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伦敦书评书店是一家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知名书店。它提供各种类型的图书,包括

小说、历史、艺术、文学评论等。这家书店不仅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还有舒适的阅读
环境和友好的服务。
如果你是一位书迷,那么伦敦书评书店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地方。这里有最新的畅
销书,也有稀有的古籍,满足你的阅读需求。无论你是喜欢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这
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为了方便读者,伦敦书评书店还提供在线订购服务。你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网站
HelpWriting.net来订购你喜欢的图书。我们提供快速的送货服务,让你在家就能享受到
最新的图书。同时,我们也提供国际配送服务,让全球的读者都能轻松购买到我们的
图书。
除了图书,伦敦书评书店还经营各种文具和礼品。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独特的书签、文
具盒和笔记本等。这些精美的商品也是送给朋友和家人的绝佳礼物。
如果你是一位作家,伦敦书评书店也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签售活动。这里是作家和
读者交流的绝佳平台,让你的作品得到更多的认可。
无论你是想要满足阅读需求,还是寻找独特的礼物,伦敦书评书店都能满足你的
需求。快来我们的书店,发现更多精彩的图书和文具吧!记得通过HelpWriting.net来
订购,让我们为你带来更便捷的阅读体验。
店内的核心美学标志,是无支撑的旋转楼梯和散布屋顶的书页吊灯,延伸感、通透感
展露无遗。暖暖的柔光映照与落座书墙边的读书身影之上。 合作 | 投稿 | 发布 请留言
明亮的月亮高悬空中,高高低低的孔明灯垂挂于顶,镜像的天花映出地面的点点
星辰,牵引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仰望,直至到达可触碰天空的地方。Location:
Soho, London 在名为Coming Soon 的书架,则可以找到国内外即将上演的重要影视剧、
舞台剧对应的剧本及原著作品,帮助读者在观影观剧前做好功课。 《不完全史》里还
有许多名篇诞生的背后故事,无法一一详述。此时此刻,遥祝四十岁的《伦敦书评》生
日快乐! 与朵云书院其他书店相一致,戏剧店也特设了荐书专架。书店邀请了濮
存昕、陈薪伊、罗怀臻、杨扬、孟京辉、张军、史依弘、唐颖等戏剧导演、编剧、演员、理
论研究者推荐个人阅读书单,昆曲艺术家张军的书籍推荐语是“昆曲是我大白时间的
唯一武器” ,京剧艺术家史依弘的推荐语则是“碰到京剧,是此生的奢侈” 。 去年年底
的快闪店“ 思南书局·概念店”也是靠强大的作家阵容撑起来的——60天60位驻店作家,
这颗梧桐树下的“人文心脏”在闭幕后有很多人希望它继续开下去。 位于广东东莞民盈
• 国贸城的覔书店,是东莞首个复合型城市人文大书房,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之一。
代官山T-Site占地面积12,000㎡,由三栋楼排列构成,再以55米的Magazine Street横梗其
中相互串联。值得考究的是,整座大楼外部由多个T(源自T-Site中的T)字组合排列,形
成了一张白色的「网」,晚上亦可通过投影制造出惊艳的视觉效果,同时结合半透明
通透设计。 位于皮卡迪利广场(Piccadilly Circus)上的哈查兹书店(Hatchards Bookstore)是
英国最古老的书店,历史可以追溯至1797年,至今仍在营业。它也是英国最贵族的书
店,不仅有三个皇室御用保证,这意味着为女皇提供书籍,同时,它也有很多名人老
