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田园囝囡团目2011年第11 lgl

“一条鞭法"新解

■边俊杰

以赋役合并为特征的“一条鞭法”经历了从创办到局部实施,再到全面实施的演变过程。但是,“一条鞭

法”改革并没有改变税负的总额,也没有体现出儒家财政理念中所述的“轻徭薄赋”思想,它仅仅改变了税负
征收的方式,从博弈角度来讲,属于零和博弈。仅仅从税收征管的角度来均平赋役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不彻
底改革,给官吏带来了“寻租”的机会。
【关键词】一条鞭法;条鞭图;零和博弈
【中图分类号】K24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l—0137—05

边俊杰(1975一),男,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为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江西赣州 341000)

自唐中期开始,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三次里程碑式 桂萼是“一条鞭法”的创议人①,嘉靖九年(1530),大
的赋役制度变迁:唐朝中期的两税法改革;明代的一条 学士桂萼提出编审徭役的建议,“合将十甲丁粮总于一
鞭法是赋役合并的里程碑;清代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 里……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编银
改革,最终完成了赋役制度的真正合并,人丁税最终演 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121。这一
变为以土地为征税对象的单一税,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 建议经户部讨论,得到皇帝批准,决定于嘉靖十年
税制统一,人头税从此取消,体现了赋役制度改革的趋 (1531)在南赣试行,这就是最初的“一条鞭法”。
势。而明代的“一条鞭法”改革则是承前启后,具有重要 嘉靖十六年(1537),苏松地区实行“征一法”,这一
意义的一次制度变迁。学术界对此曾作了详细的论述, 方法除归并役目、赋役合一之外,还具有力役征银、摊丁
如明史研究的权威梁方仲“I先生将“一条鞭法”归纳为 入地的性质,使最初的“一条鞭法”变得更为全面。
“合并编派、合并征收、用银缴纳、官收官解”十六字特 在这一过程发展的同时,其他地区的里甲正役改革
征。本文从现代税收制度改革角度进一步探索这一改 在全国也悄然进行,虽然各地区实施方法名称各有不
革,并试图提出几点新的见解。 同,但其总体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如浙江地区实行均平
一、“一条鞭法”的制度积累 银法,嘉靖四十五年(1566),巡抚庞尚鹏奏行《钦依两浙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均平录》,浙江地区均平银制度走向制度化和正规化,其
“一条鞭法”也不例外。本文认为,以赋役合并为特征的 特点:一是在清核人口、丁粮的基础上,将供应中央的额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前期以及明代以前各种改革的最 办、坐办、杂办等差役及供应地方的佥均徭放在一起,通
终结果。“一条鞭法”改革经历了从创办到局部实施,再 融核算,扣除优免等额,统一征银,按照丁田均平科派;
到全面实施的演变过程。 二是裁革里长支应,里长勾摄公务,甲首悉放归农。又
(一)“一条鞭法”的制度准备 如,福建地区实行“纲银法”,其实质也是将里甲正役各

1 37。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11.11

种差役汇总,按照“民米一石,准丁一丁”的折算方法,按 代当工食之费,量为增减;系银差者,则计其扛解交纳之
照丁亩总征各类费用。再如,河南彰德府和信阳府之罗 费,加以增耗,通计一岁共用银若干,照依丁、粮编派,开
山县实行“会银法”亦称“办银”,其核心思想同样是按丁 载各户由贴,立限征收。”“如有丁无粮者,编为下户,仍
田通融征银,省里甲归农,会银并入条鞭内征收。 纳丁银;有丁有粮者,编为中户;及粮多丁少与丁粮俱多
在里甲正役改革的同时,均徭法的实施也逐步在政 者,编为上户,俱照丁粮并纳,著为定例。”…l暑十六‘职橙)’此
治腐败的环境下暴露出种种弊端,诡异、花分、寄庄、投 后,“一条鞭法”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扩大。到了万

