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

《 貓》 鄭振鐸

我家養了好幾次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三
妹是最喜歡貓的,她常在課後回家時,逗著貓
玩。有一次,從隔壁要了一隻新生的貓來。花
白的毛,很活潑,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在廊前太陽光裏滾來滾去。三妹常常的,取
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
搖著,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我坐在藤
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
的光陰,那時太陽光暖暖的照著,心上感著生
命的新鮮與快樂。後來這只貓不知怎地忽然
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光澤的毛也汙澀了,
終日躺在廳上的椅下,不肯出來。三妹想著種
種方法逗它,它都不理會。我們都很替它憂
郁。三妹特地買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銅鈴,用紅
綾帶穿了,掛在它頸下,但只顯得不相稱,它
只是毫無生意的,懶惰的,郁悶的躺著。有一
天中午,我從編譯所回來,三妹很難過的說
道:「哥哥,小貓死了!」
我心裏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
伴的小侶!當時只得安慰著三妹道:「不要緊
,我再向別處要一隻來給你。」
隔了幾天,二妹從虹口舅舅家裏回來,她道,
舅舅那裏有三四隻小貓,很有趣,正要送給人
家。三妹便慫恿著她去拿一隻來。禮拜天,母
親回來了,卻帶了一隻渾身黃色的小貓同來。
立刻三妹一部分的註意,又被這只黃色小貓
吸引去了。這只小貓較第一隻更有趣、更活
潑。它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
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它似乎太活潑了
,一點也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
跑到街上,在那裏曬太陽。我們都很為它提心
吊膽,一天都要「小貓呢?小貓呢?」查問得
好幾次。每次總要尋找了一回,方才尋到。三
妹常指它笑著罵道:「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
捉去後才不會亂跑呢!」我回家吃中飯,總看
見它坐在鐵門外邊,一見我進門,便飛也似地
跑進去了。飯後的娛樂,是看它在爬樹。隱身
在陽光隱約裏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捉
捕什麼似的。把它抱了下來。一放手,又極快
地爬上去了。過了二三個月,它會捉鼠了。有
一次,居然捉到一隻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間
便不再聽見討厭的吱吱的聲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來,披了衣下樓,沒有看
見小貓,在小園裏找了一遍,也不見。心裏便
有些亡失的預警。
「三妹,小貓呢?」
她慌忙地跑下樓來,答道:「我剛才也尋了一
遍,沒有看見。」
家裏的人都忙亂的在尋找,但終於不見。
李嫂道;「我一早起來開門,還見它在廳上。燒
飯時,才不見了它。」
大家都不高興,好像亡失了一個親愛的同伴,
連向來不大喜歡它的張嬸也說;「可惜,可惜,
這樣好的一隻小貓。」
我心裏還有一線希望,以為它偶然跑到遠處
去,也許會認得歸途的。
午飯時,張嬸訴說道:「剛才遇到隔壁周家的
丫頭,她說,早上看見我家的小貓在門外,被
一個過路的人捉去了。」
於是這個亡失證實了。三妹很不高興的,咕嚕
著道:「他們看見了,為什麼不出來阻止?他
們明曉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悵然的,憤恨的,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
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隻很可憐的小貓。
毛色是花白,但並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
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
餓所殺。張嬸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
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
小貓之喜歡頑遊,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郁性
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
意。如此的,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隻
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的肥胖了,但仍不活
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
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
玩,但沒有對於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有一
天,它因夜裏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
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春天來了,它成了一隻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
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的伏著,吃得
胖胖的。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
,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嬸換水,加鳥
糧,洗刷籠子。那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
似乎也特別註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
著。
妻道:「張嬸,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張嬸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它又跳上桌
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嬸在叫道:「鳥死了一
隻,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扳上都是血。是什麼
東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隻鳥是死了,羽毛鬆
散著,好像它曾與它的敵人掙紮了許久。
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於
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
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
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嬸要小心了。張嬸!
你為什麼不小心?」
張嬸默默無言,不能有什麼話來辯護。
於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
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
到。我以為它真是「畏罪潛逃」了。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裏了。」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裏好
象還在吃著什麼。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
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
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
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裏還憤憤的,以為懲戒得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
鳥了。」同時我看見一隻黑貓飛快的逃過露臺
,嘴裏銜著一隻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裏十分的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
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苦了一隻不
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
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
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
將怎樣的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後,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
我對於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
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貓。

《 貓》 老舍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説它老實吧
,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地方,成
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可是
,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
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説它貪玩吧,
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及至它聽到點老鼠的響動啊,它又多麼
盡職,閉息凝神,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
鼠等出來不可!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温柔可親:用
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要求給抓癢,或
是在你寫稿子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紙上踩印
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
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力避單

調。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
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若是不高興啊,
無論誰説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連半個小
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紙上!它倔強得很!

