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135~152 頁,2014 年 9 月,秋季號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pp.135~152, Sep. 2014, Autumn
A Study on the SpatialDOI: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10.3966/101632122014090089008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繆遠* 邱上嘉**
關鍵字:境,聚落,文化意涵,空間形構
摘 要
「境」是本土文化中特殊的社會空間現象,在臺閩地區的漢人傳統聚落中存在已久。在過往的研究中,以
「境」做為研究的客體已被廣泛地運用於各學術領域,但卻少有將其當作研究的主體,並探討其聚落空間形構。
本文企圖以傳統聚中的「境」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探究「境」的聚落空間形構。首先從中華傳統文化的詞源學
切入,討論「境」的語源及變遷的過程中所蘊含之空間概念,並結合地域信仰的文化現象,解析民間信仰中所
認知的「境」之聚落空間。其次,藉由整理以往有關「境」的歷史與類型研究,歸納「境」的不同形成原因,
並實地於福建閩東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探究其形構上的差異,探討其空間形塑之現象與模式。歸納「境」的聚落
空間形構法則包括:(一)基於文化意蘊基礎上的客觀環境與主觀心境之融合;(二)民間信仰的空間認知所構
築,是世俗、神聖空間,及其二者相互疊加轉化;
(三)由上而下權力意志之行政空間契合,以及由下至上民間
社會關係之整合;(四)社會關係結構的異同,形成聚落空間組團的分化與聚合。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


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Yuan Miao * Shang-Chia Chiou **
KEYWORDS: Ching, Human Settlement, Cultural Signification, Spatial Morphology
ABSTRACT
Ching serves as a socio-spatial phenomenon that specifically occurs in the local culture, and is one lasting in the
Han community between the Taiwan and Fujian areas. First,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word ching underlying the
spatial concept in the evolving historical trans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etymology. Also, the regional
belief of the cultural phenomena would be fused to analyze the settlement space under the ching discourse of local
beliefs. Second, through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ching history and topology, the paper proposes different
causes of ching, and undertakes fieldwork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probe the phenomena and
models of social formation. The existing settlement that goes with the ching concept will be examined as a case study
in order to conclude the settlement formula of social formation: (1) the fusion between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subjective mentality under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2) the spatial cognition of the folk beliefs fused by layers of
secular and sacred spaces; (3) the top-down power of the administrative space and the bottom-up folk social relations;
(4)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social structure that form the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ettlement spatial
groupings.

收件日期:2013.09.18;接受日期:2014.04.30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通訊作者 Email: qq28256@gmail.com)
Ph.D. Candidate,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暨研究所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Design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DOI: 10.3966/101632122014090089008

135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前言
「境」的概念意涵在不同領域中各具有其不同面
「境」是本土文化中特殊的社會空間現象,在臺
向的詮釋成果。廣義建築學領域,藉由具象建築物
閩地區的漢人傳統聚落中存在已久。在民眾的認知
及其廣義範疇所包涵之實體構築物環境,討論具象
中往往兼具不同面向的空間釋義:一方面,由具象
客觀存在於城鄉聚落的社區單元-「鋪境」(林志森
實質的建築,道路,街區所構成,作為社區單元是
等,2011)。從文化人類學面向,則探討民間信仰認
顯性客觀環境的生存場域(site)。在清末臺南府城,
知中的神聖空間-「境域」(李豐楙,2010)。或是
「境」是「段」以下的城市區劃層級,與有形的構築
社會學範疇,則是基於社會團體組織與機構制度探
介面:段、街、巷,共同構成城市的空間級序(江慶
究「聯境」組織(石萬壽,1985)。因此,「境」的
琳等譯,1991)。元代福建泉州城區,也已出現「隅
空間現象實難以從單一面向的物質或非物質層面探
→圖→鋪→境」的明確地塊區劃。。另一方面,「境」
討,而是具有融合主客二元概念之複合意義。對於
又是抽象概念的神聖領域(domain)。在民眾「合境
「境」這樣具有本土傳統文化特色的空間概念,在以
平安」的訴求下,藉由繞巡境、安五營等民俗儀式,
往的研究中鮮少有聚焦於解析其多元的空間概念,
達成神力護佑的領域範圍(李豐楙,2010),隨著生
更遑論對於空間結構的深入探究。此外,過去雖有
存環境的改變,透過繞境路線的變化和安營數量的
針對臺灣地區「境」的相關調查研究,如繞境、王醮
增減,形成相對變化隱性的境域邊界,因此「境」亦
等方面的考察,但卻缺少對大陸原鄉個案的比較與
是主觀精神世界所認知的神聖空間。
分析。因此,本研究基於上述的背景,希冀填補此
如何解讀「境」在聚落空間中所呈顯的意涵與結
一方面的空缺。
構?其空間文化現象表徵背後的形構法則又是如
何?在以往學界有關的研究中鮮少有對此進行系統 1.2 研究方法與目的
性的深入探討。單從空間文化表徵來看,「境」是民
本研究首先從詞源學的研究取向切入,探討
眾以現實生存環境為基礎,憑藉信仰儀式定義的抽
「境」的詞義意涵及其演變過程中所形塑的空間概
象神佑範圍,進而呈現出理想生活世界情形的存
念。並透過歷史研究與文獻解析中國傳統文化與哲
在。因此,在過去的研究中經常認為「境」的空間形
學中,以「境」為核心的重要文獻及主要研究成果,
構,即是世俗生活場域與神聖庇護領域的圖層疊
並從文化意涵的層面詮釋「境」的空間概念。其次,
加,亦或是抽、具象二元空間的融合。但是在本研
以臺閩地區地方誌中有關「境」的記載為線索,進行
究進行之初,透過過去有關「境」的研究成果進行重
福建閩東地區的田野調查,探討不同類型「境」的空
新梳理,並經由同源文化的福建地區進行田野調查
間現象表徵及其結構。最後,進一步由居住社區之
及對比後發現,「境」在不同時空場景條件下形成明
「境」探究其潛在的空間觀,並解析其空間的形構模
顯相異的空間形構特徵,因此認為對於「境」空間概
式與形構法則。
念的探討,實不宜僅侷限於從單一學術領域進行概
括性的定義。 二、文獻回顧
本研究試圖以居住社區層面之「境」為介質,探
2.1「境」空間形成的歷史研究
討聚落的空間形構。針對其所蘊含的空間文化屬
性、形成聚落的類型差異提出探討,希冀釐清相關 作為社區之「境」的空間概念與現象之形成,從
聚落的空間概念與形構法則,以為後續進行「境」空 過往有關「境」的研究文獻中發現,目前已知最早應
間文化現象深入探究之基礎。 是顧頡剛(1927)的《泉州的土地神》一文,透過福

