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译介研究 中国翻译 2023年第4期

《太极拳论》英译文的历时性研究
译介研究

吴文安 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太极拳论》是太极拳典籍中最重要的奠基之作。无论是近百年来出版的中文太极拳著作,还是在海外出版的英语太
极拳著作,一般都会收录《太极拳论》。该论文以太极拳英译史上的七个版本为研究对象,使用描述翻译学的穷尽式研究,
参照原文,通过对七种英语译文句对句的比照分析,勾画出《太极拳论》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轨迹,并且概括出各种译文的特
点和优缺点。总体而言,早期的英语译文相对粗糙,错讹较多,近代的英语译文质量有所提高,并且有详细的译注加以补充。
所有译文当中,有一种译文策略得当,传播效果很好,值得研究和学习。

关键词:《太极拳论》;英语译文;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2023)04 - 0064 - 08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理论著作中最重要的 刊行《体育》季刊,陆续发表许禹生的《太极拳
经典之一。《太极拳论》是有文字记载的太极拳 (二水居士、李亦畬,2016:
经详注》 7)。1919 年,
名称的第一个出处,是太极拳理论与应用最早 中国太极拳发展史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太极拳著
的完整阐述。凡是对太极拳拳理的研究,《太极 作《太极拳学》
(孙禄堂,1919)当中,并没有
拳论》都是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文献。可以说, 提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1921 年,许禹生编
没有《太极拳论》,当年的太极拳就无法立足, 著的《太极拳势图解》一书中正式收录王宗岳的
今天太极拳传播世界的局面就不会出现。因此, 《太极拳论》
,列为第六章“太极拳经详注”
,并
在数十部早期重要的中文太极拳著作中,《太 在文后注明为“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
极拳论》都列在附录的首位。用英语介绍太极 作”
(许禹生,1921:21)
。1925 年,由杨澄甫口
拳的著作当中,一般也会列入《太极拳论》的 述,陈微明笔录的《太极拳术》中首次出现《太
英文译文。所以要研究太极拳在国内外的传播, 极拳论》
(陈微明,1925:56)
,陈微明为之做了
绕不开对《太极拳论》传播的研究。 注释,但没有标明作者。1931 年,杨澄甫提供资
料,董英杰整理,文光印务馆出版的《太极拳使
一、《太极拳论》的出版面世及其核心地位 用法》中再次刊登了《太极拳论》一文,这一次
让我们首先追溯一下该文的出版历程。1881 使用了《王宗岳遗论解明》的标题,将《太极拳
年,武禹襄的外甥李亦畬总结武禹襄、王宗岳以 。至 1934
论》归于王宗岳(杨澄甫,1931:107)
及自己的观点,汇集和撰写了太极拳理论著作, 年,杨澄甫另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又一次收
手抄三本,俗称“老三本”
。这是最早的太极拳 录了《太极拳论》
,放在附录中,标注为《明王
理 论 文 献( 何 欣 委,2014:159)
。1912 年, 关 宗岳太极拳论》 。而 1935
(杨澄甫,1934:69)
百益校订许禹生抄得的太极拳谱,题名《太极拳 年出版的《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一书之中对该
经》
,油印成册发行。1918 年,北京体育研究社 经典的标注为“
《太极拳经》山右王宗岳遗著”

64
2023年第4期 中国翻译 译介研究

(陈振民、马岳梁,1935:112)
。 做了解读,在全书中显得极为重要。
从以上历史资料来看,《太极拳经》的首次 武禹襄是武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清朝秀才,
正式出版应该是 1921 年的《太极拳势图解》书 生于嘉庆十七年,卒于光绪六年十一月(1812-
中, 标 明 作 者 为 王 宗 岳。1925 年 陈 微 明 注 解 1880)
。按照传说,1852 年武禹襄的哥哥武澄清从
的《太极拳术》刊载了《太极拳论》
,但无作者 河南舞阳某盐店得到了《王宗岳太极拳论》
(唐
信息。到 1934 年,杨澄甫著作《太极拳体用全 才良,2018:172)
。而当代学者于志钧通过史料
书》中的题目又把《太极拳论》和王宗岳联系 的钩沉比对和推理,认定所谓的王宗岳《太极拳
起来,而且注明王宗岳是明朝人。1935 年吴氏 论》应该是武禹襄所著(于志钧,2012:120)

