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6



单 位 代 码 

i o hi

学 号20 1 9 3 040 09

分 类 号H 1 95

硕 士 专 业 学 位论文

部 字对 外 汉 语教 学 研 宄
“ ”
广 


以 《 发 展 汉 语 》 综 合教材 为 例


Chine se c h ar a c ter s  w i t h t h e


Re se a rch
 e i gn  L a n g u a g e of
on  Tea c h i n gC h in e s e a s a  F or 

r a d ic a l
, ,

广 

Ta ke t h e c o m p re h e n s i ve  t ex t b oo k  Developing Ch in ese

 as  a n  e xa m p l e

学位类别 : 汉语国 际教育 硕士



领 域 : 汉语国 际教育

学 习 方式 : 全曰制

研 宄 生 : 罗 蔚颖

指 导教师 : 何 会 讲师

提 交 时 间 : 20 2 1 年 6 


单位代码 10445

学 号 2019304009

分 类 号 H195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广”部字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
Research 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
radical "广"
——Take the comprehensive textbook Developing Chinese as an example

学 位 类 别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领 域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学 习 方 式 :全 日 制

研 究 生 :罗 蔚 颖
指 导 教 师 :何 会 讲 师

提 交 时 间 :2021 年 6 月
独 创 声 

本人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论 文 是 本 人 在 导 师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究 工 作 及 取 得 的 研 究 成

果 。 据 我所 知 ,
除 了 文 中 特 别加 以 标注 和 致谢 的 地 方 外 ,
论文 中 不 包含其他人 己经发表

或撰写 过 的研究 成 果 ,
也 不包含为 获得 

注 :
如 没有 其 他 需 要 特 别 声

明的 ,
本栏 可 空 ) 或 其 他教育 机构 的 学 位或证书 使用 过 的材料 。 与我

同 工作 的 同 志 对

本 研 宄 所做 的 任 何 贡 献 均 己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 表 示 谢 意 

学位 论 文 作 者 签名 :

獨板 
、 导 师签字 :

41


学位 论文版 权使用 授权书



本 学 位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学校 有 关 保留 、 使 用 学 位 论文 的 规 定 , 有权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关 部 门 或 机 构 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磁 盘 ,
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 借 阅 。 本人授权 i

t可 以 将 学 位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据 库 进 行 检 索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缩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 段 保存 、 汇编 学 位论文 。 (
保密 的 学 位 论 文 在 解 密 后 适 用 本 授 权 书 

学位论文作 者签名 :
导 师签字 

签字 日 期 : 20 X 年
) g
月 久 日 签 字 日 期 : 20 么 丨
年 ( 月 >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

一、选题理由......................................................................................................................................... 1

二、选题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综述........................................................................................................................................... 3

一、“广”部字的本体研究................................................................................................................. 3

二、部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7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方法............................................................................................................................. 11

一、研究范围....................................................................................................................................... 11

二、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广”部字分布....................................................................................................................................... 13

一、《说文解字》“广”部字分布................................................................................................... 13

二、《大纲》中“广”部字分布....................................................................................................... 14

三、《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广”部字分布.................................................................................. 15

四、《大纲》和《发展汉语》的“广”部字对比分析.................................................................. 16

第三章 “广”部字的语义及文化内涵.............................................................................................................18

第一节 “广”部字的演变......................................................................................................................... 18

一、“广”部字的来源及演变........................................................................................................... 18

二、“广”部字的简化....................................................................................................................... 21

三、“广”部与“厂”部的对比....................................................................................................... 23

第二节 “广”部字的语义分类................................................................................................................. 24

一、房屋用途类................................................................................................................................... 24

二、房屋结构类................................................................................................................................... 26

三、房屋形态类................................................................................................................................... 27

四、屋内器具类................................................................................................................................... 2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其他............................................................................................................................................... 29

第三节 “广”部字的文化内涵................................................................................................................. 31

一、建筑文化....................................................................................................................................... 32

二、审美观念....................................................................................................................................... 33

三、社会礼制....................................................................................................................................... 35

四、祖先崇拜....................................................................................................................................... 36

第四章 留学生“广”部字书写偏误分析......................................................................................................... 38

第一节 “广”部字书写偏误统计............................................................................................................. 38

一、HSK 语料库中的“广”部字书写偏误统计............................................................................... 38

二、所在学校留学生“广”部字的书写偏误统计.......................................................................... 41

第二节 “广”部字产生偏误的原因......................................................................................................... 43

一、汉字自身的特点........................................................................................................................... 43

二、母语负迁移................................................................................................................................... 43

三、认知方式不同............................................................................................................................... 44

四、学习途径不当............................................................................................................................... 44

第五章 “广”部字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45

第一节 教学建议......................................................................................................................................... 45

一、“广”部字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写建议.............................................................................. 45

二、“广”部字的对外汉字教学策略...............................................................................................48

第二节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广”部字汉字教学设计............................................................ 54

一、课堂教学设计一........................................................................................................................... 54

二、课堂教学设计二........................................................................................................................... 67

第六章 结语......................................................................................................................................................... 75

参考文献............................................................................................................................................................... 76

致谢....................................................................................................................................................................... 7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广”部字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

摘要
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字,留学生普遍认为汉字“难写、难认、难读”,这样的现象

不仅是汉字本身复杂的形体结构所造成的,更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更为完善的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体系。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依据《说文解字》

和《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广”部字字形、字义和

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并结合留学生的偏误,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两方面提出以下教学建

议:教材编写上,应当增加汉字实用性的选择、适当调整汉字出现顺序、加强常用汉字的

复现率、适当增加部件意义学习的板块;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字源识字、造字法入手识

字、部件教学、文化导入、整理归纳等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以“广”部字为例,寻

找合适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以提高汉字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避开了学者们广泛研究的语音、词汇、语法等领域,选

择了研究相对薄弱的汉字教学;二是从单一部件教学这一微观角度入手,并且选择了前人

没有专门研究过的“广”部字对外汉语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广”部字;对外汉字教学;《发展汉语》综合教材

I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Chinese characters are square characters with complex shap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enerally think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are difficult to write, recognize, and read. This

phenomenon is not only caused by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themselves,

but also because we have not established a more complete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system. 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research, statistical analysis, case

studie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extbooks Shuowen Jiezi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n the Glossary of Chinese Proficiency Vocabulary and Chinese

Character Level Outline in terms of the shape, meaning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 广 "

Carry out research and combine the errors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teaching suggestion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and actual teaching: In the

textbook compilation, the choi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be increased, the ord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be adjusted appropriately,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commonly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crease the section of component meaning learning; in actual

teaching, you can use font source literacy, word-making method to start literacy, component

teaching, cultural introduction, sorting and summariz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ake the " 广 " part of the character as an example, to find a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

for foreign Chinese charact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re are two innovations in this article: one is to avoid the phonetic, vocabulary, grammar

and other fields that scholars have extensively studied, and to choose the relatively weak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the other is to start from the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of single component

teaching, and choose To stud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ith the word "广"

which has not been specially studied by the predecessors.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 radical " 广 ";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Developing Chinese

II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与

之相对应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多个领域都取

得了重大成果,但在汉字教学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留学生普遍认为汉字“难写、难

认、难读”,这样的现象不仅是汉字本身复杂的形体结构所造成的,更是因为我们对外汉

语汉字教学还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到目前为止,部件教学因为其科学性和可行

性得到了广大学者和教师的认可,因此,从部件入手进行汉字教学将会对对外汉语汉字教

学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选题理由
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以来,学者们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但是在汉字教学这一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汉字教学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

学中的难点所在。所以本文选取了汉字教学作为研究方向,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贡

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选择以《“广”部字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题,有以下两点理由:一

是因为部件教学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存在合理性;二是基于前人的研究,

发现微观教学下的部件教学成果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一)部件教学存在合理性

自 1990 年张旺熹先生提出部件教学以来,其他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验证了部件

教学的合理性,部件教学既符合汉字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解决汉字难这一

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1.汉字构形理论
汉字的结构特征表现为笔画、部件、整字之间的层次关系。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学
[1]
导论》 中提到笔画是汉字的书写单位,但是部件才是汉字的构形单位。部件是连接笔画
与整字的中介,它为整字的切分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汉字构形的核心部分。据统计,《汉
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中出现的不同级别的汉字共 2905 个,但是构成这些汉字的部
件只有 431 个,其中构成甲级常用字的部件数有 330 个,而在这 330 个部件中最基本的部

[1]
王宁著.汉字构形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7—97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件也只有 110 多个,就是这些部件构成了我们常用的汉字 。
2.汉字认知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实验证明,高频汉字相对于低频汉字,更容易被激活,因此高频汉字适合让学
习者进行整体识记,而低频汉字适合让学习者通过提取部件信息的方式来掌握。对于初次
接触汉字的留学生来说,任何汉字在他们看来都属于低频汉字,所以通过部件来进行教学
[2]
是符合汉字的认知规律的 。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是有相应的记忆通道的,复杂的内容
对于简单的内容来说,需要占据更多的通道容量,也就是说记忆是受容量限制的。通常情
况下,人脑的记忆单位是七个,而汉字笔画数在 6-12 的字约占总字数的一半,学生如果
以笔画为单位来记忆,就会造成记忆单位过多,降低识记效果。部件教学就消除了这一弊
端,据统计,汉字平均笔画为 7 画,平均部件为 2 或 3 个部件,以部件为单位进行识记,
则可降低一半多的识记量,而大多数部件也都是由少数笔画构成的,学生记忆起来也不会
有太大的难度。这样以笔画为单位进行部件识记,再以部件为单位进行整字识记,是符合
[3]
留学生记忆规律的 。

(二)部件教学的微观研究不足

纵观前人对部件教学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部件教学的原则及方法,如:
[4] [5]
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 、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语教学》 、郝美玲《留

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萌芽与发展》[6]、赵雅思,岳静《对外汉语教学中部件教学法研究》
[7]
等,较少有人从微观的角度来探究对外汉语部件教学的具体设计,更少有人对“广”部

字进行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但在 HSK 语料库中,“广”部字出现偏误的几率并不小。

所以,对“广”部字进行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第二版)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

一五”国家级教材,分为初级综合(Ⅰ、Ⅱ)、中级综合(Ⅰ、Ⅱ)和高级综合(Ⅰ、Ⅱ),

其中初级教材适合零起点或者已经掌握 1000—1200 个常用词及一些基本句型的汉语学习

者,中级教材适合已经掌握基础汉语语法、学过 2000—2500 个常用词的汉语学习者,高

级教材适合已学过 3500—4000 个词语、能理解一般性语言材料并进行交际讨论的汉语学

[1]
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8-10.
[2]
邢军.汉字教学再认识[J].国际汉语学报,2012,3(01):55-60.
[3]
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8-10.
[4]
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0(02):112-120
[5]
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03):51-56
[6]
郝美玲.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萌芽与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7(01):22-39
[7]
赵雅思,岳静.对外汉语教学中部件教学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4):65-66.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习者。该教材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是目前国内认可度比较高的对外汉语教

材之一。所以本文选择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广”部字为例,从“广”部字的语

义、文化内涵和偏误成因等微观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学策

略。

二、选题意义

不同于大多数国家中的表音文字,汉字属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表意为主的文字,中

外文字的区别,决定了汉字的特点所在。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就应该牢牢把握汉字的特点

开展教学工作,部件教学就是符合汉字特点的教学方法之一。汉字的部件与整字之间具有

密切的意义关系,通过展示部件的演变过程也能帮助学生建立二维意识。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说明“广”部字在《汉语水平词汇

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教材中的分布、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使教师在教

学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留学生减轻识记负担,了解汉字的

部件含义和文化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汉字打下基础。

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丰富部件教学的研究内

容,为部件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节 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建立之初,汉字教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教学者大都采取随文

识记的方法来教授汉字,但这种方法会导致汉字和课文的内容不容易安排,重点不突出,

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掌握。随着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汉字的重要

性,在 1996 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与会者倡议大家积极从事对外汉字

教学调查和研究[1]。之后的二十多年,学界一直坚持探索对外汉字教学模式方法,成果颇

丰。

一、“广”部字的本体研究
现在我们说的“广”字是“廣”(guǎng)的简化字形,《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

[1]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编辑委员会编.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7:552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中的作为部首的“广”在汉代读 yǎn。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

改变。现代汉语中的“广”(guǎng)部字,一部分是古代从“广”(yǎn)的字,另一部

分本来不从“广”(yǎn),因为部首确立原则的变化,重新归为“广”(guǎng)部字。

为了称说方便,也为了适应现代汉语的特点,我们将这些部首为“广”形的字都称为“广”

(guǎng)部字。目前学者对“广”部字的本体研究,大概可以分为语义研究、文化研究和

其他研究三方面。

(一)语义研究

关于“广”部字的语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A.第一大类是从“房屋”得义的“广”部字,这一类汉字在造字之初的部首就是“广”,

详细来分可分为以下三小类:

一是表示房屋。许慎《说文·广部》中写道:“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1]。指

出“广”的本义即是指房屋。因此,现在许多“广”部字,如:“府、库、庙”都有表示

房屋之意。翟中秀《对外汉语视野下“居住类”词研究》[2]中统计了《说文解字》中表“居

住类”的词语,其中就包含有“广”部字。

二是表示与房屋有关的事物。如“序”,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东西墙也”,

虽本义不表示房屋,但却是与房屋有关的。王建军《〈说文解字〉宫室类名词研究》[3]通

过对《说文》“广”部字的意义归类,发现“广”部字大都表示堂下、储藏、平民居舍以

及楼墙等意义,并指出这是由“广”的本义和它的词源义所决定的。

三是由房屋或与房屋有关的事物引申为其他含义。如“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

释为“仄也”,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申为清廉和价格低之意,叶昌元《字理——
[4]
汉字部件通解》 就有提到,其间还提到“广”有庇护、保护之意,其实也是由房屋之意

引申而来。

另外,还有学者提出“广”部字的其他语义。例如:之其《大庇天下的“广”——部
[5]
首疑义解析之五》 指出“广”字虽有表示“房屋”之意,但其基本义是“大”,并且阐

述了“大”作为其基本义的原因。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88.
[2]
翟中秀.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居住”义类字研究[D].山西大学.2016.
[3]
王建军.《说文解字》宫室类名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4]
叶昌元著.字理-汉字部件通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390.
[5]
之其.大庇天下的“广”——部首疑义解析之五[J].咬文嚼字.1998(10).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第二大类是非从“房屋”得义的“广”部字,因为这一类汉字意义上与“广”部的

意义没有太大的相关性,所以本文只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汉字来进行说明:

“度”字在《说文解字》中是从又庶省声的字,现代汉语将其看作部首为“广”的字,

本义为计量长短的标准、器具,后来引申为程度、限度、度量等意思。例如:孙昕《基于

历时语料库的“度”字义项演变探微》[1]统计了“度”字从上古汉语时期一直到现代汉语

时期的各种释义,并与《汉语大字典》中的“度”字条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汉语大字

典》漏收了“哲学名词”“指挥、调度”“道教语”“葬地”四个义项,并且存在解释过

细的问题。

“庸”字小篆从用从庚,属于会意字,现代汉语中也将其看作“广”部字。例如:王

洁《“庸”的词义引申与文化内涵》[2]中对“庸”字的字义变化按时间发展进行了梳理:

最初作为一种乐器,并引申出“功器”“酬报”等意思;后来由于儒家文化的传播,“中

庸”成为儒家重要的价值观念,同时,由于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原因,“庸”也出现了其他

的义项;到现在,除了“中庸”以外,“庸”的常用义也就是“平常”“凡庸”的意思了。

(二)文化研究

众所周知,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中国文化,通过汉字,我们

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方面,“广”部字反映出先人的生活生产水平等。古人造字多“立象尽意”,

如果是具象的事物,便会模仿事物的形象画下来,即使是抽象的事物,古人也可通过图画

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例如:吴丽君《汉字文化导论》[3]提到,从“床”和“席”这两个字

的出现,人们就可以窥探出古人物质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走向文明;黄天树《释殷墟甲
[4]
骨文中的“鹰”字》 ,通过对“鹰”字字形和辞例的考察,了解到早期的历史事实:早

在 3500 年前的殷商时代,殷人已经开始训练鹰隼来捕捉猎物;陆燕婷《〈说文解字〉广

部字的文化学阐释》[5]中指出“厨”反映出先民的烹饪器具、烹饪方法等庖厨文化;冮明
[6]
鸣《汉字与建筑——从“廊”字解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廊》 通过对“廊”字从古至今的

字形分析,揭示了我国建筑元素“廊”的形制和空间的发展变化。

[1]
孙昕.基于历时语料库的“度”字义项演变探微[J].汉字文化,2020(09):118-121.
[2]
王洁.“庸”的词义引申与文化内涵[D]. 南京师范大学.2014.
[3]
吴丽君,汤云航著.汉字文化导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209-211.
[4]
黄天树.释殷墟甲骨文中的“鹰”字[J].中国文化研究,2008(03):143-145.
[5]
陆燕婷. 《说文解字》广部字的文化学阐释[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 (4):235-236.
[6]
冮明鸣,汪江,姜涛.汉字与建筑——从“廊”字解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廊[J].工业建筑,2016,46(02):181-186.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制度文化方面,“广”部字反映出先人的尊卑制度和学校制度等。例如:王建军《〈说

文解字〉宫室类名词研究》[1],发现“广”部字大都表示堂下、储藏、平民居舍以及楼墙

等意义,虽有房屋之意,却不曾表示王公大臣所居房屋,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尊卑制度;陆

