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6

前言..........................................................................................................................................

7
现观庄严论序...................................................................................................................7
现观庄严论中八品七十义略解.......................................................................................7
序品第一................................................................................................................................13
1 (甲一)论前义。...................................................................................................................13
1.1 (乙一)释论题............................................................................................................13
1.2 (乙二)解敬礼。敬礼一切诸佛菩萨。.....................................................................14
2 (甲二)释正论分三。...........................................................................................................14
2.1 (乙一)正申敬礼兼明造者之志愿。.........................................................................14
2.2 (乙二)为乐广者分别广说分三。.............................................................................15
3 (丙一)论所为义。...............................................................................................................15
4 (丙二)全论总义分二。.......................................................................................................16
4.1 (丁一)略标论体。....................................................................................................16
4.1.1 (戊一)标能所释。.........................................................................................16
4.1.2 (戊二)标能释数。.........................................................................................16
4.2 (丁二)随标广释分三。............................................................................................17
4.2.1 (戊一)广释三智体。.....................................................................................17
4.2.2 (戊二)广释四加行体分四.............................................................................19
4.2.3 (戊三)广释法身体。.....................................................................................20
一切相智品第二.....................................................................................................................21
5 (丙三)全论文义分三。.......................................................................................................21
6 (丁一)广释三智。...............................................................................................................21
7 (戊一)释所求一切相智。...................................................................................................21
7.1 (己一)释为求一切相智所发誓愿。.........................................................................21
7.2 (己二)释为成办彼誓显示方便之教授分二。.........................................................22
7.2.1 (庚一)正释教授。.........................................................................................22
7.2.2 (庚二)修教授义(最初发起缘空性之修得)分二。..................................24
7.2.2.1 (辛一)略标。......................................................................................24
7.2.2.2 (辛二)广释分三。..............................................................................24
7.2.2.2.1 (壬一)释煖等前三胜法。........................................................24
7.2.2.2.2 (壬二)释分别。.......................................................................26
7.2.2.2.3 (壬三)释摄持(即善知识之名)。........................................28
7.3 (己三)释如教授所修之正行分四。.........................................................................28
7.3.1 (庚一)释修行所依。.....................................................................................28
7.3.1.1 (辛一)种性差别。..............................................................................28
7.3.1.2 (辛二)断诤分二。..............................................................................29
7.3.1.2.1 (壬一)诤。...............................................................................29
7.3.1.2.2 (壬二)答。...............................................................................29
7.3.2 (庚二)释修行所缘。.....................................................................................29
7.3.3 (庚三)释修行所为。.....................................................................................30
7.3.4 (庚四)释修行自体分四。.............................................................................30
7.3.4.1 (辛一)意乐广大披甲正行。...............................................................30
7.3.4.2 (辛二)加行广大趣入正行。...............................................................30
7.3.4.3 (辛三)资粮广大资粮正行分二。.......................................................31

1
7.3.4.3.1 (壬一)总标。...........................................................................31
7.3.4.3.2 (壬二)别释三资粮分三。........................................................31
7.3.4.3.2.1 (癸一)智资粮。.............................................................31
7.3.4.3.2.2 (癸二)别释地资粮分二。.............................................32
7.3.4.3.2.2.1 (子一)释因位九地修治。..................................33
7.3.4.3.2.2.1.1 (丑一)初地修治。...................................33
7.3.4.3.2.2.1.2 (丑二)二地修治。...................................33
7.3.4.3.2.2.1.3 (丑三)三地修治。...................................33
7.3.4.3.2.2.1.4 (丑四)四地修治。...................................33
7.3.4.3.2.2.1.5 (丑五)五地修治。...................................34
7.3.4.3.2.2.1.6 (丑六)六地修治。...................................34
7.3.4.3.2.2.1.7 (丑七)七地修治。...................................34
7.3.4.3.2.2.1.8 (丑八)八地修治。...................................35
7.3.4.3.2.2.1.9 (丑九)九地修治。...................................36
7.3.4.3.2.2.2 (子二)释果位第十地相。..................................36
7.3.4.3.2.3 (癸三)别释对治资粮。.................................................37
7.3.4.4 (辛四)定出一切相智出生正行。.......................................................37
道相智品第三.........................................................................................................................37
8 (戊二)释趣彼方便道相智分二。.......................................................................................37
8.1 (己一)释道相智之支分。........................................................................................37
8.2 (己二)释道相智之本性分三。................................................................................38
8.2.1 (庚一)知声闻道之道相智。..........................................................................38
8.2.1.1 (辛一)自性。......................................................................................38
8.2.1.2 (辛二)顺决择分因。..........................................................................39
8.2.2 (庚二)知独觉道之道相智分三。..................................................................39
8.2.2.1 (辛一)所依差别。..............................................................................39
8.2.2.1.1 (壬一)正说。...........................................................................39
8.2.2.1.2 (壬二)断诤。...........................................................................39
8.2.2.2 (辛二)如何了知彼道。.......................................................................40
8.2.2.3 (辛三)释顺决择分因。.......................................................................40
8.2.3 (庚三)知菩萨道之道相智分二。..................................................................40
8.2.3.1 (辛一)见道。......................................................................................40
8.2.3.1.1 (壬一)略标剎那。...................................................................40
8.2.3.1.2 (壬二)广释修相。...................................................................40
8.2.3.2 (辛二)修道分二。..............................................................................41
8.2.3.2.1 (壬一)修道作用。...................................................................41
8.2.3.2.2 (壬二)有作用之修道分二。....................................................42
8.2.3.2.2.1 (癸一)有漏修道。.........................................................42
8.2.3.2.2.1.1 (子一)胜解修道。..............................................42
8.2.3.2.2.1.1.1 (丑一)正释。...........................................42
8.2.3.2.2.1.1.2 (丑二)胜利。...........................................42
8.2.3.2.2.1.2 (子二)廻向修道。..............................................42
8.2.3.2.2.1.3 (子三)随喜修道。..............................................43
8.2.3.2.2.2 (癸二)无漏修道。.........................................................43

2
8.2.3.2.2.2.1 (子一)引发修道。..............................................43
8.2.3.2.2.2.2 (子二)清净修道分四。......................................43
8.2.3.2.2.2.2.1 (丑一)因差别。.......................................43
8.2.3.2.2.2.2.2 (丑二)境差别。.......................................44
8.2.3.2.2.2.2.3 (丑三)果差别。.......................................44
8.2.3.2.2.2.2.4 (丑四)自性差别分二。...........................44
8.2.3.2.2.2.2.4.1 (寅一)是否最清净之差别。........44
8.2.3.2.2.2.2.4.2 (寅二)立佛清净为最清净。........44
一切智品第四.........................................................................................................................45
9 (戊三)释净道智之支一切智分二。...................................................................................45
9.1 (己一)一切智自体。................................................................................................45
9.1.1 (庚一)释远近道。.........................................................................................45
9.1.1.1 (辛一)远近道之理。..........................................................................45
9.1.1.2 (辛二)成立彼理。..............................................................................45
9.1.1.3 (辛三)所治能治之差别分五。...........................................................46
9.1.1.3.1 (壬一)一切智相执所治。........................................................46
9.1.1.3.2 (壬二)能治。...........................................................................46
9.1.1.3.3 (壬三)果上相执所治。............................................................46
9.1.1.3.4 (壬四)果上之能治分三。........................................................46
9.1.1.3.4.1 (癸一)是所治品之理。.................................................46
9.1.1.3.4.2 (癸二)正对治。.............................................................47
9.1.1.3.4.3 (癸三)傍义。................................................................47
9.1.1.4 (壬五)结。..........................................................................................47
9.1.2 (庚二)一切智加行分二。.............................................................................47
9.1.2.1 (辛一)加行差别。..............................................................................47
9.1.2.2 (辛二)加行自性。..............................................................................48
9.1.3 (庚三)修加行之果分二。.............................................................................48
9.1.3.1 (辛一)略标剎那。..............................................................................48
9.1.3.2 (辛二)广释行相。..............................................................................48
9.2 (己二)总结三智。....................................................................................................49
圆满一切相现观品第五之一.................................................................................................49
10 (丁二)广释四加行分二。.................................................................................................49
10.1 (戊一)自在因果。..................................................................................................49
10.1.1 (己一)自在因一切相加行。........................................................................49
10.1.1.1 (庚一)一切相加行总建立。.............................................................49
10.1.1.1.1 (辛一)一切相加行自性。......................................................50
10.1.1.1.1.1 (壬一)智相差别。.......................................................50
10.1.1.1.1.1.1 (癸一)略标。....................................................50
10.1.1.1.1.1.2 (癸二)广释分三。............................................50
10.1.1.1.1.1.2.1 (子一)一切智相。.................................50
10.1.1.1.1.1.2.2 (子二)道相智相。.................................51
10.1.1.1.1.1.2.3 (子三)一切相智相。.............................51
圆满一切相现观品第五之二.................................................................................................53
10.1.1.1.1.2 (壬二)明胜加行分二。...............................................53

3
10.1.1.1.1.2.1 (癸一)积善根之身。........................................53
10.1.1.1.1.2.2 (癸二)正明加行。............................................53
10.1.1.1.2 (辛二)修加行之德失分二。..................................................54
10.1.1.1.2.1 (壬一)加行功德。.......................................................54
10.1.1.1.2.2 (壬二)加行过失。.......................................................54
10.1.1.1.3 (辛三)加行之性相分二。......................................................55
10.1.1.1.3.1 (壬一)略标。..............................................................55
10.1.1.1.3.2 (壬二)广释分四。.......................................................56
10.1.1.1.3.2.1 (癸一)智相。....................................................56
10.1.1.1.3.2.1.1 (子一)一切智加行相。.........................56
10.1.1.1.3.2.1.2 (子二)道相智加行相。.........................56
10.1.1.1.3.2.1.3 (子三)一切相智加行相。.....................57
10.1.1.1.3.2.2 (癸二)胜相分二。............................................57
10.1.1.1.3.2.2.1 (子一)略标。.........................................57
10.1.1.1.3.2.2.2 (子二)广释。.........................................57
10.1.1.1.3.2.3 (癸三)作相。....................................................58
10.1.1.1.3.2.4 (癸四)自性相。................................................58
10.1.1.2 (庚二)从顺解脱分释生起次第分三。.............................................59
10.1.1.2.1 (辛一)明正所为机。..............................................................59
10.1.1.2.1.1 (壬一)道总相。...........................................................59
10.1.1.2.1.2 (壬二)明正所化机。...................................................59
10.1.1.2.2 (辛二)生能熟道之次第。......................................................59
10.1.1.2.3 (辛三)生殊胜现观之次第分二。..........................................60
10.1.1.2.3.1 (壬一)不退无上菩提之相。.......................................60
10.1.1.2.3.1.1 (癸一)略标。....................................................60
10.1.1.2.3.1.2 (癸二)广释分三。............................................60
10.1.1.2.3.1.2.1 (子一)加行道不退转相。.....................60
10.1.1.2.3.1.2.1.1 (丑一)略标。..............................60
10.1.1.2.3.1.2.1.2 (丑二)广释。..............................60
10.1.1.2.3.1.2.2 (子二)见道不退转相分二。.................61
10.1.1.2.3.1.2.2.1 (丑一)略标。..............................61
10.1.1.2.3.1.2.2.2 (丑二)广释。..............................61
10.1.1.2.3.1.2.3 (子三)修道不退转相分二。.................62
10.1.1.2.3.1.2.3.1 (丑一)广释大乘修道。..............62
10.1.1.2.3.1.2.3.2 (丑二)不退转相。......................63
10.1.1.2.3.2 (壬二)引发三身之殊胜道分三。...............................63
10.1.1.2.3.2.1 (癸一)法身因生死湼槃平等加行。................63
10.1.1.2.3.2.2 (癸二)受用身因严净佛土加行。....................63
10.1.1.2.3.2.3 (癸三)化身因善巧方便加行。........................64
顶现观品第六之一.................................................................................................................64
10.1.2 (己二)自在果顶加行分四。........................................................................64
10.1.2.1 (庚一)加行道顶加行。....................................................................64
10.1.2.1.1 (辛一)煖顶加行。.................................................................64
10.1.2.1.2 (辛二)顶顶加行。.................................................................65

4
10.1.2.1.3 (辛三)忍顶加行。.................................................................65
10.1.2.1.4 (辛四)世第一法顶加行。......................................................65
10.1.2.2 (庚二)见道顶加行分二。.................................................................66
10.1.2.2.1 (辛一)所治分别。.................................................................66
10.1.2.2.1.1 (壬一)略标。..............................................................66
10.1.2.2.1.1.1 (癸一)略标所取分别。....................................66
10.1.2.2.1.1.2 (癸二)略标能取分别。....................................66
10.1.2.2.1.2 (壬二)广释分二。.......................................................66
10.1.2.2.1.2.1 (癸一)广释所取分别。....................................67
10.1.2.2.1.2.1.1 (子一)转趣所取分别。.........................67
10.1.2.2.1.2.1.2 (子二)退还所取分别。.........................67
10.1.2.2.1.2.2 (癸二)广释能取分别分二。............................67
10.1.2.2.1.2.2.1 (子一)实执分别。.................................67
10.1.2.2.1.2.2.2 (子二)假执分别。.................................68
10.1.2.2.2 (辛二)分别之对治分三。......................................................68
10.1.2.2.2.1 (壬一)见道顶加行之因。...........................................68
10.1.2.2.2.2 (壬二)彼大菩提果分二。...........................................68
10.1.2.2.2.2.1 (癸一)明自宗之大菩提。................................69
10.1.2.2.2.2.2 (癸二)许实有性不应道理。............................69
10.1.2.2.2.2.3 (癸三)欲证究竟大菩提当许诸法皆空。........69
顶现观品第六之二.................................................................................................................69
10.1.2.2.2.3 (壬三)见道顶加行之自性分二。...............................69
10.1.2.2.2.3.1 (癸一)正说。....................................................69
10.1.2.2.2.3.2 (癸二)断德自在。............................................70
10.1.2.3 (庚三)修道顶加行分三。.................................................................70
10.1.2.3.1 (辛一)修道顶加行。..............................................................70
10.1.2.3.2 (辛二)所断分别分二。..........................................................70
10.1.2.3.2.1 (壬一)所取分别。.......................................................70
10.1.2.3.2.1.1 (癸一)转所取分别。........................................71
10.1.2.3.2.1.2 (癸二)还所取分别。........................................71
10.1.2.3.2.2 (壬二)能取分别分二。...............................................71
10.1.2.3.2.2.1 (癸一)实执分别。............................................71
10.1.2.3.2.2.2 (癸二)假执分别分二。....................................72
10.1.2.3.2.2.2.1 (子一)略标。.........................................72
10.1.2.3.2.2.2.2 (子二)广释。.........................................72
10.1.2.3.3 (辛三)断除所断之胜利。......................................................73
10.1.2.4 (庚四)无间道顶加行分二。.............................................................73
10.1.2.4.1 (辛一)正说。.........................................................................73
10.1.2.4.1.1 (壬一)多福喻显。.......................................................73
10.1.2.4.1.2 (壬二)释所缘行相。...................................................74
10.1.2.4.2 (辛二)除邪执。.....................................................................74
渐次现观品第七.....................................................................................................................75
10.2 (戊二)坚固因果分二。..........................................................................................75
10.2.1 (己一)为得坚固修渐次加行。....................................................................75

5
剎那证大菩提品第八.............................................................................................................76
10.2.2 (己二)已得坚固剎那加行。........................................................................76
法身品第九............................................................................................................................77
11 (丁三)广释法身分二。.....................................................................................................77
11.1 (戊一)身建立。......................................................................................................77
11.1.1 (己一)自性身。...........................................................................................77
11.1.2 (己二)智法身分三。....................................................................................77
11.1.2.1 (庚一)正义。....................................................................................77
11.1.2.2 (庚二)差别。....................................................................................78
11.1.2.3 (庚三)断诤分二。............................................................................78
11.1.2.3.1 (辛一)于法身常住断诤。......................................................78
11.1.2.3.2 (辛二)于徧常断诤。..............................................................79
11.1.3 (己三)受用身分二。....................................................................................79
11.1.3.1 (庚一)略标行相。............................................................................79
11.1.3.2 (庚二)广释功德分二。....................................................................79
11.1.3.2.1 (辛一)释相。.........................................................................79
11.1.3.2.2 (辛二)随好。.........................................................................80
11.1.4 (己四)胜应身。...........................................................................................82
11.2 (戊二)事业。..........................................................................................................82
摄品第十................................................................................................................................83
12 (乙三)释余略义分二。.....................................................................................................83
12.1 (丙一)摄为六义。..................................................................................................83
12.2 (丙二)摄为三义。..................................................................................................83
13 (甲三)论后义。.................................................................................................................83

前言
此改编以法尊法师之《现观庄严论略释》(罗时宪谓之旧释)及其所著《现观庄严论
中八品七十义略解》为主,配合罗时宪梳理旧释之《现观庄严论略释讲义》、能海上师所
译《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根本颂》进行合编。并对法尊法师的甲子标题分法,进
行了目录标号,以期结构一目了然。对所参考版本中部分错别字合断句进行了修正,若校
对难免有误,还请参考原本。
若需要更深入研究现观,推荐参考能海上师所译《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义疏 ·
狮子贤菩萨造》、所著《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文句颂解》、所讲解的《现证庄严
论清凉记(隆莲法师记录)》,以及南怀瑾先生之《如何修证佛法》中部分《现观庄严论
略释》的讲解内容。
2023 年 11 月海澄居士于蓉城初编

现观庄严论序

闻西藏所传慈氏五论。以现观庄严为必习。因亟劝法尊译师出其颂并略释之。乍观一
切相智中菩提心二十二喻。二十大乘僧。四加行各分上中下。染净所能分别三十六。十三

6
修行法性。八出生正行。道智中大乘见道十六剎那。徧智中远近道能所治差别。及加行十
差别。四自性。一切相加行中三智差别相与加行德失相。三智相及胜相各十六。作用相十
一。自性相十六。见修顶各能所取分别三十六无间顶加行破邪执十六种。渐次加行十三种
剎那加行四种。四身差别及智身二十一聚与二十七事业等。玄旨稠叠惊叹得未曾有。已而
取大般若第一会第二会第四会对照之。则灿焉秩焉皆经文固有之义层也。然直阅般若经者
易以繁复生厌。大智度宗实相以推辩诸法无不尽。虽汪洋恣肆哉。亦曾莫得其统绪。自非
补处深智。安能以三智境四加行行一法身果。次第纶贯经义。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耶
运瑜伽巧分别相。彰般若无分别性。得斯论而般若之眉目朗。瑜伽之精髓充矣。颂本八品
离前后文增序摄成十。并间为莹润文句。快妙论之先覩。辄叙其所感于简耑。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太虚时住汉藏教理院那伽窟

现观庄严论中八品七十义略解

民国法尊法师述
法舫兄。朗禅法师的遗稿我看了一遍。牠里头的科目不一致。有时按全书的文义分排。
有时又照八品中七十事的次序分列。所以你看不懂。尤其是第六品全无科目。第七品也杂
乱无章。第八品。即三果一科也缺初二段。我觉着是他的遗宝的关系。不便修改。仅就其
有的七十事上加了个甲字作符号。其没有的也就不便越俎代庖了。
我知道你数了甲字之后。因为不够七十个。一定还是不明了七十事为何物。我今天闲
着无事。先给你开个清单。略解一下。以后有了空。再写个解释给你。你该喜欢吧。
现观庄严论。即是把般若经。无论那一会。分作八大段来解释。换句话说。牠就是一
本般若经的科目。八段的名字。一。一切相智。又名一切种智。二。道相智。又呌道种智
三一切智。四圆满一切相现观加行。五顶现观加行。六渐次现观加行。或叫次第现观加行
七一剎那现观菩堤加行。八法身。这八段就是全论广开的八品了。若稍为收敛一下。前三
品呌性相。次呌彼加行。次彼极顶。次彼次第。次彼边际。后呌异熟。共是六段。若更收
一下。前三品是境。次四品加行是因。后一品法身及事业是果。摄为境因果三大段亦可。
若把这八段分开。初段中便有十事。二段有十一事。三段九事。四段十一事。五段八事。
六段十三事。第七八段各有四事。凑在一齐就是七十件事了。这七十件事。又名呌七十义
八品的八事呌八事。通常说为八事七十义。即是此也。
第一段的十事者。一。发心二。教授。三。顺决择分。四。正行所依之法界。又呌能
成之依。五。所缘。六。所为事。七。铠甲。八。趣入。九。资粮。十。出离。
第二段中十一事。一映夺等。二知声闻道。三知麟喻道。四菩萨见道。五修道作用。
六胜解修道。七赞事扬。八廻向修道。九随喜修道。十引发修道。十一最清净修道。
第三段九事者。一由智不住生死。二由悲不住寂灭。三非方便遥远。四正方便隣近。
五所治品。六对治品。七加行。八彼平等性。九声闻等见道。
第四段中十一事。一行相。二加行。三功德。四过失。五性相。六顺解脱分。七顺决
择分。八不退转众。九生死湼槃平等性。十无上清净剎土。十一善巧方便。
第五段有八事。一煖位利根菩萨的十二种相。二顶位的十六增长。三忍位的坚稳。四
世第一法的心徧住。五见道中的所治能治。六修道中的能所治。七无间定。八邪执。
第六段中十三事者。一布施。二持戎。三忍辱。四精进。五静虑。六般若。七念佛。
八念法。九念僧。十念戒。十一念天。十二念舍十三无性自性渐次现观加行。
第七段有四事。一异熟剎那加行。二非异熟剎那加行。三无二剎那加行。四无相剎那
加行。

7
第八段中四事。一自性身。二圆满报身。三变化身。四法身。附属着佛的利他事业。
上来所列的。就是你久欲知道的现观论中之八段七十事了。我今天写的高了兴。再略
略的解释一下给你看。我知道你看了更是意外的欢喜无疑了。
我先把般若波罗密多。下个定义。由三别法差别所显的究竟智。便是般若波罗密多的
体相。这个定义。唯限在佛位才有。连地上的般若都简别了。可是若想辩论地上或地前的
般若。是不是般若波罗密多的话。我觉着话太多。说出来也不容易就会领悟得到。所以暂
且放一下。待译本论广释的时候再说吧。
般若波罗密多。就假名方面分别起来。可分三类。一教。二道。三果。般若波罗密多。
国内通常分为文字般若等。也是就假名而分的。为证大乘道果佛说的究竟言教。便是般若
教「般若经」之相。如像大般若经等。由最殊胜方便智慧二所摄持之菩萨瑜伽。便是道般
若波罗密多之相。可分大乘之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之四。由四别法差别所显的究
竟智。便是果般若波罗密多之相。四别法者。一所依差别。唯限佛身中才有。二自体差别
体是正智。三行相差别。全无二相。四离障差别。性空如幻。前言三别法者。便是把第二
第三合成一个。谓无二之智耳。这便是论文中。般若波罗密一句的略释了。
论中又说。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一切相现观。至顶及渐次。剎那证菩提。及法
身为八。这便是八品的总颂。
一。一切相智者。发心等十法无余现观的究竟智。便是一切相智之相。此分如所有智
尽所有智等许多差别。略而不述。界限唯在佛位。
二。道相智者。由最殊胜方便智慧二所摄持的大乘圣智。便是道相智之相。此分了知
声闻道的道相智。了知独觉道的道相智。及了知大乘道的道相智之三。又分不住生死和不
住湼槃之二。例如现观人无我之大乘见道。现证外境空之大乘见道。现证空性之大乘见道
又现证人无我之大乘见道。见道位菩萨身中之大悲心。此五如其次第。即配五道相智。界
限从大乘见道。乃至佛位皆有。
三。一切智者。安住小乘证德种类之圣智。是一切智之相。此分声闻之一切智。独觉
之一切智。大乘之一切智之三。依次举例。如现证人无我之声闻见道。现证外境空之独觉
见道。现证人无我之大乘见道。界限从见道乃至于佛地。
四。圆满现观一切相加行者。能把三智一百七十三种行相。作为作慧之境。得此堪能
之菩萨瑜伽。便是满证一切相加行之相。此中共分一百七十三种加行。界限从大乘资粮道
乃至十地。不通佛位。
五。顶加行者。总修三智超出大乘资粮道之菩萨瑜伽。是顶加行之相。此分加行道之
顶加行。见道之顶加行。修道之顶加行。无间「即金刚复心」之顶加行之四。初又分煖。
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煖之顶加行。相之顶加行。大乘加行道之煖。三名义同。顶之顶
加行。福德增长之顶加行。大乘加行道之顶。三名义同。忍之顶加行。坚稳之顶加行。大
乘加行道之忍。三名义同。世第一法之顶加行心。徧住之顶加行。大乘加行道之世第一法
三名义同。加行道顶加行和大乘加行道之顶加行。名有别而义同。见道顶加行和大乘见道
地同。修道顶加行和大乘修道义同。无间顶加行和最后心无间道义同。凡是顶加行。则徧
是满证一切相加行。然若是满证一切相加行。则不定是顶加行。如大乘资粮道。虽是满证
一切相加行。而非顶加行故。界限从大乘加行道煖位。一直到一地最后心。
六。渐次加行者。为于三智相得坚稳故次第修三智相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是渐次
加行之相。此与顶加行有四句料简。一是此而非彼者。如大乘资粮道。是彼而非此者。如
十地最后心。俱是者如大乘加行道俱非者如声闻资粮道。此分六度渐次加行之六。及六随
念渐次加行之六。并无性自性之渐次加行。共为十三。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除最后心
之以前。
七。剎那加行者。能于所作圆满最短之一剎那顷。尽把三智一百七十三相顿现为觉慧

8
之境。得此堪能之菩萨瑜伽。便是剎那加行之相。此分四类。界限唯在十地最后心。
八。法身者。由修四加行力所得之究竟果。便是法身之相。界限唯在十地。上来是略
释八段略义。下再说说七十事的差别吧。
论中又说。发心及教授。四种决择分。正行「或能成」之所依。谓法界自性。诸所缘
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离。是佛徧相智。这便是第一段中十事之总颂了。
一。发心者。为利他故缘大菩提与自眷属欲心所相应之大乘入门的最胜第六意识心王。
是大乘发心之相。此分与欲相应所生之发心。乃至与法身相应所生之发心。共二十二种。
又此分别。如国王之发心。如船师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若就界限。则分胜解行之发心
增上意乐清净之发心。异熟清净之发心。离障之发心。若就假名而分。也可分胜义发心和
世俗发心之二。若就发心摄持而分。则可分愿发心和行发心「趣入发心」之二。菩萨律仪
中之六度随一修持所摄持之发心。即行菩提心。亦即此之行发心。未得彼摄持之发心。即
愿菩提心。亦即此处之愿发心也。界限从大乘资粮道。直通佛位。广释此义。即论中「发
心为利他」以下三颂也。
二。教授者。开示无错谬能得发心所为事之方便的清净语。便是大乘教授之相。此分
正行等十种教授。界限从未入道前乃至佛位。皆容得有。广释此义。即论中「正行及诸
谛」等四颂。
三。四决择分者。从自因大乘资粮道圆满而生。胜解行地所摄之菩萨瑜伽。即大乘顺
决择分相。此分煖等四位。界限唯在加行道。广释此义。即论中「所缘及行相」等十二颂。
四。正行所依者。既是自所依法菩萨心之法性。复是大乘正行所依之事。即是大乘正
行所依自性住种之相。此分十三种。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十地最后心。论中「通达有
六法」等三颂即其广释。
五。诸所缘者。大乘正行遣除增益之所依。即是大乘正行所缘之相。此分十一类。论
中。「所缘一切法」等两颂即是广释。
六。所为事者。菩萨为得何事而趣正行。其所得究竟。即是大乘正行所为事之相。分
别有三。界限唯在佛地。论中「思有情皆胜」等一颂即广释。
七。铠甲者。于一一波罗密多中。皆摄六六波罗密多。如是修持之慧所摄持之菩萨瑜
伽。即是铠甲正行之相。此分三十六种。界限从资粮道乃至十地最后心。论中「彼别别施
等」一颂即是广释。
八。趣入者。大乘因果诸法如应加行。修所成为主之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是趣入
正行之相。此分九事。界限从大乘加行道乃至十地发心。论中。「静虑无色施」等二颂即
广释。
九。资粮者。由二种广大资粮所摄持。胜出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能直生自
果大菩提之菩萨瑜伽。即是资粮正行之相。此分十七种。界限从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
乃至十地后心。论中「悲及施等六」等二十六颂。即是广释。
十。出离者。决定无疑出生一切相智之净地瑜伽。即是出离正行之相。此分八种。界
限唯在三清净地。论中「所为及平等」二颂即是广释也。以上是略说一切相智品中的十事
论中又说。令其映蔽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
扬。廻向与随喜。无上作意等。引发最清净。是名为修道。诸善巧菩萨。如是说道智。这
便是第二段中十一事的总颂。依次略释。
一。作映夺等者。若是能圆满道相智之支分的菩萨瑜伽。即是此处所说的道智支分之
相。分别有五。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十地后心。本论第二品首。「调伏诸天故」等一颂
即是广释。
二。知声闻道者。由发心。廻向。通达空性慧三法摄持。为摄受声闻种姓所化机故。
所应了知之现观种类。而体是大乘圣智。便是了知声闻道之道相智之相。界限从大乘见道

9
乃至佛地。论中「道相智理中」等四颂广释。
三。知麟喻道者。由上说三法摄持。为摄受独觉之机。所应了知之现观种类的大乘圣
智。即是了知独觉道之道相智之相。界限同前。论中「自觉自证故」等五颂即是广释。
四。大乘见道者。大乘的谛现观。便是大乘见道之相。此分十六心。界限唯局大乘见
道位。论中「谛及谛上忍」等六颂即是广释。
五。大乘修道之作用者。证得大乘修道人之身中。由修习大乘修道之力。所得胜利。
即是大乘修道作用之相。分别有五。论中「徧息及一切」等一颂即是广释。
六。胜解修道者。深信般若是三利随一之出生根源。大乘有漏之随现观。即是胜解修
道之相。分别有三。界限从初地乃至十地后心。论中「胜解谓自利」等二颂广释。
七。赞美。承事。称扬者。证得大乘修道人之身中。由修习大乘修道之力所得功德。
即是大乘修道胜利之相。此分二十七种。界限从初地直通于佛位。论中「般若波罗密」等
一颂便是广释。
八。廻向修道者。能转诸善根成大菩提之大乘有漏随现观。即是廻向修道之相。分别
有十。界限从初地通十地后心。论中「殊胜徧廻向」等三颂是其广释。
九。随喜修道者。于诸善根修习欢喜之大乘有漏随现观。即是大乘随喜修道之相。分
别有二。界限同前。论中「由方便无缘」等一颂广释。
十。引发修道者。正能安立究竟证德之大乘无漏修道。即是大乘引发修道之相。分别
有五。界限同前。论中「此自体殊胜」等一颂广释。
十一。最清净修道者。正能安立究竟断德之大乘无漏修道。是最清净修道之相。分别
有四。界限同前。论中「依佛及施等」等六颂即是广释。上来就是略说道相智品中的十一
事了。
论中又说。智不住诸有。悲不滞寂灭。非方便遥远。方便即非遥。所治能治品。加行
及平等。声闻等见道。一切智如是。这便是第三段中九件事的总摄颂。我也依着次第的在
每一事上说他几句。你不嫌烦吗。
一。不住生死的智者。观待着世俗事能灭除生死边的大乘圣智。便是由智不住生死的
道相智之相。例如现证人无我的大乘见道。
二。不住湼槃的悲者。观待着世俗事能灭除寂灭边的大乘圣智。便是由悲不寂灭的道
相智之相。例如见道位菩萨身中的大悲。本论第三品起首之「非此岸彼岸」等一颂。即广
释上来两事。
三。非方便遥远者。舍离了大悲心。并被实执所系缚的圣人的正智。即是所治品一切
智的相。此与远果般若的一切智义思相同。界限是从小乘的见道。乃至到他们的无学道。
四。方便非远者。具足大悲及通达空性慧之所摄持的小乘证德种类。而是大乘圣智。
即是对治品一切智之相。此与近果般若之一切智义思全同。界限是从大乘见道。乃至佛位
一切皆有。论中「彼由攀缘相」等一颂。即是广释此上二事了。
五。所治品者。实执所缚之一切智。是所治品一切智之相。界限从小乘见道乃至其无
学道。
六。对治品者。菩提心及证空性慧所摄持的大乘证德种类之大乘圣智。是为对治品一
切智之相。界限与近果般若之一切智同。论中「色等蕴空性」等五颂。便是广释上来的两
段了。
七。加行者。于世俗性及胜义性修习对治颠倒邪执之菩萨瑜伽。即是一切智品中所说
的菩萨加行之相。此分十种。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十地最后心都有。论中「色等无常
等」等二颂半。即是广释。
八。加行平等性者。于诸法自性。差别。能所相理及境。灭除实执慧所摄持之菩萨瑜
伽。即是一切智品中所说的菩萨加行平等性之相。分别有四。界限同前。论中「色等无憍