太极拳的著作《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中也收录 于志钧认为从历史事件、时间先后,以及武禹襄
了该文,但题目再次为《太极拳经》
。陈振民和 的出身、经历、才华和他对武学的痴迷等因素
马岳梁标明王宗岳为“山右”,即山西人,信息 来看,应该就是武禹襄撰写了《太极拳论》
,并
进一步细化,但没有佐证王宗岳是明朝人。20 假借王宗岳以及上溯张三丰等手法,使之合法
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太极拳系列丛书重复 化。于志钧给予《太极拳论》极高的评价,认为
了二、三十年代的信息,不过篇名统一为《太 其具有唯一、空前、绝后、经典、民族性五大特
极拳论》。除《陈氏太极拳》之外,其他著作都 点,是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奠基之作。最
将该文作者标为王宗岳。 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篇文献之前,除了李亦
1921 年许禹生把《太极拳经详注》列入太 畬的手抄本之外,从来没有任何正式的文字提
极拳典籍的第一部,并做详注,可见其重要性。 及“太极拳”三个字(同上:123)
。即使是认定
1925 年陈微明的《太极拳术》中,又将《太极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陈氏太极拳,也没有文献证
拳论》列于五篇附录之首,并且逐句做了注释 明在武禹襄之前有文字明确记载太极拳的出现。
和讲解,也可见对该文的看重。不过,陈微明
列举的《太极拳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 二、《太极拳论》英语译介的历史进程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开始到“无令丝毫间 太极拳出版物在国内的首次大规模出现是
断耳”,并且标明该部分为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 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
著(陈微明,1925:56),接下来后面才是一般 传播稍晚。美国学者索菲娅·德尔扎(Sophia
所说的《太极拳论》,从“太极者,无极而生” Delza)的《(吴氏)太极拳——身心合一:意义
至“学者不可以不详辨焉”,但少了许禹生版以 与 方 法 的 融 合 》(T’ai-Chi Ch’üan (WU STYLE)
及后来版本的“是为论。”这两部分都有详细的 Body and Mind in Harmony: The Integration of
注释和解读。第一部分,即陈微明标为张三丰 Meaning and Method)初版发行于 1961 年(纽
所著的部分,在《武氏太极拳》中标为武禹襄 约州立大学出版社),里面收录了三篇太极拳典
所 著( 郝 少 如,1961 / 1988:439), 究 竟 作 者 籍,即《太极拳论》、《十三势歌》、《十三势行
是谁应该还存在争议。1931 年的《太极拳使用 功心解》。这是目前较为确定的最早的《太极
法》中,杨澄甫在太极拳套路和推手之后紧接 拳 论 》 英 文 版 本。 索 菲 娅· 德 尔 扎 1903 年 生
着安排了《王宗岳遗论解明》(杨澄甫,1931: 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家庭,大学就读于
108),文末添加了“是为论”,并且亲自对全文 亨 特 学 院(Hunter College), 后 又 在 哥 伦 比 亚

65
译介研究 中国翻译 2023年第4期

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读研究生,然后去 拳:力量之技艺》一书收录了六篇太极拳经典,


