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19 年 1 期 满族研究 No1,2019

(总第 134 期) MANCHU MINORITY RESEARCH (Gereral No.134)

乾隆年间户部拨款 60 万作为内务府常年经费考辨

刘文华 1.2
(1.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 100031)

摘要:目前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乾隆年间规定每年由户部向内务府拨款 60 万两,作为内务府开支。这一观点唯一的根据就是
昭梿的笔记《啸亭杂录》中的一段记录。根据清宫内内务府档案的记载,梳理雍正二年至七年的内务府银库收支状况及乾隆前期内务
府奏请向户部领取“应交内库银两”等问题,综合考辨,可知实际情况是乾隆前期内务府的日常经费是 60 万两左右,且主要来自内务府
自身的收入。
关键词:内务府经费;内务府银库;户部;内务府
中图分类号:K207;K2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65X(2019)01-0035-06

关于清前期的内务府用项,由于资料较为匮乏,尚缺少细致的研究。不少学者认为宫廷用项主
要来源于户部。如何本方认为,内务府除了从榷关获取财富外,还有五大财源,最主要的是户部拨
款。
“ 户 部 制 天 下 之 经 费 ,为 财 源 总 汇 ,皇 室 开 支 大 部 分 取 之 于 户 部 。 顺 康 年 间 由 于 帝 后 生 活 尚 能
简 约 ,户 部 拨 解 的 款 项 还 不 至 于 太 大 ,乾 隆 以 后 宫 廷 生 活 日 益 奢 华 ,开 支 逐 渐 增 大 ,所 用 户 部 拨 解
白 银 常 逾 数 百 万 两 。”① 显 然 认 为 乾 隆 年 间 户 部 已 经 常 拨 给 内 务 府 银 两 上 百 万 两 。 周 志 初 也 认 为 :
“就整体而言,内务府经费主要靠外府接济,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估计鸦片战争前,由户部拨入
内务府的常年经费约在 110 万两以上。”②
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乾隆年间规定每年由户部向内务府拨款 60 万两,作为内务府开支。如
祁美琴认为:
“ 清朝规定,每年户部都要拨一定数量的银两给与内库作为皇室的开支费用,因此‘部
库’是‘内库’基本的经费来源部门之一。只不过户部拨给内库款项的数额在清前、后期有所不同。
一 般 而 言 ,前 期 虽 属 不 定 期 的 ,但 数 量 不 大 ,具 体 多 少 ,尚 无 史 料 说 明 ;乾 隆 年 间 开 始 确 定 数 额 ,定
期支付。如史载:
‘ 其 初 ,本 府 进 项 不 敷 时 ,檄 取 户 部 库 银 以 为 接 济 。 乾 隆 中 ,上 亲 为 裁 定 ,汰 去 冗
费若干,岁支用六十余万两。’”③ 又举例说,乾隆三十四年(1769),皇帝因内务府广储司银库帑藏充
裕 ,下 令 拨 银 100 万 交 户 部 存 贮 备 用 ,从 而 推 断 认 为 :
“ 在 内 库 充 盈 的 情 况 下 ,乾 隆 尚 且 裁 定 每 年 部
库 拨 款 六 十 余 万 作 为 内 库 的 常 年 经 费 ,说 明 内 库 取 之 部 库 的 款 额 在 此 之 前 可 能 不 会 少 于 这 个 数
额。”④ 又如申学锋认为:
“ 实际上,户部拨款自始即为内务府的基本经费来源。顺治以迄雍正,该项
拨款无定数,多为内府进项不敷时临时接济。至乾隆年间,朝廷最终将户部拨给内库的数额确定为

① 何本方 . 清代的榷关与内务府[J] .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5:(2).


② 周志初 .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5.
③ 祁美琴 . 清代内务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28.
④ 祁美琴 . 清代内务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29.

