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光子上轉換(英語:Photon upconversion)是吸收較長波

長的兩個或多個光子(低能量),激
發出較短波長的光(高能量)的過程。
[1]它是反斯托克型的發光,這種類型的發光的例子就是將 紅外
光轉化為可見光。[2][3][4][5][6]具有這一發光特性
的材料被稱作上轉換發光材料,它通常含有 d 區或 f 區的
元素。如 Ln3+、Ti2+、Ni2+、Mo3+、Re4+、Os4+等。

這裡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激發態吸收(excited-state absorption,

ESA)。如圖二(a),一開始電子在基態,當一個能量大於 ΔE 的光子

射入,電子會被激發到激發態 1 上面的某一個能階 1-1,1-2 或 1-n,

電子會迅速回到激發態 1(圖二(b)),接著第二個光子又打進來,把在

激發態 1 的電子又往上打,打到激發態 2 上的某一個能階 2-1,2-2 或

2-n,電子同樣的迅速回到激發態 2(圖二(c)),接著電子便會掉到基

態,並釋放能量相當於 ΔE2 的光子(圖二(d)),這個光子的能量當然

大於入射光。
Q:為什麼一般情況下電子會直接從激發態 1 回到基態,而上轉換卻

可以讓電子更上層樓呢?

A:關鍵就在時間!電子能夠在激發態待多久,決定他是否有上轉換

的能力。

電子在激發態 1 待不了多久,就會在下一個光子到達前就直接回到

基態並釋放光子;相反的,電子在激發態 1 等的夠久,就有機會吸

收第二個光子,升到激發態 2 去。這個時間的長短稱為生命週期
(lifetime) 。

Q:為什麼電子到那些激發態 1-1,1-2 或 1-n 會迅速回到激發態 1 呢?


這個過程會不會放光呢?

A: 附屬的激發態們並不是材料本身的性質,而是因為離子或分子震

動或轉動產生的能階,外界環境、溫度或壓力都會對其產生影響。

從這些子能階回到激發態 1 或激發態 2 並不會釋放光子

光學特性:
這些過程均是通過摻雜在晶體顆粒中的啟動離子能級連續吸收一個

或多個光子來實現的,而那些具有 f 電子和 d 電子的啟動離子因具有

大量的亞穩能級而被用來上轉換發光。 然而高效率的上轉換過程,

只能靠摻雜三價稀土離子實現,因其有較長的亞穩能級壽命

參考網站:https://case.ntu.edu.tw/blog/?p=2502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A%E8%BD%AC%E6%8D%A2%E5%8F
%91%E5%85%89%E6%9D%90%E6%96%99/448896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5%AD%90%E4%B8%8A%E8%BD%AC
%E6%8D%A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