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參考文章及書目

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再談張騫通西域之歷史意義

范永聰博士

作為古代連接東亞與西亞地區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曾經輝煌經年,並在
中國發展對外交通、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角色。近代以來,雖然
絲綢之路的作用已然大減,但隨著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 2013 年提出「絲綢之路
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跨國經濟合作概念
以後,絲綢之路再次成為世界焦點。「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起亞太經濟
圈,西接歐洲經濟圈,從發展國內經濟以至應對國家周邊危機來說,對今日中
國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思想。「一帶一路」主張中國與中亞以至西亞地區的國家
展開緊密合作,這種對外意識與西漢時代(公元前 202 年—公元 8 年)張騫
(公元前 164 年—公元前 114 年)通西域的時代背景雷同。

從時間上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展歷程,凡歷二千餘年:大致上可以分為
先秦、漢唐、宋元,以至明清四個重要時期。以往有一種看法,認為張騫第一次
出使西域[筆者按:所謂「西域」,通常是對陽關、玉門關以西廣大地區的統稱
但這一概念的內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不同歷史時期的「西域」,所指地區也不
盡相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西域」不單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它還帶有政治
含義]之主要目的,就是開通絲綢之路;這種說法有點本末倒置。漢武帝(劉徹
公元前 157 年—公元前 87 年;公元前 141 年—公元前 87 年在位)派遣張騫出使
西域的最重要原因,在於與西域大月氏 (音︰肉支)等國建立軍事聯盟,共同打擊
匈奴,藉以「斷匈奴右臂」。可惜大月氏經過屢次西遷,已然安居樂業,不願挑
起戰事,張騫出使的使命遂告失敗。但隨著這次出使行動,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
路正式開通。由是,司馬遷(約公元前 145 年—公元前 90 年)才形容張騫出使
西域的壯舉為「鑿空」。及後,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次他奉命訪問西域諸國
促使西漢與西域諸國之間建立緊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絲綢之路也慢慢發
展起來。張騫的出使促使西域地區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中亞草原成為
連接中國與西方文明的重要橋樑,而絲綢之路自此也見證著中國歷代的興衰。

4
絲綢之路的發展,對世界歷史也帶來重大影響。首先,它促進了東西方世界
之間的貿易發展,雙方的物產得以廣泛交流。中國傳入西方的主要商品與物產有
絲綢、茶葉、瓷器、玉器、銅器與漆器等;西方傳入中國的則有香料、胡椒、胡麻、
胡桃、胡蘿卜(即胡蘿蔔)、胡瓜、葡萄、石榴、琥珀(音︰虎拍)、瑪瑙、水晶、朱丹1、毛
皮、良馬、駱駝、獅子及駝鳥等等。由於商貿發達,絲綢之路吸引不少居民在當地
落業生根,因而造就不少新興城市,例如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市)和統萬(今陝西
榆林市靖邊縣)等。

其次,絲綢之路促成古代東西方物質技術的交流。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鑿井術,以至煉銅術等通過絲綢之路,在歐
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歷史發展產生極重要影響。通過絲
綢之路從西方東傳中國的技術也可謂五花八門,例如來自大秦(羅馬帝國) 2與
波斯(今伊朗)的織品技術和染布技術,都對中國物質文明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最後,絲綢之路最偉大的貢獻,無疑是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這方面可從以
下兩個例子得到引證:其一、隨著商貿日益頻繁,部分西域人士移居中國,促使
西方生活文化於中國植根。唐代(公元 618—907 年)首都長安城(今西安),
正是「華夷雜處」的國際大都會。西域飲食文化與娛樂文化面貌,於長安城內到
處可見。到了今天,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及終點——西安城內各處仍能看見
不同風味的、來自西方中亞國家的伊斯蘭傳統美食如羊肉泡饃(音︰拋磨)和蘭州拉
麵等等,這可說是完全承襲古代絲綢之路所促成的文化交流基礎。其二、絲綢之
路促成西方宗教東傳中國。佛教、景教(早期基督教支派之一)和伊斯蘭教都沿
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學術思想和文學藝術等方
面,造成極大影響。當中伊斯蘭教還帶來古代阿拉伯世界的醫藥學、數學、天文
學和曆法觀念等等新知識,對於中國物質文明的發展,可謂大有裨(音︰悲)益。

部分學者指出,「一帶一路」的概念,靈感上或許來自古代絲綢之路;也有
指「一帶一路」所提倡的跨國經濟合作,其構想規模與張騫通西域的「鑿空之舉」
同樣偉大。細心觀察古今,若從國家實力及國際格局兩方面來看,現今中國與張

1
朱丹:即朱砂,一種主要成份為硫化汞的紅色天然礦石。除用作傳統中藥、紅色染料,亦用於
製作吉祥物或神像,供配戴或擺設。
2
大秦(羅馬帝國)︰版圖主要包括今意大利半島及巴爾幹半島地區,於公元 364 年分裂為東、西
羅馬帝國。
5
騫身處的西漢時代,確有雷同之處。新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與漢初
與民休息的政策相近;經年積累的國力的確到達加速向外發展的階段。誠然,今
日中國仍然面對美國及其盟友在東海與南海實施的島鏈封鎖,中國「東向」太平
洋發展的阻礙無疑較大。「一帶一路」戰略思維在本質上未必能夠達到「斷美國右
臂」之目的,但「西進格局」的設定,或可促使中國透過經貿合作、基建援助及深
層文化交流等政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互惠互利的國際格局,從而為
東面被掣肘的困局打開一個外交缺口。例如中國政府與巴基斯坦政府合作落實
「中巴經濟走廊」,又致力發展位於走廊終站的瓜達爾港;除了增加中國對外貿
易的運輸路線之外,更可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分依賴,避免被他國全面封鎖
航道的風險。這種藉著聯合第三者來破除敵方威脅的戰略思維,與當年張騫通西
域的時代背景,豈非同出一轍?

