420) 或
44 – D32(SD550)
鋼筋量節省約 1/4
鋼筋續接之必要性
• 鋼筋廠庫存 18 m
• 拖板車運輸 9~12 m
• 徒手施工 6~9 m
鋼筋續接之種類
•搭接(Lap splices)
-適合小號鋼筋,大號鋼筋搭接長度過長,不適合
•銲接 (Gas welding)
-銲接高溫會使鋼筋局部變脆而影響強度與韌性
-增進銲接性鋼筋W、合適銲接程序、技術人員…
-以目前國內之施工環境,鋼筋銲接品質控制不易
•機械式續接 (Mechanical splices)
-大號鋼筋續接之最佳選擇(強度、韌度、經濟)
搭接長度正比於𝒇𝒚 𝝍𝒈 和𝒅𝒃
甲級 𝒇𝒚 𝝍𝒕 𝝍𝒆 𝝍𝒈 乙級
𝒇𝒚 𝝍𝒕 𝝍𝒆 𝝍𝒈
ℓ𝒔𝒕 = 𝟏. 𝟎𝝍𝒈 ℓ𝒅 = 𝒅𝒃 𝟏. 𝟑𝝍𝒈 ℓ𝒅 = 1.3 𝒅𝒃
′ ′
5.3𝝀 𝒇𝒄 5.3𝝀 𝒇𝒄

〔公制單位〕

乙級搭接長
(db)

+114%
+50%

混凝土抗壓強度 (kgf/cm2)
依新版規範表25.4.2.3 簡算法
18.4.4 縱向鋼筋

18.4.4.3 機械式續接須符合第18.2.7節之規定,銲接續接則須符合第18.2.8節之規定。搭接
續接僅容許於構材中央1/2淨高內,並應設計為拉力搭接,且應被圍封於符合第18.4.5.2節
與第18.4.5.3節之橫向鋼筋內。

塑 塑
鉸 全 鉸
區 長 區
配 續
中 乙 置 非塑鉸區 接
柱 級 緊
央 可放寬 器
淨 搭 密
1/2 箍筋間距
高 接 圍


塑 箍 塑
鉸 筋 鉸
區 區

M-diagram

(a) 耐震柱主筋容許搭接位置 (b) 柱受地震側向變位與彎矩分佈圖 (c) 耐震柱主筋續接例


420 MPa 鋼筋乙級搭接長度損耗成本
乙級搭接長度 (cm)
號數 #8 #10 #11
D25 D32 D36
61db 155 196 218 鋼筋單價以24元/kg估算
55db 140 177 197
乙級搭接成本 (元)
50db 127 161 179
#8 #10 #11
D25 D32 D36
61db 148 301 414
若是550MPa鋼筋搭接 55db 133 272 373
長度是上表的1.5倍 !!
一個續接器才多少錢? 50db 121 247 339
某23層大樓地下室柱斷面例 (𝑷𝒖 =0.50𝑨𝒈 𝒇′𝒄 )
原尺度 110 cm  110 cm、設計𝑓𝑐′ = 42 MPa (420 𝑘𝑔𝑓/𝑐𝑚2 )
56 支 D32 (SD420) 56 支 D32 (SD420) 44支 D32 (SD550)
主筋比 3.8% 主筋比 3.8% 主筋比 3%

橫向鋼筋 D13@10 cm 𝑓𝑦𝑡 = 420 MPa (4200 𝑘𝑔𝑓/𝑐𝑚2 )


𝑨𝒔𝒉 𝑨𝒔𝒉 𝑨𝒔𝒉
= 𝟎. 𝟎𝟏𝟎 = 𝟎. 𝟎𝟏𝟖𝟕 = 𝟎. 𝟎𝟏3𝟕
𝒔𝒃𝒄 𝒔𝒃𝒄 𝒔𝒃𝒄
𝑓′
≥ 0.09 𝑓𝑐 = 0.009 ≥
𝑓𝑐′
0.09 𝑓 & 0.2𝑘𝑓 𝑘𝑛 𝑓
𝑃𝑢
= 0.0125 →0.0127
𝑦𝑡
𝑦𝑡 𝑦𝑡 𝐴𝑐ℎ

