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國立東華大學 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

融合式休閒遊憩

輪椅體驗報告
融合式休閒遊憩:輪椅體驗報告(作業三) 姓名:
學號:

從事遊憩性活動 與他人互動 移動於室內/室外

自我聲明:我確定這份作業是我親自撰寫,沒有抄襲他人作品,亦沒有請其他同學協助撰寫。[林新庭]

2
融合式休閒遊憩:輪椅體驗報告(作業三)

一、社會反應
1. 他人異樣的眼光:
在和輪椅夥伴一起移動到停車場旁側門,要進行室內和室外的移動時,因為斜坡一
次只能一部輪椅行動,因此我在平台上等候,這時就看到一名男同學走進管院時,
一直看著我們這個方向,甚至還和他對到眼。
我的想法:
被盯著看的時候會覺得很彆扭,想說自己是不是很奇怪,不過也很好奇他的看法,
也許他是想問問我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抑或是他最近常在管院看到坐著輪椅
的同學,因此想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值得慶幸的是,雖然被看的時候會覺得不太舒
服,但是他的眼神中沒有透露出惡意或是令人傷心的眼神。

2. 容易引起注意:
在教室上課時,我坐在靠門口的位置,而輪椅夥伴坐在我的右手邊,也就是離門口
遠一點點的地方。上課途中輪椅夥伴想上廁所,然而她坐的位置比較裡面,因此我
們就需要乾坤大挪移交換位置,這時就因為大動作的移動引起老師的注意和關心。
我的想法:
當下的的第一個想法是覺得好尷尬呀!明明只是讓位給旁邊的同學去廁所,怎麼不
小心讓老師發現了。隨即又想到的是,這樣輪椅族的同學上課都不能翹課,因為會
馬上被老師注意到!如果平常比較低調的同學,應該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老師也
關心我們是不是在進行課程的體驗,也覺得這項體驗能從國外被帶回來非常棒,這
時候也會覺得自己真的在做一件很有價值的事、很特別的體驗。

3. 同學的互相幫忙:
一開始沒有人幫忙,夥伴的夥伴就輪流推我們兩個,後來遇到學弟就請他幫忙推。
過了一陣子又遇到了班上同學,同學也很熱心推我們到處走。我的夥伴來了之後也
有幫忙推我去裝水和上廁所等等,不過因為她要趕著上班就提早走,所以最後又換
了另外一個同學幫忙推我到系辦還輪椅。
我的想法:
沒有人幫忙的時候,真的會覺得很無助,原本以為輪椅自己推也不會不方便,體驗
後發現一點都不!自己推的速度很慢,也沒辦法上下坡,一定要靠別人幫忙。因此
真的很感謝願意抽空幫忙的同學們,也覺得系上的大家都很善良。藉由別人的幫忙,
也可以讓坐輪椅的時候不會這麼無聊,能增加和他人的互動。

1
融合式休閒遊憩:輪椅體驗報告(作業三)

二、環境阻礙
1. 建築上的阻礙:
身心障礙廁所並非每個角落都有,並且門很不好開。在找身障廁所的時候是憑記憶
和經驗找的,以輪椅的視角看,沒有注意到明顯的告示牌。另外,在使用 2F 的身
障廁所時,發覺坐在輪椅上很難打開廁所的門,將門拉開時,要很用力才能把門拉
到底,不僅對身障者不方便,若有高齡者或幼童要使用,可能也會比較困難。
建議與解決方案:
可以於角落多設一間身障廁所,以提高輪椅使用者的便利性。現有的告示牌位於走
廊上方天花板的位置,我認為可以在低處的牆面貼告示牌或方向指引,讓輪椅使用
者可以用輕鬆的視線直接看到告示牌。拉門的軌道則建議可以增加日常的清潔與保
養,較不會因為灰塵使拉門使用不便,若經費許可,也可以裝設自動門,如台鐵列
車上的門只要按按鈕就可以開啟。