献盛行,造成了严重的均徭不均,也严重影响了田赋收 历九年(1582),张居正在其全面改革中,将“一条鞭法”
入制度。为此,“十段册法”应运而生。嘉靖时期,各地区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成化时期“十段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其 二、“一条鞭法”的制度框架
中,嘉靖四十年至隆庆元年,浙江巡按庞尚鹏推行的“十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
段册法”最有成效,“臣自祗役以来,即议立十段锦之法, 丁粮毕输於官。一岁之役,官为硷募。力差,则计其
通行各府州县,查将十里内丁粮,除四甲已经编过外,未 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
编六甲通融均作六段,分定六年,凡官吏举监生员军灶 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
匠丁系例应优免者,即将应免之数开列册前。如或各甲 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徵银,折办於官,
内俱有丁粮,从一甲内优免,其余免剩者造入册,与民一 故谓之一条鞭。…毒t十八‘★赞。二)’
体编差”l,l(畚三百五十七・麾尚囊憾为压宿井以均赋径事"。需要说明一点, 这段话便是对“一条鞭法”最经典的描述,看似简单,事实
“十段册法”仅仅是对均徭编审对象和轮役方式的改革, 上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税制建设的理想图景。
并没有改变役目,但是,它在清核一县丁粮基础上将全 实际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一条鞭法”的实施程
县该年应派的徭役一并折银,扣除优免外,推算每丁、每 度有明显差异,但大体精神和主要内容则是一致的,即
亩应摊徭银,然后将核实的全县田土均分为十段,依段 为“赋役合并、量地计丁、田赋征银、正杂统筹、赋役银由
轮役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赋役的均平,因而具 地方官直接征收”…∞“”)。为清晰起见,本文将“一条鞭
有进步意义。 法”的主要内容加以梳理,详见图1。通过这一总图可以
上述里甲正役、均徭法的不断改革为后来的“一条 看出,“一条鞭法”事实上由三个层次的赋役合并。
鞭法”提供了制度积累,“一条鞭法”的许多编审原则由
以上经验汇总发展而来。
(二)“一条鞭法”的全面实行
据乾隆《余姚县志》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余姚

知县周鸣实行“均徭一条鞭法”,“申银力二差一概征
银”。平湖知县也推行了“条鞭均徭法”。庞尚鹏鉴于上述
役法确有可取之处,于是,在浙江实行“十段册法”不久,
便实行了“一条鞭法”,“乃始总核一县各办所费,各役工
教纳粮银i官收官解
食之数目,一切照亩分派,随秋粮带征”,“岁入之官,听

官自买办,自为雇役”141(第2十二册懈扛下¨,实现了对余姚、平
l苎 生I
湖二县的推广。隆庆年间,应天巡抚海瑞又将庞尚鹏的
做法在其境内加以推广,“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 圈l 。一条鞭法”结构总图

粮总于一州一县,州县总于府,府总于布政司,通计一省 (一)条鞭一:差役合并
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合而为 这是“一条鞭法”最初的内容。“一条鞭法”实施以

一,凡一县丁、粮毕输于官,官为金募,以免一岁之役”。 前,差役派发情况比较繁琐,包括里甲正役、均徭、驿传、
“一条鞭法”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隆庆四年 民壮、杂派等,而各项差役又包括众多小项,如均徭力差

(1570),朝廷题准江西布政司所属州县实行“一条鞭 包括铺兵、门禁、仓夫等,各项差役的课税对象和课税原
法”,指出:“各项差役逐一较量轻重,系力差者,则计其 则不统一。一条鞭法实施以后,各项差役合并。课税对象