滿足前版規範要求 但新版規範要求,𝑷𝒖 >0.30𝑨𝒈 𝒇′𝒄 每支主筋都要勾


結語
 使用高強度鋼筋、減少主筋支數(也省繫筋)
 機械式取代搭接、T 頭取代彎鉤
 省料、省工、省時
 續接性能需要品質保證 20.2.1.6 擴頭竹
節鋼筋應符合
相關規定

26.6.5 機械
式續接檢驗
相關規定
簡報大綱
• 現況與背景
• 鋼筋機械式續接與檢驗
• 預組、預鑄新工法
• 鋼筋機械式錨定
• 結語與展望
常用之續接器
圖片摘自ACI 439.3R-07報告

鋼筋車削錐拔螺紋接頭 不推薦,強度不足,見下頁投影片

冷鍛擴頭滾牙螺紋接頭 熱鍛擴頭鋼筋及直螺紋續接套管

摩擦銲接續接器(平牙)

最常見

摩擦銲接續接器(錐牙)
1990s或更早期續接器品管不嚴謹
鋼筋車削錐拔
螺紋接頭
(不推薦)

2016.0206.美濃地震後照片

1999.0921.集集地震後照片
(蔡萬來提供) (杜怡萱教授提供) 2
續接強度不足、鋼筋滑脫拔出破壞

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現場清理之鋼筋續接接頭照片(蘇模原技師提供) 3
摩擦銲接續接器
摩擦銲接續接器
 摩擦銲接續接器之製造影片1 •可銲鋼筋、不限節形

 摩擦銲接續接器之製造影片2 •摩擦壓銲續接器
•續接時須用扳手轉動鋼筋
-柱主筋又長又重,施工困難
-梁主筋受模版阻礙,施工困難
-較不適合預組、預鑄工法
以扭力板手旋緊否?

【工程會 施工綱要規範 第03210章V5.0 】


2.2.3 (5) D.螺紋接合之扭力試驗:
鋼筋經加工具有螺紋之接頭,應依製
造商建議之扭力值在工地現場鎖緊,
在箍筋及繫筋未綁紮固定之前,由工
程司以扭力板手抽驗,其扭力值應大
於製造商之建議值,抽驗數量不得低
於該批產品數量之[15%][ ],不
2019/11/07 合格部分須鎖緊至扭力值之外,另再
加倍抽驗直到合格為止。
預組、預鑄工法用續接器和續接套管

Coupler for thread-like deformed


reinforcing bars

螺紋節鋼筋續接器 砂漿填充式續接套管
螺紋節鋼筋續接器及錨定頭

戶田建設
預鑄梁主筋續接例
TTK 提供

①預鑄樑到接合處 ②續接器接合

③螺栓固定 ④砂漿注入充填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符號與名詞定義
第三章 參考標準
第四章 結構系統要求
第五章 載重
第六章 結構分析
第七章 單向版
第八章 雙向版
第九章 梁
第十章 柱
第十一章 牆
第十二章 橫膈版
第十三章 基礎
第十四章 純混凝土
第十五章 梁柱與版柱接頭
土木401-110年4月初版 第十六章 構材間之接合部
第十七章 混凝土結構用錨栓
土木401-112年8月 第十八章 耐震結構物
內政部審議後修訂版 第十九章 混凝土:設計與耐久性要求
第二十章 鋼筋性質、耐久性及埋置物
第二十一章 強度折減因數
第二十二章 斷面強度
第二十三章 壓拉桿方法
第二十四章 使用性要求
第二十五章 鋼筋細節
內政部審議後修訂部頒版112 第二十六章 設計圖說及檢驗
年下旬公告113.1.1起實施
CNS 15560 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方法
夾具

