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祝禱中三位一體的神學意涵(上)

作者 / 王崇堯

《神聖三位一體》,1756~1758,Szymon Czechowicz 繪。

每週禮拜結束前牧者的祝禱,信眾都已習以為常,也很少加以思索。其實它深具神學意涵,
也回應著每個基督徒在現實生活中,經由三位一體上帝的賜福與眷顧來化解我們深信的福音
與現實文化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作為一個理性的基督徒,在實存的生命困境中確實體驗諸多
福音與文化間的衝突,其中有自律與他律或相對與絕對之間理性原理的衝突,有歷史與超歷
史之間尋求拯救方式的衝突,及形式主義與情緒主義之間活力展現的衝突。而每週禮拜結束
前牧者的祝禱,其中上帝的大愛、耶穌基督裡的恩惠、聖靈的感動,是可用來祈求化解我們
現實生活中自律/相對與他律/絕對、歷史與超歷史,及形式主義與情緒主義之間的衝突。

■上帝的愛化解自律/相對與他律/絕對的衝突
上帝的大愛是以神律來化解自律與他律之間的衝突,他律是主張它可全然代表理性,甚至是
理性的根源,而否定了理性的自律原則。本來自律、他律皆根源於神律,但由於人的有限
性,而使理性在實存的經驗中,因著遇到困境而各自迷失。他律是指自己自以為是最高的權
威,而強加在理性之上的神聖律法,這不是神律而是他律。神律根源於上帝本身內在法則,
不是外求的他律,是在人的本性中協調,讓人的自律理性與自己理性的根源神律願意聯結,
並在此無窮盡根基之愛的力量來實現自律。
若以基督教史來解釋,耶穌代表著神律,基督徒代表著神律中的自律。當基督教會在中世紀
被國家掌控時,神律被他律取代。他律是個人作為理性的存有服膺他/她自己所處外在的理
性法則,譬如社會秩序或教會律法。現實生活中,當人們內在法則的自律不能發揮作用時,
他律的外在法則就會要求介入。然而,當外在法則的他律以強迫方式介入社會秩序或教會規
矩時,如社會實施獨裁或教會鼓吹迷信,就會引來個人理性自律的對抗。
自律是個人作為理性的存有,服從他/她自身所遵行的理性法則,也隱含著擺脫壓制他/她
的外在法則。所以當中世紀的教會成為他律,以異端裁判所和十字軍展現時,就引來文藝復
興與宗教改革的對抗。兩者的差別是文藝復興以自律為傲,而宗教改革是期盼回到神律中的
自律。可惜,宗教改革後的 100 年間,各教派皆忙於自己內部教理法則的設定,而又成為
教理的他律,於是引起近代理性啟蒙運動理性自律的對抗。
上帝的愛來成全律法的意涵,是指向教會所形成的他律應在上帝之愛的神律來改變;而這個
世界因對抗他律而衍生的自律,也願意因為上帝的愛而向著神律開放。如此,上帝的愛才能
克服他律與自律之間的衝突。
我們可以說,理性隱含著靜止與力動(Vitalität)兩個要素,這兩個要素使理性在人們生命
過程中發揮作用,能有進展也保有認同,有力動去發展形式,也可將形式靜止來保有認同。
然而,為了促使對事物的認同變得容易,理性就會避免變動而對事物做靜止的認知及定義,
甚至進而將靜止的認知當作永恆的真理而成為絕對主義。理性的靜止要素,可在因循的傳統
主義、政治意識形態及保守的道德認定發現。可怕的是,理性的靜止要素若以狂熱的活力來
支撐的話,就會成了革命的絕對主義或保守主義,這可在過往的獨裁主義、近代政治極端主
義及狂熱的宗教保守主義裡找到。
在撒馬利亞人的故事中,祭司可能受著猶太傳統絕對主義所影響,因害怕聖經「摸了屍體會
7 天不潔淨」(民數記 19 章 11 節)的記載,而不敢去救助他人。或是守安息日成為靜止的
絕對主義時,安息日就什麼都不可以做,即使是醫病救人的行為也被禁止。