巴黎继续学习舞蹈,遂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 (Chang San-feng’s
分 别 为《 张 三 丰 太 极 拳 论 》
1948 年,德尔扎跟随丈夫来到上海,教授现代 Treatise on Tai Chi Ch’uan)
、《王宗岳太极拳论》
舞,研究中国戏剧和中国戏剧舞蹈,同时开始 (A Treatise on Tai Chi Ch’uan by Wang Chung-
学习太极拳。1951 年,德尔扎回到美国,1954 yueh)
、《 十 三 势 行 功 心 解 》(An Explanation of
年开始在美国表演和教授太极拳,于 1961 年出 the Thirteen Postures by Wang Chung-yueh)、《杨
版《吴氏太极拳》一书。书中三篇典籍的英译 澄 甫 太 极 拳 说 十 要 》(The Ten Essential Points
文并非德尔扎所译,她注明译者是 Hubert Wang of Yang Ching-Pu)、《 吴 鉴 泉 六 要 》(The Six
和 Koo Hsien-Liang(Delza,1961/1985:151)。 Essential Points of Wu Chien-chuan)和《太极妙
第二部译介《太极拳论》的著作是《太极 手 》(Tai Chi –“Wonderful Hand”)。 其 中 第 二
(Tai Chi for Health) 一 书。 该 书 初 版 于
健身》 篇就是本文所考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吕氏
1963 年,历经重印和新版,但在 1998 年新版中 在太极经典部分收录了《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
作者认为,这一著作无须做大的改动,只需要 和《吴鉴泉六要》,这在其他著作中并不多见。
更正一些细节、更新一些事实即可。该书视角独 第四部译介《太极拳论》的英文著作是旅
特,主要从医疗健身方面探讨太极拳的功用,反 美台湾学者杨俊敏(Yang Jwing-Ming)的著作
(Tai Chi Chuan
映出太极拳在西方传播的一大动因:医疗健身。 《太极拳武力:高级杨式太极拳》
该 书 作 者 为 爱 德 华· 梅 塞 尔(Edward Maisel)
, Martial Power: Advanced Yang Style)
,其第一版
他的妻子是贝蒂·凯奇(Betty Cage)
,两人都在 出 版 于 1986 年。 杨 俊 敏 1946 年 生 于 中 国 台 湾
医疗行业,都从事太极拳的教授和推广。
《太极 新竹,16 岁时跟随高涛学习杨氏太极拳,后来
健身》的最后收录三篇太极拳典籍,第一篇即 又先后师从李茂清和陈威伸学习太极拳。1974
所谓张三丰所著的《太极拳论》
(傅钟文在《杨 年,杨俊敏赴美学习机械工程,1978 年获得普渡
氏太极拳》中将其标注为武禹襄著,见傅钟文, 大学的博士学位,1982 年成立杨氏武术研究院
,第二篇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Yang’s Martial Arts Academy)
1963/1988:439) ,1986 年又成立杨
以及第三篇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功心解》
(参照 氏武术协会(Yang’s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及
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
,第二篇篇名为 其 出 版 中 心(YMAA Publication Center)
,到目
《王宗岳太极拳论》
,见杨澄甫,1934:69)
。梅塞 前为止出版了几十部中国武术和太极拳方面的
尔注明译者为他的合作者 Chao-li Chi。 著作,以及视频资料等。
《太极拳武力》一书
第三部译介《太极拳论》的著作是《太极 以研究太极拳的气功和劲力为主,附录中收录
拳:力量之技艺》。1979 年,英国伦敦 Rider & 了 15 种太极拳典籍,其中王宗岳的《太极拳经》
Company 出版社发行了《太极拳:力量之技艺》 列为第二篇,排在张三丰的《太极拳论》之后。
(Tai Chi Ch’uan: The Technique of Power)一书, 第 五 部 介 绍《 太 极 拳 论 》 的 是 傅 钟 文 的
作 者 为 两 位 美 国 芝 加 哥 的 舞 蹈 教 师 泰 姆· 霍 《杨氏太极拳》,是一部译作,由路易斯·斯威
维 茨(Tem Horwitz) 和 苏 珊· 基 默 曼(Susan 姆(Louis Swaim)翻译,英文题目为 Mastering
Kimmelman)。 另 外, 参 与 文 献 翻 译 的 译 者 吕 Yang Style Taijiquan(《学会杨式太极拳》),1999
氏(Hubert. H. Lui) 也 标 注 在 封 面 上。《 太 极 年在美国加州出版。因为是译著,译者在“译