燕婷《〈说文解字〉广部字的文化学阐释》[2]中指出通过“庠”“序”(表学校)可以探

寻出古人的学校制度。

行为规范方面,“广”部字反映出先人各种场合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例如:叶昌

元《字理——汉字部件通解》[3]提到,根据《仪礼》可知,在各种宴会上,主宾分居东西

墙边,用东西墙代表主宾,所以,“序”才引申为次序、顺序。通过“序”含义的变化,

也可以得知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

精神文化方面,“广”部字反映出先人的宗族信仰等。“庙”是人们用来祭祀先祖和

神灵的地方,这反映出古人的宗教信仰等观念。例如:刘艳华《〈说文解字〉建筑词的文
[4]
化阐释》 ,就指出建筑词蕴含的灵魂不死观念与祖先崇拜意识等;陆燕婷《〈说文解字〉

广部字的文化学阐释》[5]中指出“庙”反映了先民的祖先崇拜思想与宗庙文化;马雪云《“庸”

的词义引申与文化内涵》[6]对“庸”字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阐释,说明了“庸”最初作

为乐器,体现出华夏民族早期的音乐意识,后来的祭祀文化也反映出先民灵魂不死的思想

观念,到后来的“中庸”思想一直成为华夏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中华民族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三)其他研究

指瑕类:这一类“广”部字研究,作者主要是对以往文章或书籍中出现的“广”部字

误释进行纠正。例如:马天详《〈“床”字试解〉纠谬》[7]中对《“床”字试解》一文中

涉及到的词义、引用文献、词语对比以及论证方法等内容进行纠错,指出单单解释“床”

为“安身之坐者”是片面的;赵庸(2007)《〈汉语大字典·广部〉指瑕》[8]对“广”部

字的注音讹误、字义衍释、义项缺漏等错误进行指正;于文霞《〈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

[1]
王建军.《说文解字》宫室类名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
陆燕婷. 《说文解字》广部字的文化学阐释[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 (4):235-236.
[3]
叶昌元著.字理-汉字部件通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390.
[4]
刘艳华.《说文解字》建筑词的文化阐释[J].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5]
陆燕婷. 《说文解字》广部字的文化学阐释[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4):235-236.
[6]
马雪云.“庸”的词义引申与文化内涵[J].南京师范大学.2014.
[7]
马天详.《“床”字试解》纠谬[J].华夏文化.1998(03).
[8]
赵庸.《汉语大字典·广部》指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83-86.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失收的“厂”部与“广”部成组异体字》[1]调查了《汉语大字典》失收的 13 组“厂”部

和“广”部对应的异体字并加以说明。

从文字学角度解释其他学科内容的研究:这一类文章主要是利用文字学知识,对医学

或者建筑学等其他学科方面的研究进行再解释。例如:于佳奇《〈说文〉解“府”》[2]借

助《说文解字》等古文字学典籍,总结“府”字的本义,并结合《内经》等相关文章,为

现代医学家深入学习医学知识提供一种新思路;冮明鸣《汉字与建筑——从“廊”字解析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廊》[3]通过对“廊”字从古至今的字形分析,揭示了我国建筑“廊”的

另一个层面的内容——形制和空间。

对文字的演变或造字理由等进行考释:这一类文章摆脱传统的解释方式,从新的角度

对“广”部字的演变和造字旨趣进行阐释。例如:杨福泉《“庸”字考释》[4]对“庸”的

字形演变与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庸”其实是从庚用声的形声字;徐山《古文字考释三题》
[5]
中通过对“鹰”不同时期字形的考释,揭示出“鹰”字的造字旨趣。

二、部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关于此课题的研究可以分为:部件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单一部件与对外汉语教学。

前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阐释了部件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运用部件教学法的原则及

方法等;后者主要从微观的角度结合具体的部件进行研究并提出教学策略。

(一)部件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证明部件教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另一类是从宏观角度提出部件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证明部件教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自从提出部件教学以来,多名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等不同角度证明了部件教学的合理性

与科学性。

(1)从理论角度证明部件教学的合理性

这部分各位学者多结合相关理论并利用数据分析,来印证部件教学的科学性。例如:

[1]
于文霞.《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失收的“厂”部与“广”部成组异体字[J].中国文字研究.2006(0).
[2]
于佳奇,邢晓雪,薛莉.《说文》解“府”[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05):597+599.
[3]
冮明鸣,汪江,姜涛.汉字与建筑——从“廊”字解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廊[J].工业建筑.2016.46(02):181-186.
[4]
杨福泉.“庸”字考释[J].古汉语研究.1994(04).
[5]
徐山.古文字考释三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01):74-76.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1],通过数据统计说明了部件教学

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部件教学在汉字教学中的实用价值,本文为初级

阶段进行汉字部件与结构的系统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语教学》
[2]
通过调查分析《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中的词、字、部件,证明了部首教学在对

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汉字的部件长度、部件的可称谓性、部件的有义性等角度

探讨了部件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部件教学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部件体系以及满足这个体

系的条件。接着崔永华又在《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种思路》[3]一文中提出一个适用于对外汉

语教学的汉字教学单位体系,该体系将“基本部件”与“基本字”两者结合,利用汉字及

其部件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文确立了部件教学法的科学性。

(2)从实践角度证明部件教学的合理性。

对于这一部分,相关学者结合实际偏误和各类实验来验证部件教学的科学性。

首先是汉字偏误分析层面:部件偏误与结构偏误是留学生汉字偏误的两个重要原因,

因此,部件教学对于减少汉字偏误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范可育《从外国学生书写汉字的

错误看汉字字形特点和汉字教学》[4]一文将外国学生书写汉字的错误概括为笔形错误,部

件增减错误等八种类型,提出了汉字教学应首先狠抓独体字和部件教学等六种教学策略;

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5]将留学生的书写偏误概括为部件改换、部件增损、部

件变形与变位三大类,也体现出部件教学的重要性。

再者是实验研究层面:部件教学对于汉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心理认知、训练策略

等方面展开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鹿义士《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

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6]指出汉字正字法意识是笔画部件组合规则的意识;冯丽萍《外
[7]
国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及其发展研究》 补充识字量是预测外国学生正字法意识的重要

指标;郝美玲《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萌芽与发展》[8]总结:如果留学生建立良好的部

件意识,将对他们的汉字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
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0(02).
[2]
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03).
[3]
崔永华.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种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4]
范可育.从外国学生书写汉字的错误看汉字字形特点和汉字教学[J].语文建设.1993(04).
[5]
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02):79-85+4.
[6]
鹿士义.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究.2002(03):53-57.
[7]
冯丽萍.外国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及其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1):12-17.
[8]
郝美玲.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萌芽与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7(01):29-39+2-3.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部件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部件教学的原则

部件教学原则涉及到汉字部件的拆分问题,拆分出的部件不同,所教的内容也就不同。

一般认为,部件根据拆分角度不同,可以分为据理拆分、据形拆分和两者结合进行拆分。

据理拆分,是参考字源,依据汉字造字时的结构进行拆分。这一主张的主要代表人物
[1]
是王宁先生,她在《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拆分》 一文中阐述了现代汉字据理拆分的

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应该把形与源放到两个层次中去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从现代实际

出发的同时也要尊重历史与传统。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2]从汉字

构形学角度出发阐释了汉字部件的区别性特征,即分别从部件形体、部件构意功能、部件

组合样式、部件布局图式等四个方面对汉字部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汉字教学应当遵循理据

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3]从字形依据、心理

学依据和实践依据三个方面阐述了部件教学的理论依据,并提出部件教学的原则就是保证

所切分出的部件尽量能与整字有语音、语义或字形上的联系;赵雅思,岳静《对外汉语教

学中部件教学法研究》[4]也指出要使拆分的部件意义表现明显。

据形拆分,就是不管过去的字形是怎样的,应该依据现代汉语的字形进行拆分。费锦

昌《现代汉字部件研究》[5]指出,现代汉字的许多部件跟以往的部件不可能一一对应,切

分现代汉字部件应从现代汉字字形出发。
[6]
两者结合进行拆分,这一观点的代表文献是《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 ,

其中规定了部件拆分的依据是:有理据的应根据理据进行拆分,无理据的应根据字形进行

拆分。

(2)部件教学的方法

至于部件教学的方法,还在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入手可以得到不同的

教学方法。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入手,部件教学应当先教简单基础的部件,后教难的部件,
[7]
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 中就有提到;从部件的构字能力入手,邢红兵

[1]
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拆分[J].语文建设.1997(03).
[2]
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04).
[3]
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8-10.
[4]
赵雅思,岳静.对外汉语教学中部件教学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4):65-66.
[5]
费锦昌.现代汉字部件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6(02).
[6]
石定果,张普,五宁起草.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7]
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8-10.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1]建立了“等级汉字拆分数据库”和

“等级汉字基础部件数据库”,提出基本字带动部件教学、根据构字能力各有侧重、根据

能否成字强调不同的方法这三条建议;从部件分类的角度入手,不同类型的部件应当有不

同的教学方法,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2]对 3500 个常用字按照全

功能部件、表意部件、示音部件、标示部件和记号部件进行分类,统计出其中的常用部件,

对每一种部件提出对应的教学方法。

(二)单一部件与对外汉语教学

此类研究以学位论文居多,大致可以分为从汉字的形、音、义、文化入手进行研究,

从汉字偏误入手进行研究和两者结合进行研究三类。

从汉字的音、形、义、文化入手进行研究的有:景木《又部字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教案设计》[3]从“又”部的字形来源及构形特点等角度,结合教学法提出教学建议;王少
[4]
苇《宀部字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对“宀”部字

的语义进行分类归纳,结合“宀”部字的文化含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从汉字偏误角度进行研究的有:温楚君《日构件字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5]在动态作

文语料库中搜集了“日”构件字的偏误,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笔画增添或缺失、别字,

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教学建议;胡娟《“心”部件字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6]对“心”部件

字在《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博雅汉语》中的分布进行统计,通过语料库和问卷调查

两种渠道收集偏误并归类分析,最后结合汉字部件教学指导理论对教材和教学方法提出建

议,并给出教学设计。

两者结合进行研究的有:王春芳《以“心”为例谈对外汉字教学》[7]一文从对外汉字

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出发,进而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作者又基于此,对《对

外汉语教学词汇大纲》中的“心”部字进行研究,整理出《大纲》中包含“心”部的字及

词语,根据部件变体及其意义进行分类,然后提出对应的教学建议;黄玉洁《汉语“辶”
[8]
旁字对外教学策略研究》 对《汉字等级大纲》中各个等级的“辶”旁字从形、音、义三

[1]
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02):49-55+118.
[2]
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
[3]
景木.又部字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
王少苇.宀部字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
温楚君.日构件字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17.
[6]
胡娟.“心”部件字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
王春芳.以“心”为例谈对外汉字教学[D].吉林大学.2012
[8]
黄玉洁.汉语“辶”旁字对外教学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7.
1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方面进行统计考释,结合留学生的偏误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沙源鑫《“人”部字

字形演变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1]对“人”部字的字形演变进行梳理,结合留学生习得

“人”部字的情况给出教学建议。

综上所述,对于“广”部字的研究,多集中于本体研究,给出的教学方法与建议也以

宏观层面为主,并没有针对“广”部字的特点给出具体详细的教学设计,本体研究很难直

接运用于对外汉字教学,而宏观层面的教学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去把握和实施。所以,

本文拟将“广”部字的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相联系,从微观层面入手,针对“广”

部字特点并结合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课堂设计,使“广”部字的教学能够真正落实

到课堂当中,从而提高“广”部字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范围
因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是以现代规范汉字为教学内容,所以本文的研究范围也是现代

汉字意义上的“广”部字,经过对《大纲》中“广”部字的统计,共统计出包括“度、床”

在内的共计 24 个汉字。另外,从“房屋”得义的字中,如“厨、厕”,本来从“广”,

现在从“厂”,因其意义与“广”部有明显的相关性,不论是在教学还是研究中,都应当

将其与“广”部字归为一类汉字,所以本文也将其列为研究对象,这一类汉字在《大纲》

中共有 6 个,加上前边的 24 个“广”部字,共计 30 个,这 30 个“广”部字即本文的研究

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广”部字是语素意义上的“广”部字)。

二、研究方法
1.统计分析法:此方法主要运用于归纳“广”部字分布和对留学生偏误进行统计两方

面。归纳“广”部字分布方面,本文将《大纲》《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出现的“广”部

字进行统计并归类,找出分布在各个等级中的“广”部字,统计出所占比例,通过对比确

定“广”部字教学的重要阶段;统计留学生偏误方面,对所在学校的留学生的“广”部字

偏误进行搜集,对不同类型的偏误进行统计并制成图表,统计出偏误次数和所占比例,了

解“广”部字偏误主要出现在哪些方面。

[1]
沙源鑫.“人”部字字形演变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广州大学.2017.
1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分类分析法:本文的第三章运用分类分析法将《大纲》中的“广”部字按照语义分

为房屋用途类、房屋结构类、房屋用途类、屋内器具类和其他类。

3.语义分析法:文章的第三章在分类之下对每一个汉字进行语义分析,语义来源主要

参考《说文解字》《辞源》等比较具有权威性的词典,然后对其中的语义进行整理归纳。

4.个案研究法:在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每一个“广”

部字通过查字典、找文献等方法列出其所属类型、本义与常用义等;提出教学策略方面,

对其中一些汉字进行具体分析,阐释其应当使用的教学方法,再加以综合,完成对“广”

部字的教学设计。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分类分析、语义分析、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能搜集到的文献

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广”部字到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先对《说文》

《大纲》《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出现的“广”部字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教学重点;再解

释《大纲》中“广”部字的语义及文化内涵,然后对留学生的偏误进行统计与分类,找出

偏误原因及出现偏误的主要类型,为后文教学设计的内容与重点奠定基础;最后得出结论,

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

1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广”部字分布
“广”的象形字为 ,意思是“依傍岩崖架屋,象高耸房屋的样子。”[1]形状是一个

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的侧视图的样子。“广”部字延续到现在,有传承也有发展,对《说文》

《大纲》和《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广”部字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广”部字发

展的总趋势及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说文解字》“广”部字分布
《说文解字》是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由东汉许慎编著。它体例完善,内容丰富,

是文字研究不可绕开的圭臬。许慎首创 540 部,共收录汉字 9353 个,重文 1163 个。《说

文》是按照汉字表现出的意义据义定部,而现代汉字多是据形定部,这就造成一部分现代

汉语中的“广”部字被列在《说文·广部》之外。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广”部字的发展规
[2]
律与趋势,本文依据现代通行的《汉语大字典》 对《说文·广部》之外的“广”部字进

行搜集,结果如下:

表 2-1 《说文解字》中“广”部字分布

部首 汉字
广 府 廱 庠 廬 庭 廇 庉 庌 廡 廬
庖 廚 庫 廏 序 廦 廣 廥 庾 庰 廁

广 廛 㡲 㢋 廉 㢉 龐 底 庢 廮 庱

庳 庇 庶 庤 廙 廔 㢈 廢 庮 廑 廟

㡹 廫 㡿 廞

心 慶 應

木 床

草 庄

又 度

巾 席

口 唐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88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
1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肉 腐 膺

庚 庚 赓 庸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发现:1.《说文》中的“广”部字中约有一半的汉字仍是现在的常

用字,只是其中一些发生了简化;2.一些本来属于其他部首的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部首确

立原则的改变,发展成为以“广”为部首的字,如“度”,本来属于“又”部,现在归为

“广”部;同样,一些本来以“广”为部首的字发展为属于其他部首的字,如“廁”、“廚”

简化成属于“厂”部的“厕”、“厨”,“廫”简化成属于“宀”的“寥”。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是字形结构还是读音,汉字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

中,从古至今有相当一部分“广”部字被流传下来,这证明大部分“广”部字具有较强的

生命力。

这也给对外汉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因为“广”部字较强的生命力,进行“广”部

字教学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教师要向学生传递出汉字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各个

方面都有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整体趋势是由繁到简,让学生建立汉字发展的意

识。

二、《大纲》中“广”部字分布

《大纲》于 1990 年 7 月列入国家汉办项目,坚持常用性、均衡性、规范性、科学性、

实用性、包容性等编写原则,是一种规范性的水平大纲。

《大纲》分为词汇大纲和汉字大纲两部分,每部分都根据使用频率和难度分为甲、乙、

丙、丁四个等级,其中词汇大纲从甲级到丁级共计 8822 个,汉字大纲从甲级到丁级共计

2905 个。它作为 HSK 考试和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汉字教

学的重要参照标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对《大纲》中汉字部分的“广”部字进

行穷尽式搜索,得出统计数据如下:

表 2-2 《大纲》中的“广”部字分布

等级 汉字 总字数 占“广”部字总字数的比重

床 店 度 府 广 康 庭
甲 9个 30.0%
座 应

乙 底 腐 庙 庆 席 序 庄 10 个 33.3%

1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厕 厨 厅

丙 废 库 廊 廓 丙 5个 16.7%

丁 廉 庞 唐 鹰 庸 厦 6个 20.0%

从上可知:《大纲》中的“广”部字共有 30 个,其中甲级字 9 个,约占“广”部字

总字数的 30.0%,乙级字 10 个,约占“广”部字总字数的 33.3%,丙级字 5 个,约占“广”

部字总字数的 16.7%,丁级字 6 个,约占“广”部字总字数的 20%,通过数据比较,各个

等级的“广”部字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乙级>甲级>丁级>丙级。一方面,从甲级到丁级都

出现了“广”部字,说明“广”部字的学习涵盖整个汉字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甲乙两

级的字总共占“广”部字总字数的 63.3%,一多半的“广”部字都分布在汉字学习的初级

阶段,这说明“广”部字的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同时甲乙两级的“广”部字难度也不

是特别大,适合初级汉语学习者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注意初级阶段的

“广”部字教学。

除对《大纲》中的汉字部分进行统计之外,本文也对这些汉字在《大纲》中词汇部分

的构词数进行了统计,所有包含“广”部字的词语共有 130 余个,其中“度”字的构词数

是最高的,占据所有“广”部字构词总数的 16%,其次是“应”字,然后是“广”字。所

以在注意初级阶段的“广”部字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将“度、应、广”三字放在首要位