是,貓的確是倔強。看吧,大馬戲團
裏什麼獅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於笨驢,
都能表演一些玩藝兒,可是誰見過耍貓呢?
(昨天才聽説:蘇聯的某馬戲團裏確有耍貓的
,我當然還沒親眼見過。)

這種小動物確是古怪。不管你多麼善
待它,它也不肯跟着你上街去逛逛。它什麼都
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麼勇猛,不要説
見着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鬥

一鬥。它的嘴往往被蜂兒或蠍子螫的腫起來。
趕到貓兒們一講起戀愛來,那就鬧得
一條街的人們都不能安睡。它們的叫聲是那
麼尖鋭刺耳,使人覺得世界上若是沒有貓啊,
一定會更平靜一些。

可是,及至女貓生下兩三個棉花團似
的小貓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麼盡責地看
護兒女,連上房兜兜風也不肯去了。

郎貓可不那麼負責,它絲毫不關心兒
女。它或睡大覺,或上房去亂叫,有機會就和
鄰居們打一架,身上的毛兒滾成了氈,滿臉橫
七豎八都是傷痕,看起來實在不大體

面。好在它沒有照鏡子的習慣,依然昂首闊步
,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兩口東西,就又去挑
戰開打。有時候,它兩天兩夜不回家,可是當
你以為它可能已經遠走高飛了,它卻瘸着腿
大敗而歸,直入廚房要東西吃。

過了滿月的小貓們真是可愛,腿腳還
不甚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媽媽的尾巴,一
根雞毛,都是它們的好玩具,耍上沒結沒完。
一玩起來,它們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
即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們的頭撞在門上,
桌腿上,和彼此的頭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們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闢新的
遊戲場所。它們到院子裏來了。院中的花

草可遭了殃。它們在花盆裏摔跤,抱着花枝打
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不肯責打它們
,它們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呀。可是,
你也愛花。這個矛盾就不易處理。
現在,還有新的問題呢:老鼠已差不
多都被消滅了,貓還有什麼用處呢?而且,貓
既吃不着老鼠,就會想辦法去偷捉雞雛或小
鴨什麼的開開葷。這難道不是問題麼?

在我的朋友裏頗有些位愛貓的。不知
他們注意到這些問題沒有?記得二十年前在
重慶住着的時候,那裏的貓很珍貴,須花錢去
買。在當時,那裏的老鼠是那麼猖狂,小貓反
倒須放在籠子裏養着,以免被老鼠吃掉。據説
,目前在重慶已很不容易見着老

鼠。那麼,那裏的貓呢?是不是已經不放在籠
子裏,還是根本不養貓了呢?這須打聽一下,
以備參考。
也記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國輪船上
,我吃過一次貓肉。事前,我並不知道那是什
麼肉,因為不識法文,看不懂菜單。貓肉並不
難吃,雖不甚香美,可也沒什麼怪味道。是不
是該把貓都送往法國輪船上去呢?我很難作
出決定。

貓的地位的確降低了,而且發生了些
小問題。可是,我並不為貓的命運多耽什麼心
思。想想看吧,要不是滅鼠運動得到了很大的
成功,消除了巨害,貓的威風怎會減少了呢?
兩相比較,滅鼠比愛貓更重要的多

,不是嗎?我想,世界上總會有那麼一天,一
切都機械化了,不是連驢馬也會有點問題
嗎?可是,誰能因耽憂驢馬沒有事作而放棄
了機械化呢?