66
2023年第4期 中国翻译 译介研究

者前言”里专门讨论了“翻译问题”,提到翻译 1)有大量的漏译;2)有误译;3)译文总体偏
太极拳典籍的难点所在(Swaim,1999:xiv)。 直译,可读性不高。德尔扎的《太极拳论》英
此外,在“附录:太极拳典籍”开头部分,译 译文中漏译的中文句子有“我顺人背谓之粘。
者专门拿出较大篇幅,题名“译者为典籍所做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
注释”,在其中阐明了自己的翻译原则,并且针 为一贯”、“右重则右杳”、“进之则愈长,退之
对五篇典籍分别讨论了翻译中的具体问题,还 则 愈 促 ”、“ 黏 即 是 走, 走 即 是 黏 ”、“ 方 为 懂
有详细的注释,其中就有关于《太极拳论》的 劲”。另外有一句译文不太妥当,即“本是舍己
原文分析和翻译探讨。 “Theoretically one should forget
从 人 ” 的 译 文:
第 六 部 译 介《 太 极 拳 论 》 的 著 作 是《 太 oneself and learn from others”(理论上应该忘掉
极 拳 经 典 译 注 》(The Taijiquan Classics: An 自 己 跟 别 人 学 习 )(Delza,1961 / 1985:149)。
Annotated Translation),编译者是芭芭拉·戴维 “舍己”译为 forget oneself(忘掉自己)还勉强
斯(Barbara Davis)。著者对太极拳有深入研究, 可以表意,但把“从人”译为“跟别人学习”
在著作中追溯了太极拳在中国国内的发展历史 实为不妥。因为太极拳此处的“从人”意指不
还有海外传播简史,对太极拳的起源、命名和 与对手直接对抗,而是以柔克刚,如敌方强劲,
文字传统都有充分的文献梳理和独到的见解。 则己方顺力,避免硬顶,所谓“遇敌时不含抵
书中收录了五篇太极拳典籍,即《太极拳经》、 抗性,能随敌劲以为伸缩,所谓柔中而有弹性”
《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 (陈振民、马岳梁,1935:7),所以笔者认为“从
以及《打手歌》。随后,该书又逐一翻译了陈微 人”译为 follow the opponent 更加适当一些。
明对太极拳典籍的注解。书的附录还列举了中 《太极健身》(1963)中的《太极拳论》是
文的太极拳典籍,十分难得。 爱德华·梅塞尔与华裔人士迟氏(音译,原名
第七部收录《太极拳经》的著作是《经典 为 Chao-li Chi)共同翻译。根据第一句的译文
北 派 吴 氏 太 极 拳: 满 洲 宫 廷 卫 士 的 搏 击 术 》 判断,译文中有“动静之机”,他们所依据的
(Classical Northern Wu Style Tai Ji Quan: The 原文当属许禹生、吴鉴泉一种,而不是杨澄甫
Fighting Art of the Manchurian Palace Guard)。 和陈微明的那种。总体而言,梅塞尔和迟氏的
该 书 由 华 裔 拳 师 张 缇 娜(Tina Chunna Zhang) 译文还算不错,能基本传递原文的大意。然而
和 美 国 人 弗 兰 克· 艾 伦(Frank Allen) 合 著, 如果细察,则有很多含混不清之处。比如“动
2006 年出版。这也是一本太极拳教材,里面介 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译文是:In movement it
绍了太极拳基本常识、太极拳和太极剑的练习 opens, in quietude it closes. 其中 it 所指并不清楚,
方法,并且收录了唯一的太极拳典籍《太极拳 不容易让读者理解。还有“无过不及,随曲就
论》。可见在著作者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太极拳 伸”的译文是:Without ever exceeding or falling
理论著作,是不可或缺的太极拳文献。 short, Tai Chi moves in bending and stretching. 第
一小句是翻译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勉强能懂,
三、《太极拳论》七种英译文版本的各自特色 但第二小句如果回译过来是“太极移动中有弯
德 尔 扎 书 中 的《 太 极 拳 论 》(1961) 英 译 曲和伸展”,意思很不清楚。而“我顺人背谓之
文 出 现 最 早, 存 在 很 多 问 题, 具 体 表 现 在: 黏”的译文是:When I take on a hard force this