136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建泉州境廟祀神的調查,提出「鋪境」社區空間的祭 2.2「境」聚落形構的類型研究
祀中心—「鋪神祠」是由古代社廟演化而來。陳垂成
以地方誌為基礎,梳理「境」的相關記載並前往
及林勝利(1990)從泉州城市空間區劃的面向,提出
福建聚落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境」並不是單一面
明清時期「鋪境」與宋元時代「里坊」存在空間的傳
向的聚落單元、民俗儀式或是社會關係所構築的籠
承關係,從而形成「4 隅 36 鋪 94 境」的鋪境空間層
統空間概念,而是依據不同時空背景條件形成且具
級結構。前者所探討的是民間信仰下的神聖空間,
有不同的空間意涵。以城鄉聚落社區面向,閩東地
即祭祀活動之「社」,後者研究之「境」是世俗居住
區就有「正境」
(圖 1)、「上、下境」
(圖 2)及「境
地域的「里」。「里必立社」不僅作為一種國家制度,
-堡」(圖 3)等多種類型,分別指涉社區組團的空間
並形成最早的社區形式—里社(陳力,2011)。「境」
演變,信仰中心境廟的相對方向,以及社會關係的
的概念亦具有「里社」之居住地域與祭祀活動兩種意
結構差異。「境」包含多義的傳統文化意涵、多元的
涵,因此也有學者提出「境」即是指社廟,或其管轄
空間面向以及多維的社會結構,因而,臺閩聚落也
的範圍(王振忠,1996);「社與廟是構成境的必要
因各「境」組合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形構類型。
條件」(鄭振滿,1995)。爾後,明朝後期國家的官
經整理後共有以下六類:
方里社制度瓦解,逐漸被基層的民間信仰祭祀活動
(1) 在各歷史時期民變事件下,基於防務需求考
所取代,最終形成以境廟為民間社區空間核心的地
慮,而形成臺南府城「聯境」的聚落組織與區
域社區單元—「境」。對此觀點,也有學者從史學的
劃(石萬壽,1985)。
時間角度提出異議,並以明代以前的元朝時期出現
(2) 國家政權意志下的「鋪遞」制度與民間基層地
在泉州晉江草庵摩尼光佛摩崖石刻為證,「興化路麗
方的祭祀組織相結合,在泉州城內形成「隅→
山境姚興祖,奉舍石室一完」,認為刻文中已有「麗
圖→鋪→境」之聚落地域級序—「鋪境」(陳
山境」指出捐贈人的地址位置,因此 「境」作為居
力,2011)。
住地域方位之名詞,在明朝以前就已出現(陳金亮,
(3) 由區域行政單位設立而形成,如建造「衛所」
2006)。
使得福建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十三個鄉立
針對「境」社區空間概念形成的歷史成因的亦有
城」形成「一所十三境」的格局(呂俊傑,
許多不同的觀點,本研究試圖藉由《中國方志庫》1
2010),其為鄉村血緣、地緣關係之境所組合
與《中國基本古籍庫》2 搜尋確切記載,進而解析其
形成的城市聚落。
空間概念形成過程與形構法則。以「境」為一級檢索
(4) 同一血緣族群,依據不同房份之分房領地,
詞,分別檢索到 168098 條與 341494 條紀錄,逐一檢
形成以「房」為「境」的聚落社區格局形構,
閱,雖未發現其作為聚落空間概念的形成與演變的
如福建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四姓八境」,其
確切記載,但卻發現以「境」指涉居住環境,並存在
中余氏「一姓四房四境」,在地民眾稱之為「房
於民間信仰的神明宮廟名稱之中,在早於元朝的南
境」(李揚強,2005)。
宋時期就已出現3 ,並且絕大多數有關「境」的社區
描述是位於中國大陸的福建沿海地區,且以閩東福
州、寧德,閩中莆田及閩南泉州為多;此亦為本研
究於田野調查範圍上,優先選擇閩東之主要原因。

137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圖 1 寧德登龍正境廟匾 圖 2 寧德龍首上境廟匾 圖 3 寧德霍童鎮宏街境三姓堡執牌


(攝於 2013 年 2 月) (攝於 2012 年 11 月) (攝於 2013 年 2 月)

(5) 基於產業類型異同的分化與整合。在福建安 此,由「境」形成聚落的形構特徵,無論是在地貌環


海鎮區圍繞漁、耕、商不同社會分工,形成 境、祭祀主神、街區結構等面向上亦會有所不同。不
「九圍十八埔二十四境」(安海鄉土史料編輯 過遺憾的是,目前受限於既有相關史料的記載,仍無
委員會,2002),不同產業類型分化形成各自 法對社區之「境」的形成提出完整的過程描述,因此
境域,各境入口之隘門區分各自空間領域範 本文將試圖將「境」置於文化的語境下,從字義意涵
圍,構成聚落的組團分佈形構。又有福建羅 的發展軸線上,追溯其脈絡,或許有助於解析「境」
源縣西郊的程洋境、長彎境、施灞境、廷洋 的詞源空間本義挪用至居住社區意涵的過程,並且詮
境、洪洋境、壽橋境等七個境以共同的製茶 釋「境」空間概念形成的文化理論基礎。
產業整合,形成聚落的社會共同體,產品冠
三、「境」詞義的空間辨析
以「七境綠」為名。
(6) 隨著明清時期福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使得 3.1 具象本義
「境」也隨之日趨增多,尤其是傳染性疾病下
「境」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釋義為:「疆
之 祛 病 的 「 五 帝」 境 主 神 信仰 ( 王 振 忠 ,
也,從土、竟。經典通用竟。」 (許慎,1981)。
1996),以舊時城外臺江區的「九案十三境
《康熙字典》,丑集、土部、十一劃中註解「境」為:
(堂)」空間形構最為顯著,並傳承至今成為
「《說文》,疆也,一曰竟也,疆土至此而竟也。《魯
現代聚落中基層民眾的自治機構。
語》:外臣之言不越境。《史記.諸侯王表》:諸侯
此外,涉及「境」在聚落面向的探討還有從歷史
比境;註:地相接次也。《前漢地理志》:開地斥
學(汪明怡,2004)、民俗學(徐吾行譯,1962),
境,通作竟。」
文化人類學(張小軍,2004)、社會衛生學(林俊宏,
又有《左傳.宣公二年》載:「亡不越竟。」;
2009)、廣義建築學(吳鴻森,1996)等不同學科領
《莊子.天道》:「邊竟有人焉。」。由此可見,「境」
域分別提出的解析與觀點。
早時通「竟」,本義為疆界,而後在字典中亦有疆土、
2.3 小結 地域、地界的含義,具有物質環境為載體的空間範圍
概念。宋代,虔州知軍孔宗瀚于城南築八境臺,作
回顧以往的研究發現,自然條件、歷史事件、政
《南康八境圖》以圖求詩於蘇軾,蘇軾以城市組景之
權意志及環境災害等,都是形成「境」的不同原因;
八境作詩《虔州八境圖序》,詩中八境亦是具象的城
另一方面,「境」又有可能基於地緣、血緣、神緣、
市聚落空間場景。
業緣(business relationship)等社會關係而形成。因

138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3.2 抽象衍伸 境的客觀物質環境與主觀抽象心境的意涵交融