據說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起初天地間並無
人類,只有位名叫女媧的女神。傳說女媧是大
地的女兒,是個「人頭蛇身」的女神。
女媧四處遊蕩,感到非常寂寞。她在黃河邊的
一個淺灘上坐下來,看到河水反映出自己的
面容,突然靈機一動。女媧從地上抓起一些泥
土,放些水進去揉合揉合,仿照自己的容貌造
成一個娃娃樣的小東西。說也奇怪,剛把這小
東西放在地上,他就活了起來。於是女媧用泥
巴造了一個又一個,身邊的小東西越來越多,
她非常開心,就把這些小東西叫做「人」。女媧
造了一批又一批,不停地捏呀捏,後來覺得太
累也太慢了,於是找來了一些草,編成一根根
繩子,放進泥漿裏面左右擺動,讓繩子上沾滿
許多泥巴。然後把繩子往上拉,揮舞起來,沾
在繩子上的泥巴,就「啪啦啪啦」不斷掉下來。
一塊塊的泥巴灑在地上,它們也都變成了人,
大地上不久就佈滿了人類的蹤跡了。

最先用黃土摶成的小人兒和他們的後代,成
了社會的富貴者;而泥巴甩成的人及其子孫,
則成為社會的貧賤者。相傳水神共工被火神
祝融打敗,他在盛怒之下,用頭撞斷不周山上
的擎天巨柱,於是天崩地裂。支撐天幕的四根
柱子也傾倒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
窟窿,大地也到處崩裂開來。天上噴下烈火,
地底冒出洪水,到處山火不息,河水泛濫,龍
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空前大災
難。善良的女媧目睹人類的生活痛苦,感到非
常難過,於是決定修補天
空和大地。她上天下地去找五色石,把五色石
熔化成漿,填補在天幕上。從此,有朝霞,有
晚霞,有碧藍的天空,也有了長橋似的彩虹。

據說女媧補天之後,還剩下一塊五色石沒有
用上,遺留於人間,後來就形成為新疆吐魯番
一帶熊熊燃燒著的火燄山。女媧補了天,又帶
領人們去治地上的洪水,使人類得以安居。她
每天拿著矩尺,測量洪水的高低位置。
女媧用泥土去填平地下的裂縫,又請海洋裏
最長壽、最有忍耐力的神龜站在大地的四個
角落,作為四根擎天柱。穩住了大地。
女媧還擒殺了興風作浪、殘害老百姓的黑龍,
又儲存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燼,堵住了向
四處鋪開的洪流。她教人把高地上的洪水引
向窪地,再把窪地的洪水引入河道,然後再把
河道的洪水引入東海。
從此,中原地帶便出現了一條大河,叫做淮河。
洪水過後,世上一片荒涼,人們沒有食物,餓死
無數。女媧教人們用繩子結網,以網去捕獵。
她又發明了弓箭,不論是飛禽還是走獸,皆一
箭可以捕獲。她更教人把捕獲的鳥獸飼養起
來,以使食物供應無間斷。因此,女媧受到世人
的尊崇。
幸好有了女媧,天空不再穿洞,大地不再裂開
,洪水不再泛濫,猛獸不再威脅老百姓。世界
又恢復了平靜,老百姓從此沒有了天災的威
脅,安安樂樂地生活下去了。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始祖神是女媧,是她用泥
土創造了人類,她的配偶神是伏羲。一說他們
是夫婦,一說他們是兄妹,這反映出他們來自
同一根源,後又結合而產生人類和萬物。我們
可以說,伏羲是「父神」,女媧是「母神」。相傳
伏羲女媧都是人首蛇身,或龍身。
在發現的數百幅伏羲女媧像中,可以看見他
們有時相向,有時相背,但都是尾巴作螺旋狀
交纏在一起。而在手上,伏羲多是拿著矩尺,
而女媧則拿著圓規。在另外一些伏羲女媧像
中,伏羲手捧著太陽,而女媧手捧著月亮,象
徵男女不同的左右兩邊。
「媧」為古代神怪女之稱號,意謂化萬物者也,
「化」即「孕育」的意思,化生萬物的人,即不僅
是創造人類的意思。對於女媧造人,說法有兩
種,有說是女媧單獨造人,更有說是女媧與諸
神共同造人。
女媧單獨造人,根據古書《太平御覽.風俗通》
記載說「當時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作人,並
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