置,而这三个字中因为“广”字字形简单,且是其他“广”部字中的主要部件之一,因此

应该先教“广”字,然后再讲其他两个字。

三、《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广”部字分布

《发展汉语》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如今已被大多数高校所采用,该教材遵循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编写原则。教

材的适用对象为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内容安排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语言项目上的联

系也不是单一的顺承关系,而是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小循环的关系;以语言功能的训练

为主,通过设计情景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总的来说,《发展汉语》是一部得到广

泛认可且非常具有科学性的教材。

《发展汉语》中主要是对词汇的教学,同一个字出现在不同的词汇中有可能代表不同

的意义,对于留学生来说可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知识上重新掌握该字。因此,本文在统计
1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没有排除重复出现的字。本文从《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教材的六本课本中统计出

所有需要学生掌握的“广”部字,具体情况如下:

表 2-3 《发展汉语》中的“广”部字分布

课本 汉字

初级综合Ⅰ 厅 店 度 床 应 庆

初级综合Ⅱ 厨 废 广 庭 底 唐 座 应 店 康

中级综合Ⅰ 厅 度 廊 库 废 庆

中级综合Ⅱ 厨 废 厅 康 应 度

高级综合Ⅰ 序 腐 廉 庞 席 康

高级综合Ⅱ 废 廊 度 应 席 庄 庸 庆 廓 腐 庐

可以发现,常用的“广”部字多分布在初级阶段,不常用的多分布在高级阶段,且常

用字的复现率还是比较高的,遵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证明“广”部字的整体

分布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该教材将“广”字放在了《初级综合Ⅱ》中,与上边的分析结

果不是很一致,“广”字字形简单,构字能力强,不论是从哪一方面看都应该放在《初级

综合Ⅰ》的前边部分。

四、《大纲》和《发展汉语》的“广”部字对比分析
将教材和大纲中“广”部字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对比可以发现教材中的“广”部字分

布是否编排合理,为后文提出教材编写建议奠定基础。因《说文》中的小篆不属于现代通

行汉字,留学生不必掌握,所以本文不涉及《发展汉语》《大纲》与《说文》之间的对比。

表 2-4 《大纲》和《发展汉语》中的“广”部字分布对比

甲 乙 丙 丁 总计

初级综合Ⅰ 4 2 0 0 6

初级综合Ⅱ 6 2 1 1 10

中级综合Ⅰ 1 2 3 0 6

中级综合Ⅱ 3 2 1 0 6

高级综合Ⅰ 2 2 0 2 6

高级综合Ⅱ 2 4 3 1 11

1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总计 18 14 8 4 89

经过教材与《大纲》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甲级“广”部字的出现的频

率最高,其他等级的“广”部字随着等级的升高,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这与之前统计的

结果相一致;2.“广”部字在教材中的整体分布比较平均,但相对来说,在初中级过渡阶

段与高级阶段的分布比其他阶段要高;3.教材中没有包含大纲中出现的“府、庙、鹰”三

字,但却包含了一个超纲字“庐”。

这一结论也带来一定的教学启示:甲级“广”部字的使用频率在整个“广”部字学习

中占有较高的分量,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甲级“广”部字的教学;在初中级过渡阶段,

既有初级“广”部字,也有中高级的“广”部字,这时教师要注意既不能放松初级的汉字

练习,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中高级汉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府、庙、庐”三字在日常

生活中不常见到,却包含了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且这三字构形也比较简单,“府、庙”

二字更是被列入《现代汉字常用字表》,应将其列入教学范围之内,“鹰”字意义简单但

构形复杂,教师可以只要求学生认识此字,理解其意义即可。

以上对《说文》《大纲》和《发展汉语》中出现的“广”部字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可

以得出相应的教学启示:1.教师应通过引导,让学生建立一种汉字发展的意识,比如汉字

从最开始的甲骨文演变为现代的简化楷体,其实就是汉字不断发展的结果。2.在整个“广”

部字教学过程中,甲乙两级的“广”部字占有相当比例,所以应当更注意甲乙级“广”部

字的教学,在甲级和乙级的汉字中,因为“广、度、应”这三字的构词数比较高,证明它

们的使用频率高,应当放在“广”部字教学的首要位置。3.不同的汉字,对学生要求掌握

的程度也应不同,有些汉字要会写、会认并理解其意义,而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即可,这

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把精力放在高频字的掌握上。

1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广”部字的语义及文化内涵
《说文》中对“广”的解释是:“广,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凡广之属皆从广。

读若俨然之俨。”[1]“甲骨文 象上有屋顶两侧有墙的供人居住的建筑。而‘广’字,甲

骨文偏旁作 ,象上有屋顶却只有一边有墙,另一边依山崖建造的简单建筑,主要不是

供人居住的,如‘廬’‘廡’‘府’‘庫’等字。在简化字里‘广’旁有时简化为‘厂’,

如‘厕’‘厨’等。”[2]从“广”的字,语义大多与房屋有关,同时,“广”部字也体现

出不同时代的各种文化,包括建筑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以下将对“广”部字的字形演变、

语义及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分析,并尝试从分析结果中得出一些“广”字教学的启示。“广”

部字的字形资料主要来源于《汉字源流字典》[3]、《汉语大字典》[4];分析阐释资料主要
[5] [6]
参考谷衍奎的《汉字源流字典》 、李学勤的《字源》 。

第一节 “广”部字的演变
汉字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的汉字具有各自的特点,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

汉字字形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广”部字也不例外,在各个阶段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了

不同程度的演变。分析其中的演变过程,对“广”部字进行溯源分析,总结其演变规律,

能够进一步了解“广”部字的发展过程。

一、“广”部字的来源及演变

以下对《大纲》中的“广”部字的演变过程做出一定的梳理,通过字形的对比,找出

其中的变化所在,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广”部字演变的规律。

表 3-1 “广”部字字形变化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隶书 楷书 简体

广(作为表意部首)

广(廣的异体字)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88.
[2]
黄天树著.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4.
[3]
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
[5]
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
李学勤主编;赵平安副主编.字源 1[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1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庭 、 、 、

廓 、

序 、

廊 、

底 、

庞 庞
床 、 、 、

1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广”部字多来源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大多数

是一些与房屋建筑有关的事物,如“府、底、庙、厅、库、店、庐、厨、厕”来源于不同

用途的房屋,“庭、序、廊、廉、厢”来源于不同结构的房屋,“厦、广、庞、废”来源

于不同形态的房屋,“床、席”来源于屋内的一些家具,其他“广”部字虽不来源于房屋

建筑,却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

至于“广”部字的演变过程,可分为“广”部的演变和“广”部字的演变。

“广”部的演变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金文 ——篆文 ——楷书 ,

例如:“庐”的金文为 ,篆文为 ,楷书为 ;“库”的金文为 ,篆文为 ,楷书为

。第二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楷书“广”进行简化成为“厂”,例如“厦”简化前是 ,

简化后为 ;“厢”简化前为 ,简化后为 。

从上表可以发现,“广”部字的演变规律主要有四点:

1.象形字或会意字向形声字的发展。汉字最初以象形字和会意字居多,但是并不是所

有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可以描绘出来,所以形声字渐渐成为主流的造字方法。例如:从 变

为“府”,从 变为“厅”,都是汉字向形声字发展的趋势。

2.产生分化现象。汉字为适应表达的需要,常常通过增加意符的方式来分化汉字。如

“庭、廊”两字,是由“廷、郎”两字加上表示房屋之义的注意符“广”分化而来的字。

目的是加强汉字的本义,而本字则用来表示其他的含义。

3.部首发生改变。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因为字形改变和部首确立原则的变化,使得

一些原本不是以“广”为部首的字变成“广”部字。如“庄”原本是以“艹”为部首,后

来因为草书楷化的缘故,变成以“广”为部首的字,“庆”原本是以“鹿”为部首的汉字,

后来“鹿”省形为“广”,变成以“广”为部首的字。

4.形体上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从字体来看,“广”部字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甲骨文到篆文阶段(包括篆文),这一阶段汉字的象形程度逐步降低,呈

现出“线条化”的特点;另一个阶段是上一阶段末到楷书阶段,这一阶段的汉字象形意味

可以说是完全丧失了,用点、撇、捺等笔画来组成汉字,呈现出“笔画化”的特点。从结

构方面看,大多数“广”部字逐渐演变为由形符“广”和多个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呈
2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出半包围的结构特点;一些结构复杂、不易书写的象形式意符逐渐被一些容易书写的符

号所代替,整体的结构变化是朝着清晰简单的方向发展。

了解“广”部及“广”部字的来源和演变过程与规律,教师可以对整个“广”部字的

发展脉络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和宏观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整体与个别相结合,让

学生有整体的认知框架,可能更有利于“广”部字的掌握。

二、“广”部字的简化

对简化前后的“广”部字(即繁简体)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简化的规律和方法,方

便在以后的对外汉字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对汉字的形体和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表 3-2 “广”部字繁简体对比

繁体 简体 繁体 简体 繁体 简体 繁体 简体 繁体 简体

床 床 府 府 康 康 應 应 廟 庙

店 店 庫 库 庭 庭 底 底 慶 庆

度 度 廣 广 座 座 腐 腐 席 席

序 序 莊 庄 廢 废 廊 廊 廓 廓

廉 廉 龐 庞 唐 唐 鷹 鹰 庸 庸

廁 厕 廚 厨 廳 厅 廂 厢 廈 厦

汉字简化是文字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对汉字识记还是汉字书写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解放后,汉字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指示“作简体字要多

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的进行简化。”[1]1961 年,王尔康在《试

论现代汉字的结构及其简化规律》中总结出汉字简化的五条规律“省、换、造、代、草”
[2]
,即省去一些笔画组合、用简单的笔画换去复杂的笔画、用新部件造成新字、用简单的

古体字或同音字等来代替结构复杂的汉字、草书楷体化。进入 21 世纪后,黄伯荣、廖序

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中归纳整理出简化汉字的几种方法,包括类推简化、同音或异音代

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的符号、保留轮廓或特征,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六种方法。

“1955 年 12 月,文化部和文改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整理表》),

根据从俗从简的原则,每组选定一种形体用作规范字,剩下的汉字为异体字,一般不在书

[1]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时论记录摘要[J].中国语文.1953(12):34-35.
[2]
王尔康.试论现代汉字的结构及其简化规律[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2):49.
2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报杂志等出版物中出现。”[1]以下将根据这六种方法以及《整理表》对简化前后的“广”

部字的整理进行分类讨论。

类推简化:库、庞、鹰、废。1964 年,文改会根据《汉字简化方案》及其他的一些通

行汉字,整理出了《简化字总表》(以下简称《总表》),总表中对包括“車、龍、鳥、

發”在内的多个汉字进行简化,并类推到其他包含这些偏旁的汉字中,最终简化为现代通

行的“库、庞、鹰、废”。

同音或异音代替:厅。在意义不混淆的前提下,用形体简单的同音字、音近字或异音

字代替繁体字,能够方便我们记录语言。“厅”中的“丁”字就代替了“廳”中的“聽”,

“广”也简化为“厂”。

草书楷化:庄、应、庆。草书作为汉字字体的一类,是根据楷书写成的,但是因为要

追求流畅与美观,一些笔画发生了简省或改变,打破了汉字的形体与结构。在汉字简化的

过程中,一些汉字就是根据草书字形楷化而来的。“莊”原本是从艸的,但是草书将正体

中的 写成了 ,而俗体草书又将 写成了 ,尤像“广”形,后来的楷书就保留了这种

字形,成为了“庄”;“應”字则是根据狂草字形 楷化而来;“慶”也是根据草书字形

楷化而来。

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庙。“廟”原本从广,朝声,属于形声字,在《总表》中

将“庙”简化为“庙”。

异体字整理:厨、厦、厢。在《整理表》中,“厨”与“廚”、“厦”与“廈”、“厢”

与“廂”分别是一组异体字,前者是后者的俗体形式,根据从俗从简的原则,现在一律采

用前者的书写形式。

既存在异体字整理又存在简化现象:广、厕。“广”与“廣”本是一组异体字,现在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偶尔还能见到“廣”字,但是在《总表》中,已将“廣”字简化为“广”;

“廁”与“厠”是一组异体字,在《整理表》中已经废弃了前者而采用后者,又在《总表》

中,将“貝”简化为“贝”,根据类推原则,就形成了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厕”字。

因为简化前后的字有一些在结构和形体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导致汉字的理据性降

低,所以有些学者就提出重新使用繁体字的想法,这样的想法不无道理,在实际的教学工

[1]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上 增订 5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2—163.

2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中,可以两者兼用,利用繁体字讲清楚汉字的理据性,然后再说明发生简化的原因和方

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繁体字加深理解,简体字便于书写和识记,可能会更好的促

进汉字学习。

三、“广”部与“厂”部的对比

在 HSK 语料库中,很多学生把“广”与“厂”混淆,且两部首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

系,所以有必要将两字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联系与区别,一来更能凸显出“广”部字的

语义文化特征,二来为下文中分析留学生两部件混淆现象打下基础。本小节分析的对象主

要是作为表意部首的“广”与“厂”,对于简化汉字“广”与“厂”,本小节不作重点分

析。

厂,甲骨文作 ,金文作 ,篆文作 ,隶书 ,楷书 。《说文》中对“厂”

的解释为“山石之岩崖,人可居。”[1]对“广”的解释为“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
[2]
由此发现,“厂”的本义是山上石头形成的边岸,“广”的本义是依傍山崖架屋,两者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以下将从形、音、义三个方面说明“广”与“厂”的区别及联系。

表 3-3 “广”与“厂”的区别

“广” “厂”

字形 由像上有屋顶,一边有墙的 由像山崖之形的 演变过来

房屋之形 演变过来。 的。

字音(作为部首) yǎn hǎn

多有山崖之意,“从‘厂’ “广”多有房屋之意,且不
是供人居住的简单建筑,从
的字多与山崖或岩石的意义
“广”的字多与房屋建筑有
有关,如‘厓’‘厚’‘厉’ 关,如“廓、府、库、庐”

等。”[3] 等,有一些“广”部字的意
字义 义是由房屋之意引申过来
的,如“庤”有放置、收藏
之意,“庇”有庇护、遮蔽
之意,都属于引申义。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904.
[2]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88.
[3]
黄天树著.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4.
2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联系:两字在以前是正体与俗体的关系,在简化字里,“广”多简化为“厂”,如“厕、

厨、厩”等。

弄清楚“广”“厂”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这些关系,可能会很大程度的

提高教学效率,区别可以避免留学生对不同部首的字产生混淆偏误,联系又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与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将其中的联系与区别一股脑倒给学生,而是应该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教授,不然反而会适得其反。而且要有选择的传授,哪些需要讲,哪

些不需要讲要分清楚,如“广(yǎn)”与“厂(hǎn)”的读音就不用教给学生,否则容

易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更容易出现偏误。

第二节 “广”部字的语义分类
“广”部字的语义上边已经提到,本义是依据山崖建造的房屋,后来引申为与房屋有

关的事物或其他引申义。“广”既可以单独成字,又可以作为偏旁与其他字组成新字,作

为偏旁时,在《汉字偏旁名称表》中称作“广字旁”。通过上述统计,梳理出了“广”部

字的具体发展过程,对“广”部字有了宏观上的了解,本节通过对“广”部字进行意义方

面的分类研究,从更微观的角度入手,探寻《说文》中“广”字释文所说的“凡从‘广’

之属皆从广”的内涵意义。

下文将根据“广”部字的意义与来源对《大纲》与教材中的“广”部字进行分类,分

别是房屋用途、房屋结构、房屋形态、屋内器具和其他五类,并从字形演变及意义解释两

个方面对汉字的字义进行分析。

一、房屋用途类
本部分的字意义上表示不同用途的房屋,这些字意义虽与房屋建筑有关,但大都不是

供人居住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先民已经解决了基本的居住问题,古代文明向更高的程

度迈进。

1.府

金; 篆; 府楷
[1]
形声字,从广付声。《说文》训“文书藏也” 。篆文将金文的上部改为“广”,明

确了“府”的房屋建筑之意,同时将“贝”省去,发展成为现在的“府”字。“府”字又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88.
2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本义引申出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官员办公的地方和行政区名等含义,如“王府”“总

统府”“开封府”等。

2.底

金 ; 篆; 底楷
会意兼形声字,从广氐声,氐兼表向下意。《说文》训“居也,一曰,下也”[1],《广

韵》解释为“下”的意思, 像搭的棚,表示供人止息的地方,建在山脚。原义是停止、

停滞,本义是物体最下面的部分,后引申为末尾、根源、图案的底子等意义,如“月底”

“知根知底”“底色”等。

3.庙(廟)

金; 篆; 庙楷
形声字,从广朝声。《说文》训“尊先祖貌也”[2] ,即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进行朝拜

仪式,由此产生出“庙”的本义,也就是臣子拜见帝王的地方,后引申为供奉神佛或伟人

的地方,又指“设在寺庙里或附近的集市”[3]。楷书有“廟”与“庙”两种写法,作“庙”

书写时是一种简体写法。

4.厅

甲 ; 楷

形声字,从广丁声,简化前的“聽”兼表形。《说文》没有收录“厅”,意思是供人

讨论、议事的宽敞建筑,由此产生出“厅”的堂屋之义,也是“厅”的本义,后又引申出

厅堂和办事部门的名称之义,如“客厅”“办公厅”等。

5.库

金 ; 篆 ; 楷

会意字,从广从车。《说文》训“兵车藏也”[4],金文 由 和 组成,表示

存放车辆的宽敞的房屋,也就有了“库”的本义:专门用于停放兵甲马车等大型物资的地

方。后泛指储存钱粮等大量东西的房屋,如“仓库”“钱库”“粮库”等。

6.店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 1898.
[2]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902.
[3]
曹先擢,苏培成.汉字源流精解字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36.
[4]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88.
2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形声字,从广占声。“店”字出现较晚,《说文》中没有收录。《广韵》解释为“店