然而,傳統的絕對主義也會受到實證相對主義所挑戰。實證相對主義就是否定理性結構的靜
止要素,而強調不斷的力動,一直在實證中尋求改變。但因為完美的尋求不可得,最後實證
的相對主義就會以懷疑來抗拒絕對主義;或是無能為力時,也只能狗吠火車成為犬儒式的相
對主義來消極以對,如同今天在電視上所見諸多名嘴一般,只能狗吠,毫無能力改變現實。
當自然律則內化於人類生命律則時,理性的力動性自然反對靜止的絕對主義。由此,兩者分
道揚鑣,一個走向永不歸路的靜止絕對主義道路;另外一個則走向無法把抓真理的永遠變
動,甚至只能狗吠的犬儒式相對主義。
當牧者在祝禱中提及上帝的愛時,是言說祂有能力來克服絕對與相對的衝突。當律法師來問
耶穌永生的問題,耶穌引用申命記,「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命記 6
章 5 節),也引用利未記說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利未記 19 章 18 節)。問題是,誰是我
的鄰舍?在撒馬利亞人救助受傷旅人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愛的盡心、盡力。撒馬利亞人不
只為受傷的旅人裹傷,也讓他騎在驢子上到飯店休息;又將銀子交代給店主來照顧受傷的旅
人。這就是盡心、盡力愛你/妳不認識的鄰舍。我們可以說,只有上帝的愛才能融化絕對主
義變得可以親近,只有上帝的愛才能提升相對主義變得可以更加投靠。也因著上帝的愛,絕
對者道成肉身成為相對者,也提升相對者與絕對者和好,這就是上帝的愛顯明在十字架上,
耶穌基督帶給我們的恩惠。
■耶穌基督的恩惠融合了歷史與超歷史救恩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祝禱時第二句重要的語言:「在耶穌基督裡的恩惠來成全救贖」。人
類在尋求自我救贖的過程中有兩種方式:一是在超歷史之上尋求拯救;另一是在歷史之中尋
求解脫。
超歷史的拯救可在柏拉圖古典唯心主義裡面看到,物質的世界只有回歸理性的世界才能得到
救贖;也可以在古典希臘的多神論中找到非歷史的救贖,如普羅米修斯天庭取火救贖人類
等,是以神話方式來展現非歷史之救贖。
古典自然主義可說是在歷史中尋求拯救,也就是強調人要順著自然本性去生活,生命才能得
到解脫。如伊比鳩魯(Epicurus)所說的幸福之道,就是滿足自然與必要才是幸福祕訣。非
自然的山珍海味與非必要的名聲地位,如果你/妳強求,你/妳就要付出更多痛苦的代價。
近代的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其實也響應循著自然本性去獲得生命的改善,而理性內的宗教認
為世界的整體本質是好的,存在的疏離不會損害本質上的良善,歷史的進展是會愈來愈好,
所有的缺點皆能在知識的提升與道德的勸服之下朝向美好。
耶穌作為生命的救贖,融合了歷史與超歷史兩個面向;耶穌是歷史人物,也是超歷史的彌賽
亞基督,這樣的融合不是要導向人們離開歷史來成全個人的拯救,而是去改變歷史、社會及
自然成為新的創造,如同十字架垂直與水平的面向,連結了超歷史與歷史來克服生命的疏
離,而成為拯救的恩典。新約裡所說的道(logos),道成肉身中垂直面向在歷史的平面中
實踐救恩。它不是超歷史諾斯底主義的流出學說,也不是猶太教的歷史彌賽亞救贖觀念,完
全在歷史再起的大衛王朝中實踐。(待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 3445 期

