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目次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2

壹 細胞學說的發展歷程 4

貳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6

參 細胞與能量 11

肆 細胞分裂 16

探討活動 1 細胞形態與構造的觀察 23

探討活動 2 顯微測量技術 26

探討活動 3 染色體的觀察 27
2 遺 傳 44

壹 性狀的遺傳 46

貳 遺傳物質 53

參 基因轉殖技術及其應用 59

探討活動 4 DNA的粗萃取 63

3 演 化 77

壹 生物的演化 78

貳 演化證據與分類系統 82

探討活動 5 天擇實例:胡椒蛾的體色變化 93

探討活動 6 病毒在分類系統的歸類 94
1 ₳⋝᱿ᐉⳍ⎞Լ⋱
STATISTICS YEAR QUANTITY
5
歷屆學測命題數
108 109 4
106 107 3
104 105 2
1
110 0

ಠफᏰᇳ‫ีޟ‬৤ᐣแ P4 Ᏸก 108

පිᇧհፒԒᡗཌᜢ ߏպᢎᄆ೺У༬ᖡа ႪМᓓպՌᇧܹσᜢа ጾѧ‫׽‬๡ᡗཌᜢ၌‫࡙ݙ‬ Ҁਭี౪ಠफਯ


16жकġ 17жकġ 19жकġ
ߏպีߒȮᡗཌყᜊȯ ᚭওඪюҡ‫ސ‬ಠफ‫پ‬ՌࢋԆಠफ

ಠफਯ ಠफ፴
ಢԙȈਯጰȃਯ፴ȃ ಢԙȈಠफ፴శȃጰ‫ޑ‬
ਯϦȃࢗՓ፴ ᄺഅȃߨጰ‫ޑ‬ᄺഅ

ಠफ‫ޟ‬ᄺ

1
അᇄђ૖
P6 Ᏸก 103 ∼ 105 ·
107 ∼ 109
₳⋝᱿ᐉⳍ⎞Լ⋱

ಠफᏩ ಠफጰ
ᡊᆰશȞේ‫ސ‬ȟ ԙϷȈᕥ્፴ȃೖҩ፴
ඁΛ፴Ȟઍ຃ȟ ȃᗞ᜸ȃ‫ھ‬᎕᜸
ȁᆹᗞȞনਯಠफȟ

ATP-ADP ඉᕗ հђ

  

ATP H 2O ADP Pi ૖໔

౴ϽհҢ
ಠफᇄ૖໔
P11 Ᏸก 103 ∼ 104 ·
106∼107 · 109

ӎ
Ы

CO2
‫֜ڳ‬հҢ ӎӫհҢ

ନᆠ

ٰሖ

O2

2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ಠफϷນ P16 Ᏸก 104 · 106 ∼ 109

Ԥ๛Ϸນ ෵ኵϷນ

2n 2n

DNAፒᇧ DNAፒᇧ

ю౪ΠϷᡝ 2n 2n ᖒོ౪ຫ

ΠϷᡝ௶ ӣྛࢗՓᡝȞѲϷᡝȟ
2n 2n
Ӗӵϛѵ ௶Ӗӵϛѵ

಑Ι໦ࢲȈӣྛࢗՓᡝϷᚔ

ΠϷᡝϷᚔ
n n

಑Π໦ࢲȈΠϷᡝϷᚔ

2n 2n n n n n

Ρ᜸଩υ‫לޟ‬Ԓ
1
‫ظ‬ȁ‫ܒ‬ τȁ‫ܒ‬

₳⋝᱿ᐉⳍ⎞Լ⋱
2n ᆠনಠफ 2n ֊নಠफ

DNAፒᇧ

ߑ઻ᆠ ߑ઻֊
2n Ҕಠफ 2n
Ҕಠफ

෵ኵϷນ಑Ι໦ࢲ

ԩ઻ᆠ ԩ઻֊
n n n n
Ҕಠफ Ҕಠफ

෵ኵϷນ಑Π໦ࢲ

n n n n n n n n

ᆠಠफȃᆠυ ֊
಑Πྃᡝ

2n

‫ڧ‬ᆠ֊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3
壹 細胞學說的發展歷程

概念 1 顯微鏡的發明與發展:發現細胞與建立細胞學說的關鍵

1. 荷 蘭 人 揚 森( Zacharias Janssen,1585 ~
1632 )最先製作出複式顯微鏡,但僅放大

жक
16
පි
數倍。
2. 英國人虎克( Robert Hooke,1635 ~ 1703 )
改良顯微鏡的解析度,將所觀察的影像紀
ߏպ 錄成《 顯微圖譜 》( Micrographia )。他的
重要貢獻是於顯微鏡下觀察軟木塞薄片,
將 蜂 窩 狀 的 小 空 格 命 名 為 Cellulae( 拉 丁
жक 文 )= Cell( 英文 )= 細胞( 中文 )。
17

ႪМᓓպ 3. 荷蘭人雷文霍克(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 ~ 1723 )自製放大倍率高達 250 倍
的鏡片,觀察雨水、牙垢的微生物並詳加
描繪紀錄。
4. 德 國 人 蔡 司( Carl Zeiss,1816 ~ 1888 )
жक

大幅改善顯微鏡的解析度,促成細胞學研
ጾѧ 19

究的發展。
1
細胞學說的建立
₳⋝᱿ᐉⳍ⎞Լ⋱

概念 2

1665ԑ 1. 英國人虎克發表《 顯微圖譜 》,首先命名「細胞 」及記


ߏպ 錄細胞的形態,但所觀察的細胞僅剩細胞壁的構造。
1831ԑ 2. 英 國 人 布 朗( Robert Brown,1773 ~ 1858 )發 表 蘭 花
花瓣的細胞內均有一個球狀構造,稱為 nucleus,即是
Ҁਭ 細胞核。
1838ԑ 3. 德 國 植 物 學 家 許 來 登( Matthias J. Schleiden,1804 ~
1881 )根據觀察的植物材料提出:「細胞是構成植物體
೨‫ิپ‬
的構造單位 」。
1839ԑ 4. 德國動物學家許旺( Theodor Schwann,1810 ~ 1882 )
,觀察動物細胞也有細胞核,核外有透明流動物質,最
೨ܼ 外圍是膜狀構造,但無細胞壁。提出假說:「所有生物
皆由細胞及其產物所組成 」。
1858ԑ 5. 德 國 人 魏 修( Rudolf Virchow,1821 ~ 1902 )因 當 時
ᚭও 細胞染色技術的進步得以觀察細胞分裂的過程,提出:
「生物細胞都來自既有存在的細胞 」,這觀念解決細胞
起源的問題。

4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6. 細胞學說的演進
禑 細胞學說的雛型:許旺與許來登共同提出「動植物體皆由細胞所構成 」。
禙 完整的細胞學說:許旺、許來登、魏修及後來科學家的觀察與驗證。
嫎 生物體皆由細胞所組成
娋 細胞是生物體的構造及功能單位
䊼 現有細胞都是來自已存在的細胞經分裂而產生。

7. 細胞學說的影響
禑 生物學研究方向由形態解剖學轉為細胞學。
禙 生物體皆由細胞組成,為地球上生物提供共祖的演化觀念。

科學方法
Ѷఁ
џওғ‫ܖ‬௰ᙚ
ԙђ

ᢎᄆ౪ຫ ඪю୅ᇳ Ϸ‫ݙ‬๖፣


ၥਟԝ໱

ี౪୰ᚠ ೩ॎᄂᡛ ࡚ᄺᏰᇳ


 觀察自然現象、探索文獻資料。
 發現問題。
 提出假說:好的假說能解釋既有事實,也能預測新的事實,方法如下:
禑 歸納法:從一系列特定的觀察結果,推論出概括性的假說。
禙 演繹法:從概括性的觀察結果作出推論。
1

₳⋝᱿ᐉⳍ⎞Լ⋱
 設計實驗
禑 對照組和實驗組:只有一個變因不同。不同的變因稱為「操作變因」,相同的變因稱為
「控制變因」。
禙 獨變項:研究者所操作的變因。
辻 依變項:實驗當中被觀察、記錄的變項(就是結果)。
 數據分析,產生結論。
 結論不符合假說 → 重新提出假說。
 結論符合假說 → 反覆論證 → 建構學說(可被修正或推翻)。