1 38

万方数据
“一条鞭法”新解

则变为丁田,统一用银代役,具体情况如下图2。n聂爵丽 田地
田地

匿碴蟹多曼曼碗矗 太

三竺如马羔、fJ}巳竺 田赋 色

苹场、灶田等I
;一 附一加一 税一

差H一

罢丽 翌回
.落∽~

F.喀滞~
牧l商
圈2 条鞭一:差役合并图 图3 条鞭二:田赋合并圈

图2只是描述了大体的徭役合并路径,原来所编的
项目最后不再细分役名,统称银差。如嘉靖四十五年 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官、民田等税率差异趋于统一,而
(1566),湖广布政司将力差中的皂隶、门子、禁子、支应 “田地亩数”则自然而然成为应纳税粮的依据;另一方
库子、铺夫、弓兵、铺兵、渡夫等项目按照原定数额编入 面,将复杂的税目和复杂的税收征收形式逐步合并,将
银差,然后与银差中柴薪、马夫、斋膳、祭祀、乡饮等各项 各色税额并为一条来征税,体现了简便的思想。在具体
银两合并,一并摊入实在丁粮,不再称呼某项差银名 派征时,将夏税、秋粮等各色攒为一个总数,除去本色米
录。18】(眷九‘元字册‘PrCt{g)) 麦某项某价依旧上交以外,其余折色等所有项目。按照
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中,不同地区徭役项目、 每石应折银若干汇总,然后根据所在区域田地若干,平
合并程度都有一定的差异。如浙江绍兴府会稽县在隆庆 均摊派于该地区所有田地内,最后求得每亩的税率,得
初期,由于均平、均差、兵饷优免性质不同,前两者未编 到应该征收的赋银,官府胥吏则依据所载户籍,开载承
J(Q-l:t八‘★
入一条鞭,而兵饷每两年编派一次,增减不一。19 办额数和缴税期限收取税粮和赋银。这样一来,原来复
赞j’又如南直隶凤阳府泗州,将里甲正役、均徭、驿传、兵 杂的税目相应取消。
壮四差合并银两,向丁粮分派,但差马、灯夫等杂项未编 另外,同条鞭一一样,各地区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
人一条鞭。l”】(畚五‘寰泊圭‘JAIID)而陕西西安府华阴县则将一 差役,主要是合并程度和合并项目的差异,在此不作赘述。
切各项通派输银于官。…1(誊四(dlt贷’秉IlZaZ)’ (三)条鞭三:赋役合并
(二)条鞭二:田赋合并 在图2和图3的基础上,绘出“一条鞭法”的赋役合
田赋的合并分两个方面的合并。“第一,将税粮所引 并图,见图4。
为根据的田地种类及科则,化繁为简,一律均派。第二,
税粮本身的合并。”…c者四,明代中前期田赋制度的演变轨
迹也反映了这两方面的路径,如“官民一则”的改革和

“金花银”的出现。据梁方仲的研究,在田赋合并之前,洪
武时期包括夏税秋粮在内田赋税目14种,弘治时期达
到了24种以上,到了万历六年,达到了31种以上。f12l(卷
图4 条鞭三:赋役合并圈
2十四‘覆量o’可见,两税税目在不同时期有都增加的趋势,
名目繁多而且复杂。从输纳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两大 从上图可以看出,赋役合并的大体逻辑是这样的:
类:一为依照税制的规定以米麦交纳的,名日“本色”。一 将夏税、秋粮等各色攒为一个总数,除去本色米麦某项
为交纳时改用金银绸缎或他物来折合米麦之价的,名日 某价依旧上交以外,将图2中差役合并以后的“银差”与
“折色”或“折收”。 图3田赋合并以后的“赋银”合并编派,计算赋役银应该
“一条鞭法”以后,各类田地和各类税目变得简化统 总量征收的银两,合称为“税银”,根据最终相加起来核
一,如下图3。 定的“税银”摊入田地中,最后得出每田、地、山一亩该银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无论官田、民田,还是马 若干,每丁该银若干,这些税银和本色米麦由官府胥吏
场、草场、灶田等田地名称,“一条鞭法”实施以后,所有 在规定期限内征收。这样一来,以某地区田、地承办该地
田土均称“田地”,取消了田土等级差异和性质差异,这 区的赋额,以该地区的丁、田、地承办该地区的所有役

739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11.11

额,做到每田一亩必有役的责任。 反”。m】(卷=‘赋越考'’然而,“一条鞭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存

不言而喻,赋役的合并,其实质是在田赋内增加了 在缺陷,在当今税收制度改革中给了我们很大启示,主

一种或者几种附加税,并将这些附加税制度化、正规 要表现在:

化。在将银差摊入田赋的过程中,具体的摊派方法有多 (一)“一条鞭法”是一场不彻底的治标改革

种,常见的是随田摊派和随粮摊派。至于不同地区采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哪种摊派方式,则取决于:如果某地区土地肥沃,每亩对 第一,“一条鞭法”没有在全国范围推广。“一条鞭