10
慢」二句即是广释。
九。见道者。此处正说的大乘谛现观。即是此处正说的大乘见道之相。此分十六。界
限唯在大乘见道才有。论中「于苦等诸谛」等五颂。便是这一小段的广释。论中还有一个
颂。是总结上来三品的。并非此品九事所摄。第三品的九事也算略说过了。
论中又说。行相诸加行。德失及性相。顺解脱决择。有学不退众。有寂静平等。清净
剎无上。满证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这便是第四大段十一件事的总摄颂。也来逐条略说一下。
一。行相者。善取善修三智的一百七十三种行相。这样的菩萨瑜伽。便是菩萨身中能
修加行之相。广分别有一百七十三种。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十地后心都有。本论第四品
起首之「一切智差别」等五颂。即是广释。
二。加行者。无论是心是境。及事。道。相三。修习实空永离戏论。止观双运所摄持
的菩萨瑜伽。便是此品所说的正加行之相。分别有十九。若但就此处所说的算。就有二十
种加行。界限从大乘加行道煖位。一直到十地后心皆有。论中「已承事诸佛」等六颂即是
广释。但其中之初二颂是说能修般若之人的资格。谓现前有善知识摄受。往昔已曾承事诸
佛等。内外二缘悉皆具足之菩萨。乃是真修般若之机耳。
三。功德者。证得加行之补特伽罗身中。由修加行之力所得之胜利。即是加行功德之
相。分别有十四种。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十地菩萨之最后心。论中「摧坏魔力等」等
二句。即是广释。
四。过失者。若加行生或加行住。而能为障碍。便是加行过失之相。分别有四十六种。
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十地后心皆有。论中「过失有四十」等两句广释。
五。性相者。能得果般若波罗密多之方便。菩萨瑜伽。即是道般若波罗密多瑜伽之相。
其中广分别。有九十一种。限界同前。论中「由何相当知」等十九颂。即是广释。
六。顺解脱分者。此品正所说的一切种智。于自身善巧修学之菩萨法现观。即是此品
正说的大乘顺解脱分之相。分别有五。界限唯在大乘资粮道才有。论中「无相善施等」等
三颂即广释。
七。顺决择分者。此品正所说主要由方便分所显的菩萨之义现观。便是此品正说的大
乘顺决择分之相。分别有四。界限唯在大乘加行道才有。论中「此煖等所缘」等三颂。即
是广释。
八。有学不退众者。遣除色等上之实执现行等相。证得此诸相随一之菩萨瑜伽。即是
有学不退转僧之相。分别有三。界限从大乘加行道煖位。乃至十地。论中「从顺决择分」
等二十二颂。即是广释。此不退僧之行相也。
九。有寂静平等者。由己摧伏粗相之功用。堵绝实执现起之机会的净地瑜伽。即是三
有寂静平等加行之相。界限唯在三净地乃有。论中「诸法同梦故」等一颂。即广释此义。
十。无上净剎者。自己当来成佛之殊胜国土。现前净修之净地。「即第八九十三地」
瑜伽。即是清净剎土加行之相。分别有二。界限同前。论中「有情世如是」等一颂。即广
释也。
十一。善巧方便者。由己摧伏粗相功用。事业任运之净地瑜伽。即是善巧方便加行之
相。分别有十。界与前同。论中「境及此加行」等两颂。即是广释。上来把第四段中的十
一件事。也算略略地交代了。
论中又说。此相及增长。坚稳心徧住。见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别。四种能对治。无间
三摩地。并诸邪执着。是为顶现观。这便是第五段中八件事情的总摄颂。兹当照例的解释
他一下。
一。相者。获得顶加行的十二种相。随便证得一种的大乘之初顺决择分。即是煖位顶
加行之相。本论第五品起首之「梦亦于诸法」等一颂。广释此义。二。增长者。已得福德

11
十六增长之随一增长的大乘第二顺决择分。即是顶位顶加行之相。论中「尽赡部有情」等
一颂广释。三。坚稳者。已得三智随顺。于利他事更不破坏之大乘第三顺决择分。即坚稳
顶加行之相。论中「由三智诸法」等一颂广释。四。心徧住者。已得成熟发生见道功德之
三摩地。心徧住无边之大乘第四顺决择分。即是心徧安住顶加行之相。论中「四洲及小
千」等一颂。即其广释。五。见道者。安住对治见所断分别之种类。大乘之谛现观。即见
道顶加行之相。论中「趣入及退还」等十九颂广释见道之所治品等。六。修道者。安住对
治修所断分别之种类。大乘之随现观即是大乘修道之顶加行相。论中「灭等九等至」等十
三颂广释。七。无间定者。总修三智。超出大乘资粮道之菩萨瑜伽。正为所知障之能对治
即是无间顶加行之相。论中「三千生声闻」等三颂广释。八。邪执者。于一法上妄执二谛
不可共有之心或种子。即是此处所说应除遣的邪执之相。论中「所缘成及彼」等三颂广释
此等之界限。从大乘加行道乃至十地最后心皆有。上来是略说第五品八事之义。
论又说「渐次有十三」。这便是第六段中十三事之总摄颂。也当折散了说说。一。由
布施修持之所摄。为于三智行相得坚稳故。次第修习三智行相之慧所摄持的菩萨瑜伽。便
是布施渐次加行之染。如是推而言之。二。由戒修持所摄。为于三智行相。三。由忍修持
所摄。四。由精进修持所摄。五。由静虑修持所摄。六。由般若修持所摄。为于三智行相
得坚稳故。如上说。七。由念佛修持所摄。为于三智行相得坚稳故。渐修三智行相慧所摄
持的菩萨瑜伽。即是念佛渐次加行之相。八。由念法修持所摄。为于三智行相得坚稳故。
九。由念僧修持所摄。十。由念戒。十一。由念天。十二。由念舍修持所摄。为于三智行
相得坚稳故。渐修三智行相慧所摄持的菩萨瑜伽。便是念舍渐次加行之相。中间略者一切
例推。十三。由能现证一切法实性空之堪能。为于三智行相得坚稳故。次第修习三智行相
慧所摄持的菩萨瑜伽。即是无性自性渐次加行之相。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唯除十地最
后心一剎那之前。一切皆有。论中「从施乃至慧」等一颂广释其义。第六品十三事仅此一
颂而已。
论中又说。剎那证菩提。由相分四种。这便是第七段中的四事了。兹亦挨次的解释一
下。
一。若于作事最短之一剎那顷。现证一种无漏异熟法时。与此同类之余一切法皆能现
证。由此功能正对治所知障者。即是无漏异熟剎那加行之相。二。又于彼一剎那。现证一
种无漏非异熟法时。与此同类之余一切法悉能现证。即此功能正治所知障。即是无漏非异
熟剎那加行之相。三。由能现证补特伽罗无我故。正对治所知障。即是无二剎那加行之相
四。由现证一切法空故。而正对治所知障。即是无相剎那加行之相。界限唯十地菩萨最后
心位才有。论中「施等一一法」等五颂。广释此剎那加行之相也。
论又云。自性及满报。如是余化身。法身并事业。四相正宣说。这便是第八大段中四
事的总摄颂。也当略为解说几句。一。自性身者。具足二种清净之无为身。即是自性身之
相。此分本性清净之自性身。和离垢清净之自性身之二。佛陀身中之内心法性。即初者之
相。断障之断德。即第二之相。界限唯佛地才有。本论第八品起首之。「能仁自性身」等
十一颂广释。二。具足五种决定之究竟色身。即是报身之相。五决定者。一处决定。唯住
色究竟天。二身决定。定有相好庄严。三眷属决定。皆是圣位菩萨。四法决定。专说大乘
正法。五时决定。乃至生死未空。而作饶益有情事。论中「相有三十二」等二十一颂广释
三。化身者。非具足五种决定之究竟色身。即化身之相。此分巧变化身。生变化身。胜变
化身之三。论中「乃至有三有」等八颂广释化身及事业。四。法身者观待如所有性尽所有
性。所立之究竟见智。即是智慧法身之相。此分通达如所有性之智法身。和通达尽所有性
之智法身之二。此等之界限。唯于佛地才有。以上便是略说第八大段中的四事了。
舫兄。我整整地写了一天。才把八品七十事的略义说了这一点滴。你虽不能全懂。想
必也能略略地得一点概念吧。我再把现观庄严论的颂文给你开个清单。

12
第一品有七十三个颂。第一颂是归敬。次二颂是造论之所为。这三颂就算全论的帽子
吧。第四五两颂。便是我上文引过的八品总颂。自第六颂以下有十三颂。便是上文所引的
七十事的总颂。自第九颂以后。乃至到第七十三颂完。便是详细解说初品十事之文了。
第二品中有三十一颂。即是解释十一事之文。上来已详为分开。第三品有十六颂。前
十五颂是依次解说一切智中九件事的。末了一颂略结上来三品之义的。第四品有七十三颂
第五品有四十二颂。第六品一颂。皆如上文分别讫。第七品有五颂。其中前二颂说一事。
次三颂各说一事。第八品有四十颂。前十一颂释自性身。次之二十一颂释圆满报身。后之
八颂释化身及事业。其智慧法身亦即附属而说。并无专释之颂也。在第八品完后。又有两
颂。是将八品或收为六。或收为三。观待前八品之全论视之。也就一个附属品的结束罢了。
民国二十六年二月五日。写在缙云山世苑汉藏院翻译处。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一
弥勒菩萨造颂
法尊法师译释
稽首大雄师。慈尊无着等。传此教授者。加持利有情。

序品第一
今依宗喀巴大师父子及无等恩师札迦大师之著述。略录少分诠释正义。释此分三。

1 (甲一)论前义。
(甲二)论正义。(甲三)论后义。初中又二。(乙一)释论题。(乙二)解敬礼。

1.1 (乙一)释论题

今初。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
此论题在梵语为阿毘三昧耶。阿朗迦罗。那摩。般若波罗蜜多。邬拔提沙奢萨哆囉。
华语译阿毘三昧耶为现观。阿朗迦罗为庄严。那摩为名曰。般若波罗蜜多为慧到彼岸。邬
拔提沙为教授。奢萨哆囉为论。
谓般若波罗蜜多经广(初会)中(二会)略(四会)三部中难通达义。此论能令容易
了解。故名教授。此具整治救拔二种功德故名为论。(依世亲释正理论意)此复现前亲证
故名现观。喻如世人容仪端严复着众多妙庄严具。用镜照显。倍生欢喜。如是般若自体甚
深微妙即自体庄严。复以七十义庄饰。照显于此论之中。能令智者倍生欢喜。故此论名曰
庄严。(即明显庄严也)。
此论是慈氏(Maitreya)菩萨所说,其弟子无着(Asahga)之所述也。昔无着读般若经
觉其浩瀚而难得统绪,乃问于慈氏,慈氏为说此论。(罗时宪)
论有二种:一为阿毗达磨体;一为摩呾理迦体。阿毗达磨(亦名摩呾理迦)藏中略有
二类体裁,第一类专用以解释经文并阐发其义趣者,别名邬波第铄,余下一类则以抉择法
门分别法相为主者,则无别名也。此教授复具令法久住及济拔有情二种功德,故名为论。
(罗时宪)
然通涂言现观,则有六种:一、思想观、谓最上品喜受相应思所成慧。此能观察诸法
共相,引生煖等;加行道中观察诸法此用最胜,立现观名。二、信现观,谓缘三宝之世、
出世间决定净信。此助现观令不退转,立现观名。三、戒现观,谓无漏戒。此能除破戒垢

13
令观增明,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谓缘非安立谛之根本、后得无分别智。五、现
观边智谛现观,谓现观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现观,谓尽智等究竟位
智。前三现观,以作用殊胜,假立现观之名,非真现观也。今此论中所言现观,乃总此六
种而言。庄严者,文体之一种,乃以颂文解释义理者,意谓以美妙之韵语以庄严其所陈之
义理也。此论以如是之颂文以阐发现观之意义,故名现观庄严。(罗时宪)
本论以现观之义贯通广、中、略三部般若经,共分八品;每品又各有若干要义,总计
为七十义,世称八事七十义。于三部般若经之中,本论即以八品七十义与中部(二万五千
颂)经文逐段配合,与广部(十万颂)及小部(八千颂)文义大致上亦相对应,使经中之
义层具体显现。诚般若之指南,法门之铃键矣。(罗时宪)

1.2 (乙二)解敬礼。敬礼一切诸佛菩萨。

翻梵为藏诸译师等。为令息灭一切留难。为令翻译事业圆满。令知此论属经藏摄及为
证得无上菩提。故于翻译前敬礼一切诸佛菩萨也。

2 (甲二)释正论分三。

2.1 (乙一)正申敬礼兼明造者之志愿。

(乙二)为乐广者分别广说。(乙三)为乐略者更说略义。今初。
求寂声闻由徧智。引导令趣最寂灭。
诸乐饶益众生者。道智令成世间利。
诸佛由具种相智。宣此种种众相法。
具为声闻菩萨佛。四圣众母我敬礼。
皈敬颂(能海上师译)
诸求声闻寂灭。遍知等性。凡于顺解脱能作得者。
能为众生义利。诸道智性。若饶益世间使成就者。
能仁正等诸身。一切种智。于种种一切彼宣说者。
声闻菩萨众会。究竟大觉。诸圣众之母皆赞礼者。
慈尊于造论之前先礼赞三智者。为令所化(罗时宪:有情)于此般若(罗时宪:三智
是般若)佛母发生净信。由此因缘当得解脱及一切种智(罗时宪:一切相智)。现在正申
敬礼兼明造论誓令究竟。如诸善士虽至命难亦不弃舍所发愿故。此释敬礼所为。皈敬颂文
义分两段为称赞与敬礼。赞又分二。正赞三智之功德。次赞为四圣之母。初赞一切智谓能
引导所化趣证寂灭。赞道相智谓能成办三种所化(罗时宪:声闻、缘觉、菩萨)所求义利
(罗时宪:世间利益名义,出世利益名利)。赞一切相智谓能转法轮。如其次第即颂前三
句。(汉文译成前六句)最后一句。(译成两句)即赞为声闻独觉菩萨如来四圣之母。初
句正标声闻亦兼取独觉。以彼为求自利而趣湼槃与声闻同故未分说我敬礼者。即明三业至
诚敬礼彼四圣之母般若波罗蜜多也。此释敬礼略义。
慈尊造论之前先赞礼三智。以就所依补特伽罗声闻独觉。诸求寂灭苦集二谛者。由能
徧知蕴处界法皆是补特伽罗无我之一切智。能引导彼令趣有余依无余依寂灭湼槃妙果。而
礼彼智故。又就所依补特伽罗谓求饶益诸众生之菩萨。由通达三道无我之道相智。成办世

14
间三类种性(罗时宪:声闻、缘觉、菩萨)众生之利益。而礼彼智故。又谓诸佛由具一切
相智通达一切相悉皆无我为说法之增上缘。宣说种种法藏诠一切相。而于彼智三业敬礼故
此释敬礼文义。
如其次第即颂前六句(藏文原为三句,汉文译成六句)。最后二句(藏文原为一句)
言造论者具为读去声)此声闻等四圣众母之三智,三业具备虔申敬礼也。颂中正标声闻,
兼取独觉;以独觉为求自利而趣寂灭与声闻同,故未分说。“具”是周备义,所为(去
声)敬礼之三智及能敬礼之三业俱周备故。(罗时宪)

2.2 (乙二)为乐广者分别广说分三。

3 (丙一)论所为义。
(丙二)全论总义。(丙三)全论文义。今初。
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非余所能领。于十法行性。
经义住正念。具慧者能见。为令易解故。是造论所为。
造论之旨趣(能海上师译)
一切种智道。皆从彼教说。别余不领受。十法行体性。
思经义建立。具慧成观故。能速易现证。所谓论旨趣。
如是赞礼为先而造正论。此论所释为广中略三部般若。其释经之仪式如世亲云。演说
经义者。当先说所为。略义及文义。结合与答难。为令易解。故以五支方便而解释也。此
中。大师于此说。至是造论所为二颂。是明造论之所为义(即造论之用或果也)。般若波
罗蜜至四相正宣说凡有十五颂。是明全论之略义。发心为利他至第八品最后之许法身事业
有二十七种止。是明全论七十义之文义。又论中次一切智性。及次由入。狮子等之次字。
即是明结合义。结合前后文义令相贯澈。又论中法界无差别。及若谁于何义。及不可说义
中等文。皆是显示答难。由此五支释经。能令听者恭敬易了断疑生信。如世亲云。由闻经
胜利。若听闻受持。闻者起恭敬。故先说所为。成此由略义。略义由文知。次第前后理。
由余二无违。谓诸欲求经义者。由见现前究竟胜利。乃于文义恭敬受持。为令于经发起希
求。故先说所为。若以正量成立彼所为义者。必须粗知略义方可。若欲详知所说略义。则
须依论广学文义。欲使论文前后贯属。则赖结合之文。欲释前后所许无违。则须解释妨难
也。
初释所为义中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二句。明所诠法。非余所能领者。明此法之差
别。其次三句明究竟所为果最后二句正明造论之意。即为令末法有情。容易了解如来所说
般若之甚深义也。系属之义。文中闇述。
总谓此论所诠。即佛在此广中略三部般若经中。分为八种现观所说一切相智之道。发
心等十法也。此所诠之八种现观。非外道小乘等所能领受。以彼等未于方广大乘经典勤闻
思故。此论亦有究竟所为之果。以于发心等十法行为体性之经义。安住闻思正念。其聪慧
菩萨即能现见证得故。今造此论与经无重复之过。以依此论易解经义。即造论之所为义故。
“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二句颂文,明此论所诠之法。“一切相智”之下复言
“道”者,以此智于四谛中是道谛所摄,智即是道,持业释也。“非余所能领”者,明此
法之差别义。其次三句明此一切相智道,若聪慧者于般若经安住正念,便可证得。最后二
句,正明造论之意,即为令有情容易了解般若经中之甚深义也。总谓此论所诠,即佛在此
广、中、略三部般若经中分为八种现观所说之一切相智道,发心等十法也。此所诠之八种

15
现观,非余外道、小乘等所能领受;以彼等未于大乘经典勤闻、思故。然此一切相智道,
若于以发心等十法行为体性之经,安住闻、思正念,其聪慧菩萨,即能现见证得。今造此
论,为令有情易解经义,即造论之所为也。(罗时宪)

4 (丙二)全论总义分二。

4.1 (丁一)略标论体。

(丁二)随标广释。初又分二。

4.1.1 (戊一)标能所释。

(戊二)标能释数。今初。
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
论体公品摄颂(能海上师译)
般若波罗密。八类正等说。
现观庄严论以能诠八品及所诠八事。正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之义故。亦可释为教。道。
果三种般若。即文字方便究竟般若也。
此论以八事正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之义。八事为能释,般若经中义为所释也。
(罗时宪)

4.1.2 (戊二)标能释数。

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一切相现观。至顶及渐次。剎那证菩提。及法身为八。
(能海上师译:)
种智道种智。及一切智性。圆证种智行。顶行边次行。菩提一刹那。法身等为八。
此论所诠之义。谓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圆满证一切相加行。至顶加行,渐次
加行。一剎那现证菩提加行。及法身果。
此论所诠之义有八,谓一、一切相智,二、道相智,三、一切智,四、圆满证一切相
加行,五、至顶加行,六、渐次加行,七、一剎那现证菩提加行,八、法身果。此以三智
境,四加行行,一法身果,次第纶贯经义。所谓三智为境者,谓将佛智之内容分为三类,
名以三智,而此三智,是修行者之所为,即所对向之目标,故谓之境。所谓以四加行为行
者,谓为抵达此境(达到目标),须修加行(加功修行),即修四种现观:一、一切相现
观,于三智之全体直观其相貌,此是第一步之观法也。二、顶现观,即作一门深入之洞察
三、渐次现观,即作有次第之体验。四、一剎那现观,即经渐次体验之后,至最后时一剎
那现观圆满。所谓以法身为果者,谓证得法身。就所证言,名为法身;就能证言,则名法
身现观。法身之内容为四身与五智。四身者:一、法身(狭义的),二、自性身,三、受
用身,四、变化身。五智者:一、法界智,二、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
五、成所作智也三百“相智”者,即是一切相智,名同异译也。(罗时宪)

4.2 (丁二)随标广释分三。

16
4.2.1 (戊一)广释三智体。

(戊二)广释四加行体。(戊三)广释法身体。
初明一切相智。
发心与教授。四种决择分。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
诸所缘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生。是佛徧相智。
七十义摄颂(能海上师译)
一切种智品第一
发心及教言。决证支分四。成行之所依。法界住自性。
所缘等及大。甲胄行契入。资粮定出生。能仁种智性。
表示一切相智之体者。有十法。誓愿意乐谓发心。成办誓愿之方便谓教授。最初通达
空性之修得正行谓四顺决择分。大乘修行所依之根本。谓法界自性住种性。大乘修行断除
增益之所依谓所缘。大乘正行之究竟所修谓所为。此行须发广大心谓无擐甲正行。加行须
广大进趣谓趣入正行。又须二种广大资粮谓资粮正行。决定出生一切相智谓出生正行。是
为表示一切相智之十法。
论以十法显示一切相智之体:(罗时宪)
一、誓愿意乐(意乐以信、欲、胜解为体),谓“发心”。
二、成办誓愿之方便,谓“教授”
三、以有漏慧观察空性(即真如)之修得正行,谓“四种顺抉择分”。
四、大乘修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住种性”(即本性住种性),即本有无漏智种子。
此类种子,乃法界自性上之净用,法尔存住,故得彼名。
五、大乘修行断除增益执之所依,谓“诸所缘”。
六、大乘正行之究竟所修,谓“所为”。
七、此正行须发广大心,谓“擐甲正行”。
八、加行须广大进趣,谓“趣入正行”
九、又须二种广大资粮,谓“资粮正行”。
十、决定出生一切相智之“出生正行”。
次明道相智。
令其隐闇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扬。廻向与随喜。无上作意等。
引发最清净。是名为修道。诸聪智菩萨。如是说道智。
道种智品第二(能海上师译)
光作末末等。声闻缘觉道。于他诸功德。大义利见道。
能作及胜解。赞事意所钦。回向随喜修。无上意能作。
最极清净行。是所谓修道。菩萨方善巧。道智说如是。
表示道相智之体者。谓由如来自性光明。令诸天光隐闇不现等。是道相智之支分。了
知声闻弟子道之道相智。了知麟喻独觉道之道相智。了知菩萨道之道相智中。有见道修道
二种。初者谓具足现法后法广大胜利之大乘见道。第二谓修道之作用。或由修习修道之力
所得之胜利。及信解般若为三利随一本源之胜解修道。胜解修道之胜利谓赞美承事称扬之
修道。能转自他所有善根为大菩提支分之廻向修道。于自他善根深修欢喜之随喜作意无上
修道。此胜解廻向随喜三种修道是有漏修道。(即后得有分别智。)能得究竟智德之因谓引
发修道。(或译正行修道。)能得究竟断德之因谓最清净。即清净修道。诸聪智菩萨之现观
道相智。以如是十一法表示而说。

17
论以十一法显示道相智之体:(罗时宪)
一、道相智之支分(支分是因义。如来自性光明能隐蔽诸天光明,令诸天及见者除我慢心,
我慢是道相智生起之障碍。今除之,是促道相智生起之因也),谓如来自性光明令诸天光
隐闇不现等。
二、了知声闻弟子道之道相智
三、了知辚喻独觉道之道相智。
四、具足此世、他世广大功德胜利之大乘见道。
五、修道之“作用”,即由大乘修道所得之胜利。
六、“胜解”修道;言胜解者,谓能信解般若为三利之本源也。(三利者,一、自利,
二、自他俱利,三、利他。)
七、胜解修道之胜利,谓赞美、承事、称扬。
八、“向”修道,此修道能转自他所有善根为大菩提之支分。
九、“随喜无上作意”修道,此修道于自、他善根深生欢喜。
(原释谓“胜解、向、随喜三种修道是有漏修道,即后得有分别智”。今按后得智
与根本智,其体是一、随用分二;根本智既是无漏,后得岂能说是有漏?此其不通一也。
又佛智有如理智及如量智二种;如理智即根本无分别智,如量智即后得有分别智;若据
“有分别”便说为有漏,岂佛之如量智亦是有漏?此其不通二也。意者藏土释师义解有未
尽欤?抑糅译释文者未能善决择欤?谨志于此以待智者。)
十、“引发”修道(或译正行修道),此修道是能得究竟智德之因。
十一、“清净”修道,此修道是能得究竟断德之因。
大乘见道及诸大乘修道合名了知菩萨道之道相智。诸聪慧菩萨之现观道相智,以如是
十一法显示而说。(罗时宪)
三明一切智。
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湼槃。非方便则远。方便即非遥。
所治能治品。加行平等性。声闻等见道。一切智如是。
一切智品第三(能海上师译)
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无方距果远。果近善方便。
不共对治品。加行平等性。声闻等见道。许即遍知性。
表示一切智之体者。谓观待世俗事。是能破有边现观种类之大乘圣现观。即由智不住
诸有之道相智。又观待世俗事。是能破静边现观种类之大乘圣道。即由悲不滞寂灭之道相
智。远离殊胜方便智慧者。即非方便遥远之一切智。殊胜方便智慧所摄持者。即方便非遥
远之一切智。此二如其次第亦即是所治品之一切智与能治品之一切智。此正修对治实执之
中正所说者。谓菩萨加行。破除实执智慧所摄持之加行。即加行平等性。大乘之谛现观。
即见道。就建立所依。谓声闻独觉等圣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即以九法如是解释也。
一切智是“能证知补特伽罗无我”之智。一切法皆无补特伽罗之我。此“无补特伽罗
我”乃一切法之总相;故称“能证知此一切法总相之智”为一切智。此智声闻弟子及独觉
皆有之。大乘菩萨之道相智能知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故就大乘人说,此一切智祇是道
相智之一部分。(罗时宪)
论以九法显示一切智之体,言九法者:(罗时宪)
一、能破有边(有谓三有)之大乘圣现观智,即“由智故不住诸有”之道相智。
二、能破静边(静谓寂灭)之大乘圣现观智,即由悲故不滞涅槃(即寂灭)之道相智。
三、“非方便而遥远”之一切智,谓远离殊胜方便智慧之声闻、独觉一切智,此乃本
论所兼说者也。
四、“方便而非遥远”之一切智,谓殊胜方便智慧所摄之一切智,乃菩萨道相智之一

18
分也。
此二如其次第亦即是“所治品”之一切智与“能治品”之一切智。
五、菩萨一切智“加行”,此即正修能对治实执之一切智之加行。
六、加行“平等性”,即不惟破除所对治品亦破除执能对治之智慧为实之加行。
七、大乘谛现观,即见道(道相智之一)。此大乘见道,就建立所依不同,别开为二,

八、就声闻圣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及
九、就独觉圣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

4.2.2 (戊二)广释四加行体分四

初释圆满众相加行体。
行相诸加行。德失及性相。顺解脱决择。有学不退众。
有寂静平等。无上清净剎。满证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圆加行品第四(能海上师译)
相及加行等。功过性相四。解脱证分全。学故不退僧。
生死解脱平。无上刹清净。诸相现圆证。此等善方便。
圆满一切相加行之体者。谓所修之行相及能修之诸加行。加行功德。加行过失。加行
之性相。大乘顺解脱分。大乘顺决择分。有学不退转僧众之不退相。安立法身之三有寂灭
平等加行。安立受用身之严净无上佛土加行。安立化身之善巧方便加行。此即表示圆满一
切相加行之十一法也。
“圆满证一切相加行”之体,以十一法而显示之:(罗时宪)
一、“行相”(行读去声),谓所修正行之相状。
二、“诸加行”,谓能修之诸加行。
三、“德”,谓加行之功德。
四、“失”,谓加行时所有过失。
五、“性相”,谓加行之自性及行相。
六、“顺解脱分”。
七、“顺抉择分”。此二各是三种顺分之一。三顺分皆能为增上缘,顺益其所顺之法
也。
有漏善根中之五戒、十善行,能感福报,名顺福分。有漏善根中之能感涅槃者,如闻
说生死过患则惧,闻说涅槃功德则喜等,名顺解脱分。有漏善根中之能为胜增上缘,引发
本有无漏种子,令其初起现行者,名为顺抉择分。此分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抉
择”是无漏智之别名,“顺”乃随顺引发之义。
八、“有学不退众”,谓有学不退转众之不退相。
九、“有寂静平等”,谓能安立法身之三有寂静平等加行。
十、“无上清净剎”,谓能安立受用身之严净无上佛土加行。
十一、“于满证一切相此具善方便”,谓安立化身之善巧方便加行。一切相者,一切
法之性相也。
二释顶加行体。
此相及增长。坚稳心徧住。见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别。
四种能对治。无间三摩地。并诸邪执着。是为顶现观。
顶加行品第五(能海上师译)
决择等福增。坚固诸心住。是见修所作。于中各各道。

19
分别相四种。及对治四种。无间道等持。修行违谛理。
顶加行之体者。谓得顶加行十二相中随得一相之初顺决择分。较供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数佛所得功德尤为增上之十六种增长第二顺决择分。通达三智随顺之慧。及于利他不可破
坏获得坚稳之第三顺决择分。引发见道之功能成熟心能徧住无边三摩地之第四顺决择分。
见道顶加行与修道顶加行。谓彼二道中各有四种分别之四种真能对治。次谓无间三摩地之
顶加行。及所应遣除之邪行。以此八法而表示顶加行也。
至顶加行之体以八法而显示之:(罗时宪)
一、“此相”,谓得顶加行十二相中随一相之初顺抉择分(煖)。此十二相见下顶现
观品第六。(此为煖位上之顶加行。)
二、“增长”,谓具有十六种增长之第二顺抉择分(顶)。言十六种增长者,言此第
二顺抉择分有十六种功德,较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有情数佛所得功德更为增上(胜过)也。
十六增长见下顶现观品第六。(此为顶位上之顶加行。)
三、“坚稳”,谓获得了知三智相随顺之慧,及于利他不可破坏获得坚稳之第三顺抉
择分(忍)。(此为忍位上之顶加行。)
四、“心徧住”,谓能引发见道功能,及能徧住无边三摩地之第四顺抉择分(世第一
法)。(此为世第一法位之顶加行。)
五、“见道”及
六、“修道”,谓见道顶加行及修道顶加行。彼二道中“各有四种分别之四种真能对
治。(对治分别执行之顶加行。)
四种分别者:
(一)转趣所取分别(于转趣事执为实有)。
(二)转退还取分别(于退还事执为实有)。
(三)实执能取分别(于补特伽罗等能取之法执为实有)。
(四)假执能取分别(于假士夫等能取之法,执为实有假士夫等)。
四种能对治者:
(一)厌患对治加行道中(于苦、集二谛深生厌患)。
(二)断对治(即无间道)
(三)持对治(即解脱道,无间道所得灭,使烦恼不起)。
(四)远分对治(即胜进道)。
七、“无间三摩地”之顶加行。
八、所应遣除之“邪行”。(遣除邪见之顶加行。)
三释渐次加行体。
渐次现观中。有十三种法。
渐次加行品第六(能海上师译)
所有顶加行。边次行十三。
渐次加行之体有十三种。谓六波罗蜜多之六种渐次加行。随念三宝之三种渐次加行。
随念天、舍、戒之三种渐次加行。及无性自性之渐次加行。是为表示渐次加行之十三法也。
四释剎那加行体。
剎那证菩提。由相分四种。
刹那加行品第七(能海上师译)
一刹那圆证。性相有四种。
剎那加行体唯有一。就相不同而分为四。谓异熟剎那加行。非异熟剎那加行。无二剎
那加行。无相之剎那加行。