顾客,如王尔德和拜伦。至今,哈查兹书店还传承着过去的精神,一个忠实的顾客这
样描述书店的内部:“这使人想起在一个漫无边际的老房子里面,六个楼层的小房间
都连在一起围着中央楼梯。” 青年作家张怡微将来到思南书局4楼“ 半木云间”,进行创
作、阅读,与读者交流,写下她对阅读写作的个人体验,以及对思南书局的寄语。 不
管举办什么样的活动,奥萨的核心理念是活动应该成为商品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
于商品的销售。比如他们会和餐饮部一起设计主题菜单,拉动双方销售。像是有一次
和旁边的蛋糕店设计了昆虫食谱,以配合相关图书的销售。很多读者到了现场不
敢吃,也有胆子大的人选择把蟋蟀和蛋糕一起吃下去。门面很不起眼,就在Trinity
College旁边。书店顶上还是Trinity College的学生宿舍。斜对面是The Sheldonian Theatre, 牛
津大学举办开学毕业典礼的礼堂。 邮编OX1 3BQ 。 置身「山洞」,往外看有树影,里面
则遍布很有设计感的休息椅。午后阳光倾泻而下,空间明亮而通透,在这里临窗
静读,消磨时光就已足够美好。 此外,书局的三四层将作为书局常设阅读文化活动
空间,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目前,已经确定的活动品牌有“思南下午茶”、“思南经典
诵读会”等。“思南下午茶”将每周邀请一位学术文化界名流及其朋友、读者,在思南书
局一起度过下午茶时间,聊聊阅读和独特的人生见闻。“思南经典诵读会”将于每个周
五的晚上邀请各界名流和读者,一起向文学经典和文学大师致敬。 从好望北角穿到
秘境中的云间雅舍,这里的古色古香像极了文人雅士的会客厅~笔墨纸砚仿佛出现在
眼前,不急不缓的展卷挥墨。 文汇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许可 沪 B2-
20150001 号 Copyright(c)2004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205号 卡尔· 米勒很依赖小本本,所
有的工作计划比如版式安排、约稿计划、封面想法都会记在上面,每一期刊物付
印后,他会把定稿的目录贴在之前手写的草稿上。从1979年创刊到1992年他离开,这样
的小本本记了满满五本。 原文: http://www.lisalin.co.uk 一间书店的灵魂非图书莫属。上
海朵云书院有超过15,000种、60,000册图书,从文学、哲学、艺术到生活、历史,总共拥
有16个大区分类,可谓藏书破万卷。 谈峥、包慧怡、印海蓉、王幸等几位翻译家、主播,
将和读者共同朗读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一起度过一个文学之夜。 二人读书处要温
馨很多。尚未走近,就听到罗大佑的歌声远远近近地传来,满载着一代人的青春
回忆。场景布置也很暖,周围一圈座位都铺着软绵绵的垫子,砖红色的地面温暖而不
刺眼。 虽然是一个集合型的商业设施,但这里最重要的依然是茑屋书店,如果把T-Site
比做一个人,那贯穿其中的书便是骨骼。 3号馆的一楼除去书籍区域以外,星巴克咖
啡大约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整个书店中的任何一本书都可以拿至星巴克,坐下来
边喝咖啡边阅读。即使不购买,只要阅读完归还至原处即可。另外占了大约四分之一
大小的是书店的文具区域,100多种品牌的1000多支高级书写笔陈列了整整一面墙,绝
大多数的种类都可以根据要求刻上名字。各种文具以及杂货,也是一应俱全。 4500平方米
的广袤实体空间内,隐藏了不同风格美学思想的13万册藏书,包括艺术之美、生活
之美、哲思之美、文学之美以及有「意思」的旅途、长安长安等。 布尔迪厄写给维尔梅
斯求合作的法语信 ∽ 打二十多岁起就与《伦敦书评》结下不解之缘的安德鲁· 奥黑根
(Andrew O’Hagan)从青涩小编辑变成了大作家。他的小说《流光之下》刚刚出了中文版,
非虚构作品《秘密生活》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与中文读者见面。他写了一段讲约稿花式