當然,現今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絕不可能套用漢
代(公元前 202 年—公元 220 年)時「西域都護府3」的那種管治概念理解。但作
為「一帶一路」的提倡國家,中國理應具備相應的國力及聲望,藉以主導及維持
整個「一帶一路」戰略思想運作所需要的穩定秩序。中亞及西亞部分國家,如阿
富汗及敍利亞等,政局動盪經年,極端組織和地方武裝部隊於國內橫行,更不
時與鄰國爆發軍事衝突。部分國政比較穩定的國家,如位於中亞地區的亞美尼亞
及阿塞拜疆等,尚有領土爭議、宗教衝突,甚至種族仇視諸事。中國在與這些國
家發展緊密合作關係時,實在需要高明外交手腕;隨便一句「呼籲各方保持克
制」並不能妥善解決所有問題。由是,距離「一帶一路」思維所期盼的國際共享經
濟繁榮圖景,相信還有一段異常艱辛的奮鬥路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 (音︰形)廣程教授在談及古代絲綢之
路的歷史對現今「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啟示時,提出兩個非常值得注意、發人
深省的意見。首先,他認為學術界理應繼續深入探究古代絲綢之路所蘊含的歷史
與文化價值。古代絲綢之路除了顯示歐亞兩大洲之間的文明交融外,還揭示雙方
不同的歷史軌跡和歷史規律。即使到了今天,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似乎尚未得到充分肯定,還有值得學者多作研究與思考的空間。故此,在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和跨國緊密經濟合作的同時,充分繼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的文化
遺產、歷史價值及文明交融理念,是必須同步進行的重要工作。

3
都護府:漢、唐等時代,中原王朝為管理邊境各民族而設置的軍事機關;長官稱為「都護」。
6
其次,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思想,目的是希望與利益相關的國家一起解決
國際性難題,進而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通過深度國際經濟合作
實現利益共贏。中國雖然是「一帶一路」的發起國和倡導國,但不可能是唯一的
推動國和完成國;這個構想的終極實現,需要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共同努力和
衷誠合作。邢廣程教授重申,在古代絲綢之路的構建過程中,位於西亞的波斯帝
國,以至位於東歐的馬其頓帝國 4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們的帝國擴張與
軍事征伐行動,促使西亞地區在遠古時期達成一定程度的文化融合,為後來絲
綢之路的發展奠下基礎。故此,在現今「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中,歐洲、中東地
區、俄羅斯和中亞地區勢必扮演特別重要的角色,這無疑是一種歷史傳統的自然
繼承。單單只靠中國一己之力,不可能妥善完成整個「一帶一路」理想。

古代絲綢之路的開發,促成東西方世界之間的緊密文化交流。今日「一帶一
路」思想的核心所在,顯然在於經貿發展,這也確實無可厚非,因為現今中國需
要消化過剩的外匯資產。當中,合作比率較高的應是位於非洲、中亞、南亞及東
南亞等國;同時,俄羅斯也無疑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這些發展中國家,較有能力
及需要吸納中國內地的外匯資產和產能 5餘物。然而,學者普遍相信,無形的文
化交流,定必會伴隨著頻繁的經貿合作而慢慢展開。中國今天固然已經是世界上
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國家,其軍事及經濟力量均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然而當年漢、
唐等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朝代,藉著絲綢之路聲威遠播,為西域各國所仰慕,除
了強大國勢以作支持外,其時中國文化之燦爛,應是重要原因之一。今日中國如
能在致力開發以推動經濟發展為主要理念的「一帶一路」之同時,落實尋求中國
文化的合適出路,為整個民族模鑄(音︰注)出一種為世稱道的「新中國文化」,則
中國必然成為名符其實、真正具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國。

<完>

4
馬其頓帝國:位於希臘北部的古代王國。
5
產能:「生產能力」的簡稱,是指一個生產單位於一固定時間內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
7
參考資料:
1.〈從「鑿空西域」到「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當代啟示——中國社
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訪談〉,載《光明日報》,2015 年 4 月 20
日。
2. 林建忠主編:《「一帶一路」與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16 年。
3. 劉瀾昌、何亦文編著:《一帶一路——香港再起飛的最後一次機會?》,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
4. 楊建新:〈從古代絲綢之路的產生到當代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亞歐大陸
共同發展繁榮和復興之路〉,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9 卷
第 5 期,2016 年 9 月,頁 64-78。
5. 鍾磊:〈古絲綢之路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啟示〉,載《西安財經學院學
報》,第 29 卷第 6 期,2016 年 12 月,頁 46-50。
6. 巔峰智業著:《一帶一路:旅遊創新發展》,臺北: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8 年。

延伸思考:
1. 根據上文內容,雖然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展背景與今日「一帶一路」的構想確
有雷同之處,然兩者存有差異,試加指出。
2. 你認為如何能夠「繼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產、歷史價值及文明交融的
理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