· 35 ·
每 年 60 万 两 ”。 并 认 为 这 60 万 的 拨 款 是 一 直 持 续 的 。 ① 陈 勇 也 完 全 同 意 了 这 一 观 点 :
“乾隆中期,
裁 定 常 年 经 费 60 万 两 ,由 户 部 拨 给 。”② 滕 德 永 也 赞 同“ 乾 隆 之 际 所 定 户 部 拨 款 60 万 两 ”,不 过 认 为
这不是一种持续性措施。③
当然,也有不同看法,如陈国栋认为:
“ 乾隆中叶经皇帝裁减,内务府每年开支六十余万两,用度
大不 ,故有剩余 。”④ 史志宏、徐毅认为 :
“ 当时的内务府用费也较节俭 ,乾隆时的岁支仅约为银 60 万
两。”⑤
实 际 上 ,研 究 者 们 认 为 乾 隆 年 间 每 年 由 户 部 拨 给 内 务 府 60 万 两 作 常 年 经 费 ,唯 一 的 根 据 就 是
《啸 亭 杂 录》中 的 记 载 :
“ 其 初 ,本 府 进 项 不 敷 时 ,檄 取 户 部 库 银 以 为 接 济 。 乾 隆 中 ,上 亲 为 裁 定 ,汰
去冗费若干,岁支用六十余万两。其后岁为盈积,反充外府之用,较诸明代,每勒取金花银两,徒充
阉人之囊橐者,真不啻霄壤之别也。”⑥
这 段 话 的 正 确 理 解 确 实 是 户 部 拨 款 60 万 作 为 内 务 府 经 费 吗 ? 这 能 否 得 到 档 案 记 载 的 支 持 ?
我们还是得回到档案,认真梳理雍正、乾隆时期有关内务府经费使用的记录,才能得到比较接近事
实的结论。

一、雍正二年至七年的内务府银库收支状况

内 务 府 经 费 主 要 在 内 务 府 银 库(又 称 广 储 司 银 库)开 支 ,掌 握 了 内 务 府 银 库 的 收 支 状 况 就 大 致
知晓了内务府经费支用情形。内务府奏销档保存了雍正部分年分的内务府银库库存银两状况 ,为
我们提供了探讨雍正年间皇室财政的绝佳史料。
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总管内务府盘查内务府银库,查得银库雍正元年实存银 832365.65 两,
雍 正 二 年(1724)正 月 初 一 日 起 至 三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 止 进 银 1125871.93 两 ,雍 正 二 年 正 月 初 一 日 起
至 三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 止 用 银 1848900.38 两 ,除 用 外 ,库 内 应 剩 银 109337.2 两 ,经 盘 查 实 为 109987.42
两。
根 据 内 务 府 奏 折 ,雍 正 二 年 至 雍 正 三 年 八 月 底 ,共 一 年 零 九 个 月 ,进 银 约 1125872 两 ,用 银
1848900 两,折合年进银 643355 两,年用银 1056514 两。⑦
雍正七年(1729)十一月,总管内务府再次奏报库存银两状况:
查 得 雍 正 三 年 九 月 奉 旨 领 取 户 部 银 四 十 万 两 ,自 雍 正 三 年 十 月 起 至 本 年 十 月 陆 续 进 银 一 百 三
十四万一千九百二十五两零,共计银一百七十四万一千九百二十五两零,除历年用过入于月折奏销
外,今库存银一万六千八百三十三两零,矿纹银一万四千九百一两七钱,朝鲜国纹银六千四百九十
两 ,琉 球 国 纹 银 一 百 两 ,安 南 国 九 五 色 银 七 百 八 十 七 两 一 钱 ,双 全 收 贮 银 三 十 五 万 九 千 余 两 ,遵 旨
镕化之色银一百三十二万八百九十两,内现得纹银四十七万六千三百余两。⑧
根据该奏折,自雍正三年十月起七年十月总共 4 年时间,内务府银库进银 1341925 两,另外还从
户部领取银两 40 万两,除领取的户部银外,平均每年进银 335481 两。
至 于 支 出 情 况 ,则 比 较 复 杂 。 奏 折 中 提 到 的 矿 纹 银 、朝 鲜 国 纹 银 、琉 球 国 纹 银 、安 南 国 九 五 色