被拒:“没有一个好作家会不喜欢被约稿,但不幸的是,能说‘不’也是好作家的关键组
成部分……格雷厄姆· 格林回复:‘出于种种原因我已经放弃了写书评,得有一本伊夫
林·沃的未发表的小说才能搅动我的评论欲。’……特别好的作家说不的时候像没说
一样,让你觉得他们好像答应了。诺曼· 梅勒回复:‘我们肯定可以等到明年或后年讨
论一下。’…… 维尔梅斯约琼·狄迪恩评论简·米勒写老年的书时,狄迪恩回复:‘ 我没法
评,因为我自己正在写一本可能题材相近的书。’……菲利普·拉金给卡尔·米勒回信:‘ 我
好像放弃诗歌了,或者诗歌放弃我了,随便你怎么想。抱歉啦。’…… 哲学家卡尔·波普
让他在伦敦政经学院的助理回信解释波普先生不写书评,‘但他很有兴趣知道贵刊会
不会刊登他的书的书评’……戈尔·维达说:‘我很愿意写点什么,可能晚一些吧,等到
那菊花开放的时候。’”
Location: Soho, London 《伦敦书评》没多久就和《纽约书评》分手了,分手的理由有很多,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宣传和销售上的逻辑冲突(差不多等于左右互搏)。维尔梅斯写
道:“ 西尔弗斯(《纽约书评》主编)要比卡尔直接得多(大部分人都比他直接),而且卡尔
脑子里反讽太多,又老惦记失败的可能性,这让参与合作的美国人感到不太舒服。
此外,《伦敦书评》给许多西尔弗斯也想发表的作者造成了压力,双刊加在一起的销量
也不是那么让人兴奋。反正,在袋鼠的袋子里出了几期之后,对负债的‘ 担忧和紧张’
日益加剧,《伦敦书评》被推出了袋子。这时我得到了一笔遗产,我很愤怒,我不想
要钱,不想成为那个继承人。于是我给钱找到了用处。”1980年5月15日,卡尔·米勒在《
伦敦书评》上宣布,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单独出版,一月两期” 。 豆瓣专区精选豆瓣
评分8分以上的精品图书,包含漫画绘本、人文社科、外国文学等八大类。此外还有豆
瓣文创周边的各类创意小物,统统收入囊中。 戏剧场为名的图书区内,收入大量戏剧
剧本及原著。人物馆挑选戏剧人的传记和访谈,通过了解大师个人心灵史,读者们也
许可以综合出文化艺术史整体的波澜壮阔。影视馆内,既有大量原著小说,也有
编剧、摄影、剪辑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书籍。 继西式小食咖啡、中式茶饮甜品之后,世
纪朵云首次在旗下书店带来耳目一新的日料美食。位于地下一层的“朵云小食堂” 将
提供日料独有的精致、健康、仪式感。精简的轻食或者分量十足的饱腹大餐,均有丰
富的选择。试运营期间,餐厅的营业时间为上午11点至晚上9点。 言几又 • 迈科中心
店,如同为古都西安量身打造的文化聚集地。完美呈现「就算待一天也不会厌倦的日
常风景」理念。 孩子们也能在诗歌店找到自己的“地盘”。中心书架区旁的小房间是首
次开设的绘本专区,包含绘本、漫画、图像小说三大类,精选500多种、1800多册。在书
店运营者看来,绘本不仅是孩子的专属,它可以跨越年龄界限,绘本中最重要的就
是“诗意”。 「钟书阁」是一个集书店、本土民族特色文创产品、艺术文化展演与文化沙
龙于一体的文化交流空间。 面积2200m²的朵云书院分为7大功能区,阅读、艺术展览、
社交活动、品牌文创…在这里,你会不经意的发现惊喜。 顾客一进入书店便可以看见
文学专区,此区按照国籍将各国文学分类,还设有布克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专架。
引人注意的是,文学专区内陈列着许多 “有态度的书架”。据工作人员介绍,店中共有20
个这样的书架,其“态度”体现在由知名作家和学者向读者荐书,孙甘露、陈丹燕、王
寅都在此做出了自己的“态度推荐”。孙甘露荐书架上摆放着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小于
一》与《悲伤与理智》,他也留下了自己的阅读寄语:“文学评论帮助我们获得更宽阔的
视野,借助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更精微地阅读、理解文学、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临近孙甘露书架的,是朵云书院设计师俞挺的荐书——彭慕兰的《贸易打造的世界》