眕⢿ 1 生物學家的貢獻 詳答參見詳解本 P.1

下列有關生物學家與其貢獻的配對,哪些正確?( 應選三項 )
䕷 虎克:將軟木塞的蜂窩狀的小格命名為「細胞 」
虲 許來登:細胞內有一個球狀構造,稱為「細胞核 」
蚒 許旺:所有生物皆由細胞及其產物所組成
蚲 雷文霍克:觀察牙垢的微生物並詳加描繪紀錄
蛯 揚森:改善顯微鏡的解析度,促成細胞學研究發展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5
࿯⤽ᙙՒ
1 細胞形態與構造的觀察 )05

1. 目的
Cell Observation
禑 學習製作水埋玻片標本的方法 ─ 折撕法、壓片法、抹片法及徒手切片
法等。
禙 藉由複式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形態與構造,並推論其與功能的關係。

2. 器材
禑 複式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解剖針、吸水紙。
禙 染料:碘液、亞甲藍液。
辻 0.9% 生理食鹽水( 用於哺乳動物細胞,維持細胞形狀 )。
稆 蒸餾水( 用於植物細胞 )。

3. 實驗步驟
禑 取樣「 薄且透光 」的組織:依組織材料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

方 法 折 撕 法 壓 片 法 抹 片 法 徒手切片法

洋蔥鱗葉表皮細胞、 水 蘊 草 葉 片 細 胞、 人類口腔皮膜細胞 軟木栓細胞、


組織
青江菜表皮細胞、紫 梨 果 肉 石 細 胞、 香 、人類血球細胞、 甘蔗莖管狀細
材料
背萬年青表皮細胞 蕉皮內側絲狀構造 豬肝細胞 胞

圖 示

禙 製作水埋( 新鮮 )玻片標本

ᢛυ
၌ডବ
ᇐ࣠а
圖 示
ᅎᆓ భᢎᄆ‫ޟ‬ಠफ
Ы‫ܖ‬ҡ౩ॵᢄЫ ၷ࣠а

娋 以鑷子夾取欲觀察材料 䊼 利 用 解 剖 針 將 蓋 玻 片
嫎 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水或 ( 愈小愈薄愈好 ),置 與 載 玻 片 呈 45c 角,
步 驟
0.9% 生理食鹽水 於載玻片上的水或生理 輕 輕 放 下, 以 減 少 氣
食鹽水中 泡產生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23
辻 染色方法

֜Ыા

圖 示
࿨శ‫ٳܖ‬Ҧᙢశ

方法一:在製作水埋玻片的步驟 嫎 時 方法二:已製作好的玻片標本,可滴
方 法 ,直接滴加染料於標本上,再蓋上蓋 一滴染料在蓋玻片的一側,另一側用
玻片即完成染色 吸水紙吸水,也可完成染色

4. 複式顯微鏡操作
禑 玻片中的標本對準載物臺上的圓孔。
禙 先用低倍物鏡觀察,可利用粗調節輪調整焦距。
辻 若欲使用更高倍物鏡觀察,先將目標物移到視野中央,更換成高倍物鏡。此時,只能轉
動細調節輪。
稆 若光線過亮或不足,可調整光圈或反光鏡( 光源調節器 )。

5. 實驗結果
禑 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無葉綠體。

細胞種類 細胞描述 細胞核 圖 片

口腔皮膜細胞 扁平、不規則形 單核

紅血球 雙凹圓盤狀 無 औՖ౨

ҩՖ౨
單核或多
Ȟӻ‫ל‬ਯȟ
白血球 球形
ҩՖ౨
形核
Ȟ൐ਯȟ

豬肝細胞 球形 1~2核

24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眕⢿ 16 染色體的觀察
有關探討活動「 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正處於有絲分裂狀態的細胞都集中在根尖最前端的 2 層細胞
 當細胞中可以觀察到染色體時,也可以看到細胞核
 當染色分體互相分離時,染色體之形狀為趨向兩極的 V 型
 視野下約有 90% 的細胞處於分裂狀態,且染色體明顯可見
 根尖細胞相當大,不需染色即可觀察到有絲分裂進行中的細胞 55% 答對率 106 學測

科 學 素 養 試 題

右圖為細胞構造模式圖,圖中 a、b、c、d、e 為細胞的 a


內部構造,以下甲、乙、丙、丁、戊為胞器功能的敘述: b

甲:核糖體的合成場所
乙:與紡錘絲的形成有關
丙:可進行有氧呼吸
丁:與核膜相連,參與細胞內物質運輸
c

戊:腺體細胞的含量較多
d

請回答  ~  題:
e

 此細胞可由下列哪一種生物取得? 詳答參見詳解本 P.2


䕷 水稻
虲 臺灣黑熊
蚒 登革熱病毒
蚲 大腸桿菌

 請填上 a ~ e 的構造名稱,並由甲至戊填入正確的功能配對:

編號 a b c d e
胞器名稱

功能配對

30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 我們觀察到的葉子絕大部分是綠色的,請說明原因。

跨學科試題:食品營養標示

為了協助消費者選購食品時更有依據,實踐健康飲食 ᕊᎴ኿Ұ
,我國於民國 104 年 7 月 1 日起規定食品須於包裝容器 ؐΙӋ໔ȁȁġġ32 ϴպ
外表之明顯處提供下列標示之內容:「 營養標示 」之標題
ҏѓ၆֤ȁȁġġġ2 Ӌ

、熱量、蛋白質含量、脂肪( 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含量 )
ؐӋȁġؐ 100 ϴպ

、碳水化合物( 糖含量 )、鈉含量、出現於營養宣稱中之


ೖҩ፴ 2.3 ϴպ 7.2 ϴպ
્޺ 11.2 ϴպ 35.0 ϴպ
其他營養素含量、廠商自願標示之其他營養素含量。右 ȁႹ‫޺્ڷ‬ 5.6 ϴպ 17.5 ϴպ
圖為某洋芋片的營養標示( 未標示熱量 ),請回答  ~ 
ȁІԒ્޺ 0 ϴպ 0 ϴպ

題:
ᆇЫϽӫ‫ސ‬ 17.6 ϴպ 55.0 ϴպ
ȁᑥ 1.2 ϴպ 3.6 ϴպ
໘ 187 యպ 585 యպ

 下列有關營養成分的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三項 )
䕷 蛋白質的組成單體為 a – 胺基酸,彼此間以肽鍵結合
虲 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酸均不具雙鍵( - C = C - )的構造
蚒 膳食纖維不提供熱量,屬於碳水化合物的多醣類
蚲 蔗糖為雙醣類,可水解為葡萄糖與果糖
蛯 此包洋芋片的熱量約 180 大卡

 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即是生物的組成成分,下列為人體細胞膜的組成成分的相關敘述,哪一項正
確?
䕷 磷脂為一種脂肪,脂溶性,所以形成「 脂雙層 」構造
虲 蛋白質可貫穿細胞膜形成離子通道,協助離子運輸
蚒 醣類位於細胞膜內層,具有辨識能力
蚲 膽固醇可增加細胞膜的流動性

探究與實作:光反應的進行條件

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場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與碳反應。光反應是
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以激發其電子游離,當游離的電子經由電子傳遞鏈將能量轉換為化學
能,可供碳反應進行卡爾文循環,將二氧化碳固定為葡萄糖。
阿晟想要設計實驗瞭解光反應需要哪些條件才可以進行,在實驗過程中,他選擇 DCPIP
溶液做為氧化還原指示劑。DCPIP 在氧化態與還原態會呈現不同顏色,它在氧化態時是呈現
藍色,當它接受電子被還原為還原態時,變成無色。實驗步驟如下:
一、配製葉綠體懸浮液:
禑 將 10 公克新鮮菠菜葉添加 0.5 M 蔗糖液 10 mL,切碎後再以果汁機攪碎。
禙 將攪碎的菠菜汁以雙層紗布過濾,取出濾液。
辻 將濾液放入離心管,於離心機中以 3000 rpm 轉速離心 5 分鐘,除去上清液。
稆 於沉澱物中加入 0.5 M 蔗糖液 5 mL,混合均勻即為葉綠體懸浮液。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33
二、取 4 支試管標示為 A、B、C、D,依下表所示裝置進行配置:

試 管 A B C D
0.5 M 蔗糖液 3 ml 3 ml 3 ml 3 ml

DCPIP 溶液 0.5 mL 0.5 mL 0.5 mL 0.5 mL

葉綠體懸浮液 1 mL - 1 mL -

0.5 M 蔗糖液 - 1 mL - 1mL

照光或黑暗 30 分鐘 照光 照光 黑暗 黑暗

三、 經過 30 分鐘後,將 A、B、C、D 置於離心管,於離心機中以 3000 rpm 離心 5 分鐘,


使葉綠體沉降於底部,觀察上清液顏色並記錄。
請回答  ~  題:

 為何試管 B 與 D 要再額外添加 1 mL 的 0.5 M 蔗糖液?