與轉變,從漢唐時期的文學作品可見一斑。自漢朝傳
「境」由具象環境概念引申藉指抽象空間場景的
入佛教至唐,「境」在《全唐詩》裡共出現於六百二
最初用例,出自《莊子.逍遙遊》:「定乎內外之分,
十多首詩中,從「境」的疆界本義和環境概念,到中
辯乎榮辱之境」
(蔣寅,2007)
。此後,隨著佛教的引
唐以後開始與心識相關(蕭馳,2005)。演變過程呈
入,精通玄學的僧侶取《莊子》之「境」用來格義教
現了時代文化背景影響下的詞義、意涵多義性的轉
理,指稱意識的等級區域,有所謂「倏忽無常境」
、「泥
變。這種寓主觀於客觀之中的共存方式,在王昌齡的
洹之境」之說。佛教認為外物不過是意識的差別,作
《詩格》中有述: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
為意識所決定的「境」,就是一種幻象。因此,此時
三曰意境。
「三境」中,
「物境」是客觀物象,是文人
「境」與純粹的物象有了區別,具有抽象的意涵。
「心
與墨客筆下的山水風景「枯藤老樹昏鴉」
;「情境」是
之遊履攀緣者,謂之境」
,故「境」統一於「心」
。但
主觀心相,詩人觸景生情下之「斷腸人在天涯」;而
無論榮辱之「處境」與意識之「心境」,都是藉由客
「意境」則是融合二者的哲思,如曲題之「秋思」
。「境」
觀具象的空間環境載體而引發或產生。其後,隨著佛
作為理想生存空間的代名詞,亦具有主客二元融合的
經《楞伽經》的翻譯和傳播,
「境」又作為梵文 visaya
空間概念。一方面是以具象可見的世俗場域,如街
和 artha 的譯語,被賦予更廣泛的含義,尤其是藉由
道、建築及田地等生存環境;另一方面,是心識認知
具象環境而產生之抽象意識相關的認知概念(劉衛
的抽象非可見的神佑領域,如「五營」營頭(節點)
林,1999)。
所連結形成非視覺化的心理認知防禦線。神聖領域與
3.3 二元融合 世俗場域二者空間圖景相疊加成為「合境平安」的理
想生存空間,兼具有主觀精神世界與客觀物質環境的
「境」在《佛光大辭典》中的釋義為:「梵語
二元空間概念。
visaya,意為感覺作用之區域;或 artha,意為對象;
「境」的空間範圍本意,隨著宗教傳播而具有抽
或 gocara,意為心之活動的範圍。又譯作境界、塵。
象的心識意涵,形成融合多義的空間複合概念。因
(1)即根與識之對象。亦即心與感官所感覺或思惟
此,「境」被民眾借用並定義聚落空間,從字義本身
之對象。…(2)分限之義。如佛與眾生,凡與聖,
而言亦具有如此之複合概念,並非單一的主觀心境或
各因其所知所覺之程度不同,而有分限差別。無量壽
客觀環境的概念意義,而是二者的交融,並在不同的
經卷上謂,斯義弘深,非我境界。」
(慈怡法師主编,
生活語境中,具有不同面向的意義指向,或兼具二
1997) 。從釋義上理解,其一:諸種感官感知的客
者。從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田野調查中所歸納整理
觀事物,即「環境」
。《佛光大辭典》中對環境解釋為:
有關「境」的字義解讀,的確存在如下三個面向的空
「人類生活主體之外的活動空間。」
(慈怡法師主编,
間意涵:
1997)其二:佛與眾生,凡與聖,對客觀環境感知程
(1) 以「境」指認村落的具體區位環境。圖 4 為 1941
度不同,而存在認知範圍和層次的差異。概括而言就
年福建省政府收錄之寧德縣人民團體總登記
對外界環境事物所能達到的內心認知的境界,是一種
表,其地址欄上書:「蕉城鎮戰橋保登龍境」。
心境。以人為空間的主體,對《佛光大辭典》中以「境」
以「境」指認具象的居民世俗生活場域,即城
為空間的客體進行類別研究劃分,可分為客觀具象物
市社區組團,並與「保」、「鎮」構成城鎮空間
質之「塵境」
,「色境」
,「根身境」等,與主觀抽象心
區位結構體系。
識之「別境」
、「順境」
、「境智」與以及融合二者之「法
境」等。

139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境」的文字意涵演變的過程,亦是吸收文化養
分的過程。而最終被用作成為聚落社區的代名詞,即
是居民對於「境」一詞所富含文化價值理解的二次定
義,以具體的方式將這種對「境」的認知,再投射於
居住環境之中。藉由神明、神聖物、民俗儀式等確立
的信仰空間,並與街巷、廂坊、里坊的客觀居住環境
圖 4 西元 1941 年寧德縣蕉城鎮鄉農會登記表 相整合,形成完整概念的境域。因此,對「境」一詞
(資料來源:福建省檔案館) 的文化理解,也是對居民信仰空間觀與居住環境觀的
(2) 「境」指涉抽象的心識空間之心境。藉由儀式 理解。居民對於這種主客觀空間的文化心態亦是「境」
或顯聖物界定的神聖空間,形成民眾所認知祛 社區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
病出煞的聚落領域,以達成心理慰藉目的的心
3.4 小結
境(圖 5)。
追溯「境」的意涵形成,與「環境」、
「心境」之
主客二元空間概念密不可分,宗教的格義過程又賦予
「境」特殊的複合空間文化意義。因此,不難理解民
間信仰借用「境」的空間意涵,指涉神聖領域覆蓋下
的世俗生活場域,形成兼具主客二元分立與統一的空
間概念。「境」意涵的空間表徵形式在民眾的空間認
知中亦是如此,時而指涉生存地域空間,時而又象徵
神佑領域邊界或祭祀信仰範圍,二者合二為一,形成
圖 5 五營形塑之神聖空間層級
兼具客觀生活環境與主觀精神世界的理想生活空
(資料來源:方鳳玉,2005)
間,其本質是漢文化思惟下的宇宙空間觀。
(3) 具有主客對立空間的二元融合概念。例如作為
四、「境」的聚落形構模式
節點空間表徵的境門(圖 6)。一方面代表世俗
社區之節點,是社區居民生活之出入口。另一 藉由對「境」字義的研究,其空間意涵兼具有客
方面,又是神力把守之界點,與紅幔布之「不 觀具象物質環境與主觀抽象精神世界的複合概念,在
見天」遊神道共同構築神佑領域範圍,抵禦不 針對福建九個地市的田野調查中發現,在閩東福州、
潔鬼魅進入。
「境」即是顯性真實存在的世俗社 寧德,閩中莆田及閩南泉州的城鄉聚落至今仍存在
區場域,又是隱性主觀認知的神聖空間領域。 「境」的社區空間現象,尤其是以閩東寧德之境域空
間特徵最為顯著,民俗活動最為活躍。各「境」共同
形成聚落不同的空間特質,雖然形構表徵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的空間形構方式,都是對客觀環境的主觀二
次定義所形成。其主要有兩種模式:自上而下的國家
體制契合,與由下至上的民間社會整合。本研究以地
籍圖為基礎,針對寧德境域的細化概念「同名分境」
與「異名分境」的個案研究中發現,其名稱不同的表
圖 6 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金丹境社區入口 象下,是為聚落形構的社會關係差異。以下分別針對
(攝於 2013 年 3 月)

140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圖 7 泉州舊城空間肌理 圖 8 清末泉州鋪境分佈 圖 9 清末臺南府城聯境分佈圖


(資料來源:林志森,2009)(資料來源:福建省地名委員會,1983) (資料來源:石萬壽,1986)

「境」概念保留較為完整的閩東與閩南地區個案進行 民間祭祀組織所劃分的空間區塊圖層,進而形成官方
分類研究,探討「境」空間概念下之聚落形構模式。 體制下的城市管理和防禦的分區結構。對泉州三十鋪
七十五境的調查統計發現,有十個鋪內僅有一個境,
4.1 自上而下國家行政體制之契合
也就是鋪與境的空間層級關係是一致的,但有的鋪是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聚落形構的形成與演進主要 由多個境所共同構成。因此,鋪不僅是境的上一層級
可以分為兩種途徑:「自然式」的有機發展和「計畫 空間區劃單位,同時「鋪」與「境」也具有相同的空
式」的理性演進。「自然式」的有機發展大多呈現於 間特質,二者相結合成為「鋪境」的空間體系概念,
村落、商業自發性的村鎮中,其聚落形構是居民集體 作為官方和民間共同所使用的城市空間層級單位,形
意志的投影,經由長時間而形成。而「計畫式」的理 成有別於規整街區的不規則城市居住社區單元。正是
性演進大都出現在都、府、縣等具有政治建制的城市 由於「鋪」與「境」在空間特質上的同構性與層級性,
中,呈現的是封建社會皇權意志的象徵,由少數設計 藉由「鋪」的相關史料研究,一方面有助於瞭解「境」
者在短時間內完成規劃。在城市聚落中,規整的道路 其本身內部的境域空間特質;另一方面,從「境」的
和里坊構成了實體環境—「域」。例如在泉州城內, 更高空間層級切入,探究其形成之外圍環境,作為因
官方「里坊」制度下的城市空間肌理規整,呈現了政 匱乏資料而難以考究「境」形成之聚落的研究補充。
權的權力意識,各個里坊居住組團或社區按照規劃整 「鋪」在古代行政制度中主要有三個面向的含
齊的馬路來區分(圖 7)
。然而,民間信仰中所形成居 義:唐時期的城防治安,宋時期的驛傳郵遞和明時期
住社區—「境」,並不一定以道路、街區為空間切割 的區劃單位,在各方面又具有不同的空間意涵指向:
或劃分,而是依據信眾的分佈範圍,居民的社會關 (1)城市治安之分區組團
係,將原本自上而下的官方計畫式佈局,透過自下而 唐長安城是最早有關城防治安「鋪」的記載。《唐
上民間作用力的改變,結合了信仰空間的「境」與實 律疏議》卷八「衛禁凡」之一十五條描述城內「分街
體空間「域」
,形成不規則的聚落空間組織劃分體系— 立鋪」(劉俊文校,1983),「鋪」指駐兵設崗。鋪
「鋪境」(圖 8)。 兵大城門一百人,小城門二十人;大鋪三十人,小
鋪五人;街上建有街鼓,發現異況,擊鼓警報(陳鴻
4.1.1「鋪境」
彝,1998)。兵士集中居住地、營房等設施,謂之
泉州「鋪境」與臺南府城的「聯境」
(圖 9)結構, 「鋪」。宋代「廂坊制」取代唐時「里坊制」,「廂」
二者十分相似,同樣是以城市居住社區為底圖,疊加 之下設「巡鋪」,同樣是基層治安機構。宋《東京夢