① 申学锋 . 晚清户部与内务府财政关系探微[J] . 清史研究 .2003: (8). 该文还认为:


“咸丰之前,除了户部拨解内府的 60 万两常年经费外,
在出现非常支出时,表现更多的则是内务府拨款支持户部。”
“ 早在乾隆时期,即有户部每年拨给内府 60 万两经费的定案,此后奉行不
辍。”又见申学锋:晚清财政支出政策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8、209.
② 陈勇 . 晚清税关与内务府财政关系管窥[J]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1).
③ 滕德永 . 清代户部与内务府财政关系探析[J] . 史学月刊 .2014: (9).
④ 陈国栋 . 清中叶以后重要税差专由内务府包衣担任的几点解释 . 见许倬云等主编 . 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M]. 台北:汉
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1983:188.
⑤ 史志宏、徐毅 . 晚清财政:1851-1894[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1. 不过,书中未标明资料来源。
⑥ [清]昭梿 . 啸亭杂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0:225.
⑦ 总管内务府奏为遵旨盘查银库事折 . 雍正三年十二月初十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销档,档号:奏销档 170-001.
⑧ 奏报库存银两数目片 . 雍正七年十一月十六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销档,档号:奏销档 177-646.

· 36 ·
银,一般都是另外存贮的,不算在常规库存银两范围内,而双全收贮银,也应该是另存的,亦不在库
存范围内。还有“遵旨镕化的色银”,应该是成色不足的银两,可能还包括银锞,而且这镕化色银应
该还没有完成 ,预定要镕化 132 万余两 ,但当时只镕得 47 万多两 ,这些色银也是不包含在库存银两
范围内的。因此,
“ 今库存银一万六千八百三十三两零”就是当时的库存银两。雍正三年十月时的
库存银两数目该奏折没有记载 ,不过前引雍正三年十二月内务府奏折中提到雍正三年九月初的库
存银两是 109987.42 两。雍正三年九月一个月的库存银两状况可能不会有太大改变,我们可以认为
雍正三年十月时的库存银两为 11 万两。那么雍正三年十月至七年十月共 4 年时间 ,内务府银库的
平均支出为(110000+400000+1341925-16833)/4,每年平均用银为 458773 两。
根 据 以 上 两 件 奏 折 ,自 雍 正 二 年 正 月 至 七 年 十 月 近 六 年 时 间 ,内 务 府 银 库 平 均 每 年 进 银 约
429182 两(不 包 括 领 取 的 户 部 银 两),每 年 用 银 640694 两 ,支 出 缺 口 不 小 ,因 而 从 户 部 领 取 了 40 万
两。除了雍正三年九月就领取了 40 万两外 ,雍正十二年(1734)四月 ,内务府又从户部领取了 20 万
两。①

二、乾隆前期内务府奏请向户部领取“应交内库银两”

乾 隆 帝 继 位 以 后 ,内 务 府 仍 频 繁 地 奏 请 向 户 部 支 领 银 两 。 每 次 奏 请 领 取 的 奏 折 一 般 在 内 务 府
奏案中都有留存。我们选取前几次的领取奏折档案加以叙述分析。
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内务府奏请支领银 20 万两:
“ 查得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内臣衙门因广储
司银库银两不敷备用 ,曾经奏准将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二十万两在案。现今广储司银库
矿银并安南朝鲜国银二万三千六百余两外,备用银只存六万四千一百余两,不敷备用,请仍照前向
户部将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二十万两备用可也。”②
约 一 年 之 后 ,乾 隆 二 年(1737)十 月 ,内 务 府 奏 请 支 领 银 20 万 两 ,
“查乾隆元年十一月内臣衙门
因广储司银库银两不敷备用 ,曾经奏准将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领过二十万两在案。现今广储
司银库备用银两仅一万余两,不敷备用,请仍照前向户部将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二十万两备用
可也。”③
仅仅三个月后,乾隆三年(1738)正月底,内务府又奏称银两不敷,请支领银 20 万两:
“ 查乾隆二
年十一月内因臣衙门广储司银库银两不敷备用 ,奏准于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过二十万两
在案。今广储司银库备用银两不敷应用 ,请仍照前于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二十万两备用
可也。”④
这 20 万 两 仅 仅 支 撑 了 一 个 月 多 点 ,乾 隆 三 年 三 月 ,内 务 府 再 向 皇 帝 奏 请 向 户 部 领 款 20 万 两 :
“查得乾隆三年正月内因广储司银库银两不敷备用,于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奏准领取过二十万
两在案。今广储司库贮银两不敷备用,应请仍照前例向户部于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二十万两,
以备应用可也。”⑤
半年多后,乾隆三年十月,内务府年内第三次请求向户部领款:
“ 查乾隆三年三月内因臣衙门广
储司银库银两不敷备用 ,曾经奏请于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过二十万两在案。今广储司银