舍”的意思,崔豹《古今注》云“店,置也。所以置货鬻物也”[1]。“店”由“广”和“占”

组成,“占”是“坫”的省略,表示坫台上摆放各种物品供售卖用的宽敞建筑,即“店”

的本义商店,后引申为客店等意义,如“旅店”。

7.庐

金; 篆 ;楷

形声字,从广户声。《说文》训“寄也,秋冬去,春夏居”[2],《春秋》何休注:“在

田曰庐,在邑曰里。”[3]整个“庐”字表示简易的房屋建筑,由此产生“庐”的本义,即

田野里可供寄居的房屋。后来引申为简易的房屋和临时寄居的房舍,如“茅庐”“庐舍”

等。

8.厨

篆; 隶; 楷

形声字,从广尌声。《说文》训“庖屋也”[4]。“厨”的本义就是做饭用的简易的房

间,即庖厨。后来引申为做饭与做饭的人等,如“厨师”“厨房”“厨艺”等。

9.厕

篆; 隶; 楷

形声字,从广则声。《说文》训“清也”[5] ,本义是极污秽的地方,也就是供人方便

用的厕所,后来引申为参与、混杂其间,如“杂厕”“厕身”等。

二、房屋结构类
10.庭

篆; 隶; 楷

形声字,从广从廷,廷兼表音,“廷”是“庭”的本字。《说文》训“宫中也”[6],

表示王宫中用来祭祀朝拜的大殿,这也是“庭”的本义。后来引申为庭院、厅堂、法庭之

义,其中“庭院”为常用义,“法庭”为现代义。

[1]
崔豹著.古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53.
[2]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0.
[3]
(汉)何休撰.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卷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2:15.
[4]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2.
[5]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5.
[6]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0.
2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序

篆; 隶; 楷
[1]
形声字,从广予声。《说文》训“东西墙也” 本义是用来隔开正室与两边房屋的墙

体建筑,引申为正室两边的东西厢房,而厢房又是依次排列的,所以引申出次序之义。后

来因为古时候的学校多设置在厅堂的两边,又引申为学校之义。此外,“序”还有表示开

头和一种文体的意思,如序言、序幕。

12.廊

甲; 金; 篆; 隶; 楷
[2]
形声字,从广郎声。《广雅·释宫》“廊,舍也。” 《广雅·唐韵》中解释“廊”

为“庑房”的意思。本义是厅堂周围的廊屋。后又指代建筑物内部的过道,即走廊之义。

13.廉

金; 篆; 隶; 楷

形声字,从广兼声。《说文》训“庂也”,[3]本义为厅堂的侧边,因为厅堂的侧边都

有棱角,所以引申为品行方正的意思。“廉”在现在多指廉洁不贪和价格低廉之义,后者

是晚起的意义。在古代,“廉”还有考察的意思,古代职官有廉访史,其中的“廉”就是

此义。

14.厢

篆; 楷

形声字,从广相声。《辞源》解释为“正房两侧的房屋”[4]。“厢”表示看风景的屋

子,由此产生“厢”的本义:正屋两侧可以欣赏风景的小屋。因为厢房在正房两侧,所以

引申为靠近城的地区和旁边之义,如“城厢”“这厢”,现在又用来指类似于厢房的隔间,

如“车厢”。

三、房屋形态类

15.厦

篆; 楷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3.
[2]
郝懿行,王念孙,钱绎,王先谦等著.尔雅·广雅·方言·释名 清疏四种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58.
[3]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7.
[4]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 第 2 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4.
2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形声字,从广夏声。《辞源》解释为“房屋”[1],此意读 shà,《说文新附考》“古止

作‘厦’……盖‘厦’有大义,故大屋谓之厦屋。俗加‘广’,以别‘华夏’字”[2]。“厦”

本义为高大的房屋。“厦”又读作 xià,当 xià读时作为地名厦门。

16.广(廣)

甲; 金; 篆; 楷
[3]
繁体字为形声字,从广黄声。《说文》训“殿之大屋也” ,本义指没有四壁的高大

的房屋,后来由空间大引申出数量多的意思,如“见多识广”,还引申为宽度和扩大之义,

如“广三丈”“推广”等。

17.庞

甲; 篆; 庞楷
形声字,从广龙声。《说文》训“高屋也”[4],清·段玉裁注“引申为凡高大之称”
[5]
,“庞”的本义是高大的房屋,后来引申为大、杂乱和脸庞之义,如“庞然大物”“庞

杂”“脸庞”等。

18.废

篆;废楷
形声字,从广发声。《说文》训“屋顿也”[6],段玉裁注“顿之言顿,谓屋顿置无居

之者也,引申之凡顿置皆曰废。”[7]“废”字的本义是坍塌的房屋,后由“坍塌”之义引

申为衰败的意思,如“废弃物”,又引申为不再使用、停止之义,如“作废,废除”,现

在也当残疾来使用,如“残废”。

四、屋内器具类

19.床

甲; 金; 篆; 床楷
小篆为形声字,从木爿声,爿兼表义。《说文》训“安身之坐者”[8]。甲骨文中的“ ”

[1]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 第 2 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7.
[2]
郑珍记.说文新附考 1-2 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169.
[3]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3.
[4]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897.
[5]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96.
[6]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901.
[7]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97.
[8]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2[M].北京:中华书局.2018:1177.
2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像一个竖起来的床形,后来金文加了“木”,表示床是木质的。“床”的本义是供人坐卧

用的木质台式家具,后来引申为只供睡觉的家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某些像床的地面

和量词等,如“双人床”“机床”“河床”“一床被子”等。

20.席

金; 篆; 席楷
会意字,从厂从巾。《说文》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从巾,

庶省。”[1]金文 由 和 组成,表示屋内有可供坐卧的垫布,由此产生出本义是

供人坐卧的垫子。因为古人席地而坐,所以引申出席位座次的含义;又因为古人的宴会都

是在席上举行的,因此引申为酒席;此外,“席”还可以当量词讲,如“一席话”。

21.座

隶; 座楷
形声字,从广从坐,坐声。“座”古代用“坐”表示,后来加上“广”,分化出座位

的意思。“座”的本义是大型建筑中的坐具。后来引申出托着物体的东西、星座等意义,

如“底座”“大熊座”等,“座”也是一种量词,一般用于比较大而且位置固定的物体之

前,如“一座山”。

五、其他

22.应

金; 篆; 应楷
[2]
篆文为形声字,从心应声。《说文》训“當也” ,本义是应当、应该,即心里面认

为如此,后来引申为答应、应承,也指姓。应也读 yìng,读 yìng 时,当回答、应对、适

合和接收讲,如“呼应”“随机应变”“对应”“有求必应”等。

23.庄

金; 篆; 庄楷
形声字,从艹壮声,壮兼表义。《说文解字注》“壮训大,莊训草大”[3],《玉篇·艸

部》解释为严肃、庄重。“庄”的本义是草丛盛大,后来引申为村庄、贵族占有的成片土

地、商店、庄家、庄重等意思,如“王家庄”“庄园”“钱庄”“谁的庄”“庄严”等。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572-1573.
[2]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2149.
[3]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8.
2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4.度

甲; 篆; 度楷
[1]
形声字,从又庶省声。《说文》训“法制也” ,《玉篇·又部》解释为尺子。本义

是计量长度的标准,后来引申为依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出的单位名称,如“温度”;也有表

示程度、法制、度量和过的意思,如“极度”“气度”“欢度佳节”等。当 duó讲时,表

示估计、推测。

25.康

甲; 金; 篆; 康楷
形声字,从庚,庚兼表声。像一种带耳可以摇动的乐器,下边的点表示摇动时发出的

声音。《尔雅·释诂》解释为“乐”,表示安乐的意思,《礼记·乐礼》:“啴谐、慢易、

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2]引申为健康的意思。到现在“康”也表示健康、安康的

意思。

26.腐

篆;腐楷
[3]
形声字,从肉府声。《说文》训“烂也” ,本义是腐烂的意思,后来引申出思想陈

旧之义,如“迂腐”,“腐”也可以表示一种豆制品,如“豆腐、腐乳”等 。

27.庆

甲; 金; 篆; 庆楷
会意字,从心从鹿省。《说文》训“吉礼以鹿皮为贽,故从鹿省”[4],古人在祝贺别

人的喜事的时候,贺礼常用鹿皮包裹起来,《辞源》“庆,祝贺”[5],“庆”的本义是祝

贺,后来引申为值得庆祝的事情,如“国庆”“校庆”。

28.廓

甲; 金; 篆; 廓楷
[6]
形声字,从广郭声。《尔雅·释古》训“大也” 。“廓”的本义是广大、空阔,后

来引申为物体的周围、扩大和清除的意思,如“轮廓、廓张、廓清”等。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1[M].北京:中华书局.2018:622.
[2]
(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437.
[3]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2[M].北京:中华书局.2018:876.
[4]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2159—2160.
[5]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 第 2 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59.
[6]
(晋)郭璞注;王世伟校点.尔雅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
3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唐

甲; 金; 篆; 唐楷
[1]
形声字,从口庚声。《说文》训“大言也” ,是说言语夸诞不实,本义是讲大话。

后引申为徒然,如“唐捐”,“唐”也当朝代讲,如唐代。

30.庸

甲; 金; 篆; 庸楷
会意字,从用从庚。《尔雅》解释为“庸,常也”[2],《玉篇》解释为“用也,常也,

功也”[3]。“庸”的常用义是平凡、一般,如“平庸”;当“用”讲时一般用在否定句中,

如“毋庸置疑”。“庸”是“墉”的本字,当“庸”字夯土墙的本义消失之后,就加上“土”

来表示原来的意思。

31.鹰

金 ; 篆; 鹰楷
金文是会意字,左边是一个人形,右边是一只鸟,中间的竖线表示,鸟啄人时,人留

下的血或掉下的肉,这说明“鹰”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鸟。篆文是形声字,从鸟 声,《说
[4]
文》解释为“鸟”的意思,《玉篇》“鹰,鸷鸟” 。“鹰”本义是一种凶猛的鸟类,可

以捕捉野兔、野鸡等小型动物。

以上对《大纲》中出现的 30 个“广”部和超纲字“庐”的字形和字义的演变过程进

行了梳理,说明了每个汉字的本义及现在使用的意义。现代汉字的字形发生了非常巨大的

变化,字义也产生了很多变化,留学生学习汉字如果只依据现代字形与现代字义,很难将

两者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联系古汉语字形与汉字的本义,并说明现代常

用义的由来,可能会使学生更能建立起字形与字义的联系,从而帮助他们学习汉字。

第三节 “广”部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保留下来的表意体系的文字。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伏

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相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

[1]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1[M].北京:中华书局.2018:287.
[2]
(晋)郭璞注;王世伟校点.尔雅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
[3]
王平,刘元春,李建廷.《宋本玉篇》标点整理本 附分类检索[M]. 2017:288.
[4]
(晋)郭璞注;王世伟校点.尔雅卷十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84.
3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1]在其创作过程中,具象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而汉字正是在追求“象”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表意特征。汉字以形表意的现

象使得汉字具有了隐藏文化信息的功能,每一个汉字都是汉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当时的社

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认识及思想状态,隐藏着无数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广”部字也不

例外,从任何一个“广”部字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不同方面的文化。以

下将对“广”部字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进行阐释。

一、建筑文化
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古文字往往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来表现复杂事物,从中揭示出

事物的具体特征。古汉字的形体折射出古代先民的居住方式、所建造的不同建筑物的形式

与格局,使得现在的人们依旧可以通过汉字了解当时的建筑文化。

廊,是由“良”、“郎”演变而来的。其甲骨文字形是 ,中间的部分表示供人居

住的地方,上下分别由两条线刻画出的部分就代表古代穴居两侧供人出入的通道,《说文》

中对“良”的解释是“良,善也。”《说文》中所释为假借义,其本义应该是通道或走廊。

金文 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多了两横,可以看做台阶,篆文写作 后来,“良”字的

走廊义消失之后,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 来表示“走廊”之义,就形成了 (郎),

在古文中,“廊”与“郎”可以通用,“郎”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在“郎”上加“广”,

用“廊”代替,表示加有屋顶的通道,但“廊”的本义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走廊的意思。

《说文》解释为中堂两旁室外带有屋顶的走廊,现在泛指独立有顶的过道或屋檐下的通道。

由此可知,“廊”原本是原始时期先民穴居生活的产物,随着后来时代的发展,“廊”逐

渐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观赏价值。

厢,《广韵·阳韵》中的解释是:正屋前边东西两侧相对的房屋。在古代,用各式各

样的建筑围成院落是我国传统建筑常用的手法,而厢房作为院落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使用

频率是非常高的。我国比较传统的院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廊与廊房围绕主建筑组合而

成的院落,另一种是由正房和左右对称的厢房围合而成的院落。根据《广韵》中的解释,

厢房存在于第二种院落当中。由“厢”可以看出,古代院落的大体结构,即由沿着纵轴线

或横轴线分布在两侧的厢房和压在中轴线上的正房及大门排列而成。只不过,院落发展到

现代,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样式。

[1]
全上古三秦汉三国六朝文 第 2 册 后汉[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466.
3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庭,本义为王宫中祭祀朝拜的地方,现在常用作“庭院”之义,“庭院”二字在《辞

源》中的解释为:“庭者,堂前之地”[1],“院”的解释是用围墙围起来的场所。所以“庭

院”的基本概念就是由各种功能的建筑和墙围合而成的室外空间,在庭院中存在一些可供

观赏的景色。可以将庭院理解为在正堂前,由周围建筑或墙垣围成的空间,是由外界进入

室内的过渡空间,在这一空间中,可能会有一些花花草草,流水假山之类的景物等。在古

代,我国建筑物与庭常常是共同存在的,通过各种排列组合方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空间形

态。

通过上述介绍,大概可以勾画出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尤其是供人居住的建筑的大

体结构。即中间为最主要的房屋,前边是庭院,庭院两侧配有厢房,而用廊将正房与厢房

连接起来。大部分供人居住的建筑都采用庭院布局,且布局存在着一定的规则。

二、审美观念
上边介绍了一些古代的主要建筑,而这些建筑表现出来的只是外在形式,背后蕴含着

先人无数的思想内涵,审美观念就是其中之一,以下将根据一些建筑的主要特征,揭示出

其中蕴含的审美观念。

(一)以中为轴、强调对称的审美观念

厢,堂屋前相对的房屋;序,东西两侧的门墙。类似于这种对称的结构在我国古代的

建筑中并不罕见,不论是皇家居住的宫殿,还是平民居住的房屋,亦或是宗庙寺观,中国

建筑从平面布局上来看都严格把持着“中轴”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已经由来已久,在河南

二里头发现的晚夏时期的宫殿遗址,就已经可以看出明显的中轴意识。随着时间的变迁,

这种中轴意识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深入人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其主体建筑“太和

殿、保和殿”等就是排列在中轴线上的,轴线两侧则是成对称结构的东西六宫等辅助性建

筑。民间传统的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房构成,其中的正房必须在中轴线上。不仅

中国传统建筑如此,就连寺庙这种外来文化传入之后,也被改为具有中轴意识且左右对称

的建筑。

(二)道法自然、融于自然的审美观念

庭、廊、庐都是室内与外界相交融的产物,这体现出古人以融于自然为美的审美意

识。对于“自然”,中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西方主张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对其采

[1]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 第 2 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09.
3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征服的态度,而中国则强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将自然视为与人共生的生命体。西方建

筑往往将自然之物作为点缀室内环境的一个辅助性物品,在建筑的平面设计和空间安排上

不会过多的考虑自然带来的影响,而中国建筑则是把自身作为众多自然景物中的一个,以

融入自然为前提。

中国古代建筑中多有庭院,庭院是露天的,且院子中种有花花草草,周围的房屋用门

窗打开出口,与外界相通连。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的人,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四季更迭。除了

庭院有这种效果,走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高柳早莺啼,长廊春

雨响”描绘出一副令人心旷神怡的春雨图,走廊处于自然景物之中,就好像是自然而生的

一样。长廊“随行而弯,依势而曲”正是中国古代建筑道法自然的最好印证,沿廊漫步,

真有一种“柳拂长提横玉带,廊虚穿影入西山”的感觉。庐作为一种建立在田野中供人临

时居住的房屋,也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建筑。只不过最初的庐实用价值要更高一些,后来

因为一些隐居的诗人归隐于山涧之中,庐逐渐变得更加具有审美意味。陶渊明“结庐在人

境,而无车马喧”直接表达出融于自然的惬意。庐发展到现代,演变成一种园林式建筑,

怡庐是民国时期所建,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庐内前后有两个庭院,前面的庭院有游廊、花

厅、假山等游玩设施,后院是书斋等居住设施,前院的回廊曲径,小桥流水,自然美中包

含着建筑美,两者完全融为一体。

(三)兼容并蓄的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包含着庭、廊、厢等内部建筑,在庭院中又包含着花草树木,甚至

一些观赏鱼等活物,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建筑风格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建筑之美,而这也体

现着中国古人兼容并蓄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建筑强调道法自然,不论是在房屋的结构上

还是布置上,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这一点在庭院和园林建筑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道法自