141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華錄》卷三「防火」描述:「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 逐漸演變成為基層的會的控制單位,成為行政體制下
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收領公事」(孟元 推行的縣級以下行政區劃的空間單位。
老,1982)。以三百步一里計算,每「鋪」面積約一 巡鋪與遞鋪的區域範圍以及管理組織的行政概
里左右,相當於一個「坊」的範圍。在行政制度下, 念,在「鋪兵制」的執行管控下,形成具有行政空間
「鋪」從城防治安機構的層面,定義城市居住空間的 區劃屬性的鋪。「鋪」是至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體系
分區組團,並具有距離範圍的概念。 中的基層單位,而「境」則是民間自發形成的,「以
(2)地域範圍之間距節點 共同信仰和祭祀活動為特徵的基層自治組織」(陳金
鋪的設置與古代驛郵制度有關。馬傳稱「驛」, 亮,2006)。「鋪」與「境」兩者原本屬於不同的組
步遞稱郵,每隔 30 里設「驛館」,每隔 10 里設郵鋪。 織體系,但在明清時期即逐漸融合,而成為地方基
明《永樂大典》卷一萬四千五百七十四記載:「宋朝 層的組織體系。以史料考,自「郡縣制」起,中國歷
急遞鋪,凡十里設一鋪,每鋪設鋪長一名…」。清顧 史上正式國家政權組織只及於縣一層級,縣以下則
炎武《日知錄.驛傳》也寫道:「今時十里一鋪,設 屬民間鄉里自治組織,有如「都圖制」、「保甲制」
卒以遞公文」。因此,遞鋪的「鋪」在許多地區還成 下不同的鄉間基層組織,里社、里甲及保甲等。在
為測量距離的官方單位,即一鋪等於十里。道光《晉 泉州的鋪境制中,包含了兩個層級,結構的上層是
江縣誌.卷 21.鋪遞志》載:「而官府經歷,必立鋪 中央政權管理體制下的行政區劃末端,結構的下層
遞,以計行程,而通聲教。」可見「鋪」作為中央與 是行政管理體制下無法觸及的區域,也是人們基於
地方資訊上下溝通的重要管道,使之不僅是驛郵功 民間信仰下對所生活環境自發的空間區劃。據鄭衡
能,且具有由上至下的政權意志的觸角延伸,成為 泌(2011)對閩南泉州東海鎮祭祀空間層級關係的研
具有一定地域距離概念的行政控制節點,形成地域 究,「都」以下的各區劃空間有一一對應的主神和神
範圍內的行政管控。 廟,相應層級的
(3)區域行政之空間單元 神祠和祠神受到相應區域內人們的供奉,神祠
「堡」本作「保」字,古時與「鋪」發音相同, 的祭祀空間與行政意義上的區劃相聯繫。這樣的官
並與「鋪」通假,表示「縣邑小城」
(漢語大字典編輯 方區劃單位與民間區劃相結合的空間概念,也可從
委員會,1992)。據王絢(2003)考證,堡的前身是 福建閩東各境廟的祭祀物件中看出具體的實證(圖
五帝時代築有防禦圍牆的聚落,集防禦與居住為一 10)。
體,並不指單純的防禦性建築如碉堡,橋頭堡等。春
秋戰國時「堡」已比較常見,如《莊子.盜蹠》中寫
道:「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
《宋史.王
安石傳》中記載:「保甲之法,籍鄉村之民,二丁取
一,十家為保」。可見作為堡、保通假之「鋪」,是
具有側重防禦功能的聚落空間和社會組織意義。《泉
圖 10 閩東各境廟之祭祀實物
州市志》
(泉州地方誌編纂委員會,1999)載:「至洪
(攝於 2012 年 1 月)
武二十一年,在泉州增設永寧衛,福全、崇武、中
左、金門、高浦五守禦千戶所」。福全,即今泉州市 4.1.2「都境」
金井鎮福全村,是沿海「衛所」防禦體體系的所城,
透過仍保留典型境域概念特徵的閩東地區的寧
又是一個「鋪」的概念,稱「福全鋪」,由十三個境
德城郊各境之田野調查發現,民眾在祭祀中至今仍
組成 (呂俊傑,2010)。當「鋪」的防禦功能減弱後,
然沿用舊時行政的區劃制度,在疏文、燭臺及廟