 請預測 30 分鐘後,上清液的顏色並記錄在下表。

A B C D

 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䕷 試管 A、B 組合可以驗證假設:光是進行光反應所必要
虲 試管 C、D 組合可以驗證假設:葉綠體是進行光反應所必要
蚒 0.5 M 蔗糖液可以維持葉綠體膜的完整以進行光反應
蚲 DCPIP 為酸鹼指試劑,顏色會隨 pH 值的不同而改變

模 擬 精 選 試 題
細胞學說的發展歷程

 下列哪一位生物學家提出:「 生物細胞都來自既有存在的細胞 」的觀念? 詳答參見詳解本 P.3


䕷 虎克 虲 許來登
蚒 魏修 蚲 雷文霍克

 下列哪些敘述是「 細胞學說 」的內容?( 應選三項 )


䕷 生物體皆由細胞構成 虲 細胞微小,無法用肉眼觀看
蚒 細胞由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組成 蚲 細胞為生物體構造與功能單位
蛯 細胞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

34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阿晟學習完「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單元後,他設計了下列兩道題目給他的好朋友小景練


習,請你協助小景回答  ~  題:

 下列有關細胞與構造大小的敘述,何者正確?
䕷 真核細胞常用的測量單位為 mm
虲 使用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核糖體
蚒 白血球的直徑約為 10 nm
蚲 細菌的大小常以 nm 表示

 下列何者是榕樹細胞和藍綠菌都具有的構造?
䕷 葉綠體、核糖體 虲 核糖體、細胞壁 蚒 細胞核、粒線體 蚲 葉綠體、內質網

 若某科學家發現一種化合物可抑制農田害蟲的生長,其機制為抑制害蟲體內蛋白質的生
成,則此化合物應是影響下列何種構造?
䕷 核糖體 虲 細胞膜 蚒 液胞 蚲 溶體

 右圖為細胞中的一種胞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䕷 常有核糖體附著其上
虲 由單層膜所構成
蚒 在細胞分裂時才出現
蚲 為動物細胞特有的構造

 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三項 )
䕷 由兩層「 脂雙層 」組成
虲 主要成分為磷脂質
蚒 膜蛋白可貫穿細胞膜
蚲 具流動性,膜上分子可改變相關位置
蛯 膜上的醣可穩定細胞膜的流動性

 右圖為細胞核之模式圖,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應 e a
選二項 )
b
c
䕷 a 為核孔,蛋白質無法由此進出細胞核
虲 b 為核膜,雙層膜構造 d
蚒 c 為平滑內質網,與脂質的代謝有關
蚲 d 為核仁,是形成核糖體的中心
蛯 e 為染色質,由核酸構成,可能為 DNA 或 RNA

 下列有關細胞構造與其功能的配對,哪些正確?( 應選三項 )
䕷 粒線體:基質含酵素,可進行卡爾文循環
虲 溶體:分解老化胞器,協助細胞更新
蚒 高基氏體:可修飾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或脂質
蚲 平滑內質網:參與藥物與毒物的代謝
蛯 中央液泡:含花青素,可參與光合作用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35
探討活動:顯微測量技術

 利用顯微鏡測量人體口腔皮膜細胞的大小時,若低倍鏡下所觀察到
的視野如右圖,當物鏡由低倍鏡改換為高倍鏡時,則所觀察到的視 0 1 2 3

野應為下列何者?
䕷 虲
1 2
0 1 2 3

蚒 蚲
1 2

探討活動:染色體的觀察

 右圖為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下列相關敘述,哪
些正確?( 應選二項 )
䕷 甲為核仁
Ҧ

虲 乙為染色體 Κ

蚒 此細胞的 DNA 已複製


蚲 處於分裂期的中期
蛯 屬於植物細胞

歷 屆 經 典 考 題

 右圖為植物細胞處於「 有絲分裂後期 」之示意圖。甲至戊五種構造


,哪一個不應出現於圖中?
Ҧ
詳答參見詳解本 P.4
䕷甲 虲乙
Κ
е
蚒丙 蚲丁
蛯戊
Λ
46% 答對率 101 學測 ҇

 細胞利用呼吸作用以獲得能量,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何者正
確? 38% 答對率 102 學測
䕷 有氧呼吸的過程中,O 2 會進入粒線體參與作用
虲 有氧呼吸的過程中,葡萄糖會進入粒線體,然後被分解為丙酮酸
蚒 當細胞內 ADP / ATP 的比值太低時,細胞會加速進行呼吸作用
蚲 當骨骼肌細胞缺氧時,丙酮酸會進入粒線體,然後被分解產生 ATP
蛯 當酵母菌在缺氧環境下,葡萄糖會進入粒線體,然後被分解產生 ATP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39
 下列有關生物進行發酵作用之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三項 )
䕷 會產生 CO 2
虲 會產生 ATP
蚒 葡萄經由酵母菌的發酵作用可釀成葡萄酒
蚲 種子淹水過久,會由有氧呼吸轉變為發酵作用
蛯 人體劇烈運動後,肌肉缺氧時會產生酒精堆積 31% 全對率 103 學測改

 某一株植物在逆境下產氧量下降時,最可能是細胞中的哪一部位受損?
 粒線體內膜
 粒線體外膜
 粒線體基質
 類囊體( 葉綠囊 )
 葉綠體基質 46% 答對率 104 學測

 下列哪些是真核細胞的呼吸作用中,有氧呼吸與發酵作用的共同特徵?( 應選二項 )
 皆會產生 ATP
 皆有糖解的過程
 皆有將丙酮酸還原成乳酸的過程
 皆發生在粒線體中
 全都會產生酒精 48% 全對率 104 學測改

 下列哪些現象可在植物細胞行減數分裂第二階段時觀察到?( 應選三項 )
 中心體複製
 染色體聯會
 二分體排列於細胞中央
 中節分裂
 細胞板形成 34% 全對率 104 學測改

 下列哪些過程,在動物和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中皆會發生?( 應選二項 )
 紡錘絲的形成  中心粒的形成
 染色體的形成  分裂末期細胞膜凹陷
 細胞板的形成 47% 全對率 104 指考

 下列細胞內的結構,何者具有雙層膜?
 高基氏體  溶體  內質網
 細胞核  液泡 57% 答對率 105 學測改

 ATP 在細胞內扮演能量收支的角色,下列有關生物細胞內 ATP 分子的相關敘述,何者


正確?
 一分子的 ATP 含有 1 個高能磷酸鍵
 雙醣分子轉變成單醣時需要 ATP 才能進行
 當 ATP / ADP 的值偏高時可合成體質
 植物行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的能量分子只有 ATP
 碳反應要在光照的環境下才能產生足夠的 ATP 53% 答對率 106 學測