然”来源于道家思想,除道家思想之外,中国建筑也包含有儒家思想。儒家追求礼制,强

调等级秩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国家的繁荣稳定。因此,不同的身份享有不同规格的

建筑,即使是构成整体建筑的组成部分,也要重视尊卑制度,区分出主体建筑与辅助性建

筑。佛教虽属于外来文化,但有一些中国建筑也将其融入其中,或采用佛教的建筑形式,

或题写来自佛教的话语,或摆放有关佛教的物品等等,将这些完美的融入到建筑中去。不

论是景物的灵活变换,还是形式的繁复多样,亦或是思想的相互融合,都体现出当时兼容

并蓄的审美观念。

3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以含蓄为美的审美观念

含蓄内敛是古人的风格之一,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一,这种特质表现在

建筑上,就形成了一种遮蔽视觉的空间效果。传统建筑物外部多用遮挡物遮挡视线,皇家

大院以高墙遮挡,平民建筑多用树木遮挡,其中的厅堂、庭院都是一层又一层,让人不能

直接看透,给人一种“深宅大院”的感觉,即使是在屋内,也免不了用墙体等建筑来遮断

视觉,被解释为东西墙的“序”正是这一点的有力见证。从建筑物外部的环境营造,到入

门前的障碍物,如石敢当,再到入门后的隔墙,然后是室内的屏风、帷帐,甚至于屋内光

线色彩的处理上,都起到视觉遮蔽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之所以可以有如此高的审

美价值,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体验,也是得益于古人含蓄美的审美观念。

三、社会礼制
中国古人“浓于礼制”,《礼记》认为“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

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非礼不定。”[1]礼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内核,强调社会的秩序性,加强中

央集权制度,每个人都要正名分、辨等级,根据自己的身份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礼制思

想深入人心,即使是建筑,也体现出对礼制的维护,而这种礼制维护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

建筑物的大小、形制、结构等。

庙,主要指的是先人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地方,现在我们看到的庙各式各样,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祭祀对象的不同,更多的是因为封建礼制的约束。古时候对庙的规

格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东晋时期“皇子庙用大夫礼三庙”;隋炀帝大业年间规定一品以

下,五品以上官员“自制于家,祭其私庙”[2];唐代在《大唐开元礼》中规定:“凡文武

官二品以上祠四庙,五品以上祠三庙,牲皆用少牢。六品以下达于庶人,祭祖于正寝,用

特牲。”[3]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个朝代,古人都严格依照尊卑等级来立庙。《礼记》中

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4]其中的尊卑等级非常分

明。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庙,专门用来祭祀古代帝王,天子以下的臣民祭祀用的庙被称作家

庙或者祠堂,依据周代礼制,庶民是不能建庙的,所以家庙的出现比太庙要晚。而真正意

义上的家庙直到唐宋时期才开始兴盛,家庙的建筑形制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建在家

[1]
(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
[2]
(民国)张恂子著. 隋朝宫廷秘史 经典珍藏版[M]. 2008:497.
[3]
(唐)杜佑著. 通典 中[M]. 长沙:岳麓书社, 1995.11:1468.
[4]
(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9.
3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宅之中的,依据朱熹《家礼》中的模式,在正寝东边设四龛,即父亲、祖父、曾祖父、高

祖父四代祖先的牌位;另一种是建在家宅以外的地方,多是为了宗族祭祀而建立的。

庙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礼制不仅是建筑上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更是因为庙本身在古

人眼中就被看作至高无上的建筑。《礼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厮库为次,居室

为后。”[1]可见庙的重要地位。家庙虽然在建筑形制和规格上与太庙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但是也都建立在城乡的核心部位,以显示其尊崇地位。

庭,现在更多的当庭院来讲。在古代,庭院式建筑大到皇家庭院,小到平民使用的庭

院,都折出其中的封建礼制思想。故宫建筑也属于庭院式建筑,其建筑思想和整体布局都

遵循“周礼”的要求,前朝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后宫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凡是重要的

建筑如三大殿、三大宫等都设置在中轴线上,而中轴线两侧则是皇子皇妃们居住的地方,

并且按照尊卑、亲疏由远及近进行排列,形成一种众星捧月式的布局,时刻提醒着人们要

遵循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原则。平民使用的庭院建筑,最能反映礼制思想的当属四合院。

四合院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后院,后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垂华门组成,俗称“一正两厢”;

前院南边是倒座房。正房是主人居住的地方,厢房是主人的子女亲属居住的地方,而前院

的倒座房是供仆人杂役居住的,依据地理位置和居住环境严格区分尊卑等级。四合院在建

筑布局上满足了家长制的社会要求,居住在其中的人也遵循着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制

要求。

封建社会礼制在建筑中的体现尤为明显,不仅是庙、庭,甚至是廊、庑、庖、库,都

有严格的形制规定,据《明史·与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公侯的廊屋庖库和从屋

等建筑,都不超过五间七架。如此明晰的建筑制度,都是为了突出统治者的尊崇地位,加

强中央集权制度,各种不同功用的建筑物,也是为了方便统治者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

四、祖先崇拜
每一种建筑物的出现,背后都隐藏着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建筑只是内在

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庙在我国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古人灵魂不死观念和

祖先崇拜意识等。

庙,在《说文》中的解释为“尊先祖皃也。”[2]可见,庙是设有祖先牌位供人祭祀的

地方。《段注》中说“宗庙者,先祖之尊庙也。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补位庙也。为神立
[1]
(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9
[2]
汤可敬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说文解字 3[M].北京:中华书局.2018:1902
3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庙者,为三代以后。”[1]可以看出,在古代,除了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等,也开始产生

了祖先崇拜,而庙就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原始时期,生产劳动力低下,很多现象都无法解释,所以人们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思

想,把这些现象与灵魂不死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把生来病死也与这种思想结合起来,所以

《礼记·祭法》中就有“人死曰鬼”这样的句子。古代特别强调尊祖敬宗,宗法制度以血

缘为纽带,于是人们便以血缘为根据,专门建造了供奉祖先的庙,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

出兵打仗,古人都会去庙里拜一拜,为的不仅是祭祀祖先,更是想得到祖先的庇佑和保护,

以求事情顺利。

庙最初是为了祭祀祖先建造的,后来扩大到祭祀神灵的场所,这一变化是汉代时期用

祭祀制度代替庙祭制度的结果,其中也透露出先民对祖先的神化,因此,在之后祭祀祖先、

神灵和先圣的地方都被称作庙。

因为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众多,本节只选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字从个别角度来阐述

其背后的中国文化。

以上对“广”部和“广”部字的来源及演变过程、与“厂”的区别和语义文化进行了

详细梳理,总结出“广”部字的演变规律、发生简化的原因、语义分类和文化内涵,可以

给“广”部字的教学带来相应启示:1.“广”部的演变不仅仅是形体上的演变,也涉及到

部首的增加和改变,这点在用汉字溯源法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说明清楚,至于增加

和改变的原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处理。2.因为“广”部字整体是朝着形声字方

向发展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尽量多采用形声字的教学方法,方便学生以后的汉字

学习。3.一些汉字与外国翻译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庙”“厢”等字,这时候教

师就可以适当普及一些中国建筑文化或寺庙文化,帮助学生理解字的含义。

[1]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98

3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留学生“广”部字书写偏误分析
上一章主要对“广”部字的语义及文化内涵进行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广”

部字教学的内容。然而,这些“广”部字中哪些汉字应该作为重难点去教学仅靠第二章的

统计结果还不能完全确定,所以本章节主要对“广”部字的书写偏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找出偏误率较高的“广”部字,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全面教授与重点关注相结合才

能保证提出的教学建议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留学生因各种原因产生不同的书写偏误,但这些偏误并不是没

有规律可寻,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减少偏误的发生。

第一节 “广”部字书写偏误统计

以下将对留学生的“广”部字书写偏误进行收集整理。搜集到的留学生汉字偏误主要

来源于两部分,第一部分来自 HSK 语料库,第二部分来自笔者所在学校的留学生作业。后

者作为前者的补充,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偏误。

一、HSK 语料库中的“广”部字书写偏误统计
此类“广”部字偏误主要来源于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 2.0 版本,该语料库是北京语言

大学对留学生作文书写时产生的偏误进行收集而成,内容丰富,主要分为错字和别字两部

分,别字直接在符号后边附注,错字也附有详细的图片,适合用于偏误分析。本节依据《大

纲》对该语料库中的“广”部字进行穷尽式检索,从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广”部字

从笔画、部件、整字三个方面进行分类,针对每一种偏误进行详细阐述。

(一)笔画偏误

笔画偏误可以分为笔画增损、笔画位置偏误和笔形偏误三个方面。


1


2


3

3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5

○1 中是“康”字“丿”笔的缺损,○
2 中是“腐”字“丿”“丶”两笔的缺损,○ 3 中

“广”字的“丿”本来位置是在“一”的最左边,与“一”相接,属于笔画位置偏误,○ 4

中“床”第五笔是“丨”,留学生误写成“亅”,○ 5 中“度”字的“丶”笔形错误,○
4 ○5

都属于笔形偏误。

(二)部件偏误

在“广”部字的偏误中,部件偏误较多,这一部分主要将“广”部字部件偏误分为部

件增损、部件混用和部件变形三类,每一类都列出对应的语料。

1.部件增损

①为何最近市面上、电视广[B 広]告上杂志宣传上有如此多地强调“绿色食品”的商

品呢?

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歌曲,而且每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总被广[B 扩]大人民所喜

欢。

③我的童年就在这里度[B 渡]过的。

○4 火灾会导致庞[B 龙]大的财物损失。

从上边的偏误举例可以看出,○ 1 ○
2 是“广”字分别增加了部件“厶”“扌”造成的

偏误,○ 3 是“度”字增加了部件“氵”造成的偏误,也属于“度”与“渡”两个字的混

用,在语料库中收集到“度”字语料 110 个,其中偏误字为 30 个,有 28 个偏误都是由两

字的混用造成的,○
4 是“庞”缺损了“广”部造成的偏误。

2.部件混用

部件混用现象也是“广”部字产生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 HSK 语料库中的语料,

大致上可以分为“广”与“厂”的混用、“广”与“疒”的混用、“广”与“宀”的混用。

(1)“广”与“厂”的混用


5 现在在学校里一进去男生厕[F 廁]所就热热的,因为全部的空气都被烟带进去了。


6 比如一起进厨[F 廚]房煮菜,或一起去登山,或最简单而且方便一起看电视连续剧

3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连续集。


7 而且在餐厅[F 庁]里、公司里、火车站里不允许抽烟的地方越来越多。


5 —○7 例都是将“厂”当成“广”来用,其实“厕”“厨”“厅”都是简化后的字

形,在简化之前这些汉字也都是从“广”的,这些偏误语料主要来自缅甸、印度尼西亚和

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

(2)“广”与“疒”的混用


8


9


10

“广”与“疒”两个部件非常相似,只有两笔之差,留学生稍不留心就会出现偏误,

虽然这两个部件形体相似,但其本义是完全不同的。

(3)“广”与“冖”“宀”的混用


11


12 有的父母因为太宠[B 庞]爱自己的孩子,放弃自己的任务。


13 贵公司为本国服装界之翘楚,业务庞[B 宠]大,贵公司制造之服装,不仅畅销本国,

甚而远销至中国香港、新加坡及中国台湾等地,闻名迩。


11 是“广”与“冖”的混用,○
12 ○
13 是“广”与“宀”的混用,

3.部件变形


14

图片中“广”字的下半部分本来是“厂”,却被写成了“ ”,出现了变形。

(三)整字偏误
整字上的偏误主要是结构上的偏误以及形近字和音近字之间的误用。

1.结构偏误

4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广”部字除了“邝”,其他都属于半包围结构,而且是左上包围的字,图片中写成

了左下包围的字,“庭”字的三个部件出现了组合错误,属于结构偏误。

2.形近字误用


2 这样,父亲的思想及其产生的行为,都很大地影响了长大后的宋庆[B 庄]龄。


3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和政府关心[C]自己的健康[B 唐]和市容整

洁。


4 吸烟到底[B 府]有什么坏处呢?


5 我以前考虑这问题时总是想如果没有香烟[D 广]厂的话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6 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自己来选听,日常生活当中会受到很多的压[B 庄]力。


2 是“庆”与“庄”之间的误用,○ 3 是“康”“唐”误用,○
4 是“底”“府”误

用,○
5 是“广”“厂”误用,○ 6 是“压”“庄”误用,这些误用的汉字字形相似,都属

于形近字偏误。

3.音近字误用


7 在韩国,很多家庭[B 厅]喜欢常常吃绿色食品,随着工业发展,实际上,真正的绿

色食品是不可相信的。

○8 应该继续[B 序]采取这种措施。

○9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显得很唐[B 堂]突。


10 最新研究显示,吸入吸烟者所吐出的废[B 费]气比以往想象中危险得多,旁人吸入

那些废[B 费]气而引起癌症的机会是高得很,这一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


11 但是一到山顶清风送来,附近山景也尽入眼帘[B 廉],什么也是值了!

○7 将“庭”和“厅”两字的误用,○ 8 是“序”“续”两字的误用,○ 9 是“唐”“堂”

两字的误用,○ 10 是“废”“费”两字的误用,○11 是“帘”“廉”两字的误用,都属于音

近字误用。

二、所在学校留学生“广”部字的书写偏误统计
因为 HSK 语料库中的语料更新较慢,目前留学生的汉字习得情况还不甚清楚,所以本

4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在所在学校留学生的作业中收集了一些有关“广”部字的偏误,一是作为语料库的补充,

二是了解留学生汉字习得的最新情况。

这部分语料来源于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其中大部分留学生来自于肯尼亚、韩国,本文

收集到初、中、高不同级别留学生的书写材料,多数偏误来源于初级和中级留学生。

表 4-1 偏误统计

错别字
汉字 偏误次数 偏误比例 偏误类型


49 17.6% 部件变形

2 0.7% 笔画变形

底 10 17.9% 笔画混用

废 3 6.5% 部件混用

廉 1 4.1% 错字

“度”字中间“廿”部件在被留学生书写时会发生变形,变成 ,“席”字中也有

这个部件,大部分也被书写变形,该部件的偏误率是 17.6%,“度”字共收集语料 278 个,

汉字偏误有 54 个,其中“廿”部件变形造成的偏误有 49 个,占总偏误的 90.7%,这种偏

误不仅出现在初中级阶段,甚至也出现在高级阶段,教师在检查学生书写时,要注意这种

部件变形,在课堂上学生练习时,也可以观察学生的书写过程,及时加以纠正。笔者在整

理语料时发现,“度”“应”等“广”部字中的“丶”有时会出现笔画变形,有时会被写

成小短竖,因此教师应当加强笔画教学。“底”字最下边是“丶”,但是很多汉语学习者

都写成了短“一”,在 56 个“底”字中有 23 处偏误,其中 10 处偏误都是“丶”和短“一”

混用造成的,这种偏误占整个“底”字偏误的 43%。“废”字的偏误主要是“厂”与“广”

的混用,在“床”“底”等字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因此加强“广”与“厂”的对比是十

分重要的。上表中“廉”字字形属于康熙字体,偏误来源于一名韩国高级留学生,经过询

问发现该生是通过网上查阅查到这一字形并模仿书写。

因为有些字产生的偏误是一致的,本节只列举其中一个字,如“席”与“度”中都因
4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廿”部件变形产生偏误,本节只列举“度”字,不列举“席”字。

第二节 “广”部字产生偏误的原因
经过前两节的统计归纳,发现留学生“广”部字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有四点:汉字自

身的特点、母语负迁移、认知方式不同以及学习汉语的途径不当。

一、汉字自身的特点
汉字本身笔形多样,结构复杂,相同的笔形以不同的方式组合都会成为不同的汉字或

部件,同样的部件,结构不同,也会组成不同的汉字,而且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形近字和

音近字,这些都是造成汉字难的原因。

一是笔形多样。如“丨”和“亅”,笔画相近,留学生往往容易分不清楚什么时候用

“丨”,什么时候用“亅”;“广”字的下半部分本来是“厂”,却被写成了“ ”造

成这种偏误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对“广”本身的认识不够,没有完全掌握其写

法,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学生是知道“广”的写法的,但是在书写的时候没有注意字形。不

管是哪种原因,究其根源,汉字笔画多样的特点都是这类偏误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是结构复杂。有时候留学生知道了笔形,但是组合不对,也会造成汉字书写偏误。

如造成笔画偏误○
3 中“厂”“丆”混用;“庭”字整体属于左上包围结构,里边的“廷”

属于左下包围的结构,有些留学生弄不清先后顺序,将左下包围放在前边,左上包围放在

后边,出现汉字结构的偏误。

三是音近字和形近字众多。现代汉字音近字众多,很多音近字和形近字的用法在本国

人看来都是约定俗成的,使用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导致汉字偏误

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音近字和形近字误用引起的。如“序”与“续”、“度”与“渡”、

“费”与“废”、“庄”与“压”、“扩”与“广”、“庞”与“宠”、“唐”与“康”、

“府”与“底”等字的混用。

二、母语负迁移
“广”部字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多出现于一些汉字文化圈国家,一些国家如日本、新加

坡等还在使用汉字,他们使用的汉字有的是繁体字,在写汉字时就经常用繁体字代替简体

楷书,有的字与汉字意思相同但是字形不同,这时候就会把母语的汉字知识负迁移到汉字

之中。如部件偏误○
1 中出现的偏误很有可能是母语迁移造成的偏误,该偏误来源于一位

4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日本留学生,在日语中也有“広”字形的字,而“広告”在日语中就是“广告”的意思,

所以留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偏误。早在 1964 年,我国就颁布了《简化字总表》,以后的汉

字学习中也以简体楷书为标准,繁体字的使用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汉字偏误。部件偏误


5 —○
7 例都是繁体字偏误,将“广”当成“厂”来用,形成“廁”“廚”“廳”这样的

偏误。大部分繁体字偏误语料主要来自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其中一

些国家还在使用中国的繁体字,母语的负迁移是这些留学生产生的偏误的原因。

三、认知方式不同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造字方式也是从形象过渡到抽象,理解汉字需要根据汉字内部的

层次性和理据性,但是留学生认知汉字的思维方式多是图画式或是自上而下的整体加工模

式,这种认知方式就容易导致笔画的增损、变形和部件上的混用、变形等。这些偏误多来

源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对汉

字的认知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对汉字的理据性与层次性不了解,因此多犯形体结构

上的错误。如“度”和“席”中的“廿”部件被误写成 ,就是学生整体加工的认知方

式造成的偏误。

四、学习途径不当
这种偏误原因多出现在高级留学生阶段,这一阶段的留学生对汉字的理据性与层次性

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汉字自学能力,他们开始不满足于上课老师教的汉字,

在课下也会主动找来汉字学习,但是现在外国网站上的一些汉字尤其是不太常用的汉字,

其本身的字体或形体就存在问题,留学生通过这样的途径学习,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偏误。