142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匾,常出現「○○都○○境○○人」之信眾署名落款 具有社會組織的空間單元。世俗的場域,與官式制
(圖 10)。民眾對地方生活空間概念的理解,上一級 度中的行政空間區劃結合,如對「都圖制」的挪用,
序來自國家推行的空間概念「邑都制」的「都」4 , 而形成信仰中的神聖空間認知「都境制」。王銘銘
下一層級來自民間祭祀組織所形成空間區劃「境」, (2003)提出了相似的觀點:「通過儀式挪用和故事
二者共同組成了地方的空間區劃概念並沿用至今。 講述的方式,對自上而下強加的空間秩序加以改
鑒於明清時期基層區劃稱謂沒有統一系統的定論, 造。鋪境制度吸收民間的民俗文化後被改造為不同
各地對鄉、都、圖、里稱謂的混亂導致對其基層建 的習慣和觀念,也轉化成為地方節慶的空間和時間
制系統的模糊不清,各地鄉里組織均有不同的稱謂 組織」。
(王昊,1991),因此無法建立一致通用的「境」所
4.2 自下而上民間社會之整合
對應的區劃層級。但可以確定的是民間信仰中的
「境」,是位於「都」以下的空間區劃單位,而形成 從「境」的外圍場景來看,其存在是承接並融合
近似「都圖制」的「都境制」祭祀空間層級概念。而 了自上而下的國家神聖權力意志。以單個「境」來看,
閩東諸縣在「都」以上的空間層級,則是直接對接了 是對神聖領域進行建構,完成對世俗場域與神聖空間
官方的行政區劃。 的重構與整合;從多個「境」來看,各「境」又形成
針對民間習俗意識與國家行政體制(區劃)相結 以共同祭祀的主祭神為中心,在民俗信仰儀式的社會
合的現象,有學者提出民間的文化空間認知,是「帝 關係整合下,而形成統一的完整聚落概念,這樣空間
國的隱喻」(趙旭東譯,2008),國內學者如李豐楙 分立和整合現象可藉由寧德地區之「正境」
、「分境」、
(2010)則認為臺灣五營信仰的「中央-四方」的營 「合境」等具有不同意涵的名詞現象中得以詮釋。
衛觀,是套用帝國的空間方位體系,即以三秦為中
4.2.1「正境」與「分境」
央,東九夷、南八蠻、西六戎及北七狄形塑營衛
觀。然而,民間信仰習俗不僅隱喻帝國的空間體 經由田野調查發現,「正境」是福建閩東地區特
系,更是依據神格承接了帝國的行政官位,如官方 有的境域概念,兼具有兩種意涵:(一)城鄉聚落中
敕封神明官階,關聖大帝、媽祖天后、五府王爺、 有若干以相同境名命名的社區組團時,「正境」代表
城隍威靈公及昭福侯等,使得民間信仰融入政權管 的是最早的原始社區;(二)該境內唯一的最早之境
控的意識型態,利於國家政權的統治管理。明清時 主廟。以福建省寧德市城郊的金涵鄉亭基坪村為例
期福建福寧府城所在地霞浦縣,至今仍保留和沿用 (圖 12),西面為自然有機成長的舊村落,隨著人口
舊時兩座城隍廟—府城城隍與縣城城隍,類似官方 增多,在東面形成規劃式的居住組團,隨之以分香
行政區域等級的府城與縣城二級區劃系統。同樣, 的方式設立境廟之分廟,護佑新區。新廟名為「亭基
為了更好的控制基層社會,官方機構的「鋪」主動吸 坪境」(圖 13),與總廟「亭基坪正境」(圖 11)一
納並整合民間組織的「境」,最終形成國家政權在縣 字之差所呈現的不僅是區域發展的空間層次,也是
以下延伸的基層組織—鋪境。「境」作為民間信仰整 隨著居住社區擴大下之同一主神信仰圈擴散的具體
合的空間區劃,從國家政權的統治考慮而具有存在 形式表徵。「正境」強調該社區正統的原始性,無「正
的可能與必要。 境」名稱之「境」即為「分境」。在每年繞境儀式中,
綜合上述,「境」的形成與存在並不是僅有孤立 「分境」境廟神明會到總廟進香,並且繞境範圍只侷
的空間現象,是融合進入國家統治的需求考慮。反 限於新的「分境」居住社區。然而,總廟神明的繞境
觀現今「境」之空間情形,亦具備了「鋪」的三個基 路線則會覆蓋舊村與新區,象徵地域與族群 的認
本特質:在一定領域範圍內,形成分區組團結構, 同,又對一定地域範圍內的社會關係從信仰圈的面

143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圖 11 亭基坪村正境境廟 圖 12 亭基坪村新(西側)舊(東側)社區 圖 13 亭基坪分境境廟


(攝於 2012 年 8 月) (地圖資料來源:google map) (攝於 2012 年 8 月)

向進行整合。以「正境」境廟為中心,依據方位的不 益,而後村內耆老出面調停,三境聯合共同形成「古
同具體還可分為「上、下境」。「正境」是寧德城郊 溪合境」。在重要慶典節日時,三境合一,形成共同
特有的聚落境域現象,在福建省其他地區目前未有 的團體參與對外儀式活動,如入城祭拜城隍、進香割
發現類似案例。 火等均以村為單位之祭祀慶典。而在日常期間,各
Norberg-schulz 認為:「居住隱涵著建立人與環 「境」又各自為政,獨立舉辦境內的祭祀活動。
境之間有意義的關係」
(Norberg-schulz, 1985)。當環 依據 Turner(1969)的結構與反結構理論,人類
境失序時需要藉由儀式專家進行聖化儀式重建秩 社會關係分為日常狀態和不同於日常生活及社會關
序。「境」的神聖領域,即是藉由神聖化儀式的發展 係之儀式狀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社會關係保持
與居民的共同參與加以表徵,而凸顯生存環境的領 相對固定和穩定結構模式(structure of status)。家
域象徵(林建育,2006)。正、分境的現象則呈現了 庭、社會階層,甚至人與人之間,皆存在一種相對
以神聖領域為區劃的社會結構,並形成社區組團的 獨立之局面,形成具有結構層級的社會等級劃分。
分合,透過民俗信仰行為的方式完成神聖領域與世 相比之下,當歲時節慶來臨,社會現實狀況就會發
俗場域的重構,進而形成境域的聚落空間表徵。 生了逆轉,即「反結構」(anti-structure)。這時,日
常生活「常態」中的家庭、社會階層和個人差異被節
4.2.2「合境」
慶的儀式凝聚力所吸引,造成了一種社會結構差異
寧德市蕉城區古溪村以臨水夫人陳靖姑為共同 空白期。儀式的過程就是對儀式前後兩個穩定狀態
信仰,村內按照不同的三個血緣族群劃分成三個境: 的 轉 換 過 程 , 這 一 階 段 稱 作 「 閾 限 期 」( liminal
古溪正境、古溪元境及前浦境(圖 14)。每年正月, phase),意指處於「反結構」狀態的有限時空階段,
當代表古溪村在寧德市中心城區進行遊神繞境的儀 社會結構的特徵是異質、不平等、世俗、複雜及等
式活動時,一致對外統稱為「古溪合境」
(圖 14)
。據 級分明(薛藝兵,2003),反結構的特徵則是同質、
村民口述:歷史上古溪村兩支族群爲了爭奪各自境域 平等、信仰、簡單及一視同仁(Turner, 1969)。
的正統性,都希望冠以各自社區「正境」之名。而後 古溪合境的神聖儀式正是這種集體行為,在各
經官府裁定,其中一族較早來此處開基,因此得以「古 境內部呈現一種反結構的作用力特徵,強調族群凝
溪正境」之名;但另一族則自起「古溪元境」之名。 聚和地方社區(local community)認同。透過建醮、
此後兩族長期對立鬥爭,並損害了村內三境的產業利 吃頭等儀式和把平時分立之家戶和不同社會群體聯

144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圖 14 寧德城郊古溪村古溪合境(古溪村)遊神繞境之三境執牌與合境執牌
(攝於 2013 年 2 月)

合起來,促進社會互動,一種地域(locality)團結與 姓氏分佈較為豐富,而同名分境則相對單一。受此啟
整合。藉由儀式淡化社區間的隔閡與族群層級差 發,透過所搜集之各時期「寧德縣地籍圖冊」
(圖 15)

序,打破世俗空間的地域分隔,形塑統一的神聖領 希望藉由地籍圖冊之各境業主姓氏,調查其社會關係
域(territory)。丁仁傑(2013)認為祭祀圈具有展現 形構。
地方集體凝結(solidarity)的作用,信仰圈則是具有 研究過程主要結合社會學之人口姓氏關係與建
表現區域聯盟(alliance)的作用。在亭基坪村與古溪 築學之「圖底關係法」(謝慶達譯,1991),分為兩
合境的儀式活動兼具上述這兩種功用:在非常態的 個步驟進行:首先,統計各境域內宗地地主的姓氏
時間,凝集社會群體和整合地域空間。 分佈情況(圖 16),並查閱族譜的行第序字瞭解同姓
地主之間可能存在的血緣和輩分關係(圖 16)。透過
4.3 同名與異名分境
各境姓氏比例的分布統計發現,相對於異名分境,
正、分境的概念由聚落發展、分化而形成。依命 同名分境與相應正境的大姓地主有連帶關係,而異
名形式,又可分為「同名分境」和「異名分境」。同 名分境則較弱。其次運用「圖底關係」的研究方法,
名有如前文所述寧德城郊亭基坪正境之分境亭基坪 對境域內的姓氏分布進行圖形分析,並對比同、異
境,異名分境則與原正境名稱完全不同。針對寧德城 名分境之情形,相較之下,後者呈現的是更零散的
郊各境研究發現,同名分境與正境都具有相同的境主 圖形關係與複雜的姓氏結構分布。
神信仰。而異名分境的境主神則與正境不同,因此也 地籍圖是表示土地權屬、界線、面積和利用狀況
不以正境主神的分香形式設立分境廟。而在另立新名 等的土地管理圖資,標註宗地(parcel of land)權屬界
的基礎上,並加「正境」字樣,凸顯神格。經由對寧 址範圍及宗地所有權人。有別於鄉村農耕用地外租他
德城內現有的八境和城外他三十境進行的田野調查 人進行生產活動,城市生活用地多為地主自建並居住
發現,只有城內三個境是原有正境社區組團的切割脫 使用,因此在城區社區範圍內各宗地所有權人基本上
離,而形成新的分境社區;分別是福興境(福山正境 就是住戶及其後代直系的親屬。透過地籍圖的所有權
之分境)
、龍頭境(西山正境之分境)
,廬新境(保安 人姓氏調查,可以觀察城市地域範圍內之社會結構形
正境之分境)。 構與特徵。雖然戶籍資料亦能反映城市居住區之社會
為對異名分境之現象所反映的空間規律進行解 結構與關係,但本研究並未採用,主要是現今可查寧
析,因此進一步對當地民眾進行訪談,試圖瞭解分境 德市戶籍資料的最早版本為 1975 年,與分境形成年代
另起境名之緣由,答案莫衷一是,都因年代久遠已不 相去甚遠,期間由於中共政權建立後設立的縣城公務
可考。然而,在調查過程中卻發現,受訪者的姓氏結 機構,亦曾發生結構性的社會人口調整與大量土地功
構有極大的差異。相較於同名分境,異名分境之居民 能變遷,且相較鄉村聚落,城市人口流動性較強。因