67
译介研究 中国翻译 2023年第4期

is called“sticking”with it. 其中的“顺”与“背” 文的字面表达,而是深入挖掘其文字触及的中


被简单翻译为“我抵挡了强力”,不符合一般对 国文化,在适当的时侯添加文中注释,将太极
“顺背”的理解(可以参考许禹生、陈微明等人 拳典籍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联系起来,给予
对《太极拳经》的注解),译文不准确。 译文以深广的文化背景。比如“不偏不倚,忽
《太极拳:力量之技艺》(1979)一书的作 隐忽现”如果按照字面理解,就是与敌交手之
者是霍维茨和基默曼,但其中收录的《太极拳 时,自己的身体尽量不要倾斜;面对敌人,尽
论》英文译者另有其人,即吕氏(H. H. Lui)。 量掩盖自己的意图,不让对手察觉自己的力道
书 中 对 译 者 的 身 份 没 有 介 绍。 但 对 比 七 种 英 和动向。这一句原文本来意思就比较复杂,不
文 译 本, 吕 氏 译 本 最 有 特 点, 译 文 质 量 也 很 太容易讲清楚。其他六种译文相应的单词数分
高。具体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1)深入的理 别 为:12、8、8、8、8、19, 而 吕 氏 译 文 的 单
解。20 世纪初,从许禹生开始,陈微明、杨澄 词数高达 46 个,是第二多的译文单词数的两倍
甫等人都对《太极拳经》做了极为详尽的注解 还多:Avoid leaning or inclining your body in any
和阐释,但纵观七种译文,各个译者对原文的 direction. Manifest or conceal your movement so
理解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而吕氏译文在理解 completely that your opponent finds it impossible
方面的问题最少,总能恰如其分地阐发原文的 to detect your intention. [“know your enemy as well
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且深入文字背 as yourself and you will be invincible” wrote the
后,把拳理阐释得一清二楚。2)恰当的翻译策 famous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ist Sun Tze]. 原 因
略。吕氏译文不追求原文极为简洁的文体样式, 是,吕氏在译文(26 词)之外,又添加了孙子
而是有所铺陈,将透彻传递原文的微言大义放 兵法一句话的译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而且
在首位。适当的时侯,译文还添加一些说明文 指明这是中国著名的兵法家孙子的话。如此一
字,让译文读者更加清楚明白。比如“虚领顶 来,读者不仅了解到原文全面的意义,而且知
劲”的译文:Keep your neck erect and direct the 道了这个武学原理背后隐藏的兵法精神。吕氏
crown of your head upward as if your head were 的译文由点及面,由浅入深,能把英语读者引
suspended from above. Keep your spirits raised 入中国武学文化的门径,激发读者的强烈兴趣。
and you will lose all clumsiness and obtuseness in 中国台湾旅美学者杨俊敏是杨氏太极拳正宗
your movements. Allow your intrinsic energy to 传人,久居美国熟谙英文,他的译文值得信赖。
sink to the “tan-tien” which is a spot about three (Tai Chi
他的《太极拳武力:高级杨式太极拳》
inches below the navel. 与其他六种译文相比,吕 Chuan Martial Power: Advanced Yang Style)
(1986)
氏译文的字数最多,译文的意思也最为明白。 一书收录了《太极拳经》
,以汉英对照的方式呈
另外,译文在行文中还添加了对“丹田”的解 现,并且在英语译文之后添加了英文的详细注
释:which is a spot about three inches below the 解。这种方式算是非常细致全面的典籍译介。从
navel. 这是一种对读者十分友好的翻译方法。即 第一句译文来看,杨俊敏依据的原文是陈微明和
使是对丹田一无所知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 杨澄甫版,即没有“动静之机”的版本。也许是
不会陷入困境,而是顺便知晓了丹田的位置。 因为译文后加了注释的缘故,杨俊敏的译文也偏
3)融入中国文化的知识。吕氏译文不拘泥于原 直译和过于简洁,有时候不容易理解。比如“动