40 單元 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Ԥ๛Ϸນᇄ෵ኵϷນ֯џᢎᄆ‫ڗ‬
1 ₳⋝᱿ᐉⳍ⎞Լ⋱
範例 10 ਹ
試題參見講義 P.5 ∼ 30
範例 1 ਷ਹ਺ ಠफϷϽ࢐ࡾӨᆍಠफ‫ޟ‬அӰߒ౪ᆍ᜸ᇄแ࡙ϚӣȂ࢈૖
ਸҀਭȈಠफϱԤΙএ౨‫ޑ‬ᄺഅȂᆎ࣏ȶಠफਯȷȄ೨‫پ‬ ౰ҡ‫ל‬ᄘᇄђ૖Ϛӣ‫ޟ‬ಠफ
ิȈಠफ࢐ᄺԙේ‫ސ‬ᡝ‫ޟ‬ᄺഅ൐՝ 範例 11 ਹ਺
਻ጾѧȈ‫׽‬๡ᡗཌᜢ‫ޟ‬၌‫࡙ݙ‬ȂߴԙಠफᏰं‫ีـ‬৤Ȅප
ଢ଼‫לސ‬ԙᆠυ‫ޟ‬ႆแ࣏෵ኵϷນȂේ‫ސ‬ਲ਼Ԍಠफቨҡႆแ
ිȈശӑᇧհюፒԒᡗཌᜢ
࣏Ԥ๛Ϸນ
範例 2 ਸ ਷ਸѫܻю౪ܻ෵ኵϷນȁ਻ѫю౪ܻଢ଼‫לސ‬ԙᆠυ‫ޟ‬ႆแ
ಠ຃࣏নਯҡ‫ސ‬Ȃ‫ؠ‬Ԥጰ‫ޑ‬फᏢȂԃಖጣᡝȃϱ፴ᆩЅଽ 範例 12 ਹ
அЪᡝȄਯᑥᡝ࣏Ϛ‫ڎ‬ጰ‫ޟ‬ᄺഅȂ࢈џܻಠ຃ϛี౪
਷Ыង૩ဨаѫԤ 1 ʂ 2 ቹಠफȂ‫ޢ‬௥‫ڥ‬Ιаဨυညܻၷ
範例 3 ਸ ࣠аΰ։џ
਷ᖚ‫ھ‬᎕Ȉᛧۡಠफጰࢺଢ଼‫ܒ‬ ਸЫង૩࣏ේ‫ސ‬ಠफȂ‫ڎ‬ಠफᏩȂѫौёᇑᚤЫ։џ
ਹᕥ્፴Ȉ࣏кौԙϷȂ‫ל‬ԙ્ᚖቹᄺഅ ਺Ӱဨᆦᡝ࣏ᆦՓȂϚ҆ࢗՓ։џᢎᄆ‫ڗ‬
਺ೖҩ፴Ȉᢑ൸ӵ્ᚖቹϛȂ‫ڎ‬ӻᆍђ૖ 範例 13 ਸਹ
範例 4 ਷ਸਹ ਷‫ڥ‬ኺಢᙑौཕᖡཕԁȂԃԪӎጣϗ૖ആႆಢᙑ
਷ਸϱӓҡ୅ᇳᇯ࣏ဨᆦᡝᇄಖጣᡝন࣏নਯҡ‫ސ‬Ȃᇄઍ ਺‫ٺ‬Ңଽॻ‫ސ‬ᜢਢȂຜഏོᡐུȂџᕻωӎ୼о፡࿽ӎ࡙
ਯಠफӓҡࡣՄᅋϽ‫ޟ‬ᄺഅȂ࢈֯Ԥ DNA Ѕਯᑥᡝ ਻໸ӑоճॻ‫ސ‬ᜢᢎᄆȂᢎᄆ‫ڗ‬ಢᙑಠफȂ፡ԁฐຽȂӔ
ਹဨᆦᡝ‫ޟ‬ӎІᔖᇄಖጣᡝ‫ޟ‬Ԥ੊‫֯֜ڳ‬џ‫ל‬ԙ ATP ᙽՍଽॻ‫ސ‬ᜢᢎᄆ
਺࣏֯ᚖቹጰफᏢȁ਻ѫ૖ᇧഅഋϷҏ٘‫ܚ‬ሯ‫ޟ‬ೖҩ፴ 範例 14 ਷ਸ਺
範例 5 ਷ ਷ҥყு‫ޣ‬ȈҬᜢกཌᏢ 4 ωਿ ၷ‫ސ‬ᇃกཌᏢ 5 ωਿȂ
਷ӰΙቹጰ࣏ 2 ቹᕥ્፴Ȃ࢈ᚖቹጰ࣏ 4 ቹᕥ્፴ ϐ‫ޣ‬ၷ‫ސ‬ᇃกཌᏢ 1 ωਿ࣏ 10 nm
ਸਯϦಢԙȈೖҩ፴  RNAȞਯᑥਯሖȟ 4 u a 5 u 10 nmȂa 12.5 nm
ਹࢗՓᡝಢԙȈೖҩ፴  DNAȞў੊ਯᑥਯሖȟ ਹၷ‫ސ‬ᇃกཌᏢؐਿᄇᔖ‫ޟۡھ࢐࡙ߝޟ‬ȂϚོᓍᡗཌᜢ
‫ॻޟ‬౥Մ‫׽‬ᡐ
਺ࢗՓ፴ܻ໢෈џᢎᄆ‫ڗ‬ȂࢗՓᡝࠌܻಠफϷນ෈ϗю౪
਺ 12.5 u 6 75 nm
範例 6 ਺ ਻ฒ‫ݲ‬஠ᓞᏁྥጂӴܹӵၷ‫ސ‬ᇃกཌᏢ‫࡙ړ‬ΰȂ࢈໸ցҢ
ATP / ADP Ш঄୑ճਢȂߒҰಠफϱ ATP ֤໔ႆЍȂಠफ ҬᜢกཌᏢ‫پ‬ᢎᄆ‫ڏ‬ᄇᔖਿኵ
ོߴ໌౴ϽȞϷ၌ȟհҢȂоඪଽ ATP ֤໔ȄࣺІ‫ޟ‬Ȃོ 範例 15 ਻
‫ڙ׻‬ӣϽȞӫԙȟհҢȂ෵Ѝ ATP ૉཬ
਷ಠफ೎ܻϷນ‫ޑ‬ᄘਢϗ૖ᢎᄆ‫ࢗڗ‬ՓᡝȂࢷፁߒҪಠफ
਷ߴ໌౴ϽհҢ
࣏ϐϷϽಠफȂϚོӔ՗ಠफϷນȄՄࢷፁਲ਼Ԍ‫ڎ‬Ԥҡ
ਸ‫ސ‬፴੊Ͻ࣏౴ϽհҢȂ‫ڙ׻ڧ‬ਢོ६ճ ATP ౰໔
ߝᘈȂ឴ϷҡಢᙑȂџᢎᄆ‫ڗ‬ಠफϷນ
ਹ‫مڙ׻‬ᑥӫԙ
ਸሯցҢӎᏰᡗཌᜢᢎᄆ
਺ₕஅሖᙽᡐ࣏ೖҩ፴࣏ӣϽհҢȂོ‫ڙ׻ڧ‬
ਹᡗཌᜢ‫ٺޟ‬Ң؏᡽࢐ӑоճॻ౥‫ސ‬ᜢᢎᄆȂӔᙽଽॻ౥
範例 7 ਷ ‫ސ‬ᜢ
ӎІᔖ࢐஠֜ԝ‫ޟ‬ӎ૖ᙽ඲࣏ϽᏰ૖ȂϽᏰ૖ᓽԆӵ ATP ਺ࢗՓᡝ՝ܻಠफ‫ޟ‬ϛѵ࢐ӵϷນ෈ϛ෈Ȃծಠफ‫ל‬ԙ‫ޟ‬
‫ ڷ‬NADPH Ս‫ڍ‬ᆍϷυϱ ಠफ‫࢐ݖ‬ӵಠफ፴Ϸນю౪Ȃ࢈Ϛོᢎᄆ‫ڗ‬ಠफ‫ݖ‬

範例 8 ਸ਺ 範例 16 ਹ

਷Ԥ੊‫֜ڳ‬ᇄٰሖีሕོ֯ӑ໌՗ᑥ၌հҢ ਷ғ೎ܻԤ๛Ϸນ‫ޑ‬ᄘ‫ޟ‬ಠफȂ഍໱ϛ
ӵਲ਼Ԍҡߝᘈ‫ޟ‬ϷҡಢᙑȂԃѡყȂ ԙዣഋ
ਹٰሖีሕ౰‫ސ‬ȈѫԤٰሖȂ‫ؠ‬ԤΠ੊Ͻᆇ
਻Іᔖൟ‫ܚ‬ȈԤ੊‫֜ڳ‬ӵಠफ፴ᇄಖጣᡝȂٰሖีሕӵಠ ਲ਼Ԍശࠉᆒ‫ޟ‬ಠफᔖ࣏ਲ਼ࠅȞൾȟȂ
फ፴ ឴ܻ߳៖ಢᙑȂϚ‫ڎ‬Ϸນ૖Ψ ‫ߝ۽‬ഋ
ਸ࿋ಠफϛџоᢎᄆ‫ࢗڗ‬ՓᡝਢȂԪਢ ҡߝᘈ
範例 9 ਷ਸ਻ ਲ਼ࠅ
෈‫ޟ‬ਯϦЅਯጰੑѶȂ࢈ࣼϚ‫ڗ‬ಠफ
ਹ 1 ᇄ 2 ϣᆎ࣏ۘ‫ࢗې‬ՓϷᡝ ਯ

