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沈祖炎:《冷弯薄壁型铜结构技术规范》的发展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发展
沈祖炎
(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摘 要:我国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自1969年规范草案颁布至今已有40年,其间经历了3次修订,内容
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除介绍我国规范的发展过程、制修订过程的特点和规范的特色外。还重点介绍了几版规范
的若干重要成果的发展,包括设计方法、冷弯效应、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双轴对称截面压弯构件的稳定承栽
力、单轴对称开口截面轴心受压和压弯构件的换算长细比、受压板件的屈曲后强度和有效宽厚比、连接计算、薄壁
型钢结构的防腐等。还讨论了规范修订的展望,提出了在规范再次修订时应主要考虑的三个方面:即应增加高强
超薄壁冷弯型钢结构的设计与构造内容;应增加厚壁冷弯型钢结构的设计与构造内容;应增加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的抗震设计内容。
关键词:技术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THE DEVELoPMENT oF TECH』vJCAL CDDE oF CDLD—FoRMED


TH l N—wALL sTEEL sTRUcTUREs

Shen Zuyan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Chinese Technical Code of Cold-Formed Thin-Wall Steel Structure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40 years,

since the issuance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first technical code of thin-wall steel structures in 1969.During the

40 years。the technical code has been revised three times and its contents and provisions were increased and

improved.In this paper,besid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ode,the particular of the process of revisions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code。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the different version of the code
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i.e.design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effect of cold forming,stability factor of

axially loaded compression members,stability capacity of double symmetrical section members subjected to combined

axialloading and bending moments。equivalent slenderness ratio of uni—symmetrical open section members subjected
to axial loading or combined axial loading and bending moments,post-buckling strength and effective width-

thickness ratio of compressed plate elements,calculation of connections,corrosion protection of cold—formed thin-

wall steel structures,ete.In the paper,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vision of the code is discussed,and three main

contents which must be included in the next revision of the code are
proposed。i.e.design and detailing of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uper—thin-wall steel structures。design and detailing of cold—formed thick—wall steel structures

and seismic design of cold—formed thin—wall steel structures.

KEY WoRDIS:technical code;cold—formed thin—wall steel structure

20世纪70年代初,湖南大学土木系、上海交通
I规范的制订背景及历次修订过程 大学机械系相继开展了试验研究。在此期间,我国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国家 建造了一大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单层厂房和仓库
已有应用,美国钢铁协会也制订了相关规范。我国 等,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并于1975年在对1969
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援外工程的需要,开始研究 年草案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正式批准出版了TJ 18—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方法。当时,主要由同济 75《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大学建工系和北京金属结构设计室进行了大量的试 75版规范颁布后,规范管理组立即组织国内有
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偏 关单位对冷弯薄甓型钢结构开展科研协作,进行了
心受压构件、檩条、屋架和刚架等。在此基础上,于 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科学试验。参加研究
1969年编制了《弯曲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草 作者:沈祖炎,男,1935年6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案),是我国第一本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规范。 Email:zyshen@tongji.ed.u.cn
收稿U期:2008—12—10

Steel Construction.2009(7)。V01.24,No.1 22 55

万方数据
标准与规范

的单位有同济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制作任务的加工厂,例如中南建
工业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江西工业大学、黑龙 筑设计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中冶集团建筑
江省低温建筑科研所、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等。 研究总院、东风汽车公司基建管理部、湖北建筑机械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对1975年规范进行修订后, 厂、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长祥建筑钢结
于1987年批准颁布了规范的第二版:GBJ 18—87 构有限公司等。这砦设计和加丁厂的参加,能够了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解实际工程的需要,使规范能够很好地包含切合实
87版规范颁布后,规范管理组又及时组织有关 际和符合工程需要的有用内容。
单位开展专题研究,参加研究的单位有同济大学、湖 4)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成熟性。

