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_ 中四文學 《雜詩》 頁 1

《雜 詩》
一. 作者:___________

1. 生平簡介:
2. 作品特色
A.前期詩歌──宴遊詩
詠懷詩(建功立業的理想)
反映現實的詩
B.後期詩歌──哀傷、憤慨、恐懼
不得建功立業的苦悶
遊仙詩
反映現實(關心人民疾苦)
3. 文學地位
1. 曹植上承樂府民歌,下啟太康詩風,影響唐代詩人。
2. 開拓五言詩境界,富寫實精神,或豪邁,或悲涼,文字精鍊諧協,才高八斗,作品
波瀾壯闊(骨氣奇高,詞采華茂。譽為「風骨」),為建安諸家之冠冕。
3. 其賦承接屈原、宋玉的風格,辭藻清麗,情意悠遠。
4. 其散文造辭工麗,內容深遠而有見地。

二. 解題:
1. 雜詩六首:編錄於《文選》
2. 六首無關連,為不同時之作。可以「其一」,「其二」……稱之。或以詩之第一 句為稱
呼。
3. 此首為雜詩其五《僕夫早嚴駕》。

三. 語譯
我的僕人早早已將我的車駕準備好,我將要遠行了。我要往哪裡呢?我要出征吳國--吳國
是我的仇敵啊。我騎馬馳騁萬里,向東吳進發,相比之下,東歸鄄城的路又怎值得走呢?
我聽著長江激越的風聲,看著淮水、泗水的急流--我真想渡過這些急流啊﹗可是,哪有
船隻呢﹗(權柄並不在我手上啊﹗)閒居一隅,不是我的志向,我甘願為國家的憂患而赴
湯蹈火。

四. 內容分析:
1. 眼前實況:由「僕夫早嚴駕」至「吳國為我仇」。
(1)「吾行將遠遊」一句中「遠遊」有雙重的意思:
-現實中的遠遊:
趕車的僕人備好車馬,曹植要_________________
返回___________,回到禁錮他身心的地方。
-理想中的遠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_ 中四文學 《雜詩》 頁 2
曹植欲南下到遠方去___________。當時三分天下,南方
的蜀、吳正是魏國統一天下的絆腳石,曹植很想早日消滅吳和蜀,尤
其是勢力較強大的吳國,所以他說「___________」。
(2)曹植離開京師的原因:
曹植到______(洛陽)朝見君主,因____________指令他
返回塊封地,於是便離京東歸封國。
(3)曹植離開京師的心情:
曹植願為國出力,不願_________,卻被逼返回封地,內心充滿__
_______、_________的悲憤不平之情。

2. 抒發理想:由「將馳萬里塗」至「淮泗馳急流」。

(1) 曹植想率軍征東吳:
-「萬里塗」:代表_________________。
-「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長江、淮水、泗水都是南征東吳必經之地。
曹植不怕在路途中遇上山川險阻,具為國效力的雄心壯志。
(2) 曹植認為「東路」不值得走:
-「東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東路安足由」是由於作者「將騁萬里塗」,欲為國效力,征伐___
(3) 曹植把____________兩件事作比較,從而作出選擇,兩者在詩人心
中的地位,孰輕孰重,也就顯而易見,而詩人為國效力的雄心壯志,也就顯露無
遺了。

3. 返回現實:由「願欲一輕濟」至「甘心赴國憂」

(1) 曹植面對的困境:
曹植希望一展抱負,為國_________,但苦無_____,報國無門。
(2) 曹植感慨未能實現理想:
曹植不怕遠征東吳要涉險(經過長江、淮水、泗水),但可惜「無舟渡江」,欲行不得
這反映了他的實況──他無權柄,無人重用、支持,不能實現理想。
(3) 曹植的心情:__________。
(4) 曹植直抒志向:「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曹植朝節後,不是_____________,卻要返回封地。他不能為國
效力,感到投閒置散,與_________相違,所以內心十分不滿。
-他重申寧可____________________,不願投閒置散。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_ 中四文學 《雜詩》 頁 3
五.《雜詩》內容重點

