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基礎閱讀工作紙 中二單元二使用


學習習重
重點點

一、認識定點描寫的方法
觀察景物、描寫景物時的立足點,稱為觀察點。有些文章的觀察點是固定的,
表示作者站定某個地點,沒有移動,只按視線的轉移來觀察或描寫眼前的景物。
這種固定觀察點的描寫,稱為定點描寫。

二、認識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方法
描寫可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兩種。直接描寫,指直接描繪事物或景物的形
態和特徵,也稱作正面描寫。間接描寫,又稱為側面描寫,指非直接地描寫事
物,而是通過描繪其他事物,間接地把描寫對象烘托出來,使對象更明顯突出。

三、學習比喻描寫的表現手法
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來描寫景物,使景物躍然紙上。比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
似之處,作出聯想,把事物寫得更具體、更生動。

四、學習多感觀描寫的方法
在描寫景物時,我們可以利用感官描寫。感官描寫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
覺及觸覺。並不是每一種事物都能運用五種感官來觀察的,通常只會運用五種
感官中的兩種或三種。

五、認識步移法
描寫景物時,必須按照一定的次序。如同繪畫一樣,在一幅畫紙上,你到底要
先畫哪些景物?是先畫遠山?還是先畫流水?無論先畫甚麼景物,總要順著某
個先後次序,合理、妥善地處理畫面,才不會出現前後矛盾或畫面零亂的情況。
常見的寫景順序有以遊覽先後為序,以視線的推移為序,以時間的變換為序及
以景物的分類為序等。

六、認識多角度描寫的方法
觀看或拍攝景物可有不同的角度,例如仰望、俯瞰、平視、遠眺和近看等等。
描寫景物,猶如拍風景照,亦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描寫。

七、學習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的方法
自然界有動的事物,如水行雲;也有靜的事物,如崇山峻嶺。描寫自然景物,
也可分為動態與靜態描寫。靜態描寫是指描寫景物在靜止時的狀態。運用靜態
描寫,較能精細刻畫,以突出事物的特徵。動態描寫是指描寫景物在變化中的
狀態,有生動而傳神的效果。

《初中中國語文》 15 ©2008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基礎閱讀工作紙 中二單元二使用

學生姓名: ( ) 班別: 日期:

荷塘月色

一、 認識定點描寫的方法
1. 下面哪一個是作者描寫荷塘月色時的主要觀察點?
A. 院子裏

B. 馬路上

C. 荷塘上面

D. 荷塘旁邊

2. 下面哪一項是對本文描寫方法的敘述?
A. 觀察點不動,景物在動。

B. 觀察點不動,作者視線轉移,景物也在變換。

C. 觀察點在轉移,但景物卻不動。

D. 觀察點在轉移,景物隨著觀點的移動而變換。

3. 作者是怎樣安排景物描寫順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中國語文》 16 ©2008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基礎閱讀工作紙 中二單元二使用

二、認識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方法
閱讀本文第 5 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1. 這段文字在對月色的描寫上很有特色,試分別列出一個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下面表格中填寫句子的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對象。

句 子 直接描寫對象 間接描寫對象

(1)葉子與花也有一絲顫動,像閃電

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2)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

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3)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

像是畫在荷葉上。

三、學習比喻描寫的表現手法
1. 下面哪些句子運用了比喻描寫的手法?在適當的方格內加✓。

□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 那些白色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 池塘中的荷花,有嬝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 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初中中國語文》 17 ©2008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基礎閱讀工作紙 中二單元二使用

2. 承上題,試分別指出這些比喻句的本體和喻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學習多感官描寫的方法
1.下面的句子分別運用了哪種感官描寫?用線把它們連起來。

視覺
(1)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

低低都是樹。
聽覺
(2)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

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嗅覺
(3)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
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
是田田的葉子。
味覺
渺茫的歌声似的
(4) 這時候最熱鬧的,要算樹上的

蟬聲與水裏的蛙聲。

2.「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
曲」,試分析這句的感官描寫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中國語文》 18 ©2008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基礎閱讀工作紙 中二單元二使用

答案
單元二 荷塘月色

一、

1. D
2. B
3.

作者以定點觀察,僅以視線的轉移來觀察描寫眼前景物。先寫荷塘中的荷葉,又隨

視線自然轉到對荷花和流水的描寫;接著寫如水的月光,寫到荷塘中的美妙月色;

最後隨視線移動,寫到荷塘周圍的楊柳,從另一角度渲染月色。

二、

1.

直接描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間接描寫: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照著輕紗的夢。

2.
句子 直接描寫對象 間接描寫對象
(1)
葉子與花 葉子底下的流水

(2)
灌木 月光

(3)
楊柳(的倩影) 月光

三、

《初中中國語文》 19 ©2008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基礎閱讀工作紙 中二單元二使用

1. 那些白色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 B 句的本體是荷花,喻體是明珠。D 句的本體是路燈光,喻體是渴睡人的眼。

四、

1. (1) 視覺

(2) 嗅覺

(3) 視覺

(4) 聽覺

2. 本句中的「光和影」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見,屬視覺形象;而「旋律」是音樂的

特質,與「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聽覺印象。光和影的疏密起

伏和輕重濃淡,就如與梵婀玲演奏名曲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輕重緩急的節奏,都是起

伏有致,令人感覺和諧,於是作者運用這種聽覺感受,來比喻視覺上的感受。

《初中中國語文》 20 ©2008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