量測續接處外鋼筋 L2
伸長率之標距 L3
L1

伸長計1
Lg =量測軸向變形及
鋼筋續接器 滑動量之標定長度
或續接套管
伸長計2
L1
量測續接處外鋼筋
伸長率之標距 L3 L2 = 夾具至續接處之淨距
L1 = 1至 3倍鋼筋標稱直徑
L2 < 7倍鋼筋標稱直徑
L3 = 3倍鋼筋標稱直徑
夾具
圖R26.6.5.2(a) 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裝置
5
新版規範
26.6.5 機械式續接
26.6.5.1 檢驗頻率
a) 鋼筋機械式續接檢驗包含施工前性能試驗及施工中品質檢驗。
b) 鋼筋機械式續接施工前應出具最近試驗室辦理相同製造廠同型
號續接組件之性能試驗合格報告,並經監造單位核准。
c) 鋼筋機械式續接施工期間施工廠商應全數作執行外觀檢查,並
依下表辦理工地取樣執行26.6.5.2節之試驗。

表26.6.5.1 鋼筋機械續接施工期間最低取樣頻率
第三類(SA級)或第二類(A級) 第一類機械式續接(B級)
試驗項目
機械式續接取樣頻率 取樣頻率
單向拉伸及
1/100 1/100
滑動試驗
重複負載及
不適用 1/1000
滑動試驗
高塑性反復
1/1000 不適用
負載試驗
新版規範
26.6.5 機械式續接
26.6.5.1 檢驗頻率

d) 工地取樣須具有代表性,應由工地內已完成加工之鋼筋及續接
組件中抽樣,並在工地比照實際施工程序完成組裝,送試驗室
試驗合格後再澆鑄混凝土。
e) 工地取樣試驗結果不符26.6.5.2節規定時,應依CNS 2608之規
定進行重驗,如重驗結果符合規定時,該批續接組件視為合格
。若重驗結果仍不合格時,該批續接組件應予以拒收。重驗以
一次為限。
f) 外觀檢查應包括位置、型式、密合度、同軸度等項目。
新版規範
26.6.5 機械式續接
26.6.5.2 允收準則
a) 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應依CNS 15560之規定辦理,
惟指定負載、加載反復週次及循環週次等應依本
節規定辦理。
b) 續接試體準備及裝置依CNS 15560規定辦理,續接
試體在進行試驗前不得預拉。
c) 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合格標準如表26.6.5.2所列。
d) 除非另有規定,試體破壞模式如斷裂位置或鋼筋
拔出等不作為等級判別或拒收之理由。
e) 高塑性反復負載試驗過程如發生試體挫曲之現象
,該試驗視為無效而非試體不合格。
續接器檢驗準則 與03210章V5.0有差異

表26.6.5.2 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性能合格標準 〔新版規範適用高強度鋼筋〕


合格標準
試驗項目
加載程序 指標 第三類 第二類 第一類
(頻率)
(SA級) (A級) (B級)
抗拉強度 ≥ 1.25𝑓𝑦 且 ≥ 𝑓𝑢 ≥ 1.25𝑓𝑦 且 ≥ 𝑓𝑢 ≥ 1.25𝑓𝑦
單向拉伸及 殘留滑動量 𝛿𝑠 1𝑐 ≤ 0.3 mm ≤ 0.3 mm ≤ 0.3 mm
滑動試驗 0→0.95𝑃𝑦 →0.02𝑃𝑦 ≥9%,鋼筋尺度
→拉至破壞 續接處外鋼筋之伸長 D32以下
(1/100) ≥ 4% ≥ 2%
率[1] ≥6%,鋼筋尺度
D36以上
抗拉強度 不適用 不適用 ≥ 1.25𝑓𝑦
重複負載及 0→(0.95𝑃𝑦 ↔0.02𝑃𝑦 )×30回 滑動量 𝛿𝑠 30𝑐 不適用 不適用 ≤ 0.3 mm
滑動試驗
(1/1000) →拉至破壞 續接處外鋼筋之伸長
不適用 不適用 ≥ 2%
率[1]
抗拉強度 ≥ 1.25𝑓𝑦 且 ≥ 𝑓𝑢 ≥ 1.25𝑓𝑦 且 ≥ 𝑓𝑢 不適用
滑動量 𝛿𝑠 16𝑐 − 𝛿𝑠 1𝑐 ≤ 0.3 mm ≤ 0.3 mm 不適用
0→(0.95𝑃𝑦 ↔ -0.5𝑃𝑦 )×16回
高塑性反復 滑動量 𝛿𝑠 24𝑐 ≤ 0.9 mm ≤ 0.9 mm 不適用
→(n𝛿𝑦 ↔ -0.5𝑃𝑦 )×8回
負載試驗 滑動量 𝛿𝑠 32𝑐 ≤ 1.8 mm 不適用 不適用
(1/1000) →(2n𝛿𝑦 ↔ -0.5𝑃𝑦 )×8回
≥9%,鋼筋尺度
→拉至破壞[2] 續接處外鋼筋之伸長 D32以下
≥ 4% 不適用
率[1] ≥6%,鋼筋尺度
D36以上
[1]續接處外兩側鋼筋伸長率之較大值。