① 滕德永 . 清代户部与内务府财政关系探析[J] . 史学月刊 .2014:(9).


② 总管内务府奏为内库银两不敷备用请将户部收贮内库银支领二十万两事 . 乾隆元年十一月初四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
府奏案,档号:05-0009-006.
③ 总管内务府奏为向户部收贮内库银两内支领二十万两备用事 . 乾隆二年十月二十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案,档号:
05-0016-023.
④ 总管内务府奏为银库存银不敷应用照例向户部于收贮内库银内支领二十万两备用事 . 乾隆三年正月二十八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
案馆藏内务府奏案,档号:05-0019-005.
⑤ 总管内务府奏为照例向户部于收贮内库银内支领二十万两以备应用事 . 乾隆三年三月十二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
案,档号:05-0019-030.

· 37 ·
库备用银两不敷备用,请仍照前于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内支领二十万两备用可也。”①
从以上五次内务府奏请向户部领款的奏折来看,每次内务府奏请时,都会追述前一次领款的时
间及数量,形成前后照应,此后的内务府领款奏折,同样如此。这一点对于完整统计乾隆时期内务
府向户部领款的次数及总额很重要,使得我们能够对历次领款状况前后对照,即使其中某次领款没
有查到相应的档案,但通过下一次的领款奏折,我们还是可以知道该次领款的时间与具体数量,这
样就不会遗漏其中的某次领款。
通过梳理统计乾隆时期内务府向皇帝奏请从户部领取银两的档案,笔者制成如下表格 ② :
次序 时间 银两数目 出处
1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 20 万 内务府奏销档 190-019-2
2 乾隆元年十一月初四日 2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009-006
3 乾隆二年十月二十日 2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016-023
4 乾隆三年正月二十八日 2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019-005
5 乾隆三年三月十二日 2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019-030
6 乾隆三年十月初二日 2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023-002
7 乾隆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3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070-030
8 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3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091-035,内务府奏案 05-0100-021
9 乾隆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3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00-021
10 乾隆十八年三月初四日 4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40-077
11 乾隆二十年四月十七日 5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40-077
12 乾隆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5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43-009
13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初一日 4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48-002
14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 4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55-024
15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4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81-074
16 乾隆二十六年三月三十日 40 万 内务府奏案 05-0189-037

从 上 表 来 看 ,在 乾 隆 继 位 之 后 约 三 年 多 时 间 里 ,内 务 府 每 年 一 次 或 多 次 奏 请 向 户 部 支 领 银 两 ,
每次都是 20 万两 ,尤其是乾隆三年 ,共三次向户部领取了 60 万两。接下来的领款就到了乾隆十年
(1745),然后是乾隆十三年(1748)、十四年(1749)、十八年(1753),频次不高 ,但领款数量都有所增
长,每次 30 万或 40 万两。乾隆二十年(1755),内务府领款总数达到高峰,虽然只有两次,但每次 50
万 两 ,总 额 达 100 万 两 。 之 后 乾 隆 二 十 一(1756)、二 十 二(1757)、二 十 五(1760)、二 十 六 年(1761),
每年领款一次,数量为 40 万两。
赖惠敏根据《内务府银库进项月折档》的记载,已经指出,乾隆十八年总管内务府奏准向户部领
银 40 万 两 ,乾 隆 二 十 年 五 月 总 管 内 务 府 向 户 部 领 取 应 交 内 库 银 50 万 两 ,十 一 月 又 领 50 万 两 ,乾 隆
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六年都分别向户部领取银 40 万两。即上表中第 10-16 项,奏案与月折的记载
是 一 致 的 。 ③ 笔 者 查 阅 了 内 务 府 月 折 乾 隆 十 年 至 十 四 年 的 记 载(因 现 存 内 务 府 月 折 起 自 乾 隆 八 年
(1743),此前的情况无法在月折中验证),乾隆十年四月,内务府银库新收银 305156 两,乾隆十三年