《 夸父追日》

夸父原本住在極為偏遠的山裡,有四丈高,手
上常拿著一之桃木杖,把著兩條黃蛇。他喜歡
雲遊四方,經常和帝堯的兒子丹朱到處遊玩。
據說夸父跑的很快,從天地的極東跑到極西,
花不到一天的時間。有一天,他觀察太陽一會
兒,忽然心血來潮,說:「我要追到太陽。」說
著,便開始說著太陽跑,但是追了半天還是追
不到。他聽說太陽白天在天空照耀大地,晚上
就回到隅谷休息,於是又追太陽的影子跑。就
這樣從白天追到黃昏,快要追到隅谷的時候,
太陽還沒追到,自己卻口渴的不得了,拚命的
找水喝。他左顧右盼,首先看到附近的黃河、
渭水兩條河,就奔了過去,一口氣把兩條河的
水全喝光了。可是,這樣還止不了渴。於是,
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發現北邊有一個很大
的湖泊,就轉身急切的往北奔去。沒想到跑到
半路,體力就不支,當場倒地而死,他手上原
本拿著的桃木杖,也掉落在一旁。一段時日後
,據說夸父上的脂肪和骨、肉經年累月的浸
泡、滋潤著那枝桃木杖,桃木杖後來竟然長成
一片桃木林,號稱「鄧林」,據說有數千里寬。

《射月亮》
傳説古時天空只有太陽,沒有月亮和星星,晚
上墨墨黑。突然有一天出現一個月亮,發出毒
熱的光,把田裏禾苗曬得枯焦,人們曬得睡不
着覺。尼娥讓青年丈夫雅拉射下月亮救大家。
雅拉爬上屋後高山,彎弓搭箭向月亮射去,箭
到半空落下。忽然身後的大石塊像門一樣打
開,一位白鬍老人走出,教他射殺虎鹿,制虎
尾弓、虎筋弦、鹿角箭,可以射得月亮。雅拉
回家與妻子尼娥商量,用妻長髮織網,三十天
盡批盡出織成大網,拿到南山去鎖住老虎,用
鐵針刺曙虎眼,斧頭劈碎虎腦。用同樣方法到
北山捉回高鹿。雅拉吃完虎肉鹿肉,增添千斤
氣力,拿虎尾做弓,虎筋做弦,鹿角做箭,登
上高山頂。他拉弓搭箭,射中月亮,火星散佈
在天空成了星星。鹿角箭碰着月亮彈回落在
手裏。他一連射了一百次,把月亮的梭角射掉
了,滿天散佈着星星。可是毒熱的光仍照曬大
地,禾苗仍枯焦,人臉仍瘦黃。尼娥將織的一
幅家庭
裝飾錦,給雅拉綁在鹿角箭頭,射上月亮,遮
住月亮光。月亮不再毒熱,發出清涼白光。雅
拉在山頂上望着月亮笑。突然錦上的人和動
物活動起來,向尼娥招手,尼娥飛上天。雅拉
正着急,尼娥放下一條長辮,垂下山頭。雅拉
孤住長辮爬上月亮。他倆一個在桂花樹下織
錦,一個在草地上看護白羊白兔。

《后羿射日》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熱烘烘的
太陽。它們都住在東方一個名叫暘谷的地方。
在暘谷的中央,長著一棵幾千丈高的大樹,名
叫扶桑。十個太陽白天玩耍,夜間便住在扶桑
樹上。
按照規矩,每天要有一個太陽到天空中工
作,給世界送去光和熱,每十天輪一次。

世界多麽美麗呀!有高峻的山峰,洶湧的
河流,茂密的森林,鮮艷的花草……可惜的是
,每個太陽十天才有機會到天空一次。

這些太陽都很頑劣。有一天,它們竟然一
齊離開暘谷跑到天空中。這一下,大地被

太陽烤得發了白,莊稼曬枯了,河水蒸幹了,
人們只好躲進山洞,一步也不敢邁出來。

人們的首領堯出來懇求太陽立刻離開,可
是太陽們誰都不理睬。
后羿是天上的一位勇士,他看到人們在炎
熱的太陽下苦苦煎熬,非常難過,於是帶上一
把紅色的弓和十支白色的箭,來到人間。十個
太陽在天空中走來走去,地上的森林、房屋烤
得快要著了火。后羿看了,立刻搭上了一支箭
,拉滿了弓,嗖的一聲向一個太陽射去,一個
火球應聲落了下來。其餘九個見勢不妙,急忙
逃走。可是后羿的箭射得又快又準,在「嗖
——嗖——」的箭聲里,太陽一個個落下來。
當后羿從箭筒中抽出最
後一支箭時,堯連忙按住他的手說:「太陽對
人間是很有用的,太多了才會帶來害處。留下
這最後一個,讓它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
吧。」后羿聽了點點頭,把弓箭收了起來。
九個太陽一死,大地立刻恢覆了正常。人
們紛紛從山洞里走出來,繼續進行生產勞動。