如上述的一位韩国留学生通过上网学习,将“廉”写成了 。

以上通过搜集偏误语料,总结出留学生常常出错的偏误类型和原因,得出如下教学启

示:1.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笔画和部件教学,教师一定要书写规范,并让学生勤加练习。

2.注意区分形近字和音近字,主要可以通过各自的字义进行区分。3.合理拆分部件,引导

学生从整体感性的认知方式向理性分析的方式转变。4.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学习途径进行

汉字学习。

4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广”部字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一切的研究都要回归于对外汉语教学之中,第二章到第四章在小结部分都得出相应的

教学启示,如:建立汉字发展意识、注重“广”部字甲乙两级汉字及“广”“度”“应”

三字的教学、辅以中国文化、注重笔画和部件教学等。本章欲将前文的研究结果应用于教

学之中,试图从教材编写和教学策略两个角度给出对外汉语“广”部字教学的方法建议,

以期对之后的汉字教学产生一定的启发。

第一节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分为对教材的编写建议和实际操作中课堂设计的建议,前者主要是基于第二

章的研究成果提出的,后者是基于第二章到第四章的研究成果提出的。

一、“广”部字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写建议

对外汉语教材是汉字教学的依据,科学合理的教材编排是学好汉语、学好汉字的基础

和保障,前边已经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和《大纲》中的“广”部字进行了对比统计,

发现教材与《大纲》中收录的“广”部字还是有所出入的,并且在汉字级别的安排上也有

可商榷的地方,因此以下将根据对比结果提出编写建议。

(一)应当增加汉字实用性的选择

在第一章中,本文统计出《发展汉语》中没有收录《大纲》中出现的“府、庙、鹰”

三个字,其中的“府”字出现在甲级汉字中,“庙”字出现在乙级汉字中,证明这两个字

的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两个字字形也相对简单,“府”由“广”和“付”两个

一级部件构成,对于留学生来说,书写起来并不是难事,并且“府”属于形声字,在汉字

的讲解上也可以根据六书理论等进行解释,学生也不难理解,再者“府”字也可以组成“政

府”“官府”等比较常见的词语,所以教材中应当收录“府”字。“庙”字由“广”和“由”

两个部件构成,书写简单,同时“庙”字也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古人的思

想感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其中汉字的读音和写法,更要让

学生以汉字为载体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传播中国

文化,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汉字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汉语,而且“庙”字也可以构成“寺

庙”“孔庙”“庙会”等常用词语,是应该收录在教材之中的。“鹰”属于丁级字,说明

“鹰”的使用频率不是特别高,而且“鹰”的字形复杂,留学生书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是该字既然被收录在《大纲》中,证明它还是有一定的使用率,况且鹰这种动物在大多

数国家都有,意义单一,教师在讲的时候多媒体展示一张图片学生就能会意,所以“鹰”

字也应当收录在教材中。

“庐”字是《大纲》中没有,但是在教材中出现的汉字,属于超纲字。“庐”属于古

时候的一种建筑,可组成“草庐”“茅庐”等词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字形不难识记,

其中也蕴含中国的建筑文化和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所以这个字可以在中国文化课上引

入,不必专门拿来让学生掌握。

综上所述,《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应当收入“府、库、鹰”三字,“府、库”两个

字要求学生会写、会认、会读并理解含义,“鹰”要求学生会认读并理解其含义即可;“庐”

字可收录在文化课教材中,不必要求留学生当成重点字词来掌握。

(二)适当调整汉字出现顺序

在第一章中本文统计出在《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Ⅱ中出现了一个丙级字“废”和一个

丁级字“唐”,而在高级综合Ⅰ中并没有出现丙级字,在对《大纲》中词汇部分进行统计

的过程中,发现“废、唐”两字的构词频率也并不高,初级汉语学习者应当掌握最常用的

汉字,使用频率低的汉字应该放在后边学习,这样才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求,

因此应该把“废、唐”两个字移到中级综合或高级综合教材中。前面本文也统计出“广”

部字中构词率最高的三个字,分别是“度、应、广”,综合考虑后,应该把“广”字放在

第一位进行讲解,但是在《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广”字是在初级综合Ⅱ中出现,并

且出现在“度、店”等诸多“广”部字之后,“广”字字形简单,也是以后学习“广”部

字的主要构成部件之一,把“广”放在初级综合Ⅰ所有“广”部字之前学习,是符合学习

者的学习规律的。

因此,教材应该把初级综合Ⅱ中出现的“广”字移到初级综合Ⅰ的前边部分,初级综

合Ⅱ中出现的“废、唐”两个字应该移到中级综合或者高级综合中去。

(三)加强常用汉字的复现率

前边统计出甲乙级“广”部字中构词率最高的三个汉字,分别是“度、应、广”,其

中“度”字在初级综合Ⅱ和高级综合Ⅰ中没有出现,“应”字在中级综合Ⅰ和高级综合Ⅰ

中没有出现,“广”字仅出现在初级综合Ⅱ中,这三个字作为高频使用的“广”部字,应

当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而且有的汉语学习者并不是将一整套都学下来,可能只是根据自身

4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情况从中间开始学起,如果教材中没有出现这些汉字,他们可能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些高

频字,而且这些字的意义比较多,在不同的词中代表不同的意思,所以要想使留学生充分

掌握这些字,教材中就应该增加这些字的复现率。尤其是“广”,虽说“广”字字形简单,

但是含义比较多,比如在常用词“推广”“广大”“广播”中都代表不同的意义,只在初

级综合Ⅱ中出现一次,很难让留学生掌握全部义项。

所以,教材中应该增加“广、度、应”等常用字的复现率,以帮助留学生掌握这些字

的所有常用义项。

(四)适当增加部件意义学习的板块

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在汉字的编排体例上也有所改变,

在初级教材中每一课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课文,其中包括生词学习、综合注

释以及课堂活动等;第二部分为学习汉字,首先介绍这类汉字共有的汉字偏旁,并标明这

些偏旁的读音,然后根据偏旁将汉字进行分类并指出每个汉字的偏旁、部件组合、例字和

结构图示等,最后将汉字放在田字格中让学生模仿练习。中级综合中没有专门的汉字学习,

每一课由词语学习、课文学习、综合注释和综合练习四个部分组成,综合练习中包含有生

字和词语的练习。高级综合分为字词准备、课文、词语表、综合注释以及综合练习五部分,

在综合练习中涉及有字词的练习。

通过梳理发现该教材的汉字学习主要集中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但在中高级阶段也

没有放松对汉字的复习掌握,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最为详细,涉及到汉字的偏旁结构等方

面,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符合初级留学生的学习规律,中级的汉字掌握主要是通过掌

握词语来掌握汉字,高级综合则是通过字词准备唤醒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记忆,整体来

看,该教材的汉字编排是比较合理的,适合各个阶段的留学生学习。但是,该教材虽涉及

到偏旁部件,却没有进一步解释它的含义,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决定了大部分部件都有一

定的含义,即使有的部件现在转化为符号,我们依旧可以通过追根溯源找到其恰当的含义,

比如“又、寸”这些部件就可以解释为手的含义,“宀”部件就可以解释为屋子,在原来

的基础上加上这些部件解析,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个字应该怎么写,对理解汉字的意义也有

很大的帮助,积累了一定的部件之后,学生即使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也可以猜出它的大概

含义,教师讲解起来有了参考依据也能更方便一些。

4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广”部字的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材是汉字教学的依据,科学合理的教材编排是学好汉语、学好汉字的基础

和保障,前边我们已经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和《大纲》中的“广”部字进行了对比统

计,发现教材与《大纲》中收录的“广”部字还是有所出入的,并且在汉字级别的安排上

也有可商榷的地方,所以本文将根据对比结果提出编写建议。

(一)字源识字,理解字义

关于字源识字法的定义,傅东华、刘翔、彭万勇等学者都有不同的表述,虽表述不同,

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字源教学法是从造字时期的文化出发,基于汉字由形象到抽象的发展

过程和留学生思维转变的认知过程,采取多种方式找到汉字最初的形态和后期的发展变化

过程,让学习者在此基础上了解汉字的形音义,建立汉字思维的一种学习方法。简单来说,

字源识字法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源”,一个是“流”,“源”就是找到汉字的源

头,“流”就是理清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是以表意为主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现

代汉字虽然象形意味下降,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甲骨文图画特征,可以说现代汉字是

经过简化和规范化的“图画”。因此,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字源,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并配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经过分析,部首“广”、“厅”“库”“厦”等表示房屋用途类的汉字,“床”“席”等

表示房屋器具类的汉字,以及“度”“康”等字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 ——

在展示部首“广”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讲清楚这个“广”是作为组成汉字的部首,不

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其他部件组合才能成字,如“府”“库”,虽然与“广大”的“广”

字形一样,但是意义却不一样。然后在 PPT 上展示出依据山崖建造的房屋的形态,学生就

不难发现 就是房屋的简化图形,也就不难理解“广”表示房屋之义。

—— ——

在知道了“广”部有表示房屋含义之后,展示“库”的篆文字形,学生就知道这个字

也跟房屋有关,然后引导学生看里边的的内容,告诉学生里边的东西代表的是中国古代的

车,引导学生说出放车辆的房子就称为“库”,再解释“库”的引申义,发展到现代,“库”

不仅表示存放车辆的房子,还泛指存放其他东西的房子,如“仓库”“宝库”。

4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放出古代席子的图片和甲骨文的 作比较,让学生猜测其含义,然后教师明示答案,

并帮助引领学生看“席”字的演变过程,上边的“广”表示房屋,说明席子是在房屋之中

的,下边的“巾”表示布垫,“席”就表示房屋之中用来坐卧的垫子,与之前的象形字意

义一样,只是书写发生了变化。

这些文字最开始都是以形表义的象形字或会意字,从字源入手,借助这些图形,学生

就不难理解汉字的本义,然后再逐步解释汉字的演变过程,最终发展成为现在所使用的汉

字,字源识字可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把难懂的汉字看成是会说话的图片,利于学生理

解汉字的字义。

(二)部件教学,强化理解

随着对外汉字教学的深入,“部件教学法”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被认为是一种合理

且有效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部件教学以部件为教学重点,涉及到部件的拆分和组合,作

为笔画与汉字之间的过渡形态,它可以帮助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以便高效、准确的识记

汉字。部件较之笔画,记忆单位少,而且大部分常用部件都有固定的含义和称谓,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此外,留学生大部分的书写偏误都来源于部件的使用不当,因此强化部件

意识,通过部件进行汉字教学,不失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因此部件教学是建立在笔画教学的基础之上的,对于零基础的

留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汉字笔画,直接进行部件教学是不合理的,因此部件教学适合

于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已经学习过汉字笔画的留学生。

教师可以对“广”部字采用先整体、后拆分、再整体的教学思路,拿到一个字之后先

初步讲解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再进行部件拆分,详细解释,最后将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

让学生了解整字的间架结构。部件拆分一般来说适用于会意字和形声字,拆分会意字,如

“庙、库、店、厨、底”,可以让学生理解不同部件的具体含义,加强对汉字的理解,拆

分形声字,如“座、府、厅、廓”,将声旁与形旁拆分开来,声旁帮助记忆读音,形旁利

于理解字义,可以促进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字。但是不是所有的“广”部都表意,一些后

起的“广”部字中的“广”并不具备表意的功能,如“度、庆、庄、腐”,教师可以将这

类字另分一类,告诉学生这些字是后来演变成的“广”部字,并不是最初造字时就以“广”

为部首,所以这些“广”部字与房屋之义无关。

4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库”可以拆分成“广”和“车”,“广”表示房屋,“车”表示战车,用来放战车

的房屋就是“库”,后来用来放钱粮或其他东西的房屋都叫做“库”。

“底”可以拆分成“广”和“氐”,“广”表示房屋,“氐”表示向下的意思,“底”

表示在山脚下的房屋,后来引申为物体的底部。

“厨”可以拆分为“厂”、“豆”和“寸”,“厂”是“广”的简化,因此也表示房

屋的意思,“豆”是做饭的器皿炊具,“寸”是手,一个人用手拿着做饭的器具表示做饭,

做饭的房屋就称为“厨”。

“庙”,繁体字是“廟”,可拆分成“广”和“朝”,“广”表示房屋,“朝”表示

朝拜,用来朝拜的屋子就是“廟”,后来“廟”简化成了“庙”。

“府”可以拆分成“广”和“付”,“广”表意,“付”表声,“付”与“府”声韵

相同,但调值不同,“付”调值是 51,“府”调值是 214。

“厅”可以拆分为“厂”和“丁”,“厂”是形旁,也是“广”的简写,表房屋之义,

“丁”是声旁,“厅”与“丁”,韵母和调值相同,但声母不同。

“度”可以拆分成“ ”和“又”,“ ”又可以拆分成“广”和“廿”,“ ”表

示尺子,“又”表示手,用手拿尺子是在量东西,“度”就是量东西的意思,后来也表示

按一定标准划分出来的单位名称。一级部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二级部件帮助学生掌

握写法。

部件教学法既可以帮助留学生理解字义,也对他们的汉字书写有一定的帮助,部件拆

分原则一直存在分歧,到底应该据形拆分还是据理拆分,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如“度”,

据理拆分应该拆分为“ ”和“又”,据形拆分应该拆分为“广”“廿”“又”,这两种

切分方法各有好处,据理拆分方便学生理解字义,据形拆分方便学生学习和书写,教师可

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拆分方法,也可以两者互补共用。比如,在讲解字义时采用

据理拆分,形成“ ”“又”两部件,讲完字义,然后向学生展示汉字写法,要先写“广”,

再写“廿”,最后写“又”,如果学生某个部件出现书写偏误,教师再根据汉字构形针对

某一部件进行讲解,两种拆分方法兼而用之,分别用于不同的目的和情况。

部件教学法主张先拆后合,在拆完了之后还是要将各个部件根据汉字结构组合在一

起,怎么组合也是写好汉字的关键,教师应当总结出“广”部字的组成结构,以图示的方

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广”部字整体上都属于左上包围结构,但是内部的部件也可以进

5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步分为整体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内部为整体结构的有:床、店、康、底、庙、应、庆、庄、库、廉、庞、庸、等字,

其汉字结构为:

内部为左右结构的字有:府、廊、廓等字,其结构为:

内部为上下结构的字有:度、席、序、腐、唐、鹰,其结构为:

内部为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庭,其结构为:

学生掌握了汉字的部件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部件制成卡片,让学生重新组合这些部

件,然后大家一起判断组合是否正确,这种练习方式比直接写字要有趣一些,更能提高留

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方法还是不能代替手写,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

课下练习。

(三)造字入手,记忆字音

东汉许慎在前人的基础上著成《说文》一书,系统的阐述了汉字的六种结构类型,学

术上称之为“六书”,分别是: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四种被看

做造字法,后两种被看作用字法。尽管近些年对六书的质疑声不断,也有著名学者提出新

的汉字归类方法,但是“六书”依旧是人们普遍使用的汉字归类方法。本文“广”部字的

分类也是按照六书中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约有一半以上的“广”部字都被归为形声字,

如“府”“厦”“店”“厢”“厕”“廊”“庭”,在理解汉字字义方面可以借助形符,

在记忆汉字读音方面可以借助声符。

按照从易到难和先学常用字、后学不常用字的学习规律,在学“府”之前,学生很大

可能已经学习过“付”,在学“厦”之前已经学习过“夏”,在学“厢”之前已经学习过

“相”,所以在学这些“广”部字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付”“夏”“相”字的读音和

写法,教师只需要把“广”部字中的形声字都列出来,先解释其中一个形声字的读音,然

后让学生以此类推,就知道这些“广”部字的读音了。对于一些声旁与整字不完全相同的

字,教师要把这些字挑出来单独加以说明,如“店”与“占”,这两个字是韵母相同,“废”

与“发”这两个字是声母相同。一些“广”部字的声旁虽是独体字,但是使用频率并不高,

学生可能在学习“广”部字之前并没有接触这些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对这些字,如果还采

用这种方法教学,只会适得其反,比如“庭”与“廷”,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让学生直接识

记汉字的读音,而尽量不要考虑声旁,否则只会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

5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文化导入,辅助教学

汉字作为汉语的一种交际符号,从诞生之日起,身上就承载着无尽的汉文化,各民族

因为生活背景、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文化上的不同,这种文化不仅表现在衣食住行

上,更深入在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中,虽然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

交际能力,但是文化教学也必不可少。赵贤洲于 1989 年提出了“文化导入理论”,即将

文化导入到汉语教学之中。一些中国汉字,学生如果不了解相应的中国文化,就不能准确

理解汉字的意思,但文化的内涵又比较宽泛,因此导入文化必须遵循适度性、规范性和科

学性原则,而且文化教学未必适用于整体,所以文化教学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辅助

其他的教学法,而不能单独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

在讲“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北京四合院的图片,告诉学生这

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建筑,然后可以一一向同学们介绍四合院中每个房屋的名称,什么

是“厢房”,什么是“正房”,什么是“倒座房”,这些房间分别是什么人居住,用来干

什么的,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建筑文化与古代尊卑制度,也更能理解“厢”的意思,

比直接告诉学生“厢”表示东西两边相对的房屋要更易于理解。

讲“庭”与“廊”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中国古代园林,在视频中出现“廊”

和“庭”的时候,加以讲解,让学生感受中国园林之美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廊”

与“庭”两个字。

对于“庙”字,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

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祖先”,为什么祖先已经死了还要拜,这就涉及到中国人灵魂不

死和祖先崇拜观念,只有了解了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庙”的含义。

(五)整理归纳,区分汉字

在留学生汉字的偏误分析中,不难发现一部分偏误是由部件混淆导致的,一部分是由

音近字或形近字混淆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母语与目的语混淆引起的,这些偏误都可以通