單元 1 ₳⋝᱿ᐉⳍ⎞Լ⋱ 1
਺ԃѡყ‫ܚ‬ҰȂϚོԤ೻ቄӻШ‫ٽ‬Ȟ90% ࿩ ৓Ϛಒӫ
ȟ‫ޟ‬ಠफ೎ܻϷນ‫ޑ‬ᄘи೎ܻಠफ໊ ৔௰፣নӰȈσܻ 34 ྑ‫ޟ‬౰ஏনҏ൷ၶЍ‫࢐ܖ‬ωܻ 34 ྑ
෈Ϸນ෈‫ޟ‬ಠफϗџᢎᄆ‫ࢗڗ‬Փᡝ ‫ޟ‬౰ஏӰҐ‫ڗ‬ଽឭࣨጣȂၶሆ‫ܖ܇‬Ϛ᜹ཎୈবЪ੿प‫ڋ‬
਻ਲ਼ԌಠफϚσȂࢗՓᡝሯငࢗՓ؏᡽ ᑢᔮᔮࢥ
ϗџೝᢎᄆ‫ڗ‬ ࿪ ӰӎӫհҢོភܹ੊੉ȂӎӫհҢཕܼ౾Ȃ੊੉ភܹ໔
ཕӻȂԁ੊‫ܒ‬຃ོ‫੉੊܁‬ӻ‫ޟ‬ӴПᆹ໱Ȃ࢈џоҢ‫୎پ‬
科 學 素 養 試 題 試題參見講義 P.30 ∼ 34 กӎӫհҢਝ౥‫ࡾޟ‬኿ҡ‫ސ‬
࿫ ਹџَӎ‫ޟ‬औӎᇄᙢӎȂϗџೝ๛‫ޑ‬ᆦ᝽֜ԝо՗ӎӫ
࿤ਸȁ࿦ਹ਺਻ȁ࿧ਸਹȁ࿫਺ȁ࿬৓Κȁ࿮਷ਹ਺ȁ հҢ
࿯ਸȁ࿲ਹ ࿬ ৓Κ
৔ҦӎӫՓશѫ֜ԝᙢӎȂΚӎӫՓશ֜ԝऔӎᇄᙢӎ
࿤ ყϛ‫ ޟ‬aȃbȃc ࣏ԤጰफᏢȂџրᘞ࣏ઍਯಠफȂёΰ
Ȃಒӫ़ਿ୥‫ޟ‬ᄂᡛ๖‫ݎ‬Ȃ࢈࣏кौ‫ޟ‬ӎӫՓશ
e ϛЖಖ‫ޟ‬ᄺഅȂӰේ‫ސ‬ಠफ‫ؠ‬ԤϛЖಖȂ࢈ጂ࣏ۡଢ଼
࿭ ဨυ࢐՗ӎӫհҢ‫ޟ‬ᄺഅȂ‫ڏ‬ϱ‫ޟ‬ӎӫՓશོ֜ԝџَ
‫ސ‬ಠफ
ӎ‫ޟ‬औӎᇄᙢӎȂ஠Ϛೝ֜ԝ‫ޟ‬ᆦӎІৢю‫پ‬Ȃ࢈ဨυ
࿥ ጡဴ a b c d e ֕౪ᆦՓ
फᏢ ࿮ ਸႹ‫޺્ڷ‬ሖ֯Ϛ‫ڎ‬ᚖᗤȞ C C ȟ‫ޟ‬ᄺഅȂծІԒ
ಖጣᡝ ଽஅЪᡝ ϱ፴ᆩ ਯϦ ϛЖಖ
Ӫᆎ ્޺ሖ឴ܻϚႹ‫޺્ڷ‬ሖȂ࢐ఱϽේ‫ݶސ‬ႆแϛ‫ޟ‬౰
ђ૖ ‫ސ‬ȂᄇЖՖᆓԤ৛
е ҇ Λ Ҧ Κ
଩ᄇ ਻ዥ໔ॎᆗȈϐ‫ޣ‬ᗞ᜸ᇄೖҩ፴Ȟ4 σњʝϴպȟȂ્
޺Ȟ9 σњʝϴպȟȂؐӋዥ໔Ȉ
࿦ ਷ 95% ব᝘᝘឴ܻέࢗՓᡝ੿
ȁ2.3 u 4  11.2 u 9  17.6 u 4 180 σњ
ਸӻளΙన಑ 21 ᄇࢗՓᡝ‫ޟ‬ҡ෥ಠफ‫ڷ‬ғலҡ෥ಠफ
ȁӰΙѓԤ 2 ӋȂ࢈ 180 u 2 360 σњ
๖ӫϗџ૖౰ҡবЪ੿
࿯ ਷ᕥ્࣏Ιᆍ્޺Ȃ‫ڎ‬ᒑЫᆒᇄ౵ЫᆒȂ‫ܚ‬о‫ל‬ԙȶ્
࿧ ҦȈDNA ፒᇧ
ᚖቹȷᄺഅ
ΚȈ಑ΙԩϷນȂӣྛࢗՓᡝϷᚔ
ਹᗞ᜸‫ڎ‬Ԥᒱᜋ૖ΨȂᔖ՝ܻಠफጰѴቹ
еȈ಑ΠԩϷນȂۘ‫ࢗې‬ՓϷᡝϷᚔ ਺ᖚ‫ھ‬᎕џ६ճಠफጰ‫ࢺޟ‬ଢ଼‫ܒ‬
AȈ֊নಠफȞ2Nȟ ࿰ȹ กᡛ૖Ψ Ⱥ൶‫ײ‬ᡐӰ‫ܖ‬నӇȈրۡᇄं‫ـ‬୰ᚠࣺᜰ‫ޟ‬
BȈߑ઻֊ҔಠफȞ2Nȟ ኇ៪ӰશȂ‫ٮ‬Ϸ‫ݙ‬Ӱશ໢‫ޟ‬ᜰ߽
CȈԩ઻֊ҔಠफȞNȟ ᄂᡛ೩ॎ‫ޟ‬྅‫ה࢐܈‬ఖଶᡐӰѴȂၐᆓ‫ޟ‬ІᔖనӇȂԃ
DȈ֊ಠफȞNȟ ྙశᡝᑖȃᐨ࡙ࣺ֯ӣȂӰၐᆓ B ᇄ D ‫ؠ‬Ԥ఺ё 1 mL
EȈྃᡝ ‫ޟ‬ဨᆦᡝ᝚ਗ਼శȂ໸᚞Ѵ఺ё 1 mL ‫ ޟ‬0.5 M ጵᑥశȂ‫ٺ‬
਷ყϛѫ౰ҡΙএҡ෥ಠफȂфߒ֊υ‫לޟ‬ԙႆแ ‫ܚ‬Ԥၐᆓ‫ޟ‬ᖂᡝᑖࣺӣ
ਸฒϷᚔ౪ຫџ૖ีҡӵႆแΚ‫ܖ‬е ࿱ȹ กᡛ૖Ψ Ⱥ൶‫ײ‬ᡐӰ‫ܖ‬నӇȈӫ౩‫ޟ‬Ⴑก௤‫ޟـ‬џ૖
਺ E ಠफ‫ؠ‬Ԥ‫ڧ‬ᆠ૖Ψ ๖‫ݎ‬
਻ѲϷᡝ࣏ӣྛࢗՓᡝᖒོ‫ޟ‬ᄺഅȂีҡӵ಑ΙԩϷນ A B C D
ࠉ෈ȂB ಠफџᢎᄆ‫ڗ‬ȂC ಠफ࣏಑ΙԩϷນࡣ‫ל‬ԙ ฒՓ ᙢՓ ᙢՓȞᙢᆦՓȟ ᙢՓ
‫ޟ‬ಠफȂϚџ૖ᢎᄆ‫ڗ‬ѲϷᡝ ࿲ȹ กᡛ૖Ψ Ⱥ၌ភ‫ڷ‬௰౩Ȉਲ਼ᐃ௤‫ـ‬๖‫לݎ‬ԙ၌ភ
࿨ ৓ᜰ߽ყԃήȈ ਷ၐᆓ AȃC ಢӫџоᡛᜌ୅೩Ȉӎ࢐໌՗ӎІᔖ‫҆ܚ‬ौ
ҡ 450 ਸၐᆓ AȃB ಢӫџоᡛᜌ୅೩Ȉဨᆦᡝ࢐໌՗ӎІᔖ
ю
ব 400 ‫҆ܚ‬ौ
Ъ 350
੿ ਺ DCPIP ྙశ࣏੊ϽᗙনࡾҰᏘȂӵ੊Ͻᄘᇄᗙনᄘོ
300
ᐠ ֕౪Ϛӣ᚟Փ
౥ 250
Ƞ 200
Ι
࿲ 150 模 擬 精 選 試 題 試題參見講義 P.34 ∼ 39
Ϸ 100
Ϟ ࿤ਹ ࿥਷਺਻ ࿦਺ ࿧ਸ ࿨਷
Ι 50
ȡ 0 ࿩ਸ ࿪ਸਹ਺ ࿫ਸ਺ ࿬ਸਹ਺ ࿭਷ਹ
0 10 20 30 40 50
࿮ਸ ࿯਷ਹ਺ ࿰ਸ ࿱਷਺ ࿲ਸ਺ȁ
౰ஏԑឭ
࿳਺! ࿴਺ ࿵ਹ਺ ࿶਷ਸ਻ ࿷ਹȁ
৔౰ஏԑឭᇄҡюবЪ੿‫ޟ‬ᐠ౥ԤғࣺᜰȞ‫ܖ‬౰ஏԑឭ
࿸ਸਹ਻ ࿹਷ ࿺ਸਹ
ཕଽȂҡюবЪ੿‫ޟ‬ᐠ౥ཕσȟ