南大学、南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参加规范制、修订工作的主要起草人都是具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2002年完成87版规范的修 较多实际工程设计经验的教师、T程技术人员和研
订工作后,批准颁布了规范的第三版:GB 50018— 究者,他们清楚地了解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怎样的可
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供操作的规范条文,所采用的技术应有怎样的成熟
性。因此,以他们为主要起草人制、修订的规范内容
2规范制订和修订的特点 和条款一般都会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必要的技术
规范的4次制、修订过程凸显了鲜明的特点,主 成熟性。
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1)具有大量基础数据的坚实支撑。 3几版规范的若干重要成果的发展
在规范的制、修订过程巾,参编人员都极其重视 3.1设计方法
基础数据的收集。例如在每次制、修订规范的钢材 我国钢结构设计方法经历了4次变化,即1957
设计指标时,都大量收集了当时的冷弯薄壁型钢结 年以前采用总安全系数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1957—
构原材料的强度数据,在确定各种构件的设计公式 1974年采用基于三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1974—
时,收集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包括轴心受压、弯曲失 1988年采用基于极限状态、多系数分析的单一安全
稳和弯扭失稳、偏心受压平面内失稳和平面外失稳、 系数考虑调整系数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和1988年
受弯构件整体失稳、考虑板件屈曲后强度的试验;在 至今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
确定自攻螺钉的连接计算时,收集了自攻螺钉连接 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的试验数据;在编写防腐蚀条款时,收集了在11个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由于在我国的应用较迟,20
城市进行的冷弯薄壁型钢的腐蚀室内挂片试验结果 世纪60年代,其设计方法仅经历了3次变化。69
等。 版规范草案采用基于三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2)具有系统深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作为可 75版规范采用基于单一安全系数考虑调整系数的
靠依据。 容许应力设计方法,87版规范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
在规范的制、修订过程中,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条 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的不断变化,使我
款都作为规范专项科研课题予以立项。例如冷弯薄 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能与国际同
壁型钢结构设计方法和设计指标的研究,冷弯效应 步。
计算方法的研究,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构件稳定性 87版规范在确定抗力分项系数抓时,进行了
计算方法的研究,受弯构件整体稳定计算方法的研 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包括钢材强度、板件厚度、截
究,受压和受弯构件中受压板件考虑屈曲后强度的 面外形尺寸、截面几何特性、方管和帽形截面轴压构
计算方法研究,自攻螺钉连接的计算方法研究,檩 件弯曲失稳承载力、帽形截面和卷边角钢轴压构件
条、墙梁和刚架计算方法的研究,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弯扭失稳承载力、帽形截面偏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
防腐蚀措施的研究等。 内失稳承载力、帽形截面偏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
每一个规范专项科研课题完成后均由规范管理 失稳承载力、Z形截面梁整体失稳承载力等实测值
组组织专家鉴定,供制、修订规范时参考采用。 的统计结果,即平均值、均方差和变异系数。在此基
3)具有切合实际和符合工程需要的实用性。 础上得到了各类受力构件的抗力变异性参数,包括
参加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单位中,都有一定数量 抗力平均值与抗力标准值的比值、抗力变异系数。
的具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任务的设计院和具有 基于抗力和荷载方面的参数,用二阶矩概率模式,对

56 钢结构 2009年第7期第24豢总第122期

万方数据
沈祖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发展

75版规范进行可靠度校正,得到各类构件的可靠指 双轴对称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和弯矩作用

阜+—4磐≤f
标口,最后分析得到抗力分项系数和钢材的强度设 平面外的稳定性。
计值。87版规范的可靠指标为3.2±0.25。
^ ^r 、 (3) ’一’