145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圖 15 各時期寧德縣地籍圖冊
(資料來源:寧德市檔案館)

圖 16 地籍冊業主姓名及區塊面積 圖 17 寧德福山境陳氏祠堂內
(資料來源:寧德市檔案館) 展示之「行第序字」
(攝於 2011 年 10 月)
此,以分境形成時間點較相近的地籍圖冊作為研究的 又對正境的同名分境進行調查,發現與其相對
基礎,並以分境形成之時間的地主關係進行研究。 應之正境在其姓氏結構狀況則有顯著的關係,即多
1939(民國二十八)年,因戰時疏散考慮拆除寧 為原有正境之多數大姓,主姓同樣出現在同名分境
德城牆,原本毗鄰城牆內的各正境場域逐漸向外擴 之地主姓氏排名之前列。從嚴謹角度論證看,並不
展,而又各自劃割脫離原正境,形成獨立的異名分 能認為正境與同名分境之同姓地主就必然存在著血
5
境 。因此在所收集到的各時期《寧德縣地籍圖》中, 緣關係,此部分還有待進一步的田野調查、人物訪
選取時間年代最接近之 1943 年版本作為研究各「異 談或有關的歷史研究方可得到驗證。以西山境為
名分境」境域內的社會形構結構,並運用林美容 例,查閱境內大姓陳氏族譜的行第序字,正境境內
(1991)一姓村、主姓村、多姓村的聚落分類方法。 大姓陳氏,在地籍圖冊的地主姓名中,出現「從、
研究發現:福興境、龍頭境,廬新境,接近「雜姓 祖、昭」等字輩行份(圖 17)。在同名分境—朝天境
村」的範疇,即一村之前五大姓氏比例不及百分之五 中,陳姓同樣為擁有宗地數目最多的姓氏,不僅有
十。而「異名分境」對應之各個「正境」在社會結構 和正境同樣或相近的「從、高、昭」等序字,也出現
上則呈現「多姓」甚至「主姓」的形構特徵(表 1)。 後位的「傳、端、品」等。由此可見,同名分境與正
在當地的口述訪談中發現,沒有出現「分境」之主要 境存在著一定的血緣社會關係與親緣聯繫。據此推
姓氏地主的土地獲得是由於與「正境」地主間具有聯 測,同名與異名分境的命名分立存在形式,與其正
姻關係,進而產生土地過戶異姓的現象。換言之, 境的血緣社會關係存在一定的影響因素。城市新舊
即姓氏排名前五之異名分境與的地主在血緣和親緣 居住社區在非血緣關係下的延展,設立的分境採取
上並沒有明顯直接的關係,運用姓氏結構與宗地百 與正境非同名的境域名稱,並且發現異名分境所祭
分比,可清楚觀察到其社會關係與結構。 祀主神均非正境之境主神。

146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表 1 寧德城鄉四正境及其同、異名分境境內姓氏、所有宗地數目及百分比表
各姓所占數量及百分比
姓氏數 宗地數
(數居第 6 以後不列)
正境 18 140 陳 34 黃 22 郭 10 林8 莊7 57%
分境 29 164 陳 45 林 10 趙7 薛6 張6 45%
福山境
福興境
25 230 李 17 黃 17 郭 16 林 14 陳 13 33%
(異名分境)
西山正境 28 104 蔡 29 王 22 鄭 10 林5 石4 48%
西山境 35 170 林 26 蔡 23 鄭 22 陳 11 湯 10 54%
西山境
龍頭境
38 140 趙 13 薛 10 韓 10 陳9 黃8 35%
(異名分境)
正境 18 189 陳 35 黃 20 林 15 何 10 龔8 46%
分境 30 270 陳 22 林 18 孫 18 劉 15 李9 30%
保安境
廬新境
29 140 黃 11 莊 10 薛8 翁6 趙5 28%
(異名分境)
正境 2 40 雷 20 鐘9 丁1 高1 陳1 80%
亭基坪境 分境 4 61 雷 35 蘭 12 鐘8 鄭2 吳1 95%
(城外) 異名分境
(無)

在臺灣鄉村聚落的分類探討中,常利用林美容 內姓氏排名前五之分布色塊圖。以圖 20 對比圖 18 及


(1991)的姓氏數量分佈統計方法,進而瞭解聚落社 圖 19 兩圖,異名分境呈現更零散的姓氏布局結構。
會關係結構。以此作為對福建地區的城市聚落研究
方法,卻有一定的侷限性。由於鄉村聚落人口較
少,同姓多為血緣關係,姻緣關係簡單;城市聚落
則人口更多,同姓亦可能非血緣關係,姻緣關係涉
及地域範圍較大,因此,還需要透過地籍圖冊「同姓
宗地地主與社會關係構成」的研究方法做進一步嚴謹
的優化論證,依據所在地不同的歷史文化,相應的
時空場景做更深入的探討,例如非常態自然演變的
突發事件亦有可能造成社會結構的重大調整。1938
(民國二十七)年,寧德縣政府在東門兜臨河搭蓋市 圖 18 西山正境
場,當時此處縣城為最繁華熱鬧的街道,大量外來
人從主姓大地主名下購置大宗農耕用地轉換作為小
宗商居用地,所形成的分境之宗地主姓氏結構亦發
生突變。此外,宗地面積的大小不一,如純粹的以
宗地數目來計算,有其不嚴謹之處,如西山正境前
五大姓氏所擁有宗地數量占總量 48%,未達到 50%
之主姓村概念指標,可是蔡氏為寧德旺族大戶,有
的一宗地面積是其他宗地的數十倍之多。因此,此
方法還需結合實際的「圖底關係圖」進行觀察對照並
修正完善。圖 18 至圖 20 為西山正境、同異名分境境 圖 19 西山境(西山正境之分境)

