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1、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答: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

(1)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的英勇

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

(2)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励了民族斗志。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

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

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促进了部分中国人的觉醒,开始关注和研究国际形势发展。中国人民反侵

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如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

国人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

想: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救亡图存思想日益

高涨等。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1)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历史特点主要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

新篇》两份历史文献上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纲领性文件,太平天国

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是是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

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国外学习来寻找出路

的一种努力。

(4)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

本主义的坚果方案是行不通的。

(2)帝国主义绝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3)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

和错误。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革命派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

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

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

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4)因此,辛亥革命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人物。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

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即

它以彻底反 Aa 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
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

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

创造了条件。因此,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孕育了以爱国、

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

动中,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团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

争,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3)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它

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

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4)五四运动以全民族

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

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

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

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5、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从客观方面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强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蒋介石

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2)从主观方面说,是由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应对

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
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由于

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在党的领导机关

中占了统治地位,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突

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6、如何评价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

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

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比较努力,其政

策重点放在抗日上。但是,正面战场除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

乎都以退却、失败而结束。

(2)国民党抗战日趋消极。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

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此背景下,国民党政府逐步

转变为消极抗战。

(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抗日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有利条

件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却目益下降,国民党军队大溃败。豫湘桂大溃败

成为大后方人心变动的重要转折点。国民党统治区民生调敝、民怨沸腾、民

变蜂起,国民党统治陷人深刻危机。

7、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

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

会转变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2)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

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

艰苦。

(3)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

谨姨、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

东还指出,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8、各个时期的改革政策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

贫农、雇农,联合中衣,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

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王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2)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是减租减息政策和交租交息政策。

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

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主要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

明确提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

制度”。

9、八大路线(第八章内容 考到几率不大)
(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

的矛盾。

(2)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

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八大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的经济建设方针。

10、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1)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

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2)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

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3)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

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

历史意义的大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

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

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

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2、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二选一)

(1)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

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