2002版规范对可靠指标作了新的规定,即可靠 鲈“f1_是妒1w。,
、 ‘’E

粤+粤≤f
指标不应小于3.2,使结构的可靠度得到局部提高。
3.2冷弯效应 (4)
甲y/"lef 甲b”era-

冷弯薄壁型钢系由钢板或钢带经冷加工成型 式(3)系根据边缘屈服理论,考虑了与轴心受压
的。冷弯型钢的屈服强度在冷加工区将比母材有较 一样的综合初始缺陷影响的等效偏心用Perry公式
大提高(为10%~50%)。87版规范利用塑性理论 导得。试验值与理论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11,均方
导得了冷弯效应的理论公式,进一步简化处理后纳 差为0.117。
入了规范。经试验证实,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当吻 式(4)系按弹性稳定理论导出的直线相关公式。
合。 试验值与理论值之比的平均值约为0.985,均方差
规范考虑到局部屈曲可能影响冷弯效应的充分 约为0.1。
利用、结构构件稳定计算公式中的相关系数主要由 3.5 单轴对称开口截面轴心受压和压弯构件的换
试验数据确定而试验结果也已包含了冷弯效应的影 算长细比

响,将冷弯效应的利用仅限于截面全部有效的情形。 69版规范在计算单轴对称开口截面轴心受压
2002版规范进一步明确了经退火、焊接和热镀 和压弯构件绕对称轴弯扭失稳时,采用换算长细比
锌等处理的构件不得利用冷弯效应的强度提高。 法。采用换算长细比法时认为单轴对称开口截面轴
3.3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心受压和压弯构件绕对称轴弯扭失稳的临界应力同
75版规范主要依据方管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 样可由欧拉临界应力公式计算,只需将构件的长细
试验数据,拟合出构件的初始相对偏心率£。,采用 比换成换算长细比。换算长细比的计算公式可由开
偏心受压的理论公式,即Perry公式,以边缘屈服为 口薄擘杆件的稳定理论推导得到。这一方法经大量
准则,导出了稳定系数妒的表达式。在A>100时, 较为系统的试验验证,证明是可行的。

考虑到容易产生较大的初弯曲,妒值还应乘以折减 75版规范在69版规范的基础上增加了单轴对

系数口。 称开口截面压杆在开口边设置缀板的情况,进一步

87版规范依据75版以后进行的较为系统的 拓展了换算长细比法的应用范围。经与大量较为系

164个各类开口、闭口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结 统的试验数据相比较,证明在开口边设置缀板的单

果的稳定系数进行优化,主要修改了初始相对偏心 轴对称开口截面的压杆采用换算长细比法验算其绕

率s。的计算。经修改后,稳定系数更贴近于试验结 对称轴的弯扭失稳稳定性具有很好的精度。
3.6 受压板件的屈曲后强度和有效宽厚比
果,提高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的可靠度。
3.4双轴对称截面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 受压板件的屈曲后强度是一个双非线性的大挠
度薄板理论问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既没有严
69版及75版规范采用式(1)、式(2)分别计算
密的理论解析解,也没有可供使用的数值解。因此,
双轴对称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和弯矩作用
69版规范和75版规范在采用“有效宽厚比法”时,
平面外的稳定性:

盯一÷≤L盯.]
八r 一
对有效宽厚比的计算作了偏于安全的假定。69版
(1)
妒p^e‘ 规范对有效宽厚比的计算按最不利受力情况考虑,

d=÷≤[仃]
八,

妒I^e‘
(2)
取为一常数。75版规范则根据能够收集到的试验
数据,对均匀受压板件的有效宽厚比作了修改,得到
式中:伽、卿分别为偏心压杆弯矩作用平面内和弯 了基于试验的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公式。对于非均匀
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系数。 受压板件也偏安全地按均匀受压板件计算。87版
式(1)、式(2)在使用过程中显现了一些难以改 规范和2002版规范在继续沿用“有效宽厚比法”时,
进的缺陷,需作根本性的改变。 对有效宽厚比的计算作了重大的修改。87版规范
87版规范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计算比较 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给出了非
和试验验证,采用了相关公式(3)和式(4)分别计算 均匀受压板件有效宽厚比的计算方法。2002版规