过对比分析,整理归纳的方法把易混淆的字区分开来。

首先是部件混淆,在第四章的偏误分析中,统计出留学生难以区分的几组部件,分别

是“广”与“厂”、“广”与“疒”,“广”与“宀”和“冖”,教师可以选取两组字,

一组是“广”部字,另一组是其他部首的字,前提是学生已经提前学过了这些字,并知道

它们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看“广”部字的意思与什么有关,“厂”部的意思又与什么有

5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差异,如“府、库、庙、店”和“厓、雁、原、厉”两组字,

解释每个字的本义,学生会发现“广”主要与房屋有关,“厂”主要与山崖有关,其中的

主要差别在第二章中已经有过详细的阐释,在此不做赘述,一些“广”简化为“厂”的汉

字,教师也要拿出来单独加以说明。也可以通过追溯字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中差别,如

区分“疒”与“广”: 像一张竖着的床,人在生病时会躺在床上,所以“疒”就与人的

病痛有关,如“痛”;而“广”象形字像局部开放的房屋建筑,跟房屋有关,如“废”;

这样解释,学生就明白“广”和“疒”应该怎么用了。区分“广”与“宀”和“冖”:《说

文》解释“冖”为“覆也”,甲骨文字形为 ,像一块布向下覆盖东西的样子,凡是由

“冖”构成的字大多与覆盖之义有关,如“冠”“冢”等字;《说文》解释“宀”为“交

覆深屋也”,甲骨文字形像四周有墙的屋子,《说文》解释“广”为“象对剌高屋之形”,

甲骨文字形是 ,像依山崖而建的屋子。这样对比起来,“广”“冖”“宀”三个部件

的意义也就明了了,“冖”表示用一些东西覆盖其他事物的意思,“广”与“宀”都有表

示房屋的意思,但是“广”比较宽敞,一般不是供人居住的,或者是供人临时居住的,而

“宀”一般是供人居住的房屋,如“家”,还有一些是专门供皇室居住的,如“宫”。这

样解释下来,学生就会明白应该用哪个部件,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进行推理,从而降低

偏误。

其次是音近字、形近字混淆,同音偏误是不可忽视的一类偏误,两个汉字虽然形体上

差异很大,但是因为读音相似,很多留学生会分不清什么时候用哪个字,追究根源,还是

因为留学生对“广”部件的含义不够熟悉,比如“废”与“费”两个字,“废”属于“广”

部字,本义是倒塌的房屋,引申为废弃,“费”属于“贝”部,“贝”在古代表示钱财的

意思,“费”就表示花费钱财等物,了解了这些,学生就不会分不清“费”与“废”,再

比如“底”与“低”,“座”与“做”,这些混淆都是不了解字义造成,要减少此类偏误,

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广”在汉字中的表义作用。“底”本指山脚下的房屋,引申为事物的

底部,“座”是房屋中的供人休息的座位。只有通过形旁进而了解字义,才能减少这类偏

误的发生。

再者是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混淆,这类偏误不仅出现在使用汉字的国家中,如“广”

被写成“広”,也出现在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中,如“阝”会被误写为“B”。教师如果

教的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留学生,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功课,提前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偏

5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误;如果教的是综合班的学生,留学生来自各个国家,教师虽不能提前预测偏误,但是要

在学生出现偏误时及时加以纠正,遇到偏误率高且偏误类型相同的汉字,要及时分析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另外,一些“厂”部字是由“广”部字简化而来,如“厦”“厨”等字,这些字很容

易与本来就从“厂”的字发生混淆,第三章中已经解释了其区别,再加上这些汉字的数量

并不是很多,而且每一个汉字都有易于解释的含义,教师可以在讲完这些汉字之后,通过

游戏或者其他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汉字,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记住这些汉字的意义,

避免与“厂”部字发生混淆。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广”部字进行意义分类,一类是“广”部与房屋之义,

另一类是“广”部与房屋之义无关,在第一类中,还需要对“广”部字进行语义分类,按

照第二章中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房屋用途、房屋结构、房屋形态、屋内器具四大类,房

屋用途类可以解释为“什么用的房屋”,房屋结构类可以解释为“房屋的什么部分”,房

屋形态类可以解释为“什么样的房屋”,屋内器具可以解释为“房屋中的某样物品”。这

样可以带动学生从单个汉字学习到多个汉字学习,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

第二节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广”部字汉字教学设计
以下将以《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为例,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广”部字进行教学设

计。

一、课堂教学设计一
设计说明:在第一章中得出结论,对于“广”部字的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初级阶段的

教学中,所以此教学设计只针对《发展汉语》初级教材中的“店、底、广(廣)、厨、厅、

庭、床、座”八个字开展汉字教学活动,并根据第四章的偏误分析,对易出错的部件和笔

画进行重点讲解。

课型: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为汉字课专门讲授,也可以作为综合课结合具体的课文分散

讲解其中的例字。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来自非汉字圈国家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半年左右,这个阶段的

留学生大概已经掌握了 500 个左右的汉字,对于汉字的结构和一些简单的部件有了基本的

了解,可以默写出一些常用的汉字。

5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学重点:掌握部首“广”的意义及八个汉字的形音义,学会书写这八个汉字并理解

其意义,掌握这八个“广”部字常用的词语搭配并能够初步运用在句子中。

教学难点:了解“广”部字中“广”的表义作用,掌握“庭”“厨”“座”等字的结

构。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部件教学法、词汇教学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图 5-1

教师展示图片,向同学们解释左边是房屋的形状,右边是一个山崖的形状,让学生比

较此图和部首“广”的形体特点,学生会发现房屋之形与部首“广”的字形非常相似,然

后教师引导让学生猜一猜部首“广”代表的是什么意思,结合图片内容,学生不难猜出部

首“广”表示房屋之义。这时候,教师要进行总结,告诉学生大部分从属“广”部首的字

都跟房屋之义有关,让学生对“广”部的表义作用有初步的认知。

(二)汉字讲解

首先向学生展示“店”“底”“廣”三个字,先让学生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些汉字都有“广”字旁,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询问,这些汉字都与什么

有关,因为刚刚讲过“广”部的房屋之义,学生也不难猜出这些汉字与房屋有关。学生了

解了部首“广”的表义作用,教师就可以对这些汉字一一进行讲解。

1.店

(1)汉字释义

将“店”拆分为“广”和“占”两个部件,告诉学生“占”是“坫”的省写,表示供

摆放商品要用的坫台,问学生什么时候要把商品都摆在坫台上,当然是卖东西的时候,引

导学生,“广”表示房屋,“占”可以理解为卖东西,那由这两个部件组成的“店”表示

的就是卖东西的屋子,也就是店铺的意思,如“商店”“旅店”等。

5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汉字读音:拼音展示,领读记忆,提示学生“店”与“占”的读音有什么相同

和不同,可以通过“占”的读音来记忆“店”的读音。

(3)书写展示(笔画来源:笔画查询网站 https://bihua.bmcx.com/e5ba97__bihuachaxun/)

先展示“广”的写法:

再通过复习的方式展示“占”的写法:

最后展示“店”的写法::

在讲写法的时候,教师要在黑板上展示并且要注意放慢速度,一笔一笔的教,教师写

一笔,学生写一笔,在展示完“广”和“占”两个部件的写法后,要让学生先观察这两个

部件是怎么组合的,是“广”中包含着“占”,然后再整体的教授“店”字的写法。

老师教授完之后,放映“店”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再让学生书写两

遍,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书写错误,并加以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商店、饭店

图 5-2 图 5-3

老师展示图片,并将词语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图片分别代表什么词语,

图 5-2 表示商店的意思,图 5-3 表示饭店的意思,然后问学生,你经常去商店购物吗?你

经常去饭店吃饭吗?通过解释句义,引导学生回答。

图 5-2:我经常去商店购物。

我偶尔去商店购物。

图 5-3:我经常去饭店吃饭。

5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偶尔去饭店吃饭。

2.底

(1)汉字释义

将“底”拆分成“广”和“氐”两个部件,学生已经知道“广”表示房屋的意思,教

师只需要解释出“氐”的含义,“氐”表示下面的意思,“底”就表示下面的房屋,也可

以说是山脚下的房屋,“底”后来引申为物体的最下面的部分,比如“鞋底”“床底”。

(2)汉字读音

因为“底”的声旁“氐”使用频率并不高,所以该字可以直接通过拼音和领读教会学

生认读“底”字。

(3)书写展示

先展示“广”的写法:

再展示“氐”的写法:

最后展示“底”的写法:

采取这种先拆分后组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部件意识,在以后的汉字学习中如果

遇到相同的部件就能更快的掌握新字。“底”字中最后一笔是“丶”,在偏误分析中,很

多学生都将“丶”写成了短“一”,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并且提醒学生最

后一笔是“丶”。

放映“底”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

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鞋底,床底

图 5-4 图 5-5

5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知道“底”表示事物最下边的部分之后,“鞋底”就是鞋子最下边的部分,“床”

底就是床最下边的部分。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理解图片的含义,图 5-5 中床下的

物品可以直接用玩具来代指。通过提问,他的鞋底怎么了,床底有什么?让学生说出以下

句子:

图 5-4:他的鞋底破了一个洞。

图 5-5:床底有一个玩具。

解释了“店”和“底”两个字之后,把这两个字进行一下归纳,“店”表示卖东西的

屋子,“底”表示山脚下的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字都可以用什么样的屋子来解释,

然后让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廣”“府”“库”等表示房屋用途类的“广”部字。

3.广(廣)

(1)汉字释义

让同学们自己将“廣”字进行拆分,拆分出“广”和“黄”,告诉学生“黄”是“廣”

的音符,两字可以比较记忆。因为“廣”比较难写,就把它简化成了“广”,以后要按照

简化字“广”来写。同时,教师也要讲清楚汉字“广”和部首“广”的区别,虽然字形一

样,但是一个是汉字,可以单独使用,另一个是部首,只能跟别的部件组合才能成字。

(2)汉字读音

通过对比“广”与“黄”的读音,用“黄”的读音代替“广”的读音,通过教师领读、

学生领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书写展示:

“广”虽然字形简单,但是教师在示范的时候要强调笔画间的连接方式,防止学生出

现笔画连接上的偏误。

放映“广”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

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广场、广大

5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5-6

教师结合图片解释“广场”的含义,空间很大的场所;“广大”中“广”表示“大”

的意思,两个大加在一起就是很大、很多的意思。然后教师问学生,图片中有什么?广场

中有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图 5-6:广场上有花坛。

“广大”一般与词语连用组成四字词语,比如“广大人民”,教师可以将常用的且易

于理解的词语展示出来,领着大家朗读学习。

4.厨

先向学生展示出“厨、厕、厅”三个字,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共同点是什么,不难

发现,它们都有部件“厂”,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在汉字的演变中,一部分“广”部字

发生了简化,变成了含有“厂”部件的字,但是表示的含义还是部首“广”的含义,“厨、

厕、厅”就是这样的字。根据前边讲的“广”部字中房屋用类可以解释为做什么的房屋,

可以通过字源识字法帮助学生理解意义。

(1)汉字释义

引导学生看第一个篆文字形,外部的“广”表示房屋,里边是做饭的童子,让同学们

猜一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学生就可以借用前边的解释模板说出“厨”的意义,就是

做饭用的房屋,教师进一步总结出厨房这一词语。然后在简单介绍“厨”字的演变过程,

建立汉字动态发展的意识。

(2)汉字读音

“厨”的音符是“尌”,但“尌”字不常用,教师可以直接根据拼音教学即可。

(3)书写展示:

先展示“厂”部件的书写:

5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然后展示“豆”部件的书写:

再展示“寸”部件的写法:

最后展示“厨”字的写法:

教师示范的时候要提醒学生,部件“豆”在组成汉字的时候,最后一笔横要稍微向上

倾斜。而且要让学生观察“厨”的结构,“厂”下边包含着“豆”和“寸”,“豆”与“寸”

是左右结构的关系,而且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中间只有很小的空隙。

放映“厨”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

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厨房、厨师

图 5-7 图 5-8

通过图片展示和老师讲解让学生理解厨房和厨师的含义。

例句:图 5-7: 这个厨房特别漂亮。

图 5-8: 我的爸爸是一位厨师。

教师领读例句,然后让学生根据例句自己造出含有所学词语的句子。

5.厅

(1)汉字释义

6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导学生看甲骨文,在一个屋子里面,左边的部分是两张嘴,表示说话,右边的部分

是一个耳朵,表示听话,有人说话,有人听,这说明他们是在讨论事情,用来讨论事情的

房屋就叫做“厅”,后来甲骨文字体变成楷书字体,字形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觉得最开始

的楷书太难写了,于是用跟“厅”发音接近的“丁”字来代替里边的部分,就形成了现在

的“厅”字。

(2)汉字读音

“厅”的声旁是“丁”,“丁”字学生已经掌握其读音,可以告诉学生,“厅”与“丁”

韵调都相同,只有声母不同,可以让学生根据“丁”的读音识记“厅”字发音。

(3)书写展示

“厂”部件的书写:

“丁”部件的书写:

“厅”字的书写:

教师先示范,然后放映“厅”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

生的书写偏误进行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客厅(drawing room)

图 5-9

通过翻译法和图片展示法让学生了解“客厅”的含义,然后问学生“客厅里边有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句子。

6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例句:客厅里边有沙发/电视/空调。

6.庭

告诉学生,前边我们讲的都是房屋用途类的“广”部字。都可以用“做什么用的房屋”

来解释字义,但是中国的房屋建筑有许许多多的组成部分,大的房屋群可能是由一个个小

的房屋或院落构成,我们把这些大房屋的组成部分称为房屋的结构,可以用“房屋中的什

么部分”来解释汉字。然后向同学们展示四合院图片和苏州园林图片。

(1)汉字释义

图 5-10 图 5-11

简单介绍四合院和中国园林的历史文化,然后指出四合院中间的空地就叫做庭院,图

中中国园林的部分也叫做庭院。“庭”就可以解释为:房屋中院落的这一部分。因为很多

人家的房屋都有院子,所以用“家庭”来指一家人。

(2)汉字读音

“庭”虽然是形声字,但是声旁“廷”并不常用,教师可以直接教授“庭”的读音并

领读。

(3)书写展示

“广”部件的写法:

“廴”部件的写法:

“壬”部件的写法:

“庭”字的写法:

6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讲“庭”字的写法时,部件的组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广”与“廷”是左上包围

的组合方式,“廴”与“壬”是左下包围的组合方式,但是“庭”字整体上属于左上包围

的字,教师这里要画出结构图,让学生多多练习。

放映“庭”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

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家庭(family)

图 5-12

翻译法和图片展示法结合,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含义,用“家庭”来造句。

例句: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7.床

总结前两类“广”部字,并引出屋内器具类“广”部字,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了房屋

用途类的“广”部字和房屋结构类的“广”部字,也知道了他们可以用某一种句型来解释

字义,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屋内器具类的“广”部字,这类“广”部字可以用“房屋中的什

么”来解释。

(1)汉字释义

图 5-13

先展示“床”字的演变过程,然后放映图片,让学生比较观察,不难发现甲骨文中的

6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床实际上就是一张竖起来的床。接着向学生解释,因为古代的床一般都是由木头制作的,

所以后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木”字,最后演变成了“床”形,用我们刚刚学习的句型

来解释这个汉字,就是房屋里的木板,也就是“床”字。

(2)汉字读音

用拼音直接教授。

(3)书写展示:

“广”部件的写法:

“木”部件的写法:

“床”字的写法:

在偏误统计中,一部分留学生将“床”中的“丨”误写成“亅”,“广”误写成“厂”,

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着重提醒学生“床”的第五笔是“丨”,并要注意区分“广”“厂”

的不同。

放映“床”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

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病床

例句:小明生病了,躺在病床上。(教师领读两遍,让学生造句子。)

8.座

(1)汉字释义

“座”字可以拆分成“广”和“坐”两部分,让学生回顾“坐”是什么意思,然后引

导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句型说出“座”的意思,也就是“房屋中可以让人坐下的东西”。

然后展示图片,加深学生理解。

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5-14

(2)汉字读音

利用“坐”的读音帮助学生记忆“座”的读音,两字读音一样。

(3)书写展示

“广”部件的写法:

“人”部件的写法:

“土”部件的写法:

“坐”的写法:

“座”字的写法:

“座”字结构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结构上,让学生反复练习,另外

也要防止学生发生音近字误用,注意区分“座”和“坐”两字,告诉学生“座”是屋里的

座位,属于名词,“坐”是动词,以此减少混淆。

放映“座”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

纠正。

组词:座位

例句:请你帮我去图书馆占个座位。

(三)复习汉字

1.复习读音

6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首先,将汉字和汉字拼音分为两组,进行连线搭配,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再进行讲

解和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通过老师领读、学生领读、小组之间互读和自由朗读等

多种方式进行汉字读音复习。最后,朗读生词,并通过抽查的方式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在复习完所有汉字和词语的读音之后,教师应该再领读两遍,深化学生记忆。

2.复习书写

将学过的汉字顺序打乱,老师说出读音或汉字的意思,挑几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出对

应的汉字,其他同学在下边书写。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笔画和笔顺

是否正确。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看黑板上的书写是否正确,书写错误

的要及时加以纠正,对于偏误率比较高的汉字,应该针对偏误原因采取多种方法再次进行

讲解,对于笔画变形、部件变形偏误,教师要针对笔画与部件让学生再次进行练习。

所有汉字书写复习完后,应该让学生每个汉字再写两遍加深印象。

3.复习结构

教师可以针对汉字结构发明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课堂参

与度。教师可以将学过的汉字部件进行拆分并制成卡片,并混合上“厂”“宀”“冖”等

易混淆的部件,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教师说出汉字的读音或者汉字的意思,让学

生拼出对应的汉字,每拼对一个汉字加一分,对拼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拼错的同学也要