大家都很感激后羿,希望他留下來。后羿
答應了,就在人間住下來了。

遠古的天空上同時有十個太陽,令到天氣變
得非常炎熱,農作物都乾枯,河流也滴水不
剩。人們又熱又渴,非常痛苦。 神射手后羿看
到大家這麼難受,覺得不忍心,於是便爬到東
海旁的高山上,用箭射下了九個太陽。 人們
看見天空只剩下一個太陽,大家終於能恢復
正常的生活了,都高興得歡呼起來。
后羿也成為了射日英雄,受到人民愛戴,大家
還推舉他成為國王。 可是,后羿並不是一個
好國王,他越來越驕傲,對人民也十分苛刻,
人民過得非常痛苦。 但后羿還不滿足,對他
的妻子嫦娥說:「像我這樣的大英雄,應該長生
不老,讓人民永遠崇拜我!」 嫦娥很難過,沒想
到后羿變得這麼壞和不講道理。 有一天,后
羿聽說西山的王母娘娘擁有可以長生不老的
仙丹。 於是他便急忙騎馬趕到王母娘娘的宮
殿。王母娘娘把仙丹給后羿,對他說: 「這裡有
兩顆長生不老仙丹,一顆給你,一顆給嫦娥,
只要在八月十五月圓的晚上吃下,就能長生
不老。但記著,一人只能吃一顆,千萬不可貪
心多吃!」

后羿得到長生不老仙丹,非常開心,趕回王宮
告訴嫦娥。 嫦娥心想:「后羿現在已這麼殘暴,
如果真的變成長生不老,百姓一定會過得更
辛苦。」 到了八月十五,嫦娥趁后羿吃下長生
不老仙丹之前,說要先慶祝,不斷勸后羿喝
酒。 后羿心情很好,不斷的喝,不久便大醉睡
著了。嫦娥於是便將仙丹從后羿身上偷走。
后羿驚醒,大聲說:「妳拿走仙丹要做什麼?」
嫦娥怕仙丹被后羿搶走,急忙將兩顆仙丹都
吞下去。 突然間,她的身體變得愈來愈輕,然
後飛了起來,還越飛越高,最後飛到月亮上去
了。

據說在四千多年前,有十個太陽一起升空,曬
得土地乾裂、海水乾枯,讓人民生活困頓。有
位叫后羿的英雄,他力大無窮,善於射箭,能
拉萬斤的寶弓。后羿為了要救助百姓,一口氣
用弓箭射下九個太陽,僅留一太陽按時升降,
人們才得安居樂業。

立大功之後,人民擁戴后羿為王,但他脾氣兇
暴殘忍,絲毫不知民間疾苦,因此百姓都敢怒
而不敢言。但后羿卻希望能長生不老,於是向
王母娘娘乞求仙丹,準備擇日吞藥。
這件事被后羿的妻子嫦娥得知後,她十分同
情人民的處境,於是就把仙丹偷偷藏起來,結
果讓后羿知道時,嫦娥情急之下就把仙丹吃
下去了。吃了仙丹之後,嫦娥突然身輕如燕,
輕飄飄的向著皎潔的圓月飛去,進入廣寒宮,
成了月神,也之所以嫦娥又被稱為「明月之
神」或「太陰娘娘」。

后羿的妻子嫦娥(原名:姮娥),是個美麗善良
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鄉親們
都非常喜歡她。一天,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送給
后羿一丸仙藥。據説,人吃了這種藥,不但能
長生不老,還可以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
願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藥藏在百寶匣裏。