祝禱中三位一體的神學意涵(下)

作者 / 王崇堯

在此,我們要重新理解基督作為中保的意義。基督是上帝與人面前的代表,一方面向人表明
上帝對人的要求,一方面向上帝呈現人的祈願。所以耶穌基督的意涵融合了歷史與超歷史,
是上帝臨在人的人性中,也讓人的人性可以活出神性的旨意。而上帝彰顯在一個既有人格的
生命過程中,作為歷史的耶穌也體驗到作為人的窘境,以及經由上帝的大愛來加以克服。當
我們說耶穌是救贖者,是說明耶穌的恩惠可以帶來個人生命的更新,以及社會自然的改變。
所以基督教神學就是立基於歷史的拿撒勒人耶穌與信仰的基督。
拿撒勒人耶穌的歷史事實提供一個穩固客觀的基礎,但重要的是我們主觀的信仰告白,告白
歷史的耶穌是超越歷史的基督。祂取了人的樣式,克服存在的所有疏離,因著祂,所有人類
可以跟上帝和好。因此,作為克服存在疏離的耶穌就必須參與在種種存在的疏離中,甚至在
十字架死亡、自我毀滅的種種後果。也因為這樣,上帝的愛成就了十字架的死亡與復活來克
服所有的疏離,包括死亡的疏離。這就是信仰告白,就是我們信心接納的主體耶穌基督。作
為彌賽亞的基督,在歷史的耶穌展現且置身於歷史中存在各種條件的轄制,但未被它們所征
服。祂是實在的人不是幻影,也不是因為祂的勇敢而被接納為上帝的獨生兒子,信仰的基督
是我們的信仰告白,且建立在聖經所啟示歷史上耶穌的一生作為。
立基於這樣的穩固基礎上,我們的信仰不是沒有根據的迷信,我們的信仰也不是只在尋找歷
史的耶穌而已。因為我們若只是在尋找歷史的耶穌,我們最後找到的可能不是救恩,而是一
種人性的典範、道德的宗教而已。這也是今天歷史批判學的問題所在,在所有探究有關耶穌
的歷史事實中隱藏著一種慾望,就是確立拿撒勒人耶穌這個人的實在性,標榜祂的勇敢及高
貴,而忽略了歷史的耶穌是我們信仰的基督,是我們的信仰告白。
由此來看,布特曼(Rudolf Bultmann)的解神話化(Demythologizing)可說是一種大膽的
嘗試,努力在歷史上驗證耶穌作為一個人的客觀真實。這引來基督教保守主義的抗拒,因為
怕歷史批判對信仰不利而攻擊歷史批判,因而抹殺了歷史客觀的研究。客觀的歷史研究其實
不是要將自己從主觀意識的信仰告白解放出來,而是呈現一個既有主觀意識的客觀意義事
件。所以信仰的問題不在於歷史批判,而是在於主觀意識的信仰告白、要不要參與歷史的客
觀因素或是要脫離歷史的客觀因素。
歷史探究發現有關拿撒勒人耶穌的可靠事實,這確實會使基督教信仰奠定一個穩定的基礎,
但它不可能成為救贖的意義。因為如果只把耶穌當成歷史人物,祂只是提供基督教一個安全
根基,證明確實有這個人而已,但祂不可能成為救贖的恩典。唯有從信仰的角度思考,從信
仰告白來了解歷史的耶穌,才會呈現基督的救贖。
歷史耶穌的教訓確實有人性創建的洞察,但這樣的客觀事實結合了我們主觀的信仰告白才會
成為福音的信息、救贖的恩典。歷史的耶穌與信仰的基督,成為救贖的恩典是在於上帝的大
愛,也成全了律法。律法本來是顯示人本質與存在的疏離狀態,且命令他/她要與生命的根
源和好,不然就審判他/她。既然人與生命的根源上帝已經和好,也克服了本質與存在的疏
離,律法就不再是律法;也就是說,信仰的基督成全了律法,是律法的總結,且在歷史範疇
內新紀元已經到來,雖然還未完全。
■聖靈的感動連結了生命的活力與形式
祝禱中聖靈的感動,意味著從聖靈來的生命力讓我們有活力去實踐上帝的愛,即上帝在基督
耶穌裡的大愛與恩惠。人類生命力的進展有兩個不同的展現,一個是來自內向觀察,一個是
外向觀察;一個是生命的自我省查,一個是來自他/她人或自然社會的啟蒙。柏拉圖的唯心
論所影響奧古斯丁神學的「卑己論」代表了內向觀察,而亞里斯多德哲學所影響阿奎那神學
的「尊德論」代表了外向的觀察。這在基督教過往的原罪與功德學說裡面各自展現了不同的
神學意涵,也在近代的靈恩運動與街頭運動各有不同表述。
聖靈的感動大能不只在生命中的自我省察展現,也藉由歷史中他/她人的啟蒙來激發我們的
生命力。然而,此生命力在歷史中的他/她人影響,常會被淡化為只是一種啟蒙的力量,這
是今天自由神學的問題,或是新正統主義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但生命力有時也會內化在狹
窄的激情力量,這可在過往的敬虔主義、福音派神學及現今的靈恩風潮發現。當我們說聖靈
的感動與聖靈的力量時,祂是連結了我們內在的自我激情及與外在受他/她人啟發的理性啟
蒙。基督教神學從 18 世紀的啟蒙理性主義、19 世紀的浪漫主義,至 20 世紀的新正統運
動,與現今的靈恩風潮都在進行一種內化與外化的修正與連結。
聖靈的感動是一種靈智,可以克服內化的情感主義與外化的形式主義。如果說理性具有形式
與情緒這兩個因素,那形式可說是理性法理功能的認知,而情緒可說是理性美學功能的認
知。然而,形式主義若獨占所有理性認知的功能,它就成為法理的律法主義,而破壞了理性
美學的認知與創造力。特別在個人或社團生活中,社會因襲主義的形式,會使團體的每一個
人都失去創造力。
理性對事物的認知結合了形式與情緒的要素,它不只以知識的形式出現,也以情感來表現愛
好。問題是我們對事物的認知,為了把握它而創造了「定義」,這是知識的悲劇。也就是
說,定義將事物的認知形式化或靜止化,於是對事物的定義取代了事物本身成為法理認知,
而且還以為真的掌握了事物真理。門徒對耶穌的認知不是這樣嗎?不是該申請專利嗎?那些
人怎麼可以用耶穌的名趕鬼?不在大公教會裡怎麼可以有拯救?
理性若只成為法理的律法主義,它就欠缺了愛與活力的情感。我們對事物的深層認識,其實
包含著智慧與愛智慧的情感,這才叫做 philosophy──愛智。哲學若只講求客觀,剩下理智
而沒有愛的情感,哲學就不近人情。我們說聖靈的感動、聖靈的力量是一種靈智──來自聖
靈的智慧。法理的形式主義成為律法只強調正義的形式,而與情感分離就會成為法利賽人,
破壞了上帝給予社團成員的創造力。法則取代了愛心,社會因襲著傳統主義就形成傳統主義
的形式,破壞了生命的創造力。聖靈的感動與力量化解了形式主義與情緒主義的衝突,也結
合了理性的法理認知與理性的美學認知。在這樣的感動中,去實踐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大愛
以及祂的救贖恩典。
× × ×
總結來說,禮拜結束前牧者三位一體的祝禱深具神學意涵。我們作為基督徒,在每一天福音
與文化對遇所衍生的矛盾衝突中,應該帶領我們去深思上帝的愛、耶穌的恩惠,及聖靈的感
動有何深切意義。 (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 3446 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