2 單元 1 ₳⋝᱿ᐉⳍ⎞Լ⋱
࿤ ਷ߏպȈ஠೺У༬‫ޟ‬ြᆐ‫ޟޑ‬ωਿ‫ڼ‬Ӫ࣏ȶಠफȷ ࿱ ਸ໌՗ൟ‫ܚ‬ȈӎІᔖ࣏ဨᆦᡝ᜸᠄ᡝȂᆇІᔖ࣏ဨᆦᡝ
ਸ೨‫ิپ‬Ȉಠफ࢐ᄺԙේ‫ސ‬ᡝ‫ޟ‬ᄺഅ൐՝Ȃζ࢐ඪюಠ அ፴
फᏰᇳ‫ޟ‬ऋᏰড়ϞΙ ਹ໌՗ਢ໢Ȉ֯ӵӎྱήϗ૖໌՗
਺ႪМᓓպȈᢎᄆб࠱‫ޟ‬ཌҡ‫ٮސ‬၏ёජᛲकᓃ ਻ҡԙ‫ސ‬ȈӎІᔖ࣏ O2ȃATP ᇄ NADPHȂᆇІᔖ࣏ᗞ
࿥ ਸਹ࢐ғጂ‫ޟ‬ҡ‫ސ‬྅‫܈‬ȂծϚ࢐ȶಠफᏰᇳȷ‫ޟ‬ϱৠ ᜸
࿦ ਷о nm ࣏൐՝ ࿲ Κ࣏ӣྛࢗՓᡝᖒོȂҥԪџоրᘞ࣏෵ኵϷນȄғጂ
ਸਯᑥᡝฒ‫ٺݲ‬ҢӎᏰᡗཌᜢᢎᄆȂ҆໸оႫυᡗཌᜢ ࢗՓᡝ‫ޟ‬ᡐϽ໷‫௶ו‬ӖȈеፒᇧࡣ‫ל‬ԙΛȂӣྛࢗՓᡝ
ᢎᄆ ᖒོ‫ל‬ԙΚȂ಑ΙԩϷນӣྛࢗՓᡝϷᚔ‫ל‬ԙ҇Ȃ಑Π
ԩϷນۘ‫ࢗې‬ՓϷᡝϷᚔ‫ל‬ԙҦ
ਹ൐՝ᒿᇲȂҩՖ౨‫ޢޟ‬৷घ࣏ 10 nm
࿳ ਷ਸҦಠफ೎ܻԤ๛Ϸນ‫෈ࡣޟ‬ȂࢗՓᡝϐፒᇧ
࿧ ᄶᐙ࣏ઍਯҡ‫ސ‬Ȃ‫ڎ‬ԤಠफᏩȄᙢᆦ຃࣏নਯҡ‫ސ‬ȂϚ
ਹ‫ ڎ‬2 ᄇӣྛࢗՓᡝ
‫ڎ‬ಠफਯȂϚ‫ڎ‬Ԥጰ‫ޟ‬फᏢȂԃဨᆦᡝȃϱ፴ᆩȂծԤ
਺ a ࣏ϛЖᡝȂb ࣏લᗨ๛Ȃલᗨ๛࢐ҥϛЖᡝ‫܁‬Ѵ‫۽‬
ಠफᏩ
ժ‫ޟ‬ᄺഅ
࿨ ਯᑥᡝ࢐ೖҩ፴‫ޟ‬ᇧഅώኅ
࿴ ਷Ҧಠफ໌՗Ԥ๛ϷນȂӰࢗՓᡝ௶ԙΙӖȂ‫ؠ‬Ԥᖒོ
࿩ ყ࣏ӻቹϚࣺ೿‫᠄ࡵޟ‬ᄺഅиբᓍ᠄‫ݾ‬Ȃџրᘞ࣏ଽஅ
౪ຫȂΚಠफ໌՗෵ኵϷນȂӰџᢎᄆ‫ڗ‬ӣྛࢗՓᡝ
Ъᡝ ᖒོ‫ל‬ԙѲϷᡝ
਷லԤਯᑥᡝߣ๿‫࢐ޟ‬ಗᕹ࠮ϱ፴ᆩ ਸҦȃΚ֯ፒᇧΙԩ
ਹҁਢ։Ԇӵಠफϱȁ ਹѫԤ෵ኵϷນོีҡӣྛࢗՓᡝϷᚔ
਺ଢ଼ේ‫ސ‬ಠफ֯‫ڎ‬ԤԪᄺഅ ࿵ ਷юҡࡣȂ֊றϱ‫֊ޟ‬নಠफ֯ϐ໌՗ DNA ፒᇧԙ࣏
࿪ ਷ҥΙቹȶ્ᚖቹȷಢԙ ߑ઻֊ҔಠफȂ࢈ߧࢌ෈ࡣ‫ޟ‬෵ኵϷນҥߑ઻֊Ҕಠ
਻ጰΰ‫ھޟ‬᎕᜸џᛧۡಠफጰ‫ࢺޟ‬ଢ଼‫ܒ‬ फ໠ۖ
࿫ ਷ೖҩ፴ȃRNA ้σϷυ‫ސ‬፴џоҥਯЌ໌юಠफਯȂ ਸߑ઻֊Ҕಠफ‫ࢗޟ‬ՓᡝᗶณϐငፒᇧȂծϫ࢐ 46 న
ծ DNA ࠌϚ՗ ࢗՓᡝ
ਹ c ࣏ಗᕹ࠮ϱ፴ᆩȂӰԤਯᗞᡝߣ๿Ȃᇄೖҩ፴‫ޟ‬ф ਻֊ற௶ю‫࢐֊ޟ‬ԩ઻֊ಠफȂҐ‫ׇ‬ԙ෵ኵϷນ
ᗂԤᜰ ࿶ ӣΙএᡝ‫ޟ‬Ϛӣಠफ഍࢐ҥ‫ڧ‬ᆠ֊ငಠफϷນՄ‫پ‬Ȃ࢈
਻ઍਯಠफ‫ࢗޟ‬Փ፴࢐ҥ DNA ៈᙓೖҩ፴‫ޟ‬ᄺഅȂϚ ਷ਸ਻ࣺ֯ӣȄӔငϷϽհҢ‫ל‬ԙ‫ל‬ᄘᇄђ૖Ϛӣ‫ޟ‬ಠ
џ૖࢐ RNA फȂ‫ܚ‬ᒝ‫ޟ‬ϷϽ൷࢐அӰ‫ߒޟ‬౪ᆍ᜸ᇄߒ౪໔ϚӣȂ࢈
࿬ ਷ಖጣᡝȈ໌՗պЪȞᘥᘢሖȟඉᕗ DNA ᙽᓃࡣ‫ޟ‬ਹ RNA Ϸυᇄᙽឍࡣ‫਺ޟ‬ೖҩ፴Ϸυོ
਻߆ߧશȂϚ࢐ӎӫՓશȂϚ୤ᇄӎӫհҢȂ‫ڏ‬ђ૖Ȉ Ϛӣ
ȁ࢙‫߆ٺ‬ᛞ‫ڎ‬᚟ՓȂԤց༈઱ ࿷ ਷ҦȈࢷፁਲ਼ԌȂϚ‫ڎ‬ဨᆦᡝ
ਸΚȈဨՈಠफ
ȁ࢚џ֜ԝ๙ѴӎȂᗗջ DNA ‫ཬڧ‬
਺ΛȈᙢᆦ຃Ȃ‫ؠ‬Ԥಠफਯᇄጰ‫ޑ‬फᏢ
࿭ ਸҦ࣏ਯᑥȁ
਻҇Ȉ೺У༬ȂԫಠफȂѫ഻ಠफᏩ
਺֤ 2 এଽ૖ᕥሖᗤ b ᇄ d
࿸ ਷ցҢ‫׷‬ከ‫ڥݲ‬ுᖡՄആӎ‫ߒޟ‬Ҫಢᙑ
਻ಠफ፴ȃဨᆦᡝЅಖጣᡝ֯џ౰ҡ ATP
਺ѫԤΚџо՗ӎӫհҢ
࿮ ҦȈᑥ၌հҢȂΚȈպЪඉᕗ  Ⴋυ༈ሎᜦȂеȈٰሖ
࿹ ଽॻ‫ސ‬ᜢή‫ޟ‬ҬᜢกཌᏢȂ1 ωਿ‫ܚ‬фߒ‫ޟ‬ᄂሬσωၶ
ีሕȂΛȈନᆠีሕ
ճॻ‫ސ‬ᜢωȂӰο๨Ҫጰಠफ‫ޟ‬ᄂሬσω࢐Ϛᡐ‫ޟ‬Ȃ࢈
਷ҦȃеȃΛีҡܻಠफ፴ȂΚӵಖဝᡝϛ໌՗
ӵଽॻ‫ސ‬ᜢή‫ܚ‬ћ‫ޟ‬ਿኵོၶճॻ‫ސ‬ᜢӻ
ਸ౰ҡ ATP ‫ޟ‬໔ȈΚȞ30ȟ! ҦȞ2ȟ! еȞ0ȟ ΛȞ0ȟ ࿺ ਷Ҧ࣏ϛЖᡝ
Ȃࢂဴϱ࣏౰ҡ‫ޟ‬Ϸυኵ ਹ਺Ԫಠफ‫ࢗޟ‬Փᡝೝ‫ܜ‬ө‫ྃڍ‬Ȃ឴ܻϷນ෈‫෈ࡣޟ‬Ȃ
ਹีҡ଼ܻᓫՊಠफȈҦȃΚȃеȄ଼ᓫՊಠफ໌՗ٰ ‫ ڏ‬DNA ϐፒᇧ
ሖีሕȂϚ໌՗ନᆠีሕ ਻ӰԤϛЖᡝȂϚџ૖࣏ේ‫ސ‬ಠफ
਺ሯ੊੉୤ᇄ࣏ΚȂΚ໌՗Ⴋυ༈ሎᜦ‫ޟ‬ႆแሯौ੊੉
‫پ‬௥ႫυȂՄᗙন࣏Ы 歷 屆 經 典 考 題 試題參見講義 P.39 ∼ 43
3 u 8 їњ ࿤ਹ ࿥਷ ࿦ਸਹ਺ ࿧਺ ࿨਷ਸ
࿯਷ . 45%
53 їњ
࿩ਹ਺਻ ࿪਷ਹ ࿫਺ ࿬ਹ ࿭਷
ਸ૖໔ᙽ඲ႆแΙۡԤཬѶȂ೽லоዥ૖‫לޟ‬ԒཬѶ
 ࿮਷਺਻ ࿯ਹ ࿰ਸ ࿱ਹ ࿲਻
਻ NADH ᙽϽ NAD ‫ܚ‬ភю‫ޟ‬૖໔Ϛџ‫ޢ‬௥‫ټ‬ಠफց
࿳ਹ ࿴ਸ ࿵਺ ࿶਷ ࿷ਹ
ҢȂሯӑ‫ל‬ԙ ATP Ӕ໌՗ҡ౩Іᔖ
࿸ਹ ࿹਺ ࿹ਸਹ
࿰ ਸ੊੉௥‫ڧ‬Ⴋυᗙন࣏Ы