租税的负担能力较大,则该地区随亩起派,否则随粮起 法”的改革主要依靠明代官僚,但是因豪强地主阻挠而

派;如果某地区地籍不清,田亩数昔无法准确掌握,则随 没有在全国全面推广,不少地方仍然在不同程度地实行

粮起派。⑦随着历史的发展,大部分税粮改折银两,随粮 地丁双轨制,由于赋役纷杂而导致的弊端仍然存在。这

摊派逐步改为随银摊派。从摊派的程度来看,不同地区 说明“一条鞭法”的改革需要制度更深层面的变革,需要

也有差异,有部分摊派,也有全部摊派于田赋之中。④ 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与之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合理的约束

综上所述,“一条鞭法”出台之前,明代赋役制度是建 机制和完善的土地制度,确保这次变革的彻底性和有效

立在一种分类核定的基础之上的,从田赋而言,需要核定 性。但这一切在封建制度的框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

田亩权属、面积,明确田地等级,因为田赋税率甚至解送 就决定了“一条鞭法”的有限性。

都与之相关。和明中叶以前的税收制度相比,“一条鞭法” 第二,“一条鞭法”的改革仅仅是税收征管的改革。

并没有改变税负的总额,也没有体现出儒家财政理念中 从本文的研究看,“一条鞭法”的丰要特征是,简化合并

所述的“轻徭薄赋”思想,在定额税这一“洪武祖制”的制 征收项目,变徭役的多税制为单一税制;赋役征银,变力

度规范下,它仅仅改变了税负征收的方式,从博弈角度来 役为货币税,以货币形式取代实物税和劳役负担,改变

讲,属于零和博弈,但在实际效果来看,通过扩大税收负 了赋役征收的方式,实现了户丁税向土地税的过渡;取

担面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类纳税人负担,形成 消里甲排年轮役制。按每年一县徭役等支出,征全县丁、

了新的利益格局。由于明代当时社会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田。田和丁共同负担徭役,含有摊丁入地因素。这些措施

以及政治制度的缺陷,“一条鞭法”的积极作用,在实施过 的实施,符合税收效率原则,有利于降低税收的经济成

程中受到了限制,加上“一条鞭法”本身改革不彻底、无征 本、心理成本和管理成本。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并没有

收总额等方面的缺陷,“一条鞭法”行之不久,又趋于混 得到有效的监督机制配合,豪强地主和政府官吏在税收

乱,农民负手睦也日益加重,改革最终失败。 的征管中依然是弊端重重。另一方面,“一条鞭法”的改

三、“一条鞭法”改革的缺陷与启示 革旨在均平赋役,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但是仅仅从税

“一条鞭法”的改革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收征管的角度来均平赋役是远远不够的,是一种治标不

虽然改革并未成功,但是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意义,这 治本的方法,降低农民负担,还需要从降低税率、调整税

体现在赋役合并、简化税制、地丁合一这一趋势上。历史 种角度进行。

发展到明代,社会情况和生产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人 (二)“一条鞭法”改革没有园地制宜

口流动现象增加、商品经济发展等,封建国家的财政收 梁方仲在研究“一条鞭法”时就已经意识到,“一条

入及其分配主要取决于田地分配,人口的规模与分布在 鞭法”的施行,自南而北,因为南北的社会经济背景不

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开始弱化。“一条鞭法”就是顺应这一 同,所以“一条鞭法”推行到北方时所遭遇的阻力较大”…

潮流,将赋役合并,统一征银,课税对象转向土地,体现 (P'247)。同时通过《一条鞭法年表》论证了江南地区百余年

了摊丁入地的历史趋势,这不仅仅是税制的简化,更是 各种赋役制度改革进程。这就表明了明代“一条鞭法”改

通过土地这一课税对象,拓宽r税基,使税负分配更趋 革的阻力还在于没有因地制宜。

合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分配秩序的规范。事实也证 “一条鞭法”起源于南方,具有很强烈的江南地域

明了这一点,改革之初,税负有所均衡,穷户负担有所减 色彩,但是在全国推广时,往往忽视这一特点,将政策

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征收混乱与不均的状况, 一成不变地向全国推行。由于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

即“条鞭之善者,以均丁粮,消冒滥,息赔累,简名目,寝 平、地方利益等种种因素的差异,必然会引发各种矛

觊觎,屈市滑,平贫富,清册籍,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 盾,而这些矛盾直接会导致农民利益受损。张居正在其