20
4.2.3 (戊三)广释法身体。

自性圆满报。如是余化身。法身并事业。四相正宣说。
法身品第八(能海上师译)
自性圆满报。随他变化身。法身诸所作。四种正等宣。
正说法身有四种法。谓自性身。圆满受用身。如是所余之化身。并智慧法身及所作事
业。

一切相智品第二
(摄般若第二会二卷欢喜品至二四卷远离品)

5 (丙三)全论文义分三。

6 (丁一)广释三智。
(丁二)广释四加行。(丁三)广释法身。初又分三。

7 (戊一)释所求一切相智。
(戊二)释趣彼方便道相智。(戊三)释净道相智之支一切智。初又分三。

7.1 (己一)释为求一切相智所发誓愿。

(己二)释为成办彼誓显示方便之教授。(己三)释如教授所修之正行。今初。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
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
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七十义之一(能海上师译)
一切种智品第一
发心利他故。乐正等菩提。如是经及摄。广门并余说。
如地金月火。大藏宝源瀛。金刚山药善。如意日韵音。
王库藏大路。乘骑流无尽。乐闻声河云。二十二种等。
现证发心等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之相。表示此智有十法。一谓发菩提心。即为
利他而希求大菩提欲相应所起入大乘道门所显之最胜第六意识心王。是大乘发心之相。界
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佛地。
发心所缘之菩提彼。及所为之利他彼。广中略三部般若皆就略广二门宣说。如二万颂
般若经所说。余二经亦说故。如是发心依譬喻助伴相同门中分为二十二种。
(大乘资粮道下中上品所摄:)
一、谓与助伴欲相应之发心。是一切白法之所依处。犹如大地。
二、意乐相应者。乃至菩提而不改变。犹如纯金。(罗时宪:此中言“意乐”者,以信、

21
欲、胜解三法为体。)
三、增上意乐相应者。能增长门念住等一切善法。犹如初月。
(大乘加行道所摄:)
四、与修三智随顺加行相应者。能烧障碍三智之柴。犹如猛火。
(极喜等十地所摄:)
五、布施相应者。能满足众生愿。犹如宝藏。
六、持戒相应者。是一切功德之生源。犹如宝源。(宝矿。)
七、安忍相应者。虽遇逆缘不能扰乱。犹如大海。
八、精进相应者。他不能破坏。犹如金刚。
九、静虑相应者。散乱所不能动。犹如山王。
十、般若相应者。能除二障重病。犹如良药。
十一、方便相应者。不舍利他。犹如善友。(善知识。)
十二、大愿相应者。如愿成办。犹如如意宝珠。
十三、力相应者。能成熟所化。犹如日轮。
十四、妙智相应者。以爱语调伏所化。犹如歌音。
(三清净地所摄:)
十五、神通相应者。势力无碍。犹如国王。
十六、二资粮相应者。具足无量福慧资粮。犹如仓库。
十七、三十七菩提分相应者。三世诸佛皆行此道。犹如大路。
十八、悲及毘鉢舍那相应者。不堕生死湼槃。犹如车乘。
十九、总持辩才相应者。能持已闻未闻诸法。犹如泉水。(或池沼。)
(佛地所摄:)
二十、四法嗢柁南相应者。发扬众生解脱生死之妙音。犹如雅音。
二十一、唯一共道相应者。饶益众生等无有异。犹如河流。
二十二、法身相应之发心。能示现住覩史多天及从彼没等。犹如大云。
如是二十二种发心之界限。初三发心。如其次第是大乘资粮道下中上品所摄。加行相
应者是大乘加行道所摄。其后十种发心。即极喜等十地所摄。再次神通相应等五种发心。
三清净地所摄。最后三种发心。佛地所摄。《大乘经庄严论》云:“发心于诸地。胜解意
乐净。许余为异熟。后永断诸障。”此说资粮加行位者。名胜解发心。七未清净地者。名
增上意乐清净发心。三清净地者。名异熟发心。佛地者。名障断发心。
又说如地之发心为下品资粮道所摄者。是说最下界限。非说以上便无彼发心。如金如
月等发心界限准此应知。

7.2 (己二)释为成办彼誓显示方便之教授分二。

7.2.1 (庚一)正释教授。

(庚二)修教授义。今初。
修行及诸谛。佛陀等三宝。不躭着不疲。周徧摄持道。
五眼六通德。见道并修道。应知此即是。十教授体性。
七十义之二(能海上师译)
行所缘谛等。佛等宝之三。无贪完全易。大道悉能持。

22
五眼六神通。见道及修道。谓教授教诫。体性十应知。
若大乘语开示能得大乘发心所求之方便。是大乘教授之相。界限从未入道前乃至佛位。
此有十种。
一修行自性。开示世俗胜义二谛之教授。
二修行所缘。开示四谛之教授。
三修行所依。开示佛法僧等三宝之教授。
四修行坚稳之因。对治贪着恶事懈怠。开示不怯弱精进之教授。
五修行增进之因。对治退屈懈怠。开示不疲劳精进之教授。
六修行不退之因。对治自轻懈怠。开示摄持大乘道精进之教授。
七于所修行能自在转。不依仗他之因。谓得五眼。能见百踰缮那乃至三千大千以内粗
细众色之肉眼。从昔有漏善业所感异熟而生。能如实见众生生死之天眼。现证诸法无实之
慧眼。能知一切圣者根性利钝之法眼。能现观一切诸法之佛眼。开示此五眼之教授。
八所修行果能速圆满广大资粮之因。谓六神通。能转变种种事之神变通。能现知世界
粗细诸声之天耳通。能知他善恶等心之他心通。能知往昔受生之宿住随念通。能知世界粗
细诸色之天眼通。永断烦恼障之漏尽通。开示此六通之教授。
九十为令了知须断分别与俱生之种子。故开示见道与修道之教授。
当知此即是十种大乘教授之体性。
诸钝根利根。信见至家家。一间中生般。行无行究竟。
三超往有顶。坏色贪现法。寂灭及身证。麟喻共二十。
(能海上师译:)
根钝及利等。信见至家家。一间中生般。行无行上流。
三超顶解脱。色贪断见灭。法寂身现证。缘觉等二十。
此处别说三宝教授中之僧宝。谓如第二品所说道相智所摄大乘见道十六剎那中。安住
八忍之圣位菩萨。名预流向。有钝根随信行。利根随法行之二。安住见道八智之圣位菩萨
由永尽见断三结。名但住预流果。此是论中隐说者。断欲惑三品之圣位菩萨。名曰家家。
分天家家。人家家之二。为断欲地第六品修所断惑得解脱道。故精进修行之修道菩萨。钝
根者名信解。利根者名见至。此二合一名一来向。已断欲地第六品修所断惑之圣位菩萨。
名一来果。此亦是论中隐说者。已断欲地修惑第八品之圣位菩萨。名曰一间。为断欲地九
品修惑得解脱道。故精进修行之修道位菩萨。信解见至准前合一名不还向。其次中般。谓
圣位菩萨于色界中有身而得断随一烦恼障之解脱道者。生般。有行般。无行般。谓生色界
乃得彼解脱道者。及勤修功行而得与不用功行而得者。于色究竟身而证断随一烦恼障之圣
位菩萨名往色究竟者。此分三超。即全超半超徧殁。若先往梵众天生。舍诸余处。次生色
究竟而证彼解脱道者。名曰全超。若从梵众天殁。在下三净居天随受一生。次生色究竟天
而证彼道者。名曰半超。若从梵众天乃至色究竟天渐次受生。后证彼道者。名曰徧殁。菩
萨不求无色界生。故名为往有顶者。是说离色界贪之菩萨。此分二种。尽断惑业结生相续
者。名现法湼槃。证得八解脱者。名曰身证。为欲尽断烦恼障故。精进修行之七地菩萨。
名阿罗汉向。此是论中隐说者。十地菩萨名曰麟喻独觉。此上共为二十种僧。此依狮子贤
论师意述。解脱军论师等义。兹不繁说。
此处别说三宝教授中之大乘僧宝。如是僧宝有二十种:(罗时宪)
一、预流向中“钝根”随信行。
二、预流向中“利根”随法行。如第二品所说,道相智所摄大乘见道十六剎那中,安
住八忍之圣位菩萨,名预流向。此预流向有钝根随信行与利根随法行之二。言随信行者,
谓随他人教授、教诫之力,信而修行证果者也。随法行者,谓于所闻教法,随自思惟观察
之力,修行证果者也。

23
三、预流果,谓安住见道八智之圣位菩萨,已永尽见道所断三结(一、见结,即我见;
二、戒取结,即行邪戒;三、疑结,即疑正理。此三为见惑之首。);此是论中隐说者。
四、“家家”,谓断欲界俱生烦恼三品之圣位菩萨,再于欲界中受生二次或三次,如
由此家至彼家,故名“家家”。此分天家家及人家家二种。
五、一来向中之信解位。
六、一来向中之见至位。为断欲界第六品修惑(修道所断烦恼)得解脱而精进修行之
修道菩萨,钝根者名“信解”,利根者名“见至”,此二合名一来向。
七、一来果,谓已断欲地第六品修惑之圣位菩萨。此亦是论中所隐说者。
八、“一间”,谓已断欲地第八品修惑之圣位菩萨。
九、不还向,谓为断欲地九品修惑得解脱而精进修行之修道菩萨,准前分为信解、见
至,合名不还向,此亦是论中隐说者。
十、“中般”,谓圣位菩萨于色界中有身而得断随一烦恼障之解脱道者。
十一、“生般”。
十二、“有行般”。
十三、“无行般”。此三谓生色界乃得彼解脱道者,及勤修功行而得,与不用功行而
得者。
十四、“全超”。
十五、“半超”。
十六、“徧殁”。于色究竟身而证断随一烦恼障之圣位菩萨,名往色究竟者。此分三
种,故名“三超”,即先往梵众天生,舍诸余处,次生色究竟天而证彼解脱道者,名曰
“全超”;若从梵众天殁,在下三净居天随受一生,次生色究竟天而证彼道者,名曰“半
超”;若从梵众天乃至色究竟天渐次受生,后证彼道者,名曰“徧殁”。
菩萨不求无色界生,故名为“往有顶”者,是说“离色界贪”之菩萨。此分二种,第
一种为
十七、“现法寂灭”(现法涅槃),此位菩萨能断尽惑业结生相续。
第二种为
十八、“身证”;此位菩萨能证得八解脱。
十九、阿罗汉向,即为欲断尽烦恼障故,而精进修行之七地菩萨;此是论中隐说者。
二十、“麟喻独觉”,即第十地菩萨。

7.2.2 (庚二)修教授义(最初发起缘空性之修得)分二。

7.2.2.1 (辛一)略标。

(辛二)广释。今初。
所缘及行相。因缘并摄持。菩萨救世者。如煖等体性。
依具四分别。分下中上品。胜出诸声闻。及以诸麟喻。
七十义之三(能海上师译)
所缘及行相。因圆满摄持。菩萨之所依。如煖等体性。
四分别俱离。能依小中大。声闻具足等。超胜有差别。
圆满大乘顺解脱分所生之现观种类。随顺谛现观之大乘世间道。即大乘加行道相。界
限唯在大乘加行道。
菩萨救护世者之加行道煖等四位。由所缘、行相、因缘、摄持。如世间道自性依止四

24
种分别。并分下中上三品差别。胜出声闻及独觉之加行道也。
随顺谛现观之大乘世间道(有漏善意。以有执故,虽善而非无漏),即大乘加行道。
此加行道属于圆满大乘顺解脱分所生之现观种类。界限唯在大乘加行位。“菩萨救世者”
之加行道“煖等”四位,其“所缘、行相、因缘、摄持”,亦如煖等之自性,依其具有四
种分别,分下、中、上三品,胜出声闻及独觉之加行道也。(罗时宪)

7.2.2.2 (辛二)广释分三。

7.2.2.2.1 (壬一)释煖等前三胜法。

(壬二)释分别。(壬三)释摄持。今初。
所缘无常等。是四谛等相。行相破着等。是得三乘因。
色等离聚散。住假立无说。色等不安住。其体无自性。
彼等自性一。不住无常等。彼等彼性空。彼等自性一。
不执着诸法。不见彼相故。智慧所观察。一切无所得。
色等无自性。彼无即为性。无生无出离。清净及无相。
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正定定作用。授记尽执着。
三互为一性。正定不分别。是顺决择分。下中上三品。
(能海上师译:)
所缘无常等。以谛等为依。行相现欲灭。得三乘共因。
色流合集住。住安立离言。所有色无住。由彼自性无。
彼等一性一。无常等非住。彼等彼性空。所有自性一。
诸法皆无执。性相无见故。般若圆知解。一切所缘无。
色等自性无。彼无即其性。无生无出离。彼等所相无。
量无所依故。解非解尽知。彼三昧能作。教言及惑尽。
三互自性一。三昧相无证。判出离分全。小中大如是。
解释煖等所缘行相因缘之中。初煖位中下品煖之所缘。谓无常等四谛之十六种相。其
行相谓于四谛十六相上。破除实有执着之煖下品智。大乘煖等四加行道。皆是能得三乘证
得大乘见道之近因。以是随顺彼见道之胜方便故。中品煖之所缘。谓色等离真实聚散所差
别四谛。其行相谓离名相续安住。及知无胜义安住之智。上品煖之所缘。谓色等一切诸法
皆是假立所差别之四谛。行相谓通达皆不可说之智。第二顶位中下品顶之所缘有二。一不
安立谛。谓色等胜义不安住。及其自体无实有自性。行相谓知色等与彼法性其自性为一之
智。次安立谛。谓彼色等由彼实性空故。色等不住胜义无常等所差别之四谛。行相谓知无
常等与彼法性其自性为一之智。中品顶之所缘。谓不执着诸法相。行相谓不见彼诸法有实
相故。由是因缘通达无实之智。上品顶之所缘。谓以观察胜义之慧。周徧观察之四谛。行
相谓知三轮一切诸法于胜义中。皆无所得之智。第三忍位中下品忍之所缘。谓色等法于胜
义中。皆无自性。行相谓知色等于胜义无。即是名言中自性之智。中品忍之所缘。谓色等
于胜义中无生死无湼槃。行相谓知如是修当得身语意三业清净之智。上品忍之所缘。谓四
谛胜义无相。行相谓由胜义不依彼自性。故知非胜解相及无想之智。第四世第一法位中下
品第一法之所缘。谓法性无生及健行等三摩地。行相谓知在佛位中彼正定作用任运而转之
智。中品第一法之所缘。谓于不现见事授记之胜因。行相谓于胜义尽粗分之三轮执着。上
品第一法之所缘。谓能修之三摩地与修者之菩萨并所修之般若波罗蜜多。三轮之法性互为

25
一性所差别之四谛。行相谓知所修之三摩地后。至全无分别。即是成佛之最胜方便之智。
上来所说即是大乘四顺决择分中各有下中上三品也。
如是四加行道中。由是见道智火之前相。故名曰煖。由诸善根不被邪见所动。故曰顶。
由灭恶业所感生之恶趣及于真空性远离怖畏。故曰忍。由是见道之亲因。一切世间法中最
为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也。
释煖位等所缘、行相、因缘之中,一一位各分下、中、上品。(罗时宪)
一、下品煖位。“所缘”谓“无常等”之四谛十六种相。有情之生(犹云人生)及生
所依处(犹云世界)名为苦谛。苦谛有四相:一、无常相,依缘起灭故;二、苦相,逼迫
性故(为八苦等所煎迫);三、空相,无自性故;四、无我相,无主宰故。诸烦恼及由烦
恼所发之业,名为集谛。集谛有四相:一、因相,苦之根本故;二、集相,数数积集苦故
三、生相,滋生苦故;四、缘相,与后生果作助缘故。真如境上有漏法灭,名为灭谛。灭
谛有四相:一、灭相,是断除烦恼之离系故;二、静相,是寂息众苦之离系故;三、妙相
无众患之离系故;四、离相,是苦不再生之离系故。由此道故,知苦、断集、证灭,名为
道谛。道谛有四相:一、道相,圣者所行故;二、如相,契正理故;三、行相,趣往涅槃
故;四、出相,出三有故。(以上解所缘)此下品煖位之“行相”,谓于四谛十六相上
“破除执着之煖下品智”。因缘者,谓能为因或缘而引生他法之相,亦即因相。煖等四加
行道,是能证“得三乘见道之近因”,以是随顺彼见道之胜方便故。
二、中品煖位。所缘,谓“色等离真实、聚散”所差别之四谛。色等名言非即色等自
性,犹如说火,口不被烧,亦如想富,实非富有,故知色等自性,离名言而住,是离真实
也,又色等有聚有散,故色等之离言自性亦无胜义安住;是聚散义也。其行相,谓“离名
相续安住及知无胜义安住”之智。已下八位之因缘相,与上位同,故论不别说。
三、上品煖位。所缘,谓“色等一切法皆是假立”所差别之四谛。行相,谓通达“皆
不可说”之智。
四、下品顶位。所缘及行相各有二:一、以非安立谛为所缘,谓“色等胜义不安住及
其体无实自性”;以知“色等与彼法性其自性为一”之智为行相。二、以安立谛为所缘,
谓“色等由自性空故不住胜义及是无常”所差别之四谛;以“知无常等与彼法性其自性为
一”之智为行相。
五、中品顶位。所缘,谓“不执着诸法相”(意即无实体相)。行相,谓“不见彼诸
法有实体相”之智。
六、上品顶位。所缘,谓“以观察胜义之慧周徧观察之四谛”。行相,谓知“三轮一
切诸法于胜义中皆无所得”之智。
七、下品忍位。所缘,谓“色等法于胜义中皆无自性”。行相,谓知“彼色等于胜义
无,即是名言中之自性”(意谓知“色等于胜义中无”一语,亦是名言)之智。
八、中品忍位。所缘,谓“色等于胜义中无生死、无涅槃”。行相,谓知“如是修当
得三业清净”之智。
九、上品忍位。所缘,谓“四谛胜义无相”。行相,谓“由胜义不依彼自性,故知非
胜解相及无想”之智。(“非胜解相”者,谓无寻思胜解所行境相。“无想”者,谓是无
分别想之心所行。)
十、下品世第一法位。所缘,谓“法性无生及健行等三摩地”。行相,谓知“在佛位
中彼正定作用任运而转”之智。
十一、中品世第一法位。所缘,谓“于不现见事授记之正因”。行相,谓于胜义尽粗
分之三轮执着。
十二、上品世第一法位。所缘,谓“能修之三摩地、修者之菩萨及所修之般若波罗蜜
多,三轮之法性互为一性”所差别之四谛。行相,谓“知所修三摩地(即前述下品世第一

26
法中之正定)乃至全无分别(即前中品世第一法中之尽执着),即是成佛最胜方便”之智。
如是四加行位中,初位是见道智火之前相,故名为煖;犹如钻火,煖为前相也。次位,
观法辗转增长,倍更明盛,故名为顶;顶是极义,增进义,居上位义。第三位,于所观义
决定印持,故名为忍;忍是印可之义。第四位之观智,是引发最初无漏智之胜增上缘,于
一切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故名世第一法。

7.2.2.2.2 (壬二)释分别。

由所依对治。二所取分别。由愚蕴等别。彼各有九种。
由实有假有。能取亦分二。自在我等体。蕴等依亦尔。
(能海上师译:)
彼体及对治。所取分别二。惑及蕴等分。彼复各九种。
实安立所依。能取许又二。自主宰等性。蕴等依如前。
分别有二。谓所取分别。与能取分别。所取中又二。依杂染事为所依者。及依彼对治
者。彼二之中又各有九种。由缘愚蒙无明等。及缘蕴等有差别故。初之九种谓染污总集缘
染污无明。总苦谓缘有漏色等诸蕴。此缘苦集总体为二。执着名色谓爱着邪果。贪着常断
二边谓爱邪所知。于染净法不知取舍谓缘不信。于诸圣道不勇悍住谓缘懈怠。此缘别烦恼
为四。有漏适悦逼迫中容三受。诸受所依谓有漏自他等。知受为苦性由此厌离引发清净等
缘彼执为实有受用。是缘别苦为三。共成九种杂染所取分别。清净诸蕴。增上缘诸处所摄
生门。因缘诸界所摄种族。清净之生缘起还灭。是所知中尽所有性所摄之四。缘如所有空
性谓缘清净所知者一。缘波罗蜜多义执着诸行谓缘行者一。缘见道修道无学道者谓缘三道
者为三。共成九种清净所取分别。
第二能取分别亦有两种。谓实有补特伽罗为依。及假有士夫为依。彼二复各有九种。
由缘自在我等体。及缘蕴等所依。有如是等诸分别故。此各分九种者。谓缘执有自在我之
执。此一是就执着相而立。余八就执着境而立。谓缘执自在我是一。是造因之我。是见境
之我等。又缘执杂染为自在之我。缘世间道离欲我执。及出世间见道。修道。道作用所依
之力等执为自在之我。其我执即此分别之所缘。我执有九种故其能缘之分别亦有九种。即
是九种实有能取分别也。
又于蕴界处执为假有士夫。及于十二缘起执为假有士夫。于三十七菩提分法。见道。
修道。胜进道。无学道。执为假有士夫。缘此诸我执计为实能受用者。即九种假有能取分
别也。
言分别者,谓能徧计心,以有漏第六意识及其相应慧为体。(罗时宪)
此中有二种分别:(罗时宪)
一、所取分别,谓执有实所取法;二、能取分别,谓执有实能取法。
第一、所取分别中又分二:一、以杂染事(苦是为“所依”,自意识变化实所取法的影像
缘此影像而起分别,名为杂染所取分别。二、以彼杂染事:“对治”、蕴、处、界等为所
依、仿似实所取法之影像,缘此影像而起分别,名为清净所取分别。“彼”二所取分别又
“各有九种”,“由缘无明等及缘蕴等有差别故”。
一、杂染所取分别九种者:一、缘总集染污无明,而起分别(徧计也,下准此),执
为实有。二、缘总苦有漏色等诸蕴而起分别,执为实有。以上缘苦集总体为二。三、缘爱
著名色邪果之贪,而起分别,执为实有。四、缘爱着常、断二边邪知之贪,而起分别,执
为实有。五、缘于染、净法不知取舍之不信,而起分别,执以为实。六、缘于诸圣道不勇
悍住之懈怠,而起分别,执为实有。以上缘别烦恼(集之一分)为四。七、缘有漏三受而

27
起分别,执为实有。八、缘诸受所依有漏自、他等,而起分别,执为实有。九、知受为苦
性,由此厌离,引发清净等。缘彼执为实有受用之分别。以上缘别苦为三。
二、清净所取分别九种者:一、缘诸蕴而起分别,执为实有。二、缘诸处而起分别,
执为实有。三、缘诸界而起计度分别,执为实有。四、缘缘起、还灭而起分别,执为实有
以上是缘清净所知中尽所有性者四。五、缘空性而起分别,执为实有。以上是缘清净所知
中如所有性者一。六、缘诸波罗蜜多行而执为实。此是缘行者一。七、缘见道而起分别,
执为实有。八、缘修道而起分别,执为实有。九、缘无学道而起分别,执为实有。以上是
缘三道者为三。
第二、能取分别亦分二种:一、由以愚夫所执“实有”补特伽罗为所依而起之能取分
别,二、由以圣者所施设之“假有”士夫为所依而起之能取分别。此二能取分别之中,又
各有九种。由前九种以“自在我等体”为所依,后九种以“蕴等”为所依,有如是等诸分
别故。
一、实有能取分别九种者:一、缘执有自在我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此执。此就执着
之自相而立者一。二、缘执自在我是一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此执。三、缘执自在我是造
因者(造因者谓作者)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此执。四、缘执自在我是见境者之执而起分
别,谓实有此执。五、缘执杂染为自在我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此执。六、缘世间道离欲
我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此执。七、缘于出世间见道执为自在我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
此执。八、缘于出世间修道执为自在我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此执。九、缘于道作用所
依之力执为自在我之执,而起分别,谓实有此执。以上就所执之境而立者八。
由我执有九种故,能缘之分别亦有如是九种。
二、假有能取分别九种者:一、缘于蕴执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二、缘于
界执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三、缘于处执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四
缘于十二缘起执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五、缘于三十七菩提分法执为假有士夫
之执,计为实能取法。六、缘于见道执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七、缘于修道执
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八、缘于胜进道执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九
缘于无学道执为假有士夫之执,计为实能取法。
缘此诸执,而起分别,计为实能受用者。“能取”即是能受用义。

7.2.2.2.3 (壬三)释摄持(即善知识之名)。

心不惊怖等。宣说无性等。弃舍所治品。应知为摄持。
(能海上师译:)
使心无畏等。示诸自性无。舍离不共类。全具善摄持。
加行道菩萨不离一切相智作意。于甚深空性不惊不恐等方便善巧。(罗时宪:以上能
破生死边)舍此违品二乘作意。及随一实执。(罗时宪:以上能破涅槃边)如是菩萨加行
道智。即是加行道菩萨之内摄持。以此即是双破生死湼槃二边之菩萨现观故。若佛胜应身
为加行道菩萨宣说一切诸法皆胜义无自性等。及说舍此违品恶魔恶友之道者。即是加行道
菩萨之外摄持。以是圆满开示大乘道之善知识故。

7.3 (己三)释如教授所修之正行分四。

28
7.3.1 (庚一)释修行所依。

(庚二)释修行所缘。(庚三)释修行所为。(庚四)释修行自体。初又分二。

7.3.1.1 (辛一)种性差别。

(辛二)断诤。今初。
通达有六法。对治与断除。彼等皆永尽。具智慧悲愍。
不共诸弟子。利他渐次行。智无功用转。所依名种性。
七十义之四(能海上师译)
于六法契证。对治生正灭。彼等永尽除。般若悲皆具。
有学不共法。利他之位次。二智易着力。所依种应知。
菩萨身中之法性(罗时宪:即法界自性住种性)复作大乘修行之所依。即大乘修行所
依自性住种性之相。界限从大乘资粮道(罗时宪:界限从大乘资粮道前,旧释谓从资粮道
起,乃就现行说)乃至最后心。
此由十三能依法之修行。分为十三种法性。
谓大乘四顺决择分。及见修二道。是就修行自性(罗时宪:即能“通达”所缘之智)
分为六种智德。
就“对治”逆品。立能治修行。就“断除”逆品。立能断修行。就逆品尽分。立“彼
永尽”解脱道之修行。是就修行作用分三。
依八地增上。立双破生死湼槃二边之慧悲修行。依九地增上。立不共声闻弟子之修行。
依十地后得增上。立次第利他之修行。依十地后心增上。立智无功用转(罗时宪:智无功
用运转)修行。是就界限增上分四。
如是十三类菩萨身中十三种修行之法性。即是大乘所依修行之种性。彼诸修行皆由缘
彼法性升进(罗时宪:现行及增长)故。

7.3.1.2 (辛二)断诤分二。

7.3.1.2.1 (壬一)诤。

(壬二)答。今初。
法界无差别。种性不应异。
(能海上师译:)
法性无别故。异类非想应。
三乘种性不可分为各异。或一切三乘种性人。皆应通住三乘种性。以彼等法界无差别。
法界即种性(罗时宪:种性之实性,旧释谓法界即种性,今不取。)故。

7.3.1.2.2 (壬二)答。

由能依法异。故说彼差别。
(能海上师译:)

29
由能依法别。说彼所依异。
所通达之法界虽无差别。然无不可分三类种性。及种性不可分别之过。以就能依三乘
智德功能大小之别。而说所依法性之差别故。譬如所依同一瓦瓶。就能依蜜糖等不同而分
器皿之差别故。
能依、所依、于胜义中都无所得。然于世俗谛中,就能依之三乘修行智德,作用等有
大小之别,而说所依之种性有差别故。此所依种性,非离能依之修行智德等别有实物,祇
是就彼智德等之功德而施设故。(罗时宪)

7.3.2 (庚二)释修行所缘。

所缘一切法。此复为善等。若世间所知。及诸出世间。
有漏无漏法。诸有为无为。若共弟子法。及佛不共法。
七十义之五(能海上师译)
所缘一切法。而又善等是。世间之解了。欲此世间离。
有漏无漏法。凡有为无为。诸学者共法。及不共力等。
大乘修行断增益处。即大乘修行所缘之相(罗时宪:之境)。界限通一切法。
此中差别。分十一种。谓善等等取不善无记。此复有世间道所摄或所通达谓五蕴。及
诸出世道中无漏四静虑。有漏法谓五取蕴。无漏法谓四念住。有为谓道谛。无为谓灭谛。
共声闻弟子法谓四静虑。佛不共法谓十力等。
“此”所缘境之差别“复”有十一种:谓约三性辨,分“为善等”三种。“等”者,等
取不善及无记也。约能缘智辨,复可分为“世间”道“所知”之五蕴等及“出世间”道所
知之无漏四静虑等二种。约漏、无漏辨,复可分为有漏法及无漏法二种。前者谓五取蕴,
后者谓法性及诸无漏有为法。(旧释谓“四念住”,界限不清,摄法不尽。)约有为、无
为辨,复可分为有为法及无为法二种。前者谓苦、集、道谛(旧释:“有为谓道谛。”)
后者谓灭谛。约共、不共辨,复可分为共声闻弟子法,及佛不共法。前者谓四静虑等,后
者谓十力等。(罗时宪)

7.3.3 (庚三)释修行所为。

胜诸有情心。及断智为三。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
七十义之六(能海上师译)
有情心殊胜。及究竟断证。由此三大出。大所作应知。
为何而修之究竟果。即大乘修行所为之相。界限唯在佛地。
此中差别分为三大。胜出诸有情之大悲心等即是心大。断德究竟是能断大。智德究竟
是能证大。当知此三大即菩萨自觉之所为(罗时宪:所为事)。以缘此果而修行故(罗时
宪:以菩萨对向此果而修行故)。
大乘修行之所为,即究竟果。界限唯在佛地。(罗时宪)

7.3.4 (庚四)释修行自体分四。

7.3.4.1 (辛一)意乐广大披甲正行。

(辛二)加行广大趣入正行。(辛三)二资粮广大资粮正行。(辛四)定出一切相智出生正行。
今初。

30
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七十义之七(能海上师译)
各各施等中。各以六种摄。云何修甲铠。说如六种六。
欲于布施等一一度中俱摄六度而修习。此广大意乐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披甲正行之
相(罗时宪:相谓表征)。界从大乘资粮道至最后心。
所谓披甲正行。如经所说慈尊亦以六六而说。以彼六种披甲正行。一一皆于施等之中
摄六度故。

