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高 尔 基 曾 说 : “ 爱 护 书 籍 ①(jí)吧 , 它 是 知 识 的 源 泉 ②

(quán)。”对许多人而言,书籍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只要多阅读

③,就能开拓(tuò)视野,陶冶(yě)情操。

外国一名女博士经过八年不断地研究,成功发明一本与众

不同的书。这本书除了是知识的源泉,也成了穷困人们的生命

源泉。这名女博士就是特丽莎 (Theresa Dankovich)。

有一年,特丽莎到非洲旅行,她不仅惊叹于那里壮丽的自然

景观,当地居民的生活更让她震撼、感慨④(kǎi)不已——孩子们

直接从垃圾堆旁的水坑(kēng)或沟渠⑤(qú)里取水。那些水浑

浊⑥(zhuó)不堪,里头还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jūn),因此
特丽莎博士
当地居民患病的概(gài)率⑦很高,有的孩童更因腹泻⑧(xiè)而
Dr. Theresa Dankovich
丧命。尽管当地有压井装置,可是从地底冒出来的水都是泥

水。特丽莎当下意识到,那里没有安全又纯净的饮用水。

水坑 沟渠 压井

①书籍(jí): 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⑥浑浊(zhuó):(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②源泉(quán):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⑦概(gài)率: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③阅读(yuè):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 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④感慨(kǎi):有所感触而慨叹。 ⑧腹泻(xiè):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呈水状。
⑤沟渠(qú):为灌溉或排水而挖的水道的统称。
1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反复在想有没有一种物质

能消灭细菌?于是,我开始不断地研究和试验,终 纳米银 Nano Silver

于发现了一种叫纳米银的粒子,它是细菌的克星,
• 纳米(nanometer)是目前最小的
能去除水中99.99%的细菌。”特丽莎回忆道。 一种计量单位,1纳
米为1/1000000毫
经过几年埋首研究和上千次的试验,特丽莎终 米,也就是
1/1000000000米。
于成功将纳米银嵌(qiàn)入纸张,创造出一种抗菌性

极强、质地优良的过滤⑨(lǜ)纸。特丽莎大喜过望, • 纳米银,是利用前
沿纳米技术将银纳
她于是带着纸张远赴⑩(fù)南非、肯尼亚、海地、印
米化,粒径大多在
度等国,测试了二十五处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源,同 25纳米左右。

时她也和当地居民一起试用这些过滤纸。测试过程 • 只需极少的分量即
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还能够
中,当地居民对此感到疑惑。
促进伤口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
受损细胞的修复,并且无任何毒
“为什么不能直接喝这些水呢?”
性反应

“喝水时要先用这些纸过滤?太麻烦了!”

“大家都是这样喝水的啊!”

居民的反应让特丽莎明白: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并不可怕,缺乏饮用干净水的基本意识更让

人忧心。因此,她想到了一个方法:用食用级的墨水出版⑾(bǎn)一本有关安全饮用水的书。如

此一来,纸张便摇身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这本书的封面虽然看起来和一般的书没什么不同,却改变了6.63亿人的命运。2015年,

《时代杂志》把它评为杰出⑿的设计之一。这本书,有个特别的名字——可以喝的书。

《时代杂志》

Time Magazine

⑨过滤(lǜ):通过滤纸、滤布等多孔材料,把气体或液体中的固体物或有害成分分离出去。
⑩远赴(fù):大老远地前往某地。
⑾出版(bǎn):把书刊、图画、音像制品等编印出来,向公众发行。
⑿杰(jié)出:(才能、成就)出众。
2
全书共二十五页,除了印有提醒人们饮用干净饮用 1
水的话语,也是一张张过滤纸。每一页纸平均可以过滤

100升饮用水,估计⒀一本书是一个成
2
人四年的饮水量!这本书的设计巧妙绝

伦(lún),使用方法简单:将附赠的书盒上 叠
下叠(dié)在一起,形成一个硬件装置。接

着,撕下易撕型的黄色纸张,并把纸张放

入装置内,倒入污水。过滤后的水,就是能让

人们安心饮用的干净水了。 3

这本不同凡响的书推出后,瞬间登上了世界各大主

流媒体的头条。特丽莎面对四面八方的赞誉,风趣地表

示:“我只是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
4 装
一点儿改变,只要內心想温暖这世界,总

有可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改变。别说是可

以‘喝’的 书,或 许 我 们 还 能 做 出 可 以

‘吃’的书呢!”

特丽莎用所学知识,以特别的方式传授给他人,从而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由此可见,只要

我们善用智慧,就能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

⒀估(gū)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