147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五、結語

以「境」為社區構成的聚落空間,結合人類、社
會、民俗等多學科領域的不同空間形構。本文試圖透
過對「境」的空間解析,探求文化現象背後的聚落形
構法則。從詞源學的文化意涵角度釋義,「境」兼具
有主、客二元,以及二者複合的空間意義。這種對客
觀環境之主觀定義所形成空間概念,在「境」所形構
的具體臺閩聚落個案中得以驗證:結合本土民間信仰
文化的認知角度來看,「境」是民眾對具象生活環境
圖 20 龍頭境(西山正境之分境)
賦予抽象神佑領域定義,並以境域為單位,至下而上
正境及同、異名分境代表著不同的社會結構所
形成民間基層社區的整合與分化,如「合境」與「正、
形塑的聚落社區空間,正境與同名分境基於共同主
分境」的境域概念。又從上層國家空間區劃體制來
神信仰,以祭祀圈的概念,整合形成聚落的社區空
看,將行政力未能觸及之民間基層社會空間組織
間共同體。而異名分境由於社會關係結構的差異,
「境」,至上而下賦予權力意志下的空間區劃單位,
凸顯在境名、境主神等境域特徵的不同。可見,社
形成聚落在空間體系中的「鋪境」級序關係。然而,
會關係亦是構成境域特徵差異,聚落組團分化的要
「境」所形構的聚落空間概念,不僅僅是由對客觀環
因。在閩東鄉村聚落中,這樣的形構規律特徵則更
境的主觀定義所形成。藉由社會學之「血緣關係結構」
加明顯。福建寧德古田縣杉洋鎮,即是以姓氏、房
與建築學之「圖底關係法」,從「境」內部的社會結
份劃分形成「四姓八境」,其中的余氏,又依據家庭
構來看,社會關係的差異又形成不同的境域特徵,進
分房制,形成四房四境。寧德市霍童縣出現在一境
而整合或劃分聚落的社區組團,形成「同、異名分境」
之內,按姓氏血緣關係不同,又逐一劃分成若干個
或是同姓「房境」,異姓「境-堡」的境域現象。
「堡」的社區領域概念,形成「境」以下的二級空間
本文透過福建閩東地區境域的調查研究,從歷史
單位「境-堡」(圖 3)。由此看出,分境分化形成的
背景、社會結構、信仰文化、區劃級序、人群關係等
聚落空間其本質源於社會關係結構的差異。
多個面向詮釋聚落的形構法則。未來有關境域的探
4.4 小結 討,如能進一步透過臺閩兩地的對比研究,則將有助
於打開橫向的研究視野,探討同源文化下聚落空間形
從對「境」的空間界定方式來看聚落構成,一方
構的異同,從地域型的個案研究提升為區域型的聚落
面是民間基層組織藉由信仰儀式對居住環境的神聖
形構體系之建立。
空間確立,並以神聖領域為界,劃定社會關係結構,
形成聚落的整合或分化。另一方面,在國家權力意志 參考文獻
下,將行政所未能觸及的底層社會空間組織,納入到
丁仁傑(2013)。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
區劃體系,確立了聚落的社會空間級序。「境」作為
學研究。台北市:聯經。
社會空間是人類活動產物,就其聚落空間形構的本質
方鳳玉(2005)
。「五營」之空間概念研究。未出版之
而言,是對客觀居住環境的主觀定義,形成主觀認知
博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雲林
的抽象空間世界。這種主客空間概念認知的轉換,又
縣。
是「境」字義本身所兼具的空間複合概念的具體表徵。
王昊(1991)。明代鄉、都、圖、里及其關係考辨。

148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史學集刊,(43),14-17。 一個五營信仰的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
王振忠(1996)。近 600 年來自然災害與福州社會。 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高雄市。
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美容(1991)。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
王絢(2003)。傳統堡寨聚落防禦性空間探析。 建築 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8),
師,(102),64-70。 11-30。
王銘銘(2003)。走在鄉土上:歷史人類學劄記 。北 泉州地方誌編纂委員會(1999)。泉州市志。北京:
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石萬壽(1985)。臺南府城防務的研究。台南市:友 。福州考(原作者:野上英一)
徐吾行譯(1962) 。福
寧。 州市:福建師大圖書館。
安海鄉土史料編輯委員會(2002)。安海鄉土史料叢 張小軍(2004)。鄉土中國:藍田。北京市:三聯書
刊第二輯。北京市:中國文聯出版社。 店。
江慶琳等譯(1991)。臺灣文化志(上冊)(原作者: 許慎(1981)。說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市:上海
伊能嘉矩)。台北市:臺灣書房。 古籍出版社。
吳鴻森(1996)。清末臺南府城空間結構之研究:以 陳力(2011)。鋪境空間:中國傳統城市居住社區的
聯境時期城市空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孑遺。建築師,(151),82-88。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南市。 陳金亮(2006)。境、境廟與閩東南民間社會。未出
呂俊傑(2010)。從「十三鄉入城」看福全古村的鋪 版之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福州市。
境空間。南方建築,(137),86-89。 陳垂成,林勝利(1990)。泉州舊城鋪境稽略。泉州
李揚強(2005)。藍田古文化。福州市:福建省地圖 市:泉印廠。
出版社。 陳鴻彝(1998)。隋唐時期的社會層面控制。江蘇公
李豐楙(2010)
。「中央-四方」空間模型:五營信仰 安專科學校學報,(48),108-111。
的營衛與境域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 慈怡法師主編(1997)。佛光大辭典。台北市:佛光
33-77。 出版社。
汪明怡(2004)。臺南寺廟聯境組織變遷之研究 。未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92)。漢語大字典。武漢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 市:湖北辭書出版社。
所,台南市。 。泉州市區地圖。廣州市:
福建省地名委員會(1983)
孟元老(1982)。東京夢華錄。鄧之誠注。北京市: 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中華書局。 趙旭東譯(2008)。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原
。基於社區結構的傳統聚落形態研究。
林志森(2009) 作者:S. Feuchtwang)
。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天津市。 ( 原 著 書 名 : The Imperial Metaphor: Popular
林志森,張玉坤,陳力(2011)。泉州傳統城市社區 Religion in China)。
形態分析及其啟示。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唐律疏議(原作者:長孫無忌)
劉俊文校(1983) 。。
13(4),334-338。 北京市:中華書局。
林俊宏(2009)。從繞境談社區關係的分與合:以灣 劉衛林(1999)。中唐詩境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裡萬年殿戊子年王醮為例。 臺灣學研究 ,(7), 文。香港大學中文系,香港特別行政區。
97-114。 蔣寅(2007)
。原始與會通:
「意境」概念的古與今-
。金門傳統漢人聚落領域的空間界定:
林建育(2006) 兼論王國維對「意境」的曲解。北京大學學報(哲

149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學社會科學版),44(3),12-25。 communities among the traditional cities in China.