寫作背景 1 黃初四年(公元二二三年),曹植封雍丘王,五月到京師
洛陽朝覲,七月回藩。本詩即作於回藩途中。
2 曹植想到自己要閒居雍丘,不能遠征東吳,本詩正抒發
這種赴敵有心的壯志和報國無門的悲痛
清晨出發遠遊 1 清晨僕人已準備好車駕,準備出發遠行。 壯志難酬的
2 現實:將要前往形同牢囚的封地雍丘 鬱悶
(詩人心中不願奔赴的地方)
3 理想:想遠征東吳這個仇敵。
想像自己騎馬馳騁萬里,並向東吳進發。
遐想江介風雲 作者想像征吳水路的景況--江流上風聲淒厲,淮、泗水流 憂國情切
急促奔騰。(征吳的路途崎嶇艱苦)
慨嘆報國無門 1 詩人想渡過這些急流,但是沒有船隻可助他渡江。 心情悲憤無
2 詩人希望一展抱負,為國建功立業,但權柄不在自己手 奈
中,使他壯志難酬,報國無門,正如想渡過長江、淮、
泗,但沒有船隻一樣。
坦言志向 1. 作者詩末抒發了甘赴國憂的愛國熱忱。直接道出「閒 遭投閒置
居」即東歸封國,並非自己的心願;遠征東吳,為國解 散,感到不
憂,才是自己的理想。 滿
2.最終不能擺脫困境,他最後仍要東歸藩國,投閒置散,
不能報國,表示與平素志向相違。

六. 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文體特色:
1. 五言古詩
2. 十二句,隔句押韻(偶句押:遊、仇、由、流、舟、憂)。

八. 技巧特色:
1. 抒情真摯坦率
直接抒情:詩人直接道出「閒居」即東歸封國,並非自己的心願;遠征東吳,為國解憂,
才是自己的理想。直接抒情能顯出作者情真意切,感染讀者。
借江景抒懷:作者以征吳水路的景況—江流上風聲淒厲,淮、泗水流急促奔騰,暗喻征
吳的路途崎嶇艱苦,從而抒發不畏艱險,誓要報國的豪情。
2. 結構嚴謹
a. 句式整齊,內容三部分互相關連──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_ 中四文學 《雜詩》 頁 4
b. 現實與理想交織──
c. 首尾呼應──
3. 運用對比
寫出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對比,如「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便是寫出自己理想為「赴
國憂」的慷慨之音,但現實卻要自己在藩國閑居。
4. 語言質樸明朗而不失精煉:
a.句子淺白:
b.善用修辭:
(1)頂真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句最後的「遠遊」兩字,也是第二句的開始。
(2)設問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明知故問,引發下文,點出自己心中的意思和強烈
的感情。
(3)反問句──「_______________」
「安足遊」即「不足遊」,從反面提問,表示否定的意思和強烈的
感情。
(4)借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輕濟比喻為國建功/伸展抱負/渴望報國/率軍征吳
用方舟比喻權力/軍權/兄弟同心
(5)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
運用想象力描述了長江一帶風聲淒厲,淮水、泗水浩蕩奔流的景
色,具體生動,彷彿如在眼前。

(6)對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會考題目
1. 93CE
就曹植《雜詩(僕夫早嚴駕)》,回答以下問題:
(1) 說明曹植離開京師的原因和心情。(4 分)
(2) 試舉出詩中所用的三種修辭技巧。(8 分)

2. 95CE
就曹植《雜詩(僕夫早嚴駕)》,回答以下問題:
(1) 曹植藉末二句道出作者心意。試引錄原句,略加闡釋。(4 分)
(2) 首四句「僕夫早嚴駕,吾行將遠遊。遠遊欲何之?吳國為我仇」中,作者用了哪兩種修
辭手法?試簡略說明。(4 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_ 中四文學 《雜詩》 頁 5
(3) 簡述曹植的文學地位。(4 分)

3. 99CE
就曹植《雜詩(僕夫早嚴駕)》,回答以下問題:
(1)「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一句中,「輕濟」 、
「方舟」比喻什麼?(2 分)這句寫出作者面
對什麼困境?(2 分)他面對困境時的心情怎樣?(1 分)他能夠擺脫困境嗎?試加以說明。
(2 分)
(2) 「閑居非吾願,甘心赴國憂」一句中可見,作者對國家抒發了什麼情意?(1 分)試加強
分析這句所用的抒情技巧及其效果。(3 分)

