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目录

一、 参考书目..........................................................................................................................3
二、 16、17 世纪......................................................................................................................4
启蒙时代≠理性主导的时代

大卫《苏格拉底之死》
左边门口:人影,苏格拉底之妻
柏拉图(艺术史家通常认为的):左侧低头背对苏格拉底坐着的人,脚底书卷即《斐多
篇》,问题:画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年龄相当,如果大卫有意为之,为什么?
西塞罗→文艺复兴,关于共和制度的讨论,因为罗马共和时代被认为是理想时代,有“理
想的公民”
理想的公民:行动的生活+沉思的生活
行动的生活:苏格拉底,极致主义以身殉道
沉思的生活:柏拉图,柏拉图背后的场景是柏拉图的梦(《斐多篇》是一种回忆录)
二者是平行的
法国大革命的意识形态是民族主义+(寄托于国家-民族认同之上的)英雄主义,故这幅画
也寄托了这种意识形态
苏格拉底手指指天:是抽象的国家共同体的肖像,故该姿势是代表理性
与苏格拉底动作(位置与含义上的)平行的灯台:理性之光
一、参考书目

《社会契约论》:是现代一切普世价值的策源地
《论法的起源》:是对政治制度的思考,亚里士多德式的写作方式,充斥各种各样谬误、
偏见、无知,但是在启蒙时期明确三权分立等制度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法国启蒙时期哲学思维之弱是不可理喻的,但狄德罗是真正意义
上的哲学家,复杂的结构、且前沿的特征,是对法国笛卡尔传统的十分重要的狙击;《盲
人书简》对笛卡尔身心关系松果腺问题的探讨(今天回到《盲人书简》是对触觉的探讨)
沙龙评论完全摆脱掉了官方的艺术体制和话术
《新科学》:博学,要建立当代意义上的人文科学,野心:要用一个理性的时代对普遍规
律的信任,“科学”对标的就是牛顿力学,“新”对标的就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古罗马浮雕:凯旋门、石棺
古罗马的浮雕为新古典主义艺术提供了灵感
二、16、17 世纪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成功:Gutenberg 印刷术,知识的传播
印刷术→知识传播的广泛(超出少数读拉丁语知识分子的范围)→知识传播的简便(插图
+浅易的语言)→方言写作
问题:所谓“李约瑟难题”
左图:
背景:法国赴英谈判密使肖像,法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结成“渎圣同盟”,派密使赴英
谈判共同对抗查理五世皇帝
贵族:右脚踩在象征宇宙秩序中心的圆心,左手扶在土耳其台布(暗示其使命)上
教士:拘谨、退缩、神经质
对峙:物质-精神:贵族-教士;博古架上层-博古架下层
Lute 琴:象征和谐,但琴弦有一根断了
打开的书:Luther 圣经翻译的《诗篇》,象征宗教改革,琴弦断(不和谐)的原因
骷髅:画面左上角帷幕边缘十字架基督,头部低垂,沿着基督目光,垂直于骷髅中点
基督与骷髅:对“物质-精神”对峙的回答:向上看、看到救赎,向下看、看到死亡,一切
取决于自由意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