[2]見下頁投影片。
SD550
續接處外鋼筋拉斷或伸長率達
9%(#10以下)或 6%(#11以上)

SD420W
Table 2. Seismic loading protocols for simulating moderate and violent earthquakes.
ISO15835-2:2009 JSCE 2007 Modification in Taiwan
Category Tensio
Comp. Cycles Tension Comp. Cycles Tension Comp. Cycles
n
S1 or A—
0.90𝑓𝑦 0.5𝑓𝑦 20 0.95𝑓𝑦 0.5𝑓𝑦 20 0.95𝑓𝑦 0.5𝑓𝑦 16
elastic cyclic
S2 or SA— 2𝜀𝑦 0.5𝑓𝑦 4 2𝜀𝑦 0.5𝑓𝑦 4 n𝜀𝑦 0.5𝑓𝑦 8
inelastic
5𝜀𝑦 0.5𝑓𝑦 4 5𝜀𝑦 0.5𝑓𝑦 4 2n𝜀𝑦 0.5𝑓𝑦 8
cyclic
inelastic
inelastic cycles
Stress cycles Fracture strength >
elastic specified tensile strength
cycles

0.90 or 0.95fy

16 or 20 cycles

高塑性反復負載試驗
2ey or ney 5ey or 2ney Strain
0.50fy 4 or 8 cycles
4 or 8 cycles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Four beams tested by To and Moehle (2020)

T/Y=1.48 T/Y=1.26 T/Y=1.17 T/Y=1.38

56.2cm
56.2cm

56.2cm
56.2cm

61cm
61cm

61cm
61cm
6-#8 6-#8 6-#8
8-#9

#4 #4
#4 #4

34.3cm 34.3cm 34.3cm 34.3cm

SBH60 SBH60 SBH100 SBL100


SBH100 SBM100

SBL100 SBM100

To, D. V.; and Moehle, J. P., "Special Moment Frames with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Part 1:
Beams," ACI Structural Journal, V. 117, No. 2, 2020.
Plastic Hinge Length Method

𝜀𝑦
𝜙𝑦 =
𝑑 − 𝑐𝑦

𝜀𝑠
𝜙𝑢 =
𝑑−𝑐
Figure 2. Plastic hinge model with the idealized curvature at the yield and ultimate states.
𝜙𝑦 𝐿2𝑠
∆= ∆𝑦 + ∆𝑝 = + ∆𝑣,𝑦 + ∆𝑠,𝑦 + 𝜙𝑢 − 𝜙𝑦 ℓ𝑝 𝐿𝑠 − 0.5ℓ𝑝
3
𝑉𝑦 𝐿𝑠 𝑠𝑙𝑖𝑝 𝑓𝑦2 𝑑𝑏 𝐿𝑠 𝑑𝑏 𝑓𝑦
∆𝑣,𝑦 = ∆𝑠,𝑦 = 𝜃𝑠𝑙𝑖𝑝 𝐿𝑠 = 𝐿𝑠 = = 𝜙 𝐿
𝐴𝑣 𝐺𝑒𝑓𝑓 𝑑 − 𝑐𝑦 8𝐸𝑠 𝑢𝑏 𝑑 − 𝑐𝑦 8𝑢𝑏 𝑦 𝑠
Δ
【Moment-Curvature-Displacement Analysis】