鄭振滿(1995)。神廟祭典與社區空間秩序:莆田江 Architect, (151), 82-88.
口平原的例證。史林,(37),33-47。 Cheng, C. M. (1995). Temple rites and social space
鄭衡泌(2011)。基層行政區劃型民間信仰祭祀空間 order: case study of Po-cheng Jiangkou Plain.
結構及其特徵:以泉州東海鎮典型村落為例的研 Historical Review, (37), 33-47.
究。世界宗教研究,(143),72-84。 Cheng, H. M. (2011). The ritual space structure of the
蕭馳(2005)。佛法與詩境。北京市:中華書局。 fundamental administration demarcation and its
薛藝兵(2003) 。廣
。對儀式現象的人類學解釋(上) features: the case of the typical settlement in Donghai
西民族研究,(72),26-33。 (Quanzhou). 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143), 72-84.
謝慶達譯(1991)。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 Chiang, C. L. et al. (Trans.) (1991). History of Taiwan
(原作者:R. Trancik)
。台北市:創與出版社。
(原 Culture (Vol.1) (Original author: K. Ino). Taipei:
著書名:Finding Lost Space: Theories of Urban Taiwan Classics.
Design)。 Editing Committee of Great Compendium of Chinese
顧頡剛(1927)。泉州土地神。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Characters (1992). Great Compendium of Chinese
週刊,(1),1-8。 Characters. Hubei: Hube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er.
Norberg-Schulz, C. (1985).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Fang, F. Y. (2005). A Study of Five-Forts in the
On the Way to Figurative Architecture. NY, USA: Southwestern Coast of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Rizzoli. dissertation.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d Technology, Yunlin.
Anti-Structure. NY, US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ujian Province Committee of Place Naming. (1983).
Quanzhou City Map. Guangdong: Guangdong Atlas
REFERENCES in English
Press.
Chang, H. C. (2004). Native Soil China: Lantian.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Anhai Native Soil Editing
Beijing: Joint Publishing. Committee (2002).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Anhai
Chao, H. T. (Trans.) (2008). The Imperial Metaphor: Native Soil (Vol. II). Beijing: Zhongguo Wenlian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Original author: S. Chuban She.
Feuchtwang).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siao, C. (2005). The Buddhist Law and the Poetics.
Ltd. Beijing: Chung Hwa Book Co.
Chen, C. C. & Lin, S. L.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Hsieh, C. T. (Trans.) (1991). Finding Lost Space:
Pu-ching of Quanzhou Old City. Quanzhou Publisher. Theories of Urban Design (Original author: R.
Chen, C. L. (2006). Ching, the Temple of Ching and the Trancik). Taipei: Garden City Publishers.
Folk Society in the Southeast of Fujian. Unpublished Hsu, W. H. (Trans.) (1962). Investigation on Fuzhou.
master’s thesi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Original author: N. Hidekazu). Fujian: Fujian
Chen, H. I. (1998). The Social control in Sui and Tang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dynasties. Journal of Jiangsu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Hsueh, I. P. (2003). The anthropological explanation to
(48), 108-111. the ceremony (Vol.I). Study of Ethnics in Guangxi.
Chen, L. (2011). The Pu-ching space: the remote living (72), 26-33.

150
「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
A Study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Ching in Human Settlements:By Cases in the Eastern Area of Fujian

Jiang, Y. (2007). The Evolu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Dynas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 criticism of Wang Guo-wei.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44(3), Lu, C. C. (2010). A Study of Fuquan Furumura's Pujing
12-25. space from the prospect of “13 Areas into the Village”.
Ku, C. K. (1927). Quanzhou God of the Earth. The South Architecture, (137), 86-89.
Weekly Journal of Institute of Chinese Classics of Meng, Y. L. (1982). The Eastern Capital: A Dream of
Xiamen University, (1), 1-8. Splendor (Annotated by C. C. Teng). Beijing: Chung
Li, F. M. (2010). A Cosmic model of “one center, four Hwa Book Co.
regions”: the concepts of defense in the worship of Quanzhou Local Editing Committee (1999). Historical
five camps soldiers. National Chung Cheng Records of Quanzhou City. Beijing: China Society
University Annals of Sinology, (15), 33-77. Press.
Li, Y. C. (2005). Lantian Old Culture. Fuzhou: Fujian Shih, W. S. (1985). Study of Tainan’s Defense. Tainan:
Atlas Press. Yuning.
Lin, C. S. (2009).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hih, W. S. (1986). Group of Ba Jia Jiang: The
Based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Unpublished policemen organization with God. Tainan Cultu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22), 47-65.
Lin, C. S., Chang, Y. K., & Chen, L. (2011). Space Ting, J. C. (2013). Revisiting Po-An Village: A
analysis and revelation of traditional urban Sociological Survey on Han People’s Folklore Belief.
community in giving an example of Pu-jing space in Taipei: Linking Books.
Quanzhou.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Social Venerable Master Tzu-I (Ed.) (1989). Buddhism
Sciences, 13(4), 334-338. Dictionary. Beijing: Beijing Library Press.
Lin, C. Y. (2006). The Spatial Demarcation for Wang, C. C. (1996). The Natural Disaster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ettlements in Quemoy: A Study Fuzhou Society. Fuzhou: Fujian People’s Publisher.
of Ngó-iân Religio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Wang, H. (1991). The Country, city, map, district in
Shu-Te University, Kaohsiung. Ming Dynasty and its investigation. Bulletin of
Lin, J. H. (2009). The Religious parade to the fission Historicity, (43), 14-17.
and fusion of communities: The case study of Wang, H. (2003). Investigation on the defensive space of
Wan-Nien-Palace’s Wang-Chiau in Wan-Li in 2008. the traditional Bao Zhai settlement. Architects, (102),
Taiwan Study Research, (7), 97-114. 64-70.
Lin, M.J. (1991). Single Surname village, main surname Wang, M. I. (2004). Study of the united organizational
village and multiple surname village: Categories of changes among the temples in Tainan. Unpublished
Taiwanese Han’s settlement. Newsletter of Taiwan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Tainan.
History Field Research, (18), 11-30. Wang, M. M. (2003). Walking on the Country Soil:
Liu, C. W. (Ed.) (1983). The Tang Code. (Original Reading Notes of 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Beijing:
author: W. J. Zhangsun). Beijing: Chung Hwa Book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Co. Wu, H. S. (1996). A Study of the Late Ching Dynasty
Liu, W.L. (1999). Study of the Ching in Middle-Tang Tainan City Space Structure: The Case of the City

151
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89 期,2014 年 9 月,秋季號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89, Sep. 2014, Auntumn

Space of Liengin Period.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nan. 境、金仙境俱在小東門內;鵬程境在南門內;鶴

Xu, S. (1981). Shuowen Jiezi. (Annotated by D. Y. Tuan). 峰境在城正中;西山境、鳳池境俱在西門內;朝

Shanghai: Shanghai Old Classics Publishing. 天境在北門。」整理明清時期寧德城區境域如下:

註 釋
東街 南街
1
《福州府志》
(1752 年,清乾隆 17 年刊本)載宋人 金鼇境 鸞江境 福山境 鵬程境

黃彝於 1062(明嘉佑 7)年所撰《永福縣洑口通靈 1538 年 中街 西街


護境廟記》(今永泰縣洑口鄉):「永福縣東南二 謝廷舉主修 成德境 龍首境 鶴峰境 西山境
里而近大溪之濱,高阜之上有護境王廟存焉。王 北街
姓陳,諱必勝,漢時人也。家于閩城之烏石山, 鳳池境 朝天境
兄弟九人皆著奇節,沒而有靈,肇顯於洑口之 東門 小東門
地,其民相與立祠,貌欽事之且久……。」 金鼇境 鸞江境 成徳境 金仙境
2
資料來源: 1781 年 南門 城正中
http://210.34.4.20/cn/detail.asp?pid=3&sid=3214 。 盧其建主修 鵬程境 龍首境 鶴峰境
查詢日期:2013 年 2 月 20 日。
西門 北門
3
資料來源:
西山境 鳳池境 朝天境
http://210.34.4.20/cn/detail.asp?pid=3&sid=731 。 查
詢日期:2013 年 1 月 28 日。
4
據 1784(清乾隆 49)年版《寧德縣誌》載,明清
寧德縣共有二十五都。寧德城區內外各聚落稱一
都,下轄各鄉鎮村共二十五都,如亭基坪村所在
之金涵鄉為四都。明承元制,並沿用至今。這裡
「市郊」係指舊時一都的範圍。
5
據現存可查之最早刊本《寧德縣誌》(1538 年,明
嘉靖 17 年)載:「一都四圖,俱在縣城,城內有
五街十境,日東街,有金鼇、鸞江、福山三境;
曰南街,有鵬程一境;曰中街,有成德、龍首二
境;曰西街,有鶴峰、西山二境;曰北街,有鳳
池、朝天二境。」
除鳳池境因日趨勢微,與龍首境合併後已不存
外,其餘各境在城內的區劃仍延用至今,並具有
相應的民間祭祀活動組織。1563(明嘉靖 42)年,
為禦匪患重建城牆並闢五城門。在 1781(清乾隆
46)年刊《寧德縣誌》中,城中十境的方位以各城
門為參照:「金鼇境、鸞江境俱在東門內;成德

15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