和李硕的《南北战争三百年》。 书店开业期间恰逢上海书展和上海国际文学周,作为
上海书展的分会场和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协办方之一,朵云书院旗舰店将以“2019上海
国际文学周·家园主题展”作为开业首展,呈现今年文学周30位中外作家及其著作,以
及他们对于“家园”的书写与感慨。 溶洞中的自然风光也尽情展现,与枕水江南不同,
地下溶洞的河流带着读者「小楫轻舟,梦入知识的殿堂」。 钟书阁以珍藏的图书、创新
的设计、用心的服务打造了一个集合建筑美学、人文关怀、品质体验于一体的阅读
空间。成为回归心灵,探寻精神深处的美学地标。 未来朵云书院·戏剧店还将举办更
多戏剧主题文化活动,包括以传统戏曲为主题的系列解读、交流及工作坊等,让广大
读者和观众走近传统戏剧,了解传统戏剧的魅力,懂得如何欣赏传统戏剧。还有聚焦
上海青年演艺人才的系列活动,为他们提供平台,与观众、读者进行分享和交流。如
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
:takefoto@vip.sina.com。 “ 选书过程挺痛苦的。”冯洁笑道,如今在诗歌店呈现的来自11
个主要诗歌国家的1880余种、6300多册中外文书籍,由选书团队从多个渠道征集而
来。“诗”首先限定了书的品种,而思南书局坚持的品质标准又让这个范围再度缩小。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坐落于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心脏地带、大英博物馆附近的伦
敦书评书店(London Review Bookshop),是伦敦最好的独立书店之一。它由文学杂志《伦
敦书评》创办于2003年,在选书上也沿袭了《伦敦书评》的刁钻口味,以小说、诗歌、政
治、历史、哲学为主,深得伦敦乃至全世界爱书人的信赖和喜爱。而如今,这座远在伦
敦的著名书店,对上海的书迷来说忽然变得近在咫尺——今年4月,上海思南书局
开业,与伦敦书评书店结成“姐妹书店”。 伦敦的书店集中在Charing Cross Rd上, 这里十
步一书店, 很有重庆南路的感觉. 但是和日渐没落的重庆南路比起来, 这里的选择更多.
不只有大型连锁书店像是Foyles, Blackwell, Borders, 还有许多各有特色的书店, 专门卖
漫画的, 卖地图的, 卖旅游书, 卖古书, 卖汽车类的书, 卖艺术类的书. 分门别类, 逛起来非
常过瘾. 奥萨:跟我的团队一起工作是件很快乐的事。很多时候我下班回到家,想起
白天在书店里发生的事情,都会自己一个人笑出声来。我跟我的同事们关系很好,我
们共度的时间比陪伴父母、伴侣和朋友的时间还多。所有的工作我们都共同完成,这
是我们的乐趣所在。 尼克和朱丽叶·波藤雷这对夫妻以前是律师,现在却经营着一家
独立书店。这家“B先生”书店(Mr B’s Reading Emporium of reading delights)坐落在巴斯市
中心,可谓是闹中取静。由于书店的前身是一家古董店,因此书店在整体装潢上比较
古朴典雅。书店店主尼克·鲍特姆巧妙地将维多利亚时期的浴室改装成了一个小藏
书室,在藏书室附近,他还为读者开辟了一方乐土。读者只需花3.5英镑就可在舒适的
长椅上小憩片刻,看看书,品品咖啡,听听轻音乐。尼克还别出心裁地将《傲慢与
偏见》的名句改编为书店的宣传语,并印制在杯垫上:“凡是有钱的单身人士常会流
连B先生书店。”在2007年该书店摘得了英国多项独立书店年度大奖。 走廊尽头巨大而
醒目的十字架在光照下肃穆庄严。并非因为宗教,而更像某种提醒,更深层的意思
是:阅读将会引领你到达灵魂尽头,最终寻求到内心的信仰。书店本身就是一个戏剧
空间,这是这家位于长乐路的戏剧主题书店给人的第一印象:书店内宛如火车造型的
书架、中间镂空的窗帘、旋转的楼梯,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曹禺《日出》中的名句也镌刻在书店的各个角落。 两大书店品牌合并释放了何种信