2. 非共用性設計的阻礙:
教室門口都有一條檻以及管理學院沒有分開的桌椅。平常進教室時不會注意到門口
的檻,但是體驗過輪椅之後就常常注意到它,因為在輪椅上進出教室時,會很明顯
感受到高低起伏,若沒有人幫忙推一定會更加不便。由於輪椅需要的空間較大,坐
在教室時會把桌椅移走,這時候便會沒有桌子可用,記錄當下感受時也只能捧著筆
記本寫字。
建議與解決方案:
二樓以上的教室可以將檻拿掉,若一定要有檻的話,可以設計成平緩一些或是挖兩
個洞,讓輪椅進出時比較不會起伏過大。提供獨立的桌子,或者設立幾間無障礙教
室,讓空間可以寬廣一些,並減少一些桌椅的擺放,讓輪椅使用者能有更大的彈性。

3. 自然環境造成的阻礙:
人行道的樹枝與大落葉。在戶外進行體驗時,發覺人行道的樹枝變成很大的路障,
一般走路時遇到樹枝可以跨過去,但是在輪椅上就只能繞開,因此會造成用路時要
一直繞來繞去的,加長抵達目的地的時間。
建議與解決方案:
在輪椅使用者可能經過的空間(如:停車位、人行道等等),加強環境的整理與清
掃,以移除大型的落葉和樹枝為主,並以告示牌或是寄信的方式提醒輪椅使用者,
此季節或路段可能有落葉和樹枝,經過時需小心通行。

2
融合式休閒遊憩:輪椅體驗報告(作業三)

三、 經驗反思
我在體驗的過程中,最明顯體會到的是「無助」和「無聊」這兩個感受,如果
完全不能靠別人,只能自己行動的話,我可能會無法上下坡,進出時也會有許多不
便,同時產生出很多無助和失落。因為這樣不自由的行動,跟同學互動上會遇到許
多限制,例如打羽毛球時不能跑來跑去的,也沒辦法打太久,四個小時的時間其實
過得蠻無聊。
因此我認為臺灣的休閒遊憩領域,首要解決的是身心障礙者及失能族群心理上
的障礙,必須讓他們在遊憩時不會感覺到很多事情無法做好,或是無法融入其他人 。
再者要有能力可及的活動,目的是讓其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內容上的設計也須注意
會不會讓他們感覺不舒服,或者太過勞累。最重要的是一個舒適及融合性的空間,
臺灣的許多休閒場域仍不適合身障朋友使用,例如過陡的階梯和不平穩的道路。若
活動空間安排於戶外,要將上述狀況和其餘危險避免;若於室內場所,則須注意空
間不可太過狹窄以及設備的擺放等等。
我們可以舉辦故事接力活動,由無法進行繪畫的夥伴口述故事,再由能夠繪畫
的夥伴進行繪圖,過程中不限制由身障者或非身障者繪畫、參與人數,亦不限制繪
畫的方式。繪畫完成後,再由構想故事的夥伴和繪圖夥伴一同展演,可以看到大家
的創意及不同的呈現方式,最後也可以讓所有參與者和工作人員選出最喜歡的作品 ,
給予參與者獎勵或鼓勵。
活動內容設計為由身障者構想故事,可以讓其發揮想像力,降低無助感;而腦
力激盪的過程,以及和他人的互動,也能減少無聊的感覺。透過此活動,能夠讓身
障者和非身障者互動,彼此交流想法和意見,共同完成團隊的作品,進而達到與他
人合作的目的。
然而,活動過程中仍需要考量到主題的安排,主題應避免較沉重,或是非身障
者才適合的事情,讓身障者和失能族群不會覺得是無力挽回的故事,以及永遠無法
實現的夢想。建議主題的訂定可以正向活潑,或是打造一個虛擬的故事,可以使參
與者有一份快樂的體驗。
綜合上述所言,我認為一個適合身心障礙者和失能族群的休閒活動,要將心理
和生理上可能遇到的狀況皆納入考量,在場地方面要能適合行動不方便者及輪椅族 。
融合非身障者和身障族群,能加深彼此的瞭解,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在尊重的基
礎上建立每項活動,才能讓所有參與者擁有一份好的體驗,也可以使休閒遊憩領域
愈來愈完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