先肯定再纠正,最后统计分数宣布结果,对表现最佳的小组进行奖励。根据第四章的偏误

分析,学生很有可能将“广”“厂”等部件混淆,所以教师应该进行拓展教学,主要讲部

件之间的区别。

(四)拓展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混淆的情况,选择进行区分的部件。

1.“广”与“厂”的区分

厂 广

教师解释这两幅图片,虽然两幅图上都有可供居住的栖身之所,但是“厂”更强调岩

石悬崖之义,“广”更强调房屋之义,一般有“厂”的字都与岩石有关,有“广”的字与

房屋有关。这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区分简化的“广”,也就是“厂”形,与现在讲的“厂”

6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区别。因为简化的“广”常用字中出现的也不多,教师可以将这些字整合在一起,让学

生集体记忆,告诉他们这些汉字的“厂”形是“广”部的简化,其他包含“厂”的字都是

从“厂”部的字。

2.“广”与“宀”“冖”的区别

因为学生学习的汉字有限,不能将不同部首进行分类,让学生自主发现其区别是非常

困难的,且这些区别用图片展示也很难发现,所以教师应直接向学生说明,“广”所表示

的房屋一般不供人居住或是临时居住的,“宀”表示的房屋是供人居住的,有时是供皇宫

贵族的上层人士居住,“冖”表示像布一样覆盖的意思。这样解释,学生就能够理解其中

的差别。

(五)课堂总结

“每个汉字背后都蕴藏着有趣的中国文化,我们今天总共学了 8 个“广”部字,有“广”

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有关,可以是房屋用途,也可以是房屋结构,还可以是屋内器具。我们

不仅知道这些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还知道它们的本义是什么。另外,我们还区别了“广”

和“厂”“宀”“冖”之间的区别。大家今天的表现都特别好,但是要想真正学会汉字,

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同学们下去之后一定要勤加练习才可以。”

(六)课后作业

1.将今天学习的汉字写五遍,词语写两遍。

2.学习的例句熟读。

教学分析:

根据第二章的数据统计和第四章的偏误分析,以上汉字是比较容易出现部件变形和部

件混用等偏误,为减少这些偏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了以下处理:首先解释“广”部件

的来源和意义及写法,减少“广”部字中由于笔画变形出现的偏误;其次,在讲授新课的

过程中,不同的汉字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对“店、底、廣(广)”等字采用部件教学法,

对“厨”“厅”等字采用溯源识字法,所有的汉字都是先讲部件书写,再讲汉字书写,在

所有汉字学完之后,进行拼字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最后,用部件对比法区别

不同部件之间的差异,避免混用现象。

二、课堂教学设计二
设计说明:此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的“广”部字,与教学

6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设计一不同的是:教学设计一中的“广”部字在造字之初就是以“广”为部首的字,意义

多与房屋有关;这一教学设计中的“广”部字多是后起的“广”部字,因为部首确立原则

的变化,发展成以“广”为部首的字,意义多与房屋之义无关。本设计主要针对“度、康、

应、庆”4 个汉字。

课型: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为汉字课专门讲授,也可以作为综合课结合具体的课文分散

讲解其中的例字。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来自非汉字圈国家的留学生,学习汉语 6—12 个月,这个阶段

的留学生大概已经已经掌握了 800 多个汉字,基本了解用于提示字义的多个部件,一些部

件容易混淆。

教学重点:掌握 4 个“广”部字的形音义,学会“广”部字常见的词语搭配。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汉字的结构和含义。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过“广”部字,大家还记得“广”部字的含义多与什么有关

吗?对了,与房屋有关。我们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汉字的读音和写法吧。”

PPT 展示“店、底、广(廣)、厨、厅、庭、床、座”八个汉字,教师带领复习。

“老师之前也说过,汉字是在不断变化的,汉字的这些变化不仅是形体上的,有的甚

至连部首都发生了变化,这些汉字本来的部首不是“广”,后来却变成了“广”部字。它

们都是冒牌的“广”部字,意义也与房屋之义无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冒牌的“广”

部字。”

(二)讲解汉字

1.度

(1)汉字释义

“度”可以拆分成“ ”和“又”,甲骨文写作 ,表示用手拿着一个东西测量,

后来引申为计量某种事物的标准,如“温度”“长度”等。

(2)汉字读音

6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说“ ”是“庶”的省形,“庶”是“度”的音符,但是“庶”并不在常用汉字之

中,教师可以直接拼音教学并领读即可。

(3)书写展示

“广”部件的书写:

“廿”部件的书写:

“又”部件的书写:

“度”字的书写:

根据第四章的统计,“廿”部件是偏误率比较高的部件之一,在讲“廿”部件的写法

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格外注意“廿”的写法,最后三笔分别是“丨”“丨”“一”,要

求学生按笔画来写,避免出现笔画拈连或部件变形的偏误。

放映“度”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

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温度(temperature),长度(length)

例句:今天温度比较低。

这些竹竿的长度是 4 米。

图 5-15 图 5-16

图 5-15:今天的树叶上都结了冰,说明今天的温度很低。

图 5-16:这些竹竿是不是特别长,大家知道它们的长度是多少吗?老师知道,这些竹

6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竿的长度是 4 米。

2.康

(1)汉字释义

篆文字形表示两只手拿着簸箕筛米的形象,在古时候人们有米就表示安康富庶,所以

“康”有幸福安康的意思,上边筛米的工具逐渐演变成“广”形。

(2)汉字读音

拼音讲解,老师领读。

(3)书写展示

“广”部件的书写:

“隶”部件的书写:

“康”字的书写:

“康”字笔画较多,教师要放慢速度在黑板上演示,教师写一笔让学生跟着写一笔,

并提示注意“康”字的结构,然后放映“康”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书写偏误进行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健康(health)

例句:保持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图 5-17

老师每天早上都会跑步,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保持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7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应

(1)汉字释义

引导学生看篆文或者繁体字,其下边是一个心形,表示与人的心理有关,上半部分表

示这个汉字的读音,整个汉字表示心里边认为如此,也就是应该的意思。左半部分和上部

演化成“广”的形状,中间的部分因为草书楷化的缘故也发生变化,最后成为“应”字形。

(2)汉字读音

拼音讲解,老师领读。

(3)书写展示

“应”字的书写:

教师演示完之后,放映“应”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

生的书写偏误进行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应该(should)

图 5-18

例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4.庆

(1)汉字释义

在解释“庆”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繁体字进行解读,使用简体字进行书写教学,但

7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要注意讲清繁简转化的原因。“慶”的中间是一个“心”,表示与人的心理有关,上半

部分是“鹿”字的省形,古代人们常用鹿皮包裹贺礼,整字“慶”表示祝贺、庆祝的意思,

后引申为值得庆祝的事,如“国庆”。现在的简化字“庆”是繁体字草书楷化形成的。

(2)汉字读音

拼音讲解,老师领读。

(2)书写展示:

教师演示完之后,放映“庆”字笔顺的动图,让学生书写两遍进行练习,教师针对学

生的书写偏误进行纠正。

(4)词语搭配

组词:庆祝(celebrate)

例句:10 月 1 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图 5-19

1949 年 10 月 1 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所以以后的每一个 10 月 1 日都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三)复习汉字

1.复习读音

教师先领读本节课学习的汉字,然后请学生领读,采用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等多

种方式复习读音。

学生读完之后,进行检测。第一轮检测教师任指一个汉字,学生快速说出汉字的读音

和意思,并组词。第二轮检测可以分小组比赛,每两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后选出表现

最佳的小组,在这两个小组参与比赛的时候,请别的小组做裁判,判断回答的是否正确,

对于错误率比较高的汉字,教师应当针对错误原因进行讲解。

7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复习书写

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两遍本节课已学的汉字,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来回

巡视,观察学生的书写情况,如果学生书写情况良好,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检测环节,如果

大部分学生书写出现问题,教师要再播放书写动画或者再次演示,让学生仿写。

学生写完之后,进行检测。第一轮教师将学过的汉字打乱,说出读音或者汉字的意思,

让学生在下边书写,写完之后同桌或小组之间进行互改,对书写全对的同学进行表扬。第

二轮将汉字都擦掉,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教师说出读音或意思,学生默写,最后看哪个小

组写对的汉字最多。

3.复习结构

将学过的汉字进行部件拆分,拆分原则是据理拆分,中间可以加上易混淆部件,如“厂”

部件。教师说出汉字,让学生举手进行抢答,第一个抢答的同学来到黑板上进行部件拼合,

其他同学判断拼合的是否正确,最后统计出抢答最积极和正确率最好的两位同学,给予肯

定,对参与度不高的同学也要加以关注,看他们是因为知识掌握的不够还是自身性格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四)拓展教学

在拼合部件的游戏中,学生很有可能将“厂”当成“广”来拼合,但是本节课的“广”

部字与房屋意义无关,不能采用教学设计一中的方法进行区分,教师可以动画展示汉字的

形态变化,哪些汉字通过简化成为“广”部字,“广”部件又是怎么来的。比如“应”中

的“广”部件是繁体字的上部和左半部分草书楷化而来,教师就可以适当普及一些草书以

及汉字简化的知识,让学生加深该字中“广”部件的印象,就能减少混淆。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每个汉字都像是一副会说话的图画,用自身的字形表示它的含义。我们今

天学习了六个汉字,知道了它们的读音、写法和表达的意义,了解了汉字和部件的演变,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汉字的了解又深入了一点。只要我们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勤

加练习,汉字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难。”

(六)布置作业

1.将今天学习的汉字写五遍,词语写两遍。

2.学习的例句熟读。

7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学分析:导入简单形象地说明“广”部字演变中的变化,让学生对本节学习的“广”

部字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根据第二章的数据统计可知,“广”部字教学应注重甲乙等级

的教学,结合第四章的偏误分析,本教学设计选择了以上四个汉字举例分析。本节课教授

的四个“广”部字出现的主要偏误类型是部件变形、部件混用和别字错误。为了减少类似

的偏误,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做了如下处理:首先在上新课之前回顾之前学习的“广”部字,

带领学生回顾“广”部件的写法,减少“广”部件的书写偏误。对于易变形的部件“廿”,

要重点介绍其写法,并让学生练习;其次,针对不同的汉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度、

康”两字采用溯源识字法,“应、庆”采用溯源识字与繁体字解读相结合的方法;此外,

复习汉字的方式多样化,旨在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的部件意识和结构意识。

以上内容综合了前边二、三、四章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启示,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字

源识字、造字法入手识字、部件教学、文化导入、整理归纳,并对《发展汉语》初级教材

中的两类“广”部字分别做出教学设计。

7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结语
本文以《说文解字》的“广”部字为依据,分析统计了《大纲》与《发展汉语》综合

教材中的“广”部字,探讨“广”部件的形成过程,“广”部字的来源、演变、简化方式

等,并选取了“厢、庭、庙、廊”等字进行文化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收集到的语

料进行偏误归类和分析,以构形理论、汉字认知理论等为理论支撑提出教学建议。

对外汉字教学工作开展以来,教学建议多集中在宏观教学建议方面,很少有集中在某

一部件字的微观教学中,文章以“广”部字为研究对象,将汉字的本体研究运用到对外汉

字教学中来,对 HSK 语料库中的语料和在本校中搜集到的第一手语料进行偏误分析,结合

相应的教学理论,针对“广”部字进行教学设计。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文章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搜集和统计语料方面,因为

调查范围有限,也许不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出“广”部字的偏误情况,有待更深入的调查;

在教学设计中,可能会存在理想化倾向,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在整篇文章的表达方面

还存在欠缺。虽然本文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在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增加了本人对汉字形、

音、义、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希望本文能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略尽微薄之力。

7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
[1] 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03).
[2] 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
学学报),2004(04).
[3] 范可育.从外国学生书写汉字的错误看汉字字形特点和汉字教学[J].语文建设,1993
(04).
[4] 冮明鸣,汪江,姜涛.汉字与建筑——从“廊”字解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廊[J].工业建
筑,2016,46(02).
[5]黄天树.释殷墟甲骨文中的“鹰”字[J].中国文化研究,2008(03).
[6]何茂活.《汉语大字典·广部》疑难字考释[J].贺州学院学报,2017.
[7]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 6 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陆燕婷.《说文解字》广部字的文化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4).
[9]罗祖文.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J].山东社会科学,2012(04).
[10]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04).
[11]鹿士义.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2(03).
[12]李胤元.浅谈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及教学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36(04).
[13]孙昕.基于历时语料库的“度”字义项演变探微[J].汉字文化,2020(09).
[14] 王 尔 康 . 试 论 现 代 汉 字 的 结 构 及 其 简 化 规 律 [J].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1961(2).
[15]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拆分[J].语文建设,1997(03).
[16]万业馨.文字学视野中的部件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01).
[17]王少宇.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布局折射的封建礼制管理思想[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5(02).
[18]王少宇.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布局折射的封建礼制管理思想[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5,17(2).
[19]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02).
[20]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
[21]于文霞.《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失收的“厂”部与“广”部成组异体字[J].中
国文字研究,2006(00).
[22]严烨.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之部件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10(04).
[23]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05).
[24]赵雅思,岳静.对外汉语教学中部件教学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5]之其.大庇天下的“广”——部首疑义解析之五[J].咬文嚼字,1998(10).
[26]郑振峰.“六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兼评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理论[J].湖北师范
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27]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时论记录摘要[J].中国语文.1953(12).
[28]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0(02).
[29]赵庸.《汉语大字典·广部》指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著作
[30]崔豹著.古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1]曹宪音,张揖撰.广雅[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陈冬冬校注.《春秋公羊传》通释[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33]曹先擢,苏培成.汉字源流精解字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4]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 第 2 册[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35]葛本仪主编;王玉新著.汉字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36] 郝懿行,王念孙,钱绎,王先谦等著.尔雅·广雅·方言·释名 清疏四种合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7](汉)刘熙撰.释名[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38](汉)何休撰.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卷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2.
[3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0]贺友龄著.汉字与文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41]黄天树著.黄天树古文字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42]胡文华著.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3]黄天树著.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4]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上 增订 5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5]韩鉴堂编著;韩鉴堂,韩宇插图.汉字文化图说 with illustrations by pictures[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6](晋)郭璞注.尔雅[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47](晋)郭璞注;王世伟校点.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8]刘志基著.汉字文化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9]李土生著.汉字与汉字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0]李香平著.汉字理论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51]彭聃龄,张必隐著.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2](清)郑珍撰.说文新附考六卷;说文逸字二卷附録一卷[M].
[53]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4](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5]全上古三秦汉三国六朝文 第 2 册 后汉[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56](宋) 陈彭年等撰.广韵[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7](唐)杜佑著. 通典 中[M]. 长沙:岳麓书社, 1995.11.
[58]田忠侠著.辞源通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59]吴丽君,汤云航著.汉字文化导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60]王玉新著.汉字部首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61]王平,刘元春,李建廷. 《宋本玉篇》标点整理本 附分类检索[M]. 2017.
[62]吴润仪著.汉字部件解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7.
[63]王琪著.汉字文化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64]王宁著.汉字构形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5]《现代汉语字典》编委会编.现代汉语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
[66]叶昌元著.字理——汉字部件通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67](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68]玉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
[69](清)张廷玉等奉敕著.明史[M].1956.
[70]郑珍记.说文新附考 1-2 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1]周林英主编.古汉语词典[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0.
[72](中国/西汉)司马迁著.史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73](民国)张恂子著. 隋朝宫廷秘史 经典珍藏版[M]. 2008.
7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4]赵桂新,马莲著.汉字的文化底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学位论文
[75]黄玉洁. 汉语“辶”旁字对外教学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7.
[76]胡娟. “心”部件字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7]胡勤.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
[78]景木.“又”部字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79]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
[80]刘艳华.《说文解字》建筑词的文化阐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81]李丽. 现代汉字部件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2.
[82]马雪云.“庸”的词义引申与文化内涵[D].南京师范大学.2014.
[83]沙源鑫. “人”部字字形演变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广州大学,2017.
[84]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的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
[85]王建军.《说文解字》宫室类名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86]温楚君. “日”构件字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17.
[87]王少苇. 宀部字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88]张夏.汉字构形理论与汉字教学[D].西北大学,2005.
[89]张韶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部件研究[D].扬州大学,2008.
[90]翟中秀.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居住”义类字研究[D].山西大学,2016.

7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时光荏苒,海棠芳香依旧,林荫路旁的蔷薇还未开,我们却要挥手告别美丽的山东师

大,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回顾过去的两年时间,我度过了一段充实美好的时光。在此

毕业之际,真诚的向各位老师同学及养育我的父母表示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何会老师。何老师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在这两年期间,

何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从论文选题到论文定稿,老师一直给予我

耐心的指导,书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因为涉及到文献综述,而自己对做文献综述并不是很

了解,何老师不辞辛劳一遍遍帮我修改,告诉我做文献综述的要领,在老师的帮助下,终

于摆脱了“列菜单”式的文献综述,做出了符合规范的文献综述。撰写论文期间,大到整

篇文章的内容,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何老师都非常细致的帮我标示出来,给予我中肯的建

议。整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何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我要特别真诚的跟何老师说一句:

谢谢您!

其次,我要感谢其他各位老师——李海英老师,邵燕梅老师,沈基松老师,王红娟老

师,潘国美老师。在开题期间和预答辩期间都给我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在论文的第四章节,

自己写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够清晰,但是又找不出原因,是各位老师帮我找出原因,并提

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使我的论文得以完成。

然后,我要感谢我的室友。各位室友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给了我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符号输入和论文格式方面遇到问题时,及时给我帮助。

此外,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养育了我,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学业,做我坚强的后

盾。很多同龄人都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甚至已经成家立业,我的父母没有给我任何压力,

鼓励我认真读书,努力学习。

最后,由衷的感谢参与论文审阅和答辩的各位老师,感谢您们提出的宝贵意见。

7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