7.3.4.2 (辛二)加行广大趣入正行。

静虑无色定。施等道慈等。成就无所得。三轮善清净。
所为及六通。于一切相智。能趣入正行。当知升大乘。
七十义之八(能海上师译)
无色定施等。诸道四无量。无所缘随俱。三轮净为二。
所作大现知。一切种皆相。大乘行契入。向上者应知。
大乘因果诸法。随其所应由精进加行为主而修之菩萨瑜伽。即趣入正行之相。界从大
乘加行道煖位至最后心。
此差别有九。
一、道之所依。谓静虑及无色定。
二、能引究竟智德者。谓施等六度。
三、能引究竟断德者。谓见道、修道、无学道、胜进道。
四、利他之方便。谓慈等四无量心。
五、清净利他者。谓成就无所得。
六、不同小乘者。谓于一切物三轮清净。
七、转诸善根令成三种所为义(罗时宪:心大、断大、证大)。
八、能速圆满二种资粮者(罗时宪:三种资粮,智资粮、地资粮、对治资粮)。谓六神通。
九、于果位谓能趣入一切相智之正行。
当知此九趣入正行能升进大乘也。

7.3.4.3 (辛三)资粮广大资粮正行分二。

7.3.4.3.1 (壬一)总标。

(壬二)别释三资粮。今初。
悲及施等六。并修止观道。及以双运道。诸善权方便。
智福与诸道。陀罗尼十地。能对治当知。资粮行次第。
七十义之九(能海上师译)
悲心施等六。止观诸所有。兼运不离道。悉方便善巧。
福慧二资粮。道总持十地。对治行资粮。行次第应知。
由二广大资粮摄持。胜出大乘中品世第一法以下加行道。能生菩提自果之菩萨瑜伽。
即资粮正行之相。界从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至最后心。
此中差别有十七种。

31
一、欲令有情离苦之大悲。
二至七、由大悲故修行布施等六波罗蜜多。
八、在入定时修习止观及双运道。
九、于利他事善权方便。
十、智慧资粮与福德资粮。
十一、见道等为道资粮。
十二、诸法文义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陀罗尼。此分通达诸字真实之忍陀罗尼。
十三、为救护众生能制诸明咒之咒陀罗尼。
十四、诸经文句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法陀罗尼。
十五、诸经义理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义陀罗尼。
十六、能为功德作所依处之十地资粮。
十七、能断相违品之对治资粮。
当知此等即是资粮正行之次第。

7.3.4.3.2 (壬二)别释三资粮分三。

7.3.4.3.2.1 (癸一)智资粮。
(癸二)地资粮。(癸三)对治资粮。今初。
此别释智资粮论无颂文而释(罗时宪:后人之释)有之。谓所缘境有二十种空性。故
能缘智亦分二十种智慧资粮。
一、由内六处(罗时宪:眼等内六处)真实空故名内空。(罗时宪:空即无真实体性)
二、由外色等真实空故名外空。
三、由内外俱分所摄之根依处真实空故名内外空。
四、由空性亦真实空故名空空。(罗时宪:谓智能见内处等空,此空智之真实体性无故)
五、由十方真实空故名大空。(罗时宪:诸器世间,其相宽广,故名为大;器世间之真实
体性无故。)
六、由道所证之湼槃真实空故名胜义空。(罗时宪:胜智所知之义,义者境也,名为胜义,
亦即真如;若执胜义为实有者,亦是法执;所执胜义之真实体性无故。)
七、由缘生有为真实空故名有为空。
八、由非缘生无为真实空故名无为空。(罗时宪: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
善法;于此善法若执为实,亦是法执,所执有为、无为之真实体性空故。)
九、由内外中间真实空故名毕竟空。(罗时宪:菩萨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所为有情为
空;由诸有情之真实体性毕竟不可得故。)
十、由生死前际后际真实空故名无际空。(罗时宪: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菩萨为不厌舍
生死,而观此无际生死为空;由生死前后际之真实体性不可得故。)
十一、由取舍真实空故名无散空。(罗时宪:菩萨为所断染,至无余依般涅槃位而恒散舍
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而无散舍,故观取舍为空;由取舍之真实体性不可得故。此中
无散空依辩中边论释)
十二、由实性真实空故名本性空。(罗时宪: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
菩萨为此本性速得清净,而观本性为空;由此本性之真实体性无故。)
十三、由一切法真实空故名一切法空。(罗时宪: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
而观此功德为空;功德非从外来,乃是本有,佛能清净之,故显现耳;观此功德为空,乃
能得此功德;由诸功德之真实体性无故。已上依辩中边论。)

32
十四、由诸法生等真实空故名自相空。(罗时宪:诸法自相、共相之真实体性无故。)
十五、由过去未来等真实空故名不可得空。(罗时宪:谓此空理甚难证得,依十八空论释
名不可得,若执有不可得,亦是法执,此所执之不可得,其真实体性亦无故。)
十六、由因缘和合真实空故名无性自性空。
十七、由五蕴自性真实空故名有性空。
十八、由无为虚空等真实空故名无性空。
十九、由本性空亦真实空故名自性空。(罗时宪:真实体性之真实体性亦无故。)
二十、由诸法作者自性空故名他性空。
如空有二十。亦有尔许之能缘智慧资粮故。
依所治执说;有十种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不可得空、自
相空、共相空(旧释无此,诸法自相、共相之真实体性无故)、自性空。(罗时宪)
依所为说;有八种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旧释无此)、无散
空、本性空、一切法空。(罗时宪)
依空门而说;依此为门,显空体故。有:无性空(旧释无此),补特伽罗及法之真实
体性俱非有故。(罗时宪)
依空体而说;有:无性自性空;此前二(补特伽罗及法)无性所显之空,即真如理,
非无自体性,此空即以无二性为自体性故。(罗时宪)
前十八种空,皆依后二空之别义安立。(罗时宪)

7.3.4.3.2.2 (癸二)别释地资粮分二。

7.3.4.3.2.2.1(子一)释因位九地修治。
(子二)释果位第十地相。初又分九。

7.3.4.3.2.2.1.1 (丑一)初地修治。
由十种修治。当能得初地。意乐饶益事。有情平等心。
能舍近善友。求正法所缘。常发出家心。爱乐见佛身。
开阐正法教。谛语为第十。彼性不可得。当知名修治。
(能海上师译)
全修治十种。初地得成就。净胜意二利。诸有情平等。
全施能依止。乐正法所缘。心常欲出家。于佛身欢喜。
阐教破憍诚。爱乐此十法。自性无所缘。修治地应知。
由十种修治。能得初地所有功德。谓于一切事无谄诳心。能饶益自他之事谓受持大乘。
于诸有情修四无量其心平等。能舍内身资财、善根等不生悭结。三业至诚亲近承事诸善知
识。寻求三乘正法所缘。常发出家之心不乐居家。念佛不舍,爱见佛身。开阐教法全无悭
悋。誓愿究竟发诸实语。初极喜地之十法。当知由大悲与不得自性之空慧所摄持故名为修
治。

7.3.4.3.2.2.1.2 (丑二)二地修治。
戒报恩安忍。极喜及大悲。承事敬师闻。第八勤施等。
(能海上师译)
戒报恩修忍。乐善不舍悲。敬有德及师。八者施等勤。
第二地中有八修治。谓摄善法等戒。酬报他恩。安忍怨害。最极欢喜修诸善行。于诸

33
众生起大悲愍。恭敬承事邬波陀耶等。敬重师长诸善知识听闻正法。第八修治谓精进修习
布施波罗蜜多等。由此八能修治第二离垢地。以能搉彼逆品圆满对治故。

7.3.4.3.2.2.1.3 (丑三)三地修治。
多闻无厌足。无染行法施。严净成佛剎。
不厌倦眷属。及有惭有愧。五种无着性。
(能海上师译:)
多闻无厌足。法施谦无染。广修自佛刹。
轮回二无生。所作有惭愧。无染体性五。
第三地中有五修治。谓勤修多闻,闻法无厌。不求利誉等无诸染着为他说法。于自将
来成佛国土净治情器世间诸过。虽见眷属邪行等过而不厌利他。观待自法不造诸恶名曰有
惭。观待世间不造诸恶名曰有愧。(罗时宪:依自、法力不造诸恶,名曰有惭;依世间力
不造诸恶,名曰有愧。)于彼一切无执着心。由通达无我慧所摄持故。此五即能修治第三
发光地准前应知。

7.3.4.3.2.2.1.4 (丑四)四地修治。
住林少欲足。杜多正律仪。不舍诸学处。
诃厌诸欲乐。寂灭舍众物。不没无顾恋。
(能海上师译:)
净少欲知足。依止杜多行。学处全无舍。
了悟诸欲性。顺灭诸物舍。无滞没执见。
第四地中有十修治。谓常住林薮阿练若处远离愦闹。未得利养无诸贪欲名为少欲。已
得利养不求多妙名为知足。誓行十二杜多功德故正律仪。十二种杜多功德者谓常乞食。一
坐食。一受食。此三对治饮食贪。住阿练若。树下坐。露地坐。冢间坐。此四对治处所贪
常三衣。毳毛衣。粪扫衣。此三对治衣服贪。常端坐。随宜坐。此二对治卧具贪。所受学
处皆不舍弃。于五欲乐深生厌离。称所化机令住寂灭。一切财物如欲而舍。修诸善法心不
滞没。于一切物心无顾恋。如是十法修治第四焰慧地准前应知。

7.3.4.3.2.2.1.5 (丑五)五地修治。
亲识及悭家。乐猥杂而住。自赞及毁他。十不善业道。
憍慢与颠倒。恶慧忍烦恼。远离此十事。证得第五地。
(能海上师译:)
远尼及他家。家执聚落住。离自赞毁他。不善业道十。
增上慢颠倒。劣慧烦恼忍。此十种能断。第五地正得。
第五地中有十修治。谓乐与居家往还亲识。嫉他利养悭诸居家。爱与大众猥杂而住。
若自称赞。若毁咨他。由此增长十不善业道。恃自多闻等不恭敬他令心高举。于取舍处颠
倒执着。执持邪见等恶慧。忍受趣向贪等烦恼。(罗时宪:思受趣向贪等烦恼。)若能远
离此十法。依止十种对治。即能证得第五难胜地。

7.3.4.3.2.2.1.6 (丑六)六地修治。
施戒忍精进。静虑慧圆满。于弟子麟喻。舍喜舍怖心。
见求无愁慼。尽舍无忧悔。虽贫不厌求。证得第六地。

34
(能海上师译:)
施戒忍精进。定慧悉圆满。远离声缘乐。无缘怖心断。
乞求不厌慼。诸物舍无忧。求者骄诳断。正得第六地。
第六地中有十二修治。谓由圆满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六种波罗蜜多。而能远离
六种所治。谓由圆满持戒与静虑故。于声闻弟子及麟喻独觉地能远离喜乐。由圆满安忍波
罗蜜多故。于怨害等能远离恐怖心。由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故见求者来心无愁慼。由爱乐布
施精进圆满故舍一切物心无忧悔。由圆满般若波罗蜜多故虽极贫乏而终不舍求者。由此十
二修治证得第六现前地。

7.3.4.3.2.2.1.7 (丑七)七地修治。
执我及有情。命与数取趣。断常及相因。蕴界并诸处。
住三界贪着。其心徧怯退。于三宝尸罗。起彼见执着。
诤论于空性。违空性过失。由离此二十。便得第七地。
(能海上师译:)
执我及有情。命士夫断常。相因等诸蕴。界及诸处等。
贪着住三界。贪心遍滞没。执三宝及戒。于彼见失实。
空性倒诤断。及违空性等。凡此二十断。彼七地应得。
断除此说二十种过失即成二十种修治。由如前说空慧摄持便能证得第七远行地。谓执
我。执有情。执命者。执补特伽罗。如是执断边。常边。相。因。蕴。界。处。执三界为
真实应住。着为真实应舍。自觉不能得胜上功德心徧怯退。于三宝及戒起彼见而执着。妄
执空性为破坏有事而兴诤论。执彼空性与世俗相违。是为七地应离之二十种过失。
(罗时宪:)
一、“执我”。
二、执“有情”。
三、执“命者”。
四、执“补特伽罗”。
五、执我等为“断”。
六、执我等为“常”。
七、执我等“相”。
八、执我等“因”。
九、执“蕴”为实。
十、执“界”为实。
十一、执“处”为实。
十二、“执三界为真实应住”。
十三、“着为真实应舍”。
十四、自觉不能得胜上功德,心偏怯退
十五、于“佛宝”起彼断常等见而执着。
十六、于“法宝”起彼见而执着。
十七、于“僧宝”起彼见而执着。
十八、于“戒”起彼见而执着。
十九、“妄执空性为破坏有事而兴诤论”
二十、“执彼空性与世俗相违”。
知三解脱门。三轮皆清净。大悲无执着。法平等一理。

35
知无生知忍。说诸法一相。灭除诸分别。离想见烦恼。
奢摩他定思。善毘鉢舍那。内心善调伏。一切无碍智。
非贪地随欲。等游诸佛土。一切普现身。共为二十种。
(能海上师译:)
知三解脱门。及三轮清净。悲心等无染。法平等理一。
无生忍及智。说诸法相一。灭除诸分别。想见烦恼离。
奢摩他心定。毗钵舍那能。心调伏寂净。一切无着慧。
贪地无爱染。彼刹等游行。彼诸体自性。即所宣二十。
由其所治有二十种。故第七地亦有二十种修治对治。谓知诸法因、果、自相皆真实空
故,知三解脱门。现证能杀、所杀、杀业(罗时宪:以杀生为例,余可准知)三轮皆非实
有,故皆清净。缘一切有情起大悲心。于诸法上无真实执。知一切法平等皆真实空。了知
究竟唯一乘理。知一切法胜义无生。于甚深空性不起惊怖了知深忍。宣说发心所摄诸法皆
无实一相。摧坏一切实执分别。无有执着常乐我净等相之想。远离萨迦耶等五见。远离贪
等烦恼。由奢摩他门决定思惟一切相智。于毘鉢舍那胜慧了知缘起如幻之方便获得善巧。
调伏内心实执(罗时宪:执境为实,名为实执。)。于一切所知成就无障碍智。通达一切
皆非贪着真实之地。随自所欲平等游历诸佛剎土。由于自身获得自在普于一切时会能自现
其身。由此二十种修治能得七地准前应知。

7.3.4.3.2.2.1.8 (丑八)八地修治。
知诸有情意。游戏诸神通。修微妙佛剎。观故亲近佛。
知根净佛土。安住如幻事。故思受三有。说此八种业。
(能海上师译:)
遍知有情心。游戏诸通智。见佛刹严净。事佛观如实。
知有情诸根。佛刹净幻住。随诸意摄取。由此八种说。
第八地中有八修治。诸有情意有贪离贪等能如实知。于诸国土游戏神通。修微妙佛剎
以吠瑠璃等而为自性。为欲观择诸法文义故亲近承事诸佛。由天眼故知诸根利钝。于自当
来成佛国土净治有情所有过失。出定入定一切如幻而住。由悲愿故故思受生三有。此是第
八不动地中八修治业。由此八事圆满八地准前应知。

7.3.4.3.2.2.1.9 (丑九)九地修治。
无边诸誓愿。了知天等语。辩说如悬河。入胎最第一。
种姓族圆满。眷属及生身。出家菩提树。圆满诸功德。
(能海上师译:)
圆满无边愿。知天等类音。无碍辩如流。入胎出家氏。
种姓皆尊贵。眷属生身等。出家座菩提。功德悉圆具。
第九地中有十二修治。谓由圆满九种波罗蜜多。无边大愿皆能成办。又能了知天等一
切有情语言差别。由得辩无碍解故说法辩才无尽犹若悬河。远离一切妇人过失为一切人共
所称赞入此母胎最为第一(罗时宪:其母远离一切妇人过失)。若剎帝利若婆罗门种族圆
满。若日亲若甘蔗等姓氏圆满。母等七族圆满。自所教化令住菩提之眷属圆满。若帝释天
及人王等称赞而生。由诸佛及净居天人劝令出家。成就大菩提树。如大师之阿输他树。慈
尊之龙华树。燃灯佛之诺瞿陀树。(罗时宪:成就大菩提树,如大师之阿输他树
Asvattha,梵语,菩提树之本名也。又名毕钵罗树 Pippea,慈尊之龙华树,燃灯佛之诺瞿陀
树 Nyagrodha,梵语,无花果树之一种也)圆满十力等一切功德。由此十二种修治。圆满

36
第九善慧地。准前应知。

7.3.4.3.2.2.2(子二)释果位第十地相。
超过九地已。若智住佛地。应知此即是。菩萨第十地。
(能海上师译:)
凡超九地智。则为住佛地。彼诸菩萨地。是十种应知。
此中九地者。谓指小乘八地及因位菩萨九地合为一菩萨地。前八地由智见而超。后一
地由安住而超。过九地已。其上第十地智。经说超越九地安住佛地。当知彼即是十地菩萨。
若尔因位九地皆说修治。于果位十地何故不说修治而说十地之相耶。由第十地圆满以
下诸地之断智功德种类。故不别说也。
小乘八地者。谓声闻种姓地。预流向是居四双八单之最初智德名八人地。预流是断三
结所显之智德故名见地。一来是多分离欲所显住果之智德故名薄地。不还是断下五分结所
显住果之智德故名离欲地。下五分结者谓三结及贪欲瞋恚。声闻阿罗汉果。是断上五分结
所显小乘之智德名已办地。上五分结者谓色无色贪。掉举慢无明。余三声闻果前之三向。
是声闻果向所余智德故。同名一声闻地。独觉圣现观以是中乘现观故名辟支佛地。
此中九地,非唯指大乘之初地至第九地,乃该摄大小乘而言。谓小乘之八地为八,及
因位菩萨九地合为一菩萨地。前八地(即小乘八地)由智见而超(即不须实际安住),后
一地(即菩萨地)由安住而超。过九地已,其上第十地(即大乘之第十地)智,经说超越
九地安住佛地,当知彼即是第十地菩萨。
问:若尔,因位九地皆说修治,于果位第十地何故不说修治而说十地之相耶?
答:由第十地圆满以下诸地之断、智二种功德,故不别说也。
小乘八地者,谓:
一、声闻种姓地。
二、预流向是居四双八单之最初智德,名八人地。
三、预流果,若随胜摄,是永断三结(身见、戒禁取及疑)所显之智德故,若全分摄,
是永断一切见道所断烦恼所显之智德故;名见地。
四、一来果,若随胜摄,是三结永断,薄贪瞋痴所显之智德故,若全分摄,是一切见
道所断烦恼永断及欲界系修道所断上品、中品烦恼永断所显之智德故;名薄地。
五、不还果,若随胜摄,是断下五分结,若全分摄,是永断一切见道所断烦恼及永断
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或兼永断色界系烦恼,或兼永断一分无色界烦恼;名离欲地。下五
分结者,谓三结及贪欲瞋恚。
六、声闻阿罗汉果,若随胜摄,是断上五分结所显小乘之智德故,若全分摄,是永断
见修所断一切烦恼所显之小乘智德故,名已办地。上五分结者,谓色、无色贪、掉举、慢
无明也。
七、余三声闻果前之三向,是声闻果向所余智德故,同名一声闻地。
八、独觉圣现观以是中乘现观故,名辟支佛地。

7.3.4.3.2.3 (癸三)别释对治资粮。
见修诸道中。所能取分别。由灭除彼故。说八种对治。
(能海上师译:)
见修道等中。能所取相别。顺灭所作故。对治相凡八。
大乘见道修道之中。由灭除所取能取八种分别故。其对治资粮正行故亦说八种。

37
7.3.4.4 (辛四)定出一切相智出生正行。

所为及平等。利有情无用。超二边出生。证得相出生。
一切相智性。道有境出生。当知此八种。是出生正行。
七十义之十(能海上师译)
大所作平等。有情义无为。超边定出生。得相定出生。
一切种智性。凡道境定生。此八种体性。生成办应知。
定能出生一切相智之净地瑜伽。是出生正行之相。界限唯在三清净地。差别有八。谓
三种所为事。通达一切法空性平等。能作无边有情利益。任运利他不加功用。此三种是心
大之差别。超出常断二边,出生无住湼槃。永离一切所治,证得一切所证为相之出生。此
二是断德大之差别。现证十法之究竟智谓一切相智。能生一切相智之胜进道金刚喻定之有
境(即能缘心也)出生。此二是智德大之差别。如是总别八种出生正行。应知是名出生正
行也。
七、能生一切相智(即现证发心等十法之究竟智)之胜进道之有境(即能缘心、心
所)出生。八、金刚喻定之有境出生。此二是智德大之差别。(罗时宪)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一终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二

道相智品第三
(摄般若第二会二五卷帝释品至三六卷清净品)

8 (戊二)释趣彼方便道相智分二。

8.1 (己一)释道相智之支分。

(己二)释道相智之本性。今初。
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闇。境决定普遍。本性及事业。
七十义之十一(能海上师译)
道智品第二
诸天相应故。光作末末等。境决定遍摄。自性彼业能。
道相智因、果、自性三法随一所摄,大悲任持之殊胜功德,是道相智支分之相。界限
从醒觉大乘种性(罗时宪:按谓指大乘种性之初起现行也。)乃至佛地。
由如来本性之光明隐蔽欲色诸天异熟光明者。为令了知由摧伏其增上慢心故。乃能发
心及生道相智之智德。又为摧彼诸天增上慢令堪生道相智故。此显远离生道相智之障碍增
上慢现行。次明道相智唯发菩提心者乃生起故境各别决定。总谓一切有情皆可生道相智故
云普遍。不求断自身欲有诸漏为本性。成就利他殊胜作用。是为道相智之五支也。
道相智之支分有五:(罗时宪)
一、“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阁。”谓由如来本性之光明隐蔽欲色诸天异熟光明;为
令了知由摧伏其增上慢心故,乃能发心及生道相智之智德;又为摧彼诸天增上慢,令堪生
道相智故。此显远离生道相智之障碍增上慢现行。

38
二、“境决定”道相智唯发菩提心者乃生起故。
三、“普遍”谓一切有种性有情皆可生道相智故。
四、“本性”谓道相智以不求断自身欲有诸漏为本性故。
五、“事业”谓成就利他殊胜作用。

8.2 (己二)释道相智之本性分三。

8.2.1 (庚一)知声闻道之道相智。

(庚二)知独觉道之道相智。(庚三)知菩萨道之道相智。初又分二。

8.2.1.1 (辛一)自性。

(辛二)顺决择分因。今初。
道相智理中。由诸四圣谛。行相不可得。当知声闻道。
七十义之十二(能海上师译)
道智之理者。谓四圣谛等。行相所缘门。声闻道应知。
由发心、廻向、通达空慧三法任持。为欲摄受声闻种性所应知之现观种类大乘圣智。
即是知声闻道道相智之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道相智理者。即此品(罗时宪:“此品”即此种类之大乘圣智)中四圣谛上无常等十
六行相。由发心、廻向、真实不可得之空慧三法任持门中。当知修此声闻道相。四谛无常
等十六行相者。谓因缘生故无常(罗时宪:谓依缘起灭故无常)。随烦恼业转故苦(罗时
宪:逼迫性故苦)。无异体清净之我故空(罗时宪:无自性故空)。无自体之我故无我
(罗时宪:无实主宰故无我)。是苦谛上之四相。是苦之根本故名因。数数生苦故名集
(罗时宪:数数积集苦故名集)。招猛利苦故名生(罗时宪:滋产苦故名生)。与后生果
(罗时宪:后生苦)作助缘故名缘。是集谛上之四相。是断除烦恼之离系故名灭。是寂灭
苦(罗时宪:息诸苦)之离系故名静。是利乐自性之离系故名妙。是苦不再生之离系故名
离。此是灭谛上之四相。是趣解脱之道故名道。(罗时宪:是趣解脱之路,圣者所行故,
名道;)是对治烦恼之道故名理(罗时宪:契正理故,名如;如者,如理也)。由现证之
体性不颠倒行故名行(罗时宪:到涅槃故,名行;)。能从根本拔除苦及烦恼故名出(罗
时宪:能超三有故,名出)。此是道谛上之四相。苦谛上四相互违。余三谛上四相义同。

8.2.1.2 (辛二)顺决择分因。

圣声闻道中。由色等空故。空无别为煖。由彼无所得。
许为至顶位。忍位于色等。破住常等理。依于十地等。
由广说无住。即名第一法。由佛以现智。不见诸法故。
(能海上师译:)
圣者声闻道。色等即空故。空无分别煖。彼等无所缘。
能成者为顶。即此常等理。住者并遮忍。十地等部中。
广教亦无住。说彼胜法成。凡此故云何。佛诸法无住。
了知圣声闻道之道相智因。有四顺决择分。谓色等胜义空故。通达空性与色等无分别

39
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煖位。通达色等胜义无所得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顶位。通达色等于胜
义中破除安住常无常等理。此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忍位。依于十地者,谓通达极喜地等胜
义无所住,如经广说,此慧所摄持之加行道即世第一法。何故如是十地胜义无耶。谓十地
是无。以佛世尊现知一切法。于胜义中不见有十地故。
若尔此处之加行道与第一品所说之加行道。有重复失。答云。前品所说是为了知胜出
声闻之加行道。此中所说。是为令了知以通达空性慧摄持而修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故无
过失。

8.2.2 (庚二)知独觉道之道相智分三。

8.2.2.1 (辛一)所依差别。

(辛二)如何了知彼道。(辛三)释顺决择分因。初又分二。

8.2.2.1.1 (壬一)正说。

(壬二)断诤。今初。
自觉自证故。亦不依他教。是故当宣说。麟喻智甚深。
七十义之十三(能海上师译)
自体生证故。他教未趣寻。麟角喻智生。现证甚深名。
由三别法(发心、廻向、空慧)任持门中。为欲摄受独觉种性所应了知之现观种类大
乘圣智。即知独觉道道相智之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罗时宪:佛地三百)。言自觉
者指独觉阿罗汉。此于最后有时。不须依仗他师教授自能证得菩提。其亦字者表于彼时自
亦不用言语为他说法。此麟喻智当说较声闻为甚深。非如声闻可依言教能了彼智。唯以身
表现神通说法甚深智故。

8.2.2.1.2 (壬二)断诤。

若谁于何义。欲闻如何说。于彼彼彼义。无声如是现。
(能海上师译:)
云何调伏证。证义相云何。如是彼彼等。无声彼彼成。
独觉无声。云何说法耶。如是说法无违。若有谁等所化有情。于何等义,欲闻如何行
相言说。即于彼等所化。有彼彼义。虽无声音亦如是现也。

8.2.2.2 (辛二)如何了知彼道。

远所取分别。未离能取故。当知由所依。摄为麟喻道。
(能海上师译:)
境事分别断。而未断能执。麟角所依道。正等摄应知。
当知麟喻道。由三法差别所摄。
一、谓远离色等外境所取分别。(罗时宪:计度分别,下一分别同)
二、未能远离内识能取实执分别。

40
三、就所依差别。是依独觉乘所摄法之法性为所依种性故。

8.2.2.3 (辛三)释顺决择分因。

开阐假法性。无违相为煖。顶由达色等。无减等所显。
忍由内空等。不执色等故。色等无生等。相为第一法。
(能海上师译:)
决择法无违。且证空成煖。顶于色等法。增益影亦断。
内外色皆空。色等无执忍。色等生灭等。相皆无法胜。
了知独觉道之道相智因。顺决择分有四。谓开阐色等胜义中无,名言中假有(罗时宪:
世俗假有)。不违法性。是为煖位。顶位是由通达色等胜义无减等所显。忍位由通达内空
等故了知色等胜义不可执。世第一法。了知色等胜义无生等相。

8.2.3 (庚三)知菩萨道之道相智分二。

8.2.3.1 (辛一)见道。

(辛二)修道。初中又二。

8.2.3.1.1 (壬一)略标剎那。

(壬二)广释修相。今初。
由谛与谛上。忍智四剎那。说此道相智。见道具功德。
七十义之十四(能海上师译:)
于谛及谛忍。与智四刹那。道智中见道。所有功德云。
现证空性慧所摄持之大乘谛现观。即是大乘见道之相。界限唯在大乘见道。
此说大乘见道人身中具大功德胜利之见道。由依苦集谛及灭道谛上忍智四剎那而说故。

8.2.3.1.2 (壬二)广释修相。

真如与诸智。无互能所依。故不许差别。广大无能量。
无量无二边。住彼于色等。执为佛自性。无取无舍等。
慈等及空性。证得佛陀性。遍摄诸净法。除遣诸苦病。
灭除涅槃执。诸佛守护等。不杀害生等。一切相智理。
自住立有情。所修布施等。廻向大菩提。是道智剎那。
(能海上师译:)
如性与觉智。互依故无依。不许分类说。大如量皆非。
无量及无边。彼住于色性。觉性定等持。取舍皆无作。
修慈等无量。空觉性正得。摄种种悉净。忧患诸病离。
涅槃等执尽。诸佛护念等。断命等能止。种智理中住。
自住安有情。及无尽施等。回向圆菩提。道智刹那性。
道相智所摄之见道中有十六剎那。

41
一、谓苦谛真如与佛现证彼之智。于胜义中无互相能依所依之性。于胜义中不许能所依差
别。现证无彼之大乘见道即苦法忍。
二、广大者谓色等由胜义实空法界体性故(罗时宪:胜义实空之空性徧一切法故)。其能
缘之般若波罗蜜多亦成广大即苦法智。
三、现证苦谛于胜义中无能量之量。是苦类忍。
四、现证苦谛胜义无量。即苦类智。
此是苦谛四相。四中第一剎那是所治种子之真能治无间道。后三剎那是从彼所治种子
解脱之解脱道。(罗时宪:四中第一、第三剎那是所治种子之真能治无间道,第二、第四
剎那是从彼所治种子解脱之解脱道。)以下诸相准此应知。
五、现证集谛胜义无常、断二边是集法忍。
六、住彼集法忍之瑜伽师。于色等上定执佛性实空。即集法智。
七、现知集谛于胜义中无取舍等即集类忍。
八、修慈悲等四无量之功德即集类智。
此是集谛四相。
九、现证色等真实空之空性。即灭法忍。
十、所修善根能得佛果即灭法智。
十一、具足遍摄灭类忍中一切净法种类功德即灭类忍。
十二、具足除遣外界一切苦害及内身一切病恼之功德即灭类智。
此是灭谛四相。
十三、息灭实执湼槃之戏论。即道法忍。
十四、安住道法智之瑜伽师有为诸佛守护之功德即道法智。
十五、能得断除杀生等十恶。遍知十善相一切相智之因理自己安住亦安立他。此智即
道类忍。
十六、所修布施等六度廻向大菩提果。即是大乘见道道类智。
此是道谛四相。道相智品此十六剎那一座无间而生故。

8.2.3.2 (辛二)修道分二。

8.2.3.2.1 (壬一)修道作用。

(壬二)有作用之修道。今初。
遍息敬一切。能胜诸烦恼。怨敌不能害。菩提供养依。
七十义之十五(能海上师译)
诸相自静寂。敬师克烦恼。非人障等除。菩提供赞依。
由修大乘修道力故所得胜利。即是大乘修道作用之相。界从修大乘修道第二剎那乃至
佛地。
大乘修道作用有六。起上诸道心得自在名遍息灭。由摧慢故恭敬善知识等一切众生。
由不随烦恼转故胜伏贪等诸烦恼。他诸怨敌不能损害。此四是士用果。自力能办大菩提果
是等流果。修道位菩萨随所住处皆成可供养处。是增上果。