号?面对未来的读者,实体书店如何更好融入社区日常生活?日前举行的“2018成都
国际书店论坛”上,众多中外书店从业者、出版界人士齐聚,共同探讨当下实体书店
的角色与担当。推开门,只见一个耳蜗形状,两道弧线勾勒的异次元空间出现在
面前。没有椅子,没有桌子,洁净无一物。走进后反锁,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幽闭恐惧
症慎入!) 书店的文创选品也以戏剧为主题,包括戏剧魔方、20+1余音刻度尺、电吉他
开瓶器、跳跃的琴键、乐器徽章等产品。书店中还有200余种引进文创产品,包括日本
文化系列盲盒、意大利品牌Alessandro Coppola 的手工琉璃、卡西欧电子乐器、复古黑胶
等等。因位于长乐路,店内还为顾客准备了长乐路冰箱贴。 伦敦是个以书店出名的
城市,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构筑了很多人对“以书会友”的美好想象。由一座旧维多
利亚时代火车站改建而成的巴特书店(Barter Books Alnwick),位于英格兰东部悠然恬静
的Alnwick小镇,内部看起来蔚为壮观。
“不来思南读书会,好像就不能进入国内一流作家的行列。”作家毕飞宇曾经这样调
侃道。 在这里,以往空间单一的水平线垂直面被打破,从任何一个角度均可上下左右
看见另一个空间的存在。「地下藏经阁」概念被激活,立体式、阶梯式的图书殿堂就此呈现
。 沿着皋兰路一路步行,当白色建筑穹顶出现,这就是即将于12月28日开业的思南书
局·诗歌店。今天(26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先行探店,推开棕色木门,诗歌的殿
堂即在眼前铺展开来。 “秘境” 尽头的一朵人造棉花糖甜品屋好似另一个想象的
世界,下午茶的时光,有一份甜品陪伴也不错~ . Page One 创于 1983 年,目前在北京,
杭州,深圳,香港,台湾,泰国,新加坡都设有分店,每间店的设计都别出心裁。 如今,
国内外越来越多实体书店也因承担了更多文化功能而被关注:它可以是让人体验美
与新知的场所;也可以是极具设计感、令读者轻松享受闲暇时光的社交空间。当读者
黏性大大增强,实体书店也因此激活了当地文艺版图,成为促进培育文化空间不可
或缺的力量。 现在书店中裡将近有100万本书籍,在书店里还有一处庭院,可以给顾
客边下棋边看书。 旁边是传闻中的“柳亚子读书处”。房间里放着全套先锋DJ装备,未
来将开展“ 思南书局深度阅读聆听”项目,电子音乐制作人和DJ B6 任思南书局音乐与声
音艺术总监。 “外文书多”是不少读者对思南书局的一大印象,尤其书局一楼的伦敦
书评书店专区,充满了浓郁的伦敦风情,亦有琳琅满目的外文图书。澎湃新闻记者了
解到,思南书局已与伦敦书评书店达成合作,二者结成姐妹书店关系。思南书局里的
伦敦书评书店专区会由伦敦书评书店选书团队根据思南书局的定位、品牌、特色及
上海读者的阅读需求,精心挑选约500种英文版新书,并定期更新。本杰明·哈里斯·布
莱克威尔是牛津城市图书馆第一位管理员。并且强烈拥护禁酒协会(Temperance Society).
该协会主张人们进行自学以及鼓励阅读 (真的,这样就能忘记去喝酒吗?),还提供
了一些私人阅读室,提供无酒精的饮料鼓励阅读。他作为该协会积极分子,在牛津市
里获得了很大的尊重,最后还当选为了北牛津的议员。 可是现在书店旁边就是酒吧,
真的不会把老布莱克威尔气的诈尸吗? 多元化经营也许是民营书店的必由之路。但
是在先锋这里,并未丝毫减弱文化感,反而相得益彰。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空 间设
计外,更重要的还是创办人的理念坚持所致。 今年适逢《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在
思南书局正式营业之际,首场主题活动“从布鲁塞尔到上海——《共产党宣言》170周年
主题展”同时揭幕,坐标书局三楼。 Location: Soho, London 在魔幻的立柱和错落的书
架间,有透明字牌加黑色字体的装饰:「片刻宁静之必要」、「身心安顿之必要」、「气味
之必要」等等,繁体字的装饰唤起求知欲的书卷味。 大小两个景观阅读区,满足随性