68
2023年第4期 中国翻译 译介研究

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译文是:When it moves, it 长,退之则愈促”的译文是 Advancing, there is


divides. At rest it reunites. 其中的 it 所指不清楚。全 an even longer distance. Retreating, it is then even
句意思也不好推测。相比之下,霍维茨和基默曼 more crowded( 前 进, 有 更 长 的 距 离。 后 退,
版本中的吕氏译本则清楚明白:In movement the 更 加 拥 挤 )。 相 较 而 言, 霍 维 茨 的 译 文 是 The
Yin and Yang act independently. In quietude, the two more he advances against you, the more he feels the
fuse into one. 另外,杨俊敏会把自己对典籍的理解 distance incredibly long. The more he retreats from
融入译文中,使得译文意思很具体,有时候偏离 you, the more he feels the dead end desperately
原文。比如“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 close(他越靠近你,就觉得距离越远。他离你
神明”的译文:After you have mastered techniques, 越远,就觉得无法后退),意思清晰明了,不容
then you can gradually grasp what “understanding 易产生误解。再比如斯威姆“一羽不能加,蝇
jing” [dong jing] means. From “understanding jing” 虫不能落”的译文是 One feather cannot be added.
you gradually approach enlightenment [intuitive A fly cannot land(一根羽毛加不上。一个苍蝇
understanding] of your opponent’s intention. 后 一 句 不能落),基本上是字对字的直译,英文读者会
的“神明”被杨俊敏译为“理解对手的意图”
, 不太明白。而霍维茨的译文 Your body should be
这是一种较为狭义的理解。原文还可以有更多的 so light and nimble that a feather could not land on
解读。许禹生的解读中,理解对手意图是神明之 it without being felt, and a fly could not alight on it
前的阶段,而神明是比理解对手意图更高的阶段 without setting it in motion(你的身体很轻灵,一
(许禹生,1921:15)
。杨俊敏的理解不算错误, 根羽毛落上都能感觉到,一直苍蝇停留就会使
可以看作一种简化的解释。 之运动)更加清楚无误。由此可见,译者所说
1999 年,由斯威姆翻译的傅钟文所著《杨 的贴近原文形式句法的翻译策略实现了,但译
氏太极拳》在美国伯克利出版,这是按照原文 文明白易懂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
一字一句翻译而来的译文。译者在“译者前言” 在《 太 极 拳 经 典 译 注 》(The Taijiquan
中介绍了翻译《杨氏太极拳》的原因、原书的 Classics: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中,戴维斯
特色还有翻译当中的问题。在译者看来,翻译 收录了《太极拳论》的译文,作为杨氏太极拳
过程中有三大挑战,即中国人的解剖术语、身 的五种典籍之一。与其他六种译文相比,戴维
体方向和位置等的描述;太极拳的语汇以及招 斯 的 译 文 较 为 直 译, 其 直 译 的 程 度 甚 至 超 过
式名称等植根于中国文化,涉及中国传奇、神 斯威姆。比如“我顺人背谓之黏”的译文是 I
话和诗歌形象等诸多方面;太极拳典籍言简意 go along with, [my] opponent goes against; this is
赅,蕴含着哲学、宇宙观和修身养性等丰富含 called“sticking”(我跟随,我的对手逆行;这
义,实难传译。对此,译者有明确的翻译策略, 叫作黏),意思很不清楚。跟霍维茨的译文 To
即尽量贴近原文的形式、句法和意义,同时使 stick to a retreating opponent’s motion is known as
得英语译文明白易懂(Swaim,1999:xiv)。仅 “adherence” or adhesion( 对 手 后 退, 粘 住 他 的
仅从英语译文来看,这一版的译文并不是特别 动作叫作“黏”)对照一下,差别十分明显。还
出色,总体而言偏直译,有些句子意思不清楚, 有“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的译文是 If one
不能很好地传递原文的意义。比如“进之则愈 looks upward, it seems all the taller; if one looks