8.2.3.2.2 (壬二)有作用之修道分二。

42
8.2.3.2.2.1 (癸一)有漏修道。
(癸二)无漏修道。初又分三。

8.2.3.2.2.1.1(子一)胜解修道。
(子二)廻向修道。(子三)随喜修道。初中又二。

8.2.3.2.2.1.1.1 (丑一)正释。
(丑二)胜利。今初。
胜解谓自利。俱利及利他。当知此三种。各有下中上。
别别为三品。又以下下等。复各分为三。共二十七种。
七十义之十六(能海上师译)
胜解者自利。自他利唯他。应知此三种。各有小中大。
许各各又三。如小小等别。彼复又三分。说二十有七。
信解佛母(即般若波罗蜜多)为三利之根本大乘随现观(罗时宪:大乘现观边智谛现
观)。即大乘胜解修道之相。界从初地乃至最后心。
当知大乘胜解修道有三种。谓有自利、自他俱利、利他之胜解修道故。此三种胜解修
道复各分下中上三品。其下中上品。又各分为三种。谓下下品等。如是许胜解修道为二十
七种。

8.2.3.2.2.1.1.2 (丑二)胜利。
般若波罗蜜。于诸胜解位。由三种九聚。赞事及称扬。
七十义之十七
般若波罗密。胜解住类等。于三种九类。赞事意钦承。
由修胜解修道之力所得胜利。即胜解修道胜利之相。界从修胜解修道第二剎那乃至佛
地。
若于教、道、果三种般若波罗蜜多修胜解时。佛以三类九品如其次第后后转胜。赞美、
承事、称扬令发欢喜故。

8.2.3.2.2.1.2(子二)廻向修道。
殊胜徧廻向。其作用最胜。无所得行相。不颠倒体性。
远离佛福品。自性念行境。有方便无相。诸佛所随喜。
不系于三界。下中及上品。是余三廻向。生大福为性。
七十义之十八(能海上师译)
满分回向别。能作殊胜是。彼所缘无相。名相无颠倒。
练若佛福资。自念行与境。方便及无相。于佛作随喜。
是三界不系。小中大回向。安彼于三乘。出生大福性。
能转自他随一善根令成大菩提之支分有分别大乘随现观(罗时宪:大乘现观边智谛现
观)。即大乘廻向修道之相。界从初地乃至最后心。
成就殊胜廻向之修道位菩萨。具足最胜作用能转自他善根为大菩提之支分。此廻向有
十二种。谓有胜作用之廻向。于所廻向物破除实执无所得行相之廻向。于能廻向心破除实
执不颠倒体相之廻向。于廻向者破除实执远离之廻向。于自善法与佛善法破执实好恶。名
念佛福德资粮自性为行境之廻向。于六度善法破执实好恶。名有善巧方便之廻向。破执实

43
三轮为无相廻向。知名言中(罗时宪:知世俗中)缘起如幻而缘佛地名诸佛随喜廻向。于
名言中(罗时宪:世俗中)不廻向为三有之因,名不系三界廻向。余有下中上三品廻向出
生广大福德为性。

8.2.3.2.2.1.3(子三)随喜修道。
由方便无得。随喜诸善根。是此中所说。修随喜作意。
七十义之十九
方便无所缘。他善根若己。随喜意能作。是此修道名。
于自他随一善根而修欢喜有分别大乘随现观。即大乘随喜修道之相。界从初地乃至最
后心。
修道位菩萨之随喜。由名言中(罗时宪:世俗中)有所得之方便与胜义中无所得之智
慧二所摄持。于自他善根深修随喜相应之净信。即此处所说大乘有漏随喜作意修道(罗时
宪:大乘后得智随喜作意修道)。此诸修道立为有漏者。是就有分别漏而立。非所治品之
有漏也。

8.2.3.2.2.2 (癸二)无漏修道。
分二。

8.2.3.2.2.2.1(子一)引发修道。
(子二)清净修道。今初。
此自性殊胜。一切无作行。立法不可得。是大义利性。
七十义之二十(能海上师译)
此自性定性。一切现无为。法无缘亦舍。能作大义性。
能立究竟智德之大乘无漏随现观(罗时宪:大乘根本智随现观)。即引发修道之相。
界从初地乃至十地。
引发修道就所相不同差别为五。
一、谓此修道自体性。是无倒见色等实性之慧。
二、若不由此慧摄持。布施等余五度不能成佛(罗时宪:不能成办佛果)。故是殊胜方便。
三、此慧行相谓知一切法无胜义生。即于一切不起实有作行。
四、即由自性(罗时宪加“、”)殊胜等之道。将通达诸法不可得之慧。安立于行者相续。
五、令得究竟义利广大之佛果。是大义利性。

8.2.3.2.2.2.2(子二)清净修道分四。

8.2.3.2.2.2.2.1 (丑一)因差别。
(丑二)境差别。(丑三)果差别。(丑四)自性差别。今初。
依佛及施等。善巧诸方便。此是胜解因。诸法衰损因。
谓魔所魅着。不信解深法。执着五蕴等。恶友所摄持。
七十义之二十一
佛教与施等。凡方便善巧。是胜解等因。贫法诸因者。
谓魔等障伏。甚深法乏解。于蕴等现失。罪友说或持。
能立究竟断德之大乘无漏随现观(罗时宪:能引发究竟断德之大乘根本智随现观)。

44
即清净修道之相。界从初地乃至十地。外缘(罗时宪:外由)亲近诸佛。内缘(罗时宪:
内由)修行施等及善巧方便止观双运。是于清净修道胜解之因(罗时宪:清净修道生起之
因)或顺缘。此清净修道等法衰损之因或违缘者。谓被魔所魅着及恶友所摄受。是外违缘
若种性下劣不能信解深法及根器下劣执着五蕴等实有。是内缘违。此等即不生清净修道之
因也。

8.2.3.2.2.2.2.2 (丑二)境差别。
果法清净性。即色等清净。以彼二无异。不可分故净。
(能海上师译:)
道等果色等。彼性悉净故。彼二是无性。名无分别净。
沙门果解脱道。由自因无间道断垢之清净。彼境色等亦由彼垢断而清净。以由一种所
治远离所成之二种清净。自性无异。亦不可用异理分别(罗时宪:分之)令异。故说为一
种清净。

8.2.3.2.2.2.2.3 (丑三)果差别。
惑所知三道。断故为弟子。麟喻佛子净。佛一切最净。
(能海上师译:)
烦恼所知障。三道修声缘。及佛子等净。佛一切净极。
声闻阿罗汉解脱道。由自所治品(罗时宪:自所治惑,指烦恼障)之清净。即声闻弟
子之清净。以是唯断贪等烦恼所显之清净故。独觉者为麟喻之清净。是断烦恼(罗时宪:
烦恼障)及断所取分别一分所知障所显之清净故。圣位菩萨者。为圣佛子之清净。是断烦
恼障能取所取分别三道垢所显之清净故。最极清净法界所出生(罗时宪:法界等流)之佛
果灭谛。即无上佛陀之清净。是一切种断烦恼所知二障及习气所显之清净故。

8.2.3.2.2.2.2.4 (丑四)自性差别分二。

8.2.3.2.2.2.2.4.1 (寅一)是否最清净之差别。

(寅二)立佛清净为最清净。今初。
对治九地中。上上等诸垢。谓由下下等。诸道能清净。
(能海上师译:)
于九地之大。大等垢染治。复小中小等。是道等清净。
有作是念。此非说二乘清净之时。云何于此宣说清净之余而说佛与二乘是否最清净耶。
答。亦可述此差别。以于三界九地中对治修所断能取所取分别上上品诸垢。其对治自性
(罗时宪:能对治道)如其次第谓大乘修道下下品等道能清净二障。二乘不能断二障故。

8.2.3.2.2.2.2.4.2 (寅二)立佛清净为最清净。

由断诤门中。道能量所量。由是平等性。遍对治三界。
(能海上师译:)
断此诤论者。道知及所行。三界性平等。许为对治性。
佛清净为最清净者。由于能治所治次第断过门中。许大乘修道由能量之智与所量实空
平等性故。是能尽清净三界诸障之真对治故。
此处之诤者,谓下下等九种修道,断除上上等九种实执,不应道理。譬如羸劣士夫不

45
能摧伏强力怨敌(罗时宪:怨教)。于劣怨敌(罗时宪:怨教)不须强力士夫。如是下品
修道不能断除上品实执。断下品实执不须上品修道故。答云无过。譬如浣衣。洗除粗垢不
待勤劳。洗除细垢。须大劬劳。如是能治所治亦应理故。

一切智品第四
(摄般若第二会三六卷无标帜品)

9 (戊三)释净道智之支一切智分二。

9.1 (己一)一切智自体。

(己二)总结三智。初中又三。

9.1.1 (庚一)释远近道。

(庚二)一切智加行。(庚三)修加行之果。初又分三。

9.1.1.1 (辛一)远近道之理。

(辛二)成立彼理。(辛三)所治能治之差别。今初。
非此岸彼岸。不住其中间。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
七十义之二十二二十三(能海上师译)
根本智品第三
彼此岸边泯。中间亦无住。知世平等性。般若波罗密。
现证无我慧所摄持复是小乘现观种类。即一切智相。界遍一切圣者皆有。(罗时宪:
就大乘言,胜义谛中不可说有此智。)观待世俗事是破有边现观种类大乘圣智。即智不住
三有之道相智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观待世俗事是破寂灭边现观种类大乘圣智。即
悲不住寂灭之道相智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菩萨一切智道般若波罗蜜多。由慧故不住生死此岸。由悲故不住湼槃彼岸。于彼二岸
中间亦胜义不住。以是双破二边现证空性智所摄持之现观故。如是不住三有寂灭二边之一
切智。即是近诸佛菩萨者。以是现证三世诸法平等无实自性智所摄持之现观故。此中兼说
声闻独觉之一切智。是远离真一切智道般若波罗蜜多者。以彼不知三世诸法平等实空故。

9.1.1.2 (辛二)成立彼理。

彼由缘相门。非方便故远。由善巧方便。即说为邻近。
七十义之二十四二十五(能海上师译)
彼量所缘门。无方便者远。方便善巧者。说于正等近。
若有一切智远离大悲,实执所缚。即与果般若波罗蜜多远离之一切智相。界从小乘见
道乃至小乘无学道。大悲与空慧所摄持大乘圣智住小乘现观种类者。即与果般若波罗蜜多
邻近之一切智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46
有作是难。声闻与菩萨之一切智不应分远近。以通达三世诸法平等性。即知一切法性。
声闻菩萨皆知彼法性故。如龙猛菩萨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说空即缘起义。
二乘亦通达缘起性故。为答此难故说。此处所说二乘之一切智可说为远。由缘一切法与道
执有实相。非修果般若波罗蜜多之方便故。彼由远离大乘善知识。及远离通达无自性慧等
之善巧方便故。菩萨圣者之一切智可说为近。由生果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所摄持故。彼
由长时亲近大乘善知识听受无倒教授。于引生闻思等慧善巧方便故。

9.1.1.3 (辛三)所治能治之差别分五。

9.1.1.3.1 (壬一)一切智相执所治。

(壬二)能治。(壬三)果上相执所治。(壬四)能治。(壬五)结。今初。
色蕴等空性。三世所系法。施等菩提分。行想所治品。
七十义之二十六(能海上师译)
色等蕴空性。系三世诸法。施等菩提分。行想不共类。
若一切智远离方便及殊胜慧。是所治品一切智相。界从小乘见道乃至无学道。若于如
所有性所摄之色蕴等补特伽罗我空(罗时宪:色蕴等空性)。尽所有性所摄三界系诸法。
及于布施等菩提分道。起真实行想。(罗时宪:执为真实。真实一词作副词看,状行字
也。)此想所缚之道。即是菩萨道所治品。以是彼歧误处故。

9.1.1.3.2 (壬二)能治。

施等无我执。于此令他行。此灭贪着边。
七十义之二十七(能海上师译)
施等我执无。他加行能行。如是贪边灭。
安住大乘现观种类方便胜慧所摄之大乘圣智。(罗时宪:若一切智是大乘现观种类方
便胜慧所摄之大乘圣智)即对治品一切智相。界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自于布施等六度住无我执。亦于此上安立诸余众生令他修行。如是通达所依、道、相
三法皆无实之智。即能于所依及道灭除贪着之边。以是彼贪正对治故。

9.1.1.3.3 (壬三)果上相执所治。

执佛等微细。
(能海上师译:)
贪佛等微微。
于佛等境起微细实执系缚。修礼拜等虽是福德资粮之因而能对治不信等。然是菩萨道
之所治品。以是彼歧误处故。

9.1.1.3.4 (壬四)果上之能治分三。

9.1.1.3.4.1 (癸一)是所治品之理。

47
(癸二)正对治。(癸三)傍义。今初。
法道最甚深。自性远离故。
(能海上师译)
法是道自性。练若甚深故。
于果上微细实执。亦是菩萨道之所治品。以诸法道究竟真义最为甚深。是自性远离之
法性故。(罗时宪:以诸法、道究竟真义最为甚深,远离所执之自性故。)

9.1.1.3.4.2 (癸二)正对治。
知诸法性一。故能断贪着。
(能海上师译)
诸法自性一。知者贪能断。
现知诸法同一自性所谓实空。由此菩萨智能断果上实执。以是彼真对治故。

9.1.1.3.4.3 (癸三)傍义。
由遣除见等。故说难通达。色等不可知。故为不思议。
(能海上师译)
见等遮止者。谓彼难证故。色等非知故。谓彼心不遍。
说胜义谛难通达者。以唯是究竟内智(罗时宪:无分别智)所证。遮遣见色等之名言
量(罗时宪:有名言分别之量)所能知故。又胜义谛说为不可思议。以名言量不能了知
(罗时宪:色等诸有为法之究竟实性)从色等乃至佛不共法是世俗法性。其究竟实性唯是
圣根本智(罗时宪:根本无分别智)所见故。

9.1.1.4 (壬五)结。

如是一切智。所治能治品。无余诸差别。当知如经说。
(能海上师译)
如是遍知理。不共对治品。分别相无余。此尽说应知。
如是此一切智品中所说之所治品能治品等一切智之无余差别。当知皆是如经所说也。

9.1.2 (庚二)一切智加行分二。

9.1.2.1 (辛一)加行差别。

(辛二)自性。今初。
色等无常等。未圆满圆满。及于无贪性。破实行加行。不变无造者。
三难行加行。如根性得果。故许为有果。不依仗于他。证知七现事。
七十义之二十八(能海上师译)
色等无常等。未圆圆满贪。于彼贪无性。行遮止加行。不变能作无。
难作三加行。得果具堪能。有果乐欲者。而非他所使。能知显七喻。
于世俗性自性差别颠倒执着。及于胜义性自性差别颠倒执着。修彼随一对治之菩萨瑜
伽。即此一切智品所说菩萨加行之相。界从大乘资粮道乃至最后心。
此中所说菩萨一切智加行有十种。就境(罗时宪:就加行之对境分四)分四。就自性

48
(罗时宪:就加行之自性)分三。就作用(罗时宪:就加行之作用)分二。就证知譬喻有
一。
初之四种。谓于色等事(罗时宪:色等自性)破实执行之加行。于彼别法无常等破实
执行之加行(罗时宪:于彼色等上无常等差别破实执行之加行)。于功德所依圆满未圆满
破实执行之加行。于无实贪性破实执行之加行。
次之三种。谓于所作业破除实执谓不变加行。于造者破除实执谓无造者加行。于果破
除实执谓三种难行加行。三种难行者谓三智之中。一切相智于胜义无所得。于世俗须经三
无数刧修二资粮方能证得。是所为难行。道相智于胜义无所得。于世俗须学三道。乃至未
圆满成熟严净不证彼果。是加行难行。一切智须自身生起由此门中利益二乘种性。然自不
证唯断烦恼之果。是所作难行也。
次之二种。谓如三种所化根性而令得果。故许为有果加行。由胜利门救护等事不依仗
他加行。(罗时宪:于救护等事不依仗他,是为不依仗他加行。)
就七种现事证知无自性加行为一也。证知七现事及喻者。(罗时宪:量云:)谓诸有
漏缘起。皆非实有。唯由执着习气所变现故。譬如梦事。又即前宗。唯是因缘和合所现故
譬如幻事。又即前宗。虽如是现若如是有成相违故。譬如阳燄。又即前宗。唯仗缘现故。
譬如谷响。又即前宗。唯从习气相如是现故。譬如影像。又即前宗。无实所依如是现故。
譬如干闼婆城。又即前宗。无实作者如是现故。譬如变化。

9.1.2.2 (辛二)加行自性。

不执着色等。四种平等性。
七十义之二十九(能海上师译)
色等无爱染。彼四相等平。
于境有境破除实执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一切智品所说菩萨加行平等性相。界从大
乘资粮道乃至最后心。
此处所说之加行有四平等性。谓于色等自性。青等相。差别。有境。无实执着之加行
有四种故。(罗时宪:谓于色等之自性、相状、差别、有境,前三是所取,后一是能取)

9.1.3 (庚三)修加行之果分二。

9.1.3.1 (辛一)略标剎那。

(辛二)广释行相。今初。
苦等诸圣谛。法智及类智。忍智剎那性。一切智见道。
七十义之三十(能海上师译)
于苦等谛中。法智类智等。并忍刹那性。见道遍知理。
此处所说现证离戏论大乘谛现观(罗时宪:按即六现观中之现观智谛现观)。即此处
所说大乘见道之相。界唯在大乘见道。缘苦等四谛所生法智、类智、法智忍、类智忍等。
谓无间道所摄之八忍。解脱道所摄之八智。此十六剎那体性。即一切智品所说之大乘见道
也。

9.1.3.2 (辛二)广释行相。

49
色非常无常。出二边清净。无生无灭等。如虚空离贪。
脱离诸摄持。自性不可说。由宣说此义。不能惠施他。
皆悉不可得。毕竟净无病。断除诸恶趣。证果无分别。
不系属诸相。于义名二种。其识无有生。一切智剎那。
(能海上师译:)
色非常无常。超边性清净。无生无灭等。贪等断若空。」
执持悉解脱。名诠无自性。
云何义所诠。于他施者无。所缘无能作。极寂静无病。」
恶道断及果。所作现未证。相等不随行。于名实之二。」
能知无生者。刹那遍知性。
色等无常相者。谓胜义中离常无常。故非常非无常。苦相者。谓胜义中离苦非苦。故
出常断二边。空相者。谓胜义中离空不空。故名清净。无我相者。谓胜义中非我无我性。
故无生无灭。等取非染非净。是苦谛诸相。
有漏业及爱取。谓苦因非因胜义非有。(罗时宪:有漏业及爱、取是苦因,谓胜义中
因、非因非有)故如虚空。又彼于胜义中非集非无集。故离贪等一切烦恼。又彼于胜义生
苦不生苦皆不系属。故脱离诸摄持。又彼脱离是苦缘非苦缘。故自性不可说。此是集谛诸
相。
灭谛离烦恼义。于胜义中若灭无灭皆不系属。故宣说此灭谛义。于胜义中不可惠施于
他。又彼于胜义中无苦静不静。故皆不可得。又彼于胜义中离妙非妙。故远离常断二边毕
竟清净。又彼于胜义中无离不离。故具足不生一切疾病之胜利。此是灭谛诸相。
道谛现证真空之智。由胜义中离道非道。故断除地狱等恶趣。又彼于胜义中是理非理
不相杂乱。故于证预流果等之方便。无诸分别。又后于胜义中脱离是行非行。故与诸法实
有相不相系属。又彼于胜义中无出不出生湼槃。故于所诠所知义与能诠声皆不生有能所取
二相之识。此是道谛诸相。
如是行相之一切智剎那。即是菩萨之见道也。

9.2 (己二)总结三智。

如是此及此。又此三段文。当知即显示。此三品圆满。
(能海上师译:)
如是此与此。又此等三相。此之三类等。完全教圆满。
如是广说三智已。经云:“善现,于一切法非有自在等。”此段经文。总结一切智。
又云:“善现,如是境非舍三界等”。此段经文。总结道相智。又云:“善现,如是般若
波罗蜜多。从佛法乃至独觉法不取不舍等”。此段经文。总结一切相智。当知此三段文即
是般若经中显示以三智为所诠三品之圆满总结文也。

圆满一切相现观品第五之一
(摄般若第二会三七卷不可得品至五二卷习近品)

10 (丁二)广释四加行分二。

50
10.1(戊一)自在因果。

(戊二)坚固因果。初中又二。

10.1.1(己一)自在因一切相加行。

(己二)果顶加行。初中又二。

10.1.1.1 (庚一)一切相加行总建立。

(庚二)从顺解脱分释生起次第。初中有三。

10.1.1.1.1 (辛一)一切相加行自性。

(辛二)修加行之德失。(辛三)加行之性相。初又分二。

10.1.1.1.1.1 (壬一)智相差别。
(壬二)明胜加行。初又分二。

10.1.1.1.1.1.1 (癸一)略标。
(癸二)广释。今初。
一切智差别。行相为能相。由三种智故。许行相为三。
七十义之三十一(能海上师译)
圆加行品第四
体智诸分别。相状所作相。智性三种故。说行相亦三。
总修三智行相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一切相加行之相。界从大乘资粮道。乃至最后
心。修三智随一行相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菩萨能治品智相之相。界从大乘资粮道。乃
至最后心。
了知四谛上无常第十六行相一切智之诸差别。由善现起对治执五蕴常等所治品之能治
行相。而摧伏彼执等之菩萨瑜伽。为此所说能修对治之能相。此能对治之行相。许有三种
由三智决定故。

10.1.1.1.1.1.2 (癸二)广释分三。

10.1.1.1.1.1.2.1 (子一)一切智相。
(子二)道相智相。(子三)一切相智相。今初。
始从无边相。乃至无动相。三谛各有四。道中说十五。
(能海上师译:)
受持无相等。乃至无动相。前三各各四。于道说十五。
从经云“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无边波罗蜜多”。就苦谛无常相。至云“如是般若波罗
蜜多是无动波罗蜜多”。说道谛无动相。此诸经文。于前三谛各说四相。于道谛上说十五

51
相。共说一切智二十七种相。
前三谛各有四相者。谓苦无常、胜义无生、远离异体我、自我分别不能屈伏。如其次
第即苦谛无常、苦、空、无我四相。生苦之爱因胜义无住。集胜义如虚空。寻伺胜义不可
说。感后有之受爱缘胜义无名。如其次第即集谛因、集、生、缘四相。灭胜义无行。静缘
不可夺。妙解脱无尽。离垢之灭无生。如其次第即灭谛灭、静、妙、离四相。
道谛说十五者。分为三种。一、属烦恼障,无漏(罗时宪:根本智)对治。二、属所
取分别所知障,有漏(罗时宪:后得智)对治。三、及彼无漏对治。初有四相。谓现证无
作者补特伽罗我之菩萨见道。是道谛相(罗时宪:是道相)。如是现证无知者补特伽罗我
无移转者补特伽罗我。无调伏烦恼补特伽罗我之菩萨见道。如其次第即道谛上道理行出四
相(罗时宪:如其次第即道谛上道、如、行、出四相)。所知障有漏(罗时宪:后得智)
对治有五相。谓外境无自性如梦。外境胜义无生如响。外境无灭如影像。外境本来寂静如
阳燄。外境自性湼槃如幻事。此是大乘修道五后得智。所知障无漏(罗时宪:根本智)对
治有六相。谓现证所执外境无染。外境无净。无习气熏染。无差别戏论。无味着智德之慢
已得不退之无动转相。此是菩萨见道现证无所取之六根本智。

10.1.1.1.1.1.2.2 (子二)道相智相。
于因道及苦。灭中如次第。说彼有八七。五及十六相。
(能海上师译:)
因道苦谛等。及灭谛如次。如是八及七。五及十六成。
道相智有三十六相。谓如其次第缘集谛因之道相智有八相。缘道谛有七。缘苦谛有五。
缘灭谛有十六。是经中所说故。
初缘集谛有八者。谓大乘见道身中现证无我之智。远离染着欲尘之欲。于彼不执着而
住。寂灭乐后有爱相。如其次第。即集谛之因相上爱境界欲、爱不离贪、乐后有爱之对治
又如是智。现证无贪着境、无瞋恚境、无愚痴境。即集相上贪瞋痴之对治。又如是智。现
证无非理作意之烦恼境。即生相上执着常乐我净等之对治。又如是智。现证无自在有情相
即缘相上执着自在有情之对治。
第二缘道谛有七者。谓于无量有情启开解脱道之道智相。启开之理须不系生死湼槃二
边之道智相。此二是道相。了知法界无离坏之道智相。了知之理须现证无取着声闻独觉道
永离戏论之道智相。此二是理相。不分别实有之道智相。此须现证无限量法性之道智相。
此二是行相。无实滞碍之道智相。即是出相。
第三缘苦谛有五者。谓五取蕴剎那坏故是无常相。行苦性故是苦相。远离异体之作者
故是空相。无补特伽罗之我性故是无我相。实体空故是无相相。
第四缘灭谛有十六者。谓离烦恼之灭。有内空。外空。内外空三相。静相中有空空。
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八相。妙相即本性空相。出离
相中有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三相。唯出离相者谓无性自性空一相。此就十六种有
法。而明十六种离垢法性之灭谛。
如是道相智三十六种相。集谛相是就能治所治门中说。道谛相就所立与能立门中说。
苦谛相就自相共相门中说。灭谛相是就胜利门中说。

10.1.1.1.1.1.2.3 (子三)一切相智相。
始从四念住。究竟诸佛相。道谛随顺中。由三智分别。
弟子及菩萨。诸佛如次第。许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
(能海上师译)

52
顺道念皆持。诸佛种究竟。道谛等随同。三智之分别。
声闻及菩萨。诸佛如次第。三七及三四。三十九等说。
从念住相。乃至佛相。分为三聚。谓随顺声闻弟子所有者三十七。随顺菩萨所有者三
十四。唯佛所有者三十九。如是分为三智之理。谓随顺三类补特伽罗身中之道谛。分为三
智故。
宣说一切相智之相时。何故宣说共声闻独觉菩萨之相耶。由一切相智摄尽一切圣人之
智德种类。故无过失。
此中分三。随顺声闻弟子所有一切智相。随顺菩萨所有道相智相。一切相智不共相。
初者谓以慧观察有漏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之别相。及观察无常苦空无我
皆真实空之共相。安住正念。即四念住。其自性谓缘身受心法四事。各修别共二相。
念慧随一之入道现观(罗时宪:念慧俱转之入道现观,此于六现观中,属信现观)。
为入四谛之取舍(罗时宪:取其如理者,舍其颠倒者)而修也。不善已生令断。未生令不
生。善已生令增长。未生令生之四正断。自性(罗时宪:其自性)谓于能治所治勇悍取舍
之精进入道现观(罗时宪:亦信现观也)。为断已生不善等而修也。
依止欲三摩地。依止精进。依止心三摩地。依止简择诸法之观三摩地触证心一境性之
四神足。自性(罗时宪:其自性)谓对治五过失修八断行所得三摩地入道之现观(罗时宪
亦信现观也)。五过失者谓懈怠。忘教授。沈掉。不作行。作行。八断行者谓懈怠对治之
信、欲、勤、安。忘教授对治之正念。沈掉对治之正知。不作行对治之作行。作行对治之
不作行。此为变化种种相而修也。
深忍谛理之信。勇悍取舍之精进。不忘所缘行相之念。心一境性之三摩地。简择实性
之慧根。是为五根。自性(罗时宪:其自性)谓于引生自果圣道能自在转加行道煖位以上
之信等五法(罗时宪:此五和合俱转,煖、顶智未起时观察诸法,是思现观,信现观。煖
顶智不能广分别诸法,又未证真如,不名现观。)。为速证圣谛及速圆满加行道而修。
深信四谛之信。趣证四谛之精进。不忘所缘行相之念。心一境性之三摩地。简择四谛
相之慧力。是为五力。自性(罗时宪:其自性)谓加行道忍位以上之信等五法(罗时宪:
忍及世第一法未起时,观察诸法,是思、信二种现观)。所为与根同。
专缘四谛不散乱支谓念。自体支谓择法。出离支谓精进。饶益身心胜利支谓喜。无染
污支谓轻安。安住支谓定。自性支谓舍。是七菩提分。自性(罗时宪:其自性)谓见道所
得之念等七法。(罗时宪:现观智谛现观及现观边智谛现观,信、戒二现观亦与俱起,然
非自性。)为断见所断(罗时宪:见道所断)及速圆满灭道而修。
见道以上根本智见。在后得时。(罗时宪:于修道中,根本智后,以后得智简择诸
法)以观察慧简择诸法。名为正见。欲为他说发起言语之寻名正思惟。语业清净之智名正
语。身业清净之智名正业。身语二业清净之智名正命。断修所断勇悍精进名正精进。任持
不忘奢摩他所缘之念名正念。于念所取境专注之三摩地名正定。是为八圣道支。自性(罗
时宪:其自性)谓发生自果圣道之因圣者身中之智。(罗时宪:此八圣道支是现观边智谛
现观,其根本智,则现观智谛现观也。又信现观及戒现观亦与俱起,然非自性)见道未生
令生。已生为令圆满而修。(罗时宪:为令见道圆满而修也)
如是七聚三十七法。诸声闻弟子亦有。菩萨亦修。由一切智道相而说也。此七聚法界
限若如俱舍(罗时宪:若依俱舍,与此略异;然不应依,以俱舍非慈氏之学)。初聚立于
资粮道。次四聚立于煖等四加行位。圣道支立为见道。菩提分立为修道。若依集论(罗时
宪:此依集论及辩中边论)。初三聚如其次第在下中上三资粮道。中二聚在加行。后二聚
如其次第在见道修道。
第二随顺菩萨所有道智之相。此有六类。第一对治道类。谓对治我见空解脱门。对治
彼相续非理作意无相解脱门。对治愿求三界为胜义应得无愿解脱门。第二变化道类。谓修

53
瑜伽师由内住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即有色观色解脱。又瑜伽师由内住无色想观外色解脱。
即无色观色解脱。胜解一切色相同一净味解脱。即净解脱。第三现法乐住道类。谓四无色
定各从自定障解脱。即四无色解脱。又灭粗受想而解脱。即灭解脱。前三解脱名变化道者
以成就种种变化作用故。后五解脱名现法乐住道者。谓即于现法成就三摩地安乐住之作用
故。第四出世间道类。差别有九。谓出世间道性之四静虑四无色等至及灭尽等至。此九由
前前渐次而得后后。故名九次第定。第五能断道类。谓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
此是见道无间道所摄之四。第六成佛道类十度。谓从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之六
更加方便波罗蜜多。愿波罗蜜多。力波罗蜜多。智波罗蜜多为十。此是随顺菩萨所有道相
智道三十四相。
第三唯佛所有一切相智之相。有三十九。初十力者。谓知从布施感大资财是为处、感
贫乏是非处之智力。知微细业异熟智力。知种种胜解智力,谓乐善趣、乐三乘。知世间界
之自性住种及修所成种非一智力。知信等根上中下三胜非胜智力。知往增上生及决定胜一
切道及彼相违无碍着智力。知染净智力。随念自他往昔一切生智力。知一切众生死生智力
知声闻独觉尽烦恼障,诸佛尽一切垢漏尽智力。四无畏者。自云我成正觉无能如法攻难,
谓智无所畏。为利他故宣说烦恼障所知障障碍解脱与一切智,无能如法攻难,谓说障碍法
无所畏。宣说一切智等道定能出生三菩提,无能如法攻难,谓说出离道无所畏。自云我已
尽一切漏,无能如法攻难,谓说自断德圆满无所畏。四无碍解者。谓无障碍了知诸法异名
谓法无碍解。能无障碍了知诸法自相共相谓义无碍解。能无障碍了知诸有情语谓词无碍解
能无障碍了知诸法自性及行相差别谓辨无碍解。十八不共佛法者。谓六不共行。六不共证
三不共事业。三不共智。初者谓如来不与醉象等同行身行无失。不在稠林发无义狂呌语行
无失。不忘失所作及迟误时等念无失。无时不住空定。生死湼槃无胜义取舍异想。于可化
所化时至、未至无不观察放舍。第二谓希求利有情之欲。乐往利所化处之精进。不忘调伏
有情方便之念。于此专一之定。简择一切法之慧。永断诸障之解脱。皆无退失。第三四威
仪中调伏有情之身业。宣说具法具义之语业。大慈大悲等意业皆智为先,与智俱行,智随
行转。第四谓于过去未来现在智无障碍转。如来相者。谓佛身如所有智。于离一切垢真如
常不起定。自然相者。谓佛身尽所有智。于一切尽所有法心自在转。正等觉相者。谓具前
二分。于如所有尽所有一切相现正等觉智。
如是三智中。一切智三十七相者。谓诸声闻以断烦恼障为主名无烦恼漏。道相智三十
四相者。谓诸菩萨不以断烦恼障为主假名有漏。一切相智三十九相者。谓诸佛尽断二障故
唯是无漏。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二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三