12
Figure 3. Plastic hinge model predictions (red) and the lateral load–deformation
curves (blue) tested by To and Moehle [54]: (a) Specimen SBH60; (b) Specimen
SBH100; (c) Specimen SBL 100; (d) Specimen SBM 100.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Figure 4. Modeled (red) and measured (blue) strain development of the longitudinal
bar at the critical beam–joint interface: (a) Specimen SBH60; (b) Specimen SBH100;
(c) Specimen SBL 100; (d) SBM 10.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Moment-Curvature-Displacement Analysis
Example: B_60×90_28_420_2.0_1.0

𝑐 𝑐 𝑐

𝜀𝑠 𝜀𝑠 𝜀𝑠
yelding 2% D.R. 3% D.R. 22
Figure 7. Relationships of the modeled bar strain at critical section versus drift ratio
for (a) Simulated 72 beams with Grade 420 (red), 550 (blue), and 690 (green) bars.
(b) Simulated 81 columns with Grade 420 (red), 550 (blue), and 690 (green) bars.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Figure 9. Effects of changing the bar 𝑓𝑦 and sizes for the three beam sections
reinforced with Grade 420 (red), 550 (blue), and 690 (green) bars with similar moment
strengths.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Figure 10. Effects of changing the bar 𝑓𝑦 and sizes for the three column sections
reinforced with Grade 420 (red), 550 (blue), and 690 (green) bars with similar moment
strengths.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8回
軸 8回

16 回

0.95Py

ny 2ny 軸向變形量


 0.5Py 第32回測取之
第24回測取之 當次滑動量 s
s16c 當次滑動量 s
32c
24c
加載至0.95P y ,反向加壓至 -0.50P y ,
重複16回到標稱零載重之殘留滑動量 高塑性反復負載試驗

Bar Grade 420 550 690

n 6 5 4
(𝑛𝛿𝑦 ) Target 0.0126 0.0138 0.0138

(2𝑛𝛿𝑦 ) Target 0.0252 0.0275 0.0276


Lee, H.-J.; Chang, T.-Y.; Chen, C.-C.; and Lin, K.-C.,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Nonlinear
Strai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plice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 Materials, 16(12), 2023.(http://www.mdpi.com/1996-1944/16/12/4444)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李宏仁等人(2020)
高強度鋼筋機械式續接性能合格標準及驗證研究
Mechanical Coupler or Sleeve
Grade Samples Category
Producer Type Bar Size
#8 (D25) 3 SA
550 C.C. Figure 11a
#10 (D32) 3 SA
550 T.H. Figure 11b #11 (D36) 3 SA
550 B.L.C. Figure 11b #11 (D36) 3 SA
550 T.H. Figure 11c #11 (D36) 3 SA
#12 (D38) 12 SA
550 T.T.K. Figure 11c
#13 (D41) 12 SA
550 T.T.K. Figure 11d #13 (D41) 12 A
690 T.H. Figure 11c #10 (D32) 3 SA
690 R.T. Figure 11c #10 (D32) 3 SA
#12 (D38) 12 SA
690 T.T.K. Figure 11c
#13 (D41) 12 SA
#10 (D32) 6 SA
690 R.T. Figure 11d
#10 (D32) 6 B
690 T.T.K. Figure 11d #13 (D41) 12 A

4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李宏仁等人(2020)
高強度鋼筋機械式續接性能合格標準及驗證研究