阅读的需求;横跨两层的实体书墙散发出浓郁墨香;书墙背面的艺文空间,摄影展、
旅行分享、读书沙龙、形成多功能的复合空间。 伦敦多书店. 对于爱买书的人来说真
是天堂. 这家书店可是伦敦最好的社会学书店之一,不仅有新书,二手书也是可以好好
淘。 Page One 北京坊书店选址于北京中轴线,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西南角。特殊的地理
位置,承载了北京重要的历史痕迹和空间记忆,具有的鲜明城市性特征。 基于都市「
钢筋密林」的直观感受,扶光书店巨大的工业风入口,层层钢铁支架仿佛严密堡垒,
内部空间延续重工业风格,散发着质朴自然的艺术魅力。 艾伦· 贝内特也是“日记”栏
目的常客。《住货车的女士》最早就是贝内特的日记素材,后来改编成了话剧和电影,
电影版里玛姬·史密斯出演了那位在他家门口的货车里住了十五年的流浪老女人。除
了“日记”专栏,杂志每年的第一个月还会摘登一部分贝内特前一年的真实日记,他经
历的人和事,对新闻时事的评论。有了播客之后,粉丝们还能听贝内特朗读自己的
日记。贝内特评价《伦敦书评》“是少数不愿向肤浅的大众口味低头的刊物,唯一读者
友好的是彼得·坎贝尔的水彩画封面”;他也有小抱怨,“它喜欢足球,太遗憾了。我希
望日记栏目能更闲话家常一些;我希望写政治的能多照顾一些我这样傻呆呆的金发
男子,作者们能开点古怪玩笑活跃活跃气氛就好了。”其实爱耍宝的作者并不少,比
如塔里克· 阿里就经常假扮穆加贝给书评办公室打电话,或者假装成盛怒的某国大使
给编辑部写邮件威胁要起诉。有段时间编辑们甚至怀疑所有的读者来信都是塔里克
伪装成各色人等写的。钟书阁贵阳店面积2300平米,整体藏书量达10余万册。曾被美
国 WIRED 杂志评为「全球10所最美书店」之一。 「大地上的异乡者」——奥地利诗人特
拉克尔的诗句,已成为先锋书店的身份标识。或许这短短的七个字,概括了所有身处
纷繁世界,却不被理解的孤独灵魂。原来看过一本书,叫《查令十字街84号》,讲了一段
跟书店有关系的故事,一下子被英国的书店们迷住了,但对当地有什么书店又知之
甚少,希望大家能推荐一些有故事…显示全部 书店中还有200余种引进文创产品。日
本文化系列盲盒、意大利品牌Alessandro Coppola的手工琉璃、潮酷的卡西欧电子乐器,
斩获设计界双项“奥斯卡”、热销日韩欧美等多个国家的MINE灵动随身镜,古灵精怪的
ZIPIT文具,复古黑胶,呆萌黄油猫充电宝、迷你藏品,LOQI万用袋……戏剧的世界,每
一面都缤纷。徜徉书海之后,读者们可以选购创意十足的文化产品,为自己的生活增
添色彩。 除了豆瓣专区,朵云书院上海中心旗舰店还设有一些有趣的分区,比如陈列
有社科、法律、政治图书的“律师书房”,以及与伦敦书评书店同步的伦敦书店专区。
走过陈列着“2019上海国际文学周· 家园主题展”的海上文薮展厅,顾客就能看见“伦敦
书评书店” ,这也是继思南书局之后上海的第二个“伦敦书评书店”专区。在这里,读者
将读到由伦敦书评精选的英文图书,无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还是诺贝尔奖、布
克奖等最新获奖作家的作品,读者都能与伦敦同步、发现文学新态势。据工作人员
介绍,此区会同伦敦书评书店精心挑选了约300种英文版新书,并将定期更新书架。
书籍范围涵盖文学、生活、历史、艺术,有百元以内的简装本,也有上千元的大部头。
唯一的缺憾是没有人为你荐书,如果你对英文作者的名字不熟悉,就只能靠书籍封
面的“第一感觉”入手了。 与星际主题巧妙呼应的原力咖啡,提供专业精致的手冲
咖啡。文创区文具和精品齐全,日常小物、家居布置、文具手账、玩具模型无所不包,
眼花缭乱。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作为读者,你第一眼看到的会是复兴中路517号
这幢老房子,然后是回旋到二楼的楼梯——楼梯的尽头是思南书局的入口,有“ 小鸟”
在店门振翅欲飞。 自2017年11月开始,世纪朵云旗下已陆续诞生了思南书局、朵云书院
广富林店以及多季快闪店,据悉今年还将陆续推出诗歌主题书店和戏剧主题书店。
创刊于1979年的《伦敦书评》这份重要的书评刊物,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而在其创刊
