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高中互動中國語文(第二版) 單元5 講讀 課文練習及答案

單元5 講讀 課文練習及答案
詞三首《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課文探究
1 試解釋以下詞句中的帶點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 4分)設題目標:理解文言
字詞
(1) 笑語盈盈暗香去。 盈盈 含情的樣子 2分
(2) 眾裏尋他千百度。 度 次 回 2分

2 綜合詞的上片,回答下列問題。
(1) 詞人筆下的元夕是怎樣的 2分)設題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參考2021年文憑
試第13題】
熱鬧
混亂
悠閒
繁華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答案分析
詞的上片描寫花燈琳琅滿目、煙花盛放,豪華的馬車往來不斷,鳳簫樂聲繚繞,又
有舞動魚形龍形彩燈的表演,下片則描寫悉心打扮的婦女出遊,處處表現了熱鬧繁
華的景象。

(2) 承上題,詞人怎樣營造元夕的氣氛 4分)設題目標:理解課文內容


答 作者詳細描寫了元夕的街景和遊人的活動:晚上滿城的花燈,就像風把千百棵
樹上的花兒吹開,煙花仿如滿天星斗,散落如雨;(1分)華麗的馬車在路上穿
梭,留下滿路香氣;(1分)各種樂器奏出美妙的樂曲;整個晚上,燈舞表演節
目接連不斷。(1分)以上靜態和動態描寫,從不同角度具體呈現元夕熱鬧繁華
的氣氛,讓讀者感受歌舞昇平的景況。(1分)

3 本詞運用了多感官描寫,生動呈現元夕的場景和遊人的形象。試指出詞中運用的多
感官描寫手法,並摘錄相關詞句,填寫下列表格。 5分)設題目標:掌握描寫手
法:多感官描寫
感官描寫 描寫場景的詞句 描寫人物的詞句
(1) 視覺 1分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2) 蛾兒雪柳黃金縷(1分)
聽覺 (3) 鳳簫聲動(1分)
(5) 笑語盈盈暗香去(1分)
嗅覺 (4) 寶馬雕車香滿路(1分)

4 詞人在尋覓心上人的過程中,心情有甚麼變化 3分)設題目標:欣賞詞的內涵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 詞人最初在繁華熱鬧的街上到處尋覓心上人,內心急切和充滿期盼。(1分)然而
詞人與衣着華麗、悉心打扮的女子擦身而過,但始終遍尋不獲心上人,心情變得失
落。(1分)後來,詞人不經意回頭一望,驚覺心上人正站在燈火疏落的地方,心
情轉為喜出望外。(1分)

進階思考

1
高中互動中國語文(第二版) 單元5 講讀 課文練習及答案

1 詞中「那人」的人物形象有何特點 試綜合本詞內容加以析述。 4分)設題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
答 詞人在詞中沒有正面描寫「那人」的形象,反而着墨於其他女子,以此襯托「那人
」。詞中描寫悉心打扮的女子衣着華麗、笑語盈盈、香氣四溢,在街道上閒逛,沉
醉於繁華熱鬧的氣氛之中。相反,「那人」獨自站在燈火疏落的地方,並不引人注
意,(2分)由此反襯出「那人」淡泊孤高、不隨波逐流的高潔形象。(2分)

2 梁啟超評《青玉案‧元夕》說 「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本詞另有寄
託,並不是寫男女愛情。你同意嗎 試加以說明。 4分)設題目標:欣賞詞的內
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意:甘於淡泊;思維:培養慎思明辨能力
答 答案舉隅 說明
中上品 同意。本詞約寫於宋孝宗年間,當時南宋  立場清晰
答案 積弱已久,詞人眼見國家憂患日深,卻仍  能根據作品內容
對金國採取求和政策,深感鬱憤,但覺有 ,從詞人生平、
志難伸。(1分)當時國人大多安於逸樂、 朝廷管治與社會
不思復國,苟且偏安的態度,令詞人既無 環境等不同角度
奈,又憤恨。(1分)詞人官位不重,面對 論述
這種境況,無力撥亂反正,只好藉着描寫  見解獨到、合理
元宵的繁華熱鬧及世人歡樂慶祝佳節的景  闡述飽滿
象,以「那人」自比,表明自己不願隨波
逐流、自甘淡泊及高潔脫俗的心志。(2分

不同意。本詞約寫於宋孝宗年間,當時詞
人正值壯年,追求心上人是自然和合理的
事。(1分)元宵節是古代的情人節,詞人
有感而發,以此為題材,記述在元宵佳節
繁華熱鬧的街道,尋找心上人的經過。期
間由急切的盼望到找不着的失望,再到最
後喜出望外的心情,充分表現了戀愛中的
糾結,實為描述男女愛情之作。(3分)
中下品 詞人力主抗金,卻不被朝廷重用,有志難  立場模糊或沒有
答案 伸,便藉此詞暗諷朝廷苟且偏安、不思復 立場
國,表達自己的憤恨。(1分)  析述簡單
 見解一般
不同意。本詞的重點在於「那人」。詞人  闡述粗疏
以盛裝打扮的女子反襯心上人的淡泊高雅
。(1分)另外,描寫尋找「那人」時,那
種由盼望到失望,再到喜出望外的過程,
很切合男女之間互相戀慕的心情。(1分)
(答案僅供參考)
評分及入品原則:
 須清楚寫出立場。
 能根據作品內容,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詞人生平 朝廷管治 社會環境
)。
 見解獨到、合理。
 提出個人見解時,須闡述原因,提出具體的理據。
 分三品評分:
品第 說明 表達看法 提出理據 闡述
上品(4分) 準確 具體 深刻 恰當 飽滿