① 总管内务府奏为广储银库不敷应用照例于户部收贮内库银内支领二十万两备用事,乾隆三年十月初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内务府奏案,档号:05-0023-002。
② 表格中一般每次领款的时间与数额都有内务府当次奏请领款奏折及下一次领款奏折前后呼应,只是第 10 次即乾隆十八年三月初四
日的领款,档案有目无文(未拍照),但有下一次领款的奏折作为补证,只是此次领款,内务府奏案 05-0127-(010-011)著录条目记为 30
万,而下一次领款的奏折(内务府奏案 05-0140-077)追述为 40 万,应以后者即实际领款数量为准。另外,有当时奏请领款奏折与下一
次追述时间不完全一致的情形,如第 3 次奏请领款是在乾隆二年十月二十日,但第 4 次领款奏折中追述为“查乾隆二年十一月内”,这可
能是因为乾隆帝批准时间稍迟,且领款入库时间往往滞后,不影响两件档案所说的为同一事。
③ 赖惠敏 . 乾隆皇帝的荷包[M]. 北京:中华书局,2016:97.

· 38 ·
四月 ,内务府银库新收银 409116.2 两 ,乾隆十四年六月 ,内务府银库新收银 321489 两 ,① 基本能够确
定 主 要 就 是 表 中 第 7- 9 项 领 款(领 款 时 间 比 奏 请 时 间 约 滞 后 一 个 月)。 因 为 这 几 年 的 内 务 府 银 库
每月收入银两数目并不太高,大致都是数万两或几万两,多时也就 10 多万两,绝无多至三四十万两
之时。这三个月收银高达三四十万两,其主体只能来自向户部请领的大宗款项。总之,自乾隆十年
至二十六年的内务府共 10 次向户部请领款项都可以在内务府月折档案中得到印证。
从 乾 隆 继 位 至 乾 隆 二 十 六 年 ,内 务 府 一 共 16 次 奏 请 向 户 部 支 取 银 两 ,总 额 为 470 万 两 ,平 均 每
年 约 18 万 两 。 据 笔 者 掌 握 的 档 案 资 料 ,此 后 直 至 乾 隆 逝 世 ,内 务 府 未 再 以 银 两 不 敷 为 由 奏 请 向 户
部“照例”支领银两。
乾 隆 二 十 一 年 七 月 ,乾 隆 二 十 二 年 六 月 ,内 务 府 循 例 向 户 部 支 领 银 两 时 ,都 声 称 支 领 过 的 银 两
“除各该工等处陆续领用外”,② 现今库贮不敷应用,这是少见的提及向户部支领的银两供给各工程
使用的情形,此前及此后的请款奏折都只是笼统称各处领用,或只称不敷使用。