25年后,编辑部决定成立一家书店,来丰富编辑部与读者的互动,于是如今已经存在了
15年的伦敦书评书店就此成立。而在5年前,奥萨成为了书店的一员。 【Librería El Ateneo
Grand Splendid,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咖啡种类齐全,有基本的美式、拿铁和摩卡,
有所创新的红糖拿铁、肉桂澳白、柯基的PP,还有高阶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哥斯达
黎加等单品。价格不高不低,和星巴克差不多↓ 这个区域的拱门、顶灯都以弧形呈现,
以空间温润如玉的线条,切合山水自由洒脱的形态,温暖而灵动。 但如果你在伦敦,
不妨去找一家叫My Back Pages (SW12 9SG )的二手书店,尽管这个地方看起来不那么有
文化。 有作者拒绝稿约,当然也有编辑退稿。维尔梅斯约安妮·阿普尔鲍姆评大卫· 雷
姆尼克(后来成了《纽约客》的现任主编)的处女作《列宁的坟墓:苏维埃帝国最后的日
子》,结果收到了一篇控诉斯大林的陈腔滥调。维尔梅斯在给阿普尔鲍姆的退稿信
里说,没有几个读者需要被重复提醒斯大林、古拉格的历史有多恐怖,很多人一写苏
联就好像自动站上了非黑即白的道德舞台,“我原本希望你能写一篇色彩更丰富的
书评,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灰色地带’ ,更多分析雷姆尼克书里描写的年代以及他采用
的语言。我们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是对刊物应该发表什么样的文字有不同
看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伦敦书评》很少发表写苏联的文章,就是因为很多作者
的冷战腔太重。后来发表的作者里,米利亚姆· 道布森、托尼· 伍德、希拉·菲茨帕特里
克展示了描写俄国的人、事、生活也能像描写别处一样。 不可否认,实体书店在生存
路上的种种“攻势”,不失为转型升级的积极尝试,但这不应以压缩乃至“ 牺牲”图书传
播空间为代价。当书店往更多业态疆域一路狂奔时,怎么“守”住书的灵魂,放大阅读
的价值,倒真该好好琢磨下了。 如今,国内外越来越多实体书店也因承担了更多文化
功能而被关注:它可以是让人体验美与新知的场所;也可以是极具设计感、令读者轻
松享受闲暇时光的社交空间。当读者黏性大大增强,实体书店也因此激活了当地文
艺版图,成为促进培育文化空间不可或缺的力量。上海界面财联社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版权所有 © 2014-2024 JIEMIAN.COM Blackwell's, 如果去牛津不妨去溜达一下,应该
算是英国最大的学术书店(当然也卖非学术书)。还有着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朵云
书院· 戏剧店以戏剧发展时间线为脉络,以各时间段涌现的主要戏剧名家及戏剧流派
为支点,在书店内布置了一出主题图书展陈。相关书架上,读者可以浏览从早期戏剧
的诞生到现代、当代戏剧的主要流派及重要作品,希望让读者能对戏剧史有简略
了解。 面朝百舸争流的黄浦江,好望南角将黄浦江的景色尽收眼底,一杯咖啡一本
好书,这就是一个“书”适的休闲时光~ 2018年,武汉江湖云集之地的喻家湖畔,新建一
处品幽茗茶香、听鸟唱虫鸣、阅尽世间繁华,方知幽莲无价的好去处——「时见鹿
书店」,一跃成为森系治愈圣地。提着蓝色的《伦敦书评》logo 帆布袋走进思南书局的娜
塔莉亚·德·拉·奥萨,已在伦敦书评书店当了五年经理。这家传奇书店不仅是她的
事业,也是她生活的主题——“我跟我的工作团队一起度过的时间,比我和父母、伴侣
和朋友相处的时间还多”。奥萨说。对她来说,经营书店是一件令她“下班回家想起白
天发生的种种,经常会自己笑出声来”的趣事。这位开朗爱笑、充满激情的女士并不
因伦敦书评书店目前的盛名而感到满足,她希望与思南书局的合作,能让她的书店