69
译介研究 中国翻译 2023年第4期

downward, it seems all the deeper(如果往上看, does the weight on the right, then it disappears 同 样
看上去更高;如果往下看,看上去更深),翻 存在动词混乱、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使得英文显
译的仅仅是字面意思,没有传达原文的内在含 得别扭。这种问题在其他译文中没有;而“进
义。而霍维茨这一句的译文同样简短,但意思 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的英语译文 When (the
十 分 清 楚 明 白:The more your opponent pushes opponent) advances, seem even farther away. When
upward or downward against you, the more he feels (the opponent) retreats, be even closer. 其 中 每 一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emptiness he encounters 句的后半句都没有主语,指代不清,不容易理
(对手越是往上或往下逼迫你,就越感到他碰 解。另外,张缇娜和弗兰克的译文有时候会漏
到的虚空没有尽头)。而从“是皆先天自然之
译,像“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译文是 Tai Ji
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These are all from pre-
neither goes too far nor falls short, 忽 略 了“ 随 曲
heavenly ability, and are not connected to the effort
就伸”
,没有翻译。不仅如此,他们的译文也有
of study or from achievement)以及“察四两拨千
斤之句,显非力胜”(Examine these words:“four 铺陈的句子,比如“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
liang deflects one thousand jin.”Clearly, it is not 劲而阶及神明”的译文就很长:To practice tai ji
force that conquers [an opponent])这两句的译文 quan one must learn to first manage the form in order
来看,戴维斯的译文注重再现原文的字面意义,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d meanings of the art
(zhao shu). Then know the energy and development of
像 pre-heavenly 对应“先天”,但英文单词 pre-
one’s capabilities (dong jin). Then comes the highest
heavenly 的 使 用 频 率 很 低, 意 义 也 不 很 清 楚。
levels spiritual illumination, after which the free
而“斤”和“两”都直接使用了汉语拼音,需 usage of tai ji quan technique will have been achieved
要英语读者懂得中国的计量单位才能理解。但 (shen ming)。译文虽然长,仍然有语法不当之处
在后面一章里,戴维斯翻译了陈微明对《太极 (Then comes the highest levels spiritual illumination
拳论》的逐句解读,可以算作对直译译文的补 单复数不对应)
,英文全句的意思也不太清楚。
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译译文的不足。
最新一版的《太极拳论》英译文收录在张 四、结语
缇娜和弗兰克的著作《经典北派吴氏太极拳: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之作,在
满洲宫廷卫士的搏击术》当中。与其他译文相 太极拳研究和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
比,这一译文有的句子语法不通顺,比如“动 历史上的诸多太极拳著作都有收录。在流传过
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译文:Tai Ji in motion is 程中,
《太极拳论》出现了不同的版本,这在文
changing, it divides; and in stillness is harmony. it 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都有所体现。与中文
unites. 还有“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的译文: 原文相对应,英文译本也有语言文字的差异。不
And there is no leaning forward or backward. Energy 过纵观七种英语译文,最大的差异是翻译策略的
and movement are suddenly hidden and reappear with 区别。七种译文当中,有六种译文基本采用字对
equal suddenness. 后 面 一 句 的 前 一 分 句 使 用 系 字的直译策略,能再现原文的句法结构和行文风
动词,后一分句又变为动词,特别不流畅。另 格,但译文不是特别清晰易懂。最早的英语译
外“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译文 The body 文,即德尔扎的译文,文字错漏很多,既有理解
weight is heavy on the left, then becomes empty; as 不当,也有表达失误。第二种译文即梅塞尔的译