圆满一切相现观品第五之二

10.1.1.1.1.2 (壬二)明胜加行分二。

10.1.1.1.1.2.1 (癸一)积善根之身。
(癸二)正明加行。今初。
昔承事诸佛。佛所种善根。善知识摄受。是闻此法器。
亲近佛问答。及行施戒等。诸胜者许此。是受持等器。
七十义之三十二(能海上师译)

54
殊胜事诸佛。善根相继承。善知识摄护。轻舟载法器。
佛指示问答。实行施戒等。是受持等器。诸正士所称。
此处正说缘空性止观双运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此处正说之加行相。界从大乘加行
道煖乃至最后心。
若于往昔承事诸佛。并于佛所供饮食等种诸善根。具足大乘善知识之资粮道菩萨。乃
是听闻此教道果般若之器。又彼资粮道菩萨。亲近无数诸佛。请问疑惑之文义。于所问义
如理修布施持戒等。诸佛胜者许为受持文义等之法器。

10.1.1.1.1.2.2 (癸二)正明加行。
不住色等故。遮彼加行故。彼真如深故。此等难测故。
此等无量故。劬劳久证故。授记不退转。出离及无间。
近菩提速疾。利他无增减。不见法非法。色等不思议。
色等诸行相。自性无分别。能与珍宝果。清净及结界。
(能海上师译:)
色等不住故。遮彼加行故。如性甚深故。此等难测故。
此等无量故。恒广乃证故。受记故无倒。出离俱无间。
近菩提迅疾。利他无增减。不见法非法。色等心不遍。
色等诸相用。自性无分别。果宝能作施。清净有界分。
大乘加行道根本智。于所缘境破除实执。名于胜义不住色等。于能缘心破实执。名于
色等胜义不加行而于真实义加行(罗时宪:名彼加行故)。色等实空之真如甚深(罗时宪
色等实空所显之真如,非凡愚所能通达,故名“甚深”)。诸道之法性难测度。诸行相之
法性无量。通达此五之加行是就加行自体而分。又资粮道钝根菩萨智。于真空性多起惊恐
由是初业菩萨之加行故。须大劬劳要经长时乃能成佛。名劬劳长久之加行。大乘加行道煖
位,由于空性成就无畏名得授记之加行。大乘加行道顶位。胜出于煖。听闻受持般若等故
名不退转加行。大乘加行道忍位。由远离二乘作意等障碍法故名出离加行。大乘加行道世
第一法。为见道正因常修法故名无间加行。大乘见道。是大乘道无漏法所依故名近大菩提
加行。从二地至七地智。速能成办法身果故名速疾证大菩提加行。第八地智。是普于三种
种姓转法轮之净地智故。名利他加行。此八加行是就补特伽罗而分。又八地智是于胜义不
见增减之净地智故名无增减加行。又彼智。是于胜义不见法非法等之加行。又彼智是破色
等不思议相之加行。又彼智。是于所相事色等。彼行相变碍等。所相自性不分别之加行。
此四加行是就圆满加行之方便而分。第九地智。是于预流等果能安立他之净地智。名能与
宝果之加行。第十地智是从色乃至一切相智修习清净之净地智故。名清净加行。速修般若
之菩萨瑜伽。是分日月年时勤修般若精进不舍之菩萨瑜伽。名结界加行。此三是就果与时
间而分共为大乘二十种加行。

10.1.1.1.2 (辛二)修加行之德失分二。

10.1.1.1.2.1 (壬一)加行功德。
(壬二)加行过失。今初。
摧伏魔力等。十四种功德。
七十义之三十三(能海上师译)
伏除魔力等。功德有十四。

55
由修大乘加行力所得之胜利。是大乘加行功德相。界从大乘资粮道乃至佛地。修一切
相加行有十四种功德。谓修无倒加行获得喜悦之菩萨。于未来世摧伏魔力之功德。诸佛护
念之功德。由依止诸佛加行胜进之功德。接近菩提之功德。转趣利他大异熟果之功德。生
有甚深般若国土请问持诵等功德。圆满一切无漏功德之功德。一切生中为能宣说甚深般若
丈夫之功德。魔等不能破坏菩提之功德。引生不共二乘善根之功德。誓行利他如实而行之
功德。摄受广大善果之功德。引发有情义利之功德。转生亦定得甚深般若之功德。

10.1.1.1.2.2 (壬二)加行过失。
当知诸过失。有四十六种。
七十义之三十四(能海上师译)
证所作过失。十类四十六。
若于加行生、住、圆满随一留难之魔事。是加行过失相。界从未入道乃至七地。修加
行之过失有四十六种魔事。
依自违缘有二十种。
谓修加行时长时勤劳乃能得知,由此疲厌。又修加行时速得辩才由此憍逸。此二是依
辩才而生。
又修加行时频申欠呿,无端戏笑等,由身粗重,令心散乱。又修加行时由心粗重令心
散乱。又修加行时非理发起持诵等事。此三是由粗重而生。
又修加行时执取退转般若之因。又修加行时于得一切相智之因甚深般若等退失信心。
又修加行时弃舍甚深般若趣小乘道退失妙味。又修加行时于小乘法寻求一切相智退失摄持
大乘。又修加行时弃舍所得般若而于小乘法寻求一切相智退失所为。又修加行时唯修小乘
法便欲得一切相智退失随顺因果。又修加行时执大乘法同小乘法,退失无上三身之因。此
七是退失大乘之因。
又修加行时于色声等众多欲尘起下劣寻伺辩才。又修加行时弃舍义理唯著书写为般若
波罗蜜多。又修加行时执着无性为真实义。又修加行时执着文字为般若波罗蜜多。又修加
行时执无文字为般若波罗蜜多。又修加行时贪着境界作意国土等。又修加行时味着利养恭
敬称誉。又修加行时弃舍佛道于魔法中寻求善巧方便。此八是散失大乘之因。
依自他随一缺乏顺缘有二十三种。
谓修加行时。闻者欲乐增上。说者懒惰增上。不能和合。退失法行。又闻者欲于此方
听闻。说者欲往他方讲说。又闻者少欲说者大欲。又闻者具足杜多功德。说者不具杜多功
德。又闻者勤修善业。说者勤作不善业。又闻者广大好施。说者上品悭悋。又闻者欲施说
者不受。又闻者略说便领。说者广演乃知。又闻者欲知三藏十二分教说者不知。又闻者成
就六度。说者不具六度。又闻者于大乘法有方便善巧说者无方便善巧。又闻者已得陀罗尼
说者未得陀罗尼。又闻者欲得书写。说者不欲书写。又闻者远离五盖。说者未离五盖。不
能和合退失法行。此十四种是依说者过失。
又闻毁说地狱等诸苦深生怖畏。背弃利他而不往恶趣。又闻赞说天趣等安乐贪爱善趣。
退失大乘。此二依自过失。
又修加行时说者欲独处远离。闻者好领徒众。不能和合退失法行。又闻者欲随行。说
者不许。又说者为名利故而为说法闻者不施。又说者欲往有命难处闻者不欲随往。又说者
欲往饥馑难处闻者不欲随往。又说者欲往多诸盗贼兵乱等处闻者不欲随往。又说者数数顾
施主家欢喜散乱闻者不乐。两不和合退失法行。此七是俱依自他过失。
依余违缘有三种。谓修加行时。有诸恶魔作苾刍形。离间人法方便破坏。又魔说伪假
般若波罗蜜多。又有诸恶魔作佛形像乱菩萨心令于非实发生爱乐。

56
此上共为四十六种魔事。又彼二十三种缺乏顺缘中。有二十一种属于师资观待成过。
或反上说,如弟子懒惰师长欲乐增上等亦成过失。

10.1.1.1.3 (辛三)加行之性相分二。

10.1.1.1.3.1 (壬一)略标。
(壬二)广释。今初。
由何相当知。即性相分三。谓智胜作用。自性亦所相。
七十义之三十五(能海上师译)
云何相作用。智所作又三。智差别能作。凡自性所作。
能得果般若波罗蜜多之方便止观双运菩萨瑜伽。是道般若波罗蜜多之相。界从大乘资
粮道乃至最后心。由何能相而相加行自性。(罗时宪:由何相能表示加行自性)当知即是
加行之性相(罗时宪:自性之表相)。此说性相有三种。谓能相(罗时宪:能表示)三智
加行之智相。能相(罗时宪:能表示)胜出声闻独觉加行之胜相。能相(罗时宪:能表
示)具足殊胜利他作用加行之作用相。所有十六种加行自性。亦能相(罗时宪:能表示)
加行故。(罗时宪:就其能表示边言)亦名性相。(罗时宪:就其为所表示之自性言,亦
是所相也。)又性相之梵语为「庐札」通于能作及作业。前三种性相是就能作而立。以能
表相菩萨三智加行故。后一性相是就作业而立。以彼十六自性是所相事故。

10.1.1.1.3.2 (壬二)广释分四。

10.1.1.1.3.2.1 (癸一)智相。
(癸二)胜相。(癸三)作相。(癸四)自性相。初又分三。

10.1.1.1.3.2.1.1 (子一)一切智加行相。
(子二)道相智加行相。(子三)一切相智加行相。今初。
知如来出现。世界无坏性。有情诸心行。心略及外散。
知无尽行相。有贪等及无。广大无量心。识无见无对。
及心不可见。了知心出等。除此等所余。知真如行相。
能仁证真如。复为他开示。是摄一切智。品中诸智相。
(能海上师译:)
出如来体智。世界不坏体。有情诸心行。心略及外驰。
知无尽行相。贪等俱广大。成大及无量。心识无指示。
心无见无对。欺伪等应知。即此别正如。真如行相知。
能仁所证如。于他作教示。即一切智类。摄智相如是。
一切智加行有十六相。谓由修一切智加行为依。知如来出现世间。通达世间胜义无坏
慧所摄智。了知众生无量心行。于补特伽罗无我知心摄略。于彼知心外散。犹如虚空知心
无尽相。又知心有贪等。等取有瞋有痴。又知无贪无瞋无痴等。(罗时宪:知心无贪等,
等取无瞋无痴。)又知心行广大。又知于名言中大心。又知于胜义无量心。知心于眼识等
无见无对。知以五眼心不可见。又知心出等。等取没屈申。皆依蕴起。皆是补特伽罗无我
又知除此人无我相而知其余出没心等真实空之真如相。又知能仁自证彼真如复为他开示建
立。如是十六种菩萨智。当知皆摄为一切智品中之智相。

57
又出、没、屈、申四心。即十四种不可记见。十四见者。依前际有四。谓执我及世间
是常、是无常、二俱、二非。依后际有四。谓执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二俱二非。依湼槃有四
谓执如来死后有非有二俱二非。依身命有二。谓执命者即身命者异身。其中执我及世间是
常、是无边、如来死后有者名出心。以此执着是于境转趣相故。如数论外道之见。其执我
及世间无常、有边、如来死后非有者名没心。以此执着是于境遮止相故。如断见外道之见
其执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亦有边亦无边、如来死后亦有亦无者名申心。以此执着于进退
二相平等转故(罗时宪:俱转故)。如无惭外道之见。其执我及世间非常非无常、非有边
非无边、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者名屈心。以彼执着于进退二相俱遮止故。如犊子部见。其
执命者即身如胜论师。执命者异身如数论师。亦是出心。以彼执着是于境进趣相故。又彼
十四见皆可收为出没二心。于境转趣者即出心。退缩者即没心故。

10.1.1.1.3.2.1.2 (子二)道相智加行相。
空性及无相。并舍弃诸愿。无生无灭等。法性无破坏。
无作无分别。差别无性相。道相智品中。许为诸智相。
(能海上师译:)
所有空无相。及舍离愿欲。无生无灭等。法性无纷裂。
无作无分别。细分无性相。道智性品类。智相说如是。
此加行相有十六种。谓依道相智加行般若波罗蜜多。了知空性。了知无相。了知无愿。
了知胜义无生。了知胜义无灭。等字摄取。(罗时宪:“等”字等取第六相至第十一相
也。)了知胜义无染。了知胜义无净。了知胜义无所取性。了知胜义无自体性。了知胜义
无所依。了知胜义如虚空相。又依彼加行。了知法性胜义无破坏相。了知于胜义中以觉为
先无造作性。了知胜义无分别。了知能相所相等差别胜义非有。又依道相智加行般若波罗
蜜多了知于胜义中无性相。许此即是道相智品中诸智相故。

10.1.1.1.3.2.1.3 (子三)一切相智加行相。
依真如法住。恭敬善知识。尊重及承事。供养无作用。
及了知徧行。能示现无见。世间真空相。说知及现见。
不思议寂静。世间灭想灭。一切相智中。是说诸智相。
(能海上师译:)
于此法依止。乐住作恭敬。无上及欢喜。供养无能作。
契入诸境智。指示不见义。世间空性相。说知作见三。
不思议寂静。世间及想灭。一切种智中。智相如是云。
此相亦有十六种。谓由依止一切相智加行。了知如来依真如法现法乐住。了知恭敬善
知识。了知尊重善知识不违师教。了知承事善知识令师欢喜。了知以香花等供养善知识。
了知胜义无作用。了知徧行一切所知。了知于胜义中示现真实义全无所见。了知世间空相
了知宣说世间空性。了知证知世间空性。了知现见世间空性。了知显示诸法法性无分别心
不可思议。了知显示于胜义中戏论寂静。了知世间灭真实有。又依彼加行。了知灭除此世
他世取舍异想。当知即是一切相智品中诸智相故。

10.1.1.1.3.2.2 (癸二)胜相分二。

10.1.1.1.3.2.2.1 (子一)略标。
(子二)广释。今初。

58
由难思等别。胜进谛行境。十六剎那心。说名殊胜相。
(能海上师译:)
不遍等差别。纳入谛行境。心十六刹那。差别相所云。
由四谛等法性不思议等差别。胜出声闻独觉所有加行。以如是胜进四谛为行境之见道
忍、智十六剎那最超胜故,说名殊胜相。此说见道者仅是一例。若就通达(罗时宪:就了
知)不思议等十六种胜法而论。则从资粮道通最后心。

10.1.1.1.3.2.2.2 (子二)广释。
不思议无等。超越诸量数。摄圣智者了。证知诸不共。
通疾无增减。修行及正行。所缘与所依。一切并摄受。
及无味当知。十六殊胜性。由此胜余道。故名殊胜道。
(能海上师译:)
心未遍不平。衡量计较超。圣者摄善巧。明辨不共智。
速急洁净无。成就正能成。所缘所依具。一切悉摄受。
无味受等别。十六体性知。圣者殊胜道。比余道殊胜。
外增上缘由诸佛菩萨摄受智慧力故。了知苦等法性不可思议。无事能喻名为无等。超
过诸名言量所能称量。知彼法性超出数量。总摄一切圣者功德。了知智者之觉了(罗时宪
所觉了)谓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了知甚深广大诸不共法非声闻等所行境界。大乘神通最
为速疾。通达胜义、世俗二谛一切诸法于胜义中性无增减。于胜义中能施所施施物等三轮
清净而修行布施等六波罗蜜多。由殷重无间加行经无量刧修集福智。方便所摄缘一切法之
无分别智。法界体性为菩萨道之所依止。成就大愿等十种波罗蜜多圆满一切资粮。为宣说
圆满道大乘善知识之所摄受。于生死湼槃一切法皆无味着。当知此即十六种殊胜相。由此
菩萨道胜出所余声闻独觉加行故名胜道。

10.1.1.1.3.2.3 (癸三)作相。
作利乐济拔。诸人归依处。宅舍示究竟。洲渚及导师。
并任运所作。不证三乘果。最后作所依。此即作用相。
(能海上师译:)
利安乐救护。诸人归依所。移住平等军。观洲摄他能。
双运三乘果。未成能作成。后作此依止。此中能作相。
此作用相有十一种。
安立所化于解脱乐是作未来之利益。为诸所化息灭忧苦等安立现法乐。于生死苦济披
有情成办无苦法性。此三表示菩萨身中成就殊胜作用之一切智加行。
诸人者谓诸所化。安立于毕竟安乐之湼槃。(罗时宪:安立所化“诸人”于毕竟安乐
之涅槃)名作归依处。安立所化令灭除苦因。名作宅舍。安立所化令知生死湼槃平等。名
作示究竟。令诸所化离贪爱水,安立解脱成自、他利之所依止名作洲渚。成办所化现时究
竟二种义利名作导师。令诸所化于利他事任运而转。虽为所化说三乘果,不令非时现证实
际。此七表示菩萨身中成就殊胜作用之道相智加行。
由修一切相智加行而为世间作所依处。此一表示菩萨身中成就殊胜作用之一切相智加
行。
如是十一种作用相所摄之菩萨三智加行具足利他之作用故,名作用相。

10.1.1.1.3.2.4 (癸四)自性相。

59
离烦恼状貌。障品及对治。难性与决定。所为无所得。
破一切执着。及名有所缘。不顺无障碍。无迹无去生。
真如不可得。此十六自性。由如所相事。许为第四相。
(能海上师译:)
烦恼计执身。不共对治品。净觉难决定。作大无所缘。
遮止现错失。悉作道所缘。不共无执着。无存在生动。
真如无所缘。即此十六种。如序所陈列。四相说如是。
此自性相有十六种。
谓远离贪等烦恼加行自性。远离烦恼状身粗重等加行自性。远离烦恼貌非理作意等加
行自性。了知贪等所治品及无贪等能治品取舍真实皆空(罗时宪:之加行自性)。此慧所
摄持之菩萨四种加行。即菩萨一切智加行自性。
胜义无有情而于名言(罗时宪:世俗)须披甲令般湼槃是难行加行自性。不堕余乘决
定趣一佛乘之加行自性。长时修习三种所为之加行自性。通达能修所修法皆胜义无所得之
加行自性。破除一切执着实事之加行自性。此五是菩萨道相智加行自性。
一切智及道相智所缘境中所摄之事与道。缘此之加行自性。破除执着有性世间实有与
无性出世实有等,通达生死湼槃平等性故名不顺愚夫之加行自性。了知色等无障碍加行自
性。能知所知皆于胜义无迹可得之加行自性。通达空性真如于胜义中全无所去之加行自性
通达色等由胜义无性故无有生之加行自性。通达有性无性二俱之本性真如于胜义中无所得
之加行自性。此七是菩萨一切相智加行自性。
如是三智十六种加行自性。由能表显所相事故许为第四相。
此上诸加行相总义。谓远离烦恼状貌等四种自性相。表示大乘一切智加行。以了知如
来出现等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之十六智为体。是具足作利益安乐等三种作用之加行故。又难
性(罗时宪:难行)及决定等五种自性相。表示道相智加行。以了知空性及无相等道真实
十六智为体。是具足作皈依等七种作用之加行故。又不顺、无障碍等七种自性相。表示一
切相智加行。以了知如来依真如现法乐住等果位智相真实十六种智为体。是具足作世间依
止处一种作用之加行故。又道相智与一切相智之加行。表示胜出二乘加行。以是通达不可
思议等法无我所显之加行故。

10.1.1.2 (庚二)从顺解脱分释生起次第分三。

10.1.1.2.1 (辛一)明正所为机。

(辛二)生能熟道之次第。(辛三)生殊胜现观之次第。初又分二。

10.1.1.2.1.1 (壬一)道总相。
(壬二)明正所化机。今初。
无相善施等。正行而善巧。一切相品中。谓顺解脱分。
七十义之三十六(能海上师译)
无相净施等。善巧于正行。一切种智品。顺解脱全分。
善巧修一切相智菩萨身中之法现观。即此处所说大乘顺解脱分之相。界限唯在大乘资
粮道。
通达空性之菩萨资粮道。善巧正行通达胜义无相慧所摄持之布施等乃至一切相智。

60
(罗时宪:信解空性之菩萨资粮道,由了知胜义无相之慧所摄持,于布施等乃至一切相智
能正修行而复善巧)故许彼为圆满现证一切相加行品中顺解脱分。

10.1.1.2.1.2 (壬二)明正所化机。
缘佛等净信。精进行施等。意乐圆满念。无分别等持。
知一切诸法。智慧共为五。利易证菩提。许钝根难证。
(能海上师译:)
信佛等所缘。精进行施等。意乐圆满念。等持无乱心。
知一切法相。般若五种等。利根菩提全。钝根难全证。
此摄道为五法而明聪叡所化机。谓缘佛等道果诸法所发净信。于布施等行境勇悍之精
进。意乐圆满大乘发心所摄之正念。虚空藏等无分别三摩地。二谛所摄一切诸法一切种了
知之胜慧。现观庄严论正所为机资粮位菩萨。即善巧彼五境者。然非一切机皆能易证无上
菩提。以信等五根利者易得无上正等菩提。诸钝根者则难得故。

10.1.1.2.2 (辛二)生能熟道之次第。

此煖等所缘。赞一切此情。缘彼心平等。说有十种相。
自灭除诸恶。安住布施等。亦令他住彼。赞同法为顶。
如是当知忍。自他住圣谛。如是第一法。成熟有情等。
七十义之三十七(能海上师译)
暖等所缘者。一切有情赞。于彼心平等。说十种清净。
有罪能忏除。自住施等中。亦引他安住。赞称同即顶。
如是能成忍。自他依谛知。如是世第一。成就有情等。
正以方便为主所说大乘之义现观。即此处所说大乘顺抉择分相。界限唯在大乘加行道。
大乘加行道煖等之所缘。此处经中赞为是一切有情。经说此加行道缘彼有情心观平等等十
种相故。十种相者。谓于有情破贪瞋执而修习舍谓平等心。修悦意之大慈心。究竟利益之
大悲心。无瞋恚心。无恼害心。于年老男女起父母心。于年等者起兄弟姊妹心。于年幼者
起子女心。于中容人起朋友心及亲族心。此是加行道煖位十相。
自灭除诸恶安住布施等诸善。亦安立他止恶修善。若他有情未待劝勉即自能行应当称
赞。见同法者如是行时应赞善哉。此三是加行道顶位相。
如是自住了知四谛亦安立他。是加行道忍位相。
如是令诸有情成熟解脱等。当知是加行道世第一法相。

10.1.1.2.3 (辛三)生殊胜现观之次第分二。

10.1.1.2.3.1 (壬一)不退无上菩提之相。
(壬二)引发三身之殊胜道。初又分二。

10.1.1.2.3.1.1 (癸一)略标。
(癸二)广释。今初
从顺抉择分。见修诸道中。所住诸菩萨。是此不退众。
七十义之三十八(能海上师译)

61
摄受决择支。见修道等类。住是中菩萨。是彼还灭僧。
于色等上退转实执现行等四十四相。随得一种之菩萨。即得不退转相菩萨僧之相。界
从大乘加行道煖位乃至最后心。
从安住顺抉择分利根菩萨。乃至见修诸道中所有利根菩萨。即此处所说不退转无上正
等菩提之菩萨众。以于色等远离分别实执现行等随得一相之菩萨故。

10.1.1.2.3.1.2 (癸二)广释分三。

10.1.1.2.3.1.2.1 (子一)加行道不退转相。
(子二)见道不退转相。(子三)修道不退转相。初又分二。

10.1.1.2.3.1.2.1.1 (丑一)略标。

(丑二)广释。
由说于色等。转等二十相。即住决择分。所有不退相。
(能海上师译:)
色等转诸征。说相有二十。决择支分住。还灭之性相。
由经所说遮转(罗时宪:转是生起义,谓由种子转变为现行也。遮其生起,名为遮
转。)色等分别实执现行等二十种相。当知即是住顺决择分利根菩萨不退转大菩提之相。

10.1.1.2.3.1.2.1.2 (丑二)广释。

由于色等转。尽疑惑无暇。自安住善法。亦令他安住。
于他行施等。深义无犹豫。身等修慈行。不共五盖住。
摧伏诸随眠。具正念正知。衣等恒洁净。身不生诸虫。
心无曲杜多。及无悭悋等。成就法性行。利他求地狱。
非他能牵引。魔开显似道。了知彼是魔。诸佛欢喜行。
由此二十相。诸住煖顶忍。世第一法众。不退大菩提。
(能海上师译:)
由色转变等。疑惑无暇尽。自安住善法。亦令他安住。
依他行施等。甚深义无疑。身等修慈行。不共于五盖。
伏习气随眠。具正念正知。衣等常清净。身不生诸虫。
心无曲杜多。亦无悭执等。具足法性行。利他受狱苦。
非以他牵引。异道相似教。知是魔所为。佛喜之善行。
表相二十等。所有暖顶忍。胜法等住类。不退大菩提。
(罗时宪:大乘加行位之不退转相有二十种,谓:)
遮转色等分别实执现行。于真皈依处灭尽疑惑为是为非。断尽八无暇处(罗时宪:八
无暇者:一、地狱,二、饿鬼,三、旁生,四、北拘卢洲,五、长寿天,六、聋盲瘖哑,
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也)。自住善行亦安立他(罗时宪:他住)。由修自他换菩
提心于他行布施等。于甚深义无复犹豫。三业诸行修慈愍行。不与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
恶作疑等五盖共住。摧伏无明恶见等一切随眠。常时具足正念正知。受用衣服等洁净,非
圣所呵责。此十一相是煖位不退转相。
身不生诸虫类。心无曲屈自利作意。修行十二杜多功德(罗时宪:一、粪扫衣,二、
但三衣,三、常乞食,四、不作余食,五、一坐食,六、节量食,七、阿练若处,八、冢
间坐,九、树下坐,十、露地坐,十一、滨坐,十二、常坐不卧。)。无悭悋毁戒等过。

62
成就般若波罗蜜多瑜伽,不违真空法性行。为利他故欲往地狱。此六相是顶位不退转相。
修所说道非他能引。于开显相似道之魔了知是魔。此二相是忍位不退转相。
三业一切行皆佛欢喜之行。此一是世第一法不退转相。
如是二十种相。当知即住煖顶忍世第一法利根菩萨不退转大菩提之相。

10.1.1.2.3.1.2.2 (子二)见道不退转相分二。

10.1.1.2.3.1.2.2.1 (丑一)略标。

(二)广释。今初。
见道中忍智。十六剎那心。当知此即是。菩萨不退相。
(能海上师译:)
见道中忍智。十六刹那心。不退菩萨者。性相如是知。
由见道位忍、智十六剎那所引后得身语殊胜名言。当知即是住见道菩萨不退转大菩提
之相。

10.1.1.2.3.1.2.2.2 (丑二)广释。

遣除色等想。心坚退小乘。永尽静虑等。所有诸支分。
身心轻利性。巧便行诸欲。常修净梵行。善清净正命。
蕴等诸留难。资粮及根等。战事悭悋等。加行及随行。
破彼所依处。不得尘许法。安住三地中。于自地决定。
为法舍身命。此十六剎那。是住见道位。智者不退相。
(能海上师译:)
遣还色等想。心坚小乘体。倒错静虑等。诸支分悉尽。」
身心轻安性。巧便于欲行。恒修行梵净。善清净正命。」
蕴等作中断。资粮及根等。战争舍物悭。加行与随行。」
破彼彼依住。不缘尘许法。于自地决定。安住三地中。
法义命等舍。若十六刹那。具慧住见道。不退之表相。」
初依苦谛有四相。谓住见道中根菩萨,于色等法遣除分别实执。世俗、胜义二菩提心
最极坚固。于小乘道令心退舍。虽得静虑及无色等至,然断尽由彼力受生之功能。
依于集谛有四相。谓身心轻利具足轻安之乐。善巧方便受用诸欲而无染着。常修梵行。
断除邪命,正命清净。
依于灭谛有四相。谓于蕴、界、处等破除实执加行及随加行处。于诸留难法破除实执
加行及随加行处。于布施等菩提资粮破除实执加行及随加行处。聚落言所显诸根,城邑言
所显诸根依处,国土言所显诸境,士夫言所显诸识,执此为实有之实执与通达彼为无我之
智,能治所治之战事,破除执此实有之加行与随加行处。
依于道谛有四相。谓于悭悋毁戒等破除实执加行及随加行处。所证之道及菩提果法,
于胜义中无微尘许可得。自安住一切智等三地中虽魔破坏。然于自所住之地决定无疑。为
求一切相智等正法故能舍身命。
如是忍智十六剎那所摄诸相。即是安住见道不退转相。

10.1.1.2.3.1.2.3 (子三)修道不退转相分二。

10.1.1.2.3.1.2.3.1 (丑一)广释大乘修道。

63
(丑二)不退转相。今初。
修道谓甚深。甚深空性等。甚深离增益。及损减边际。
于顺决择分。见道修道中。有数思称量。及观察修道。
此常相续故。诸下中上品。由下下等别。许为九种相。
经说无数等。非胜义可尔。佛许是世俗。大悲等流果。
不可说性中。不可有增减。则所说修道。何断复何得。
如所说菩提。此办所欲事。菩提真如相。此亦彼为相。
初心证菩提。非理亦非后。由灯喻道理。显八深法性。
(能海上师译)
修道指甚深。甚深空性等。甚深无增益。及损灭边离。」
决择生支分。于见修二道。思度复思度。思决彼修道。」
此常相续故。小中大诸品。小中大等别。说有九种相。」
教说无数等。正义所不忍。世俗悲等流。亦能仁所允。」
实体不可名。损益不相应。修所作之道。何舍何可得。」
菩提如如状。能成所欲事。菩提真如相。此亦彼相成。」
前念菩提心。虽非后心理。
喻如灯焰律。甚深八法成。
大乘修道甚深。是证甚深空性等之慧故。空性甚深。是离增益损减二边之法界故。大
乘顺决择分及见道与修道之中于所见义三智行相。数数思惟。以量称量。审细观察。故此
大乘修道常相续转。如是大乘修道。许为九品。若于胜义,由是空性之体性故,不可分别
然于名言(罗时宪:世俗)。就所断所知障能取所取分别。有上中下三品。一一品中各分
三品而为九品。如是能对治之修道亦由下下等差别分九品故。九品行相相续而生故。
他作是难。云何大乘修道九品决定?不应道理。(罗时宪:此不应理。)佛在广中略
三部般若经中。于九品修道说一一品皆能引生无数无量无边福德果故。答曰。经说生无数
等福德果者。非依胜义而说。于名言(罗时宪:世俗)中无不应理之过。以于世俗,大乘
修道九品决定与(罗时宪作“以”)生无数等福果不相违故。如来许彼是无缘大悲通达法
界之等流果故。
他又难云。所说修道有何可断及何可得。应无所得。以胜义非有故。于胜义不可说之
修道性中。断除所治、增长能治不应理故。答曰。虽大乘修道胜义无增减。然断除所治、
增长能治非不应理。例如菩提智慧法身虽胜义非有。然名言中可作有情事(罗时宪:世俗
中可作利有情事)。如是大乘修道虽胜义无。然于名言(罗时宪:世俗)许断除所治等成
办义利故。此二亦无法喻不合之过。以此二于名言(罗时宪:世俗)中利益有情亦同。菩
提智慧法身以真如为相(罗时宪:为其行相)。修道亦以真如为相(罗时宪:为其行相)
故。
他又难云。大乘修道所摄二种发心(罗时宪:谓世俗、胜义二菩提心也)。应不能生
大菩提果。以彼前前剎那皆不能生。前后剎那同时亦不能生。后后剎那亦不能生故。答曰
依大乘发心渐次而起前后剎那。无不能生大菩提之过。喻如灯烛依渐次起前后剎那而能尽
焦脂炷。如是大乘发心前后渐起无量剎那。而能引生大菩提果。及能了解八种甚深法性故。