這件事不知怎麼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
后羿的仙藥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后羿
要帶弟子出門去,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后
羿家裏,威逼嫦娥把仙藥交出來。嫦娥心裏想
,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藥,不是要害更多
的人嗎。於是,她便機智地與逄蒙周旋。逄蒙
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藥,就翻箱倒櫃,四處搜
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
取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
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
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着一輪明月,嫦娥一直
朝着月亮飛去。
后羿外出回來,不見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衝
出門外,只見皓月當空,圓圓的月亮上樹影婆
娑,一隻玉兔在樹下跳來跳去。啊,妻子正站
在一棵桂樹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
嫦娥”后羿連聲呼喚,不顧一切地朝着月亮追
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後退三步,
怎麼也追不上。

鄉親們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裏擺上嫦
娥平日愛吃的食品,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
後,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
秋佳節。

《玉兔搗藥》
中秋節時,抬頭看看天上皎潔的月亮,在小時
候常常會聽到媽媽跟自己說,月亮上住著一
隻月兔,每天都在辛勤的搗藥,月亮上還有住
著一位美麗的嫦娥娘娘,跟一棵永遠砍不倒
的桂樹,這棵桂樹每次快要被吳剛砍倒時,到
了隔天就會又長回來,月亮總是充滿著如此
多的神秘色彩。所以,每到中秋節賞月時,有
時候好像可以看到玉兔搗藥的影子、有時候
又像是嫦娥娘娘的影子,就讓我們一起聽聽,
為什麼會有玉兔搗藥的故事吧!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身邊缺少了
一位掌管搗藥仙丹的神,玉皇大帝為了要找
到適合的人選,就決定自己親自下凡來挑選

,玉皇大帝化身為一個不起眼的老頭子來到
人間,他挨家挨戶的乞討,說自己有好幾天

沒吃飯了,可不可以給自己一點吃的,當時正
因為旱災嚴重,根本沒有什麼食物可以分給
玉帝假扮的老頭,所以,玉帝失望的離開村
莊。
後來,玉帝來到了森林,剛好當時森林有三隻
動物,一隻狐狸、一隻猴子、一隻兔子,玉帝
扮的老頭就對這三隻動物說,自己已經好久
沒有東西吃了,可不可以請給自己一點東西
吃,三隻動物聽到後,馬上說好,就各自去找
食物了。

到了晚上,狐狸、猴子、兔子回到玉帝的身邊
,但是因為旱災以久,就連森林裡也沒有什麼
食物可以吃,兔子看到玉帝扮的老人如此饑
餓,感到非常不忍心,毫不猶豫躍入烈火中,
將自己燒熟,並對玉帝扮的老人說:「等我熟
了,你就把我吃掉吧! 」但是,兔子並沒有感
到烈火灼燒的痛苦,反而落到了

一雙又大又溫暖的手裡,玉帝開心的對兔子
說,你的善良與大愛就是我要找的,兔子就

被帶回了天庭,並被賜予一身晶瑩剔透的白
毛,看起來就是閃閃發亮,並住在月亮上的廣
寒宮,終日陪著嫦娥娘娘搗藥,與看管仙丹,
從此,稱為月兔或是玉兔。
玉兔搗藥的故事也是個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
,其實也是在中秋節看到月亮上似乎有不同
顏色的影子,引發人們的聯想,不過不管怎麼
樣,玉兔搗藥的故事也算是中秋賞月的一個
經典故事,分享給各位,下次有人問你關於玉
兔搗藥的故事,就把這篇內容告訴他吧!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這十個
太陽像十個大火球,整天烘烤著大地。
江河里的水蒸幹了,禾苗烤焦了,土地曬
裂了,牲畜渴死了,連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
化了。人類的日子非常艱難。
有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后羿,這個射
箭能手決定去懲治這些太陽,為老百姓解除
苦難。
后羿登上崑崙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
「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九個太
陽。只見那個太陽爆裂開來,一團團火球到處
亂竄。接著,噗噗地掉在地上。九個太陽消失
了,炎熱也漸漸退去。
后羿又伸手去拔箭,準備射下最後一個太
陽。這時,他想,要是天上一個太陽都沒有了
,那整個世界將會是一片黑暗。沒有了陽光的
溫暖,莊稼不能生長,人類也無法生存。
這樣,后羿就讓天上留下了一個太陽。他
對天上最後一個太陽説:「從今以後,你每天
必須按時升起,按時落下,為民造福。」從此,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江河奔騰歡
唱,土地漸漸滋潤起來,花草樹木又繁茂起來
,禾苗也茁壯地生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