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課程:社會行銷專題

教師:馬雨沛 老師

日期:112 年 11 月 28 日

學生:阮氏艷梅

學號:612055029

針對污穢傳媒對年輕人的認知和生活方式負面影響的社會行銷政策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研究動機:

傳媒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 然而,除了正面的

方面之外,傳媒也存在著負面的一面,其中包括污穢傳媒。"傳媒污穢"通常用來指傳

播不真實、缺乏透明度並且可能對相關方造成傷害的訊息、圖片、影片、音訊等形式

的傳媒。一些典型的例子包括虛假、扭曲的資訊、引發爭議的主題、違反道德的資訊

以及侵犯個人隱私的資訊。

污穢傳媒的出現越來越多,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其中的形式也越來越巧妙,難以辨

別。 這使得處於心理和生理發展階段的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傷害,接收扭曲、有害的

訊息和圖像,從而形成扭曲的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年輕人是最容易受到污穢媒

體影響的族群。 因為年輕人正處於心理和生理發展階段,容易受到吸引人、刺激性

訊息和圖像的誘導和引導。

2. 研究目的:

a. 了解目前污穢傳媒的現況。
b. 分析當前污穢傳媒對年輕人的認知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c. 提出限制當前污穢媒體對年輕人認知和生活方式影響的解決方案。

貳、 文獻探討

1. 社會行銷

行銷理念於 1930 年在美國出現,最初是經濟學領域的一部分。 它是一種以客戶為導

向的管理理念,專注於滿足客戶的需求和願望。 在 1960 年代,美國行銷協會將行銷

定義為「將產品和服務從生產者引導到消費者所涉及的所有活動」。 英國行銷特許

協會將行銷定義為「識別、預測和滿足客戶需求並以獲利方式滿足客戶需求的管理過

程」。 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行銷理念擴展到營利性企業之外,在「 Broaden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出版後,該理念繼續擴展。 Lazer(1969)認為行銷不僅應協助

企業進行管理活動,也應實現社會目標並解決社會問題。 當行銷理念擴展到非營利

組織時,原始定義存在一些缺陷,Kotler 和 Zaltman(1971)重新定義了行銷,強調

其透過「交換」滿足雙方需求和願望的目的,並引入「社會行銷」一詞。 社會行銷

是一個旨在使市場區隔中的目標群體接受某些社會概念、思想或措施的計劃,並對其

進行設計、執行和控制。 自那以後,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社會行銷定義,在學術界

引起了巨大的迴響。 因此,社會行銷是將商業行銷的原則和技術應用於社會單位,

以促進社會目標、觀念和行為變革。 它保留了原始行銷概念中必要的「競爭力」和

「自願性」元素,是從「經濟角度」到「非經濟角度」的價值轉變。 它從商品交易

和購買行為的經濟利益轉向更宏觀的視角,考慮行銷對社會整體的利益,而不是行銷

單位組織本身的利益。
2. 社會行銷的策略規劃

a. 步驟一:分析社會行銷的環境

b. 步驟二:選擇目標對象

c. 步驟三:設定目的與目標

d. 步驟四:分析目標對象與競爭者(行為)

e. 步驟五:決定策略——4P 的組合

f. 步驟六:發展評鑑與監測計劃

g. 步驟七:建立預算並募集資金

h. 步驟八:完成執行計劃

參、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取文獻分析與實地研究

文獻分析:

 了解污穢傳媒的概念、特徵和危害。

 了解年輕人的心理特徵和生活方式。

實地研究:

 調查年輕人對接觸污穢傳媒的意見。
 分析污穢傳媒的內容特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