單元 1 ₳⋝᱿ᐉⳍ⎞Լ⋱ 3
࿤ Ҧ࣏ಠफᏩȂΚ࣏લᗨ๛Ȃе࣏ಠफ‫ݖ‬ȂΛ࣏ࢗՓᡝȂ ࿭ ਸိຉᑥӵಠफ፴ϱ໌՗ᑥ၌հҢ‫ל‬ԙе⢯ሖ
࣏҇ಠफጰ ਹဨᆦᡝ໌՗ӎІᔖਢོᇧഅ ATP
ਹಠफ‫ݖ‬ю౪ӵಠफ፴ϷນȂϚ࢐Ԥ๛Ϸນࡣ෈ ਺ဨᆦᡝَܻџ՗ӎӫհҢ‫ޟ‬ઍਯҡ‫ސ‬ȂԃȈේ‫ސ‬ȃ᝽
࿥ ਸԤ੊‫ޟ֜ڳ‬ႆแϛȂိຉᑥོӵಠफ፴ϛೝϷ၌࣏е ᜸Ȅಖጣᡝَܻџ՗Ԥ੊‫ޟ֜ڳ‬ઍਯҡ‫ސ‬Ȃ‫ߨٮ‬ଢ଼‫ސ‬
⢯ሖȂе⢯ሖӔ໌Σಖጣᡝϛ໌Ι؏Ϸ၌ ᐿԤ
ਹ࿋ಠफϱ ADP / ATP ‫ޟ‬Ш঄ЊճਢȂߒҰಠफ‫ ޟ‬ATP ਻ ATP ‫ޟ‬౰ҡӴᘈȈಖጣᡝ  ϱጰȂဨᆦᡝ  ᜸᠄ᡝጰ
ӻȂ૖໔шٗȂ࢈‫ڙ׻‬౴ϽհҢȞԃ‫֜ڳ‬հҢȟȂՄ ࿮ ਸࢷፁਲ਼Ԍಠफ࣏ේ‫ސ‬ಠफȂϚ‫ڎ‬ԤϛЖಖ
ོёഀ໌՗ӣϽհҢȞԃӫԙσϷυ‫ސ‬፴ȟ ਹѲϷᡝю౪ӵ෵ኵϷນ໦ࢲ
਺࿋଼ᓫՊಠफી੊ਢȂе⢯ሖϚོ໌ΣಖጣᡝȂՄ࢐ ࿯ ಠ຃឴ܻনਯಠफȂϚ‫ڎ‬ԤጰफᏢȂΡᡝಠफ឴ܻઍਯ
ӵಠफ፴ϛ໌Ι؏фᗂٰ࣏ሖ ಠफ
਻࿋ሕҔ຃ӵી੊ᕗცήȂိຉᑥϚོ໌ΣಖጣᡝϷ၌ ਷ಖጣᡝ࢐ᚖቹጰफᏢȂಠ຃‫ؠ‬ԤȂΡᡝಠफԤȂծ՝
ȂՄ࢐ӑܻಠफ፴ϛ໌՗ᑥ၌հҢȂ౰ҡ ATP ᇄе⢯ ܻಠफ፴ϛ
ሖȂе⢯ሖӔ໌Ι؏фᗂ࣏ନᆠᇄ CO2 ਸଽஅЪᡝ࢐൐ቹጰफᏢȂಠ຃‫ؠ‬Ԥ
࿦ ਷ٰሖีሕϚ౰ҡ CO2 ਺ಠ຃‫ڎ‬Ԥಠफጰ
ਹሕҔ຃໌՗ନᆠีሕ ਻Ρᡝಠफϱഋ‫ޟ‬ԩᄺഅԃਯᑥᡝȃϛЖಖ้Ȃ࢐‫ؠ‬Ԥ
਺ᆍυృЫႆδོԤી੊୰ᚠȂՄ໌՗ีሕհҢ ጰѓ൜‫ޟ‬ᄺഅ
਻ΡᡝՊՈી੊џ໌՗ٰሖีሕȂӰԪ࢐౰ҡٰሖஂᑖ ࿰ ᖳఋ᝽࣏ᙢᆦ຃Ȃ឴ܻনਯҡ‫ސ‬ȇω౨᝽࣏ᆦ᝽Ȃ឴ܻ
ȂՄߨ౰ҡନᆠஂᑖ ઍਯҡ‫ސ‬
࿧ ේ‫໌ސ‬՗ӎӫհҢ‫ޟ‬ӎІᔖџ౰ҡ੊੉ȂีҡӴᘈ࣏ဨ ਷ᖳఋ᝽࣏নਯҡ‫ސ‬ȂϚ‫ڎ‬Ԥጰ‫ޑ‬फᏢȂ࢈Ϛ‫ڎ‬ဨᆦᡝ
ᆦᡝ‫ޟ‬᜸᠄ᡝȂष‫ٺོཬڧ‬౰੊໔ή६ ᄺഅ