49
Figure 12. Typical elastic and inelastic cyclic responses of tested samples [38].
Type 3 (SA) Test results
 9%,鋼筋尺
續接處外鋼筋 度D32以下
之伸長率 [1]  6%,鋼筋尺
度D36以上
18.2.7 特殊抗彎矩構架與特殊結構牆之機械式續接
18.2.7.1 機械式續接應分為(a)、(b)或(c)類:
(a) 第一類-符合第25.5.7節及第26.6.5節規定之機械式續接。
(b) 第二類-符合第25.5.7節及第26.6.5節規定且能使被續接鋼筋發
展至規定抗拉強度之機械式續接。
(c) 第三類-符合第25.5.7節及第26.6.5節規定且能使被續接鋼筋發
展至規定抗拉強度並承受多次反復非彈性應變之機械式續接。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續接性能分級
(B級) (A級) (SA級)
抗拉強度 ≥ 1.25𝑓𝑦 ≥ 1.25𝑓𝑦 ≥ 1.25𝑓𝑦
且 ≥ 𝑓𝑢 且 ≥ 𝑓𝑢
續接組件與母 強度 ○ ○ ○
材鋼筋之對比 變形(滑動量) ○ ○
韌性(伸長率) ○
地震時鋼筋可能降伏區域 禁止使用 有條件使用 無條件使用
○表示性能與母材鋼筋相近。
第25章 鋼筋細節
25.5.7 受拉或受壓竹節鋼筋之機械與銲接續接
25.5.7.1 機械或銲接續接應發展其抗拉或抗壓強度至少達鋼筋1.25fy
之強度。
25.5.7.2 鋼筋銲接須符合第26.6.4節規定。
25.5.7.3 除第25.5.7.4節之規定外,機械或銲接續接位置不須錯開。
25.5.7.4 受拉構材之鋼筋續接,應依第25.5.7.1節規定使用機械或銲
接續接,相鄰鋼筋之續接至少須錯開75 cm。

第18章 耐震結構物
18.2.7.2 除第三類機械式續接外,其他機械式續接應不使用於特殊抗
彎矩構架之梁或柱接頭面起算兩倍構材深度範圍內,或因側向位移
超過線性行為範圍外時,導致鋼筋可能降伏之臨界斷面處起算兩倍
構材深度範圍內,但容許使用於柱構材中央1/2淨高內。除第18.6.2.1
節(c)所述外,第三類機械式續接應可使用於任何位置。
場鑄混凝土造構架鋼筋機械續接位置
第一類(B級) 第二類(A級) 第三類(SA級)

B級 A級 SA級
錯置75 cm 必須* 鼓勵 鼓勵
2h 範圍內 禁止使用 禁止使用 允許使用**
53
* 25.5.7.4節,受拉構材
** 18.2.7.2節,新版規範(2021)
預場鑄混凝土造構架鋼筋機械續接位置
第一類(B級) 第二類(A級) 第三類(SA級)
強接合部 韌性接合部
強接合
臨界斷面
塑鉸區

接合長度
梁與柱接合
強接合
臨界斷面
塑鉸區

接合長度
梁與柱接合

塑鉸區 接
臨界斷面 合

強接合

柱與基礎接合 54

新版規範(2020),18.6.2節
SA級續接性能等同一段連續的鋼筋,
故SA級續接器可以使用於任何位置,
得不必隔根錯開配置

2023/8/11 55
簡報大綱
• 現況與背景
• 鋼筋機械式續接與檢驗
• 預組、預鑄新工法
• 鋼筋機械式錨定
• 結語與展望
鋼筋組立工法之改良 最經濟
經濟、快速、
品質
工法 傳統
比較 預組工法 預鑄工法
現場組立
混凝土 工廠預鑄構件
現場一體澆置 現場一體澆置
/模板 現場澆置接合部
搭接 搭接 套管式續接
鋼筋續接
螺紋式續接 螺紋式續接 螺紋式續接

人力 多 中 少

工期 慢 中 快

主筋支數要減少易於機械續接 高強度鋼筋!