10.1.1.2.3.1.2.3.2 (丑二)不退转相。

生灭与真如。所知及能知。正行并无二。巧便皆甚深。
(能海上师译:)
若生及灭等。真如与正智。智行等无二。方便善巧深。

64
第八地菩萨通达八种甚深。谓所发心非唯以前后剎那而生菩提。亦非彼二随一之体而
能生。然知于名言(罗时宪:世俗)中由修习与殊胜所证互相观待而生。名通达生甚深。
又已生诸法皆无自性,胜义无灭。然于名言(罗时宪:世俗)有灭亦不相违。名通达灭甚
深。又有学位中虽恒修真如然非时不应作证。名通达真如甚深。又真如自性虽胜义无。然
于一切法可随修施等。名通达所知甚深。又一切法真如为性虽于胜义都无所见,而云见真
实。名通达能知甚深。又真空法性于一切法都无可行。而是行真实义。名行甚深。又于胜
义无二性中修一切道。名无二甚深。又圆满一切资粮。而于胜义不得佛果。名通达巧便甚
深。

10.1.1.2.3.2 (壬二)引发三身之殊胜道分三。

10.1.1.2.3.2.1 (癸一)法身因生死湼槃平等加行。
(癸二)受用身因严净佛土加行。(癸三)化身因善巧方便加行。今初。
诸法同梦故。不分别有静。无业等问难。如经已尽答。
七十义之三十九(能海上师译)
诸法如梦故。生死解脱平。无业报责难。如经答已尽。
由现证生死湼槃真空慧所摄持故,后得位中永尽实执现行之净地瑜伽,即生死湼槃平
等加行之相。界限唯在三清净地。
第八地根本智。是生死有与湼槃静平等加行。由于胜义不分别生死、湼槃异性,是现
证生死、湼槃真空之净地智故。以通达所治生死与能治净法皆胜义无,名言幻影(罗时宪
世俗幻有),悉同梦故。
他作是难。若尔应无业果建立。以一切法皆胜义无故。答云不定。此等答难,经已尽
说,即能断诤故。

10.1.1.2.3.2.2 (癸二)受用身因严净佛土加行。
如有情世间。器世未清净。修治令清净。即严净佛土。
七十义之四十(能海上师译)
如有情世间。器世间未净。修治成清净。严净佛刹行。
令将来成佛殊胜国土之大愿等善根。强盛有力之净地瑜伽。即严净佛土之加行。界唯
在三清净地。
八地菩萨成就严净佛土之加行。依善根成熟力。由所净情器世间之差别。佛土亦分二
种。如有情世间有飢渴等过。其能对治修天受用等。如器世间块石荆棘等过。其能对治修
纯金为地等。证得如是严净佛土之加行故。

10.1.1.2.3.2.3 (癸三)化身因善巧方便加行。
境及此加行。超过诸魔怨。无住如愿力。及不共行相。
无着无所得。无相尽诸愿。相状与无量。十方便善巧。
七十义之四十一(能海上师译)
此境及加行。能度诸魔怨。无住如力势。不共行相等。
不贪如所缘。无相尽诸愿。表相及无量。方便善巧十。
寂静粗显功用。事业任运转之净地瑜伽。(罗时宪:能令粗显功用寂息,能令事业任
运转之净地瑜伽。)即方便善巧之相。界限唯在三清净地。
心境和合之方便善巧加行有十种。谓超过四魔之方便善巧加行。虽修空性不证实际无

65
住之方便善巧加行。由昔愿力引发利他之方便善巧加行。不共二乘之方便善巧加行。于一
切法无实执着之方便善巧加行。经无量刧修空解脱门之方便善巧加行。经无量刧修无相解
脱门之方便善巧加行。经无量刧修无愿解脱门之方便善巧加行。自善示现不退转相状之方
便善巧加行。善巧五明处经无量劫修真实义之无量加行。
此处之四魔体性。五蕴魔谓五取蕴。烦恼魔谓三界一切烦恼。死魔谓不自在而命断。
天魔谓障碍修善之他化自在天众。由彼等能障不死湼槃故名曰魔。小乘证见道位于三宝所
获得证信即降伏粗分天魔。得有余依湼槃时永断一切烦恼故降烦脑魔。若证俱解脱阿罗汉
能加持寿行得自在故降伏死魔。证得无余依湼槃时。尽灭惑、业所感有漏取蕴降伏粗分五
蕴魔。大乘证得不退转相于三宝所获得证信。即降伏粗分天魔。得八地已于无分别智得自
在故。降余粗分三魔。微细四魔者谓依无明习气地及无漏业所起之意生身。即微细蕴魔。
无明习气地即微细烦恼魔。不可思议变化生死即微细死魔。欲超彼三魔凡能作障之法即微
细天魔。降伏微细四魔。是法身功德。故降伏微细四魔与成佛同时也。

顶现观品第六之一
(摄般若第二会五二卷增上慢品至六五卷徧学品)

10.1.2(己二)自在果顶加行分四。

10.1.2.1 (庚一)加行道顶加行。

(庚二)见道顶加行。(庚三)修道顶加行。(庚四)无间道顶加行。初又分四。

10.1.2.1.1 (辛一)煖顶加行。

(辛二)顶顶加行。(辛三)忍顶加行。(辛四)世第一法顶加行。今初。
梦亦于诸法。观知如梦等。是至顶加行。所有十二相。
七十义之四十二(能海上师译)
梦中于诸法。亦观如梦等。征至顶加行。所说有十二。
总修三智圆满大乘资粮道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罗时宪:学修三智之大乘资粮位圆
满时之慧为增上缘所引之菩萨瑜伽。)即顶加行相。界限从大乘加行道煖乃至最后心。十
二种顶加行相随得一相之大乘第一顺决择分。即煖顶加行相。界唯在大乘加行道煖位。
般若经说得煖位顶加行者虽于梦中亦能观一切诸法皆如梦境等十二种相。谓住加行道
煖位利根菩萨。由醒觉时缘真空性薰修毘鉢舍那故。则于梦中亦能观一切诸法皆如梦境。
又由醒时多修菩提心力。则于梦中亦能不发爱乐小乘道之心。又由醒时不离见佛善根成熟
力。则于梦中亦能见如来百千大众围绕说法。又于梦中亦见佛腾空现通说法。又于梦中亦
能为无边众生发心说法谓我醒时当说一切诸法皆如梦事。又随于觉梦若见地狱等有情。皆
能发愿愿我成佛国土全无恶趣之名。随念远离恶趣。又随于觉梦见焚烧聚落等发谛实语加
持令息。若见他人为药叉等非人魅着说谛实语令无魔害。又由自具通神能亲近映蔽魔业之
善知识。又一切种为利他故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又于一切法无真实执着。又近佛菩提。

10.1.2.1.2 (辛二)顶顶加行。

66
尽赡部有情。供佛善根等。众多善为喻。说十六增长。
七十义之四十三(能海上师译)
约南洲士夫。供佛善根等。多种喻所作。增盛十六相。
较三千世界有情供养诸佛福德尚多等十六增长。证此增长之大乘第二顺决择分。即顶
位顶加行相。界限唯在顶位。
安住顶位顶加行之菩萨智。此以赡部洲众生为喻。乃至尽其三千大千世界有情供养诸
佛所有善根等众多为喻。此福较彼尤多。以十六种增长为体也。福德十六增长者。谓赡部
洲等三千世界诸有情类。以香花等供养如来。较此福德尤为增长。成就思惟甚深般若波罗
蜜多。较前福德尤为超胜。若得无生法忍较前福德尤为超胜。若由顶加行力了解能证所证
诸法皆于胜义无所得较前福德尤为超胜。较赡部洲一切有情皆行十善得四静虑四无色定尤
为超胜。又由证得顶加行之力诸天众皆来自所。又由顶加行力。映蔽一切诸魔。恭敬其他
菩萨等同大师。于一切种慧学清净善巧方便二种资粮。由顶加行力。得佛种性。获得殊胜
发心等得佛果之因。由顶加行力不生六度所治品之心。不于色等起执实之心。于一一波罗
蜜多中了知摄余波罗蜜多而行。获得圆满三乘智德。由顶加行力。近大菩萨。

10.1.2.1.3 (辛三)忍顶加行。

由三智诸法。圆满最无上。不舍利有情。说名为坚稳。
七十义之四十四(能海上师译)
三智性诸法。圆满最无上。不舍有情义。现得坚实称。
获得三智随顺慧及于利他不坏坚稳之大乘第三顺决择分。即忍位顶加行之相。界限唯
在忍位。大乘加行道忍位。成就自利智德所摄圆满发心等表示三智智德种类之无上妙慧。
及利他德不舍有情利益坚稳方便。经中说名坚稳顶加行。

10.1.2.1.4 (辛四)世第一法顶加行。

四洲及小千。中大千为喻。以无量福德。宣说三摩地。
七十义之四十五(能海上师译)
四洲小千等。中大千为喻。以无量福德。等持悉全宣。
(罗时宪加“能”)成熟亲生大乘见道之功能,于无边三摩地得心徧住之大乘第四顺
决择分。即是世第一法顶加行之相。界限唯在世第一法。
大乘世第一法之智。以四洲。小千。中千。大千世界微尘。及诸水尘用发端滴数可知
其量为喻。若随喜四菩萨之善根,其福极多。经中以此表示宣说世第一法顶加行之三摩地
也。四菩萨者谓初地。二地至七地。第八地。及住十地。以住加行道世第一法之菩萨随喜
彼四菩萨之善根故。如是圆满六度所摄一切现观种类殊胜三摩地之世第一法顶加行。即名
心徧住顶加行也。

10.1.2.2 (庚二)见道顶加行分二。

10.1.2.2.1 (辛一)所治分别。

67
(辛二)分别之对治。初又分二。

10.1.2.2.1.1 (壬一)略标。
(壬二)广释。初又分二。

10.1.2.2.1.1.1 (癸一)略标所取分别。
(癸二)略标能取分别。今初。
转趣及退还。其所取分别。当知各有九。非如其境性。
七十义之四十六(能海上师译)
流转与还灭。各各能所取。体性各又九。非如其境性。
大乘见所断于转趣退还事执为实有所取之分别各有九种。当知彼九非如其境之体性而
妄起执着。是于所着境错乱之识故。(罗时宪:大乘见道所断之所取分别有二种,谓一、
于转趣事执为实有,二、于退还事执为实有。此二所取分别复各有九,当知皆非如其境之
体性而起觉了,唯是妄起执着之错乱识故。)

10.1.2.2.1.1.2 (癸二)略标能取分别。
由异生圣别。分有情实假。是能取分别。彼各有九性。
若所取真如。彼执为谁性。如是彼执着。自性空为相。
(能海上师译:)
判异生圣者。情实安立假。许能取分别。各各九体性。
若所取义如。彼能取何性。是彼之执著。自性空之相。
大乘见所断能取分别亦有二种。由于异生执实有有情。及由圣者差别执为假有士夫。
皆于彼二执为实有能受用者故。当知彼执各有九种。由有九种境故。此诸分别皆是错乱。
不得境之实性故。以彼所取于真如无故。故彼所执。为谁境之性耶。都非彼境之性故。如
是当知彼诸执着皆以性空为相也。

10.1.2.2.1.2 (壬二)广释分二。

10.1.2.2.1.2.1 (癸一)广释所取分别。
(癸二)广释能取分别。初又分二。

10.1.2.2.1.2.1.1 (子一)转趣所取分别。
(子二)退还所取分别。今初。
自性及种姓。正修行诸道。智所缘无乱。所治品能治。
自内证作用。彼业所造果。是为转趣品。所有九分别。
(能海上师译:)
自性及种性。于道正修行。智所缘无误。不共对治品。
自证及能作。彼业所作果。趣入转依品。分别相说九。
如是于大乘道果执为实所受用中、初、转趣所取分别差别有九。谓菩萨总所趣事由六
度因胜义非有于胜义非有之无上菩提果亦胜义无得,然名言(罗时宪:于世俗)有可得之
果,缘此执为实所受用。又由趣入不动地故,故缘佛种性决定。又缘道自性见道等正修行
又缘道所缘不错乱智境。又缘能除所治之殊胜功能,由先见功德而取与先见过失而舍,便

68
能生所知障之对治及得永害所治品之功能故。又依道果自利,缘大乘自内证。又依道果利
他功能,缘大乘种性决定者远离声闻等地之作用。又依利他业,缘称所化意乐现变化身而
利有情。由善巧方便力安立一切众生于湼槃果。缘彼执为实所应趣之所取分别,由此等皆
是所应行事,故名转趣。缘彼执实即是分别。

10.1.2.2.1.2.1.2 (子二)退还所取分别。
堕三有寂灭。故智德下劣。无有摄受者。道相不圆满。
由他缘而行。所为义颠倒。少分及种种。于住行愚蒙。
及于随行相。九分别体性。是所退还品。声闻等心起。
(能海上师译:)
堕生死涅槃。智德下劣证。无完善摄受。道相不全备。
由他缘强行。所作因颠倒。界限及复杂。行住入愚昧。
随行所作中。分别九体性。退还类所依。生声闻等意。
第二所取分别谓退还分别此亦有九。谓二乘道由堕三有与寂灭边故智德下劣。由无方
便妙慧摄持故增上缘下劣。修利他行道相不圆满。修自利行方便下劣故随他缘而往解脱,
谓最后有亦须待如来等教授。修俱利行下劣所为颠倒不趣三大。断德下劣但断少分。智德
下劣得初果等种类智德。虽得二乘阿罗汉果亦未能断无明随眠,故于自利住定及利他正行
不如实知。由大乘能摄三乘一切功德故,一切相智须随小乘一切湼槃行,故二乘湼槃俱有
过失。如是九境是二乘心中所起。非定性菩萨所应趣事故名退还也。

10.1.2.2.1.2.2 (癸二)广释能取分别分二。

10.1.2.2.1.2.2.1 (子一)实执分别。
(子二)假执分别。今初。
所取及所舍。作意与系属。所作意三界。安住与执着。
法义唯假立。贪欲及对治。失坏如欲行。当知初能取。
(能海上师译:)
执取及舍离。作意诸嗜欲。三等苦联结。住及现错执。
法唯假安立。贪欲及对治。如欲行失坏。初能取应知。
见道顶加行时所断于执补特伽罗为实物有。更执彼为胜义能受用者。此见所断初能取
分别亦有九种。谓缘取功德舍过失之补特伽罗。缘作意实有者。缘系属所作意之实有三界
者。缘执一切法实有而安住者。缘执着一切皆无我者。缘了知法义皆唯假立者。缘所治品
贪欲者。缘执相之能对治者。缘失坏如欲往一切相智经久稽留之补特伽罗。分别为实有故
当知此九即初能取分别。
见道顶加行断于执补特伽罗为实有,更断执彼为胜义能受用者。此见所断能取分别亦
有九种,谓:(罗时宪)
一、缘取功德舍过失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
二、缘能作意之实有者,执为实有。
三、缘系属所作意之实有三界者,执为实有。
四、缘计一切法实有而安住者,执为实有。
五、缘执一切皆无我者,执为实有。
六、缘了知法义皆唯假立者,执为实有。
七、缘有贪欲者,执为实有。

69
八、缘执相之能对治者,执为实有。
九、缘失坏如欲往一切相智而经久稽留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

10.1.2.2.1.2.2.2 (子二)假执分别。
不如所为生。执道为非道。谓生俱有灭。具不具道性。
安住坏种性。无希求无因。及缘诸敌者。是余取分别。
(能海上师译:)
定所为不生。执非道为道。灭止及俱生。道实具不具。
住及种姓坏。无寻求无因。数闻诤所缘。能取分别余。
假执能取分别有九。缘唯修小乘道不能如所为事出生三大之假士夫(罗时宪:执为实
有)。缘离小乘道执六度为非道之假士夫。缘果生须俱因灭离世俗性执有余胜义之士夫。
缘执一切道性实有相续具不具之士夫。缘执色等实有而安住之士夫。缘由发心等失坏声闻
等种性之士夫。缘唯以空性便执为足更不希求佛果之士夫。缘不修般若波罗蜜多因之士夫
缘魔等障碍菩提之诸敌者事。此九分别即缘彼彼境执为实受用者之分别。此即除前实执分
别之所余能取假有分别也。

10.1.2.2.2 (辛二)分别之对治分三。

10.1.2.2.2.1 (壬一)见道顶加行之因。
(壬二)彼大菩提果。(壬三)见道顶加行之自性。今初。
为他示菩提。其因谓付嘱。证彼无间因。具多福德相。
(能海上师译:)
示他菩提门。因完全嘱付。证得无间因。具多福德相。
为他开示证菩提之方便于大菩提而安立他。其大菩提之因谓付嘱般若波罗蜜多之文义。
能证彼顶加行之无间因谓自于定中修般若波罗蜜多等具足众多福德为相之大乘加行世第一
法。即见道顶加行之因也。

10.1.2.2.2.2 (壬二)彼大菩提果分二。

10.1.2.2.2.2.1 (癸一)明自宗之大菩提。
(癸二)许实有性不应道理。(癸三)欲证究竟大菩提须许诸法皆空。今初。
垢尽无生智。说为大菩提。无尽无生故。彼如次应知。
(能海上师译:)
垢尽无生智。说为大菩提。无尽无生故。彼如次应知。
经说垢尽智与无生智即是大菩提。然非垢先实有而后永尽。亦非先无而后新生。是故
当知了达本来永尽及无生之究竟智。如其次第即尽智与无生智。

10.1.2.2.2.2.2 (癸二)许实有性不应道理。
无灭自性中。谓当以见道。尽何分别种。得何无生相。
若有余实法。而于所知上。说能尽诸障。吾以彼为奇。
(能海上师译:)
于自性无灭。见所作之道。尽何分别种。得何无生相。」

70
若有余实法。说于所知上。谓能尽诸障。我称为奇剧。」
诸实事师。谓先有真实垢法。后以坏想于彼尽相了知为尽,名为尽智。又许实法相续
生断。以无生想于不生相了知不生,名无生智。此破彼云:大乘见道何能尽其实有之所知
障能取所取分别种类耶。定不应尽。何能得其断相续生之无生相耶。定不能得。以汝所许
先有之真实障法令(罗时宪作今)乃新灭。无此灭性故。以彼障先未有故。(罗时宪:是
故当知彼执非理。)是故当许中观宗也。又实事宗既说实有能治所治诸法。复说愚蒙所知
之垢障可尽。吾慈氏实觉彼甚奇希有。以障若实有。则对治不可断故。

10.1.2.2.2.2.3 (癸三)欲证究竟大菩提当许诸法皆空。
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可立。于正性正观。正见而解脱。
(能海上师译:)
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建立。称性而正观。正见净解脱。
今此法中。诸世俗法由损减门无可除遣。诸胜义法由增益门无少法可安立。故于世俗
正有性。正观胜义无自性之法性。如是远离增减二边所决择之正见。若能精勤修习。便能
现见真实义,解脱二障而成正觉也。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三终
现观庄严论略释卷四

顶现观品第六之二

10.1.2.2.2.3 (壬三)见道顶加行之自性分二。

10.1.2.2.2.3.1 (癸一)正说。
(癸二)断德自在。今初。
施等一一中。彼等互摄入。一剎那忍摄。是此中见道。
(能海上师译:)
一一施等中。彼等互相摄。一刹那忍证。摄此中见道。
布施等一一度中。皆能互摄六度。以一剎那苦法智忍所摄之无间道。彼顶加行即此中
之见道故。言「此中见道」者。表示顶加行品中。由一一度互摄六度而显见道。诸余品中
则以余相而明见道也。

10.1.2.2.2.3.2 (癸二)断德自在。
次由入狮子。奋迅三摩地。观察诸缘起。随顺及回逆。
(能海上师译:)
次入于狮子。奋迅三摩地。观察诸缘起。能顺观返缘。
见道顶加行断障相之后。又说见道顶加行。正习彼加行之瑜伽师。根本定时安住狮子
奋迅三摩地。于后得位。观察缘起顺逆也。十二缘起。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是杂染品随顺缘起。从老
死由生起。乃至行由无明起。是杂染品廻逆缘起。从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
是清净品随顺缘起。从由生灭故老死灭。乃至由无明灭故行灭。是清净品廻逆缘起。如是
修习杂染品随顺缘起者。便能通达集谛自性。以了知惑业之主即无明与行故。修彼回逆缘
起者。便能通达苦谛自性。以了知生与老死。是惑业之果究竟成熟性故。修习清净品随顺

71
缘起者。便能通达道谛自性。以知无明对治。证无我慧能断无明之根本故。修彼廻逆缘起
者。便能通达灭谛自性。以知永断染污无明之究竟果。即灭除生与老死故。是故修习顺逆
缘起。即是通达四谛之最胜方便也。

10.1.2.3 (庚三)修道顶加行分三。

10.1.2.3.1 (辛一)修道顶加行。

(辛二)所断分别。(辛三)断除所断之胜利。今初。
灭尽等九定。修往还二相。后以欲界摄。非定心为界。
超越入诸定。超一二三四。及五六七八。至灭定不同。
七十义之四十七(能海上师译)
灭尽等九定。二相中往还。属欲界净知。非定心界摄。
超越入诸定。超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等。灭中不同行。
是对治修所断种子之能治种类大乘随现观。即修道顶加行相。界唯在修道。此说修道
菩萨。由加行与根本二门入超越等持。谓俱灭尽定等次第定。先修往上顺行与下还逆行二
相之狮奋迅三摩地为加行。次乃进修超越等持之根本故。其修根本时。先从初静虑直往灭
尽定。全无超越修一返。次于八定间杂灭尽定而修一返。谓从灭定起入初静虑。从初静虑
起仍入灭定。次入二静虑次入灭定。如是渐上乃至从灭尽定。入非非想定。又入灭定。复
入非非想定也。其次起欲界摄不定心为界。入灭尽定。从灭定起不定心。次超(即置而不
入也)灭尽一定而入非非想定。次起不定心。次超灭尽与非非想二定。入无所有定。次起
不定心。如是乃至超三四五六七八定而入初静虑。次从初静虑起不定心。此等何故名超越
等持耶。谓从初静虑乃至灭尽定为所间杂。而杂不同类法欲界不定心而修定故。般若经中
广说。论中初二句仅说加行。后六句仅说杂欲界心而修九定。其中直往一返及以八定杂修
灭尽定一返。意为易解故未宣说也。

10.1.2.3.2 (辛二)所断分别分二。

10.1.2.3.2.1 (壬一)所取分别。
(壬二)能取分别。初又分二。

10.1.2.3.2.1.1 (癸一)转所取分别。
(癸二)还所取分别。今初。
略标及广释。佛所不摄受。无三世功德。
及于三妙道。所取初分别。加行相行境。
(能海上师译:)
经广略释标。佛不全摄受。三时功德无。
及妙道三种。所取初分别。加行相行境。
大乘修所断转趣所取分别有九。谓为摄受爱乐略说众生。执略说法为实所取。俱生所
摄之分别。又为摄受乐广众生执广说法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若不如说修行则佛不摄受。
执彼对治修般若波罗蜜多瑜伽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观待见道由其已灭故,加行道功德于

72
胜义无于名言(罗时宪:世俗)有。执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由无四句因生故见道功德于
胜义无于名言(罗时宪:世俗)有执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由未来无实物故大乘修道功德
于见道时无于修道时有。执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由寂静(罗时宪:寂息)常乐我净四倒
等故执能得湼槃之加行道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于新证空性之见道执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
由修习已证之胜义无自性故执大乘修道为实所取之俱生分别。如是九种分别。即所取中初
一类转趣分别。是修道加行相时所之所行境也(罗时宪:加行时之所行境也)。

10.1.2.3.2.1.2 (癸二)还所取分别。
次许心心所。转趣时有境。不发菩提心。不作意菩提。
作意小乘法。不思大菩提。有修与无修。及与彼相反。
非如义分别。当知属修道。
(能海上师译:)
第二心心所。转趣时有境。不发菩提心。不作菩提意。
作意劣小乘。不思大菩提。修及无修者。与彼性相违。
非如义分别。修道所应知。
修道所断第二所取分别。许为大乘修道心及心所无间道转时之有境能缘心法也。彼心
就境界门差别有九。谓二乘资粮道位由离大乘善知识等故不发大菩提心,执彼大乘所遮之
法为实所受用。由无为利他而求成佛之殊胜福故。名不作意菩提藏。由是声闻种性故作意
彼乘法。由是独觉种性故现证彼乘法。由不修般若波罗蜜多故不思惟正等菩提。由有所得
修般若影像。由不能缘真实义故不修真实义。由不缘真实义故亦无能修彼者。由无常等不
能无得故亦非无修无常等。由颠倒执真实义故。于不如实义分别执着。于彼等违菩萨道法
执为实所受用。当知此九分别属于大乘修道所断。

10.1.2.3.2.2 (壬二)能取分别分二。

10.1.2.3.2.2.1 (癸一)实执分别。
(癸二)假执分别。今初。
施设有情境。施设法不空。贪着简择性。为寂事三乘。
受供不清净。破坏诸正行。经说是第一。能取应当知。
(能海上师译:)
设施有情境。安立法不空。贪着分别体。实能作三乘。
功德不清净。破坏于正行。此第一能取。由经说应知。
大乘修道加行位就境差别。第一实执有九分别。谓自在补特伽罗非实有生。是依五蕴
施设为有情。执为实能受用者之俱生分别。又缘诸法唯由心现故于五蕴等施设为法之补特
伽罗执为实有等。准上应知。又缘观一切法由名言有故非空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又缘未
断一切执着。故于诸法起实贪着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又缘能简择诸实性之补特伽罗执为
实有。又缘不求三所为事而求苦寂灭事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又缘由色等不可得故三乘出
离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又缘由未正知法性故施主等供养未能清净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
又缘由于布施等执实而修破坏波罗蜜多正行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能受用者之俱生分别。此
九分别般若经说当知即是修所断第一能取分别也。
大乘修道顶加行,就境差别,第一、实执能取分别有九,谓:(罗时宪)
一、缘依五蕴施设之有情,执为实能受用者之俱生分别。
二、缘于唯心取现之五蕴等上施设种种法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73
三、缘观一切法由世俗故非空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四、缘未断一切执着,故于诸法而起贪着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五、缘能简择诸实性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六、缘不求三所为事而求苦寂事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七、缘由色等不可得故,三乘出离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八、缘由未正知法性故,于施主等供养未能清净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九、缘由于施等执实而修,破坏波罗蜜多正行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俱生分别。
此九分别,般若经说当知即是修所断之实执能取分别也。

10.1.2.3.2.2.2 (癸二)假执分别分二。

10.1.2.3.2.2.2.1 (子一)略标。
(子二)广释。今初。
设有情及因。由此所摧害。故是修道系。其余九违品。
(能海上师译:)
立有情及因。于此境坏灭。修道及联系。违品余九相。
于五蕴等假设有情。及于彼安立之因唯现诸法假立士夫。执彼为实能受用者之心。由
此修道顶加行之所摧害。故彼与修道是能治所治相系之违品。除前实执此是其余九种假执
分别也。
于五蕴等假设有情,及于彼安立之因唯心所现诸法,(按:指识自体所变之相见分
也)执为实能受用者之俱生分别心,由此修道顶加行之所摧害。故彼与修道是能治所治相
系之违品,除前实执,此是其余九种假执分别也。(罗时宪)

10.1.2.3.2.2.2.2 (子二)广释。
如自所缘性。三智障有三。静道真如等。相应不相应。
不等及苦等。诸烦恼自性。及无二愚蒙。为最后分别。
(能海上师译:)
如其自体性。三智障三种。灭道真如等。相应俱不俱。
不平苦等中。诸烦恼自性。无二诸愚迷。为最后分别。
修道顶加行心心所转无间道时(罗时宪:修道顶加行无间道转时),所应断之有境分
别心有九。谓如自所缘境之体性而知者即三智。此三智有三种障。
由不了知一切相皆空。障一切相智。缘于断此障愚蒙之假立士夫执为实受用者之俱生
分别。
由不了知一切道障道相智。缘于断此障愚蒙之假立士夫执为实受用者。
由不了知一切事障一切智。缘于断此障愚蒙之假立士夫执为实受用者。
由不了知般若波罗蜜多。于寂静一切障道愚蒙之假立士夫。缘彼执为实受用者。
由不了知色等所知与真如。故于真如等与色相应为一性不相应为异性而愚蒙之假立士
夫。缘彼执为实受用者。
由不了知魔性本空。于大小乘道不等愚蒙假立士夫。缘彼执为实受用者。
由于宣说无常等之经义。如言执为究竟真理。故于苦等四谛法性愚蒙假立士夫。缘彼
执为实受用者。
由不了知贪等客性与真如性故。于烦恼性愚蒙假立士夫。缘彼执为实受用者。
由不了知二取相空。于无二取愚蒙之假立士夫。缘彼执为实受用者之俱生分别。

74
此九分别(罗时宪:如是九种俱生分别)是修所断最后之能取分别也。

10.1.2.3.3 (辛三)断除所断之胜利。

如诸病痊愈。常时获安隐。恒修众生乐。一切胜功德。
任运而依附。胜果所庄严。上品位菩萨。如众流归海。
(能海上师译:)
如诸病尽除。时常安息竟。种种众生乐。功德皆全备。
若海纳百川。胜果盈盈累。勇心摩诃萨。一切众依止。
十地菩萨安住大乘上上品修道。由经多无数刧修修道故。能取所取四类分别所知障犹
如重病。悉尽断尽。具足顺缘永离违缘。譬如病者诸病痊愈长得安乐。又一切种为大悲所
转善巧成办众生利乐,如是一切胜妙功德,自然依附彼三乘断智德果庄严之菩萨。犹如四
河同归大海也。

10.1.2.4 (庚四)无间道顶加行分二。

10.1.2.4.1 (辛一)正说。

(辛二)除邪执。初又分二。

10.1.2.4.1.1 (壬一)多福喻显。
(壬二)释所缘行相。今初。
安立三千生。声闻麟喻德。及离生菩萨。众善为譬喻。
经以无量福。明佛无间道。无间三摩地。证一切相智。
七十义之四十八
安立三千生。声闻麟喻德。菩萨正离生。列众善为喻。
以无量福德。显佛无间道。无间三摩地。一切种智性。
正生一切相智之菩萨究竟瑜伽。即无间道顶加行相。此与最后心智义同。无间顶加行。
经中以自果多福为喻而宣说。谓若有人将三千大千世界有情。皆安立于声闻地独觉地菩萨
正性离生地所获众多福德为喻。说无间道顶加行所亲生之佛果胜出彼福。以此佛果福聚而
显此无间道顶加行。谓由亲果(罗时宪:彼果)福聚多故,表彼亲因亦甚多福也。最后心
无间道之三摩地亦名无间三摩地。以得一切相智为自性之佛果。更无余道间隔。此即是究
竟之亲因故(罗时宪:此即是最近之因故)。

10.1.2.4.1.2 (壬二)释所缘行相。
无性为所缘。正念为增上。寂静为行相。爱说者常难。
(能海上师译:)
此所缘无实。是述主体念。此中行相寂。好辩者常诤。
无间道顶加行之所缘缘。谓无实性一切如幻诸法。以此是断除一切增益之处故。此之
增上缘。谓最后心加行道所摄之正念。即大乘发心。以此于生彼道为自在之缘故。此无间
道顶加行之行相。谓寂静一切戏论之智。以此寂静(罗时宪:动名词)即彼状貌故。颇有