਷ಖጣᡝϱጰџ໌՗Ԥ੊‫ޟ֜ڳ‬Ⴋυ༈ሎᜦ ਹᖳఋ᝽‫ޟ‬ಠफᏩҥ 芡 ᆹᗞಢԙȂω౨᝽‫ޟ‬ಠफᏩҥᡊ

ਹಖጣᡝஅ፴џ໌՗Ԥ੊‫ޟ֜ڳ‬պЪඉᕗ ᆰશಢԙ
਺έ୿‫ف‬ಛϛȂᖳఋ᝽឴ܻઍಠ຃୿Ȃω౨᝽឴ܻઍਯ
਻ဨᆦᡝஅ፴໌՗ӎӫհҢ‫ޟ‬ᆇІᔖȂ‫ ۡھ‬CO2 ‫ל‬ԙᗞ
ҡ‫୿ސ‬

਻‫ࣱޱڍ‬оဨᆦશ࣏кौӎӫՓશ
࿨ Ԥ੊‫֜ڳ‬ ନᆠีሕ ٰሖีሕ
࿱ ҦȈҬᜢȂΚȈճॻ‫ސ‬ᜢȂеȈಗ፡࿽ᎈȂΛȈಠ፡࿽
ိຉᑥ ʖ е
ိຉᑥ ʖ е⢯ ိຉᑥ ʖ е ᎈȂ҇Ȉၷ‫ސ‬ᇃᖃөᇄᐗө፡࿽໖
⢯ ሖȞ ᑥ ၌
ІᔖԒ ሖȞᑥ၌ȟʖ ⢯ ሖȞ ᑥ ၌ ष஠ᡗཌᜢᜢᓞᄇྥᢎก‫ࡣސ‬ȂຜഏϛϫΙаުҩȂџ
ȟʖ ନᆠ 
Π੊Ͻᆇ  Ы ȟʖ ٰሖ ૖࢐ᢎก‫ސ‬Ϛ࢐ӵฐᘈ‫ޟ‬՝ညȂᔖԪਢ࣏ճॻ‫ސ‬ᜢήȂ
Π੊Ͻᆇ
࢈ᔖᙽଢ଼ಗ፡࿽ᎈȞеȟ፡ᐌฐຽ
౰ȁ૖ 32ATP 2ATP 2ATP
࿲ নਯҡ‫ސ‬Ϛ‫ڎ‬Ԥጰ‫ޑ‬फᏢȂԃಖጣᡝȂ࢈џୈ࣏ୢϷন
ีҡӴᘈ ಠफ፴ȃಖጣᡝ ಠफ፴ ಠफ፴
ਯҡ‫ܖސ‬নҡҡ‫ٷޟސ‬ᐃ
࿩ ਷ϛЖᡝፒᇧีҡӵ໢෈ ࿳ ਷Б‫ܜ‬Ϲོ‫ڙ׻‬ӎІᔖႫυ༈ሎȂ‫ؠ‬ԤӎІᔖ‫ޟ‬౰‫ސ‬Ȟ
ਸࢗՓᡝᖒོีҡӵ෵ኵϷນ಑Ι໦ࢲ ATPȃNADPHȟȂේ‫ސ‬ฒ‫ݲ‬᝷៉໌՗ᆇІᔖ
࿪ ਸᆍυේ‫ސ‬ฒϛЖಖ ਸᚠཆ‫ؠ‬Ԥඪ‫ࣺڗ‬ᜰၥଉȂฒ‫ݲ‬ր᠞
਺ю౪ܻଢ଼‫ސ‬ಠफ ਹБ‫ܜ‬Ϲ࣏஼੊ϽᏘȞᄇႫυᒑ‫ڷ‬Ψ஼ȟȂάџ‫ڙ׻‬ӎ
਻ю౪ܻේ‫ސ‬ಠफ ІᔖႫυ༈ሎȂ࢈џրᘞБ‫ܜ‬Ϲᙤҥ֜ԝႫυПԒϓ
࿫ ਷ଽஅЪᡝȃਸྙᡝȃਹϱ፴ᆩЅ਻శ‫࣏֯ݾ‬൐ቹጰ‫ޟ‬ ᘙႫυ༈ሎႆแ
फᏢȇᚖቹጰफᏢԤಠफਯȃဨᆦᡝЅಖጣᡝ ਺ӎІᔖႫυ༈ሎีҡဨᆦᡝ‫ޟ‬᜸᠄ጰȂ࢐Б‫ܜ‬Ϲ‫ޟ‬հ
࿬ ਷ΙϷυ‫ ޟ‬ATP ֤Ԥ 2 এଽ૖ᕥሖᗤ Ң՝ည
ਸᚖᗞϷυᙽᡐԙ൐ᗞ឴ܻ౴ϽհҢȂོភю૖໔Ȟ ਻Б‫ܜ‬Ϲᄇේ‫ސ‬ᇄଢ଼‫ސ‬അԙࢳ৛‫ޟ‬кौफᏢϚӣȈේ‫ސ‬
ATPȟ ࣏ဨᆦᡝȂଢ଼‫࣏ސ‬ಖጣᡝ
ਹ࿋ ATP / ADP ‫ޟ‬঄୑ଽਢȂߒҰಠफ૖໔шٗȂߴ໌ ࿴ ೖҩ፴ܻಗᕹϱ፴ᆩΰ‫ޟ‬ਯᑥᡝߑӫԙࡣȂငҥϱጰ‫ف‬
ӣϽհҢȃӫԙᡝ፴оᓽԆ૖໔ ಛၼଚȂӑଚՍଽஅЪᡝওႺȂष࢐Ы၌ሕશȂࠌԆܻ
਺ේ‫ސ‬՗ӎӫհҢȂӎІᔖ౰ҡ‫ޟ‬૖໔ϷυԤ ATP Ѕ ྙᡝϱȇष࢐Ϸ‫࠮ݪ‬ೖҩȂࠌ‫ל‬ԙ᠄‫ݾ‬ȄӔភю‫ڗ‬ಠफ
NADPH ѴȞਯᑥᡝ ʖ ಗᕹϱ፴ᆩ ʖ ଽஅЪᡝ ʖ ྙᡝ‫ܖ‬ភю‫ڗ‬
਻ᆇІᔖႆแོੑૉ ATP иौӵӎྱ‫ޟ‬ᕗცήϗ૖໌՗ ಠफѴȟ

4 單元 1 ₳⋝᱿ᐉⳍ⎞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