2
高中互動中國語文(第二版) 單元5 講讀 課文練習及答案

中品(2-3分) 大致準確 一般 大致恰當 平穩


下品(1分) 概略 模糊 浮泛 粗疏
不入品(0分) 錯誤 不相干 紊亂

比較閱讀
1 下列詞句分別運用了哪一種抒情手法 試根據文意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答案。 8
分)設題目標:複習抒情手法【參考2021年文憑試第15題】
(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2)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聲聲慢‧秋情》
(3) 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 《聲聲慢‧秋情》
(4)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直接抒情 借事抒情 借景抒情
(1)   ●
(2)   ●
(3) ●  
(4)  ● 
答案分析
(1) 詞人借眼前滾滾長江水向東流逝,感慨才華出眾、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都隨着時間
的流逝而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中,借此抒發自己的豪情壯志和對英雄豪傑追思懷古。
(2) 詞人描寫窗外黃花凋零,無人採摘,借此抒發自己年華老去、容顏憔悴,無人相伴
的孤獨無依的情懷。
(3) 詞人直接道出愁緒無法排解,強烈抒發心中的悲痛。
(4) 詞人借在元宵節尋找心儀女子一事,抒發自己不慕繁華、孤高脫俗、不隨波逐流的
心志。

2 試比較及分析《念奴嬌‧赤壁懷古》與《聲聲慢‧秋情》的風格特點。 6分)設
題目標:掌握詞的風格特點
答 念奴嬌•赤壁懷古》屬豪放類,詞人懷念赤壁之戰和憑弔英雄豪傑周瑜,藉此抒
發自己年華老去卻功業未成的感慨。詞人善於營造宏大的意境,例如描寫赤壁景色
用「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生動而形象化地描繪了石壁的陡峭和浪濤的沖擊力
。(2分)詞人描寫壯麗之景,刻畫英氣勃發的英雄人物周瑜,以及抒發個人的壯
志豪情,表現了豪放的風格。(1分)《聲聲慢•秋情》屬婉約類,詞中記述個人
生活,抒發詞人在丈夫死後孤身漂泊南方的愁苦,流露細膩而委婉的感情,例如「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三句,詞人以黃花自喻,形容自己臉容憔
悴、身世飄零,就像枯萎凋謝滿地的黃花。(2分)詞人含蓄地藉一連串景物寄託
愁緒,細膩地傾訴所思所感,又以疊字渲染感情,無論在主題、表達手法或字詞運
用上,都與豪放類不同。(1分)
評分原則:
 準確指出兩首詞的風格特點,給6分;未能準確指出兩首詞的風格特點,給2分
;答案錯誤,或所述與兩首詞的風格特點無關,不給分。
 須從詞的題材、內容、表達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概括指出詞的
風格特點。
 學生作答時,應援引詞句,比較兩首詞的風格特點。

3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青玉案‧元夕》同樣運用了襯托手法,兩者有何異同
試加以說明。 4分 設題目標 比較詞的寫作手法

3
高中互動中國語文(第二版) 單元5 講讀 課文練習及答案

答 《念奴嬌•赤壁懷古》和《青玉案•元夕》同樣運用了反襯的寫作手法,抒發年華
老去、功業未成、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憤慨。(2分)不同的地方是:蘇軾用周瑜作
反襯,藉描述這位英雄的偉大事跡,反襯自己年老無成,同時表現了對周瑜的追慕
,期望效法他建功立業。(1分)辛棄疾用一眾盛妝打扮的世俗女子反襯高潔脫俗
的「那人」,又以「那人」象徵自己不慕繁華、孤高脫俗、不隨波逐流。(1分)

4 《山居秋暝》及《聲聲慢‧秋情》同樣描寫秋季的天氣與植物,但兩篇所表現的意
境和感情卻截然不同。試根據兩篇作品的內容,說明有關差別。 6分 設題目標
欣賞作品的意象 比較作者的思想感情
(1) 天氣 《山居秋暝》「天氣晚來秋」一句,指黃昏時有秋涼之意,意境舒適安
閒,流露作者安於山居生活的心情。《聲聲慢•秋情》所描述的秋季,卻冷得
難以抵禦,即使喝了「三杯兩盞淡酒」,也敵不過「晚來風急」,意境蕭瑟淒
楚,表現出作者內心淒涼孤寂的感受。 3分
(2) 植物 《山居秋暝》「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句,雖提到秋天花草凋謝
,但作者卻表現得毫不在意,沒有半點憂傷,意境淡然自適。《聲聲慢•秋情
》寫「滿地黃花堆積」,作者藉此感懷身世,暗示自己年華漸老、容貌憔悴,
猶如眼前凋零的菊花。作者對菊花寄寓了濃厚的哀傷之情,其意境充滿愁慘
。 3分

5 《念奴嬌‧赤壁懷古》及《登樓》都提及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試說明這兩篇作品
所抒發的感情有何相近之處。 3分 設題目標 欣賞詞的內涵 比較作者的思想感

答 兩篇作品同樣借用三國時代的人物自比,抒發對功業未成的感慨。(1分)《念奴
嬌•赤壁懷古》中,詞人塑造三國周瑜意氣風發、年少得志的英雄形象,以此反襯
自己,抒發自己年華老去、功業未成的感慨。(1分)《登樓》中,詩人寫三國諸
葛亮被劉備賞識前,常常吟誦《梁甫吟》,以此抒發自己不為朝廷所用及報國無門
的無奈。(1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