万方数据
“一条鞭法”新解

执政时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认为“一条鞭法…在南 其建议,因而推定桂萼是“一条鞭法…‘创议人”。本文采
方颇便”,“条鞭之法,有极言其便者,有极言其不便者, 用陈光焱教授的观点。
有言利害半者。仆思政以人举,法贵宜民。执此例彼,俱 ②明陈继儒《白石樵真稿》卷十二,《查加派从粮不
非通论。故近拟旨云,果宜于此,任从其便。如有不便, 从亩之故》中讲:“隆庆二年……丈得松江三县上乡算米

不必强行”。114|‘巷_二十九‘菩步宰栖。二山芹条靖'’但是,地方官员为 一石,准共田二亩七分三厘九毫;中乡平米一石,准共田
了向上报功邀宠,一味照搬,加之腐败,吏治败坏,“鞭 三亩一分二厘五毫;下乡平米一石,准共田三亩六分三
外之鞭”。土地兼并等因素,使北方农民负担更加沉 厘。凡有不时钱粮加派……无分上中下三乡。一概论粮
重。从这一角度讲,“一条鞭法”改革的最终失败也是正 加耗……若从平米上每石加派,则所派轻;从亩上每亩
常的。 加派则所派重。盖粮额之轻重易见,而田数之多寡难明
总结历史教训可知,无论什么样的惠民政策,什么 矣……”可以为证。

样的制度改革,都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不同的 ③梁方仲在《明清赋税与社会经济》一书中详细作
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 了论述。本文不再论述。
(三)“一条鞭法”改革存在“政府创租”行为 【参考文献】
法久必然生弊,“一条鞭法”是对明代初期以来赋役 【l】梁方仲.明代赋役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
制度低效的补救之法。既然是一种补救之法,政府主导 2008.

型的赋役制度改革对政府自身,包括官吏是否廉政、行 【2】(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
政能力是否足够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条鞭法”在 典・赋役部[M】.上海:中华书局,1934.
设计上并不直接针对大户,“改革并没有将绝大部分差 【3】(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
徭转移到大土地所有者身上,反而是将其扩展到大多数 1987.

纳税人身上,包括那些可能只有5亩地的小户身上”【15】 [4】(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续修四库全
(”。”。通过条鞭图可知,“一条鞭法”改革最终的征收权 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集中在地方。在官吏腐败、行政能力低下的情况下,薪俸 [5】(明)王圻.钦定续文献通考【M].文渊阁四库全
微薄的州县官员无疑面临着巨大的财富诱惑,通过加征 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羡余、火耗等方法,获取更多利益,形成了赋役制度一推 【6】(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行就被破坏的局面;在官收官解的过程中,地方官吏拥 【7】陈光焱.中国财政通史・明代卷【M】.北京:中国
有了更多权力,他们有机会在变法中分一杯羹。从这些 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角度讲,“一条鞭法”改革的同时,出现了“政府创租”,不 【8】(明)史朝富.隆庆永州府志[M】.隆庆五年刻本.
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或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 【9】(明)张元忭,徐渭.万历会稽县志【M】.天一阁藏
为官吏提供了获利机会。改革中的利益冲突是客观存在 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90.
的,但必须认识到改革应避免政府创租现象的发生,从 【10】(明)曾惟诚.帝乡纪略【M】.中国方志丛书本.
制度创新角度来讲,根据经济人行为的成本收益对比, 台北:成文出版社,2007.
建立新型的制度,取消租金,从制度上抑制寻租是有必 【11】(明)王九畴.万历华阴县志【M】.明万历四十二
要的,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年刻本.

注释: 【12】(明)中时行.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①有学者认为“一条鞭法”的创议人为当时的户部 【13】(明)郑大郁.经国雄略[M】.明弘光元年观社刻本.
尚书傅汉臣,也有人认为是梁材。梁方仲在研究“一条鞭 【14】(明)张居正.张太岳文集【M].明万历刊清修本.
法”时,详细列出了“一条鞭法”年表,但也未提出这一改 【15]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

革的“创议人”是谁,仅仅提出了傅汉臣是“一条鞭法”最 北京:三联书店,2001.

早的”推行人”这一观点。但陈光焱教授根据《嘉靖实录》
卷一百二十八中史料记载推敲,当时桂萼首先向梁材、 【责任编辑:高平】
傅汉臣提供了建议,然后二者只是逐字逐句向皇帝复述

147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