三、结论

乾隆年间每年户部拨给内务府 60 万两常年经费的观点得不到档案的支持。据笔者所见,并未
在档案中看到有乾隆年间每年内务府由户部领取 60 万两常年经费的记载。事实上,根据学者基于
内 务 府 月 折 的 统 计 ,乾 隆 年 间 的 某 些 年 份 ,内 务 府 银 库 的 收 入 甚 至 低 于 60 万 两 ,如 乾 隆 十 一 年
(1746)是 438038.8 两 ,乾 隆 十 九 年(1754)是 513784.1 两 ,乾 隆 十 年 也 只 有 632007 两 。 ③ 当 时 户 部 款
项充裕,难道还敢拖欠皇帝的银两不成?
事实上,
《啸亭杂录》中记载“岁支用六十余万两”,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内务府每年日常经费
支出总数是 60 余万两 ;二是内务府每年向户部领取经费银 60 余万两。在第一种情况下,内务府 60
余万的日常经费既包括内务府本身的进项,也包括必要情况下向户部领取的拨款 ;第二种情况下,
户部每年拨给内务府日常经费银 60 余万两,此外,内务府自身还有不少进项。显然,祁美琴等学者
采用的是第二种解读。
根 据 档 案 记 载 ,笔 者 认 为 应 采 用 第 一 种 解 读 ,即 乾 隆 时 期 ,内 务 府 每 年 日 常 经 费 支 出 60 万 两 。
首先 ,本文前面已根据内务府奏案统计了雍正二年正月至雍正七年底近六年时间中内务府银库的
收支状况,在这近六年时间里,内务府平均每年用银 64 万余两,这与《啸亭杂录》中记载的乾隆中经
过 整 顿 后“ 岁 支 用 六 十 余 万 两 ”是 相 当 的 ,这 也 体 现 了 雍 正 及 乾 隆 时 期 内 务 府 用 款 方 面 的 连 续 性 。
而 这 近 六 年 时 间 中 ,内 务 府 只 向 户 部 领 取 银 两 一 次 ,计 40 万 两 。 其 次 ,据 前 文 的 表 格 统 计 ,从 乾 隆
继位至乾隆二十六年 ,内务府一共奏请向户部支取银两 470 万两 ,平均每年约支领 18 万两 ,远远低
于 60 万两。而且,这 27 年中[包括雍正十三年(1735)],内务府只在其中的 13 个年分向户部领款,其
余 14 个年分难道就不需要经费开支吗 ,这与每年向户部支取 60 万两经费银两的说法相悖。另外 ,
如果是定制户部每年拨款 60 万两给内务府作为经费,内务府有何必要每次都专门上折奏请向户部
领款呢。再次,根据内务府月折的统计,乾隆十年至二十六年[不包括乾隆十二年(1747),因数据缺
失]共 16 年间,内务府银库共收入 15122417 两。 ④ 前面已经提及,内务府领取的“户部收贮应交户部

① 乾隆十年四月广储司六库用存数目总折、乾隆十三年四月广储司六库用存数目总折、乾隆十四年六月广储司六库用存数目总折,中
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月折”微卷,第一盘。该档案只是广储司六库月折,只有每月六库四柱清折。包含具体收入款目的广储司
银库进项月折档案暂未开放。
② 总管内务府奏为向户部领取银两事 .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初一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案,档号:05-0148-002. 总管内
务府奏为向户部领银四拾万两事 .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案,档号:05-0155-024.
③ 见朱庆徽 . 内务府广储司六库月折档 附表一“乾隆朝(乾隆 10 年-60 年间)内务府银库收支数据表”[J] . 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
(34).
④ 见朱庆薇 . 内务府广储司六库月折档 附表一“乾隆朝(乾隆 10 年-60 年间)内务府银库收支数据表”[J] . 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
(34).

· 39 ·
银两”,是记入内务府银库收入的。如果排除这 16 年中领取的“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10 次共 390
万两,则内务府银库总收入约 11222417 两,平均每年收入约 701401 两。这 16 年中,内务府银库的总
支 出 为 14177423 两 ,平 均 每 年 支 出 约 886089 两 。 从 这 16 年 的 内 务 府 收 支 银 两 统 计 情 况 来 看 ,与 昭
梿记载的每年支出 60 万两大致还是相符的 ,内务府银库平均每年收入稍多于 60 万两 ,但支出大于
收入约 28%,收不抵支,于是就需要奏请领取“户部收贮应交内库银两”。
“ 每年支发一切经费亦不过五六十万”。 ① 可见,乾
乾隆三十三年(1768)时,总管内务府也声称,
隆年间,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在乾隆前期,内务府的日常经费是 60 万两左右,而皇家大宗专项工程支
出 除 外 。 这 60 万 两 ,主 要 是 内 务 府 自 身 的 收 入 。 大 致 在 乾 隆 三 十 年(1765)以 后 ,内 务 府 银 库 收 入
大涨,其支出也多所变更,这就需要另文探讨了。

