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发表于2023年9月11日

慈誠羅珠堪布:「買很多食物,念誦儀軌之後把食
物分了吃掉,實際上這並不是薈供。」
藏传

摘自《佛法融入生活》慈誠羅珠堪布

「如果佛教中好的東西不去弘揚,而只是讓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占上
風,這就是減了佛的慧命,比如燒高香,薈供,煙供,我們所謂的
薈供都是不標準的,他需要有禪定有升起次第,至少要知道他的目
的,念誦儀軌時要認真觀想,但這些我們都不懂,完全變成了形式
上的東西,沒有意義。當佛教只有這種形式時,便是面臨死亡。所
以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佛教,怎樣學佛,而盡量回避這些問題,佛教
徒不應該去毀滅佛法,毀掉佛的慧命。而應該去聞思修行。」

「吃飯轉為道用的最佳方法,是把所有的食物當作薈供品,自己的
身體本來就是佛的壇城,這些食物原本也是清淨的。安住在這種境
界中,以清淨的食物供養清淨的佛的壇城,每一頓飯都變成了薈
供。我們平時沒有這種清淨觀,會買很多食物,念誦一個儀軌之後
就把這些食物分了吃掉,實際上這並不是薈供。我們經常提到薈
供、火供,但是我們還不能做得很標準,所以還不如用念佛、供佛
來暫時代替薈供。當我們對密法的認識有所提高的時候,才可以做
薈供。
薈供是積累資糧、清淨密乘誓言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如果有這種
見解,自己本身就是佛的壇城,所有的食品本來就是清淨的供品,
以這種境界去吃飯,自然也就成為薈供。然後念誦一個簡單的薈供
儀軌,有的只有幾十字、一兩百字,一兩分鐘就可以念完。每次念
誦薈供儀軌,所有的食物都變成了供品,這是把吃飯轉為道用的最
佳方法,前提是需要我們有清淨觀和空性見。

清淨觀的最低限度是通過聞思,從理論上完全接受一切萬法是佛的
壇城,這叫做清淨見,也叫做清淨觀。即使沒有證悟的體會,只是
從理論上通達了,麥彭仁波切認為這也叫做清淨觀。有了清淨觀之
後,每次吃飯的時候要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清淨的,在這種情況下念
一個簡單的薈供儀軌再吃飯,就可以變成薈供了。

然後是中等的方法,顯宗也經常在用。每次吃飯的時候,可以做一
些上供下施的供品,像面這種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或者在沒被人享
用之前,把飯菜單獨放在一個小盆裡面做供品,然後念誦「嗡啊
吽」。這個咒是麥彭仁波切清淨罪業的幾百個咒語裡面的,功德無
量。「嗡啊吽」代表十方三世佛的身口意,加持力非常大。通過念
誦此咒,將這些食物轉化為甘露。

念完以後,首先是供上師,念誦咒語:革日班匝兒涅吾底阿吽;然
後供養三寶,念誦咒語:熱那班匝兒涅吾底阿吽;然後供養本尊觀
世音菩薩,念誦咒語:羅格修ra班匝兒涅吾底阿吽;然後供養上
師、本尊、空行三根本,念誦咒語:嗡啊吽班匝兒格熱得哇紮哥呢
班匝兒涅吾底阿吽。

之後是下施。首先供養護法,這是出家人的律經當中出現的一種特
定的護法,念誦咒語:嗡哈惹德班雜大阿康梭哈;第二是佈施給護
法的眷屬,念誦咒語:嗡哈惹德班吱阿康梭哈;第三是佈施給其他
各種各樣的護法,念誦咒語:嗡阿紮班吱阿斯唄梭哈。

平時我們吃飯的時候不念這些咒,什麼都不做,除了吃飯也不會積
累資糧。但是每次吃飯的時候這樣做,既有上供,也有下施。故而
可以圓滿我們的資糧,所以也很有用。上供下施完了以後,也有念
誦《隨念三寶經》的傳統,但是如果沒有這麼多時間,也可以省
略。之後才開始吃飯。這是中等的吃飯轉為道用的方法。
最後是最簡單、最下等的方法。如果沒有清淨觀,就無法做薈供,
上供下施也不會做。那麼,最簡單的方法,是對自己身上的寄生蟲
發慈悲心。人體內有成千上萬的寄生蟲,寄生蟲是真正的眾生,他
們也要靠人體來生存。像細胞、植物雖然有生命,但是有生命不一
定就是眾生。人需要依靠食物來生存,人不吃飯會死掉,寄生蟲也
會死掉。這時候就對自己身體內外的寄生蟲發慈悲心,然後發願:
我暫時用食物來維持它們的生命,希望未來我能通過傳法,給它們
指一條解脫之路,讓它們得到無上的安樂。這是最下等的吃飯轉為
道用的方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