TOTAL COST DOWN !! 總成本降低


預組工法
• 預組、吊裝、續接
• 省工、省時

2019/11/07
預鑄建築工法之演進 Stage I

Watanabe (2007)
預鑄建築工法之演進 Stage II

2014. Tokyo
參考日本都市更新經驗

The Tokyo Towers, 2008年完工時為日本最高 New RC 預鑄工法


(58F, 192m)之New RC住宅

(都市再生開發案)

61
簡報大綱
• 現況與背景
• 鋼筋機械式續接與檢驗
• 預組、預鑄新工法
• 鋼筋機械式錨定
• 結語與展望
以錨定頭鋼筋取代彎鉤收尾

SD 420 鋼筋,分兩層排列,鋼筋彎鉤無
處伸展,鋼筋壅塞間距不足,注意第二
段筋根本沒伸入接頭!!

2023/8/11 63
台灣常見的擴頭鋼筋型式 (林克強 2021)

摩擦 摩擦銲接
銲接 螺牙接合 擴頭滾牙 砂漿或樹酯填充
無滑動

(林克強2021)
20.2.1.6 擴頭竹節鋼筋應符合表20.2.1.6及相關規定。

表20.2.1.6 擴頭竹節鋼筋之機械性質
加載程序[1] 指標 HA級合格標準
≥ 1.25𝑓𝑦
抗拉強度
0→0.67𝑃𝑦 →0.02𝑃𝑦 且 ≥ 𝑓𝑢
→拉至破壞 接合處殘留滑動量
≤ 0.3 mm
𝛿𝑠 1𝑐
[1]無滑動疑慮者可直接拉至破壞。

解說:
我國尚無擴頭竹節鋼之CNS標準,機械性質試驗可參考美國ASTM A970或台灣混凝土
學會(2011)鋼筋混凝土用錨定頭規範。表20.2.1.6是參考國內最新試驗數據所訂之最低
標準,檢驗頻率和取樣方式可參考26.6.5.1節。設計者亦可參考其他相關規範如日本土
木學會鉄筋定着・継手指針(2007)或ISO 15698 (2012 ) 以擴頭竹節鋼筋埋置於混凝土
之拉拔試驗替代。
滑移量試驗數據 (林克強 2021)

60000

50000

40000
kgf

30000
D32 690-0.95
20000 D32 690-0.70
10000
0.02Py
0.3mm
0
0 0.3 0.6 0.9 1.2 1.5
mm

0.2087 mm 0.3642 mm 66
抗拉強度試驗結果 (林克強 2021)
80000

60000 0.95Py 0.7Py


kgf

40000
0→0.95𝑷𝒚 →0.02𝑷𝒚 0→0.70𝑷𝒚 →0.02𝑷𝒚
20000
→拉至破壞 →拉至破壞
0
0 10 20 30 40 0 10 20 30 40
mm mm

67
續接器取代搭接、錨定頭取代彎鉤
• 省料
• 省工
• 性能更好

2023/8/11 68
梁主筋以彎鉤錨定於接頭須彎轉入接頭
• 現行規範

• 新版規範草案修訂

正確作法 新版規範明訂禁止 69
Locations of the heads (or hooks)
(ACI 352R-02, 4.5.3.2)
簡報大綱
• 現況與背景
• 鋼筋機械式續接與檢驗
• 預組預鑄新工法
• 鋼筋機械式錨定
• 結語與展望
結語與展望
• 預鑄工法:工廠化製造+模組化施工
• 如期、如質、如度
• 提高建築工程品質、減少環境汙染
• 國內依循規範文件也已完成,預鑄實績將
越來愈多
New RC 計劃
• 新材料 (節能省材)
• 新工法,新技術 (高層RC建築)
• 都市更新

能源

73
鋼筋形狀
為配合續接器使用,外型應軋製成螺紋節,其
軸線方向無脊,且節以螺紋方式,沿鋼筋全長
方向,依規定之間隔連續分佈

注射砂漿填滿間隙
續接器 定位螺帽
錨定頭
74
砂漿性能要求
 高強度
7天抗壓強度60 N/mm2以上,期望值80
N/mm2
 高流度
可以手工具注射填充,不須幫浦
 無收縮(微膨脹)
填滿間隙
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

7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