获得新的成长。“思南书局能够把我们对书籍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她说。 北京晚报 ·
北晚新视觉网 版权所有 ©2009-2020 漫画绘本、科普博物、人文社科、诗歌、外国文学、
艺术设计、影视戏剧和中国文学8各种类,在这里你一定能找到自己喜爱的。 「有态度
的书架」云集20位各行业代表人物,每人推荐10种图书。如同邂逅他们的精神世界,品
读他们的生活态度。 英国泰斗级出版人、麦克洛霍斯出版社创始人克里斯托弗·麦克
洛霍斯,强调了优质图书的推广对于书店的价值。“回顾过去英国出版界的黄金时代,
大家觉得,出版商和书店经理有必要把好的书目探究一番,找到最好的作家,建立自
己独特的书单,不仅包括自己国家的作品,还要引进传播各种语言的好书,为读者寻
觅‘沙砾中的宝石’。在书店读到好书的那种智力愉悦,就像晚上点着篝火听智者讲述
他的经历。”麦克洛霍斯说,书籍的出版推广不仅仅是为了盈利,人们在每一种文化、
每一个国家当中都需要吸取精华,这样才有力量不断使生命变得更加年轻,获得精
神指引。 如今,先锋书店已经成为综合性社交场所,分布在社区、景点、历史文化
街区、校园甚至乡村,拥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与印记。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雅典人
书殿(Librería El Ateneo Grand),其前身是1860年为阿根廷女王建造的宫殿,内部富丽
典雅,堪为当地地标式建筑。2000平方的营业面积是南美之冠,亦是世界第二大书店。
读者置身上海中心52层,正可以体验云中阅读的感觉。书店设有南北两个空中花园,
将开设咖啡厅以及餐厅,今后还将在此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在文创方面,朵云书院选
入了彰显上海特色和韵味的物件,如朵云印象系列丝巾、新上海邮票款冰箱贴、上海
元素搪瓷杯、白玉兰系列香薰、扇子等等,并与上海品牌“飞跃”推出联名款帆布鞋,
一起推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阅读理念。 本期精选十个不同城市的高颜值阅读空
间。疲倦于城市的车水马龙,繁华的都市之中,更要修炼沉下心享受文字的能力。乐
享更多在书店中沉淀内心的好时光,也必将成为匆忙生活中寻求精神依靠时,最好
的选择。、 伦敦是探险者实现梦想的地方,因此这里的很多书店都有旅游书籍。但
是敦特书店不仅有旅行指南和地图,还有很多,从传记到小说,应有尽有。绿色的敦
特书店的标志在伦敦很多富有的地方都有,但是位于梅利本区的分店是最古老也是
最好的。 会空间将艺术美学及思考融入生活,Sevenplus 轻食、奈九居酒屋和京乐亭则
隐藏着美食与美酒的仪式感,蒂朵美甲和 Hair code,从指尖到发丝也有专属的美丽。
Cook & Book俨如是另一个天地,店里温暖舒适,精心布置的室内空 间,充满咖啡、美食
和书本的香气。开业短短四年已受到布鲁塞尔人和邻近国家的居民钟爱,成为他们周
末假日常去的地方。∽ 刊物要有人吵架才好看,最好是大牌吵架。1981年丹麦思想史
家汉斯·阿斯莱夫(Hans Aarsleff)投来一篇评论,攻击了以赛亚·伯林写哲学家维科的
文章。卡尔· 米勒邀请伯林在同期上发表回应文章——这是《伦敦书评》历史上唯一一
次例外。伯林欣然接受邀请,在附信中写道:“ 我的反诉文好像比控诉文还要长,不过
您告诉我不要担心长度(对我这样的人来说这真是危险的建议)。我知道对读者而言
此类学术决斗是纯粹的娱乐,没人在意真相,甚至对争论的点也不明就里,只是喜欢
看学者互殴而已。”之后米勒给伯林寄了一张一百二十五英镑的稿费支票,伯林退了
回来,说“ 您能发我这么长的文章对我是恩惠”,表示不能又受人恩惠又得奖励,但他
还说如果米勒觉得他礼数太过显得傻,他也愿意再收回支票。米勒没再寄给他。 原文:
http://www.lisalin.co.uk 覔书店国贸店有着超强的配置:超过4000平米的超大面积、20余万
册精品图书,融合阅读、文创、咖啡、亲子、手作体验等多元业态的复合空间。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