[责任编辑:闫立新]

􀤥􀤥􀤥􀤥􀤥􀤥􀤥􀤥􀤥􀤥􀤥􀤥􀤥􀤥􀤥􀤥􀤥􀤥􀤥􀤥􀤥􀤥􀤥􀤥􀤥􀤥􀤥􀤥􀦥
􀤥􀤥􀤥􀤥􀤥􀤥􀤥􀤥􀤥􀤥􀤥􀤥􀤥􀤥􀤥􀤥􀤥􀤥􀤥􀤥􀤥􀤥􀤥􀤥􀤥􀤥􀤥􀤥􀤥􀦥

􀤥􀤥􀤥􀤥􀤥􀤥􀤥􀤥􀤥􀤥􀤥􀤥􀤥􀤥􀤥􀤥􀤥􀤥􀤥􀤥􀤥􀤥􀤥􀤥􀤥􀤥􀤥􀤥􀤥􀦥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组赴丹东市调研兴边富民行动工作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兴边富民
行动,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组
于 2019 年 2 月 26 日到丹东市对接调研。
工作组在丹东市政府召开了座谈会,丹东市委统战部、丹东市政府、丹东市民宗
局 就 落 实“ 重 、强 、抓 ”推 进 兴 边 富 民 行 动 相 关 工 作 开 展 情 况 进 行 了 汇 报 。 工 作 组 对
推进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建议。一是要高度重视。兴边富民行动是国家战略,辽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深入推
进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已经制定并将下发《辽宁省深入推进兴边富
民行动实施意见》,丹东市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为国守边、稳边、巩边、兴边、富边的
高 度 ,高 位 推 动 此 项 工 作 ,完 成 中 央 和 省 交 给 我 们 的 工 作 任 务 。 二 是 要 抢 抓 契 机 。
中央和省对兴边富民行动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省政府相关领导将就相关工作到中
央 部 委 对 接 汇 报 工 作 ,丹 东 市 政 府 要 善 于 抢 抓 机 遇 ,把 兴 边 富 民 行 动 与 丹 东 市 经 济
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全面对接,做好工作调研、梳理和总结,以问题为导向
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通过积极争取和政策落地,推进国家战略,推动丹
东 加 快 发 展 。 三 是 要 加 快 推 进 。 省 民 宗 委 和 丹 东 市 要 密 切 配 合 、加 强 协 调 、共 同 努
力 ,设 定 科 学 合 理 的 任 务 指 标 ,制 定 切 实 可 行 的 实 施 方 案 ,拿 出 具 体 管 用 的 工 作 措
施 ,搞 好 及 时 跟 进 的 监 督 调 度 ,贡 献 实 实 在 在 的 工 作 成 果 。 四 是 要 注 重 实 效 。 必 须
树立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在工作推进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不断调
整 和 完 善 工 作 措 施 ,注 重 政 治 效 益 、经 济 效 益 、社 会 效 益 有 机 统 一 ,通 过 国 家 战 略 的
实 施 和 兴 边 富 民 行 动 的 推 进 ,让 边 境 地 区 、民 族 地 区 的 人 民 群 众 得 到 实 惠 、增 收 致
富 ,促 进 边 境 地 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不 断 提 升 国 门 形 象 ,为 稳 边 、巩 边 、兴 边 、富 边 做 出
辽宁的积极贡献。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 民族经济发展处)

􀤥􀤥􀤥􀤥􀤥􀤥􀤥􀤥􀤥􀤥􀤥􀤥􀤥􀤥􀤥􀤥􀤥􀤥􀤥􀤥􀤥􀤥􀤥􀤥􀤥􀤥􀤥􀤥􀦥

① 总管内务府奏为库内银两兑交户部事 . 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十九日[A].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案,档号:05-0253-034.

· 40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