4. 02CE
根據曹值《雜詩》(僕夫早嚴駕)、李商隱《蟬》和周邦彥《瑣窗寒》,回答下列各問:
(1) 分別指出《蟬》、《瑣窗寒》的體裁。(2 分)
(2) 分析下列三節引文的抒情手法(6 分),並說明何者最直接。(2 分)
甲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雜詩》
乙 薄宦梗猶汎,故園蕪已平。 《蟬》
丙 想東園、桃李自春,小脣秀靨今在否? 《瑣窗寒》
(3) 《雜詩》借景抒懷、《蟬》借蟬自喻、《瑣窗寒》借酒抒情,試逐一分析。(9 分)
(4) 就《雜詩》、《蟬》兩篇內容所見,哪一位作者的遭遇較可憐?試抒己見。(3 分)

5.04CE
一、 試據曹植《雜詩》、李商隱《蟬》、李煜《破陣子》,回答下列各問:
(1) 曹植和李商隱為何不能展抱負?又李煜為什麼會令國家滅亡?(6 分)
(2) 曹植和李煜的遭遇,哪位較值得同情?試談談你的看法。(3 分)
(3) 細閱下表,然後把至項的答案寫在答題簿上。 (4 分)

《雜詩》 《蟬》 《破陣子》


章法 不分章 分四聯 
句式 每句五言 每句五言 
對仗   不限對仗

(4) 下列三節引文,分別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以抒述作者的情懷?試分別析述。(9 分)
甲 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 《雜詩》
乙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
丙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 《破陣子》

6. 05CE
(1) 下列三位作者,任擇其一,簡述其文學地位﹕(4 分)
曹植 王維 周邦彥
(2) 曹植《雜詩》首四句、周邦彥《瑣窗寒》下片,兩位作者各有什麼想像﹖(3 分) 引發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_ 中四文學 《雜詩》 頁 6
些想像的原因分別是什麼﹖(4 分) 又根據全詩,曹植怎樣才可以使想像成真﹖(2
分)
(3) 甲 月出驚出鳥,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
乙 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 《瑣窗寒》
1. 透過所寫景物,甲節凸顯空山的寂靜,乙節反映作者的愁懷,試就所用手法加以
分析。 (6 分)
2. 假如將甲節「時鳴春澗中」的「時」字改為「長」字,是否更能配合作者的心境﹖試
抒己見。 (3 分)

文學史常識:《建安文學》

一、建安文學興盛的原因:
1 社會動亂
漢末政治動蕩,戚宦爭權,黨錮之禍,州牧割據,連年戰爭,民生困苦,給文人提
供了創作題材,藉文作品反映社會實況及個人遭遇。

2.儒學衰微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_ 中四文學 《雜詩》 頁 7
由於政治混亂,國家體制崩壞,士人思想解放,人們對禮教產生懷疑,相信佛道思
想,擺脫儒家經學的束縛,擴濶了創作的空間,有助文學發展。

3.曹氏父子的倡導
建安末年,曹氏掌握政治大權,他們雅好文學,於是形成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的文學
集團和盛極一時的「鄴下文風」。

4.漢樂府民歌的影響
漢代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寫成大量反映社會民生的作品,建安時代,環
境劇變,使詩人得以繼承漢樂府的精神而大量創作。

5.文學價值的肯定
曹丕《典論.文論》謂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肯定了文學的價值,有助
文學的發展。
二、建安文學的內容特色:
1 具現實性:建安文學反映漢末社會動亂的實況,作品內容充實,慷慨悲涼,語言
剛健,格調明朗,後世稱之為「建安風骨」。如曹操的《蒿里行》,寫「白骨露於野,千
里無雞鳴」的戰亂情況。陳琳《飲馬長城窟行》寫「君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的
悲痛情景,寫出了征戰之苦,社會離亂、難民流浪等現實情景。

2.具抒情性:表達作者個人理想,拯物濟世的抱負,有剛健明朗的特色;亦抒發個
人切身感受,有沉鬱,有悲憫,個性鮮明。

3.具豐富想像:建安文學中有宴遊、遊仙、出世之作,有追求老莊玄理,或渴望仙人
高士,求取精神安慰;亦有流露人生無常,富貴如夢的悲哀等各式內容。曹操作品有
表現人生幻滅與遊仙思想,曹植作品中亦有不少論述老莊哲理和歌詠遊仙的文字,
開啟晉代的玄言文學。

三、建安七子 :
建安七子:指漢末魏初曹魏鄴下的七位著名文學家,孔融、陸琳、王粲、徐幹、阮瑀、
應瑒、劉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