Steel Construction.2009(7)。V01.24,No.122 57

万方数据
标准与规范

范将受压板件的有效宽厚比计算修改成以板组为计 具有特色且能与国外相关规范媲美的规范。87版
算单元,考虑相邻板件的约束影响,并采用统一的计 规范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版规范获华夏
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可用于加劲板件、部分加劲板 科学技术二等奖。
件和非加劲板件,也可用于均匀受压和非均匀受压
板件。 5规范修订的展望
3.7连接计算 自2002版规范颁布以来,我国冷弯型钢结构无
69版规范和75版规范列出了焊缝连接、普通 论在应用上和科研上都有系统和全面的发展。因
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计算。87版 此,在规范再次修订时应考虑这一情况,主要有3个
规范增加了小直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和电阻点 方面:
焊连接的计算。2002版规范又增加了自攻(自钻) 1)应增加高强超薄壁冷弯型钢结构的设计与构
螺钉、拉铆钉、射钉及喇叭形焊缝等新型连接方式的 造内容。
计算。 2)应增加厚壁冷弯型钢结构的设计与构造内
3.8薄壁型钢结构的防腐 容。
87版规范基于对薄壁型钢结构防腐的详细研 要完成这两方面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工作需要
究,对75版规范作了较全面的修改和补充。内容包 做,如:构件的初始缺陷、冷弯效应、截面上残余应力
括外界条件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侵蚀作用分类、 和屈服强度的分布、有效宽厚比的计算公式、各类受
表面处理和防护措施、防腐涂料底和面配套及维护 力构件强度和稳定的计算公式、畸变屈曲的计算、连
年限等。2002版规范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87 接计算、各种构造规定、可靠指标的确定、抗力分项
版规范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系数的确定等。
3)应增加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
4我国规范的特色 包括冷弯型钢构件的滞回性能、连接节点的滞回性
从几版规范制、修订的特点及其内容的发展,可 能、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和
以看出我同规范能够充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能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设计方法等。
建立在我国大量系统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是一本

(上接第65页)
有无抗扭约束的26%,且应力递减在弱刚度阶段比 以来,要么设计中完全不考虑这些约束,如GB
强刚度阶段要强烈得多,这表明较小的扭转约束刚 50018,直接计入翘曲应力,过于保守;要么设计中不
度就可对檩条稳定起很大作用,当扭转约束刚度到 分条件。完全不顾约束的欠缺,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一定时再增加刚度效果极小,这与一般弹性支撑原 解决这些问题对理论界来说,需要结合试验研究;对
理是一致的。因此,T程界应结合试验研究测定出 工程界来说,需要规定标准化构造方式,两者的结合
卷边咬合式屋面板(弱蒙皮效应)对檩条的抗扭约束 才能有效地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刚度,对于工程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中,拉条对檩条 参考文献

的连接是否能构成对檩条的理想化约束存在一定的 [1]陈友泉,王彦敏.轻钢结构蒙皮效应的应崩探讨[J].建筑结

问题,比如常见的问题有:为了施工方便,在檩条上 构,2002,32(2):29—33.

[2]郭鹏,何保康,毛辉.美国AISI规范中关于冷弯型钢构件设计
开长圆孑L;采用轻型角铁做拉条在端头简单折弯扣
的直接强度法fiG]//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研讨会论文
住檩条等构造方式;再者,拉条的位置并不连在翼
集.T业建筑。2006(增刊):1233一1240.
缘,而是连在靠近上、下翼缘的腹板上;甚至有设计
E3]Eurocode 3.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Partl--3:BSEN 1993—

人员图方便,只设一根托条连在腹板中央,显然,这 1—3:2006:82—89.

样的拉条最多只能约束檩条的侧移(与肋型屋面板 [4]Vareo-Pruden Buildings.Design Manual[M].1995:l-17.

’[5]陈绍蕃.卷边槽钢的局部相荚屈曲和畸变屈曲[G]II陈绍蕃
共同作用,也能提供一定的抗扭转约束)。这些构造
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80.
细节对檩条工况性能影响均无专项研究,造成长期

58 钢结构 2009年第7期第24卷总第122期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