75
不善巧方便爱说二谛相违者(罗时宪:相违相者)。对此无间道顶加行之所缘行相常发攻
难。以此所缘行相甚深难测故。

10.1.2.4.2 (辛二)除邪执。

于所缘证成。及明所缘性。一切相智智。胜义世俗谛。
加行与三宝。巧便佛现观。颠倒及道性。能治所治品。
性相并修习。说者邪分别。依一切相智。说为十六种。
七十义之四十九(能海上师译)
意乐此所缘。受持此自性。一切种智智。胜义及世俗。
加行及三宝。巧便证能仁。颠倒及道等。能治所治品。
性相及修行。诸邪说分别。依一切种智。说为十六种。
此说若执二谛不能同一性摄或种子或现行随类所摄。即此处说所除邪执之相。界限从
未入道乃至七地。此邪执就所缘分十六种。谓由有为无为界皆离实体故无间道顶加行及一
切相智之所缘不应道理。此于所缘证成起邪分别。由一切法毕竟无自性故所明离戏论之所
缘自性不应道理。此于行相起邪分别。由有性无性皆于胜义无所得故一切相智之智不应道
理。此于果上起邪分别。实空为真如性故胜义世俗二谛不应道理。此于二谛起邪分别。布
施等波罗蜜多胜义无所得故止观双运加行不应道理。此于加行自性起邪分别。圆满慧所证
一切所知皆于胜义无所得故佛宝不应道理。一切诸法唯假名故法宝不应道理。所依色等皆
于胜义无所得故僧宝不应道理。此于正行所依之归依及归境三宝起邪分别。布施等胜义无
所得故善巧方便不应道理。此于差别行起邪分别。所证有性及无性之自性皆于胜义无可证
故。如来现观不应道理。此于佛现观起邪分别。无常不净等戏论建立皆于胜义无所得故。
缘蕴常等四倒不应道理。此于所治颠倒起邪分别。修道之果于胜义中无菩提可证故。其道
自性不应道理。此于道自性起邪分别。胜义中无所舍所取故。所治品与能治品之差别不应
道理。此于能治所治之差别起邪分别。所相诸法胜义无故诸法之相不应道理。此于性相起
邪分别。所修自共相皆于胜义无所得故。修自共相不应道理。此于修习起邪分别。其中二
谛三宝开为五种。即说二谛互相违者依一切相智及无间道顶加行之所缘行相。所起之十六
种邪分别也。其以中观师所许胜义为因而破世俗之难。当依所许世俗而答谓犯不定过。其
以中观师所许世俗为因而破胜义之难。当依所许胜义而答谓犯不定过。总之凡说二谛相违
之攻难。皆须以二谛不违而答也。
此说若执二谛不能同一性摄,即此中所除邪执之相。界限从未入道乃至第七地。此邪
执,就其所缘分十六种:
一、由有为、无为皆离实有为、无为性(谓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有为,非
无为。义见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故,无间道顶加行之所缘及一切相智之所缘皆不应理。
此“于所缘证成”起邪分别也。
二、由一切法毕竟无自性故,所明离戏论之所缘自性不应道理。此于所缘行相起邪分
别也。
三、由有性、无性皆于胜义无所得故,一切相智之智不应道理。此于果上起邪分别也。
四、空为真如性故,说有胜义谛不应道理。
五、依前道理,说有世俗谛亦不应理。
此二是于二谛起邪分别也。
六、布施等波罗密多于胜义无所得故,止观双运加行不应道理。此于加行自性起邪分
别也。

76
七、圆满意所证一切境皆于胜义无所得故,说有佛宝不应道理。
八、一切法唯假名故,说有法宝不应道理。
九、所依色等皆于胜义无所得故,说有僧宝不应道理。
十、布施等于胜义无所得故,善巧方便不应道理。此于差别行起邪分别也。
十一、所证有性及无性之自性皆于胜义无可证故,如来现观不应道理。此于佛之现观
起邪分别也。
十二、无常、不净等四相皆于胜义无所得故,说蕴常等为四颠倒不应道理。此于所治
颠倒起邪分别也。
十三、修道之果菩提,于胜义中无可证故,其道自性不应道理。此于道之自性起邪分
别也。
十四、胜义中无所舍、所取故,说有所治品与能治品之差别,不应道理。此于能治,
所治之差别起邪分别也。
十五、所相诸法胜义无故,诸法之相不应道理。此于性相起邪分别也。
十六、所修自、共相皆于胜义无所得故,修自、共相不应道理。此于修习起邪分别也。
此三是于正行所依之归依及所归境“三宝”起邪分别也。
此即说二谛互相违者对一切相智及无间道顶加行之所缘、行相、所起之十六种邪分别
也。
其以中观师所许胜义为因而破世俗之难,当依所许世俗而答谓犯不定破。其以中观师
所许世俗为因而破胜义之难,当依所许胜义而答谓犯不定过。总之,凡说二谛相违之攻难
皆须以二谛不违而答也。

渐次现观品第七
(摄般若第二会六五卷渐次品)

10.2(戊二)坚固因果分二。

10.2.1(己一)为得坚固修渐次加行。

(己二)已得坚固剎那加行。今初。
布施至般若。随念于佛等。法无性自性。许为渐次行。
渐次加行品第六七十义之五十至六十二(能海上师译)
施等至般若。于佛等随念。法无性自性。渐次边际行。
为得三智行相坚固渐次修三智行相慧所摄持之菩萨瑜伽。即渐次加行之相。界从大乘
资粮道乃至最后心之前一剎那。
从布施乃至般若者谓布施等六度之六渐次加行。随念佛等者谓六念之六种渐次加行。
通达一切法于胜义中为无性自性之渐次加行。许此十三种为渐次加行。以是布施等十三法
所摄持之三智一切行相。次第决定而修之菩萨瑜伽故。此十三法通彼诸位及三智行相之加
行。以无性自性为所缘相。六念为意乐圆满。六度为加行圆满故。无性与六度通一切位易
了。六念者。在加行道时名念住等。在见道位名菩提分。在修道位名正道支。由此十三法
摄持渐修三智一百七十三种行相。即渐次加行之义。
此中三智一百七十三行相者,谓一切智行相二十七(见上“二谛各有三,道谛说十

77
五”释);道相智行相三十六(见上“于因道及苦,灭中如次第,说彼有八、七、五及十
六相﹄释);一切相智行相中,顺声闻弟子者三十七,顺菩萨者三十四,佛独有者三十九
共百一十行相(见上“始从四念住,究竟诸佛相,道谛随顺中,由三智分别,弟子及菩萨
诸佛如次弟,许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三智行相总为一百七十三也。(罗时宪)

剎那证大菩提品第八
(摄般若第二会六五卷无相品至六八卷无杂品)

10.2.2(己二)已得坚固剎那加行。

施等一一中。摄诸无漏法。当知即能仁。一剎那智德。
犹如诸士夫。动一处水轮。一切顿转动。剎那智亦尔。
若时起异熟。一切白法性。般若波罗蜜。即一剎那智。
由布施等行。诸法如梦住。一剎那能证。诸法无相性。
如梦与能见。不见有二相。一剎那能见。诸法无二性。
刹那加行品第七七十义之六十三(能海上师译)
一一施等中。摄诸无漏法。能仁一刹那。证彼智德全。」
如士夫水车。步势一处动。全备悉顿转。刹那智如彼。」
七十义之六十四
何时诸白法。自性智究竟。完成法性生。即时刹那智。
七十义之六十五
由布施等行。诸法如梦住。诸法相无性。一刹那能证。
七十义之六十六
梦中此能见。不见有二理。诸法无二性。一刹那能观。
若一剎那现证非异熟之无漏一法。与此同类诸法皆能现证。此慧摄持(罗时宪:所摄
持)对治所知障之菩萨究竟瑜伽。即非异熟剎那加行之相。若一剎那现证异熟无漏一法。
与彼同类诸法皆能现证。此慧摄持(罗时宪:所摄持)对治所知障菩萨究竟瑜伽。即异熟
剎那加行之相。现证空性慧所摄持,对治所知障菩萨究竟瑜伽。即无相剎那加行之相。二
取戏论毕竟不动,不起空定之菩萨究竟瑜伽。即无二剎那加行之相。此四加行同是一事。
界唯在最后心。
最后无间道菩萨能仁身中之一剎那智。当知即是非异熟剎那加行。以是现证一非异熟
无漏法时。即能现证一切无漏法有学位之究竟智故。如是现证一无漏智。亦能现证余智。
以布施等一一法皆摄一切无漏道法故。譬如士夫摇水车轮。但动一处余一切处皆顿动故。
第二异熟剎那加行者。谓若时生起犹如离障白净月光一切白法之自性般若波罗蜜多无
漏异熟法最后心菩萨之智时。此最后无间道于一剎那能证菩提。以是菩萨有学道究竟智故。
第三无相剎那加行者。谓最后心智即一剎那证菩提之无相剎那加行。以是善修布施等
六度行。知一切法犹如梦事增上力故。一剎那顷能知染净一切诸法皆胜义无相之有学究竟
瑜伽故。
第四无二剎那加行者。谓最后心智即无二剎那加行。以是一剎那顷能现见能取所取一
切诸法无二实体之有学究竟瑜伽故。譬如梦中所见宅舍等与能见之心无二体故。

法身品第九

78
(摄般若第二会六八卷众德品至七八卷空性品)

11 (丁三)广释法身分二。

11.1(戊一)身建立。

(戊二)事业。初又分四。

11.1.1 (己一)自性身。

(己二)智法身。(己三)受用身。(己四)胜应身。今初。
能仁自性身。得诸无漏法。一切种清净。彼自性为相。
法身品第八七十义之六十七(能海上师译)
能仁自性身。得诸法无漏。一切种清净。彼自性即相。
具二清净之究竟法界。即自性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
佛自性身具三别法。已得念住等二十一聚无漏法故具足差别。二障及习气毕竟清净故
离系差别。无漏智之自性以真空为相故自性差别。此后二差别即离垢清净之自性身与自性
清净之自性身。

11.1.2 (己二)智法身分三。

11.1.2.1(庚一)正义。

(庚二)差别。(庚三)断诤。今初。
顺菩提分法。无量及解脱。九次第等至。十徧处自体。
最为殊胜处。差别有八种。无诤与愿智。神通无障解。
四一切清净。十自在十力。四种无所畏。及三种不护。
并三种念住。无忘失法性。永害诸随眠。大悲诸众生。
唯佛不共法。说有十八种。及一切相智。说名为法身。
七十义之六十八(能海上师译)
顺菩提无量。净解脱等至。九次第自体。十遍处体性。
威伏根殊胜。差别有八种。无诤愿智满。神通正等明。
无碍四清净。十自在十力。及四无畏等。身等三不护。
及三种念住。法性无忘失。习气正真断。大悲诸众生。
唯佛不共法。说凡十八种。及一切种智。称名法之身。
现证发心等十法之究竟智。即智法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又现见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之究竟智。亦是智法身之相。此智法身分二十一聚。第一聚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二聚谓
慈等四无量心。第三聚有色观色等八解脱。第四聚谓九次第等至。此等如前已说。第五聚
谓十徧处。增上缘依止静虑,所缘缘为地水火风四大种及青黄赤白四大种所造并空识二境
令其如欲徧一切处世间定慧相应之十种等至也。所余诸处不立为徧处者。以诸根不能向外
展。声处不能相续。香味二处色界无故。徧者谓相续普徧开展义。第六聚八胜处。谓内有

79
色想外观色多胜处及少胜处。内无色想外观色多胜处及少胜处。此四是形色胜处。青胜处
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此四是显色胜处。由此形、显诸胜处。发生奢摩他胜知与毘鉢
舍那胜见之定慧相应也。前四胜处从初二解脱(罗时宪: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及内无色想
观外色解脱)因生。后四胜处从净解脱因生。第七聚谓无诤。由佛无诤三摩地力能令众生
有拔除烦恼之功能也。第八聚谓愿智。乃至生死未空随愿成办众生义利也。第九聚谓六神
通。第十聚谓四无碍解。如前已说。第十一聚谓四一切种清净。所依身清净。所缘受用清
净。心三摩地清净。智清净。是为究竟四清净。第十二聚谓十自在。能住寿一刧名寿自在
于无数三摩地获得自在名心自在。已得虚空藏定名资具自在。开示一切工巧艺术等事业名
事业自在。能随愿而受生名生自在。能现佛身充满一切世界名胜解自在。成就无数调伏众
生大愿名愿自在。能于一时顿现无量神变调伏众生名神通自在。获得殊胜四无碍解名智自
在。如欲能演十二分教名法自在。第十三聚谓十力。第十四聚谓四无畏。如前已说。第十
五聚谓三不护。如来身语意行究竟清净故。不恐他知三业邪行而护过失也。第十六聚谓三
念住。佛说法时于善听者不起贪心。于不善听者不起瞋心。于间杂者不起二心。唯念住于
舍也。第十七聚谓不忘失法。利益有情不越时也。第十八聚谓永害随眠。永断烦恼所知二
障之习气种子也。第十九聚谓大悲心。昼夜六时以饶益心恒观一切众生谁已成熟。谁未成
熟。谁成增上生器。谁成决定胜器。第二十聚谓佛十八不共法。如前已说。第二十一聚。
谓一切相智。及字亦摄究竟道相智。一切智。如是二十一聚无漏智。即说名智法身也。
(注):八解脱:(罗时宪)
一、内有色想(贪)观外色(青瘀等)解脱;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
四、空无边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11.1.2.2(庚二)差别。

声闻无诤定。离见者烦恼。佛无诤永断。聚落等烦恼。
佛所有愿智。任运无碍着。无障碍常住。普答一切问。
(能海上师译:)
声闻无诤定。见者烦恼断。佛无诤永断。聚落等烦恼。」
大觉之愿智。任运成舍贪。无着而常住。普答一切问。
如来无诤三摩地胜出声闻等之无诤三摩地。以声闻之无诤三摩地。唯断自身为众生作
生烦恼之所缘缘。佛之无诤三摩地。谓入聚落等时能尽断除见自众生身中之烦恼故。又如
来愿智胜出声闻等之愿智。佛者无少功用相故任运而转。无执着故不贪着色等。永断二障
故于一切所知智无障碍。乃至生死未空。三摩地作用安住故恒常而住。由得四无碍解故能
普答一切问。声闻等之愿智则不能尔。

11.1.2.3(庚三)断诤分二。

11.1.2.3.1 (辛一)于法身常住断诤。

80
(辛二)于徧常断诤。今初。
若善因成熟。于彼彼所化。尔时能饶益。即于彼彼现。
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诸佛虽出世。无根不获善。
(能海上师译:)
善因成熟者。于彼彼所化。何时能饶益。即于彼彼现。」
如时雨普洽。唯种坏不生。诸佛虽出世。根缺不获益。」
若佛现身饶益有情者。须彼有情已集善根。要由值遇善知识等宿植善根。遇佛等之因
势力成熟。于彼彼所化彼时彼处现身说法能有利益。乃于彼彼所化现身说法故。于未集资
粮之有情。则不如是现。由彼众生业障障蔽。不具现佛之因故。诸佛世尊虽出世间。亦有
一类众生不获闻法等善根。以彼等无亲见佛之善根故。譬如天虽降雨。然燋烂之种不发青
芽也。

11.1.2.3.2 (辛二)于徧常断诤。

如是事广大。故说佛为徧。即此无尽故。亦可说为常。
(能海上师译:)
事业广大故。说佛定遍满。即此无尽故。而亦说为常。
诸佛世尊可说为徧。如上所说若有众生调伏时至。则一切时处现身说法作广大利他事
故。事业相续亦可说为常。乃至生死未终安住利他时无尽故。

11.1.3 (己三)受用身分二。

11.1.3.1(庚一)略标行相。

(庚二)广释功德。今初。
许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七十义之六十九(能海上师译)
妙相三十二。八十随形好。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具足五种决定之究竟色身。是受用身相。界限唯在佛地。五决定者。谓处决定。唯住
色究竟天宫。身决定唯是相好圆明庄严之身。众决定唯圣菩萨之所围绕。法决定唯说大乘
之法。时决定乃至生死未空而住。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为性之能仁色身。许为圆满受用身
圆满受用大乘法等五种决定所别之身故。

11.1.3.2(庚二)广释功德分二。

11.1.3.2.1 (辛一)释相。

(辛二)释随好。今初。
手足轮相具。足底如龟腹。手足指网连。柔软极细嫩。
身七处充满。手足指纤长。跟广身洪直。足膝骨不突。
诸毛皆上靡。腨如瑿泥耶。双臂形长妙。阴藏密第一。

81
皮金色细薄。孔一毛右旋。眉间毫相严。上身如狮子。
髆圆实项丰。非胜现胜味。身量纵横等。譬诺瞿陀树。
顶肉髻圆显。舌广长梵音。两颊如狮王。齿洁白平齐。
诸齿极细密。数量满四十。绀目牛王睫。妙相三十二。
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生因。由彼彼圆满。能感此诸相。
迎送师长等。正受坚固住。习近四摄事。布施妙资财。
救放所杀生。增长受善等。是能生因相。如经所宣说。
(能海上师译:)
手足柔软细滑若童肤。彼身七处各各得充满。
指节纤长踵广身洪直。膝骨不突诸毛皆上靡。
腨如鹿王快迅臂修圆。阴藏密赘豆蔻乳第一。
肤色紫金细薄而无垢。毛孔一一妙润皆右旋。
眉间毫相庄严狮子身。臂腕圆实接膝顶广正。
于非妙味转现上妙味。身相修广腱脯若水薪。
顶圆肉髻舌相净广长。狮颊端严悦意净梵音。
齿牙洁白齐平细密满。数足四十安布而完善。
目睛皎洁深碧牛王睫。敦妙严肃三十二相圆。
如是彼彼相。能成以何因。由彼彼圆满。能感此众相。
迎送师长等。正律仪坚固。亲近四摄事。布施妙资财。
解救他生命。受善转增长。是能成之因。依经而宣说。
由昔于有学道时极善迎送师长等故感得能仁手足具足轮相。由昔正受律仪坚固安住故
感得足下平整如龟腹状。由昔修习四摄事故感得手足指间缦网相连犹如鹅王。由昔布施善
妙食物等故感得手足柔软细嫩。由昔布施善妙饮物等故感得佛身手足四背(汉文经谓掌)
双肩及颈七处充满。由昔救脱被杀被缚被打有情故感得手足诸指纤长可爱。由昔饶益他活
命故感得足跟宽广。由昔离杀生故感得佛身洪直。由昔正受布施等善法故感得足踝膝骨皆
不突现。由昔自所行善转增长他故感得诸毛皆悉上靡。由昔将医方明工巧明等传授他故感
得双腨渐次细圆如瑿泥(罗时宪加“尘”)耶腨。由昔不舍诸来求财者故感得双臂长妙。
由昔安立一切有情于梵行律仪。及善防护秘密语故。感得阴相藏密最为第一。由昔施他妙
敷具故感得皮如金色清净鲜明。由昔施他胜宫殿故感得身皮细薄润滑。由昔远离愦闹散乱
等故感得一一毛孔唯一毛生皆向右旋。由昔敬承一切众生及师长等。亦令他敬事故。感得
眉间毫相庄严。量如橄榄核许形如银管。洁白软柔。展长三肘。缩即右旋毫端上靡。由昔
未曾轻毁他故感得上身犹如狮子。由昔随顺他善说故感得臂髆圆实。由昔施他医药等故感
得双肩之中项部极善丰满。由昔承事众生作看病人等故感得于非上味中亦得上味。由昔建
造园林等故感得身量与弓相等如诺瞿陀树。由昔施他寺院等故感得顶上乌瑟尼沙高显周圆
由昔三无数刧说和爱语等故感得舌相薄净广长如红莲色。由昔一音为一切世界有情宣说正
法故感得成就五支梵音。由昔远离绮语过故感得两颊如狮子王。由昔承事称赞一切众生故
感得齿洁白相。由昔远离邪命正命清净故感得齿平齐相。由昔修谛实语故感得齿细密相。
由昔远离离间语故感得整四十齿。由昔视一切众生如一子故感得眼如绀青宝相。由昔视一
切众生无贪瞋故感得两眼上下睫毛不相杂乱犹如牛王。此等即是三十二相。能仁圆满报身
定能感得此三十二相。谓由能感此此诸相之彼彼因。皆圆满故。迎送师长等因。随各各相
时已广宣说。此等名为相者。由谁具足此相即能表现彼是大丈夫故。

11.1.3.2.2 (辛二)随好。

82
佛爪赤铜色。润泽高诸指。圆满而纤长。脉不现无结。
踝隐足平隐。行步如狮象。鹅牛王右旋。妙直进坚密。
光洁身相称。洁净软清净。众相皆圆满。身广大微妙。
步庠序双目。清净身细嫩。身无怯充实。其身善策励。
支节善开展。顾视净无翳。身圆而相称。无歪身平整。
脐深脐右旋。为众所乐见。行净身无疣。无诸黑黶点。
手软如木棉。手文明深长。面门不太长。唇红如频婆。
舌柔软微薄。赤红发雷音。语美妙牙圆。锋利白平齐。
渐细鼻高修。清净最第一。眼广眼睫密。犹如莲华叶。
眉修长细软。润泽毛齐整。手长满耳齐。耳轮无过失。
额部善分展。开广顶周圆。发绀青如蜂。稠密软不乱。
不涩出妙香。能夺众生意。德纹相吉祥。是为佛随好。
(能海上师译:)
佛爪赤铜色。色泽高众指。广圆而纤细。脉不现无结。
踝隐足正平。动步若狮象。王等势右旋。妙直进坚密。
光洁身相称。洁净软清净。身相皆圆满。身肢大且好。
步庠序双目。清净童子肌。身无怯充盛。最极策励身。
支节善开展。观视净不障。身圆无凹凸。动止中正直。
脐深右方旋。众皆所乐见。行洁身无痛。无诸黑黶痕。
手如兜罗绵。手纹深长显。面门不太伸。唇若频婆果。
舌柔软薄利。红赤发雷音。语美妙牙圆。锋利白整齐。
鼻干细高修。准圆极洁净。目广眼睫密。犹如莲心蕊。
眉修而细软。清润复整齐。手广长耳齐。损害过失断。
额部善分开。开广顶周圆。头发如童青。稠密软不乱。
不湿出妙香。能夺众生意。德纹吉祥相。是为佛随好。
佛受用身有八十随好。由于一切诸行离贪爱究竟故感得能仁爪如赤铜色鲜红光明。由
于一切有情增上利益意乐到究竟故爪色润泽。由于上等族姓生故爪甲高起。由行境无罪故
诸指圆形。由集善根究竟故诸指丰满。由渐次修三种智德故指渐细长。由昔善护十不善业
道及邪命故筋脉不现。由已解释烦恼结故筋脉无结。由能了知甚深密义踝骨不现。由从生
死等难可行处度诸众生故足无不平。由善巧映覆人故行步如狮子。由善巧映覆龙故行步如
象王。由善巧腾空故行步如鹅王。由善引有情至安乐处故行步如牛王。由顺绕路而行故回
身右旋。由行步善巧端庄故行步善妙。由心常无曲屈故行步直进。由称赞他功德故身盘紧
密。由不染着诸恶法故其身光洁。由说称机法故身次第相称。由行清净故身最洁净。由心
具大悲故身柔妙。由意垢清净故身善清净。由法毘奈耶圆满故众相圆满。为他说广妙功德
圆满故身广大微妙。于一切有情心平等故行步安庠平等。由说清净法故双目清净无翳。由
说易解法故身极细嫩。由于难行处心不退故身容无怯弱。由修善根胜出一切世间故身最充
实。由尽后有故身善策励。由善分别缘起顺逆故支节善开展。由说清净法义故顾视清净无
翳。由弟子戒圆满故其身圆满。由未染着生死过故身部相称。由摧伏我慢故身无歪倒。由
说无尽法故身相平整无诸高下。由通达甚深法故脐底深妙。由弟子受持顺自之教授故脐纹
右旋。由诸徒众行端严故威仪端庄众所乐见。由意净故三业行净。由于非时不说法毘奈耶
故身无疣赘及诸黶点。由说身等安乐法故双手柔软如覩罗棉。由得光明大沙门故手文光明
由住甚深法故手文甚深。由数数说真净法故手文长直。由为众生宣说众多学处故面门不太
长。由通达一切世间犹如影像故唇红如频婆果。由柔和语调伏众生故舌极柔软。由说众多
功德正理故舌极微薄。由所说法毘奈耶诸着我我所之凡夫难测度故舌赤红色。由无一切怖

83
畏故语具雷音。由说和爱语故音韵美妙。防护三有结使故四牙圆整。调伏难调故四牙锋利
降伏烦恼法毘奈耶最洁白故四牙洁白。安住通达生死湼槃平等地故四牙相齐。渐说三乘现
观故四牙渐细。安住方便所持胜慧故鼻相高修。具足众生信仰净行故鼻清净。由说广大法
故眼目宽广。由度众生出生死故眼睫厚密。能令众生欢喜称赞故眼目青白分明圆满如莲华
叶。由常时回顾诸有情故双眉修长。由善巧和缓调伏非以五火炙身等故眉毛细软。意为善
故双眉润泽。徧见贪等过患故眉毛齐整。由遮遣有情损害故手长圆满。由战胜贪等故两耳
相齐。令诸有情相续不坏故耳根不坏。不由边执见等扰动心故额部与发际极善分展。由摧
坏一切邪说故额部开展宽大。由圆满胜愿故顶圆如盖。由于色等断除贪爱故发绀青色如蜂
徧尽见修所断随眠故头发稠密。由说圣教妙慧徧知故头发柔软。由意不为贪等乱故头发不
乱。常时不说粗恶语故发不粗涩。由于三宝前散布妙花故发出妙香夺众生意。手足拇指有
德纹相犹如金刚。手足掌中有四方吉祥纹。其外无名指等有七纹右旋而善庄严。此八十种
名佛随好者。由身外现功德相表内心功德故。

11.1.4 (己四)胜应身。

若乃至三有。于众生平等。作种种利益。佛化身无断。
七十义之七十(能海上师译)
三有各各中。种种利有情。清净平等身。变化流无尽。
不具足五种决定所显之究竟色身。是化身相。此分生化身。巧化身。胜应身之三。例
如释迦世尊。初如为天子时。次如现干闼婆王时。三如释迦能仁也。又生化身亦现为禽兽
河桥树木等。
若有乃至三有未空。于净不净众生。同时而作增上生决定胜等种种利益之身。即能仁
佛世尊之化身。以是不具五种决定所显之究竟色身故。佛作事业亦常无间断。乃至生死未
空于一切世界事业相续无断故。

11.2(戊二)事业。

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诸趣寂灭业。安立四摄事。
令知诸杂染。及知诸清净。有情如证义。六波罗蜜多。
佛道自性空。尽灭二戏论。假名无所得。成熟诸有情。
及立菩萨道。遣除诸执着。得菩提严净。佛土及决定。
无量有情利。亲近佛等德。菩提分诸业。不失坏见谛。
远离诸颠倒。无彼根本理。清净及资粮。有为与无为。
悉不知有异。安立大湼槃。许法身事业。有二十七种。
(能海上师译:)
尽轮回生死。事业无止息。诸趣解脱业。设置四摄事。
今知诸杂染。及知诸净证。有情如义至。六度彼岸事。
佛道自性空。尽灭二戏论。假名无所缘。成熟有身命。
及立菩萨道。遣除诸执实。得菩提严净。佛土等决定。
无量有情义。敬侍佛功德。菩提分诸业。不坏失见谛。
舍离诸颠倒。彼无根本理。清净及资粮。有为及无为。
悉不知其异。安立大涅槃。法身之事业。说有二十七。
如前所说智法身不间断故,如是乃至尽其生死,此法身事业亦不间断。以如是不间断

84
之资粮因已达究竟故。此事业者,谓:
安立众生于意乐圆满。以令发求诸趣安乐及解脱寂静之意乐故。又安立他于成熟加行。
以令了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事故。又安立他令知四谛之正见。以令他了知杂染因果之
苦集二谛为所舍。清净因果灭道二谛为所取故。此三是安立于资粮道。
又安立他自利意乐圆满。以令有情了知如自所证之真实义故。又安立他于自成熟加行。
以令圆满六度行故。又安立他于俱利行。以令往趣佛地十善道故。又安立他于清净见。令
以世间修所成慧通达(罗时宪:了达)胜义自性空故。此四安立于加行道。
又安立他于见道。令诸众生亲证尽灭二取戏论之空性故。
又安立他于修道中第二地第三地者。由令了知彼二地所摄诸法皆唯假名安立,于尸罗
安忍故。安立于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者。由令第四地了知菩提分慧。第五地了知四圣谛慧
第六地了知缘起慧中。皆知一切诸法胜义无所得故。安立于第七地者。令以彼地所摄方便
善巧波罗蜜多成熟诸有情故。安立于八地中。初安立于了知三道之道相智者。安立于彼地
所摄菩萨道表示之三道道相智故。第二安立于实执寂静者。安立于遣除现行实执故。第三
安立于假名佛宝者。安立令得名佛宝之菩提故。第四安立严净佛土加行者。安立于严净佛
土故。安立于九地中。初安立于自定成佛者。安立决定成佛不堕小乘故。第二安立令成熟
他者。安立令作地上所摄无量有情义利故。安立第十地中。初安立亲近善知识者。安立令
修彼地所摄亲近无数诸佛为善知识等功德故。第二安立智德增长中。安立令得菩提分者。
安立令圆满菩提分善故。安立业不失坏者。安立令知诸业无失坏不欺诳故。安立令知四谛
者。令现见四谛故。安立令远离颠倒者。令永远离常乐我净等四颠倒故。安立令知无彼所
依之根本者。安立于无实执生诸颠倒之根本故。安立圆满清净者。安立圆满证得平等性之
清净故。安立资粮圆满者。令圆满无上菩提之二资粮故。安立令知生死湼槃平等者。令现
知生死有为与湼槃无为于胜义中全无异故。又安立于道果者。安立于究竟所得无住大湼槃
故。如上所说即是所许二十七种法身事业也。

摄品第十

12 (乙三)释余略义分二。

12.1(丙一)摄为六义。

(丙二)摄为三义。今初。
相及彼加行。彼极彼渐次。彼竟彼异熟。余六种略义。
释余略义(能海上师译)
相及彼加行。彼极彼位次。彼竟彼成熟。另摄为六义。
如是为乐广者已开八门广说。次为乐中者,除前八门当知说余六种略义。谓三智自性
之相。修彼三智行相之圆满相加行。修三智相最极之顶加行。三智行相一串次第修习时之
渐次加行。修三智加行究竟时之剎那加行。三智之异熟果法身也。

12.2(丙二)摄为三义。

85
初境有三种。因四加行性。法身事业果。余三种略义。
(能海上师译:)
摄境有三种。因四加行性。法身事业果。摄义又三相。
如是为乐中者已开六门宣说。次为乐略者当摄为三门宣说。谓三智是修加行之境。四
加行是彼究竟三智之因。法身及事业是加行之果。此境行果三门。即离前二另说余门也。

13 (甲三)论后义。
其造论者。谓此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观庄严论。是成就究竟大悲大智现住覩史多天一
生补处弥勒菩萨所造。由梵译藏者谓天竺明本光论师与吉祥积译师繙译校对。后又经天竺
大德无死论师与具慧译师重译校阅,善为决择也。
谨依先觉论。摘译少分义。归命慈氏尊。加持成佛事。
今此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者,是至尊依怙弥勒菩萨说。由西土大德不死论师,
同大德具慧译师,译为藏文,决择最善之本也。比丘能海于庚午辛未年之间在拉萨译汉只
及论三智品,后于戊寅年于成都南郊近慈寺安居中续译竟。译者识。(能海上师)
法尊译师重译本颂为汉文并加略译,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在汉藏教理院译释
毕。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十三日震旦白衣罗时宪敬依本颂改编释文讫。(罗时宪)

8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