70
2023年第4期 中国翻译 译介研究

文同样存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诸多问题。另外三 文隐含的逻辑凸显出来。从译文的综合表现来
种译文,即杨俊敏、斯威姆和戴维斯的译文,虽 看,译者对原文的理解非常深入,有独到和全面
然译文相对直译,意思不够清楚,但这三种译文 的见解,而译文又语句通顺、前后连贯、清楚达
都有另外的详细译注加以补充,总体而言能较好 意,并在适当的时候旁征博引,达到了深入浅出
地传递原文意义,让读者理解《太极拳论》的思 的效果。单纯从译文的信息传递和交际效果来
想。而最新的译文,即张缇娜和弗兰克的译文, 看,这一版本的译文无疑是七种版本中最好的,
2006 年出版,有前人的诸多版本作为参照,本 其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值得研究和学习。
应该更上一层楼,达到更高的境界,然而实际 到目前为止,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广
上,该译文的总体质量不太好,存在错译漏译, 泛的传播(Davis,2004:xiii)
,对西方文化影响
理解上有不足,表达方面更是有很多语法错误, 巨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然而太极
显示出译者英语能力的欠缺。 拳经典文献在西方的译介还少有研究,缺乏一个
在七种译文当中,最有特色的非霍维茨和 梳理概括、去粗取精、鉴别真伪优劣并且择优推
基默曼版莫属。这一版本的译文为吕氏(H. H. 广的做法。本文以《太极拳论》作为切入点,在
Lui)提供,翻译策略非常明确,即以清楚传达 梳理其中文版本传播和出版的历史进程之后,又
原文的准确含义为宗旨,英文言简意赅,但在适 按照时间维度逐一分析了其七种英语译本的特点
当的时候译文会融入译者的深入理解,甚至在必 和优缺点,希望能在促进太极拳经典在英语世界
要的时候添加有助于读者理解的中国文化的相关 的译介和传播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信息。这一翻译策略使得该译文没有拘泥于原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科项目“从北京走
的表达形式,而注重将原文表达的意思用译入语 向世界: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研究”
(项目
语言讲明白,能将原文深奥的拳理明晰化,把原 编号:19YYB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微明 . 太极拳术 [M]. 上海:中华书局,1925. Harmony: The Integration of Meaning and Method [M].Albany:
[2] 陈振民、马岳梁 . 吴鉴泉氏的太极拳 [M]. 上海:百宋铸字印刷局,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61/1985.
1935. [15] Fu, Zhongwen. Mastering Yang Style Taijiquan [M]. Trans. Louis
[3] 何欣委 . 妙谛传心——太极拳经秘谱汇宗 [M]. 北京:人民体育出 Swaim. Berkeley: Blue Snake Books, 1999.
版社,2014. [16] Compiled by Zhaohua Publishing House. Chen Style Taijiquan
[4] 李亦畬著 . 二水居士校注 . 王宗岳太极拳论 [M]. 北京:北京科学 [M].Hong Kong: Hai Feng Publishing Co., 1984.
技术出版社,2016. [17] Horwitz, Tem & Susan Kimmelman. Tai Chi Ch’uan: The
[5] 人 民 体 育 出 版 社 编 . 太 极 拳 全 书 [M]. 北 京: 人 民 体 育 出 版 社, Technique of Power [M]. London: Rider & Company, 1979.
1988. [18] Maisel, Edward. Tai Chi for Health[M]. Boston: Whetherhill,
[6] 孙禄堂 . 太极拳术 [M]. 上海:中华书局,1919. 1963/1998.
[7] 许禹生 . 太极拳势图解 [M]. 北京:体育研究社,1921. [19] Yang, Chengfu. The Essence and Applications of Taijiquan [M].
[8] 许禹生著 . 唐才良校注 . 太极拳势图解 [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 Trans. Louis Swaim. Berkeley: Blue Snake Books, 2005.
出版社,2018. [20] Yang, Jwing-Ming. Tai Chi Chuan Classical Yang Style: The
[9] 杨澄甫 . 太极拳使用法 [M]. 上海:文光印务馆,1931. Complete Long Form and Qigong [M]. Boston: YMAA Publication
[10] 杨澄甫 . 太极拳体用全书 [M]. 上海:上海书局,1934. Center, 1999.
[11] 于志钧 . 中国太极拳史 [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1] Yearning K. Chen, T’ai Chi Ch’uan: Its Effects and Practical
[12] Chen, Mark. Old Frame Chen Family Taijiquan [M]. Berkeley: Applications [M]. Hong Kong: Unicorn Press, 1971/2003.
Blue Snake Books, 2004. [22] Tina Chunna, Zhang & Frank Allen. Classical Northern Wu Style
[13] Davis, Barbara. The Taijiquan Classics: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Tai Ji Quan: The Fighting Art of the Manchurian Palace Guard
[M]. Berkeley: North Atlantic Books, 2004. [M]. Berkeley: Blue Snake Books, 2006.
[14] Delza, Sophia. T’ai-Chi Ch’üan (WU STYLE) Body and Mind in

作者简介 吴文安,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英译、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政治文献翻译。
作者电子信箱 wuwenanbfsu@163.com

7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