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TUTORIAL 3 戴意洁

字理教学活动设计 严薇莹
杨慧君

《热闹的乐园》
郭宇泽
陈聪恩
许海平
左世康
PC2
二年级
课文
识字指导
步骤一(部首教学+直观教学)
1)教师先亲身示范“蹦”和“跳”这两个动作,让学生模仿。

2)教师教导学生“蹦”字的读音(读bèng,不读bèn),并让他们读准其
字音。

通过亲身体验“蹦”和“跳”的动作,让学生明白两个字都需要用到双
脚才能做出动作,间接明白每个有足字旁的字都和脚有关系。

把抽象的字义具象化,更能加强学生对“蹦”和“跳”二字的印象。
步骤二(部首教学)
 拼字游戏
1)老师把学生分成五组。
2)各组获得已切开了部首和形旁的 “波”、“泼”、 “浪”、
“嘻”、“哈”字卡。
3)学生在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拼出可以形成的字,老师在一旁
从旁协助。
4)学生在全班面前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5)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成果,带领学生进行识字活动。
6)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波”、“泼”和“浪”这三
个字的共同点(都是水部),从而明白这三个字的意思都和水
有关;
7)“嘻”和“哈”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同样都有口),从而
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都和嘴巴有关。
8)教师教导学生读准“波”和“泼”的读音。
(波:bō,泼:pō)
c. 教师运用溯源比照法,展示关于“牵”的有趣图片,引导学生
对“牵”字进行联想,即牛被人从牛栏里牵拉出来,继而领悟“牵”
的意思。
步骤三(溯源比照识字教学)
1)教师向学生展示“牵”字。

2)教师采用溯源法的“由流到源”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字形。

3)教师让学生说出“牵”字的结构,并向学生解释其字的结构。

(“牵”字结构:上下结构)

4)教师教导学生“牵”字的读音,并让他们读准其字音。

(牵:qiān)
5)教师展示“牵”字的演变图,引导学生了解古文字的“牵”字和
现代的“牵”的由来。

6)教师最后对“牵”字做出总结,即牛被人从牛栏里牵拉出来,引
导学生对“牵”字进行联想,继而领悟“牵”的意义,字形,字音。
总结

• 课文是低年级的,因此教学活动都偏重于字理识字教学。

• 采用趣味教学法,通过游戏、图片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快乐学习。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